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控制范文

时间:2023-03-14 04:3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成本控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成本控制

篇1

[关键词]精益化;物流成本;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033-02

1引言

我国物流成本在GDP中比例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按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2012年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8%,远高于发达国家的7%~8%的比例,物流成本有很大改善的空间。物流被公认为第三利润源泉,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利润率普遍不高,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物流成本占运营成本比例高,物流成本的削减可以带来利润成倍增长。随着国内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原因,国内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将物流成本降到最低,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行业中的成本领先者。

2精益化物流成本控制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物流成本控制的对象主要有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几种形式,物流成本控制贯穿各个环节,只要发生物流成本费用,都可以进行物流成本控制。精益物流成本是精益思想和物流成本控制的有效融合。精益思想来源于丰田的生产实践,注重过程管理,特别是流程管理,讲究速度,引入精益思想后,流程改善明显,但是精益思想缺少结果管理的具体计量工具。物流成本控制理论有着丰富的定量分析手段,特别是对物流成本中的运输和库存环节方面,可以预测、测量、纠偏。物流成本控制是讲细节的,但是在改善流程速度方面比较慢。精益思想与物流成本控制结合,形成了优势互补,可以既满足客户的需求,又改善全局物流成本,对提升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

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消除浪费。按照精益中对浪费的定义:残次品,过量生产,等待处理的库存,不必要的工序,人员的不必要走动,商品的不必要搬运,等待的商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客户要求七种活动。物流价值链从原料到送到客户手中,经历了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众多环节,这些活动主要有三种,给客户创造价值的活动;没有增值但是目前还需要存在,不能去掉;不增值可以去掉的活动。通过精益物流成本控制减少没有增值但不能去掉的流程,去掉那些不增值可以减掉的流程,就能节省支出,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

2.2有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

精益化物流成本控制是以客户为中心,因此通过与客户进行对话,掌握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依据客户需求生产或提供服务,按照客户要求的时间提品或服务,不会生产多余的商品或服务,也不会将多余的成本增加到客户身上,客户满意度会大幅提高。

2.3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

精益化物流成本控制是全员、全过程的全面介入。企业必须从原料采购、销售、物流、仓储等部门都参与,涉及公司的业务、风险管控等各个环节,实现物流系统优化。物流成本控制精益化的过程,就是整个供应链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发现问题,不断改善,不断调整,以至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消除各种浪费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3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物流部门在企业中更多是作为销售和采购的执行,由于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不足和定量分析方法的限制,企业普遍存在以下物流成本控制问题:

3.1流程管理不健全

很多企业对物流流程管理是事后管理,缺乏事前和事中管理。例如企业发货管理流程一般是客服中心(订单中心)收到客户订单后,确定物流流向需求,按照目的地、数量和收货人制定的运输委托单交给物流操作人员。物流操作人员确定运输方式(汽运、铁路、水运或者水铁联运),核定运费后,将运输委托单发给运输商,发运后,与运输商对账,凭发票与出库单据送管理部审批,审核通过后,送交财务付款。当管理部审批运费时,货物已经发运,发票已经开出,无法实现物流成本的管控。

3.2运输方式不合理

物流运输有多种方式选择: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集装箱、铁路和水路的联合运输等。其中公路适合短途运输,方便快捷但费用高;铁路运输价格次之,但受铁路运力限制;水路运输量大,运费最便宜,但时间最长。很多企业缺少对运输方式和路径的规划,经常发生仓库与仓库之间的调拨运输,反向物流等不合理运输方式。

3.3库存商品数量过高

企业普遍缺乏对库存需求的预测,缺乏对库存的统一理解和可视度,导致库存数量远远高于安全库存要求。库存持有成本不断走高,既浪费了资源,又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如遇到行情下跌,会给企业带来潜在损失。

4精益化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

4.1流程优化

我们可以通过SIPOC系统模型(见下图)分析哪些环节是不必要和有改善的空间。SIPOC其中每个字母各代表:Supplier供方;Input输入;Process过程;Output输出;Customer顾客。

SIPOC流程图

4.2运输成本控制

对于各种发运方式,依据不同供应商在不同线路的价格优势进行调配,调整不同路线承运商使用比例,选择合理运输方式,做好产地,中心库,销区库之间和向客户运输的物流成本控制。优化配送网络,配送路径,准确,及时地按客户需求将货物安全送到,提高客户满意度。

物流成本控制中,运费占了很大的比重,通常一般性的运输问题可以通过线性规划的方法来解决,如m个起点,n个终点的运输问题用以下模型:

i――起点的下标,i=1,2,…,m;

j――终点的下标,j=1,2,…,n;

xij――起点i到终点j的运输量;

cij――起点i到终点j的单位运输成本;

si――起点i的供应量;

dj――终点j的需求量。

minm1i=1n1j=1cijxij(1)

s.t.

n1j=1xij≤sii=1,2,…,m供给(2)m1i=1xij=dj j=1,2,…,n需求(3)

xij≥0,对所有的i和j(4)

第一项约束表示起点的运输小于等于供给量,第二项约束是完全满足客户需求量。建立函数后,用LINDO软件求最小值,就可以找出最优的运输方式和数量。

4.3仓储成本控制

仓储能平衡运输和生产采购成本,但是过高的库存会吞噬企业的利润,而且行情下跌会带来潜在经营风险。仓储成本的控制主要是遵从仓库布局合理、适度集中的原则。为了降低仓储成本,可以选择适当的订货方式,如通过经济订货量(EOQ)模型来确定订货时间和订货批量。由于传统的经济订货量的假设前提是不允许缺货,送货的时间为零,实际很难做到,需要对模型进行改进。

假定年需要量D一定,陆续供货,每天供货量p,每天耗用量为d,允许缺货,单位存货的年缺货成本为Kq,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为KC,每次订货成本为K。

由传统的模型Q*=2DK1KC改进后的经济订货量为:

Q*=2DK1KC・KC+Kq1Kq・p1p-d

根据经济订货量来决定库存的数量,就可以降低仓储成本。

5结论

精益化物流成本控制就是不断发现企业在运输、仓储、包装等各个环节存在的浪费。解决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企业的管理就得到了提升。企业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改善,再找出不足,再改善,如此循环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

参考文献:

篇2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832000)

收稿日期:2014—12—10

摘要: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物流成本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利润,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疆天业集团物流成本控制实施情况,探讨了控制和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方法与有效途径。

关键词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

当今产业界竞争焦点逐渐转向对流通渠道的争夺,作为流通的必经环节,物流被誉为“第三利润的源泉”,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2012年统计的数字,我国物流运输费占GDP比重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7倍,物流保管费用高2.2倍,而物流管理费用更是高6.9倍[1]。作为“第三利润的源泉”,物流成本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盈利的多少,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

多年来,天业集团以物流产业为平台,通过对企业化工产品的储、运、销的统一管理,不断延伸,顺应天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了原料购进、产品销售、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市场信息一体化运作的综合型物流运营模式,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效整合,降低了企业循环链各个环节的成本,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天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师市经济发展发挥了大物流的作用。天业集团荣膺“2013年度中国货代物流企业百强”。

1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近年来,国家加大物流业发展,而很多企业仍然还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环节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已没有再大幅下降的空间,物流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有些管理者对物流成本的理解仅停留在货物的运输过程中的成本的层面上,不能将仓储、运输、装卸、配送等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经营者也还没有重视供应链管理思想,更没有把物流运作建成一个以满足经营需要为目的的供应链体系,导致企业没有科学的规划企业的物流系统,更谈不上物流系统的信息化,而造成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1.2企业内部物流规模小,不能形成有利优势

我国物流业发展迅猛,但国内物流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物流成本偏高、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的《2014年度全国先进物流企业发展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物流市场全面开放,跨国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弥补网络、低成本和本土化方面的缺陷,在我国获得较快的发展,使我国物流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我国很多大中型企业物流多采取自办物流方式,企业内部物流往往只为本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程度很低。本企业的物资需求和产品销售决定了内部物流系统计划运行量,而单个企业的物资需求量相对较少,不能有效地管理和整合资源规模优势,物流系统降低运行成本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1.3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落后

企业运输和仓储现代化水平不高,物流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设施结构不尽合理,标准化程度较低,与物流行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致使物流各功能、要素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高。

1.4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企业内部物流的建立和研究也相对重视起来,大多数企业建有自己的内部物流系统,但许多企业内部管理粗放,物流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都还没有得到应用,缺乏相关专业理论、管理和技术人才,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企业的购货、运输、制单主要由人工完成,货物流转周期长、库存量大、存货成本高。从整体来看,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而且物流专业教育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具备综合物流知识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难以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2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2.1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

企业物流管理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应把物流作为自身发展的关键因素,把物流成本的管理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从思想上认识到成本控制,尤其是物流成本控制的潜力是巨大的。在实施物流成本控制时,责任落实到个人,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全体员工,并通过广泛的宣传,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让每个员工都能从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及企业效益的提高而得到实惠,进而使物流成本降低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2]。

2.2优化企业物流系统,提高物流运营效率

物流系统优化是关系到企业竞争力、企业盈利水平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规划企业的物流系统,各物流要素同处于该系统之中,既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又在优化物流系统的过程中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实现无缝衔接。

天业集团自组建物流产业以来,在物流系统内部协调方面:实行“调度中心”高度统一协调机制,将企业的物流活动与生产和销售活动整合在一起,实现生产、销售和物流一体化,进而实现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在运输流程规划方面:采用铁路运输、海铁联运以及汽车公路运输的方式。通过棚车、敞车、行包、集装箱、拼箱、液体罐箱等多种运输工具和运输形式结合,产品销售异地到站棚车和集装箱运输,量大费用较低;新疆境内周边全部汽车公路运输,方便快捷;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交叉互补,择价运输,既保障了运量,又兼顾到物流运营成本的降低。如:实行车板交、集装箱“门到门”“港口自提”等直销方式使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物流中间环节的减少,使物流装卸费、仓储费和包装费等费用降低,同时货物损耗减少,总的物流成本也大幅降低。因此,要根据实际物流流程来进行规划设计,不能单纯地强调某一个环节的合理、有效、节省成本,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系统优化,降低物流总成本,实现获取更多的“第三利润源”[3]。

2.3建立物流服务平台,发挥“第三方物流”作用

我国企业由于理念和管理模式等原因,习惯“大而全”、“小而全”,物流业务仍以自营为主,企业物流外包量仅相当于西方国家的一半。因此,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在发挥降本作用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企业外部“第三方物流”的作用[4],积极借鉴欧美发达经济体的物流管理理念,发展专业物流,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天业物流积极“走出去”“引进来”, 开源节流,发挥社会物流作用。发挥天业专用线全国集装箱办理站的资源优势,开放老专用线社会化经营,2014年接纳社会货物近80万t,创收1 200余万元;同时,采取引进社会库存、延伸库区等措施提高物流设施、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和周转率来降低物流费用,2014年争取到师市第一家海关监管库落户天业,实现了天业出口产品在石河子报关、异地查验,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节省了通关费用,降低了物流成本,发挥了大物流的作用,为加快实现现代物流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奠定了良好基础。

2.4加快企业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信息化和标准化构成了现代物流发展的2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在物流供应链各环节,企业不仅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在提升企业管理软实力上下功夫。物流系统的运行,关键在于“流通”上,理念状态的物流是“零库存”,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随着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当今的发展趋势。

天业物流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通过实施业务网上OA办公系统、erp管理系统,引进原料卸车自动排号系统,规范、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物流产品异地仓储方面与异地库连网,实行对异地库产品出入库远程监控动态管理,有效防范了经营风险。天业物流重视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对接,在铁路运输方面,与铁路运输关联业务网连接,实现物流数据一致性,推进物流数据的标准化;与铁路运输的各类标准对接,推行物流作业的标准化,提高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同时,与内地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合作,积极研究探索建设或利用第三方平台发展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发展第三方电商物流和仓储配送中心。

2.5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机械自动化水平

企业还必须重视使用新的物流管理技术,积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成果,使企业物流从操作技术、设施设备、配送工具,从物流流程控制、物流信息处理到配送过程的决策管理等全过程始终跟上现代物流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随着天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天业不断加大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天业不仅建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装卸线按满足整列火车装卸车条件建设,而且购置了铁路机车(调车机、牵引机),以及正面吊、龙门吊、链斗式卸车机、铲(叉)车等各种装卸机械设备百余台,目前已形成年到发货物580万t以上的铁路运输能力。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了装卸货物总量和装卸效率,加快了火车运行速度和汽车公路运输周转率,提高了物流人员劳动生产率。同时,天业物流积极推进机械自动化作业,2014年采用旋转推出器盖车装烧碱试验已取得初步成效,原料和产品实现了吨包机械化作业。

2.6重视物流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

实现现代化物流就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物流人员的工作方法、态度将直接影响物流成本的大小。所以,物流人才是物流企业的宝贵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效益[3]。要想提高物流水平,就必须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加快物流人才结构优化的进度,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特别是现代物流和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育。企业要充分给予物流人才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物流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物流效益的增加和物流水平的现代化。

总之,企业只有抓住机会,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构筑现代信息系统,更加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增收节支,向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物流成本要效益,才能有助于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物流的健康发展及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岩,中国物流管理成本是发达国家近七倍[N].证券时报,2013-11-27.

[2]夏颖.企业物流成本费用控制策略探析[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22):136.

[3]陈瑾.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原则及方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11):50-52.

[4]姜彦卿.如何降低企业内部物流成本[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5(46):14.

2014年新疆自治区农业总产值超2700亿元

2015年1月 14日2015年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的各项任务。

2014年,自治区粮食总产量1435万吨,比上年增加58万吨,连续七年增产丰收。棉花总产量达到450万吨左右,目标价格改革试点顺利推进。自治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达到2704亿元,比2009年的1298亿元增长了1.0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8296元,比2009年的3883元增长了1.14倍;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以上,减少贫困人口41万人。全区农牧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68%以上,比2009年提高了15%。

篇3

【关键词】襄阳商品;中小微企业;物流成本;企业效益

物流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组成的有机系统,其成本占比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物流成本占据百分比越小,越能显示出其物流系统的完善与稳定性,我国中小微企业占据国家企业总量的90%以上,物流成本问题是需亟待解决的问题,合理的降低物流成本能够为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减少生产销售总成本。自2015年襄阳市政府大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转型以来,襄阳市正朝着万亿工业强市发展。襄阳中小微企业群体数量众多,且发展稳定,为襄阳市GDP带来稳定的增长。企业所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在销售及出口过程中,物流成本巨大。依托物流学机理和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合理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同时能够提高效率、提高企业品牌,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的物流服务和优质产品。

1襄阳地理位置及物流模式概述

襄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属华中内陆城市,有着“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其公路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襄阳市内高速公路长27千米,与周边城市均建设高速公路,形成公路运输圈,且襄阳内中外环线正在修建中,未来将建成与周边县的连通的公路网络。途径襄阳的铁路众多,有汉丹铁路、襄渝铁路、焦柳铁路、蒙华铁路、汉十高铁和郑万高铁等[1],将襄阳与周边城市甚至是沿海发达城市及西北城市联系起来;近年来水上交通和航空运输在市政府大力投入下,利用得天独厚的汉江水资源,迅速发展,建设陈埠港区和唐白河港区,是组成汉江流域水上交通圈的核心部分[1]。此外襄阳建设有民用的刘集机场以及军用老河口机场,在为襄阳的工业制成品的销售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用户群体也不断激增。互联网对物流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如今火热的网络线上销售、电子采购等等都是物流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结合互联网+模式,可搭建出以襄阳为中心的产品交流圈,使襄阳与周边如陕西、长沙、武汉等城市形成层级物流体系。用大数据与物联网探索更合适的物流模式来运输商品,保证襄阳本地商品及时便捷的向外运输以及周边城市的商品更快更好的运往襄阳,为圈内所有城市带来更多的商品交易,促进商品与货币的流通,让每一位顾客享受到更多优质的产品,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建设。

2襄阳商品物流成本概述

襄阳农产品基地的新鲜果蔬产品、食品加工基地的冷链产品和工业型企业的工业制成品运输方式在铁路、公路、海运和空运都有涉及,具体选择哪种运输方式需要综合考虑所运输的产品的特殊属性。如农产品和冷链产品新鲜度和品质需要加强保障,工业产品的性能需要保障。或者多种运输方式的结合,以使得产品能够更快的、更好的运达至购买方手中。(1)经考察调研襄阳多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了解到基地所生产的时令果蔬产品、加工的食品及半成品,在运输至其他省市过程中,在保障果蔬产品和食品原料和半成品的新鲜度和避免碰损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的物力和资金,约总成本的40%-50%,其余成本包括果蔬的生产成本和采摘成本、食品的加工成本等。(2)襄阳工业型企业众多,涵盖机械、化工、航天航空、制药、钢铁、建筑材料等等行业,所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及整装车、蓄电池、钢铁、药品、航天器等制成品需要大量的运往其他省市,甚至出口海外。由于订单、库存、人力等原因,且运输时需考虑工业制成品的重量和体积等因素,企业需要花费高昂运输费用和仓储费用,占据企业总成本大部分。应用头脑风暴法和5Why法探讨襄阳农产品、食品加工基地和工业型企业总成本的各项分成本,得出如图一鱼骨图所示的成本分类及各项小成本。这其中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占总成本的大部分,合理的降低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是降低襄阳农产品、食品加工基地和本土企业成本的关键所在,探索更合理、更节约的物流方案,首要减少了企业的大量支出,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提升企业品牌和口碑效应,为两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商品交易,更能够带动城市的经济建设。襄阳中小企业较多,产品的销售大多在周边城市,由于两地之间距离较短,经大致核算成本,加上如今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线,选择的运输方式主要为汽车运输和铁路运输,以襄阳A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以汽车运输方式将制成品运往周边城市为例。汽车运输方式物流成本的开支有运输过程中人力费用和车辆燃油消耗等费用。运输成本由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组成。固定费用为一定时期内,与运输量无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运输人员的工资和企业管理费用[2]。变动费用为运送中车辆消耗费用,主要为燃油费、车辆维修费、道路通行费等等。由此可见,降低变动费用是优化成本核算的关键所在,固定两地之间,选择不同道路和不同车辆运输,变动费用自然不同。探讨最合适的车辆和道路是以汽车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的企业亟待解决的事情。

3控制成本方案与成本意识

当前襄阳的中小微型企业普遍存在缺乏对企业成本的重视现象,导致多数企业在成本控制方式无计可施和施之无效[3]。对成本的控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只看某一项目或某一工作的支出,需要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成本的来源,换一种方式是否能够减少支出和换一种方式是否更加适合该工作和项目,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找出支出的内在原因,同时要考虑到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产品的影响,如制成品的保养和运输过程中天气及道路等因素会使成本加大。最后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和物流过程中的支出进行成本核算,找出更合适、更省时省力的方案,是尽快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激烈,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成本计量方法也在不断改变,如果还是以原本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很难精准测控企业的各项成本,不利于企业扩张,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若是缺乏科学化的成本核算方法,会使企业在数据处理上不够精准,无法实现成本的精细化处理。成本控制意识不仅是企业管理者需具备的意识,它还是与企业生产相关的人员需具备的意识。成本控制是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以公路和铁路为主要运输方式的企业,其管理者必须要具备成本管理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在生产过后的工序中实现成本控制。在企业日常生产方面也需要成本控制,因此要建立健全的业务工作记录系统,记录各项费用支出。同时在优化成本管理基础性工作上,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员工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的培训,使员工的技能与思想都得到提升,提升工作人员节约意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提高信息关注度,紧跟国家政策企业要完善信息系统,可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来提高企业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对大量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挖掘、处理和分析,能够更为精准的记录企业各项信息和经营活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定时对每个员工进行公平、公正和全方位的评判,进而更好的给他们布置任务和施加压力。

篇4

在现代物流管理中,人们一般认为物流成本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物流管理的理念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但毋庸讳言,我们对物流成本的测算、分析和研究,无论是总量的,还是企业实际支出的,以及行业标杆水准的,基本上还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所以,我国企业急需寻找各种途径,从“物流冰山”之下挖掘各种司空见惯的物流成本,发现“经营过程中没有发现的新大陆”和“企业脚下没有被发现的金山”,使整个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二、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创造利润的“第三利润源泉”,也是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而物流成本是进行物流管理,使物流合理化的基础,企业利用物流成本数据的程度,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根据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可知,物流成本既是企业评判物流合理化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物流经济性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决策企业物流是否实施外包的重要指标。而且在当今社会物流的作用越来越大,物流成本占整个营运成本的比重越来越高,现代企业降低成本的当务之急是在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三、物流成本的构成

对于物流成本的构成,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观点。就宏观层次的物流成本而言,美国的社会物流成本由存货持有成本、运输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个部分构成;日本的社会物流总成本也包括运输费、保管费和管理费三个部分;欧洲的社会物流成本则包括了运输、仓储、包装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等费用在内的全社会物流总成本;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包括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三部分内容。在物流功能成本中,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是物流成本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

四、物流成本的核算对象

企业重点关注的物流成本形态为物流范围、物流成本项目、物流成本支付形态作为物流成本核算对象。以物流成本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就是将物流成本分为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和物流管理等物流功能成本以及存货资金占用成本、风险成本和保险成本等存货相关成本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以物流支付形态作为成本对象,可以将企业物流成本分为自家物流费用和委托物流费用。它是最基本的成本核算方式,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成本核算对象,都以按照成本支付形态对这些核算对象的物流成本进行细化管理。

迄今为止,我国企业基本上是根据会计报表的分类方法,将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将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不利于比较、分析与管理。因此,本文认为企业物流成本应分离出来,参照美国的作法,我国制造企业可以以物流范围作为物流成本核算对象,具体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等不同阶段所发生的成本支出。以物流范围作为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对象的主要任务是:从材料采购和管理费用中分离出供应物流成本;从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中分离出生产物流成本;从销售费用中分离出销售物流成本等。制造企业如果选择物流范围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就可以得出物流成本总额,可以使企业经营者很清楚的了解到企业各领域物流成本的全貌,并据此进行比较分析,找到有效方法,减低成本。

五、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在企业层面,合理核算物流成本是强化物流成本管理的关键因素,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包括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和先采用营运成本法,逐步向作业成本过渡等。对于间接费用占很大比重的物流企业尤其是新兴物流企业这些核算方法的选择都存在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及以后向作业成本法转化成本过高等问题。

利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可望达到全面真实地揭示物流费用的目的,是物流成本核算最为有力的工具,也是目前物流成本核算中较为高级的核算方法。它的优越性表现在:

(1)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在作业成本法下,是按照各种产品实际消耗的与间接费用相关的作业量来分配其应该负担的间接费用。按作业成本法计算的成本也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对直接费用成本的核算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一致,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不是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而是根据各种间接费用的作业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分配标准。由于引起各种间接费用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因此采用相应的分配标准,以多种分配标准来分配间接费用必将能使企业的成本计算更加准确,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

(2)能促使管理人员有效的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在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的分配是采用多标准来进行的,在分配过程中将会产生多种成本动因。因此,通过此方法能够确认引起各间接费用产生的原因,而一旦确认了某种产品消耗的间接费用的原因,就能使管理者从产生成本的源头入手,从降低企业产品成本的角度重新分析各种间接成本,以努力降低产品中的间接成本,间接成本作为企业产品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降低将会最终使全部产品成本降低。因此,通过此方法将能促使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美国、日本是现代物流业发达的国家,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研究与物流成本核算规范的制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最新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是2003年中小企业厅颁布的《物流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计算,效率化指南》,这一标准对中小企业应用新的物流管理方法核算物流成本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日本运输省制定了“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会计理论在宏观物流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这为物流成本提供了会计控制对象。日本对物流成本核算研究是从引进美国的研究成果开始,并结合日本特有的管理方法进行,也注重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美国现有的物流成本核算方面的制度规范主要是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nstitute ofManagementAccounting)于1992年的《物流成本管理公告》。而我国的企业在利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时,有必要参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

六、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

降低物流成本会给行业和社会带来三个方面的经济效益:一是如果全行业的物流效率普遍提高,物流费用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那么,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会增强。对于一个地区的行业来说,则可以提高其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二是全行业物流成本的普遍下降,将导致物价相对下降,这有利于保持物价的稳定,相对提高国民的购买力。三是物流成本的下降,意味着给整个社会创造了同等数量的财富,在物流领域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得到节约,从而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和消耗,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进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而降低物流成本主要有以下的方法:

1、物流标准化管理

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订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订系统内各个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物流标准化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基本设备统一规范,如现有托盘标准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之间能有效衔接,大大提高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通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货物运输、储存、搬运等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物流配送系统的运作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2、供应链管理

实行供应链管理不仅要求本企业的物流体制具有效率化,也需要企业协调与其他企业以及客户、运输业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正因为如此,追求成本的效率化,不仅仅企业中物流部门或生产部门要加强控制,同时采购部门等各职能部门都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可以确保企业利益,同时也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3、现代信息系统应用

要实现企业与其他交易企业之间的效率化的交易关系,必须借助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尤其是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端客户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一方面是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正确、迅速地进行;另一方面,能由此建立起战略的物流经营系统。通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可以将企业订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充分对应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和计划,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这可以从整体上控制了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使混杂在其他业务中的物流活动的成本能精确地计算出来,而不会把成本转嫁到其他企业或部门。

对于用户的订货要求尽力短时间、正确的进货体制是企业物流发展客观要求,但是,随着配送产生的成本费用要尽可能降低,特别是多频度、小单位配送要求的发展,更要求企业采取效率化的配送,就必须重视配车计划管理,提高装载率以及车辆运行管理。通过构筑有效的配送计划信息系统就可以使生产商配车计划的制订与生产计划联系起来进行,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也能使批发商将配车计划或进货计划相匹配,从而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输和进货成本。

4、合理配送

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的运送手段,从而降低成本。加强企业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并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业员工具有长期发展的成本意识。减少差错,避免退货。退货成本也是企业物流成本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往往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是因为随着退货会产生一系列的物流费,退货商品损伤或滞销而产生的经济费用以及处理退货商品所需的人员费和各种事务性费用,特别是存在退货的情况下,一般是商品提供者承担退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而退货方因为不承担商品退货而产生的损失,因此,容易很随便地退回商品,并且由于这类商品大多数数量较少,配送费用有增高的趋势。不仅如此,由于这类商品规模较小,也很分散,商品入库,账单处理等业务也很复杂。由此,削减退货成本是物流成本控制活动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在此问题上关键是员工的成本意识及责任心。

篇5

ABC法概述

20世纪杰出的会计大师科勒教授在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帐户、作业会计等概念。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George·Staubus)教授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ActivityCostingandInput-OutputAccounting)中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青年学者库伯(RobinCooper)和哈佛大学教授开普兰(RobertSkaplan)注意到这种情况,在对美国公司调查研究之后,发展了斯托布斯的思想,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1988)(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法)。

ABC法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它不是仅就成本论成本。ABC法不仅能够提供相对精确的产品成本信息,而且能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在作业链中,每完成一项作业,就消耗一定资源,同时能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

作业成本分析方法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间接成本累计进入间接成本池,劳动力成本或设备成本合并后进入间接成本池。而直接成本累计后不经过任何中间步骤直接进入作业成本池。第二阶段把间接成本池的资源映射到作业成本池,这是间接成本配置过程。第三阶段的映射是把作业成本映射到成本的目标值,表明各种作业(活动)对总成本的贡献。如图1所示。

ABC方法对于研究物流成本的意义

用传统的会计方法核算的成本往往不够准确。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也不能揭示出产出量与间接费用之间的关系,使产品计算结果失真,因而不能满足管理部门在进行定价、自制与外购、生产批量等决策的需要。

现代物流业已把信息的统计、处理、分析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企业现代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业成本核算方法(Activity-BasedCosting(ABC))为适应这一目标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工具。ABC是一个过程,它超越了传统成本会计的界限,将企业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主要活动中去,然后将这些活动分配给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把企业主要活动和特定的产品或服务联系起来,帮助管理者了解耗费资源的真正原因和每项产品与服务的真实成本。作为一种现代战略管理工具,ABC克服了传统的成本会计过程中的不足。它的出现,是基于活动消耗资源而产品和服务消耗活动的理念。

作业成本计算法

在作业观念下,产品成本是指所有的费用支出。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出有益的支出,因而,应记入产品成本。也就是说,作业观念下强调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性,而不论其是否与产出有关。应用ABC法会使我们正确分析产品成本的形成原因,从而有利于工作绩效的评估,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以降低产品的实际成本,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ABC方法通过区分不同的作业标志和作业目的(如采购、运输),可以计算出各个产品的期间费用。其分析的要点是:

分析活动

分析活动的内容包括:范围、性质、数量、比较和联系等。

活动的必要性。即对不必要的活动进行确认。判断一项活动是否必要,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用户必要否,若用户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项活动是必要的;二是对成功运营必要否,若对成功运营是必要的,那么这项活动也是必要的。除此以外的活动都是不必要的,不必要的活动应尽量消除。活动作业量比较。仅凭本公司物流活动业务量的效率、效益不足以说明问题,需要将其与其他公司的活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相对差距和值得改进之处。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分析。要达到一定目标需要经过一系列物流活动,而这一系列物流活动相互协调才能将重复性活动、活动占用的时间降至最少。

挖掘成本动因

寻找导致不必要活动或不佳活动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最终消除不必要的活动和活动成本找到依据。

建立活动计量体系

活动分析、成本动因分析都是定期进行的,但是物流活动是每一天都在进行的,为了确保每一项活动都对生产、服务、经营均有贡献,需要建立活动计量体系。该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目标。即满足用户需求和成功经营物流的目标体系。目标落实到参与活动的人员。每一参与活动的人员都应了解企业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各目标之间的关系。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寻找对每项作业进行计量的方法,正确反映每项活动对总目标的贡献大小,作为改进活动和进行奖励的依据。

实施ABC的步骤

实施ABC的第一步是获得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和同意。这一步非常关键,原因如下:ABC要求与企业不同部门的代表组成跨部门小组,最高管理层的支持会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合作。ABC将对企业及其活动的传统观念形成挑战,可能会要求企业机构的改革。高层管理者必须能够支持这种根本性的改革。

实施ABC的第二步是,小组必须获得必要的信息以确定资源、活动成本指示器和成本对象。可以从企业的总帐和平衡帐目中获取必要的财务数据。这些资料提供了结构数据-资源的种类、活动的类型以及生产销售的产品或服务,同时还提供定期数据-资源的成本、消费量和产量的信息,结构数据一般保持稳定不变,而定期数据会随着ABC评估时期的变化而改变。

最后,跨部门小组利用企业总帐及平衡帐目的信息来为各个成本对象分配活动,为各项活动分配资源。

物流作业成本控制(ABM)

物流成本控制是以物流作业成本计算为基础,说明物流管理会计系统如何提供改善了的产品或服务和顾客信息,使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制定关于产品定价生产组合、产品设计及建立顾客联系等决策。ABM以ABC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进行作业分析、作业重构、标杆比较、业绩评价等活动。可以从两个角度认识ABM:分配观和过程观。分配观下的ABM,追踪成本到成本目标-首先追踪资源到作业,然后到成本目标;过程观下的ABM识别,引发作业成本的因素、确认作业、评价作业完成的质量。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循环的过程。它包括四个阶段:

确认作业的增值性

确认作业的增值性是指辨别作业是增值作业还是非增值作业。

增值作业是那些为物流和客户带来利润的作业,他们是物流兴旺的关键。增值作业有两种类型:给客户带来价值的作业;是保证物流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作业。非增值作业是那些可以消除或减少,但不会对物流迎合客户的需要和物流竞争力造成影响的一些作业,非增值作业是一种浪费。对于非增值作业来说,物流系统应考虑的不是如何使它们更有效率,而是如何消除这些非增值作业。

作业重构

作业重构即是从作业层次上重新设计组织的各项工作,由于作业是组织的各个基本活动,所以重购作业,也即重构了组织,重构了物流系统。

在作业重构时,需要注意如下两个问题:努力寻找引起成本的根源。有些时候,有的非增值作业,如移送原料不能被完全消除,有时很多企业就会想方设法使这个非增值作业更有效率。然而,企业的注意力更应集中在移送原料作业成本产生的根源上,从而找出降低成本的措施。而不应只看到引起成本的表面原因,应努力寻找深层次的根本原因。保持简单性。简单性是作业重构的一个重要原则。一般来说,复杂性都会引起成本的增加,企业中通常有下列一些引起复杂性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管理者找到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

标杆瞄准

作业重构后,物流企业建立起了一个只有增值作业的“该是如何”的模型,但是一个增值作业本身并不意味着它就能高效率地工作并产生高效益,所以,还必须对增值作业进行改进和完善,也就是将自身物流与最先进的物流系统进行比较,以最先进的物流系统为基准,争取达到或超过它。物流企业首先要详细了解自身的作业,最有问题的作业也就是最应改进的作业,然后再去了解作为基准点的物流系统是怎样做的。需要说明的是,对物流的改进并不是静态的,市场的竞争会促使改进的基准点不断提高,改进的目标便也应不断提高。ABM是个动态的过程,是个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

建立绩效评估系统

绩效评估是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绩效评估系统应该能促使减少订货至交货的时间,提高生产率,改善质量,使物流不断地改进。一个好的绩效评估系统应该能促使减少订货至交货的时间,提高生产率,改善质量,使客户满意。

在开发一个可行的绩效评估系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绩效评估必须有助于实现物流的目标和战略,它们必须与它们所衡量的作业间有着协调性和目标一致性。绩效评估指标必须是可计量的,可以用一些比率,也可以用图表等人为工具。绩效评估必须较简单,以使操作和执行作业的职工容易理解它。绩效评估应能诱导人们有益的行为,被评估的人只对他所能控制的作业负责。绩效评估指出的问题的同时,也应列出获得的进步。绩效评估是用来促进作业改善的,而不是用做监视器,所以它们应能指出哪些地方获得改进,哪些地方还有改进的余地,而不仅仅是监督工人的工作。

参考资料:

1.孟祥如、吕延昌、孙学琴,现代物流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周明等,物流管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3.戴永良,供应链控制[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煤炭;物流;成本控制;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D9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105-01

一、煤炭企业的物流链

煤炭企业是以煤炭作为商品进行贸易交易,买卖双方的财物交换过程就是煤炭企业的物流链。物流链是一个复杂且涉及范围广的商品运输的链条式,从生产物资的获取、煤炭生产加工、销售商流通、客户用户最后再到使用后的废弃处理,如此形成一条完整的物流链。物流链是以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为宗旨,以节省物流资金为主要目的物流运输。

二、煤炭企业的物流成本

煤炭企业的物流成本是指在进行煤炭贸易交易的过程中,煤炭作为商品在进行地理空间转移的时所产生的各种费用的集中体现。

1、煤炭企业的物流成本的组成

依照煤炭企业所提供的煤炭在物流链中的运输情况,统计出物流成本是由煤炭采购阶段、煤炭生产阶段、煤炭销售阶段和处理废弃物资阶段的物流费用集合产生的。其中还包含了煤炭生产原料和煤炭生产产品的地域性移动费用,以及进行物理移动所耗费的设施费用以及和进行物理移动相关的信息处理、传递和管理环节所产生的相关费用。

2、煤炭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

煤炭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是煤炭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步骤。主要是为了能够在最大的限度内降低煤炭企业的运营成本。利用科学的控制手段,来对煤炭进行物流链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并且要制定详细的物流成本控制计划,依照每一阶段的特点实现对物流成本的控制。

3、煤炭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对企业的意义

(1)煤炭企业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物流运营的整合。煤炭企业从供应到非废弃物资的处理整个过程,夹杂了很多相对复杂的物流环节,这对煤炭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对企业的经济带来了较大的负担。物流成本的控制,能够将煤炭企业的物流链运营进行优化,提升物流管理效率的同时,改善了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做到对煤炭企业物流链运用的合理整合。

(2)物流成本控制是保证煤炭企业内部运作的真实要求。煤炭物流链的运作拥有比重大的特点,因此如若想要实现煤炭企业的合理整合,就要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物流成本控制对煤炭企业的科学化经营和管理以及企业的运营系统都起到了相对的控制效果,从客观的角度对企业的管理与运营效率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推动效果。

(3)物流的成本控制是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对煤炭产品物流运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的控制,能够节省整个物流链的运营成本,从而减少了企业在进行生产和管理中所产生的基本成本。因此,对物流成本的控制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和回升。

(4)对煤炭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是推动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是煤炭企业发展和经营的可实施性战略目标,也是将煤炭企业内部软实力整合转化为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为主要技术支撑的硬实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核心力量。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也是将物流系统集中优化的一种科学化方式,为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三、煤炭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利用数学分析法,遵循会计学成本核算的原则,运用管理学的先进理念对煤炭企业进行流程上的资源整合是提高物流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结合现代物流管理手段对物流成本控制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将物流程序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成本控制是提高控制有效率的好方法。

1、认真做好物流设计计划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

根据煤炭企业以往的财务数据和当期社会的经济形势等因素,合理制定企业全年工作目标。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企业的年计划、季度计划和月计划。建立健全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明确物流成本核算的统一口径。

2、严格把关物流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

煤炭企业物流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是优化企业总成本的关键,必须严格把关,强化流程管理。

(1)加强采购过程的成本控制。煤炭企业将销售资金的近七到八成作为生产周转金用于购买原材料,因此采购过程的成本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重视采购计划的制定,科学合理地预计煤炭原材料的经济批量。

(2)建立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制度。把成本计划的目标精细下放到人,并与个人利益联动起来,形成有效的牵制机制。实行物资和用料的入库出库单制。库管人员要对物资和用料进行详细的入库和出库记录。做到入库出库均能落实到人。这样可以提高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减少用料耗费和资源浪费现象,进而提高物资使用率。

(3)对煤炭运输进行合理规划,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路线。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范围500公里以下的运输选择公路车运输最为经济;反之,则选择铁路最为经济合理;有些情况复杂的可以选择联运方式。也可以开展共同配送的方式节约成本,加强配送信息的跟踪监管建设。推行三集中制,即推行一级管理和一级储备的高度集中管理模式。实行集中采购,集中储备和集中进行配送原则。并建立与这种管理模式相补充的物流监管中心或部门。

(4)重视生产设备的维修和废旧设备的再利用工作。培养员工对物流成本控制的意识。对于一些煤炭企业成本负担过于沉重的可以考虑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就是通过物流外包形式降低物流成本。

3、系统科学地进行物流评价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

注重物流成本管理的事后评价。找出物流过程中管理技术层面出现的遗漏和偏差问题,对其进行修复和调整是保证企业下个物流周期顺利进行的依据。此外,还要注重物流管理方面人才的储备和物流管理技术的提高。加强内部人员的自身素质培训,是增加煤炭企业软实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使企业附加值得到提升。物流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只有保持管理上的先进性以及考虑自身的企业目标,才能找到适合煤炭企业发展的物流成本控制方法,使物流发挥其巨大的利润效应,才能为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才能为企业未来的永续经营注入新鲜的血液。

四、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对煤炭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物流成本控制的科学评价以及控制管理办法也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是煤炭企业发展的主要目的,要加强对物流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力度,从各个环节入手,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进行物流成本分析时,要认清物流成本中的冰山现象和效益背反现象,客观的对物流成本进行评估,才能够有效的做到对煤炭企业经营的合理化整合。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汽车 物流成本 控制 管理

一、汽车生产物流与物流成本控制

汽车物流主要是针对汽车生产制造行业的一种综合性的物流管理,其综合性主要表现在集合包装、现代运输、仓储、产品加工流通以及信息处理为一体。汽车物流是生产原料的供应厂商、生产制造厂商、物流配送中心之间的桥梁,主要是为了实现产品从生产出来到销售出去的环节的沟通。主要的内容有供应方面的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以及回收物流。汽车生产物流贯穿于整个汽车生产的过程的一个物流活动。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其物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就是企业在发生物流行为的全过程的每一笔物流费用进行统计、监督并且做出适时的调整,并且对于这个环节的控制与管理的力度要不断的加强。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资源分析,找出所有降低企业生产物流成本的方法。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不是单个的考虑其中的某一环节,而是需要把整个企业的供应链物流成本都要考虑在内。通过汽车产品效益与生产成本的对比,进而寻找最小化的物流成本。把汽车生产成本物流的控制与管理扩展到汽车行业的每一个部门,形成大格局的物流成本控制。

二、我国汽车生产物流成本控制原则与问题分析

1.汽车生产物流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原则

首先是全面性原则,汽车成本物流控制和管理要面面俱到。具体来说,在生产物流的全过程要进行物流成本控制,每一个环节的预算都要包括在内;还要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实施全方位的监督控制,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着手解决。此外,还有全体员工的控制,对于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加入到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中。其次是目标控制原则。汽车生产企业的重要的经济指标是人力、物力、财力等既定目标,物流成本控制是目标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参照汽车生产企业既定的目标,对于生产物流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来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再次是经济性原则。提高汽车生产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节省各方面的投入,经济性原则贯穿汽车制造行业的全过程。最后是重点控制原则。汽车制造行业重点控制的环节是偏离既定目标的部分,管理人员可以对于重点环节进行控制,不断的把生产制造物流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效率提高。

2.我国汽车生产物流成本控制的问题分析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产品种类繁多,企业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无论其生产物流成本控制多么现代化,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或者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下面对我国汽车生产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根据一项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的企业在生产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用在加工制造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存储、搬运等物流活动中。这样一来,可以通过缩减搬运和存储时间来提高物流成本的控制力度,这就必须要加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研究。而部分汽车企业对于生产物流有着严格的考核指标。但是,在一些大型汽车的生产厂区,中央通道在货运车辆密集阶段会发生交通的拥堵,严重影响了生产厂区物流的畅通无阻。按照每天拥堵五次,每次拥堵五分钟来计算,就会有二十多分钟影响产品的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和运营成本。而对于一些零部件的供应商而言,物流状况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这些零部件无法按时到达生产车间,直接造成生产车间因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生产延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随着汽车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运行管理效率有待提高,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与物流成本控制已不适应汽车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与生产经营的需要。所以,汽车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的新模式必须要提上日程。

三、我国汽车生产物流成本管理的新模式

汽车企业要依据自身的发展形势制定出物流成本最小化、效益做大化的生产物流模式。根绝物流成本的控制预算可以看出,运用第三方物流,可以很好的降低企业生产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有些汽车企业的整个供应链的物流都可以纳入第三方外包物流的范围之内。汽车企业生产零部件的数以千种,可选择部分纳入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制定物流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的情况下,会逐步把国外的采购业务也外包给第三方物流经营。委托合同是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关键,尤其对于一些细节问题要采取妥当的处理方式,才不至于影响合作的效果。就委托来说,有的汽车企业采取了物流的模块逐渐外包的方式,对于第三方物流采取激励的措施形成规模化物流,从而控制生产物流成本。汽车企业生产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事先达成一个协议,根据企业的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第三方物流公司均给予不同的物流方案,然后取得相应的报酬。这在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属于短期的合作项目。一旦物流放达到了汽车企业的既定标准,合作就会继续,否则,终止合作。要想达到长期的合作的目的,物流方必须为企业量身打造一个专业化的物流团队,把费用控制在汽车企业生产物流的控制的标准之内,物流公司承担一些设备和员工的培训费用,在适应汽车企业外部内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基础上调整物流运输方案。这样一来,汽车企业就会与其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适应了企业不断的发展的需求的同时,把生产物流的成本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全方位的考虑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做好企业生产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是降低企业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邓丽君,孙宏声.制造业企业物流成本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1(09).

[3]龚雷.汽车物流成本优化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篇8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国内物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物流需求规模持续保持较高增幅,物流业增加值平稳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社会物流总额已经达到197.8万亿元,同比增长9.3%,但物流成本过高成为了制约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偏高

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达到1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8%,美国这一比重仅为8.5%,发达国家平均比重为9%,发展中国家平均比重为6%。表1为2009年~2014年国内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一览表。

(二)运输费用长期居高不下

伴随国内物流业发展,物流运输费用长期居高不下。2009年~2014年,运输费用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均超过了50%。在居高不下的运输成本构成中,燃油费占比46%,公路、桥梁收费占比25%,两者占比合计达到7成多,其余人工成本、车辆保险损耗占比不到3成。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内交通运输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大大增加了物流企业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国内物流面临严峻的收费问题,并呈现出“乱、多、高”现象,大大加剧了企业物流成本负担。

(三)保管费用连年增长

一般情况下,物流总费用主要由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三部分组成。以保管费用为例,国内物流成本构成中,保管费用连年增长,与运输费用一起几乎占据社会物流总费用的一半。原因在于国内物流企业的搬运、装卸、仓储等水平偏低,基本没有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管理,尤其是中小物流企业的这些问题表现突出,导致我国物流保管费用长期居高不下。再来看国内物流管理费用,以2013年为例,管理费用占到社会物流总费用的14.4%,同年美国的这一数据仅为4.8%。由此可见,国内物流成本管理水平较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行业管理能力。

二、产生国内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物流成本管理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企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效率与公平的博弈总是倾向于效率,故物流企业效率提升必须依靠成本控制来实现。我国物流成本控制问题原因分析如下。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动力不足

21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但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仍旧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对于现代物流发展而言,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其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愈完善,物流运输成本控制就愈科学、愈有效。实践中,由于国内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业发展严重阻碍。

(二)信息管理技术落后

甚至缺位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对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现代物流企业通过购置、配备先进技术设备,实现数据信息化处理,可以大大提升订单处理效率和物资配送效率,同时实现对库存的优化配置,甚至实现“零库存”,有效降低成本,创造利润空间。对于终端用户而言,通过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可以实时了解订单处理、货物配送情况,实现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当前由于信息管理设备价格高昂、维护成本较高,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根本无力承担这一昂贵的费用。此外,国内由于专业管理人员匮乏导致物流信息管理技术水平较低,很多物流企业即使配备了先进信息管理设备,使用效率却十分低下,甚至没有人会操作。一些物流企业因此认为无需使用信息管理技术,先进信息管理技术在物流行业推广、应用因此受阻。

(三)物流成本控制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物流成本控制手段较为单一。根据企业性质,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独立第三方物流成本控制,二是企业内部控制。从前者来看,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又可分为三类,即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在实际运作中,这些费用都会受到外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制度因素等的影响,由此造成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手段单一、效果欠佳。从后者来看,受国内现有会计制度限制,企业内部往往无法实现物流各项成本的单独、分类核算。目前企业的主要做法是将运输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即将其视作组成产品成本的一个整体部分来进行核算。由此,导致企业无法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全局规划,进而无法对各项成本进行精确核算。

(四)物流会计核算制度缺乏

物流会计核算制度缺乏会导致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不准确。从宏观角度来看,在对国内物流总费用进行统计时,往往将其占产品成本的比例作为一项核心指标。从微观角度来看,国内绝大部分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式单一,导致企业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成本控制。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在会计核算具体操作中,往往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类支出直接作为产品费用,将所消耗的材料、制造费用支出等项目直接作为产品制造成本,由此导致企业低估物流成本。正是由于国内物流会计核算制度缺乏,才导致物流成本信息不畅通、物流企业无法有效实施成本控制。此外,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制度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会计制度日臻完善,会计人员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如此才能真正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求。

三、我国物流成本控制的优化路径

通过对我国物流成本的深入剖析,笔者建设性描绘了未来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优化路径,以期为国内物流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有效利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在物流成本控制中是以外生变量形式而存在的,即它并不受主体内在因素约束。当前国内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薄弱,基于此,我国物流业发展首先必须对当前的物流运输路径进行合理规划,以减少运输里程、有效实现运输费用降低。最为理想的方案是由国家从政策层面对相关线路进行科学规划,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力度。国内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选择与大型配送中心合作,对配送线路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出了更为合理、高效的运输路线,以实现物流成本科学、高效管理。在物流服务中,有效提升配送环节效率至关重要,其对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采取运输线路优化、科学制定配置规划、提升装载率等措施,真正实现运输、配送科学化管理,从而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二)合理选择装卸设备与运输手段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尽管设备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初期投入资金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它对提升企业运输、配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十分有益。如目前国内一些企业运输量较大,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将商品运输与装卸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升配送效率。再比如铁路运输企业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采取拼装方式,将商品化零为整、集中运货,可以实现运输资源充分利用。实践中,为有效实现物流成本控制,很多企业采取了物流业务外包模式,即企业将与物流相关的业务如装卸、搬运、配送等整体外包给更具专业性的独立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模式对双方而言都有利:从企业角度看,物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相关投入减少,对终端客户的配送服务更专业、更有水准;从第三方物流企业角度来看,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强,利用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可以最终实现企业做大、做强。

(三)充分发挥信息管理技术优势,提升效能

随着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信息管理技术是必然趋势。通过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升物流企业运转效能。一是事前成本控制。一方面,在对交通运输路线进行科学规划的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不同货物进行分类处理,切实降低货物损坏率,有效控制成本;加强物流成本预算管理,在事前控制环节提升物流成本控制水平。二是事中成本控制。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商品的实时跟踪、记录与处理,将商品配送信息实时传递给终端客户,实现企业与终端客户信息共享,切实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加强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存货,有效降低企业仓储成本。三是事后成本控制,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将终端客户意见与建议实时反馈给企业,为物流企业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当前一些企业将信息管理水平与构建物流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这对物流企业而言战略意义显著。物流系统涵盖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企业在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时,不能只针对某一个环节,而是要从全局出发,对各环节进行统筹协调、改进与优化,才能实现“低成本,高服务”战略目标。

(四)完善并提升物流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水平

篇9

【关键字】物流成本;休闲食品企业;物流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的节奏加快,休闲食品由于方便、开袋即食并具有一定的营养,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我国休闲食品的产值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13%-14%。由于休闲食品不同于一般的物品,对货物运输要求高,有的还需要冷链运输,相对来说其运输成本较高。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20%左右,这一比重在日本、美国该比重仅为8%左右,我国农副食品加工行中易变质食品的物流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更是高达70%,而休闲食品行业的利润低,平均利润率大约是7%-10%左右,如果休闲食品企业要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利润,对其物流成本控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休闲食品企业的特点及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休闲食品是典型的快速消费品,从生产原料、加工工艺、包装形式的角度来考虑,主要是指:焙烤食品;糖果、巧克力以及蜜饯食品;方便食品;罐头食品以及农副食品加工业中的肉制品及其副产品加工食品;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食品;酱卤腌肉制品、鱼糜制品及水产品干腌制加工食品等。

我国生产休闲食品的企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多以中小企业为主。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已达3.1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偏少,小、微企业和作坊仍占整个食品行业的90%左右。(2)食品企业生产批量大。因食品产品单位价值不高、生产周期短、销售周期短;且因食品产品的需求量因消费者的口味习惯,能合理被估计,固食品企业生产批量大。(3)食品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我国食品企业多以初加工为主,深加工产品少。而在发达国家食品深加工程度高,而经过加工的食品占居民消费食品的70-90%。(4)企业资金不足。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休闲食品企业来说,仅靠所有者注资资金的有限,获得银行贷款的门槛过高,而易快速取得资金的民间借贷的风险太高,此外仅靠留存收益的积累以扩大规模则需要漫长的时间。

受休闲食品企业的特点影响,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以下现状:物流设备落后且轻视物流成本管理;且原料采购批量大,物流活动发生频繁,物流成本可控制的范围大;食品企业产品加工环节占用时间短,物流成本占食品售价的比重大。

二、休闲食品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面对原材料、人工费用不断上涨的大环境,单纯通过降低第一、二利润源使企业变得被动,休闲食品企业非常有必要通过寻找“第三利润源——降低物流成本”获得新利润。物流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在食品成本构成中,物流成本是食品企业除了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项目,一般占总成本30%~40%,而有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省15%~30%的物流成本,并大幅度减少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物流成本费用就是降低休闲食品企业产品的价格并带来直接净利润。

休闲食品企业在物流成本管理的特殊要求:存货的“先进先出”,即仓库需要将先购入的原料先送入生产线加工,先生产的产成品产品先转移至销售环节;存储的“冷藏保鲜”,即对易变质的原料及产成品保存时注意冷藏保鲜;包装的“安全防漏防损”,即因食品产品的性态,在包装的时候要注意防漏和包装的对食品污染;生产、保存、配送的“时间短”,即食品的生产、保存、运输环节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另外根据2011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食品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主要包括3个部分:运输成本占总物流成本的64%;保管成本占31%,主要包括仓储成本,货物损耗成本、利息成本、配送、流通加工、包装成本;管理成本占物流成本的15%。因此,食品企业有必要加强物流成本控制。

三、休闲食品企业物流成本控制途径

通过降低各项物流成本能使企业总物流成本降低,对休闲食品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时应做好以下几点:

1.增加物流外包的比例,降低运输成本。食品物流外包是一个发展趋势,我国食品企业对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占总物流成本的39.2%,对内支付的物流费用高达60%,自营物流的比例仍然较高。我国休闲食品企业因资金不足、技术含量低、产品需求地分散等特点,休闲食品企业自营物流设备普遍落后,其中用于冷藏的车辆更是不足10%,难以达到采购物流时对食品保质保鲜的要求和小批量配送时的低运输成本需要。我国食品企业物流外包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日本食品企业物流外包的比例为89.8%,比我国高50.6%,其中需要冷链运输的食品物流外包能力更是高达91.8%。食品物流外包可以降低食品企业的运输成本,减少自身因运输设备落后造成的损失及运输设备所占用的资金成本等,还可减少产品的相关存储费用,甚至可以取消企业产成品存放仓库,以降低仓库的运营费用。目前已有少数食品企业尝到物流外包的好处,如08年康师傅集团将自营物流分离,并将所有配送业务外包,物流业务外包后占企业主要业务的方便面销售额较外包前增长了40.1%,毛利率增长4%。

篇10

【关键词】 钢铁企业; 物流管理; 成本控制

钢铁企业由于自身行业的特殊性,企业在原料运送、生产流程和销售流程中均产生不菲的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在其经营成本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钢铁企业集团大多内部组织复杂,由多个企业或分支机构组成,通过纵向横向联合组成大型的联合企业。这些钢铁联合企业分工明确、产业链条较长,物流时间、物流成本在产品总时间和产品总成本中占很大比重,使得物流成本控制非常重要。钢铁企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其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在各个环节尤其是物流环节需要深入挖掘,构建物流系统并使之高效率的运作;制订物流规划,确立物流管理战略;制定物流成本的管理措施来改善物流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钢铁企业竞争能力。

一、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与成本控制现状

(一)物流管理意识不强,物流成本控制措施不力

在物流管理方面,钢铁企业集团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已经作了一些工作,只是没有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足够的重视,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环节进行系统控制。所以管理意识不强。

在企业的物流管理中注重的是保持物流的通畅性,及时性,而对物流成本控制缺乏必要的方法,没有制定有力措施加以控制,造成物流成本过高。

(二)物流基础数据匮乏

在我国企业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中,没有物流核算的相关规定,钢铁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物流管理方面的直接记录,物流成本没有单独反应出来,物流成本基础数据缺乏,单凭统计部门取得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且准确度低。

(三)物流作业科学技术含量低,物流标准化程度低

物流管理在整体产销系统的设计说明和需求分析缺失,导致在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在物流管理上未实行标准化管理,管理目标不明确,行动没有方向,使行为会出现偏差,相应管理效能、目标成果控制大打折扣。

(四)由于钢铁企业的生产特点,内部物流管理复杂,问题较多

钢铁企业集团大都由众多的公司厂矿分支机构构成,机构庞大,机构部门之间在协作上较为低效。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比较长,从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初轧到成品的板材、线材、管材等,辅助生产车间如能源动力车间、运输部门等,还有采购供应部门、销售中心、质量中心等,各生产工序和车间之间的内部物质流动非常频繁,如厂内搬动、吊运、存储、厂间运输等,从财务的角度去看,必然伴随着价值的流动。然而在内部物质流动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中间库不规范,不科学堆放;产品或中间产品多次重复倒运,仓储;转运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吊运设备故障、人员的操作失误等)。

二、物流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制定物流标准控制体系

由于钢铁联合企业由众多分支机构组成,物流标准控制体系要从整体来考虑,要把物流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物流系统包括采购、仓储、保管、库存管理、物流作业、出货、配送、信息管理等与物流有关的一切活动。

1.梳理物质流动构成的企业价值链,找出关键控制点。比如:运输成本控制、配送成本控制、仓储成本控制、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合理化、物流信息系统适度化。

2.企业的各种物流活动之间,在考察个别物流系统要素的行为变化时,应尽可能地进行多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发现相关系统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找出最优方案。

3.企业物流系统管理细则。根据关键控制点和最优方案制定物流管理细则,包括存货设施,运输设施的投入;采购策略,产品定价策略和客户服务标准的制定;物流过程中的协调、调度和整合;订单的处理,包装和物料搬运,交通和运输方式的选取和执行;内部组织结构的职责权限,绩效评估和控制,以及跨组织边界的管理等。

4.把所有的物流活动和结果都换算成物流运作成本,不管是直接的运输成本,还是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还是缺货成本。这需要专业人员采取专业手段进行分析计算。

5.物流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在企业编制成本预算的同时,增加物流成本预算的相关内容。根据企业上年度指标完成情况或同行业的经济状况,制定本年度的物流成本预算。物流成本预算可以采用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等形式和成本预算采用相同方法编制,要与业务预算衔接。比如对于各种原燃料的运输、采购、仓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单耗标准,而对于固定费用,比如:工资,折旧费等,则按采购供应部门、销售部门职工人数和物流设备总额制定年度或月度总指标。在实际执行成本预算时,对于变动费用,按单耗定额进行考核控制,而对于固定费用,则实行总量控制。

钢铁企业制定物流标准控制体系,可以提高物流质量、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耗,从而降低整个企业的物流成本。

(二)加强物流成本核算

由于在会计制度上没有具体规定物流成本的处理方式,所以传统核算方式里没有物流成本科目。有的钢铁企业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采取在存货类科目下增加物流成本明细科目,报表单独统计物流费用的模式,简单有效地统计出物流的相关成本。主要思路是:物流过程的纷繁复杂,无非是物质在流动中产生的费用,抓住存货这条主线,将存货在流动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费用统计出来就是总的物流费用。

具体做法:在存货相关科目下设置物流成本辅助核算,比如:原材料科目下增加运输费、倒运费、进口费用、装卸费、检测费、途损费、计量费等。期末按照传统做法将物流费用看作存货成本的一部分进行期末结转。属于生产成本的进入生产成本,属于制造费用的进入制造费用,属于管理费用的进入管理费用等。厂矿、公司间的物质流动比照外部采供,只是结算价格按内部定价。

例1:采购铁矿石采购价200万元,运输费10万元,装卸费2万元,计量费0.5万元,检测费1万元,途损2万元,

借:科目:材料采购\原材料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采购价 200万元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运输费10万元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装卸费 2万元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计量费 0.5万元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检测费1万元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途损 2万元

贷:银行存款 215.5万元

同时,在报表里增加物流费用报表,采集物流成本辅助核算的数据。具体做法:报表横向按物流成本辅助项明细设置,比如运输费、倒运费、进口费用、装卸费、检测费、途损费、计量费等,纵向按供应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设置。

这种方法优点是简便易行,可以较快地统计出部分物流成本。缺点一是不能全面的核算物流成本,只关注了显性成本,对物流隐性成本没有反映出来,比如取得物流设备的支出合并到了生产成本中去,不能更准确地核算采用新设备后对物流效益的影响,物流人员的工资等劳务费用不能统计出来;二是此外不能直观反应出物流成本的控制和执行情况,对物流成本控制不利。

除了上述提及的物流核算的简化方法外,为了准确、直观地核算物流成本,企业可以设置“物流成本”和“委托物流费”科目及相应账簿。这两个科目属于成本(费用)类科目,分别用以核算、记录企业自身从事物流业务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企业委托第三方从事物流业务所发生的费用。其借方登记本期发生的物流费用,贷方登记计入成本对象的物流费用。

“物流成本”科目核算范围,为实物运动全过程。即包装、采购、运输、装卸、保管、流通加工、情报信息流通、物流管理等活动中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包括从事物流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各种形式的补贴;物流过程中物质的消耗,如包装材料、电力、燃料等消耗,固定资产磨损等;物资在运动过程中的合理损耗,在组织物流的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

具体做法:物流成本科目下设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其他费用辅助核算科目,期末根据成本对象分配计入其生产成本。

对于物流设施设备的核算,进入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不单独设置核算科目,在固定资产分配的时候,进入物流成本科目。对于物流过程中设置的机构人员支出计入物流成本费用,比如计量站人员工资支出,仓库的人员工资支出等。期末进行分配结转。

如例1中,采购铁矿石200万元做的分录:

借:科目:材料采购\原材料 2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200万元

其他物流费用

借:物流成本\原材料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运输费10万元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装卸费2万元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计量费 0.5万元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检测费1万元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途损 2万元

贷:银行存款15.5万元

期末结转:甲产品负担10万元,乙产品负担5.5万元

借:生产成本\甲\物流费用 10万元

生产成本\乙\ 物流费用5.5万元

贷:物流成本\原材料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运输费10万元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装卸费2万元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计量费 0.5万元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检测费1万元

辅助核算:存货分类:原矿 物流费用:途损 2万元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系统地统计出物流成本,将物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支出全部通过物流成本科目反应出来,直观全面。缺点是增加了成本科目,加大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物流成本统计出来后,可以进一步计算单位销售额物流成本率等指标,用这些指标与企业以前年度纵向比较,同时和同行业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对于差异找出原因,分析物流成本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根据比较分析结果,对增幅较大的物流成本做更深层次分析,看其增长是否带来了较多的物流收益或者提供了较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如果没有则应针对此项采取方法降低成本。当然,单纯的物流成本的下降并不一定是好事,同样需要分析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的正反关系。

(三)建立适宜的物流管理组织结构

钢铁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需要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物流组织结构。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内部物流职能分散,物流活动难以协调的问题,必须从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入手,建立现代的企业物流组织结构。钢铁企业对现有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和制度创新,将原有物流部门,比如供应公司、销售公司、仓储公司、运输部门等,脱离出来成立专业物流公司,建立专业的物流服务链条和网络,通过市场形成第三方物流或物流企业,逐步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