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地理学研究生

篇1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材版本;教材评价;编写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35-03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不同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学在高校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地理学的教育,有助于丰富其科学认知,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更好发挥人文地理学在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版了一系列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教学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国外同类教材相比,教材在内容、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伴随新时期大学课程改革,探讨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编写问题,对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李同升和赵荣曾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作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改革思路;王富喜等对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有见地的设想;汤茂林对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作了诸多评析,对国内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试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的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进行分析,从教材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学术规范等方面指出其优缺点所在,提出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设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类型

笔者所收集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共7种,分别出版于1991~2013年。这些教材在不同时期被我国各个大学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广泛采用,分析教材的结构和体系,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

(一)理论分析型

这类教材以王恩涌编写的《文化地理学导论》为代表,教材体系以文化和文化景观分析为主线,与西方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结构比较相似。教材结构借鉴TerryG·J的《TheHumanMosaic:AThematicIntroductiontoCulturalGeography》。对地理文化现象都是从文化区、文化的起源与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分明。2012年出版的由顾朝林编写的《人文地理学导论》与其相似,侧重理论分析、方法介绍。

(二)总论分论型

这种教材早期以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和金其铭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为代表,后期以赵荣的《人文地理学》和陆林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教材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形式。在教材前面的总论部分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在后面分论部分介绍人口、城市、政治、文化、旅游、农业、工业等属于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内容。

(三)概括论述型

这类教材以陈慧琳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已出版第三版。教材内容比较简明,在逻辑结构安排上,把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于人地关系的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各个研究对象设置章节,最后探讨人地关系的时间、空间演变,研究各要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把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内容上升地理学的学科高度,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让读者不再感觉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是各分支学科的简单堆砌组合,这是与总论分论型概论教材最大的不同。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特点及不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不同类型的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特色,但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教材体系内容上,过去的人文地理学教材重点在于介绍人文地理学的一般研究对象和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新近出版的教材则摆脱了这一传统,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基础理论设定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体系,各分支学科主要作为实例来验证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主题等。在教材风格上,过去追求教材内容的广而全,新近出版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越来越重视从基本概念、理论方面塑造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形象,着重介绍人文地理的新视角、新进展以及应用价值。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我国人文地理发展水平和教材编写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在教材体系上,大多数教材没有建立起起既符台教材特点,又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文地理研究内容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基础理论,以及被学术界公认的逻辑结构,使人文地理学缺乏统一、完整的学科形象。

在基本理论、研究主题方面,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存在分歧。有些教材也多以文化为主线,这一点受到了不少教师的批评。有的人文地理学者认为,人文地理学毕竟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类教材不应该以文化为中心。有些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贯穿始终,但此类教材内容较浅,难度过小。

在时代性上,现有教材在编写内容方面落后于时展,教材版本更新非常缓慢;教材引用著作较多,论文较少,时代感不强。

在学术规范上,教材普遍大段引用别人的著作却未在文献中注出,只是在章末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三、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编写思路

(一)理想的概论教材框架结构

对于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框架的探讨,王富喜等提出了很有意义的建议,认为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可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高层次的哲学方法论以及相应的传统野外调查方法以及随着时展出现GIS、遥感等新技术方法的运用;第四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传统的人地关系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以及新近发展的文化转向和计量转向,女性主义视角等理论;第五部分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历史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六部分为人地关系存在矛盾及其解决手段。

(二)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与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相邻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缺乏统一的、普遍化的方法论体系,基础理论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理论多从其他学科借用而来,或者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理论,这不仅是教材编写的问题,更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在教材编写中要注重介绍不同的理论流派,反映最新的理论导向,这也有助于未来青年学生、青年地理学者的成长发展。

(三)案例分析与方法介绍并重

以理论分析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视区域人文地理和部门人文地理实际,教材可以采用区域地理的内容和案例来验证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前者的理解。教材编写中,将案例分析与理论方法介绍有机结合起来来解决这一问题。对每一种社会文化景观现象,应从典型案例分析着手,结合案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论总结。

(四)遵守学术规范

规范严格的教材每一章后面都应附有相应的参考文献,论文和著作皆有,新老并重,并在文中进行准确标注。国内李小建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可堪称是地理学教材中遵守学术规范的典范,不仅在章末的参考文献进行准确标注,在章节内文里面也严格注明。树立严格学风是学术的根本,教材对于参考文献的标注理应规范,这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

(五)编写配套教材、翻译外国同类教材

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配套教材及翻译的外国同类教材较少,甚至没有。迄今为止,我国所翻译的人文地理学导论教材还是2O世纪8O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J·德伯里的《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翻译外国优秀教材是当务之急;另外教材编者应结合主教材内容,编写配套相关教学资料等。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班主任;“90后”大学生;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10-02 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对于大学里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而言,如何高效地把大学新生引入正确的学习和生活轨道中来,便显得至关重要。现如今,“90后”已经是高校校园里主力军,他们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中长大起来的,他们个性更加鲜明,接受各种信息和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更加多样,同时也更加容易叛逆。具体到“首届”专业的大学新生,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对未来极高的期许来到大学校园,当发现自己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例如本专业国内尚无毕业生、考研也没有对口专业、不知就业前景如何等,这时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挑战性。

一、首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截至到本文截稿,笔者担任首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的班主任工作已近两年。在实际的工作中,笔者总结这些大学生的特点如下。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目标不明确应该是绝大多数首届专业学生的通病,尤其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因为该专业的两个部分,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都是教育部调整教学目录之前独立的两个专业。

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许多学生在学习《管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课程时,明显表现出学习的热情不高,而对真正的城市规划专业所学习的专业课却表示出了更高的兴趣,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学习这个专业就应该是画图、建模等。所以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本专业就尤为重要。

(二)学习方式方法陈旧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还是表现出了高中时候的学习方法,特点是只学习老师上课的时候所教授的内容,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尤其是在学习一些系统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专业上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弱势。笔者在翻阅了学生近几学期的考卷时发现,几乎大部分学生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除了课本中的一些要点,几乎写不出其他的支持论点的内容,足以表现学生的学习逻辑性没有被很好的建立。

(三)学习动力不足

伴随着我国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发展,全球化又进一步使我国本土文化受到外来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也很容易受到各种形式的文化和思潮的影响,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等要更加的灵活多变。另外,学生考研方向不明确。一旦大部分学生没有考研的意向,学生一般都会学习热情不高。笔者发现自己所带的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已经有人出现了“每科考60分,只要能毕业就成”的疲软心态。

(四)“90后”学生个性普遍偏强

笔者所带的班上的同学,大体都是“95后”的孩子。首先,在这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学生接收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很强,但是由于涉世未深,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的干扰。所以班主任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在这个宣扬个性的时代,学生表现自我和发展个性的需求也很突出,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最后,学生归根到底都还是一群刚刚成人的孩子,还是特别需要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的关怀和呵护。

二、担任首届新专业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

结合上文所总结的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的特点,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这两年的工作重点。

(一)专业上的答疑解惑

正如前文提到的,学生对于新专业的模糊认识通常是其学习热情低迷的主要原因,那么帮助同学们弄清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便也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1.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学生认知这个新专业产生的历史和发展的机遇。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地理学进行了学科调整:将之前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现在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首先,地理学在我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而城乡规划学则稍显年轻,但是这两个学科的学科合作和交融在我国却早有历史渊源。很多以经济地理学见长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所,如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科院地理所等很早都参与过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等工作,为城乡规划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指导。其次,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这两个学科,他们都是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根本属性上有学科的互补性和传承性。城乡规划学侧重于微观空间层面上的研究和细部的实践操作,却不擅长对于学科理论的研究与拓展。因此,我们崭新的专业“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专业的出现,即改善了城乡规划学科对于社会经济理论和机制研究的不足,又增强了地理学科与社会实践的对接。可以说,我们的新专业整合了这两个学科的优势资源,将为我国下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输送更加全面和优质的人才。

2.帮助学生深入剖析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习重点。在地理学大类的学科分支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最具活力且与社会各项发展紧密联系的,涉及到各类热门问题:如资源环境问题、区域统筹发展问题、绿色城市问题等,专业的边缘性较强。地学思维注重整体与系统、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尤其重视学习方法论的研究,而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研究城市系统、空间、尺度等大有裨益。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地学思维尤其重要。其次,还要鼓励学生对于动手能力的学习和锻炼。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虽然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地理学,但其实践性和创造性仍不容小觑。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参加工作后能够很快上手或者能够有更多继续深造的选择机会,作为班主任,也要大力鼓励学生学习实际操作的技巧。如学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制图软件,如Auto、CAD、Adobe、Illustrator等。通过这些软件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很快地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换成自己制作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对一两门软件的熟练掌握,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大三、大四期间更好地学习更加复杂的软件系统,减少其在大四实习期间因软件运用不熟练而浪费的时间。

3.引导学生尽快对个人学业或职业目标的设定。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与每一位学生接触、谈心,帮助、引导其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情况,逐步帮助其制定大学四年乃至毕业后的人生规划,并逐步落实到每学年、每学期乃至每个月。这样,有了具体的学习和人生目标,学生才会慢慢的养成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生活情感上的悉心照顾

作为新生班主任,除了要在学业上、职业规划上予以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更要在生活、情感上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照顾和爱护。书面上的案例总会使学生感到遥远和抽象感,而现实生活中恰到好处的事迹或人物学习,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果。

首先,对于刚刚入职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大学教师而言,与学生的年龄差距通常不大,交流沟通起来也相对容易。班主任也往往与学生具有相同的学术背景,因此完全可以拿自身或者自己熟悉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与学生分享,让学生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其次,班主任在工作中也要时刻关注本院系往届优秀学生在学业上或职业上的发展,如果有条件,邀请这些优秀的毕业生回母校来给学弟学妹开开座谈会,谈谈他们在学业上继续深造或者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这样的座谈会通常有惊人的效果。比如,在针对学生学习热情低迷不振的问题上,本文作者几次和学生谈心、聊天,取得的效果都很平淡。大多学生都持有“学习无用论”或者“学这么多不知道以后在什么地方能用的上的”态度,曾一度让本文作者一筹莫展。然而,一次邀请优秀学长学姐回来座谈的班会却给学生的学习热情打上了一剂强力针。原因是,无论是在著名高校继续深造的,还是在满意岗位上工作的往届优秀学生,都表示取得这一切的成果的前提是至少要过英语六级,至少要考取重点高校的研究生等。这样的面对面、真实经验交流的变相教育往往要比老师苦口婆心、耳提面命的教育更被学生接受,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高涨,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效果事半功倍。

最后,年轻班主任由于资历尚浅,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更多流于形式,很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因此,这也要求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言行,治学谨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主动关心那些落后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去探讨落后的原因。只有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榜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其正确的学习和人生目标,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

三、结语

每个学生都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期许和希望,因此管理学生的班主任工作看似微小,实则责任重大。尤其是担任像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这样的首届专业的学生班主任工作,更需要班主任去聆听学生的困惑和需求,从一开始就要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的轨道上,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为迎接以后的社会挑战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新课程 地理教师教育专业 课程体系改革

1.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方位展开,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力度相比,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明显滞后,这样极大地阻碍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表现出诸多问题,不能与基础教育改革有效衔接。传统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是知识型教师,而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复合型、创新型的教师;传统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科学研究能力薄弱,综合能力不强。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要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等进行改革,适应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背景

2.1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战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没有达到改革之初的设想。经过研究、论证,总结出素质教育改革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同时,在国家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在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进入21世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教育部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别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的地理课程和原来相比,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及课程实施等方面取得较大的发展和创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2.2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问世,地理教育界掀起教学改革热潮。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的改革,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培养中学教师的任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与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和依据。之后,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纷纷响应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相应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通知,鼓励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为高校与中学有效衔接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教育部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还是地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通知,目的都是适应并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调同步发展。

在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改革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培养适应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具备现代地理素养的中学地理教师值得我们探讨。

3.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摇篮,随着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越来越不适应中学地理教学的要求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现行的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改革课程体系的建议。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1]。孙根年曾按系统优化原理设计整体的课程体系[2],由递阶控制结构看出,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包括自然地理群、人文地理群、区域地理群、技术地理群、地理教育群和前沿应用群六个课程群。

3.1建构“五板块”课程体系

更新课程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3],确保课程结构合理,符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本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地理科学发展趋势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将课程体系调整为板块结构,主要有五个板块,分别是:(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自然地理课程群、人文地理课程群、区域地理课程群,课程性质上有必修和选修两个方面。自然地理课程群有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地质地貌学、气候水文学等;人文地理课程群有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区域地理课程群有区域地理学、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区域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概论等。(2)地理技能课程,包括测量和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等。(3)地理教育课程,其核心课程,其是地理教学论。(4)实验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5)前沿应用课程,包括全球变化、智慧城市等。“五板块”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类型划分清晰,结构科学合理,避免相似课程重复开设,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对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综合素质的地理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中学地理课程有效衔接,对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2课程内容的调整

3.2.1课程性质的调整。与中学地理课程内容改革相对应,应该在保证原有专业必修课不变的前提下,多开设专业选修课程,满足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和需要,丰富知识内涵,提高综合能力,这与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趋势一致。

3.2.2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更新。对于自然地理群和人文地理群应该精炼教学内容,减少课时,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合并;在人文地理群教学中,注意更新教材内容,增长地理最新知识,因为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就,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地理科学不断取得新进展,教材有些内容已经过时或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在教学中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3.2.3地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模式的创新。在开设地理教学论课程的同时,应该增加相关教育类课程,比如地理课程与教材分析、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以及现代最新的教学理论;在课程性质上可以设为选修课,开设形式上可以是示范课、论坛、讲座等,对学时可以不做要求,目的是提高地理师范生的理论素养,更好地用这些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中学地理教师。

3.2.4重视地理技能课程和前沿应用课程。地理技能课程是进行地理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前沿应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科学的最新进展和研究趋势。当今社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巨大矛盾,开设地理技术群和前沿应用群课程对怎样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问题,对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尤其要加强遥感、地图制作、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成为教师之前就具备扎实的现代信息技术基础,把握地理学科新进展。

这样的改革适应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要求,地理技能课程,前沿应用课程相关内容在中学地理新教材中都有编写,同时,与中学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课程的技术理念”等一致。

3.2.5重视实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实验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地理技能课程的计算机软件学习和应用,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实验课程课时少,师生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不对学生开放,学生在课下训练的机会少,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等。实践课程主要包含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野外实践、地理教育实习两大方面。

相比较而言,地理教育实习应该是在实践课程中加强的环节,对于师范生来讲,地理教育实习是培养地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教育实习包括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实习的时间较短,实习的形式较单一,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参差不齐,对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校外实习同样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生不重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严格按照实习制度执行;中学指导教师担心实习生讲的水平有限,影响班里的学习进度和成绩,给实习生上课的机会少,实习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有一部分学生为了找工作、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等放弃校外实习的机会。针对实验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必须提出改进措施,学校、教师、学生要共同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4.结语

新课程下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之一。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培养中学教师的任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与否同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密切的联系。培养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中学地理教师,关键是改革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中学地理新课程有效衔接。本研究先介绍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简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结合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有建构“五板块”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调整两个方面,对于课程内容调整从五个发面进行探讨:①课程性质的调整;②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更新;③地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模式的创新;④重视地理技术课程和前沿应用课程;⑤重视实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本研究对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廷刚,苏迎春,杨晓霞,等.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2(1):56-58.

[2]孙根年.高师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系统工程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29(1):90-95.

篇4

权力:北京联合大学是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多所大学的分校。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被誉为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航母。每年招生规模在8千人左右,现拥有在校生近3万人。建校3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18万余名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建设的各行各业,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主持人:是什么样的原因吸引了如此多的学生选择北京联合大学?

权力: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国际化程度全国领先。学校充分利用北京的地缘优势,通过校际访学、名师讲学、客座教授等多途径多形式积极引进境内外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接受国际教育的平台。努力实现国内外优质教育的有效衔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开拓国际、境外合作办学,与美国、英国、法国、瑞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1所高校开展了多种合作交流项目。积极引进国外合作院校先进教育资源和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和做法,实施教育国际化和教育本土化有效融合,并通过聘请外国教学专家、本土优秀双语教师开展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让学生在校内即可接受到先进的国际化教育。

主持人:听出来了,国际化是学校教育一个突出的特征

权力:另外,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学校构建了系统完善的学生成长成才机制: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试点;试行主辅(副)修制、双学位制,转专业制、实验班等,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通道。学校还积极搭建学科竞赛和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平台,构建院、校、市、国家四层次学科竞赛体系。我校是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承办校之一,承办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并扩展到京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学校通过学分奖励等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很多学生获得国际、国家、省市级等各类型的大奖。

主持人:人才个性化培养机制为学生成材提供了很大空间。除了上面讲到的,学生还关心学校独具优势的专业。

权力:学校6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经、管、文、法、理、工、教、史、医、艺等10大学科门类,其中金融学、旅游管理、机械工程、通信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5个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本科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历史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等3个专业获批成为市级综合专业改革试点专业,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专业选择空间。设有考古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22个二级学科,2012年增列了食品生物分离技术、信息无障碍辅助技术2个目录外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与兄弟院校合作建立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深造空间。经济法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食品科学、特殊教育学、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学6个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主持人:家长们关心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就业情况

权力:学校通过构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就业机制、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多渠道促进学生就业。比如开展北京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指导进校园活动,实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首次与高校合作开展职业指导教学:建立就业测评系统,帮助学生把握自己的职业特征,合理、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规划职业生涯:设立职前教育网络学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建立创业园,通过免费为人园企业提供经营指导和咨询服务,定期举办创业培训活动,配备创业导师等,支持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设立北京联合大学创业基金,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设立北京联合大学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基金,帮助学校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就业:依托丰富的校友资源,积极开拓京内外就业市场;采取多项政策及措施,鼓励毕业生报考国内外研究生。每年均有二百余名毕业生顺利进入包括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单位遍及政府机关、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各行各业,就业指导中心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

主持人:那么学校在招生上是否有特别的要求?

权力:学校不仅招生专业多,而且招生类型也很多,有艺术类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北京市唯一的单招师资本科、单招高职、艺术类高职、普通高职等。覆盖了艺术类考生、艺术类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港澳台侨生、少数民族预科生、残疾生等广大范围的考生。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考生,招生要求有所不同。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尤其是有无特殊要求、录取分数等情况。如我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考生须在通过本省市相关项目统考的基础上,参加学校组织的单独专业测试,合格考生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后。在高考录取时考生才能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主持人:听了刚才您的介绍,学校年轻但也因此充满希望和活力,这也许正是其魅力所在。

权力:一所大学的魅力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有时代因素的折射,魅力渐增的大学是充满希望的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一所相对较为年轻的大学,拥有独特而赋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与现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紧密相连的人才培养、办学理念等。也希望广大学子努力搜集信息去发掘北京联合大学潜藏的魅力。

很多学生认为高考是苦读的终点,进入大学不会再有升学的压力,于是“轻松自由”地度过了大学时光,有的甚至不能完成学业,拿不到毕业证书。不可否认,大学期间是应该注重能力的锻炼,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过渡的准备,但同时高考的意义也在于它是进入更高层次学习的通道,可以有选择地学,但绝对不应该放弃学习,否则也是对自己十几年奋斗的亵渎和浪费。

篇5

    水文学与湖泊学水文学是研究地球各种水体的形成与运动规律、地理分布的科学,基本内容是地球上的水分循环及水量平衡[1].流域作为水文学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流域的水资源形成演变规律及其开发利用条件对流域地理过程和人类生产活动有综合影响.因此,水文学特别是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开发、利用、管理、保护、配置、调控有关的理论、应用技术与方法和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等有关内容对于流域地理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湖泊学研究[3]的是陆地水体,强调物理环境.早期湖泊学研究致力于湖泊分类,强调湖泊的物理性状而非生物学特性,稍后一些湖沼学家从流域角度认识湖泊,并认为其是研究内陆水体生物生产力和决定生产力所有影响因素的科学分支,未来仍将主要围绕水域生产力、水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以及水域环境保护等重要议题进行.作为流域重要组成部分的湖泊,必将是流域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生态学[4]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阶段.流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早期生态系统研究致力于发展一种详尽的、综合性的针对具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的研究,着眼于具体的小流域是怎样工作的,要求提供生态系统参数的信息并对生态系统进行实验性管理.现有研究从生态系统这一层次对其整体结构、功能和动态等基础研究并不深入,导致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预测和调控存在困难.从全世界来看,如何优化管理自然生态系统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是缓慢的.因此,关于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功能及调控机理的研究,仍是当前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而流域作为生态系统,自然着眼于水-陆的相互作用,尤其是流域内不同生态系统之间信息、能量、物质的变动规律及流域内不同景观(高地、沿岸带、水体)间的上述关系.有着明确边界的流域,流域地理学需要将两种(淡水和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研究相结合,或是其中一种向另一种的拓展.环境科学[5]是一门研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尤其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就世界范围来说,环境科学成为一门科学还是近20~30年的事情.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也是科学技术领域里重大的研究课题.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流域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环境效应与环境响应,因此,环境科学是流域地理学研究中值得借鉴的基础.地理学与区域科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地域分异和人地关系的科学[6].它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系统.现代地理学发展和继承了近代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思想与观念,已经形成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等众多分支的科学体系.流域自古以来便是集聚人口、城镇、经济活动的重要区域,而今全球大河流域仍然是地球表层人口-经济-城镇最为密集的区域.流域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需要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命题,如流域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开发、利用、管理、保护、配置、调控有关的理论、应用技术与方法的研究等.区域科学[7]将区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进行研究的科学.着重揭示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区域矛盾和区域分异规律.它以区域为对象,将具体地域分为均质区域、节点区域和区域系统表象的依赖于空间的经济体,且经济体是具有资源——环境结构、人口经济结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地缘结构的地理单元抽象.2000年以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将其传统的资助领域geography更改为geographyandregionalscience,确定了区域科学与地理学的互补关系和作为一个科学门类的主体地位.区域科学创始人的WalterIsard说:“作为一门科学的区域科学,关心的是用各种各样的解析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或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细致耐心的研究”.由此可知,区域科学对于流域的经济社会分析、空间结构、流域进化、流域开发与治理政策及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流域开发与管理流域开发,既是人类对流域资源认识与利用的过程,又是流域人工化的过程.流域开发始于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尤其是作为生命之水和动力之水的利用,由此形成了流域规划与管理.流域规划起源于1933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ennesseeValleyAuthority,TVA)制定了完整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计划,并成为典范.随后,国外许多大河流域都开始了相关开发与治理规划,绝大多数工作着眼于流域水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遭到破坏的流域生态恢复和实现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并且已认识到流域规划是自然、经济、社会多因素和多目标综合性区域开发,是国土综合开发与规划的一个环节,提出了流域综合开发模式、以水资源为中心的开发模式、环境整治开发模式三种模式.而国内学者对流域开发与规划的关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关注流域旱灾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治理;改革开放前重点关注流域水能、矿产开发和流域水资源跨地区平衡;改革开放后重点关注以流域上中下游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为中心的综合规划,初步提出流域综合规划“点-轴-面”模式.近年来,随着南水北调和西电东输工程的开建,流域综合规划又成为研究热点,如关注西北干旱区域的流域产业布局、侧重三峡、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对水源地生态安全与产业综合发展、侧重新型产业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流域产业发展[8].流域管理是指以流域为单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调配进行的综合管理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委员会根据当今全球各国实践认为当前流域管理的主要任务[9]:1)注意合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推广多种经营的体制,用经济手段鼓励水土保持工作;2)提高流域管理的技术水平,实现施工机械化,降低治理成本;3)注意分析流域管理的经济效益,加强规划技术的研究和国际间技术合作与交流;4)研究流域管理的法规与管理体制,加强流域管理的人才培训工作;5)注意大流域治理战略研究,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迫切需要制定大河流域管理的中长期规划;6)加强流域管理科学研究.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本学科知识的丰富,流域开发或管理现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水土保持,也更侧重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流域上中下游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10].2.5流域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流域地理学的思想早已存在,现在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尽管不十分成熟,但此尝试有意针对流域实践的上述问题去尝试并积累资料;另外流域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地理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最适宜的“实验地”,尤其是综合研究陆地与水域相互作用的地球表层系统.上述学科中,水文学值得参考的是其研究方法或手段,用其或改进其方法有利于获取流域的基本资料;湖泊学可以看成流域地理学的主要来源,因为水既是流域的“驱动因子”,也是最终的“受害者”.流域由不同的水、陆生态系统组成,但对水的研究是对流域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生态学提供了一种研究思想和操作思路,景观生态学提供了大尺度的流域研究思互作用提供了物质流、能量流的研究方法与战略眼光.地理学与区域科学作为流域地理学的学科之母,无疑是其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与支撑.流域开发和管理,既是流域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又在方法与目的上实现了流域地理学的应用性与理论性的统一.根据上述流域地理学学科基础的分析,流域地理学就是以流域为研究单元,应用现代地理学的理论和系统、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研究流域内人类活动、地理环境、水体等各子系统间的物质、能量、信息流的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在研究流域作为复合地域系统的形态-结构-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大尺度对流域内各种人类活动,如资源开发、保护与环境治理问题、流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与生态补偿等进行研究,为流域中以“水体”为核心的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针对流域地理学上述理论基础与研究热点及当今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研究目标,可提出流域地理学近期主要研究内容:1)流域形成的(地理和气候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演变过程;2)流域系统的结构—功能—形态互动机制;3)流域资源环境评价与承载力,生态环境变化对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和响应;4)流域内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生与演化的规律及其时空分异和调控机理;5)流域内生物生产力及生物分布格局,它们与流域结构、功能和形态动态间的关系;6)水体作为陆地“生境岛屿”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7)流域内河岸缓冲带演变过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8)地下水及其变化(如开采、污染等)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地下水与地表水作用界面演化;9)不同尺度上对流域结构—功能—形态的研究,探索某一时空尺度上格局、过程如何影响其它尺度上的格局和过程;10)流域内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与环境演变过程的研究,流域水土保持等;11)土地和水利用变化如何影响流域人地关系过程,确定由此带来生态学后果及与区域或全球变化的关系;12)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的地理工程,流域城市、人类活动及经济社会发展;13)流域水系的环境背景值及环境容纳量,污染的治理与资源化地理工程系统;14)流域开发的地理学后果与对策,水资源工程综合评价、自然灾害的评估与预警;15)流域内农业产业化发展,林-农-渔复合系统优化结构的技术及示范和应用;16)流域综合开发和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流域GIS与智能流域系统的建立;17)流域发展规划及流域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应用;18)对流域地理学本身的思考与研究,如概念、内涵、理论、调查及实验分析方法和对相关工作的总结归纳.

    开展流域地理学研究,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渗透和联合攻关,它属于长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范畴.它的开展将是一个用人多、耗费大、历时长的过程,但必须尽快着手准备,争取早日系统地开展并确立优势.就国家而言,可

篇6

关键词:城市结构;交通;耦合发展

Abstract: facing the urban traffic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urban land use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elevance, and raised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model is imperative.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guiyang city form and guiyang city traffic conflict, guiyang city road traffic conditions, to explore the c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mode, will be good for guiyang city form and the traffic synchronous coordinate development, urban form in guiyang planning and traffic planning a feasi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 city structure; Traffic; Coupling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研究的宏观意义

国内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都表明,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扩展起着关键作用;城市空间扩展也要考虑城市交通的发展,通过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模式与空间组织加以限制和调控。事实证明,两者相互支撑才可能有利于城市空间的合理扩展和组织,但城市空间的合理扩展必须满足城市自组织发展机制的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一方面,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城市高速度、高密度、集中开发的特征十分明显。许多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显现出人口高密度、开发高强度、综合多元化、城市布局形态集中紧凑等显著特征。另一方面,交通机动化进程速度也不断加快。交通需求猛增,许多大城市的交通系统正处于由步行、自行车为主要构成的传统交通结构向机动化交通结构转变的时期,各种交通问题与城市用地矛盾十分尖锐。两个方面叠加,构成了我国对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两者相互关系研究的突出国情特征。

选择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组织的时空耦合进行研究,并在对其机制和特征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交通组织的耦合发展模式提供建议。

二、研究的目的

(一)、有助于改善个贵阳市城市道路交通状况

贵阳是西南地区陆域几何中心,位于云桂川湘渝,四省一市的中心,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伴随着贵阳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动化水平提高,人们对交通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交通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焦点。探索贵阳市空间形态与道路交通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城市空间形态对路网形式、交通模式的影响机制,从而解决贵阳市交通矛盾,改善贵阳市道路交通状况,进一步提升贵阳作为西南重要交通枢纽的功能。

(二)、有助于优化贵阳市空间结构形态

贵阳市的城市形态经历了从轴线型发展模式到由内向外成组成团的发展模式再到“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城市特色。由于自然山体阻隔及长期的单中心布局,贵阳市老城区人口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主要交通干道负荷严重,交通拥挤状况逐步加剧。随着近几年金阳新区的建设,使得贵阳城市得以开阔。有利于将新老城区紧密相连,引导城市形成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形态,为进一步的城市布局优化奠定理论基础。

(三)、有助于促进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贵阳市在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后。省委、省政府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主基调,并明确提出了“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 “十二五”时期是贵阳市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纵深推进期,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加速期,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在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内容中,明确提出了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市域

三、研究内容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交通组织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具有高度关联性的角度运用耦合的地理学概念,力图立足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从动态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视角,运用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交通规划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空间结构―交通组织”的耦合发展模式做探索性的研究。通过对国际上大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耦合发展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组织的耦合发展模式,并选择贵阳市进行实证研究,填补对西南地区的研究空白。

从贵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交通问题的特殊性出发,分别按时间序列总结研究贵阳城市空间形态与贵阳交通道路发展演变的耦合性,运用“城市空间结构―交通组织”的耦合发展模式对贵阳城市空间形态和交通道路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彼此更为协调、相互促进发展的建议。子课题设置如下:

(一)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组织模式的演变研究

首先,从城市形态及规模的变化、城市空间扩展、城市郊区化等方面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其次,从交通模式的发展历程、交通空间组织模式的发展历程两方面分析城市交通组织模式的变化特征,并总结出现代大城市的典型交通组织模式:最后,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的同步发展特征。

(二)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组织的耦合发展模式研究并对中国大城市“高密度开发―公共交通”耦合发展模式进行构建

首先,提出耦合的定义、内涵和目标;其次,对大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组织的耦合机制进行研究,提出耦合类型(包括“低密度开发―小汽车交通”与“高密度开发―公共交通”两种类型),并对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组织的耦合过程进行解析;最后,通过总结国际上12个相对成功地把城市空间发展与公共交通发展相结合的城市的经验,提出耦合发展模式的构建原则,并建立“空间耦合一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注中国大城市发展的背景,明确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中国大城市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交通组织模式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中国大城市“高密度开发―公共交通”耦合发展模式的目标、构建原则、内容以及实现耦合发展模式的保障体系。

(三)以时间为序总结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

贵阳从元代起开始建城,由于贵阳市地形较为特殊,城市中心区周边均有山脉相连.城市中心区位于相对平坦的盆地。贵阳城市形态发展具有其特殊性,贵阳市的城市形态经历了从轴线型发展模式到由内向外成组成团的发展模式再到“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城市特色。

(四)从道路网络、交通工具两方面归纳总结贵阳市城市交通演变过程

城市道路系统是构成城市形态的主要要素,道路系统得发展往往与城市发展同步。在上述课题中详细描述了贵阳市城市空间的演变,该课题与之对应,按照时问顺序描述贵阳市道路系统的演变。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山峦叠嶂,沟壑纵横。这样的地形地貌一直是制约贵州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课题对贵阳的道路、交通状况资料进行收集与总结。

(五)贵阳市“高密度开发―公共交通”耦合发展模式的构建

对贵阳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组织的同步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贵阳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组织的耦合发展模式,并提出构建的保障措施。

四、预期研究成果

1、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道路情况耦合规律进行实例分析总结,得出可以可广泛运用的结论。

2、依据定量分析,构建构建大城市“高密度开发―公共交通”耦合发展模式。

3、以贵阳为实例,运用大城市“高密度开发―公共交通”耦合发展模式的分析,进行贵阳市空间结构与轨道交通空间耦合的定性分析,提出贵阳市“高密度开发一公共交通”耦合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

为打造贵阳市成为生态文明城市,使贵阳市城市形态与交通情况同步协调发展,对贵阳市城市形态规划与交通规划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玉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变关联研究川,人文地理,200102,85

2.毛蒋兴,闰小培,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影响研究【J】,城市地理,200505,45.48

3.毛蒋兴,闫小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关系研究叽,规划师,200207,69―72

4.张金,上海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山东省

1 山东省各地市产业结构现状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也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是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也是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1]。截止到2012年末,全省三大产业比例为8.6:51.4:40.0,其中第三产业比重较“十五”末的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十五”末的2005年降低6.1个百分点。但也应该看到,山东省17地市产业结构存在着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整体协调性不足、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产业投资分配不合理以及增长模式粗放等问题。

现有文献从多个角度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转换进行了研究。张淑泉(2010)运用回归方程,从山东省欠发达地区利用外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对山东省各地市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张萍(2011)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吴艳丽(2010)从山东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互动角度进行了研究。郭宁、李新(2008)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等分析方法,对山东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效益进行了评价与研究。张鸣、张艳丽(2010)运用钱纳里的产业结构理论,对“十一五”时期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也是国内外、各省市众多专家与学者研究的课题[3]-[6]。

2 山东省各地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分析

2.1 指标选取

产业结构是区域各种经济要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及市场等环境的变化,各种经济要素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也在不断变化,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不断变动[2]。在张涛、张祝钧等专家学者研究并结合山东省各地市产业结构实际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从技术创新能力、需求能力、供给能力、产业结构、及对外贸易水平5个方面,选取了12个指标要素构建了指标体系(表1),并对山东省2012年17地市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数据来源于山东省2013年统计年鉴。

2.2 数据处理

2.2.1 标准化处理后,计算得特征值、主成分的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

本文采用主成分方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山东省17地市12个指标作因子分析, 首先对表2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后,计算得到特征值、主成分的贡献率与累积贡献率(表3)。通常因子分析中, 累积贡献率达85%以上,即可认为比较满意,从表2可以看出,前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1.4%,因此我们选择前4个主成分即可。

2.2.2 根据特征值,计算得主成分在Z1、Z2、Z3、Z4上的载荷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Z1与X1、X2、X3、X4、X5、X6、X12有较大的正相关,与X8有较大负相关,而这七个要素与技术创新和资金有关,因此可以看作是技术与资金的代表;第二主成分Z2与X7、X9有较大的正相关,而与X10有较大的负相关,可以看出山东省第二产业技术转换能力远大于第三产业,Z2可以看作是山东省各地市产业结构的代表;第三主成分Z3与X11有较大的正相关,可以看作是对外贸易水平的代表;第四主成分Z4与X8、X6成较大正相关,可以看作是供给能力的代表。从分析结果表明,根据主成分载荷,山东省各地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12项要素可以体现为技术资金、产业结构、供给能力、对外贸易水平,与所选指标相符。

2.3 结果分析

2.3.1 各地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得分分析

利用表4中载荷矩阵除以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得到特征向量A1、A2、A3、A4。特征向量与标准化后的17地市数据相乘,分别计算山东省17地市在第一、二、三、四主成分上的得分,得表5。如果一个区域在某一主成分上的得分为正,则意味着这一区域的该主成分在平均发展水平之上;反之,得分为负则说明在平均水平以下。

根据表4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得分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青岛市、济南市、烟台市、威海市和淄博市,其分值分别为6.08、3.81、2.86、2.43、1.19,说明这些地市在资金和技术上拥有优势;第二主成分得分前5位的是东营市、威海市、淄博市、烟台市和莱芜市,说明这些地区的第二产业发展比较快;第三主成分得分排前5位的是日照市、青岛市、烟台市、滨州市和菏泽市,说明这些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较高;第四主成分得分排前5位的是东营、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和临沂市,说明这些地区的供给能力较强。

另外,综合主成分得分在全省水平之上(>0)的,依次为青岛市、烟台市、东营市、潍坊市、济南市和淄博市,说明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较强;其他地市则位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下(

2.3.2 山东省17地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分级

根据表5的综合得分排名,本文特此对山东省17地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了分级(表5)。共分为5级,分别代表强、较强、较差、很差、非常差。

从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17地市存在以下问题:

1)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地市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2)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其中东营市人口较少,人均指标较高,而济南市部分人均指标较低,降低了综合位次;

3)东、中、西各地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差距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现有的指标评价结果显示,转换能力较强的地市集中在胶东沿海地区,较低的地市多集中在鲁西地区;

4)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受技术、资金、外贸水平的影响较大;

5)全省总体状况,第二产业转换能力强于第三产业;大部分地市存在第三产业发展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

3 结论及建议

3.1 山东省17地市产业结构转化能力评价

根据以上综合数据显示,影响山东省各地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因素主要有:经济与需求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投资因素、对外贸易因素,其中技术创新与资金因素影响较大。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大小与地区经济基础和经济实力关联较大,经济基础好、经济实力强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较强。

第一等级的青岛市、烟台市在资金、技术创新、对外贸易上存在优势,东营市各项人均指标较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转换。这些地市要充分利用经济基础较好、产业体系完整的优势,在提高第二产业发展层次和质量的同时,依托山东蓝色半岛经济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第二等级的济南市由于历史原因,过早的提出了发展第三产业,其实第三产业也应该在第二产业基础上发展,这也是导致济南市工业不强、县域经济不发达、人均指标偏低、综合排名较低的原因。所以,济南市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主动共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同时发挥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提升改造传统工业,同时做大做强金融、会展等第三产业;潍坊市、淄博市两市第二产业发展实力较强,但潍坊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不能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另外,应强化内部产业关联作用,扩大经济和产业的开放度,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时, 要积极促进外资引进、加大研发投入促使新技术和产业组织的不断创新,积极发展出口贸易工业,提高对外贸易水平。

第三等级的地市有6个,分别是临沂市、济宁市、威海市、泰安市、聊城市、滨州市。临沂、济宁、滨州、泰安4个地市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资金、技术投入不足问题,这些地市要依托《西部隆起带发展规划》,加强地市之间的联系,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实现特色发展;而威海、聊城产业结构合理,但第二产业发展不足,威海市应大力发展生活性、生产业,聊城要加快培育化工、纺织、钢管等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推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结构升级。

第四、五等级各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总体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德州市存在科技资金投入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贸易水平较低问题;枣庄市、莱芜市、菏泽市三市的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产业结构转型能力较弱,这些地市由于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对外贸易水平偏低,要加大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莱芜市积极推动“济莱协作区”就是促进区域联动的有效措施;日照市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供给能力和需求能力较弱,要利用自身的环境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港口贸易,加快推动钢铁、石化、粮油、汽车及零部件、浆纸、造船等产业转型升级。

3.2 其他对策建议

3.2.1 推广“产学研”模式,增强技术转化能力。

山东省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20余所重点高校,以及众多的科研机构。要加快构建产业、企业、科研机构相连接的平台,增强高校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技术的转化能力,又可以为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转型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尤其是在海洋经济、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群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对全省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2.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节能减排制度。

山东省有着独特的地理区位,有着“蓝黄”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17地市又有着不同的资源和区位差异,临沂、日照等地区属于山地、丘陵,生态环境脆弱;泰安、莱芜、东营等地市有着丰富的煤矿、石油等资源,产业和城市都面临着转型;淄博、潍坊等地市工业基础雄厚,但众多企业污染严重;青岛、烟台等地大力拓展海洋经济,更要科学利用海洋资源。所以,对于采矿塌陷区、生态敏感带、环境脆弱区、工业园区等地区,要加快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完善节能减排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推动产业的倒逼转型。

3.2.3 改善投资与需求结构,拓宽融资渠道。

“十”报告提出要推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动力,新型城镇化是引擎,农业现代化是支撑。山东省17地市要在快速推动城镇化的形势下,发挥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转换的拉动作用,加强投资管理,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方面,各地市要加强合作,邻近地市可以共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享基础设施配套,共享收益。同时要明确自身在区际分工中的定位和产业转型的方向,使得产业优势互补,壮大特色经济;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推进,解放整合农村的生产要素,吸引社会投资融资,推动技术向农村地区和小城市延伸,带动工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张涛.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及其转换能力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31-37.

[2] 李生明,葛岳静,英丽娜.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评价[J].资源与产业. 2010.6.3(12).

[3] 郑伟.河南省各地市产业结构转换综合评价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7.7(7).

[4] 公晓晓,薛东前,裴艳飞.陕西各市产业结构转换的综合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2):134-137.

[5] 李晓,张建平.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比较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东北亚论坛.2008.9.5(17).

篇8

摘 要: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一环。乡村,包括乡村景观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警示着应该在何种理论的指引下进行乡村价值的构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对乡村赖以生存的土壤也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即是以环境美学的视野为依托,阐述“乡村”建设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环境美学;乡村;家园

乡村,是作为人类生存的一个天然的共同体,在其之内所形成的乡村文化,共同规范和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乡村,并不是粗鄙和浅陋的代名词,在乡村文化中,蕴含着纯真、质朴的精神气质。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我们赖以依托的乡村,正在慢慢的消失。

我们一回到乡村,当颓败的房屋、颓圮的篱墙、没落的街道映入眼帘时,我们也许会不禁一阵触动,因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现代化的景观建筑。而面对着乡村中的新景观,我们在感慨物是人非的同时,是否会思考应该采取何种乡村建设的理论,是否会以一种正确的视角去欣赏?

一、看和被看的视角

卡尔松在欣赏与自然环境的视角上,提出了审美欣赏的几种模式,包括对象模式、景观模式和环境模式。就其中一项而言,斯巴尚图说过:“当人们在谈及欣赏某物时,他实际上是在以主客关系的思路去对待他。”①杨彦曾指出:“本来,任何人拿起相机,那么意味着他们掌握了一种观看的权力。同样,任何人只要面对镜头,他们就在被看。”看与被看,在这里欣赏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只要乡村旅游的产业还在发展,乡村中农家乐的图片依旧见诸于游客的相机之中和各大媒体之上,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则意味着人们将乡村当作一个简单的客体,并没有做到将自己融入其中,做到物我相融。正如阿诺德・柏林特在其著作中所说:“我们必须作为参与者来欣赏环境,而不是作为观察者。”作为参与者,需要用心去体会,光凭眼睛的感知是不够的。因此,对其作出一个恰如其分的审美与评价,需要人的参与和介入。这也正如环境哲学家罗尔斯顿在其著作中所记载:“我们开始可能把森林作为可以俯视的风景,但是森林是需要进入的,不是用来看的。一个人是否能够在停留路边时体验森林或者从电视上欣赏森林,是十分令人怀疑的。”②鉴于此,作为参与者去欣赏乡村的美,并不是说自己要脱离城市,回到乡村,而是说需要以一种农村人的视角去观察,去体验,将其作为醒目的前台物,去感知农村之中别样的美。也正因为如此,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才会有不一样的乡村韵味。

二、家园感

环境美学家陈望衡教授在其著作《环境美学》中提出:环境美学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宜居、利居、乐居三种生活方式。那何谓家园?陈望衡有如下阐述:“家,是生活概念,也是哲学概念,是这两者的统一。但是,对于环境美学来说,“家”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概念。”因此,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家园的生活性和情感性。对于环境的情感性,陈望衡强调主要是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和归属感。对人而言,人的情感力量是很大的,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超越理性而成为决定行动的首要心理因素。环境之美,美就美在它的利人、亲人、乐人。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居住,特别是乐居是环境美学的最高功能。只有安居,才能乐业。推而广之,在乡村建设之中,培育村民一种良好的家园感刻不容缓。

在这一层次上,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创造了一个新词:恋地情节。他曾说道:“恋地情节就是人与地域或者环境之间的情感纽带。”③这个名词,在一定程度上标明了人与环境之间的情感衔接。在段义孚看来,我们所谓的地方是能够停顿的,含有安定和永恒的意向。地方是人文性的空间,是建立价值体系的宁静的中心。因此,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而言,乡村中的一草一木都浸润着他们的乡土之情。因为,这里是家乡,是他们的归属福地。人类终究还是要踩在这坚实的大地上的。

而现实的乡村情况却让人堪忧。乡村旧建筑的衰败,古树的砍伐,甚至保存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民俗的销声匿迹,都在提醒着人们乡村中存在的危机。法国哲学家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曾对此发声:“人们不能再抗议金雕灭绝的同时,听任一个人类群体的消失。”面对着这些,曾经让我们魂牵梦绕的乡村记忆能否再次回荡,当我们在进行城市化的同时,能否再拾掇起曾经发生的乡村故事呢?

三、高贵的村庄

美国作家亨利・梭罗曾对此有良好的阐述:“我们并不要贵族,但让我们有高贵的村庄。”高贵的村庄之高贵,高贵在乡村本身所存在的价值:自然、随性、和谐。环境美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也指出过:“乡村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它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地方。”④在这里,乡村对人们而言,总是意味着什么,人们在乡村中,也存在着很多美好的期盼。乡村之中所孕育的乡村文化,与城市相比,并不是糟粕及精华的代言词。城市,也并不是贵族。在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也许会感觉到乡村的身份开始变得显赫起来了,但是仔细一想,乡村的本真,却在慢慢的沦陷。乡村,也愈发失去了其特有的高贵了。

许志华在其诗集《乡村书》中,在抒发其对乡村的怀念之时,也倍加感慨乡村味道的消失。摘取其中两段,略微可感受出乡村的魅力。

其一、

燕子飞走了,巢还在。

麦子割了,麦茬还在。

人死了,人间世的苦还在。

其二、

乡村的蝉声不能听,

乡村的噪声是凄迷的,哀恸的。

城市的蝉声不能听,

城市的蝉声是没有方向的,迷惘的。

《乡村书》这几个章节,让我们看到了人和土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甚至人与万物之间的日常关系,达到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地步了。这让正处在乡村城市化的我们,在文明转型的时期,成为了无根的游子,并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此,也难怪在“他乡――城市”这个二元的结构下,许多的人们产生了浓浓的乡愁,并愈演愈烈。

海德格尔说过:“人,需要诗意的栖居。”当乡村在对城市攀龙附凤之余;当静默又古老的乡村在物质上逐渐丰腴,在精神上却被人们嘲笑,变得愈加萎靡之时,现在的乡村,该走向何方?

也许,乡村,不仅应该将其建设成人们能够让人们“诗意的栖居”的居所,更应该让人们能够有一种家园的归属感。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 斯巴尚图:《勾勒大地:对环境美学一些理论问题的评说》,《美育》1972 年第六版,第13页

② 刘悦迪等译:《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重庆出版社,2007

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058-03

1 引言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应用心理学、人文地理学、人类社会学、风俗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该学科主要从行为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来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心理学主要包括格式塔心理学、马斯洛需求理论等心理学相关理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论证了环境对人的心理变化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景观作为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以此为切入点,以武汉大学工学部主教及其周边环境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基本资料,重点分析景观要素与人的心理感受之间的关系。

2 调查问卷分析

2.1 调查问卷概述

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围绕武汉大学工学部主教与其周边环境设置,涉及对被调查者基本信息以及被调查者对主教建筑、景观的感受,需求及建议等内容的收集。调查问卷共设计24道问题,采取网上发放的形式,共收回有效问卷196份。

2.2 调查问卷分析

2.2.1 被调查者背景分析

对调查问卷进行基本信息汇总后,可了解到:被调查者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学生是主教的主要使用者,占被调查者人数的绝大多数(96.43%);而在学生群体中,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居多,博士研究生仅占1.59%,这与武汉大学内学生结构相关。被调查者使用主教及其前后广场的频率呈现多元化趋势,一周去3次以上者居多(41.33%);一周去1~2次者约占两成(20.92%);偶尔去主教的人约占三成(33.67%)。而在使用时间上,约八成(80.61%)的被调查者表示主要取决于工作与上课时间,一成(10.2%)被调查者会在选择下午,而选择上午、中午与晚上的人分别占极少数。而由表1可知,学习是被调查者认为的主教最主要的使用功能。

2.2.2 被调查者心理感受与满意度分析

由以上调查问卷的部分结果分析可以了解到,学生是主教及其周边的主要使用者,并且使用频率较为频繁。因此,选取学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问卷中有关景观与心理感受的部分进行分析。

根据图1对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可知,约一半学生(47.62%)认为满意度一般,选择非常满意(9.52%)与满意(29.1%)两个积极选项的人共占四成左右,选择不满意(10.58%)与非常不满意(3%)的占少数。调查结果呈现居中趋势,两极化不明显。由此可以推断主教及其周边环境中不存在令人极其喜爱或厌恶的景观,但其整体景观质量一般,难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需要进行改善。而对公共设施的调查结果(图2),可看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各项公共设施得满意度一般。因此,应该重视公共设施的提升。

由表2,调查结果中关于心理感受的汇总可知,认为感到舒适、安全、愉??、宁静等积极心理感受的人居多,而认为感到烦躁、压抑、焦虑、空旷等消极感受的人较少。而由表3可知,大部分受到积极影响的被调查者认为景观好与视野开阔是主要影响因素,这也契合了表2中宁静是积极因素中投票最高选项,开阔的视野一般意味着较少外界干扰,可提供安静的空间;而景观好则可营造放松、优美的审美环境,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由表4可知,公共设施不完善是导致消极心理感受的最主要原因,风大与景观拙劣的影响略低于公共设施。在此表中,应特殊注意的因素为个人心情影响,因为心理感受为个人主观意识,而心情的好坏有时会影响环境带给人的感受。

由表5可知,景观与公共设施是被调查者认为主教及其周边最需要改善的地方,也是影响心理感受的最主要两个因素。

3 景观要素需求度与心理感受

3.1 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又称作“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提出,人的需要可以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这5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需要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之后,高级的需要才能够进一步满足。

3.2 景观要素需求度与心理感受分析

3.2.1 学生的心理需求分析

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 规律性:学生的日常活动主要是学习、研究、运动等,活动时间与路线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在主教的主要活动时间由课程与工作需要决定,也就意味着主教在工作日使用率远高于双休日。

(2) 多样性:学生生活包括丰富的课余活动,如学术活动、社团活动、体育活动等,因此对环境要求也更为多样。

(3) 交往性:学校是一个开放的大空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因此提供良好的交流空间是环境应具备的功能。

(4) 集体性与独立性:学校活动主要以集体行为为主;但同时作为生活场所,也需要提供独立思考及自我放松的空间。

根据以上学生行为特点与马斯洛需求理论,可将学生的需求总结如下。

(1)舒适感的需求:在学校已经满足学生基本的吃、住、行的基础上,环境所能提供的舒适度体验是学生所需的进一步要求。而舒适度的定义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但最基本的应该能够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生活与学习体验,以及多样性的生活空间等。

(2)归属感的需求:归属感是由人寻求安全保障的本能所决定的。归属感产生的前提是对内的认同,认同并不仅仅是外在形式上取得认可,更多的是文化、社会以及心理上的趋同,使得学生对学校,对自己生活的空间环境产生归属感。

(3)公共性与私密性的需求:人际交往主要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学校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大环境,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以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另外,从需求理论来看,安全感是人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之外最基本的需求,其外在表现是人对空间私密性的需求。要求空间具有完整性与相对闭合性,让人能在空间中感到放松。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注意公共与隐私的关系。

3.2.2 景观要素的需求度分析

根据以上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分析,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可将景观要素根据需求度分为以下几类。

(1)基本需求:基本需求是指能够满足学生基本的生活、学习、活动要求,这类的景观要素主要包括:座椅、路灯、路标、垃圾桶、无障碍设施等基本公共设施,简单的植物种植,可满足行走的铺装等。这类需求的存在往往是用以满足学生身体与行为上的必要需求。

(2)满足舒适感的需求:满足舒适感的需求是指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舒适,惬意的空间环境,使其得到心理层面的愉悦。这一类的景观要素主要包括:WIFI、遮阳处、自行车棚等非必要,但可满足学生更高层次需求的公共设施,宜人的植物种植,具备观赏性的水景观,高质量的铺装等可以满足学生追求审美、追求舒适的心理需求。

(3)满足多样性的需求:满足多样性需求是在前两个层面的基础上,充分注意到了个体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满足学生归属感,营造出差异化的景观,对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安全性等多种高层次要求。这一层次的景观要素除了可以提供舒适感受之外,更注重对不同需求的满足,可包括:多层次的植物种植,花廊、树座等多样性景观小品,开放的草坪、活动广场等可满足不同需求的功能分区等。

3.2.3 景观要素需求度与心理感受

学生的心理感受是主观的情感表达,受个人的心理与生理状态影响,但在普通情况下,环境是可以对人的心理感受造成影响的。景观作为构成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对人心理感受的影响不可忽视。

当景观要素只能满足人最基本的需求时,也就是景观要素只是简单设置,具备最基础的使用价值,而观赏价值很小时,这样的景观不能为使用者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但这类最基本的景观要素,如公共设施等,是使用者最需求的部分,如对主教周边环境改善建议(表5)中,公共设施是学生认为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满足基本需求的景观要素是环境所必要的,虽不能对心理感受产生积极影响,但缺乏会产生消极结果。

景观要素达到可满足舒适性需求时,这时的景观在具备使用价值时,也具备的观赏性价值,此时,良好的景观,如草坪、水景等可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受产生积极影响,可?a生如表2中所列舒适、愉快的心理感受。

而满足多样性要求是需要在满足以上两者需求的基础上创造的,即需要满足基本需求与舒适性的要求后,提升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创造差异性,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可以说这样的景观要素是具有个性化、针对不同个体的。这一层次的景观要素的设置可以对使用者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但不同的要素会由于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差异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某些景观也可能会因为个体需求差异而出现消极的评价。

篇10

[关键词]RSI错位现象;资源丰度;游客规模;旅游收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12―0081―04

[收稿日期]2006―04―17;[修订日期]2006―10―31

[作者简介]李连璞(1976-),男,山东庆云人,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德州学院地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旅游经济,E-mail:dzllp2003@163.com;曹明明(1960-),男,陕西宝鸡人,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杨新军(1972-),男,陕西扶风人,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旅游经济。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接待任务工作到事业型发展,到目前的产业化发展,旅游业已经形成相当的产业规模,先后被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列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重点产业。国内旅游发展迅速,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004年,国内旅游总人数11.0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710.71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26.67%和36.85%。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扩大国内市场及增加国内旅游收入就成为区域旅游发展成败的关键,因此,研究国内旅游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映射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间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旅游资源丰度相近的湖南和广东,2002年其国内旅游接待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存在巨大的差异,湖南旅游接待国内游客0.57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6亿元,而广东则是0.77亿元和1012亿元,差异分析可以找出区域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具有实际意义。国内对区域旅游差异的研究已有相当基础,但大多是通过区域间要素比较的方法,并且对大尺度区域旅游系统的研究较少,代表性文献有保继刚(2002)采用入境游客接待量对中国28座重点旅游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地位的变化进行研究。

区域旅游资源、游客规模及旅游收入是旅游发展三大重要要素,旅游资源的丰度表征有多少优势旅游资源,解决了“有什么”的问题;旅游收入是衡量旅游地发展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说明对资源利用“怎么样”的问题;而游客规模是旅游资源和旅游收入的媒介,可以用来表征旅游经济效益的潜力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3种要素的均值化数据则说明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地位。如果假设区域其他条件相同,则其个体内部要素间的数量关系应是函数关系,然而,区域条件的内在差异(如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质量等)会使这种函数关系偏离甚至扭曲,造成个体内部要素之间的“错位”现象并表现出不同的组合类型,从而映射出区域之间的差异。由此,按要素关系一区域类型一区间比较的思路探讨区域之间的差异具有创新意义。

2 数据收集与整理

2.1 研究思路

本文以要素为切入点,以行政省域为单元,对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资料的不可获得性和区域差异的不可比性,港、澳、台没有被列入研究范围)进行比较研究,采用2002年国内旅游统计数据及A级景点作为数据基础,按要素关系一区域类型一区间比较的思路,寻找省域要素间的组合类型,对31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类型划分,从而比较区域间旅游发展的差异,并提出转化路径及实现途径。

2.2 资料来源

以2003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从其“地方旅游业”部分摘取2002年国内旅游相关统计数字,包括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和国内旅游收入两项指标,并对其进行均值化处理,将结果记入表1。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笔者统计了中国31省(区、直辖市)2002年A级以上景区(点),运用公式(1)对其进行丰度指数计算,并进行均值化处理,将其结果计人表1。

旅游资源的丰度指数:

R=2.5X1+1.5X2+0.75X3+0.25X4 (1)

式中:R代表区域旅游资源丰度指数;X1、X2、X3、X4分别为4A、3A、2A、1A景区(点)的个数;2.5、1.5、0.75、0.25分别为4A级、3A级、2A级、1A级景区(点)的权重。

3 RSI组合类型及转化路径

3.1 S―I组合关系

将表1中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国内游客规模(S)和国内旅游收入(Ⅰ)的均值化数据在笛卡儿坐标系中构建S―Ⅰ组合态势图(见图1),平均值1作为临界点,对其进行区域类型划分。

图1显示:各行政单元的游客规模和旅游收入之间的组合关系存在差异,可以分为4个区域类型。

Ⅰ区:国内游客接待数量与国内旅游收入均超过平均值,包括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辽宁、湖北;

Ⅱ区:国内游客接待数量少于平均值,但国内旅游收入超过平均值,包括天津、福建;

Ⅲ区:国内游客接待数量超过平均值,但国内旅游收入低于平均值,包括河北、湖南、云南、广西;

Ⅳ区:国内游客接待数量及国内旅游收入均低于平均值,包括重庆、陕西、山西、安徽、江西、黑龙江、吉林、贵州、海南、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

笔者将4种组合类型定义为“规模一收入同步区”(Ⅰ区和Ⅳ区)和“规模一收入错位区”(Ⅱ区和Ⅲ区)两大主类,并进一步细分为4个亚区:强同步区(Ⅰ区)、弱同步区(Ⅳ区)、优等错位区(Ⅱ区)和劣等错位区(Ⅲ区)。

3.2 R―S―Ⅰ组合类型

结合旅游资源丰度指数(R),对上述类型进一步划分,原则上可以分为c21・c21・c218种类型: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强同步区(Ⅰ区):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辽宁;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弱同步区(Ⅳ区):陕西、黑龙江;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优等错位区(Ⅱ区):无;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劣等错位区(Ⅲ区):河北、湖南、云南、广西;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强同步区(Ⅰ区):上海、河南、湖北;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弱同步区(Ⅳ区):重庆、山西、安徽、江西、吉林、贵州、海南、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优等错位区(Ⅱ区):天津、福建;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劣等错位区(Ⅲ区):无。

剔除掉研究范围内的空缺类型,中国各省(区、直辖市)的国内旅游发展目前可以被分为6种类型(见表2)。

3.3 类型特点及阶段转变路径

A型:属于旅游发展正常的区域,其三要素间有正相关关系,但旅游地发展的后劲不足。其优势地

B型:旅游发展不正常区域,其优势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旅游发展有后发优势,应以市场+产品为导向进行旅游资源整合,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打造自身旅游形象,按照B―A、或B―C―A的路径转变。

C型:旅游发展较为正常,旅游地得到消费者认同,但引导消费或管理有问题,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旅游产品需要进一步拓展,培育消费点,尽快把数量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优势,极易向A型转变。

D型:虽属于旅游发展不正常区域,但这种“不正常”却是地方政府的最爱,其缺点是风险高,特别是河南和湖北,易向E型转变。今后旅游发展应以资源+形象为导向。

E型:旅游发展正常,三要素呈正相关关系,不易把旅游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旅游发展的风险高,如对旅游发展重视,易向D型或F型转变。旅游发展应以资源为导向,培育极品旅游资源,尽快扩大自身的知名度。

F型:此类旅游地资源等级低,游客数量少,但效益高,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较小,极易向E型转变。如果注意旅游的后续开发及无形旅游资源的挖掘,也会向A型转变。旅游发展应以资源为导向,挖掘区域隐形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4 基本结论与讨论

(1)中国旅游目的地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局面。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受旅游地的地域条件、资源禀赋与发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理想的“资源一游客数量一收入”之间应该是呈正相关的函数关系,而区位差异等扰动要素会使其变形甚至扭曲。研究结果证明“资源―游客数量―收入”之间存在错位现象。

(3)资源条件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其赋存情况和质量影响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如A型;旅游资源并不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决定性因素,旅游业发展的复杂性会导致错位现象:资源条件好但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如B型和C型。而有些区域资源条件差但旅游业发展水平高,如D型。

(4)规模不等于效益。游客规模不能够成为衡量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指标,旅游收入才是旅游发展的经济目标,如Ⅱ区和Ⅲ区,其旅游收入和接待游客数量之间存在错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