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客家文化;建筑形制;空间

1 引言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源源流长,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在与大自然的不断竞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营建经验,创造了极富感染力的生存场所。当提及中国建筑立刻会想到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提及中国建筑文化就会想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而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大都因地制宜,深深地扎根于民间,世代相沿,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所体现的建筑文化更是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客家既是汉民族的一支,与传统汉民族血脉相连,又具有其独特的民族个性与文化,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建筑更是独具特色。

2 客家历史文化背景

2.1 客家的民族、文化渊源: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是汉民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先民的主体成份是中原衣冠氏族,多属于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水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的中原旧地。

他们在自北往南迁徙――定居――再迁徙――再定居的过程中,一方面竭力保持和发扬中原旧有文化,崇尚礼仪,家族意识、民族意识、民系意识极其强烈;另一方面又努力适应南方新环境,开拓进取,创造新经验,培育出新文化――客家文化。因此,客家文化是在与当地土著文化的排斥和融合中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由于客家人念念不忘中原,因而客家文化在保持中原汉文化的基础上,具有秩序性、整体性和怀旧性的特征。它作用于建筑则直接影响到客家民居建筑的形制。

2.2 客家民系基本特征

客家作为汉民族五大民系之一,受到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展转汲取了丰富的地域文化,拥有了以下的几点基本特征,这些文化特征是其建筑形制的根源:

2.2.1 客家民系与古中原汉族有着直接的血缘和历史地缘关系,与古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强烈的宗法礼制观念,注重族望门阀、族谱、族祠。

2.2.2 客家民系具有浓厚的怀恋中原意识,在其核心区,大家使用同一种方言(客家话),以共同的习俗、信仰和观念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即使偏离了这个核心,客家民系的成员仍能组织在一起,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地域性。

2.2.3 客家民系强调聚族而居,不仅家族有组长,还往往有严密的村社组织,维护乡土社会的和谐秩序。

2.2.4 客家民系强调儒家正统观念,重视礼仪,轻佛、道等宗教观念。

2.2.5 客家民系突出强调“慎终追远”的精神,尊敬祖宗、重家庭、家族伦理道德。

2.2.6 客家民系强调“耕读传家”,重视文化教育,人文昌盛,人才辈出。

2.3 客家文化的生活体现:

客家人秉承汉民族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统一的儒家思想。通常以家族为单位聚居于一处,不断地调整各种关系,把人伦关系强化为尊卑名份的人身依附,以维持其长久和谐稳定的生活。

2.4 客家主要聚居区的地理条件:

客家主要分布于华东地区,该区气候温和,无严寒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客家分布多以山区为主,兼有平原和丘陵的地区为最。以福建为例,多为山多地少地区,并且交通不便,地区间交往甚少。因此出现了在闽西的客家建筑为了防盗、防范的原因,形成聚族而居,营建集体住宅的传统。

3 典型客家建筑形式

由于地理条件等客观限制,客家建筑多因地制宜、自成传统,没有完全固定的程式。最具代表性的有“五凤楼”、“围垄”、土楼,这三者之间具有共同的特点――聚居,但又各具风格特色:

3.1 “五凤楼”

客家民居形式乃从天井小院演变发展成为多种的群居大院。其最初形式是增加两侧的横屋及加高厅堂的高度。由前及后,三堂两横,逐渐增加层数,使厅堂的屋面与横屋的山尖,层层升起,相互衔接形成展翅欲飞的生动气势,因之通称为“五凤楼”。

3.2 “围垄”

前面是厅堂与横屋方形或长方形的组合体,两侧及后面围以圆形成列的围屋,称“围垄”。围屋一般为单围,也有双重及多重围屋,房间多少,范围大小,视人口多少而定。围垄房舍的前部有“禾坪”与“水池”,围以高大的围墙,两面开大门,围墙用黄泥、砂及贝壳灰掺和成的三合土夯成,厚达1米以上,异常坚固,有的还建有炮台,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在围垄内部可基本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3.3 土楼

客家五凤楼、围垄和福建本地山寨相结合,发展成为将堂屋横屋联成一体的方形与圆形土楼。圆土楼外环通常高四层,外墙石砌基础,上为夯土,也有用三合土的。一般不开窗,只在上部留外宽内窄枪眼小洞。墙体很厚,下部达2米多,向上有收分。大门用石框,门用厚13厘米的实木,外包铁皮,有横竖向门闩,门梁上设水槽与楼上水箱连通,战时用以灭火土楼的三四层有贴靠外墙的回廊,便于战时跑动,几个土楼位置靠近可组织交叉火力。总之土楼本身就是严密的防卫工事。

4 客家民居建筑形制特征

分析以上具体的建筑形式我们可以得出客家民居建筑形制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4.1 点、线围合。以点为核心,以线来围合是客家民居形制构成的基本法则。这种点、线围合的形式创造了一种极为完整、严谨的的建筑形式,它不但具有向心性、整体性、秩序性的特点,而且重点突出了礼制思想、伦理观念和社会秩序。通常点为整座建筑的公共活动场所或祠堂所在地,各家居所等房间连成线形围合于其。

4.2 独立性强。从宏观上讲,客家民居很少受到其他建筑的影响;他的总体构成往往与自然界的山水有关。它既反映出客家人强烈的家族观念,也反映了客家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建筑与大自然协调的思想。客家建筑群往往以方形、圆形及各种形式的土楼为主,大小不一,分布通常是依山就势,根据需要而建,而每一座建筑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而存在。

4.3 基本构成简单。客家民居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构成仅有房、厅两种形式。构成土楼的各个单元都有供各家活动的公共空间――厅和私密空间――房,构成土楼的这些基本元素形式一致,构成一致,没有各自的独特形式,完全依附于整座建筑成为一个整体。

4.4 建筑形式多样化。客家民居形制在点、线围合的构成法则上,各种构成元素采用不同的形式形成不同的建筑形态。如土楼可以是一层围合,也可以多层围合;可以外层高,内层底;也可以半围合成为簸箕型等等,形态多样,依山傍势,因需而建。

5 结论

从这些对客家建筑文化的研习中,充分感受到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重要部分的民居而言,它们体现着一个地域共有的特征;代代相传、延续了相当长的历史;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发展形成;成为人们所遵从的不成文的规范。正如“民俗传统直接而不自觉地把文化――它的需求和价值、人民的欲望、梦想和情感―转化为实质的形式。它是浓缩的世界观,是展现在建筑和聚落上的人民的‘理想’环境;没有设计家、艺术家或建筑师插手其中。

参考文献

[1]拉普普著,张玫玫译. 住屋形式与文化[M].

篇2

关键词:闽西;客家;土楼;原因

闽西位于福建西部,是福建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包括: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永定县、上杭县、长汀县、武平县、连城县,共八县,由于分属龙岩、三明两个地级市,而龙岩占大半,故现在闽西一般为龙岩的代称。闽西八县中长汀、连城、武平、上杭、永定5县属龙岩市管辖,除连城县为非纯客住县之外,其余都是纯客住县,即当地居民几乎都是客家人。闽西客家人是于唐宋年间因中原战乱而南迁至此的,与当地土著民族畲族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闽西客家文化。客家是中华民族中极富特性的一个族群其民族属性在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鉴别中才被最终认定为汉族。闽西地处山区,聚族而居的客家人为了适应环境而建造了形制独特的土楼,成为客家独有的建筑形式,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逐渐为世人所熟知。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闽西永定县承启楼为图案,该邮票在日本被评为当年最佳邮票。

一、闽西土楼的成因

“客家人”是相对于当地土著居民来说的,闽西客家人是中原汉人从唐代中页至南宋中叶的四百余年时间里为躲避战乱,不断迁徙,越长江翻武夷过赣南最终到达闽西的。最迟到南宋年间,汀州已经形成一种传承中原文化又与当地风土人情相适应的有别于周围其他文化的特殊文化区域,创造了以闽西客家土楼为代表的闽西客家文化。

1.自然因素

福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闽西位于福建西部山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带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环境,加之南方的酸性红壤,使闽西具备了适宜的农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贯穿闽西的汀江河,发源于武夷山南麓的赖家山,为居住在汀江两岸的客家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水路交通便利。重叠的山峦成为天然屏障,使闽西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有利于躲避战乱,使南迁的中原人民长居于此。

2.经济基础

闽西人民利用优越的竹木资源,发展竹木贸易与造纸业,借助发达的水网系统,将竹木漂流到漳州、厦门等地出售。制造的土纸、毛边纸、玉扣纸等各类纸张也通过水路贩卖到邻近地区,甚至出口,商人数量增加,闽西的山区贸易发达。明代万历年间我国引进烟草种植后,由于有力的自然条件的支持,烟草生产逐渐成为闽西地区永定县的支柱产业,出现了大量贩卖烟草的商人。据记载至乾隆时期,永定有一半的好田用于种烟,“损肥田十之六五”。至道光年间,永定已经出现“春夏爱烟草阡连各乡”的景象,产烟150万到180万公斤,价值400余万银元。许多烟商在广州、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经营获利后,就需要回家乡建造大型房屋,光宗耀祖,显示财富。

3.防御需要

由于闽西地处山区的地理因素限制,加之人们经商富裕之后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山匪横行的情况。如《永定县志》记载:“天顺六年,李宗政等聚众劫掠乡村……咸丰三年,平和小卢溪匪首聚众千余人,伏蟒金丰岐岭下山,大肆劫掠拦途截货,行者不安,乡里骚然。”为了家族安全,有经济的能力的人建造既具有防御功能,又能现实自己财力的土楼便成为理所当然。

二、圆楼兴盛原因分析

闽西客家土楼的主要形制有五凤楼、方楼、圆楼及一些不规则形的土楼。不论哪种形制的土楼都继承了中原传统住宅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封闭性、中轴线对称性及空间布置的序列性。客家人从北方迁来,从四合院到五凤楼,从五凤楼发展到防卫性更强的方楼,再将方楼四角抹圆,今儿选择有更大优越性的圆楼确是顺理成章的。

圆形的土楼是现在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土楼形制,而土楼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其优势什么,一直是学界颇有争议的话题。在《客家民居记录――围城大观》一书中,作者认为圆楼是以井为圆心向外扩散而成的,“井在这里成为了圆心,圆形是每个居住单元要求与井等距产生的”。在《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空间研究》一文中,作者认为圆楼比方楼的优势有八点:①圆楼无方楼的光线死角;②圆楼有平等均分的特点;③院内空间更大;④屋顶施工简单;⑤构件统一;⑥节省材料;⑦风水好;⑧抗震能力强。《福建土围楼――泥土版筑的城堡》一书中认为,圆楼比方楼的有点有七点:①节省建筑材料;②平等分配;③构件尺寸统一;④内院空间大;⑤屋顶施工简单;⑥抗震能力强;⑦对风的阻力小。

综合现有文献资料,并结合的实地调查,我认为闽西客家地区圆形土楼之所以能超越其他类型土楼长盛不衰,在当代社会为世人所熟知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适宜居住

(1)光线充足,圆楼整体墙面呈圆弧状,同一层楼的光线射入没有较大差异,而方形楼、五凤楼等有墙角,夹角处的房间光线灰暗,不适宜居住。

(2)分配均匀,圆形的重要属性就是平等、均分,圆弧状的形制,使每个房间都成扇形,可等分分配,分配均匀,而其他形制的土楼因朝向、布局问题,不能平等非配,造成等级观念在家族聚居的小社会中易产生争端。

(3)院内空间大,在相同周长的情况下,圆形的面积比方形的面积大,这样在消耗相同的建筑材料的情况下,圆楼能获得更大的生活面积和居住空间,更适宜居住。

2.施工简单

(1)屋顶施工简单,圆楼的屋顶为单脊悬山式,人字坡屋顶,屋顶高度一致,而其他土楼的屋顶不只单脊悬山式一种形式,可能是多脊且高度不一致的,如有地五凤楼有八条主脊,横屋由单檐歇山式与悬山式共同组成,所以圆楼比其他土楼施工相对简单。

(2)构件尺寸统一,圆楼各开间是平等分配的,各开间的构件形制、尺寸也就是统一的,减少了工程量,降低了工程难度,而其他形制的开间与角间的构件形制尺寸不同,所以施工相对困难。

(3)节省材料,圆楼的房间呈扇形,两根柱子之间的横梁比方形的横梁短,且圆楼没有角房间,比方楼少了一根对角横梁,所以圆楼比方楼更节省木料。

3.安全性能好

(1)防御性能好,圆楼没有方楼的折角,在对外防御时,能有更广阔的视野看到敌人所在的位置,能防御敌人藏在墙角,发动突然袭击。

(2)抗震性强,圆楼没有墙角,能更均匀的传递水平地震力,在同一高度,墙厚度相同,圆楼直径与方楼边长相等的情况下,圆楼比其他形制的土楼有更强的抗震能力,保证居民安全。

(3)对风阻力小,闽西客家人多住在山区,山地的风比平地的风大,当风遇到有角的土楼时,会造成较大的阻力,对墙的折角形成常年累月的损伤,而圆楼无角,对风阻力小,所以对土楼的伤害也小,延长土楼使用寿命。

4.符合风水观念

客家人看中风水,认为自然界中处处有“煞气”,因为方楼有角,更容易碰上煞气,所以客家人多在方楼煞气重的地方安置“泰山石敢当”的石板,以镇住煞气。圆楼的墙体有弧度,煞气会滑走,所以客家人更愿意建造圆形土楼。

5.夯筑坚实

“夯筑”是中国古代建造房屋时的主要技术,闽西土楼的外墙都是用中国传统的夯筑技术建造而成的,内部使用木构架结构建造。闽西地区的土楼主要为湿夯三合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红壤土、石灰、砂来夯筑,经过细致的选材、制作工具、开地基、打石脚、走版行墙、献架、出水、装修等步骤,经历四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夯筑坚实,做工细致精良,才让土楼历经风雨依然伫立,为世人所见。

6.尚圆观念

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发掘中就有圆形房址出现。中国文化中本身具有尚圆的传统,儒家的“中庸”、道家的“道和”思想,佛教的“圆融”观念都是尚圆思想的体现。圆的代表着包容万物、反复轮回、相生相克,长久以来的尚圆思想,使现代的人们在多种形制的土楼中自然而然的为原型图楼所吸引,带动了原型土楼的发展。

三、结语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代表,也是客家人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产物。闽西客家人从中原历经辗转迁到了能够躲避战乱,适宜居住的闽西山区,为了族群更好的发展,在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及与防御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客家先人选择了建造土楼为自身聚族而居的场所。闽西地区多种形制的土楼中,圆楼因比其他形制的土楼具有更优越的发展条件:居住舒适、施工方便、安全性高、符合客家人重视的风水观点等而逐渐兴盛起来。土楼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体现了一个族群的生活方式、繁衍过程、文化发展,记录着客家人的历史变迁,成为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参考文献:

[1]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永定县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4月版

[2]谢重光:《乡土中国 闽西客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9月第1版

[3]珍夫:《南靖土楼探寻》,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4]张斌、杨北帆:《客家民居记录―围城大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5]陈志华、贺从容、罗德胤等《福建民居》,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6]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7]单启德:《中国民居》,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8]石奕龙:《福建土围楼―泥土版筑的城堡》,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9]黄汉民:《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5月版

[10]曹春平:《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1]韩振飞:《赣南客家围屋源流考―兼谈闽西土楼和粤东围龙屋》,《南方文物》1993年第2期

篇3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线索,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面向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开设这门课程,可以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功能表现为: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国情教育,人文精神培育,思想道德教育。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实践:优化课程内容、推行多样化考核方式、构建立体课程体系及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等;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认识,丰富课堂形式,融入地方元素等;建立有高职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通过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整体体系和内在,使学生准确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身修养。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性、深刻性、传承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可以从多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进行分解。本文期望结合高职教育特色,展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分析。

2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分析

2.1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要改变之前只将传统文化课作为现行专业课程体系的补充模式,要将传统文化课程提升到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仅开设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主的理论课程,并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选择其中某些内容深入讲授,开设更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西北大学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中就形成了一套自己成熟的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哲学精神、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传统文化课程是民族性教育的直接体现。哈佛大学通过一系列的道德推理和社会分析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俄罗斯也将祖国史、俄语与言语文化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这表明俄罗斯大学对本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文化课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原因就是“重科技轻人文”的影响,认为只有理工课程才能生产实际效益,人文课程没有实用价值。但是,我们发现,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2.2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两种结构模式构成:一是以基础课与专业课为主的“实质构成”;二是以必修课与选修课为主的“形式构成”。本文主要从专业课程体系的“形式构成”进行分析与探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优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可以设置专业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课程。高职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等特点,但是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与耐力,因此,结合高职教育对象等特点,可以设置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公共选修课,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本文在参考现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国传统文化必修课为主,以特色鲜明的选修课为辅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依据高职教育特色,应重点关注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

2.2.1专业必修课为主。

专业必修课是教育人才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保证,可以满足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比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生应该能够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儒、佛、道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宗教、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中国民俗文化等内容。无论是高等本科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必须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尤其针对高职学生缺乏自学能力的特点,更要制定详实、系统的教学计划,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新颖的教学方法增强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兴趣。

2.2.2重视公共选修课建设。

公共选修课是为满足学生个人兴趣与爱好,促进学生个性需求发展而自主选择的课程。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比重,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课课程改革与优化的趋势。选修课是围绕专业必修课进行的有效延伸,可以扩展知识面,使学生深入掌握专业技能。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课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面对高职学生兴趣广泛的特点,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尤为重要。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虽然选修课起着对专业课程的辅助作用,但是并不能随意设置,不能只追求课程的热点与新奇。高职院校学生容易对传统文化课程理论知识感到枯燥,发展特色鲜明的公共选修课尤为必要。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符合本校特色的公共选修课课程内容。由此,高职院校设置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要求如下:①强调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内在联系。公共选修课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能够在专业理论基础上,通过拓展新的知识内容,完善巩固专业知识。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打造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主的基础上,开设了《文学欣赏》、《美学与艺术鉴赏》及《古代文学专题》等课程,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文学知识内涵与表现形式的融合。②选修课设置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地域是孕育传统文化的摇篮,不同的地域延续着不一样的文化传统。赣南师范学院结合当地地域特点,开设了“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音乐”及“客家民俗研究”等课程,实现了地方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传承。③选修课设置应该注重专业背景。高职院校一般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强调专业技能。比如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欠缺人文素养,针对这一现状,可以通过设置具有人文特色的公共选修课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本院工科背景,开设了《中西方文化比较》、《茶与茶文化》及《诗词之美》等课程。

3结语

篇4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为契机,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目的,让科技文化宣传服务乡镇建设,同时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深入乡镇调研 共建和谐新农村

通过深入政府、企业、田间地头的走访调查,分别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的农村生活变化以及农村政治和社会思想状况、中小学素质、环保以及农民关心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基本了解了农村家庭的基本特征、农村的基本经济状况、生活状况、农村环境的基本现状以及农村的教育水平、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水平和农村法律的普及情况。通过调查,分析了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在农村发展的作用,根据第一手数据,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并及时反馈给了实践地政府。

科技文化下乡 知识回报社会

7月5日,我们西校区社会实践重点队在蟠龙镇的集市上我们进行了为期半天的科技、文化、卫生宣传。骄阳似火却挡不住我们的热情,我们挂上横幅,摆出宣传展板,向城镇居民介绍宣传预防、治疗甲型h1n1的方法、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电脑下乡相关知识、交通安全知识等。我们的宣传活动成为当天蟠龙镇集市上的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吸引了许许多多城镇居民的目光,许多赶集的居民在我们宣传展板前停下了脚步,贴近居民生活工作的知识和我们热情的宣传介绍赢得了当地居民对我们的宣传活动一致好评。

我们将从课堂上、课本中学来的知识宣传给乡镇居民,促进乡镇新农村建设,我们在宣传调研活动中发现,仅仅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不经过实践是远远不能够服务社会的,只有通过实践,通过深入基层的调查试验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而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们很好锻炼自我,运用知识的机会。

思想深入交流 学校企业共提高

在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共走访参观了华坚集团、嘉通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

华坚集团1996年成立于广东东莞,以专业生产女性凉鞋、密鞋、马靴、休闲鞋为主,是集研发、贸易、皮革制造、鞋材制造、鞋机配套、成品加工、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全球规模最大的中高档真皮女鞋制造企业之一,现拥有47条现代化制鞋流水线,员工XX0余人,年产成品鞋近XX万双。华坚集团半军事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经济快速发展,加速华坚优良的厂风建设,让华坚干部、员工拥有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华坚集团拥有一个特殊的生产车间——“自强”车间。该车间是由百余位残疾人组成的特殊车间。华坚集团用他们自强的思想模式帮助这批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重拾自信。

嘉通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稀土、冶金方面的领先企业。他有着先进的管理模式,一流的生产技术。近年来,企业一直稳固高速发展。嘉通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久昌先生是我校97届校友,他很高兴与我们进行交流,他向我们介绍企业发展、如何对大学生生活学习合理安排甚至一些求职技巧。在交流中他以一位师长的身份激励我们说:大学毕业生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你们一定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企业管理与学校建设有很多共通之处,我们将学校的学风建设、学生会制度等与企业的奖惩激励模式、企业管理经验进行了交流。在建国六十周年以来,中国企业从小到大,发展到现代企业已有先进的管理模式,一流的技术,雄厚的资金。企业的发展壮大在促进社会发展,科学进步起到了很大作用。

汇集点滴爱心 倾情乡镇困难群众

在两天的实践活动中,在蟠龙镇领导组织下,我们走访慰问了蟠龙镇敬老院、孤儿所和一些困难家庭。聆听他们的心酸故事,感受人间冷暖。

篇5

    七年不见,“共享空间舞蹈剧场”令我刮目相看——自2002年以“马来西亚华人第一个专业舞团”的身份正式开张至今,该团由于两位创办者——1994年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的马金泉、叶忠文的智慧与坚持,居然挺过了2003年的“非典”肆虐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非但没有任何衰落的迹象,反而在阵容上从原来的6人变成了如今的10人,在水准上更从过去的新鲜稚嫩变成了如今的日渐成熟,并在大马的文化界和观众群中,营造出更大的亲和力与感召力,进而确保了《大马薪传》这台综艺式的大制作能够一连三晚,场场爆满,即使加座,也无法满足观众需求的空前盛况!

    舞蹈本是“非文字”的表演艺术,一直以“短于叙事、长于抒情”为基本特征,因此,倘若打算用它来表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关系,那么剧本主题的立意高远、情节线索的删繁就简、迭起的恰到好处、场面调度的虚实相生、歌词内容的深入浅出、音乐创作的沁人肺腑、动作编排的情舞交融、哑剧语言的简单易懂、舞者表演的全情投入、服饰设计的准确无误、灯光设计的时空概念、布景风格的协调一致……都是缺一不可的艺术手段。《大马薪传》的成功,恰恰应该归功于这些元素达到了难得的统一。

    首先,剧本的结构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好感,更为观众理解全剧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在一段不到200字的中英文剧情梗概后,是序曲《悠远的哀歌与离情》:天幕上,大量触目惊心、令人痛楚的“老照片”,为我们再现了19世纪那个内忧外患、饥寒交迫的旧中国;舞台上,大群衣衫褴褛、步履踉跄的人们,让我们懂得了剧中的叶、龚两家子女等年轻人为何要背井离乡。接下来,创作者聪明地仅用了“落地生根”这四个字,便分别为四幕的内容确定了标题,从而巧妙地将全剧的这个主题言简意赅地贯穿到了整体的结构之中,并在一个崭新的层面上,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第一幕《落》,以高度浓缩的方式,再现了先人们在“渡海”前告别亲人、难离故土的心态,在“渡海”中患难与共、众志成城的举止,以及摸爬滚打、拼命呐喊,与惊涛骇浪作殊死搏斗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第二幕《地》,包括了“热带雨林的马来半岛”、“异乡新客”、“思乡曲”、“蕉风椰雨的新足”、“爱情”共5个段落。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是悠闲自在的异国曲调和印度妇女筛选稻谷的劳动舞蹈,人们在农产品集市上公平交易、以物易物的喧哗热闹,叶、龚两家等华族移民中的幸存者在马来西亚和印度亲人的院落中先后醒来等感人场面,以及叶家大哥忠文率先用客家话,其他人随后用潮州、广东、福建的方言,唱起思乡曲时的声情并茂。

    第三幕《生》,由7个段落所组成:“耕耘”、“新婚”、“采矿”、“孕育”、“建立家园”、“诞生”、“蕉椰新地里的新生命”,舞者们通过捕鱼、割胶、喜盖新房等哑剧表演和舞蹈段落,再现了三大民族在相互传授劳动技艺、携手共创美好家园的过程中日久生情,最后的则是华族的叶忠文与龚淑仪、叶家的小管家与印度的美少女、马来西亚的小伙子与大姑娘,陆续结成了三对佳偶,并很快孕育出新生命的动人情景;其间,让人眼前一亮的舞段可谓是那段《插秧舞》——编导们不仅使用,而且发展了汉族的秧歌舞素材,从而使翠绿色的绸扇不仅是跳舞的道具,而且也是手中的秧苗!

    第四幕《根》中,包括了3个段落,“抗争与独立”用简约的笔触,描写了三大民族因为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并通过并肩作战获得了自由,最终创建了自己的独立国家;“华族的根”通过稚嫩华语童声诵读《三字经》和唐诗的画外音,以及华族青少年手捧书本百读不厌的舞段,表现出华族历来重视文化教育的光荣传统;此后的幼童们激情舞狮,也表现出身在大马的华族民众,更加珍惜祖先文化的举止。

    任何一部舞剧的成功,都是强强联手的结果。本剧由马金泉撰写剧本并担任导演及编舞,对于许多华族成年观众而言,吸引他们花钱、花时间来看这台演出的原因,大多都是因为它的题材足够抓人——准确地说,剧情中,叶、龚等家族的子女背井离乡,漂洋过海,生死未卜,谋生南洋的经历,就是他们各家祖先的经历!而演出中,那感人肺腑的歌词、优美动听的旋律、声情并茂的演唱、排山倒海的舞蹈,则伴随着数不胜数的生活细节和一看即懂的故事情节,让他们重温了一次马来西亚华人先辈艰苦创业的辉煌历程。

    与此同时,由程作彬、李英剑创作的音乐,也为全剧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曲中优美动听让人过耳不忘的旋律比比皆是,其中既有轻柔曼妙的摇篮曲,又有催人泪下的思乡曲;既有悠闲自在的印度舞曲,又有豪情万丈的进行曲,而后者则将剧中人在风浪中奋力求生、在水田中埋头插秧、在泥浆中忘我淘锡的劳动生活,烘托得既绘声绘色又动感十足。

    女作家李红惠创作的7段歌词——《悠远的哀歌》、《离情》、《漂》、《母亲的呢喃》、《孕育》、《生命的回章》、《大马薪传》,可谓是全剧的又一亮色,因为观众在字幕上看到的,在歌声中听到的,都是她用准确而诗化的文字所传达出来的真情实意,并由此轻而易举地进入了舞剧特定的典型意境。

    众所周知,一部舞剧即使有了出色的创作团队,没有一批敬业的专业演员也是无法与成功结缘的。《大马薪传》中的舞者在艺术总监和首席舞者叶忠文的身先士卒下,人人都全情投入、全力以赴。叶忠文、廖添益等多位男舞者则不仅能跳舞,而且能唱歌、会演戏,这种激情似火与多才多艺的合而为一,甚至使众多外国专业舞者自愧莫如,而能够在“马来西亚华人第一个专业舞团”跳舞,舞者们懂得珍惜!

篇6

关键词:雷州话 独特 地域文化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因着一定的地理形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得以与其它地方区别开来的语言、习俗、宗教、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1]。

我们通常只把方言看作交际工具,并未意识到它同时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所以即使会讲雷州话的人,也未必都知道闽南话有什么魅力,反映了哪些文化内涵。我们只有把雷州话放在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去解读时,才会发现其中包含着一个精彩的世界。

下面,笔者试图从三个层面和角度对雷州半岛的雷州话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进行解读。第一个层面是溯源,呈现古代语言的历史本来风貌,揭示雷州话成为研究雷州半岛与汉语的“活化石”的原因。第二个层面是揭示文化内涵,其中涉及雷州话的社会文化心理、情感、伦理和民间习俗,等等。第三个层面是方言的应用实践,即雷州话与雷歌、雷剧,等等。从这三个层面来揭示雷州话与其反映出来的地域文化,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雷州半岛湛江地区的这种闽南方言中的次方言――雷州话,从而宣传红土文化,发扬红土文化精神,为湛江争创文化强市添砖加瓦。

一、雷州话的历史渊源

雷州话属闽南方言的一种次方言,而闽南话又被称为河洛话。这首先应追溯到汉人及汉语入闽的历史。河洛人在晋代以前住在中原黄河、洛水流域,当时这一带简称河洛地区。河洛人第一次大规模入闽当推东晋的“五胡乱华”之际。史书上记载的“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三山志》指的就是这一批人。所以今天的雷州话来自中原,语音虽有演变,但变化较小,并保留较多古音,所以被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

据明事历《雷州府志》载,当时雷州话叫“东话”或“客话”,许多基本词汇与潮州话和蒲田话大致相同,但因受官话、粤话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而发生差异性的变化。雷州话通行范围很广,包括雷州市、徐闻县全部,遂溪县、湛江市区和郊区的大部分,以及雷州半岛北部的廉江、吴川、电白三县的一部分,人口超过400万。主要有《海廉方言志》《雷州方言词实》《雷州方言志》《粤西闽话雷州话研究》等书。

二、雷州话的文化内涵

(一)饮食文化

雷州话的“食”有两个读音――文读和白读。文读音是指读书音,而白读音是指说话音。读书音用于“食堂”“食品”等;而说话音则用于“食饭”“食糜”(吃稀饭),“讲长讲短,讲食煞尾(结尾)”等。“食”是古汉语的保留。《礼记・大学》:“食而不知其味。”《诗经・小雅・绵蛮》:“饮之食之”。就是给他喝、给他吃之义,故“食”就是普通话的“吃”。但雷州话的“食”并不与“吃”完全相等,它除有“吃”的本义外,还有许多引申义、比喻义,用得非常形象、生动。比如“食后生”“食爸食母”“食软路”(轻松的活儿)、“食薪水”等。这些词中的“食”是指依靠某人、某种工作来维持生活。

“食”在雷州话中还有更多的含义,比如“饮”的意思,如“食菜(喝菜)、食酒(喝酒)”;“抽”的意思,如“食鸦片(抽鸦片)”;“呼吸”的意思,如“食色、食空气”;“赴宴”的意思,如“食桌”;“受”的意思,如“食罪(受罪),食衰(遭殃)”;“激励”的意思,如“食志、食气”,等等。甚至“食”还可叠音为“食食”,有催促别人快点吃的意思,而后面加个“去”,成为“食食去”,则是叫别人把东西吃光的意思。而后面加个“叫”,“食食叫”则是对要吃要喝之人表示不满。由此可见,雷州话中“食”的丰富性、有趣性。

雷州话不仅“食”字含义丰富,“食”的内容也颇具地方特色。比如“食茶饭”。初次见到这个词,顾名思义,以为指的就是菜和饭,泛指饮食。现代汉语中就有“粗菜淡饭”“茶饭不思”等词。殊不知这“食茶饭”在闽南文化中还真有这种“茶饭”,用茶水做成的饭。具体做法是500克大米,25克茶叶,先将茶叶装入沙袋中扎紧,再把茶叶袋放入清水中煮沸,加少许盐,旺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焖十五分钟即可食用。

雷州除了“食茶饭”,还有许多的饭可食。较之北方丰富多了,比如“芋头饭”是用芋头切成条块,用油炒一下,然后拌米煮成饭。芋头饭特别香,雷州人用芋头来做饭给客人吃,也是一件创举。《本草纲目》云:芋头“可宽肠胃,疗烦热”。又如“萝卜饭”:是用萝卜铸成条丝,加点配料和米煮饭,吃了润喉滑嘴甜口。《药性歌拾回百味》云:“有降气化痰,消食积作用”。来到雷州的人,品尝油腻东西多了,吃碗萝卜饭清清肠胃,也是一件极惬意的事情。还有外地人难叫出名字的“蛤骝饭”,这种饭,以前在雷州乡下,是坐月子的妇女吃的,现在雷州不少酒店、大排档都有这种饭。这种饭是用一种“蛤骝”叶剁碎炒后抄在生米里煮成的,很香,且能温补身体,所以坐月子的妇女常吃。“蕃薯粥”则是一种类似北方稀饭的饭,雷州人在热天特别喜欢吃它。它能帮助解暑滑肠胃。《本草纲目》云:“蕃薯,有补虚气乏,益力气,健脾胃,强肾阴的功能”。农学家也说:“蕃薯是南人之食,以当谷米,海中之人,多寿百余年者,都由食甘蕃薯故也。”

雷州的饭食除“四饭”“一粥”外,还有风味独特的雷州小吃――叶搭饼、乌石甜糟、英利烧猪肉、客路白切狗、雷州大粽,等等。雷州的饭食使游客大快朵颐、留恋忘返。

(二)红土文化

雷州文化源源流长,因雷州半岛土壤主要为江粘土,所以又有“红土地文化”之称。

讲到红土文化,首先要谈“雷州话”。雷州话(即雷州方言),简称“雷话”,属闽语系一支,是海内外雷人同胞的共同母语。主要分布于国内的广东西南部、广西东南部、海南北部以及海外的东南亚、欧美华人华侨聚集地区。雷州话通行范围很广,是雷州半岛及周边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语言,为广东省四大方言之一。以雷州话为基本特征的“雷州文化”,与“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构成当今岭南四大地域文化。

雷州歌――即雷州话演唱的民歌,在汉代形成于雷州市,流行于雷州半岛,是广东四大方言歌之一,也是中国131个歌种之一。它格律严谨,每首四句,每句七字。每句句首都可加两三个字,叫“歌垫”。它表现手法十分丰富,有赋、比、兴以及双关、重叠、连珠、倒装等10多种,可以独唱,也可以对唱。民间男女老幼都会唱,遇事随口即唱,出口成歌。

雷剧,源于雷州歌。初期以雷州歌谣为主唱腔,后在原唱腔基础上创作出数十种新唱腔。雷剧的出现,一直伴随和记载着雷州历史,成了雷州人劳动、生活的一部分。雷剧在雷州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雷州换鼓。雷州是世界两大雷区之一,全年有250多天打雷。雷州古越族人,对雷心生畏惧,所以对雷产生崇拜的心理。雷州刺史陈文玉就是由雷劈开石蛋跳出来的孩子,开创雷州的文明史,被尊为“雷祖”。中国有“四绝”:“雷州换鼓、登州海市、钱塘江潮、广德埋藏”。雷州换鼓就是其中一绝,雷州换鼓是一种敬雷、祭雷的规模宏大而隆重的仪式,影响深远。

傩舞。人类最原始的舞蹈叫傩舞,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傩,是原始的产物,是驱鬼逐疫的一种历史悠久的神秘仪式,是中国最古老、传统文化意蕴最深厚,也最具生命力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只有湛江有傩活动,而湛江傩舞中独有雷神,雷神是傩舞诸神中的最高权威。

那种以为雷州话、地方戏层次低的看法是错误的。方言、地方戏不分高低贵贱,只要能为当地人民服务,有地域文化特色,我们就应当珍惜它们,传承它们。

三、雷州话的保护及传承

雷州话是雷州半岛民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特殊精神产物,是这个民系智慧的结晶。在雷州文化的诸要素中,雷州话是属于基础性的要素,具有文化中的标志性意义。因此,保护和传承雷州话,是保护和传承雷州文化的前提条件。雷州话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因受到粤语强势方言的冲击,现在的年轻人,能讲纯正雷州话的已不多了。许多原本使用的词语、俗语都消失了,许多中小学生说的雷州话,已失去大量鲜活的感性成分,雷州话里那些生动的、极富特色的词语已不多见,或改用广东话代之。剩下的是一种简单、粗疏的雷州话,应付日常生活尚可,想要更充分地表达,则需改说广东话,甚至普通话,自己母语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含量已日渐稀薄。所以谨以此文来弘扬雷州文化精神,宣传雷州话,希望推进雷州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项目优秀配套:《粤东闽方言地图集》,项目编号:[GD10CZW01]。)

注释:

[1]詹伯慧,甘于恩:《雷州方言与雷州文化》,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詹伯慧,甘于恩.雷州方言与雷州文化[J].学术研究,2002,(9).

[2]林伦伦.粤西闽语雷州话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3]林宝卿.魅力闽南话[M].北京: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篇7

[关键词] 电影;建筑;背景;时间;空间

电影作为荟萃艺术文明的舞台,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而建筑技术的发展不断创造着奇观,并使其自身逐渐成为电影无法回避的主角。建筑是人们生活、居住、工作、社交的场所,建筑空间正是通过在影视作品中与人的互动体现其价值。它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对电影主题的彰显、完整叙事空间的展开、意义的深化、文化价值的提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在电影中的背景作用

艺术是相通的,建筑与电影有很多相通之处,建筑是一个实用对象,又是一个艺术的对象。[1]电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二维的画面带给观众三维空间的幻觉。特定空间背景和时间环境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场景的真实感是电影创作追求的目标。为了给电影中的人物活动提供理想和真实的空间环境,电影制作者们往往在建筑背景的选择上费尽心机,去挑选最佳的拍摄场景来求得最佳的空间视觉效果。电影与建筑相互配合,从剧情出发、从角色出发,运用建筑场景的室内外环境来烘托电影气氛、辅助剧情发展、衬托角色,使电影情节更为突出。例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乔家大院,院院相套的建筑空间,屋檐相连的封闭构图,映射了封建社会女人被压迫和束缚的命运,很好地诠释了一个时代的背景。又如《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根据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改编的电影。其中,这座宏伟的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是贯穿整部影片的一个最主要的场景,其故事的最主要部分和事件都是在那里发生的。建筑作为主体背景成为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每部电影的潜在主题都是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成为电影背景的真实主题。由此可见,背景是决定影片整体气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因素。建筑背景的准确合理运用,可使电影故事表现更有环境依据,角色更有可信度,更有利于形象塑造的生动性。

建筑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在电影艺术表现上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仅是起到烘托气氛和刻画角色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叙事作用,它是展示故事情节发展的场所,对影片剧情的发展和角色个性情绪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事的展开需要特定的场景,人们往往对电影中的某个场景记忆犹新,例如某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在某部电影中出现,或者某栋建筑通过电影使建筑空间震撼,因此建筑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只有典型的建筑空间环境才有益于典型性格的塑造,也就是说建筑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或地域特色,如北京的四合院、江西的客家民居或的喇嘛寺等,这些建筑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地域色彩都是电影讲述故事的先决条件。

电影中恰如其分的建筑场景布局,成了电影信息传达的载体,他们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讲述了电影故事的时代特征、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及历史环境、民族文化等,这使得建筑在电影中具有超越本身的效能。在电影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运用建筑作为载体不但可以代替语言,甚至可以表现出超出语言的更为生动、真实的效果。电影运用建筑的隐喻、联想、回忆等手法进一步加深了故事的深度,可以准确地向观众传达相关信息,甚至可以进一步让观众感受到建筑上所看不见的东西。所以从20世纪初开始,电影已经成为探究建筑与城市的平台。无论科幻片、冒险片、动作片还是纪录片等所有电影类型,无不运用建筑作为背景。建筑就像一个隐形的演员,帮助演员为故事的演绎埋伏情节,增加故事发展的悬念,造成人物的矛盾和冲突、变换节奏、推动剧情。例如电影《花样年华》的背景建筑都是60年代的香港大都会,以灰暗的色调为背景,使主题显得厚重、深沉和压抑,表现这一时代的人与人的情感和情感的漂泊与失落。运用现代化高层建筑的都市空间在电影中不仅是一种真实的、描述性的环境,更是一种独具韵味的象征,现代人的心灵不正像那高层建筑一样是封闭的。建筑场景设计的确定服务于角色与剧情,它根据剧本中故事情节要求提供舞台,设定了风格基调并和其中起伏的情节保持平衡和一致。建筑不仅仅只是电影的舞台,实际上建筑也像一位演员一样在表演,电影不仅在表演上要求“生活化”,而且一切场景也要贴近生活真实,尤其是建筑的室内外环境的真实性。

二、建筑在电影中的时间作用

电影需要同时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形象的展示,而且也要求表现空间与时间的自由性。剧情的发展往往涉及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这就需要镜头画面表现出不同时间与空间背景的转换。以情节发展为线性和以时间的发展顺序为轴线的组合是电影的独特魅力,当不同的影视时空以独特的蒙太奇组接方式进行结构时,电影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是在一个时间段和一个建筑背景中演绎故事的。运动的画面随时可以跨越建筑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只要内容需要,天南地北的不同建筑形式可以在瞬息之间相继出现在画面上。这种以时间顺序为轴线串起来的空间跨度,由于中间的曲折变化形成了故事情节,依照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顺序,以时间的先后来组织不同的画面,自然地表现出生活的流程,打破了时间的先后次序让有关的场景互相穿插,出现交错、倒叙等。在建筑场景的配合下,使电影有了时间概念,这就形成了建筑场景所要表现的具有时空跨度的场景的联想空间环境,这种场景的联想空间是虚拟的、不固定的、具有时间性的,这成为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类型的鲜明特征。影片的故事时间与现实的物理时间不同,为了实现一定的美学目的,电影中的布景师能够控制家具、房间、建筑、城市等,使时间的“第四维度”在深度上扩展了空间,建筑和环境通过视觉成为人们心理和精神活动的媒介。它可以主观打乱故事时间,创作表现非现实时间,可以说是创作时间艺术。

巧妙地运用时间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手段,在电影中角色演绎某一特殊气氛、情绪、动作等非常规动作时,可以用特殊镜头、特殊场景,如慢镜头的方式把时间放慢,演绎故事表象。也可以运用跳跃的方式,用一句话或是一个简单的镜头去表现10年或是人一生的跨度,这种时间的延长和缩短,在视觉和听觉上去表达与释放我们的阅历与情绪。[2]影视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可以涵盖由古至今的历史,在时间空间上表现上下五千年,但影片的处理是把时间跨度很大的事件加以浓缩,或者把发生在很短时间内的事件加以扩展来渲染气氛和增强艺术效果。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将故事生动、准确、完整地表现出来,就需要对时间进行压缩处理。电影的时间可以通过场景和建筑空间的变换,用色调、构图、造型、审美视觉心理等来表现客观的物理时间。电影蒙太奇可以把古今中外的许多城市建筑片段都汇集其中,这种蒙太奇式的拼贴在一瞬间会让人产生在时空上的恍惚感,但视觉上的某种真实性让人没有质疑。在现实中,事物的发生、发展的时间永远是线性和连续向前的,但是在电影叙事里时间是创造出来的,是艺术化的时间形态,也是蒙太奇的时间,它既可以表现无限的时间长河,又可以使时间的造型进行片段分切和组合并使其具有意义,这就形成了电影中建筑场景所要表现的具有时空跨度的空间环境,形成了电影时间概念。

三、建筑在电影中的空间作用

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是电影中人物活动的场所,电影的叙事离不开空间的转换。电影艺术挖掘出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潜能,使建筑不再受束缚。在电影中,叙事的空间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始终连续的,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镜头,其空间也可能相聚甚远,可能是几公里、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所以电影在创造运动和时空渗透的效果是其他艺术类型无法比拟的。通过电影,时间变成了空间的工具。然而这种人物空间关系的场面调度和它们的形式只有从运动中去寻找,这种运动不只是建筑和演员的位移运动,还包括摄影机的运动来完成。建筑空间也是因时间的加入而具有四维性,使建筑更加生动和富有活力,也使时间在空间的构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建筑场景分为室内空间、室外空间和室内外结合空间,是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都是依据文学剧本和导演分镜头剧本所涉及的内容和剧情的要求设定的。建筑作为电影的空间载体能为电影提供无限丰富的展示空间,对促进和辅助电影角色艺术形象的丰满完善、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电影中的建筑是一种随时空的转换进行空间布局的,不同的建筑空间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烘托环境气氛。建筑成为电影角色表演以及影视语言表达的空间载体和主要依托,角色的运动演绎与场景空间具有很强的交融性和互补性。[3]例如角色在忧郁的时候,建筑空间气氛可以设计成灰暗的,随着角色心情变得愉快,建筑空间变得明亮起来。建筑空间的形状、大小、方向、开阔程度等都具有一种影响情感的因素,诸如痛苦与悲伤、孤独与落寞、凄凉与冷漠、压抑与奔放、温情与浪漫等。随着电影情节和故事发生、发展得以展开空间环境,因此它必须符合电影的剧情内容、体现时代特征、事件的性质及特点,体现剧情发生的地域特性、历史时代、民族文化和角色特征。在电影作品中建筑空间能烘托出角色的心理变化和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抒情和表意的功能。设计师通过对建筑的色彩、光影、结构及镜头角度等合理的设计,将角色的内心情感和情绪变化通过建筑空间表现出来,通过这种人景互换,使场景变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延。

建筑空间可以衬托主体,表现空间深度以及表现人物和事件所处的环境,造成各种画面气氛、情调,帮助阐释影片内容。电影中建筑场景善于把时间性叙事转换成视觉的场景空间型叙事,通过强有力的叙事空间的表现,把故事演绎得更加富于情绪、富有感染力。电影中角色与建筑空间是互相联系、互相映衬、相互作用的,通过场景设计与刻画,观察其中的陈设和空间布局,能从另一个侧面描述和反映出角色的身份、性格、爱好、阶层、时代、地域、生活习惯、职业特征等诸多情况。因此,电影建筑场景具有设定空间距离的作用,是安排人物与活动场所的空间关系,它规定和制约着电影某个段落的角色、叙事、动作的构成与处理。突出功能是以景叙事,烘托出角色的心理变化和内心的情感世界。电影角色和建筑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建筑空间描述,使观众产生对电影角色性格、内心世界和情绪的认知理解。

四、结 语

电影与建筑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建筑在电影中有无穷的表现潜力,通过运用建筑背景再现空间和时间营造真实感,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审美感受。电影与建筑的相互渗透,使电影能够逼真地记录和复现建筑的存在,而建筑又构建了关于时间的流动和空间转换的电影背景,这些正是电影叙事的重要功能和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 沈福煦.建筑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2] 顾严华.动画场景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