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本质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危机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危机本质

篇1

形成原因的比较

日本资产泡沫、美国的房地产泡沫都是由于金融机构积极提供贷款所导致的。但是何种因素促成了金融机构的乐观主义呢?

美国与当年的日本都是发生在经济高度依赖家庭消费这一背景下,并且以作为信贷担保的资产价格无限上升为前提,结果导致了金融活动背离了根据实体经济的合理价格来提供融资这一金融基本原则。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前,有很多对日本信贷活动过度依赖资产担保的批评,但发生在美国的这次危机也是以同样错误导致的。特别是美国,出售抵押贷款证券并且从资产负债表衍生出的机制非常发达,易于进行大范围的融资。

从泡沫破灭来看,美国和日本一样,正如前IMF副总裁斯坦利•费舍尔所说的那样,

“金融市场所有的风险最终归于银行”。但是在美国由于各种投资银行和基金在房地产贷款的分割、证券化以及广泛销售等方面的作用巨大,所以被称为“影子银行”。同时,包含评级公司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意识都不是很强,其中还涉及到了道德的缺失及金融机构自身各种报酬制度等相互纠结的复杂原因。

笔者认为,日美两国金融机构积极发放贷款的背后有一些共同的因素:A,传统客户即制造行业的资金需求下降;B,长期奉行的宽松货币政策;C,金融领域各种管制的放松。这三个原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A产生于日美相似的产业结构变化,C也在这次危机发生之前被视为理所当然。

但是关于B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疑问,即在中央银行的政策运行过程中是否应该更加关注资产价格的动向呢?对资产价格产生最大影响的是长期利率,长期利率受经济增长和中长期通货膨胀的影响。尽管如此,中央银行包含可控预期的短期利率动向一定是可以对投资者的风险判断施加影响的。

从淹没在泡沫中的借款方来看,两个国家实施积极借贷的主体是不同的。日本主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业企业、大型零售商等公司部门,而美国是以不拥有固定住房的低收入者为主的家庭。两国的共同点就是与传统资金需求者相比风险性更高的借款人增多。这当然可以看成是出贷方积极发掘客户的结果,其背景却是两国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维系经济增长不得不依赖非制造业部门的发展这一难题。特别是美国,家庭过度负债已经成为美国大规模财政赤字和经常收支项目赤字的重要原因,同时对于世界金融、外汇市场的动荡以及在支撑世界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也应该重新加以评估。

危机的扩散及应对措施

日本因泡沫破灭引起的损失在很大程度上都集中在了银行部门,这经常被与发生在1990年代初美国的储蓄贷款协会(SL)危机和北欧各国的银行危机作对比。于是,在对策方面,诸如刺激经济的金融和财政政策的实施不够充分,在处理不良资产方面花费时间过长等批评多有所闻。但是,在1990年代前半期对日本经济的预期持乐观判断的观点为数不少,再加上当时也没有处理银行各种不良债权的市场,即使不考虑政治上的困难,政府资金的早期注入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日本的不良资产的处理花费了十年以上的时间。

在此期间,日本经济持续着历史上少有的低迷,有很多观点都认为要从处理不良资产的低速度上去寻找原因。但是,笔者认为,发生在1990年代的日本经济停滞是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仅从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上来寻求原因是不合适的。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处理不良债权的时间与经济的低迷仅仅有着部分联系。

与日本泡沫破灭的危机不同的是,本次美国的危机通过次级贷款的证券化在很短的时间内扩散到了世界各个金融及资本市场,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在很短的时间内纷纷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政府注资和各种刺激计划等政策。

尽管如此,到现在仍没有看到这次危机迅速结束的征象。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本次危机的程度及影响范围空前巨大。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处理资产或证券的话,必然引起外汇市场的波动及总交易额的萎缩,进而对整个实体经济如房地产价格等带来消极的影响。与日本一样,对金融机构实施援助还面临着政治方面的强大阻力。

金融系统不健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及范围

20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经济和2007年的美国经济(世界经济也几乎同步)都到达了繁荣的顶峰。由于在此期间形成了资产泡沫,金融混乱和实体经济恶化相互影响,并进一步导致了相应的不良后果。但是,日本在1998年以后就有了银行惜贷的倾向,从整个1990年代来看,企业资金需求本身已经相对不足,多数以家庭贷款为中心的房地产信贷都是由政府系统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所以可以说银行提供信贷的压力相对较小。

相应地,本次全球金融危机首先表现在英美两国的消费占GDP的70%的基础上,最近10多年发达国家对家庭消费者信用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从1997年到2007年,美国、英国、日本家庭负债率分别从1997年的96.2%、107.1%、132.1%增长到141.6%、186.1%和145.6%。其次,由于美英两国金融已经成为支持近几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更是扩大了危机的严重程度,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在过去10年里,美国、英国、日本的GDP年平均增速为3.1%、2.9%和1.1%,而金融业则分别了贡献了0.8%、1.4%和0.1%。

关于今后的金融规制、监督和会计原则

在日本有这样一种认识,20世纪90年代的资产泡沫破灭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自由化背景下扩张性银行活动和保守的监管制度之间的失调所导致的。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对不良资产的严格审查,实行了早期改正措施,重点实施对大型银行的审查并制定了融资手册等措施。不依赖担保品的价值而是以企业的现金流作为融资标准开始成为监管的核心内容。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伴随着美国政府资金的注入,开始实行对主要银行财务内容的审查和职员薪酬制度的重新评估,但是真正的监管方面的改革才刚刚开始。与日本一样,正如IMF主席斯特劳斯•卡恩所说的那样,问题的本质是“市场规律和金融监管的失败”。

鉴于本次危机的程度之深和范围之广,今后世界范围内对金融监管进行正式改革将包括如下的结构性内容:第一,在某种程度上将监管对象由原来的以商业银行为主扩展到投资银行,甚至也会把对冲基金、评级公司等金融机构纳入其中;第二,将修正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的有关监管制度;第三,还将重新构筑起国际性的监督体系。

基于以上观点,在今年4月初的伦敦20国首脑峰会上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方案,但我认为如何变成实现还有很长一段曲折道路要走。

在此,对这个宽泛的课题试着提出两个具体的看法:

第一,无须赘言,金融机构既是资金转移的媒介也是资金进行最佳配置的中介,也就是说,对经济顺利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营极其重要,需要为其建立起相应的规制和监督框架。

但是,金融机构也有其独特的一个方面,作为从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民间企业经常处于收益最大化的压力之下。其结果,与其他产业一样要不断地推出创新型产品,于是各种金融监管也不得不经常地兼顾金融机构的创新因素。金融机构在本次危机中所产生的风险就是这二者之间不平衡的结果,或者说监管让位于创新的结果。但是是否真的能建立起一种既能很好地服务金融创新又能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监管安排呢?高盛行政总裁(CEO)

布兰克(Blankfein)曾经说过“最近几年的金融业务变化减少了以10年为单位出现的风险,但是同时也增加了以20~30年为单位所出现的风险”。

第二,随着本次危机的发生,已被多数发达国家银行实行的巴塞尔资本约束和在国际会计制度中广泛采用的公允价值原则饱受争议。两者都与经济变动同步地放大或缩小金融机构的财务规模,特别是在经济形势恶化的时候会加速自有资产(如股票、债券)的出售或惜贷,所以应该予以改进。

篇2

要加强对图书馆人才的开发和管理,建立以馆员为本的组织管理机制。图书馆是因为人的信息需求而出现的,其性质是公益机构。《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中对馆员的职业道德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馆员具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遵循“一切为了读者,读者至上”的原则,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信息和虚拟信息的需求;使用户在接受各种形式的服务时,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从而更信任图书馆,更频繁地利用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功能,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服务只是优化和拓展了信息服务模式,“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始终没有改变,它仍然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将以图书馆馆员为本和以读者为本两方面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才能形成人本管理这一管理机制,体现这一管理理念。

2人本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人本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对馆员的管理和对读者的服务,两者缺一不可。其内涵应是激励馆员为读者服务,最高境界是馆员满意、读者满意。要想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坚持“馆员第一,读者至上”的原则。

2.1馆员第一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是一个拥有丰富信息资源,能进行知识再创造的场所,图书馆工作人员肩负着搜集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的重任。时代要求我们图书馆开展和提供高水平的知识服务。创新是知识服务的重要特征,每一位图书馆工作人员就是一个头脑,如果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头脑的作用,那每一个头脑就都有一个乃至多个的创新,如此,我们的知识服务水平何愁不能提高,又何愁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让读者满意呢?知识服务的首要特征就是创新,馆员是图书馆实现知识服务创新的主体,馆员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知识服务水平的高低。可见,知识服务无论对馆员的业务水平还是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过度重视读者而忽视馆员队伍自身的需求。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把图书馆的职工看作是一种重要资源,一种财富,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种财富,激励潜能,做到人尽其才。

一般来说,图书馆的人才比较缺乏,馆员作为图书馆实施服务的主体,为能组织其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就必须有“馆员第一”的观念,充分调到馆员的积极性,正确把握服务定位,推动服务创新。要实现“馆员第一”,应刚柔并济相结合:一是要加强硬环境的建设,也就是物质条件的满足,包括设立和改善职工的办公条件、配备先进的科研设备、提高馆员待遇等,创造出一个有利于知识、能力及智力提高的环境。同时,开展各种复合型知识培训,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为知识服务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质量保证。二是加强软件环境建设。强调在管理中以馆员为中心,运用多元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法,让每个馆员都参与决策,尽量少用行政命令与强制手段,多用宽容、交流、友爱、关心、理解、信任等方法,营造出一个尊重、和谐、愉快、合作、进取的人文氛围,使馆员消除消极情绪,激发工作干劲,使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图书馆发展和促进馆员自身发展的有机统一,全面促进图书馆和职工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2.2读者至上

“以读者为中心”是图书馆服务不变的宗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具体而言就是树立以每一个读者为本、以细分用户群为本的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服务优化和拓展了信息服务模式,其特点之一就是个性化服务,而建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管理机制首先要存储读者的个人资料和信息需求情况,以便图书馆通过对读者需求状况的分析为其量身定做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可通过对历史需求信息的回顾,预测未来的需求趋势。其次,要强调读者的参与,加强读者与馆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读者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图书馆根据读者要求改变服务策略,提供能切实真正解决读者用户问题的服务。因此,建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管理机制是现代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有力保障。

2.3以馆员和读者为中心来促进和谐发展

在知识服务中,人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现代图书馆不能只是宏伟的馆舍、先进的设备、大量的藏书,而是要有现代化的人才和大师来运作才能有效地实现其生存价值。以馆员为中心和以读者为中心并不是对立与矛盾的,这是管理的两个方面,以馆员为本是组织管理机制方面,要求领导在管理过程中重视馆员,提高馆员素质,只有拥有了能够提供高水平服务的馆员才能实现读者满意的服务目标;以读者为本是服务管理机制方面,要求馆员时刻把读者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让读者满意。与此同时,服务是相互的,读者服务工作是由馆员、读者、文献资源三要素组成的,缺一不可,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单靠馆员是不够的,也需要读者的积极配合。

随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服务宗旨的提出,不可否认,有的图书馆为了贯彻这一宗旨有意或无意地完全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行为,在服务的过程中,馆员与读者用户之间出现摩擦或矛盾时,不问事实如何,就认定责任在馆员,认为馆员没有把读者放在第一位。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馆员必定会闹情绪,对本职工作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如果领导在处理此事时,本着“馆员第一,读者至上”的原则,弄清事实,妥善地处理此事,在馆员和读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不仅不会打击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不会影响读者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价,反而会使馆员体会到领导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读者也深刻地体会到馆员工作之不易。馆员也是社会的人,也有自身的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是最基本的需要。只有在读者尊重和理解馆员、图书馆馆员权利被重视和保障的同时,馆员才会给读者以更高的服务热情。因此,多一点相互信任尊重、相互理解和关爱,多一点民主互动,多一点共同研讨,和谐一定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3结语

篇3

关键词:竟业禁止 基本权利 权利冲突

随着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许多公司为了自身的商业秘密不被泄露,纷纷与员工签订竞业禁止条款。但是竞业禁止条款因涉及到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冲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引发了许多问题。竞业禁止协议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应该怎样运用这把双刃剑,才能实现共赢互利?必须探讨竞业禁止协议产生的原因以及存在价值。

一、竞业禁止协议的产生及必要性

(一)商业秘密定义及流失原因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对企业的而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应受到企业的严格保护。但是现实中,商业秘密容易发生泄密等问题,使商业秘密不能得到与之重要性相称的保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商业秘密的人格化和特殊的保护方式。

1.商业秘密人格化。商业秘密同其他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一样,内容是无形的,但载体是有形的,它往往载于纸张等载体上,表现为文字录音等等,可能会被非权利人控制,偷窃等,侵害商业秘密。

人才流动加剧也使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额难度加大。现代商业社会,跳槽越来越频繁,因而他们所知道的商业秘密被其他企业所知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商业秘密特殊的保护方式。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主要是由企业自己进行保护,依靠严密的保密措施,缩小传播范围来进行。正是因为商业秘密的特殊性质及其保护方式,决定了企业必须对商业秘密进行严格特殊的保护。竞业禁止协议就是手段之一。

(二)竞业禁止的正当性及必要性

竞业禁止协议就是为了保护企业对所享有的商业秘密的独占而产生的。企业为了提高在商业竞争中的竞争力,投入大量精力创造商业秘密。因此获得的对商业秘密的所有权及经济利益理应得到法律保护,才能体现法律对正当权利主体意志的尊重,体现法律的公平,才能保护竞争,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没有竞业禁止协议,企业的财产权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竞业禁止协议是法律为保护作为商业秘密的创造者和所有者的利益所允许的。

二、竞业禁止中的权利冲突

但是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同时,受限制员工一方的利益会因遵守竞业禁止协议二收到限制,导致双方权利义务的冲突。发生冲突的权利主要包括企业所有者的财产权和劳动者的工作权,人格尊严等基本权利的冲突。为了系统总结双方之间冲突的权利,必须先分析竞业禁止协议的具体内容开始。

(一)竞业禁止条款内容

竞业禁止是指法律规定有特定身份的人在工作期间,或义务人基于其与权利单位间达成的竞业禁止协议,规定在解除劳动关系后,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得从事与其服务的权利单位相竞争的工作或经营活动,是法律对权利单位合法利益的保障措施。

竞业禁止中要求员工为了保密,往往在离任后不得到相关企业任职,企业必须为此向员工支付一定补偿,其补偿标准一般以员工离任前的工资为准。这是目前竞业禁止条款下,双方权利义务的基本状况。

(二)员工权利和企业权利比较

竞业禁止条款涉及的双方权利均属于基本人权中的经济社会权利。对于离职职工而言,工作权也是个人和社会的结合,是社会评价个人的重要标准。因为竞业禁止协议而不能自由行使工作权的离职职工,不单单是经济基础不能得到保障,也使其不能很好的享有自由选择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其自我发展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但另一方面,企业一方还涉及到原企业职工的利益。他们的报酬权因离职职工泄露商业秘密,使企业利润下降而受到损害。若企业因离职职工泄露秘密而倒闭,则原企业职工就面临着下岗的局面。其工作权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如果说竞业禁止限制了员工的择业自由权,限制了其自由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因商业秘密的泄露而导致的企业职工利益受损,威胁到原企业职工能否在社会上生存,原企业职工是否能维持员工人之为人的基本尊严。这是比择业自由权更为基本的权利,是更能体现人权道德属性和伦理属性的权利。

三、运用比例原则规范竞业禁止条款

笔者认为目前较为合适的方法是由法律在条款中规定竞业禁止协议的强制性规范。规范限定竞业禁止涉及的员工范围和最长期限,确定被竞业禁止的员工离任后能得到的最低补偿。在此基础上可以由员工和企业自行订立合同以决定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

在基本权利冲突的情况下,应根据比例原则来确定竟业禁止保护方式,比例原则包括采取的措施有助于能够达成目的且措施正确;在有多种方式达到同一目的时,不违背或减弱目的的效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损害最小的方法等内容。 判定保护商业秘密的手段――竞业禁止协议与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和劳动者基本人权的目的是否相符。

第一,限制需要的保密信息范围,只需将对企业有重要作用的信息予以保护即可达到保护商业秘密的目的。

第二,限制员工范围。只有那些能够接触到商业秘密的员工才需要签订竞业禁止合同。

第三,规定最低补偿标准。能够接触到企业核心秘密的员工,均是该企业的技术骨干,或是经营管理层,其报酬一般都比较高,如果离职后不能马上获得相应职位,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应该给予高标准的补偿。

第四,限制年限。禁止就业年限是最关涉离职职工权利的条款。所以此条款应该接受合宪性审查,一般规定1到2年,特殊的行业可以提高。

篇4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带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国在巨大的经济危机中,不断对自身经济发展的策略进行改革,以便寻求发展的新机遇,促使我国中小企业中形成创新成本控制的理念,不仅可改善中小企业的现状,还可以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效益,本文重点对经济危机下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本控制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经济危机;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控制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为保障我国中小企业的有序发展,必须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制定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因此,成本控制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点因素,对企业中的成本控制进行创新改革,一方面保障企业成本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促进企业以积极的状态运转,提高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生命力,通过创新成本控制,获取更多的企业利益。

一、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经济危机的到来,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程度不一的冲击,导致企业呈现消极的发展状态,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显得缓慢和吃力,为保障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中小企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提升我国经济构成因素的核心实力,进而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竞争力,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状态,确实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成本控制[1]方面,对此做以下分析:

1、 缺乏成本控制体系

面对经济危机,我国中小企业并未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其主要围绕转让、拍卖的方式进行运营活动,部分企业甚至走向破产,针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研究可得,其并没有提出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无法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体系约束,导致企业内部运行紊乱,降低了企业的调控能力。

2、 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缺乏控制意识,其在寻求各种解决办法时,忽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例如:企业采取租赁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只解决表面的经济问题,不仅没有在实质上保障企业经济的恢复,更是加剧企业衰败的速度,进而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

3、 成本控制的偏重性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中,对成本进行控制时,大部分以会计系统为中心,偏重于通过会计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而不是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企业成本过高的问题,会计系统仅仅是出于核算目的,不能真实反馈企业成本的整体环节,因此,企业过多的偏向于会计,模糊了成本控制的实际意义。

二、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创新策略

针对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下暴露出的问题[2],提出创新成本控制策略,通过此策略的实施,力图改善中小企业的经济现状,促使其在危机中挖掘合适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中小企业自身的运营现状,针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具备针对性的创新成本控制策略:

1、 构建创新成本控制体系

构建中小企业创新成本的控制体系[3],不仅可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方向,还可促进企业运营,同时企业内部结构非常复杂,需通过一定的控制体系,规范员工的行为,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大致分为三个目标:首先是监管部门,其负责成本控制的监督、管理,主要作用于成本控制的实施,例如:执行监督、实施管理等,如果在监管过程中,成本控制出现任何问题,则由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处理,针对问题执行相关的解决措施,保障此阶段成本控制执行的秩序;然后是决策部门,中小企业中成本控制的策略均在此被提出,主要是服务于企业的总成本控制,决策部门制定企业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部门的控制措施,需要与相关部分进行协商制定,同时也要接纳其提出的合理性建议,对其进行动态的改进,这样既利于控制措施的施行,同时也保障控制措施切实符合公司的发展;最后是执行部门,成本控制体系最主要的作用对象即是执行员工,而且执行员工在企业的运营中占据较大比重,既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为保障成本控制体系的约束力,企业的执行部分需要提高自身的执行力,也需提高和完善体系在员工间的执行力度,进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水平,达到节约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成本的目的。

2、 提高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意识

为保障企业创新成本控制的有序进行,必须提高企业全体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企业可通过经济观念和绩效观念两种方法,作用于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意识。经济观念主要是转变企业内部员工的观念意识,促使员工素质得到整体提升,进而转变员工对企业成本的认识。例如:企业对员工实行成本控制培训,促使员工加深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在意识上约束员工的行为,树立员工的经济意识,保障成本控制的实施;绩效观念同样是针对企业员工,主要是在员工群体中设置绩效考核,利用考核培养员工的成本责任感,首先根据企业成本控制的层次,规划员工的成本责任,将企业的成本控制以责任的形式具体到每一位员工,实现成本控制影响因素的细化分配,树立员工的责任意识,进而对企业成本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构建成本控制考核指标,利用考核指标设置成本控制的范围,一方面保障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明确成本控制中员工之间的关系,最后给予部分员工一定的成本控制权,利用职权平衡考核在员工意识上的作用力,同时将考核与员工的实际效益相联系,在保障成本控制有效性的基础上,调动员工参与与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又促进了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施行。

3、 平衡企业内部成本信息管理

创新成本控制中核心的内容即是成本信息管理[4],包含各类有关成本的信息资料和数据,必须保障其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同时还需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行业素质,成本控制中本身即涉及众多的因素,例如:技术、生产、薪酬等,加重了信息管理的负担,为避免成本控制出现偏重性,中小企业可通过平衡企业内部成本信息管理实现,首先加强信息管理中的法律渗透,约束成本控制,保障企业在法律意识环境中实现成本创新控制;其次通过信息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各个部门之间应保持密切的交流和联系,根据企业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计划,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最后根据成本信息管理,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通过采购环节作用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结合企业内部、外部,在控制企业成本的基础上,创造企业运营价值。

综上所述,在经济危机中,保持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创新成本控制是极其有效、可行的方式,通过成本的控制策略,还能激发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进而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创造能力,从长远来看可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生存提供新的动力与活力。

三、 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控制的意义

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控制策略的实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备实际的意义,首先可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通过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保障企业管理理念的形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措施保障;其次保障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成本控制策略实施的过程中,可发展诸多市场机遇,合理利用机遇,提高企业运营效益,提升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保障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更全面;最后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的实施,保障企业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为打破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独立状态,通过成本控制,提高企业对自身成本的关注度,进而关注市场的竞争动态,吸取经验,保障自身在动态市场中具备运营发展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动,提高自身经济发展的能力,稳定企业内部成本。

结束语:

通过对经济危机进行分析可得,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保障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必须利用创新的手段对其进行成本控制,结合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而且成本控制策略可积极发挥推动作用,推进企业运营效益的提升。成本控制不仅优化了企业内部的运营结构,而且带动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发展,促进企业树立自身发展的意识,提高自身的发展力度。(作者单位:大连佳洋木制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麒然.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

[2]赵丽.成本控制是企业的长盛之道—企业节流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2(01).

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扶持措施,发展问题,管理支持

中小企业如今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3%,生产的商品约占社会销售总额的58.9%,商品进出口额占总额的68%左右。 “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外宏观经济问题愈加显现。国际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金融泡沫破灭;消费者需求明显下滑,实体经济仍陷于衰退。国内,转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困难重重;投资过热使得宏观调控有所加强,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内消费增长相对缓慢,长期依赖投资、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在投机、金融危机、美元贬值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因素众多。大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08年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在浙江有超过1200家的企业已经关门歇业关停。” 就全国而言,2008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

2009年,尽管国家制定、实施了刺激经济的各类政策、措施,但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依然存在着市场需求明显减少、盈利大幅下降、亏损状况严重等问题。

一、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政府不仅应保持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还应积极采取措施,持续激发微观经济活力。从数量、影响程度上看,中小企业已成为微观经济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向中小企业提供有积极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尤其当企业面临着严峻宏观环境的时候。

在200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责任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系统性的规范。例如,该法规定了“国家对中小企业实行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多年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许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组织协调机构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等14个部门共同成立了全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设立了中小企业司。到2007年末, 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设立了中小企业厅或中小企业局,部分省区市设立了专职的处、室。包括贵州在内的许多省、区、市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提供帮助申请政府扶持措施等服务工作。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办和原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建立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创业扶持

国家在场地、设施、税收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创业。例如,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国家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并将其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事项。2003年-2007年,国家向超过6.4万户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

国家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重点是节能环保、集成电路和软件、通信等九个领域。

国家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

上海市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金融、信息、人力资源等六大支持体系、市区街道三级创业服务网络。

3.资金

国家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项目、与大型企业协作配套的项目等。并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拨出一部分资金,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产品。,扶持措施。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扶持措施。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改进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同时,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

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商业银行推出了多类特定贷款品种,如无需评级、授信的中小企业快速贷款。有的地方政府设立了地方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牵头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联席会,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设立融资性租赁公司。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

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中小板上市企业数量持续扩大。2009年,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2008年起,国家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相关政府部门提出,适当补偿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中小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投资管理服务、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以信用征集、信用评级、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进行了区域性再担保试点工作。2003-2007年,对超过20多万户中小企业开展了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对700多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免征3年营业税。有的地方对符合规定的中小企业提供免抵押信用担保贷款额度,对担保机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给予资助。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的优惠政策。2010年,国家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高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采取应纳税所得额减半、所得税率减为20%的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的投资项目,可对自用进口设备等免征进口关税。,扶持措施。国家允许中小企业提出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申请。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4.技术创新

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对中小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小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维持等费用予以资助。有的地方对认定的产学研项目给予资助。

各级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技术转让服务。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5.市场开拓

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要求各级政府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6.社会化服务

国家鼓励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培训、融资、营销等各类服务,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体系。中小企业网总站和分网已拥有100万企业会员,日均点击量超过50万次。

7.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政府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有的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项目提供资助。有的向企业推荐经过筛选的管理咨询机构。

通过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8.国际合作

我国政府与美国、法国、新加坡、德国等多个国家签署了中小企业合作协议、中小企业合作备忘录。举办了多次双边中小企业政策磋商及亚欧会议中小企业部长级会议。联合多国举办了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推动建立中意中小企业基金。国家发改委与英国国际发展部合作开展了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项目。

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2006年及之前的数年中,以中小企业为企业主体的浙江、广东地区的出口额、增加值的年增长率都达到20%-30%之间。但到2007年,上述年增长率下降到了10%左右。2008年1-2季度,相关年增长率继续持明显下降。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并非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而产生。正如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所指出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实际是全局的问题。以下从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1.经营理念

据调查,多数中小企业创办人的知识水平并不高。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存在着严重缺陷。

急功近利,注重短期收益,忽视长期利益。

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有的还采用一些落后的家族经营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出现生产伪劣产品、污染环境、安全管理松懈、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多等违法违规现象。

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广阔而丰富的市场机遇,带来了优越的外部发展空间,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综合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掩盖了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问题。

2.企业战略

倾向于采用粗放的发展方式。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加工贸易产业,较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

众多企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如房地产业、采矿业、钢铁业、有色金属业、建材业、娱乐业、餐饮业等。

众多企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随意排放污染物,随意消耗土地、自然资源;甚至不顾法规限制,沉迷于通过、徇私枉法来获利。

3.营销

大量中小企业将营销投入、营销环节较少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而将一定范围内营销难度较大的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当发达国家高度负债的发展方式难以维系、出现金融、经济危机时,这类对国外市场过于依存的企业的市场需求急剧减少。,扶持措施。以广东地区为例,2006、2007年出口额的年增长率同比超过30%;而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率同比为9%,第二季度同比为3%。此时,这类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

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不重视新的营销方法,以设立网站为例,据调查,只有17%的中小企业开设了企业网站。

许多中小企业轻视品牌建设,轻视自有品牌,乐于以附加价值低的生产车间角色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4.运营

设备、工艺技术水平不高,甚至较低。中小企业往往在设备、工艺技术上的投入较少,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设备、工艺技术投入的不足。

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多数的信息技术应用只限于外网、内网构建、微软办公软件应用。近年的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泰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扶持措施。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应用了ERP,16.7%有自己的网站,14%有企业门户网站应用。

许多中小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当原材料采购成本、劳动力薪酬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时,大量中小企业出现难以运营的局面。

5.研发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在中国,国外组织、个人的专利登记数曾经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高于国内组织、个人的登记数。这一情况直到2005年才得以改变。国内企业不仅在大量的高新技术、设备上依赖于国外,甚至于常用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也有70%是从海外进口。

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国内企业经营者不重视研发职能或是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这方面与一些海外先进企业相比,差距明显。以日本精工爱普生集团为例,该公司研发部门中的知识产权机构有约400名员工。其专利检索数据库有上千万项专利信息。有些专利检索能力已经超越了日本的国家机构。

具体到国内的中小企业,此类问题更为普遍,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平均数量更少。

6.财务

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乃至因缺乏现金而经营困难。有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企业账务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企业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有的企业出现内部人员贪污、挪用公款的现象。

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相应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介绍,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常常高于9%,总成本超过10%,民间借贷的利率则超过了30%。

7.人力资源

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大量中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据调查,在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中小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不到10%,初中以下学历的员工所占比例则达到约60%。

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无法享受到依法应有的工作待遇,无法获得依法应有的劳动报酬。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不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调查,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占企业总投入的比例非常低。

三、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

关于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除了制度建设待加强、需要进一步统筹、安排、扶持资金规模有限、资金安排不均衡、管理不严、服务内容待扩展、监督检查不够以外,还有一个重大不足是目前的支持措施还不能比较有效地面向那些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解决关键问题所起的作用还比较有限。

下面将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的作用按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研发、财务、人力资源进行分类,并与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对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作用的对比分析表

序号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1 经营理念: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忽视长期利益;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 a.国家开展了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2 企业战略:倾向于采用较低层次的发展方式,大量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甚至通过、徇私枉法来获利。 a.国家相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支持体系。 c.国家发改委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 d.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 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3 营销:大量企业将营销投入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过于依赖,而把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轻视品牌建设,乐于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a.国家通过贸易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 b.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c.要求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4 运营:在设备、工艺技术上往往投入较少,水平不高,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不足;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许多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 a.相关部委牵头组建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信息支持体系。 5 研发: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更少。 a.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转让服务。 b.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c.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d.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 e.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 6 财务: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有的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财务信息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 a.中国人民银行在2008年要求商业银行的小企业信贷投放金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增加量不低于2007年。 b.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及相关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 c.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 d.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 e.2008年起,国家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f.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g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h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扶持措施。 i.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j.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金融支持体系。有的地方政府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 k.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自用设备进口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的减免优惠政策。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l.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7 人力资源:大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工作待遇偏低,员工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 a.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c.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的财务

职能问题,其次是研发职能问题;而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则较少。正如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教授所说的“资金紧缺不是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也不是资金短缺等财务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应过多地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职能。

四、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1.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将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到较高的水平,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例,只有将广大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中等或较高水平,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成本才比较能够处在一个贷款方可接受的水平,各项信贷扶持政策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曾主管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欧新黔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到了以提高素质为主的发展阶段。温州创新工商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殷海江认为,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组织管理能力建设较差,不论人员培养、管理流程、制度建设、技术研发、品牌塑造都缺乏手段,导致面对从紧的外部环境时缺少竞争力;企业抵抗外部风险最好的办法是练好内功。

尽快、逐步地帮助多数中小企业将管理能力提升到中等或较高水平,是将中小企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根本方法,是解决中小企业在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所面临各类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当前的经济状况从政策层面上来讲,更多取决于微观,取决于企业应对环境的能力;应更多地培养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曾经举了一个实例,上海市工商联纺织协会的众多中小企业会员在2007年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通过集思广益、共同协作,投资成立了一家新的企业,以此竞标获得了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经营商的资格,使得大家的经营状况普遍得到了扭转。

因此,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是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应由以财务支持为重点转向以管理支持为重点。

2.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1)在实施其它支持政策的同时,将财力、人力资源重点投向中小企业管理支持领域

(2)以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或资助管理顾问服务

政府部门应组建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团队,重点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研发等职能的疑难问题上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管理顾问服务。由政府承担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的服务津贴、费用,由企业为主(如企业评价权重占60%)、政府为辅的方式来评价管理咨询专家的工作绩效。

同时,政府部门应资助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选择有资格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的管理顾问服务。可按企业的财力状况,资助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50%-80%。具体而言,企业应按统一的规定实施招标,由多家管理咨询机构投标,提出各自的方案、实施时间、实施人数、服务价格,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由企业择优选择管理咨询机构。政府可制定各类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基准及上限。相关部门应建立对此类管理咨询机构的评价、监督机制。在咨询项目完成后的半年、1年,分两次由企业、政府部门共同评价管理咨询机构的工作绩效,企业评价可占60%的权重。开展此项工作时,由于具有良好管理顾问能力的管理咨询机构数量目前比较有限,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逐步开展。政府也应更多地开展相关管理咨询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

(3)以更大的力度、更多样的方式组织、资助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在加强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等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同时,资助成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参加其它正规的企业管理培训或学历学习、职业资格培训。

(4)资助、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其就业风险

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相关部门可向符合一定素质、才能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保障较高的失业保险、服务津贴等多种资助,采取各类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缓解管理人才紧缺问题,增强对管理人才的吸引力,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工作所面临的较高就业风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本位

“本位”是一种工具性的分析方法,或者称之为研究范式。就其核心内涵而言,无非是指“中心”,当然还包括基本观念、基本目的、基本作用和基本任务等派生性内涵。人们常说权利本位或义务本位,意即以权利或义务为中心,以权利或义务为基本观念、基本目的、基本作用和基本任务,构筑法规范体系。以主体价值的选择为标准,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本位-国家本位、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国家利用法实现其政治统治,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利益的秩序,这种以“国家中心”为价值取向的法就是“国家本位”的;主张个人至上,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认为法是为了维护和促进个体自由的秩序,这种以“个人中心”为价值取向的法就是“个人本位”的;追求社会公共和总体利益的最大化,注重社会整体发展的均衡,保障社会整体效率的提升,这种以“社会中心”为价值取向的法就是“社会本位”的。社会本位假定人作为社会成员彼此之间是联系(连带)的,因而强调,法应当以维护社会利益为基点。经济法是社会化的产物,是适应经济和市场社会化的迫切要求,为解决社会化引起的矛盾和冲突应运而生的。它是社会价值的体现,重在维护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和运行的秩序、效率、公平、正义,侧重于从社会整体角度来协调和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并超越统治阶级的“国家利益”,而关注真正的社会利益,其固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

一、从西方法律思想的视角认知法的社会本位理念

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在《自然法典》的第四篇“合乎自然意图的法制蓝本”中列出了“分配法或经济法”的十二条内容。1843年,另一位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泰奥多尔·德萨米又在《公有法典》的第三章,以“分配法和经济法”为标题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尽管空想社会主义是在“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下,产生的一种不成熟的理论”,但是,“在空想社会主义的法律思想里,甚至包涵了极为丰富的经济法律观点”。我们认为,摩莱里和德萨米的“经济法”理想里已经闪现出“社会本位”的火花。例如,摩莱里的“分配法或经济法”第十条:“每个城市、每个省份的剩余物品运往缺乏这类物品的地区,或者储存起来以备将来需要。”德萨米在“分配法和经济法”中指出:“每个公社至少每年一次将其全部收获、工艺产品等的报表送交中央产业管理局。”前者显示了物资调剂和物资储备的思想,后者则透露出产业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总之,《自然法典》和《公有法典》都隐约地表现出对社会经济进行平衡协调和对社会利益给予统筹兼顾的“社会本位”理念。摩莱里和德萨米对经济法实是冥会暗通,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了经济法的本质。

1865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蒲鲁东(P.J.Proudhon)在其著作《论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中提出,法律应当通过普遍和解来解决社会生活矛盾,为此需要改组社会,由“经济法”来构成新社会组织的基础。因为公法会造成政府过多地限制经济自由,私法则无法影响经济活动的整个结构,必须将社会组织建立在“作为政治法和民法之补充和必然结果的经济法”之上。在此蒲鲁东精辟地论证了“经济法”是社会本位的法,即“经济法”是和解社会矛盾的产物,是改组社会组织的基准,是为克服公法(政治法)和私法(民法)的缺陷应运而生的。可见,一百多年前蒲鲁东就对经济法的性质作出了精准的定位,这种极富前瞻性的预见确实难能可贵。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功利主义的创始人、分析法学的先驱边沁(Jeremy Bentham)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通过避苦求乐来增进社会的幸福,“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乃是判断是非的标准。”这是一种抽象的、宽泛的“社会本位”思想,模糊地把政府职责与社会幸福联系在了一起。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来,社会法学兴起,他们强调社会、社会连带(合作)、社会整体利益;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相当一部分法学家强调义务,倾向于社会本位。社会法学的出现是20世纪西方法学领域最重大的事件和最突出的成就。其中,利益法学提出,必须把法律规范看成是价值判断,亦即“这样一种看法:相互冲突的社会群体中的一方利益应当优先于另一方利益,或者该冲突双方的利益都应当服从第三方的利益或整个社会的利益。”这是从利益冲突的角度反映出“社会本位”的法律价值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已经触及到了“社会本位”的精髓-社会整体利益优先。社会连带主义法学的创始人莱翁·狄骥(Leon Duguit)认为,国家没有主权,而只有实现社会连带关系的义务;个人也没有权利,而只有服从社会连带关系的义务。这是从国家、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来认识“社会本位”的,其重要意义在于把社会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提出基于社会连带关系的社会最高准则-“客观法”,高于由国家制定的“实在法”,“实在法”的作用在于表示或实施“客观法”,而且必须服从“客观法”。

美国社会学法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罗斯科·庞德(Roscoe Pound)以“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或者说社会控制论作为其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把利益分为三类:个人利益(包括在个人生活中并从个人的角度提出的主张、要求或愿望)、公共利益(包括在政治生活中并从政治生活的角度所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和社会利益(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并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活动而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他强调,在三类利益中社会利益是最重要的利益,并指出对利益进行分类是为了有效的利用法律保护社会利益,首先利用法律确认社会利益的范围,可称之为立法保护;然后再寻找保护的方法,可视为司法保护。同时,他为了说明法律的目的和作用,把法律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法阶段、严格法阶段、衡平法和自然法阶段、法律的成熟阶段、法律的社会化阶段,并指出从19世纪末以来,法律从抽象的平等过渡到根据个人负担能力而调整负担,法律的重点从个人利益转向社会利益,法律的目的是以最少的阻碍和浪费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要求。另外,他还在1959年出版的《法理学》一书中补充了第六个阶段-世界法阶段,即“一个世界范围的法律秩序”(一种新的万民法,旨在发展人类的合作本性,控制侵略本性)。也许,这种“世界法”的性质就是“社会本位”的必然趋势-“人类本位”吧。庞德的社会法学思想是“社会本位”法律理念发展的里程碑,这既符合了“法社会化的时代潮流”,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法的理论和实践。他创立的社会学法学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几乎成为了美国法庭上的官方学说,时至今日,仍然是在美国占支配地位的法学流派之一。

美国法律哲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er)指出,法律试图通过把秩序与规则性引入私人交往和政府机构运作之中的方式,在两种社会生活的极端形式(无政府状态与专制政体)之间维持一种折衷或平衡。似乎也没有一个社会能够消除公共利益的理念,因为它植根于人性的共有成分之中。正义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即赋予人的自由、平等和安全应当在最大程度上与共同福利相一致。我们应当坚持认为,社会取向如果要在裁判法律问题方面起到一种适当尺度的作用,就应当是一种强有力的和占支配地位的趋势。博登海默从秩序和正义的高度,把社会正义视为对个人自由的限制,把社会整体利益作为一种追求平等与自由的均衡,并且预见到“社会正义观的改进和变化,常常是法律改革的先兆”。现代经济法不正是法律基于社会正义的改进和变化而进行改革的产物吗?目的法学派的创始人耶林也认为,法律的目的就是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是法律的创造者,是法律的唯一根源,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了社会利益的目的而产生。而美国20世纪初期现实主义法学家卡多佐则认为,法律的最终起因是社会福利。总而言之,他们的法律思想都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本位的理念,既影响了西方法律思想的走势,也为现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从法律理性的视角审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特征

如果说国外“以社会法学派为代表的法哲学群体以‘社会化’为基调对法律进行了新的观察和理解,突破了近代社会传统的法观念的局限,扩展了法律理论和实践的范围,为现代经济法的产生提供了必须的新的法观念。”那么如今国内法学界则对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特征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初步达成共识。

法理学家认为:“公法与私法的相互渗透,不仅造成了公法与私法的复合领域,而且开拓了既非公法又非私法的新领域。例如,经济法即是民法与行政法相结合的产物。按照传统的法律观点,现代经济法既不归属于公法,也不归属于私法。事实上,经济法既不以国家利益为本位,也不以个人或者个体利益为本位,而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即社会福利本位。法的这种变化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因为无论是传统的公法或是传统的私法都已经无法达到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私法的作用已经无法满足控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要求,而公法的过多运用则会影响市场竞争主体的自由和平等,只有将两者的特殊作用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法律部门,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现代法律是‘交往’的,权利义务的配置来源于参加者的‘交往’。随着社会公共关系的发展,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一种独立的利益形式也就日益突出,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这段话精辟地阐释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性质。沈宗灵教授认为,“在我国体现公私法混合性质的法律主要是通称为经济法这一部门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等”。张文显教授认为,劳工法、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公共交通法、经济法等社会立法不断制定出来,“法律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of law)成为时代的潮流。毫无疑问,法律是社会的调整器,法律要有效地调整社会必须适应时代精神和社会要求。当公私法建构的社会基础业已发生巨大变革,而我们依然抱残守阙,固守公私法的二分法标准,不能正视公私法融合的发展态势,显然是无法对现实作出合理解释的。

目前,国内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本位的认识有所不同。漆多俊教授认为,“经济法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而产生。它是关于国家调节社会经济之法,以社会为本位。”李昌麒教授认为,“经济法所强调的,应当是国家对全局经济生活的干预,因此,它体现的是社会本位。”潘静成和刘文华二位教授认为,“经济法迫于社会化要求,为调和个别主体或私人间的利害冲突,使社会不至毁于一旦而产生,由此决定了其社会本位特性。”王保树教授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即政府以全社会的名义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时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周林彬教授认为:“经济法主要调整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关系。”、“经济法的目标是解决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良性发展。”史际春教授认为,“现代经济法为消除无度追求私人利益所生流弊,以组织协调、平衡发展、公有精神之追求为己任,平衡协调原则作为经济法之社会本位的体现和基本要求,无论在宏观抑或微观领域的调整中均发挥着基本指导准则的作用。”刘瑞复教授认为,“国家获得了‘共同的即社会的机能’。在形式上,国家的‘社会机能’与‘阶级机能’分离了。随着经济垄断化的发展,要求立法反映‘社会公共利益’、‘社会福利’、‘社会经济的健全稳定的发展’、‘社会责任’、‘社会经济秩序’等,并将其强制地规范化。”杨紫烜教授认为,“经济法作为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之法,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主。”刘隆亨教授认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利’的原则是兼顾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三者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规律的反映,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经济工作方针政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也是经济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比较多的经济法学家认为经济法属于社会法,即以社会为本位的法。虽然也有一些学者仍旧认为经济法属于公法,但他们并不否认经济法主要是维护和保障社会的共同利益,这实质上是受到了传统公私法划分的思维定式的影响,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管理和调控“行政化”在经济法领域的缩影。毕竟我国的市场经济才起步不久,许多经济现象被打上了“转轨”的烙印,我们不能苛求学者们在这样一个不成熟的经济环境下创造出一套成熟的经济法理论。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经济法典》(1964年)第二十五条规定:“对法律行为的条件的解释,必须始终符合国民经济发展中整个社会的利益,符合社会主义组织共同协作的要求”。《魏玛宪法》强调“经济生活”的社会成分,处于这一宪法传统之上的《德国基本法》第20条第1款和第28条第1款都规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一个社会联邦国家。依据这一“社会国家原则”,德国的经济行政只能为公共利益、共和国利益服务,必须将其行为放到谋取共同富裕、共同幸福上。日本的金泽良雄认为,“经济法为满足经济性-社会协调性的要求,不仅采取公法的规制,同时也采用了私法方面的规制。从这种意义上说,经济法正是跨于公法、私法两个领域,并也产生着这两者相互牵连以至相互交错的现象。”丹宗昭信、厚谷襄儿认为:国家“必须用具有社会属性的具体的人的集团(劳动者、中小企业、消费者等)来代替现代私法上抽象的‘人’,以这种具体的人作为法律主体,构成保护这些法律主体的实在法”、“这些法律在修正私法这一点上与私法不同,并且和传统公法(即国家对私人)的两面构造也不同,在采取了公私法混合形态这一点上,也不属于公法,可以说形成了第三个法律领域。当今这种法律领域被称之为社会法。”另外,丹宗昭信和伊从宽在其最新著作《经济法总论》中详细地论述了“经济法的社会法的性格”。德国的拉德布鲁赫、法国的阿莱克西·雅克曼等人,则以实在法严格划分法律部门为背景,借助于公法与私法划分的理论,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演变入手,指出传统私法的不足以及经济法产生及存在的合理性,认为从市民法到经济法,是法律随时代变迁而变迁的历史轨迹;经济法为现代法,是对传统民商法的补充与修正;传统私法的不足及社会化,是经济法的法文化基础;民商法以个人为本位,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的确,民商法是以“经济人”亦称“理性人”为基本假设的。利己性和有限理性是“经济人”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其中利己性是“经济人”的灵魂。“经济人”的人性缺陷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经济产生种种市场失灵,因此国家愈来愈多地利用手中的权力调整经济,以弥补市场作用之不足。这正是经济法产生的初衷,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经济法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面对日益加快的社会化进程,传统法律部门民法和行政法也在力求适应并作出变革,但由于它们固有的属性使它们并不能完全做到。民法是个人本位、私权本位、自我救济和意思自治的法;行政法是调整公共行政管理关系、以政府为本位、实现国家利益和规范公共行政管理行为的法。民法所信奉的“个体权利本位”思想常常孤立地片面强调社会个体的意志和权利,而忽视甚至对抗社会整体的意志和利益;往往片面强调社会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而忽视其为国家、社会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将权利与义务割裂开来。所以,民法无法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调整。行政法所信奉的“行政权力本位”就是以国家行政机关的意志为主导,并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上下隶属关系,形成的命令与服从为特征的调节机制。这在行政领域是绝对必须确立和实行的,在经济领域也是不可或缺的,但完全用它作指导调节社会经济,则常常会造成违背经济规律,影响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等不良后果。因此,行政法也无法达到保障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目的。

总之,随着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相互渗透,某些私人利益受到普遍的公共利益的限制而形成社会利益。私法与公法的相互交错,出现了作为第三法域的中间领域、兼具私法和公法因素的社会法。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立足于整体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它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根本使命,体现了对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的终极关怀。在经济法的眼中,公权力的行使只有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才是必要的、可行的;私权利的行使,只有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才是自由的。传统私法所标榜的所有权神圣、契约自由,在经济法面前得到了修正,竞争法对垄断契约的禁止是典型例证;传统公法中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力,在经济法看来,仅仅是服务社会的工具而已。可以说,经济法在某种程度上使传统的公法和私法达到了一种均衡。

另外,也有人提出民法向社会本位发展的观点,例如有学者认为,19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了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民法思想为之一变,由极端尊重个人自由变为重视社会公共福利,并对三大原则有所修正,于是形成社会本位的立法思想。观之将来民法之趋向,惟有在个人与社会之间,谋求其调和。由法律制度之进化过程观之,民法系由义务本位进入权利本位,最后进入社会本位。我国制定民法典应体现权利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以权利本位为主,社会本位为辅的立法思想。但是,民商法朝社会本位所做出的一切努力,最终也只能保证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不得损害他人利益。它向社会本位的迈进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个体私利的关怀并不必然意味着社会公益的成就;对社会公益的消极尊重也不能替代积极推进。所谓民商法的社会本位,仅仅是对意思表示的外部限制,外在强行性规范的增加以及形式主义的发展。

就我国现有的法律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制定本法。”这表明民法以个体为本位,首先保护的是私权利。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条也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但是,这说明民法对社会利益的保障是位居其次的,因为个体利益的实现仅以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要件,而并未促成社会公共利益的增加。与此相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该法第五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第六条第1款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一条规定:“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该法第三条第1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第四条第1款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社会监督。”上述三部法律充分说明:首先,经济法以保护社会整体的利益为首要价值目标;其次,国家(政府)以保障社会整体利益为职责;再次,全社会拥有保证前述目标和职责顺利实现的权利。由此可见,经济法的社会本位观开始成我国经济立法和司法的基调,尽管这种价值取向无法在我国的经济基本法中得到凸显,但是我们从当前正在起草的《反垄断法》的定位以及社会各界对“王海打假”的反映等各个方面已经看到了这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从毗邻学科的视角探索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内涵

经济法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代的特定社会背景是:受近代启蒙哲学和古典经济学深刻影响的近代法律体系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已经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崇尚个人自由的法哲学思想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学理论是近代民主政治和法律体系的两大理论支柱。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经济法的产生正是对传统法哲学和经济学以及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石上的近代法律体系反思的结果。经济法产生和形成独立部门法的社会根源在于由生产高度社会化引起的社会经济调节机制和现代国家职能的变化,即国家调节机制和国家经济调节职能的形成和发达。由此产生对于保障国家调节的法律部门的需要,经济法于是应运而生。可见,经济法产生的最深刻的经济根源在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篇7

关键词:苯酐装置换热设备;苯酐装置动设备;维修养护

我公司将苯酐装置分为:氧化工段、热熔工段、精制工段等三大工段,现浅谈上述各工段中主要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的几点经验。

1 第一苯酐氧化工段主要设备:熔盐冷却器、多级水泵的维修与养护

氧化工段主要静置是包含反应器在内的熔盐换热系统,本公司熔盐冷却器设计压力为6.9MPa,工作压力为6.2MPa。管程介质为:水、水蒸气,壳程为熔岩,熔盐进口温度:365℃,熔盐出口:279℃,蒸汽出口温度:279℃。由于管程与壳程温差较大,管程受热变形较大,经过反复试验,本公司将管程设计为:一头与壳体焊接,一头固定的形式(浮头型),检修时可将换热芯整体抽出,简化了检修程序,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转。另外该装置的熔盐溢流口应朝下且应朝向禁止人员通过的区域,这样当管程泄漏导致熔岩喷出时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人员的安全。氧化装置为汽包供水的多级泵,为氧化工段的核心运转设备。我公司采用的多级泵流量:30m?/h,扬程为:720m,最高进水温度149℃。该泵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扬程达不到预定值,工作过程中出口突然没有压力等现象。随后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为:操作工在灌泵时未将多级泵级间排气阀打开,只是进行了常规的灌泵操作,这样以来多级泵级与级之间的气体无法排出。另外此泵出厂时使用普通水基盘根做密封填料,投入使用后由于进水温度高的原因,填料密封处泄漏严重,几乎每天都要重新更换盘根。后经反复试验,在维修时压一圈普通水基盘根然后再压一圈高水基盘根这样交替进行,使普通盘根的柔性与高水基盘根的耐热、耐磨性均发挥上各自的优点,并且在压盘根时不能直接压死,使压紧螺栓带上预紧力后,待水泵开启看密封处的泄露量适当进行压紧,这样可以避免盘根被烧毁,经上述操作后问题被解决。

2 苯酐热熔工段主要设备:热熔切换冷凝器、油加热器的维修与养护

热熔工段主要静置设备为热熔切换冷凝器,管程介质为:导热油,温度50-200℃;箱体内介质为:苯酐、空气等,温度:50-200℃。并通过蒸汽伴热管对箱体进行保温,蒸汽伴热管的蒸汽压力为:0.6MPa,单台热熔箱的换热面积为:3100O。热熔切换冷凝器主要是:通过管程的冷油与热油定时切换将气态苯酐收集为液态苯酐。由于该设备冷油与热油的频繁切换,箱体与换热管焊接处因受冷热变形的影响容易出现裂纹,根据上述工况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将热熔切换冷凝器的换热管设计为U型管式,使其一侧能够自由伸缩,并将箱体材质由之前的Q235B改为塑性较好的Q345R,减少了设备维修率延长了设备的寿命。热熔切换冷凝器在使用过程中箱体板材接头的焊缝出现较长裂纹,对于这种裂纹在处理过程中,采用在裂纹两端先打8-10mm的孔(防止裂纹延伸),然后用抛光机将裂纹处焊缝抛开并按照图纸要求打坡口,采用内外两侧双面焊的方式焊接,焊接完成后做煤油渗透试验检验焊接质量,这样以来既保证了焊接的质量,同时避免了灌水试漏对水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本公司热熔箱侧壁的保温伴热管与箱体焊接在一起,这样保证了伴热管对箱体的有效加热面积,但是这样以来一旦换热管与箱体焊接部分发生蒸汽泄漏的情况,泄漏点无法处理,并且保温伴热管与箱体连接后,保温伴管没有受热后的伸缩余量,导致伴热管经常发生泄漏,由于上述情况的不断发生,之后生产的设备不再将伴热管与箱体焊接,而是采用自制卡子将换热管卡在箱体上,这样以来使得伴热管有了一定的受热变形量,另外一旦发生泄漏,在不对箱体动明火的情况下可以将保温伴管取下,维修安全方便,同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热熔工段,油加热起到为热熔箱用导热油加热的作用。油加热器管程介质为:导热油,温度190℃,设计压力1.0MPa;壳程介质为:饱和水蒸气,温度218℃,设计压力2.2MPa。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管程换热管泄漏的情况,一旦出现该情况只能割开换热器封头,对壳程打水压找出泄漏管然后封堵换泄漏管的方法,这样经几次封堵后有效换热面积将减小,不能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从保障连续生产减少长时间停车的角度考虑,将油加热器管程与壳程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设计,当泄漏情况发生时可以将换热芯拆出将备用的换热芯更换上,这样不但缩短了维修的时间,而且比整体更换油加热热器省时省力,更换下来的换热芯有充足的时间检修,检修完成后继续备用。

3 苯酐精制工段主要设备:苯酐结片机的改进方案

精制工段的主要运转设备为苯酐结片机,该设备能否长时间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苯酐产品的产量,该设备主要部件为夹套式旋转筒,通过转筒内芯的介质为冷水,液态苯酐经转筒冷却后结晶在转筒外壁上,经刮刀挂落成为苯酐产品,设备制造厂设计的该设备在收集苯酐产品后采用蛟龙装置将苯酐产品从一端推下,这样的设计在没有操作人员看守的情况下一旦苯酐料堆积过多将使蛟龙无法旋转甚至烧毁电机,随后我公司将蛟龙及其减速机、电机装置拆除,将苯酐收集槽改为V字型,这样以来即使苯酐料堆积多了,自然会从V字型上口溢出,并且较少了蛟龙输送装置,即节省了电能又减少了运转设备的个数。

4 结论

篇8

关键词:企业; 基层单位; 以人为本; 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

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员工不同时期的现实思想问题,随时进行的教育疏导工作。它贯穿于经常性管理、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与集中系统的政治教育互相联系、相互补充,是石化企业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石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对于维护企业稳定、加强基层全面建设、促进企业生产力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做基层单位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以人为本”,其核心要义就是要真正把单位的“人”员工放在做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置上。在这里笔者就如何“以人为本”做好基层单位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知员工”是前提,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个员工

知员工是带员工的前提,是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条件。所谓“知员工”,就是要熟悉了解员工,随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员工们什么时候想什么、干什么都了如指掌。基层干部作为思想工作的直接组织实施者,不熟悉了解员工,不掌握员工情况,便谈不上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员工思想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掌握员工以下几方面的情况:要了解员工的个人经历,知道员工工作前和工作后的简历,取得过哪些成绩,出过什么问题,受过多少挫折,如何造成的;要了解员工家庭情况,知道员工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状况;要了解员工的人际交往,知道员工经常和哪些人接触,尤其是关系特别密切的人,可能受到什么样的思想影响;要了解员工的思想,他对领导有什么要求,在平时工作、学习、生活中有什么表现等。只有熟悉掌握了员工的这些基本情况,才能准确分析判断员工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

2 “爱员工”是基础,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基层政工干部在知员工的基础上,必须理解和关心体贴部属,对待员工在成长进步中遇到的问题,象考上岗证、考初级工、中级工等热点问题,尤其当员工家中发生天灾人祸时,个人生活遭受挫折打击时,我们都必须恰到好处地给予关心、帮助,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切不可简单地要求员工自己“正确对待”了事,要积极主动交心、谈心,通过组织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该给家属照顾的请有关部门照顾,通过上级有关部门、家庭、单位三方面的工作,帮助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也可通过节日慰问员工等形式,拉近领导与员工感情距离,使员工能时时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基层政工干部与员工大多是同代人,既是工友,又是兄弟姐妹关系,如果我们在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时高高在上,一本正经,往往会使员工产生抵触情绪,无法达到心灵沟通,更谈不上深入员工的内心世界,势必影响工作成效。同时,要防止把关心变成迁就照顾,安抚迎合,施恩行事,以至带来负面效应。

3 “管员工”是手段,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管员工,就是经常性管理。把经常性管理和经常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员工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努力使不同性格、体质、文化、家庭状况、思想基础的员工,服从统一管理,自觉接受教育。“教管结合”要做到既严格要求又以理服人。具体实施中,一要严格管理、严而有理。依法治企,从严治企是加强企业制度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也是企业实施经常性管理的根本性措施。但这里的“严”是在有理有据、有章可行的法规基础上的“严”,而不是“土办法”、“土政策”。因此,严格管理,必须根据上级领导关于企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根据中石化令和规章制度,根据上级的规定和指示来管理企业。实践证明,凡违反中石化令和规章制度随意搞“土政策”,不但起不到积极作用,还会起反作用。二要耐心说服,说得有理。员工违反规定,干部纠正员工不服,甚至还讲些“歪理”,我们在经常性管理中时常遇到这种情况。其原因不外乎两条:要么方法简单,操之过急;要么说理不够,理不服人。只有对员工耐心细致地讲清规定的严肃性和重要意义,讲清有关基本道理,才能增强其遵规守纪自觉性。三要处理恰当,适度合理。有的干部、骨干把一些非原则性问题看得过重,思想偏激,处置不当。比如员工身体不舒服,不允许诊断、治疗,随便怀疑员工装病,致使员工闹思想情绪等等。因此,基层干部、骨干必须学会辩证分析灵活处理,既准确无误,又合理适度。

篇9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customers;operation;nature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040-03

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建筑业一直保持年增长超过20%的高速增长,很多建筑企业经营意识薄弱、经营方式低端,在粗放式管理的模式下亦能生存。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开始转型,建筑企业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前20年高速增长期的简单粗放式经营思维已无法延续,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面对新常态和新形势,解决企业生存危机的唯一途径就是深刻理解企业的经营本质,从以往的“机会经营”转变为“本质经营”。

建筑产品不同于普通的工业产品,建筑施工企业一般不直接参与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主要是根据业主和顾客的功能要求设计和建造的,施工企业具有不同于传统工业企业的“销售”特点,建筑产品的交易是由生产者与顾客直接进行的,不存在分销和流通环节;建筑产品的所有权自始至终掌握在顾客(业主)手中,无需承包商进行生产之后的销售。因此,传统市场营销的4P组合(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理论对建筑行业缺乏完全适用性。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深刻掌握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本质,建立“运用定位赢得心智,项目管理实现二次经营,价值链整合突破边界,顾客导向贯穿过程”的经营体系,是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

1 以顾客为中心是企业经营的核心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获得顾客的认同和市场的回馈,从而取得经营成效。真正影响企业持续成功的重要重心不是公司的战略目标,也不是运营管理的流程,而是专注、集中焦点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力量,所以,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

很多企业为了提升管理,尝试开展各种管理活动,如企业文化、战略规划、绩效考核、成本控制等等,但收效甚微,甚至背道而驰。究其原因,是错误地采取了“产品导向”,而不是顾客导向。企业更多的管理活动是追逐所谓管理时尚的“自娱自乐”,而忽略了顾客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一个能够创造顾客价值的公司应是基于现代价值链进行思考,一切从顾客开始,为顾客创造价值,由顾客的偏好决定企业的技术和服务,由技术和服务的价值引导资源的投入,最后获得公司的资产和核心能力,这样的企业才会被确认是拥有市场能力并能持续成长的企业。所以企业需要能够以顾客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企业往往关注的是技术、产品质量、成本降低等,这是由内向外的思维模式,是依据自己的能力来做选择;而顾客思维则是由外向内的思维方式,关注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会依据自身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环境中所必须采取的行动来做选择。

施工企业的顾客大多为组织或机构,而非个人,包括企业、政府、学校等;建筑产品关乎国计民生。一个能够持续获得顾客认同的企业一定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中心,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动力增长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指引。

党的十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最根本的是实现自主创新的能力,坚持把技术与管理创新两轮驱动作为企业领先的发展战略,通过建立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端管理人才,研发技术含量大、应用价值高的工程建筑技术。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树立企业战略导向的总体布局,正确建立竞争战略、发展战略和超级战略,重点促进企业经营与(内部)管理,总部和项目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充分融合,在增强企业软硬实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发展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形成竞争新能力,充分践行社会责任的必由之路。企业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中,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开放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建筑企业一方面要紧跟国家“一带一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另一方面要与企业关联的价值链企业开展合作,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共享发展是企业的根本使命,一个从社会公民角度出发的企业,除了承载股东和投资者的投资回报,还承载着客户的依赖以及员工们安身立命的归宿感;同时,也承载着行业的创新和发展,社会的和谐和进步,乃至全民道德操守、伦理规范的恪守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永恒追求。

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定位顾客,设计创新商业模式,适时进行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再造,不断提高企业与社会的契合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2 以顾客为中心开展项目管理活动

施工企业的营销活动大致可分为两个基本阶段:投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的市场营销通常被施工企业称之为二次经营。建筑产品的特点是施工企业只负责“承建”环节,在实施产品的过程需要接受顾客的监督,在工程竣工后产品需要得到顾客的认同,建筑产品的实施过程其实是施工企业顾客不断沟通,不断修正(如设计变更或方案优化)的过程,因此,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把顾客的事看作自己的事,精确地了解和设法满足顾客希望的产品或服务,将服务理念融入市场营销当中。

传统的工业企业可以独立地进行产品的设计、研发、加工及销售,传统的经营假设是企业可以独立创造价值。但建筑产品不同,顾客不断参与产品的形成过程,企业不能独立创造价值,而是企业与顾客共同创造价值。普拉哈拉德把这种模式称为共同创造体验的连续光谱。他说:“在当今的新兴现实中,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模式,将会最终塑造价值创造的过程,挑战现有的价值创造与经营模式”。

企业是追求利润的组织,然后有些人误解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认为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一己私利;并且没有注意到产品提供过程中思想交流、彼此认同的特点,从而严重忽视了顾客的要求。若是与顾客处在紧张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就很难产生高效的解决问题机制,从而会严重制约项目的进展。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保持利润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组织的效率。这个组织一定不是指导企业自身,而是包括顾客等各方在内的“组织环”。每个顾客都是这个组织链条上的点,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唯有充分尊重顾客,充分尊重顾客的需求,方能提高整个组织的活力和效率,才能实现企业的利润。利润,是市场为了表扬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企业而给予的奖励。但是如果企业仅把利润当作企业的目标,漠视顾客的需求,最终只会受到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的惩罚。

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不仅仅是按图施工的过程,而是不断满足顾客需求,并且提供顾客满意产品的过程。施工企业输出的不仅仅是技术,更主要是提供服务。因此,企业需要打破与顾客之间的界限,与顾客融合在一起,形成顾客与企业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应是被动提品,而应是主动提供顾客的解决方案,通过与顾客之间的共同创造,更充分地理解顾客与趋势的变化,通过服务为企业、为项目增值。

3 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链整合是施工企业的必然选择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须具备把握并顺应环境发展的能力。为了更好地顺应环境,需要不断突破企业的边界。对于企业而言,有两个边界:生产边界和组织边界。前者指能够生产什么,在生产上能表现出怎样的差异;后者指企业可以采取怎样的方式去整合更多的资源。打破边界指的就是打破这两个边界。一个成功的企业能够做好边界管理,让自己和资源很快融合,让自己能够保住适应环境的力量。比如耐克,它自己不参与制造,但是它整合多种资源,整合市场、销售、品牌、传播,许多企业都在为它生产。重要的是判断自己组织的可能性和生产的可能性有多大,让自己的组织具有更强大的穿透力,使边界有更好的柔性和模糊性,以便适应巨大的环境变化。

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要顺应国家经济转型的大趋势,紧密把握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和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大板块,积极找寻发展机遇,顺应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施工企业转型升级要紧紧抓住建筑行业生产方式和工程技术的变革、集成和创新等关键环节,努力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速度型向效益型、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通过形成“施工工业化”的产业链,实现施工企业由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型;打造以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于一体的产业链,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升级要延伸产业链、不断技术创新,借助投资业务带动市场地域和领域的开拓,带动业务模式(如PPP“公共私营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等)创新,带动业务规模的乘数效应,带动外部资源的引入,引领企业总承包业务的发展方向和业务结构调整。

4 以顾客为中心的要诀是通过定位赢得心智

2015年9月特劳特中国合伙人邓德隆在达沃斯论坛上指出,中国和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同质化竞争引起的产能过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重视一个比劳动力、土地、资本更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心智资源,如果不能在顾客心智中取得一个位置,企业就不会成功。杰克?特劳特在《定位》中指出,定位就是如何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与众不同。当前,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不是资金、人才或管理,更主要的是缺乏以定位为原则的现代营销思想和手段;更多地建筑施工企业依旧陷在“招标、投标”的路径依赖中,忽略了企业以顾客为导向的经营本质,而实现这个本质的要诀就是通过定位赢得心智。

5 中国交建“五商中交”的经营战略

经营战略又被称为竞争战略,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服务的,以取得超过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坚持以顾客和市场导向,主动寻求转型升级,提出了打造“五商中交”的经营战略,即打造全球知名的工程承包商、城市综合体开发运营商、特色房地产商、基础设施综合投资商、海洋重型装备与港口机械制造及系统集成总承包商。

在“五商中交”经营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交建成功克服了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实现了逆势而上。2015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为4,044.20亿元,同比增长10.3 %。在2015年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最新公布的2015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交建以601.1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165位,比上年提升了22位,继续保持在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前列位置;在入选的中国企业(包括香港、台湾)中排名第30位,在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中排名第17位。目前,中国交建位居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第5位,首次跃入前5名行列,连续9年位居中国上榜企业第1名。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中国交建的经营战略和取得的经营业绩值得建筑施工企业思考和借鉴。面对经济新常态,深刻理解经营的本质,回归战略、价值链等问题的基本层面,不断开拓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思维、新路径,是保持企业持续领先的重要战略考量和道路选择。

6 结语

篇10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环境成本的含义、特点与作用,初步研究了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提出了以绿色供应链为基础的控制方法。

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创造出了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这种客观实际,有必要对环境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加以研究,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思路与方法指导。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含义

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环境成本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往往是从其各自特定的立足点或目标出发,得到的环境成本定义也各不相同。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引起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防治措施成本。”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认为,环境成本是“依照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笔者认为,企业环境成本是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了预防、恢复或补偿因其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为耗费自然资源或生态资源所发生的实际成本。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特点

根据企业环境成本的定义,可以发现环境成本具有以下特征:1.多样性。企业环境成本可能出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其产生动因具有多样性。2.不均衡性。环境成本的不均衡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生时点的不均衡性,环境成本项目支出不像其他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那样均衡地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其往往具有突发性或不可预见性,例如:当企业环境污染物的排放积累到一定程度,其危害可能会在某一时点突然爆发;也有可能在环保部门的检查中因环境问题的影响受到罚款等。3.滞后性。由于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承受、容纳能力,同时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并不明显,有时其形成的损失和危害是潜在的,这使得环境成本具有时滞性,其大小及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一时难以完全掌握清楚。4.增长性。一方面,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对环境质量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所承担的环境保护的责任日益加大,环境支出也逐渐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政府环境保护法规的纷纷出台,对企业的约束力逐渐增强,也使得企业的环境支出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三)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作用

1.实现环境、社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环境向企业提供了生产的自然资源,同时企业生产环境质量的优劣又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式;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又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弃物影响着环境质量。为此,企业必须承担起为环境负责的义务,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手段。合理准确地核算环境成本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确认环境成本核算范围,对其进行计量,形成成本报告,从而进行严格控制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企业施行环境成本控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治理,整个企业的成本自然就随环境成本的降低而降低。3.完善环境成本理论的需要。对于环境成本核算及控制的研究有助于完善环境成本理论。目前,在本课题领域的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环境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对过度使用和破坏的资源不能进行有效的计量,致使人们对自己的活动和消费行为难以明确责任,环境费用的外部性十分严重。因此,进行环境成本研究,有助于为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依据,并为完善环境成本理论提供参考。

二、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

企业环境成本确认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关键,只有准确的确认企业的环境成本才能正确的核算企业的环境成本,从而为环境成本控制提供基础。按照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的观点,如果企业环境成本直接或间接地与通过以下方式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关,则应当将其资本化:一是提高企业所拥有的其他资产的能力,改进其安全性或提高效率;二是减少或防止今后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三是环境保护。总之,不管环境成本是否会使得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只要它们能对企业的生存与未来利益有所贡献,则可以将其视为企业所支付的一种代价,进行资本化处理。同时,如果环境成本并不会在来来带来经济利益,或者与未来经济利益没有足够密切的联系,则不能将其资本化。例如:废物处理,与本期经营活动有关的清理成本,清除前期活动引起的损害,持续的环境管理,环境审计成本等,这些成本并不产生未来收益,因而应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

企业环境成本计量是会计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遵循一般的会计原则,但是由于环境成本的特殊性,环境成本的计量同时还应特别遵循经济与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计量环境成本时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结合起来。即企业坚持双赢原则,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齐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经济发展。同时企业环境成本在计量尺度的选择上具有多元性。由于环境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活动包含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既有商品性又不限于商品性。这就要求环境成本在计量尺度的选择上要超脱传统会计,不仅要用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同时在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过程中,应辅以其它的计量单位,适当考虑使用实物或与自然环境相关指标的计量尺度形式。

(三)企业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

为了使利益相关人或信息需求者详细了解企业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企业还需以一定的形式对其进行披露,才能使其做出有关环境信息的正确决策,企业环境成本的研究才具有实际意义。与传统会计信息不同,由于环境成本信息中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并存,定量信息中货币信息与非货币信息并存,所以可以将环境成本信息划分为货币性信息、非货币性信息以及记述性信息三类。货币性信息的核算是重点。只有货币信息核算才能把环境保护与企业利润相联系并统一起来。企业只有在环境保护和获得盈利相协调的条件下,才能够持久地坚持进行环境保护活动。

三、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措施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不是终点,它的最终目的是对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得企业的相关环境决策达到最优。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延伸。即环境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环境成本核算所提供的环境成本信息的基本分析,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环境成本形成过程中有关因素加以控制,达到相关环境法规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而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优目的的过程。其具体措施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制造与绿色营销

(一)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其环境资源和环境属性,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各类信息,利用各种先进的设计理论,在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减少到最小,最终设计出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良好的环境协调性以及合理的经济性产品的一种系统设计方法。

(二)绿色制造

传统制造活动是在其过程的末端对污染排放物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环境法规的正常排放标准要求,减少罚款成本。但是,这种做法一般只能满足最低环境法规的要求,是一种被动的、低层次的环境成本控制战略,并且投入大,费时费力。绿色制造是指对高效、清洁制造方法的开发及应用,以达到绿色设计的目标要求,即在满足企业需要的同时,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将废物减量化、循环利用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因此,相对于末端治理,绿色制造是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成本的战略性选择。在绿色制造中,绿色采用是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持有“生态”的观念,尤其是对某些食品企业来说,每一种添加剂或催化剂原料都极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人身心造成伤害,而不适当的采购活动会造成大量的运输包装费,还有储存保管和处置成本。因此改进采购活动可以达到减少相关环境成本,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三)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达到倡导绿色消费、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意识、树立企业绿色形象、促进企业和整个社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融入并贯彻绿色理念,灵活运用营销组合策略,对产品和服务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进行的一系列策划和方案实施的过程。绿色营销的关键在于合理制定绿色价格。由于绿色产品比同类普通产品投入大,研发困难,对生产和销售过程要求严格,在“环境消费付费”和“排污者付费”原则受到政府和公众广泛承认的前提下,绿色产品的价格一般比同类普通产品价格要高一些。但是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强化绿色管理和降低物料耗用从而降低成本与价格,使绿色产品价格从长远看呈下降趋势。因此,应根据绿色产品价格的特点,综合考虑当前与中长期的产品成本趋势、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等多种因素综合定价。

【参考文献】

[1]高山.环境成本核算与应用问题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1):82-84.

[2]肖序,毛洪涛.对企业环境成本应用的一些探讨[J].会计研究,200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