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起源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药起源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药起源发展

篇1

[关键词] 旗县级;中医院;文化建设;发展;作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5-01

旗县级中医院起步晚、环境差、底子薄,医院的医疗设备、技术力量、硬件设施大多难与同级西医综合医院争锋,要想提高中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充分认识中医院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中医院的管理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医院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化中医院管理的重点,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发展优势。

1 中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

中医药的文化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精髓,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天人合一”“调和致中”的价值理念,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使广大医护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思想理念决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发展战略上“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在价值取向上“追求什么、放弃什么”[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职工医德档案,并与工资、职称挂钩。大力倡导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念,使全院上下形成共识,并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

2 中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有主导作用

中医院的文化的核心价值应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手册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内涵丰富,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诊疗行为、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特定礼仪最能体现中医药特色。诊疗行为规范:是开展诊察疾病、处方用药等技术服务的行为准则;言语仪表规范:是员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言语举止、衣着服饰、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同道相处规范:是处理同道关系中所持态度、沟通方式、交往等方面的行为准则;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特定礼仪规范:是医院员工在重大活动或特定场合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坚持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在服务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提高全院职工的综合素养。

3 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能起到凝聚力量的作用

在中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形成、发扬医院精神贯彻始终,在提炼医院精神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医院职工的智慧,发动职工积极参与,重大活动齐唱院歌,使广大职工树立“院兴吾荣、院衰吾耻”的思想。为更好的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我院团支部举办“让青春为证、向祖国承诺”的宣誓仪式,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医师誓言。在“5・12”国际护士节纪念日及护理人员上岗前,悬挂南丁格尔肖像,朗诵南丁格尔誓言,举行庄严地授帽仪式;在历届师承工作开始时,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通过贯彻医院精神、院训、齐唱院歌等多种活动,达到凝聚力量,振奋精神,从而在工作中起到导向、凝聚、约束、激励的作用。

4 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使医院环境大为改善

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中医院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开设中医院文化知识专栏,健康教育宣传栏,介绍中草药知识、中草药煎煮知识,针灸理疗知识,并成立“治未病”科,通过滚动屏广泛宣传中药养生保健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兴趣,庭院中种植中草药,既美化环境又有所收益。在优化医院环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全方位、规范化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不断优化中医医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

总之,旗县级中医院通过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了核心竞争力,以弘扬人文精神为出发点,通过中医院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有效的促进了医院的和谐、稳定、发展。

篇2

脑力劳动也可买卖?

科研外包,准确来讲是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是指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即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学术性或商业性科学机构。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CRO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最开始主要指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Organization,临床研究组织)。当时,随着美国FDA对新药研究开发管理法规的不断严谨和完善,使得药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也相应地变得更为复杂、更为耗时且费用也更高,制药企业逐渐面对来自风险、时间、人力等方面的种种压力。

就一个全球性的期临床试验而言,其耗资至少1000万美元。在时间方面,一个新药从其发现到上市平均约需12年,而开发期的延长就使其上市后享有的专利保护期减短,延迟上市意味着销售收入的减少。制药企业要在这样一个管理愈加严格、竞争愈加激烈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力缩短新药研究开发所用的时间且同时又必须控制成本和减少失败风险。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在整个新药开发过程中获得高质量的研究和成功地把握每一个战略性的决策。

刘新民说,国际上CRO已经从临床研究扩展到包括新药早期发现、药效研究、安全性评价和临床实验,乃至新药注册申报等新药研发全过程的服务。CRO作为一种充分整合外部优势资源的组织,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个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和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新药研发队伍,能最有效地分担风险、节约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促使产品快速上市,是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和风险平均化的产物。

市场前景广阔

CRO虽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在本世纪却取得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制药公司倾向于从外部寻求技术资源以节省经济和时间成本。英国Visiongain咨询公司《药物研发外包:全球市场展望(2011-2021年)》中指出,全球CRO市场2010年为83亿美元、2015年约为162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300亿美元。

经过近20年的发展,CRO在美国已多达300个,欧洲约有150多个。一些国际CRO已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形成了很强的跨国临床研究网络,近年来由于IT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更加增强和积累了CRO在实施全球性试验方面的能力和经验。CRO市场重心正向印度、中国这样不仅拥有大批工资相对低廉的优秀科学家,同时还掌握丰富临床资源的亚洲国家转移。

在我国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第32条中规定:“申办者按国家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临床试验的申请,也可委托合同研究组织执行临床试验中的某些工作和任务。”

刘新民告诉记者,在如此丰富的机遇和广阔前景下,中医药领域却没有一家专业化的CRO。

当务之急是建中医药CRO基地

刘新民更倾向于将中医药科研外包称为中医药科技服务贸易。他解释道,中医药科技服务贸易是利用中医药理论、经验、资源、技术和知识,在境内外为境外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它是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中最具特色、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领域,同时具备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业。其主要职能包括为境外机构提供源自于中药/植物药的保健品、化妆品、新资源食品、药品等所需要的原料提取、样品制备、生产工艺、质量标准、药效评价、安全实验及临床研究,以及在境内外提供中医药产品注册申报等服务,涵盖了中药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等全过程。

当前国际服务贸易日趋知识化、技术化和资本化,中国服务贸易内部结构失衡的现象长期存在。刘新民说,发展中医药科技国际服务贸易,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提高我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当务之急,刘新民认为是建立中医药的CRO基地。

多年来走访世界各国的刘新民认为,我国中医药的研发能力在国际传统医药领域水平并不低,特别是硬件设施条件相当好。但是国际有影响的传统草药/植物药生产企业却鲜少知道中国有能力承担草药/植物药产品科研外包的工作。

在刘新民看来,我国丰富的临床病种资源,相对较低的高智力人力成本,以及近年来在中药产品尤其是复方产品方面形成的质量控制、生产工艺和整体动物药效和安全性研究能力在国际传统医药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都是发展中医药科技服务贸易的优势所在。

篇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21-02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灵魂和根基。中医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发生发展流传演变的过程中无不渗透着中医药文化的气息,也正是中医药文化所贯穿并延续了中医药的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与时俱进、自成一家的完备体系。

传统中医药文化起源于歧黄时代,《黄帝内经》就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问答形式的医书,近现代的中医药文化研究则缘起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医学领域的拓展,如冯友兰的《先秦道家思想与医学的关系》。然而,受一定因素的影响,中医药文化并未被作为特定对象来进行系统考察,也迟迟未被正式提出。

诚然,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作为内在因素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研究的根本动力和迫切需求。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潮更为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发展迎来了蓬勃生机,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研究在中医药学术界渐次开花结果。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和全面的研究与应用,滥觞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主要标志如下:①1993年8月,由陕西中医学院和西安医科大学牵头举办的我国首次以“中医药文化”命名的学术研讨会,并正式出版了《中医药文化研讨会论文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张文教授主编,陕西科技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②1994年4月,由陕西中医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医史文献暨医古文学术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的概念得到初步确认;③1996年8月,由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献分会和医古文研究会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中医药文献、医古文、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分会”作为独立的学术团体正式宣告成立。由此开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每次出版一部中医药文化学术论文集。

随着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和有关学术会议的召开、有关研究机构的成立,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应用便如雨后春笋,迅速开展起来。通过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以内涵研究为核心的不断深化,在体系建设、院校教育、研究机构、中医药企事业单位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民俗文化以及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等方面的工作不断落实和加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对原《医古文知识》杂志进行改造,于2006年3月开创了我国第一份,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份以“中医药文化”为专名的学术期刊《中医药文化》,每年发表大量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打造了中医药文化学术争鸣的主阵地。

大量的中医药文化方面的学术著作、科普文献不断涌现,如《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中医与文化漫谈》、《中医文化溯源》、《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医文化论丛》、《中医哲学基础》、《中医药文化选粹》、《中医药文化基础》、《中医药文化传播丛书-黄帝内经养生堂》、《中医体质与饮食调理》等等。

不容忽视的是,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仍远远落后于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的研究现状,有鉴于此,政府逐年加大中医药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和推出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发挥的政策支持。简列如下:《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医药事业“十二五”规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等。

在如上所述一系列政策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职能部门,积极引导并响应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需求,组织开办大量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历时三年的“中医中药中国行”(2007――2009),是一项全国性的大型中医中药科普宣传活动,紧随其后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2010――2013)继往开来,深化主题-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走“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惠及百姓”的路线。建立“中医中药中国行”专题网站,并开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中医药文化”专栏。

2005年启动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11年制定《“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截止2013年10月,已批准成立16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5个建设单位。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2010年“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1年《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在历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和各省市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的基础之上,于2009年6月组织评选出30位“国医大师”,促进了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2009年6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在各地尤其是中医医院、中医药博物馆广泛建立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科研和展播工作。2011年开始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信息库,组织选聘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至今已举办四期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培训班,建构了中医药文化事业的人才支撑力量。

2012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选评推出“首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文化科普图书”15种。2012年8月则特别创设了以“中医文化学”为名的中医药文化学科(培育)。

篇4

【关键词】: 内伤发热 气虚发热 甘温除热 反治法 热因热用

【正文快照】:

甘温除热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桂枝汤、小建中汤等著名方剂均是该理论的经典实践。“补土派”代表李东垣著有《脾胃论》,该书论述了“甘温除大热”理论,并创制了补中益气汤等名方,从而将这理论进一步推向临床。在现代中医临床过程中也不乏甘温除热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傅骞;;从阴火的病机解析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之理[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董成义,丁荣宽;甘温除热法临床辨治[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年02期

3 朱建丰;;浅谈补中益气汤之甘温除大热[J];光明中医;2011年10期

4 杨频;张元澧;;“甘温除热”法用于补中益气汤中的治则探讨[J];甘肃科技;2005年12期

5 陈本川;;“甘温除热法”治疗持续性高热的体会[J];江西中医药;2008年10期

6 沈培红;陈君峰;;补中益气汤之甘温除热验案[J];山东中医杂志;2009年06期

7 莫静;;甘温除热法的临床应用探析[J];四川中医;2012年09期

8 刘玲;孙维峰;;甘温除热法临床应用体会[J];天津中医药;2010年05期

篇5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循证医学,其证据已普遍作为决策的证据被使用。从最初的临床医学领域扩大应用到护理学、医学教育、预防医学、医疗卫生决策、新药开发、社会医学等领域,循证医学以其科学的理念和实践的方法学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和采纳。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在传统医学中引入循证医学,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传统医学疗法有证可循。因此,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评价已成为临床医学领域的发展方向。

中医学的特色在于重视患病的“人”,强调“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疾病防治理念。整个中医现代化,必定以中医临床医学的现代化为先导,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原动力和核心,从而相互带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基础理论的突破。这种思想决定了中医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防治疾病的干预措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疗效是中医生命力的体现,循证医学方法运用于中医中药的临床研究评价,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使中医的疗效能够得到科学研究的证据支持。通过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使中医疗效的客观性得以体现,成为国际认可的评价模式,使中医临床治疗学的理论与方法得到突破。

众所周知,在临床研究的诸多环节中,设计、实施、评价是三个最主要的因素与环节。实践表明,将循证医学和系统评价方法引入中医药研究系统,优化方案设计、加强实施质控、全面综合评价是确保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研究水平整体提升的关键。

1融入中医特色,优化方案设计

中医现代化首先要有中医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同样需要遵循辨证论治,这就决定了在制定受试者的纳入标准、给药方案和结果评价时需要考虑中医证候因素,否则必将影响假说的合理性与结果的真实性。因此,研究者既须考虑中医药的特点,同时也必须遵循临床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如果研究方法存在严重缺陷,无论多符合中医药理论,也会重蹈“低质量研究”的覆辙。循证医学以其科学的理念和实践的方法学得到医学界的一致认可。

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如何才能做到中医特色和循证医学的有机结合呢?笔者认为,在中医药的临床研究中,必须遵循“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重点考虑评价患者、干预及结局的要素,采用循证医学的评价模式,整合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建立与传统的临床流行病学或循证医学中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有所不同的创新方法学模式。

2完善方法技术,加强实施质控

质量控制在临床研究三大要素中执行难度最大,主要原因不是理念和规范的缺乏,而是实施研究中具体方法和技术的不足。目前,临床研究通常采用“终点管理模式”的小样本短期研究,这种终点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满足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的特点和及时性需求。针对中医药的实际情况,研究合理使用各种非随机试验的评价方法,以提高临床非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如加强对国外知名临床试验评价量表和技术的系统学习,以及针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上重视对不同分析对象的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如非随机化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方法,不同质量层次的临床试验结果在Meta分析中的科学体现,单病例Meta分析方法,多个对照组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方法等。天津中医药大学成功开发的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系统(clinical data managing system,CDMS)和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clinical trial managing system,CTMS),使中医药在临床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将成为中医药与国际接轨的技术保证。

3凸显中医优势,全面综合评价

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严格评价,即评判性地看待临床研究证据。当运用于评价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设计、实施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但这并不是否认中医,相反是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通过发现问题进而提高和完善自己。目前,很多研究是基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往往是仓促上马,研究管理经验不足,导致了大量低质量的研究结果出现,浪费了有限的医疗卫生科研资源,体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

临床研究的全面评价包括结局评价和过程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研究结局评价应重视实验检查,更要重视临床观察;重视局部病理,更要重视整体反应;重视近期作用,更要重视远后效应;重视疗效分析,更要重视疗效整合;重视研究数据,更要重视逻辑演绎。综上,中医药临床研究应避免单纯照搬西医评价标准倾向,注重中医证候效应与生存质量评价,全面体现中医药的多靶点整合调节作用和远后效应优势。

诚然,中医药临床研究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创新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探索,需要国家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研究,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年来的研究实践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接受了临床评价现代科学理念和方法训练的中医临床研究高端人才,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中医大规模临床循证评价的技术规范和试验程序,并已经积累了组织管理、质量控制及多元协调的经验。我们相信,这必将为促进中医临床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必须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临床研究成果,发现问题和不足,有机灵活地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充分掌握方法学技术,逐步分阶段开展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并坚持不懈,以促进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取得更重要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光.对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若干思考.湖北中医杂志,2010,32(7):69-71

[2]商洪才.整体提升中医药临床研究水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6:90-91

[3]刘建平.循证医学方法与中医疗效评价.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7(2): 212-215

[4]施毅.循证医学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6):1-21

[5]郭新峰,赖世隆.对中医药领域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几点看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1):10-12

[6]刘鸣.十年纷争 十年发展――正确理解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11(1):29-33

[7]张艺,王平,张静,等.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思路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5,27(1):41

[8]刘士林. 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化解释框架的创新[J]. 探索与争鸣,2004,2:37

篇6

中医文化,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它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文化,以其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有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学文化构成了中华中医文化的基础和主干。

有了人类,就有了医药的活动。中原地区是中华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伏羲、黄帝时期,就有了医药起源的美妙中华中医文化的源头。

河南是中医的源头,是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人们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了植物药,车渔猎生活中,逐发现了动物药;在冶矿生产实践中,逐渐发现了矿物药。与此同时,又发明了针法、炙法和外治法等。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其标志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相继同世,《黄帝内经》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为后世中医理论之源。《伤寒杂病论》系东汉南阳郡涅阳张仲景所著,该书的最大贡献原则,奠定了临床诊断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的洛阳,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中药学理论。而这三部医药学原完成的,可以说中华医药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原。

南北朝至隋唐进期,中医学得到了全面发展。

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曾长期在中原行医,著有《千金要方》、《千金》大成,对《黄帝内经》有大量征引和深入阐发。同时,他收录了张仲景著作有关伤寒病症的部分,从而医圣文化得以广泛。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的发达兴盛时期,其重心在中原。这一时期医学发展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医政设施的进步,当时都城开封设立“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起来。同时还设立“御药局”、“医药惠民局”等专职药政机构,这一传统至今仍被沿用。

明清时期,由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我国医学在南方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河南仍涌现出了众多著名医家。

宋代以前,河南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中原大地名医荟萃,是名医最多,献最大的地区之一。

中原地区在历史还形成了独特的药文化。产于怀庆府(今焦作市)的“四大怀药”,即怀山药、怀、怀地黄、怀牛膝,距今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众多的中草药中,独享有“华药”的美称,由此产生、发展成怀药文化、怀商文化。

中医学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母体滋养下发展成长的,从传统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积淀起深厚的医药文化,是中华医药文化的根基和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以其高尚的职业道德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成为中医学的灵魂,对整个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药文化的哲理就十分明晰,阴阳学说、五行相生相克、整体宇宙观等哲学思想基础已经奠定。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中原医家所创造的理论价值时至今日仍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其一,阴阳及平衡理论,提出了人体阴阳之气的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和谐学中的和谐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二,五行及脏腑、经络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整体观念与联系的观念。其三,藏象及辨证理论,通过对小体外部现象的观察,得知人体的健康状况,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对本质和现象问题的独特理解。张仲景的辨证论的提出,反映出对差异性问题和分析的独特理解。此外,中医治病包括无病养生和有病调理两个方面,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整体观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总之,中原中医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

中原医学文化以张仲景文化及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辨证论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张仲景的医德观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形成以“仁”为核心;二,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诊疗方法,为中医临床医疗的通用模式,一直是中医诊疗疾病所遵循的基本法则,一直指导着中医;三,承前启后的医方文化。仲景所载方药,被尊称为“经方”、“祖剂”。时至今日,仍为广大医药工作者所喜用。医圣发展,已成为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对中国、对汉字文化圈,乃至世界的医学、人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不仅是界人民的巨大财富。国人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称之为“活人书”。其影响早已跨越国度。进而又形成“伤寒学”、“伤寒文化”。一些国外的医家还专神祠,将此称之为“归宗”。由此可见中原医学文化的魅力的影响。

中原医学文化以其独特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要传承医学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把握其本质特点:文化的内涵,使中医文化真正作为国粹不断发扬光大。

篇7

关键词:李时珍;医药文化;医药产业;思考

中图分类号:R281.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75-03

Thinkings on Li Shi-zhen Medical Cultur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UAN Yuan-sheng,YU Xi-Fan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gang438002, Hubei,China)

Abstract: Li Shi-zhen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doctors and herbologists in Chinese history. His masterpiece,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has been widely spread, which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far-reaching influence at home and abroad. With rich connotation, the later formed Li Shi-zhen medical cul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fore, exploring and inheriting Li Shi-zhen medical culture and developing related medical industry have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Li Shi-zhen; medical culture; medical industry; thinking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汉族,字东璧,湖北蕲州人(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和生物学家,他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他毕生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载于医药史册。深入发掘和传承李时珍医药文化,大力发展当地医药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李时珍医药文化的精神与内涵

1.1崇高的精神

1.1.1大医精诚的道德追求李时珍自幼喜爱读书,十四岁考上秀才,之后的9年内,他3次到武昌应考举人不中,于是毅然放弃了考取功名做官的打算,转而专心学医。并告诉他的父亲,自己“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希望父亲“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以表明他的决心。最终父亲同意了儿子的请求,并认真传授医术给他[1]。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李时珍恪守道德本分,立志做一名“不与草木同朽”的良医,不论贫富贵贱,有求必应,真正做到了大医精诚的道德追求。

1.1.2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李时珍治学十分严谨,科学求实。他在长期的实践中,精研各类本草,广收民间蕴藏的药物知识,反复审核辨认,去伪存真,努力纠正前人盲目抄袭著书、牵强附会的错误。他对所研究的药物,尤其是民间传诵称奇的药物,并不轻易相信,而是亲自调查,详细考证,力辟邪说,以求实的科学态度,驳斥和纠正了前人一些不正确的说法。如曼陀罗花为,传说“笑采此药,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乃亲尝之”,体验确有麻醉之功。他坚持真理,力辟服食水银成仙的妄说,指出“《大明》言其无毒,《本经》言其久服神仙,……《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 [2]

1.1.3济世救民的高尚医德李时珍幼多羸疾,为除病强身,发奋学医。为穷人治病往往不收诊金,深受当地群众爱戴。据《蕲州志》所载:他“托医以寿世”,施诊乡里,享有很高声誉。他研究本草,目的十分明确,只为治病救人。因而每药之后即有附方,认为舍方论药是“有体而无用”。详观《本草纲目》,附方竟多达1万个以上。考虑到“人命至重,贵乎千金,本草一书,关系颇重”,故不畏艰险,实地调查,搜罗百氏,编写是书。书考800余家,稿凡3易,尽毕生精力,终于完成了巨著,足见其济世救民之心是何等坚定[3],医德是何等高尚。

1.1.4感化众生的人格魅力李时珍广纳博采,认真研读了许多著名医药学典籍,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以及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思想,不仅具有独到的医学见解和较高的医学造诣,而且博闻强记,悉心精读“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等儒家经典,兼具超凡的儒学修养和淡雅的高尚人格,为后世立下了“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的旷世佳话,其感化众生的人格魅力深受世人敬仰[4]。

1.2丰富的内涵

1.2.1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李时珍从墨子、荀子等思想家的著作中,学习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并把它们运用到医学实践中,用以批判古代医药文化中存在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等谬论,并扫除了科学研究中的各类思想障碍。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对传统哲学进行了创造性运用,并加以发展,从元气化生万物的思想出发,肯定了 “阴阳调摄”、“五行胜复”、“物性相别”的相互关系,并总结出“天人统一”、“人定胜天”,这些无不闪耀着古代自然哲学的思想光芒[1]。

1.2.2尊重自然顺应天时的生态思想《本草纲目》还体现了较为丰富的生态思想。例如养生,李时珍主张人们应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天时,依据四季变化来调养身体。对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他认为,土地和水对人的性格形成、寿命长短等有密切的关系,饮水要讲究,在雨季里还应有特别的办法养生。李时珍还对环境的各要素及内在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提醒人们要注意天气、地气、人气三者之间的关系,“气之不同,病就不同”[5]。这些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生态文明和个人养生保健仍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1.2.3坚持实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过程中,坚持实践,勇于创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传统医学中不科学的思想和做法进行批判和改进。例如,很多人痴迷于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采取各种愚昧的做法,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李时珍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神仙一说“渺茫不知有无”。特别是对于当时盛行的“丹药”,李时珍认真实践,通过大量实例研究考证,提出“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岂可妄言哉。”,认为服用丹药的做法并不科学。对于“丹沙”,他认为“如火则热而有毒”,“物性逐火而变”,“能杀人”[6]。

2李时珍医药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2.1李时珍医药文化的贡献

在分类方法上,《本草纲目》按照“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原则和从无机至有机、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观点,采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的方法,完全按自然属性进行分类。与传统的按下、中、下三品对中药进行分类的方法相比有质的飞跃,与现今的分类方法十分相近,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药用植物的自然类群,使人们对植物分类的研究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李时珍的这种分类方法,相对于18世纪林奈的自然系统理论,时间上要早200多年,内容上要丰富得多。因此许多学者把这种分类方法称为“古代最完美的分类法”。他在《本草纲目》中不仅新增了本草,还丰富了道家思想,明晰了生态思想,传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

2.2李时珍医药文化的影响

《本草纲目》在出版以后,先流传到日本,后流传到欧美,先后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拉丁文、俄文、朝鲜语等十余种文字,传遍了五大洲。达尔文评价《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东方医药巨典”,并在其《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著作中数次引用,例如金鱼在家养条件下发生变异,鸡七个品种的描述等;鲁迅先生评价该书“含有丰富的宝藏”“实在是极可贵的”;郭沫若在1956年为李时珍题词:“医中之圣”、“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李约瑟说“《本草纲目》是草本系列的最高著作”;清代著名草本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及吴共浚《植物名实图考》均以《本草纲目》为蓝本加以删补。

由于其突出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李时珍得到了全世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1951年,维也纳世界和平理事会将李时珍列为“古代世界名人”;1953年,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李时珍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其雕像镶嵌在大学礼堂走廊的墙壁上;《莫斯科真理报》撰文:“在莫斯科大学的新校舍中有中国科学家的像,这证明了苏联人民对伟大的中国人民拥有杰出的古代文化的人民的深深尊敬”。同时,李时珍对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医药工作者生存发展的良好氛围,时有“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路人皆懂医、指草皆为药”,“公门万户悬昌艾,出城十里闻药香”等佳话流传[7]。

3李时珍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考

3.1进一步发掘和传承李时珍医药文化

整合现有李时珍研究机构,加强对李时珍医药文化的发掘和传承。第一,要加强研究,深入发掘,构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成立李时珍学术思想研究中心,加强对《本草纲目》学术特点和学术思想的研究,探索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新途径;第二,加强宣传,通过多媒体、多途径,塑造和宣传李时珍的光辉形象。2009年8月,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广电总台等单位联合拍摄的46集大型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大明医圣李时珍》,亮相电视荧屏。该剧将李时珍的光辉形象,以及他的家乡蕲春县,较好地展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面前,极大地推动了蕲春的医药、旅游和文化等产业的发展,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承和传播[8]。

3.2传承李时珍医药文化促进医药产业发展

3.2.1大力发展蕲春乃至湖北省中药材种植产业200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建设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基地;在中药材种植方面,要结合农业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一批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强中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全省丰富的药材资源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载药1 892种,其中武当山有400多种,神农架林区有1 200多种,“江南药库”通城药姑山野生药材达千种以上,“蕲春四宝”(蕲竹、蕲艾、蕲龟、蕲蛇)自古以来就是道地药材,这些药材随着《本草纲目》的广泛传播而被世人熟知。因此,传承和发扬李时珍医药文化,充分发挥李时珍名人效应,有利于我省药材资源的发掘,对湖北省特别是蕲春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2做大做强生产加工企业,树立医药品牌李时珍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充分利用李时珍名人品牌效应,对于发展产业、做强企业、树立医药品牌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原产地名称和地理标志具有很强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诸如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德国奔驰车等。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知道蕲春有个李时珍,却不知道李时珍中医药品牌,李时珍名人效应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近年来,蕲春县努力依托名人文化效应,已经做大做强了一批中药生产加工企业,建立了以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首的一批中医药企业,产业涵盖中药制剂、药酒生产、医疗保健、医药物流等,并开发了中药胶囊、冲剂、片剂、丸剂等中药,中药保健酒、药枕、腰带等保健产品,以及药用化妆品等50多个品种,李时珍医药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产业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发展品种的同时,要始终坚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塑造品牌,坚决杜绝和抵制伪劣产品。今后在做大当地医药生产加工企业的同时,还要确保产品质量,树立李时珍医药品牌[9]。

3.2.3充分发挥李时珍国际医药港作用,打造中医药产品流通中心蕲市在宋朝时就开始形成,明代逐渐兴盛,历史十分悠久,闻名全国。1991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蕲春李时珍中药材专业市场”,为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10]。2008年10月10日,深圳金阳成投资有限公司与蕲春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建设“湖北李时珍国际医药港”,该港是以国家级湖北蕲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迁建扩建为核心,以医药和健康产品贸易物流为主题,努力打造长江中下游最大中药材集散地,大别山国家级中药材采购基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药和健康产品贸易物流平台。今后要进一步发挥该港的作用,使之成为黄冈乃至湖北省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港、财富港、信息港、集散港、服务港、休闲港、金融港、文化港和健康港。

3.2.4依托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产业链在深入发掘和传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产业链,如开办李时珍中医院(门诊部、连锁药店);依据其生态思想,开设养生保健机构;从《本草纲目》中筛选产品,开发系列中医药产品;结合李时珍医药文化,发展特色医药旅游。当前,大别山已经初步建立了红色文化旅游线路。相关部门可以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建成一条可以参观李时珍纪念馆、体验中医医疗、参观中药种植、体验中医药文化、购买中医药保健产品的旅游文化专线,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医药文化旅游品牌[11]。

参考文献:

[1] 鄢丽.李时珍的医学哲学思想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1.

[2] 胡庆华.李时珍学术特色及其对中医药的杰出贡献[J].时珍国医国药,2005(3):258-259.

[3] 黄光英,龚.李时珍医药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J].中西医结合研究,2009(2):98-99.

[4]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5] 王玉德.李时珍《本草纲目》生态思想初探[N].湖北日报,2008-10-10(12).

[6] 周彭.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N].中国中医药报,2011-11-23(03).

[7] 钱崇树.我国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J].中国药学杂志,1953(5):193.

[8] 曾祥惠,张孺海,余立鹏,等.医圣故里 健康蕲春[N].湖北日报,2010-11-19(01).

[9] 魏纪林,魏芳,胡神松,等.建立李时珍中药产业基地的实证分析与战略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824-828.

篇8

中药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人生在世免不了生老病死,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活中不断与疾病抗争,从畏惧迷信逐渐实践,不断认识逐步走向理性,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古时候没有文字,人们便师承口授,随着时代变迁有文字之后,这些宝贵经验便得以记录,这便形成了最早的医书。这些医书不断流传丰富,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代代相传。通过总结对比,不难发现这些医书记录的药物中,最多的便是草类,所记载药物的书籍便被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时,本草就已经流行,但是由于保存技术有限,这些被称之为“本草”的书籍都已亡佚,无从查考。现在人们所熟知的最早的本草著作就是《神农本草经》,这便是中药发展的起源。

日本汉方药说起来与中药应属于同根同源。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文化政治都互相影响。据史书记载,汉方药在秦汉时期传入日本。中国医学在传入日本后被称为汉方医学或东洋医学。日本江户时期,日本医学界掀起了研究仲景医学的浪潮。学术上形成了古方派,成为汉方医学之主流,并与后世方派在学术上产生论争,使汉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诞生了日本传统医学:汉方医学,或称东洋医学,日本的汉方药也由此诞生。

二、发展

中药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历史。在西医没有传入中国之前,中药一直站在优势性地位上。随着历史的发展,中药渐渐不受人们重视。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中国的社会性质却依然是半封建半殖民的的社会性质。社会动荡、战乱、经济衰退,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强国。在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的大量涌入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加之民国政府废止中医的政策,严重的阻碍了中药的发展,中药的发展困难重重,但是通过学术医药工作者的努力中药仍有所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药专著有260余种。代表性的有蒋玉柏的《中国药物学集成》,秦伯未的《药物学讲》等等。

日本汉方药的发展也十分曲折。清代,中国医生仍不断到日本行医或传授医学,汉方药逐渐发展成一个明朗的体系。日本明治维新后,受西方影响日本全面引进西方医学体系,从根本上排斥汉方医学,汉方药几乎灭绝。进入上世纪70年代,日本社会出现老龄化趋势,以老年疾病为主的疑难病症越来越多,西医面对如此状况束手无策,西药副作用大价格高,因此汉方医药又逐渐兴起。197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确定了汉方药医疗保险适用制度,批准可以使用中国《伤寒杂病论》中的210个古方汉方生产汉方药,汉方药产业随之得到迅猛发展。

三、现状

据统计,中国药品消费群众主要是城市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后,农村将变成潜在市场。中药包括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中成药。据《2013-2017年中国中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统计,我国有80%以上的城市居民自行购买过中成药。国内市场的需求成为中药发展的巨大动力,中药在中国又流行了起来。

根据日本社会调查研究所的统计资料,1996年至1999年期间,一般用汉方制剂的生产厂家数在逐年增加,种类也增加了600余种。汉方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老年疾病及慢性病治疗,目前使用汉方药的医师已占72%,而其中又有70%的医师用药时间达10年之久,这说明汉方药在日本医学界的重要地位。

四、展望

去年十月,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肯定了中国医学发展的水平。根据我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报告指出,未来十多年,将加速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大幅提高中医诊断与治疗水平,使更多人、更多国家接受和享用中医技术。同时,中国还将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逐步完善并广泛应用中药标准体系,提高中药创新能力。在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国家中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传统药物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工业的根本转变,传统药物也逐渐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中国和日本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与中国相比日本汉方药在产品药剂类型、包装精细度和质量控制以及采用西方制药法等方面均优于中国的中成药。因此汉方药不仅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强大竞争力,也将成为中国中成药的最大竞争对手,对中国传统中药的市场是个巨大的冲击。2007年,第58届日本东洋医学会学术总会在广岛召开。关于记者对于日本汉方医学发展的提问,日本汉方医学者安井广迪医生在大会演讲中,针对日本汉方界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议,他指出,日本医学着乃至世界医学者应该面对“中医学已经成为世界标准”的现实,同时也应该强调日本汉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优势。250年来日本汉方界确实积累了运用《伤寒论》方、《金匮要略》方的超乎寻常的丰富经验。仲景方的临床效果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是有很好治疗效果的方剂群,其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和极大的临床意义。同时他还高度评价了汉方颗粒固定剂型的开发,是日本汉方界取得的一项硕大成果,以此扩大了汉方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他认为,作为日本的汉方医家,应该把日本的宝贵经验升华到理论水平的高度,从而使中医学的世界标准更加充实与完善,日本的汉方医学拥有乐观的前景。

中日两国作为友好邻邦,在各个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往来,在医学方面一直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两国在中药和汉方药之间,应该互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两国医疗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西药中药化,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指标,来研究现在使用的西药,使之具有中药的理论、特性和功效内容,从而不仅能为西医使用,也能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来使用。

一、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划分中医药和西医药,在十八世纪以前,是难于区分的,都可称作民间医药或民族医药。十八世纪以后,西方各国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化学、化学工业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相继形成了现代的西医药学。西医药学,它是由于传入我国以后,相对于原来的中医药学而言的。西药,就是相对于我国的传统药物—中药而言的。这种按起源或地域来源划分中药和西药,在西药刚刚传人我国的初期,是可以理解的,在现代,随着我国药物科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我国不仅能制造和生产外国人最先制造和生产的药物,同时也研制和生产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这些药物再按地域来源划分,称之为西药,显然是不合适了从中药本身来看,随着科学研究和生产的发展,也在起着一定的变化和发展。那么,到底何为中药,何为西药呢?有的将人工合成的药物称作西药,而树皮草根等天然药物称作中药(或中草药),这种划分,并不确切,因为也有些中药是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为雄黄(硫化砷AsS)氧化后所得的三氧化二砷(As2O3),冰片即是人工合成的龙脑;有的将现代剂型如片剂、针剂等称作西药,传统的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种区分,也不合适,因为西药也有散剂和类似汤剂的合剂等,同时现在有些中药也制成了针剂、片剂等现代剂型;有的将成分结构清楚的药物称作西药,成分结构不清楚的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西药的某些格林制剂及一些天然药物如大黄扮等,其成分结构也不完全清楚,而中药也有好多是成分结构清楚的,如冰片(龙脑),?砂(氯化铵)等。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应当结合不同的医药学体系来划分: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术语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中药;以现代科学术语来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西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西药。据此,即使一些常用中药,若只考虑其西医药理论体系下的性能和功效,并按西药来使用,则亦应称之为西药。同理,若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它们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木语所表示的中药特性、功效及使用规律,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那么,就成了中药。

二、西药中药化的内容总的来讲,就是使西药学具备中药学的内容,即具备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所表示的药物特性、功效和使用规律,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使用。具体内容有:1.西药本身的中药特性:中药本身有其特有的药性。尽管对中药药性的范畴,各家看法不一,但比较公认的应包括性味(即四气五味—寒热温凉和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按脏腑归经及经络归经)和升降沉浮。这些内容是中医药学体系对中药本身性能的特殊表示方法,是中药本身所含化合物的功效规律表示,从而成为中医根据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整体辩证论治观点选用药物的基本依据。而上述特性,到目前为止,是西药所不具备的内容。那么西药,尤其是单体化合物的西药,是否同样具备如上特性,应当作为西药中药化研究、总结、归纳的内容。2.西药功用和主治的中药表示:中药的功用是针对机体的证而言的,如解表药(单味药)和解表剂(复方),是针对机体的表邪证而起治疗作用,即具解除表邪的功用。机体在大证下又分小证,如同是热证,则有胃热证、肺热证等,而针对小证又有相应功用的中药。至于主治,则是指用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中药治疗效能,如知母可治肺咳骨蒸,黄柏可治阴虚亢热。中药的主治是在功用统帅下而表示的治疗作用的具体化,例如黄连,功用为清心火、燥脾湿、凉血、止泻、厚肠等,主治热病泻痢、心烦、胸痞呕吐、消渴、痈肿疗毒、目疾目赤等。这些用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药物功用和主治,目前西药尚不具备,应当研究。3.西药配伍使用规律的中药化研究:药物的配伍使用规律,不论在中药学还是在西药学,都是比较重视的。但在不同体系,各自规律又是不同的。中药在配伍使用时,最突出的是中药学精华之一的复方使用。中医在使用药物时,按中医药学理论,根据机体状况,进行辩证论治,依辩理、立法、组方、选药(即理、法、方、药)的程序,层层深入,步步具体化。在组方选药时,又按君、臣、佐、使的要求来处理,主次分明,方中药物由其内在的规律性构成一个整体,使处方的整体性与机体的整体性相对应,从而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西药以复方使用时,其方的整体性往往不如中药复方的整体性那么突出和严谨,通常是按每个西药的独立功效,针对机体的不同病症而应用相应药物,那么,西药在配合使用时,是否也有一定的类似中药的复方组成规律是?这也西药中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药物配伍使用规律,还有另一种内容,即某些药物配合使用时使疗效或毒性有所变化,如中药的七情合和(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以及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十八反、十九畏,同时还有配伍禁忌。西药虽无七情合和、十八反十九畏之说,但在配伍使用中的关系已包括了这方面的内容,如从生物活性考虑,有的药物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或减低毒副作用,称作具有协同作用,有的药物配合使用能减低药效或增强毒付作用,称作具有拮抗作用。有时从物理和化学变化来考虑,如有的药物配合使用,增加溶解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有的则产生沉淀,不利吸收;有的配合使用,使稳定性增强,有的则使化合物破坏等。西药在这方面的配合使用规律,比中药研究的深入,亦较准确,因此,在西药中药化时,可保留这方面的内容。4.西药制剂的中药化问题:西药制剂,更确切他讲,应称之为现代制剂。现代制剂的中药化,并不是要把现代制剂再改成中药的传统制剂,而是说,涉及到制剂的有关问题,再结合中医药理论进行一定的研究。中药剂型选择,是根据药物性能和临床使用要求而定的。如“元(丸)者,缓也”,“汤者,荡也”,就是说,急性病或者是为使药物尽快发挥作用而选用汤剂,慢性病或者为使药物作用缓合、持久而选用丸剂。这只能说大体如此,如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并非“荡也”;三物备急丸等,也并非“缓也”。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中药传统剂型相对于西药剂型或者说现代剂型为少,适用范围也相对较窄,而近展起来的很多药物剂型,更能适合不同药物性能和临床使用要求,如注射剂,它往往起效更诀,又便于昏迷状态病人使用。这些现代的药物剂型,已逐渐应用于中药制剂。这些称之为西药制剂的现代制剂在中药中的应用,也带来了好多新问题的出现。例如中药的苦寒药,中医认为苦寒伤脾胃,能引起纳差(食欲减退)、完谷不化(消化不良)或便溏。这在古代仅能制成口服制剂,似可理解,但如果将苦寒药制成注射剂,采取非胃肠道给药,是否还伤脾胃,就是值得研究的了。5.其它:(1)西药的颜色、质地、性状等表观特性是否也具中药的特性和功效?按中医药学理论,中药的颜色也表现相应的中药特性和功效,如白入肺、属辛、能燥。也有质地坚硬为重镇之剂的说法等。这些很可能并非完全如此,有些亦可能为中药学的糟粕部分,但有的表观特性还是应给予一定的考察,如物理性状的挥发性等;(2)毒性。西药往往因有坚实的实验生物学基础,其毒住可以半数致死量、中毒剂量和具体毒副作用等表示,这比中药的大毒、小毒等表示,是具体而精确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保留;(3)剂量。中药使用时,所用剂量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机体状况一证、配伍药的不同等,从而剂量变化较大,如附子一般用3~9克,但也有用几十克的,甘草剂量有用0.3~45克的,相差150倍。西药剂量往往从考虑浓度,即有效浓度出发,而对机体状况及药物配伍制约考虑不够(近年已开始重视),所以,也应从中医药理论对西药剂量进行研究。

三、西药中药化的基础和基本研究方法西药中药化应包括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从而解决西药能不能中药化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西药能够中药化。不论西药还是中药,它们都是由化合物分子组成,决定着药物的性能和功效。而从这些组成分子的情况来看,不论西药和中药,都有单体化合物和混合物:都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都有成分结构清楚和不清楚的,这就是西药和中药的物质同一性。既然中药具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示的特性和功效,那么,西药也应具备。西药和中药的作用对象都是人,用来防治人的疾病,这是西药中药化的生物活性基础,亦可称疗效一致性的基础。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可经过现代科学水平的研究,能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术语来表示其性能和功效,可治疗西医药学术语表达的疾病。同样能用来防治人类疾病的西药,亦应可以用中医药学术语表示其中药特性和功效,从而按中医药理论使用。由于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一些西药在临床使用中,在有些情况下,按照中医辩证论治中一定的辩证分型疾病才有较好的疗效,或者说表现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例如考的松,人们已从临床注意到,它对肾阳虚病人效果较好,对肾阴虚患者效果不理想,这说明它具有补肾阳的功效。再如阿托品,患者服后表现颜面红赤、热感、口干等,这正是中医药学热性方面的中药特性。这说明,有的西药在广泛临床基础上,已开始暴露某些中药的特性和功效。西医学习中医,是西药中药化研究的人才基础。这些年来,很多西医学习掌握了中医药和西医药两套理论体系,并有临床经验,尤其对西医药更熟习,因此,这部分医药工作者若进行西药中药化研究,那是较方便的。从中医讲,在现代的西药中药化研究中,互相协作,共同研究,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西药中药化的研究方法,要围绕其临床疗效来进行。但科学发展到今天,不论中药和西药都积累了大量资料,因此可选用多种研究方法。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从根本上讲,是由其临床作用归纳出来的作为西药,一般都已经过较充分的药理学和临床学研究,积累了关于功能、主治、适应症;毒副作用、禁忌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因此,将这些结果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归纳,赋与相应的中药特性和功效,是可能的。这在很多中医药文献中均可见到。就拿中药的重要特性——“性味”来看,就是不断在前人临床效用基础上而总结归纳,最后确定的。如(本草衍义)云:“秦艽,《本经》谓之苦平,而《别汞》加以辛及微温,以其主治风寒湿痹,必有温通性质也。然其味本苦,其功用亦治风热,而能通利二便,已非温药本色。后人且以治胃热黄疸烦渴等证,其非温性,更是彰明较著。”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将西药按中药理论体系,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指标,进行深入细致的临床研究,认真观察和总结,从而确证并归纳相应西药的中药特性、功效和使用规律。此种研究,可根据具体药物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进行,①对目前已被注意到暴露了某些中药特性和功效的西药;先进行临床确证研究,同时有计划地研究、归纳其它方面的中药特性和功效,使其全面中药化;②对从文献研究可归纳出相应中药特性和功效的西药,通过临床确证归纳结果的可靠性,并进一步使其完整:③对如上所指以外的西药要有计划地开始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它们的中药特性和功效,为进一步总结归纳提供资料;④在具备中药特性和功效的西药较多的基础上,再研究配伍使用规律等其它中药化内容,以达西药的充分中药化。为了使这一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最好先重点选择性地进行研究。如可先对已开始暴露中药特性和功效的西药和作为西药使用的中药有效化合物等进行研究;创立符合中医药理论、能反映中药特性和功效的实验生物学模型和指标,进行西药中药化研究。总之,西药中药化,是一件新的工作。它不仅有助于推动中西医结合,亦有助于中西药学的丰富和发展。西药中药化是有光明前途的。

篇10

关于原公私合营企业、合作商店原业主索要、强占营业用房问题,原供销合作总社和商业部曾于一九八一年三月五日以(81)供基联字05/118号、(81)商层联字第5号发出《关于合作商店入股房产坚持不退还实物的函》。两年来,部分地区强占营业房屋的情况有所缓和,但是还有些地区的情况仍在发展。为此,我们共同研究,并向最高人民法院征求了意见,拟定了《关于索要、强占原公私合营企业、合作商店营业用房问题的处理意见》,已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研究执行。

关于索要强占原公私合营企业、合作商店营业用房问题的处理意见(摘录)(1983年2月20日)

一、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时,经过清产核资,将流动资金和营业用房、设备以及其他经营用具等固定资产转为公私合营企业的资产,国家已按年息五厘发给定息,定息发至一九六六年第三季度。公私合营企业的资产(包括原来核定投资的房屋)已属国家所有,不应退给本人,这是党和国家的既定政策,不能改变。至于一九八年从原资产阶级工商业者中间区别出来的劳动者的股金,按照中发〔1979〕84号文件的规定“以后再议”。无论以后股金如何处理,原则上也不退还已入股的营业用房等实物。原业主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退还。强行侵占已属国家所有的房屋是违法行为,必须说服他们自动搬出。坚持不搬的,应依法处理。

二、原来家店不分的商店,一部分房屋虽然经过清产估价,但事实上并没有入股,也没有领取定息,至今仍由原业主住用的,其房屋所有权应归原业主所有。已经折价入股并领取了定息,房屋一直由原业主住用的,可以维持现状,但产权为国家所有,应适当收取租金。

三、原小商小贩参加合作商店时折价入股的营业用房、设备和其他经营用具,是集体所有的财产,其折价金额已转为私股股金。国务院一九六二年十月四日批转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国营商业、公私合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的小商小贩下放农村参加农业生产的意见的报告》进一步明确规定:“下放农村参加农业生产的小商小贩的原有股金,应当退还给本人,但一般不退还实物。”现在重申:在退还股金时,一律以当时核定股金(包括固定资产的折价金额)为准,只退现金,不退房产等实物。对于非法强占合作商店营业用房屋的案件,依照本意见第一条的原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