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学科核心素养

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引言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小见大,有助于探索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道路,但是这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和策划。但由于在现阶段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经常会出现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相混、将小组讨论直接等同于合作学习,甚至对学生进行全程“放手”管理,认为此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民主性等众多教学误区,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素养是对一个社会性的人最全面的概括,是指一个人未来能独自面对生活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所有能力。主要包括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三大方面。

(一)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学科素养自然是指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学科的掌握程度,是知识普及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环节,深化教育改革,必须使学生真正的从自然科学的学习中领悟到格物致知的理性思维和严谨踏实的学术精神,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在探究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人文情怀是我国教育现状最薄弱的一面,包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继承与发展,学生个人的道德素质和家庭教养以及学生的审美态度与情趣。

(二)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现阶段教育中出现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欲望,在知识授予中处于被动状态。加上独生子女的社会环境,来自家庭对于学生的管束相对较少,自制力的培养应当从小事做起,教师必须负起责任。同时,学生的认知、经历有限,难以形成对事物完整准确的认识,对自身的定位也会欠妥当,容易出现眼高手低,懒惰自私,很难对自己的人生尽心规划,细心筹谋,需要他人从旁引导。

(三)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此观点脱离了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被现代社会淘汰掉的观点,但现实中还大量的存在。学生应当“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从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成就感。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

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对初中生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效的塑造。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策略:

(一)课程的调整与合并。一方面,简略课本中一些单调乏味、空洞的教条化内容,开发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引例鲜活生动的课题,赋予课本崭新的生命力。以兴趣为引导,使学生用单纯的信念去学习知识,而不是简单偏颇于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加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国学中汲取仁义礼智信等美好的品德与修养。

(二)教师和家长的协调与沟通。初中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心理敏感脆弱,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怀和疏导,尤其是家长和教师,必须做好协调工作,相互配合,与学生积极交流,关注其情感变化,理解宽容其过失,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心态沟通,如此才能达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三)社会各界的人文关怀。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全社会要重视人才的个人修养和品德,加大对道德败坏,屡教不改的青少年的处罚力度。

三、现阶段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一)教学与学习目标相混。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本身并不相同,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容易误将二者等同对待,直接从教学大纲或是教辅书中照搬其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导致预设目标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虽然制定出了具w明确的教学目标,但这仅仅是建立在其想要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基础之上制定而成的目标,并非真正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其依旧未能够通过学习历史与社会形成较好的核心素养。

(二)视小组讨论为合作学习。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通常会选择使用小组讨论等方式,但小组讨论并不等同于合作学习。教师在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对学生小组讨论管理等方面均明显表现不足,许多教师为了能够方便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往往直接让学生与其前后左右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而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则常常千差万别,同时教师并未重视对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划分,因此经常导致只有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是在小学讨论当中全程充当倾听者的角色,并未能够真正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因此也很难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过度重视课堂活跃度。在核心素养当中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在该方面的能力,教师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说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按照顺序依次发言,在看其活跃了课堂气氛之下,学生并未对讨论内容有着明确的认知,很多情况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只是各说各话,并不懂得如何在讨论过程中吸收他人的论点论据;而教师对于讨论时间也未能进行合理把控,学生未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深化讨论,此种低质量的课堂氛围并不能够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其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受教材局限。历史与社会想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并具备相对较高的知识技能水平,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有意识地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在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的基础之上,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事实上,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是老老实实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教学,就是过于重视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常常会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的单科课程知识,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尤其是受到升学考试等影响,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则更加倾向于将重点教学内容放置在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最多的知识技、能方面,对于其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则稍显欠缺。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习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良好的工作作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在与人交流中得到智慧和启发。以搜集相关学习资料为例,譬如说在八下《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或是图书文献等搜集有关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方面的文字、图片、影音视频等各项相关资料。但为了避免学生只是简单地搜集资料,而未能对其进行细致浏览和深入分析,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等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并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就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某一方面,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等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筛选、分类,鼓励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任务分工,选出组长、记录员等,总结出秦始皇为何要统一的原因、具体的统一过程以及统一表现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在经过小组内部的整合之后再在教学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由此可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基本掌握相关教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当中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而学生在积极提出自己看法与见解的同时也是激发其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知行合一。基于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综合性强,联系广泛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比如,学校组织游携手、徒步毅行的活动,教师随行可以讲解的时间、原因、艰难不易及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学生经过此次行走,一定获益匪浅。实践活动的增多不是徒劳的,会使知行合一的思想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得他们拥有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行动力。

(三)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在有意识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发散型思维,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以综合复习《八下历史人物》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设计评选“全球十大人物”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推选本小组的“十大人物”,并在纸上写出推选人物的具体成就,在全班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当中对人物做出的贡献与成就、发挥出的作用等进行简要概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杰出人物身上具有哪些高贵品格,对你又有何启示,学生自己应当通过何种方式向优秀人物学习靠拢,在层层的深入和反思之下,使得学生能够不断激发和活跃自身思维,在建立一种家国情怀之下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完成课程内容学习。

(四)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创新和互动,令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讲故事,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教学,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实地探访活动,与战争中幸存的老人交流,最终以书面形式上交感想,体会战争带给人民的影响,从而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古今中外,历史不是孤立的,都有相通之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推演历史,将历史,地理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互相贯通。例如从古代的历史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如何指导当今社会的发展,古代各国文化的交流发展与当今中西思想的交融,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对如今网络文化的影响。

学生的知识面往往有限,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开阔眼界,锻炼文笔,进行课前演讲,使学生摒弃懦弱无为的思想,敢说,敢质疑,敢于承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使其未来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重点是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多方位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个人的力量是单薄,汇聚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一定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改善,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篇2

——题记

美国耶鲁大学于1966年开办了第一个艺术管理专业,我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很快的速度在各个大学开办了这一专业。但是,对于艺术管理这一新兴专业,目前国内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特别是关于该专业的学科属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底艺术管理是艺术属性占第一位,还是管理属性占第一位?它应该是大艺术管理还是具体的小艺术管理?且这种管理是否应该以盈利为目的?等等,这都是该学科属性中所需要解决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艺术管理属于管理

艺术管理是人文学科还是社会学科?艺术院校的学者则更多倾向于人文学科,强调该学科的精神性、艺术性,强调艺术的神圣和崇高,仿佛艺术管理如果强调其管理性的话,一不小心便会构成对艺术的巨大伤害。

的确,从字面意思上看,艺术管理首先是一个偏正词组,它的落脚点是“管理”,其次才是“艺术”,也就是说它是关于对艺术如何进行管理的学问。虽然它不是纯粹的为管理而管理,纯粹为利益最大化而管理,但是它仍然要通过计划、协调、控制等来实现对艺术行业的最优化组织,否则它的名字就应该是“管理艺术”,或者是“艺术与管理”。艺术管理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卫生管理即使不是平行关系,至少应该是趋向于平行的关系。它是管理学问中众多分支学科之一,尽管有其专业的某种特殊性,但不能以这种特殊性作为抹杀它与管理的某种血缘关系,不能认为沾上“艺术”二字就显得与众不同。带有“艺术”的学问就真的那么特殊吗?殊不知,其他哪个学科门类没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呢?旅游管理在进行常规的项目开发外,不同样也需要思考人文历史因素,难道旅游管理的最终结果也会造成对旅游资源糟蹋,变成一群唯利是图的“水果贩子”吗?笔者不敢苟同。

艺术本身包含了很强的人文成分,这注定艺术管理比起其他管理学科会带有更多的人文性质,但这也只能表明艺术管理是带有很强人文性质的社会学科,而不能否认其专业属性是社会学科,只不过这种社会学科需要更多关注艺术家的创作思想、艺术品的审美内涵等精神层面的内容。众所周知,人文学科是以人的观念、精神、情感、价值以及精神世界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而社会学科是以人类社会及人的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艺术管理自然是研究人在艺术领域里的社会行为、社会现象,它所关心的重点不应该放在艺术家观念、精神世界的层面上,精神层面的东西是“艺术学”学科所关心的内容。如果把它看作是人文学科的延续,那么管理者、组织者所需要关心的也就仅仅是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创作状态等,而对于其他与之无关的事情都可以无须理会,这肯定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管理,而是艺术评论、艺术观察,或是其他什么的!艺术管理除了要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空间的同时,也需要为艺术家寻找合适的项目、资金、资料、作品销路等相关联的其他事项,而后面的事宜似乎更是艺术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此看来,涉及到项目、资金、销售、策划等系列问题,这已经不单单是艺术家个体性的创作问题,而是群体性的社会问题了。

因此,艺术管理其归属点最终还是管理。无论是宏观性的国家对艺术文化的行政管理,还是微观性的艺术中介管理,管理都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需要通过这种手段来促进艺术事业的繁荣。

二、艺术管理培养“通才”

如今年代大师缺乏,形成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当前整个社会的学术氛围过于功利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学科过分孤立,导致了学生的治学空间狭小。一个只会在自己狭小的专业空间里打转,难以以更广阔的思维角度来思考问题的人,怎么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型”大师?如此说来,其他管理也好,艺术管理也好,总局限于具体艺术门类的微观视角,局限于“视觉艺术管理”“表演艺术管理”或“戏剧艺术管理”的思维,怎么能培养出具有战略眼光、宏观思考能力的艺术管理人才呢?

本科教育是“通才”教育,不是“专才”教育。“专才”教育有硕士、博士。学生将来的职业方向可以在行政部门做宏观的艺术管理,也可以在艺术中介部门做综合性管理。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一种能站在艺术学层面看问题的学识和能力,那就失去了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毕业生只能局限在某个具体的演出部门或者美工部门工作,将来某一天工作环境变换了,便无法开展工作,笔者认为这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肯定是非常无益的。如此看来,高等院校也不需要开办“艺术管理”专业,可以直接开办“美术管理”“音乐管理”“戏剧管理”更符合具体需要,这样也会显得更“专”。但是,作为本科层次的教育,这种划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殊不知,在美国的大学教育中就非常重视学科的交叉和交流,注重“通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综合性大学,许多艺术院校也遵循着这一理念。

美国国际艺术管理教育者协会前任主席琼·杰夫瑞教授也认为:“艺术管理涉及到的学科门类非常多,但不管涉及到多少门类,最核心的东西是应该统一的,比如要有核心课程,从事艺术管理的教师在学科发展的大方向上要有一定共识,对于这个领域的总体理念要一致;每个人必须有一个大的眼光,然后才能由大及小……”这些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各个不同的院校在培养方案上确实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个院校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育质量上的差别都相当大,都极力强调学校自身的专业特色,这在艺术院校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文理的截然分科,艺术类与其他文科的过分分离,所导致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素养的贯通性弱,就是连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存在着某种缺失。展望大学教育的发展,未来人才素养的综合性是越来越强,艺术管理专业的定位也将是越来越明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艺术管理是为整个艺术门类服务的。

三、艺术管理也需盈利

艺术管理也需盈利,这是无须争论的一个命题。而部分人士却认为艺术管理会导致对利润追求的最大化,(转第18页)(接第6页)最终造成对艺术的践踏。人类文明进程中,历来也都是把艺术与利益相对立,似乎艺术天生就不能与金钱、利益等字眼儿放在一起,放在一起只能是对艺术的不恭。艺术就真的不能盈利?艺术管理盈利最大化会导致对艺术的践踏?事实上,许多能在利益与艺术两方面都能取得成功的好莱坞电影就是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艺术管理不能为艺术家提供良好的创作项目,不能为艺术作品寻找一个好的销售渠道,不能使艺术家付出的精神和物质代价得到及时或更大的回报,那么我们还需要艺术管理来做什么?艺术管理不就是要对艺术行业的人、财、物进行规划、组织、协调,不就是要求管理者通过艺术家所不具备的营销知识、公关知识及法律知识等来实现其作品利润的最大化吗?否则艺术管理存在的理由何在?虽然,利益追求不是衡量艺术管理作用的唯一标准,但是它至少也应该是众多标准中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很难想象连一点利益价值都不能产生的管理在现代社会算是一种成功的管理。

艺术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它的基本目标是为最广大的普通大众所服务,为最广大的普通大众所接受。如果艺术管理不把好的艺术宣传出去、营销出去,而只是一味地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共鸣者、交流者,这样的艺术管理就是大大降低了其社会存在的价值。而这些艺术最终也只能成为水晶玻璃盒中做摆设的艺术,成为不能与人共享的“孤独艺术”!纵观艺术史,我们会发现,历史上的艺术家当中仅少数是富有的,大多数艺术家都是贫困的,都无法从其创造的作品中去实现利益的回报,这难道仅仅是艺术家的遗憾?或许我们能从艺术历史中悟出些什么。实际上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就像散落在乱石沙砾中的珍珠一样,如果得不到及时发现、保护、推广或价值回报,就有可能会消失于茫茫的历史尘埃之中,有的甚至最终被毁坏。许多民间艺术的消亡就是最好的明证。如今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样的现象理应不需继续上演下去,而需要通过艺术管理的途径来把优秀的艺术积极推向大众,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关起门来“孤芳自赏”只能是走历史的老路!

有些人担心艺术管理者会把艺术作为牟取暴利的对象,成为艺术的贩子。这种担心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把这种情况的出现归结为是艺术管理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像车祸的出现不能归结为是因为汽车的产生而要求要取消汽车一样。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说明是艺术管理职业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提高,真正艺术管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是艺术的贩子。

结语

艺术发展规律告诉我们,艺术作为一种为人们精神服务的形式,它必定会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有的艺术形式会慢慢消失,新的艺术形式又会产生。形式总是会变的,人文精神的主题却是永恒的。过分强调艺术管理中的具体艺术形式,将不利于艺术管理学科的健康发展,也不符合艺术史发展的规律。合理的构建是:我们可以在培养综合艺术管理人才的基础上,适当分支出艺术管理的下一级专业方向,这样可以保证国家培养出来的艺术管理人才有一个基本常态,同时又兼具了方向的多样性,不至于艺术管理人才类型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现象。

篇3

[关键词]品德 社会 人文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这就是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一个完整实在的人。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

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讲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为核心。它包括一种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对道德的完善和美好的情感的体验。通俗来讲,就是人的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体现。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对一个人来讲是何等的重要,它使人不断地去思考自己的一切,重新审视自己,关注自己的一切变化,并努力使其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可以说人文精神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就是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教材资源,以人的人性完善为最高教学目标,体现主要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让儿童从小就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交际合作、学会生存,使每个人都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而社会关系、社会活动正是依赖语言才得以体现、运转、展开。所以说人与社会不可分离。

二、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人文性,就是指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自我成长、激发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由于品德与社会学科具有人文性,它的教学也就具有了人文性。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人,在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教学中必须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人文化改造,培育学生自尊、自主、自立的有独特个性,培养有完善人格、有创新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三、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成长的过程。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场,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的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多样性,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内在特征。教师以关注社会,关注整体人类的博怀,使品德与社会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场所。

(一)学会反思,认识自我

反思是个体成熟的标志。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与习惯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课堂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方法,提供一系列供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不断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从而培养反思力。比如《我有一把金钥匙》,把课文中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反思,知道学什么本领都要有有耐心,肯下苦工夫。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使自我教育的愿望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需要。

(二)尊重差异,发展个性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拥有对教材文本的绝对的解释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被限制在教师的理解范畴之内,于是,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被扼杀殆尽。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首先,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所带来的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次,对于教材内容来说,由于生活经验差别极大,因此对同一文本也完全可以从若干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所以,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认识实践。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比如《今天我进步了吗》这一课,根据他们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有别,内心需求不同,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就会乐意地、自觉自主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十分有利。在学习《我爱我的家人》时,我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起初,我很担心这样的方式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差。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都十分自觉的进行了准备工作,汇报时都用不同形式的表演表达了对家人的爱,比如小品,朗诵,诗歌等等,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划一的要求,反而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发挥,展现个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篇4

[摘要]西方音乐史是目前中国音乐学领域中极其重要、开展研究最多的国外学科之一。改革开放30年,我们在西方音乐史这一研究课题上已取得很多历史性突破,研究思维、研究成果等都愈益成熟。但是,当前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已进入严重的瓶颈期,在西方音乐史研究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文化缺失。为此,本文将具体探析这一问题,揭示文化缺失的表现,并总结有益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打破这一瓶颈,促进该学科教育与研究战略思维的同步转型。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文化缺失;表现;研究

改革开放30多年,学术界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逐渐深入、成熟,西方音乐史以其独特的学术特质吸引着大批国内学者前赴后继地展开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成果均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和学术成果。总体来说,我们取得了较为系统的历史性成果,但是却因学者自身的狭隘视角使得当前的研究进入瓶颈期,研究过程中的文化缺失现象极其严重。下面本文将具体来分析这一问题,详细阐述文化缺失的表现,并总结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突破当前的研究框架,探寻出更加符合西方音乐特色的研究模式,促进该学科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

一、西方音乐史研究中文化缺失的突出表现

(1)研究者自身素质中的文化缺失

研究者自身素质中的文化缺失是导致出现研究瓶颈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国际音乐学术会议上,我们始终很难听到中国学者的声音,究其根源,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由于研究者不具备研究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具体包括对作品的感性体验能力、对音乐本体的分析能力及外文阅读与翻译能力,这些都是进行西方音乐史研究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任何一项能力的缺失都会导致学术研究的片面化。第二,无论学术研究还是教学实践,对西方大文化传统的深入理解、掌握是更为重要的一个基础和前提,我们所说的文化缺失就包括着最基本的西方文化传统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哲学、文学、历史、经济、政治等具体方面。我们的研究是要建立在西方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涵盖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双重文化语境。

(2)缺乏对音乐与文化关系的深度思考

音乐本身就产生于历史、文化、社会三大人文语境中,缺乏对这些语境的思考及其关系的探究势必会使对西方文化史的研究走向偏颇。史料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历史与文化的构架中研究史料才能够体现出史料的真实价值。我们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所遵循的方法论,方法论好比是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前无古人的音乐研究之旅。当前国内提出了很多研究方法,这些方法论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了音乐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例如历史主义就特别突出强调文化与音乐的因果关系,认为文化的宏大背景为音乐本体的演进创造了条件。但是问题在于,他们虽然都涉及到文化与音乐的关系,但是没有透彻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关系以及音乐与文化的深层关系。

  (3)对西方音乐史文化内涵与视角外延的研究缺失

西方音乐史作为音乐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学科,在高校教学中占据突出地位。西方国家普遍将音乐学科并至综合类大学,我国则将其设置在专门的音乐学院中。后者的不利之处是音乐专业学生不能广泛了解其他人文和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对自身专业之外的学科不够重视。此外,授课方式大都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即简单的介绍作曲家及着名作品,没有深入研究其文化底蕴,不关注学术研究者的文化素养,为此,应该积极扩大学术视野,拓宽音乐史视角外延,重视对音乐本体的研究,加强理论与历史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二、改善目前对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有益建议

(1)提升研究者自身的学术自觉,提高学术研究者的学术素养

这是做好研究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和有力保障。早在很多年前,李应华教授就曾提出,要使音乐史相关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前提必须是学科同行自身的美学与史学理论修养的充实与提高,对国内外人文学科的研究现状与成果的熟悉与理解。为此,必须提高学术研究者的学术素养,重视对西方文化语境的全面理解与掌握,杜绝“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肢解式学习,我们要努力>!

(2)拓宽音乐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重视对音乐的本体性研究

于润洋先生曾经指出,要实现对音乐学学科的长远建设,必须重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扩大学术视野,二是强化理论与历史的相互渗透,三是重视对音乐本体的深入研究。扩大学术视野要从两个方面来开展,一是要促进音乐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例如文史哲等学科的关联,以此拓展对音乐学研究的深度;另一方面要强化音乐学各学科之间的纵向联系,实现各音乐学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增加音乐史研究的广度。如果没有对西方文化传统及研究成果的充分吸收和了解,就很难写出有“厚重感、中国特色的”西方音乐学专着。

(3)从高校音乐学教育模式改革上入手来突破音乐史研究的瓶颈

除了提升研究者自身的学术自觉,要突破目前的研究瓶颈,最根本的是要改革高校的音乐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在设置音乐学课程时,要本着因材施教、强本固末的原则,既强

篇5

关键词:初中地理 核心素养 内涵 特征 方法

教育部在2014年C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各学科教学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一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要积极践行“核心素养”培养计划,体现学科教育的价值。

1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一个人的素养体现在素质与修养两方面。具体到地理学科的素养,主要指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后形成的良好心理品格,包括夯实地理知识基础、积极的地理态度与地理情感、独特的地理观点与地理学习方法、提高地理综合能力等。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有自然学科特征也有社会学科特征,表现为思想性、区域性、生活性、实践性与综合性。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来看,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培养目标就是强化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与地理人文素养,具体涵盖地图技能、地理位置、空间思维与人地关系4个方面。

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已成为推动中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举措。教师要充分理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围绕“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综合发展。

2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的基本特征

2.1 终身性

地理学科的四大关键指标如地图技能、地理位置、空间思维与人地关系是经过人类持续发展总结而成。在当前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四项指标已成为人们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必备素养,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具有完善的地理能力,同时形成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地理品质。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人们的地理素质,它既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需要。

2.2 渐进性

一个人具备成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考虑初中生的未来发展,他们处于不同阶段,应具备的地理核心素养也有所区别,所以需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深化。在渐进性培养核心素养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计划。

3 构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有效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摆脱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除了传授学生基本地理知识以外,更多关注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增长。以下将对初中地理课堂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的有效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3.1 合理设计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地理技能

现有地理教材已根据教学改革需要做出一定调整,主要信息呈现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和活动3个部分,其中活动内容是传递地理信息、培养地理技能的重要纽带,进一步补充与拓展文字及图片部分的内容。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实践,更加直观、系统、具体地接触与运用地理知识,在动手、动脑、动口过程中提高了地理技能,包括学会如何识别地图、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另外,教材中设置的活动内容主要考察范围包括学生的识图能力、读图能力、分析材料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拓展学生思维,让他们形成“脑地图”,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地理事物,总结地理规律,运用地理技能。例如在学习“中国政区”部分时,教师可根据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游戏教学方法,通过拼图竞赛形式考核学生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轮廓等掌握情况。这种有趣的教学模式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他们积极地识图、记图、用图,奠定了学习地理的基础,掌握了技巧和窍门。另外,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也获得了拓展思维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地理逻辑,系统性地把握地理知识。

3.2 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地理思维

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提到,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通过教学内容提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给学生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性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况、总结等多样化地理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初步形成空间意识与整体观念。例如环境问题是大家普遍关注的内容,在学习有关“气候变暖”的内容时,教师除了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地球变暖带来的影响以外,更要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思维,从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方面分析全球变暖现象的原因,让学生以地理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遏制全球变暖现象的合理建议,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通过这种点滴积累的方法,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凸显地理学科的价值。但是想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吸引学生并具备探究意义,只有开放性、趣味性、实用性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热情,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说,课堂提问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想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即合理提问。

3.3 构建地理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巩固知识

地理知识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教师应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树形结构,以直观、立体、清晰的方式整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地理信息体系,这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非常有益。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水资源”的相关知识,以“水资源”为基础,延伸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构成、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内容,在水资源分布中再延伸其空间特点与时间特点;在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中再延伸具体的保护措施等,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学生逐渐从单一的知识体系转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牢固掌握了水资源的分布、构成、利用和保护,并且能运用相关知识处理问题,形成地理思维,巩固地理概念,总结地理特征与规律,这与新课标中地理教学改革的目标相符合。可见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就是要从点状思维逐渐拓展为线性思维或面状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能客观、准确地判断地理事物,了解地理环境,解决地理问题,最终也就形成了良好的核心素养。

总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必经之路,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讲究教学的方式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地理观念及地理品质,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与重要任务。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制定差异性的教学方案,培养不同层面的核心素养,始终把握灵活性、实用性、有效性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每一个细节之处渗透与落实核心素养,只有在充满活力的地理课堂中,才能最终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6

一、挖掘学科育人的独特价值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与实践活动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实践活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学科实践活动则需要在学生参与活动的基础上,从课程特质的角度赋予其新的内涵。不同的学科其核心素养不同,学科特质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学科特质,才能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其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脱离学科的基本特征,即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应建立在“学科育人”的独特价值基础之上。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为关注以学科核心素养更新育人理念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比如,一位教师设计了一节《志愿者精神》的学科实践活动课。教师将此次实践活动分成了两个阶段:前期分组实践(4个实践小组分别走进社区、在学校做志愿者、走进培智学校、走进打工子弟学校)和课堂展示汇报。在学生课堂展示汇报时,我们发现,学生只是把社会实践的内容通过图片或者模拟表演的形式还原了一遍,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换句话说,学生对“志愿”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他们只知道“老师让我们这样做”,而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仍缺乏理解与认识。在汇报时,有的学生认为,“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必须要完成好”;有的学生认为,“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很可怜,我们要帮助他们”……然而,志愿者精神本身更强调一种无私的奉献,帮助弱势群体首先应该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有了教师对学生这样的引导,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科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凸显学科的特质。

可见,学科实践活动课程除了要延续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外,更应该突出学科的特质。实践活动不能替代学科实践活动,学科实践活动需要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展开,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引领课程的独特性决定了该学科的实践活动不能失去“本色”。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其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等,但并非这些内容的简单相加。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 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别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养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是学科课程的拓展和补充,同样需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比如,一位教师设计了一节《会变的价格》学科实践活动拓展课,引导学生研究相同物品在不同购物场所的价格是否相同,并寻找背后的原因。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主要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不同大超市之间的食品价格比较;大超市和小超市的食品价格比较;大超市和便利店的食品价格比较;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的图书价格比较;不同网上书店之间的图书价格比较。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了以下问题:

(1)通过亲自调查和听取同学的汇报,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你会怎样利用价格的差别?

(3)你自己或家人有没有“货比三家”的经验,给大家讲一讲。

(4)小超市、便利店、实体书店的商品价格偏高,为什么还有人去这些地方买东西?

学生通过进行价格调查、比较价格的差别、分析价格差别背后的原因,对价格的变化有了感性认识;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引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关注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生活化的课程,学科特性决定了学科实践课程的内容大多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品德与社会课程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能力,要想开展好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就离不开对学生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

设计学习单是培养学生社会调查能力的较好途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单的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四点要求:一是有明确要求,二是有明确的问题指向,三是能引发学生思考,四是强调实践活动后的反馈与汇报。以下是教师们设计的一些学习单。

【例1】数据收集记录单

数据收集单主要适用于需要记录相关数据的学科实践活动,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可以观察到事物的异同、变化规律等。比如,表1是教师设计的各大超市饮料价格的比较单,学生很容易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同一种饮料在生产厂家、规格等相同的情况下,哪家超市的价格更优惠,从而学会在生活中“货比三家”。

【例2】资源(资料)整理导学单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强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资源(资料)整理导学单可以帮助学生在前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提炼信息,并在此过程中,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比如,参观博物馆是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博物馆的资源丰富多样,如何有效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呢?师生可以利用博物馆资源整理导学单,共同完成资源筛选、探究问题的提出和跟进活动的设计,实现博物馆资源运用的最优化。

【例3】任务展示报告单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展示汇报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验,任务展示报告单可以看作学生实践活动的作业。这类报告单的特点是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κ导活动的内容进行记录,对低年级学生这种方式更为适宜。

【例4】生活观察追踪单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生活观察追踪单主要适用于社会实践类的学科实践活动,它可以帮助学生对社会生活现状形成直观而深刻的认识。比如,公用设施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很多学生并没有留意过,当教师通过生活观察追踪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学生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损坏原因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看到社会公德缺失的一面,进而警示自己做一个有社会公德的人。

【例5】分享感悟体验单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分享感悟体验单可以说是此学科特有的一种学习单。表2的学习单就是通过“Xin语”这样一个分享感悟活动,激发学生探秘苗族文化的积极情感。

上述介绍的学习单各有优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需要加以选择和利用。此外,学习单没有固定的形式,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其他类型的学习单。

三、关注学科之间的整合

核心素养关注个体成长所必需的素质和核心能力,试图通过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具体到课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等,在设计活动时恰到好处地整合各学科的相关资源。表3是一位语文教师设计的学科实践活动学习单。

篇7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体育院校;培养模式

我国的综合性大学与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人才模式的对比,发现我国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1.综合性大学与体育院校课程对比

1.1学科与术科的比例

近年来,我国的综合性大学与体育院校的学科与术科的比例问题一直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学科的比例应在59.56%,术科的比例应在40.44%[1]。但实际上,学科与术科的比例主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定的。传统的体育人才的培养,只注重术科的培养,忽视了学科的培养,但新时期的体育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注重术科的培养,应注重术科与学科的均衡发展[2]。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体育,课程的设置上主要以体育为核心,课程的开设也都是为了体育目标的培养而进行的搭配学习,其学科的学习也都是为了扩大体育学生的知识面,使体育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均衡的发展。但在一些综合性大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其学科的比例一般大于术科的比例。例如:重庆大学体育学院与重庆师范大学的学科比重分别在61.2% 与60.5%,而其术科的比重分别在38.8% 与39.5%。综合性大学的专业门类较多,学校在这方面有更多的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体育专业以外的课程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1.2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

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我国体育类大学课程设置的重点。基础课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基础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其课程的构成和内容一般都比较稳定,包括人生观、方法学、基本文化素养以及各种工具课程,基础课是整个课程中的理论基础,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学到更多的知识。专业课的课程的内容相对于基础课来说,其变动性较大,专业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学生要在专业上十分精通和博学。专业课和基础课应围绕业务培养的目标和专业人才的规格,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专业课的专业培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调整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建立本专业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均衡结构。基础课的课时应不低于整个教学计划的50%,加强对“T”字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的专业面更广阔。相对于综合性大学与体育院校来说,综合性大学的基础课程比例普遍比体育院校更高,因此,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的知识面比体育院校的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

1.3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

在课程的设置中,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应相互平衡。根据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计划,总的课程学时为770学时,在这770学时当中,必修课共有8门,共有280学时,占总学时的28.3%,选修课的学时和门数都较少。近年来,各体育院校已经开始注重教学的改革,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各种适应能力,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大量增加选修课的课时和门熟,并鼓励学生跨系选修或者到校外选修。随着选修课的盲目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必修课的冲击。虽然开设选修课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但应加强对选修课的管理,将选修课进行分门别类,一类是与体育专业相关的,另一类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开设的选修课程。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选修课的指导,注重选修课的实用性。由于综合性大学具有一般的体育院校所没有的丰富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资料等资源,可以对学生进行跨学科培养,跨系选课,存进学生的学科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4体育生物与人文社科课程的关系

体育是一门源于人文社会学科,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担任着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的重任,若没有人文社会类课程对社会所需的人才进行合理的定位,生物学课程对人才的定位将难以确定。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学的课程比例设置应以不同的培养目标为方向。据调查,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对人文社会学的课程设置偏少[3],应加大对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设置比例。

1.5课程与课时的合理比例关系

大多数体育院校较为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对主干课程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以后从事体育类的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调整课程与课时的比例关系,对各门课程的课时比例进行合理的安排,做到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突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实现课程与课时的科学制定。

1.6综合学科课程与单课课程的关系

现今,体育科学的发展已逐步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要求体育科学在对体育课程的设置中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体育科学的知识更加全面。在实际的体育运动中,单一和独立的学科并不能解决所有体育运动中遇到的问题,开设综合学科,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更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较多,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使体育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互融合与渗透,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综合性大学与体育院校环境对比

2.1体育场地、器材硬件设施对比

体育场地以及体育器材等硬件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前提与保障。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最低土语场地要求为42O/人,据调查,多数的学校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等硬件均达不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甚至有些院校出现了普通学生与体育专业学生为体育场馆的使用而发生争抢的现象。场地、实验和仪器设备的不足,导致生理和解刨等课程无法进行实践教学,制约了体育院校的发展。

2.2人文环境对比

据调查,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教师、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或者体育管理等工作,而综合性大学的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各行各业的都有,就业面较宽[4]。综合性大学的文化环境、科技环境、教育环境、信息环境等都比一般的体育院校更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影响更为深刻,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3科研教学对比

由于体育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为了晋升职称或者评优等进行的一些被动的低水平的研究,导致体育院校的科研教学力量薄弱。而综合性大学拥有丰富的师资资源,教师之间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的现象更为频繁,逐渐使综合性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3. 结束语

我国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一致,以当代社会发展和新时代的人才要求为导向,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屈鑫淼,牛文霞. 综合性大学与专业体院田径专修培养模式对比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11).

[2]郑霞,赵康杰 .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4(04).

篇8

【关键词】人文素质;医学院校;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使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这正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乃树人立业之本,这对医学院校学生尤为重要。作为一门科学,医学有鲜明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业务上的精益求精,但医学还有很强的社会性,除应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外,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怀。因为纯粹的专业技术教育只提供了人生存的技能,却塑造不出人的正确信仰,纯洁的灵魂。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转变医学院校办学模式,以求学术生态平衡

重视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设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社会医学教育将成为2l世纪医学教育和卫生管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会医学课程将成为医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

因此,应重视人文社会医学学科的建设,增加人文社会医学在总体课程中的比重,注重师资培养,特别是教学管理者提高对人文社会医学作用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从笔者对我校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人文社会医学的需求是强劲的,认为设置人文社会医学课程非常必要和有必要的占调查人数的大多数。这是人文社会医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条件。医学人文社会学科是边缘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当前应该抓住学校调整合并的契机,利用文科与理科的不同优势,进行学科交叉,使这些交叉学科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形成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人文社会医学的课程结构要体现核心学科的观点。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与哲学、医学未来学、社会医学、医学史应成为人文社会医学的核心学科,是各种学制的医学院校都必须开设的。

二、专业教育中始终贯穿人文素质教育

立业先立人,把“授业”与“传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明确学生是主体,实行主体性教育。要运用教学相长、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既要勇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又要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激发学生自立、自强、自主品格的培养。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并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互相尊重、谦虚谨慎、不同的人文精神。其次,要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专业教师要把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结合起来,使相关的人文社科内容事例融入医学课程中去。如生理学与心理学、临床医学与伦理学、医疗与美学等课程的有机结合,可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得到有关人文社科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深的学科造诣,高尚的人文精神。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科学的极大热情、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想、高度的敬业精神等等,无时不在感召着学生,激励着学生。

三、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氛围

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有组织地开设人文选修课、举办人文讲座和读书活动。选修课可以分为选修、辅修、双学位班等多种形式。人文讲座是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因为它比课堂教学更容易切入社会热点,内容更广泛更新颖,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宽。读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原著,更深入地体会原著中的真实思想、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也培养了读书的习惯和能力。第二,营造内涵丰富、生动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规划、绿化、校园的建筑设计以及人文景观建设上,力求赋予物质设施的文化内涵。校训、校标的设计,是大学精神的象征,要使之对学生起到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思想情操的潜移默化作用。建设和优化校园学术环境,发挥校园政治文化的特色功能,在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工作中创建融洽的校内人际关系,制造一个理想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维系心智与情感交流的氛围。同时还应重视社会外部环境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在这种氛围里,学生的行为举止、精神气质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熏陶,同时,也会使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得到促进。第三,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如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市场,从事各种劳动,了解社会生活;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访贫问苦,送医送药,进行社会医疗实践;组织学生参观旅游,瞻仰革命遗址等活动,增长人文地理知识,陶冶爱国情操等等,以提高其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胡显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第二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多元化 教学模式

初中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论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都与小学方式有所不同。[1]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富有层次感,教学内容更加多样性。但是,我国初中语文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死板,无法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使学生对其失去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因此,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是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多元化教学方式作为一项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扩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并且也从根本上促进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的基本特点

所谓的多元化教学不仅仅表现在对教学方式的设计上,并且包含了学科的基本性质、学科的思维形式以及教学方式中所采取的角度等。对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是在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将教学系统检修开阔,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与理解。其中,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的社会学科,在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几率升高,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发展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2]

初中语文与小学相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将原先读写模式的基础上,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更加广阔,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阅读能力以及综合探究能力有所考验。另外,在语文课程改革之后,初中语文在教学中增加了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文学素养以及情感因素的培育,只有培养学生对文章能力的而理解,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语文思维体系,培养文化素养,那么就要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积极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利用多元化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设计与实施

通过对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是极其重要的,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设计

一般而言,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课文与写作两个部分,在语文课堂上,不仅要对课文进行分析,对写作能力进行训练,还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意识的建立。[3]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时候,要结合多元化教学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文进行分析与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总结,进而从多个角度对文章的核心进行分析与研究。

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同一观点的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以正反两面为主。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还要指导学生利用不同角度见审题,针对作文题目展开讨论。由于审题角度的不同,在层次叙述以及作者价值取向上也存在不足,进而会呈现出思维的多元化现象。

(二)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1.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基础,在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强烈的学习兴趣中加强学生对思维能力的发散以及创造力的发挥。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在练习写作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户外,让学生对大自然有所了解,对作文题目展开思考与认识,只有如此,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产生深度。[4]

2.开展分组合作,提高学生积极性。在语文课程理念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另外,在开展多元化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方式,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针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集思广益,让小组之间对讨论结果进行讨论与交流。

(三)加强课外阅读,提升学生课外知识

在历经语文课程改革之后,我国语文教材的内容得到发展与完善,但是教材选取的内容有限,语文教材的涵盖面积比较广,综合性比较强,其语文学习不应该局限于教材之中。[5]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加强学课外阅读训练,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触角能够延伸到课外阅读之中。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将比较优秀的课外读物引荐给学生,让学生在开展课外读物的时候,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除此之外,在学生写作训练中,也可以将课外读物的内容进行引用,从而对文章进行充实。

结语: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结构,在该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产生多元化要求,单一的学习模式以及教学模式无法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学习发展,无法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以及文学素养的形成。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多元化语文教学,采取多元化语文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对事物进行处理与分析,进而促进自身文学素养的发展以及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玉红.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2(27).

[2]鲁艳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7).

[3]高秀兰.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工教育,2014(12).

[4]白海波.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3(2).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思维;心智;意义的学习

新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善于总结教材中的辩证思维教材,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去研究和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那么,如何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有效的培养和发展促进心智形成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针对学生情况,设计学案导学有突破

告诉学生要完成哪些目标,根据目标调整教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案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堂形式,也是我们教师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指导自习时,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习能力,还必须培养他们“勤动笔”的习惯。首先,我们学生规定了统一的自习符号,如:题目中关键字用“”,重点内容及中心句用“ ”,不理解的地方用“?”,同类用“ ”,每个相关的知识多有特殊符号,学生一目了然。学案编号突出空间概念,充分利用图册来思考问题。

二、借助知识提钢,提出问题

利用学习潜能,问题设计的生活化。“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思维的起点是问题,课堂教学就是要不断地发问,让学生思考。因此,精心设计疑问非常重要,而问题设计的生活化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思维。

如:讲到“季风的影响”时,我们可以问:“季风有什么价值?”这样的提问直接而有效,让学生思考。季风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价值?对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价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季风气候”的学习,并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全面理解季风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学习中国的疆域时,我用了3个道具:3幅地图,上面印有3个国家的疆域。在课程推进中我分别提出三个问题:(1)内容导入设问。这三个国家分别位于浙江义乌的什么位置?旨在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讨论这3个相邻国家分别位于哪两个半球?经纬度范围怎样?(2)各国的轮廓看起来像什么?(3)能力升华设问。如果你将来要去外国留学,你会选择哪一个国家?为什么?旨在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技巧与能力。

三、对比新题,让学生善于质疑

比较是在思维上将地理事物各部分:个别方面和个别特征仔细辨别,确定它们的异同及其关系的思考法。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区分相应的概念,我们经常会运用到此分析法来教学,从而可以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把握不同点,区分各自的突出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知识点。如果教师就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对比,这难免枯燥乏味,学生不愿意学,效果也大打折扣。但如果教师从生活实例入手,运用生活和智慧,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教师设置的生活实例,那就有了“水到渠成”的高效果。比如:讲到“秦岭―淮河分南北”时,列出北方与南方的一张表格,从温度带、一月气温、气候、地形、降水量、农作物、民居特色、水文特征等角度思考。对此我做以下要求:(1)要求学生立足于平时观察的基础上,罗列出他们各自的特点。(2)要求学生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充分运用对比分析法,探究讨论他们之间存在的不同点,要求尽可能多地找到两者的区别。(3)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梳理归纳,形成理论体系。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明白的问题,老师进行指导并参与讨论,达成共识。最后让一位北方学生和南方学生来完成教学,这两个地方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出生地,效果特别好。

四、注重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在初一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仅凭死记硬背机械学习是远远不能取得理想成绩的,就更不要说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了。笔者认为,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方联系,积极联想,由此及彼,将地理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条不紊的知识体系,它们纵横交错,但又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如:讲到我国季风气候的显著时,我根据中国的纬度从南往北气温愈来愈低的规律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到三类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并利用谐音简称为(热鸡,亚鸡,温鸡)。得出:纬度与气温密切相关,从而使思维变得更有培养的价值,学生的眼睛放射出光芒。

五、借助教材,乘势引伸,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总结教材中的辨证思维素材,笔者要求学生利用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了展示,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地理素养。我国的疆域四至:先和学生一起看我国的地图,问学生“我国的轮廓看起来像什么?”学生一定会回答:“像一只报晓的雄鸡。”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那祖国的四个端点分别是雄鸡的什么部位呢?”最北端在头上,最南端在脚下,最西端在它尾巴的部位,最东端在嘴的部位。之后我们一起总结出四句话:头上顶看黑龙江,脚踩曾母暗沙岛,帕米尔上摆摆尾,嘴喝两江汇合水。这样当学生想起我们国家的轮廓时,就会回忆我国的疆域四至。

六、运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评价地理现象

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成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气候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如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纬度低,所以终年高温,由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所以全年多雨,再加上地形和洋流的影响,使热带雨林气候呈块状分布。

评价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要体现全面的观点。传统的民居体现出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如西亚的房屋墙厚、窗小,因为西亚为热带沙漠气候,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厚墙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七、开发生活实例资源,营造有情趣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