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体制改革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篇1

【关键词】《经济学》;双语教学;学习动力

一、《经济学》概述

《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经济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

目前在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各个阶段都普遍开设了《经济学》这门课程,但各专业层次之间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材都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分。尤其在高职院校,由于课时和学生基础的限制,《经济学》基本是本科教材的压缩与简化。又因为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存在问题,因而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其实,在国外高等院校中,《经济学》被视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经济学》的每个教学层次都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模式,本科阶段的教学需要同学完全掌握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的主要内容,硕士阶段的教学需要扎实的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基础,如果学生对此部分内容有欠缺,就会感到独立学习的难度很大。不过,对于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不需要使用太多的数学工具,一般的图表和解释就足以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更新也非常快,如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撰写的《经济学》已被修订了16版,美国人麦克康奈尔和布鲁伊合著的一本书《Economics》,已经修订到第17版。目前国内本科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研究较多,而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则处在探索阶段。

二、《经济学》教改中应重视的问题

正是由于《经济学》具有课程难、内容多、更新快以及与西方国家经济形势有密切联系的特点,所以在教改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适时开展《经济学》双语教学。一直以来,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英语教学通常是重语法,轻应用。而这种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会了如何应付考试,但阅读英文原版资料的能力较差、速度慢,不能理解英文资料的实际含义,与人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不强。在《经济学》中实施双语教学,拓展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渠道,英文原版教材的使用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英语阅读量,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词汇和英语表达方式,使学生能用英语就该学科的问题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经济学》本身源于国外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原理和框架均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而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不同,有些翻译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完全一致,这对学生掌握和应用经济学原理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由于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发展较快,延展范围较宽的学科,使用翻译的教材大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教学内容无法体现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借助《经济学》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使学生站在英文思维的角度,用英语去理解原著和思考各种经济学原理,把握经济学的精髓;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专业见识,在第一时间吸收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在听课过程中使用眼、耳、口互动也更容易接受知识点。

就对部分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有52%的同学学习过英文版经济学教材,有31.4%的同学既学习过英文版经济学教材又学习过中文版经济学教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47.8%的同学认为英文版本的经济学教材在结构和内容上都优于中文版经济学教材。同学们在学习完本课程后普遍反映用教学语言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得以发展是本课程的亮点之一。

2.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同学认为学习《经济学》,应当少一些讲授,多一些讨论,多一些实例,希望教师能把抽象的内容与实际相联系,深入讲解,扩展知识点。可见,教师只讲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模型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将有关财经新闻或时事政治融合进课堂教学中,既讲授了经济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还养成了学生关心时事的习惯。

另外,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普及,这就出现了一种考大学容易,毕业更容易的现象。高职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下降就代表着高职生源学习成绩和能力的下降,又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不严格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明显不足,而整个社会呈现的“学得好不如嫁(娶)得好”和“拼爹”的局面,这就更加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动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草草应付了事,考试听天由命甚至作弊的现象非常普遍。在这样的情况下,教改措施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改措施中必须有适当的促使学生学习的压力因素的存在,而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严格考核制度,学风正了,学生就会有一定的学习动力存在,再通过教改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这样教改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总结

高职生学习《经济学》的目标不是全面掌握其理论体系,而是掌握其适用的原理,并能利用这些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指导经济工作。为此必须对该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篇2

一、考核对象

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

二、考核内容及标准

(一)重视经济体制改革工作(30分)

1、统揽改革工作全局(10分)。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对本地、本系统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有规划和年度安排。每年12月底前制定本地、本系统下一年度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安排,包括重点任务目标、责任主体、主要措施等,报经市发展改革委与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衔接后,纳入本地、本系统年度重点工作之一统筹实施。

2、定期研究改革工作(6分)。将改革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主持和参与研究本地、本系统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

3、建立起较完善的经济体制改革统筹协调工作机制(6分)。县(市)区建立了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发展改革局有专司经济体制改革的内设机构,配备高素质工作人员,改革职能落实到位。市直有关部门明确负责专项改革的牵头处室和分管领导。

4、情况沟通及信息反馈工作(8分)。积极参加全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及时沟通工作情况,至少每半年书面上报一次本地、本系统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20分)

1、改革导向方面(10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改革的政策措施。及时出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政策措施操作性强,符合国家改革方向及当地实际。

2、实际运作方面(10分)。推进改革工作方式、方法灵活,切合实际,工作有创新、有突破。

(三)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成效显著(50分)

1、目标任务完成情况(30分)。县(市)区全面完成年度安排、石家庄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指导意见和省、市部署的改革目标任务得30分,少完成一项视情况减1―5分。市直有关部门全面完成承担的专项改革目标任务得30分,未完成年度全部目标任务的视专项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得5―20分。

2、注重调研工作(10分)。每完成一个调研课题得5分,获市以上优秀调研成果奖或被当地政府采纳付诸实施,每项得5分,最高不超过10分。

3、加强改革宣传工作(10分)。经济体制改革经验材料被省体改简报、市发展改革动态等省、市内部刊物刊用的,每篇分别得3分,被国家、省、市报刊刊用的,每篇分别得10分、8分、5分(最高不超过10分,且不重复计分)。

(四)其它(增减分)

1、每一专项改革工作受到国家、省表彰的加10分。

2、因改革工作操作失误,处置不当,引起集体上访等不稳定事件或受到省、市通报批评的每起减5分。引起重大突发性不稳定事件,造成严重影响的减20分,并一票否决,不评为优秀档次。

三、考核评价档次

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分别按总得分排序。评价档次为优秀、较好、一般和较差四档。优秀比例掌握在50%左右。

四、考核办法

考核评价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一)平时考核

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体制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同)根据平时检查、听取汇报等掌握的情况,依据本办法实施日常考核,建立日常考核档案。

(二)年终考评

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根据本办法进行自查、自评,写出总结材料。市考核办和市发展改革委依据本办法,根据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自查、自评和市发展改革委日常考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出档次。考核评价档次为优秀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同时,考核评价档次纳入市委对县级党政领导班子的综合评价。

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经济体制改革考核评价工作,如实按规定上报有关数据和情况,积极配合考核考评工作。

篇3

关键词:社会保障 社会问题 政治体制 改革

一、社会保障需要宏观制度环境的改善

在当代,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也造成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问题、腐败问题、通货膨胀问题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有人呼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人认为非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可,长期争执不下。到底该怎么办?需要对社会问题性质与社会保障和政治体制的关系作具体的分析。

社会保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的是整个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也必然受它们的影响,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功能发挥通常并不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是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即使社会保障设计理念和目标相同,但是由于执行差别太大,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从实践来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民主制度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凡是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往往都是民主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因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对工业化社会带来各种风险的一种技术性修复,更是公民意志表达的结果,因此深深地植根于民主制度之中。而当代中国诸多问题,最终莫不与政治体制相关。因此仅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而忽视政治体制建设,被许多人认为并非治本良方。

二、当代中国几大社会问题对社会保障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双重要求

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繁多,但就其成因来说可以分为有两种性质类型:一种是制度性问题,是制度弊端引起,这种问题非制度改革所不能解决,比如改革开放前中国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都存在问题。通过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问题基本解决,但是政治制度的问题还在,并通过市场化造成社会不公,激化了社会矛盾。政治体制改革于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另一种是技术性问题,是在社会基本制度没有大的问题的情况下或社会结构比较合理的情况下的局部性或暂时性问题,只需要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技术性的调整就能修复。这类问题多半是由于“市场失灵”造成的,不需要改变基本制度,只是通过技术性的调整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比如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可以解决。是否建立民主制度属于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社会保障问题虽然被许多国家纳入制度建设的范畴,但是相对于更大政治制度建设而言,社会保障制度只不过是一种技术性的手段而已。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11-02

为了适应时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继续深化高等学校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仅在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其已经影响高等学校自身的未来发展,与国家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联系。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涉及范围广、内容繁杂,为继续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应该找出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一、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人事制度管理体制落后。目前我国施行的管理体制是在产品经济、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中发展而来。聘任制在高校实施多年收效甚微,对于人员的管理依旧采用身份管理,并不能够真正地实施岗位管理。由于工作职能分工存在不合理,竞争激励机制存在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从而导致无组织、无计划地招收工作人员,在人才引进方面,不一定能够引进真正的专业人才,从而直接导致部分工作人员不思进取,缺乏工作积极性,影响高校人事工作的整体效果,同时也会影响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国家人才培养。所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已成必然之势。因此,我们要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增强改革的自觉性,使高等学校的结构布局、人员组成、内部设计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既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我们改革的大前提。

2.人事制度管理理念陈旧。在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工作中,想要真正地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放弃陈旧的人事管理理念,必须树立正确的工作管理理念,保证思想与行动高度的统一。目前高等学校仍在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落后,管理理念陈旧,在管理理念方面未能进行有效的改变。对于人才的招收与挖掘缺乏认识,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未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切实做好为广大教职工服务的工作,未能够将正确的人事管理理念真正地落实到实际的人事管理工作中。

3.人事制度改革系统性不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人事管理制度上创造了众多成绩,如职务任免、职称评聘、收入分配、工资发放、人才引进和使用等方面。但是就整体改革而言,改革系统化不够。在整体改革过程中,不能够以整体的目光进行系统设计,且又因为人事管理制度不具备充分的科学性,人事管理机制不完善,从而导致高等学校内部工作人员编制失调,教职岗位出现超编或缺编现象,在教职工中管理人员占据比例过大,校内管理机构膨胀,管理人员超过教学人员,整个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整个学校的管理与教学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学校整体水平偏低,影响学校自身发展,又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4.内部管理协调制约不足。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打破了计划经济的制约,但是在高等学校内部仍然需要一定的计划调节。在现实中,部分高等学校直接完全依靠于市场经济体制,在学校内部,计划政策的调节力度不够,内部管理协调制约不足,总是以微观搞活为借口,不顾人事管理计划,降低宏观调控力度,导致学校内部人事管理没有大方向,管理机构设置也不合理。而在人才的使用方面,因为内部管理不能够相互合理地调节,从而使得一些该被调入的人才不能够进入,而一些本可以不被调入的人却能够进入,这样毫无计划地调入人员,一定会影响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已经深深影响了高校整体水平的发展。为了减少高等学校人事制度的弊端对高校发展的影响,必须改变原有管理观念,解放思想,在高等院校人事管理制度上取得突破性成就。

5.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高等学校教师聘用制度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高等学校教职工考核评价体系并不够完善,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聘任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奖励等方面,高等学校教职工考核评价体系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教职工考核体系操作起来复杂,所以有的高等学校为了操作的方便,就会对教职工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其考核的指标就是每位教职工每学年的科研成果,对教学质量的考核就显得不是十分重要。在短的评价周期内,教职人员为了完成一定的科研成果,获得职称晋升和收入提高,必然会重视科研,忽视教学质量,影响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也就导致一部分高校的科研成果很多,质量较高,但是本科生教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需要联合在一起。众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教学成果都是教职人员通力合作而创造出来,并不能够凭借个人力量,这就要求必须制定合理的教职工考核评价体系,不再仅仅重视工作的量,还需要考核教职人员工作的质,才能够真正地激发教职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整个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质量。

二、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途径和发展趋势

作为高校学科建设与加快高校发展的关键,继续深化高等学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创新制度和机制,提高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完善教职工考核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促进高校健康、和谐、快速发展。

1.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树立竞争观念。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培养优秀的国家人才,必须进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行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需要引进竞争机制,以此强化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学校人事体制改革的前提就是需要让现任教职工作人员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现在的工作并不是“终身制”,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够继续从事自己的工作,否则可能会丢掉工作。只有需要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学校人事管理体制,才能够选拔与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参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通过竞争机制还可以提高教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得广大教职工作人员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树立人才竞争机制,才能使得人员的换岗分流、科学设岗、以岗择人机制得以实现,才可以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平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高校的发展。

2.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转变管理理念。高等学校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对人力资源有组织地开发与利用,各项政策的引导,能使得校内人才得到科学合理的安排与组织,使得高校内的人才人尽其用,人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注重体现人才的主体地位,协调人才的个人感情、自尊心与价值,树立服务意识,做好人才的服务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为广大教职工服务,不仅需要做到教职工作人员需要办理的事情,还需要及时解决他们存在的隐性问题,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为广大的教职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得校内的高素质人才能够安心工作,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潜在作用,提升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3.注重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在目前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系统性不强的情况下,继续深化改革就必须加强改革的系统性。在未来的高等学校人事体制改革中需要有全局观念,能够把握住总体。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人员进行定编、设岗、聘用和考核等,其中定编是基础性的工作。科学合理地确定人员的编制,设定符合人员专业的岗位,聘用高素质优秀人才对高校发展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对人才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只有紧紧围绕这四个环节开展工作,从整体上把握,明确改革的方式方法,才能够继续推进整体改革的深入,增强对高校内人力资源的管理。

4.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校内教职工作人员的晋升、奖惩与考核结果挂钩。为了能够加强对岗位的管理力度,必须重视校内的考核评价工作。制定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加强岗位管理,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有效的工作竞争机制。高校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与高等学校的工作性质相联系,根据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分类别进行考核,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需要依据工作的方式、内容详细制定考核标准。其次需要与岗位管理结合,根据各个岗位的职责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最后需要兑现考核结果,根据考核情况给予表现优异者适当的奖励,对于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督导,提高工作技能。

三、结束语

继续深化和发展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转变高等学校内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人事管理部门需要加强人才的开发与利用,转变管理理念,积极主动地为广大人才服务。从全局把握高等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完善高等学校人事制度的考核评价体系,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高等学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促进高等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兰,秦双锁.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初探[J].经济与管理,1997,(4):12-13.

篇5

(一)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

在全球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的过程中,我国森林资源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森林蓄积率和占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异。在人均资源占有率中,更是稀少。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滥砍滥伐的现象仍然存在,很多森林资源都遭到破坏。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实行了人工林的方式,但是由于存活率低,让树木品种始终处于单一的状态,从而对林业经济发展也造成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林业改革机制缓慢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在林业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林业体制政企不分,或者分割不严明等现象,让林业经营权与产权区分存在问题,自身经营权不足,因而改革机制不能充分发挥。

(三)林业经营单位缺乏自我发展与改造的能力

受传统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很多林业单位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自由竞争中不能完全自我发展与改造。目前,我国很多林业单位在不断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根据市场体制构建与之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不断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但是这也是一个漫长、艰难的历程,很多林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不合理长期存在,在林业单位生产不集中、规模有限的双重影响下,对林业单位生产发展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另外,由于我国大部分林业单位属于劳动密集型单位,技术密集相对较少,所以更制约了林业经济发展步伐。

(四)林业基础建设薄弱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由于林业基础建设起步较晚、底子教薄,在发展速度有限的环境下,让发展现状和建设目标始终存在差距。不仅在林业教育、科研方面需要大力发展,在林业生产和技术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这都构成了制约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二、带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改进方法

(一)增加天然林比重,完善种植结构

为了增加天然林比重,必须根据期货与地质条件,选用适宜的树种,扩大天然林面积。为了有效防止乱砍乱伐和毁林开垦现象发生,必须动员群众,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加强宣传力度的同时,对破坏天然林的行为进行打击。在加强森林防火设施的同时,做好扑火设备、预警系统相关安全设施;对于森林病虫防害,除了要加强资金投入,还必须从完善防治机构入手,从根本上保障森林安全。科学的种植结构作为推动林业发展的保障,必须保障种植结构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不断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必须以林业基地建设为基准,通过完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土壤、气候环境为基础,增强天然林比重,推动当地林业发展。

(二)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政府政策

针对我国大部分林业经济比重较小的现象,随着科学技术和科研力度加大,必须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将科技发展作为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以科技、市场为导向的过程中,建立适合林业经济发展的策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推动经营管理进程,让林业经济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在这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先进技术、森林生态研究,还必须整合木材工业水平,增强林产品和木材经济值,进而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随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市场经济主导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根据权责明确、产权明晰的原则,进行多种造林建设,在推动多种造林和联合方式的过程中,鼓励农户、乡镇和农村、单位和单位之间的联合体建设。

篇6

一、科学编制计划,严格做好年终考评

认真总结201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总体目标,在反复衔接、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2014年计划执行情况和2015计划草案报告”,并经市人代会审议通过。结合市绩效考核目标,编制“全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并由市政府文件下达。严格对照考核办法,牵头完成2014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工程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考核工作,协助市效能办将2015年度对我市综合考评的专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

二、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经济运行监测

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形成了全市一季度和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认真落实转型升级、城乡发展一体化各项目标任务,定期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了全市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推进情况报告。

加强重点、难点问题调研。围绕电子商务和吸引外地服务业企业在靖开票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组织对服务业重点企业和新兴业态现状进行调查摸底;针对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的运营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向省农村现代化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组专题汇报我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困难和下一步工作措施;根据上级要求,完成了船舶、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情况调查和天然气使用、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情况调查。

三、加快项目建设,促进投资稳定增长

一是抓计划,落实目标任务。通过多次反复排查和衔接,编制完成重点项目投资建设计划,分解下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突出产业项目建设,明确开发区(园区)、各镇(办事处)产业项目建设任务。二是抓制度,完善推进机制。先后起草制订了《2015年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考核办法》、《市重点项目专题会议制度》。加强对重点项目和26个城乡重点工程项目的跟踪,每月汇总月报,定期协调开展督查,及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第一手基础性资料。三是抓管理,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1-6月份共审批项目22个,核准项目8个,备案项目20个,办结率达100%。积极推进联审会办,加速项目推进步伐,1-6月共完成联办项目5个。启动与镇、园区重大项目对接活动,逐一走访重点项目,梳理排查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并报送市政府协调解决。1-6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32亿元,同比增长23.8%。

四、加强上下协调,积极做好上争工作

通过梳理排查,35个项目被列为市转型升级“双百”工程,1-6月份实际完成投资18.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4.6%。积极主动指导企业做好申报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跟踪和跑办力度,今年以来完成6个项目的省发改委备案、核准工作,组织对天力燃气天然气高压管道、中科睿凌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等项目进行申报。包钢天彩通过市工程中心认定,并组织其申报省级工程中心,完成大中电机智能变频高效电动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验收工作。积极向上资金争取工作,市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项目获中央投资3000万、省级投资1500万;组织组织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引导项目4个,获批省补助资金300万元;组织对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城北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市人民法院斜桥审判庭等项目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级补助资金进行申报。有序推进企业债券发行,港口公司8亿元公司债券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城司15亿元公司债券正在省发展改革委审核中。

五、围绕改革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特色发展现代服务业。组织召开全市服务业推进大会,研究制订《关于实施“一二三四”行动计划(2015-2016)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出台《市服务业发展引导鼓励办法》。科学制订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合理确定各项发展目标并分解下达到各有关单位。完善服务业考核办法,增强激励效应。1-6月,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3.02亿元,同比增长11.9%;占GDP比重43.3,高于去年年底1.2个百分点;生产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比重41.3;市本级完成服务业税收19.47亿元,增长8.5%,占全部税收的54.2%;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79.48亿元,同比增长24.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5.3%。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省服务业集聚区三江现代物流中心入驻企业达405家,1-6月完成开票销售197亿元、入库税金2.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3%、33.7%。服务业集聚区城南市场集群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国际汽贸城3家4S店建成营业,另外4家正在建设,还有2家正在完善手续;万都五金机电城招商进展顺利,万和天地拆迁工作取得进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上半年,市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81.9亿元、利税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4%和35.6%;实现农业加工产值34.7亿元,农业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82:1。编制上报《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方案,组织实施2014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项目。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开展深化改革工作情况调查,征集整理各部门2015年改革工作计划。学习贯彻省发改系统深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及时转发相关文件,引导各部门了解掌握近期改革的主要领域和方向。开展我市“简政放权”工作情况调查,通过梳理上级下放权力,汇总各部门承接下放、自发改革方面的情况,掌握我市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方面的基本情况。根据上级要求,总结我市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调研汇报。

六、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做到平时个人自学,周五集体学习,每半月进行一次讨论交流,定期对学习笔记进行检查。大力开展“转作风、抓落实、作表率”和“强业务、提素质、争标兵”主题实践活动,着力解决“”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布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谈心谈话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撰写班子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加强廉政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严格遵守上级转变作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从严控制三公消费。加强对重大事项的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开展“阳光发改”建设,切实做好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工作,努力提升机关规范运行透明度及依法行政水平。

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机关“中梗阻”清障专项行动,对照岗位工作职责,认真梳理排查可能存在的效能风险点,并通过全面公开,促进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工作。及时受理、妥善办结、投诉、咨询等事项,确保群众满意。畅通内部工作机制,加大委内各科室间的沟通协同力度,保证全委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主要目标任务

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7.5亿元,增长19%;

2.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3%,其中生产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比重达41.3%;

3.全年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达96.5%;

4.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5:1;

5.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6.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7.加强对全市重点项目和35个“双百”工程的监测分析;

8.做好26个重点工程项目秘书组工作。

二、主要工作举措

1.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围绕全年目标,加强跟踪监测,及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措施建议,形成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并向人大提交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研究,及时提出应对预案和对策建议。

2.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机构,制订编制工作方案。坚持开门搞规划,进一步加强协作、集中民智、创新方式方法,下半年重点完成确定前期课题、开展前期课题研究、组织对课题成果进行评估、向市政府汇报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着手开始起草规划纲要《基本思路》。

3.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加大重点项目走访频率,通过深入现场察看、开展交流等方式,逐个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在前期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一步完善月报制度,对照全年目标,对投资和项目建设未达序时,下达督办单,责成其迅速整改,限期达标。按照重点项目专题会议制度要求,认真做好会前议题的搜集、整理工作,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及时提交专题会议讨论。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对接,按季更新项目库,加强项目储备,增强发展后劲。积极试行联合预审,进一步优化行政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根据分工安排,认真做好重点工程项目和“双百”工程项目月度统计汇总工作,协调开展项目督查,努力保证项目按序时推进。主动帮助上报审批项目单位完善前期手续,加强对上报项目的跟踪对接,努力加快项目报批进程。

4.全力化解要素制约。加大中央、省投资项目争取力度,对照中央、省资金投向,编制好项目并及时上报。对已上报项目,加大衔接力度,逐项进行落实。有序推进公司债券发行,跟踪城司15亿元债券项目的国家发改委申报工作。探索开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工作,努力为经营状况良好、成长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5.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服务业“1234”行动计划,推动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提高附加值和效益;发挥生活业引导消费、保障民生作用,不断提高服务业总量。加强对鼓励服务业发展各类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确立正确发展方向。狠抓集聚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集聚区不断做大做强。切实做好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跟踪、督查和服务,努力提高建成项目的亩产税收水平。壮大服务业重点企业规模,重点培育万林、东华测试两家企业创建省服务业百优创新示范企业,推动飞羚运业、南园、农商行、长江商行等企业创建市服务业名牌企业。

篇7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 目标 实现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医院也逐渐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在市场上运行。与其他企业一样,财务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在医院的正常运行中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会导致医院发生财务风险,这严重的威胁着医院的经济效益的增长。虽然医院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仍要实现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因此,医院应该认清市场规律,摸清形势,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对医院的内部管理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的重要保障。医院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帮助医院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加快资金的周转,大大降低医院的运作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医患矛盾,有利于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本文通过对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行分析,研究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途径。

一、医院财务管理目标

虽然公立医院是公益性部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新型医疗改革的推进,财务管理成为了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核心工作,是公立医院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公立医院经济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我国开始实施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之后,提出了公立医院的总体改革思路,既要创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完善医院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完善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首要目标就是减轻公民个人的医疗卫生负担,提高公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体现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同时,又要坚持政府管理和市场管理工作的分开,以此规范公立医院的管理。这些既是现代公立医院战略改革的要求,也是公立医院实行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坚持以病人为医院工作的中心,全力优化医院的服务流程,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给病患和其家属舒适的就医环境。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应该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尽可能的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

总之,在新型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公立医院面对全新的改革环境和角色定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要摒弃过去依靠政府办医院的思想,正确的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重点研究医院财务管理上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树立明确的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并制定相应措施,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对于新医改下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简单来说就是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努力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获得合理的经营效益,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二、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途径

(一)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素质,科学管理

要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医院内部管理人员交流,建立财务管理人员流动上岗、定期轮岗制度,提高会计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先进设备的运用,加快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促进会计信息沟通,从而促使企业内部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在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进行科学化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现代人才管理机制,从而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同时,通过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将财务管理数据建立一份数字档案,再同时导入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医院财务应用的整体状况,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

对于医院资金的使用,应该进行合理的监控和跟踪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务管理的重点在资金、预算和采购上。加快建设信息化,实现医院内部的信息共享和控制,对资金放出和回收做出准确的预测,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以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对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加强预算编制工作,对各项预算内的经费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获得审批后使用,审批的权限则根据指出的大小进行分级管理。对于超出的预算经费,应该由相关部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经由相关部门讨论酌情发放。此外,医院应该建立预算考核制度,对医院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保证预算编制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推进预算规划的有效落实。

(三)加强员工培训,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进行

保证财会人员业务知识的及时更新,对财会人员加强相关领域基础知识的培训,以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引进计算机管理观念,通过引进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实现内部审计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积极完善和推广使用审计软件,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同时利用审计软件将医院财务管理的财务数据导入审计系统中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医院财务的整体状况,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总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对医院的内部管理至关重要,必须加强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提高财会人员呢素质,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篇8

我国工程造价的形成,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经历了不同变化发展的过程。依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工程造价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制,改革现行工程定额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的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国家对人、材、机消耗量确定标准的宏观管理。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员 市场经济 发展规律

工程造价人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了解我国工程造价人员目前存在的问题

1、我国工程造价人员实行职业资格注册制起步较晚,由于原体制的影响,造价管理大多是宏观政策的制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宏观调控职能就必须加强,而工程造价人员更多是进行微观管理。目前,我国想关主管部门对工程造价尚无正式立法,权威性不够,在管理办法执行中还存在问题,完善法律、法规是势在必行。

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工程建设产品价格已市场化,人工费大幅度上升、原材料价格的提升、建筑业收支处于不平衡状态。

3、目前,招标投标标底大多以预算为基础与市场经济相悖,调整定额单价的方式仍沿袭计划经济方式,其实质反映了企业没有自主定价权,工程造价人员无法依据市场信息和结合投标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去做投标报价,这种招标投标办法既不反映市场需求,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水平,违背了价值规律,难以开展真正的公平竞争。

二、结合实际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经验

1、在国外科技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在经济领域里完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建筑产品完全商品化,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是市场经济行为,其价格关系则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来确定与控制。在这样的体制下,建筑产品买卖(承发包)自由化, 实行市场经济,政府就无必要制定法定性的造价控制定额,而是由承发包双方自行商定价格。但是,作为政府必须有宏观控制和指导的职能,不论是哪一级政府都在抓标准与指导价格的管理工作,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制定。对各类工程技术标准,政府都有有效完整的法规公布,一切按标准执行,一切按标准办。造价的确定也建立在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任何一项工程的招标,在招标文件上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和投标者在此标准下考虑各自的报价。

2、工程造价人员应在确定工程造价时把造价、工期、质量三者融为一体,先有标准(质量要求)才能谈得上造价,有什么样的质量就有什么样的造价,有了确定的造价必须要严格控制工期进度才能控制造价的实现。所以,质量、造价、工期三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3、在国外发达国家,工程造价人员十分重视前期造价的确定和后期造价预测,科学地确定工程预算造价,只要一经确定,在执行实施中始终围绕这个指标不轻易突破。

4、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建设项目工程全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和提高建设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素质,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建设市场的发展,对造价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造价人员是建设领域工程造价的管理者,他的执业范围和所担负的重要任务,要求他必须具有现代管理人员的技能结构,应具有技术技能,人文技能和观念技能,来达到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造价人员为了履行职责,必须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收集信息,以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技巧,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工程造价人员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1、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企业经营效果。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工程造价的约束机制,维护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规范价格行为,促进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的统一

2、工程造价人员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管理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为适应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市场应变能力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随着竞争市场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造价人员必须掌握和了解全国各地区的造价资料以及发展趋势,要掌握现代化管理和方法经验,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参与工程造价管理活动,总结经验,收集造价资料数据,分析造价变化因素,把握造价的真实和合理性,使自身的管理素质向更高层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工程造价向更深、更广泛的发展。

篇9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Abstract: Highway Maintenance refers to the highway daily maintenance, repair and improve technology summary. Along with our country highway mileage increases and raise the level of highway maintenance highway, more and more local and national atten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engthen highway to raise forces must be done.

Key words: rural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F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要想富先修路”是上一代流传下来的民谚。公路交通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我国公路交通事业迅猛发展,国道、省道、村村通工程栉比鳞次,交通网四通八达,为地方经济和全国货运流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随着公路的违规、过度使用,缺乏科学、必要的养护管理,致使路况受损,对国家利益和地方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公路养护也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被相关部门重视。

目前,农村公路的重要性已经被我国各级政府所认识,并且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里程增加,技术等级提高,路面状况改善,农村公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农村公路的使用极不规范,以及县际和农村公路的养护项目分散,涉及面广,基层和一线技术力量、管理力量都比较薄弱,在养护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较多,资金投入也受到限制;再加上养护管理部门的设置还不完善,乡镇又没有养护机构,致使乡镇道路养护管理脱节,以至大量道路毁坏,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阻碍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快建立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积极筹集乡村道路养护资金,加强对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领导,对加快农村交通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现有养护管理体制的弊端

1农村公路分类及特点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通乡及乡际公路)、乡道(通村及村际公路)和村道(通组公路)。纳入专业化统一管理的农村公路:一般县、乡道全部列入管养,村道中部分列入;纳入乡、镇、村、组进行管理的其他乡村公路:主要指未列入专业化统一管养的农村公路,包括各乡镇场至城区、各乡镇场街道之间、各乡镇场街道至外县市、各乡镇场街道至管理区、村及其内部的油路,占农路通车里程的50%以上。与干线公路相比,农村公路具有线形较差,路面等级相对较低,且农用车及机具多、轴载较轻、车速慢等特点。农村公路在使用中存在着行车严重不规范的现象,在路肩上行车、停车的几率相当高;普遍缺乏有组织的管养,或者基本无人管理,处于无序使用状态.另外,农村公路相关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如:相当一部分道路沿线无排水设施,有的路段边沟都不具备,这就造成了大气降水极易进入路面、甚至是路基工作区,降低道路的承载能力,使路面出现各种因强度降低而导致的病害。

2现行体制的主要弊端

从总体上看, 当前公路管理体制中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公路管理体制深层次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日益暴露,具体表现在:目前,我国的公路管理机构,既代表政府担负着公路管理的行政职能,同时又承担着公路养护、施工、设计等生产任务,是政、事、企合一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是生产按计划安排,经费按人头划拨,大锅饭、铁饭碗、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十分严重,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种厂、站、库和设计、施工、养护等生产性单位,都依附于各级公路管理机构,长期依靠吃养路费过日子。这不仅影响了公路的管理,也影响了生产单位的积极性。

1)人浮于事,效益低下。近年来,各地由于重复设置机构,扩充人员,特别是由于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工资福利基本有保障,加之大锅饭的体制,使公路系统的人员急剧增加。且有工不出或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比较普遍,生产效率低下.再加上农村公路项目分散,不受重视,因此,长期处于无养护状态,服务质量低下。

2)公路养护部门即道班形同虚设。农村道路处于一种无人管养状态,再加上使用不规范,“三无”(无牌照、无行驶证、无驾驶证)车辆较多,造成了农村公路的提前破坏。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及当地农民修路的积极性,给农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3)缺乏专业的养护技术队伍及高效率的机械养护设施。基层养护部门没有相应的高素质的养护技术人员,道班工人仅仅了解砂石路面的养护,对于沥青类、水泥类路面的常见病害不能处治,甚至连养护材料也不具备。这种情况与现有农村公路养护的需求极不相称。近年来,农村公路的路面等级在逐步提高,油路、水泥路越来越多,急需与之相匹配的养护技术人才及设施。

二、养护体制改革

要解决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把农村公路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责,纳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合理划分农村公路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权限,建立适宜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同时,要建立由车辆养路费与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共同组成的多渠道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公路特点的养护新机制,提高养护水平。

1农村公路养护应走市场化道路

我国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以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多年来,这种体制较好地发挥了中央和地方投资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在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已经对新形势下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撤消现有的公路养护道班,允许和鼓励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养护工程专业队或公司,参与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竞争。逐步转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护企业,推向市场。改变目前公路养护生产单位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以提高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也有利于公路管理机构从生产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对公路改善、大中修、绿化、水毁专项修复等适宜于市场竞争的养护工程,要逐步推向市场,实行招投标,以促进养护工程市场的发育,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处

在县里成立办事高效,人员精干、面向社会的新型农村公路管理处,对列养的农村公路进行调查,负责监督并调控全县的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按照“宏观管住、微观放开”的原则, 由农村公路管理处进行统筹规划,提出养护项目,面向市场进行招标;制定政策、提供服务、对养护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监督。改变目前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的公路管理现状,保证农村公路的及时养护。

3设置齐全的交通标志,加强管理

农村公路线形较差,路基防护设施及交通服务设施差,标志标线不齐备,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状态及寿命。因此,应在陡坡急弯、与铁路交汇等危险路段设置警示等交通标志。同时,要杜绝“三无车辆”,加强宣传,培养全民保护道路的素质,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三、结束语

道路的使用只有同科学的管理与及时、专业的养护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农村公路最突出的问题是建成后的养护管理问题。农村公路本来等级就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养护,路况必然会下降,用不了几年,好路就变成坏路了,政府的投资和老百姓的辛勤劳动就会付诸东流。从建养并重的角度,农村公路养护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长期无人管养或不科学管养,都会造成农村公路的路况质量下降,服务水平降低,无法达到应有的技术状况和使用功能,使农村公路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也势必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高效、科学的公路管理及养护体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华,赵怀志. 浅谈公路管理体制改革[J]公路, 1999,(05) .

[2] 辛伟. 目前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公路, 2007,(09) .

篇10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开启的改革开放,全面释放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体制源泉,使我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矛盾新问题,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如何按照十七大的战略部署,推进全面改革,突破改革的难点?作为长期致力于改革理论研究的一位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针对这一问题,在发言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行政管理体制成为改革瓶颈

迟福林强调,改革和发展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主题。他在大会发言时建议:要以新的思想解放,推动新阶段改革开放的突破,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全面改革。

迟福林分析说,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既有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因素造成的,但更多的是由于改革不到位形成和积累的。

因此,推动全面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打破不利于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和实现科学发展的观念束缚和利益掣肘;以使改革及时、主动地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近几年,虽然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相比,总体上来说是相对滞后的,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治理结构中的一些矛盾凸显,例如,行政成本增大与行政效率低下相矛盾;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与表达渠道不相适应相矛盾;一些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与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相矛盾;利益主体多元化与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相矛盾;如何实现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也对改善公共治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迟福林据此认为:新阶段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他进一步阐述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主导向由市场主导的转变,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重要的体制保障;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重要的是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确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统筹中央与地方关系,其实质也是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一个合理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和利益格局,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财政税收体制和官员考核机制。

新时期的新矛盾

联系迟福林此前在海南省省会海口市举行的“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国际研讨会上所做的主旨演讲,可以令人更好地把握他对推进新阶段改革的见解。

迟福林在演讲中判断,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实现了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已由生存型社会步入发展型社会,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公共服务不到位,已成为新时期的突出矛盾。

目前,中国面临空前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变革,使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相对简单的社会结构逐步演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复杂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利益关系调整、利益主体多元化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产生,突出表现在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困难群体有增多的趋势,表现在财富总量的增长与民生问题突出并存。新时期利益关系的变化增加了改革发展的复杂性,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服务体制创新提出了更为现实的要求。

因此,在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新阶段,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的分配,让社会成员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成为当前社会转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迟福林进一步指出,基本公共服务除了对于人的发展具有本体性的基础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是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为全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举措。

因此,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就现阶段而言,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进一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样,构成新时期改革的动力来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某些矛盾和问题,是这些年政府主导型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存在问题的集中体现。在新时期,面对发展性压力,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以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快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变革和创新,以加快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亟待制度建设

长期以来,迟福林始终强调制度建设对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作用。在全国政协大会上发言时,他指出公共服务存在体制建设滞后问题。

在“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他认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完善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十分重要。

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着水平低、不均衡、体系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究其根源,都与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缺失相关。例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缺,主要原因是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严重失衡,根源是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制度安排;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的问题。

对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建设,迟福林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不是靠公共财政,而是靠农民自己,由此造成城乡居民基本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差距制度化。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为农民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已成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焦点问题,当前改变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