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效应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模效应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模效应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并购 协同效应 作用机制

协同效应是两个或多个资源体的资源发生部分或全部融合后产生的效益大于单个资源体的效益之和,即1+1>2。例如,如果两家企业合并后产生的效益大于合并之前各自的效益之和,那么这两家企业在整合过程中就产生了协同效应。当协同效应发生在并购领域时,就称之为并购协同效应。

传统上的并购协同效应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狭义的协同效应概念,根据协同效应的定义,协同效应表现为并购后的收益大于并购前双方收益之和,协同效应的内容应包括所有由并购而引起的股东价值增值部分,广义上的协同效应不仅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还应包括技术协同效应、文化协同效应和品牌协同效应等等。

一、管理协同效应

1.管理协同效应的概念。管理协同效应是并购企业利用自己丰富高效的管理资源,或者是使目标企业管理层尚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发挥作用,产生收益;或者是改进和提高目标企业原有的管理水平,通过新的排列组合产生收益。

2.管理协同效应的作用机制。首先是管理机构的精简,在企业实现并购后,新设企业由于管理能力的转移和组织机构的共享,一般会削减一部分管理人员,精简一些办公机构和办公地点,使其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效率提高。其次是组织机构的优化,随着并购双方业务活动与管理活动的融合,双方的组织机构也会发生变化。并购完成后,并购企业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组织机构。并购企业有时把目标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加以管理,有时又可能将目标企业分解,并入本企业的相应子系统,从而实现管理的协同效应。

二、经营协同效应

1.经营协同效应的概念。经营协同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并购后,由于经济的互补性即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产生,合并后的企业可以提高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主要表现为:规模经济带来的固定成本的摊薄,如厂房、设备的折旧,采购费用、生产人员工资等。销售力量合并;营销规模扩张带来的销售费用的节约,如销售人员裁员、销售机构合并、广告支出摊薄等;利用对方销售网络进入新市场带来的销售量的增加;劳动专业化水平提高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关产品或服务间投入要素共享带来的成本节约,如能源、热力的充分使用等。

2.经营协同效应的作用机制。经营协同效应产生的主要是由于产生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它们的作用机制又各不相同。首先,规模经济是经营协同效应产生的一个最主要来源,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的投入有一个最佳规模,在最佳规模点上,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平均单位成本最低。其次是范围经济的作用。范围经济是一个与规模经济有些相似并经常混淆的概念,是指一个企业用一套投入要素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当由一家公司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综合成本低于由两家生产单一产品的公司分别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成本之和时,范围经济就产生了。

三、财务协同效应

1.财务协同效应的概念。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并购给企业财务方面带来的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由于经营活动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而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准则以及证券交易等内生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现金流量上的效益。

2.财务协同效应产生的作用机制。一是充分利用自由现金流量。当一个企业处于成熟阶段,往往存在超过了所有投资项目资金要求的现金流量,从而形成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企业存在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可能会导致财务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并购可以实现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合理流动。二是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举债能力。一般情况下,规模大的企业更容易进入资本市场,它们可以大批量地发行股票或债券,由于发行数量多,相对而言,股票或债券的发行成本就降低了。此外,企业并购后,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可变性,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这样就使得举债成本下降,举债能力提高。三是实现合理避税,税法对个人和企业的财务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资产所征收的税率是不同的,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营业收入和资本收益的税收计算方式不同。由于这种区别,企业能够采取正确的财务处理方法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盈利企业并购有相当数量亏损的企业,或者亏损企业兼并其他盈利企业,利用亏损递延弥补条款来合理避税;另一方面,通过资产置换方式并购,达到避税的目的。

四、技术协同效应

1.技术协同效应的概念。技术协同效应是指通过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低成本研发和扩散,使技术创新获得规模经济性并增加企业收益的效应。技术协同效应是由于生产技术的不可分性或者是经营的互补性而产生的新增收益。生产技术的不可分性是指技术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物品,它一经开发出来以后,就可以反复利用,并不增加开发成本,所以扩大技术的使用范围,可以摊薄开发成本。

2.技术协同效应产生的作用机制。首先,企业并购有利于技术创新。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几个基本要素一般包括企业的技术机会、技术能力、融资能力、技术创新的效率和市场销售的配套资产等。并购形成的大型企业具有更强的融资能力、技术能力和销售能力,有能力建立自己的专用研究和开发实验室,形成研发上的规模经济,同时大规模的公司能够承担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所以并购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技术在研发上的协同效应。其次,企业并购有利于技术扩散。技术扩散是指技术通过某种方式的传播过程。为了维护技术发明人的权益,各国都采取专利的形式进行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扩散的速度。公司并购可以短时间内引进所需技术,连同熟练的职工和配套设备也同时引进,大大地缩短了技术开发时间,加快了技术扩散的速度。兼并后两个企业的外部交易“内部化”,技术转移的壁垒全部消除,双方的先进技术在并购后的企业中迅速传播,大大加快技术扩散的速度,提高技术的利用率。

五、品牌协同效应

1.品牌协同效应的概念。品牌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在顾客心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为企业带来高于同行平均利润水平的回报。在企业并购中,依托并购企业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及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可以马上提高目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业绩。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可以有更加雄厚的实力进行技术开发、广告宣传,建立更为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这些活动都将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并极大增强品牌的价值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良性循环。

2.技术协同效应产生的作用机制。品牌协同效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它受到三方面的制约:一是品牌自身的实力,如果该品牌是国内甚至国际名牌,那么它对目标企业的业绩的影响就越大,品牌协同效应也就越强。二是目标企业对品牌的支撑能力,即目标企业的技术、管理等方面能否达到品牌的要求。如果目标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能保证品牌的一贯质量和性能,最终会破坏品牌的市场形象,品牌协同效应也就降低为零甚至为负。三是行业相关性,即目标企业产品与并购企业产品的关联程度。若目标企业的产品与并购企业产品是一种产品且有相同的市场定位,则品牌优势很容易就能转移过去,此时的品牌协同效应也就最大。若被并购企业产品与品牌原有依托产品关联性较小或没有关联,品牌原有形象和优势则难以发挥,品牌协同效应也就很小。

六、文化协同效应

1.文化协同效应的概念。文化协同效应是指由于积极文化对消极文化具有可输出性而存在规模经济的潜能,因此在企业并购中可以通过积极文化对消极企业文化的扩散、渗透和同化来提高被并购企业整体素质和效率的效应。文化协同效应的实质内涵就是建立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从而形成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辐射力。虽然这种力量是无形的,其形成的过程可能也比较漫长,但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氛围、员工的精神与士气对生产效率、管理效率,以及企业呈现在顾客与投资者面前的整体形象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难以估量的。

2.文化协同效应产生的作用机制。文化可以通过三种类型的整合实现协同效应:一是文化注入,并购企业把自己的文化注入到目标企业,并对目标企业的文化进行改造,从而到达激活目标企业的目的。二是文化融合,将几种势均力敌的企业文化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文化。三是文化促进,当一种文化受到另一种弱文化的冲击时,虽然强文化能够保持基本模式不变,价值观念体系已经相对稳定,但是由于毕竟引入了一种新文化,强文化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使原文化的功能更齐全,结构更完善。

虽然笔者对“协同效应”的作用机理是分类阐述的,但是在并购实践中,很难将它们截然分开。事实上,在每一起成功的并购案例中,可能同时有多种协同效应在发挥作用。比如,在某一横向并购中,可能会获得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增强市场控制力,还可能获得管理效率的提高,资金成本的下降等。他们综合作用的结果最终导致了:企业产生自由现金流能力的提高;企业资金成本的下降;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增强等。

参考文献:

[1]朱宝宪吴亚君:并购协同效应的计算[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2]向荣夏新平:并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篇2

科学社会学家R.默顿即借用这段话,类比科学界存在的上述现象,既已有名望的科学家更容易发表文章、得到奖励和搜集他们想要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并称其为“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可以说,科学界的“马太效应”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某种层面会阻碍整个科学研究的进步,但在经济领域,“马太效应”却是一个正常不过的现象。以中国空调业为例,上世纪90年代,众多中国企业开始有实力与空调国际军团抗衡中国市场,美的也以美人巩利“千金一笑”始放光彩,然而,那个时候的美的,在风扇领域是老大,在空调领域却还是小弟,经过一系列的残酷血战以及技术、渠道、产品、规模等方面的不断升级调整,且大举并购华凌、荣事达之后,美的终于形成产能世界第一的制冷王国。

摊牌之后:空调产业的巨人时代

目前,空调行业前十位品牌占据近90%的市场份额,全国空调市场中的品牌近100个,能够在主流渠道流通的品牌不到30个。而二年前,全国空调市场的品牌500多个,前十位品牌的市场份额不足50%。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在美的今年五月举行的的股东大会上已经预言中国空调行业将迎来巨人竞争时代,“去年(2004年)国内空调三线品牌已经全面失守,今年(2005年)将轮到二线品牌,估计会剩下20-30家。我认为,3年后国内空调品牌将只剩几家。”这番话,可以视为中国空调业“马太效应”的揭幕。

中国的空调产业通过以成本与规模为基础的残酷“洗牌战”结束了品牌林立的“割据时代”;“洗牌”给空调行业带来了核心品牌与二线品牌构成的“战国时代”,核心品牌依靠总成本优势、战略资源的配置、高效率的营销链条及全球化的市场布局不断挤压二线品牌和区域强势品牌的市场空间,空调行业的品牌集中度进一步升级是必然结果;与此同时,核心品牌之间由于产能、品牌资本、成本效益、渠道结构及资本实力都在伯仲之间,谁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可言,从而将空调行业的竞争带入了“楚汉争雄”的巨头竞争时代,当然,主角不过几家。

在经历了“割据时代”与“战国时代”的行业沉浮之后,美的空调的战略性优势在不同的竞争阶段日益巩固,如今,美的已经在战略定位、产能规模、品牌资本、技术潜力及营销效率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足以傲视群雄的强大实力。对于空调产业的产业观察者而言,美的走过的道路、沿用的战略发展模式印证中国空调产业成功发展的轨迹。

空调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粗放式投资与经营的行业“扩张阶段”,也经历了以产能规模与产品技术为基础的“规模效益阶段”。随着市场竞争和行业整合的日益深入,空调行业的产能日趋饱和、产能日益向核心品牌集中的,以产能为核心的成本效益在行业巨头之间不会成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对于空调行业的巨头而言,从成本采购、生产成本、渠道管理、内部信息管理、终端通路管理、资本及品牌重组、新兴市场的开发、售后服务的深度等各个产业环节上都将进行全面的竞争。这种竞争不简单是比较优势的比拼,而是一个精细的战略竞争,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一个全线效应,战略与战术上的失误形成的短板在决定品牌竞争成败的过程中的效应渐渐超越了比较优势的效应。空调业的竞争将转向一种无缝竞争的时代,所有的产业环节都卷入了这一竞争中。

美的这一战略模式成就了空调行业的一个巨头,而美的模式的效应也随着美的在空调行业中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日益凸现。从美的的战略思路及其战术中,我们可以看到空调产业的巨人时代的门槛。

美的摊出底牌:无缝竞争时代的“成本领先”战略

作为世界空调产业巨头之一的美的,“总成本领先”一直是美的在竞争中不断壮大的核心战略,美的制冷家电集团CEO方洪波提出的产能扩张战略正是这一思路的集中体现。美的的优势就在于坚持“总成本领先”战略轨迹,不断平衡行业发展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规模到技术,从品牌营销到市场布局的战略战术形成持续的“总成本领先”优势。

2005年冷冻年度刚刚拉开帷幕时,王金亮就已经提出继行业洗牌之后,2005年度空调产业的竞争将更趋白热化,竞争态势也将更趋复杂,各个空调厂商都将充分整合和释放自身的比较优势,形成综合实力整合竞争的摊牌态势。

对于美的而言,无缝竞争时代的“总成本领先”首先是以超级产能规模为基础的行业成本领先,其中包括采购、生产、信息管理、渠道优化及服务效率的成本优势。在各个产业环节上一起发力,将单位产品的成本减到最低。正如我们看到的,美的将ERP系统及渠道存货的监控引入管理系统、将中央服务响应系统及六西格玛服务系统引入售后服务体系、通过集团采购模式降低生产成本都是将“总成本”这一概念不断延伸至行业整合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以产能和效率为基础的总成本优势。

从战略层面来讲,市场布局战略思路的领先成就了美的在市场布局方面的领跑优势。对于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的空调行业而言,市场战略由于其可复制性而成为非永久性的“一公里”优势。市场布局的战略步骤中的“领先一步”就是巨大的战略优势,例如,2005年4月18日,美的在井冈山启动了“乡镇空调普及革命”,宣布从2005年度开始,将营销重点从此前一直活跃的一二级市场转向三四级市场。通过从产品销售到售后服务的系统工程,美的将率先占领市场,在后续的竞争布局中形成自身的战略优势。

从营销的层面而言,2003年开始的白色家电营销战一直被业界称为“价格战加概念战”,价格战的腥风血雨在过去的两年使许多不具备规模和实力的品牌退出了竞争。与此同时,“概念战”对于日益理性和成熟的市场的杀伤力日渐式微。概念游戏主导的暴利空间已经不再,概念竞争势必被产品技术和服务能力的竞争取代。

在后概念营销时代,营销竞争实际上是从技术研发到售后服务的各个营销环节的较量,依靠产品概念和价格争取生存空间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在产业整合及技术基础如此集中和合理化的大背景下,渠道推展及终端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可操作空间也十分有限,因此,后概念时代的竞争就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技术与服务的双簧。

面对无缝竞争时代的到来,美的的“底牌”就是整合竞争优势带来的“总成本领先”地位,从资金流、信息平台、产业供应链、渠道效率及服务实力等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造成美的的全面优势。

美的模式及其效应

美的的模式就是以“成本领先”为导向的内部资源整合,通过对产业环节内部的资源整合提高效率,制造利润空间,同时与市场战略配合,形成从生产成本到营销成本的全面领先优势。而这种全面领先的优势,又将反过来带动其技术与品牌的积累与发展。

篇3

【关键词】企业并购;协调效应;因素;评估方法

一、协同效应的概念

美国学者安索夫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其理解是一个公司通过收购另外一家公司,使得公司的整体业绩好于两个公司原来的业绩的总和。这种解释简单易懂,不过只是一个静态定义,未把并购双方原有的增长潜力考虑在内。当作协同效应的评估分析时,易将原有的增长潜力归因于协同效应的作用,过高估计协同效应。

此后,其他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协同效应做了阐释,使协同效应的理论解释更加完善。1974年,Rumelt将协同效应分为财务协同效应和经营协同效应。此外,J Fred Weston在其著作《接管、重组与公司治理》中提出了管理协同效应,与财务、经营协同效应并列。1997年,Mark L Sirower在其一书《协同陷阱:并购游戏输在哪里》中提出协同效应必须放到竞争环境中考虑,使并购协同效应的定义有了动态特征,将并购双方原有的增长潜力与并购可能带来的协同效应区分开来。国内学术界对企业并购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诸多学者对我国企业并购的特点、原因、作用、政府作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是对协同效应的研究不多。

按照通俗理解,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指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使并购后企业的整体价值大于双方企业各自独立经营时价值的加总,也即1+1>2的效应。协同效应包括经营、财务和管理协同效应,有研究者指出,还包含无形资产协同效应(品牌、技术和企业文化)。可否实现协同效应和协同效应的大小是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协同效应评估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能否实现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也恰好影响协同效应的评估,下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宏观因素

1、政府行为

企业通过并购,可组成规模更大的企业集团,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政府来说,这将是政绩和税收的双重获益,实际上,在中国的企业并购中,政府驱动现象是较普遍的。政府参与企业并购有积极性也有局限性:从积极性看,地方政府将国有企业组建成大集团可实现规模效应,效益较好的企业可为政府分担社会责任;从消极性看,政府介入直接或间接地干扰了企业决策,使价格信号被扭曲,剥夺了企业的自主能力,优势企业的决策变得没有意义。

2、并购的相关政策和相关法规

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会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可能不利于协同效应的产生。比如,地方政府为扶持某些支柱产业的发展而制定特殊的财政税收政策,原有的产业布局就要做相应调整,协同效应的风险加大。并购相关法规的不利影响有:一是反垄断的规定。西方许多国家制定反垄断法案,使得一些精心策划的并购方案落空,但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与并购相关的垄断法律体系。二是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行为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并购双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完全保护。

(二)微观因素

1、并购类型。企业并购的类型影响着预期协同效应的大小。横向并购的正向协同效应主要来自规模经济;纵向并购的正向协同效应主要来自纵向一体化;混合并购(又称为多元化并购,跨行业并购)的正向协同效应主要来自多元化。协同效应可通过“同一经济性”(合并相似的经营单位以获得规模经济、经验效果和市场力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匹配经济性”(合并不同但互补的经营单位以获得范围经济)来实现。

2、公司治理情况和并购企业领导团队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委托结构、股东治理结构和经营者治理结构。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合并双方协调发展,使并购协同效应尽快发挥出来,且并购溢价成本可尽快得到补偿;反之,协同效应很难产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领导团队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前景。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如果并购企业的领导团队能力较强,并购后改进目标企业的时间就会较短,协同效应容易实现,否则,并购之后目标企业得不到改进,股价下跌,发生经营困难或财务困境,就谈不上产生协同效应。

3、并购后整合。企业并购产生的所有价值都发生在并购交易完成之后,协同效应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整合质量。影响整合效果的关键因素有两家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政策、文化和沟通等。以沟通为例,应该尽早创建一个正式的内部沟通机制来缓解双方员工的巨大压力和强烈不安全感,提高整合成功的概率。

4、并购规模。企业并购有优点,也有缺点,并不是万能的。企业并购可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或者范围经济等产业优势,然而,当并购后企业规模过大,超出了有效边界时,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即生产成本过高、效率低下。不同企业的并购规模是不相同的,并且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有效边界,因而应该加以重视。

此外,并购支付方式和目标企业的态度也影响协同效应能否实现和其大小。

三、协同效应的评估方法

(一)在异常收益的基础上计算协同效应

Bradley等人在异常收益的基础上计算并购协同效应,以及协同效应在并购企业股东和被并购企业股东之间的划分。他们把成功地进行要约收购的总协同效应定义为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股东拥有财富的变化总额。首先基于市场模型法估算要约收购产生的异常收益以及累计异常收益,再采用加权平均法分别计算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股东收益,最后计算总协同效应。该方法在并购效应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何准确计算企业并购中的异常收益值得关注。

(二)从业绩改变来评估协同效应

比较并购前后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如现金流、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观察并购前后公司业绩是否得到改善,这是评估并购绩效的基本方法。要计算协同效应,还要将预期增长的因素考虑进去。例如Healy等人(1992)选取了1979―1984年发生的最大的50次企业并购交易为样本来评估协同效应。

(三)国内计算协同效应的模型

国内代表的有两种:一是内部计算模型。协同效应的产生主要源于营业收入的增加、产品成本的降低、税收的减少和资本需求的减少,从而以净增加的现金流现值来计算协同效应值。不足之处是计算中存在过多预测和人为假定,准确性有待探讨。二是股票收益理论计算模型。该模型站在股东立场上,根据市场有效性原理,企业发生并公开重大事件将引起股票价格和交易量的变化,利用并购前后股票种类、价格和发行流通量的变化,分别对双方带来的净利得加总而得到协同效应值。

四、总结

对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作评估,对一个想要通过并购迅速发展起来的公司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这不仅关系着交易价格的最终确定,而且关系着并购后的整合也即并购的成败。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概念、评估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进行了一定分析,鉴于能力有限,没有提出自己的模型。

参考文献:

[1]常婵君.影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因素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8,(4).

篇4

以远流“大众心理学全集”的运筹过程为参考,我试着归纳书系的若干细项。

首先,是“书系概念”的撷取。这是最难、最最重要之事。“书系”乃是概念的实践产物,概念之撷取,至少要吻合以下各项要件:

1)最好是策划者心之所系的理想,或是他特感兴趣和专长的领域。

2)详查这个领域有无竞争者,契合“无人地带”或“新显学”要件者乃上上之选;或者能建立他人难以企及并构成竞争优势的特色。

3)这个领域有社会需求吗?市场多大?未来有发展吗?

4)是采封闭式抑或开放式?若采封闭式则需设定严谨的编辑宗旨(若是以“类套书”编辑概念操作,这座拱桥之设计,另有难度,暂不深论),列出最低门槛,预先拟定规模及完整细目,以供遵循;若采开放式,则仍需设定最低入选标准,以利编辑执行。

5)假如领域内没有竞争者或现存的竞争者孱弱无力,恭喜你,你向前迈进了一步。

6)假如你策划的书系,已经有强力的经营者霸占了独大或独占地位,而你又有不得不进入的苦衷(或充满攻坚自信),这时你应善用“差异化策略”,从细分化之中,突出别人缺少的特色。

7)理智地评估这个领域,你希望从中得到的利益是金钱抑或声誉?是两者兼得抑或有个先后、轻重?

8)一旦经营成功,跟随者必如影随形,所以你必须提高新加入者的门槛,延长你独占及独大的时间,让他们望背兴叹。

9)确保稿源并维持它的质与量,才能保持长期优势。

10)总括地说,形成“书系的概念”即是我常说的“领域”与“范畴”,书系经营成功,即意味着“领域/范畴的占有”及经营规摸的扩张。

依我个人体验与理解,书系创生最适用的指导理论,当属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与雷诺(Michael E. Raynor)倡导的“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意思是说,仅在既有的道路与范畴和他人竞争(即使也努力求新求变),只会将自己带向衰败,这种“维持性创新”为智者所不取,应从社会大结构的变化中找出商机,锁定“尚未消费的人”,找到新市场。

第二、人员配置。

一般而言,一条书系由1~3人组成的编辑小组负责,但就事事求精简并严控成本的经营者而言,这两人组或三人组,所掌管的书系(路线),往往在2~5条,除了肩负主书系的经营责任之外,尚需兼顾次书系的出版任务。所以,究竟需要多少人员,当由出版规模(量)与长远发展蓝图之需求、公司拥有的财力、主导者的能力等,来做衡量。

第三、设定出版规律(享受节奏的美感经验)。

在既有的人员编组及各种支持条件下,书系的最大“年出书量”有多少?如何掌控并分配出版节奏?一次几本?相隔多久?──这里头藏着有趣的秘密,若操作得宜,可产生大能量。

第四、“凝聚力”与“累积效应”的经营窍门。

书系的贡献即在统一概念之下,书与书之间有了相互依持的特殊关系,我常强调:概念>书系>书。当概念达不到“品牌效应”的成果,单本的书籍便会失掉支撑,又回到每本书单打独斗的时代,这时书系即无存在价值了。

多年前,我参加北京书展,在正中书局的摊位推销“轻经典”系列丛书时,对有意争取这套书出版权的同业说:“这一系列中的每一本书都很棒,但更重要的应该是‘轻经典’这个概念,务必把这三个字当作品牌来经营,否则就成了舍本逐末了。”

“轻经典”系列100册的规模,即意含着“凝聚力”与“累积效应”,当这些书出版到一定数量时,书市老手即可掀起大浪。

将一册册书结成块状,形成沛然莫之能御的气势,此即“凝聚力”的现实应用。至于,当一批书接一批书诞生,时刻将书的影响力加总,久而久之,自然累积起莫大效应,只要这效应是正面的,对书系之帮助就非同小可了。

第五、扩大占领(拓殖)书店的书架。

如前所述,“量产”策略的形成,即在快速占领重要书店书架(建立并巩固滩头阵地)。我们都清楚明白,书店平台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难以久置,顶多停留1~4周(除非成为畅销书,此时,书的命运进入另种循环),最后的命运是回到出版社的仓库。但若这书有了归属,则会多一分幸运,有机会被放入书架的书系之中。因此,如何将书系品牌化,使它拥有高知名度,并在书店抢占最大面积陈列,得到与读者长期面对的机缘,延长书的生命周期,这确是书系一大优点。为了突出书系存在,当年远流曾经刻意将书系以颜色区分,当你踏入书店时,迎面而来的可能是一片绿,抬头又见到一片亮黑,左边红色,右边黄色,另一头闪烁着蓝光。远流当时的总经理詹宏志称之为“颜色经营”。

第六、孕生紫牛。

书系若是没有畅销书(紫牛)与长销书,即使拥有了不起的概念,也一样无济于事,而日趋衰败。因此,孕生紫牛是书系主编的第一要事。

紫牛何处寻?有时靠时势,有时靠机遇,更多时候是靠主事者弯下腰杆、谦卑地倾听时代的渴慕之声,当紫牛走过身旁,你的眼、耳、心必须迅即攫取那种气息,只要稍一疏忽,紫牛远扬而去。

我们不可能痴痴地静待紫牛出现,这叫等死;我们只有在细腻的日常工作里发现紫牛。在认真、辛苦寻找紫牛的过程中,有时候他不经意地偶尔闪现于出版的作品里面,请容许我说句夸张的话:编辑们切勿小看自己,因为你很有机会成为紫牛创生者。

被层层硬壳包起的一粒晶莹闪亮的钻石(紫牛),往往经过编辑琢磨之后,才绽放光芒,编辑的任务是“众里寻她千百遍”,得来可真费了一番工夫。

以下是紫牛最容易藏身的地方,能否与它相遇又相识,全凭本领,所以也就不多做阐释了:

1)作品经营(紫牛之一)。

2)作家经营(紫牛之二)。

3)议题经营(紫牛之三)。

4)大师经典的横向移植及本土发掘(紫牛之四)。

第七、要有配套观念。

编辑只是整个出版生态工程里的一个环节,它不可以孤立于整体之外,它必须嵌入脉络才产生意义。因而从公司经营角度解读,书系的寿命除了取决于外在大环境的变迁之外,内在各相关因素的支持更不可忽视。

篇5

【关键词】集聚经济;工业园区;集群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5-0156-04

一、集聚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

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es),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的节约。集聚(agglomeration)的核心概念就是集中,是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是经济活动者为了获得某些优势条件或利益而向特定区域聚集的过程。集聚表现在许多方面,反映为人口、产业和城市的集聚,也反映为制造业、消费和服务的集聚。

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很早就得到关注。马歇尔(Marshall,1890)是经济史上第一位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经济学家,认为产业集聚的本质就是性质相同的中小厂商集合起来,对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从而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生产。集聚从根本上而言是集聚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而这种外部经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方化的劳动力市场或劳动力池效应,二是专业化的投入产品,三是基于人力资本积累和面对面交流的累积所引发的知识外溢。

韦伯(Weber,1909)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他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区域因素包括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而影响工业区位的位置因素则包括了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其中集聚因素又包括特殊集聚因素和一般集聚因素。特殊集聚因素指的是交通、自然资源等,而一般集聚因素则指一般性的经济因素,是当多个工厂集聚在一个地点时能给各工厂带来更多收益或成本节约的因素。特殊集聚因素往往是产业集聚的诱发因素,而一般集聚因素才是集聚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胡佛(Hoover,1937)又进一步提出集聚经济具有三种基本形式:(1)企业层面的规模经济,即内部规模经济;(2)本地化经济,就是与地区产业规模相关的规模经济,即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集中在一个地方生产带来的经济效应;(3)城市化经济,就是与地区整体经济规模相关的规模经济,即各种类型经济活动集聚在一个地方带来的经济效应。

从经典理论看,集聚的形成与规模经济的产生、社会分工的深化、交易费用的降低和知识外溢等许多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产生的外部经济导致了集聚经济的形成。也可以说,集聚经济内的企业普遍地享有集聚带来的外部性,其直接后果是导致集聚内的绝大多数企业得到比外部企业更多的利益,即集聚效应。正是集聚效应吸引着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集中。

如果仅从产业的角度看,集聚可以表现为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这三种形式。企业集中是指各类企业单纯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不同行业的企业由于能够共享基础实施及优惠政策,而在空间位置上集中分布,但是企业之间的关联极其薄弱或是根本不存在,没有形成相互配套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较之与由不同行业企业组成的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则都是产业层面的集中,是同行业企业组成的集中。

产业集聚是指某一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它以国际分工理论为背景,侧重于某个产业的区域分布与工业整体的区域分布的对比,描述某个产业的空间分布状态。而产业集群则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某一主导产品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产业集群基于交易成本和空间成本的降低,侧重于对相关企业和机构集中于某一地区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的描述,实际上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特殊模式和演化过程。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存在共同点,两者都具有地理集中性,都是许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或相关企业在某一区域的集中,是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聚集区;两者都具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资源共享的特点。但是,产业集聚不能等同于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与产业集群的关键区别在于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着共生机制。产业集聚仅仅描述某一领域相关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和接近(张元智,2001),而产业集群却是一个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和堆积物,揭示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王缉慈,2002)。产业集群形成了产业集聚所没有的组织结构和发展模式,比产业集聚拥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换言之,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是产业集聚难以相比的(魏后凯,2003)。

二、工业园区发展方向的选择

篇6

【关键词】空间知识,产业发展,知识溢出,溢出作用

1引言

1999年,Smith针对美国不同产业在不同洲际之间的知识溢出效应,深入的分析这种效应对于产业发展造成的重要影响,发现,州与州之间的知识溢出有效的减少了地域之间的比较优势,不同产业之间的知识造成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同时会受到地理因素的束缚而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2002年,Stel和Henry应用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荷兰1987―1995年工业部门知识溢出、区域竞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给产业发展带来的作用并不突出,这种影响力远远小于不同产业之间空间知识溢出带来的作用,空间知识溢出让不同的产业实现了迅速增长。易行健,闫振坤(2009)结合广州市多个部门的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不同产业之间知识溢出效应造成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并不是以技术水平提高为基础的,技术水平差距过大,并不利于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而只有在人力和资本得到较快流通的领域,知识溢出效应才能够得到显著的发挥,而如果接收方技术水平过低也无法发挥知识溢出效应,知识接收方本身在技术上也应该达到一定的水平。

2空间知识溢出的经济效应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对于知识溢出效应一般是指由知识溢出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价值的提升,即溢出吸收者通过对溢出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自身能力,并且因为这一效应而有效推进经济及其他领域发展而获得的效益。空间知识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集中的体现在经济发展规模方面,这种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从客观意义上更好地推进了类似产业的发展。

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规模经济,这一概念的内涵是在确保技术水平固定的前提下,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产出增加速度大大超过了投入的增加速度,同时长期平均成本在每一产出水平上呈下降趋势。对于知识产品而言,技术、信息和经验都是产品所具备的特征,同时知识还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种特点使得知识溢出的过程中,必然带有规模性,主要体现有三个方面:首先,不同的企业在相同的时间都可以使用某种知识,知识的使用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公司;其次,知识本身具有共享性,是一种公共产品,其产生就带有共享性,任何企业对于知识的消费需要支付的边际成本都是非常低的;第三,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知识不会因为使用而出现消耗,而相反,却可以因为使用过程中的探索而更加深化和优化,甚至加速推进新的知识的产生,这种特性,不同于过去传统物质消耗性的特性。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针对空间知识的溢出效应进行研究,提出空间知识的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产生了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MAR外部性关注的主要对象是类似或相同产业之间的空间知识溢出,学者们认为,产业的集群和创新需要一个主导的角色,这个角色必须在知识专业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持有该观点的学者普遍认为垄断能够让知识的所有者在发展和创新方面占有更好的条件,而这种条件是加速区域发展和经济创新的重要动力。Porter外部性理论与上述理论相同之处是都认为空间知识能够在很多产业内部造成溢出效应,而这种效应酵素了知识和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加速产业发展,但是这两种理论的矛盾之处是,后者认为垄断和竞争压力的缺乏会导致创新的削弱,只有市场激烈的竞争才是推进企业进行知识创新的根本动力,所以,区域竞争加速了创新的实现。

通过上述研究不难发现,规模经济的基础是产业之间的空间知识溢出,这种溢出加速了同类企业的知识创新,进一步促进产业成本的降低,通过规模的扩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因此空间知识的溢出效应加速了类似产业的发展。

3如何应对空间知识溢出效应

对于如何应对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必须要充分发挥空间和距离的作用,同时加速产业集群的构造。空间知识溢出效应一般情况下则会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而影响产业发展。对对于企业而言,空间知识的地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着企业的位置选择,并进一步决定着产业的布局和结构,由此可见,产业集群能够有效的发挥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并且能够有效的加速经济发展,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避免投资风险。另外,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在空间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下,产业集群会将不同的人才集聚在一起,并且为这些人才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遇。

另一方面,从技术资源角度分析,构造产业集群能够加速知识溢出效应得来产业体系的完善,并提高产业应对新技术的能力和速度,才能更好地加速产业结构优化。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构造产业集群能够有效的发挥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并且能够对空间知识的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对于空间知识溢出对产业发展作用的研究需要不断深化,而如何结合更多的因素来综合研究这一课题,对于空间知识溢出对产业发展要得到更为全面和有效的研究结论,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地加强与改善。

参考文献:

[1]龙志和,蔡杰. 知识动态溢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 南方经济,2012,04:5-14.

[2]金祥荣,项星. 产业集群与空间经济理论的发展――第五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 产业经济评论,2011,02:197-201.

[3]Stuart,E,andSorenson,O.Socialnetworksandentrepreneurship[A].inAlvarez,S,Agrawal,R,andSorenson,O(Eds.).Handbookofentrepreneur

篇7

关键词:养老保险最优规模;社会最优化;资本积聚;缴费率;动态最优化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4-0033-05

Abstract: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Chinese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nfluencing on product market, capital market and consumer’s welfare state.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appropriate reduction to the system of endowment insurance payment rate to Chinese capital will bring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prices and wages, which will eventually increase product output. It analyzes the optimal scale of endowment insurance through welfare standard differenti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ntinuous longterm optimal social effect and time, it finds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that exist an optimal social contribution rate. The contribution rate determines the optimum scale in the current stock marke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On this basis, it discusses whether the oldage insurance privatization is preferable. Finally it gives the existence conditions.

Key words: optimal scale of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optimization; capital accumulation; contribution rate; dynamic optimization

1引言

中国的养老模式一直是政府主导型,这也符合国际的通行方式,但这是否符合养老保障的本质规律?养老完全由政府主导是否是最好的方式?如美国、新加坡和智利的“投资式”养老保障模式是否也应该成为一种与政府并驾齐驱的传统模式?而且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视角来看,在以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是否应该让更多的私人因素介入?介入力度应该多大?是像美国和智利一样以个人“投资式”养老为主,还是以德国、英国和北欧国家的完全“政府主导式”模式为主?这不仅仅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更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国情,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实际上,各个国家在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时,总是离不开上述因素,对此也有学者提出了批评,如曹信邦认为,养老保险出现了“异化”现象,如泛政治化和泛经济化。但是如果经济主体能够较好地解决养老问题,效率更高,也不失成为一种全新的养老方式,因为这会产生“双赢”甚至“多赢”的格局[1]。一方面能够很好地解决养老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拉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那么,个人的股票、证券和基金等投资形式的盈利能够提供一种比养老保险制度更好的模式吗?

现有的研究中,各学者所采用的模型均把生产过程作为外生变量,并结合OLG分析框架来研究效率的均衡问题。如Chattopadhyay等采用纯粹交换模型来研究这一问题,认为通常福利最大化满足的前提条件是投资组合必须是最优的[2]。Wang把资本积累和生产过程作为内生变量引入OLG分析框架[3]。随后其所建立的模型被进一步拓展,用来验证养老保险制度对资本积累的负面效应。在这种状况下,养老保险制度变量的引入或许能够通过动态的效率分配而使得福利得到改善。

国内文献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涉及较少,彼得·戴蒙德等认为,基于私人市场的管理效率比政府效率要高,智利的私有化模式成功之处在于其较低的管理成本[4]。郑则鹏等针对养老保险私人投资中的美国、瑞典和智利等比较典型的养老信托业务和较发达国家的养老信托发展过程作了分析,认为养老保险私人化更有利于保值增值[5]。张占力研究了拉美第二轮养老金中市场与政府、国有与私有、路径突破与路径依赖的关系,认为拉美的改革引导了一种社保改革的潮流和取向,对其改革持肯定态度[6]。

从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来看,集中于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试图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研究假设:资本属于企业所有,并且不能在代际间转移;证券市场存在是企业对消费者进行资本投资和提供无风险的主要渠道。②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没把生产过程和养老保险制度变量内生化,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外生变量进行分析,这种不把其对资本的负面效应影响引入到模型中去分析,会产生较大的偏误;本文将养老保险作为内生变量引入模型。③试图通过研究福利效应来讨论其诱因及贡献因子大小,并且在目前股票市场条件下分析最优缴费率养老保险的最优规模。④在此基础上,探讨养老保险私人化的可行性条件,从而得到最优的利益分配方案。

2递归均衡OLG两期生存模型均衡的存在性及唯一性

2.1递归均衡OLG两期生存模型均衡的存在性

5分析与启示

在股票市场存在的条件下,政府到底需要开展多大规模的养老保险制度项目,为回答这个问题,现有文章建立了随机世代交叠模型,模型中消费者通过交易风险股票和无风险债券来分散总风险。养老保险制度被设定为静态的现收现付制,通过年轻一代对老年一代进行再分配,通过这个分析框架,可对养老保险、资本市场和生产部门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养老保险规模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投资行为,会对资产价格、资本积累和产品的产出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了确定养老保险的最优规模,本文建立了不同的概念来测算不同缴费率条件下的消费者福利。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所确定的唯一缴费率被认为是长期最优的,并具有社会最优性和时间一致性。这个缴费率确定了养老保险在目前股票市场条件下的最优规模。从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投资体系来看,这个最优缴费率所确定的养老保险最优规模比重远大于中国。因此,在养老保险安全性第一的条件下,就风险收益本身来看,目前美国通过个人股票可以较好地保障其国民的养老问题。但是中国金融市场为居民提供的投资产品和投资项目及金融衍生工具较少,同时中国股票市场又剧烈震荡。就目前来看,把股票投资养老作为养老保障的一个主要“支柱”也不太实际。

那么,中国养老保险是否私人化更可取,这取决于决定的最优缴费率是否为正。按照经验参数设置,期望值要么为负要么趋近于0。如果这样成立,中国基于私人投资的养老保险体系,对资本收益征收一次性税是可取的,并且按照就业福利的概念,将能够改善和优化中国现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按照经验来看,缴费率大于最优值,意味着本文所获得的私人投资收益的确定大于通过养老保险制度获得的收益,而且展示出了更大的方差,这与引言部分所讨论的直觉的权衡在养老保险私人化的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现实状况相一致。因此认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金融产品及衍生工具的大量丰富,中国在未来10年把依赖私人投资的养老行为作为一种主要的养老保障是可取的。

本文建模过程是在中国特殊条件的设置下获得的分析结果,特别是主要考虑了经济和社会背景。那么,在一般的情况下,如个体偏好、技术、中国的实际文化背景的加入,在不同噪音情况下是否也能较好地得到均衡值呢?要在不同的情况下确定最优缴费水平,将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步展开。

参考文献:

[1]曹信邦.社会保障异化论[J].云南社会科学,2012(3):24-30.

[2]Chattopadhyay S,P Gottardi. Stochastic OLG Models, Market Structure and Optimality[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9,89(4):21-67.

[3]Wang Y. Stationary Equilibration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Economy with Stochastic Produc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93,61(2):423-435.

[4]彼得·戴蒙德,张占力.养老保险私有化:智利经验[J].拉丁美洲研究, 2010(6):16-27.

篇8

关键词:企业并购 协同效应 整合利用

一、关于企业并购

(一)什么是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M&A,即Mergers & Acquisitions)主要包括兼并与收购。我国统称为并购,而国际上统称为M&A。

企业间的并购形式主要有三种:资产收购、公司合并、股权收购。企业之间的并购是本着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一方的企业法人用一定的经济方式来获得另一方企业法人产权,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的一种主要形式。

(二)企业并购的动因

1、效应动因

在并购动因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并购效应动因主要有:威斯顿协同效应,即我们常说的“1+1>2”;抢占市场份额,并购可以把被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抢占过来,多向的并购方式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控制能力;经验成本效应,由于经验的不可复制性,并购能让企业减少学习相关经验的时间和成本;财务协同效应,给企业带来财务方面的效益,例如合理避税、股价的变化等。

2、直接动因

尽量将企业当下管理者的财富扩大、将企业当下股东所持有股权的市场价值扩大,是企业并购的直接动因。

3、一般动因

企业并购的一般动因主要体现在:获得战略机遇。企业在自身所属领域实行并购,有利于扩大企业经营、获得未来的发展机会,不仅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还能得到相关信息资源和研究成果;发挥协同效应。在生产方面,新的科学技术能给企业带来规模性经济,保障资源的利用率;在市场方面,通过并购以扩大企业现有的市场份额,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产品控制力;在人力资源方面,吐故纳新,将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在财务管理方面,充分利用原企业尚未使用的税收利益及债务能力;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并购后,企业间能相互学习对方比自己好的管理经验,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获得规模效益。规模效益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方向,体现在对生产资本的补充和调整,管理费用在更大范围内的分摊,将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发挥;变相上市。某些企业不足以符合申请上市的条件,通过并购符合条件的企业让自身变相上市,到国外筹集资金并进入国外市场。

4、财务动因

财务动因的潜在体现在于:有效避税。由于利不同税种之间的税率差别较大,企业通过并购用适当的财务手段进行有效避税;筹集资金。资金问题是企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而通过并购那些股价偏低但尚有大量流动资金的企业,可以积累资本,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增值。并购结合了双方的力量,让企业的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都得到扩大,并购后的市盈率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能提高企业的盈利总额;进入资本市场。企业的发展除了靠自身的努力做出良好的业绩,还可以通过并购扩大势力,增加资本的运营;财务预期效应。并购的发生会影响市场对企业股价的评价,从而影响了股价,而股价的预期变化就是企业在并购中所利用的关键;追求利润。利润最大化的必然联系就是市场份额的最大化,并购生产国家化、市场国际化和资源国际化的企业有利于并购方打开更大的市场,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协同效应的概念及其作用

协同效应主要是由安索夫首先提出的,其主要思想就是“1+1>2”。 具体是企业在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中,将双方的各项资源整合后再利用。也可以理解为,并购后的公司业绩比之前两个公司独存时的预期业绩要高,又或说是,并购后将两家企业的资金整合,提高竞争力,增加净现金的流动量。

通过上述概念的描述,其作用最直观地看,就是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收入。

三、浅谈企业并购协同效应

(一)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类型

其有很多种类型,最常见的依次为为管理、经营和财务三方面的协同效应。

管理协同效应是企业协同的重要动机及协同后的首要实现目标,主要表现在:管理成本的节约、运营效率的提高、各种资源的再利用等。

经营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规模经济效应、市场力或垄断权、纵向一体化、资源互补。

财务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有更充足的资金流入、资金流向更有效益的投资机会、企业资本的扩大、企业筹集费用降低。

(二)如何实现企业的并购协同效应

1、资源的角度

第一,实施并购的企业要先识别目标企业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资源及战略价值,最重要的是不能使之贬值或流失。

第二,并购方自身的资源不能因并购而发生任何损害,要发挥自身的绝对优势。

第三,并购方能将双方资源整合利用,创造出比原来两个企业之和还要大的竞争优势。

2、竞争的角度

第一,并购的目的是扩大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第二,企业在实施并购后能够开拓和占领更多的竞争对手的市场。

3、整合的角度

首先,有效的并购是并购方对被并购方进行尽职的调查与评估;

其次,适时地调整企业的愿景和使命,使被并购方的成员有一致的认同感,才能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第三,在并购之前,并购方就要明确经营战略,如认真考虑哪些业务需要被合并,哪些业务将独立运行等战略性问题;

第四,并购者须考虑到并购后可能因文化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总的看来,企业并购是扩大企业经营、增加企业财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愈发渴望在并购后产生的协同效应,当然,企业的并购必须权衡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以资源整合为手段,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经济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姗.我国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

篇9

消费者对工业设计的需求是存在的。消费者在选够商品时,商品的外观、易用性和象征性等工业设计元素都是影响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甚至超过价格和质量的影响作用。这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但这种需求是隐性的,在大众的意识中是模糊地存在,他们无法系统性地把这种需求理解为对工业设计的需求,他们也不知道工业设计是什么。显性需求是指消费者意识到,并有能力购买且准备购买的有效需求,比如消费者可能会直接说出:我口渴,要喝水;我需要一件毛衣等。企业会重点把握和领会消费者的显性需求。过去认为,消费者的显性需求只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而企业把工业设计的需求看作是消费者显性需求的延续,只要守住质量和价格的大关就好,因此对待工业设计的态度也是可为可不为的模棱两可。大众消费者因为没有培养工业设计的概念,因此无法对企业提出工业设计的显性需求。透过大部分产品的营销宣传我们可以发现,主要还是针对产品的质量、技术参数和价格进行宣传,很少有针对产品工业设计的宣传。在工业设计产业中最主要的还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企业需要通过培养消费者的工业设计理念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一方面消费者要通过表达自己的工业设计需求来促使企业增加对产品工业设计的投入。

二、推进工业设计的大众化营销

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工业设计认知,是转化显性需求的重要基础。目前来说,大众对工业设计的认知是非常低的,这与一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非常不匹配的。消费者只有了解了什么是工业设计,认可了工业设计的价值,才能萌发出对工业设计的需求。首先,要确立一个普适的工业设计概念。现有的工业设计定义过于学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是晦涩难懂的,这不利于工业设计概念的广泛推广。普适的工业设计概念需要能够让消费者快速接受,并在意识中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跨越,能够让消费者在重复的购物体验中逐渐清晰强化。普适的工业设计概念需要能够体现工业设计的价值。在确立工业设计的普适概念时,首先要确立工业设计的普适价值。如果说我们推广的工业设计概念只是单纯的让消费者理解为产品的外观、工艺和界面的不同,那它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是十分有限的。我认为,工业设计的普适价值在于操作的易用性、交互的人性化、体验的新鲜度和购买的喜悦感。大众化营销是推广工业设计概念的最佳方式。大众化营销是在实施营销活动中,企业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向消费者传播同一种信息,以吸引目标消费者购买,从而实现产品的规模市场价值。大众化营销在保健品和奢侈品行业运用地最为出色。举例,过去口香糖只是作为小孩子的一种零食商品,其用户群体非常小而且购买力也低,后来通过将口香糖与口腔健康结合后,通过商业运作和广泛的社会营销,口香糖成为了老少皆宜的口腔保健产品。改变消费者的观念则能激发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工业设计的大众化营销就是要让工业设计的价值深根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中,激发消费者对工业设计的显性需求。

三、广东工业设计城的大众化营销探索

广东工业设计城的聚合性,是大众化营销的重要基础。工业设计的大众化营销不是哪个组织可以单独进行的,而需要产业链中的各个团体合作,形成巨大的影响力,才能产生良好的边际效应。广东工业设计城拥有工业设计领域最广泛的资源,是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和设计师聚合的焦点,无论是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声誉都非常优秀,已经具备了以自身为起点辐射全社会的基本实力。基础建设和营销推广的双轨并行。基础建设是工业设计城的硬实力,也是发展工业设计产业的大本营,无论在设施完善、企业管理、人才引进和业务发展上都不能懈怠,努力打造工业设计领域的一体化和多样化平台,实现设计资源的从聚合到辐射的贯穿式流程。再在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发展大众化营销的软实力,一方面普及大众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一方面向全社会提升工业设计城的品牌形象,最终能够形成类似硅谷的地区效应,硅谷代表了美国的科技和创新,北滘也可以成为中国设计和创新的代名词。善用现代化营销工具进行社会化营销。现在的营销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营销方式包括:服务营销,体验营销,知识营销,情感营销,教育营销,差异化营销,直销,网络营销,可以运用的平台也很多。因此需要一个跨行业的团队来进行策划,将工业设计与其他市场运作模式相结合,形成符合工业设计价值、工业设计城形象的影响模式。

四、结语

篇10

中国证监会2009年3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自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筹备十一年之久的创业板有望于年内正式推出。同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表示,由于后续的配套准备工作,创业板真正挂牌上市,估计要等到8月份以后。

创业板推出适逢其时

经济危机下,大量中小企业的倒闭,进而导致大规模失业。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仅2008年上半年倒闭的中小企业就高达6.7万家。民工的大量失业也证明了这一点,据农业部的抽样调查,受金融危机影响,民工返乡失业人数估计高达2000万。

当前保经济增长、维护就业稳定是经济工作的最大难点。广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是容纳大学生和广大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场所。据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称,中小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因此,要解决大规模的失业问题,首先需要采取措施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融资渠道不畅依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现有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安排,主要着眼于银行信贷途径。然而,由于银行的风险意识,以及银行贷款中客户经理和审批人对贷款安全性负责的微观制度安排,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困难。实际上,当前信贷快速投放的受益者也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和基建类项目。因此,从保持中国经济长期活力的角度出发,为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性环境也是必然选择。

创业板的推出,将极为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作为解决当前经济问题的一味良药,政府积极推动创业板也是必然选择。

创业板将带来多赢格局

创业板的推出,将取得多赢格局,其长期意义甚至不亚于4万亿方案。

创业板公司的规模偏小,创业板市场起初的总体规模也不会很大,但是,其巨大意义在于提供了创投退出的机制和场所,从而,激发创司和其他产业资本进行投资,进而有效带动中国的民间投资。

目前,中国经济迫切要需要实现转型。沿海发达地区向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转型、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是既有的政策思路。然而,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东部发达地区向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创业板的上市规则和创业板的财富效应,将有效带动风险投资资本和产业资本投向新兴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从而,有利于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向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转型。

对A股主板资金分流不大

一方面,创业板初期容纳资金规模有限。中国创业板公司上市标准和企业规模都远低于主板企业,所吸引资金有

限。按单个公司约2个亿左右的市值规模计算,200家公司总共才约400亿元。

另一方面,对投资者有交易门槛限制,限制小投资者进入的考虑。我们判断,中国创业板对投资者的限制可能借鉴海外。美国PORTAL交易系统采用的合格交易投资者的制度,只允许合格交易投资者进入交易,因为相比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则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去为投资决策作充分明确的判断,控制交易的风险。

创业板为A股带来新动力

创业板对A股的正面影响,可以通过估值的行业示范效应、以及推升部分受益于创投业务的A股公司业绩,为A股市场带来新动力。海外创业板的经验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以科技型公司和中小型企业为主,且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具有高成长性,从而,也获得较高的高市盈率。而创业板公司的高市盈率,有望通过产业的共性,一定程度上外溢到主板同类公司。

从地域来看,创投资金主要聚集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江苏等地。创业板推出后,可能推动区域热点的炒作:一方面上述地域大规模创投企业的上市,对于进一步促进当地风险投资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对于存在业务关联或者相似性的本地A股企业,创投项目上市在估值上的示范效应更为强烈。

此外,创投项目的上市给股权相关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参股创投和类创投A股企业)和业务相关的券商、信托、保险带来业绩支持,从而对A股市场构成利好。

投资机会将从概念转向业绩

创业板的推出,在宏观上有助于推动和引导民间投资流向高端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中的中小企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就业的困难,并促进经济的转型。在微观上,创业板的推出将导致A股创投概念股的分化。

我们不看好那些裹着“黄纸的土块”。没有业绩支撑的纯题材类的公司,不过是投机炒做而已。这些公司的特征是:通过参股创司而间接受益于创业板、创司质地很差、以前从创司取得的受益(比如分红、管理费等)很少甚至没有、未来从创司取得的受益对于业绩的贡献度可以忽略。

从08年底以来,这类创投概念股经反复炒作后,涨幅过大,已经积累了较高的风险。鉴于市场关于热点问题炒作“见光死”的一般规律,随着创业板推出的进程,这些股票将面临获利了结的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