自然现象及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现象及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现象及原因

篇1

关键词:灾难;自然现象;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4-0024-03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美术教育的使命。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刚好有《自然现象》这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回忆、分析,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出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在一次小学美术教研活动中,笔者全程观摩了几位小学美术老师上的《自然现象》这一课,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与思考。

自然现象丰富多样。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正如课本所述:火山喷发或地震时,地球在发怒,电闪、雷鸣时,天空在咆哮。当大自然展示它的威力时,我们觉得自己很渺小。当能欣赏和利用大自然的威力时,我们又感到很自豪……美术教育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处理好这些“现象”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件事。

一、现象不同,教育的意义也应不同

自然现象很多,其中日出、日落、彩虹、雾凇、飘雪、极光、流星雨、海市蜃楼等自然现象,无论从视觉还是情感上都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产生很强的美感体验,以这些题材为教学内容,教师们比较容易把握教学目标,也比较容易达成审美教育。

另一类自然现象,如火山喷发、龙卷风、海啸、地震等,主要为灾难性的自然现象。这类自然现象比前面的一种更有冲击力,用绘画去表现手法更丰富,画面更有张力。就是说这类题材更有绘画性。一般老师很喜欢指导学生去表现这类自然现象。但对于这类自然现象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不易把握,容易暴露出美术教育甚至教育本源性问题。

一位老师展示了一组以龙卷风为题材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接着再展示以地震为题材的作品。学生看到的是:断裂的城市高架;压成半截的汽车:犹如跳水一样从空中跳下的孩子的剪影:挂在半空窗子上的人体……学生看了特别来劲,还特别高兴。接着老师展示了一张作品,作品画的是因地震而裂开的左右两半楼房,中间呈锯齿形。老师解说道:很有创意吧!孩子齐声说:是的。

另一位老师也讲了地震这一自然现象。他展示了一张地震前城市的建筑物。接着展示了老师自己根据同一地方发生地震后的影像创作的绘画作品。由于该老师有出色的绘画技能,画面丰富,线条奔放,作品表现得很有“美感”。学生看了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学生的手开始动起来,有了一种表现欲。我们单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看,该师的教学无疑是成功的。但此时,地震在孩子们的眼中变得是件“好玩”的事。学生对地震表现出了极端的兴趣,而对地震造成的灾难及对生命的毁灭却表现出极端的冷漠。至此,感觉课堂有一种异样,甚至怪诞。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看到有人要跳楼,下面的人就围观、起哄,甚至呼喊要其下跳。生活与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慢慢地学生就会漠视这些场面。我们带学生参观死难同胞纪念馆时。很多学生没有丝毫的怜悯与悲痛,更不用说愤怒了。要是说日军侵华离孩子们太远了,学生很难有上一辈人的切肤之痛,但汶川大地震就发生在眼前,近10万同胞遇难,仅学生遇难就达5000多位。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灾难的地震,还能像介绍其他自然现象一样令人激动、充满赞叹、富有美感吗?

当教育失去了对人性的关注,也就突破了美术教育的底线,同时突破了教育的底线。当教育突破了底线,也就突破了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底线。当人类突破了基本的价值底线,人们也就失去了灵魂。

二、美术,表现在“术”里的“美”

我们关注到有老师在书写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就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着重观察感受地震这一自然现象所特有的形式美感”,“体验地震给人带来的独特的美感”等。我们也看到美术教科书上刊印了一张学生作品《龙卷风》,画面表现的是威力巨大的龙卷风把人、汽车、大树、动物、书包等一起抛向天空。抛到半空中的人呈现出惊恐万分的样子。但教科书给它起的题目却十分浪漫,叫《乘着龙卷风去旅游》。没有亲身经历风暴的人不会知道风暴的无情及残忍,孩子更是这样。

当然,灾难“娱乐化”也不会是老师们的本意,只不过他们在“现象”与“审美”之间没有很好地把握推敲。老师把所有的“现象”都纳入了“审美”的范围。不加取舍地进行“审美”教育,或者老师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尚在启蒙时期。他们尚不能辨别所有的“现象”所带来的不同的结果。老师在具体教学中只考虑“术”,没有考虑“美”,或者考虑了表层的“美”,没有考虑到深层的“善”。

对于孩子,不是所有的“现象”都值得向他们展示。《报刊文摘》2011年第9期曾刊登这样一个实例:2009年1月30日,上海一旅行团在美国大峡谷突遭车祸,七死十伤,路边居民纷纷自动救援。其中两位老美在拉出中国男孩后,立即让男孩背朝车祸现场,迅速带离,为的是让孩子尽量少看到血腥场面,不让在男孩幼稚心灵上投射下过多阴影。在学校教育中,对于“现象”做必要的取舍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

本教材“自然现象”这一课本身没什么问题,课程资源本身也没有什么问题,老师的问题出在“美”与“术”的分离,出在背离了美术教育的本质。

当我们面对教育问题产生困惑时,有必要再来思考美术教育的价值及使命。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它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美术教育同样肩负着工具性及人文性双重使命。一方面需要教授学生一定的艺术表现技法,以便让学生能用合适的方式来表现美、创造美;另一方面,通过美术活动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如果我们的美术教育使得学生对生命不再尊重,面对自然现象造成的毁灭性灾难缺乏悲悯之心,反而产生某种“”,得到的不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而是对这些自然力量简单的“钦佩”;那么,人类的灾难就通过我们的美术教育被高度地“娱乐”化了,审美教育也因此被扭曲了,它远离了审美教育的本质,是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的。

所以,美术教育不能把“术”与“美”分离,不

能为了追求画面的“绘画性”和“冲击力”,为了追求单纯“形式美”,而忽略了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这一宗旨。

三、“现象”背后的“真”。才是美术教育着力表现的主旨

灾难类自然现象,不是不能进入美术课堂,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题材。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选择,如何进行教育,特别是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教学目标。如果我们能建立正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能把握好课堂的走向。反而能起到其他审美教育所无法达到的目标。

美术教学主要可从两个层面来进行:一是美术鉴赏,二是美术创作。对灾难性场面的赏析,会给人们带来恐惧,但“恐惧”不是目的。灾难场面也会给人们带来震撼,但“震撼”也不是最终目的。电影《2012》动用了1300多处特技,穷尽了各种灾难,把灾难性的场面做到了极致。那么它的目的是什么?还是听听《2012》导演罗兰德・艾默里克是怎么说的。他说:“我喜欢描述城市遭受虚拟的劫难,那样会让大家警醒,居安思危。”

电影《2012》制造的“震撼”场景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关心自己的地球,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这是电影的本意,这也应是我们进行美术教育的本意,是学校教育的本意。

美术创作可以表现灾难性的题材。任何艺术创作都应有一定的目的,艺术家总是以艺术作品来向人们传达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那么灾难类的艺术作品应该向人们传达怎样的审美观、价值观呢?

当《外滩画报》记者问到影片中把“中国纳入自己的电影版图之中,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个问题时,兰德・艾默里克说:“四川发生地震后。全世界都非常震撼,许多人都被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目睹着这些处在灾难中的人如何团结起来,共同对抗这场自然灾难。这种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我。”面对地震造成的灾难性的场面,艺术家看到的更多是对自己精神上的震撼,看到的是不屈的精神,这就是艺术美的真谛,也是审美的至高境界。

人类可以去表现灾难带来的惨烈的场面,如扭成麻花状的街区,人体倒挂在倾斜的窗台上,汽车只剩下半截……但表现这些,不是因为灾难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上的“盛宴”,也不是为了让人们惊叹于艺术家高超的创作技艺,而是为了让人们透过这灾难性的场面,来思考人类以往的所作所为,思考人类的未来及命运。通过这样的创作,让人们“居安思危”,对可能带来的灾难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让我们对灾难发生后体现出来的人们的不屈的斗志和坚强的品质表示敬意。

篇2

关键词:物体旋转实验;卡文迪许扭矩实验;主观性;不完善;虚假性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Object Rotation Experiment, explain the Torsion of objects of the Earth’s surface is an objective phenomenon. In the equipment selection, the Cavendish torque experiment is have

One-sidedness. Therefore, Can prove Implementation on the Cavendish torque experiment is subjectivity and imperfections, and even a false.

Keywords:Object Rotation Experiment, Cavendish torque experiment, subjectivity, imperfect, false.

朗读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

引言:由《地震浅析与抗震——《自由运动论》在实际中的应用(3)》的理论可知,地球表面物体自身就具有扭转性,同时根据万有引力的概念,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在器材的使用上具有片面性。因而,本文对卡文迪许扭矩实验提出了几方面的质疑。根据一个简单的物体扭转实验证明了地球表面物体(高纬度区)都具有扭转性质是客观存在的,从而证明了本文对卡文迪许扭矩实验的质疑是正确的。即卡文迪许扭矩实验是不完善的,甚至具有虚假性。

一、对卡文迪扭矩实验的质疑

(一) 实验现象的质疑

卡文迪许扭矩实验是在确信万有引力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没有考虑到地球的自转对地球表面物体的影响的前提下进行的。假设地球表面物体自身在水平平面内就具有扭转性,那么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就是可以被质疑的。

根据《地震浅析与抗震——《自由运动论》在实际中的应用(3)》的理论可知,地球表面高纬度区上的物体自身都具有扭转性,只不过由于物体和地面的摩擦力的存在,没有显示出外在的扭转现象而已。由以下物体旋转实验就可以证明物体的这种扭转性。

实验:1.器具:细线一根,任意物体一个。

2.步骤:用细线的任意一端系住物体,平稳的提起离开地面。

3.观察结果:物体离开地面后开始旋转。

4.实验说明:(1)细线的粗细选用要适当。相对于物体的重量,线不能太细,太细会绷得太紧,太紧导致抗扭性相对增大;也不能太粗,太粗肯定抗扭性大。

(2)由于线一般都是用更细的数根线拧制而成,所以在某一个方向上肯定具有抗扭性,所以做实验时要用细线的两端都试一次,或者把线回折成双,这样线自身的扭力一反一正抵销,不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3)根据《地震浅析与抗震——《自由运动论》在实际中的应用(3)》的理论可知,实验中的扭转现象是:在北半球是右转,在南半球是左转,赤道上无旋转现象。

5.结论:地球表面高纬度区上的物体在水平平面内都具有扭转性。

由以上的理论和实验证明,地球表面物体在水平平面内自身就具有扭转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在没考到地球表面物体自身就具有扭转性的前提下实施,肯定是不可靠的。

应该说,卡文迪许扭矩实验的过程中,理应等到悬挂的哑铃完全稳定后,再让大的金属球靠近来观察实验现象。由以上的理论和实验可知,待哑铃完全平稳后,应该由于哑铃自身的右旋性质(北半球),在没有大的金属球的靠近的情况下,哑铃也应当存在右旋性质的现象,扭秤上也应当已有向右扭转的读数。

退一步说,已有的扭转现象与读数也不会影响对引力的测量,因为,完全可以以已有的现象与读数为基准,继续测量,但是,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并未提到已有现象的发生及对已有读数的处理方法的问题。所以,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其现象观察和数据应该是不真实的。

(二)实验性质的质疑

既然卡文迪许扭矩实验的目的是测量万有引力的大小,根据万有引力的概念,如果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在器材的选用上具有片面性,那么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就是可以被质疑的。

卡文迪许扭矩实验中只使用了金属球做实验,并没有对其他任何性质的物体进行反复实验,这是不符合万有引力概念的。万有引力概念是与物体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所以,只片面的使用金属球来做实验是具有不完备性的。况且,由于金属性的物体不是自然的,一般是人工制作的,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金属性的物体很容易产生磁性。所以,即便是实验中存在扭转现象,也很可能与磁性有关。应该说,万有引力,突出一个万字,应该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这种力。

所以,卡文迪许扭矩实验只片面地使用金属球,应该说,从实验器材性质的使用上也是具有主观性的。

本文认为,对于一个证明引力的存在性及其测量引力常数的意义重大的实验,卡文迪许在实验中无视于哑铃自身的扭转导致的已有读数的客观存在性,以及只片面地使用金属球的主观性,不仅仅是主观性和不完善性,甚至具有虚假性。

由以上的实验及理论分析可知,本文对卡文迪许扭矩实验的质疑是正确的。

二、讨论

牛顿在提出万有引力观点时认为: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但是,牛顿并没有对引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是如何传递的进行描述与证明。而且也没有任何证明引力存在的客观性的相关试验,直至卡文迪许才做了证明引力的存在及其寻找引力常数的扭矩实验。但是根据本文的理论,证明了卡文迪许扭矩实验的确存在多方面的质疑,并不能证明引力的存在性,其实验结果也就是不可靠的,所以,只能说,万有引力概念的形成还只是处在具有主观性的假设的层面上,是对自然现象的牵强理解与描述而已。

结合《关于自由落体的探讨》和本文的理论可知,自然现象中的自由落体现象和水平方向上的旋转现象,以及大尺度的空间物体的运动(行星绕恒星的运动)一样都是物体具有双重运动性的原因,即自由运动的物体的自转使运动弯曲,物体运动在自转面上才是自然现象中的客观存在。

三、结论

因为地球表面物体在水平平面内都具有扭转性,所以,卡文迪许扭矩实验是具有主观性和欠缺性的,是不可靠的。

篇3

1、地震前兆分为动物异常、气象异常、地气异常和地鼓异常。

2、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英汉语言 词汇空缺 翻译策略

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英汉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就存在着差异。英汉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差异导致了语言上的差异,并突出表现在词汇层上。词汇承载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的积淀,在成功的交际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翻译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必然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民族文化及各民族实践活动的特异性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会表现为“词汇空缺”。因此,在英汉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时,必须考虑各种语言的个性和词汇的空缺现象,才能达到语言转换及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词汇空缺的涵义及产生词汇空缺现象的原因

词汇空缺本质上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空缺。英汉语言都有各自的一些特有文化现象专用名词,这些特有文化现象专用名词在其他语言里很难找到相应的对等词或契合词,这种现象往往被称之为“词汇空缺”。语言之间这种词汇空缺是一种自然现象,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空缺。

词汇空缺可以分布在词汇的各个方面上。例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常吃的“馒头”、“腊八粥”等在西方国家就从未有过,于是英语没有对应的词汇;而“pizza”、“turkey”等中国从未有过,因此在汉语里没有与其对应的词汇。再如,汉语中用“月下老人”象征媒人。而在英语的众神谱中,却没有这样一位老人。英语中主司爱情之神是美艳绝伦的维纳斯和调皮、喜欢恶作剧的丘比特。这两个颇具异族情调的爱情之神对中国普通百姓来说,仍然是一个词汇空缺。同样,反映汉语民族文化的事物或概念的词汇,在英语中也存在着空缺,如“风水”、“红包”、“有喜”、“中举”、“贱妾”、“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等。

词汇空缺现象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普遍存在,引起词汇空缺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五种,即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差别、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及语言和非语言(文化)因素。

二、英汉语言中词汇空缺现象的翻译策略

1.词汇空缺的可译性和可译的相对性

人类的共性及语言的共性,构成了可译性的基础。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尤金奈达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够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这些观点给词汇空缺的可译性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从翻译的定义、标准和翻译者的不同以及文化的相互渗透性来进行探讨,可以看出词汇空缺在某种意义和一定程度上是可译的。然而,这种可译不可能完全等值,是相对的。

2.翻译策略

英汉语言间的词汇空缺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却给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过程中,在处理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词汇空缺问题上,一般有两种途径,即:以Nida为代表的归化策略和以美国翻译论家Lawrence Venuti为代表的异化策略。具体来讲,通常可采取以下四种形式:音译、直译、意译、改编。

(1)音译

原文中的人名、地名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的词在译入语里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时,均可按照英语或汉语读音将词汇介绍到目的语言中去。例如:汉译英中的北京(Beijing)、Hong Kong(香港)、孔子(Confucius)、荔枝(litchi)、乌龙茶(oolung)等。英译汉中的dominoes(多米诺骨牌)、 Shakespeare(莎士比亚)、London(伦敦)、romantic(罗曼蒂克)、clone(克隆)等。这样能够把源语文化原汁原味地传到目的语文化中,丰富了译语。

(2)直译

直译法是指在符合目的语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文表达方式的一种方法。它是填补词汇空缺的一种常用方法,在习语的翻译中较为常见。如英译汉中的blind zone(盲区)、to be on the thin ice(如履薄冰)、desktop publishing(桌面出版系统)、memory phone(存储电话)、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等。汉译英中有咸菜(salted vegetable)、纸老虎(paper tiger)、丢脸 (lose face)、外强中干(outwardly strong but inwardly weak)、友谊万古长青(The friendship will last for 10,000 years and still be forever green.)等。直译法可使译文简洁明快,又保持了原文语言的文化现象。

(3)意译

意译法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译意”,就是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寻求“文化对等”。它的特征就在于避开文化障碍,传达原文内容并使译文顺畅。如汉语中的及时雨(timely assistance)、笑掉大牙(laugh off one's head)、挂羊头卖狗肉(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吃香(be very popular)等。英语中的green- eyed(红眼病)、 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 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又如汉语中“不到黄河心不死”可以译为“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 never dies”;英语中“While it is fine weather mend your sail”译为未雨绸缪等。

意译法着眼于传达词语的文化信息,能很好地传递词语的文化内涵,满足不同民族的潜意识与思维定势。

(4)改编

改编指的是对音译、直译或意译在意义上进行补充的翻译。如直译加注解、意译加注解等。如汉语中的“炕”等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只能采用音译加注解方法,译为kang—mud - brick-made bed in the countryside of north china;“杀鸡给猴看”译为to kill the chicken to frighten the monkey—to punish somebody as a warning to others;“班门弄斧”可以翻译为to show off one’s skill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the master carpenter。英语中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译为运煤到纽卡索,多此一举,还是不够的,必须加注,说明“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地,那么运煤到纽卡索自然是多余的事;再如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后面用注释点明,这则习语源于罗马神话,爱神丘比特用布蒙住双眼,手持弓箭,他是盲目地射出爱情之箭的。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译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结束语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确切的说是文化的转换。由文化差异造成的英汉语言的词汇空缺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了解英汉语言中的词汇空缺现象以及翻译中可译性限度的存在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更为有效地进行跨文化、跨语言沟通的前提。我们只有深入研究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才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用归化或异化策略,力求译文忠实、通顺,再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现象。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包惠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3]邱进.论口译中的文化障碍问题[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0).

篇5

关键词:生活化;化学学习情景;创设

【中国分类号】G633.8

一、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创设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理念之一“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对教育的启示在于: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的一个重要学科特征就是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为实现这一理念,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密切课程内容与日常社会的关系。化学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设置“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五个主题之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每一个单元都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生活化学习情景素材,这都表明新一轮的化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当重视学习情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实践也证明,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自然界常见事物、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事例、社会问题及化学科技发展来创设学习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探究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学生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创设途径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自然科学,这就决定可以从日常社会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生产、生活实际、社会问题及化学科技成就等方面创设化学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化学,让学生体会化学在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此激励学生学好化学。

1.利用自然现象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层面揭示自然界物质之间的变化奥秘的自然科学,自然界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问题情景往往从自然现象中来,如在碳酸钙知识内容教学中,老师可给学生展示我国桂林地区溶洞的照片,或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提问学生溶洞中千奇百怪的钟乳石主要成分是什么?如何形成的?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利用生产实际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对推进社会生产力、人类文明起着重大的作用,生产实际中有着丰富的情景素材。如:化学肥料、农药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利弊、对环境污染带来的重大影响、生石灰和熟石灰的利用、金属的冶炼和钢铁的防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如讲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时,可这样创设学习情景: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项链、铁制品、铝窗等。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但全世界由于锈蚀而报废的金属约占世界金属年产量的20%~40%,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损失。是什么原因引起金属锈蚀呢?我们该如何防止金属腐蚀呢?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利用家中常见铁制品进行探究找出金属腐蚀原因,并在实际金属防腐中应用,发展问题解决能力,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3.利用生活实际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无处无化学。涉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内容、燃烧与灭火、防火措施、居室污染、食品与营养、人体中的必须元素、生活中的材料等都是丰富的情景素材。如对实验中碘元素的检验探究中,可创设问题情景:食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调味品,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食盐几乎都注明“加碘”,那么食盐中碘到底是以哪一种形式存在?还是多种形式存在呢?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使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化学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利用社会问题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社会问题是化学问题情景的基本来源。如能源、材料、环境、粮食等多方面的问题、臭氧层的作用和保护、二氧化碳的功与过、酒精燃料、氢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制和生产应用等。如酸雨知识点教学中,创设情景: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能源消耗的70%。燃煤排除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形成硫酸型酸雨。20世纪末我国酸雨区的面积高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很多地方的树木和文物等都到受酸雨的危害。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酸雨有哪些危害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来探究酸雨。

5.利用科技发展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化学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中应结合科技新成果,体现时代特征。如: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生态农业的发展、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新科技发展。例如“导电塑料”是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当创设这一问题情景,就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塑料不导电”相矛盾,形成了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去学习。

三、创设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学习目标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是服务并服从与内容主题和教学目标的,在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平台,同时本身又融入活动和内容之中,因此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创设应指向明确的课程目标。

2.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是为学生所了解或愿意了解的,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突出情景价值性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中应该蕴含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掌握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引领下,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

4.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应能印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形成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因此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真实、可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

篇6

科学的哲学特性

1.科学必须以形而上学为基础康德由于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所以致力于“科学为什么成为可能”的研究,并写出了巨著《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和《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从而为科学成为可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康德认为,“一切本义上自然科学都需要一个纯粹的部分,在它上面可以建立起理性在其中所寻求的无可置辩的确定性。”〔6〕在康德自己看来,这个纯粹的部分唯一的是形而上学,即“按其本义来称谓的自然科学首先是以自然的形而上学为前提的。”〔7〕事实上,科学史上的几乎任何重大的科学理论的诞生都是以形而上学为基础、为前提的,没有形而上学的支撑,整个科学大厦就将成为空中楼阁。哥白尼作为一个牧师,既是虔诚的基督徒,又是毕达哥拉斯主义者。他坚信,宇宙是简单的、和谐的、有规律的,这不仅因为“万物皆数”,而且也因为上帝是按照某些法则、规则、规律、原则或甚至数学公式来创造宇宙的,所以整个宇宙绝不可能是复杂的、杂乱无章的、无序的。然而,托勒密的“地心说”竟然用80多个本轮和均轮来解释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太过复杂,这显然违反了世界简单性、有序性、规律性原则,而只有“日心说”才能与这一原则相吻合。同样,爱因斯坦之所以提出统一场论的观点,是因为他认为“世界是统一的和简单的”。正如今天地球上尽管存在150多万种动物和30多万种植物,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祖先,都是从最原始的生命形式演化或进化而来的;自然界中尽管有多得数不清的物质形态,但它们其实都是两种最基本的物质形态—“粒子和场”的不同组合或结合形式,甚至粒子和场本身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是一种物质形态的两种形式。爱因斯坦坚持认为,宇宙中的四种力或场,强核力(场)、电磁力(场)、弱核力(场)和万有引力(场)在宇宙诞生之初其实是由一种统一的力(场)演化而来的。其后物理学的发展表明,爱因斯坦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因此,形而上学作为宇宙的本体论学说,作为哲学的核心,它为科学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价值观为科学研究定向或开辟道路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都是在思想观念或主观意志的指导下完成的。这就意味着,是否进行科学研究或是否认识自然界和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受人们价值观的直接左右。如果一个人认为认识自然界、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甚至花费毕生的精力去做。事实上,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都为科学事业贡献出了他们的整个生命。相反,如果一个人认为认识自然界,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对人生、对社会、对人类都没有什么意义或价值,根本就不值得去做这样的事,那么他就绝不可能去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很显然,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价值观或价值取向的问题,或者说,价值观或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人们做什么事或不做什么事。从哲学史和科学史看,西方近代科学之所以在文艺复兴后从自然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并在此后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古希腊人特别注重对自然界的探索,因此其自然哲学特别繁荣和兴盛。古希腊人特别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把认识自然界看作是人类最值得做的事,完全是由他们的价值观决定的。在他们看来,“求知是人类的本性,”〔8〕人类要想驱除愚昧,就必须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即认识自然现象为什么会如此产生的原因,以合逻辑地对之加以解释。这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而仅仅知道自然现象本身,只是感性知识或经验,并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因为现象世界是多变的、不真实的,甚至是虚幻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研究原因的学术较之不问原因的学术更为有益;只有那些能识万物原因的人能教诲我们。”〔9〕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孜孜不倦地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阿基米德要对“木头为什么浮在水面,而石头却沉到水底”的原因和规律进行解释,牛顿为什么一心要探究“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而不飞到天上去”的原因,近代以来几乎所有西方国家的科学院和民间机构为什么每年都要悬赏征文解答诸如“磁针的变化和倾角与各种物理力之间的关系”(1809年丹麦皇家科学院悬赏题目)、“利用精确的实验确定光线的衍射效应”(1818年法国科学院悬赏题目)这样的问题。原来这些都是价值观使然。这就是说,“他们探索哲理只是想脱出愚昧,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10〕与西方人的这种热衷于探索自然界,并且认为认识到自然现象的背后原因才算获得了“真知”的价值观相反,中国人认为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并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人类更无法弄清楚自然现象的背后原因,因为“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所以人们应当“言其所当然,而不复强求其所以然。”〔11〕正由于此,中国人从不探究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事实上,中国人早就知道了“小磁针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早就知道了“磁石召铁”,早就知道了“孛星”(即哈雷彗星)等现象,但却从未想到过要弄清楚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3.信仰信念是科学探索的不竭动力科学研究作为揭示自然界奥秘的一种活动,明显地和决定性地受人们信仰信念的影响。作为科学家,首先必须坚信,自然界是简单的、和谐的、有序的、有规律的,决不是偶然的堆积;其次必须坚信,自然界的奥秘,自然界的简单性、有序性、规律性是能够被人类所认识的,人类凭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够把握自然界;最后必须坚信,人类尽管不能获得关于宇宙的终极真理,但随着人类的不懈努力,完全可以逼近真理,越来越正确和越来越全面、深刻地揭示出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没有这些坚定的信念,就不可能为艰辛的科学研究提供足够的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这种信念是建筑在宗教感情上的。”〔12〕丹皮尔说得更清楚:“他们关于神与世界是人可了解的假说,也使得西欧聪明才智之士产生了一种即使是不自觉的也是十分可贵的信心,即相信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和一致的;没有这种信心,就不会有人去进行科学研究了。”〔13〕事实正是如此,“天空的立法者”开普勒之所以穷毕生精力研究行星运动的规律,是因为他坚信,“上帝是依照完美的数的原则创造世界的,所以根本性的数学谐和,即所谓天体的音乐,乃是行星运动的真实的可以发现的原因。”〔14〕爱因斯坦之所以致力于统一场论的研究,长期引领物理学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是因为他坚信,“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不一定都在经验到的实在中体现出来,但是,根据一个建立在一些具有最大简单性的前提之上的概念体系,能够‘理解’所有感觉经验的总和。”〔15〕所以说,信仰信念是促使科学家一心探究自然界奥秘,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事业信心的来源和不竭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希望观察到的事实能够从我们的实在概念逻辑地推论出来。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能够掌握实在,要是我们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这种信念是,并且永远是科学创造的根本动力。”〔16〕4.科学方法是哲学思想的延伸稍懂科学的人都体会到,科学方法作为科学研究的手段、工具,对科研的成败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数学方法、实验方法、分析方法、分类方法、归纳方法等,科学研究将寸步难行,甚至科学本身都不可能诞生,更不可能得到迅猛发展。其实,从本质上讲,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运用适当方法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因此科学研究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与之相应的适当方法。然而,科学方法显然来自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正如所认为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即哲学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比如,作为古希腊时期持续500年时间以上的三大学派之一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认为‘数’乃万物之原,在自然诸原理中第一是‘数’理。”〔17〕这就是说,“万物皆可以数来说明。”〔18〕“而全宇宙也是一个数。”〔19〕既然宇宙万物是由“数”构成的,是由“数”派生、演化而来的,那么人类要想认识自然界,揭示宇宙的奥秘,当然必须用“数学”来进行描述。而这正是西方人热衷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真正原因。事实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对西方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直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像哥白尼、开普勒、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几乎都是毕达哥拉斯主义思想的信徒。同样,实验方法的诞生也有其深刻的哲学原因。与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反,古希腊哲学坚持“主客二分”思想,即认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和作为认识客体的客观世界是相互独立存在的。既然如此,那么人类要想认识客观世界就必须有一个中介或桥梁,把主客体联结起来,否则主体就不可能认识客体,这一中介或桥梁用的话说,就是“实践”。对认识自然界或科学研究而言,这一“实践”形式当然就是“实验”。不难看出,科学之所以具有鲜明的哲学特性,是由哲学和科学的本质所决定的。哲学作为宇宙观、价值观、信仰信念和方法论,集中地体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它直接地影响和决定人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效或结果。而科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界、揭示自然界奥秘的一种活动,它的基础是什么?本质是什么?其成果形式说明了什么?以什么思想指导这种活动?以什么方法进行这种活动等等?几乎无一不与哲学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科学活动看做是具体化的哲学活动。之所以古希腊时期科学和哲学同为一家,怀特海认为“科学与哲学两个领域的划分是很不容易的事”,许多理论科学家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也正是由于科学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科学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思想。

几点启示

篇7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

二、设计

设计是在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

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三、实验与观察

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酉,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巴甫洛夫语)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

有些护理论文的撰写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四、资料搜集与处理

资料是构成论文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

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论文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五、拟写论文提纲

篇8

一、深挖教材,把初中地理课本中的自然灾害内容讲清、讲透

初中地理中有很多自然灾害,但它是零散的,不系统,有时一笔带过,也不是考试的重点,学生根本不了解它是如何产生,分布在那里,会带来那些危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深挖教材,把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分布、危害讲清、讲透。如七年级地理下册中讲到印度的气候为热带季风,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及大危害。学生不知道季风是如何产生、性质如何,如何预防。因此教师在讲到印度的气候时,把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也就是说印度背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对较大的洋印度洋,冬季时陆地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区,海洋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区,即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少;夏季时陆地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而海洋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区,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即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气流湿润,降水多。这时教师在讲什么是季风,季风分为冬季风和下季风,它的性质不同,学生容易理解。紧接着教时讲季风进退规律的反常,也就是夏季风(西南风)进退规律的反常,西南季风强,来的早,退的晚,雨季长,水灾;西南季风弱,来的晚,退的早,雨季短,降水少,旱灾。在画印度季风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印度的水旱灾害,这样学生对印度的水旱灾害理解较深。

二、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带来的危害,最终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如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中讲到日本,活动设计了这样的内容,读图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减灾措施。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找到日本,然后分析日本位于那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容易碰撞、挤压,所以多火山、地震。然后教师展示全球六大板分布图,让学生找出六大板块的边界,看世界的火上、地震多分布在那里,找出世界的两大地震带,分析地震的成因及分布。教师展示5.12地震的图片,让学生自己体验地震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

三、利用新闻联播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危害

近两天,电视台播出台风彩虹最新消息:4日,台风“彩虹”外围环流触发了小尺度龙卷风,截至今天上午十点,共造成6人死亡,215人受伤。龙卷风还导致佛山大面积停电,其中海珠番禺大片街道社区停水停电、交通灯失灵、停车场拥堵。学生通过收听新闻,了解台风,分析台风如何形成,并说出台风的概念,并结合图说出台风的移动路径并分析其成因,造成的危害及减灾措施。主要危害:掀翻船只,拔树倒房,江河决堤,水库溃坝,形成洪灾,破坏海堤、港口,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危害地区:东南亚,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南部。

四、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暴雨、冰雹等自然现象,对学生进行自然灾害教育

每到夏季,商洛就会出现暴雨及冰雹,学生习以为常,并不奇怪,他们并不知道暴雨及冰雹对人类的危害。如果突降暴雨或冰雹后,教师要抓住这以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知道冰雹是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气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越来越大,多了云托不住,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中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摹S绕涫潜狈降纳角?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灾害之一。

五、带领学生野外参观,了解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

篇9

家庭小实验教育功能

一、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好奇――实验兴趣――探究兴趣――学科兴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仪器、并对实验的目的和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思考。

3、做实验、详细记录实验现象(文字记载、像片、录象等)。

4、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以及一些由实验而引起对相应学科知识、生活环境和社会现象的看法、感想及见解的小论文。

5、约每两个实验进行一次小结、访谈、交流并做好记录。

6、一段时间后按自己的课题目的对学生加以引导,并针对前期的情况做出小结。

7、课题结束前,通过访谈、问卷、测试等手段对课题效果加以总结、提炼并形成课题论文。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其一、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大约组织200名左右的学生,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课题研究。

其二、课外小实验,这类实验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绝对安全,对象为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他包括新教材中的“实践活动”(相当与以往教材的家庭小实验),来源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而设计的课外小实验(如西红柿为什么是酸的),结合教学进度补充适当的课外小实验(例如用燃烧法粗略鉴别几类纺织纤维等)。

其三、通过实验实现最终的课题目的(见上面)。为此每个小实验后都要做以下一些工作: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一些由实验而引起的对相应学科知识、生活环境和社会现象的看法、感想及见解的小论文,以及特别有价值的拍摄图片、录象,新颖的实验装置。约每两个实验进行一次小结交流并做好记录。

其四、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对同一届学生的高一、高二连续两年进行研究和能力培养。

三、课题的研究的一些成果

1、培养科学品质

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追求真理、敢于创新地科学态度。家庭小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实验不成功时学生就会去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方法,重新实验,直至成功为止。渐渐地学生具有一种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尊重实验事实,以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这是一种科学的实验品质。

2、挖掘思想素材,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

在实验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这样的素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将知识的传授与素质的培养融于一体。例如,在做“碳酸钠性质实验”时,引导学生阅读“侯氏联合 制碱法”简介,学习我国纯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先生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献身化工事业,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在做“石油和煤的性质”实验时,向学生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钢 铁、石油、煤炭、化肥、水泥、化纤等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几位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报国之情。

3、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活动,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排忧解难。首先,要鼓励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倡导独立完成实验,只有亲手做、亲眼看、用脑想,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才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其次,实验中有些学生有畏难情绪,害怕失败,尤其是对一些有毒或有强烈腐蚀性的实验,更是不敢下手。教师要在实验前讲清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指出只要规范操作,就不会出现危险,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4、以实验用品和实验现象为媒介,培养学生的美学素质

规范、洁净的实验台,晶莹剔透的玻璃仪器,整齐有序的实验装置,五彩缤纷的溶液,巧夺天工的晶体,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都能唤起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在实验教学中启发学生用废玻璃和饮料瓶等制作实验装置,正确画出实验装置图,观察纪录化学实验现象,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使学生置身于美的气氛中做实验,从而培养学生正确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通过布置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基于时代的要求,教育必须改传统的封闭式为开放式,要把学校与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带向社会,指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去操作,形成一种创新的自由,表达和选择创意的自由,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家庭小实验可以使学生在一个心理状态比较宽松的环境中不受时间的限制,反复做,反复观察,直到满意为止。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给出实验用品、步骤、观察的现象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各种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成功的原因时说:“中学时代同学间的讨论在我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讲完《测定溶液的PH值》后,学生一方面将其扩展到测定土壤、家庭饮用水,以及雨水的酸碱度,并提出改良的方法;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启发下,用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到不同PH值的溶液里,观察溶液的变化情况。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最后得出“选用偏酸性”的洗发剂为宜的结论,通过家庭小实验,极大地诱发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6、以实验为纽带,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是全人类的共同要求。化学因素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化学实验中通过实验装置的设计,避免有害气体的任意挥发,做好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作酸雨的PH值的测定、废旧电池的结构研究、公共汽车中化学成分的测定……这些对学生形成环保意识,以至于将来工作中注意保护环境有直接的影响。

7、善用实验激趣挖掘实验的动机功能

开展“家庭小实验”激趣:如明矾净水、制肥皂、雨水pH的测量、柠檬电池与青苹果电池的比较、食品中常见元素的测定等,使化学实验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化学的应用价值,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篇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织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别落实到相关教研组和教师。其中自然科学的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为此,我就自然科学教学中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一、转变观念,尝试陆萄J?BR>转变观念是切实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彻底改革,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即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所以,教师角色不单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根据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科学性、实验性),以及充分利用学校实验条件,社会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尝试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新教学模式。如:

初一:侧重感性认识及知识直接运用,简单操作技能培养、情感培养

主要内容:自然科学教材中的实习和探索,当地的自然环境中的自然现象:水杉树的生长、考察蕨类、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观察白鹭鸟的生活

初二初三:侧重应用原理、规律,解决实验问题能力,较高要求的操作技能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

主要内容:自然科学教材中的“实习和探索”,以及对生活环境中的自然现象的分析。如对附近化肥厂、造纸废水的监测,水葫芦生长的观察分析,对河口水电站的考察,德清大闸的船闸的考察,对城市中空气污染的粗步测定、分析。秋冬季草莓生长的合理环境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过程

1、教师根据自然科学的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水平,提出适当的活动要求或内容。

如:在初一自然科学中“其他绿色植物”学习后,安排学生去野外采集蕨类、苔藓、地衣(我们附近丘陵地带较多)等植物,并制成植物标本。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设计活动过程,准备活动所需器材,实践、操作过程,并记录观察现象、数据,完成实践成果报告,得出活动结论,或预测某种自然现象发展趋势,或好的建议等,并且在此基础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乐于合作。这是实践活动课核心部分,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环节。如上述活动内容较简单,可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实施?”但也离不开教师引导,要采集完整的蕨类,需要把地下茎一起采集,有无孢子需分别采集等等。

3、教师对活动的评价。学生活动中及实践成果汇报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发现并及时给予赞赏(象美国教师发现学生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就要大加赞赏一样)。再对活动成果进行较合理的评价。并且通过提问、答疑等形式把活动内容(或所含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要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活动。

例如:在上第五册自然科学中“铁钉生锈实验”前一周,我对学生开展一项实践活动提出了要求:材料:每组两枚新铁钉,其他材料自己解决。活动要求:一星期后,一枚铁钉要生锈,另一枚完好,同时要上交活动采取的措施(方法),从观察生锈情况及提出防止生锈的方法。

活动结果:大多数活动小组达到了要求。

实验过程说明(即采取措施)有:①生锈:把铁钉放在洗菜的小槽里,铁钉埋在湿泥土中,铁钉部分浸在食盐水中,铁钉放在湿棉花上等。不生锈:用薄膜袋装起来,放在封瓶里,用纸包起来,铁钉表面涂了点食用油……

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结合,使学生了解了生活生产中铁制品生锈的原因,及如何防止生锈可采取的一些措施。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一些科学方法。

整个活动过程可表示为如下流程图:

教师:提出问题(参与、指导、评价)引导归纳、升华知识

学生:设计过程准备过程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知识系统化

三、学生实践活动取得成果展示形式

成果展示是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最高评价,使学生继续积极参与活动的催化剂,也是学校开展实践活动良性循环的动力。可通过以下几个阶段给予展示:

1、第一阶段:充分利用活动课,自然科学课,在课内进行班内展示、选拔,而后加以完善。这是人人参与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第二阶段:在校内进行评比展示,如:小制作比赛,利用橱窗展示优秀作品(尽可能多),实践活动小论文评比,利用橱窗、校广播站、校报进行展示。

3、第三阶段:对于有创意的作品及优秀论文、优秀活动成果,可在“三小”竞赛时选送参赛。

四、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及合理评价的重要性

1、指导作用

要遵循“力所能及”的原则,提出的活动内容要恰当。在活动中使学生的活动能力、知识水平要处于“最近发展区”。

要善于通过设问,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

挖掘个体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都有成功的机会。

2、合理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做出各方面的评价,如学习态度的评价,学习能力的评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情况的评价。

在活动过程中要及时给予赞赏、肯定。对基础差的自卑感强的学生更要有赞赏性评价,增添学生的成功感(收获感)(如美国大学都给通过努力能考及格的学生颁发奖学金一样),对于有较大潜能的学生,要不断鼓励激发他们。

五、实践活动课带来的变化

1、融洽了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实践活动课中,师生的角色不同于传统课堂上单一性,在共同探讨问题、共同操作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合作精神,师生交流机会增多了,彼此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从而保证了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及相关自然科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2、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每参与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就要通过上网、阅读科普书籍、报刊,或向专业人员咨询等多种途径,以获取相关知识,并且亲身实践。使学生形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

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含着对旧知识应用巩固、延伸和对新知识渴求探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所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使命》楼世洲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