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与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治理与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进行平面布置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个岸线不同区域的环境、风格,综合岸上、岸边不同的情况,把握“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协调”的总体方针分别进行考虑,以充分体现多样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在对现状条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设计的切入点,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从广阔的视野范围来综合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因势利导:基本保持现有河道平面形态。在具体方案选择上,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个岸线不同区域的环境、风格,以充分体现多样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实现河道平面布局自然流畅并富于动感变化,营造出一个极具亲水性的城市滨河景观带和沿河生态绿色走廊。对在河道漫滩及迂回较多的地方将弯段水道保留,建设人工生态湿地景观,起到自净并提高区域景观品味的功能。
2)体现自然:河道应缓变、弯曲,靠近河岸有较多渐变空间;河底起伏且水深富有变化,形成跌水、堆石坝群,保留浅滩、深滩等;护坡及护岸多利用天然材料,树木、草皮多采用本地适生品种;河岸尽量形成缓坡,形成平缓而稳定的空间,种植乔木、草地,形成疏密合理的自然林及观赏林绿荫。
3)预留湿地、体现亲水:河道两侧大部分有绿线,在断面选择上尽量采用自然缓坡,并设置临水步道和亲水设施供游人漫步。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洪峰流量作为造床流量,选择主河槽断面和走向。
2中心线定线
河道平面布置按照堤线“因势利导、力求自然”的布置原则,基本沿着老河道现有平面布置,紧密结合河道规划蓝线、绿线的走向,合理确定河道平面。设计时具体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为保证河道的天然河道特色,河道基本沿现状河道走向,对弯曲较大的部分亦保留原河道,不裁弯取直,仅将微小弯段进行顺直处理。如果弯曲严重的河段,满足不了防洪要求,拟保留原现状弯曲河道的同时,按照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开挖分洪道,分洪道比老河道高程略高。平时河水主要从老河道通过,使其不丧失栖息地的功能。分洪道只在发生设计洪水的条件下才运用,其余时间则保持干涸或少量水流通过的状态。2)河道主槽中心线尽量顺直,如现状河道有局部小弯段,则考虑将取直后的中心线与现状河道一并纳入设计河道底宽的范围,挖去该范围的土体,形成小湖泊湿地的景观效果。据此原则,对弯曲较小的原河道主槽,设计河道中心线尽量与之一致,尽管平面稍有弯转曲折,但却保留了天然河道的自然特色,同时减少了开挖土方量,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
1)关于河道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对于汇水面积小(小于10km2)、汇流时间短(小于2h)、水文资料缺乏的城市中、小河道,可以采用当地城市排水标准计算河道洪峰流量,河道设计标准应不低于城市排水管涵设计标准。在采用实测流量资料直接推求、暴雨资料间接推求、小流域经验公式等水利计算方法推求河道洪峰流量时,建议根据城市建设区占河道总汇水面积的比例,适当修正流域坡度、下垫面等地形参数。随着城市的发展,硬化面积将逐渐增大,导致降雨下渗量减少、汇流时间变短,地表径流增加、洪峰流量随之变大。
2)土地性质及总体规划对河道方案的影响。城市河道在总体设计时,需要调阅并仔细研究河道周边总规、详规、路网规划、绿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出让现状等资料。设计方案在满足防洪排涝和截污的基础上,兼顾周边用地开发、近期农田灌溉、土地征用等因素。在城市土地属于稀缺资源,每年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也是有限的。设计方案确定后应配合建设单位提前开展河道用地的报批工作,避免后期因为土地指标不够、部分用地为基本农田很难征用等问题调整设计方案。在老城区段,河道方案应与城市旧城改造相结合;在新建城区段,河道方案应结合周边用地性质合理确定;在城市绿地段,河道断面和景观绿化应以自然为主,避免出现断面单一化、绿化园林化的现象;对在河道改造过程中破坏的农田排灌设施、现状人行小桥应予以恢复。
3)河道线型应满足市政桥梁建设的要求。城区内的河道一般会穿越多条城市道路,有些道路尚未修建属于规划道路;在河道中心线定线时,应结合主要道路的轴线做适当调整,保证与道路轴线相交垂线的夹角不大于30°,避免在桥梁设计时因为夹角角度偏大无法实施,造成重新调整该处河道轴线的现象;在没有景观要求的情况下,应控制规划道路下的河道断面尺寸,不要在该处设置漫滩或大水面,以减小规划桥梁跨度、降低桥梁工程造价。
4)改善河道水质,截污是关键。截污工程完成的好坏是河道未来水质能否改善的关键。城市河道岸边一般会有很多排水口,在设计前需先对河边排水口做拉网式测量及调查,了解排水口的性质(雨水、污水、灌溉)、管径、高程等基础数据;在设计时通过设置污水截流井,将岸边排污口(合流口)的污水就近接入周边市政道路下的污水管道内。
篇2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建筑设计;条件;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建筑发展所必备的条件
1.1 高新技术对城市建筑的有力支持
追求舒适、便捷的生活是人们长期的追求目标,城市建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建筑及其表现形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居住和生活,还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在智慧城市的理念下,城市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物联网、互联网、车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是城市建筑必不可少的技术,各种高新技术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庞大的信息传递系统。这些高新技术不仅对城市建筑的构造、材料、设备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更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等智能系统融入现代建筑当中,成了城市建筑设计的新趋势。
1.2 建筑师对城市建筑的大力推动
建筑师是城市建筑的灵魂,没有了建筑师的标新立异和共同努力,城市建筑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此,建筑师在推动城市建筑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充分展现建筑师的作用,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巧妙融入智慧城市理念,建筑师们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一方面,建筑师们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智慧城市理念,将物联网、互联网、车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城市建筑有效融合,以实现城市建筑的智能化,完成传统式设计向现代化设计的转变。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理念涉及的知识面和领域较为宽广,建筑师们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掌握好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智能系统等新知识至关重要。
2 智慧城市理念下城市建筑设计
2.1 增强安全性,让城市建筑为人们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安全需求既包括对身边人物的安全感需求,也包括对身边事物的安全感需求。可以说,安全需求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需要。高新技术在为城市建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一些建材和设备含有有害物质,容易引起胸闷、头晕和呼吸道疾病,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因此,在智慧城市的理念上,应当增强城市建筑的安全性,为人们构筑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而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城市建筑的外部,一个是城市建筑的内部。外部建筑是指建筑的形状、色彩,以及公众环境中的娱乐设施、基础公共设施等。外部建筑要选择吸光性强的建筑材质,扩大建筑之间的间隔,设计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外观形状,这样不仅能防止建筑带来的光污染,也能增加建筑的美感,提高舒适度。内部建筑是指建筑内部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主要是室内空间。内部建筑要采用无污染、无添加的建筑材料,确保材料的安全性。另外,刚竣工的建筑应当空置一段时间,让装修遗留的气味彻底散去才能使用。
2.2 增强环保性,让城市建筑为引领绿色生活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人们创造了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现代建筑满足了更多人的生活需求,但伴随而来的是自然界加速消耗的能源。据统计,我国建筑能源消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2%左右,其中,空调、照明、家电等高档家居设备占27.45%,其他能耗占13%。因此,节能和减排就成了建筑行业迫切追求的目标,也是打造智慧城市的必然要求。未来的城市建筑将会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绿色建筑与智能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促进能源的科学转型。例如,建筑师在设计时可以将空调管理系统与新型建筑节能技术相结合,在建筑的内部设计中,通过对人流量的检测,智能系统自动系统,自主开启或关闭空调,大大节省室内的空调用电量。这些与建筑节能相结合的新兴技术从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建筑节能的方法与手段,自动化的可视监控,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能进行精细化调节,有效解决我国的能源消耗问题,使得未来的智能建筑节能发展更具潜力,有更加明显的积极作用。
2.3 增强多样性,让城市建筑全面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让人们随处可以感受到现代化的服务设施。但城市建筑中单一化和格式化的现象还是较为明显,不同的地区采用同样的设计方式,城市建筑趋同性强烈,未能达到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由此,我们可以深入研究智能技术,充分展现智慧城市的智慧性,在城市建筑中使设计最优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例如,有条件的屋主可以在屋内装置一个智能系统,在屋主不在家时适逢有人前来造访,只要按一下门铃就能够把来访信息发送到屋主的手机或电脑上,而屋主更可以通过门铃的摄像头看到造访者的影像,还可以通过通话功能进行对话。
2.4 增强情感性,让城市建筑产生更好的设计感染力
“每一个建筑都是建筑师情感的体现”。建筑师的设计作品与自身的情感有着高度密切的联系,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蓝图时,会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生活积淀融入该建筑当中,创设出具有自己独特品位的建筑作品。但有些建筑师缺乏积累的生活素材,一味模仿和照搬别人的设计,这样的建筑不符合人们对时尚的追求,甚至会因缺乏个性而遭到人们的怀疑。因此,在智慧城市的理念下,建筑师们应当学习各种高新技术,重视科技的运用,同时注重设计作品中的“人情味”,不断创新设计风格,在设计道路上不断积累。当建筑师在为某一个地方设计作品时,可以利用一段时间收集所需的素材,吸收和整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切身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只有身体力行,积累素材,才能在设计当中体现出当地的人文性,并创设出超越历史的建筑物。虽然积累素材可能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但这种“浪费”是值得的,同时也是必要的。在建筑设计中灌注情感性、人文性和创新性,这种无声的表达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才能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也才能推动建筑行业不断前进。
3 结语
随着提出的智慧城市理念,城市建筑设计与智慧城市理念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高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科学地把高新技术融入城市建筑设计当中,使城市建筑设计深入贯彻智慧城市理念,朝着智能化、环保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智慧城市理念才处于萌芽的状态,如何在智慧城市理念下促进城市建筑的大发展还需要建筑师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发掘,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城市发展道路将会更高端、更便捷和更舒适。
参考文献:
[1] 赵蕾.基于智慧城市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研究[J].河南建材,2015(04):34-36.
[2] 叶子易,胡永红.城市建筑特殊生境的绿化技术及其模式[J].绿色科技,2011(11):10-12.
篇3
关键词:园林设计;雨洪控制;系统
经济发展应当与城市生态环境相结合,但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环境和经济的融合意识也处于起始阶段,如何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充分发挥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作用,实现城市环境生态和城市经济相协调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国外,经过长期的实践,雨洪控制利用系统已经相当完备,我国北京等一些发达城市也积极学习国外经验,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初步建立了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系统,但从总体上看,在我国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了解,这种理念的接受和利用范围有待扩大。
1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系统的联系
雨洪控制利用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土地、水、环境等要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的是利用三者之间的循环关系,彼此协调。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发现,采用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在国外发达国家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而且与风景园林设计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这种控制利用系统可以对雨水等进行有效的调控、清理或者使用,比如通过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将雨水传输到地下,补充地下水,保障水循环系统的水量,保障风景园林的清洁和用水。另外,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系统是由一些子系统组合而成,每一个子系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子系统可以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水污染与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营造城市生态景观、多功能发挥土地资源效益等目标。[1]
2国外风景园林设计中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发展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为了鼓励重视城市发展,德国2007年创办了国际城市景观奖,以表示对城市生态的重视。城市景观与雨洪控制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早就注意到这一点。
美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风景园林与雨洪控制利用的关系,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方法――就地滞洪蓄水法。即将雨洪进行利用,但在利用之前为了保障环境和生态会对雨洪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德国也是最早实现城市园林设计和雨洪控制利用相结合的国家。而且在德国的法律中明确规定了雨水不能直接排放到公共管网中,否则将予以处罚。同时,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时,会对雨洪的处理做好规划,有专门的设备将雨水收集起来,优先利用。
美德两国的事例代表着国外比较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使用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已经成为当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实现城市、风景园林、环境、水利等方面相结合的手段,也是为了风景园林设计师在城市园林规划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3 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雨洪控制利用的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我国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也开始学习并利用雨洪控制利用,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如北京、宁波等城市率先展开了实践,如北京市把雨洪控制利用的理念与技术有效地纳入这些规划设计方案中,不少实施项目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宁波市规划中重点是雨水非点源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在江南水乡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对雨水径流在源头、中途、末端采用相应雨洪控制利用措施,并将这些措施融入景观规划设计之中。
在我国实践中,能够有效实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雨洪控制利用相结合的城市还不是很多,一方面受制于城市能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理念,没有将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融合的认识。
4结语
新型雨洪控制利用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未来发展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为我所用;其次,根据城市实际地质地貌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再次,加强雨洪控制利用系统的管理工作,保障运行畅通;最后,根据季节雨水的情况对系统不断进行调控,保障系统运作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智能;管理系统;集成;网络数据库技术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工业控制技术等概念的不断出现和深化而出现的新的概念。随着新兴房地产事业的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伴随着居民对于智能建筑的新的需求。这种智能建筑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等先进技术为基础的,通过对于智能楼宇的相关设备进行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综合,以智能邮电建筑系统来实现对于整个建筑的管理和控制的。
一、智能楼宇管理系统使用背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城市信息化的浪潮,作为城市网络信息管理的新的概念,智能楼宇或者智能建筑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针对这个概念,根据美国的智能建筑学会的观点认为:智能楼宇是指经营、装备、服务和建筑这四种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优化以及综合使用而达到的一种最优的效果,继而为民众带来一种高功能、高舒适以及高效率的现代建筑。
对于建筑物来说,一旦投入运营,就必须考虑到以后的管理和经营问题。建筑物本身以及其组成部分都是有自身的寿命的,所以及时的做好建筑物以及附属部分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保证企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关乎到普通民众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
目前,实现系统的集成管理是管理系统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要求。这不仅出现在工业控制、设备工程、管理领域以及先进制造各个方面。因为智能楼宇的开发和利用会紧密的影响到各行业的技术人员、企业家,同时也会提高出售房产的成交率。其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效益是十分吸引和有意义的。
建筑业作为中国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的行业,而且目前国内房价一直走高的趋势,进一步的开发先进智能的楼宇建筑,通过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综合管理建筑物。使得智能楼宇的管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
二、智能建筑相关管理在国外的发展
随着信息产业化的不断的深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行业,而国民经济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建筑物,因而运用先进的管理互联网控制技术来控制我们的建筑物的相关管理,也是更加科学和有必要的。全球化的深入也不断深入,对于起源于80年代的美国智能建筑,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大大提高了智能建筑的信息化管理。
这座最早的智能大厦总的建筑面积达到了10万多平方米,有38层之高。针对内部的客户都不需要自带相关的办公设备,便可以方便的得到电子邮件、文字处理、语言通讯、科学计算、市场行情以及情报资料等一些所需要的检索信息。同时大厦内部的防火、防盗、供水、供电以及空调等公用的设备都实现了由电脑操作控制,使得整个大厦内部的管理更加的便捷、科学。这对这种先进的智能管理建筑的技术也纷纷的被世界上其他的发达的和发展中的国家所引进并开始投入使用。美国在90年代又开始研发实施其信息高速公路的研发。据相关的统计显示美国目前改建以及兴建的办公楼大概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是智能楼宇建筑。
所谓的4C技术主要是指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图形显示技术,他们同时也是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的特点和标志。我们通过相关的实践和研究将4C技术综合运用到智能楼宇建筑中,从而实现建筑物内部的综合智能化管理,主要包括智能化的商业中心、智能化管理的厂房以及智能化管理的办公室等。
在全球化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亚洲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是不断的提高。同时建筑业也在近十年的发展中不断的兴起并且占据着交易市场的重要的份额。继而引进发达国家的智能化建筑也是发展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韩国、日本、中国的港台地区以及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都成为了世界智能建筑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推动力。
三、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实现
作为建筑物一旦投入使用就必然会面临着使用寿命和保养问题。为了保证智能设备中的管理设施的高校运行和使用,提高其使用的效益,就必须加强对于智能化管理的集成。必然也要用到相关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为智能建筑的三大系统主要是指通讯自动化系统、设备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三大系统,以这三项智能化的系统为基础,通过结合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相关的技术继而可以实现对于整个楼宇的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
作为计算机网络中的系统集成,主要是包括网络集成、设备集成以及应用集成三个方面。同时随着智能化楼宇的发展和深化,继而也促进了信息集成化的进程和使用范围。而智能化楼宇的四大系统主要是指应用软件系统、多媒体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弱电系统四个主要部分。
四、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深入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市场也不断走向世界。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经验来进行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市场化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国内的房地产行业不断呈现走高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建筑出现,同样居民的需求量也不断地增加。对于智能化建筑同样也是世界市场化推动,进而也同样带动了我国国内市场的需求。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的有深圳的地王大厦、南京的金鹰国际商城、上海的金贸大厦等等,最初的雏形则是在北京。据相关的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已经拥有大概2300多座智能化建筑。而目前国内的智能化建筑市场也不断由智能大厦转向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比如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场、音乐厅、博物馆以及会展中心等。
由于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起步较晚,因而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还存在还多的问题和不足。建筑物内部的智能化管理相对的落后。主要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设计方、家住房以及物业方三个方面的管理的脱节,作为同样是一座建筑物的三个主要施工管理方面,必须应该做到相关的数据以及管理上相互的沟通以及合作,才能保证整个楼宇的信息化管理方便的运行。再者是一些物业管理部门的管理上的漏洞。相关的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运行系统的培训,导致了智能设备的管理浪费,同时对于建筑物使用者也存在很多的使用隐患。再者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单纯的认为只要是智能管理的设备正常运行,就能够保证智能化管理的正常进行。并没有意识到物业管理环境的条件良好才是真正保障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条件。
总结:
针对智能化楼宇的系统集成管理,我国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因而还存在还多的问题和不足,这必然要求相关的建筑行业专业人士积极的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改进我们目前智能建筑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和不足。加强建筑行业中相关部门之间的连心和合作,真正的实现智能管理的一体化进程。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智能化。只有这样才真正的能够方便民众的使用,真正的实现智能化建筑应该有的便民条件。
参考文献:
[1] 徐利梅,童明俶.现场总线及其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07)
[2] 孙君曼,张梅峰,扈刚.LON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集成的远程监控系统[J].自动化仪表,2007(12)
篇5
计算机控制理论与设计课程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重要专业基础课,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计算机控制理论与设计课程作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学位课程,于1998年开设,已有10多年的历史,通过多年建设,在课程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体现智能建筑特色
沈阳建筑大学是辽宁省唯一的一所建本文由收集整理筑类院校,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智能建筑技术为学科特色,智能建筑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控制技术。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控制理论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但多年来计算机控制理论与设计课程教材内容上没有太大变化,教材内容陈旧是主要问题之一;其二,计算机控制理论课程与实际脱节,就理论讲理论,内容枯燥,不易理解;其三,很难能找到适应建筑类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教材。
为此,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1.1 引进前沿技术
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最新成果,引入计算机控制研究的前沿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学习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1.2 注重基础教学
按照“基本原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思路讲授课程,结合实例分析和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具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和设计能力。
1.3 反映智能建筑特色
结合智能建筑系统工程实例讲授,使计算机控制理论与智能建筑系统设计融合,体现智能建筑技术特色。
1.4 重在能力培养
将计算机控制理论学习与工程案例分析、科研成果相结合,通过课堂讨论、专题报告、专家教学、科研活动等实践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丰富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2.1 收集相关资料,充实课程内容
注意学科发展动态,收集国内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控制理论方面的有重要价值的论文、参考书籍及控制理论方面的原版教材,将计算机控制技术中最新、最先进的知识引入教学,大大充实了计算机控制理论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2.2 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
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结合科研工作研究成果,将科研中成功应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程实例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对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进行解剖分析,从硬件设计到软件控制程序,从软硬件接口电路到大系统连接,从常规的控制方法到先进的智能控制方法,结合实际系统设计中的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1 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创造性思维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国内外典型计算机控制工程实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师生交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探索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的改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展研究型教学,开展学科前沿知识研讨、理论难点研讨、系统设计难点研讨等专题讨论。具体方法是:事先布置研讨内容,让学生查阅资料,针对实际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每个研究主题指定主讲述人,并进行专题研讨,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与学生互动,包括课程介绍、图片和录像资料、系统实例分析等教学资料,进行深度思考。
3.2 案例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将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实例分析等按模块化进行归类,采用模块化教学分析方法,每章归纳出知识结构,从知识结构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
转贴于
系,以及模块中的各个知识单元到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浅出,由理论到工程应用,使学生易于掌握。
3.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入实际:到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科学家花园智能工程现场等单位进行现场教学。事先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把课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请专家讲解计算机理论在机器人控制、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技术,并通过现场的演示和实际操作,从理论到实践,展示了计算机控制理论在实际对象中的应用情况,更真实、直观,使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了计算机控制理论的重要性。
专家讲座:聘请有智能建筑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到校内做学术报告,做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国内外发展状况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技术中的应用方面的报告,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将现代技术与教材有机结合:现代技术与教材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化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软件、文字引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学生自主选题,搜集资料,开展科研训练计划,鼓励研究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巩固学生课程所学知识,并使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激发他们的科研和创新热情。
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如课本文由收集整理堂讨论教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学科前沿知识与教材基本内容相结合,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大大提高了讲课效果。
(1)采用模块分析方法,深入浅出。系统设计要结合科研工作实际,从理论到实践,通过工程实例讲述,使设计更贴近实际;(2)将抽象的理论描述转化为形象化的描述。利用图形、图像信息资源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的接近实际系,从而提高学生认知度和学习兴趣。(3)在分析系统特性时,采用对比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各种分析方棕的特点、区别、适用条件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4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6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前言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括工程材料、设计施工、财务、统计、数学统筹及法律等内容。在建筑企业管理中,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优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从而实现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目标。随着现代建筑企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工建设程造价管理,在做好建设项目投标决策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方面十分重要,对保证和提高我国建设工程造价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投标决策阶段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投标决策阶段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措施要把握好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合理编制投标文件,二是投标报价的决策。其具体内容如下:
(1)合理编制投标文件。
高质量的投标文件是中标的关键,施工企业应结合企业施工的特点,按照招标文件提供 的“工程量清单”,采用实物量法编制投标文件,合理编制投标文件。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满足项目合理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依据本企业施工定额消耗量,以及收集、掌握的市场价格信息求出直接费;二是计取各项费用。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将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市场行情、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确定相应的利润。
(2)投标报价的决策。
在投标报价文件编制完成后,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有利于提高投标报价决策。由于投标人在编制预算报价时往往会将工程量可能变化较小或较大的项目单价降低或增大,以期达到在竣工结算时追加工程款的目的,所以,我们还应认真审核投标报价,以防止高估冒算,防止错项漏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损失。
二、施工阶段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可以从科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施工人员的配备和做好现场的签证工作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科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先决条件之一。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对计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完善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对于各种工程数据的采集主要应用预处理方法有两种,即空缺值的填补、数据过滤。在编制完施工组织设计后,要有针对性的加强过程控制赢,得更好的投资效果。
(2)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
材料费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内容,采购时要及时、科学分析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对主要材料设备的采购应在多家比较后从中优选;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验收 制度;材料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进度安排用料,限额领用,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防止浪费,合理使用资源。
(3)施工人员的配备。
人工费主要根据工程项目所需用工量以及人工单价而确定。针对当前实际情况,有必要对各个班组进行严格筛选,做到从现场施工作业这第一环节控制施工质量、减少浪费、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以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4)做好现场的签证工作。
现场签证是合同的必要补充部分,工程承、发包双方在执行合同中需要修改变动的部分,必须及时办理现场签证,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按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方位施工管理,及时签证,做好现场的签证工作,提高现场签证的质量,为变更索赔地顺利开展打下基础,能有效地降低投资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
三、竣工结算阶段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竣工结算阶段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及时收集各种竣工资料,做好竣工结算。工程单位在施工中应及时收集和保管好各种资料。在收集保管好各种资料后,再实事求是地进行结算,以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其次,要重视索赔工作。索赔工作是全部竣工结算中的一个内容,要做好索赔与反索赔工作,必须领导重视,在工程施工中,应加强索赔管理,一旦在工程施工中出现了合同内容之外的因素,引起工程发生事故或拖延了工期,施工企业应及时收集文字凭据,认真分析,提出索赔报告,要求追补损失。第三,要及时收回拖欠款,加强资金周转工程竣工结算通过后,应按照先前的合同规定,及 时收回工程款。对未付款而又不签订还款协议的工程,通过调解不成的可以请求仲裁或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以增加对业主的压力。
四、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项目目标,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我们应当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对项目建设进行连续控制,不断检查实施状态,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有效提升造价管理力度,从而实现较为理想的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纪东,工程造价在各个阶段的控制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1
篇7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组织与管理是选择经济、实用、配套的机械,按期建设质量高、低成本公路的综合作业过程和管理体系,其目的是优质、高效、安全、低耗地完成公路工程建设任务。
1、施工机械的合理选择
1.1、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主要依据
1.1.1作业内容
进行路基工程中的土石方装运及挖填方的压实整形作业,需选择挖掘机、推土机、自卸汽车、平地机、静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在路面工程中,进行路面基层修筑作业,需选择粉料撒布机、石屑撒布机、稳定土拌和机(或稳定土拌和设备、自卸汽车、稳定土摊铺机等)、静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 胶轮压路机、工程洒水车等;进行沥青路面铺筑作业,需要选择沥青混合料拌和机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自卸汽车、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或静轮压路机)、装载机等。
1.1.2作业方式
单机作业需选择性能优越和数 量适当的机械;群机或机组作业方式的机械需保证配套。施工过程应将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时间列入施工计划,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1.1.3运距
履带式推土机、轮胎式装载机、自卸汽车等的选择与运距有密切的关系。推土机的最佳运距为30~45m,一般运距不超过100m,推土距离不超过75m;自卸汽车一般运距为100m 以上;轮胎式装载机一般运距为50~150m。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结合机械的运距范围,合理选择筑路机械,对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施工费用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2、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一般原则
1.2.1适应性
施工机械与公路建设项目的具体实际相适应,即施工机械要适应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条件和作业内容。例如,路基工程的施工范围广、施工条件变化大,选用的施工机械一方面要适应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地形、土质、场地大小、运输距离、施工断面形状与尺寸、工程质量要求等,另一方面要使施工机械的工作容量、生产率等与工程进度及工程量相符合,尽量避免因施工机械的作业能力不足而延误工期,或因作业能力过大而使施工机械利用率降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适合公路建设项目内容的施工机械。
1.2.2先进性
新型的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具有高效低耗、性能优越稳定、工作安全可靠、施工质量优良等优点,产品单价虽然高于一般机械,但其性价比仍较高,更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公路工程施工任务。此外,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由于其性能优越、安全可靠,最终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2.3经济性
经济性选择的基础是施工单价,它主要与施工机械的固定资产消耗及运行费用等因素有关。采用先进的大型的施工机械进行公路工程施工,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它可以分摊到较大的工程量当中,对公路建设项目的成本影响较小。因此在选择公路工程施工机械时,必须权衡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同时要考虑施工机械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这是影响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2、机械操作的管理
2.1、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机械主要结构性能和保养技术知识,掌握操作规程,坚持操作证上岗,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多班作业的机械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在施工现场必须听从施工人员指挥,做好施工配合。正确操作,保证作业质量,按时完成任务。对施工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有权拒绝执行,确保安全生产。
2.2、制定对操作人员技术培训、考核、检查、安全教育的详细计划,经过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的机手才准操作机械设备。及时将责任心强,技术好的机手调到关键设备、关键岗位上来,人尽其用。做到正确使用和操作机械,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2.3、操作人员应“六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懂施工工艺、懂施工方法;操作人员应“四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操作人员在“六懂”“四会”的 基础上,严格按《筑、养路机械操作与保养》要求,做到合理使用,保证设备的完好率、有效利用率和工程量。
3、机械维修管理
3.1、推行“二位一体”法。即设备操作手和设备维修工合成一体,按工序组成施工班组;归施工处(队)统一领导。
3.2、修理的技术比操作、保养技术要求更高。合格的维修人员不仅要具有机械构造知识,还要有熟练的诊断和拆装能力,需较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理论和实践反复结合才能造就。因此有必要提高修理人员待遇,吸收优秀人才加入修理行业,加强修理人员继续教育,有条件的可以到生产厂家、高校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适应机械设备快速发展需要。做到诊断准确,维修质量好,速度快。经过一般检修不能恢复其性能,必须对设备进行大修时,应视技术力量情况在本单位或送有关部门修理。在大修之前,要进行经济性论证,如果确认机械没有大修价值,就申请报废。另外,搞好维修技术档案和废、旧配件的管理工作。
4、机械效益的管理
4.1、加强设备统计工作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涉及到物质、财务、劳动组织、技术、经济和生产等许多方面,要检验和衡量各环节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机械技术状况、使用状况等就必须建立健全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机务管理部门要根据统计指标体系认真填写统计报表,加强设备的统计工作,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确实发挥设备投资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究经济效益。
4.2、制定合适的机械台班定额
定额就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务、消耗所规定的标准,是公路工程机械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是科学组织施工的必要手段;是确定施工方案经济合理性的依据;是评价机械管、用、养、修的重要标准。根据上级部门指导意见,结合本地经济状况,从折旧、保养、修理、消耗、人工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出一个合适的动态定额标准。合适的机械台班定额有利于机械的良性运营,同时为施工预算、决算、设备考核提供了依据。
5、机械管理创新
5.1.机械化施工是一门综合科学,它介于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之间,是一门边缘科学。现代化施工机械随着结合改进,功能提高、技术的更新及新工艺、新材料,必须对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力争做到土木、机械知识相互渗透,又懂现代化管理理论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5.2.技术管理,推行计算机辅助管理,推行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实现技术进步。制定高目标,研究采纳新技术方法,建立与先进设备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与创新体系。
5.3.机械化管理创新内容,即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观念创新要树立实事求是观念,树立服务观念,树立资产管理观念,树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观念;技术创新,即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网络化,电子化。积极开发先进公路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互联网、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系统将涉及机械管理,使用维修保养、产品生产、配件供给等方面连起来,实现省内、省际乃至全国的机械信息资源共享,快速反应、高速控制;制度创新,即发展机械化管理的市场化进程;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机械化体系;引导专业化施工;支持和鼓励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管理办法,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人才创新,即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要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管理水平的人才要加大培训力度。
6、结束语
总之,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离不开施工机械的质量问题,只有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好施工机械设备的种种问题,才能使施工企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园林、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施工组织设计是确定园林工程进度计划、施工方法、主要技术措施、施工现场平面布局和其他有关准备工作的技术文件,是园林工程施工活动实施科学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贯穿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无论是施工企业,还是业主都必须重视施工组织设计,周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是有效控制园林工程造价的两项重要措施。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有两个阶段,图纸设计阶段和工程施工阶段,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由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而决定的。
1 园林工程施工及组织管理的特点
园林工程具有施工内容文广泛、有成法无定式、讲究艺术底蕴以及肩负城市环境卫生与美化的特点。造园的要素有地形地貌、假山水体、园林建筑、道路广场、植物等生合体和非生命体。在营建时园林工程可细化为土方工程、假山工程、水景工程、给排水工程、道路广场工程、园林建筑工程、种植工程以及供电和灯光工程等。虽然园林在构图常遵循一定法则,但在工程活动作业中没有一写的模式,如假山的营建、植物的配置几乎找不到相同的样式。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造型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等诸多艺太领域,建筑、植物、水体、地形的巧妙应用所创造的意境使中国园林艺术得到了升华。园林最大的特点还在于植物这一生命体的参与,园林生态系统的形成不仅美化了城市、而且具有卫生功能,可以反应城镇居民生活福利、保健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
园林工程施工首先要保证按设计意图施工,同时还要考虑自然、地域文化、安全和植物生长的需要等情况。施工组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投资、提高质量、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抓住规律这,使整个工程有方向、有步骤、有方式地完成建设任务。而施工组管理的依据和计划就是施工组织设计。
园林施工组织设计基本的内容有: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的分析、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还有经济分析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其中,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的确定尤为重要,如施工机械的选择、水平运输方法的选择、土方的施工方法及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选择等等,均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业主使用要求及工期要求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是控制投资和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2 园林工程造价管理中存的问题
随着园林建设市场的竞争日趋异常激励,客观形势对园林施工企业的要求,不仅仅在技术装备、人员素质、工期质量、施工组织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项目实施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也有更高的要求。有些园林施工企业对此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处,有些业主在园林施工招标工作中一味的强调降低报价而未重视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
2.1施工企业造价人员凭经验,忽视施工组织设计
在投资来源发生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组织施工、指导生产的技术性文件,而且是园林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在园林工程造价工作中有的工程在没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没有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的情况下就开始凭经验做预算。没计划导致工地开工后出现土方、材料调配无序,机械设备使用无标准,工序衔接没有安排,窝工费工等现象,使各分项工程的费用超预算,只好折东墙补西墙弥补措施不当造成的造价混乱,结果引起了工程结算困难,经济纠纷不断。
2.2 业主不注重施工组织设计
在园林工程招标投标环节中,业主往往比较侧重施工企业资质等级和工程报价,而对于投标书中的具体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不够重视,尤其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的设计是否经济合理,以及是否优化组织等问题的分析不够。
在签署园林工程承包合同时,业主和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或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款。但由于承包商从收到招标文件到送交投标书往往时间很短,使投标书中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比较粗糙,而对一些具体的施工操作方案、质量控制方法、安全措施、劳动力、物资、技术保证措施等内容未能作全面反映。没有施工组织设计的项目往往会引起工程造价结算纠纷;施工组织设计流于形式或者虽然有施工组织总设计,但对其中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和技术经济组织措施未进行严格审查、监督,同样也会引起工程造价结算纠纷。
3 施工组织设计在园林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应用“08清单计价规范”明确规定施工组织设计相关内容是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依据。是投标书的内容和合同文件的一部分;是指导园林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性文件;是提出施工中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现场管理,各项生产要素管理的目标及技术组织措施和经济管理措施;是施工企业实现高质、高效、低消耗为目的,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时间、空间,技术经济和组织上的合理安排;是业主在评标过程中选择施工队伍的重要考核依据;它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
3.1 施工组织设计与园林施工图预算
利用定额进行施工图预算必须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技术经济分析;园林工程定额是反映园林工程实际施工过程每一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是园林工程建设单位编制施工图预算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是编制标底、栏标价的基础。
3.2 施工组织设计与园林工程施工预算
园林工程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不是一成不变,这也反应了园林工程施工预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园林工程中进行造价控制,就是通过组织手段和技术手段在保证质量、安全或进度的前提下来降低各阶段各任务的成本而进行的调控和纠偏。
4 结语
由于园林工程的特殊性,导致了园林工程造价管理的复杂性。园林工程造价控制是动态的、全过程的控制,为了从根本控制工程造价,协调好质量、安全、进度之间的关系,应从园林施工组织设计入手,计划每一个细节,才能抓好每一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取得良好地经济效益。此处,在管理过程中,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现行的定额相结合,工程报价的编制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应同步,强化业主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提高施工组织设计人员的素质都是园林工程管理应加强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黄伟, 刘艳珍, 侯海洋. 浅议工程量清单计价[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9, (06)
[2] 秋林,倪国葳. 浅谈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5)
[3] 范永红. 从造价管理的视角谈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J]. 山西建筑. 2009(35)
篇9
关键词 涉外护理专业;工作情境;英语教学;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2-0031-04
为适应全球化进程,满足国内、国际市场对涉外护理人才的需求,我国部分医学类职业院校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涉外护理专业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因为涉外护士除了必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在工作中还需要用英语与医务人员、外籍患者交流沟通,须具备足够的英语水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基础与护理岗位需求设计专业英语课程。
一、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内容选择
基于国际及国内对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应强化工作情境中的英语应用。其工作情境有:导医咨询服务、协助挂号、安排候诊、接听急救报医电话、派出救护车、接收急诊病人、询问病情、急救处理、协助病人办理入院手续、安排床位、巡房、给药、注射、输液、采血、化验、交代出院注意事项等。这些工作情境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是:听懂护理相关医学英语;与病人及其家属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与医生进行医学技术交流;读懂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书;用英语做好护理记录和撰写护理日志等。
基于岗位需求及工作情境特点,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应从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三方面选择内容。首先,依据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内容确定该门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确定应达到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根据工作情境选择知识点、技能点;二是应当涵盖该岗位职责定位所要求的内容。在确定知识内容时,先逐条针对每条技能确定学习者应当“知道”的内容,即知识内容及其要求,如应掌握的专业词汇、句型和语法结构,认真甄选每条语言知识。技能分析要依据本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能力要求来进行,选出通过教学能够达到的英语能力。在确定情感与态度内容时,也是先从工作任务入手,确定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精神和态度,最需要的工作品质是什么,以问答、案例等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情境和任务的设计将其融入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任务执行发展各项工作品质和良好的职业态度。
二、基于工作情境的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内容编排与设计
基于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首要的特性就是要采用真实的语料(authenticmaterial),根据目的语真实使用情况的分析,确定课程内容和语言交际任务。其课程的设计及其语言任务的编排都应围绕所涉专业学科知识的应用而不是语言知识本身。因此,以工作为导向、以工作情境为中心组织和编排课程内容便成为专业课程设计的基本路径。
首先,基于工作情境设计学习情境。将相关联工作任务进行整合,设计9个学习情境:导医咨询服务和初步问疹;协助挂号和安排候诊;接听急救报医电话和派出救护车;接收急诊病人并作急救处理;协助病人办理入院手续及安排床位;巡房时查询病情并记录;给药、注射、输液、输血;采血与化验;协助病人办理出院手续与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医患发生冲突。每个学习情境都给出学生将要完成的任务,同时列出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专业词汇、常用句型、语法知识及案例。
其次,在课程设计中,需要结合情境的具体内容,找到每个任务所特有的工作逻辑。每个学习情境都有明确的学习(教学)目标、完整的学习内容和确定的考核标准。学生学习一个情境即掌握一项单项技能,学完一门课程则掌握一个岗位或一组岗位群需要的综合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要以工作任务之间的区别为边界,选择典型任务来使工作具体化。典型任务选取要充分考虑其典型性,达到让学生触类旁通的目的。
最后,准确把握任务设计的智力含量。任务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智力含量,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只有实施“智慧+技能”的智能化任务,才能促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任务设计要以工作逻辑取代知识逻辑,整门课程的任务排列线索需要在任务的关系中去寻找。一般地说,工作任务常见的有三种逻辑关系:递进式,任务按难易程度,由低到高排列;并列式,任务之间既不存在复杂程度差别,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流线式,任务按前后逻辑关系依次进行,一连串的任务构成一个序列,往往前一个任务的成功是完成后继任务的前提,由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无论是哪种设计逻辑,教师都要将专业词汇、语言知识融于或分散于各个任务中,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词汇链和语言运用知识链。
三、基于工作情境的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高职涉外护理专业(五年制,生源为初中生)英语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Willis的任务学习框架为依据,结合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ESP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创造性地实施基于工作情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任务准备――前期基本能力训练
在任务教学中,要顺利地完成项目任务,是以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前提的。在布置学习任务之前,教师应注重四个方面的训练:
一是听力训练。听是说的基础,在任务导入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情景对话视频,或布置听录作业,让学生仔细聆听交际口语的语音、语调,查找不足;或选择简单的英语原声录音,让学生作配音练习,以此实现以听助说的效果。
二是口语训练。如在学习《实用护理英语》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如下任务。任务A:每天请6名学生以患者主管护士的身份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安慰疏导、交流和指导。任务B:设置三个护理病人的场景,如静脉注射、给药、康复护理等,请每个组学生编排护理情景对话,并分角色扮演和练习医患之间的对话。任务C:随着老龄人口的急剧增长,老年护理所面临的挑战和提供的机遇也随之增加。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老年护理的特点,接着进行医患之间模拟对话,为老年患者提供药物剂量、营养、保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与帮助。
三是阅读训练。可模拟一些句型结构、常用表达方法,让学生大声朗读。阅读开始之前,播放一段护理病人的视频短片,以吸引学生注意。随后,引导学生讲出视频中出现的护理方面的常用专业词汇以及句型结构,并将这些单词和句型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呈现出来,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问题,要求学生在第一遍阅读后完成。在第一次阅读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泛读。在第二遍阅读时,着重强调文章细节、段落大意、段落间的关系,以此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深层次的认识,进行精读。此阶段教师应设计一系列情境,让学生模拟表达,将常用的表达方法、句型结构、专业词汇运用到口语交流中,以提升学生职场英语的运用能力。
四是写作训练。写作是一种语言生成技能,是一种内心的编码过程,与口语输入的本质是一样的。教师可列出一些小题目,让学生尝试写作,并配合有效地抄写、默写、听写、对话等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法运用能力。如可设置“书写病历”报告的任务,提醒学生病历报告不但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病历卡号等基本信息,而且包括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外科情况等内容。
(二)任务导入――真实语料的输入
英语教学的导入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巧妙的导入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任务中,使教学环节的过渡自然流畅。教师应经常采用问题导入法、复习导入法、背景导入法以及情境导入法等。在导入过程中,应注意导入语料的真实性。语言材料应是来自医院护理场景中常用的语句,且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生动形象化的情境能增进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激发深度交流的愿望。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教学设备、情景表演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设计贴近护理服务工作的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开口讲英语的积极性。
(三)前任务阶段――提供交际背景知识
属于信息的输入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向学生提供、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包括新词、短语及句型),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与任务相关的背景知识,引领学生了解必要的医学及护理术语;同时让学生了解实施任务的具体步骤,向学生介绍任务的要求、主题及目标。在这个阶段,语料的输入往往是以主题为中心的。以主题为中心,既能实现信息沟通,以充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则,而且能强化专业知识的应用。
(四)任务执行阶段――语料的加工和应用过程
本阶段是涉外护理英语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互动的机会,能挖掘学生运用语言的潜力。教师应注意维持好课堂秩序,使学生始终围绕任务这一中心话题开展活动,对学生任务执行中出现的口语错误,不必急于纠正,以免打乱学生思路。
实践表明,只有基于工作情境的语言学习才是有效果的。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平时背诵孤立的单词,或熟记脱离语境的句子,其结果是不仅单词和句子背不下来,而且一旦面临某种相近情境也无法恰当表达出来。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通过执行任务将语言运用的过程融于自身的切实行动中,深刻领会了语言如何应用,提升了专业技术技能。
(五)任务后阶段――成果的汇报与展示
本阶段属于任务型英语教学环节中的任务汇报与展示阶段。展示方式可以采用演讲、角色扮演、辩论、讨论等形式。在学生表演、模拟的过程中,合理与多元化评价尤其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精确地操练语言,掌握有关句法、语法、词组搭配汇等方面的正确用法,加强语言使用的精确度。此环节教师可安排学生倾听与任务相关的录音,观看相关的光碟,并与自己完成的任务做比较,感受目的语的准确用法,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与任务有关的知识点。
(六)多元化评价阶段――任务评价与语言分析
基于工作情境的英语教学评价,要以形成性评价和语言行为表现评价为主。评价的方式也应因任务而异,可以为口头形式的鼓励、小组评比、自我评价、实践技能考核等方式。灵活得当的评价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沟通师生感情。只要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就应适时地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因专业性质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培养技能取向,对于涉外护理专业而言,学生未来多是从事涉外护理工作,直接面向患者开展服务,态度、修养、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可以作为评价或测试的重点。教师设置各种护理职业情境,包括护理中的突发事件或冲突等情景,要求学生运用英语来解决各种问题,学生表达时的态度及处理问题时的专业性可以反映出整体素质。结合学生和未来专业发展目标来进行评测,反映出学生真正的英语技能,有助于查漏补缺,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职业引导,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230.
[2]余丽霞.任务型教学法在涉外护理英语教学中应用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4):133-135.
[3]欧阳毓.中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任务设计[J].教书育人,2012(21):119-120.
篇10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社会复合治理;路径分析;思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B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旧生代农民工落叶归根、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背景下,在代际更替中成为农民工群体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导力量。相比父辈,生长在城市、远离农村和农业、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处于迥异时代背景的新生代农民工在价值取向、社会心态、个人诉求、行为逻辑、参照目标、身份认同、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显著不同的特征,因此对农村和土地的眷恋有所消减,而对进入城市社会有着较强的期盼和憧憬。
然而根源于户籍制度的城乡二元体制使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经济上、甚至在身份上融入城市,但是却面临着就业歧视、社会网络狭窄、人力资本匮乏、心理认同度低等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存在经济上融入,社会和心理上嵌入的非实质性融入现象,传统的由户籍制度导致的二元结构正在城市内部演变成为新的二元结构,即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处于城市与农村的双重边缘,是一群没有认同或认同内卷化了的、悬空的一代,这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成为真正市民、与城市融入的梦想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诸多尴尬与无奈。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的城镇化已经取代物的城镇化成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注入人文关怀、需要融入人性理念,让新型城镇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彰显人性的光辉。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不解决,不仅会使新型城镇化进程和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受到影响,而且也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不仅要跨越城乡二元制的藩篱即取得城市户籍,还要能够形成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拥有一定的融入城市所必需的心理资本,获得本地市民的情感接纳和社会资本,并且拥有在城市安居兴业所必需的人力资本。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健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机制,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无论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还是十三五规划纲要,都从政策、制度或机制上给予外来人口更多的、更公平的享受市民待遇的机会。因此,在这一趋势下如何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彰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文关怀和人性理念,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鉴于新型城镇化所提倡的人性关怀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独特性,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和机制保障,研究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成因并寻找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的合理路径,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持续改进我国城镇化质量、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意义重大。因此,本研究在对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以对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成因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到的抽样数据为基础,选取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为因变量,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新生代农民工的半城市化状态与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三种资本协同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模型,并以城市融入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社会复合治理解决思路与对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基于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模式以及户籍制度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影响,在城镇化、半城市化、城市融入以及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中外分化格局。
第一,西方学者在早期人口迁移理论的基础上,以流动人口和移民为研究对象,关注城镇化以及流动人口和移民的城市融入状况。
西方早期的人口迁移理论,利用归纳方法对人口迁移状况进行解释,力图发现人口迁移内在的规律和特征。其中建立在一定假设基础上的推拉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等都从工业化、城市化视角研究农业转移人口问题,成为现代人口迁移研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西方学者深入探讨了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后果,提出了由城镇化所导致的“城乡发展失衡”、“过度城市化”等今天依然困扰世界城市发展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的人口迁移与城镇化问题研究逐渐从宏观视角转向对于转移人口个体及家庭迁移动因或迁移行为等微观层面的研究。
西方学者的半城市化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对于半城市化现象的论述,后来演变成为从特征、过程的角度定义半城市化,并对半城市化问题发展机制、发展现状以及产生的后果进行深入探讨。由于不存在城乡二元体制,西方学者对于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解决机制研究主要聚焦于心理层面,如社会熔炉理论、社会同化理论提出的流动人口通过接受当地主流文化、建立社会网络并实现心理认同的同化过程。
西方学者的研究虽然在与中国迥然不同的国情和制度背景之下展开,但为中国错综复杂的城镇化问题提供了深入研究的良好平台,为中国农村人口市民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第二,国内学者以普通意义上的农民工群体流动为研究起点,进而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独特性以及其在农业转移人口中的主体作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及半城市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0世纪80年代开始,来自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地理学等学科的诸多学者,基于各自学科视角对农民工群体的流动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内容从早期关注的流向、规模、人口学特征等人口流动的静态特征,逐步演变为流动过程、工作和生活状态、行为方式、社会融合等社会经济动态特征,以及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经济社会影响等。
以王春光(2001)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与城市融入问题为标志,学界开启对农民工代际特征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热烈讨论。在王春光城市融入与半城市化研究的基础上,学界在三个方面就新生代农民工的半城市化及城市融入问题进行广泛探讨。第一,对农民工半城市化状态进行验证和分析。通过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社会认同、群体特征、权益保障、心理状态、就业状况、城市融入等方面,指出虽然在消费方式、生活方式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基本市民化,但非正规就业和发展能力的弱化、居住边缘化和生活“孤岛化”以及社会认同的“内卷化”都使其处于城乡两栖的半城市化状态,影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第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居于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户籍制度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的“制度决定论”。还有学者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匮乏也是导致其半城市化的原因。第三,农民工的半城市化状态已经呈现出结构化、长期甚至是永久化的特征,因此学界展开了对农民工半城市化的演进趋势及成本测算的相关研究。
经过修正的西方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等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城镇化研究。然而,由于我国与西方城镇化在宏观场景、推动力量、历史历程、政策安排与现实后果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因而在借鉴和运用西方相关理论时,应该结合我国实践并结合时代特征。与此同时,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国的城镇化研究水平也日益提高。在研究技术上,早期以规范研究为主,发展到目前占主流的各类实证研究,学者们大量使用的实证方法如Logit模型、OLS回归分析、Profit模型等分析方法,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怎样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从半城市化到完全市民化?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又如何避免半城市化所导致的城市贫民窟现象?以上问题的解决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意义重大。然而,纵观国内外对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的相关研究,居于主流地位的“制度决定论”已经无法很好解决当前新型城镇化提出的“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的户籍制度改革趋势下新生代农民工仍旧处于半城市化状态以及无法融入城市等问题,因此,亟需从新生代农民工软实力――心理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视角打破以往研究中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各种因素各自为政的桎梏,通过三种资本的协同作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半城市化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三、基于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协同的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实证研究
通过对国外劳动力迁移、城市化进程和半城市化现象进行简单的梳理和分析,以及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和城市融入问题进行回顾,本研究归纳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的表现特征、成因及演变趋势,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及面临的问题。经过文献梳理和归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为:人口学因素、心理资本因素、社会资本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制度因素。
以1980年后出生、16周岁以上农村户籍外来务工人员的市民化倾向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大型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32份,问卷Cronbach'salpha系数=0.8647,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实证分两部分。首先,在问卷调查获得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对第二部分提出的理论框架,即各个影响因素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倾向的关系进行单因素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因素的显著性值都小于5%,可以认为这些因素单独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相关。其次,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倾向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显著相关的因素,可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在其它因素影响下每一因素对于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的相对影响程度。由于因变量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倾向(有市民化倾向=1,没有市民化倾向=0)为虚拟变量,且为只有两种结果的定性变量,故可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倾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在模型设计中,可以假设P为有市民化倾向的概率,而1-P为没有市民化倾向的概率,对P进行logit转换,记为logitP,以logitP为因变量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Log itP = a+b1x1+b2x2+…+bnxn (1)
由(1)可以导出:P= (2)
(2)式为logistic回归模型。在式中,a为常数项或称为回归截距,bi为第i个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系数,xm为作为第i个影响因素的自变量。
本研究在选入变量α=0.05的水平上,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被调查的1132个样本的截面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处理。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采用自变量组分步强制纳入法,分别就人口学因素、心理资本因素、社会资本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制度因素五组自变量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倾向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因素、社会资本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显著;虽然制度因素的影响更加显著,但国家一系列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政策措施出台后,制度因素的影响将产生变化;人口学因素对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不确定。
四、基于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协同的社会复合治理的解决思路与对策
张红芳,吴威(2009)认为,心理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具有协同关系,三者的协同是开发个人潜能、形成组织竞争优势的关键。林竹(2011)认为,通过心理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协同可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张洪霞(2013)也认为,通过三者的协同可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本研究认为在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和机制保障的情况下,通过心理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三者的协同可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解决其半城市化问题。
所谓社会复合治理主要指社会治理结构从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排斥其他主体参与,向多种社会主体协同以促进治理绩效优化和提升社会整体治理能力转变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治理形态。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模式,复合治理的治理主体强调多元参与主体的“复合型”协同参与,更加注重社会组织参与主体在治理机制中的平等地位;治理过程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双向互动”,即通过政府部门的主动作为和其他各主体的全面参与,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建立良好的互动伙伴关系;治理结构强调多元参与主体间的横向互动,与传统科层组织形成网格状治理结构,各个参与主体成为连接多渠道治理路径的结点,其网络触角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社会需求反应更为及时灵敏。因而,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解决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应该引入复合治理的理念,引导第三方组织和企业与政府进行“复合型”协同型参与,构建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三维结构下的多元主体复合治理模式,有利于打破单一主体的政府治理模式,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所谓社会复合主体是指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新行动过程中,多个不同社会主体共同参与、主动关联所构成的多层架构、网状联结、功能融合、优势互补的新型主体网络。据此加以引申和延展,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解决的复合主体则是指以政府为主导,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复合主体,旨在打破不同主体间的“部门分体制”,塑造一种互相嵌入、功能互补的互通互联协同治理模式。其核心思想体现在:一是注重“政府―企业―社会”三维合作的组织模式,也注重不同主体的主动性和专业性,促进各主体的优势复合发挥。二是复合治理主体构建了主体间相互融通,共同分享,优势互补的互动平台,打破了治理全过程不同环节、领域的部门割裂、主体分立。三是实现主体间互联互通的内部化,对于有效整合多主体间的社会资源,加强融通协同,提高治理效率具有实然性。因此,如何在实践中构建政府与企业主体、政府与第三方组织及企业主体与第三方组织之间“双向互动”的良关系,形成优势互补和犄角支撑的耦合型治理格局,是深化和创新半城市化问题解决路径的一种新探索。在这一社会复合治理结构的支撑下,运用政策、法律、社会、经济等多种手段,通过全方位培训增加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从而增强对城市居民身份的自我认同以增加其心理资本,增加其职业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以业缘为基础的社会资本;通过各主体努力增加其与城市居民的沟通、交流渠道以增加其社会资本,从而使其拥有心理归属感,并拥有更多信息渠道从而增加其人力资本;通过网络组织进行的包括心理援助和心理咨询在内的心理培训,加强对其挫折心理的疏导,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资本,促进其主动融入城市以提高社会资本,激发其自身强烈的成就动机以提高人力资本。
[参 考 文 献]
[1]张兆曙.城市议题与社会复合主体的联合治理――对杭州3种城市治理实践的组织分析[J].管理世界,2010(2)
[2]曹堂哲.公共行政执行协同机制――概念、模型和理论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0(1)
[3]何继新,陈真真.公共物品供给复合主体“复合型”协同机制研究――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4]汪锦军.构建公共服务的协同机制:一个界定性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2(1)
[5]张洪霞.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内生机制创新研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的协同作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7)
[6]陈藻.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研究――基于成都市的调查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4)
[7]林竹.农民工就业: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的协同[J].农村经济,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