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的目的

篇1

关键词:文化主题 景观设计 地产项目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地产行业的日渐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要求也逐步提升,单纯的绿化种植及景观设施已经不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地产开发的成熟,也使得消费群体的眼光随之提升:由满足单纯居住的需求到追求居住的人性化、舒适化的深层需求;从关注绿地率、容积率等硬性规划指标到优美的户外环境景观、和谐的邻里关系[1],同时,为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地产行业也开始思考如何将一片土地除了居住使用之外,赋予更多其他价值,以便吸引更多的客户。

1.文化主题景观设计的意义

从我国在住宅建设领域内的一系列市场化措施实施之后,众多的地产开发商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市场上,从1998年实施到2008年统计数据,十年间用于地产开发的土地面积达到了31.3亿平米,而随着房地产的过热,从2010年开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购措施,以调整房地产市场,如今的地产市场已经慢慢进入一个冷静思考的阶段,开发商除了满足人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之外,开始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层面的要求。文化主题就是在地产项目中,突出鲜明个性的主要方向。

从景观设计角度,带有文化主题的设计,则是为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上提供了更系统的平台,不再只是种树铺路的简单形式,它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载体,给设计的发挥创造了条件。这是同时满足了生态自然与人文关怀的需求,也使得文化有了一个更好的传播途径,文化主题的存在,还有可能改善现阶段人与人之间的邻里关系,对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拉近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增进人们的友谊。

2.文化主题景观设计的分类

在现阶段的地产景观中,依照文化来源不同,大致分为四类: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地理位置、赋予外来文化。

这四类也可综合形成独特的文化主题。

2.1自然资源

这类文化主题的诞生,通常是借助于场地本身的自然条件,如毗邻的湖水江边,密林山地等等,这些可以沿用自然资源的一些发源或传说,或者开发形成比较独特的景观特色,如高尔夫别墅等。还有一种是依托于城市本身的自然价值,譬如被三江分割的江城武汉、拥有众多出名古典园林的苏州等。

2.2人文资源

项目所在地如果有较好的人文资源,可以在尊重、保留、继承原有地域文脉的基础上引发主题,因为具有场所原本的精神内核,在长期形成过程中,已对当地居民造成向往、依赖的心理定势。[1]但人文资源往往更多会与自然资源相互结合带来文化主题,如杭州保元泽第,其场地本身具有两座明代名桥(图1),在保留名桥的基础上,沿用古典园林思想,设计新中式风格的景观。

2.3地理位置

这类强调所在区位的主题文化,往往与其用地所有的优势生活资源关系密切[1],如学区房、金融商务中心、大型商贸区等等,这些文化主题可以从外部景观向内部推进,将居住区与其所在地理位置相融合。

2.4赋予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的赋予,最早开始于地产开发初期,人们对欧陆风格的喜爱。当时的欧陆风格,被认为是“高贵、典雅、奢华”的象征,一批外来风格的涌入也带来不小骚动,借鉴他国文化固然是好,但更多时候开发商盲目的建设欧陆风格形式,忽略其文化内涵,形成的项目并不讨巧。

通常在赋予外来文化上,一般都会与原文化所在地有一定相通的关系,如山地别墅通常会考虑采用西班牙风格,在景观中也喜欢添加西班牙元素;湖水密布的地方则会学习欧洲或者威尼斯风格。如四川眉山威尼斯小区,场地本身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住区都能找到类似的文化特点,如果只是完全没有任何特色的平地,也可以学习一些已经形成地方特色的小镇,来模拟其中的生活文化,以此来渗透文化元素。

外来文化,是相对于场地本身而言的外来文化,并不仅仅限于外国。我国地域辽阔,很多地方也有自身的景观文化特色,只是有些地域性较强,不适合放置于所有环境下,但经过艺术加工改造,通过其他的形式来表现文化,对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3.文化主题景观设计表现手法

无论场地基础条件如何,在为场地定好文化主题之后,需要通过综合的表现手法,使得人们在已建成的项目之中能强烈的感受到文化主题带来的感染力。

3.1整体布局紧扣文化主题

整体空间布局主要是指对住宅用地、道路绿化用地、公共设施用地这三大功能用地的安排,依照不同的文化主题展开布局,要求文化主题脉络清晰,从空间上可以连成整体。

自然资源为主题,则依照其优势资源展开,一般优势资源会有较好的景观观赏面,在功能空间布局时应考虑到将良好的观赏面开敞化;人文资源更多是一种抽象文化,可以通过概括总结的方式,对整体布局起到一定的指导与控制作用;地理位置带来的文化主题通常比较偏向某一类人群,在整体布局方面除了基本功能性,其针对性较强;最后一种是学习借鉴赋予的外来文化资源,在空间布局上向其靠拢,营造出更好的氛围。

整体布局在与文化主题相结合的时候,更应当考虑到人们的互动参与性,不仅仅只是把文化呈现给人们,人们的积极参与才是将文化主题融合到住区中的最好方式。

3.2景观小品反映文化主题

文化主题的表现形式很多,对于人文资源来讲,有些较为抽象的部分则需要借助景观小品的方式来表现,可以说,景观小品是反映文化主题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景观小品主要包括景观建筑(景亭、廊架、景墙),景观雕塑,花钵,灯柱等形式,其中景观建筑与景观小品占得比重较大,而花钵与灯柱出现的频率较高,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通过人文资源总结出的一些元素则可以作为装饰出现在这些小品上面。对于其他文化主题也同样可以采取元素提取的表现形式,而有些作为经典文化的代表,则可以通过景观小品的使用,使得其文化主题更加鲜明。如西班牙风格中常常会出现的瓦罐,中式风格中出现的石狮(图3)等。

3.3铺装样式点睛文化主题

铺装虽然看起来在景观中的位置不及小品建筑,其平面的属性也使得它无法具有空间上的变化,但是铺装却可以给人很强的心理暗示,它可以大面积的渲染氛围,也可以在平淡无奇的道路中点缀亮点,在文化主题的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中式风格常出现的浮雕画(图3),通过浮雕的形式,将文化主题直接呈现在人们眼前,它特有的材质变化,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欧式风格中几组风格强烈的对称花纹纹样,也能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3.4植物种植烘托文化主题

商业地产的文化主题与公园的主题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一个全民参与普及教育的区域,它更多需要的是文字与书面性质的表现方式,而前者是以改善居住环境为前提,为丰富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而设立,它必须保证居民的生活环境、隐私。植物的种植方面,必须首先满足其生态性采用乡土树种,不应为了保证文化主题而盲目移栽种植,在以植物成活率高的前提下,适当选配与文化主题相关的植物(图4),若文化本身与植物紧密相连,则应考虑其适宜性。其次,植物在空间围合上,也应当注意私密性,保障居民隐私安全,同时可以围合半开放空间,供居民之间互相活动交流。

4.总结

地产项目的文化主题,除了在考虑场地自身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能提出新颖吸引人们关注的文化主题,如今市场上翻来覆去泛泛而谈的文化主题景观很多,但没有将文化主题落入景观之中,同时由于文化景观的塑造可能会带来较大的成本投入,也是文化主题景观无法真正实现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日后工作中,我们应探寻更多的设计表现手法,寻找更好的文化主题与地产项目结合,推动文化在景观中的发展。

篇2

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目标意识,坚持目标导向,盯紧目标开展工作。各分管领导和区目标绩效中心要强化过程管理和跟踪督查,确保目标执行有力、工作落实有效。小编整理了在2021年第一季度目标推进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欢迎查阅。

同志们:

今天,我们按照全区目标推进和经济运行的模式,在这里召开2021年一季度目标推进暨经济形势分析会,主要目的是分析一季度经济运行态势,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确保实现“双过半”。前面,相关部门的发言对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成绩总结、问题剖析非常到位,对下一阶段工作也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后面,X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抓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特别是二季度的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研判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切实增强抓好经济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紧扣目标任务,坚持开局就发力、起步就冲刺,聚焦聚力“九项工作大比武”,全区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县区排位取得了“三个第一、两个第二、一个第四、一个第六”的好成绩,五项指标增速走在全市第一方阵,总体处于“中等偏上”。“三个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快于去年同期X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X%)、全省(X%)、全市(X%)平均水平X、X和X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X%。“两个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一个第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一个第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X%,这是一季度排位最差和回落最明显的指标。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态势与全国、全省、全市经济走势基本一致,总体实现“开门红”。

可以说,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异常严峻、产业转型处于深度调整期、社会投资信心严重不足的大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值得充分肯定。同时,一季度,大家工作非常努力、十分辛苦,在此,我真诚地感谢大家。但是经过认真分析盘点,现在还远没到评功摆好、歌功颂德的时候,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压力还非常大,短板和疲软的地方还非常多,稳增长基础还不牢固,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可以说,全区经济工作正处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

第一个问题,与“开门红”目标相比,个别指标还有欠账。从完成进度看,有X项指标还有差口。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完成绝对值目标。从增速看,有X项指标低于预期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市区下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区下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区下X%)X项指标,分别低于目标增速X、X、X个百分点,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跌破两位数,直接影响了多项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尤其是影响脱贫摘帽质量。从支撑GDP的X项指标看,有X项指标还要欠账。批零住餐销售(营业)额、保费收入、财政八项支出等X项指标还要欠账。尤其是保费收入呈负增长,反映出我们的工作和宣传力度还非常不到位。

第二个问题,从稳增长的支撑来看,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稳增长第一要有项目投资,第二要有企业运行,即:支撑经济增长要产业先行、项目支撑。项目投资方面,一是新开工不足。一季度全区新开工项目仅X个,较去年同期减少7个。二是在库项目偏少。目前全区在库项目X个,同比减少X个,库存约X亿元,对投资支撑不足。三是新增入库项目缺乏。一季度新增入库项目仅X个、总投资X亿元,总量较去年同期减少X个,总投资同比下降X%,四月份入库也非常之差,稳投资支撑乏力。企业培育方面,全区“四上”企业个数少、体量小,全区在库“四上”企业仅X个,占全市(X个)比重不足X%,始终在全市垫底。特别是1~3月份,全区仅年报入库规上服务业企业X家,未入库新企业,要完成区委确定的全年目标压力很大。

第三个问题,要素保障比较吃紧,尤其是资金压力越来越大。一是财政增收难。我区税收和税源较少,在国家大幅减税降费的新形势下,全区税收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特别是脱贫摘帽后上级各类专项资金大幅减少,争取资金的空间萎缩,财政调度资金实施项目捉襟见肘,导致个别项目推进缓慢,市本级和各县区也是如此。二是项目融资难。各级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监管更严,加之地方平台公司整体实力弱、缺乏反担保物、收入不能覆盖债务等原因,政府向政策性银行融资审批难度大。此外,土地供给周期长、成本大,环保压力大、环评严,也是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的问题。

因此,我们分析形势,既要看到好的成绩,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都是不容回避的,也是客观存在的。希望大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要在这些问题面前想办法、找出路,添措施、抓工作,进一步坚定实现“双过半”的信心,积极作为,确保目标完成。

二、全力奋战90天,务必确保实现“双过半”

二季度,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对照目标找差距、添措施,缺啥补啥,抢抓最后有效工作时间,全方位开展工作。全年目标已经明确,“双过半”目标不在单独发文,务必要确保X月底完成全年目标的50%以上。

第一,要把项目投资作为稳增长的主抓手。项目是稳投资、稳增长的关键。各级各部门要以项目投资“大比武”活动为契机,千方百计抓项目稳投资,确保二季度投资增长X%以上。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季度,全区新签约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X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X亿元,下降X%。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带头招商、主动出击找线索,用好用活市场化、社会化招商手段,不断深化X合作、X合作,加大产业项目招商力度。特别是X月X日,区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的X个招商引资协议,要抓紧跟踪、积极对接洽谈,尽快签约落地。这里特别强调一点,要把好项目招引质量关,严格按政策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依法解除无效项目,避免造成工作被动。二是抓好项目推进。要抓项目开工。区发改局牵头,区级相关部门、乡镇要全力配合,加强谋划,抓紧梳理,加快前期,摸排准备二季度项目集中开工的项目和现场,力争金堆新区开发建设场平(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要抓项目入库。项目投资是先入库、后出数,1-3月入库很不理想,X月份再无突破,就实现不了“双过半”,下周我们将专题进行调度,各乡镇、各部门要对标目标任务,千方百计想办法、添措施,确保更多项目入库。要抓项目建设。今年全区共实施项目X个,其中重点项目X个,目前除部分续建项目外,真正开工建设的还不多,很多项目停滞在前期。各联系领导、责任单位要认真梳理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力推进,确保二季度有一大批项目实质性开工,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和投资增量。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要素保障问题。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今年,我们在下达争取资金目标的方式方面,较往年有了很大变化,不再简单的下达一个数据。

①考虑了部门的实际,不再按去年基数以一定增长比例来确定,充分考虑各部门争取项目的客观性、实际性,实行差异化下达。②突出了争取的重点,下达目标时,剔除了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政策性、常态性项目,重点要争取除此以外的其他项目,更具针对性。③明确了着力的方向,区财政局结合中央、省政策投向,编制了重点项目争取清单,给大家提供线索,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部门可以围绕项目清单做工作。④更加注重激励奖惩。我们还将针对资金争取单独出台奖惩办法,对于目标完成好的单位进行重奖,激励大家有针对性、方向性的多去跑、多去争取。要加快项目融资进度。贷款项目方面,农村环境治理项目已完成了贷款方案和预可研,区农业农村局、区金融服务中心、区国司要加强工作配合,务必确保X月底前完成可研并上报农发行初审。区交通运输局要加快七盘关至X旅游扶贫公路审批进度和工程进度,确保尽快提款,防止政策变化贷款失败。

同时,还要加快旧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提款进度。专项债券项目方面,X旅游债券已形成可研报告初稿,区财政局、区金融服务中心要加快完善相关手续,X月底前完成所有发行前期工作,上报省级相关部门审批。PPP项目方面,区水利局要加快X江X段流域江河治理工程社会资本方采购工作,力争二季度签订合同并开工。区住建局要加快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对外和资格预审;要抓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包装工作,按照区政府常务会确定的意见,加快入库审核和对外工作,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要鼓励民间投资。近期,市上对一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通报,特别是邹市长对民间投资下降的X、X、X、X、X五个县区作出了重要批示。我区民营(个体私营)增加值总量、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分别达X亿元、X亿元,均排位全市第六。昨天,我们召开了全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出台了X条政策“大礼包”,各级各部门要把优惠政策宣传好、兑现好,把工作部署推进好,积极引导、支持鼓励更多民营企业投资落户,力争全年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

第二,着力加快产业发展。一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要加快工业项目建设。项目竣工投产是进规的前提,要加快X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二季度竣工投产2个以上;要稳步推进X等技改扩能项目,有序推进X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X月底前实现实质性开工。要加强重点企业运行监测。1~3月份,海螺水泥实现产销两旺,产值达X亿元,上缴税收X亿元。区经信、经开区管委会要加强分类指导和重点监控,做好跟踪协调服务,确保规上企业稳健经营、满负荷生产。这里特别强调一下,按照支持本地企业发展的原则,区内要优先使用本地造产品。最近有反映外地不合格、不达标低价水泥流入我区市场,不合格水泥严重影响建筑质量,也扰乱了本地水泥市场,请经信、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和质量抽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要抓好企业进规入库。要吃透企业进规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加强针对性指导,确保二季度新进规工业企业X家以上。四要切实抓好园区建设。要完成七盘关国际石材城标准化厂房、农产品加工园B区X号路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园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工作,加快推进浙广合作产业示范园配套设施建设,开工羊木工业园(一期)道路配套建设,扩大园区规模和面积,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二是大力发展文旅经济。要加快文旅项目建设。二季度是X最有利的施工期,要加快推动X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确保二季度有进度、有实效。要加强旅游宣传营销。二季度是旅游旺季。要以活动为载体强化宣传营销,区文旅体、体育中心、农业农村等部门牵头,要积极对接省厅,搞好衔接协调,精心筹备好避暑节、超级马拉松、全国村长论坛夏季峰会、中国老年门球赛等系列节会活动。其他景区要迅速完成排危工作,实现“开门”迎客。三是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要加快商贸项目建设。加快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省级商贸流通脱贫奔康示范县、明月峡蜀汉一条街、X五坊街生态美食城等商贸项目建设。要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区商务局要加强业务指导,抓好商贸企业培育和入库工作,力争二季度新入库规上服务业企业1家、限上商贸企业1家以上。区金融服务中心要认真研究,积极盘活核桃交易中心。要不断扩大消费需求。要组织实施好各类市场拓展活动,引导商贸企业利用节庆假日,积极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不断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第三,强力推进乡村振兴。一要抓好农民增收工作。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位下滑至全市第六,剖析原因,既有客观问题,又有主观着力不够,工作指导不深入、不扎实,导致调查点位农户不愿记、不会记,没有做到应记尽记、应统尽统。下来后要采取针对性举措,从发展增收产业和乡村旅游,加强技能培训、抓好农户记账等方面着力,尽快扭转增速下滑局面,二季度打个漂亮的翻身仗。二要稳步发展特色产业。要持续壮大“5+N”特色农业产业,目前产业长势喜人,要加强管护、培育和宣传营销工作,不断增加农民产业收入。三要抓紧启动新村和园区建设。新村和园区是实打实的工程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也需要在全省全市比拼和竞争,务必加快推动。目前,新村建设即将进入招投标程序,牵头部门、责任乡镇要加快推进、及早启动。

第四,加快X城市北部新城建设。一要加快城建项目建设。金堆新区(一期)等项目要尽快完成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等项目前期工作;X江生态闸坝项目要尽快完成可研技术审查批复、洪水影响评价等工作;旧城棚户区改造要加快二期扫尾工程,加快三期建设;城市外环线要力争X月份开工建设。二要抓好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区住建局牵头,X镇、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严格对标对表,查漏补缺,确保X月底全面完成硬件建设任务和软件资料收集整理工作,X月份顺利通过省检、X月份通过国家验收。三要抓好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是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需要,也是环保督查问题整改的需要,相关工作已专题研究部署,区住建局、市场监管局和涉及乡镇要按照工作要求强力推进,确保项目圆满按期完成,真正发挥效益。四要加快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要加快七盘关至X旅游扶贫公路、省道X线X过境段、X旅游生态内环线等项目建设,加紧启动村组公路硬化、通村公路安防工程、半山经济带产业道路改建工程建设。五要抓好国土项目。二季度国土上重点抓好两个大项目。一是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按照目标责任书X月底必须完成所有外业工程,目前差距还很大,这项工作既能增加投资、又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还能增加土地指标,是一举三得的好项目,牵头部门和X个乡镇务必按照时间进度要求强力推动,确保下半年顺利接受验收。二是土地整理项目。目前有的项目正在实施,有的已实施但没验收或验收不达标,要加快项目实施和整改力度,尽快完成验收,形成更多的占补平衡指标。特别强调一下,各乡镇要发挥主人翁作用,配合区自然资源局抓好国土项目实施。近期,我将对刚才强调的重点项目进行督查暗访和现场办公,请联系领导、主管部门和涉及乡镇务必抓紧抓落实。

第五,切实抓好民生工程和民生事业发展。一要抓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民生工程是省上下达的,属于“一票否决”考核项,区上将下发具体的实施方案。责任部门要按照省市要求加快工作进度,对于完成任务难度大的,要及早向上对接协调,确保任务完成。二要抓好民生事业发展。分管领导要加强工作督促和协调,全面加快推进幼儿园、教师周转房项目建设。要加快区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综合楼项目前期工作,确保X月份开工建设。要精心准备、全力备战高考,确保高考平安、顺利,高质量完成高考任务。同时,要有序推进医保改革工作。

三、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经济运行有力

一要严格目标管理。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目标意识,坚持目标导向,盯紧目标开展工作。各分管领导和区目标绩效中心要强化过程管理和跟踪督查,确保目标执行有力、工作落实有效。二要加强工作调度。要继续坚持和运用好现有的调度机制,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会商,加强现场办公,及时研究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持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三是抓好统计报数。统计领域全面改革后,统计方法和制度发生很大变化,政策法规越来越刚性,评审制度越来越严格,统计执法越来越逗硬,科技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我们在抓统计入库和数据上报工作方面,既要应报尽报、应统尽统、科学统计,又要坚守底线、不碰红线,做到依法统计、安全统计。

篇3

一、研究范围的界定

(-)农牧交错带的界定

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内学者就开始关注农牧交错带。70多年来,虽然不同学者对农牧交错带的概念和界限的理解有所差异,但在核心区域的认识上基本一致。本文采用王静爱等(1999)综合确定的农牧交错带范围:包括大兴安岭南一科尔沁沙地段、张北一集宁丘陵段和黄土高原段三部分,共涉及内蒙古等10个省(区)。本文仅以农牧交错带上所有的189个县(旗、市)为分析的基本单元,市辖区没有包括在内。这样做的理由是:市辖区与县(旗、市)在资源禀赋和发展区位上存在很大差异,农牧交错带的基本特征表现不明显。

(二)生态用地的界定

广义讲的生态用地,指林地、园地、草地、水域(包括湿地)和未利用土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对于农牧交错带这个特定的区域,生态用地主要包括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园地、水域(包括湿地)尽管也属于生态用地的范畴,但所占面积很小,季节变化幅度大,数据和资料也难以获得,因而未列入本文的研究范围。

二、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机制分析

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区域内的生态条件间接影响农业的产出和效益。

从生态用地变化引起生态条件改善的方向看,它至少给农牧交错带的农业生产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能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二是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危害程度的下降,能减少农业产出不必要的损失;三是同等产量水平下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降低,能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产出的效益。

从生态用地变化引起生态条件变劣(即生态退化)的方向看,它将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生产产生以下不利影响:削弱农业再生产的基础,造成农业生产力逐步下降,农业总产值也相应下滑,极端情况下甚至给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破坏(常月明等,2004);在一定条件下,还限制生态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例如当地居民从旅游产业中获得收入减少)。农牧交错带生态退化对农业产出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徐嵩龄(1998)和汪俊三等(1995)所估计的生态退化的直接损失都是与农业相关的损失;生态退化给农业造成的损失主要来自土地可利用性丧失、土地质量下降、草场沙化和退化三个方面,上述三项损失甚至占总损失的97.8%(张玉等,1996)。

三、生态用地变化与农业经济变化的描述

本文分别选用生态用地面积和农业总产值两个指标来描述生态用地和农业经济的状况,同时选用两个时点的数据来描述上述指标的变化。基期和报告期年份分别为1985年和2005年。本文利用的土地数据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环境数据中心以县(旗、市)为单元的遥感数据,经济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农村经济基础资料数据库。

(一)土地利用的变化

耕地分为旱地和水田两种类型,由于农牧交错带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田只占很小的比重;草地分为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低覆盖度草地三种类型;林地则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其它林地等。从表1可见,1985〜2005年,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面积减少了119万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减少了1.7个百分点;同期,耕地面积增加了102万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增加了1.5个百分点。增加的耕地到底是来源于不可利用土地的治理开发还是林地和草地的开垦,后面将详细分析。

(二)生态用地变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关系

表2给出了农牧交错带耕地面积变化和生态用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等)面积变化的相关系数。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耕地面积的变化和林地、草地总面积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接近-0.9)。这说明,农牧交错带耕地面积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开垦林地和草地的结果。

(三)农业经济增长指标的统计分析

根据表3中的数据分析,1985〜2005年,农牧交错带的农业生产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总产值增加了5倍。其中,畜牧业产值增加了将近9倍(渔业总产值虽然增长更快,但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85年的22.3%上升到2005年的36.1%,而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从1985年的66.5%下降到2005年的56.8%。由于2005年以前农牧交错带还没有推行大规模的禁牧措施,放牧一直是草地畜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因此,这一时期畜牧业的高速增长,是以草地的超载和退化为代价的。

四、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的计量分析

统计分析显示,1985〜2005年,农牧交错带上189个县(旗、市)的农业总产值全部大幅度增加。同期,如果将林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变化加总在一起作为生态用地变化的近似量度®,有49个县(旗、市)的生态用地面积增加。其中,林地和草地面积都增加的有14个县(旗、市),占县(旗、市)总数的7.4%;林地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减少的有19个县(旗、市),占县(旗、市)总数的10.1%;林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的有16个县(旗、市),占县(旗、市)总数的8.5%。另外140个县(旗、市)的生态用地面积减少。其中,林地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减少的有75个县(旗、市),占县(旗、市)总数的39.6%;林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的有19个县(旗、市),占县(旗、市)总数的10.1%;林地和草地面积都减少的有46个县(旗、市),占县(旗、市)总数的24.3%。

前面的分析表明,在1985〜2005年的20年里,生态用地面积减少的县(旗、市)在农牧交错带中是主流。更有意义的问题是,农牧交错带农业经济的增长与生态用地增加或减少是否存在显著的关系。这一部分将采用计量的办法来定量分析生态用地变化对于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一)模型的设定在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设定如下的基本函数关系:

灌溉面积、农业劳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折纯量)、林地面积和草地面积(林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反映了生态用地面积)。et为随机扰动项,at和bt为待估系数。根据1985年和2005年的数据,可以建立如下的模型:

(二)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为了突出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首先选取生态用地面积增加的49个县(旗、市)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全部189个县(旗、市)的数据。在模型具体形式的选择上,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在对49个生态用地面积增加的县(旗、市)的数据进行分析时选用线性模型,在对全部189个县(旗、市)的数据进行分析时选用半对数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估计结果见表4。

   

 

两个回归方程的R2和校正R2都较高,说明两个方程从总体上来说拟合得很好;另外,F检验也都很显著。同时,两个回归方程都通过了怀特检验,说明不存在显著的异方差性。因此,估计是有效的。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生态用地面积增加的49个县(旗、市),还是全部189个县(旗、市),林地面积变化和草地面积变化对于农业总产值变化的影响都不显著。而且,通过对这两个解释变量的系数进行Wald检验,发现它们都不显著地异于零。换句话说,林地面积和草地面积的变化对于农牧交错带的农业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事实上,通过对农业总产值的变化与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灌溉面积的变化和化肥施用量的变化对于农业总产值变化的影响最为突出,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能够解释农业总产值70%以上的变化。从系数的符号来看,两个方程中林地面积变化的系数均为正,说明林地面积的变化对于农业生产还是有一定的正面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而草地面积变化的系数则均为负,说明草地面积的变化对于农业生产存在轻微的负面影响。对这一点的解释是:对于草地面积增加的地区而言,草地面积的增加往往是退耕还草的结果。由于耕地的单位产值高于草地,退耕还草后农业总产值有轻微的减少是很可能的;而对于草地面积减少的地区来说,草地面积的减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开垦草地,从而耕地面积增加,出于同样的原因,农业总产值也会有少量的增加。

另外,通过用林地面积的变化和草地面积的变化分别去估计林业总产值的变化和牧业总产值的变化,可以发现,两个方程拟合得都非常不好。这说明,林地面积的变化和草地面积的变化不能分别解释林业产值和牧业产值的变化。对此的解释是:林业产值的变化可能主要取决于木材砍伐量的变化以及林木内部结构的变化(比如经济林面积和用材林面积的比例),而不是林地总面积的变化;而牧业产值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养猪业的产值,从而弱化了牧业产值与草地面积的关系。

五、进一步的解释

上面的分析表明,在特定的时段内(1985〜2005年),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变化对于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增长尚未产生明显的效果。但是,笔者认为,还是应当重视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减少的现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为该地带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主要原因如下:

1. 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效果受生态用地规模的影响。农牧交错带大量开垦土地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2000年以后,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盲目开垦土地的现象才得以逐步遏制,局部地区生态用地面积开始增加。但是,截止到2005年,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面积增加的幅度还不大,以地带内生态用地面积增加的49个县(旗、市)统计,林地面积和草地面积总和仅增加了17.20万公顷,平均每个县(旗、市)仅增加0.35万公顷。

2. 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性。生态用地面积增加对农业产值的影响有些是直接的(譬如在退耕的土地上种草养畜短期内可获得收益),有些是间接的(例如改善了农业的生态条件),并且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最终的效果是两者叠加而来的。因此,从对1985〜2005年数据的分析看,农牧交错带增加的生态用地面积因时间较短的缘故,对该地带农业经济的增长还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从长期看,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的变化对于该地带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将逐步显现。

3. 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超出农牧交错带的范围。虽然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的变化对于地带内农业经济的增长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但它很可能对区域内的其他经济部门以及位于其东南部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华北地区特别是京津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有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它的经济功效很可能主要表现在非常显著的“外部性”上。因此,政府应当从全局的角度重视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用地问题,而不能因为它对本地区农业经济的增长暂时没有显著影响而低估生态用地变化对经济和人民福利的影响。

4. 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分析还有更多工作要做。本文主要分析了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但农业经济有着远为丰富的内容,譬如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和贫困人口的数量等。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本文没有对这些指标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待今后通过案例或者其他途径做补充论证。

篇4

世界银行房改贷款项目市场销售商品房土地使用权处置问题,经请示市领导同意,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世界银行房改贷款项目市场销售商品房,要按规定土地使用权办理有偿出让手续并缴纳地价款。

二、凡未执行安居房屋价格并上缴市安居办统一办理销售手续的,均属于市场销售。

三、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在商品房销售前办理。缴纳地价款总额20%以后,发给商品房屋销售许可证,其余地价款在办理产权登记过户手续之前缴齐,但最长不得超过18个月。

篇5

一 社会市场经济以及社会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含义

根据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艾茵哈特的设想,社会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竞争自由原则和社会利益均衡原则相结合,把个人进取心与社会进步相结合,以社会大众福利制为目的的市场经济体制〔1〕。 因取得社会进步和贯彻福利制是国家的任务,所以国家必须建立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机制。因此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市场经济,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机制、三是大众福利制。社会市场经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德国取得执政地位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提出的执政纲领,在他们战后长期的执政中这一纲领得到了充分的实施,在社会市场经济作为基本国策规定入宪法之后,也得到了曾经一度执政的社会人的遵守。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以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以自由竞争为手段的经济体制。德国历届政府和学术界的一致看法是,市场经济是和计划经济相对立的一种经济体制,根据西方社会多年的经验,因为市场经济能够保障个人自由并发挥个人积极性创造性,故只有它才能提供国民经济发展的自觉的和永久的动力,而计划经济则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德国实行的是全面的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其实战后德国也有实施计划经济的机会,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时参与竞选的社会就是把计划经济作为他们的竞选纲领的。但是随着社民党人这次竞选失败,计划经济的主张在德国似乎永远失去了支持者,而社会市场经济成为宪法规定的国策。

所谓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指的是国家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的各种制度的整体,这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自由放任式经济体制提出的。德国人认为,自由放任式市场经济并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正如1929-1933年的国际性经济危机证明的那样。为协调经济发展,平衡社会利益分配,缓和阶级冲突,国家必须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这是实行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目的之一。实行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目的之二,是防止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垄断),使始终处于竞争的状态之中,使国民经济始终具有发展的动力。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市场经济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国家把经济发展的一切决定权放手给企业和民间,但是一经显示国民经济发展有异常情形,国家则立即施行多种干预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整,使其归于正常。德国人对此的概括是:"平时国家不问不管,紧时国家多方出面"。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内涵;辨析;再理解

尽管党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一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同时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与政策主张却背道而驰。这不仅影响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对经济改革造成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在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种观点,纠正错误的理解和导向,正本清源,在经济学原理指导下,恢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解。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不同理论阐释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个社会的,因而计划与市场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经济体中的。这种理论观点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者所提出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际上一方面把我国经济改革的对象——旧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等同于计划经济。另一方面把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从而将改革的正确方向即由产品经济转到市场经济,错误地改为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错误地将计划经济列为否定的对象,实质上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教条主义的影响下,或竭力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转而主张搞私有化,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消灭公有制,实行私有制。该观点认为,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私有制经济的排他、独占等性质,其所有者是一个抽象主体,产权是不确的。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只享有从经营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而不负有为自身错误决策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因而,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极易从个人角度出发作出各项决策,而不惜损害所在经济体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经济很难与之公平竞争,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条件无法满足,自然也无法达到所谓的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而只有私有制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温床。私有制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独享性,一切行为以实现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这种观点的政策主张实质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现代再现。自由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洛克和密尔的政治自由学说与财产所有权理论。二是启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义学说。三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这是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和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一样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最佳的可自我调节的社会结构。因为,一方面,经济运行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场情况下,个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调节在不受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能最有效率地满足各方面需求,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预行为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调和的对立物,因而建议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全面的私有化,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其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国民经济基本上由市场自发调节,国家实行最低程度的干预,取消国家计划机构,否定国家发展规划;在所有制结构上,取消国家所有制,实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参与私有化改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主张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可见,在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实行全盘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很明显,这套改革主张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应警惕这种观点的不良影响。

(四)以“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必考虑所有制问题。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运行。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内容就应包括:一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是破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四是摒弃旧的干预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此,该观点认为,在实践上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广泛的私有化,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实行股份制,使国家的作用从微观经济运行中逐渐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的观点

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即社会公平+市场效率。该观点提出摒弃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效率。但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进而产生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其一便是要素社会分配不公。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必须使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大,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社会上一种主流观点。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如各种“社会主义”的定义,主张将“公有制为主体”从社会主义定义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等于社会主义”、“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现象。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表象。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是一种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追求的目标或判断国家经济运行水平的标准,但不能成为区别任何两个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制度不同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必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纵观以上五种观点可发现,在经济理论史上,长期存在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这已成为一种教条。整个现代西方经济学都表明:自私经济人是出发点,市场经济必须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教条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市场经济,在改革后期表现为市场经济必然意味私有化,这成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辨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进行再理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一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首先,市场经济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商品经济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发展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厉以宁曾说:“从本质上讲,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样的。”第二,社会分工决定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程度。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列宁根据这一原理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出,“国内市场的建立(即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社会分工”,“市场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工简单、低下,不能形成市场经济机制。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复杂、全面,人类社会的生产形式才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一种生产形式,并不是某个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计划经济是一种和无政府状态经济相对应的生产形式,政府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谓计划是指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体代表的角色,监控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事先的计划对宏观市场和微观主体进行适当干预,维护国民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场经济先天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缺陷,从而有效保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避免生产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最后,无论是单纯的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在经济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对单纯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无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为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对作为生产形式范畴的计划经济来说,一方面,它可从全局和总体利益上布局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计划调节容易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利益创造者对个体利益的追求,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推动,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将两者取优补短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优势更加明显、不足相对弱化的新的生产形式,即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生产力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计划以市场为基础,市场以计划为指导。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被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有序运行,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说市场排斥公有制经济,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建立。事实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仍能发挥其高效率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从理论上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对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相对人口过剩两大规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爆发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随其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明确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建立强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从实践上看,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也存在并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郎成平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股权结构做的研究表明,欧洲国家持股现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欧洲5232家公司中,奥地利国家持股14.81%,芬兰国家持股15.12%,意大利国家持股9.98%,挪威国家持股11.81%,瑞士国家持股7.59%。这充分说明国有经济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会成为市场经济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的阻碍因素。当然,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严重问题,必须改革。但同样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问题,在于其长期处于我国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所遗留下来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如,严重的官僚主义倾向,以长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导生产经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机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运行方法和体制。而认为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则是脱离了中国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照抄照搬。

    总之,市场经济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三)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更高发展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新的发展,是加入政府干预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形成更加完善、复杂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主导作用,国家通过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中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把市场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使之按照国民经济结构有计划地运行与发展,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自觉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生产。在计划市场机制中,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统一的、有机结合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盖全部市场范围,而非相互割裂。计划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固然没有什么“姓资”、“姓社”问题,但现实具体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离开历史上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而运行的,它必然会与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合,形成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或社会性质来说,它是姓“社”的。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这两重性质。从一般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根据,是一种计划化了的现代市场经济。从特殊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二是计划市场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它是这三层含义的综合或统一。前二者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后者是特殊生产关系即所有制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结合,组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把目标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出发,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一)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即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形成产权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宏观调控决策、监督、评估体系;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选择合适的中间目标,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有限制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计划市场经济存在多种具体形式。探索实现计划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净收入分成制”的企业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职工不拿固定工资和奖金,而是按事先确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而且也必然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克服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高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必然形成荣辱与共的局面,能从微观上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滞涨”问题。

篇7

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市场,只有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我们过去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国有化,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所以长期执行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和人民这两个主体错位了,是把国家作为创造财富的主体,把老百姓即纳税人的钱集中起来,然后通过财政投入到各行各业,认为这就是搞社会主义,认为国有的比重越高就越是社会主义。人民和企业是被动的,是“你要,我就干”,是国家制订计划,大家来执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来管理经济,企业失去了自和活力,不是商品生产、价格规律和市场在起作用,结果宏观经济决策没搞好,微观经济活动又管得死,使企业缺乏竞争力和应变能力,使社会主义经济失去了活力,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978年以前我们也搞过改革,但是没有找对方向,没有对计划经济进行改革。计划经济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统”,通过中央部门来搞集中统一的经济,结果是一统就死。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市场调节,所以我们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为什么提计划经济为主,因为当时认为计划经济作为基本经济支柱必须要坚持,不能动摇。到了十四届三中全会觉得没有商品经济不行了,就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是还是有争论,有的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主要是强调“有计划”,不是指商品经济,应该加强国家配置资源的作用。到了十三大提出来,“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计划和市场是内在统一的”,又进了一步。但是90年代初又回潮了,有些人开始批判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认为不是搞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小平同志到,讲到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方法和手段,社会主义也应当可以搞市场经济。于是党的十四大就明确提出来,我们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了这么多年才明确改革的方向,这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不能动摇。

二、在改革探索中逐步认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从现实来讲,实践证明我们搞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今天中国有那么大变化,30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变化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就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是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带来的。

但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步认识到了市场不是万能的,要将市场经济与政府监管有机结合。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也有失灵的地方。我们搞市场经济必须要加强政府的监管,没有一个严格的政府监管,不可能是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跟政府监管必须是有机统一的。必要的政府干预是应该的。但是不能说主要是政府干预,不能主要靠行政的办法调节经济,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是我们党从十四大、十五大、一直到十六届三中全会,经过反复的争论才确定的。十四大的时候提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十五大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四个字去掉了;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时表述为“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为什么有这个变化?就说明一方面宏观调控很重要,但是不是一个前提条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宏观调控。有的认为计划手段就是宏观调控,但我认为宏观调控主要还是要用经济的手段、法律的手段。政府的干预、政府的作用必须发挥,但是不能够干预微观经济的东西。有人说市场化过了头了,因此要加强政府的行政管控。我们的要素市场到位了吗?我们的行政垄断行业打破了吗?还没有,还需要加强市场化的改革。现在我们总体上说不是市场化过了头,而是市场化还不足的问题。所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三、政府职能的缺位、错位、越位

近些年来,尽管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职能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变,但这种转变还仅仅是初步的,甚至在有些方面是滞后的。政府在不同程度上充当了市场中一个重要的竞争主体的角色。目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无序竞争乃至恶性竞争现象,其背后或多或少有着政府竞争的影子。政府过多介入市场的微观层面,就难以站在全局的宏观上实行全面统筹,就难免会削弱其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甚至导致某些管理职能的扭曲。

在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是市场不足?还是市场失灵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市场不足,改革不到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摆正。主要表现在:一是“越位”。政府管了不少本来应由市场或企业管的事情,本来应该当“裁判员”的,它去当了“运动员”。二是“缺位”。政府本来应当有服务功能,搞好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是没有什么权,也没有什么利的,所以往往不愿意干。它愿意干审批,因为有权也有利。三是“错位”。扩大就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理应是政府的职责,但有的政府部门却分片包干企业,直接管理企业的下岗分流,至于投资主体错位的现象也不少。

出路是什么?出路就是“让位”。市场和企业能做而且政府不容易做好的事,政府应该让位于市场。总之,要牢固树立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人,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的理念,树立群众的主体地位,树立“凡是法律不禁止,大家都可以干”的理念。有了这样的理念,政府就容易转变职能,百姓就会有更大更多的创新空间。虽然部分审批还有必要,但大量的审批应撤除,让市场去调整,让群众去创业。而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不能有随意性,要成为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

四、如何正确理解宏观调控

第一,如何理解宏观调控。我感觉到有三点值得我们研究:一种说法,“目前进行的宏观调控,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X次调控”,把宏观调控作为一种运动,好像除了这几次以外其他时间就没有什么宏观调控了;另一种看法,认为宏观调控就是砍项目,就是刹车;还有一种,把宏观调控跟改革对立起来的,好像要宏观调控就不要搞改革。我觉得以上三种都是对宏观调控的一种误解。首先,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因此不应该把它和改革对立起来。应该通过宏观调控来深化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一调控就不要改革了。其次,宏观调控是一项经常性的任务,要不断进行的,不能把它作为一种突击运动,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运动是不能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的。再次,宏观调控不能搞一刀切,经济运行中有投资过热的领域,也有不热的领域,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该抑制的就抑制,该发展的就发展,该紧的地方紧,该松的地方松,不搞急刹车,不搞一刀切,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第二,要从源头上来改善政府宏观调控的水平。源头上就是我们原来讲的对市场经济的含义,应当与时俱进,原来的提法就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这样,把国家宏观调控作为一个前提条件,好像配置资源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市场;好像资源配置是在政府作用下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不是资源在市场配置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作用。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完善宏观调控。

第三,宏观调控要更多地运用间接调控,尽可能少用行政手段。政府如何改革宏观调控方式、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是当前和今后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传统的行政方式进行调控所起的作用不会很大。二是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所产生的主要是总需求膨胀的倾向,现在已经让位给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所产生的供给过剩倾向。这就是说宏观调控的背景和基础发生了变化。因此,调控方式必应发生变化。三是依靠行政审批制度和管制来加强宏观调控,容易造成权钱交易,容易抬高企业的准入门槛,造成某些行业的人为垄断,提高某些行业的利润。管制越严,利润越高,地方的积极性就越高。四是行政手段容易加大改革和发展成本。因此,要尽量少用行政手段。

五、如何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

第一,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不限于经济范畴,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实现社会公正、制度文明与社会进步相适应,都应成为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政府职能转变不仅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前提,而且必然要求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要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必须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企业和老百姓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应该是创造环境的主体。政府的职能要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主要通过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才能真正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还要求正确处理好集中与分散决策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体制高度集中的弊端虽然被认识,但集中体制“能办大事”的认识误区依然影响深远。而科学决策和执行存在多种约束条件,如信息对称与否、利益取向是否“一致”、决策目标是多重还是“单一”的、长期决策还是短期决策等等,不解决约束条件问题,很可能大事办不成,负面影响不小。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分散决策,政府存在很强的“集中偏好”,就难于根据走向市场经济的实际进程切实转变职能,反而会把不适当的决策“强加”给市场,甚至代替市场选择。这显然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二,要充分认识转轨时期政府主导型经济的特殊性。政府与市场必须分野,但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相比,转轨国家的政府依然具有一些特殊的发展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因此是不可避免的。对一个转型中的经济体来说,更需要论证的是:政府的哪些干预是现阶段必须但长远是要“退出”的,哪些干预无论现阶段还是长远都要“退出”,哪些干预现阶段很“弱”而长远是需要加强的,哪些干预是现阶段和长远都是必须的。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解释和处理好转轨经济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篇8

 

今天,生态环境的恶劣是全球高速经济发展的结果,自由经济制度促使各国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其高额利润创造财富的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已造成全球物种急速减少消亡的趋势,为阻止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蔓延,为保护生态平衡和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以新计划经济拯救生态环境设想”的论调。

 

1.“新计划经济”的概述

 

“新计划经济”是在我国60、70年代已经经历过的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个人理念设想,有区别于我国60、70年代的计划经济的。

 

原则上“新计划经济” 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取缔不必要的物品生产(塑料袋一类的),减少对衣、食、住、行、用的产品总数量的生产,但这些产品的品种、科技含量、价格、经济增长速度等等均由市场来决定。未来的经济绝对不应该是以数量取胜的,应该是以质量和科技立足的。

 

假设我们已经进入了“新计划经济”时代,那么我们的资源消耗速度将会慢下来,我们不在那么过分追求手机、电脑的更换速度,不在快速的换衣、换车、换房,我们的精力将会转向其他方面,比如向农业、军事、教育、医疗、计算机、软件、硬件、机械、智能、宇宙等尖端科技、高端领域进发。

 

“新计划经济”的宗旨是:能创造但不轻易制造。

 

这样我们既能保持在强敌环饲的列国有立足之地,也能在各国角逐中有一抗之力,打消了放缓步伐进人“新计划经济” 时代的种种顾虑,可以相对放心的以“新计划经济”拯救生态环境的历程迈进。

 

2.“新计划经济”拯救生态环境的步棸

 

2.1国家指令性干预

 

国家以保护整体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为目地指令性干预市场,通过限制部分产品总数量,规定其标准、质量、投资方向、竞争等政策矫正如今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克服市场缺陷,促进经济环保健康发展。

 

(1)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2)细化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使触犯生态环境法的企业、集体和个人有法量刑。

 

(3)法律规划生态环保监测机构的执法力度,不作为者依法追究其法律刑事责任。

 

(4)国家指令性计划生产衣、食、住、行、用的产品总数,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减少资源原材料的总体消耗,全民进人节俭型生活模式。

 

(5)取缔制造塑料袋和一次性碗筷、牙刷等用品,取缔不必要的产业链。

 

(6)禁止市场投放过度包装的商品,应把包装规定在方便物品运输就行。

 

(7)禁止企业过快的向市场投放新型的手机、电脑、衣物、饰品,特别是以塑料、铜、铁、铝等材料制成的装饰品。

 

(8)精细化回收垃圾废弃物,实行建筑等其它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治理制度.

 

(9)致力探索废弃垃圾再利用,再还原原材料技术。

 

(10)政府不以房地产和过多开发矿产资源为经济增长点,官员不以破坏生态环境而创造的财富为任期内的政绩,国家更不该以此为考核标准,节省土地、矿产资源。

 

(11)禁止人为巨资打造各种观光旅游景观,违反规定者依法追究法律刑事责任。

 

(12)有计划的开采国内现有资源,有计划的进行伐木、养殖、捕捞、采摘、猎杀。

 

(13)对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资源分阶段、量化高效重复利用,并进行定期质检,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消灭,对造成污染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追究法律刑事责任。

 

(14)充分利用我国地理环境,按我国原有动植物种类和生长区域特性培育繁殖生态环境循环圈,逐步养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2.2企业承担

 

企业是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阻止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也理应由企业来主动承担.

 

(1)企业一切活动理应考虑环保法实行。

 

(2)企业应树立节能、环保、高效、可循环使用的发展理念。

 

(3)企业应积极组织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

 

(4)企业应积极参与国家的环保项目开发。

 

(5)企业应主动放缓短期财富指标,以发展兼顾生态环保为己任,生产制造节能、高效、环保、可循环利用型产品。

 

(6)企业应在产品创造和制造期初就想好产品废旧了怎么回收处理,做在实处。

 

(7)企业要积极自助开创、探索节能、环保、高效、可循环利用的新产业新链条模式。

 

(8)企业要致力于环保产品的上市和售后服务问题。对自己的产品负责,要质量稳健

 

(9)企业要以生产实用耐用型产品为己任。

 

2.3规范民众行为

 

民众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承受着,为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健康更应该积极生态保护环境,始终把节约、节能、保护环境,做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把这种生存理念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1)民众要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不乱砍乱伐,随意捕捞、浪费自然资源。

 

(2)社会、企业、学校要主动承担教化、灌输节能环保理念和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

 

(3)从娘胎开始灌输节能环保理念。

 

(4)从小树立孩子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

 

(5)从小开始培养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6)从小教育孩子垃圾分类投放。

 

(7)从小带孩子一起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8)全民进人无纸化办公。

 

3.结语

 

尝试通过“新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方法,探索发现一条可以节约资源,阻止破坏,又不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道路,借助国法、企业、民众的共同力量,建立完善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健康消费生活模式,真正起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篇9

[关键词]金融管理;企业转制;积极促进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38-0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关键是要改变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的方面。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率低下,缺乏自主能力和活力,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推动企业进行改革,转变经营的方式,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经营制度。我国国有企业也需要顺应这种发展趋势,针对企业中的金融配套措施进行改革,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1 国有资产的战略调整

国有企业关系着国计民生,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它与民营企业不同。民营企业不具有公益性质,不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问题,所以应当允许民营企业在这些领域内进行自由竞争,而国有企业应当主动退出这些领域,将这些行业交由民营经济和合作经济来经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竞争性行业中相互竞争,不能充分体现国有企业的优势,也难以实现高效率的生产经营。国有资产应当从这些竞争性的领域中退出,要退出这些领域应当选择适当的方式。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拍卖、出售的方式将经营不佳的国有企业转变为私有企业,改变企业的所有权关系和企业性质,这不是单纯的产权关系调整,在改革过程中要结合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经验,在国有股出售前要成立独立于政府的私有化立法与政策委员会,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国有企业还可以将自身拥有的经营网络和社会关系、客户群转让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要收购这些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需要的价格要低得多。

经营较好的优质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内部职工集体筹资形式将企业转变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使企业成为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的性质仍然是公有性质,但是产权发生了转变。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应当通过企业转制的方式将企业转变为合作经济或者集体所有制经济,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促进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转,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

2 企业转制的必要性

企业转制就是将企业的所有权从政府手中让位出来,实现以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听命于政府的命令,不能适应于市场的需求。企业转制能够促使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使企业的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企业的经营和生产能力。企业转制重新界定了企业的产权范围,建立了以股份制为主的不同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型经济形式,使投资者共同享有企业经营成果。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当与政府划清界限,减少上级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涉,防止领导的错误指挥导致企业遭受损失,最终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3 企业转制需要有关金融管理措施的配合

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运营出现了比较多的弊端,且依靠自身体制已经难以使境况得到改善,致使许多企业权责不明,经营效率比较低下,企业内部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经营资金通常都是通过银行解决的,导致很多企业的资金运作机制难以与市场经济相配合。所以,企业要想成功实现转制则离不开有关金融措施的配合。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资金的运作机制不能完全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转制前的企业资金使用率不高

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运作效率通常不高,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自身运作效率较低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难以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转制前的企业通常都存在或大或小的权责不清问题,企业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上得不到有力的监督,并且转制前的企业资金一般情况下找不到合理的投资渠道,致使企业资金的使用率不高。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以往的企业需要改变其不合理的资金运行方式,从而为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做好铺垫。

3.2 转制前的企业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资金的运作一方面依赖本企业的资金积累,另一方面则主要是依赖银行贷款。这使得转制前的企业过分的依赖于银行贷款。其消极后果就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自身运作的自主性,企业稳定的资金流难以实现,这样下去必然会阻碍日后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同时,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也使得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来面对国家宏观的经济政策调控所带来的风险,致使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3.3 转制前的企业资本结构不甚合理

转制前大多数的企业的资本结构都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此外,转制前企业的新增资金贷款许多都是通过非正常的占用方式流失的。其危害结果一方面使得企业出现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在银行的呆账、坏账比例,给发放贷款的银行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4 能够促进企业转制的金融管理措施

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企业依照市场要求来安排日常的生产经营工作,探索并逐步建立起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资金运作方式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企业之所以转制的目的正是要革新以往落后的企业运作模式,建立起一个权责明确,经营运作效率高,有着高效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管理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金融杠杆、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金融信贷和管理方式等手段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转制。

金融管理手段对企业转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4.1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可以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上市融资与银行贷款相比,限制要相对少许多,如果企业选择上市融资,对于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问题是个非常适合的解决方式。通过上市融资解决了资金问题,企业则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有价值的项目中去。革新旧的融资方式需要金融管理的大力支持,加强直接融资渠道的建设将会大大地促进企业转制的进行。

4.2 革新计划经济体制下落后的金融调控方式

以往的金融调控方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配套使用的,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需要探索并确立新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调控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调控部门的任务主要是为市场运行提供完善、公正、透明的金融环境,其角色并不是市场的直接参与者,而是市场守夜人。

4.3 间接融资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摊机制

以往的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其信贷方式所受限制多,在相对复杂得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贷款银行需要放松对企业资金使用上的过多限制,从而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若仍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加以不必要的束缚,则难免大大地增加了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对风险的难度。

4.4 综合多种融资方式

企业改制的资金运作方式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十分重大,企业改制可以借鉴已经经过检验的其他有效方式,包含现代企业通过BOT、TOT、BT等经常运用到的资金运作方式,发挥金融管理对企业改制的促进作用。

4.5 建立配套服务

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金融措施的转变,还需要到位的配套服务,金融部门不仅需要转制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给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资讯服务、资产评估服务和方便的资金结算服务等,使企业成功实现转型,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5 结 论

企业转制能够让政府出让或部分出让企业的所有权,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转制是企业市场化的行为,国有企业能够通过金融管理方面的改革推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的调整,释放企业的活力,更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也能够实现更好的经济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新宁.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管理观察,2014(5):52-53.

[2]尉敏.解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4):85-86.

篇10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制度变迁 转型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方面的因素大大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是原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广泛地实行市场化改革,从经济体制上消除了与以市场经济为本质特点的世界经济的差距;二是更多的发展中国家采用了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发展政策上减少了国家对涉外经济活动的干预。这两方面的变化使得世界经济在空间概念上得到了大大的拓展。其中,原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在20世纪末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本身既是经济进一步全球化的表现,又是经济全球化逐步推动的结果,同时还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条件。欧洲和亚洲一共有30多个国家,占全人类1/4的人口,卷入了这场壮观的变革。这些国家,就是我们所谓的转型国家。

理论上,经济转型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般的制度转换,即从一种制度状态进入另一种制度状态;另一种则特指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发生的制度变迁,即从中央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实践中传统集权型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日益暴露,东欧国家率先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之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也开始了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正是改革的实践,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作用,开始把体制因素纳入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研究之中。经济转轨是一个制度重新设计的过程,转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发展的能力。由于转轨的途径和步伐各有不同,转轨的方式有好几种。其中,有的国家只是在社会主义经济范围内进行改革,如中国;有的国家则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如俄罗斯。转轨是一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从基于国家控制产权的社会主义集中计划经济转向自由市场经济。转轨意味着实质性的改变和引入全新的制度安排。这是一个以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另一次尝试。所以,对转型国家而言,转轨取得最终成功的机会就在于恰当的制度设计能否有效运行。如果对制度安排没有足够的关心,自由化和私有化就无法带来社会预期的经济的效益;如果对实现新体制没有明确的规划,或者对新体制的运作一无所知,就无从谈起及时完好地实现转型。因此,转型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成功完成制度的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是至关转型国家改革成败的关键,好的制度建设对其经济表现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已取得了广泛的认同。

谈及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会有很多诸如原因、影响因素、机制及其路径依赖等问题吸引我们的视线。但这里,笔者想另辟蹊径,以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来探讨其对转型国家制度变迁的影响及其互动关系。

经济全球化促进制度安排的借鉴与趋同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指全球所有国家都被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始点可视为15世纪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甚至更早。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已经很少有国家仍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现代世界经济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日趋加强,以贸易、金融和国际化生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现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越广越深的国家,它的增长就越会按照全球经济增长趋势发展。由于转轨经济完全可以以一种追赶型的方式融入世界经济,所以它们应该比发达国家增长更快。在这种背景下,显然,经济系统的开放性成为了引发其制度变迁的诱因之一。越是开放的经济系统,就越有可能通过与其他经济系统的交流来获取新的有效制度安排的知识,从而扩大可供其选择的制度集合。事实上,如同通过技术的引进可以有效降低独立开发新技术的成本一样,通过借鉴别国的制度安排及其变迁的经验,也可以大大节约一国用于制度设计与创新的研究费用,大大降低其对不成熟制度安排的试验成本。对于转型国家来说,新的制度设置必须建立在计划经济中并不存在的新组织的基础上(因为那时不需要它们)。经济转轨不但呼唤新的法律体系和经济制度,而且需要对新的行为模式加以学习。企业、银行、公务员和政府官僚,甚至一般家庭,都必须改变原有的行为方式,并尽快学会新的模式。所以,笔者认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以及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阶段表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正为各个转型国家的经济开放和制度借鉴提供了非常之良好的契机。

首先,转型国家的经济转轨既是经济全球化进程表现之一,又是经济全球化推而广之的结果,此外还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前提条件。转型国家之所以会在20世纪末纷纷向市场经济转轨,除了中央计划经济本身的一些弊端导致国家经济效率极低,国民生活水准下降,从而从内部产生制度变革的要求之外,某些转型国家突破冷战时期两大对立阵营的限制,开始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恢复经济往来,从而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了其制度效率也不无关系。

其次,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扩展对转型国家制度变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现状的一种客观描述,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渗透,未来的最终发展趋势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则是必经的一个阶段。这些集团以其显著的经济成效吸引着各一体化组织外围的转型国家,因此,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仅是转型国家融入世界经济的绝好机遇,同时一体化组织制度趋同的要求,无形当中也为各个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提供了可选择的模式。

目前,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在转轨经济体中,有许多国家正在与更多的发达国家开展各种交往活动,转型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积极性很高。对于某些东欧国家来说,为了转轨的成功,他们期望加入欧盟。这当然是一个困难而长期的过程,但可以肯定地说,这是整个经济和政治转型中最令人鼓舞的努力。如果能够顺利地加入欧盟组织,那么欧盟的经济制度就会对这些国家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正是这种加入欧盟的期望,成为了中、东欧转型国家努力进行政治和经济体系转轨的动力之一。到1996年,已有10个转型国家——保加利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开始与欧盟进行合作。加入欧盟的先决条件包括具备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存在民主制度,尊重少数民族,合理管理公共事务等等。为了实现加入的目的,它们必须加快制度框架的改革以达到欧盟的要求,因此,在努力加入欧盟的过程中,东欧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会以欧盟的制度安排为路径,逐步与之趋同。

1997年的马德里峰会,捷克、匈牙利、波兰被正式邀请在199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个关于成员国资格的重要决定是由美国参议院于1998年4月30日做出的。虽然北约成员国资格只是严格的政治决定,比欧盟成员国资格的获得容易得多,但是,加入北约将有利于这3个国家加快与欧盟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同时有助于加强外界对这些国家经济状况的信心,并加强外资的进入。

相似的努力,亚洲的转型国家也在进行着。这一地区的目标集团首先是东盟。越南在1995年成为东盟的成员国,老挝则于1997年加入东盟。柬埔寨的加入因为1997年夏天的政治动乱而被拖延了。东盟成员国资格对这些转型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考虑到它们与其他东盟发达成员国的巨大发展差距时更是如此。区域一体化是唯一可以使欠发达的转型国家保持比富裕国家更快的增长速度,从而减小经济差距的方式。这取决于,第一,是否东盟扩张的过程有利于转型国家市场改革的进程,并且最终使其真正转型成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第二,是否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可以使转型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毋庸置疑,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越南已经可以观察到这种态势,价格和贸易的自由化以及某些自由的监管都有利于资本市场和外商直接投资,所有这些都因为加入东盟而得以催化加强。不过,东盟成员国资格并不要求政治和制度方面的条件,这些都可以在加入之后的适当时刻按集团所建议或期望的方式进行改革。这样,就有时间来支持转型国家所进行的必要的改革与调整,这可能会做得更好。

除此之外,在转转型国家之间很可能会产生某些以国际合作和经济增长为宗旨的新区域组织。在苏联解体和经互会解体之后不久,就发生了新地区之间的重新一体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资格绝对可以推动转型国家经济结构和制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