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类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教育类核心

篇1

一、高职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研究的背景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是适应于所有专业群的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情感等。

根据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本文提出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概念。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是学生胜任不同旅游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它在不同旅游专业中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具体包括以诚信服务为核心的职业态度、以微笑服务为核心的职业形象、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的职业心理、以现代旅游企业需求为核心的职业能力等要素。

对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对旅游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校企深度合作的实现、学生高质量地就业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比较深远的意义。

二、国外对于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国外的研究现状看,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亚洲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本土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对职业教育的研究都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主要的研究观点有:韩国的职业教育界认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应该包括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两个层面,并且强调基础能力教育应始于中小学教育,使这些能力深植于一个人的习惯之中,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种基础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系统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合作能力、使用计算机能力等。美国职教界自20世纪90年代形成新的职业能力观,认为职业能力不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而被视为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新职业能力观着眼于技术手段、生产模式的变动性和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性,要求具有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增强适应性和应变性,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英国的BTEC教学模式其知识体系的设计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不要求有针对性很强的教材,而是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锻炼自学能力和对职业的综合认知能力。

针对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and)教授创建素质体系冰山模型,形象地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现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两部分,即显性素质和隐形素质。戴维认为,“冰山以上部分”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

三、国内对于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

本文以“高职旅游、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为关键词检索了相关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及期刊论文数据库近5年发表的论文,相关的成果很多。当前,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的研究尚无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主要有:周晓梅(2006)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出发,明确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结合旅游企业需求,创新高职旅游专业“店校联合,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韩颖(2009)从旅游企业用人需求入手,具体分析了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构成,导出了高职院校旅游类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并从职业素质培养的质量保障入手,分析了进行职业素质评价的必要性和目前在此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以实例的形式对构建的步骤、方法进行了说明。

近几年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研究成果在期刊论文方面成果颇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一类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归纳起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与构成

对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界定。庞文渌(2007)指出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盖晓芬(2009)运用“冰山理论”分析,将职业素质分为显形素质和隐形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动机、价值观等作为隐形素质,像潜在水面之下的冰山,深层次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更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在某项事业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谭满益,王磊等(2008)提出职业素质由拓展要素(团队协作与沟通、学习、创新能力),保障要素(人际交往、身心健康、思想道德),支撑要素(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三大类要素构成。韩颖(2009)从不同角度对职业素质进行了分类,根据职业素质获得渠道的不同,职业素质包括了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从构成要素的不同类别,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专业技术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从构成要素识别的难易程度,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分为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

李晓梅(2007)明确提出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应该包括“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体现出的主动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文化素质,娴熟的职业技能,良好的仪容仪态,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此种提法,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对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进行了概括,突出了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隐性要素,较好地体现了旅游职业特点,但从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角度讲,还存在缺陷,还不能满足实际从业要求。

(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索生安(2012)指出了问题存在的方面:对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职业素质教育缺乏职业特色、职业素质教育实现手段单一。文章特别强调,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除了职业道德、通用的职业能力外,还包括旅游行业职业能力。由于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素质教育更强调服务意识、礼仪礼貌、沟通技巧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余平(2011)指出旅游专业学生在职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旅游职业认识不到位,缺少职业意识和职业热情;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薄弱;缺少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强;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还比较欠缺等。

(三)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

针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结合旅游市场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职业素质培养与教育的对策。索生安(2012)提出职业素质的培养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专业教学实践中,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形象等内容除了依托“两课”、就业指导、旅游礼仪等理论课程接受外,加强实践教学,可划分为团队意识培养实训、旅游礼仪实训、口才与沟通实训等模块实施。庞文渌(2007)具体阐述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策略。朱海岳(2012)针对当前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和产学合作教育的薄弱和难点问题,探索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工学并行养成模式”,提出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内涵、基本构成和实施对策。盖晓芬(2009)提出通过加强各类课程的建设、成立素质训练中心、强化校园文化感染等平台的构建,着重通过品德优化提升职业道德、专业深化提升职业知识、能力强化提升职业技能、仪表美化提升职业形象、文化熏陶提升职业精神,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完善和提升。

(四)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韩颖(2009)在评价内容的具体设计上:形成了基于行业和岗位需求的学生职业素质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将旅游行业和岗位从业的具体要求作为素质评价的考核要素和依据,体现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实现了行业需要与学校教育过程的全方位融合。在评价环节设计上:以旅游职业素质的养成过程为线设计环环相扣的评价环节,形成贯穿整个学生在校过程的职业素质评价体系。以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从业者的具体要求作为评价环节中的评价指标,突出了评价体系的职业特点和实用特点。

(五)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针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还是研究的薄弱环节,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对策、途径的理论探讨方面。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对学生开展切实的职业养成教育,落到实践的落脚点。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制定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实施方案》(试行),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推动学生成长成才。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该学校制定了详尽的体系实施细则,主要涵盖了课程体系和集中强化训练内容,这部分内容又具体到细节,例如,每个年级的养成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授课形式都是不同的。一年级侧重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二年级侧重在人际交往与沟通协作能力,三年级侧重在团队建设能力。并且,各学院成立相应培训组织机构,全面负责本学院职业素质培养的各项工作。

四、高职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研究的简评及展望

通过多种形式的深入调研发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基本素质的研究很多,但针对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研究,国内外却很少,再具体到高职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养成教育更是少儿又少。现有研究中,大多定位在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现状研究及职业素质教育培养途径等理论探索,具体落实到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却不多。

篇2

 

在研究过程中本着以大专业群教学理念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以相关专业的核心技能点、知识点和课程标准为基础,设计现代信息技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将信息技术与专业群体教学的融合,是新一代职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超越不同课程体系,以关注共同知识、能力要素的方式,进行专业知识的开发研究和设定。

 

信息技术与大专业群体学科体系的教学融合的根本目的是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真正实现专业目标,达到专业能力有效提高,促进学生专业的横向发展。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的信息获取能力、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目前国内现状

 

多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发展互联网,为各院校的网络信息工程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院校为了适应各地信息化大赛的要求,为了参加精品课的评选,微课的评选,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大多在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与应用进行的比较多。或从单个专业角度论述信息技术的建设。现在,通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就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站在学科群体体系、专业群体能力、专业群体目标的角度,引入“大专业”的概念,将信息技术与土建类教学融合的研究,就是为了有针对性的实现专业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提供良好的视觉情景,感知专业知识,实现专业技能的引导、训练、技能的积累过程。拓展专业知识能力,拓展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投入效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土建类专业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方法

 

通过对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改变以往单一课程为目标建立教学资源的方式,从土建专业群的角度来设定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专业技能教育体系的教学融合。以土建类相关专业群为研究对象,主要涵盖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等专业。以相关专业的核心技能点、知识点和课程标准为基础,设计现代信息技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以土建类为例,探求在“大专业"的概念下,研究如何以专业群为研究对象,根据各专业的知识点、能力点的分析对比,提炼出对知识、能力信息要求,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与土建类核心教育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发挥更好的效益。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收集分析土建类各相关专业的申报资料及高职高专教育土建 将信息技术与专业群体教学的融合,是新一代职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超越不同课程体系,以关注共同知识、能力要素的方式,进行专业知识的开发研究和设定。信息技术与大专业群体学科体系的教学融合的根本目的是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真正实现专业目标,达到专业能力有效提高,促进学生专业的横向发展。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的信息获取能力、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目前国内现状

 

多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发展互联网,为各院校的网络信息工程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院校为了适应各地信息化大赛的要求,为了参加精品课的评选,微课的评选,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大多在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与应用进行的比较多。或从单个专业角度论述信息技术的建设。现在,通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就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站在学科群体体系、专业群体能力、专业群体目标的角度,引入“大专业”的概念,将信息技术与土建类教学融合的研究,就是为了有针对性的实现专业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提供良好的视觉情景,感知专业知识,实现专业技能的引导、训练、技能的积累过程。拓展专业知识能力,拓展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投入效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土建类专业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方法

 

通过对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改变以往单一课程为目标建立教学资源的方式,从土建专业群的角度来设定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专业技能教育体系的教学融合。以土建类相关专业群为研究对象,主要涵盖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等专业。以相关专业的核心技能点、知识点和课程标准为基础,设计现代信息技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以土建类为例,探求在“大专业"的概念下,研究如何以专业群为研究对象,根据各专业的知识点、能力点的分析对比,提炼出对知识、能力信息要求,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与土建类核心教育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发挥更好的效益。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收集分析土建类各相关专业的申报资料及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等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以及对本院校实施各专业教育教学方案总结,获得以下信息:

 

1.对各专业的知识点、能力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土建类各专业的共同知识点、能力点如下:①要熟练掌握画法几何、建筑制图、建筑结构等表现建筑物实体的知识。具有会看、读懂建筑工程各类图纸的能力,具有将建筑平面转换为立体形象的建筑实体的能力。②要熟练掌握建筑工程主要材料的性能、特点、用途、使用方法的知识。具有选用和识别建筑材料的能力。

 

③要熟练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的施工技术方法、施工方案的确定和审查知识。具有选用和识别施工技术方法和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

 

④要熟练掌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知识。具有进行现场管理、协调、控制的能力。⑤要熟练掌握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的知识。具有进行工程计量和确定造价,进行工程结算,设计方案比较的能力。⑥要熟练掌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知识,具有进行参与招投标文件编制、收集工程信息、参与合同谈判的能力。

 

2.根据共性的知识点、能力点的要求,确定采用适用的信息技术和表现方式。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2020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要求,结合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应采用适用的信息技术和表现方式:一是应开放多年来国家教育部组织建立评定出的精品课程网站、微课网站进行分析归类和引用,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发挥国家投资效益;二是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立足本院校完善和规划“大专业”综合信息资源平台和数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实训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场所。①针对画法几何、建筑制图、建筑结构等表现建筑物实体的知识。应用课件、典型建筑物视频演示、BIM技术应用、建筑模型展示、建立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施工图库、网上精品课程等方式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感知建筑物结构特性。

 

②针对建筑工程主要材料的性能、特点、用途、使用方法的知识。应用课件、主要材料应用视频、网上精品课程、建筑工法展示等方式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对建筑材料特性的理解。③针对建筑工程基本的施工技术方法、施工方案的确定和审查知识。应用课件、施工工艺视频演示、BIM技术应用、施工方案资料库、施工现场直播课堂、施工仿真实训室、网上精品课程等方式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的理解。

 

④针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知识。应用课件、施工管理视频演示、BIM技术在施工质量、进度控制应用、施工现场直播课堂、施工仿真实训室、网上精品课程等方式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对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的理解。⑤针对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的知识。应用课件、施工工艺视频演示、BIM造价控制技术应用、网上精品课程、、工程造价软件实训室、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手算实训系统等方式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编制、审查和应用能力。⑥针对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知识。应用课件、直播课堂、施工仿真实训室、网上精品课程、模拟课堂等方式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对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理解。提高对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编制、建筑设计、工程管理中进行参与招投标文件编制、收集工程信息、参与合同谈判的能力。通过以上对土建类专业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方式,加强与行业协会、大型施工企业联合,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利用直播课堂的方式及社会资源与专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3.确定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方法。在建设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提供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方式实施教学工作,要采用恰当的方式,要在学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认识实训、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已建立的信息资源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方式:一是编制一份图文并茂的利用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使用指南,使学生有学习兴趣、感知知识想法和欲望;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自觉性,鼓励教师参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编制、收集和利用工作,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准确利用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并鼓励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拓展学习和训练。三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和能力评价工作。

 

4.进行土建专业信息技术与相关学科教学融合的讲座。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远程网络技术和直播课堂开展建筑工程新技术的讲座,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和发展状况;新规范的调整和变化;BIM技术在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控制、施工进度控制、工程设计审定等方面的应用等等。通过讲座使学生和教师了解最新的土建类专业的最新的前沿知识,指出学习的方向和途径。

 

5.通过学生社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施。学生专业社团在课堂学习之外给学生提供更加充分的实践机会及延伸学习的平台。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学生专业社团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方面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一定的措施鼓励与重点扶持专业社团的建设,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社团的关注。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比如可在专业社团中考评机制,对参加社团的学生在奖学金的评定、优秀学生评选,社会实践的安排与推荐中优先考虑,使专业社团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伸。从而通过学生社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施。

 

总之,建立土建类专业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体系,建设满足学生相关专业自主学习需要,能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和服务的内容丰富、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信息教育教学平台。鼓励教师应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努力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利用能力、知识学习能力、技能实践能力,激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兴趣特长,提高知识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3

在特殊教育类中职学校开设职业指导课,全面、深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我国教育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当前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残疾人作为社会无法忽视和回避的一个庞大群体,同样面临生存、职业发展等问题,而这一群体由于自身生理的某些缺陷,他们的职业之路比常人走得更艰难。在特殊教育类中职学校针对残疾人进行职业指导有助于他们提升生存能力、获取适合其能力的职业,因此对残疾人职业指导课程进行研究,具有多方面意义。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指导的作用是促进和提高人们从事职业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个人职业理想的实现,也能促使人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推动社会发展。职业指导的前提是正确认识自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缺陷,扬长避短,选择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合自己兴趣、能力的专业,并据此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积极调整,朝着预订的目标努力实施生涯规划。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源于自身的缺陷和来自于外部的压力都注定这一人群在职场上居于不利地位,如果不通过积极的引导,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势必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中惨遭淘汰。在健全者尚且不遗余力的提高职业生存能力的当今社会,广大的残疾人群有更充分的理由将好的理念、方法为我所用,并以此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职业指导则正是这样一种好的理念、方法,行之有效的职业指导能够发掘人的潜能,增强个人实力,通过对残疾人职业指导课程进行调查研究,能够有效的指导残疾人更好的走上职业之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已初步形成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看到,当前的残疾人教育主要还是以特殊教育为主,还没有广泛的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伴随社会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往的职业教育从未面对的崭新情况,如何加强特殊教育类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如何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发展职业教育使残疾人在职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面对的新问题。职业教育学是指导职业教育实践,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在现实条件下要科学地分析和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由此认为,针对残疾人的身心特点,研究残疾人职业指导课程,探索适用于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原理方法,对于丰富职业教育的内涵,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综观国内外对于职业指导的研究,我们发现国外职业指导理论对于我们确立学校职业指导的任务、形式、方法、途径等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从1909年 “世界职业指导之父”――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帕森斯出版的《职业选择》一书,创立世界上最早的职业指导理论――特质因素论始,随着职业指导实践的不断深入,职业指导理论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并产生了一批影响深远的职业指导理论,主要包括霍兰德的类型论、萨帕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埃德加・施恩的职业锚理论、罗圭斯和戴维斯的工作适应论、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人很早就懂得规划对于成事的重要性。总体来说,西方的研究成果涉及了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人格特征、职业环境、职业锚、工作适应性、稳定性职业生涯、易变性职业生涯、无边界职业生涯等等。我国早期的职业指导理论研究主要针对职业需求、毕业生资源等内容而开展,是帕森斯模式在中国的最初实践。80 年代再次兴起对职业指导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均有较大发展,但仍然是帕森斯模式的“就业安置”。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职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早,但是由于发展曲折,几经停滞,无论是理念、理论、方法,还是研究教育的人员层次结构都与西方国家相去甚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理论建设相对滞后,西方国家的职业指导理论有着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从侧重于人与职业匹配到逐步转向关注以人生命历程的事业生涯为核心,在整个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咨询指导策略,并开发和创立了诸多评测工具。我国由于前述的原因,在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方面相对比较落后,尚未形成自己系统的职业指导理论,基本上停留在移植、借鉴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的阶段。

2.内容和实施存在缺陷,职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人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重要的一环。国内的职业指导研究内容还停留就业指导模式的介绍、经验总结上,集中于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指导和就业信息传递。职业指导课程,更多的只是针对大学生的择业指导,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阶段的职业指导教育基本长期处于一个空白的状态,职业指导在教育的某些阶段消失了。

篇4

关键词:会计;职教师资;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16-02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会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当前的形势给承担着培养职业教育一线教师使命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既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会计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会计专业是大学普遍设置的专业,不管是综合性重点大学、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一般都会开设。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面向职教、服务职教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和应用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体现其竞争力,会计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可归纳为:一是“能做”,即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突出实务操作性,强调动手能力;二是“会教”,即面向社会对会计职教师资的需求,突出师范性,强调教学和知识传授能力;三是“善学”,即要面向未来,突出人才的成长性,强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不断研究和探索职业教育规律,培养出知识传授能力长于普通非师范类本科院校,专业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强于普通师范院校的学生,才能使在高校人才培养竞争中取得优势,形成“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办学优势。

二、会计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

1.重构课程体系。会计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必须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和中职学校师资人才需求,重新架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普通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基础,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做、会教、善学”会计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目标。而课程作为学科专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专业知识在教学的主要载体,要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必须重构课程体系。在会计专业职教师资新课程体系框架内,应包括通识教育类、教师教育类、管理基础类和专业核心类四个组成部分,初步设计是构建按照教育发展规律依次递进的四个平台。第一个通识教育平台着力点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个教师教育类为体现职教师资特色的平台,强调培养教师的职业素养,突出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教师教育理论课、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和实习等教学环节;第三个管理基础类平台包括会计专业在内的所有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体现的是“厚基础,宽口径”;第四个专业核心类平台突出精通业务的“精”,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集合,是形成会计专业人才的关键,体现的是“高素质,强能力”。

2.突出“能做”,强调实践性。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对实务的操作能力要求较高,针对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做”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考虑到会计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实际,实践性至关重要。要突出“能做”,强调实践性,首先应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大胆创新,即打破传统的“3.5+0.5”(三年半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学期到单位进行专业实习)的培养模式,围绕能力培养,执行多元化、多阶段的培养模式。具体表现为在为期四年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可采取“2+1+1+X”的“3S+X”模式(S为段的英文section的缩写),“2”即前2年学习通识素质、教师教育、部分专业课,以必修课为主;前一个“1”是指第三年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这阶段主要以选修课为主;后一个“1”是指最后1年的实践,这阶段学生不但要进行会计专业的行业实习,同时还要到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教育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X”即学生在校的三个暑假期间进行的专业见习。为了适应对“双师型”职教师资的要求,应在每年暑假都要求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专业见习,并且每年对见习的要求随着学生的学习程度而依次递进。例如会计专业学生第一年的见习目的主要是让其增加对专业的了解,所以只需学生能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和业务流程即可;第二年的见习内容可设置为收银或出纳,因为学生此时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并学习了相关会计专业技能;第三年见习内容为各会计岗位见习,这主要是让学生能对现实中的会计实务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为第四学年的专业实习做准备。这种“3S+X”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在于既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年进行阶段性见习,一方面让学生既可以提前熟悉行业,了解岗位需求,还可以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检验所学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回校继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另一方面让教师可以通过搜集学生对见习的反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要突出“能做”人才培养目标,除了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还必须综合采用多种方式。具体来说,首先要做到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实践课时应占总课时的25%以上;第二要做到使用教材新颖化,教学内容与最新的会计法律法规一致;第三要做到过程真实化,教学中应做到把实务中每个会计岗位的要求落实到实践课程中,尽量创设情景对岗位进行模拟,让学生进行仿真实训;第四要做到考核评价手段多样化,改变过去只在期末单一评价的方式,增加过程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第五要做到实习落实化,要积极与中、高职学校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的合作,建构良好的教育和专业实习基地,提升学生的教学和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第六要贯彻“三证书”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注册会计师等考试的内容接轨,要求学生毕业时在拥有毕业证的基础上,还必须同时拥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证和会计专业技能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初级职称资格证”等。

3.突出“会教”,强调师范性。一个合格的会计专业职教师资人才除了要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务操作技能以外,还要具有教育教学能力。这里所说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是指教学设计和管理的能力,是作为技术或知识的传授者,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只有既精通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又熟悉会计学科专业内容,并且善于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与教学法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毕业生,才是合格的会计职教师资。因此,会计专业职教师资人才的培养中,要在“能做”基础上要强调“会教”,突出师范性。一个好的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因此在会计专业职教师资人才的培养中应重视学生对职业教育情感的培养。热爱的先决条件是熟悉和了解,从学生一进校,就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中等职业院校,邀请区内外职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和各中等职业院校一线骨干教师举办讲座和让学生定期到中等职业院校进行教育见习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教育,让他们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以及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经过三年的沉淀和积累,在学生已经对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再通过为期八周的《教育实习》,让学生进行教学、班主任工作的实习和教育调研,更进一步全面和亲身体验职业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感情和归宿感。课程是教学的载体,要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就要通过教育课程体系来实现。会计专业职教师资教育类课程体系中应设置“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基本技能”和“班主任工作”和“专业教学法”等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并且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涵盖对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观察法等各种教学法的讲授和训练,对学生从教案编写、板书设计、PPT制作、讲课到说课的能力进行全面培养。此外,可通过定期举办讲课、说课、粉笔字书写和主题班会设计与主持等师范技能竞赛,让学生在激烈而紧张的比赛中,更好地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4.突出“善学”,强调可持续发展。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未来会计教师的发展方向应是“学习型”和“能力型”,会计专业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培养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其将来的成长埋下伏笔,留下提升空间。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并在具体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会计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树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模式,进行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作为一个引导者,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的角色从原来课堂中被动的知识吸收者成长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知识建构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教学中大量采用任务驱动法等科学的方法。以任务驱动型为例,这种教学方法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和团队成员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办出专业特色,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会计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必须紧紧围绕“能做、善教、会学”这一主线,重构课程体系,以会计职业资格考试要求为衡量标准来培养会计专业技能,以职业教育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需求来培养师范技能,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既能做又能教,并具有专业发展潜力,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竞争力,逐步形成专业优势。

参考文献:

篇5

要完善职业教育的学历结构,首先必须明确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就业”不是职业教育的专属职能,是各种类型教育的根本任务。每个人都具有社会属性,作为一个社会人都需要就业,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工、社会稳定也需要每一个社会人就业,因此,每个社会人无论接受的是什么类型的教育,最终都必须就业,否则无法生存,也无法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职业教育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认为,“技术与职业教育”是作为一个综合术语来使用的,它所指的教育过程除涉及普通教育外,还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相关技术和各门科学,以及获得相关实际技能、态度、理解力和知识。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符合职业或劳动环境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它以职业需要为导向,以实践应用性技术和技艺为主要内容,传授职业活动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态度,并使学习者获得或扩展职业行动能力,进而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3]。职业教育,顾名思义,离不开职业,因此,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职业性。从教育的内涵分析,其职业性体现在受教育者职业知识、职业理论、职业能力的培育上。职业知识(Profession/VocationKnowledge)有别于学科知识(SubjectKnowledge),指从事职业工作所需的应用知识,尤其是工作经验、技巧、方法、路径、实施过程,也包括操作程序、工艺流程、职业规范等实践知识。职业知识的认识涉及到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通过职业的实践活动获得。职业知识属于广义知识中的程序性知识或策略性知识,主要通过图表或过程来表现。学科知识属于广义知识中的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符号、概念、命题来表现。职业知识呈现的是并行逻辑,具有矩阵的面域特征,横向关系显著;学科知识呈现的是串行逻辑,具有线性的单维度特征,其递进关系显著,由简及难。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西方按照其意也生成了谚语“TELLMEANDI''''LLFORGET,SHOWMEANDIREMEMBER,INVOLVEMEANDI''''LLUNDERSTAND”,其意即为“告诉我会忘记,看见了能记住,经历了能理解”。这就是为什么职业知识的获取必须突出职业的实践活动。职业理论(ProfessionTheory)基于职业知识,经岗位实践验证、能指导职业活动的职业规律或职业知识体系,包括职业资源规划和职业活动运筹等,如职业岗位的关联性、岗位人员及职业活动所需资源的配置与调度、职业任务进度计划与考核、项目实施管理等,是指导创新和创业的基本理论。职业理论是人们经过长期的职业活动,对职业知识进行演绎推理所获得的逻辑总结,是职业知识体系,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关联性较为突出。职业能力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4]。按组成元素分析,职业能力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成份等;按其内容分析,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专业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对专业能力的要求是合理的知能结构,强调专业的应用与针对性,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方法能力是个人对在家庭、职业和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释、思考和评判并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是科学的思维模式,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特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自我规划与管理等能力。

社会能力是经历和建构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献和冲突,并负责任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愿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要求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行为的规范性。无论什么类型的教育,其培养对象都必须就业,因此,职业能力的培育是教育的根本职责,只是不同类型的教育,其培养的重心有所侧重。普通教育突出的是学生杰出的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属哲学领域范畴;工程教育突出的是学生杰出的方法能力培养,属辩证法范畴;而职业教育应突出的是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属社会领域范畴。专业是相对于学科而言,其种类一般以103为数量级,然而职业则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其数量是以104为数量级,专业数与职业数相比至少是1:10,而每一种职业又有许多种不同的岗位,因此这里就涉及针对性与适应性问题[5]。职业教育的教学定位是职业知识、职业理论、职业能力的培育,必须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同时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畴内又必须突出职业的普遍性,即承担创新和创业的使命,这是划分职业教育学历结构的基本依据。职业知识、职业理论、职业能力的特征是职业的关联性,因此职业教育以横向扩展能力的培养为主,纵向延伸能力的培养为辅。基于职业知识、职业理论及职业能力的层次定位,可以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学历结构,定位对应的人才规格及其教学内涵。

2职业教育的学历结构及其人才规格、教学定位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只设立了专科层次,还没有相应的本科、研究生等学历层次,因此,我国高职教育的学历结构是不完整的。作为学科教育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全国已设立了48个硕士点和10个博士点,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设置在如天津大学等学科教育的高校中。要完善高职教育的学历结构,首先必须明确其人才规格及对应的教育教学定位。根据经济和社会的需要,从产业或社会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职业教育的学历结构及其人才规格,应从其职业属性的内涵着手进行分析和定位。

2.1中职人才规格及其教学内涵

由于中职的教育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教育对象存在生理发育与人格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具有中职毕业后的就业及升学需求,因此中职的人才规格应该是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的岗位工人及高职生源。中职的课程体系必须体现以上需求,落实在重基础、重技能上,并体现其实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的职业教育特色。重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升学与人格发展需求;重技能着眼于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的从业岗位需求,同时还必须体现专业岗位的从业基本素养培育。技能培养必须保证毕业后能直接上岗的基本技能要求。因此,中职的教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格发展、职业基本知识、岗位技能的培养上。

2.2专科人才规格及其教学内涵

专科教育的人才规格应该是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的技术人员(即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教育必须满足学生继续升造的需求、就业的需求、价值观形成与综合素养的培育。毕业生必须具备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及一定的职业迁移能力、基本的职业人文与职业素养,既能操作又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可以改进工艺、技术,具备一定的设备维修与改造能力。专科教育应重实践、重创新,体现技术性、创新性、人格化目标的培养,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兼具一定的职业理论。

2.3本科人才规格及其教学内涵

本科的人才规格应该是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等职业活动的高水平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具备明显的职业迁移能力,较高的职业人文水平和职业理论水平,能承担职业开发与创业任务,指导技术革新,不仅能改造技术和设备,还能开发设备,开发岗位,具有一定的团队组织能力,即创业能力。教学内涵重点体现从职业知识向职业理论转变、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即在保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必须突出职业理论体系的培育,这是学生职业迁移能力培养的基石,综合素养应比专科人才有明显的提升。创业教育是其职业理论的基础。

2.4研究生人才规格及其教学内涵

研究生人才规格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分别对应目前学科教育或工程教育类型的硕士和博士。其人才规格是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等行业的杰出人才,面向职业技术与职业理论的开发与研究,具有行业技术的引领水平和能力,创业能力强,能率领团队开展工作,能指导行业、产业的结构配置与优化,是产业、行业的领军人才。教学内涵应突出将职业理论转化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必须具备将学科基础理论转化为应用理论的能力培养、行业技术开发能力培养、行业组织与创业能力培养、运筹与决策能力培养。

3学科领域、应用领域与职业领域的内在逻辑

学科领域所从事的是国家基础性产业或学科前沿的基础知识或理论的探索与研究,为国家的发展与强大提供基础保障,其主要成果是理论上的重大发现,其基本职能是揭示自然或社会规律。应用领域所从事的是科学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其基本职能是将基础理论转化为产业技术,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主要成果是应用技术的发明创造,其基本职能是获得基础理论在产业上的应用途径或方案。职业领域所从事的是职业理论的探索与研究,其主要成果是国家产业群或行业的发展,即经济总量的提升,其基本职能是调整产业结构与升级改造,推广产业技术的应用,最大贡献是解决社会就业等基本民生问题。三个领域的理论核心分别对应于学科理论、应用理论、职业理论。学科理论体现的是逻辑性和哲理性;应用理论体现的是技术性和工具性;职业理论体现的是推广性与经济性。学科理论是基础和源泉,应用理论介于学科理论与职业理论之间;学科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能得到整个社会的推广和应用,产生价值,而应用理论和职业理论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载体或工具。三种理论的特征如图1所示。图1表明,从理论的内在逻辑分析,从学科理论到职业理论,其本身的内在逻辑逐渐减弱;从理论关联性分析,从学科理论到职业理论,理论间的关联性由弱到强;从理论所体现的经济性分析,从学科理论到职业理论,其所体现出的经济性由弱到强。一个国家或社会不可能只崇尚其中的一种理论及其应用,尤其是大国,必须全面发展,三种理论缺一不可。

4高等教育中学科教育、工程教育、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的定位

学科教育的定位是学科理论的教学,而工程教育是应用理论的教学,自然,职业教育就是职业理论的教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学科教育与工程教育学历结构配套齐全,而职业教育需要完善。从学科教育、工程教育、职业教育的内涵分析,应用理论、职业理论与学科理论相比较,应用理论与职业理论重叠的范围更大,属性更接近,因此,工程教育与职业教育都应该属于应用型教育,这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因此,从职能上,可以整合工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谈化目前工程教育中的学科教育内容,更加突出应用理论的教学,突出发明与创造;将工程教育与职业教育重叠的部分职能进行整合,弱化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属性,相应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各类教育的学历结构及其教学定位;同时,将目前职业教育中的职业培训进行单独定位,当然可以挂靠在职业教育这个领域中。教育是投入性的,而培训是功利性的,其内容及结果也有很大的区别。职业培训为针对岗前或转岗的职业技术或岗位技能进行训练的过程,培育职业人的上岗资质,获取的是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从职能分析,职业培训不是高等教育的范畴;而职业教育的重心是育人,是培育走向社会的职业人,而不是岗位资质,其教育定位是职业知识、职业理论、职业能力的培育,是一个全方位、具有规定期限和规格要求的教学过程,获取的是学历资格或学位。当然,院校的形式或格局可以不变,但职能和属性、学历结构必须分别对应。

5高等职业教育的通用核心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界曾经流行过“知识适度够用”的教学思想,“知识适度够用”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适度”是相对学科知识而言,无法裁定其边界;“够用”在操作上无法把握其度。这里的知识应该是职业知识与职业理论,或部分的应用知识与应用理论,而不应该是学科知识。高职教育在职业知识、职业理论、职业能力方面对应的通用核心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职业伦理

职业伦理课程主要包括职业背景知识、职业分类及其规范、职业素养(主要是职业的适应性)、职业人文(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资质条件、职业法规、职业礼仪与人际沟通、应用文体及写作、职业生涯及其规划、环境安全卫生评估、环境健康等,内容上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三个基本等级,其中高级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结构的内涵。

5.2职业规划与管理

职业规划与管理课程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的职业需求分析,职业规模、职业类别及其级别配置,职业结构与职业分布,职业统筹与建设,就业需求及实施等。

5.3职业资源规划

职业资源规划课程主要包括职业所涉及到的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与规划,与相应的职业类别及级别、规模等因素直接相关。

5.4产业群与行业统筹

产业群与行业统筹课程主要包括产业群与行业的协调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产业群与行业的资源规划、产业群与行业建设等。

5.5社会建设与管理

社会建设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关系协调与建设、社会结构调整与规划、公共资源调配、生产力促进因素、民生保障建设、生产关系协调与发展、组织建设与保障等。

5.6企业管理与创业

企业管理与创业课程主要包括独立企业的建设与管理、创业模式与条件建设等。上述通用核心课程(名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侧重于学生职业能力中的社会能力培养;高职教育的职业核心课程是其“专业”内涵的集中体现,即目前高职教育中的核心能力课程(侧重岗位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教育的职业核心课程体系基本明晰,但通用的核心课程体系不完善,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学历结构配置,从能力要素分析,缺乏社会能力培养所需的课程配置,而职业教育应突出的正是社会能力的培养。

6职业教育的师资需求

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通用核心课程和核心能力课程两类,要求师资具备对应的施教素养和能力。岗位核心能力是目前“专业”定位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基本前提。目前所倡导的“双师”素质或“双师型”教师,必须同时具备岗位核心能力、企业或工程经验及教育教学能力,但其社会能力不一定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的师资应该具备岗位核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社会能力,亦即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需要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规范的职业实践支撑,所谓规范是指按照职业属性要求设计的实践标准体系,具有层次结构及系列逻辑,不是简单的职业活动,即所谓的企业或工程的经历或经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结构和素养或能力要求的系列职业活动,因此职业教育的师资本身需要具备完善的职业理论与职业能力,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应突出职业理论与职业能力的培育,尤其是其中的社会能力的培育。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体系没有形成完善的配套,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培养实践,都缺乏这样的完整体系,需要加强建设。

7结语

篇6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能本性;人本性;契合点;核心能力

培养目标的不同,是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一标志。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正确把握和有效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关系到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质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技能的教育。职业导向、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特质。

举办职业教育,首先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决定的。职业教育不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或工程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而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教育。此类人才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直接操作,使设计、规划、决策变成产品或服务;他们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总量需求越来越大、层次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有人认为,大学严格地讲只有两大类:一类是学术型、研究型的,它的服务指向是推动科学进步;一类是技术型、技能型的,它的服务指向是推动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可见,教育的分类,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

举办职业教育,其次是由人类不同类型的智力特点决定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以智愚来品鉴人类智力高下的传统观念,以智商(IQ)作为度量人们智能高下唯一标准的“IQ式思维”,以及在个体特质是同一的、标准的因而是可以定量描述的假设基础上开展的智力测验等观念和做法,不但忽视了人类智力类型的多元性、多样性,而且合理化、固化了以单一课程、教法以及以“标准化测验”来衡量所有学生的“制式”教育模式,造成许多具有其他方面天赋与才能的学生被贬抑和忽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姜大源教授综合有关研究成果,进一步将个体的智能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偏重于或擅长于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一类偏重于或擅长于形象思维,即具体思维;认为世界上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大概占60%~70%,以逻辑思维为主的人只占30%~40%;而思维的类型不同,智力的类型也因之不同——智能无高下,类型有区别。对以抽象思维为主的人,应当施以学科体系的教育即普通教育,使之在掌握某一领域(学科)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去探究、发展某一领域的陈述性知识;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应当施以行动体系的教育即职业教育,使之在掌握某一工作领域过程性知识(包括经验的知识——怎样做的知识和策略的知识——怎样做更好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去完成某一工作领域的操作性任务。总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立由人类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的分野而不是智力的高下决定的,职业教育是促进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成才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分类是由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决定的。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共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交融化、竞争国际化的21世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新科技革命层出不穷,人们的职业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成为最重要的财富来源和发展动力。“能力本位社会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强调人的能力建设已为政府和社会所共识。”[2]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CBT、北美的CBE等,都是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基本准则决定了职业教育应当是操作性、应用性、实践性最强的教育体系,它在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应当与普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由于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贴近劳动力市场需求,因此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感受更为强烈,改革的动力更为强劲。因此,有人认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很可能是冲击我国整个僵化教育体制的突破口;职业教育培训改革的成功,有可能破解我国教育的整个迷局。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现象并存的事实证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以人为本:职业教育必须高扬的另一面大旗

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它同样必须高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旗。之所以必须如此,首先是由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决定的。各类人才招聘会透露的信息表明,对企事业单位来说,从重学历到重能力、重职业道德和健康价值观,已成为其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对职业人才来说,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以健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内核的综合素质,是其求职竞争的重要条件、入职发展的基本动因、晋职成功的内核所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归根到底又是由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工作性质的变革决定的:职业种类的结构性调整和岗位工作内容的提升性变革,使当前多数工作的完成主要不是依靠从业人员娴熟的技能,而是依靠他们宽厚的理论和知识基础,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创造等能力,以及职业忠诚、责任感、阳光心态、专业进取、团队协作、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和价值观。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仅仅培养掌握单一专业技能的教育目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立足于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强化综合素质的养成,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趋势;工具主义的教育观必须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观。

其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最终目的的需要。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概念,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具有终极性,是确定教育目标的指导思想,而教育目标则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论是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论,它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全面发展思想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是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可见,职业教育的目标在国家意志的层面也应当是立体的、综合性的,而不是面型的、线型的,是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去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职业教育既要着眼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更要追求实现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如何有教养地度过闲暇时间,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不能忽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对人的一生全面发展的深层意义。近20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正逐步从为经济增长服务转移到为人的发展服务上来,主要特点就是从偏重知识、智能的教育到注重年轻一代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按照我国主流的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是个属概念、大概念或上位概念,知识和能力则是种概念、小概念或下位概念,是素质中的具体内容。“能力和素质相比,素质更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能力的大小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有了较高的素质,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素质既包括知识和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态度即价值观。素质作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态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则更多地解决如何做人。况且,能力具有个体性特征——人的能力与人同在,而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主体。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其思想、情感、职业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必将对他掌握和发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做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如何做事。可见,职业教育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也是由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的。

三、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连接能本性与人本性的契合点

篇7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重庆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5787

国内刊号:50-1196/Z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8

关键词:慕课;高等职业教育;“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255-02

目前,高等教育受限于现行教育体制,“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慕课形态多以大学网络公开课为主,如网易公开课、超星学术视频。“互联网+”技术在成人培训这个领域主要有两块,一个是职业认证,会计师考试辅导、司法考试辅导等;另一个是素质拓展,钢琴、瑜伽、健身等课程的学习。但是,这些“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对于现代高等职业慕课教育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职业教育类慕课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市场应用中的慕课在线学习平台只能为个人提供付费的、不持续的、不完整的教育服务,而传统培训机构更能提供稳定性更高,跟实际企业需求更贴切的教育服务.(2)职业教育以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为核心,“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而现行的慕课在线平台大多只针对理论教学,而对于更强调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类慕课却尚未出现。因此,面对职业教育的慕课开发缺少教育先行者的探索。探索开发一种有效、实用、更贴合职业教育的慕课开发模式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为例,探讨高职类慕课的开发制作和教学实施。

一、针对《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内容的慕课探讨

1.高职教育类慕课的特点。慕课是一个专业的、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而高职教育类慕课还应该具有实践性。高职类慕课不应该脱离传统课程实践过程,而应该作为传统课程中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2.《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慕课内容的选择。结合高职教育和慕课特点,并不是课程中的每一知识点都适合以慕课形式详细讲解。传统课程《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的讲解主要包括理论讲解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其中,理论讲解部分中原理性很强的知识点往往在课程有限的时间内需要详细讲解甚至反复讲解,学生掌握起来也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做到的;而实操部分中的知识点往往需要学生反复观看、练习才能掌握。以上两种情况的知识点就适合作为微课,以慕课的形式应用于教学过程。针对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进行慕课开发,结合课程内容拍摄十个视频:识别发动机部件及其安装位置;测量气缸圆度及锥度;拆装活塞连杆组件与活塞环及检查活塞环端隙与侧隙;拆装曲轴和测量曲轴轴向间隙;拆装曲轴和测量曲轴轴向间隙;气门拆装及密封性检查;气门间隙检查;拆装及检查正时皮带/正时链条;更换冷却液;检查气缸压缩压力。

3.《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慕课视频的展示形式。《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视频中的主体形式包括实录影像、动画以及虚拟仿真。对于原理很强的知识点,就需要在视频中应用虚拟仿真或动画来辅助讲解。《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点:动态、实时展示三维虚拟总成部件,对发动机及各总成部件进行逐步分解和装配调整,自动演示发动机及各总成部件的分解和装配过程。(1)虚拟3D仿真动态总成部件:通过虚拟样机技术对零件总成进行仿真运算,同时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对零部件总成进行各种装配操作,从而实现各种装配功能,展示零部件之间的安装配合关系。使用者通过自身知识结构掌握特点来分配自己需要关注内容的学习时长,自由分配学习时间,这样学习者通过亲身体会学习就会更好地理解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零部件之间的运行关系和原理。(2)汽车发动机总成及各机构的逐步拆分和调整装配:学习者利用计算机中的虚拟软件对发动机总成及各个机构进行仿真拆卸与装配,在计算机虚拟现实环境中参考传统课程中课堂教学的重点讲解和纸质教材的知识要点进行自主练习,从而熟悉发动机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和运行关系。在上述实践操作中,配合装配操作错误提示、正确装配关系图文引导提示、工具使用提示、加载力矩提示、技术规范标准提示等图文提示信息和影音讲解信息。(3)汽车发动机总成及各个机构的拆装演示动画: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初学者很难进行虚拟拆装,因此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必要设定拆装演示动画,初学者通过观看动画,从各自的学习知识短板出发,通过反复观看,个性化观看,缩短使用者接受新知识的时间。

二、慕课建设具体过程

首先充分了解目前现有慕课平台开发的过程、结构,总结不足之处;然后确定研究方向及内容。具体实施过程是首先进行慕课视频的录制,然后制作虚拟仿真或动画,最后搭建慕课平台并调试,达到预期效果。具体如下:

1.慕课视频录制。慕课视频是一门具有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和课程扩展的指导策略和执行单元。(1)学生需求分析。在进行慕课视频设计之前就应对学习者需要掌握的课程重难点进行分析,从而满足学习者的需求。(2)课程内容选择。所选择的课程内容要简单明了,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能直接解决现实企业岗位中的关键实用难题。(3)课程时间设计。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并结合慕课视频的自身特点,一般推荐不要超过10分钟。如果知识点比较综合,则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分割处理,但分割后的知识点必须具有连贯性,不能因分割而不完整。(4)视频制作O备。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慕课视频的制作设备也是多种多样的。简单的设备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数码相机,专业的设备可在专门的录影棚进行录制。最后采用视频剪辑软件进行简单处理就可以完成一步微课视频。也可跟影视企业合作录制更为专业的教学视频。以后也可以企业参与教学设计过程,从而共同开发教学。(5)视频制作流程。完成学生需求调研、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学设计和制作设备准备后就可进行慕课视频的制作。本文针对汽车维修专业类课程《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慕课视频的开发流程进行描述,步骤如下:首先根据传统课程教学设计制作录像视频脚本;其次根据录像脚本拍摄视频短片;再次应用软件对视频内容进行剪辑,制作片头片尾;然后需对视频中的操作难点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特别标注;最后对视频进行音频处理,对音频和字幕进行后期校核,完成整个视频。(6)视频推广展示。因为慕课视频具有专业指导性,所以完成视频录制的慕课视频还不可以直接公布给学习者,需要让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工作的企业人员和指导教师先行观看,根据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正;然后将修正后的微课视频通过各种微信微博信息化平台进行,学生采用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7)慕课视频评价。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慕课也不是制作好以后就不更新的,以后的慕课会收到各种反馈信息以及学习者的提问。结合评价分析评价内容,了解慕课设计内容能否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以及是否达到了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效果。后期也可以通过汽车技术专家和慕课平台专家评审的形式进行,对专家提出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正。

2.制作虚拟仿真或动画。虚拟仿真或动画是一个用于机械设备拆装教学、培训的软件,如VR技术。通过计算机产生高度逼真的虚拟拆装现场,使学员在虚拟环境中能方便地对设备进行拆装作业,以学习机械产品的结构组成和拆装工艺,指导实物拆装。根据项目的需要,系统可以由虚拟拆装模型、虚拟拆装环境、装配知识库、培训仿真,拆装任务、人机交互界面六个模块构成。

3.慕课平台的建立。首先,对于慕课平台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慕课平台是一个大规模的网络开放教学平台,可以进行大量同时在线学习的,管理不同门类课程的,并配有课程练习和评分的在线教学平台。由于专业性强,往往需要与IT企业共同研发。

4.最后将慕课视频、虚拟仿真或动画合理布置在慕课平台中调试,达到预期效果。

三、结论

本文采用虚拟仿真的技术手段来弥补职业教育中慕课在线课堂无法满足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的不足,该技术手段是直观、有效、实用,提高了职业教育慕课建设的技术短板;搭建适合应用于汽车类职业教育的慕课网络在线教育平台;高职院校与高等本科院校共同合作,通过与IT企业共同研发在线教育平台,成为“互联网+”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新研发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48-50.

[2]张梅,孟霞.浅析微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197-198.

[3]童Ψ.汽车维修专业微课制作及几点建议[J].汽车维修,2015,(12):20-22.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 Based on "Internet Plus" Technology

―Taking "The Service of Automobile Engine Mechanical System" as An Example

ZHANG Jian

(Dalian Vocatianal&Technical College,Dalian,Liaoning 116000,China)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类型化;就业促进;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发展职业教育对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一定的推动力。然而,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状况存在不少问题,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弊端

1、职业教育类型化不合理,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当前,社会上的职业教育大都以院校培养为主,而院校培训在专业设置往往过于宽泛而缺乏市场针对性。有的职业院校为了提高入学率盲目扩建、扩招,扩大专业培训覆盖面。学校以牺牲专业培养深度来换取规模的扩张,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专业基本功及动手实践能力。

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宏观干预上是不够的,这使得一些职业院校往往各自为政,没有很好的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以职业化培养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的教育机制,从而导致了学生毕业进入市场后操作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实践要求。企业招工后还得进行二次培养。

以制造业为例,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生产一线技能型、操作型岗位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而相对应的劳动力市场却是普工泛滥,技工难求。技能型一线工人的缺乏已经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的瓶颈。

2、缺乏对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职业教育

农民工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特殊群体,他们的户籍身份是农民、有承包的土地,但却离乡不离土,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人员。目前社会上的农民工主体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青年农民工,即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里占到60%,并且这一群体正以每年800万至900万人的速度快速递增。

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接受了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文化基础较为扎实。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这些人群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为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21-25岁之间的达到31.3%,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其中,许多人还接受了职业教育。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占总体的17.5%;中专、技校、职高或高中的占66.7%;大专的占9.9%;本科及以上的占1.4%,整体学历水平已经明显提高。

他们带着改变命运、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投身到城市建设一线,但往往由于缺乏技能和有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致使自身就业受限,大多只能实现"候鸟型"就业。但是,基于新生代农民工这些群体特点,我国没有对他们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职业化培养。

首先,我国当前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仅仅限于企业的临时性岗前培训或是地方政府短期的劳务输出型技能培训,这几种培训都缺乏长效机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其次,就业信息系统不健全,没有形成准确的跨地区、跨产业的就业信息咨询平台,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劳动力流动性不强,易出现"扎堆抢饭碗"或"用工荒"现象。

第三,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仅仅依靠企业短期培训完全不能满足市场多元的需求。全社会这个大市场,还缺乏跨地区、跨产业一盘棋的大思路。

二、我国职业教育弊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一)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经济产业的每一次变动都要求劳动力的供应能迅速适应这种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相吻合。由此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它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二)季节性用工荒

季节性用工荒反映的是地区劳动力资源时段性短缺和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有关报道显示,从2004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就出现了明显的的呈季节性特点的用工荒问题。以春节时段为例,2010年春节期间,浙江省发改委对1000家企业进行用工调查显示,有71.9%的企业反映用工紧张,比2009年四季度提升14.8%,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回家过春节所致。近年来,季节性用工荒逐渐从珠三角蔓延到长三角、江浙地区,甚至波及内陆如乌鲁木齐等地。用工荒的时段也从春节等大节日逐渐衍伸为全年各个时段。

我国社会转型至今,虽然在政策上已经全部取消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但是由于历史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劳动力在面临劳动法的制度约束、合同缔约资格、信息搜寻渠道、就业选择、签约的组织化状况、签约模式和劳动合同类型、签约质量与合同风险、对劳动司法监察等外部力量的依赖程度上仍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成本高;农民工还被排挤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享受范围有限;大多数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具有临时工性质,等等。正是因为政府对于农民工群体的职业保障程度的干预不足,导致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有极大的流动性和随意性。

三、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化模式优化的展望

从上述分析得知,结构性失业亟待精细化职业教育来化解,而季节性用工荒则呼唤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长效机制的诞生。事实上,结构性失业与季节性用工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解决结构性失业根本问题在于提升农民工技术水平,而提升农民工技术水平的长远之计在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化。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应重点以新生代农民工为教育对象,依据国外先进经验,大胆革新,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跨越发展。

(一)立法上完善农民工职业教育相关法条

所谓农民工职业教育,是指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充分利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内的各种资源,构建包括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培训机构、社区组织在内的多方协作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进行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内容为重点,以培养择业、就业、创业本领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准基础性公共教育服务。

(二)机制上引进国外先进经验

1、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

在西方,工人的分类通常被认为是与技能等级相一致的,普通劳工被称为"无技能"工人,机械操作工被称为"半技能工人",技工被称为"有技能"工人,其所对应的教育需求,分别是不需要职业教育、短期职业培训和正规的学历性职业教育。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后绝大多数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半技能和有技能职业岗位工作,他们所对应的工人类型为半技能工人和有技能工人,因此所对应的职业教育主要是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性职业教育。为构建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与系统能力,今后我国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职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规范的学历性职业教育方面。

2、职业教育与生产需求挂钩

一是通过实施职业资格预测、职业指导咨询和强化教育来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二是通过制定灵活的政策和措施来满足受教育群体的教育需求,其别重视弱势群体平等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比如,德国的"职业资格早期监测系统",已为大多数欧盟国家所效仿,对我国颇有借鉴意义,其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在监测全过程中强调企业的参与。预测内容不仅包括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及对职业的影响,而且包括消费者需求、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对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影响,从而为职业资格标准的确定和课程开发提供实时可靠的信息和数据。

(三)模式上依托现有资源,突出职业教育类型化

1、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类型化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就业前培养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后在岗或转岗的职业教育两类;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性职业教育两类;根据学历教育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类;根据办学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学校型职业教育、企业型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型职业教育三类。

2、整合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资源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大力促进短缺技能型人才、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岗培训、农民技术培训等四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按照提高基础能力建设要求,国家提出了"四个计划",也就是所谓的职业教育的"2111"工程,即创建2000个职教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1000个职教中心,1000个中等示范职业学校,100个示范高职院校,将分五年完成。在分步实施中,2007年已建成320个重点实训基地,200个重点国家县级职教中心,200个中等示范职业学校,40个示范性高职院校。

除此之外,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可打破省市地域限制, 实行"横向联合,纵向培养"的模式。

"横向联合"就是把众多职业技术学校的相同专业有机整合,主要是在软件上,整合他们的教材、师资力量、培训场馆等地,形成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与各地的用工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类似于德国的职业资格早期监测系统,把企业纳入职教体系,深度参与,使农民工职业教育始终紧密结合生产一线的岗位需求,这样培养出的技术工人既有长远的视角,又有扎实的操作技能,保证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长远发展。

"纵向培养"就是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培养上要突出知识的纵深学习掌握,注重学一行,精一行。从培养伊始,就注重科技进步与行业发展前景,使被培训者对自身的专业始终有一个长远的预期。同时,深入学习掌握所学专业在实践层面上的知识,尤其是生产实践中经验性的知识,并通过有效地实习夯实专业技能。

四、以职业教育类型化为推动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良性就业

(一)企业方面

1、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结合企业运行规律,坚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前厂后校、订单式培养,都可用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这些也都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职业学校与企业、农民工读书与产业劳作的有机结合。其中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工学结合是新生代农民工劳动生产与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是两个核心概念,都强调职业学校与用人企业的"零距离",实现了职业教学与生产实践融合,这是农民工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工人的最佳模式。工学结合有两种"工"的方式,即校内企业的"工"与社会企业的"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重点应放在校外企业,而且是国内外大企业,让受训者一开始就接受到前沿的高精尖教学,充分开拓视野,培养先进技能。

2、树立长远发展眼光,培育各层次人材

校企合作一种办学模式,是在工学结合的基础和条件之上的办学途径。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人材是根本,校企合作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材基础。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端管理层精英,也需要大量掌握核心技能、技术精湛、爱岗敬业的一线工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养的人员,更能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政府方面

1、加强专业建设。在重视院校建设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专业建设。中职和高职专业结构要注重与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需求相匹配,在完善各主要"产业链"相关的类别上设置、改造、或更新专业,要创建具有农民工职业教育特点的实用专业,重点建设如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维修、饭店服务与管理等现代化标志性专业;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需要,努力争取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分层分类重点建示范性、开放性、实用性的实习实训基地;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在引进、培养、使用、流动、待遇等方面创设有利于农民工职业教学教师成长的环境,改变"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专业化培养路径,加强教师的行业背景、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充分利用产业需求和校企联合的优势,从大型企业引入一线高技术工人教学,做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4、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学教材设置上,要打破以往经验,适当调整专业教材与基础教材的比例,加强对专业的学习,开口要小,钻的要深,要达到在某一生产领域完全胜任,且能够及时随产业升级而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三)社会方面

1、建立"一主多元"的办学体制

所谓"一主多元",就是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多种民办形式并存的办学格局。国家在重点办好一批骨干示范校的同时,通过优惠政策扶植和引导一些民办教育,积极探索国有民办、股份制办学、私人办学、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办学等多种形式,用企业化的运作方式,让一些职业教育特别是培训机构直接进入市场。

2、建立多渠道投资、融资体制

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要建立投资主体和经费渠道多样性的机制,制定政策,搭建聚敛资金的平台。积极争取各种基金会、社会团体、中外企业以及个人等办学投入,同时更好地调动学生家长及社会成员的职业教育投资热情。

3、建立"一统多参"的宏观协调管理体制。所谓"一统多参",是指"教育部门统筹、行业配合 、社会参与"的新型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张志增:"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总第696期

[2]张红雨:"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5期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 认识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183-02

职业教育课程直接关系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高。因此,当前职业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从改变职业教育观念入手,以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为核心,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

一、职业教育课程的定义及特征

不同类型的学校教育受其培养目标的限制,其课程设置是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呈现出与普通教育不同的特征,最大的差异在于其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定向性、实践性、适应性、双重性以及昂贵性等特点。职业教育课程的定向性是指课程设置要定向于一定的职业或者职业群;适应性是指课程设置必须能够适应特定区域、特定职业的需要;实践性是指课程设置必须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宗旨;双重性是指职业教育课程的评价要依据两个标准即校内成功标准和校外成功标准进行评价;昂贵性是指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比普通教育需要更多的设备,尤其是大量的实训设施和耗材、设备维修、保养以及其他费用。因此,我们可以把职业教育课程定义为:为连接职业岗位的职业资格结构与职业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结构,职业学校为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结构而开设的课程。

二、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化倾向导致重理论、轻实践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表现在课程的内容上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安排课程进度,强调学科知识的完备性、系统性和储备性,与企业的工作结构和实际流程、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需要脱节。课堂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仍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传授为主,未能摆脱知识逻辑的控制,面对事实上学习困难的职校学生,只能是低效率的教学。

学科化倾向的职业教育课程观内隐藏的知识范式是现代性“知识型”。所谓“知识型”是指“关涉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知识作为一种陈述本身的逻辑问题等而产生的,具有逻辑一致性的回答所构成和产生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知识形态”,“知识型是一个时期所有知识生产、辩护、传播与应用的标准”。因此,在这样的知识标准规定下的课程核心内容是具有自身逻辑体系的科学知识,所有与现代性知识型不相符的都不能作为知识传播。而起源于学徒制的职业教育课程中内涵的经验学习都被这种知识范式排除在外,尤其是以个体默会的方式学习的职业操作技能和经验等,在这种知识范式下永远是“另类”,这也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2.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结构性错位

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前提,社会需求体现了在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下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特别是职业教育作为就业导向的教育,这是影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设置的最直接因素。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行业、地区对专业建设的选择导向作用,即用人部门对专业的认可和评价因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劳动力市场呈现不同的社会需求态势,地区、行业或产业的需求信息更多的具有不对称性,故专业建设不能“大一统”,其课程设置需要根据地区、行业发展的需要适时的进行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动态的劳动市场相对灵活地进行,但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职业院校对劳动力市场的反应迟滞等,使职业教育还不能真正做到面向劳动力市场、服务劳动力市场。其中政府投入不足和职业院校办学资金紧张,导致了社会需求的工科实训设备投入太少,以致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文科比重较大,其课程设置也是以学科理论课程为主,与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相距甚远,这是造成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与社会需求结构错位的重要原因。

3.课程结构和比例的不合理

我国传统职业教育的课程通常被称为“三段式”的课程,其基本思想之一就是把职业教育课程划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近年来对职业教育实训课程的重视,现在通常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合并为专业理论课,实训课程又称为实践课,所以整个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被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三部分。

“三段式”课程的分类和等级排序中蕴涵着关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普通论与专业论、学科论与职业论、基础论与实用论的争论,究其实质还是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争论。“三段式”课程在其实质上只能是普通教育的职业化改造,并没有摆脱普通教育的束缚,其根本思想还在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储备,因此,这种普通教育课程的职业化改造不可能也无法触及职业教育的核心。课程比例是指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三者各自占总课时的权重,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对比重关系。传统职业教育课程中,文化课所占比重少一些,专业理论课所占比重较大,而实践课处于这两者之间。这种课程比例所折射出的课程目标包含着人们对面向特定职业的教育会使个体陷入某种狭隘的发展轨道,最终成为经济发展工具之担心,而恰恰正是这种担心造就了今日之职业教育职业特征不明显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