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的优劣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短视频的优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短视频的优劣

篇1

【关键词】抖音;短视频;节目制作

抖音短视频是基于新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其根据移动终端大范围应用的信息环境,系统化使用“信息围人转”的传播形式,改变了观众的收视习惯,对传统电视媒体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传统电视媒体有必要进行节目制作创新,进一步提升收视率,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需要。

一、抖音短视频与传统电视媒体的优劣势比较

抖音是今日头条旗下的短视频平台,其系统自带滤镜、场景切换、电音、舞曲配乐等功能,用户通过简单的方法就能制作出富有节奏感的15s短视频作品,有效地满足了新时期人们的信息交互和展示需要。截止到2020年8月,抖音日活跃用户突破6亿,日均视频搜索超4亿次,日播放视频超过10亿,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短视频APP。据大数据统计,当前抖音用户主要集中在24-30岁,这部分群体超过了抖音用户总人数的40%。由此可见,抖音短视频形式深受年轻人喜爱,同时也表明有相当比例的用户,观看节目的方式从传统的电视媒体转移到了抖音短视频上,这对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制作与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从抖音短视频节目制作来看,其充分利用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在减少制作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用户对生活的趣味性表达,满足了用户的表演欲望或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相比抖音短视频,传统电视媒体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具有较为丰富的节目制作经验,节目制作流程规范、严格,制作设备先进且行业人才储备规模较大。同时,受众较为信赖,公信力和权威性较高。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节目受到了较大冲击。一方面,传统电视节目使用固定的策划、制作模式,对于现代年轻群体而言,这种节目制作方式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另一方面,传统电视节目的播放具有较强的时间限制性,节目播出的周期较短,受众单一。此外,新媒体环境下,部分电视台加快了节目的更新速度,希望通过加快更新频率来弥补信息量少的问题,但在节目更新过程中,所播放节目的表现形式不够丰富,这使得传统电视节目的发展遇到瓶颈,已难以满足用户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二、抖音短视频对传统电视媒体节目制作的影响

(一)内容形式方面抖音短视频的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中资讯类、网红类是两种较为常见的内容形式,这两种内容在特征上有较大差异。其中,资讯类侧重于拍别人,其与媒体的性质基本接近,而网红类短视频侧重于拍自己,接近于自媒体范畴。仅从网红类短视频层面来看,传统电视媒体并不具备优势,但在资讯类短视频层面,传统电视媒体包含了娱乐、体育等诸多内容,涉及面较广。抖音短视频内容形式对传统电视媒体节目制作的影响包括:其一,应重视节目内容选题设计,要求所拍摄的内容符合时代特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二,抖音短视频时间多集中在15s内,这符合人们零碎时间的利用规律,故而在传统电视媒体节目制作中,也应有意识控制节目时间,确保人们能在零碎时间观看传统电视媒体播出的内容。其三,抖音短视频能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传统电视媒体在节目制作中应选择类似内容,让人们在观看之后能够留下印象,达到文化消费与娱乐休闲的目的。

(二)互动性方面传统电视媒体商业模式尚未形成闭环,这使得其广告盈利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较大冲击,不仅影响了传统电视媒体内容生态的拓展,而且给产业链打造带来诸多不便。相比于传统电视节目形式,抖音短视频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在这种互动性影响下,抖音短视频的商业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抖音短视频利用其互动性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使得用户观看视频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通过抖音短视频,创作者可实现广告投放、产品推销等活动,这种带货方式与人们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满足了大众的需要。

(三)创新性方面抖音短视频在考虑受众特征及需求的基础上,对节目制作流程进行了优化。考虑到抖音平台用户多为年轻人,抖音短视频可从以下层面进行内容创新:首先,抖音短视频多为动感较强的画面,其通过运动镜头实现了多个场景的无缝衔接。其次,在剪辑方面,年轻用户所使用的剪辑方式更新颖。美颜、抠像、自配乐、卡点等多项自带功能为内容的趣味化展示奠定了基础,符合新生代群体的消费需要。从这一层面看,传统电视媒体还应对制作流程加以创新,以此来呈现有趣且为人们喜爱的节目内容。

三、基于抖音短视频的传统电视媒体节目制作

(一)创新节目制作理念电视媒体主要面向大众传递一定的资讯或提供文化消费产品。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要在节目制作层面有所突破,需借鉴并学习抖音短视频制作方面的经验。首先,在选题方面,应考虑用户群体的特征,做到电视节目与用户特征相符合。譬如,面对年轻群体,应选择与年轻人相关的题材进行节目内容设计,确保节目内容新颖且与年轻人有较大关联性,增强年轻人的喜爱程度。其次,应注重电视节目的互动性,能吸引普通百姓参与其中,通过开通网络互动平台,与观众进行积极互动,丰富节目表现形式,解决观众审美疲劳问题。最后,在节目文化属性层面,应通过具有娱乐性的节目,展示情感、爱心、分享等题材的内容,进而吸引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观众的引导。

(二)整合节目制作资源抖音短视频拍摄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这从源头上保证了节目内容资源的丰富性,并且由于节目资源与观众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保证了节目内容符合观众口味,增强了观众的喜爱程度。基于此,传统电视节目制作应借鉴抖音短视频的资源整合方式,改进节目制作思路。一方面,传统电视节目也有着较为丰富的资源,但这些资源局限于某一特定层面,加之传统电视节目制作比较精致化,这使得部分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新时期,传统电视媒体应做到自身资源与新媒体资源优势的相互借鉴,如在选题层面,借鉴抖音短视频的经验,通过精心制作,进一步发挥传统电视媒体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与抖音短视频相比,传统电视媒体即便完成了优质资源高效整合和节目制作,其在节目传播层面也有一定缺陷:节目传播形式较为单一,这使得较多的群体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观看完相应的节目。对此,传统电视媒体在资源整合中,应注重平台资源的有效性,如在完成节目制作后,可选择抖音平台播出,以进一步增强节目的推送效果。

(三)节目制作过程的创新不论是抖音短视频还是传统电视节目,都应注重节目制作方法的创新,以此来获得高品质的节目内容。相对而言,抖音短视频具有较为丰富的制作手段,其展现出来的视频内容也较为丰富。反之受固定制式以及标准的影响,传统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不够丰富,难以满足观众的实际需要。基于此,可在短视频技术的支撑下,进行传统电视媒体内容制作手法的创新。通过借鉴制作手法创作出全新的节目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

篇2

2016年优酷上线网大1500余部,仅次于爱奇艺的1780部。面对2017年网大行业从爆发式增长步入理性发展的新阶段,优酷电影负责人刘开珞认为,网大的市场规模已经初步形成,监管政策越来越明晰,现在是入局的好时机。

刘开珞向《综艺报》表示,处于网大产业核心位置的视频运营平台不仅要做当下的事情,更应该在未来的内容形态和商业模型上做探索,让合作伙伴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网络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

“HAO计划”多方共赢

“起风了,欢迎大家跟我们一起兴风作浪!”优酷在4月18日会上发出了这样的邀请。

刘开珞表示,对于优酷这种体量的视频内容平台来说,任何单一品类的内容对平台的整体发展都只是起到一部分作用。“剧集的拉新能力和提高用户黏着度的能力比较强,电影在引导续费方面的作用更大,综艺更多地带动流量和娱乐性,短视频的传播效益更强,任何单一品类都应该做好。只是在电影这个类目上,我们对网络电影有一些格外的关注,因为它是更符合快速增长的新兴需求。”刘开珞如此定位网络电影在视频产业中的作用。

在刘开珞看来,网络是传输渠道,而不是定义电影的一种方式,网络电影本质上仍是电影形态的内容,既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行,也可以在院线平台上发行。优酷“HAO计划”的核心要义是将内容和用户连接起来,一方面帮助用户找到更好的内容,另一方面把优质内容推给适合它们的用户。

从这个意义上讲,优酷要做的事情与传统影视行业中的院线类似,实际上是个网络院线。而这个网络院线是对所有内容生产者和所有内容类型开放的。

“HAO计划”偏重IP养成和构建内部联动, “网络电影”是联动中介。优酷希望通过“HAO计划”,寻找最好的制作合作伙伴,将阿里文学的文学作品IP拍摄成网络电影,阿里大文娱生态可以给予资金、商务融资、整合营销、上映渠道等方面的支持。“我们源头有内容,中间有服务,尾端有平台,要做的只是寻找好的制作团队。”刘开珞说。

通过“HAO计划”,优酷还将打造自运营开放平台,网络电影生产者可在优酷开设自己的“店铺”,上传电影后,自主定价并在“店铺”里运营,吸引粉丝,接受打赏。各项收入可在后台自动结算,构建“自成长体系”。

在已经落实的计划中,优酷、阿里文学将联手芒果娱乐,把作家马伯庸作品《西游摇滚记》改编为系列网络电影。另一部来自阿里文学的IP《刑凶手札》将由泰海影视改编,导演沈严担任监制,打造中国版《神探夏洛克》。两个项目都将于今年独家上线优酷。

多元分账模式 多维度计量收益

不同于爱奇艺锁定会员付费分账模式,优酷正在探索更多元的分账模式。正是因为看到了网络电影商业模型上的一些新的可能性,优酷认为当前这个时间点是集中发力的好时机,并在“HAO计划”中提出了新的网络院线收入分成方式。

刘开珞分析了当下网络电影行业的痛点,认为单凭播放量分账的模型,会导致网络电影只要片名刺激、海报吸睛、能让人看够前六分钟就算“成功”了,缺乏提升内容品质的动力。因此,优酷引入“播放时长”和“会员拉新”两个维度,依靠受众对内容的深度反应建构新分账模型,多方评估一部网络电影的贡献。

“六分钟付费分账基于传统影院购票的计次模型,但对于互联网视频用户来说就不是很科学了。”刘开珞认为,网络电影主要在移动终端上观看,可能会出现被打断、多次观看、快进、中途停止观看等各种各样的情况,与传统院线电影的观看方式大不相同。因此,优酷在新模型中加入了“时长”这一维度作为计费的重要标准,因为互联网用户对视频的实际消费是以时长为基础的,其核心是视频内容占用了用户多长的观看时间,而非次数。

为此,优酷设计了一个计量收益的多维度公式,将时长、点击量、拉新等数据都纳入其中。酷希望通过这一多维度的公式,让好内容真正获得好收益,推动行业回归内容价值,直接刺激网络电影的精品化进程,促进市场更加健康。

刘开珞透露,目前新的收入分成模型还在试验当中,很多合作伙伴积极响应参与试验。“我们已经将之前的数据跑了一遍,结果基本OK,接下来可能还会再跑两三个月,等更多的数据出炉后就能看到新模型的优劣势。”

篇3

关键词: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在线开放课程;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同步发展,教育行业也产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在教育文化、教育形态、教学理念等领域均受到信息技术的深度影响,“互联网+教育”已成为现阶段教学改革中的新方向。在该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应运而生,不仅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保障了教育公平,而且提升了教育质量。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是一门面向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因该学科课程涉及领域较多,知识点相互交叉,具有认知性强、知识点繁多等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学效果不理想[1]。基于此,学校开展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不仅克服了教学时间、地点的限制,并从时间、空间领域中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机会,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取得较好效果。

1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探索

1.1在线开放课程前期工作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不仅局限于素材的设计、制作工具的选择,更取决于教学设计的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前,需立足于教学知识点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将课程中关键知识点、技能、实践原理等重新整合、分类归纳整理,保障在线课程知识的全面性及技能的针对性[2]。基于学校往届毕业生的岗位技能需求、工作的实际情况调查分析发现,应变片对物体质量的检测、氧气测试仪的安装与使用、霍尔传感器的安装与使用、光纤传感器的调节与使用是岗位领域中较为重要且常用的知识点,在该些知识要点的教学中,深化了教学内容的开发、制作。为了进一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不断寻求与各相关企业进行交流合作,教师实地考察各个传感器的实际应用环境,在掌握传感器工作状态、安装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将现场数据、环境、实际操作过程等内容进行拍摄,与企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等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制作成相应的动画或视频,纳入教学,作为实际案例素材。

1.2教学安排

1.2.1课前导入课前需将教学内容通过以短视频、微课、小组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对教学中基本内容、知识要点等方面的整体性认知,明确教学任务目标,让学生能够借助学习平台、电子教材等资源进行课前自主学习[3]。

1.2.2课堂教学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中,可融合小组协作的学习方法,基于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开展小组式教学,每组实施组长轮流制,优化组内学员的分工,并对教学任务进行分解,由小组团队共同完成对各类资料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各小组成员可通过平台进行演示,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待小组讨论结束后,再通过短视频、微课等资源进行知识要点的强化和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要点、实践技能,提升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4]。

1.2.3课后学习教师完成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后,需借助网络平台实施教学资源的共享,建立在线开放平台。将教学资源上传至网络,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唯一编号,并将其二维码粘贴在各教室、实训室中,便于学生扫码后进行观看,使其不受任何地点的限制,反复研习、强化知识要点和技能,完成对知识要点的学习和总结[5]。小组长可将设计方案、报告总结等内容,上传至教育在线平台,实现教学数据资源共享。

1.2.4建设传感器应用专题网站通过网站的功能模块,组织学生使用该网站提供的资源,可通过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打造模块建设、主题建设,收集国内外高校关于传感器课程的精品教学资源,将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知识的重构,提升学生对该专题知识的整体性认知,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6]。如设计教学视频、电子课件等,并整理不同类型传感器在不同领域中的典型运用,提升学生对传感器的整体认知,缩短实际生产与教学之间的距离。

2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教学策略

2.1板块教学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是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程之一,在线平台教学模式的开展中,需做好常规教学与在线平台教学的融会贯通,以最大程度发挥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优势[7-8]。建立有效的交流沟通渠道,通过留言、班级群等渠道,收集学生对在线平台教育内容的反馈,提升教学质量。另外,教学中基于该课程的板块化教学内容,开展不同板块的案例教学。例如,在光电检测方面,需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光电传感器的工作运转原理、特点等,并通过光电传感器在各领域的应用,拓展学生的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专题网站的学习拓展;并在动态教学模块中,了解光电传感器的发展、应用现状,并对光电传感器的不同类型、品牌、特性等方面差异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消化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也可通过自主学习专题网站来拓展学习任务、总结学习报告等,鼓励学生深入分析光电传感器如何替代以及替代后优劣势的对比等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核心观点。

2.2优化教学管理

在线课程教学中,需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管理模式,确保课程建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课程质量。因此,需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设计培训,保障线上线下教学的互补,并鼓励教学管理人员优化教学管理方法,学习数据挖掘技术,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和评价方法,整合公共教育服务功能,组建优质的教学服务体系,以便为教师提供及时性的帮助。为进一步确保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需基于国家政策要求,主动承担教学质量保障义务,制定规范的制度和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学习支持、技术支持、质量监督体系,规范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基于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质量标准、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确保教学设计的规范性;制定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3在线课堂教学的应用展望

3.1构建一体化教材

充分意识到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将互联网教学资源和课程教材深度融合,建设互联网教学服务和云平台有机融合的数字课程,满足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课程教学的发展。

3.2建立区域联盟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资源管理方面相对封闭,开放、共享、合作理念认知程度参差不齐,优质资源共享、公平教育的教学目标尚未实现。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推进课程共享方面的作用,并积极引导各企业参与,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各高职院校需建立自己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增加课程数量,提升课程质量,建立区域联盟合作发展机制,使其在未来竞争中占领最高点。

3.3打造虚拟教学资源

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全景、增强现实、视频等资源,采用三维形式展现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通过模型交互等方式,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篇4

沉闷了许久的数字营销圈最近风行雷动。除了“网红热”,我们也等未了梦寐以求的“下一个”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只不过这一次,VR的驾临来的太猛烈,把我等这些看似高深实则浅薄的数字营销狗整懵了。

“未来,一切的营销,都是为了在场”,这是VR营销最蛊惑人心的宣言,也预示着VR对数字营销的影响巨大而深刻:从内容上,VR内容比文字、图片和视频都更加栩栩如生;在媒介上,VR媒介比报纸、广告、电视和任何屏幕都更加身临其境。而VR营造的“在场感”,力量是巨大的。 Joann Peck和Suzanne B.Shu之前在《消费者研究(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发表的研究表明,触摸到商品的顾客,无论是“真实的状态”还是“虚拟的状态”下接触产品,都愿意付更多的钱购买。VR可以模拟刺激大脑的外部信号,让消费者感觉“真实”和“在场”。它欺骗你的感官和判断,让大脑分不清是哪些是虚拟还是哪些是现实。这种“在场”的沉浸式体验,是VR在数字营销领域内的杀手级应用。

此外,在“讲故事”这个营销难题上,VR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感性”和“理性”之间的更好平衡。大多数品牌都缺乏段子手的好玩和犀利,也没有网红的颜值和深度。缺乏“个性”和“深度”的品牌往往强于对消费者的“理性说服”,而弱于对他们的“感性吸引”。但数字营销不是“奇葩说”,消费者一没有时间,二没有兴趣去听产品的特性分析和优劣辩论。而VR是打通感性,植入理性的最佳媒介。

你为什么要关注VR?

世界变化太快贝塔斯曼数字媒体基金(Bertelsmann Digital Media Investments)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技术普及的速度越来越快电脑的普及经历了10年,智能电话的普及经历了5年,而VR设备的普及预计只需要3年。另据Emarketer的报告,2016年中国市场VR用户数将达到140万,在两年内达到730万。

当一项新的技术从小众走向大众,从极客装备成为街机电器,应该着急的不仅是产品经理,还有市场营销。“消费者就是上帝”,正从一个虚空的口号变成坚挺的现实。消费者是未来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和交换的决策者,也是未来营销方式和品牌关系的定义者。一旦他们习惯了VR,作为品牌,应该认识到流量为王的年代结束了,体验为王的时代开始了。

更何况VR不仅是一项技术。Facebook的CEO和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认为VR将是下一个平台,也是最社交化的平台。虽然现在VR的应用领域主要在游戏和娱乐,但是VR正在快速发展和进化。马克・扎克伯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VR会改变人们生活、工作和沟通的方式。

马克・扎克伯格在今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勾画VR的未来时强调了VR带来的“随时(anytime)”新体验,VR可以让你随时和朋友一起闲逛野餐,也可以让你随时和朋友在私家影院观看电影。VR将为我们构建一个更加自由的社交网络,让人们可以创造和体验任何东西,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根据Facebook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从三星VR设备Gear VR于去年11月份正式投放市场以来,Oculus store平台上已经有超过200个游戏和应用,人们在Gear VR上观看视频的总市场已经超过100万小时。

科技媒体《商业内参(Business Insider)》旗下的智库Bl Intelligence分析说,在未来的5年,VR设备的出货量预计将以99%的年增长率增长。到2020年,VR设备市场份额预计达到28亿美元。这份报告指出,随着设备的普及,VR也将成为未来流媒体甚至电子商务的重要平台。

我们对VR的信心也建立在业界和资本市场对VR的热情和投入上。在全球范围内,做社交媒体的、造手机的、攒游戏的、甚至做福利视频的,不管懂还是不懂,都在重金砸向VR。

VR是否具有社交属性?

这是个关键的问题。数字营销区别于传统营销之一就是好东西能够被分享,好故事能够自发传播。而这依赖于媒体的社交属性。

但是,业内疯传的几大VR营销案例,从Ma rriott酒店的Teleporter到沃尔沃汽车的XC90 VR试驾应用,都是“单机互动”。主流的VR营销应用还处在“自我体验”的阶段,离数字营销狗们耳熟能详的分享、转发、UGC漫天飞的“社交”阶段还很远。

不要着急。在刚刚过去的Facebook F8开发者大会上,Facebook CTO麦克・夏洛菲尔向大家展示了低幼版的“虚拟现实社交(Social VR)”。在会场的麦克・夏洛菲尔邀请远在30英里外办公室里Facebook工程师米克尔・布斯通过Oculus Rift和Facebook跳进虚拟现实世界,畅游伦敦。

他们在虚拟现实的空间互送礼物,甚至留下了虚拟现实世界里的首张自拍,然后通过蓝色的Facebook传送门分享到了Facebook主页上。VR设备甚至可以捕捉表情和动作,实现人们在虚拟世界里实时互动。

VR技术开发公司8 i的联合创始人LincGasking说Facebook的虚拟现实社交演示只是一个开始。他认为用户才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生态圈的关键。用户将为我们创造出虚拟现实世界里的社交方式,而这些是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

VR内容制作公司和分发平台Wevr的联合创始人认为VR天生就是一个社交平台,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数字沟通系统。他说,“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学会的一件事情:计算机的核心是沟通而不是计算。正是基于这一想法,有创意的工程师和企业家开发了Slack和Hangouts等工具。我打赌,Facebook将不断创新虚拟社交的玩法,而我们也将逐渐喜欢使用VR作为沟通和社交的主要手段”。

VR的营销应用场景有哪些?

可以是所有,但很有可能不是广告。但也不能绝对,事情的发展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料。比如,微信曾经一直宣称保护用户体验,拒绝商业化和广告,但是现在微信朋友圈小广告已经满天飞了。

设想VR在营销上的应用,需要有想象力,这是大多数圈内人士的建议。

它是新的内容形式,也是新的媒介,同样也会衍生出新的玩法。

数字营销机构Union Squa re Media的CEO Joshua Keller认为VR不同于报纸杂志、广告和电视,没有对创意的约束。比如,汽车公司可以通过VR为用户提供试驾或者虚拟参观,而不仅仅是广告短视频和介绍。已经或者正在尝试这一营销方式的汽车品牌包括奥迪、宝马、英菲尼迪、沃尔沃,这份名单甚至包括老牌的兰博基尼。

VR内容找谁来做,做完后在哪里?

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VR行业的生态圈。

业内知名的VR咨询和研究机构Greenlight VR绘制的虚拟现实生态地图(Virtual Reality Ecosystem Map)是了解VR生态的入门宝典。这个地图包含了超过150家不同的与VR相关的公司,根据他们在VR产业链的分工分为11个大类22个不同领域。至于浮躁而混乱的中国生态圈,网上也有类似的汉化版生态地图供参考,比如易观智库的《沉浸式VR设备市场产业链地图》。

在VR生态圈,我们除了要关注Facebook,Google,HTC和三星等自成一体的独立王国,还要重点了解处在VR内容制作和分发领域的新锐玩家。

内容捕捉。拍摄VR内容需要专门的设备。VR内容捕捉在现阶段主要依赖于360度摄像机、立体3D摄像机、光场摄像机甚至动作捕捉系统来完成。而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GoPro和Google Jump联合推出的全景摄像机套件。整个套件由16台GoPro相机组成,可以往一个方向拍摄4:3比例的2.7K视频。Jump平台的视频组合的软件,可以自动将这些视频组合成“球形”虚拟现实内容。当然,如果你觉得这套设备太复杂并鄙视“伪3D'’的话,你也可以试一下三星新推出的全景相机ProjectBeyond。这个形似飞碟的摄像机采用了立体隔行扫描拍摄以及3D拼接技术,以类似人眼的方式去捕捉场景,以与基于手机的虚拟现实头显三星Gear VR连接,通过无线网络把画面传送到Gear VR。当然,更专业的内容捕捉利器是Otoy和Lvtro等公司开发的光场捕捉相机。

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 培训资源 开发 对策

一、中小企业培训资源开发现状

培训资源主要包含培训手段(方法)、培训教材和培训教师等内容,三者相辅相成。培训资源的质量尤其是培训教师的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培训效果,培训效果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因此培训资源成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最大制约因素,培训资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但是从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培训资源开发现状不容乐观。

(一)培训方法单一,培训效果不理想

中小企业做培训,基本上理论式和填鸭式教育的居多,从新员工培训到岗位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基本上都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老师在台上讲,学员在底下记笔记。有美其名曰互动式教育的,也多半是讲几个故事、笑话、放几段视频、音乐、搞几个游戏活动,都是为了调节培训课堂情绪,没有寓教于乐和针对性设计培训教案,帮助学员提升本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培训枯燥乏味,学员无精打采,培训效果不理想。

(二)培训教师素质不高,吸引不了学员学习兴趣

中小企业大多没有专职的内部培训教师,也很少从外部聘请优秀的培训教师授课,基本上都是以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兼任培训教师,或者从企业内部挑选一些技术骨干担任培训教师,首先培训教师的选拔没有严格的标准,其次挑选出来的培训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讲师技能培训,开发课程和讲授课程的经验和能力不足,很难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难于实现培训目标。

(三)培训教材质量不高,内容枯燥

培训教材不等于教科书,组织编写一套合适学员的实际的、先进的、实用的教材,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目前大部份中小企业不重视教材编写,以笔者曾工作过的一家学前教育企业为例,该企业有新员工培训和岗位培训课程,但这些培训教材均为PPT课件,从网上搜集的,没有根据企业需要进行调整,导致新员工培训教材出现地产知识介绍内容,针对早教老师的岗位培训课程,基本上以熟悉本部门和岗位职责为主,缺乏岗位技能培训,脱离工作实际,流于形式,让学员对培训产生厌倦情绪。

二、中小企业培训资源开发不足的原因

(一)领导者比较急功近利,培训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和实力的限制,尤其是资金实力相对薄弱,在培训人才上,中小企业领导者比较短视,而且培训效果又不能做到立竿见影,导致在他们观念中形成“培训无用论”、“培训浪费论”;同时因为中小企业人员流失率较高,在员工身上投入的培训经费,容易给别的企业做嫁衣。因此这些领导者不倾向于加大培训投入解决人才问题。据对312家中小企业培训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投资经费只有工资总额的1.86%,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我国中小企业培训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很低的水平。

(二)没有专业的培训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培训机制

在培训管理机构方面,我国仅有42%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自己培训部门和专业培训管理人员的比例更低,即使设置培训管理人员,在培训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也偏低,培训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很难保证。据一份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培训调查报告显示,92%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培训制度方面,64%的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经座谈和深访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训需求方面,没有几家企业进行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很多企业一提到培训,就是来场讲座,外派学习一周等清一色的“单调品牌”,从来或者说很少考虑自身需要,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为培训而培训。

(三)生产任务紧,工作时间长

由于中小企业正处于创业和资金积累的发展阶段,生产任务比较紧,员工工作时间比较长,加班情况比较普遍,重点在应付生产上,很难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培训资源开发上面。

三、中小企业培训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根据培训内容和要求,设计合适的培训手段

当前,企业培训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培训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自身也是各有优劣。要选择到合适有效的培训方法,需要考虑到培训的目的、培训的内容、培训对象的自身特点及企业具备的培训资源等因素。不同的课程内容需要利用不同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知识的传授多以课堂讲授或讨论等方法为主;技能学习以示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较为有效;态度培训则以情景模拟、测量工具和个人及小组成长等方法为主,详见下表:

(二)大力开发外部培训资源

从企业外部获取培训资源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采取的做法,外部聘请的培训教师可选择范围大,可获取到高质量的培训教师资源,带来许多全新的理念,同时对学员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容易营造气氛,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外部培训资源开发的途径较多,除了从从大中专院校聘请教师、聘请培训顾问、聘请专职培训师及脱产培训委托培养外,中小企业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还有几下外部资源可以开发:

1、聘请同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

在行业内领导型企业,有一定的人才沉淀,聘请他们的技术骨干来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可以接触到行业比较领先的技术,实用性很强,对技术人才的培训效果也比较明显。

2、网络教育

互联网资源非常丰富,从网络上寻找培训教师、收集培训视频以及购置培训光碟,选择余地和空间范围更大,像网易公开课、优酷公开课,收集有国内外名校名师课程和很多职业培训课程,可以免费学习;同时像中国网络教育集团等同类的网络教育公司,在线提供远程教育和专业化培训服务,可实现互联网远程培训、多媒体光盘教学,非常便利,成本又低。

3、培训外包

培训外包是将制定培训计划、设计课程内容、选择讲师、进行课程评价等核心职能外包出去的一种培训方式。它能使培训与开发活动以更低的费用、更好的管理、更佳的成本效益进行,其影响面更加深远。丰富的培训形式、适宜的培训效果,企业可以不用再单独设立培训部和招募有关人员,只需要有专人定期检查外包工作,大大节省培训管理成本,迅速实现企业培训工作专业化。

(三)内部培训资源的挖掘

企业的培训工作应该是常态化的,有规划、有组织、有序地开展,尤其是对于已经处于成熟期或需要定期开展培训项目的企业来说,也应该重视内部开发培训资源,内部开发的培训资源与外部教师相比,在某些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如他们对企业文化、培训需求等方面比较了解,而且他们基本上与学员熟识,有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同时培训的针对性会更强,培训过程易于控制,成本相对偏低,容易获得管理层的支持。内部培训资源的开发方式和途径也很多,主要如下;

1、内部培养兼职培训师

从企业内部挑选培训师,他的正式职务并非专职培训师,而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人员,兼任培训工作。对于兼职培训师的选择,要建立一套系统的选拔标准、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一是对学历层次高、业务过硬、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或优秀的管理人才,要善于发现,并有计划、有目的的加以培养,聘请他们做兼职培训师,为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提高其授课技能。二是让那些实践经验丰富、负责经营、财务和技术管理的中层干部,肩负所属专业的培训重任,要求针对专业特点和职工培训需求,策划本专业培训项目、拟定活动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并担负授课任务。

2、建立企业导师制

企业导师制是指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或技术骨干,与新员工或极具潜力的员工建立一对一的辅导和培养关系。从某种意义上,企业导师制和我国传统的师徒制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二者又不完全相同,因为师徒制这一方式更大程度上是老员工对新员工技术及具体业务上的传授和讲解,而导师制是一个概念和制度体系,是一种人才培养及开发机制,涉及职业生涯的指导、人际关系的调解和处理等多方面,通过企业智力层面构建一种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和机制,培养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3、企业E—LEARNING在线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使得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知识在电子世界无所不在。e-Learning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思科CEO约翰·钱伯斯在2000年曾说的“互联网应用的第三次浪潮是e-Learning”,e-Learning因其随时随地的高效性成功地帮助很多企业解决了培训系列问题。在前程无忧公布“2011中国最佳100人力资源典范企业”榜单中,就有92家企业有e-Learning培训平台,e-Learning帮助企业人力资源实现更快、更灵活的配置,可以节省传统培训方式需要支付的差旅费、住宿费等各种费用。此外,企业e-Learning应用的一个很大的价值除了在线学习、学习管理和培训管理外,已经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管理,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是建设“生产人”系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四、结论

目前,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中小企业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因此,当前中小企业应充分挖掘内外部培训资源,丰富培训手段、完善培训教材、建设高素质的培训教师,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切实做好人力资源开发乃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在实际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迎接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晓彤:如何选、用、育、留人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2013年,蛇年,有关移动互联网的各种畅想,将继续铿锵地撞击着全球IT业界。互联网金融的埋种、移动终端的升级换代、4G的上马、诺基亚和微软等大佬的逆袭、腾讯和新浪的商业模式探索,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围绕移动互联网展开。

2013,将是“移动互联网主题创新年”,究竟在未来蛇年中IT世界如何变迁,且看时报记者带来的蛇年IT大势十大预测。

笔走龙蛇:4G元年从此开始

原意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气势很盛。

蛇年新解 2013年是中国的4G元年似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2月2日,中移动在杭州和温州正式启动试商用,不管电信和联通愿意不愿意,4G一定是蛇年通信业最热的话题。

走势分析

今年4G将搅得中国通信市场风生水起,这件事,不用预测,答案是必然的,真值得预测一下的,只有一个问题,4G牌照怎么发。

此前的传闻是,中电信也将拿到TDD牌照,可这显然对原本就是移动市场后来者的电信而言不公平,让最强势与最弱势的两家运营商在同一个领域竞争,结果不言而喻。但如果电信也发FDD牌照,又恐重演3G时代格局,国家扶持TDDLTE的目的自然也难达到。

另一种传闻是,让中电信拿两张牌:TDDLTE和FDD,发展哪一种,自己看着办。这有点像当年的联通,弱势运营商拿到最多的资源,这倒未尝不是一个办法,仅从技术角度而言,两种4G技术有相当高比例的重合度,彼此兼容的基站设备和终端芯片都已有产品面世,建站成本可大幅下降,在推广市场时,电信腾挪的空间也更大,尤其在终端上,电信将彻底摆脱3G时代初期无机可卖的尴尬。

当然,在4G发牌那一天前,任何可能都会发生,再来一次电信重组也不是绝对不可能,所以,尽管猜下去吧,预测的趣味不就在这里吗?

不辨龙蛇:“千机一面”在蛇年

原意是龙是蛇不加分辨,指不分优劣、不分好坏。

蛇年新解 包括苹果在内,智能手机的同质化严重,让老百姓难以选择。

走势分析

三星和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的份额遥遥领先,不过这两位哥们在工业设计上并没有起到什么好的带头作用。虽然iPhone仍然称得上综合评分最高的智能手机,但iPhone 4、4S、5三代产品,外观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让人审美疲劳。而三星在与苹果打官司的同时,拿出的新产品,外观也颇为中庸,看不出什么特色。

剩下的其他厂商呢?除了诺基亚、HTC之外,基本上都围着Android打转。尤其是中低端智能手机,长得几乎一模一样,都是一色的4英寸左右触摸屏,三四个虚拟实体按键。开机看看,也只有UI上略有不同。就算硬件上的区别也不明显,反正都是双核处理器,500M以上摄像头等等,基本态度就是:别家有的,我也都有。

出现“千机一面”的主要原因要归结到厂商不敢于创新,看到别家的设计在市场中吃香,不用脑子,稍微改改就变成了自己的产品,成本多低啊。可是“千机一面”的后果就是消费者无从选择,最后又回到价格战的老路上。

只愿2013年,厂商们不要再短视,抄抄改改又一年,在中低端市场,是时候拿出真正有自己独特气质的产品了。

蛇行磷潜:互联网金融快乐的“卧薪尝胆”

原意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暗藏杀机。

蛇年新解:尽管互联网金融目前市场份额较小,但它们蛇行磷潜,步步为营,最终会对传统金融行业形成巨大挑战。

走势分析

2012年,互联网企业已经发出了进军金融业的信号,虽然传统银行拿着望远镜也看不清它们。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启动了小额贷款项目,截至2012年7月,贷款总额超过260亿元。而人人贷、拍拍贷等P2P网络贷款平台为代表的新生力,凭借2年时间将规模发展到300家;与此同时,央行发放的非金融机构的支付牌照一增再增,累计超过223张……这些数字背后是各家进军互联网金融业的野心。

互联网金融带有互联网的先天优势,其中搜索引擎、社交网络为互联网金融打造出高透明的环境,弥补传统金融行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缺陷。有人预言,互联网金融一旦发展壮大,目标将直指传统金融行业的两大核心,除了信贷,另一个就是支付结算业务。去年,一则杭州的哥启动支付宝收取车费的新闻成了热门话题,当人们探着脑袋看支付宝如何从网络付款工具走进现实生活时,腾讯紧接着再次打破人们的思维惯性,它要做的是打通旗下财付通与微信间的通道,让三亿用户通过微信消费埋单。

试想连买早点、打出租这样的日常小事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埋单”,那么我们离互联网金融还能有多远?2013年,更为多元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将为“暮气沉沉”的传统金融业带来新的活力,为普通人的生活带去更多“可能”。

龙屈蛇伸:龙蛇决战移动之巅

原意:龙受委屈,而蛇的势头增长。

蛇年新解:英特尔,昔日芯片业霸主,可喻为龙;高通,今日手机芯片豪强,暂且喻为蛇,而今日之势,可谓龙屈蛇伸。

走势分析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就在两三年前,在芯片江湖中,英特尔和高通还是一对大哥和小弟。尽管他们在不同的芯片领域发展,但从体量来看,高通市值仅仅是英特尔的一半。而2012年,高通完成了完美超车,小弟把大哥拉下马,坐上了芯片老大的交椅。以2013年2月1日美股收盘价来看,高通市值达到1146亿美元,而英特尔为1062亿美元。

造成龙屈蛇伸的囧境,英特尔只能怪自己失策。7年前的2006年,他们将旗下的移动芯片业务XScale

以6亿美元价格卖给了Marvell,只专注于PC领域的发展。除了决策层目光短浅和战略失误之外,也从侧面看出英特尔的傲慢。

不过,在蛇年中,暂时屈就的英特尔并非没有机会。从单核、双核、四核乃至今后的八核,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更高的处理性能,而工艺和制程正是英特尔的优势。从2012年开始,英特尔面向高性价比智能手机细分市场推出了一系列的低功耗凌动处理器平台和智能手机参考设计。一旦英特尔走出高功耗的囹圄,其反击之势将如虎添翼。

话分两头,高通能在移动市场称霸多年,也有着雄厚的底蕴与资本,英特尔现在真正要学的,不是工艺和制程,不是高通的“无生产线”,而是如何去打造像高通那样的生态体系。失去了先发优势的英特尔,已经失去了众多上下游合作伙伴,如何才能从高通和其他竞争对手那里夺回失去的东西,只能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卧薪尝胆。

蛇食鲸吞:多金电商撒钱买市场份额

原意:像蛇一样吞食,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蛇年新解 2013年,电商之间将继续博弈。垂直类电商因资本寒冬难以维系,综合类电商就像“蛇食鲸吞”一样,一一将其收购或与之合作,不断扩大自己。

走势分析

受国内外资本市场遇冷等因素影响,垂直类电商似乎在2012年一下从夏天跳到了冬天。红孩子被苏宁易购以6600万美元并购,母婴品牌亲亲宝贝与国美达成战略合作,五百城被传已并购到腾讯,走秀网转身跟eBay合作,麦考林旗下麦网跟韩国趣天合资,好乐买被传寻求并购,拉手网、嘀嗒团、满座团等集体入驻京东、淘宝……2012年,未能走出盈利困局的电商行业进入了一个密集整合期。

回看这些“合纵连横”的合作方式,2012年的电商业“蛇食鲸吞”局面实则揭开了垂直B2C危机处境的剧痛伤疤。很多垂直电商一直受资本驱动,自身没有任何盈利能力,只是靠价格和营销推广拉动,造成虚假繁荣;在资本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VC纷纷收缩对电商的投资,垂直电商接连遭遇资本危机。

以红孩子为例,它一方面要在快消品快速周转中获得用户和口碑,另一方面要不断开发高毛利产品来维持利润,但在网购成熟度没有达到一定标准时,这样的设想并不现实。而对于着急百货化的苏宁易购,收购红孩子这件事无疑事半功倍。

短时间内,并购之路不会消失。刘强东说,京东还将考虑收购扩张,扩大品类。苏宁电器也表示,未来苏宁还将继续通过开放平台、投资参股等多种手段开展电商领域的整合。收购容易整合难。有消息称,腾讯因不满五百城的销量,双方的合作一直有名无实。

蛇珠雀环:该是微软“报恩”的时候了

原意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

蛇年新解 过去一年,微软凭着诺基亚的Lumia系列在智能手机系统上占得一席之地。到了2013年,微软是时候该投桃报李,反哺铁杆盟友了。

走势分析

2012年,诺基亚的Lumia系列手机成功打了个翻身仗,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和成绩,这也给盟友微软在移动OS系统上以足够的信心支持。在合作过程中,诺基亚像是一个红了眼的赌徒,将所剩无几的筹码全部压在了微软身上,不仅甘于充当Windows Phone系统的马前卒,而且宁可自废武功砍掉了自家的塞班和MeeGo,更是放弃了安卓,一心一意追随微软。

在诺基亚做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后,其盟友微软反倒始终是不温不火,过去的一年不仅没有给诺基亚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源支持和倾斜,更是背后一刀将诺基亚打了个措手不及WP7系统无法升级、无法向上兼容。在饱遭用户诟病的同时,诺基亚CEO埃洛普恐怕真的是梦未死,心先碎:在放弃了其他退路的时候,就只能一条道走下去,唯有强作欢颜,继续仰微软鼻息。

对于微软来说,诺基亚只是其实现移动端OS系统复兴的一个支点,起码站在昔日手机霸主芬兰巨人的肩膀上,看得也能更远一些。但在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变化下,操作平台没有永远的霸主地位,不思进取的辉煌背后,必然是盛极而衰的隐患,而且摆在诺基亚和微软面前最严峻的问题,莫过已经被后来居上的iOS和Android瓜分得所剩无几的市场份额。

一字长蛇:PC厂商“保持队形”分杯羹

原意:一种用兵之阵,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

蛇年新解 Pc业内竞争惨烈,但却没有出现一家独大,靠前厂商间销量差距不大,排名宛如一字长蛇阵般,也算每个人都能分得一杯羹吧。

走势分析

进入后PC时代,移动终端将牢牢占据主流消费层,PC业内的竞争越发显得惨烈和无奈。

平板电脑出货量超过笔记本电脑,就在2013年?这几乎已是铁板钉钉的事。今年平板的全球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4亿台,PC的没落乃必然趋势。想当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首超“PC+平板”总额时,人们是如此地讶异:口袋里的智能革命就这样来临了?而如今,平板又将“单飞”,PC已实难力挽狂澜。

上网本的谢幕、英特尔停止研发供台式机使用的芯片,这些都是前奏,不过,一个英雄的曲折与没落,总归会写下奋力搏反弹的励志故事。纵观全球PC厂商,绝不会轻易言弃,尽管投票权掌握在用户手中,但只要你坚信“眼光比生活高一点”的信念,“屌丝逆袭”的活话剧也时时刻刻都在上演。“转型”二字对于惠普、联想、戴尔等巨头来说,早已不陌生,但正所谓船大掉头难,尤其是在如今瞬息万变的IT市场,稍有闪失,都会是致命性的打击。究竟是推动多屏互动,还是转投企业级市场的怀抱,抑或将PC产品与手机、平板等融合,都是庞大的课题。

好在,PC厂商们懂得排成一字长蛇阵,“保持队形”很重要,市场份额的相对稳定,更利于他们腾出时间与精力来排兵布阵,精心研发,祭出杀手锏令人期待明星级产品的宝剑出鞘。

骇龙走蛇:虚拟运营商插足通信市场

原意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蛇年新解 毫无疑问,虚拟运营商会是蛇年通信市场的热点,媒体仍会声势浩大地对其报道关注;而苏宁、国美等的进军究竟是骇龙走蛇,还是暗渡陈仓?还很难说。

走势分析

“虚拟运营商的加入,市场上将有望出现低价通话甚至免费通话服务。”专家说出的这类话,让众多消费者怦然心动,哇塞,虚拟运营商赶快出现吧。

类似的期待2009年也曾出现过,当年携号转网政策正式在天津和海南两地试点。很多人都在期待,携号转网实施后,用户突破号码了的束缚,上帝的地位更加稳固,运营商为了争夺“上帝”,肯定会打起价格战、服务战,将自己伺候得舒舒服服的。但是实际情况呢?试点几乎可以被称为失败。

作为虚拟运营商,虽然不需要自己付出巨资进行基础网络建设,负担是轻了,但也正因为此,命门被捏在基础运营商手中。开放多少网络容量、网间结算价格多少,这些都要看基础运营商的脸色。

不要想着虚拟运营商出现后,他们会推出超低价或者免费的通信服务,打价格战只能让虚拟运营商死得更快,不信你就去百度一下,不放心你再谷歌一下,类似的例子真不少,国外虚拟运营商模式较成熟,但失败的例子也同样一大把。

对于虚拟运营商在国内的出现,值得去欢迎,但是千万不要期望太高,否则失落也会很大。

蛇化为龙:云计算要先降虚火

原意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蛇年新解 虽然处处可见云概念,很多企业却往往连什么是“云”都没搞清楚,就“云计算”了。2013年,让云真正落地,是相关企业和部门的重中之重。

走势分析

“现在不谈云计算都不好意思了。”这是一位计算机业内人士在感慨中说出的话。2012年,云计算在政策和市场双方面得到大力推动,四处开花、发展迅猛,云存储、云笔记、云账本、云相册……各种企业,见到云概念都要参与一把。

从规模上看,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大一线中心城市都加入到了“云中心”的圈地战中来,上海的目标是致力打造“亚太云计算中心”,北京的“祥云计划”力争到2015年形成500亿元产业规模。规模大能说明什么吗,在云计算应用成熟的美国,在经历了需求暴增期之后,数据中心的数量从过去1100个削减到现在的300个左右。这其中的经验就是,不要只追求规模的扩大化,避免不必要的。

从应用上看,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云计算能做什么?但是云计算的本质应该就是应用,如果没有应用,再大的规模都没有意义。尽管2012年百度推出了集合云存储、相册及通讯录等应用的“百度云”服务,阿里巴巴、盛大等也有类似的业务,但能够拿得出手的、真正成熟的应用案例却几乎没有。

这一切都表明,虽然表面上各地云计算中心在形式上是动了脑筋,本质上的应用却没多大进步。有数据表明,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到2015年将达到1768 亿美元。如果说在当下的环境中,企业无法再躲开云,而只是把云计算产业看成是一个“面子工程”,那就真到了势必要降虚火的时候了。

画蛇添足:在腾讯的阴影下寻求“颠覆”

原意被用来形容做多余的事,不能锦上添花反而弄巧成拙。

蛇年新解 趁着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各互联网公司给产品添加新的功能,有的独具眼光,有的纯属“画蛇添足”。

走势分析

移动互联网不只是互联网的延续,有人说“事实上它需要的是颠覆,但怎么做,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怎么成功,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失败的。很多应用的开发公司其实本身就在做“画蛇添足”的事情,比如开发“全景拍摄”应用、开发优惠卡归类应用、开发视频通话应用,结果发现苹果在iOS系统的更新换代中自带了上述功能,于是有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