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修复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湿地生态修复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据了解,长江中下游湿地是长江及其支流形成的河流、湖泊湿地区,这里既有湖沼演替形成的自然湿地生态景观,也有人类活动造就的壮观湿地农业景观,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自然-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截至2002年12月31日,已建立了由各级政府和不同部门管理的湿地类型保护区60个。不同保护区的特点不同,保护措施不同,取得的成果也不尽相同。近日,在重庆市开县举办的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培训班上,9位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湿地保护部门和企业的代表进行了精彩发言,为进一步推动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了新的启示和借鉴。
重庆市开县汉丰湖国家湿地管理局局长熊森介绍了在开县实践的湿地修复协同共生模式,通过建立四级管理体系,开展景观基塘工程、林泽工程、鸟类生境工程建设,有效地保护和恢复了湿地生态。
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田昆对长江源头湿地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开展有效保护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措施。
以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与实践为主题,中国科学研究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关保华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水生态系统修复相关技术,并介绍了广东、江苏、湖北等地的湖泊修复成功案例。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利权对长江河口湿地保护的现状、分布生物多样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长江河口湿地保护的主要经验进行介绍,特别是互花米草治理的新模式,已成为多地防治互花米草灾害的良方。
重庆大学教授袁兴中以生态智慧在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工程中的应用为主题,展开了精彩演讲。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了以湿地基塘为主的生态智慧手段是优化生态服务功能、减缓不利生态影响的最佳途径。
南京大学教授刘茂松就如何挖掘自身特色开展湿地科普宣教进行了演讲。介绍了如何结合自身特色通过应用现代新技术、科学监测、科学管理来拓展宣教深度。
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罗鸿兵分享了水回馈的测算方法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技术,解释了水回馈是指“向自然界新增或补充的水量和改善的水质”的基本含义,并着重介绍了如何量化水回馈效益、计算水回馈量,以及水回馈计算在湿地恢复中的案例和启示。
篇2
废弃砖瓦厂生态修复规划理论研究
1案例分析总结
通过对过对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杜伊斯堡北部景观公园和北京朝阳公园以及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案例分析,对被破坏的自然环境的生态修复措施及景观的规划改造方面可借鉴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造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场址现状,对于局部地块的保护充分地利用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保留了对自然的记忆。通过这种手法为使场地重建自然稳定的生态系统,并且还能够降低规划改造的成本。
(2)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让那些废弃工业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使场地内的所有废弃工业设备材料都被改造成休闲娱乐场地与设施。
(3)在极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比如:大面积的沙滩草坪、日间的宿营场地、定期举办的音乐节甚至是其代步的游园方式,废弃地改造的同时也满足娱乐需求。
(4)大规模的生态区的建设,不仅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还整合了场地内部的各种资源,形成了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把生态效益发挥到了最大。
(5)实现区域的综合价值,结合周边地块的土地利用结构,通过湿地的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等带动了区域的综合发展。
2废弃砖瓦厂生态修复规划的概念
(1)生态修复的概念: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污染的环境得以修复,同时促进生态系统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并在最终能够构建新的平衡。
(2)废弃砖瓦厂的生态修复规划的概念: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同时运用景观规划和生态工程等手段对已经被污染和破坏的废弃砖瓦厂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如:土壤、植被等)进行修复,从而使其重建正常稳定的生态系统,同时能够形成具有一定社会、经济与文化价值的景观。
生态修复实际上是希望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通过生态工程、环境工程和社会工程等人工手段,增强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作为生态修复本身的含义是并不一定要把现状场地恢复到被污染和破坏前的初始的样子,生态修复的深层含义在于满足场地现状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的再选择或是人工的努力为生态系统构建新的平衡。生态修复强调了人类的能动性,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科学的人为干预尽快地实现被破坏生态系统的优化进程,并使之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3废弃砖瓦厂生态修复规划的特征
(1)特应性
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实际现状,对该地区内的废弃砖瓦厂进行生态修复,规划要因地制宜,充分满足具体需求、利用现状条件;同时要对当地文化的内涵和砖瓦厂本身的景观特色有所体现和表达。
(2)避免二次污染
生态修复规划实现了生态与景观的融合,使二者能够协调发展,从而避免了景观规划改造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再次污染。
(3)经济性
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采用经济可行的设计方式或措施并在规划过程中遵循3R原则,对废弃的工业遗迹实行再利用。
马良庄废弃砖瓦厂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与地貌
马良庄废弃砖瓦厂位于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规划面积900亩。东邻黄河故道,与平原县连接;南和夏津县交界;西、北两面隔卫运河;东北濒四女寺减河,与德州市为邻。德商高速公路和南水北调工程穿境而过,跨越全县大部分地区。独特的区位交通条件使武城成为德州和山东的“西大门”。
马良庄废弃砖瓦厂位于武城县郊地段,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地形地势单一,缺乏变化。但该砖瓦厂烧砖挖土均为没有规划的就地取材,这使得原来平坦的土地上形成了许多形状、大小、深浅不一的窑坑。砖厂废弃多年后,原来因肆意取土所形成的窑坑内已经蓄满雨水,其中最大的一个窑坑已经形成了一片面积约为300亩的人工湖面。
2土地利用现状
砖瓦厂在废弃期间,场地西南侧的地块由于地形平整,被污染和破坏的程度小,因此,恢复了一定的农业生产工作。其他的区域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基本未受到人为干扰。场地内东侧遗留有两处废弃的砖窑,一座高达38m的烟囱以及随意堆砌在路边的废旧砖瓦。
3植被现状
园区内植被量少、种类单一,只有当地野生地被和少量灌木,基本上没有大型乔木;在岸边、浅水地段有自然生长的水生植物,如芦苇。园区内未能形成任何稳定的植物群落,整体呈现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初级阶段。
废弃砖瓦厂生态修复原则
结合马良庄的实际情况,以废弃砖瓦厂的生态恢复和绿化为基础,以综合农业开发和景观营造为提升的规划策略。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开展生态农业和农业观光尊重场地现状,尊崇充分利用、适当改造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结合人工措施对废弃砖瓦厂进行生态修复,从而构建适合其发展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因地制宜,让规划改造后的景观能够融入到区域内的生态系统中,尽量减少景观对环境的负干扰;传承历史文化,注入场所精神为园区的规划注入灵魂,在园区内打造科普、文化和环保教育基地;整合生态、景观和休闲旅游资源,形成资源、环境、经济的有机结合和可持续发展。
废弃砖瓦厂景观与生态修复规划设计
1总体规划布局
针对废弃砖瓦厂的现状,规划布局的重点主要在砖瓦生产区,包括废旧砖窑、设施、烟囱等;取土坑区域,由许多大小、形状、深浅不一的窑坑组成,且大多总体范围也没有规则可言。但是,正是废弃砖瓦厂这种特殊的地形和肌理,蕴含着特色工业景观的潜力。
在总体规划的平面布局上,重新整合废弃砖瓦厂内部结构、组织内外部地块的关系,为场地构建有序的景观格局。具体来说,园区的规划方案是在生态修复、景观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现生态修复的重要部分就是构建人工湿地,因此规划的总体布局围绕园区内水体进行,且其中最主要的南北景观轴线就贯穿了园区内的各部分水体,连接入口广场、酒店会所与生态餐厅、光明塔。东西方向的一条景观次轴控制全园纵向景观,平衡整个园区因与城市干道斜交造成的倾斜感。并将生态有机农业、观光休闲与旅游度假相结合,在南北向将园区划分为三区(酒店会所区、娱乐休闲区、农业生产区)、多节点的总体布局模式(图1-4)。
2植物景观规划
2.1配置原则
适地适树,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或是适当引进一些适应性强、耐瘠薄的优良植物品种;自然美观,突出季相变化,发挥植物在景观中的思维空间作用;经济适用,注重植物群落的形成,降低前期投入及后期养护费用。
2.2配置模式
废弃砖瓦厂场地的植被重建工作还考虑土壤的各方面水平,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植被的重建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作用。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期和适应期才能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乔灌草模式具体的种植模式要结合景观的空间布局来进行,可以通过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模式。
(2)乔草、灌草模式废弃砖瓦厂中的土壤条件会有所不同,对于那些土壤肥力较低、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块,可以先采用乔草、灌草的种植模式来快速恢复植被,改善土壤条件,同时还可体现简约、粗放的植物景观。
2.3植被分区
对场地内的植被进行恢复与重建是对废弃砖瓦厂进行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马良庄废弃砖瓦厂规划设计中将植物景观总体规划分为六个区、两个种植带,即入口种植区、文化广场种植区、湿地景观种植区、认知花圃种植区、农业生产种植区、疏林草地种植区、滨水休闲种植带、防护林带、应用的植物种类。
3生态修复规划的具体措施
3.1构建人工湿地
武城县马良庄是降水充沛且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废弃砖瓦厂内会形成大大小小的水坑洼地。通过对地形的整理,将其规划成人工湿地,结合不同的水体形式来形成多样化的空间效果并利用构建人工湿地的生态工程措施对废弃砖瓦厂场地进行生态修复。规划后的人工湿地的水深控制在2-4m。规划中不对湖底采用防渗措施,保持水位的季相变化。在人工湿地中还规划了一些小岛,意图利用这些人工的小岛来对湿地的内部空间进行划分,从而可以形成开阔、封闭、半封闭不同的空间效果。结合不同的湿地空间来构建湿地植物群落。主要分为水生植物景观设计、岸边植物景观设计、岛上植物景观设计三个部分。
3.2驳岸的设计
根据现状条件驳岸的改造采取以下措施:
(1)降低原驳岸堤顶高程,同时减缓驳岸坡度。通过竖向设计,适当降低场地内水体岸边的高程,拉近人们与水面的距离,有效改善人们站在岸边时的空间感,形成亲切、自然的局部空间。
(2)减缓驳岸坡度,在局部修建两级驳岸。适当拉长堤顶到岸边的水平距离,构建一个从陆地到水体的过渡区域。在这些过渡区域中还可以栽植湿生或水生植物,使其在不同的季节形成变化丰富的季相景观,同时软化驳岸,构建以植物为主的自然护坡。一级驳岸标高控制在21.6-22.5m,第二级驳岸标高控制在21.2-21.9m。
(3)以软质驳岸为主,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在生态型护岸工程中,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在岸坡上合理引入植被,包括草本植物及木本植物等。软质驳岸有着保持水土,护岸固坡的生态功能,还能展现自然的植物景观。
(4)增强亲水性,在局部修建硬质驳岸。充分分析大众的行为心理,对水体进行整合性设计,选择行为发生的合理区段,进行水体空间的规划。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水岸线设计,在满足人们亲水愿望的同时还可以形成不同的水体空间。例如,修建亲水平台为人们进行亲水休闲活动提供适当的场地;结合种植设计及路网设计修建木栈道,形成特色的水上游憩线路等。同时采用以下五种驳岸形式:驳岸形式一:驳岸的纵向坡度较缓,在这段过渡区域上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在恢复场地内植被的同时还能为湖岸营造出自然植物景观空间(图5)。
驳岸形式二:结合人工湿地的构建,维持控制水深。在岸边种植湿生、水生植物,充分展现自然的软质驳岸和丰富的季相变化(图6)。驳岸形式三:结合沿湖道路建设护坡护岸,让人们能够时而穿梭在密闭的林下,时而走出树林来到开阔的水面边上,领略不同空间变换所带来的乐趣(图7)。
驳岸形式四:结合亲水平台形成的硬质驳岸,满足了人们进行亲水活动的愿望,结合景观小品、运用乔灌草的种植模式来为这一区域打造极具观赏性的亲水景观(图8)。驳岸形式五:文化广场上中局部的硬质驳岸。此驳岸形式也应用于码头部分,在岸边也不再种植水生植物,而是将驳岸完全硬化方便船只停靠(图9)。
3.3废弃烟囱与砖窑的规划改造
首先对烟囱的基础进行加固,解决其安全问题。规划中保留烟囱最原始的外观,也就是保留了历史对这座场地所留下的印记。而对于烟囱的改造主要围绕其周边的环境来进行,根据测量结果显示烟囱高度为38m。那么对这一空间环境的改造主要分为两个方向来进行,一是在烟囱周围设计一些景观来削弱烟囱的高压感,另外就是加强烟囱的控制力,烘托显现烟囱厚重壮观的景象。在规划中选择了后者,烟囱北侧的文化广场正是用广场开阔的景观视线效果来烘托烟囱的立体感和它的主导性(图10-12)。
通过实地考察,废弃的砖窑已经不再具备使用功能,局部的窑墙和窑顶的已经坍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规划中将其拆除。但在原烟囱的东北侧规划了一处滨水的文化广场,用以向人们展示制砖的历史、工艺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
3.4废弃材料的再利用
在场地内堆放着砖瓦厂停产前留下的,大量的废旧砖瓦。设计中将其作为特殊的施工材料,而对于这些废弃砖瓦的利用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利用这些砖瓦设计出具有特色图案的铺装,应用在入口广场和文化广场上,穿插在道路的节点上;利用砖瓦砌筑的景墙,结合文化展示来体现砖瓦厂的历史痕迹;或是设计一些以这些废弃的砖瓦为主题的景观小品、设施。这在规划设计中,不仅实现了废弃材料的再利用,还能体现出一定的景观价值,让人们在游览的同时还能在细节上体验到原砖瓦厂留下的痕迹。下图为利用废旧砖瓦作为施工材料的景观小品,砖瓦作为面层镶嵌在小品的立面,以及利用废弃砖瓦设计的景观小品的立面图和铺装平面图(图13-14)。
4.5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是“整体、协调、循环(良性—、再生”,是生态农业基本原理的运用。
(1)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土壤蓄热的塑料大棚增温系统
根据研究表明,该系统具有明显的白天蓄热、夜间放热的效果,并且还具有长期蓄热的潜力,有效地满足农作物在连续阴天时的地温需要。
篇3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应用实例,发展前景
湿地是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被誉为“生物超市”、“自然之肾”、“物种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湿地是由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自然综合体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是生物重要的生存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
近年来,随着湿地破坏与退化带来的环境功能丧失和生态问题的爆发,一方面反映了湿地系统在环境中的重要地位,也在客观上为湿地科学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通过近20年人工湿地上的研究和实践,其在污水处理中显露的良好发展潜力,将成为今后水处理研究和生态修复的一项重要组成。
(一)人工湿地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原因
1、它能够利用基质-微生物一植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同化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径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使其增产,实现废水的资源化与无害化。
2、它具有投资低(150~800元/吨)、耗能少、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廉(0.1~0.2元/吨)的特点,因此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基建和运行费用仅为传统二级处理的1/l0~1/2,胡康萍等,1991)。
3、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及构成景观的一部分,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因此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二)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
在一定的填料上种植等特选的植物,将污水投放到人工建造的类似于沼泽的湿地上。当以富营养化为主的污水流过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人工湿地时,经沙石、土壤或一些其他构筑物混合组成的填料床过滤,污染水可以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曲折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而填料上植物根际的多种微生物活动,增加了湿地基质的透水性,与周围环境的原生动物、微生物等形成各种小环境,通过氧的传递,更加增强了净化废水的能力。人工湿地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因此更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以及城市污水一类。人工湿地可分别处理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与可溶性物质。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构造中的填料层被沉淀、过滤、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而可溶性有机物则可直接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
(三)人工湿地应用实例——昆明市体育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景观工程
实际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以其独有的优越性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和重视。投资建设成本小、运行费用低、运行技术低、能够结合景观进行建设,具有景观美的效果,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接纳,也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昆明市体育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景观工程,建立了一个成功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该景观工程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于2008年10月开始重建,结合氧化塘、表面流、水平潜流等工程工艺,达到CJ/T 95-2000景观回用水标准的要求,处理能力达每天2000立方米。截止目前,运行正常,出水达标。
但工程施工前的景观河道中,黑色的水,根本看不清河中的金鱼,汇水也因蓝藻的滋生而泛绿。施工一个月后,可以看到水质明显改善,景观效果也更加柔和,以前的一汪绿水也变得清澈,大量的污染由于填料的过滤与微生物的分解而消耗,使得水体透明度提高,沉水植物能够大量繁衍,进而促进了群落恢复的良性循环。作为一个改造工程,它将原本用于景观绿化的水系(河道)结合人工湿地(填料)进行改造,应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至少它是一次有效的,有非常可行借鉴意义的尝试。可想而知,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如果直排,其结果必然是那一汪绿水的。
工程秉承湿地景观的理念,采用潜流、表流湿地相结合的结构模式进行景观化设计,不生硬,不造作。但由于工程缺少必要的前处理,且工程占地面积所限,水力负荷较大,因此,运行维护任务繁重,繁茂的水生植物残体收割必须每月清理一次。得益于水域微环境的修复与重建,使其自然衍生了大量的沉水植物,这是水域生态修复工程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通过沉水植物的自然衍替、循环和持续发展实现水体的自净。
(四)人工湿地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中小城镇众多,人口密集,资金、技术有限,发展大型的污水处理厂有很大的困难,因此人工湿地技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早期,人工湿地主要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或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工艺改进或者与其他系统进行组合后用于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或公路径流、暴雨径流等非点源污染的治理。
近10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设计人工湿地处理工业废水,并认为人工湿地独特而复杂的净化机理使其在含重金属工业废水和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工业废水(含有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碳氢化合物、植物油、有机酸、乙醇、乙醛和酮)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系统对BOD的去除率达89%,对COD的去除率高达92%。一些学者在淀粉工业、制糖工业、食品工业和奶制品加工废水的处理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学者的研究工作肯定了人工湿地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的高效性,从而进一步表明人工湿地在治理工业废水中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使用价值,并为类似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树彪、董仁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应用与研究进展》
[2]于少鹏、王海霞、万忠娟等《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篇4
水文形态;白河白河湾段;生态修复;小型湿地;怀柔;北京
[摘要]
选取北京市怀柔区白河部分河段为研究对象,在2010—2014年对其河流水文形态进行了5次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河流水文形态逐年变差,2014年研究区河段保持自然河流水文特性的河道长度只占研究区河道总长度的14.7%;河流水文形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业发展对河流扰动的增加、不合理的河道整治工程和当地群众较差的河流生态保护意识。在充分了解河流水文形态破坏的原因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河流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纵向以潭代坝、横向生态护岸和局部小型湿地等适合研究区河流水文形态修复的治理模式。
水是生命之源,在广阔的内陆地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与否对保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动态、非平衡和非线性的系统,其健康离不开河流正常的水文形态,河流的许多功能都是以河流水文形态为基础的[3]。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区河流的正常水文形态正遭受着严重的毁坏。北京市郊区(怀柔、延庆、昌平、密云等区县)多为山地地形,水系较多,水量也较为充沛,自然景观非常秀美,旅游业近年来非常火爆。受此影响,短短几年内,京郊河流也相继出现了水质污染、河道连续性遭到破坏、河岸固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诸多生态问题,对北京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要对京郊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就必须对其河流水文形态的破坏形式、原因进行研究,并了解当地群众对河流的需求,进而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依据。在这种背景下,2010—2014年,我们选取北京市怀柔区白河白河湾河段进行了连续5年的实地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了该河段水文形态的动态变化趋势,并结合相关的河流修复研究探讨了京郊河流水文形态的修复模式,希望能够为北京市郊区河流的生态治理提供依据。
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京承高速后安岭村附近的白河湾段,调查河段全长10km,途经后安岭、胡子沟、狼虎哨、白河北、梨树沟、青石岭、五道梁等自然村。该段河流为山区河流,水量充沛,四季无断流,河床多以石质和沙质为主,水质较好,森林覆盖率70%以上,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湿润,冬季寒冷少雪。全年日照时数2800h,年平均气温9~13℃,无霜期170~200d,年平均降水量600~700mm,主要集中在6—8月。经济发展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其中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年接待游客过万,是怀柔区比较有特色的旅游区之一。
2研究方法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2.1.1调查内容河床底质调查。目测河底材料,如卵石河床、沙质河床等,判定河床底质为人工化、半人工化或是保持自然状态(人工化主要为浆砌石结构,半人工化为人工采用近自然材料铺设,保持自然为河流保持天然的底质形态)。(1)河流连续性。包括河流的横向连续性和纵向连续性,主要调查影响径流、泥沙和生物连续性的工程或行为,并测量拦挡建筑物的高度。(2)河岸改造。确定河岸的改造状况,分为保持自然、受宽型护体工程束窄和受窄型护体工程束窄三种形式,其中:没有人工护岸工程的判定为保持自然;一岸或两岸建有石质护堤工程,距水体较远,部分束窄河流空间但影响较小的,判定为受宽型护体工程束窄;一岸或两岸建有石质护堤工程,距水体较近,部分束窄河流空间但影响较大的,判定为受窄型护体工程束窄。(3)外界胁迫因子。包括取水、倾倒垃圾、排放污水、采砂等行为。
2.1.2调查方法调查时段为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调查时间为每年的10月,调查方式是按照调查内容对河流的水文形态进行实地踏看,记录相关数据,并拍摄实地照片,调查完成后将所有数据归纳整理、存储。
2.2数据分析方法调查数据按照北京市水文形态分级判定试用导则进行处理,详见表1。
3结果与分析
3.1水文形态变化趋势将按照河流水文形态分级办法处理后的5年调查数据用EXCEL绘制成图1。2010—2014年河流水文形态的总体变化情况是:Ⅰ级河流水文形态由2010年的45.4%下降到2014年的14.7%;Ⅱ级由32.3%下降到16.7%;Ⅲ级由11.2%上升到23.5%;Ⅳ级由6.7%上升到32.7%;Ⅴ级由4.4%上升到12.4%。从数据上看,调查河段的水文形态急剧恶化,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复。
3.2水文形态破坏的主要方式在5年的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将河流水文形态破坏的形式及规模做了详细记录,归结整理如下:浆砌石工程护岸2.45km,横向拦挡建筑物17处,硬化河床200m,裁弯取直河道1300m,修建浆砌石亲水平台6处、河岸带游览栈道6.2km等。
3.3原因分析京郊河流水文形态的主要破坏方式就是对河流连续性的破坏,尤其是拦河建坝蓄水、河岸硬化等一些不合理的工程建设。(1)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河流生态破坏。近年来京郊休闲旅游业飞速发展,为了吸引游客,多通过拦河建坝的方式营造水面景观,部分缺水地区为了能保留水面,甚至将整个河道硬质化。(2)多部门任性的河道整治工程。政府、民间都希望通过河道整治工程,实现其目的。如土地部门搞“河道治理”是为了围河造地,土地复垦;建旅游度假村搞“河道治理”是为了围河建饭店、旅社,建水景观;在河道上游搞“河道治理”是为了拦河蓄水,抢占水资源;当地政府搞“河道治理”是为了提高当地的GDP水平。(3)对生态河道的认识有待提高。对自然河道的生态功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对生态河道缺乏研究,习惯上沿用城市河道的治理方法治理山区河道。在认识上,生态河道存在城乡差别,城里人更喜欢自然的河流,乡里人更喜欢人工的河流。
4修复模式探讨
为了社会经济发展而对河流过度开发是河段水文形态破坏的主因,如拦蓄水源形成水面景观、开发漂流等娱乐项目。我们认为,研究河段的生态修复必须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采取以经济为基础、以生态为保障的修复模式。基于此,借鉴国内外相关的河道治理文献和工程案例,我们提出了纵向以潭代坝模式、横向生态护岸模式和局部小型湿地恢复模式。
4.1纵向以潭代坝模式在京郊地区,河流多为季节性的中小河流,河道上的横向拦挡建筑物也相对较矮,大多不超过2m,具备通过开挖深潭来代替工程筑坝的条件。王兵等[4-5]认为,自然界的深潭多位于跌水附近,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深潭多位于河道右侧。因此,在以潭代坝模式中,深潭的位置位于原拦水建筑物的前后;在深潭开挖过程中,应由浅到深,形成一个平滑的曲面。深潭开挖完成后,要对原来的拦水建筑物进行拆除,并利用碎石、木材等材料,人工修建一处近自然跌水[6]。在跌水附近浅滩处,种植水生植物,进行区域绿化美化,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
4.2横向生态护岸模式在京郊河流的治理过程中,存在不根据河流实际盲目采用工程护岸的行为。我们认为,在对河流实施护岸工程措施前必须明确具体的实施对象。对一些人口较少,附近没有农田、村庄,防洪压力不大的河流,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浆砌石河岸防护工程,应尽可能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态。而在一些防洪压力较大的区域,应根据河流防洪设计水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尽量使用生态的护岸方式。
4.3局部小型湿地模式小型湿地的构建对河流的水文形态有一定的要求,在选择构建位置的时候应选择水量相对较多、流速较慢、水面较宽的河段。在构建小型湿地过程中可能会对河流进行蜿蜒化和拓宽改造,因此应该选择河床较为宽阔的地带。
5结论与建议
(1)2010—2014年,研究区河段河流水文形态逐年变差,到2014年研究区河段保持自然河流水文特性的河道长度只占研究区河道总长度的14.7%,这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河流水文形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业发展对河流扰动的增加、不合理的河道整治工程和当地群众河流生态保护意识较差等。(3)综合研究区河流水文形态现状、社会经济需求,应试点推行纵向以潭代坝、横向生态护岸和局部小型湿地生态修复模式,并以科学的方法验证修复效果,以期为京郊河流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董哲仁,孙东亚,赵进勇,等.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J].水科学进展,2010(4):550-559.
[2]董哲仁.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多样性[J].中国水利,2003(11):41-43.
[3]钱正英,陈家琦,冯杰.人与河流和谐发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88-93.
[4]王兵,刘慧博,李峪,等.深潭的功能及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构建模式[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3):108-111.
[5]王浩,章明奎,韩冰.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究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2008(6):76-79.
篇5
关键词:城市 , 湿地生态公园 , 建设原则,问题,改善措施
Abstract: protecting wetlan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in the human surviv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 that is th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Wet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society have been extremely high atten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wetland ecological park construction principl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urban wetland ecological park construc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tland ecological park specific strategies. Designed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goal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the city, the wetland ecological park, construction principle, problems, impro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湿地公园具着抵御与调节洪水、减缓径流、调节气候、控制污染与降解污染物等方面的动能,对全球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具有巨大的生产功能,丰富景观和文化的价值。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湿地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正是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和系统的不易恢复性,湿地的保护和开发一直都受到社会极高的关注。
1 城市湿地生态公园的建设原则
城市湿地生态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在美化环境中的作用。
1.1 系统保护的原则
(1)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 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 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 提高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对本地所造成的危害。
(2)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 保持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 保证湿地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 确保动物的析息、 避难场所安全; 避免人工设施的大范围覆盖; 确保湿地的透水性, 寻求有机物的良性循环。
(3)保护湿地环境的完整性: 保持湿地水域环境和陆域环境的完整性, 避免湿地环境的过度分割而造成的湿地环境退化; 保护湿地生态的循环体系和缓冲保护地带, 避免周边经济及环境发展对湿地环境的过度干扰。
(4)保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 保持湿地水体、 生物、 矿物等各种资源的平衡与稳定, 避免各种资源的贫瘠化, 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2 合理利用的原则
(1)合理利用湿地开展科研与科普教育活动。
(2)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3)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
(4)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
1.3 协调建设原则
(1)湿地生态公园的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相协调, 体现自然野趣。
(2)建设项目的建筑风格应与湿地生态公园的整体风貌相协调,体现地域特征。
(3)公园建设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湿地环境的生态化材料和工艺。
(4)严格限定湿地生态公园中各类管理服务设施的数量、规模与位置。
2 湿地生态公园的建设案例分析
2.1 公园概况
某湿地生态公园北起横峰街道,南至城东街道,规划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一期公园位于水网密集地带,南北长920米,东西宽650-750米,总规划用地面积为0.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25平方公里,水面率为32%。
2.2 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
(1)从现状城市用地情况来看,中心城区特别是横峰、石粘有大量散、脏、乱、污染严重的厂房、住宅、商业建筑,对整个公园生态区的保护、整治和开发带来现实的困难。本城市湿地生态公园的建设,涉及城东、城西两个街道的整村拆迁和土地农保调整征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建设推进。
(2)城市建设对湿地水网的破坏。本城市的河流、水道与城市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紧密相依。在新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水网的形态已发生彻底的改变,流经本湿地生态公园的河流,因城市建设的需要,或被裁弯取直,或被侵占河道,或被填掉支流,这对公园的湿地和水体的破坏是难以逆转的。
(3)环境污染严重。湿地周边村庄密集,人口较多,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工业污水通过河道流入湿地,污染负荷大大超过了湿地环境的承受极限,导致湿地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种类减少;由于稻田等人工湿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池塘鱼类放养过密,河道被用于养殖珍珠贝,不仅污染水体,而且使生物多样性受损,造成本公园湿地内动物、湿生和水生植物种类偏少;村边、河浜随处堆积的垃圾,更是远离了原先的优美环境。
2.3 改善湿地生态公园建设的策略
2.3.1促进城市湿地的建设和合理利用
篇6
1.1案例的典型性选择北京园博园的修复和改建这一案例渗透生态学观点
之所以选择园博园这一案例是因为:
①园博园的建立是发生在学生身边且惠及周边百姓生活和环境的生态学事件,学生熟悉而且有兴趣;
②如果仅仅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而没有对环境的改造,就不能体现出生态学观点在指导人们行为中的重要性,不能体现出观点的价值;
③园博园修复和改建的过程中处处体现了设计者所持有的生态学观点,如系统的观点、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等,正是这种观点指导设计者的行为,出现了园博园这一生态修复亮点。
1.2教学思路以园博园的修复和改建过程为线索,串联本节课的知识和观点
选取特定的内容引出所要复习的生态学知识和原理,依托于生态学原理渗透生态学观点。每个知识点的复习策略和渗透的生态学观点又有所不同。资料1: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在教师提问引导下,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渗透整体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生物多样性的观点。资料2: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师和学生以流程图的方式共同构建概念体系,学生应用概念体系解决问题,渗透联系的观点。资料3:复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套图法进行,通过问题串由整体到局部,不断细化,渗透联系的观点。资料4:复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现象,体会信息传递的作用,渗透联系的观点。资料5:复习生态系统的稳态。以教师讲授为主,从系统角度阐明生态系统的稳态调节机制,学生分析稳态的影响因素,渗透系统的观点、动态平衡的观点。
1.3教学流程
引人:你们去过园博园吗?当你漫步在花团锦簇的园博园时,你能想象得出,这里昔日曾是永定河畔的沙子坑和垃圾场吗?一个面积达140hm2、填埋了30年建筑垃圾的大沙坑,是怎样变成了公园,、了白人士,士?^r佑工士為七袖仏从曰还是一个有山有水、汇集天南海北植物的园林集大成者?它是如何完成“化腐朽为神奇”的?园博园的每一寸土地,都体现着科技的力量,而科技的背后是科学原理的支撑,也是设计者观念的体现。当然也包括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学观点,下面我们就走近园博园,解读其中所蕴涵的生态学原理,体会设计者的生态学观点。资料1:“湿地园”施工的大概流程:第1步,水下立体工程施工,清理地基,铺设减渗层(新型地基材料),达到水大可渗、水小可存的储水要求;第2步,回填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和砂石,土壤取自原有水生生态系统的河底;第3步,栽培本土水生及湿生植物如芦苇、香蒲、千屈菜等,并注水;第4步,引人草鱼、鲤鱼等水生生物。问题1:尝试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分析这4步对于改造湿地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问题2:引人的动物与植物之间有何关系?资料1的目的是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部分内容是在初中生态系统知识基础上的复习整理深化,学生较熟悉。因此采用学生独立构建概念体系的方法完成。教师的问题起到提示思维的作用。生态学观点的渗透体现在分析资料时重点思考:为什么这4步是一个整体(整体的观点)?动、植物之间有何关系?为什么选择本地物种(联系的观点)?为什么用已有水生生态系统的河泥?为什么要引入多种动、植物(多样性的观点)?资料2:在考虑了生物间营养关系的基础上,湿地园中栽培了30多种水生生物,仅芦苇数量就超过百万株。但是工作人员介绍,在该生态系统建立的初期,需给鱼类投放食物,以后会逐渐减少投放量直至不投放。工作人员还描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工程即将完工的时候,就有鸟类在此活动,现在喜鹊已在这里筑巢,安家落户了。问题:请你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思考,为何最初要给鱼类投放食物?为何开始喜鹊仅仅是这里的匆匆过客,之后才在这里安家?能量流动图解的构建。ar.情境2的目的是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部分内容为第1次复习,采用流程图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边回答问题边绘制完成。即教师先出示部分图画,在此基础上不断添加新的内容,逐渐展开到整体,然后学生运用原理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渗透联系的观点。资料3:在介绍园博园招摹志愿者的活动时,工作人员这样描述:园博园刚刚开园,又逢暑期,游客增多,很多游客的环保意识较弱,随手丢弃了大量垃圾,需要志愿者帮助清理游客留下的塑料袋、纸巾等,此外还需要清理枯枝落Bt问题1:为了维持整洁的环境,清理塑料袋和纸巾是必要的。但是-个自難生态雜是不需要清理落叶的,这些落叶去哪儿了?问题3:请从物麵环的角度分析,清理落叶补充氮丨憐等滅盐’細了減循關哪个环节?问题4:能量流和物质循环有何关系?B6资料3复习物质循环及其与能量流动的关系。虽然也是第1次复习,但相对于能量流动,学生易把握整体,所以先呈现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学生再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完善概念体系。对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学生已有一定的物理学和化学基础,可以阐明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传递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和转换,物质分解和合成伴随着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对园博园物质循环需要人工干扰的事实,体会生态系统的联系性和整体性,麵M最终鍵痛念M帮鮮生认同生态細勺联系性和整体性。冑料4:漫步在ii博园,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虫鸣阵阵、蛙声起伏,这些大自然的声、色让人愉悦。从生态雜的紐看,这些都是信息,而且随冑日指随续生态雜通发展,信1、的种类会越来越丰富。问题:你知道哪些民谚或词语、诗句描述的是生态系统的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哪些?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何作用?资料4复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于生态系统的信息学生总以为是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这里设计了一个小活动,利用学生熟悉的词语、诗句等(如“巢居者先知风、穴居者先知雨”、“春江水暖鸭先知”、“招蜂引蝶”、“迁徙、洄游”等)将信息具体化,然后将信息归类,最后通过分析信息丰富度的变化,理解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一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系统,信息传递是系统调控的基础,是系统组织程度或有序程度的标志。从信息作用的角度认同生态系统的联系性和整体性。资料5:管理人员介绍“园博园需要定期除虫、浇水、施肥、补种绿植,人工维护费用是将来园博园一项巨大的开支”。问题1: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人工维护就能实现稳态,自然生态系统是如何维持稳态的?问题2:为何园博园目前不能自然维持稳态?问题3:人工维护对于园博园这一生态系统起什么作用?通过反馈的一般机制认识生态系统的8)0资料5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14。由教师导构建生态系统反馈调节的概念体系。通过本节复习课,学生应能够认识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的属性,自我调节是系统的一个基本属性。自我调节机制是反馈调节。在反馈调节机制的基础上,应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解读生态系统—甘?丨,mus的反馈调节基础,分析调节能力的影响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园博园目前的维护是为了将来的不维护,为此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的工作,也需要每个游客的自律。此外,联系、开放和从属也是系统的属性。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系统,也是开放的系统(和周围系统的联系),也具有从属关系(某一具体的生态系统从属于另一个大的区域生态系统)。让学生在认识生态系统的系统属性基础上,认同和形成系统的观点。小结.生杰手统将生系统的5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说明中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生态系统的能,结构的复杂、功能的完善,两者相互协调的表现就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渗透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观点。
2教学反思
篇7
关键词:水生植物;园林建设;生态功能;应用
一、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的概述
水生植物在园林观赏的植物系当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倘若缺少水生植物的注入,园林建设的整体上会给人一种干涩、硬朗的感觉,古语有云: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就拿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威尼斯水城和中国的周庄,中外园林城市都将水来衬托出水的城市的灵性。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无一例外的将水生植物当做园林重要景观要素重点突出,这其中包含着动态水景和静态水景,所有的这一切都归功于水生植物的意境创造。中国老百姓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稳步提高,城市绿化、风景式小区、绿色地产开发的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也因此在园林建设当中,人们对水生植物的观赏性越来越重视,对它们建设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些客观的因素铸成了园林水生植物发展的大好契机。
二、水生植物园林应用取得成效
水生植物本身具有净化水质、景观观赏和及生物多样性高的功能特征,其功能的效用已经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而且被一些国家广泛地运用到园林当中,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得净化处理、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以及建设、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和公园水景、居住区水景等方面的应用。在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方面,水生植物最具有价值的功效就是可以超强的吸收重金属元素和富营养物资、对有机污染物质的降解。我国众多园林当中应用最成功的应属成都的活水公园,它将城市园林水景艺术与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工艺相结合,利用类鱼形人工湿地系统结合水湿植物的应用,错落地种植了菱自、芦苇、凤眼莲、营蒲、浮萍、水烛等水湿生植物,这些植物对吸收和过滤或降解水中的污染物的不同功能各有侧重。
随着城市湿地保护与湿地恢复的发展,我国各地的城市湿地公园已经相继建立起来且取得良好的生态保护效应,而作为原始材料的水生植物,不仅充分发挥了其景观和生态修复的功能, 还为其他的生物物种提供了栖息之地,丰富了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西溪湿地在这一方面的应用就比较成功,在最初选择湿地种植物种时,西溪湿地就为打造生物多样化和自然化,选择了很多种符合当地的水生生物物种,并且将那些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境外物种也引种过来,在植物群落配置上,将生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不仅保护了开发之前的湿地植被,同时在城市当中营造了一处自然清新、闲适的场所,为人们体验湿地、亲近自然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体验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增强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
三、水生植物原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和研究项目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生态建设和园林建设,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建设当中也出现了一些科学和技术上的问题,也影响了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的建设。其一是因为水生植物园林应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研究和建设项目,其中涉及到得学科有水生植物生物学、水生生态学、湿地科学、园林科学和环境科学等相关的知识学科,其中的复杂应用很难操作,这些学科的研究和应用水平的不一致的应用程度,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第二个原因就是理论开发与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三者的严重脱节,再成熟的理论研究,及时没有相应的技术开发,是不可能转化为操作性可行的技术的。第三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城市的水景建设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很多方面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序,相关的人才和技术研究也比较缺乏和落后。在水生植物园林应用建设的整个过程当中,都缺乏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在应用当中出现的问题一般包括如下的三个方面:
生物物种缺乏多样性
(一)我国的水声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是可供挑选的植物有400多种,但是园林建设中一般采用的大都以黄菖蒲、睡莲、慈姑、芦苇、千屈菜等常用的那十几种,往往在不同的园林水景当中你会看到相同的景观,没有变换的雷同调色,显得很没有生机。近几年,引进的优质水生植物花叶种类和园艺品种有所增多,例如花叶芦竹、花叶水葱、梭鱼草、再叶花等一些珍贵品种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物物种的相对缺乏,但是目前整体上所应用的物种不足整个水生物种的两成,在力度上仍显得不足。因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问题应该引起园林建设部门的充分重视,尤其是要积极推广应用适应性较强的野生水生植物材料。
水生植物尽管配置仍显单调
(二)现阶段,水生植物的配置大多采用了平面上灵活的自然式布局,植物群落的设置采用边缘线形状,排列比较柔和。但有些水生植物的配置只讲求观赏性忽略实用性,而任意种植,使有些繁殖能力强的品种迅速繁殖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破坏水体环境的生态均衡。在新建的人工园林中,所用的水生植物一般都是品种单调的,而且很少有搭配很好的景物。在建设中也缺乏与湿生乔灌木之间的搭配种植,导致水生植物景观通常以带状分布于水岸边,造成水际间的立面景观效果相对较差。这知识讲求短时间内的美观,不讲究艺术景观的设计,很少考虑生态物种间的均衡。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水陆间植物景观的序列营造,来丰富整个水体景观的效果,从而营造出水陆间的相互交融、自然过渡的植物景观序列。进一步加强种植适宜水湿环境的乔灌木,以丰富立面设计。
水生植物对于季节也有的要求,一些园林在建设过程中对水生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认识不够到位,冬季景观普遍较差,水面上很多时候都是空荡荡的,甚至会覆盖着枯枝落叶,让整个园林的景观极不协调,因此在园林的设计中要合理使用现有的水生植物种类。并要认真考虑冬季景观的营造。要选择合适的植物,为植物创造好越冬的生长条件,使水生植物在冬天也能有很好的生长状况,这样就可以常年保持好观赏效果。
(三)水生植物的养护不够到位。一种或几种水生植物在原理水域中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繁殖,其群体的整体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在没有进行合适的控制时,势必会造成营养不足,光照和生长空间也会被压缩。只要不间断地从湿地系统中收获那些成熟的水生植物,并妥善地处理收获的植物,这样就能使污水的养分被有效的去除,而且还能有效的预防水体的二次污染。而一些生活在住宅区的管理人员不仅没有将植物的枯体败叶从水中清理掉,水生植物的进化水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反而进一步造成了水体的污染。
有些水生植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不同的水域环境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型。例如矮慈姑,属于沉水植物,同时也是湿生植物。但是很大一部分植物缺乏如此跨度的适应性。由于很多设计人员对水生植物的生长型不是很了解,错误地将湿生植物或旱生植物种植在深水里面,这样的布局严重地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整体水生植物景观。
四、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科学应用
以生物物种多样性为出发点。针对目前物种的单一性和本地物种的应用不够,要挖掘当地有观赏潜力的植物前景,同时引进外地的新优品种,创建种类丰富、结构稳定、景观多样的水景体系。
把握好植物景观的设计。针对景观的单调现状,对园林的各种植物数据进行调查整理,分析案例,针对案例的优劣来对植物物种进行系统布局。
合理实施工程应用。建立相关于水生植物园林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工程中带来的不便问题,积累水生植物种植后期养护管理方面的措施。
篇8
关键词:河流景观规划;景观都市主义;景观规划设计;长利涌湿地公园
Abstract:Riv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producing relatively profound influence on urban economic society, spatial patter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ustom culture. Currently, the absence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river landscape caused that most rivers didn’t come to their full play and faced ser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risis. Applying landscape urbanism to guid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river landscape can promote the joint development between rivers and cities. The specific idea is to break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thinking of constructing river landscape on both sides and to solve four problems of ecological safety, function compound, engineering landscape and urban culture involved with urban rivers from the overall aspect, systematic planning aspect and engineering design aspect.
Key words: river landscape planning ; landscape urbanism ;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andscape ; Changliyong Wetland Park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11-57(7)
1 河流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关系
1.1 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
山水是城市空间格局的基底,河流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据统计,目前我国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流经绝对部分城镇。我国幅员广阔,南北地区河流在水文、水量、水位等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对城市发展中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文化民俗等方面具有共性影响。
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现有城市建设模式对城市河流的生态影响较大,以至多数城市河流失去了原本具有的作用与功能,比如缺乏监管的产业污水排放破坏了河流生境,高密度的河流护堤硬质铺张影响了水质的自我修复,擅自改变河流形态影响了汛期防洪要求,较多的滨河住宅开发侵占了公共岸线资源。
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是运用工程设计技术,综合解决河流所涉及的生态安全、经济社会、文化休闲等综合问题,推进河流与城市共生发展。在日益注重“城市特色”、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需要突破传统的“唯工程论”思维,基于城市共生视角优化其工作思路与技术路线。本文在总结传统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景观都市主义概念,探析新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1.2 目前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普遍存在政府、开发企业和设计师对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多个不足之处。
一是重生态轻使用,导致河流与周边城市功能割裂。虽然在河流规划设计中满足生态安全是基本要求,但同时需要兼顾其游憩、文化、休闲、科普教育等相关因素;二是重使用轻生态,严重破坏河流生境。具体表现为对河流两侧用地功能的过度设计,融入了较多人工要素,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三是大量滨河住宅开发侵占河流防护绿地,有损城市河流防洪的整体性安全。城市河流沿线是土地经济价值较高的地方,部分用于防洪缓冲区的安全敏感地块被侵占;四是城市路网建设对河流生态保护造成影响。城市河流生态系统需要有一定的完整性与连续性,规则性城市路网对河流的干扰较大;五是规划设计方法较为单一,构图过于图形化,忽视对城市河流的体验需求和文化特色塑造。
2 景观都市主义对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
2.1 景观都市主义的思想起源
景观都市主义的兴起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是现代景观科学和生态科学对于人居环境营造的日益深入影响。在城市病与环境危机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以生态理念为主导的当代景观科学应运而生,并被人们作为应对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二是当代城市无序蔓延、城市边界模糊不清、城市肌理破碎使得一种“景观范式”被引入,对城市现象进行重新阅读和研究。这种“景观范式”是与注重个体形态的“建筑范式”相对立的,侧重各类要素的交叉作用和动态变化的过程,它突出弹性化的城市环境应随着时间推进而不断转变。
2. 2 景观都市主义的基本观点
2.2.1 城市空间的有机联系
景观都市主义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对进一步理解城市人工建设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即将自然引入城市之中,根据不同城市特征进行设计,建造景观化城市,将景观城市化,城市景观化。
2.2.2 城市发展的时间梯度
景观都市主义从过程视角理解规划设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强调规划过程的弹性与动态性。时间梯度是景观都市主义的基本观点,不同时间段的城市景观存在不同需求和特征,身处其中的人们获得不同的感受。景观都市主义关注这个变化过程中时间、空间和人们体验的互动关系。以时间的不确定性为原则,允许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自我修正、置换或者替代的可能性,规划设计则需要留有余地予以应对。
2.2.3 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景观都市主义认为,城市景观不是独立而空泛存在的,而应该具有文化、生态、情感等多方面意义,将景观作为阅读城市的窗口和媒介,将城市理解为一个生态系统。
2.3 景观都市主义对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
2.3.1 河流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与城市功能是互动统一的关系
河流是城市“图底”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其他开敞空间是统一的关系。城市内部河流承载了居民活动与休闲服务功能,与城市生活密不可分,加强河流与城市功能的互动与优化组合,可促进发挥安全、生态、景观、防灾等综合效益,是河流景观建设的基本目标。
2.3.2 景观设计与生态安全的融合,注重河流的生态功能
景观都市主义认为,景观应该具有复合型功能,其中生态功能是一个重要方面,将景观设计与生态要素结合,使得景观兼具游赏、文化和生态的复合功能。从景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自然资源的内在特征以及实际的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优化组合河流景观要素,并引入新的成分建构新的景观格局。
2.3.3 人工建设要素的生态化和景观化
河流生态敏感性较大,且容易受到破坏,河流景观要以自然生态为主,弱化人工建设的干扰。景观都市主义强调设计的“景观性”,将自然过程作为设计形式,充分尊重场地的原始自然环境和生态价值,以场地的肌理及其演变规律为出发点,为设计师的创造工作提供最基本的依据。
2.3.4 充分发掘河流景观的文化和体验价值
传统的河流景观设计大多基于功能使用导向,注重物质空间建设,对文化与体验感受重视不够。都市景观主义对城市河流的景观价值有了新的拓展,一是城市河流应具有传承城市文化,宣传正确生态价值观的文化教育意义,二是充分考虑身临其境的心理体验,充分发掘生态和景观上的体验价值。
2.3.5 基于生态优先原则,采取多样化的生态要素修复与保护策略
建设性破坏在目前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实践中是普遍现象,由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受损。景观都市主义以生态视角审视河流规划建设,运用生态策略并结合其他规划设计手段,应对工业化城市建设的种种弊病,积极推动城市转型。如洛杉矶河流复兴的总体规划,其目标就是重整废弃的景观,采用多种手段修复损坏严重的生态系统,使整个区域重新焕发活力。
3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3.1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改进思路
景观都市主义体现了系统化和综合化的设计思路,强调城市河流景观的生态、文化与社会意义。相对传统设计思路,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存在五个方面的改进:一是站在城市尺度对总体发展环境和需求进行研判,有利于将河流景观融入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之中;二是以河流景观与周边区域在生态、景观、功能的整体协调为原则,扩大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范围进行研究,不仅是依据上位规划和规划任务书要求;三是考虑河流与城市功能的互动,并结合公园内部的功能协同与功能分区,统筹确定河流沿岸功能与规模;四是采用概念方案与分系统方案,结合反馈的设计方法,形成最终方案,力求整体方案和局部系统的最优综合(图1);五是对河流沿岸的人工建筑要素采取生态技术方法,将其作为自然要素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基础设施工程景观设计等。
3.2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对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改进思路,提出以下五个规划设计要点,具体包括:与城市功能融合的河流复合功能、以景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景观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与体验设计及生态修复与保护。
3.2.1 与城市融合的河流复合功能
借鉴景观都市主义关于城市空间有机联系的观点,将河流作为城市空间系统组成部分,与周边城市功能进行互动。从生态角度,河流是城市生态结构和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应加强河流与周边城市地段的生态联系;从文化角度,挖掘河流文化要素并在其设计中体现出来;从功能角度,建立河流周边开发地块的联系,提升周边的土地价值和环境品质。
3.2.2 以景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由各种开敞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绿色空间网络,为动物迁徙和生态过程提供支撑,同时起到雨洪防护,改善水质,节约城市管理成本的作用。
3.2.3 景观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包括城市道路、铁路、桥梁、变电站、燃气站等等,而这些设施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对河流整体环境产生较大干扰,常见的如穿越湿地斑块的城市干道、为防洪需求建筑硬质护堤等。通过思考优化策略后发现,基础设施可作为一种公共活动空间和生态景观资源,与生态廊道、绿色通道、城市水系进行整合,统筹建设。景观都市主义将基础设施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综合的人造有机体系,不再是一个冰冷的城市机器,从而减小基础设施对城市生态网络的冲击。
3.2.4 生态修复与保护
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对河流生态的修复与保护是极为重要的,直接影响到河流生态效用和环境品质。首先是对已被破坏的河流生态进行修复或重建,将其生物特征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其次是规划管控方法创新,根据不同河流保护地段,设定不同程度的开发控制和活动管制。
3.2.5 文化与体验设计
城市河流两岸的景观体验与游憩功能对体验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根据不同群体兴趣及情感诉求的个性,使其在一定区域获得良好的游憩体验。具体设计,包括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策划,引导游客与河流两岸景观的情感互动,增强游憩体验等。
3.3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通过探讨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改进思路与基本要点,对传统“自上而下”式的线性规划路径进行反思,并运用系统规划方法优化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过程,具体涉及总体层面、系统规划层面以及工程设计层面。通过三个层次的规划设计工作,建立河流与城市共生发展关系,有效协调生态与经济、社会、休闲活动的联系,并通过具体工程设计予以落实。
3.3.1 总体层面优化内容
总体层面是基于城市视角论证河流的本质特征,及其与相关要素的联系,并指导后续两个层面的设计工作,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注重城市发展背景及区位分析,从扩大区域范围审视河流景观建设的目标,涉及城市结构优化,延续城市文脉精神等内容;二加强河流与周边区域的关系研究,分析周边区域在空间、功能、生态、交通上对河流景观的影响;三是基地现状与资源条件的研判,挖掘河流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并运用到具体设计中。如在对杭州西溪湿地资源的研判中,发现西溪湿地除了具有迷人的江南水乡和田园风光外,在历史上也曾是杭州著名的历史文化圣地,与西湖、西冷印社并称为“三西”名胜,是人文墨客常年驻足之地。在其设计过程中,以“梵、隐、俗、闲、野”的不同意境响应其景观内涵。
四是生态承载力的分析,以生态承载力的评估作为确定人工建设开发量和容纳人类活动强度的基础依据,加强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科学的合作;五是综合考虑河流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使用价值,避免规划目标与重点的单一、片面性;六是规划结构与功能布局方面,强调河流与周边区域的系统联系性,并与总体功能相互协调。
3.3.2 系统规划层面优化内容
系统规划层面内容是对总体层面内容的响应与落实。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系统规划是针对不同问题展开的具体设计工作,包括功能分区、生态安全、景观规划、交通规划四大方面。
功能分区。河流周边地块一般属于居住、商业商务、广场公园等功能用地,功能分区强调河流两侧地块在功能上高度混合,以此加强市民对滨水的利用,增加城市活力,并在整体上把控河流两侧建筑群体空间,变化有序的天际轮廓线,进退有度的滨水公共活动空间。
生态安全分为防洪安全、水系组织与岸线布局三个方面。防洪安全是河流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弱化防洪工程影响,需要结合水系组织与岸线布局进行同步考虑。水系组织规划指将水系置于城市整个绿地系统中考虑,通过水系及周边绿色空间的组织,优化,完善城市绿地布局。同时,规划范围内的水系应与周边水体尽量连通,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和净化能力,提升河流生态功能。岸线布局:目前河流驳岸设计中存在生态化不足的现象,岸线布局需要满足不同时期河流水位要求。作为生态交错区,岸线设计应充分发挥其“边缘效应”,尽可能多的创造丰富多样的生物栖息环境,同时尽量避免线型的道路对生态的隔离。在材料选择方面,尽量选用生态型的驳岸,减少混凝土等对生态影响较大的人工材料,使驳岸设计在满足防洪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更显得绿色和自然。
景观规划分为工程景观、公共空间与生态景观三个方面。工程景观是对河流范围内外基础设施的景观设计,比如跨河交通、高压走廊等,通过景观手法弱化基础设施对城市环境的干扰。公共空间是河流沿岸提供的活动场所,是自然与地域文化特色的载体。生态景观是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因地制宜的进行景观环境设计。
交通规划包括综合交通规划、绿道系统规划、水上交通规划、交通景观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反映了道路、铁路、港口等交通设施与河流的关系;绿道系统规划是河流内部及其与外部联系的慢行交通系统,侧重非机动车与步行交通;水上交通规划需要融合城市整体水上交通系统,并结合城市旅游线路统筹考虑;交通景观规划是融化交通设施的景观干扰,属于工程景观范畴。
3.3.3 工程设计层面优化内容
工程设计是系统规划的具体落实,是指导河流两岸景观建设的具体技术文件,具体包括竖向设计,河流防洪工程和两岸驳岸工程设计,雨水排放与收集设计,植物配置设计,夜间灯光照明设计,公共服务设施与建设小品设计等六大方面。由于工程设计层面涉及具体设计规范内容,本文在此不具体展开。
4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肇庆新区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4.1 肇庆新区长利涌湿地公园概况
肇庆新区位于肇庆主城区东北部,肇庆高新区的西南部,处于主城区和高新区的发展轴线上。长利涌湿地公园位于肇庆新区西南(图2),规划范围为上游至九坑河水库大坝,下游至西江,流域长约9.7公里,总面积约756公顷,是肇庆新区中的主干水系(图3)。
4.2 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思路与要点
4.2.1 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思路
肇庆新区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运用景观都市主义的指导思想,首先面对的是“长利涌在肇庆新区发展中的地位”和“肇庆新区需要什么样的河流景观”的问题,通过对城市发展背景和基地现状解读,并综合类似地区的案例研究,从而确定长利涌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与基本定位。
在长利涌生态、景观、功能设计的过程中,始终将周边区域纳入研究范围进行统筹考虑,以此在功能上保持与周边商业、会展、居住、绿地功能的互动协调,加强内部与外部用地的关联性。最后,通过总体层面、系统规划层面与工程技术层面三个技术阶段的成果反馈与优化,形成最终成果。
4.2.2 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要点
借用景观都市主义运用在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核心观点,肇庆新区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中提出五大设计理念,包括功能复合化、景观生态化、设施景观化、河流内涵化,以及生态安全化,并在各层面设计中予以落实。
功能复合化指长利涌两侧用地功能的多样性,联动城市发展;景观生态化是设计中强调景观的自然性和生态效益;设施景观化是运用景观和生态手法,将长利涌驳岸以及穿过基地的铁路、321国道、城市干道等进行景观化处理,使之与环境协调;河流内涵化主要是赋予河流公园文化主题,建设肇庆市生态文化展示窗口;生态安全化是本着最小化人工干扰原则,注重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构筑城市生态廊道。
4.3 长利涌湿地公园总体层面设计内容
将长利涌湿地公园项目纳入不同层次区域中分析,并站在城市发展视角研判本项目的规划需求与目标,即该项目成为继产业园区开发、居住新城开发之后的新的生态运营模式,是启动肇庆新区建设、贯穿低碳生态建设路线、打造珠三角城市湿地公园精品的核心项目。
其次,长利涌湿地公园应作用肇庆新区生态安全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领衔水雏天堂、长利涌堤防加固工程、砚阳湖、龙吟谷生态创意度假区、生态新城中央绿轴等多类市级重点项目与城市资源,合力构建肇庆新区生态格局,并以湿地公园建设作为契机,带动行政、居住、商业、旅游等城市功能的复合发展(图4)。因此,规划中理清长利涌湿地公园与周边项目的关系,通过湿地公园的“串、连、统、合”手法,形成肇庆新区的生态廊道构架(图5)。
其三,对长利涌湿地公园的生态现状进行全面评估,计算长利涌的生态承载力,以此为依据进行功能布局,体现景观都市主义的生态优先理念。最后,将长利涌作为连接两条城市功能轴的纽带,通过交通与活动空间形成长利涌多元功能水轴,打造“之”字形的规划结构(图6),使长利涌融入城市绿色空间结构,体现景观都市主义中的城市结构完善与生长动态过程理念。
4.4 长利涌湿地公园系统规划层面设计内容
长利涌湿地公园系统规划层面设工作是整个项目的核心部分,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功能混合:长利涌湿地公园作为线性城市空间,需要充分考虑与相邻用地的功能协调关系,结合与其相邻的商务、会展、体育及商业用地,划分以动态为主题的滨水利用区,建设滨水商业带、滨水娱乐区、文化展示区和城市滨水景观带;根据“一轴三区”的总体规划结构,依次由滨水利用区、湿地调节区和生态保护区构成,形成三区轴串的生长型空间结构及景观序列(图7)。
4.4.1 生态安全规划
长利涌湿地公园的水体设计充分体现水网、开放空间和城市景观的生长特性。首先对区域水网进行整体分析,总结出长利涌水网生长发散型的特质,通过保护、调节、利用等措施调整优化整个水网系统,使之在肌理上体现出区域水网生长性的特点(图8)。并通过“节点―廊道―中心―廊道―节点”的分级手法设计,衔接、打通、融合周边重要的开敞空间和景观要素,使城市开敞空间和景观得以生长延续。
4.4.2 生态化和亲水性的驳岸设计
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视角和生态策略,对于目前城市湿地公园岸线设计中的人工化倾向,具有良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通过对长利涌水文条件的分析,设计中将驳岸处理形式分为自然原型、自然型和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多采用生态型的自然驳岸,充分体现生态化理念。
4.4.3 体现生态和文化功能的景观设计
结合周边功能以及滨水游览要素,长利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了12个生态文化景观节点,以水为轴形成生态景观带(图9),将长利涌打造成为肇庆市低碳生态示范基地,借助湿地自然景观塑造城市生态文化品牌。
4.4.4 以生态手段弱化负外部性的交通系统规划
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内有三条铁路穿境而过,321国道也与铁路交错,乡道贯穿区域,交通系统对城市湿地生态的干扰不可避免,在景观都市主义指导下,以生态和景观手段弱化交通设施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4.5 长利涌湿地公园工程设计层面内容
长利涌湿地公园的工程设计中,采用了若干生态策略和景观设计手段,使人工化的工程设施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并使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最小化,增加湿地公园的景观效益。其中,重点处理防洪堤的生态安全问题:由于长利涌河床高于周边地势,形成“悬河”,因此防洪堤在达到防洪标准基础上采用岩石和生态护坡砖结合的方式进行加固,确保砖内土体的表面保持稳定,不易流失,最大程度的保持土壤和水分,加强区域生态建设和生物链的完善。其它工程设计,包括长利涌及其周边地区的竖向设计、利用设计、公共服务设施与建筑小品设计、植物种植设计与夜间灯光照明设计等。
5 小结
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的服务对象直接面向城市人群,在发挥多种生态效益的同时,亦具有居民游憩、文化娱乐等多样化功能,是城市公园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忽视了日益复杂的城市系统对景观环境的要求,同时缺乏考虑河流自身的特点,因而在设计中常常出现重使用轻生态、构图过度人工化等问题。
景观都市主义源于对西方后工业化社会城市问题的应对,它提倡改变以建筑为城市建设元素的传统方式,强调把城市作为生态系统来考虑,突出景观作为城市空间联系的媒介作用,实现自然与人工的对话。景观都市主义对解决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此,提出了“总体层面――系统规划层面――工程设计层面”的改进建议。最后,以肇庆新区长利涌湿地公园为例,阐述景观都市主义指导下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实践应用,同时希望能为我国其他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提供思路与借鉴。
参考文献:
[1]James Corner. Landscape Urbanism//Mohsen Mostafavi and Ciro Najle.Landscape Urbanism:A manual for the Machinic Landscape[M].London:AA Publication,2004.
[2]Bélanger P.Landscape As Infrastructure[J].Landscape Journal, 2009,28(1):79-95.
[3](美)马克・特雷布.现代景观――一次批判性的回顾 [M].丁力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毕凌岚.城市生态系统空间形态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翟俊.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J],建筑学报,2010,(11).
篇9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生态化设计节约化设计
1.前言
湿地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是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拥有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也都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誉为“鸟类的乐园”;湿地是具有多种的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它具有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降解污染、净化水体、调节小气候等功能,所以也被誉为“地球之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湿地无节制的掠夺性开发,湿地退化日趋严重,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鱼塘、公园等,湿地退化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人类对湿地生态系统认识的不断加深,对湿地的保护意识的也逐步增强,近几年来,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开发成为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热点。本文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项目设计为例,探讨生态及节约化设计。
2.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项目概况
江苏盐城是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美丽城市,拥有着美丽黄金海岸线和非常丰富的湿地资源,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沿海地带,地理位置处于东径119°51′25″--121°5′47″和北纬32°36′51″--34°28′32″之间,属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又被称为盐城生物圈保护区,1983年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稀濒危鸟类及湿地生态系统,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生物圈保护区,并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该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海岸带保护区,海岸线长582 km,总面积约为284179 hm2,属于沿海典型的淤泥质湿地,主要湿地类型包括永久性浅海水域、滩涂、盐沼和人工湿地等。
3.盐城丹顶鹤保护区项目的生态化设计
生态化设计是指在对自然状态干预最小的状态下完成的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景观设计,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
1)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适度开发生态旅游项目
湿地保护区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区域。,保护区的核心区的自然资源受人为影响较少,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天然状况,它是湿地保护的重点区域,保护原生湿地生境,禁止人类进入干扰;缓冲区位于核心区的,原生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该区域禁止开发旅游项目,并通过保护和治理逐步恢复湿地生境的原始生境和风貌,可允许少量科研人员和鸟类爱好者徒步进入;实验区在保护区的最外部,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区相邻,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可进行适度的开发旅游和人类活动,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的协调发展,为鸟类爱好者、旅游者提供一个集科普教育、休闲养生、生态旅游等功能的场所。
2)湿地修复的途径
湿地退化和受损的内在实质是系统结构的紊乱和功能的减弱与破坏,而在外在表现上则是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或丧失以及自然景观的衰退。盐城海岸带生态系统作为生态脆弱带,初级生产者种类比较单一有限,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尤其是水产养殖和种植业等多种类型的开发活动,使得原生的湿地系统被破坏,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导致原生滩涂湿地退化严重。所以,本项目通过引水补湿、退渔(耕)还湿、湿地恢复与重建等工程措施保护和恢复海涂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恢复湿地原始的生境和风貌,为鸟类等其他湿地动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和繁衍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
3)适地适树,避免外来物种侵占,并对已经入侵的树种进行有效控制治理
适地适树,设计尽量保持原生植被群落的完整性和异质性,在实验区可适当引进新优或外来树种,但要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破坏原生的生态系统。
为了保滩护堤、促淤造陆,江苏沿海在1982年引种互花米草,但是其在潮滩湿地生境中超强的繁殖力,威胁着原生湿地物种。现在,互花米草已取代碱蓬成为在盐城滨海滩涂上的先锋植物,并迅速扩散,已经在引种地形成了单一的优势植被群落。由于互花米草对潮流的强烈阻挡作用,使得潮水的自然蔓延受到影响,抑制了滩涂内原生植被的演替,进而影响碱蓬群落的盖度和高度,对依赖碱蓬群落繁殖的鸟类产生不利影响,又带来进一步的生物多样性丧失。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将互花米草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本项目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对互花米草进行试验性的控制治理,目前,生物控制是理论上控制生物入侵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从原生地选择天敌包括昆虫、寄生虫以及病原菌等来控制互花米草;生物替代也是入侵植物的控制方法之一,是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自身规律,利用有经济或生态价值的本土物种取代外来入侵植物,如碱蓬、芦苇等盐沼物种。
4.盐城丹顶鹤保护区项目的节约化设计
节约化设计是指利用最少的资源、投资以及对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设计,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1) 建立保护环境理念,采取降低环境成本措施
由于本项目远离城市市区,为防止水体污染,根据生态化、节约化的原则,将产生的生活污水集中至污水处理站,并采用先进的生物污水处理工艺,使出站水达到排放标准,处理后固体有机物质作为湿地的肥料,尾水排放至河道
本项目生态厕所结合区内道路系统布置,采用免水生物处理制肥型生态型厕所,其核心是安装了一个生化反应器,反应器中有可定期补充的生物填料。滑入反应器的粪便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降解,反应过程产生的高温可以消灭各种病原菌,粪便发酵完成后变成主要成份是腐殖质的有机肥。这种肥料可以直接用于绿化工程。
2) 尊重场地自然条件,运用乡土景观材料
优先选用了当地或就近地区出产的建筑和植物材料,如砂石、木材、乡土植物等,以节约工程投资。乡土植物主要指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这类植物在当地经历长期的生长演化过程,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 适应能力较强。盐城滨海地区的乡土植物主要有:碱蓬、芦苇、水烛、垂柳、水杉、国槐、枫杨等。
3) 节约能源消耗,推广绿色照明技术
本项目室外道路大部分采用了太阳能LED路灯,以太阳辐射能为能源,总体上节约了管线铺设,电费和后期维护费用;在社区共建中心屋顶设置了1套光伏发电系统,主要供建筑物照明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它可以有效地利用建筑物屋顶、幕墙和其他建筑构建,可原地发电,原地使用,减少了电力输送的线路损耗。
5.结语
近年来湿地公园建设如火如荼,但往往过度强调建设进度和景观效果, 而把生态仅作为一种理念或口号,缺乏必要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把湿地公园建设得过于公园化和人工化,严重破坏了原生湿地生境。因此,探索生态及节约化设计是景观规划设计者的责任所在,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都强调对基地自然条件的尊重,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
参考文献
[1]勾波.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05)
篇10
关键词:规划背景;布局;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64-2
1 规划背景及综述
1.1 规划背景
环境保护是世界性潮流,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取得了世界各国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和适应全国环境保护形势,特别是农村环境保护形势的需要。
1.2 生态示范区类型
通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和探索,目前我国生态示范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生态农业型生态示范区;农工商一体化型生态示范区;生态旅游型生态示范区;乡镇工业型示范区;城市化的生态示范区;生态破坏型生态示范区。
1.3 规划综述
海陵北部生态示范区的打造、建立及经营,是综合性的生态示范区,必须基于现有特色资源,加以整合、修复、扩大再利用;以生态环境的建立和保护为基础,以适度开发利用为促进,通过生态湿地环境的建立来提升资源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开发效益来回馈生态环境建设,满足规划区生态、生产、生活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海陵北部生态示范区是海陵区探索城镇近郊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先行试点。
2 规划概况
规划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东至碧桂园、泰东河,西至卤汀河,南至新通扬运河,北至启扬高速、海陵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7.38平方公里。泰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历史遗存分布于海陵和兴化两地。基地位于海陵与兴化之间,与海陵主城仅一河之隔,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著名历史文化资源有渔行古村,重大节庆有大型庙会活动。海陵城北生态示范区域内水系发达,河道纵横,属苏中里下河沿海江滩湖洼平原的组成部分,是里下河地区著名的水乡,坑塘及水域面积约占规划区用地的26%。
在规划区北侧有启扬高速,从扬州到启东,贯穿江苏省东西,将规划区与长三角地区其它城市便捷联系起来。
3 发展功能与定位
3.1 功能定位
展示海陵“生态名城”的绿色载体,彰显“渔行文化”的城市名片,体验“水城慢生活”的旅游胜地,推广“现代农业”的典范。
3.2 功能导向
生态功能:以湿地涵养、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为主的,海陵区北部的生态安全防护屏障;旅游功能:依托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适度发展的,集水乡生活体验、生态湿地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度假基地;文化功能:以泰州整体文化及渔行村文化为依托的“文化慢生活”体验区;农业功能:以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为主体,集现代高效农业、特色观光农业、观光林业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示范基地,并作为泰州市重要的“菜篮子工程”配套产区。
3.3 发展引导
配合泰州发展趋势,依托海陵主城及主城区所倡导的“水乡慢生活”主题,与主城合二为一,建设成为海陵区水乡主题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
4 功能结构及用地布局
4.1 发展导向判断
规划区所处的城乡结合地区的特殊地理区位,促成了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导向:“南游、北农、西居、东林”,具体如下:
①南游。北部生态区通过整合渔行水村、丁冯村和唐甸村的优势特色资源,适度发展城市近郊水乡休闲旅游,融入主城区“以水为魂,打造梦里水乡慢生活”的旅游主题,并承接主城区旅游功能转移。②北农。在城北现代农业走廊规划中,已确定了本规划区作为农业大走廊的重要节点,依托已有的农业资源发展壮大,发展形成泰州市的菜篮子工程基地。③西居。规划区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将现状杂乱蔓延的农村居民点进行了整合归并,集中布局安置在海陵北路沿线,形成了西部集中带状的整体式规划格局。④东林。规划区东侧人口密度低,农村居民点少,不受各类建设用地及污染源的干扰,并具有一定的生态林地资源;是发展生态涵养林的理想区域,通过逐步关停沿河造船企业,实行生态复育行动,发展生态涵养林,加强整个规划区的水体生态涵养。
4.2 功能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轴连两心、一带串四片”功能格局。
①一轴连两心。一轴,即以东风北路为主轴的生态展示轴。两心,即水乡休闲中心和生态度假疗养中心。水乡休闲中心,位于宁启铁路以南、东风北路以西区域,依托渔行古村和丁冯水村,集乡村体验、水上娱乐为一体;生态度假疗养中心,位于宁启铁路以北、东风北路以东区域,结合规划生态湖设置,集滨水休闲、疗养度假等功能于一体。②一带串四片。一带,即生态缓冲带,沿宁启铁路两侧设置生态防护绿带。四片,生态农业片区,水乡休闲体验片区,生态涵养片区和生态复育片区。③三翼接四方。三翼,即西侧的卤汀河生态涵养通廊、南侧的新通扬运河生态涵养通廊和东侧的泰东河生态涵养通廊。四方,即北部的里下河湿地生态区、东北部的溱潼湿地生态区,以及东、西两个方向的城北生态大走廊。
4.3 用地布局
规划用地布局以片进行统筹安排。
4.3.1 宁启铁路以北、东风北路以西区域
在泰渔路以北设置大面积设施农业用地;在泰渔路以南、宁启铁路以北设置观光农业用地;在社道河以东、泰渔路以北设置标准化水产用地;结合城北新农村建设规划,在海陵北路设置条状村庄建设用地,并配备相应公建用地。
4.3.2 宁启铁路以南、东风北路以西区域
根据城北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片区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合归并,同时考虑到“就地城镇”发展需求,在渔行村北侧、东风北路宁启铁路交叉口西南侧、站前路海陵北路东南侧设置商业用地,用于社区层面公建配套。在东风北路与盐河交叉口西南侧设置公园绿地和商业用地,主要用于生态旅游开发,打造水乡特色旅游的门户;在东风北路、站前路交叉口西南侧增设商业用地,主要用于花卉交易。
4.3.3 宁启铁路以北、东风北路以东区域
放大东北部水面规模,打造人工生态湖,并结合湖面增设旅游开发用地;结合城北新农村建设规划,保留东风北路、社道河交叉口东北区域及社道河、斜风河交叉口西南区域村庄建设用地。
4.3.4 宁启铁路以南、东风北路以东区域
结合当地经济条件及生态、产业发展需求,取缔盐河沿岸违章造船工业企业用地,保留盐河北侧苏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用地。
5 道路交通规划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交通系统,全面支撑生态区交通发展目标――“快速通达、有机互联、慢行体验”。
5.1 对外交通规划(快速通达)
规划区以现有路网为基础,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路和城市道路为骨架的“三纵三横”方格网对外道路交通系统。
5.2 乡村道路规划(有机互联)
乡村道路具有三大服务主体:自身交通出行,产业发展需求和旅游交通需求。乡村道路规划宽度为7米。对各大功能板块(生态板块、旅游板块、农业板块等)进行有机串联,加强各大功能之间的便捷联系。
5.3 慢行交通规划(慢行体验)
5.3.1陆路慢行交通
规划结合乡村道路的设置,整合自行车慢行交通,划定自行车道,形成环生态区的陆路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结合公交换乘枢纽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沿途多处选点设置B+R非机动车租赁硬件设施,统一管理,便于游客就近租/还。
5.3.2 水路慢行交通
通过对河道水系的深度梳理,选取并打通部分水体条件较好的河道,结合旅游功能的布局,形成水路交通游线。
5.4 公共交通规划
5.4.1 公交首末站和换乘枢纽
东风北路和盐河交口区域西侧,是生态区休闲旅游主起点,客流集散量大。规划结合旅游功能的设置,在该区域建设1处公交首末站,并打造成为换乘枢纽,用以对接泰州主城往返的公交流和周边城市旅游客流。
5.4.2 公交线路
结合公交首末站的设置,规划设置2条双向环路的生态区内部公交路,串联生态区所有功能板块,实行本地居民公交出行与游客游览共用形式,根据季节性公交客流量弹性设置发车间隔时间。
6 生态功能区划及空间管制
6.1 区域生态体系构建
规划借助泰州市总规中确定的“清水维护通道”,将本规划区与城北地区其它生态群落连通融为一体,从大区域角度建立整个城北地区的“生态湿地体系框架”。
6.2 生态功能及空间管制区划
结合总体规划空间管制要求,将全区划分成3个生态功能管制分区和12个生态功能亚区。3个生态区包括:禁止区、限制区、宜建区。其中禁止区面积为625.48公顷,具体可分为:设施农业区228.69公顷,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北为限87.18公顷,卤汀河生态通廊37.29公顷,泰东河生态通廊13.19公顷,新通扬运河生态通廊43.19公顷,宁启铁路生态通廊61.86公顷,生态复育区154.08公顷。限制区占地面积395.19,分为: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南为限199.07公顷,生态涵养区196.12公顷。宜建区占地266.13公顷,分为:生态宜居区247.19公顷,生态经济发展区3.72公顷,生态旅游开发区15.22公顷。
①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包括设施农业区、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北)、卤汀河生态通廊、泰东河生态通廊、新通扬运河生态通廊、宁启铁路生态通廊、生态复育区7个生态分区,用地规模为625.48公顷,是景观及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根本”,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②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包括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南)、生态涵养区2个生态分区,用地规模为395.19公顷。该区域现状具备一定的生态基础,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区域之一。各生态分区可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有机农业和林业,禁止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建设,该区以生态资源建立与保护为主,在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有限度的开发利用。③适宜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包括生态宜居区、绿色产业发展区、生态旅游开发区共三个生态分区,是城北生态区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区域,亦是本规划区的主体经济产业区域。
7 结语
生态区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工程,如何在生态修复和保护中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从一个具体案例出发为生态示范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韩世华.关于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发展与创新问题的思考[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