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教育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教育的发展

篇1

关键词: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专科学校:职官教育;艺徒制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源远流长,其灿烂和兴盛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只是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才开始衰败。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特别是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科技的发达与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达是分不开的。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我国古代职业分化程度较低,主要是农牧业,虽然也有官吏、教师、僧侣、手工业者、商贩等职业,但这些职业数量少且多为世袭或半世袭,农民进入这些职业的社会需要少。各社会职业流动十分有限,因此在我国古代没有建立起开放的社会化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仅局限在各个职业圈内进行就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萌芽产生时期

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在我国跨越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历史时期。

1.我国原始社会的职业教育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职业教育的萌芽和先民们最早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在农业和畜牧业方面,“教民以猎”、“教民以渔”、“教民以耕”等职业教育活动十分活跃,古籍中曾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耜,教民农耕”;“尧聘弃……拜弃为农师,封之台,号为后稷”。而在手工业方面,除原始石器、骨器、木器等工艺制作外,还出现了制陶、纺织、房屋建筑、育蚕治丝等专门手工艺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如史书记载:“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蚩尤作兵”和“以铜为兵”的记载标志着我国手工工艺的教育在原始社会达到了职业教育的高峰。

2.我国奴隶社会的职业教育

随着奴隶社会的建立和社会生产技术的提高促使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而手工业的发达和商业的繁荣,使大批奴隶被驱人手工作坊,商周奴隶社会中出现“百工”的记载。发达的手工业生产要求对手工业奴隶进行强制性的技术培训,因此出现了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职业性教育形式。此外,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一部分脑力劳动者成为专门掌管农业、建造业和手工业的官吏,出现了设官分职的现象。奴隶制社会是官守学业,为官之父兼而为师,传其学;为官之子则就其父学,习其所业,于是又产生了在官吏中实行子习父学的职业教育形式。这两种职业教育形式是出现可以看作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萌芽。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通过学校教育、职官教育、世袭家传、艺徒传承、行业教作等多种途径进行,这也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长期兴盛的基础。我国学校教育不仅产生较早,而且职业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始终,最早的“六艺”中的乐、射、御、书、数都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如“数”,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认为数术包括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和形法”六项.即所有表述自然之理和技术技巧以至用宗教迷信来解释自然与人事现象的技巧和技术都可称之为数;而书教也包含了“铸鼎象物”的自然博物知识教育和甲骨刻文等技术教育。

3.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职业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这时期科学技术呈现空前繁荣,手工业内部分工更为细密化.手:厂技术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而私人手工业者的出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再加上私学的快速发展,这些都促使我国古代职业教育进入了第一个兴盛时期。这主要表现在:①大批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朝廷编辑的《考工记》、《术经》和私人编撰的《墨径》等书籍,为职业教育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材蓝本。②私人办学的兴盛拓宽了职业教育途径、丰富了职业教育内容。很多私学实际上就是传授专业技能的职业学校,如墨子创办的私学传授木工与器械制造等手工业技能;许行创立农家学派,设学收徒,著书立说,组织学派,传授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建筑业的“祖师”鲁班不仅发明创造众多,而且也广收门徒,传授技术。③出现了新的职业教育形式。由于奴隶制的废除,奴隶得到解放组成个体经济的家庭进行物质生产,同时也进行着家庭型的职业技能传授,于是出现了家业父传型的职业教育形式。《管子.小匡》曰:“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荀子.儒效》曰:“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这些典籍所反映的便是这种职业教育形式。

(二)我国古代职业教育鼎峰兴盛时期

秦王朝的建立至唐宋时期,我国封建社会从发展走向繁荣昌盛,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也达到了顶峰时期,这主要表现在:

1.教育形式的丰富

首先,先秦时期家业父传的职业教育形式通过官府加以推广。如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都是继承父业从事历史著述的。而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其曾、祖、父辈都是有名的医生,家传基础十分丰厚。其次,出现了设官教民的职业教育形式。“设官教民”是指国家在管理机构中设立专门的部门和官员,负责传播职业知识和工具的应用,指导百姓从事生产。如历代历朝设立的劝农官有治粟内史、大农令和大农司、典农都尉、督农功长吏、司农参军、劝农使、巡行劝农使、劝农司、司农司、行大司农司、营田司等数十种,这些劝农官名称虽不同,但职责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即负责管理农业生产和教民耕种。第三,艺徒制的出现。这一时期手工业技术的传授,除家传和私人授徒外,还实行了艺徒制。朝廷垄断了冶铁、盐、官陶等大量行业,集结了全国最优秀的工匠和艺人,其技术知识在师徒之间通过艺徒制传承开来,据史书记载.唐朝设有“掌百工技巧之政”的少府监;“掌土木工匠之政”的将作监,这两监的职能之一就是培训艺徒。

2.专科学校的创立

专科学校始建于东汉末年灵帝时期,当时称之为鸿都门学,这是一所专门学习尺牍及字画的艺术专科学校。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请南朝宋文帝设立医学校,成为中医专门职业学校的雏形,,唐朝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门类齐全、学制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央官学中的专门职业学校系统包括尚书省国子监管辖的律学、算学、书学等专科学校:尚书省管辖的四种职业技术学校:太医署管辖的医药卫生学校、太乐署管辖的音乐舞蹈学校、太卜署管辖的卜筮学校、司天台管辖的天文、历数、漏刻学校,这些都可算是高等职业学校。另外,在地方官学中还设有府州医药学校,在普通学校系统中设有实科学校讲授自然科学等实用学科。这些教育机构的设立有官办的,也有半官半民的,有中央设置的,也有地方民间设置的,但都有相当的办学规模。到了宋代,专门学校中又增设了武学和画学,各类专科学校招生人数大大超过前代。在历朝的专科学校教育中,有专门的教材和严格的考核制度。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欧洲到公元9世纪才有医学专科学校在意大利创建,比中国约晚二、三百年,而欧洲的实科学校则是在17、18世纪才出现.比我国隋唐之初的实科学校晚了近千年。

3.职官教育的转变

在我国先秦时期,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往往都是通过父传子受的方式传递这些专业性科学技能。如夏商周三代的“畴人”,是指掌管天地神祗物类的官,因这些职务的神圣性、专业性,故而总是世袭的。而所谓的“畴人之学”,即是指那些世袭的专业科技教育,其教育内容包括了天文历法、农业技术、地学、医学等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畴人之学在丧失世袭性的同时,保留了职官性的特点,逐渐转化为秦汉时期的宦学,宦学即古人所说”宦学事师”,是“政教合一”的又一种职官教育形式,求学要人仕途,就教于官府,边仕边学,学习为官之术,秦汉职官不为世卿世禄,宦学不为父传子学.秦朝贯彻的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政策,而汉代则是在官学中贯彻“学而优则仕”的原则在宦学体现“仕而优则学”的原则,官学本着“士先志”的精神施教,宦学则根据“官先事”的方式传授。王充曾对此作过认真比较,“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二者长短,各有所宜”,指出了官学培养的儒生和宦学培养的文吏各有长短。宦学的教育内容除律令、文学外,还包括农田水利、算学、管理等技术知识,标志了“文吏”的职业化要求和水平,而这些在西方国家却是资本主义文官制度建立之后的产物。从畴人之学到宦学则是我国职官教育的一大创举,开职业教育之先河。

(三)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缓慢发展时期

元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衰败阶段,以传播科学技术为主的职业教育也受到一定影响,但仍处于缓慢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

1.传统私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加强

在传统私学教育中出现了研讨和传播自然科学与技术应用的新风气。如元朝朱世杰,他是研究和传授数学的职业数学教育家,著有《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天文、律历和地理学家刘秉忠聚徒讲学,共同研讨天算学术,其学生包括张文谦、王恂、郭守敬等,这些都是元代《授时历》的研制人物。

2.官营作坊中的艺徒制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历代朝廷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机构中都设有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系统,这些官营手工业作坊均采用艺徒制的教育形式培养了大批能工巧匠。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掌管百工技的少府监,每年十月,从刑部都官司的官奴婢和官户中挑选一部分人为工户,送到少府监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手艺。少府监还对不同工种的学徒年限作了明确的规定:“细缕之工,教以四年;车辂、乐器之工,三年;刀鞘之工,二年;……”这是一份完备的职业教育教学计划或大纲。传技师傅从全国各地挑来,代表当时各行业职业技术的最高水平。在皇权命令和物质奖励下,师傅们不得不拿出祖传的绝技。这极大地提高和推广了当时各行业的职业技术水平。

3.出现了大量职业教育的教材

这一时期反映农业技术的教材有《沈氏农书》、《补农书》、《三农纪》、《农言著实》、《知本提纲》和《豳风广义》。反映水稻生产技术的教材有《江南催耕课稻篇》、反映烟草生产技术的教材有《烟草谱》;反映棉花生产技术的教材有《木棉谱》、反映甘薯生产技术的教材有《金薯传习录》等,反映畜牧兽医技术的教材有《元亨疗马集》和《养耕集》,此外,职业教育的教材还有:传授种棉织布的《木棉图说》,传授园林建筑技术的《园治》,传授经商计算服务的《算法统宗》、《盘珠算法》。

4.职业专门学校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这一时期职业性专门学校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学科增多,规模扩大,管理日趋完善。如元朝统治者为提倡农耕,在各地创办了主持教化的“社学”,凡农田、水利、树艺、鱼畜等职业教育都在社会学中进行。据《新元史·食货志》记载:“凡五十家立一社,每设立学校一,择通经者为师,农隙使子弟入学。择年高晓农者为社长,社长专以教劝农桑为事。”社学的创建对组织农民及劝课农桑起到一定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建立的一种兼有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比欧洲国家1723年在英格兰建立的农业知识改进会要早400多年。

二、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艺徒制

(一)对艺徒制的认识

艺徒制是学徒一边从事劳动,一边接受师傅关于操作技艺教育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我国古代的职业教育,除家传外,在官营和私营作坊中都是通过艺徒制来传授手工技艺的。民间的一些工艺技术的传授,也是依靠艺徒制来进行的。在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中,艺徒制是最为普遍、受教育者也最

多的教育形式,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中时间保持最长的教育形式。

艺徒制作为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中最为典型的教育形式,是以奴隶制社会中统治者集中全国功匠艺人建造作坊为开端,在封建社会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兴盛。从西周时的工肆制度到封建社会的行业教做,则把艺徒训练推向了高峰。正是由于艺徒制这种行业内的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其效果远远超过了家业父传型的行业教做,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职业技术传授水平。当然,来自民间的父子相传的技艺知识、经验等,是国家艺徒制的基础,而国家对技术知识的不断总结和著述,又大大推动了民间的职业教育。元代“棉神”黄道婆便是艺徒制传授职业教育的典例。她首先虚心从黎族人民那里学习了纺织,然后逐步加以改进、革新和推广。通过她的推广和传授,到元末时,乌泥泾从事棉织业的居民有1000多家。

(二)我国古代艺徒制的特点

1.艺徒制是一种全程教育模式

学徒要全面掌握一项工作,其内容涵盖工作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培养出的工匠不仅对自己的职业,而且要对整个行业都有全面了解.才能保证工匠的专业水平。因此,古代艺徒制教育贯穿于行业生产的全过程之中,具有全程教育的特征,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人综合素质较高,富有创造精神。特别在古代社会末期艺徒制职业教育培育出许多杰出人才和能工艺匠,他们创造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工艺业,有的产品今天被视为“国宝”,成为我国古代高度文明的重要标志。

2.艺徒制以技能传授为中心

由于古代没有多少技术理论,因此也没有独立的理论教学。但师傅也不是仅让徒弟机械重复操作,他们也非常重视技术经验和行业规范的传授,师傅通过自己演示和在指导徒弟操作的过程中传授技术经验,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行业规范。因此,艺徒制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学生不注重学历,只注重其就业价值,只重视操作而不重视理论原理的追寻。

3.艺徒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现场学习为主

古代艺徒制职业教育是生产第一、教育第二。学徒主要是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边看、边干、边学的。一般过程是徒弟先在旁边看师傅干,了解了生产的基本情况以后,徒弟便可帮着师傅做一些简单辅助活计.徒弟辅助工作干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达到胜任基本工序以后,便可在师傅指导下开始系统工作并逐步过渡到独立工作。但还要继续领悟师傅最精妙的“绝活”,学徒期结束后才成为独立的工匠,其学徒期长短中国有习俗约束。

4.艺徒制中师徒之间关系非常亲密

艺徒制职业教育在早期都是父子相传,然后过渡到师傅收养子作徒弟,最后才扩展到一般的师徒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一种私人性质,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为了保证技艺和秘诀的代代相传,必须加强亲密关系,视师如父,视徒如子。有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是徒弟的衣食父母”之说。“尊师”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准绳。这种“情感效应”对知识技能的授受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它限制了技术的传播范围和对象,有时还会因偶然因素导致技术失传。

5.艺徒制的教育效率较低

艺徒制职业教育属于个别教育形式,徒弟在独立操作之前必须首先要熟悉所有工序。但每道工序又很少单独教授.大多是在完全自然的工作过程中随机学习,因此学习的周期特别长、教育效率低下。

古代艺徒制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教育的规律,它的许多做法对于今天我国职业学校消除“学用脱节”、“手脑分离”、指导无计划性等问题仍具有借鉴意义。

三、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分析

与西方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先进性是非常明显,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行为的强制性

我国古代职业以农牧业为主,特别是农业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历代比较有作为的政府及官吏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家收入,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生产者进行职业教育。因此,推行职业教育便成为一种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国家统治者运用手中的权力,集中国家力量,总结推广来自民间的创造、发明和职业教育经验,使得职业教育技术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齐桓公和管仲执政时期明确规定:士、农、工、商的子弟应子就父学,弟从兄学。西汉武帝为了推行赵过的代田法.命全国郡守派遣所属县令、三老、力田、乡民到京师培训,学成结业后负责教民。通过这种强制性的教育行为,代田法在汉代僻远的居延(今甘肃北部)也得到了推行。北宋太宗时期规定,中央政府在京都汴梁、洛阳及全国各地设置“农师”,让其会同地方政府官员督导农事、教化农民。明朝时期国家规定,医者之子恒为医,考试成绩好的可享受国家薪俸(有俸无职),喻 仁、喻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培育出的著名兽医兄弟。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政府推行职业教育的典型例子。

(二)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职业教育自古以来都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历代历朝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国家举办为主、民间举办为辅便成为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途径。在此特征下,教育形式多样化特征—卜分鲜明。从“六艺”之教为发端的官学教育,到专科学校的创建与发展、从畴人之学到宦学、从劝课农桑的社会教化到官府作坊艺徒制的建立、从民间的世袭相传到师徒相传,其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相比的…正是因为如此,使得我国在封建社会里就办成了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兴起之后才得以办成的职业教育,但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由于长期处于“治术教育”的附庸地位,只是“实效”之学而已,难以真正形成完整独立的教育体系。

(三)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到了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天文历算、冶炼铸造、纺织造豁、农医兵器等无所不有。但从整个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于四大门类——天、算、农、医,这四门学科的教材也相对比较完备,如历代的天文志、《算经十书》、著名的农书以及《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医经药典.都是由朝廷组织人力不断编订校刊,诏令颁行,代代承传,不断完善的。当然,我国还有其它门类的职业教育专著数千种,如《夏书》、《墨经》、《考工记》、《法式》、《天物开工》等,它们同样在我国漫长的职业教育历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我国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倡导“博通物理”的辩证思想,即培养善于将事物综合起来,进行整体研究,在把握事物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具体掌握一技一艺之理,它体现了以理御术、培养辩论思维的特点。这种以自然哲学为基础的辩证思维理念,从整体上影响着古代职业教育的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具体反映在“师生论难”,言传身授、考试考核等人才培养过程之中,这也说明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先进思想同时还反映在注重实证和应用的理念上。

(五)我国古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造性

我国古代的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不同的是它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实证性和可操作性,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就创立了图解法,而墨子在二千多年前就创造了小孑L成像实验法,而取象比类的比较法和观象制影的实验观察法更是一直在职业教育实践中长期占据重要位置;而在医学教育中,自秦汉到宋元一直使用的极富创造性的案例教学更是比西方的早了近二千年,此外宋代医学教学中还创造了第一台医学教学模型——针炙铜人。在职业教育考核中,我国自古就重视操作性应用考核,无论是工艺技术的考核,还是宦学中的职官考试;无论是医学的实证案例考试和平时的实证性记录考核,还是天文历法和作坊制器的考核,都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以操作和应用能力为目标的。

古代中国“对西方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这些贡献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而古代中国之所以能为人类社会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这跟我国古代社会重视对生产实践者进行职业教育是分不开的。这也表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与劳动者的职业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M].第1卷.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5.3.

[2]谢广山. 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兴盛及其特征闭.职教论坛, 2004(10上):63-64.

[3]袁学琦.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史话[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5 (3):44-45.

[4]胡钢,谷小勇.中国古代农民职业教育方式[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9):410-413.

[5]马欣荣.补农书所见经营地主的经营策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05- 110.

[6]胡钢,谷小勇.中国古代农民职业教育方式[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9):410-413.

[7]黄育云,熊高仲,张继华.职业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79-81.

[8]曹银根.漫谈我国古代的职业技术教育[J].职教论坛,1995(3): 44,46,

篇2

关键词:教育评估;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65-02

收稿日期:2006-08-20

作者简介:邓万友(1972-),男,黑龙江拜泉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从事教学研究。

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实效果分析

高等教育评估是依据教学质量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对被评 估对象的理念、行为和状态进行规范化的价值判断活动,其着眼点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 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非常明显的政策导向性。

从理论上讲,教育评估不仅是教育质量评价的一种具体形式,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要求;而且也 起到对学生质量认证的作用,是社会对学校“产品”的评判,因而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外部 要求。

从实践情况看,教育评估是我国全面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举措。通 过教学评估可以达到加强和改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促进高等学校不断端正办学思想,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深化教育 改革,推动特色创建,探索创新机制,建立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 、自我约束的机制,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然而,在充分肯定教学评估带来的成效时,我们还应当认识到评估工作中也存在着必须引起 重视的一些问题:(1)评估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各评估高校对待评估工作的态度与评估 的目标和初衷发生了偏差,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倾向,甚至出现了一些有损于评估声誉的做 法。(2)实施评估主体的权限过分集中,评估客体被限制得过死,评估法规缺失。(3)评估方 案 单一,缺乏灵活性、实效性:指标的完整性欠缺,体系中定量成分多,定性成分不足;结论 性评估多,过程性评估少,预期性评估更少;静态评估多,动态评估少;指标过分注重投入 成分,而忽视了产出因素等等。(4)评估的技术比较落后,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 ,教学评估已经形成上下呼应、上下共振的态势。

二、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也应 该多样化。教育评估的目的将不再是衡量教育活动及其结果是否达到某个确定的标准,而应 是衡量教育活动是否有利于满足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社会需求的举动。

(一)转变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评估观念

思想是先导。高等学校与社会有更密切、更直接的关系,因而它必须更加注意为社会的需要 服务,要求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要求。而作为目前衡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的教育评估,也 应该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应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适应社会发展的评估质量观应 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不仅应包括全员性、全面性、全程性的纵向教学质量评估,而且也应 包括人员、组织和环境等横向的教学质量评价,同时强化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从而形成全 方位的教育质量评估网络,最终形成高质量的教育评估体系。

1.加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确保教育评估的健康发展

制度化、法制化教学评估是从机制上促使高校高度重视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当 前,经济转型期的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重大的变革时期,一方面要给高校广泛的自,提 高高校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竞争、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的需要,社 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膨胀,大学的在校生规模呈现跳跃式增长,只有建立健全各种教育 法规、法令,才能对高校教育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教育评估制度必须在法律的保障下才能走 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2.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教育评估的可持续发展

要保持教学评估的持久推动力,单靠每隔一段 时期搞一次外部性的评估,是难以做到的。高校建立系统、科学、稳定的内部教学评估长效 机制,是学校改进和加强对各项教学工作的管理、指导与监督,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 必要条件。笔者认为,长效教学评估机制的建立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外部评估和内 部 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外部评估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所组织的评估,内部评估是高校自身 所建立和实施的评估制度和活动。外部评估是导向和示范,内部评估是持久的动力。这两种 评估作用互补,同时不可缺失。二是建立监督反馈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要建立有关高校教学问题的反映渠道,向社会公开并接受学生和家长对高校教学问题的举报 ,对那些学生反映强烈且屡提不改、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或重大教学事故,一经查实, 必须追究相应的领导责任。

(二)完善指标体系,提高评估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制定较为科学、合理、全面的指标体系,是保障教育评估工作顺利实施,提高评估 的权威性和实效性的基本前提。它不仅可以为教学评估提供实际操作的内容依据,而且也是 高校从事教学 建设的工作指南,具有明显的依据和导向作用。

1.改变教育评估的体制,由单一主体向多元化主体转变

我国现行的教学评估还不能完全算是一种质量认证,它更多地体现了政府的管理意志。这种 明显的中央集权制评估管理方式使得近几年蓬勃兴起的省级教育评估(中介)机构没能在高校 教学评估工作中担当角色,非政府的民间评估机构更是有着它的局限性,导致评估活动缺 乏相互印证,不仅不利于评估工作的开展,还带来了许多弊端。

教育牵连到多种利益者,注定了教育质量是一种多维的复合体,必有多维的折射。每一种方 式的判断结果,只是质量的一个侧面,不是质量的全部。来自不同侧面的评价如果没有达成 一致,就意味着教育相关者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完整的保障。追求全方位的评价达成一致,应 该成为提高评估质量的努力方向。为此,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教育评估主体,应由现 在的政府机构评价逐步过渡到以政府外部保证为主导,学校内部保证为主体,社会中介评估 为扶助的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在政府、高等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建立“三角式” 的新型关系,其各自的质量保证定位是:政府作为外部保证的重要主体,应加大宏观调控与 监督力度,切实转变职能,将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到建立一个合理、公正、公平、透明和权威 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认可机制上来,并通过立法、拨款、奖惩、指导独立评审机构决策等 手段,主导和影响评估进程[2]。高等学校作为内部保证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 动性,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控制和自我评价,不断调整高校内部的自我发展、自我约 束机制,建立健全高等学校与社会、市场良性循环的内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社会应在学校 和政府之间建立一种民间性质的、有一定学术权威、相对独立的教育质量保证的社会中介组 织,以利于调节学校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保证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2.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办学绩效评估的内容

学校接受公共资金、学生学费和其他资助者的资金,因此学校对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有义务, 后者有权要求学校证明这些经费是否得到了合理使用,并产生了期望的效益。因而教育评估 不仅要注重教育活动的投入过程的评估,更要注重教育产出及学校的整体绩效水平的评估和 教育的社会责任的评估,使评估成为被评估方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学校的长期发 展打好基础。

纵观国内外教育评估的发展历史,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各国高校评估从普遍重视高等教 育核心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的评估扩展到日趋重视质量和效益两方面评估,其所开发的测 量 高校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评价工具“绩效指标体系”(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不仅包 含了教育成果指标,而且涵盖了高校运作的各个方面――外部环境、投入、过程和产出。盛 行 于欧、美、澳的绩效指标体系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运用,使得教育评估不仅具有“监督职能 ”,而且增加了“评价职能”、“对话职能”、“理性化职能”和“资源分配合理化职能” 。

(三)采用先进的评估技术,形成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评价模式

教育评估就是要对教学效果进行价值上的估量与评判,它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教学测 量等手段,广泛收集信息,并运用恰当的信息处理技术获取可靠的证据,对教学效果、教学 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做出估量与评判。由于我国评估信息收集的方法陈旧,评估辅助技 术的缺乏,评估主体要把过多的时间损耗在信息的鉴定核实上,导致重要的价值判断缺少理 性的思考,从而影响了评估结论的正确性。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教 育评估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技术保证。为此,应该运用先进的手段,综合运用数学 、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更好地利用大型数据库、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完善 教学评估的信息化建设,构造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模型,优化评估算法,根据教育学原理, 自动、合理、科学、高效地开展计算机化、网络化教学评估。

(四)面向未来,营造积极向上的评估文化环境

在努力用改革的方法去解决评估中的困难,克服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时,我们还需要顶层的 设计,这就是考虑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建设。环境文化是为完成教育评估任务需要营造的一种 健康向上的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生态环境,它是顺利完成教育评估任务的重要条件,它贯 穿于教育评估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评估制度和体系、评估行为等教育评估的一切活 动及活动方式。有这样的说法:“人管人是低层次的,制度管人是中档的,文化氛围管人才 是最高境界的。”[3]

教育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我们应 认识到教育评估的历史地位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个社会责任就是“公正、诚信、求实 ”。因此,应着力打造诚信评估、公正评估、求实评估的评估文化氛围,营造科学 和谐的评估环境,以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技术、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塑造先进的现代 化的评估体系,这是确保教育评估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晓红.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我国高教评估的启迪[J].北京理工大学 学报,2004(1).

篇3

在各个优秀文学作品当中,爱国主义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思想,并且任何一个朝代的诗人、文学家等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例如:屈原、陆游、文天祥、林则徐等人。其中,屈原成为后人啧啧称道的著名爱国诗人。特别是在《离骚》当中所表现处的忠诚、为国殉难的强烈爱国精神,铸就民族灵魂,因此,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当前,贯穿在古文学当中的爱国主义情感,都可以成为培养现代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精神食粮。尤其是此种情感并不是通过理论知识所能表现出来的,通常都是融入到具有较强感染力艺术形象当中,触动当代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都能够接受这种情感。一般来说,爱国精神和热爱人们都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支柱为爱国与爱民。在诸多优秀文学作品当中,都反映出对人们疾苦生活所表现出的怜悯与同情,歌颂了人民在反抗统治阶级斗争当中的伟大精神,并且这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主干线。在当今时代,要求当代学生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其核心内容就是培养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思想。这样一来,利用古代文学当中的诸多审美艺术形象,都为当代学生提供足量的思想教育范本。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提出的各种理想道德,比如: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都是我们所要汲取的古代文学的精华。然而,在古代文学当中涉及到的君、臣、父、子等传统观念中,有些都是糟粕东西,而有些则是非常合理的内容,因此,也值得我们去效仿的。另外,在古代文学当中涉及到的勤劳、朋友情、交往时的款款有礼等,都能够充分体现我国民族传统良好伦理道德。而这些伦理道德内容通常都是体现在家庭、朋友等方方面面。而对于当代学生来说,上述内容都是培养他们道德素质的基础内容。如果任何一个人对家庭、朋友等都持有不负责任的态度,而只是想着自身的利益,甚至去损坏他人利益的人,更不会热爱国家。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都会倾注这些形象,爱憎分明,营造一个良好的意境,并且对当代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较强感染力与说服力。由此看来,我国古代文学对我国人文素质教育产生的影响是来自多方面的,特别是古代文学教育者不仅承担着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使命,又肩负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努力,不断挖掘我国古代文学中生存和发展的底蕴,通过古代文学教育来促进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2.怎样在古代文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2.1准确对古代文学教育价值进行定位

当前,各个高校都进一步扩大共选课程设置,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文理渗透的快速发展。在实施此对策之后,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当今时代,受我国体制改革和全球化的共同影响,从而使得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其古代文学教育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由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前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需要将古代文学教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然而,在古代文学教育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古代文学边缘化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教育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主要形式,而且又是现代文化教育当中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所以,改革的核心思想为开展素质教育。

2.2把现有德育教育和古代文学特点相结合

结合古代文学内容与特点,在当前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培养他们高尚、正直的人格。然而,由于古代文学内容十分丰富,而且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学生思想树立起到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除此之外,在古代文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多方面的优势,它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形象也十分的鲜明,同时有着强烈的情感。为最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要结合文学作品内容去寻找潜藏在文字之后的信息,充分去感受人们鲜活精神跋涉。由此看来,我们古代文学的价值不只是完全局限到教材当中,而是要将其看作是一个流动式的教学课堂。

2.3培养现代化教学思想

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顽强生命力,并且这也成为教书育人的核心内容与有效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将爱国主义精神、各种传统美德、中心思想等作为重点内容。并且使教育工作和我国现展步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做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追求时髦,而这是由古代文学丰富性予以决定的。因此,我们要培养现代化的教学思想。

2.4认真做好科研工作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尽管涉及到教师的科研成果并不多见,但是,他们的这些科研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调动全局,因此,进行科研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加快教学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把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化发展紧密相结合。特别是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追求美学律动,点评古代文学与现代作家创作二者的关联。这样一来,不仅有深度,而且也有一定的广度。

3.结语

篇4

一、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特点 

从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目标来看,其旨在培养伦理性的人才,教育目标具有政治性和伦理性的明显特点。首先,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是一种官本位文化,所以古代中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统治性的人才。其次,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家的伦理性文化为核心,在教育上强调的是伦理性[1]。而西方的传统文化相比古代中国的教育而言,西方传统文化则是一种知识型文化,其教育目的也是注重通过知识的学习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从古代中国文学教育内容来看,其旨在传授人文知识,具有包容性和宽泛性的特点。这种特点虽然不利于文学教育的独立发展以及全面开展,但是它却切合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思想。在《论语·子张》篇记载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由于儒家思想的长期流传,“博学于文”成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思想,也成为培养“中国式”通才学者的必由之路。这种通才教育,直至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从古代中国文学教育方法来看,其旨在发挥个人学习的动能性,教法具有多样性和学习自主性的特点。古代中国文学的教育方法包括两个方面,教育者的教法以及受教者的学法。教育者的教法包括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等,受教者的学法包括发现式、接受式这两种。 

二、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 

(一)强化国人的爱国意识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不计其数的文人智者为了国家的繁荣付出了生命,他们为祖国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为祖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他们为祖国殚精竭虑。历史上他们的事迹被文学体载记录并流传至今,这些令人敬畏的爱国作品不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成为了最生动的爱国教材[2]。后代国人通过阅读了解了那些文人智者的光荣事迹,他们的精神振奋人心,也使得国人的爱国意识更加强烈。古代文学的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爱国意识,并且树立新一代的爱国情怀,这也是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重要价值。 

(二)提高国人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文学千年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中国文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政治等诸多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比如引发红学热的《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中创作的,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磨难艰辛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红楼梦》[3]。无论是中国名著《红楼梦》,还是千古传颂的《道德经》,中国文学都是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古代文学内容的了解和探究,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到古代人的思想,在探索了解的过程中国人的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理论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其不仅丰富了国人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国人对历史的了解,也在国人认识自身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很多价值观一直影响至今,并且成为了人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三)促进情感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情感教育价值,其在亲情、友情、爱情的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引导价值。就亲情而言,中国古代有句话叫百善孝为先,所以中国民族几千年以来都有重视亲情、重视孝道的传统。重视亲情的思想在古代作品中有着广泛的体现,比如《游子吟》这首诗中,就充分的表达了孟郊对母爱的珍惜。再比如《孟母三迁》这个历史故事,充分体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疼爱。这些表达亲情古代文学作品烘托了亲情的珍贵,使得后人懂得了要珍惜亲情爱护家人。就友情而言,中国有兄弟如手足这一说,这句话中的兄弟意指的是关系好到似亲生兄弟的朋友。在古代文学中对友情的歌颂也是不计其数的,比如《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所记载的俞伯牙的故事,故事充分的表达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深厚友谊,这段友谊被传为了千古佳话。现代人们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可以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并且也从中领悟到友谊的真正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中还有大量赞美爱情的作品,人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是可以对爱情有健康美好的认识。 

三、结束语 

中国古代文学不仅包含我国古代的历史、传统、习俗等,更是我国时展的剪影,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哲学家的思想、军事家的理论等,对于现代人而言,中国古代文学是尤为重要的教育教材。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以说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人们对中国历史文学的掌握中,更是体现在对国家精髓的理解和感悟中。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J].现代交际,2014,03:75. 

篇5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启示;概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54-01

一、古代职业教育的产生

职业教育的出现是随着社会分工以及社会职业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的。人类的不断发展,开始有意识的制造和使用工具,应对自然环境的能力提高,出现自然分工。这时职业教育开始萌芽,主要表现就是采集活动推动了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积累与传播;狩猎活动推动了工具制造的发展和传播。这些知识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通过口耳相传,传授给下一代,因此构成了早期农业教育的雏形。

农业职业教育真正出现在氏族公社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传授农作技能的职业性教育。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职业教育逐渐成熟,出现了有关农业的教育思想,如李悝的“尽地利之教”思想、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农书不断出现,如农家代表作《吕氏春秋》中的《上农》篇、《任地》篇、《辨土》篇、《审时》篇,分别论述了农业生产政策对政治的重要性、土壤耕作的原则与方法、土壤耕作和作物栽培的具体技术和方法以及适时播种同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关系。这四篇关于农业生产的著作,奠定了我国传统农业教育的基本思想,对后世的农业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内容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

自古我国就是农业大国,上至统治者,下至个体农民,都非常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几乎各个朝代都编有农书,据《中国农学书录》统计,我国历代农书有541种。这些农书为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材。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性、地方性的农书。如沈氏和张履祥所著的《沈氏农书》和《补农书》,专门论述了江南水田的农业技术。还有张宗法的《三农纪》,专论四川地方的农业技术。水稻专著《江南催耕课稻篇》,棉花专著《木棉谱》,甘薯专著《金薯传习录》等,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则称为我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教育内容不仅包括农业生产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包含了养殖业、畜牧业、手工业等知识与技能,以及新技术、新发明的推广使用。

(二)教育方法

在古代社会的农业职业教育中,从夏商周之始到清末,统治者一直奉行劝课农桑的教育方法。劝课农桑,就是督促的意思,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通过宣传、示范等方式,传递给广大农民,以使农业生产有所增长。

中国的劝课农桑制度创始于周代。周代的劝课农桑,首先是设立一系列农官进行教导。《周礼・地官》记载的则从立田制、兴修农田水利、辨别土壤种类、备耕备种一直到收获都设有专职官员分工管理。其次,制定出一套制度,如“孟夏之月,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命司徒巡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驱兽无害五谷,毋大田猎”。各个时期的统治者对劝课农桑颇为重视,将劝课农桑的好坏作为考核各级官员政绩的重要内容。

(三)管理方式

为了贯彻农业为天下之本的国策,秦汉时期,尤其是汉代,地方各级官吏主动承担起劝课农桑的任务。在汉史中,地方的“二千担”、“循吏”、乡官,如三老、力田等官吏,都是农业职业教育的主要管理者。到了隋唐时期,国家的农业管理体制已经相当完备,并形成了专门推行农业政策、实施劝课农桑的机制。这一机制主要由朝廷、州政府、县政府、乡里层层执行,成为隋唐时期实行农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唐朝,主要通过设立劝农使来加强对农业的管理。开元十三年,又设立了十道劝判官,分往天下,协助劝农使推行劝课农桑。另外,唐朝并且设有负责农业生产、推广农业技术的常设管理机构。

三、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第一,从教材与内容上来看,要善于总结经验,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与需要来编写教材,选取教材。并且要不断创新、不断更新教材内容,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选择教学内容。

第二,从教育方法上来看,职业技术教育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采用情境教学法,注意示范的作用。应该让“博士下乡”,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示范和推广,让农村有真正懂科学、懂技术的人才。

第三,加强政府的支持。在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今天,政府的支持是关键。政府不仅要在政策上支持农村发展,关键是落实到实处。不仅要对外引进人才,还要在内培养人才。发挥政府的强制性作用。

第四,要善于创新、勇于创新,不断发明有实用价值的新产品。早在两千多年前,赵过就发明了耧车,仅用一人一牛,就可以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盖三道工序,达到每日100亩,这在当时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

篇6

关键词:中国古代养生史;体育课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066-03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基本结构和核心结构。课程设置结构与教学内容体系反映着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它是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关键环节,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体育工作的开展和普及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为推动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按照2004高校体育《课程方案》体系都开设体育史课程,而此课程研究的范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体育的自我组成,二是体育与社会其它现象的联系,而对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和方法没有系统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社会要求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必需具有科学的知识、专项技能和健康的体魄,较广的健身知识,健身方法,而且必需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养生思想和方法,这样不仅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能够更好培养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拓宽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范畴,这对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他们整体素质和现代意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开设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的重要性

高校体育专业2004年《课程方案》的实施使我国高等教育体育专业课程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的路径更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更注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充分显示了课程设置的时代性、前瞻性。探讨课程体系改革必须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才可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课程体系。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工作最基层、最重要的人才,为指导全民健身和推动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主力军,是我国社会体育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养生史,了解传统养生思想发展、演变过程,认识传统养生的作用、方法和规律,探索传统养生的科学内涵,就能充分保证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担负起基层体育、社区健身的工作重任,就能更好地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社会主义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文化,大力宏扬民族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一条重要措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血脉,民族精神的内容很丰富,它构成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其内涵始终贯穿了“忠国”、“奉公”、“和合”、“仁爱”、“守正”等具有普世价值的理论。而中国古代养生思想正是以儒家的根本宗旨,即“三纲”、“八目”为准绳,“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代养生思想都体现重视生命,热爱生活,提出“养生者,养德则修身,无德者则损身”观点。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养生史,了解传统养生思想发展,演变过程,认识传统养生的作用、方法和规律,探索传统养生的科学内涵,为推动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健康长寿有着积极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措施。笔者认为:在高校开设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开设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的必要性

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和方便,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森林的毁灭、大气的污染、水源的污染等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安全和身体的健康。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正是对体育史课程未研究内容的补充,因此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学生就能更好了解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的精髓,了解中国古代养生的方法。并将此方面知识和现代健身理念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科学的健身思想和方法去服务于人类健康的需要。中国古代养生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传统养生提出的“四时养生”、“调摄情志”、“导引按摩”和“吐纳服气”等主要养生方法,无一不是通过一代一代传授生存和生活需求的技能。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是教育的内容之一,其本身有着实际的教育功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中国古代养生史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高校学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力军,通过对古代养生史的学习,可以加深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促进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为以后继承、创新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做好心理、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总之,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小康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健康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体育健身活动将更深入到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中。为了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健身意识,提高全民健身运动,更好地引导和指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全民健身活动,以及科学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掌握和了解中国古代养生史是极其必要的。

2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课程的价值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不仅是体育史的一个分支,具有体育史课程的史学价值,而且是中国体育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自身的课程价值。

2.1 具有体育史课程的价值

体育史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科学,中国古代养生史是体育史的一个分支。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既能使学生不断认识和探索古代养生思想发展脉络及演变规律,又能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逐步树立科学健身观,为全民健身计划服务;同时又能使学生增长历史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和拓宽思维,能够运用本门学科和历史知识,在今后的社会体育工作中发挥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及精神文明建设;还能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开阔眼界,使他们献身社会体育事业,继承体育文化遗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2 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的自身价值

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不但能增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更主要的是能让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养生文化、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断

探索养生运动的演变、发展和创造过程,为现代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借鉴和科学的依据,为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服务于人类有着重要的价值。

3 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体系设置

3.1 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的目标

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育专业理论课程具有目标体系;二是中国古代养生史具有强化的目标体系。

(1)体育专业课程的目标体系。中国古代养生史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中国古代养生史属社会科学的范畴,中国古代养生史的研究对象,是各个历史时代养生思想、养生方法的形成、发展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它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我国体育史的一个分支,也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充分、全面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养生史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与社会关系,从而掌握正确、科学的养生方法,形成科学的健身观,为走向社会更好地指导全民健身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2)中国古代养生史本身具有强化的目标体系。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为了生存、发展,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自然界,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创造条件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维持自己的生存与种族发展。中国古代养生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能力和科学健身观是非常有意义的。

3.2 中国古代养生史的内容

中国古代养生史的研究范围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养生的自身发展和形成,包括创立、形成、发展,制度、措施等;二是养生与社会其它现象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地理环境、民族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联系。从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历史的演变中,探索养生史演变的过程,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期养生史、夏商西周时期养生史、秦汉时期的养生史、春秋战国时期养生史、隋唐时期养生史、宋辽金元时期养生史和明清时期养生史。

4 结论与建议

篇7

关键词: 《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 社会女性观 女子高等教育

由杜学元教授所撰写的《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一书(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史和女子教育研究方面的巨制。通读全书,该书有如下特色。

一、研究基础扎实

该书为西华师范大学筹建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女子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女子教育改革研究”成果之一。研究者在撰写之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与本书内容相关的论文《民国之前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审视: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比较》(《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3期)、《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对父权制文化下女性教育的审视》(《传承》2008年第12期)、《社会性别制度在近代女子教育中的表现分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等,在此基础上撰成专著,经过修改出版。因而,该研究基础扎实,是作者长期潜心研究的结晶。

二、体系庞大

该书以社会女性观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按女性主体意识的压抑时期(先秦至两汉)、复苏时期(魏晋至五代)、初步沦落时期(宋元)、彻底沦落时期(明至前清)、复兴时期(晚清)分别讨论了各个时期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全书由“前言”、“导论”、“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和5章正文构成。导论介绍本书的女性主义研究视角,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范围及意义”、“研究视角、维度与方法”、“基本价值观与理论假”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女性主体意识压抑时期(先秦至两汉)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包括先秦至两汉的社会女性观、女子高等教育目标的确立及实施、女子高等教育家班昭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第二章,论述了女性主体意识复苏时期(魏晋至五代)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包括魏晋至五代的女性观、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陈邈妻郑氏和宋若华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第三章,论述女性主体意识初步沦落时期(宋元时期)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包括宋元时期的女性观、宋元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司马光及《郑氏规范》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第四章,女性主体意识彻底沦落时期(明代至前清)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包括明清时期的社会女性观、明清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和明清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家;第五章,女性主体意识复兴时期(晚清)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包括晚清时期的社会女性观、晚清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和康有为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在“结束语”中,论述了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关系,交代了本研究对假设的印证及研究所获的四点启示。

三、内容详实

该书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把女子高等教育的起源定为先秦时期,以女子主体意识的变迁为维度,将先秦到晚清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划分为女性主体意识的压抑时期、女性主体意识复苏时期、女性主体意识的初步沦落时期、女性主体意识彻底沦落时期、女性主体意识复兴时期五个阶段,每一时期又相应的从社会女性观、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和女子高等教育家及其思想三个层面加以论述。在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部分,独创性地把中国古代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体系分为家庭、宫廷、学校、社会、寺庙等五个层面,把女子高等教育的内容体系分为女子高等经、史、文教育,女子高等艺术教育,女子高等科技教育,女子高等家政教育,女子高等宗教教育五个部分加以说明。因此该书内容详实。

四、研究视角独特

该书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史。认为从“男性中心”视角看待整个世界及以此建立的学术规范,并不能成为女性研究的视角和立场,女性研究应该有自己特有的学术规范。女性研究应强调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男女在社会和生理上的差异不应该受到忽视,应该承认其独特的价值,同时要重视女性文化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传统的男性中心的研究视角往往忽视女性在历史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研究中国女子高等教育问题,从而呈现了一幅全新的图景,给中国古代女子教育重新的定位,且分析了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这种研究视角,破除了长期以来以男性主义研究视角的偏见,弥补了高等教育史研究上的不足,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起源进行了重新审视。

五、观点新颖独到

该书认为,中国古代不仅存在女子高等教育,而且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作者从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反观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历史,创新了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判断标准,提出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具有独特的形式,从“有性的”角度审视古代女子教育应有的地位,并肯定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古代存在女子高等教育的观点。(1)认为高等教育是相对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而言的,是否存在高等教育是以受教育的水平为标准的,随着女子受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高等教育就会出现。以中国古代教育偏重“德性之学”和中国高等教育“人文”阶段的学问不可能重在学校的观点为依据,提出了高等教育应该以传授高深知识、高深道德、高水平技能为评判准则。即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即是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要目标,虽然中国古代的女子在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得到的机会不多,但仍有一些女性在这些方面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在重德育的中国古代社会,同样出现了大批德行极高的女性精英。从而使评判标准融入了本土性和时代性。(2)从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形式并非以学校为主,而是以家庭、宫廷、寺庙等教育形式为主。女子在没有学校教育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宫廷教育和寺庙教育分担其责且功不可没。在内容上,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不是单纯地以“知识之学”为主,而是重在人文精神的教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教练。(3)认为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性质具有与男子高等教育不同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中国古代的男女之间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观念,其教育的内容自然有所差异,然女子的智慧与能力及女子高等教育的水平却与男子不相上下,应该给予培养女子高深学问、高深技能的教育以应有的地位。(4)提出研究女子高等教育必须从社会文化中的女性意识入手的论断。并在此理论基础之上,认为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体系。他把中国古代社会女性意识分为压抑、复苏、初步沦落、彻底沦落、复兴等五个时期,以此为维度,把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分成相应的五个时期。在每一个时期,作者又把其实施体系分为五个系统:①家庭系统是主流系统;②社会系统是次主流系统;③宫廷系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补充与延伸系统;④寺庙系统是上述三种系统的补充系统;⑤学校和留学系统是偶尔的系统。这种划分具有独创性。与之相应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①女子高等经、史、文教育;②女子高等艺术教育;③女子高等科技教育;④女子高等家政教育;⑤女子高等宗教教育。还对各系统在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处的实际地位进行了分析。(5)充分吸收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研究。如加拿大Rush Hayhoe认为,中国古代女子一直以来都在知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深深地扎根在对知识的整体认识中。

六、史料翔实

在史料的挖掘、整理与综合上,该书为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填补了重要的一页,这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本研究之前,虽然有不少学者的研究涉及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但基本上都囿于近现代范围。本研究的重点则在古代女子高等教育上,许多内容都是在原始文献中寻找的,仅参考著作就达三百余册,报刊数十种。这一史料的挖掘工作价值极大,也为他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线索。翔实的史料也使该书的观点具有强力的支撑。因而,该书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为他人研究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提供重要的史料线索。

七、结论正确

该书作者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的研究结论:认为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有着十分精密的关系。作者认为:“在壬子癸丑学制建立前的中国,社会女性观呈多元化趋势。社会女性观深受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的综合反映,它深刻地影响、塑造和推进着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使之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独特的培养目标、实施体系和内容体系,还涌现了一大批女子高等教育家。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与同期其他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相比,其发达程度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这一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与此后的女子高等教育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其培养目标、实施体系,女子教育家的思想也有一些不同。壬子癸丑学制建立前,多元化的社会女子观促成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丰富多彩性,而儒家女性观长期占统治地位与女性主体意识被压抑而沉睡甚至沦落,使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带有很强的儒家礼教色彩,并深刻地压抑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1]作者还认为:“社会女性观作为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的综合反映,在发生巨大变动的中国近代社会,也有很大的变化。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的社会女性观受到了西方传入的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女性观、资产阶级的女性观,以及产生于中国本土的的女性观、的女性观、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女性观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女性观等的冲击,其统治地位逐渐被资产阶级女性观所代替。女性的主体意识也经过压抑—复苏—初步沦落—彻底沦落时期,又再度复兴。伴随着社会女性观的变化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复兴,女子高等教育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新式女子高等教育、留学女子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并被世人所接受;家庭女子高等教育、宫廷女子高等教育和社会女子高等教育在教育内容中增加了与时展相宜的新内容;寺庙女子高等教育除藏区外,呈现明显的衰落趋势。随着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复兴,无数女子积极争取男女平权,最终促成了女子高等教育壬子癸丑学制的建立,这为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随后,学校女子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女性在受学校高等教育后,其主体意识更加觉醒。”[2]这些结论都言之成理,并很有见地。同时也印证了本书开篇所提出的假设,即中国古代存在女子高等教育,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有自己独特的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女性观强化着中国传统的女子高等教育,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变革传统女子高等教育的重要前提。

八、启示深刻

通过研究,作者获得如下启示:(1)社会女性意识的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促成的,其中文化因素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2)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是社会女性观在社会发展中的反映;(3)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4)女性主义视角对建立男女平等的研究观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启示深刻,对于当今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女子教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九、社会反响好

该书出版后,随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笔者于2012年4与25日下午4时以该书名“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为搜索词,在大型搜索引擎Google(谷歌)中搜索,获得搜索结果约63,200条;同样以该书名在大型中文搜索引擎Baidu(百度)中搜索,获得相关搜索结果约6,870,000条。可见该书出版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综上可见,《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一书,是一部集教育学、历史学、女性学与文化学于一体的学术论著,是近年来十分难得的深入探讨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关系的教育史学著作,填补了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的空白。而该书所获得的启示,对于当今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女子教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书对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的经验总结稍嫌不足,不过该书仍不失为女子教育史研究上的佳作。为此,笔者十分乐意向大家推荐此书。

参考文献:

[1]杜学元.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1:312.

篇8

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审美教育的价值导向

美国著名学者博伊说:“教学内容不应当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的精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努力寻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将知识与方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使学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成长为富有个性的、蕴藏着巨大能量和善于学习创新的人。审美教育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整体培养,重视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人的完善。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发展人的个性。语文教材含有丰厚的审美教育资源,诗歌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诗歌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应充分发掘诗歌中丰富的人文性。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仅唐一代,就有奔放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通俗平易的白居易,清新峻拔的杜牧,奇诡险怪的李贺,绮丽精工的李商隐……中国的诗歌,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深入地理解,仔细地揣摩,自如地运用,自然会受到诗歌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影响。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健康的审美情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热情、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等等。

二、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联系

古代诗歌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文体,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都对审美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朱光潜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也就是说古代诗歌在音律方面讲究平仄押韵,注重节奏,琅琅上口,富于音乐性,使学生在诵读、背诵中获得音乐的美感,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语言上则更为简练,结构更为严谨,注重艺术意象的塑造,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把学生引进它所展示的优美境界中,使学生在读诗中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在内容上提倡“诗言志”,让读者去品味言外之意,象外之形,其文化内涵丰富,饱含作者的感情,便于学生融入诗境中,聆听诗人的心声,体会作品情感美和作者的人格美,更能点燃人心,打动读者。诗人郭小川就曾说“诗是表现感情的,当然也表现思想,但感情可以说是思想的翅膀,没有感情,尽管是思想,也不是诗”。新课改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很多古代诗歌,这些古代诗歌具有典范性,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文质兼美,是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化身、美的体现。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者融于其中,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发审美愉悦,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难怪普希金曾说,诗人“用言词把人心照亮”,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雪莱也说“诗以想象和热情启发人类向善”。

审美活动在诗歌教学活动中也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第一,在古代诗歌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诱发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热爱古代诗歌、探索古代文化的强烈欲望和热情,激发他们学习古代诗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产生发现和识别真理的灵感。“以美启真”发生作用的机制,是审美感和理智感的内在联系。总之,古代诗歌教学和审美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三、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现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语文教科书(以2007年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为例)进行了调整,一共收录了30首古代诗歌,这些诗歌作品的作者都是在古代文学方面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家,具有代表性。作品时间跨度上也很大,从最早的周代的《诗经》到唐代的诗歌;从内容上看,有以《孔雀东南飞》为代表的叙事诗、《短歌行》为代表的抒情诗、以《山居秋暝》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以《蜀相》为代表的咏史诗,《旅夜书怀》为代表的行旅诗等等。大量优秀的不同题材的诗歌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审美教育的资源。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如何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值得我们探究和实践。

教师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诵读和品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诵读非常重要,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通过诵读,可以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形式优美;可以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感受文字背后所蕴涵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受到审美教育。诵读的形式多样,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诵读方法,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诗歌的语言很精练含蓄,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最深刻的内容,可谓“言简意赅”。古人做诗很讲究词句的锤炼,故有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贾岛的“两句三年成,一吟双泪流”之说。古代诗歌中的名句,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咬文嚼字,体味语言的魅力,更要品味诗人的人格美,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陶行知先生认为要乘着“美的精神”,从而创造出“真善美的祖国”,“真善美的世界”,“真善美的人生”。诗歌是诗人以其充沛的热情、睿智的目光去感悟、发现生活后,奉献给人们的一份精神产品,是人性的展露、情感的浓缩。通过解读诗歌,可以感受别样的人生体验,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高中教材中选入李白、杜甫的诗歌,这两位诗人不仅对古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人格更让我们钦佩。李白是一位性格豪放,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就是例子。然而,他才华横溢却被权臣诽谤,不受重用,他写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这种倔强不屈的性格,值得我们学习。杜甫写下了《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更写了《春望》《登岳阳楼》《登高》等诗作,家国之痛和个人的悲哀融为一体。这样的诗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品味,学习诗人的人格美,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多媒体教学具有高度的再现性,它能使诗歌教学形声化。印象鲜明,可以充分展示诗歌中涉及的多种自然景观、人物形象,为学生理解诗歌提供了直观的感受,有利于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能使他们处于一种爱学与乐学的学习状态中。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比起只靠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起课来,显然要生动、形象得多。具体可感的形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消除听课时的枯燥感和疲劳感,使他们能在感情的参与下进行审美鉴赏活动。在诗歌教学中,首先是朗读诗歌,但教师干巴巴的范读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借助多媒体,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李煜的《虞美人》、《相见欢》,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的歌曲,让学生理解词的歌唱性,欣赏词所达到的美感。当学生朗读《琵琶行》时,通过多媒体播一段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再配以古代歌女弹奏琵琶的图片,或者江南月夜的图片,一下子就会将学生引领到白居易所描绘的境界中。听觉和视觉的刺激会加深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理解,“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窃窃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描写,对琵琶音乐不熟悉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只有借助相关的琵琶曲,并有“FLASH”制作出相关的画面,五彩缤纷的珠子纷纷落下的画面,会使教学更为形象直观,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呈现出的目不暇接,转化为耳不暇闻的音乐变化之美,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欲望。让学生朗读《孔雀东南飞》,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背景音乐,缠绵凄婉的音乐让人似乎看到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的悲欢离合,体会到他们离别时的柔肠寸断。

篇9

关键词:古代文学; 儒家思想;素质教育启示

作为人类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与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儒家文化,既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规定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弘扬平等自由和谐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中国主流社会来讲,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理想中的儒家精神思想。

一、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以修身为本、以仁道为重心的人文理想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历史和传统纽带,“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崇德修身”、“建功立业”“整体为止”、“仁爱和谐”。儒学中善的观念是以仁、义、礼、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为基础的,它以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关系为出发点,以“仁”为灵魂,以“礼”为框架。“仁”的基本精神以孔子的说法可以概括为“爱人”和“忠恕”, 而“爱人”和“忠恕”的根本途径是“克己复礼”,可以说“克己”与“修身”是孔子道德修养论的一大特色,他提倡通过个体以仁为目标的道德修养来调整整个社会关系。

(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中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当前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即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是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专业和课程教学始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和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理念。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化色彩,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传统思想对古代文学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大多数古代作家的共同人生目标;把文学作为道德教化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众多古代文学优秀作品具有极为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生活画卷,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祖先的生活面貌,更真切地记录了他们心灵。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利用文学作品本身的教化作用,全面深入梳理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阐释其思想意义或价值,明其所载之“道”,阐释作品包蕴的真善美的光辉,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能更深一层体会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在中国古代文学价值理念大厦的构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参阅文化历史不难发现,灿若星辰的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大批优秀的作家群体、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文学理念本身就映射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优秀成分,并将这种精神以文学文本的形式进行凝聚、传承、强化和进一步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理想之塔的构成博大而深邃,精美而瑰丽,千百年来扩散着无尽的阅读、评鉴、感悟的品格张力,不同的文学家、批评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常有精辟概括之词,不尽一致,各领。中国古代文学中映现出来的儒家理想价值体系,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流因素。

(一)诗歌

诗歌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的社会功能与人文价值,已被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所认同。诗歌所蕴含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生命价值、社会责任的实现与追求。

(二)散文

蕴含儒家思想的散文始终存在,作品反映的基本思想人生态度是积极用世,它的许多经世致用的优质是超越时空的,是中华民族文学永远的精神营养,在《论语》、《孟子》到《荀子》这些儒家哲理散文中,随处可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社稷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社会人生和伦理道德成了儒家散文最关注的主题。

(三)小说

不仅诗歌、散文蕴含儒家思想,极具教化作用,小说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其作者也总是明确地以自觉推行教化为目地。中国传统小说弥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处处显露着对人生存价值的思考和评判。

三、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经济球化时代对人整体性综合素质的看重,要求大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谐与法治并重、培育理想的人格和人性,而儒家人文思想的人本主义价值和当代大学教育的努力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丰富素质教育内容,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人文思想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弘扬儒家理想价值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再造和弘扬有着重要的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对生命价值精义的阐发,已深深渗透与中华民族的观念、习俗和思维方式之中,是民族传统拥有更多光华,使后人成长拥有更多钙质,为我们国人贮藏着取之不尽的营养。

参考文献:

[1] 徐放.杜甫诗今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10.

篇10

关键词:中国古代;先秦时期;音乐;教育思想

1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起源及形成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重要标志。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教育包涵了音乐教育在内的多种教育内容,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封建统治下君王的治理、文人雅士的培养、音乐文化的传播以及音乐技能的传承,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音乐教育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已经产生了,那时的音乐教育活动都产生于“无意识”的教育行为,音乐教育大都是由生产生活的需要,或是带有宗教色彩仪式的需要而产生,通过模仿的音乐教育形式进行“口耳相传”。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逐渐萌生,致使人们开始注重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体验,加之音乐教育具有的实践性,人们从“无意识”的音乐教育活动开始走向“有意识”的音乐教育活动,音乐教育的分工日益细化,音乐教育的内容也日趋充实。于是,音乐教育思想在商代以后开始孕育,在周代时萌生,周代以后开始了以“诗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形式。

2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直接作用于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教育行为、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起到一种风向标的重要作用。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极为丰富,主要体现在音乐本体、音乐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品格三个方面。

2.1以“音乐本体”体现的音乐教育思想

作为音乐的教育,一定是以音乐为主体进行的教育,应着眼于对音乐本身的理解与要求。古代音乐教育思想认为: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首先要“乐和谐”,正所谓“音声相和,恒也”[1],“乐者,天地之和也”[2],“凡乐,天地之和”[3],“乐无太,平和者是也”。[4]这都充分说明了音乐的和谐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是音乐的根本特征。其次是“乐中和”,孔子奉行中庸之道,曾对音乐审美提出以下要求:“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5]由此可见,孔子“中和为美”的音乐思想也是中国古代音乐最主要的要求。最后为“乐之乐”,“乐者,乐也。”[6]音乐能够带给人们一种愉悦和快乐。古代文人的这种对音乐本体要求的思想,是音乐教育思想最基础的出发点。

2.2以“音乐的文化属性”体现的音乐教育思想

音乐教育是一种文化的教育,在政治制度、社会礼仪、道德文化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下,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以及两者间的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音乐由于具有“和”之特性,自然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调和两者间矛盾关系的工具,其效果不可忽视。(1)统治者通过音乐教育,提高民众的道德素养,教化民众,倾听民声,达到民安国泰的最终愿望和目的。首先,通过音乐教育教化民心。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7]《乐记》中亦道:“生民之道,乐为大焉。”[8]可见,音乐教育教化功能的重要性。运用音乐教育来疏通民众的忧虑,使民众恢复淳朴诚实的本性,是音乐教化功能的具体体现,所谓“乐者,所以救忧也”,[9]“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10]统治者可以通过音乐的教化使得民众心平气和、明白事理,从而达到国泰民安,如《乐记》中记载:“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8]其次,通过音乐教育审乐知政。正所谓“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8],“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也;亡国之音悲以哀,其政险也。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俗定而音乐化之矣。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观其政而知其主矣。故先王必托于音乐以论其教”[4],“帝曰: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七始咏,以出纳五言,汝听;予违,汝弼”。[11]音乐与政治相通,音乐可以很真实地反映当下社会与政治的安定状况,统治者通过音乐来倾听民众心声,从而体察民情,最终匡正自己的违失之处,改良政策,缓解君与民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建立太平盛世。第三,音乐教育可以移风易俗。“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8]可见,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同时,音乐可以最快地改变人的内心情感,“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6]音乐教育的这一功用对治国安邦起到辅助作用,效果尤其深远而持久。(2)音乐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可以视为是一种礼仪的教育,音乐教育与社会礼仪的养成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礼乐”被视为不可分家的统一整体,两者都以“和”为美,“子曰:礼之用,和为贵。”[12]所以,同根而生的“礼”和“乐”本质上相互融合,是艺术性和规范性和谐统一的整体。一方面,礼乐制度让音乐教育处处体现着礼的制约,以达到音乐教育中音乐“中和”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礼”规范了“乐”,帮助音乐达到音乐教育育人的目的。礼乐并行的制度更深层次地巩固了封建社会中君王的统治。关于礼乐相得益彰的记载在史书中屡见不鲜,《荀子》的乐论中就有“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6]《礼记》中乐记篇“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8]“礼节民心,乐和民声”[8],“乐者为同,礼者为异。……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8],“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8],《人物志》中也提到“《礼》以敬为本,《乐》以爱为主”。[13]这都充分说明了“乐”是“礼”的表露,“礼”充实了“乐”的内容,两者共同作用,安定了国家的统治。2.3以“精神品格”为中心体现的音乐教育思想从音乐教育的对象上看,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是一种“育人”的思想观念,而“育人”的具体要求主要是以精神品格的教育为中心。贤能之士在完善自身修养上认为,音乐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才能,以及孔子提出“六艺”的教学内容之后,音乐教育就成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5]一个人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必然离不开学习音乐。荀子曾回答学习从何开始,在哪里结束的问题时道:“《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16]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也使学生明白很多道理。音乐教育在古代是一种“人格完善”的教育,所谓“乐以造士”正是这个道理,士人通过听音乐,学习音乐来顺导性情,提升自身气质与修养,甚至于不懂或不会一点音乐的人被认为是有缺憾的,“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6]“《礼》曰:君子无故不彻琴瑟。古来名士,多所爱好。洎于梁初,衣冠子孙,不知琴者,号有所阙。”[17]这都充分体现出了古代文人不但十分重视音乐教育,而且通过音乐教育培养自身“心性”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要求。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从音乐本体思想观念的形成上看,是离不开“自然天理”这种中国哲学观的,然而音乐教育和政治统治之间存在的这种“体用不二,性相如一”的关系,使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又具有音乐教育服务于政治的这种特殊功能。音乐教育思想中对人精神品格的塑造,则体现了教育思想的本质要求。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三个内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即通过音乐本体的“和”,达到“乐和”;通过“完全人格”的塑造,达到“人和”;最终达到“政通”的崇高目标。

参考文献:

[1]…老子•治国[M].饶尚宽,译注.中华书局,2006:5.

[2]…礼记孝经•乐记[M].生,陈美兰,译注.中华书局,2007:143.

[3]…吕氏春秋(仲夏纪•大乐)[M].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陈涛,译注.中华书局,2007:51.

[4]…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M].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陈涛,译注.中华书局,2007:56,58.

[5]…论语•八佾第三[M].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35,38.

[6]…荀子•乐论[M].安小兰,译注.中华书局,2007:204,200,205,198.

[7]…孟子•尽心上[M].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06:294.

[8]…礼记•乐记[M].中华书局,2015:156,153,135,131,138-140.

[9]…淮南子[M].顾迁,译注.中华书局,2009:136.

[10]…庄子•缮性[M].孙通海,译注.中华书局,2007:235.

[11]…尚书•皋陶谟[M].慕平,译注.中华书局,2009:42.

[12]…论语•学而第一[M].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8.

[13]…人物志•八观第九[M].梁满仓,译注.中华书局,2009:111.

[14]…论语•述而第七[M].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88.

[15]…论语•泰伯第八[M].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109.

[16]…荀子•劝学[M].安小兰,译注.中华书局,2007:10.

[17]…颜氏家训•杂艺第十九[M].檀作文,译注.中华书局,2007:321.

[18]…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19]…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