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范文

时间:2023-03-15 23:1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施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施工

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环境保护越来越被各方重视,各方也都在采取行动,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工程建设领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以前的基础上于2014年4日15日第408号公告,批准了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为国家标准。如此,要建设绿色建筑,工程建设中就必然涉及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文章简要阐述了绿色施工技术中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等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措施。

一、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

(一)太阳能利用技术

1.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广义上指太阳能的热能利用,其应用分为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太阳能热能利用方式,例如建筑取暖或者热水器烧水等方式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二是对电能的一种利用与收集方式,即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所以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设备包括风机、太阳能集热系统及散热器和泵等。其运行原理是利用高效率的集热装置系统来吸收太阳能,通过风机或者盘管等设备将所收集的热量传输到建筑的内部,用于建筑采暖和水的加热。此外,太阳能利用还要设计蓄热装置,以储存收集到的太阳能。

2.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原理为温室效应:根据建筑的朝向和周围环境对其空间分布、外部形体等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将色彩、关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配件优化组合,进行太阳能采集、储存、辐射分布的设置,来解决建筑冬季采暖等问题。如果夏季采取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要控制阳光和空气,使二者可以在合理时间范围内进入到建筑内部,达到存储与分配热量、隔绝热空气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合理的组织自然条件下的通风、散逸室内多余的热量,达到致凉效果。

(二)风能利用技术

风能利用技术是利用自然界的风吹动风叶,形成风能并将风能通过设备转换成电能输送到其他用电单位。风能既方便又环保,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天然能源。利用建筑环境的风能发电并直接用于建筑本身,则可降低所产生的电能在输送上的投资和损耗。风能利用和太阳能利用,两者各有千秋,可以弥补相互间的不足。如遇阴雨天气,则可利用风能,晴天则可利用太阳能,如此能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不间断地进行。

(三)地源热泵节能技术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能与水进行冷热交换,是水源热泵具备冷热源:冬季时,地源热泵从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将热量“取”出来,供给建筑室内采暖,此时地能相当于“热源”;夏季时,地源热泵则将建筑室内的热量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相当于“冷源”。与传统空调和供热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节约水资源、可再生利用以及有利环保等特点。

(四)门窗节能施工技术

一般情况下,门窗的保温效果在建筑围护结构最为薄弱,其传热系数为3.0W/(m2・k)左右,而建筑物外墙的传热系数只有0.6W/(m2・k)左右,门窗,二者相差数倍,窗墙之比越大,建筑物能耗则越高。因此,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外窗的面积不宜过大,窗墙比要合理,尽可能降低能耗。节能型建筑材料选择是门窗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方面,型材宜选择塑钢节能门窗,玻璃宜选择中空玻璃。

(五)屋面建筑节能技术

屋面建筑节能技术主要有“隔离太阳辐射”和“冷屋顶”两大技术。其中“隔离太阳辐射”技术包括屋面绿化、浅色坡屋面和架空屋面技术。屋面是太阳辐射最直接、最强烈也是时间最长的部分,要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耗,就需要有效地隔绝部分太阳辐射热量。“冷屋顶”是一种反射率高的屋顶节能技术,是通过涂抹高反射率涂料来减少对太阳光的吸收,调节室内昼夜温度。

二、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技术

(一)场地布置。工程施工阶段节地的主要措施在于对临时设施如何处置和施工道路如何设置。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合理规划工地临建、施工便道及硬地坪,并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管线、道路等为施工服务;还应根据施工人员的数量、现场条件、施工规模以及材料和设备需用计划等确定施工用地面积;施工现场所需仓库、材料堆场、作业棚、加工厂等布置应靠近既有交通线路,以便于缩短运输距离;材料宜采取分批进现的方式,以利于减少材料堆放占地量;砂浆搅拌站宜布置在施工道路与在建建筑之间。

(二)施工技术方面。临建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土方开挖施工应根据工程需要采取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一)节水龙头。据有关数据,节水龙头与普通的传统水龙头相比,每分钟水龙头出水量可降低约80%。现在节水龙头采用的节水技术有加气、限流、提高器具密闭性、抗结垢性能等,通过控制水龙头的过流断面降、低水龙头的出流量来控制水流的大小,进而达到节水的目的。随着建设进步,现在还有采用感应龙头、延时龙头、定时关闭水龙头、节水型多功能淋浴喷头等特种龙头,来达到节水的目的。

(二)节水便器、节水淋浴器。节水便器是在保证卫生要求、使用功能和排水管道输送能力条件下,一次冲洗水量不大于6L水的便器。节水便器有很多种类,其中虹吸式便器较为适用,它是将负压的原理应用于冲洗水头和排便管道,利用负压将粪便等吸出排放。虹吸式便器经过结构优化,其水封、卫生及密封性能都比较好,冲洗用水量一次只有3~6L(即大便用6L,小便用3L)。节水淋浴器节水原理与水龙头相似,通过在淋浴器内增加增压设施或者采用加气装置,从而减少水的过流量,达到节约用水效果。

(三)水输送过程的节水技术

1.水压控制。为了让水供应到高层的住户,都会安装一个高压泵之类的设备,如此会使底层住户的水压过高,容易造成水的浪费。一方面合理限定配水点的水压,在设定合理的配水水压时,必须要依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要详细调研,对整个区域、整栋楼层都做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合理的水压值。另一方面采取减压措施,为了使水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可以尝试在底层采用一些减压的设备,如减压阀、减压孔板、节流塞等,这样在流出端就能够减少超压带来的水资源浪费。

2.减少热水系统无效冷水量。建筑热水供应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例如,居民在需要热水时,首先必须放掉水管里面的冷水,这一部分冷水往往就直接浪费了。可以通过选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降低调节温度的过程中水的流失,减少调温时间,样就直接减少了调温带来的浪费。另外,热水箱的选用上也必须特别注意,要选择那些水温稳定的热水设备,否则一会热一会冷会造成水更多的浪费。

(四)中水循环利用技术。中水是指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如洗菜、洗碗等水,经过相应的处理,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最终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建筑中水回用系统中的水源取自本建筑系统内的杂排水,该排水经集流处理后可为建筑内冲洗便器、建筑外清洗车、绿化等提供水源。中水处理设施可根据该建筑的条件差异设置在其内部或相临近的外部。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中,材料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的70%以上。在施工中材料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故而,降低材料消耗、材料回收利用是绿色施工的内在要求。

(一)提高废料的利用率。施工单位要制定严谨的材料存、领、用方面的管理制度,实行定额、限额领料,防止多领、超用,控制材料的消耗。废料回收利用方面,编制可回收再利用废料清单,并在施工现场设立回收场所,将清单中的废料进行集中存放,以利于下次再用,进而提高废料的利用率。

(二)合理采购。采购是节约材料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要根据材料周转时间、材料库存情况以及施工进度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避免采购过多而造成积压或者浪费。同时,对所采购的材料要按照材料存放要求和施工现场平面进行合理布置,以免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或二次搬运过程中导致的浪费。

(三)深化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可行与否不仅影响工期也影响材料消耗,为此,实体材料方面,要对钢筋、混凝土等主要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在钢筋加工、绑扎等环节中降低钢筋损耗,混凝土收料要严格,避免超耗;非实体材料方面,要对脚手架、模板等专项方案进行优化,施工工期要优化合理安排,以提高脚手架、模板等材料的周转频率,降低和减少非实体材料的投入和消耗。

五、环保措施

(一)噪声的控制。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对周围居民影响比较大,应设置隔音设施和噪声监测装置,如发现噪声超标,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夜间施工时,噪声指标要符合国家规范相关规定,施工机械和设备要尽量选择先进的低噪声的,同时要做好维护和保养。

(二)固体废弃物控制。工程施工都会有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大多被直接运送到城市周边的垃圾场,不利于保护城市环境。施工中应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后,分类集中堆放,有条件施工单位可将建筑垃圾粉碎回填;对于所开挖的土石方,不能利用的应尽量回填,保护水土。

(三)控制施工污水排放。施工中的污水主要源自有生活、施工等用水。其中施工用水主要是搅拌砂浆的余水,基础开挖时抽取基坑的水,洗车水,这些水一般都混合较多的泥砂,可通过沉淀处理,然后再排入市政管道。施工中的卫生、食堂等用后的生活污水,要经过化粪池处理才能外排。雨水则可于建筑物的四周、道路的两边设置集水、排水沟,将雨水统一收集到沉淀池,经过过滤处理后再外排。

(三)扬尘的控制。施工现场有无扬尘,是检验施工环境的指标之一。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可采取几种措施加以控制:一是施工现场洒水、清扫,来保持施工场地整洁,洒水可使用施工中经过沉淀处理的污水,不要使用市政自来水,以达到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再利用。二是土方处理,对堆放的土方,可对其进行覆盖;的土地面很容易产生扬尘,则可通过覆盖或者种植易生长的草和植物来控制;运送渣土、土方等车辆也易产生扬尘,必须进行遮盖或封闭;如果施工现场位于市区内,可在进口和出口处设置吸湿垫及冲洗池,以保持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清洁。

(四)控制光污染。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大型照明灯具,要严格控制照射角度和照射方向,防止强光外射,造成光污染。一般采取定式的弧光防护罩对大型照明设备进行防护。夜间进行焊接时,应采取遮光措施或者设置遮光棚。

结束语

绿色施工技术还有许多种类,本文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做了简要阐述。在具体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地域特征、气候地质状况以及建筑特点等,合理选择绿色施工技术。随着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绿色建筑将越来越普及,绿色施工技术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绿色施工导则[S]. 建质[2007]223号.

[2]DB11/513D2008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S].2008.

篇2

建筑施工合同范文1 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原则,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价格管理暂行规定》,《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为明确发包方与承包方双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双方本着公平、公正、自愿、诚信、互惠互利的原则,特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兴建公司指挥部(其中职工宿舍9间,建筑平方面积218㎡,四合院办公室建筑平方面积为389.6㎡)。

二、承包方式

1、由乙方包工包料,并负责所有施工用具设备;

2、施工包干价每平方米按1080元计算,工程总造价为656208元(大写:陆拾伍万陆仟贰佰零捌元整);

3、工程承包内容:土建工程水、电安装及房屋装饰装修;

4、乙方在施工时出现工程增减时,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后增减工价,待完工后一并纳入结算。

三、工程工期

1、甲方规定动工时间为年 月 日至年 月 日,乙方不得提前和推后。

2、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因下雨和建筑材料原因交房日期可顺延,若因乙方人为原因工期延时,甲方有权扣除乙方施工费。

四、工程质量

1、整个工程必须按国家施工规范要求施工;

2、乙方未按甲方要求,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返工费及材料费由乙方负责。

五、施工费结算方式

1、合同签定后,由乙方积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每月按进度款50%,竣工验收后付清余款;

2、甲、乙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以上约定的付款方式,不到付款时间,乙方不得违反上述付款方式向甲方提前付款要求,如果中途退场视为违约,按进度款30%付款。

第六条:安全生产

在施工中,要把安全施工放第一位,抓好施工用电,用水安全,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杜绝一切不安全事故,倘若发生病、伤、亡等一切安全事故,责任由乙方全部自己负责,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七、劳动争议处理及其他

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应当向甲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节,调解不成的,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公司所在地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接到裁决书之日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八、其他

1、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其他专项协议作为本劳动合同的附件,与本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合同未尽事宜或与国家、湖北省有关规定相悖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3、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本合同自双方盖章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建筑施工合同范文2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甲方将承包的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千佛崖一组居民安置房的基础工程单项承包给乙方,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特订合同如下: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千佛崖一组居民安置房基础工程。

2、工程地址:千佛崖一组洞子口矛地湾。

3、工作内容:基础工程中的基槽土方清理、砼的上料搅拌、运输、浇筑。

4、工程规模:大小住户约40户左右。

二、工程造价和付款方式:

1、砼的上料搅拌、运输、浇筑等全过程按70元/m(包括清理基础余土,砼振动棒、电机小型机具等)计算。

2、付款方式:

①不予付金额;

②中途按工程进度的工程量可借支;

③月底按完成工程量付总造价的80%;

④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按实际完成工程量计算的总金额,减去借支和已付工程款、保修金后,30日内付清余款。

三、工程质量:合格。

四、工程保修金:甲方按总造价的3%计算,扣除乙方所承担工程的质量保修金,等甲方竣工交付给业主后30日内退还给乙方。

五、甲方责任

1、甲方向乙方提供职工的食宿及各种施工场地。

2、甲方向乙方提前将各种建筑主要 (水泥、沙石),搅拌机组织进场,一次性向乙方提供斗车五架。

3、甲方按合同约定给乙方组织好资金的支付,施工的各种技术指标工作。

六、乙方责任

1、乙方必须严格按甲方和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变更通知单进行施工。

2、合同签订后,乙方应立即组织各种施工人员、各种机具、建筑辅材进入施工场地。

3。乙方必须严格按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各种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文明施工,并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纪律、操作规程进行管理和施工,严禁酒后上班等,如有违反发生的一切伤亡事故的一切经济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由乙方自行负责。

4、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如不按施工图、变更通知、现行规范规定施工,所造成的返工一切经济损失和工程延误时间一律由乙方负责。

5、乙方如有偷卖、损坏甲方建筑材料、机具、食宿住处的设施的经济损失按现有价格的两倍惩罚。

6、乙方在施工现场施工时,坚持文明施工,以人为本,密切同甲方和业主配合,并和当地领导、父老乡亲搞好团结,服从领导管理,使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七、单方违约:按总造价的5%进行罚款。

八、本合同一式同等的法律效力,待工程余款付清后自动失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建筑施工合同范文3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水电路三通,由甲方负责

二、在施工中安全质量第一,现场工伤事故由乙方负责,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在施工中如:砌墙要正,不能误差太大,灰份要匀,砖缝要一条线,井桩、地梁、防震柱、上圈梁,壳子板要正、平、不能偏,扎钢筋混凝土比例必须按要求,粉墙要平、瓷砖要粘土正,上下左右要均匀,地砖必须要平、正、不能有斜块,顶要平整。房顶、防水要做好、保证不漏水。

四、在施工中甲方发现乙方不按要求操作,或偷工减料现象者,第一以说服,第二再说服,要是第三次发现甲方有权终止合同或扣10%的现金。

五、施工中如果甲乙双方有不同意见发生争吵,先由村委会调协,如果调协不成则在乡一级调协。

六、在付款方面,第一次减5%,第二次减5%,这10%在交付钥匙时一次性付清。

七、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合同签字之日起生效。

九、工程完工时自动结束。

十、工期为:3月9日动工,5月10完工,甲乙双方合作愉快。

甲方(公章):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放线工作;放线技术

1.引言

建筑物是人类改变自然界、提高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条件。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构建了各式各样的、如诗如画般的建筑物。而建造这些精品、方便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为居民提供住处,离不开建筑的施工技术。放线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标准线,是整个建筑工程的起始环节,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在实际放线过程中,工作人员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管道规划、建筑设计图纸等多项内容进行放线,尽量避免对动土区内已经存在的光缆、管道等造成损坏,对需要修改的光缆等管线,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避免给未来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文分析了一般矩形建筑、常见非矩形平面建筑施工放线技术的施工步骤,对建筑施工放线技术进行了浅要的探讨。

2.建筑施工放线时应注意的问题

严格的说,施工放线就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放线的目的是为现场施工提供标志,也就是把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的位置在现场定出来,然后工人根据放出来的线进行挖土方、做基础以及上部结构等。在实际放线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布置管线时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管道规划,同时尽量避免对动土区内已经存在的光缆、管道等造成损坏,对需要修改的光缆等管线,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避免给未来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3.一般矩形建筑物放线技术探讨

(1) 一般矩形建筑物施工放线的第一步

施工放线的第一步是复核规划定点位置。一般施工总平面图上绘出的坐标,由规划技术人员现场定位,而规划定位是理论值,与现场建筑物施工时的实际位置略有差别,一定要复核、纠正。如2009年由本公司负责承接施工的某办公大楼工程,若按规划定点放线,一条长长的弧线错位将近1米,无法与吻合。由于相关尺寸较多,面积比较大,有关坐标设计的理论 存在缺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更改设计图后再规划定点重新放线,然后将控制点引出建筑物场外,保护桩位,完成此工作就耗费了l 0多天的时间。因此,建筑施工放线时,不能完全按规划定点放线,需综合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位置。

(2) 一般矩形建筑物施工放线的第二步

建筑施工放线的第二步是测定建筑物的轴线、标高。常规做法是打龙门桩、钉铁钉,标记红三角标高。再接各分层工序,依次往上弹线;挖土方,洒灰线,捣制垫层后弹墨线,特别注意,垫层上要弹出柱子的位置,且用红油漆标记四个角,以便柱子钢筋定位。在地梁处准确弹出各轴线网,且要复核。各轴线垂直引上,分楼层弹置确定控制轴网,标高由一条柱、墙角处引上,四周每道墙、柱上均弹水平线。施工放线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要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马虎。关键轴线、尺寸都应由施工技术员亲自操作。

4.一般非矩形平面建筑放线技术探讨

(1) 弧线平面建筑放线技术

一个圆或一段弧线如果有圆心和半径,很容易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放线点。如果没有圆心,可以采用弓高法微积分求得。如在某广场的工程施工中,有一半径为100米,圆心在室内的一段弧线,通过圆弧上的两点,计算出下一个点后,再分段求得另一个点,逐步以微小的直线段组合成弧线。

(2) 建筑施工中楼梯放线技术

按照国家质量评定要求、建筑设计图的要求,楼梯踏步间距的高差一般不能大于10mm。这就要求楼梯放线时,必须准确定位才能保证放线的质量。在放线时,首先准确定出第一步和楼层处的踏步标高,然后将分格网弹于楼梯的墙面上,那种只拉斜线的分踏步方法是不妥的,很容易在后续的施工中产生误差。

(3) 直角、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法在建筑施工放线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直角放线法,是施工放线中最常见的放线方法,每个工程都要用无数次,在放线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使建筑放线工作快速、高效的完成。勾股定理是最简单方便的手工放线方法,适合20米以内的定位放线。若距离过长,容易产生误差。等腰三角形法一般在墙体的应用较多,即已知一条直线段,做其垂线段即可准确、快捷地做出所需的垂直线。

(4) 借助经纬仪定位放线

如果建筑物长度超过20米,必须采用经纬仪放线。经纬仪放线的其优点是精确度高,但速度较慢,搬动仪器、定垂直线、转角时容易出现误差,在每一平面放线时必须做一个闭合差的计算。

(5) 建筑施工放线时圆心的引用

建筑施工时,如果圆心所在场地比较平整,可以尽可能多的利用圆心进行放线。如果圆心被土方、建筑占用或无法延高,需采取引线控制的方法。如,某行政办公大楼的圆心点从开始 到最后抹灰都会用到,所以需要将其精确地引出,挖基础土方时,需保留其到其他基础垫层,完成弹线后才能将其破坏。

5.结语

建筑施工放线技术是一项运用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多项知识结合的综合技术, 包含多种技能,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总结经验、善于运用经验,掌握放线的技巧。由于建筑施工放线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始终,而房屋造型设计不断更新,放线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应仔细分析研究建筑设计图的特点,根据建筑的轴线形状、竖向结构特点,找出建筑施工放线的关键控制点。同时,建筑施工技术人员也应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不断学习新的建筑设计思想、新的建筑施工放线技术,为推动建筑施工放线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钟孝顺. 测量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2] 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S].

篇4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提高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局领导高度重视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生产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事来抓,纳入了目标管理体系。我局以陈俊清副局长为主要领导,质安站具体负责,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员,使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完善了应急管理体系,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并且要求各在建工程项目部认真建立健全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加大消防安全设备、人员投入,使各在建工程项目部牢固树立了“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

(二)扎实推进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我局结合安全专项整治等中心工作,以提高社会安全意识、公众自我保护能力和职工安全生产技能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督促各施工单位落实责任,制度上墙,要求各在建工程制定专门的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工作方案,拟定详细的消防安全教育计划;另一方面,切实将安全生产教育活动纳入常态监管,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接受细致认真的消防安全教育,做到心中有数、手下不慌,并且将消防安全教育的扎实度作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整体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气氛。

(三)加大现场管理力度,确保防患于未然。

一是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留置临时消防车道,并保证临时消防车道的畅通,禁止在临时消防车道上堆物、堆料或挤占临时消防车道。

二是要求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做到布局、选型合理。要害部位应配备不少于4具灭火器材,要有明显的防火标志,并经常检查、维护、保养,保证灭火器材灵敏有效。

三是要求施工现场保证足够的消防水源,能够保证在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量要求。

四是严格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管理,要求安装电气设备和进行电、气焊作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岗位资格证书。进行电、气焊切割作业,设置专人看护,配备灭火器具。

五是加强现场材料管理,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网,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工程中使用的外墙保温材料,其燃烧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易燃材料应做到专库专存,彻底消灭火灾源头。

六是要求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加强临时用电施工管理,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临时用电施工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临时用电必须安装过载保护装置,严禁超负荷使用电气设备。

七是要求施工单位加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日常管理,工棚内门窗、单人面积等应符合消防要求。严禁乱接电线和使用大功率电器。工棚应配备灭火器,并放置在通道等醒目和便于使用的地方。

通过采取以上管理措施,我区建筑施工消防工作总体处于可控状态,没有发生任何消防火灾事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单位安全意识还很淡薄,管理也较松散,消防安全投入不足,暴露出一些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

二是有部分在建工程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还流于表面,宣讲力度不够,未能使施工人员对消防安全工作产生更高认识。

三是现场消防安全设备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对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工作有不利影响。

三、下一步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生产工作思路虽然目前我区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工作总体稳定,但也还存在很多不足。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建立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遏制消防事故。为此,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做好此项工作。

一是抓隐患治理。突出抓好在建工程的消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常态化,针对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监管办法,落实监管措施,做到月月普遍排查,每周重点排查,真正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篇5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要想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对于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保证以及创新是其关键因素。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其施工过程进行监督,还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浇筑工艺进行施工,来保证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

一、混凝土浇筑技术概况

混凝土浇筑的关键是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混凝土开裂主要原因是降温收缩及干燥收缩时,由于约束条件的存在导致了拉应力的出现,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出现裂缝了。当混凝土处在无约束状态下时没有拉应力,即使再大的收缩也不会出现裂缝。

混凝土浇筑凝结后有一个升温和降温的过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小,抗拉强度低而抗压强度高。混凝土升温时体积膨胀,形成压应力,不会对混凝土造成有害的影响;降温时,混凝土收缩形成拉应力,常常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形成裂缝,破坏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由于混凝土松弛可以抵消应力,在混凝土硬化初期应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减慢降温的速度。

二、建筑工程概况

本文研究的建筑工程为现浇混凝土钢筋剪力墙结构,占地总面积为15076m2,建筑面积873.1m2,楼层总数为20层,檐高62.3m。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完成建筑垫层、基础底板、墙体、楼梯以及顶板施工。

三、施工前期准备

为了能够控制好施工质量,则在浇筑前做了以下准备工作。(1)控制施工材料。材料进场后,及时对其包装、出厂证明、级别以及质量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在必要的情况下可抽样复检,确认水泥以及钢筋等材料合格后,才能在施工中使用。(2)配制混凝土。在配制的过程中对掺合料、外加剂、骨料以及水泥的比例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计算好搅拌时间,以确保浇筑好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2]。(3)运送混凝土。采用塔吊以及泵车两种方式运送混凝土,并安排专人监控运送过程,以保证混凝土得以顺利输送到施工点。

四、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一)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的几点

1、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认真振捣,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当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

2、浇筑混凝土施工中,应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在竖向构件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能超过3m,否则采用串筒或斜槽送混凝土入模。

3、在浇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对结构底部应先浇以30-50mm厚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以保证混凝土在施工缝处的密实。

4、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支撑和预留孔洞等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进行处理。

5、防止混凝土的干缩和自身沉实而产生的表面裂纹,应在砼初凝前予以修整。

(一)建筑基础底板浇筑施工技术

建筑底板厚510mm,所需混凝土量约为850m3。采用连续浇筑法对不同段的底板进行施工,同时避免留下施工缝,在施工中使混凝土的泵送量控制在35m3/h。每隔30m配置一个输送泵,采用斜面分层工艺进行浇筑,同时利用布料杆控制施工范围,将层厚控制在350mm至450mm之间。在浇筑的同时要进行振捣,本工程采用的振捣施工技术如下:(1)在浇筑带的坡角处、中部以及卸料点设置振捣棒,当浇筑面形成一定的坡度之后便可以开始振捣施工。(2)保证每一振捣点的振捣时间在30s以下,并使用斜向振捣施工工艺,以便可以增加结构的密实度,当发现结构表面出现灰浆,且气泡开始逐渐消失,即可以停止振捣。(3)振捣施工完成后,不可立即处理砼结构表面,应等待2.5h左右,从而提高结构强度。在处理砼表面的过程中应先刮平,随后进行压实以及抹平,从而使结构当中的空隙以及水分得以排除,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3]。(4)在混凝土结构初凝之前,要对其表面进行抹压;为了预防裂缝,在结构终凝前再次进行抹压。(5)在进行振捣施工时,改变了侧模附近混凝土浇筑的方向,以便于采用软轴泵将斜坡底部的泌水排出。此外,为了避免混凝土离析,在施工中要迅速插入振捣棒,振捣时间达到后,要注意缓慢拔出,从而保证混凝土当中出现的气泡能够有效返出。为了避免漏振,本工程采用了均匀排列振捣点的方法。

(二)建筑垫层浇筑施工技术

本工程的垫层浇筑厚度为120mm,砼强度为C15,施工时进行泵送浇筑。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则在清理好基槽基土之后,立即进行分段浇筑。具体的浇筑施工流程如下:(1)为了能够使垫层厚度得到有效控制,则应在浇筑之前设置好控制桩,并通过控制桩的统一标高拉好水平控制线。采用方木(15cm×15cm)作为垫层侧模,安装好侧模之后利用钢筋头对其进行固定。(2)确保浇筑面与下料口之间的距离小于2.5m,在泵送的过程中控制好坍落度,使坍落度保持在15cm左右。如浇筑面与下料口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则采用小推车运送混凝土。(3)混凝土的浇筑厚度统一控制在15cm左右,铺平之后即可进行振捣,结构密实后可停止振捣,同时采用长刮杠对表面进行处理;如发现浇筑面存在塌陷部位,则再次进行铺平、振捣。(4)刮平、搓平施工完成后,即可进行抹压。进行一次抹压时,要将脚印消除;当砼结构表面开始凝结时,则可以进行二次抹压,在抹压的过程中,注意压平浇筑面存在的砂眼以及凹坑等;进行三次抹压时,注意加大抹压力,并在混凝土终凝之前进行压光。(5)完成浇筑施工之后及时对砼结构进行养护,避免结构表面出现裂缝。

(三)建筑楼梯、顶板浇筑施工技术

在正式进行浇筑施工之前,将操作马道搭设于楼梯以及顶板施工部位,确保不同马道之间间隔1.3m左右,同时对负弯矩筋进行有效控制,避免施工过程中直接踩下矩筋。(1)在浇筑楼梯时,本工程采用了由下到上的施工工艺,先对踏步与平台板之间的部位进行振捣,随后同时浇筑踏步砼,在浇筑以及振捣之后,及时抹平砼表面。(2)从顶板的一端开始,对整个施工范围进行连续浇筑;采用分散布置下料点的施工工艺,不同下料点之间的间距为2.5m,坍落度为1.5m。(3)先对墙体与顶板相连的部位进行施工,当浇筑好接茬部位之后再浇筑顶板主体部位,浇筑时按照阶梯形扩大施工范围;混凝土的虚铺厚度比实际设计板厚略大,以保证顶板施工质量。(4)利用托拽式振捣法对顶板处的混凝土进行施工,改用小棒振捣墙根部位的混凝土,从而使顶板高度保持一致。当砼结构表面停止下沉且泛出浮浆时,可暂停振捣施工,并立即刮平表面。

(四)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剪力墙的浇筑技术

在正式施工之前应该首先在钢筋的表面套上相应的塑料软管,防治其受到污染。本工程所采用的浇筑工艺为流水线施工技术,即完成一段之后,将浇筑高度逐渐提升。在施工时避免采用料斗将混凝土直接灌入到模板当中,应采用铁锹装入混凝土。

(1)先将厚度为5cm的混凝土浇筑于墙体地面,浇筑好地面之后才能浇筑墙体以及墙体层面。在筑墙体的过程中注意在不同的施工层之间预留施工缝,如窗洞以及门洞附近。

(2)采用连续浇筑施工工艺,避免施工间断;对于墙体当中的接口部位,则加大振捣力度,以便可以有效结合墙体接口。在浇筑墙体孔洞时,确保洞口周围的浇筑高度一致,在浇筑墙体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外墙墙柱以及内墙墙柱的施工。

(3)施工中先将抗渗型混凝土浇筑完,随后才能够采用普通型混凝土进行施工;在振捣之前,均匀排列好插点,并采用标尺杆对插点距离进行控制,确保两个不同插点之间间隔3500mm。对于墙体过梁钢筋密集的洞口处,则改用小振捣棒进行施工,当砼表面不再下沉且同时出现浮浆,即可以停止振捣,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25s左右。

(4)安排专人查看浇筑施工时钢筋以及模板等是否出现变形、移位等问题,发现不良状况后要及时进行处理;完成墙体浇筑施工之后,立即处理好墙上口处甩出的部分钢筋。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可以防治墙体的开裂,而且还可以防止渗透等质量的通病。 因此,控制好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建筑技术,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其技术的专业知识能够充分掌握。提高建筑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朝坤.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

篇6

【关键词】建筑 技术管理 施工

随着我国对基础建设的大规模投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明显。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各相关企业的市场前景变得相当广阔。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一哄而上”的格局,引起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异常剧烈。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能异军突起?怎样才能勇立潮头而激流勇进?这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关键是苦练内功,抓好管理。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又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因忽视了技术管理,而导致经营效益的下降。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2)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二、如何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1、建立管理体系,制订规章制度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要使工程质量满足顾客需求,首先要从上至下建立和健全严密的技术管理体系,使工程从招投标开始至竣工验收各个阶段实施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其次应制订规章制度,如技术管理办法、图纸会审制、技术交底制、技术文件审批制等,使技术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并使各级技术人员各司其责,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技术问题以保证项目的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

2、必须做好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以保证有组织有计划的施工

在用人的因素方面要具备合格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技术指挥系统;在技术装备方面要有先进和配套的施工机具、设计图纸和说明;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要有明确的技术要求;要注重有关结构、新材料和新的工艺技术的试验,检验工作及成果开发工作,要有一套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岗位责任制度。

3、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改善了建筑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建筑业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使行业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但总的来讲,目前建筑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在日本,建筑业在施工管理中一直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即CALS/EC。其特点是:以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共享、再利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增强建筑业竞争力的目的。在我国应加强企业领导和职工对信息化建设意义的认识,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制定战略计划,予以有效实施。在施工管理全过程广泛应用基于局域网、因特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网上办公系统。开发基于因特网的各种应用系统,继续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

4、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查

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是否齐备,工程质量是否达标,是衡量企业和项目经理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是质检部门评定质量的依据。因此,对于施工中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查就十分必要了。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的效果怎样,技术措施是否可行,分项工程的质量如何,质量评定记录、质量保证资料等是否齐备,这些方面都要通过经常性的检查而得到监督和修订,从而保证施工顺利展开,质量得到保证。

各人自检、班组互检,下道工序检查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的检验模式,与班组长、质检员、项目经理和公司质检员的检验模式相结合,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公司质检员进行全过程跟踪,直到不合格得到纠正。通过有效的检查和奖罚,使操作人员真正懂得“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使管理人员懂得不但工程要按期交付,质量要好,技术资料还要完备,否则也要受到处罚。这种机制从另一方面扭转了传统的意识和价值观,使检查达到目的。

5、培训相关人员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能力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研究开发单位不仅要出成果,而且还要采取适当形式和有效措施,积极参与和指导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检验或比较得出有关数据和操作经验,然后编制作业指导书,将使用的工具、施工工艺、技术要点、检验与验收标准列入其中,下发相关的部门和操作人员,使管理、操作和检验人员很快熟悉自己的工作要点。在实际操作中,由工艺员和技术员进行指导,以点带面逐步展开,这种做法已被实践证明是快捷而又行之有效的。制定科技人员发展规划及实施办法,对技术质量管理的制定修订提出建设性意见。技术人员已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人才专业结构的合理组合已成为企业人才发展规划的侧重点。就建筑企业而言,施工是重要的一线部门,所要求的技术人员的标准相对较高,专业设置既全面,又要有所侧重;而企业的网络管理和开发则需要相当水平的专业人才,管理层的人员配置又需要管理加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综合素质越高,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就会越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人才发展规划是根据企业规模、实力和发展规划而制定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企业发展的大目标下,需有计划、有侧重地逐步招聘、培养和合理使用人才,并不断地更新知识。实施进程不会是一年两年,而要不断调整、平衡、优化,使企业的人才资源配置合理,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实施全过程,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呈现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上述各项工作,而且还要与其它诸方面相辅相成、协调一致。譬如解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控制等等。从而使技术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穗茵,李文雄.浅谈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概况[J].山西建筑,2008,(03),225.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裂缝,混凝土,钢筋

一、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分析

裂缝的分布与墙体的长高比有密切关系,长高比大的房屋因刚度差,抵抗变形能力差,故容易出现裂缝;因纵墙的长高比大于横墙的长高比,所以大部分裂缝发生在纵墙上。裂缝的分布与地基沉降分布曲线密切有关,当沉降分布曲线为凹形时,裂缝较多的发生在房屋下部,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当沉降分布曲线为凸形,裂缝较多的发生在房屋的上部,裂缝宽度上大下小。裂缝分布与墙体的受力特点密切有关,在门窗洞口处,平面转折处、层高变化处,由于应力集中,往往也就容易出现裂缝;又因墙体是受剪切破坏,其主拉应力为45.所以裂缝也成45倾斜。

为了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首先应处理好软土地基和不均匀地基,但在拟定地基加固和处理方案时,又应将地基处理和上部结构处理结合起来考虑使其能共同工作;不能单纯从地基处理出发,否则,不仅费用大;而效果亦差。在上部结构处理上有:改变建筑物体型;简化建筑物平面;合理设沉降缝;加强房屋整体刚度(如增加横墙、增设圈梁、采用筏式基础、箱形基础等);采用轻型结构、柔性结构等。

二、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分析

一般材料均有热胀冷缩性质,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变形,称为温度变形。如果结构不受任何约束,在温度变化时能自由变形,那么结构中就不会产生附加应力。如果结构受到约束而不能自由变形时,则将在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或称温度应力。由温度应力引起结构的伸缩值。

由于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a=1.08X10/C,而普通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为0.5XlO/C,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伸长值要比砖砌体大一倍左右。所以,在混合结构中,当温度变化时,钢筋混凝土屋盖、楼盖、圈梁等与砖墙伸缩不一,必然彼此相牵制而产生温度应力,使房屋结构开裂破坏。

三、高层建筑施工裂缝分析

1、裂缝易出现部位

高层建筑施工,按其现阶段常用的外形设计和结构形式,以目前施工中常用的砼泵送工艺,钢筋、模板等加工制作工艺,容易在结构施工阶段、墙体砌筑及抹灰阶段,在相应的位置出现裂缝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往往只重视到其中某一种影响因素,而忽视了其它因素,总结和分析这些易出现裂缝的部位,施工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有效控制。高层建筑在施工中易于产生的裂缝常见部位如下:

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中间及柱墙相交处;地下室底板与电梯井筒体连接处;填充墙体与梁柱接触面间;填充墙体中间;窗洞口下角;墙体抹灰层中部;楼板水电等管线埋设处;楼板中部、四角及阳台根部;裙楼顶部变形缝处理位置;转换层大体积砼梁侧表面。

2、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控制措施如下:

(1)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中间及柱墙相交处裂缝。

产生主要原因:一是采用混凝土泵送技术,因混凝土需达到泵送要求,其坍落度一般要求较大,收缩变形大;二是墙体伸缩缝间距设计过长,不能有效地控制砼收缩;三是地下室内外环境差异大,加上养护不当,造成内外变形差异过大;四是当墙体混凝土收缩时,底板对此产生约束,底板产生压应力,墙体产生拉应力。

控制措施:一是掺入适当的粉煤灰和膨胀剂,在混凝土满足泵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混凝土坍落度;二是根据规范要求留设后浇带及伸缩缝,让墙体变形稳定后再施工后浇带部分,砼等级较高时应适当缩短伸缩缝间距;三是墙体砼浇筑后及时在内外侧同时用保水性较好的草帘、麻袋等浇水覆盖养护。

(2)填充墙体中间出现裂缝

产生主要原因:一是墙体刚度不足;二是施工时间不当,施工单位为了抢时间,在下层钢筋砼梁未到28天即开始砌筑墙体。

控制措施:一是墙体中的构造柱和加劲钢筋砖梁或圈梁应按规范要求的长度和沿墙高度进行设置,砂浆的强度和砖体砌筑灰缝应饱满。二是在底部结构支撑拆除28天后安排砌筑,因为砼梁板在拆除模板后,受自重影响都有向下挠度变形过程。另外砼在受到荷载作用下要产生变形,28天前砼变形大,此时砌筑,砖体易受附加自重应力影响而产生裂缝。

(3)窗洞口下角出现45度倾角的斜向裂缝,

产生主要原因:墙体刚度不足,墙体受温度影响大,窗洞口两侧墙体为自由端其受温度变化影响时其收缩变形比窗台下的要大,窗洞口下角处于应力突变位置,当墙体刚度不够时,首先从下角位置出现裂缝。

控制措施:墙体砌筑时,按规范要求的砂浆强度砌筑,横缝和竖缝处的灰浆应饱满,在窗台下设置两层钢筋砖增强刚度。

(4)楼板中部、四角及阳台根部出现裂缝,

产生主要原因:一是砼的塌落度大;二是砼骨料中细料或含泥量大;三是砼养护不当;四是钢筋布置不当;五是模板拆除时间过早;六是堆积材料较早且较大。

控制措施:一是砼的组成材料质量参数控制要适宜,细骨料等粉尘含量大,砼收缩变形大,极宜使砼开裂缝;二是在板面砼浇灌完成后12小时立即进行草帘或麻袋浇水养护至14天以上;三是柱、梁、板相交处的钢筋安放不能高出板面砼的有效高度,上下底筋、负筋的位置应错开,板中间的分布筋适当减少间距,尽量采取双向双层钢筋,可以有效减轻砼内部的应力突变;四是控制楼层施工速度,必须养护七天以上才能拆模,养护期间禁止上人,并控制施工材料的堆积数量,防止局部荷载过大及卸料时的冲击荷载,这些都会使楼板在凝结时出现早期裂缝,并随着温度变化不断扩展。

(5)裙楼顶部变形缝处理位置出现裂缝

产生主要原因:一是基层处理简单;二是建筑物自身振动。

控制措施:该缝封闭施工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处理,采用延展性较好的材料,由于裙楼屋面经常作为露天活动场所,动荷作用频率多,再加上该部分的裂缝不仅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还会受到建筑物自身振动幅度的影响,设计施工时,应在缝两边增设钢筋砼挡墙反边。

(6)电梯井底与底层楼板间出现裂缝。

产生主要原因:一是施工间隔时间短;二是施工缝处理不当。

控制措施:在地下室底板中,电梯井坑低于地下室底板,电梯井是一个整体浇灌的砼筒体,在底板施工时,坑底板和电梯井筒是先浇灌成形,为防止出现在底板水平裂缝,一般都是电梯井筒留出底板厚度,使该部分砼与地下室底板砼整体浇灌,由于井筒预留的钢筋较多,形成的施工缝处理不好,在筒未完全收缩完施工时,两个部分的收缩方向相反,易出现裂缝。在底板砼浇灌前,应留出时间使电梯井筒完成其变形收缩。

3、裂缝的分析处理方式

篇8

【关键词】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绿色

施工技术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支点,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工程建设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在建设过程中,对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与追求。也就是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应当建立在绿色理念的基础上,在建设的同时不忘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使建筑能够同环境更好的结合,降低生态与自然环境因建筑施工而产生的破坏。下面我们就从以传统技术中存在的弊端为切入点,从管理以及环保的角度仔细的分析一下基于绿色理念的施工技术。

一、从绿色施工角度出发,看传统施工技术中的弊端

建筑带给人们的是生产生活所用的空间,也是建筑企业按照一定的要求及标准通过各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具有各种功能的空间。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是巨大的,因建筑而耗费的自然资源占到人类获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消耗的资源占全球可利用资源比例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建筑所造成的电污染、光污染以及空气污染占等占总污染的百分之三十四左右,并且其产生的垃圾相当于人类因活动而产生的垃圾的百分之四十。

①施工过程中废气带来的污染

建筑过程中的废气主要来自于装修材料,例如建筑涂料、油漆等。建筑所排出的废气是比较少的,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建筑废气的种类比较多、毒性也比较大,并且产生的地方都是人群较为密集的地方,所以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也是较为明显的。

根据相关实验发现,建筑在失火之后建设所用的高分子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毒气和烟雾低人类造成的危害更大,比较常见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害气体混合物体等。

②施工过程中粉尘造成的污染

建筑产生的垃圾一般都为固体,它们是由建设或者维修及拆迁等过程中逐渐产生的。现阶段,我国由于建筑产生的垃圾已经占城市垃圾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绝大部分的垃圾都没有经过任何处理,露天的堆放在城市边缘或者乡村边缘地带,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使用了大量的清运经费,同时在堆放的工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粉尘,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二、绿色施工技术的探索

所谓绿色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组成,那就是环境保护、施工管理、节能及能源利用、节材及材料资源的利用、节水及水资源的利用以及节地及施工用地的保护。下面,我们主要针对两个方面进行一下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1.以环保的眼光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的探索

(1)对施工扬尘的控制

①在运送土方、设备、建筑材料以及垃圾的时候,避免对场外的道路造成污染。运输易飞扬、以散落的物料时,一定要对其进行密封处理,防止运输过程中四处飞散。车辆本身也应保持清洁,在施工现场要设立相应的车辆清洗槽。

②在进行土方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利用覆盖、洒水等措施,达到在作业区域目测扬尘的高度要小于1.5米,确保其不扩散到厂区之外去。

③装饰装修、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内目测扬尘的高度应小于0.5米。对于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在堆放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覆盖措施;对于粉尘类物料进行封闭处理;对于厂区之内能够造成扬尘的建筑垃圾以及材料在搬运的过程中应该有相应的降尘措施,例如洒水、覆盖等;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清理垃圾和灰尘时要尽量的使用吸尘器,避免造成扬尘;施工的机械设备在进行剔凿等作业时,可以利用水淋、掩盖、遮挡等相应的措施进行局部的防护;在高层建筑或者多层建筑进行垃圾的清理时要搭建临时的封闭性专用通道,或者是利用容器进行吊运。

(2)振动与噪声的控制

①对施工现场噪声的排放要进行严格的监控,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②对现场的噪声进行实时监测,一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马上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③在确保施工正常的情况下,选择噪声小、振动低的机械设备,并采取隔震隔音的措施进行控制,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振动及噪声。

(3)水污染的控制

①施工过程中污水排放要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针对不同的污水要有相应的排放、处理措施,例如化粪池、隔油池以及沉淀池等。

②污水的排放应该委托给权威单位进行水质的检测,并且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

③保护好地下水环境。采用具有较好隔水性能的边坡支护技术来防止施工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在地下水位较低或者是水资源不充足的地区尽量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及使用。在基坑开挖的抽水量达到50万立方米以上的时候,必须进行地下水的回灌,并且在回灌的过程中要确保地下水不被污染。

(4)土壤保护

①注意对施工地表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壤发生侵蚀现象,造成土壤流失。在因施工而造成的裸土区域进行及时的沙石覆盖或者植被的种植,减少土壤的侵蚀;若是因施工而造成了地表土壤径流流失的现象,那么就要及时的设置地表的排水系统,或者利用植被覆盖、稳定斜坡等措施来减少土壤的流失。

②防止化粪池、隔油池以及沉淀池出现堵塞的现象,定时定期的对其进行疏通处理,并委托想关的单位进行清运。

③对于施工产生的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品应进行固定的投放回收,然后通知相关的部门进行回收处理,绝不能与建筑垃圾进行混合外运,避免对土壤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2.以管理的眼光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的探索

(1)组织管理

①组建绿色的施工管理体系,制定出相关的制度及目标。

②项目经理作为工程绿色施工的第一负责人,对整个工程进行施工组织与实施,并安排绿色施工的专门管理与监督人员。

(2)规划管理

制定绿色的施工方案。该方案要独立于整体的实际方案中,并且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绿色的施工方案要包括以下的内容:

①环境的保护措施。要有明确的环境的管理计划,并且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运用有效的措施减低环境的负荷,对地下设施进行有效的保护。

②节材措施。在确保工程的安全及质量的情况下,制定相关的节约建材的措施。例如对施工方案进行节材优化,建筑的垃圾减量化,尽量使用可循环的材料等等。

③节水措施。根据施工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情况,制定相应的节水措施。

④节能措施。施工在节能方面要有相应的计划,建立节能措施。

⑤节地及施工用地的保护。制定临时的用地指标,设计临时节地规划及施工平面的规划布置措施。

三、总结:

社会若想持续、稳健的发展,就应当将环保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社会组建增大的住房需求使得建筑行业飞速的发展起来,因此,对城市环境、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实行绿色施工建设就成了当今建筑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要想使绿色环保的理念同施工建设完美的结合,运用绿色施工技术进行工程建设,就应当对传统技术进行反思,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管理以及环保两个方面对工程施工建设进行规范,逐渐的使建设更加环保化,更加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梁纪尧,董长瑞,王世贵.实行经济的“绿色发展”创建社会的和谐氛围――对“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J].价值工程,2005(09)

篇9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无形中给众多建筑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建筑工程的进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不过从当前来看,各个行业早期的施工管理与发展理念已经突显出一些弊端与缺陷,比如对环境问题产生了或多或少不利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亦是如此。如何通过建筑施工的有效管理,在创造企业效益利润的同时,实施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一项生存机制。本文作者从建筑工程专业的角度出发,从建筑施工管理的具体环节,对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进行探析,对于更好地进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不断提升建筑企业管理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 绿色建筑 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作为我国长期以来的一项基础建设工程,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如进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快各个地区发展的需求,无形中对建筑施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建筑施工管理需要从传统的一味注重企业经济利润的观念中走出来,这是因为建筑施工管理落后的理念已经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效应,像对环境方面造成的负面效应就已足够引起高度重视,建筑施工管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逐渐得到人们密切的关注。因此,用现代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理念进行建筑施工管理,良性地推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步伐,创造良好的社会效应,是很有必要的。

1建筑施工管理分析

从建筑施工管理的具体内容来看,建筑施工管理具体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建筑施工项目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工作内容,而这些工作内容都是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展开的,为了使得这些繁琐而相互影响的施工项目有序地进行下去,建筑施工通过人的介入与干扰作用,借助一定的措施与手段,对建筑施工进行细致规划与执行,让它们按照一定的有序性良性地开展下去,从而实现对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即建筑施工管理。传统意义上的施工管理其重点是对建筑施工成本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成本目标,为企业创造利润与效益。

1.1建筑施工进度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建筑施工进度管理是其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进度的按期完成,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从而避免了进度缓慢或延期而造成的成本费用的增加。因此,建筑施工进度管理首先需要依据合同规定的有关工期作为项目进度管理控制的重要参考数据,进行建筑施工具体施工项目的进度计划编制,在具体的进度编制的过程中,需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方案的临时改变、施工队伍人员的变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细致考虑,这样编制的进度管理计划才具有实际的参考与依据价值。具体地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与实际项目的进展情况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进度计划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这就需要在实际中对进度有关的干扰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排除,像加大人力的投入,合理安排工序衔接施工及交叉施工等,这样才能有效对进度进行管理。相应地,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良性进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成本目标进行有效管理,进而节约成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出现额外成本费用的增加,从而通过进度管理实现对成本的施工管理。

1.2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建指施工质量管理一直都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容易被忽视的方面,这是因为施工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及赶工期状况的存在,无形中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就会存在疏忽。而从建筑施工的本质来看,建筑工程最终需要在质量达标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利润收益,因此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应始终贯穿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具体来说,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对建筑原材料质量的管理,这也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源头,具体在材料进场后及时进行质量检测,从检测关卡上控制不合格材料的混入;另外需要从建筑施工的具体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就是对施工的工序整个过程进行质量监控,从最大程度上防止隐蔽工程中少钢筋、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等质量隐患的存在。

1.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安全必须放在所有施工管理的首位,所谓“安全第一”就是这样的道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的不安全因素,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就是需要多这些不安全因素进行消除或警示,从而将安全问题一一消灭。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其安全管理的范畴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物的不安全因素,也就是建筑项目中存在的物体高空坠落、物体碰撞伤害、机械设备故障或失控而引起的不安全风险;另一种是人的不安全因素,也就是施工作业人员对不安全因素的认知与理解,对不安全因素认知的不到位等等,从而导致施工安全管理出现漏洞。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一方面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与安全管理,另一方面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思想意识,进一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到位。

2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2.1对建筑施工中的能源消耗做到节约

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通过能耗的降低,保障工程成本的降低。首先要提高能源的使用效果,其次要对不需要能源消耗的地方及时控制调整,避免浪费。在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上要选择工作效率和设备性价比都相对合理的设备,对高能耗的老设备及时放弃选择,尽量选择能耗低的新设备。合理利用能源,可以通过少量机器设备完成的工作避免增加设备投入。

2.2重视环境问题避免污染情况

建筑施工需要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是未来建筑施工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施工过程中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相互结合,对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预防需要重视。建设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尘土以及粉尘,机械设备作业也造成了周围空气的污染。控制混凝土合成和浇灌中容易出现的泥浆外漏等问题,把污染物的出现降到最低。安全人员对环境状况进行检测,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排出。保持出入施工场地的车辆不泄露污染物,对道路破坏最低。

2.3废弃物的排放要合乎标准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过去一直采用车辆运输到特定区域集中处理,在推行绿色建筑施工中要对废弃物的排放运输做到控制管理。对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弃物按照回收资源的标准进行节能再利用,对容易发生道路污染的废弃物要预防泄露的同时再集中地进行合乎标准的处理。对环境破坏巨大的废弃物要按符合环保标准的排放处理办法执行。

2.4建筑材料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使用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避免水资源的浪费需要在用水设备和使用水的情况进行两方面控制。对用水设备要选择设计合理和先进的,对不具有节水功能的不能进行优先选择。同时要防止污水对环境的破坏,设计相应的水收集办法,建筑材料需要在建筑施工前对如何用料,用多少进行确定,并做好对可以再生性能的考虑,让建筑材料用料合理,避免浪费。

2.5控制噪声和强光

噪声和强光是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机械设备在运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周边居民的生活都造成了影响。因此需要避免在夜间居民休息时大规模的机械开机作业,对建筑设备保持先进,油等保养设备要及时维护,降低噪声。一方面夜间施工需要用强光照射辅助,另一方面,光的强度大让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身体和休息造成了影响。在施工中合理设置阻挡保护,调整光照射的角度,控制电气焊的人员工作保障方式都很有必要。

3结束语

对于建筑施工管理而言,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是在传统的施工管理的基础上衍生的,它对建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必将在环境保护、降低资源消耗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鹤翔.浅析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2014(07):44.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施工技术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erequisite, and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the first is to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ses some problems of construction in China today,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construc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阵地中,最为重要又最为前沿的便数项目施工了。在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项目安全管理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管理工作。而我国近几年来的建筑施工经常出现的安全状况问题,所以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管理人员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现状

据相关调查,自07年至今我国的建筑施工工程产生的安全事故总体不够稳定,形势严峻,特别是在我国部分省市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死亡的死亡率大幅度的在上升。这一严峻的事态引起了整个建筑行业的重视。通过对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的探讨,对于我国的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管理现存的问题可以分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问题和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力度不够这两方面。

1、工程施工的技术问题

今年来有多起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建筑物部分或是整体在施工过程中倒塌而使得大量工地人员以及周边人员的伤亡。而对于这种情况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质量以及施工中的技术不够专业,或是与施工用材、以及建筑设计和工程顺序等有着直接关系。所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安全的重点便是要有安全、健全的施工技术。若是施工单位并没有在对施工程序进行设计的时候把施工特点、施工环境、施工方法和施工工作人员组织的这些充分考虑在内,而是仅仅引用我国对于建筑施工的一些法律法规和一些标准来进行施工设计,便无法有效的去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了。

2、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力度不够

几年前,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随着进城打工的城镇化热潮而涌入城市。对于这些受教育程度低甚至有些未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并且由于人数众多,市场上够供过于求,形成了廉价劳动力,许多建筑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而喜欢雇用这些廉价劳动力。而且,据调查,这些农民工中只有极少数在上岗前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大部分农民工在被聘用后并无任何形式的教育或是培训就直接上岗做建筑施工的高危作业了。由此形成了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对施工安全的需要并不理解。

二、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管理是任何工作组织中必备的一项工作过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不例外。在对整个建筑施工的管理过程中,不仅仅是知道施工进程,对于施工人手的合理调配,以及制定科学的施工顺序,以及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错误或是违反施工规定的流程的要即使制止并进行纠正。

1、完善建筑施工技术

进行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责任便是在施工在过程中采取专业的施工技术来保护施工人员以及周围人员的安全,从而有效的减少施工技术引发的安全事故或是把安全事故对人员财产伤害的程度降到最低。

在任何一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都会有存在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以及造成事故的因素,如果在对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没有预见到这些危害,从而没有响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都会不同程度的对工程施工的进度、工程的效益甚至是对人身造成伤害。为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一些不安全隐患和一些会对施工造成不利的条件与不可抗力,制定出全面的施工安全措施,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施工工序中全面的对施工计划进行落实,并且在施工安全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他对工人的人身安全保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施工工人对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会大幅度提升,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尽到对工作的不差毫厘的认真态度,从而使得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加速,施工质量也会更加保障。

另外,在我国的建筑施工现场总会遇到一些施工材料杂乱的堆放,或是施工设备的放置位置不合理,从而影响了施工现场的道路,或是威胁到了工人以及周围路人的人身安全。据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中有对于建筑施工的设备以及材料的使用与放置的规定。其中对于施工器械的使用与防护的规定中还有对各种不同器械的防护工作,以及对于一些高空施工工作,一定要根据安全要求的挑网进行购买并布置,对施工现场周围要设立相应的“禁止闲杂人等进入”题示语围栏。以及在施工安全检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安全的目标以及相关规范,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检查规章制度,并且确定对施工技术有专业认识的安全检查人员,来固定时间对施工的安全防护、安全作业以及高空作业中的脚手架和深基坑作业中的特殊机械等进行专业的检查,确保其的安全性。并且对于施工器械的操作人员的身体状况与从业资质进行严格的挑选。从而确保避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问题而导致建筑施工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以及施工技术培训

一个好的团体是由一队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的。特别是对于这些高危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说,必须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以及安全常识。这就需要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对这些工人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了。在培训过程中,不能仅仅是走形式,而是要灵活多变的进行贯彻落实对不同分工的工人进行不同的安全教育以及专业施工技术培训。并且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人的文化程度来对施工技术进行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进行。首先一定要使工人深刻的认识到工作过程中要安全第一,其次可以在施工工地现场对不同工人的不同工作岗位进行现场教育,并且对于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施工任务,一定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要让工人深刻的记着施工过程不能有毫厘的差错,不然极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建筑。从而令所有的施工工人在工作过程中自觉的遵守施工的规定,并且时刻关心安全问题。

另外可以把整个施工团队根据其不同的分工而分为多个施工班组,每一个施工班组的组长由最注重安全,有责任心,专业能力强的人并且带动能力强的工人来担任。并且对班组长的岗位要进行严格的管理规定,一旦发现其工作不到位或是不合格就要立即淘汰。这样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层层筛选严格把关,从而保证的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

总结

在以往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中,大多数事故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不善和施工技术缺乏专业与安全。想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就一定要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决。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便是: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素质以及专业的操作技能,从而对建筑工人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并且对建筑技术专业这一方面进行更加专业的建筑施工规范。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安全防范的认识到位,从而正确的处理工程的经济效益与安全施工的关系。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健全对施工工人的安全与专业技术的教育体制,并在教育中对施工的材料堆放进行相关的严格规定,从而保护施工现场的文明秩序,对于材料乱堆放,设备使用方式不正确的,施工安全监察人员一定要及时提出其错误并要求工人按照施工的相关要求来正确的进行施工。只有建筑施工技术加以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才能的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谭伟健.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简讨[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