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的形式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教育的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教育的形式

篇1

[关键词] 高血压;心脑血管事件;社区团队医师;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c)-0188-03

高血压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正确了解本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让其知道并懂得自我保健在防治高血压中的重要性,努力坚持锻炼,改善生活方式,能与医生积极地配合,提高“依从性”[1]。居民高血压的认知水平与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高、知识知晓率低、规律治疗率低和控制率较低[2]。大量循证证据表明,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心血管疾病多种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性防治,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将高血压的三级防治措施较好地应用到社区卫生医疗中,将高血压人群在社区内进行系统的管理,能够有效遏制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的日益增加[3]。本项目在富阳市场口社区针对社区团队医师以责任制形式加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人群提高健康知识的知晓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效果和影响进行调查,以期为今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浙江省富阳市场口镇录入完整资料的居民中随机抽取5个行政村中的81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9例,女459例。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组467例,男222例,女245例;对照组351例,男137例,女214例。

1.2 方法

健康教育组采取社区团队医师定期随访并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进行干预,对照组采取定期随访和自愿服药的模式。健康教育方式成立责任制式的社区团队医师,每个团队成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并且能熟练地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以及懂得如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的方法,符合要求。随访时间2011年1月~2013年2月。①建立健康档案:由社区团队医师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包括一般情况,相关疾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饮食生活行为、目前治疗状况、目前给予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情况[4]。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每1~2个月举办一次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的讲座。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不良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影响;坚持规律用药和相关治疗的重要性等。③制作并发放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便于阅读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资料,定期发放给高血压患者。④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每月定期上门或到社区为患者测量血压,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的比较

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干预前下降(P

表1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的比较(mm Hg,x±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

2.2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血压控制率的比较

两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血压控制率均较干预前提高(P

表2 两组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

和血压控制率的比较[n(%)]

与干预前比较,*P

2.3 两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比较

随访2年中心脑血管疾病共发生23例(2.81%),其中健康教育组发生6例,发生率为1.28%,对照组发生17例,发生率为4.84%。两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P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和重要病因,会影响到多个重要脏器,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严重者会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到目前为止仍是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据调查,我国高血压疾病患者规律服药和血压控制率均较低,这与相关健康知识教育不够有很大关系[6]。高血压的病程相对比较长,而且患者基本都是自行在家中进行治疗,血压的监测以及复诊完全可以在社区医疗站中进行,所以可以把社区作为中心,组织以责任制形式的团队医师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熟悉自己的病情,能更好地坚持规律服药,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改善并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鼓励人们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减少不良因素的危害[7]。进行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能做到心理平衡,戒烟少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从而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内,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减少可能会出现的多种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品质,最终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8]。

本研究健康教育组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人群则仍按以往的自愿就诊和自愿服药的治疗方案。对健康教育组高血压患者采用多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通过成立社区团队医师以责任制形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集中授课宣教、发放各类相关健康知识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患者实行强化健康教育,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预后、血压控制水平对重要器官的影响及不良生活习惯对血压的不良影响等内容进行反复宣教,并强调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对控制血压水平的重要性,以及跟踪随访,并及时对用药方案加以调整。经过2年的随访,两组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并且两组高血压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血压控制率均比干预前明显提升,而强化健康教育组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2年内强化健康教育组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28%,对照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健康教育组。

对于高血压,其指导方针和依从性是两大问题,要想应对这些问题,就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来提高预防、诊断和治疗的质量,其中关键点是能够将我国高血压指南的相关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地加以应用,给高血压患者建立一个可以提供教育和治疗的选择平台,从而使高血压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以预防为主,有效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并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9]。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社区成立经过专业培训的责任医师团队,来加强对高血压人群的健康教育,采取由团队医生对高血压人群“责任制”式管理及跟踪随访,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社区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血压的控制率,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人群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光胜.现代高血压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24-551.

[2] 阳晓,杨定姣,阳旭.高血压患者第四医学行为状况及社区卫生服务性干预效果的调查[J].高血压杂志,2005,13(1):48-50.

[3] 俸献珠,黄慧,杨泽,等.强化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J].社区护理,2010,24(9): 2426-2427.

[4] 程晓鸣,孙任苓,庄芹,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5):704-706.

[5] 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7.

[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国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7] 杨期东,刘运海,李世卓,等.健康教育与社区居民心脑血管病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32(1):30-32.

[8] 张丽华,张凤霞.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6):531.

篇2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新型农业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D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72-02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济源市软科学研究项目《“三化”协调背景下推展济源新型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071049)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以城市化理念改造农村,把若干个自然村或行政村通过统一规划整合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它具有开放性、多样化功能、建设主体多元化、成员联系更紧密等特征。具备城镇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庄社区,它的出现对优化和发展城镇化体系是一个创新和进步,对未来村庄发展,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镇化也称“农村城镇化”或“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一种多方面的综合的社会活动,是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农村固有特点消失和城镇特点增长的过程。城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是其显著特征。[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应是广大农民,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应是“建人”而非“建城”,真正可持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口素质的提升,否则农民市民化只能沦为空谈。因此,需要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加强农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努力培育新一代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培养新型农民的主体必然是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旨在提高农村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参与所组成的教育体系,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的特点,把教育延伸拓展到基层社区,满足社区居民,特别是大批离开了学校的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有效地填补了我国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3]社区教育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一、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

目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还有将近一亿的贫困、半贫困人口,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民教育水平低。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占50.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4]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农民外出打工阻碍因素增多,特别是农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就业形势严峻,农民的农业收入增加缓慢,这些都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全面小康的目标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目标,它不仅包括广大农民在内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包括教育水平、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就要求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设施,加快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进而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教育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先决条件

我国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最大、最难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农民是“三农”问题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早在党的十六大就提出,本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因此,多年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政府财力逐渐雄厚,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已经迫在眉睫。“三农”问题是长期的历史原因造成的。解决“三农”问题既要在“三农”之外,也要在“三农”之内,既要立足当前,更要考虑长远,如此,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从经济角度看,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关键要解决好发展问题,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唯有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而提高农民收入,从长远来说关键又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基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文化程度偏低、人均收入低的基本国情,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要按照“两个趋向”的要求,把推进工业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推进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无论是农村人口转移还是新增就业岗位,都需要农民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必要的职业技能,因此,抓好农村教育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程和希望工程。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为解决农村、农业问题提供先决条件。因此从长远来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 构筑完善的农业发展体系

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还要求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者智能化要求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中,文盲占19.2%,小学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36.9%,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者占5.7%。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常住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特别是小学以下人口竟高达57.4%,农民的这种文化水平状况是我国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一大障碍。由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而我们不可能等到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提高之后再去走内涵式农业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这就决定了一方面,我国在近期内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示范工作,以此去弥补农民由于文化知识水平的低下而在汲取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从长远出发,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一体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还包括农民知识化。农民知识化是传统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以及新型农民的演化过程,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民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农民知识化是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的核心关键。我们只有把八亿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源,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开展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为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1]华芳英.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的变化及对社区教育的诉求[J].成人教育.2012,(03):28-32.

[2]刘尧.新农村县域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社区教育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05):115-123.

篇3

关键词 违法行为 教育矫治 社区矫正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名称: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视角之下的社区矫正制度研究,主持人:侯习敏,项目编号:(14ycxjj0030,)。

作者简介:侯习敏,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刑法;肖杨,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劳教废止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视角下社区矫正制度面临的困境与选择已不容忽视。基于社会转型时期犯罪控制的特殊模式,中国的刑事法律制度改革基本上是沿着渐进式填补的路径来迎合社会秩序规范运行的需要。社区矫正制度的深入开展,适应了犯罪控制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常态,实现了违法行为教育矫治与社区矫正制度的耦合。

一、社区矫正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耦合之处

社区矫正制度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看似两个不同的制度,但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社区矫正制度是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诸多矛盾的迫切需要

改革进入深水区,诸多内外因素引起个体思潮的变异,为各种失范行为滋生提供了优质的土壤。违法行为教育矫治作为劳教的制度衔接,本着“教育、感化”的理念,与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中国传统的刑罚执行方式单一,这与违法行为惩罚格局不相适应,因此,刑法执行机关需要根据新的形势进行变革。

1.社会治安案件频发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种类和方式不足的矛盾。“当每个人发现自己不能够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就会通过某种变异的自我感情等形式表现出来。”改革进入深水区,符合劳教并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因素明显增加,但劳教制度已成为历史。归根结底,是因为教育矫治种类和方式不足,如果把社区矫正制度引入教育矫治执行方式,以上问题便迎刃而解。

2.刑事案件居高不下与缺乏有针对性的矫正项目之间的矛盾。在罪犯人数居高不下的形势下,监狱的行刑资源面临严峻挑战,为缓解这一矛盾,《刑法修正案(八)》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但现实情况是,基于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人手严、矫正方式单一等诸多原因,社区矫正作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刑罚方式,在罪犯矫正过程中并没有针对性的矫正项目,这一现实困境亟待解决。

3.社区矫正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对犯罪的惩罚比例失衡之间的矛盾。我国《刑法》确立了罪行相适应原则,哈特认为:“惩罚之相对严厉性与犯罪之道德上的严重性呈正相关。”而劳教制度明显和上述原则相悖。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推进,法院判决了大量管制、缓刑和假释案件,使矛盾将更加凸显。为了遵行罪行相适应原则,有必要将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案件与社区矫正案件相衔接。只有采取这种方式,才可以解决违法行为教育矫治与社区矫正对犯罪惩罚的比例失衡矛盾。

(二) 社区矫正是我国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执行方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1.社区矫正可以根除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行刑方式的实质不公。劳教废止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功能的实现必须依赖新的惩罚控制机制。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事实: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比,劳教违法行为较低,但劳教违法行为遭遇的封闭式处遇,很可能比罪犯接受的处罚更加严厉,从而造成实质不公。我国目前推行的社区矫正制度是一种开放式的处遇制度,是现在行刑执行方式改革的大势所趋。

2.社区矫正有助于我国违法行为矫治应然目的的实现。违法行为教育矫治采取何种执行方式取决于它所追求的实然价值,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秉承“教育、挽救、感化”的方针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劳教采取封闭式处遇制度,这种执行方式让被执行者产生“人格减等”的心理耻辱,这无疑是剥落了他们作为人而享有的基本权利。社区矫正有利于被矫正人重新回归社会。从这个视角来看,劳教制度废止后,社区矫正是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最合理方式。

3.社区矫正可以缓解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执行困境。在司法实践中,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并没有体现其应然标准功能,随着国内安全形势与经济压力的增大,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性质由原始的福利性措施转型为惩罚性措施,这种处遇模式违背教育矫治的初衷。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与社区矫正相比,监狱行刑资源却不断增加。社区矫正有利于克服传统的行刑封闭化和罪犯在刑释后难以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弊端,可以缓解当前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执行困境。

二、社区矫正运行的几个基本理念

笔者认为,劳教制度废止后,社区矫正作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执行方式属于大势所趋。在社区矫正在运行过程中应秉承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一)依法矫正

社区矫正作为一项刑罚执行制度,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因而要做到“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两个基本准则,“法律优先”意味着社区矫正必须以法律规定为前提,虽然《社区矫正法》还未面世,但是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必须严格贯彻《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法律保留”意味着社区矫正的要做到“法无授权即禁止”,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区矫正的严肃性和威慑性。

(二)一般预防理念

“一个法律若要恰当地完成其职能,就不要追求正义,还要致力于创造秩序”。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参考刑事法学中的一般预防论。即:社区矫正不仅要体现正义的需要,而且更要体现出一般预防的需要。社区矫正作为宽容刑罚观的产物,有利于罪犯的再社会化,在一般预防理念的要求下,社区矫正应该侧重于保证公众的安宁感,做到矫正项目具有针对性,从而使犯罪控制模式和社会治理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矫正与教育并驾齐驱

“矫正意指纠正,改正,是指“专业人员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为被矫正对象提供各种改造措施。使罪犯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矫正治疗,从而实现再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培养品格健全的社会人的实践活动。”从两者内涵来看,教育的形式往往是“柔性”的,而矫正的形式是“刚性”的。社区矫正运行中既要考虑“刚性”特征,也要考虑“柔性”需求。

(四)以人为本理念

劳教制度之所以一直遭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质疑,除了因其欠缺法律依据,最主要的就是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而又合理的社会秩序”,社区矫正的深入推进以“人权保障”为价值准则,因为谋求每一个个体的自由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终极追求,也是“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视角之下社区矫正制度的现实可能性

(一)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视角下社区矫正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社区建设加速推进为社区矫正深入开展提供了基础

社区矫正要发挥作用必须以社区为前提,随着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政府成为了人民的“守夜人”,社区建设自反原动力和政府主导原因力出现了博弈的过程,这为社区矫正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视角之下的社区矫正制度构建

自社区矫正制度运行以来,学术界围绕社区矫正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但社区矫正作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正的方式缺乏法律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对矫正措施进行了创新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却是对“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两个原则的违反。笔者认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应该早日出台,这部法律应该明确规定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视角下社区矫正的犯罪控制模式、执行程序、矫正项目等。

(一)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视角下社区矫正模式探讨

无论是英国的全国缓刑委员会、美国的矫正局管理模式、还是日本的保护观察所,归根结底国外社区矫正强调政府、社区及非政府组织三方共同合作的主导模式。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视角下我国的社区矫正应采取何种运行模式呢?《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立了司法行政机关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公安机关与其共同承担监督考察社区矫正犯的工作管理体制。笔者认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方参与”实现专门机构管理和社会管理相结合、引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推动社区矫正的社会化运转,符合社区自治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视角下我国社区矫正应该坚持的模式。

(二)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视角下社区矫正的执行方式

1.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视角下社区矫正的执行机构探讨。目前,我国承担社区矫正工作的是司法局,实际操作中,主要矫正任务落到基层司法所。在基层司法行政部门配套及保障不足、法治观念滞后的情况下,利用社区刑罚对罪犯进行改造和教育的理念还未得到深入推进。笔者认为,由于刑罚执行的复杂性,为了解决上述困境,可以在社区矫正机构中配备一定数量的警察,协助社区矫正官开展工作。

2.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视角下社区矫正中民间组织与行刑社会化时效分析。违法行为教育矫治视角下社区矫正开展应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进来。由于社区矫正的复杂性,在实践中,应注重吸收具备多种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同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大社区矫正制度的宣传与普及力度,促进普通民众摈弃“刑罚报应”理念,以达到行刑社会化的时效。

篇4

【关键词】社区矫正;执行主体;构建设想

社区矫正是源自西方国家的一种刑事执行刑罚模式,矫正理论的最早雏形可溯及至古希腊的柏拉图。他认为,作为犯罪的恶性是一种使人蜕变且最终致命的道德疾病,对恶行的惩罚应该被视为一种难吃但有益的道德良药,国家应该将犯罪分子放置在精神病患医院。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对于矫正理论的发展变化,现今的矫正理论更多体现刑罚的执行意义,更多的带有“改造”、“再社会化”等的目的性,这是符合时代前进潮流的刑罚思想,也表现出对于犯罪人的保护愈加受到重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识。

社区矫正执行主体作为执行此项刑罚的主体,在我引入社区矫正制度并进行试点以来一直处于混沌状态,即便是在立法层面,也有相关部门法之间的逻辑矛盾,而在现实运行的各个试点,无法统一调控和执行俨然成为通病。本文旨在如何构建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相关制度、理顺内在逻辑关系为出发点,在法律文本层面、法律价值取向和法律人类学角度分析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首先要引出的是社区矫正的概念。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及边界

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community-based correction)作为外来术语,是指一种不使服刑人员与社会隔绝,并且利用社会资源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服刑人员的总称。是相对于监禁矫正的一种刑罚执行方法,与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服刑人员不用进入监狱服刑,管理的形式也和狱政管理有很大差别。我国社区矫正的官方定义应该取自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均称简称为《通知》),认为社区矫正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决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大部分国家对社区矫正的界定较为广义,笼统的称为社区或社区处遇措施,它包括一切在社区环境中对犯罪人所进行的矫正工作和措施,涉及刑事诉讼的全过程。由于我国对于社区矫正的研究和实行还处在起步阶段,那么基于理论构建的出发点,本文对于社区矫正的概念理解依旧为狭义的执行刑罚,仅在此功能范围内研究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

二、对我国社区矫正执行主体形而上的矛盾分析

根据2003年7月10号两高两院联合下发的《通知》,我国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是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被暂予监外执行和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而对于这五种罪犯的执行主体,刑法、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尽一致。

(一)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关于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矛盾

1.相关法条的具体规定。根据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后的刑法第三十八条、第七十六条和第八十五条对于管制、缓刑和假释的规定都取消了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考察或执行,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等相关规定,只是笼统的规定为“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并对缓刑、假释的考察、考验的相关事项监督管理由“国务院公安部门”修改为“国务院有关部门”。由此,社区矫正的执行权不在由公安机关行使。

根据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根据第二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书面通知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

2.法条间存在的矛盾。修订之后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尽管都有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表述,但是都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我国对于社区矫正机构的设置或相关制度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上更没有具体说明。正处于建设期间的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相关制度付诸实践困难很大,这必将导致在整个的社区矫正过程中出现有关权力机关的权责不统一,或推诿责任,或执法不明,执行力度的随意性较大,使得社区矫正很不规范,也妨碍到了社区矫正的正常发展,这样的执行过程并没有起到社区矫正应有的执行刑罚作用,更没有体现出现代刑罚理论精神和保护犯罪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刑法、刑事诉讼法与相关司法解释关于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矛盾

1.相关司法文件的具体规定。两院两部于2003年联合的《通知》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同公安机关搞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公安机关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依法履行有关法律程序……”。由此可见,《通知》里规定的社区矫正执行主体主要有司法行政机关、街道、乡镇司法所、监狱管理机关,由于街道、乡镇司法所和监狱管理机关归司法行政机关领导,所以规定里的社区矫正执行主体为司法行政机关。

依据两院两部于2009年联合的《关于在全国实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和司法部于2004年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社区矫正的基本工作内容及制度与《通知》大体一致,都要求社区矫正工作由司法行政机关牵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具体实施。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2012年联合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2.法条与司法文件之间的矛盾。修订之后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仅仅笼统的规定了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具体来说,刑法上并没有对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如何进行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而在刑事诉讼法中,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进行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还是公安机关。在相关的司法文件中,又统一规定了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为司法行政机关,具体实施的还是最基层的乡镇、街道司法所。这与刑法、刑事诉讼法还是有一定冲突的,特别是公安机关在执行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的活动当中,很有可能与司法行政机关出现权力混同不明的状况。

而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若按照《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司法解释仅有“解释”、“规定”、“批复”、“决定”4种形式,所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也只是一种工作指导,并没有独立效力,还不能因为《办法》具体规定了社区矫正的相关流程和要求就认为对社区矫正已经完善了司法层面的构建,更不能因此而代替立法。

(三)社区矫正执行机关的执行力来源及保障的矛盾

由于在现今的社区矫正具体工作中,公安机关的执行主体地位已经基本上被司法行政机关所取代,所以在此仅讨论司法行政机关的具体实施机构――司法所的执行力来源问题。

1.司法所在社区矫正执行力来源方面的矛盾。按照我国对于司法所工作职责的相关具体规定,其主要工作任务包括人民调解、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安置帮教、司法、综合服务工作以及政府随时交办的保持社会稳定等工作,这八项工作任务的性质主要属于法律服务范畴,但社区矫正的本质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执法活动,是一项执行程序中的执行刑罚,司法所显然不具备刑罚所需要的执行力,或者可以说司法所现有的执行力不足以保证社区矫正这一项执行活动能够有效实施,实现其所要达到的法律目的。刑事执法有着自身的严肃性和专门性,在没有具体法律规定划清明显界限的权力行使范围的背景之下,仅仅依靠几部司法文件就力图保证司法矫正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各权力机关互相配合、联合开展工作,委实有些困难。

2.司法所在社区矫正执行力保障方面的矛盾。社区矫正作为执行刑罚的一种,必须要求有相应的强制力保障其有效实施。但是我国现在具体负责实施社区矫正执行的主体――司法所,并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要求对其进行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反倒是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公安机关作为执行主体本身就具有国家强制力。司法所作为司法行政机关的最基层派出机构,在等级不平的状态下,如何配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工作,考察监督活动如何进行,其执行力的强度都有待考量。

三、对我国社区矫正执行机关的构建设想

(一)社区矫正应上升至立法

《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次在法律层面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这对于社区矫正工作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内容纷繁复杂,作为一项执行刑罚,并不像普通执行活动那样简单。所以在总结各地社区矫正实践工作的经验上,解决社区矫正工作当中的衔接、执行等问题,就必须从立法的高度给予支持,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构建全国上下统一的社区矫正制度,消除不同地方的不同执行办法所带来的执法混乱,确保刑罚执行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通过立法,明确各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权责划分,做到各尽其责、各负其责。在地方上,也要结合具体的地方特色或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全方位多层次深化社区矫正的执行力度,保证社区矫正顺利有效的进行。

(二)社区矫正机构的权力配置

建立专门的执行机构从事矫正工作,它真正目的是为了犯罪分子回归社会,使其适应正常人的生活,并且社会也理应从根本上接纳这些已经接受过改造的犯罪分子,在根本上解决犯罪人复归社会的问题。要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在基层大力加强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的建设,比如在县一级范围内统一行使,工作范围和工作对象的安排以及具体的矫正项目和规定都由专门的执行机关具体负责,不受其他机关的约束和干涉,区域之间也不得随意管辖,可建立资源共享的平台以方便管理,执行力保障问题则交由当地的公安机关负责,但也只是保障职权,不得干涉社区矫正工作执行的任何实质性工作。由此,建立社区矫正的监督机制也十分紧要,要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者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维护矫正对象的合法利益。

(三)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

源自西方的社区矫正制度,本身就和人道主义、犯罪人权利保障主义相关联,所以在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内部,总是不乏理论丰富、层次多样、操作能力强的专门执行人员。但在我国,社区矫正机关的工作人员总体上看还是实力较为薄弱的,且水平不齐,急需建立一支专职的工作队伍。这类人才必须具有专业知识又精通各项政策且训练有素,要有执法主体的资格,其法律地位和身份也需要公权力加以肯定和认证,专业知识特别是权利保障和心理治疗方面更要优于一般的执法人员。在人数配备上也要和具体的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真正实现社区矫正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美国大法官卡多佐说过,“如果根本不知道路会导向何方,我们就不可能智慧的选择路径”。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明确执行主体成为了首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在现代性价值取向之下,如何兑现法律制度设计和实践运行是最重要议题。我们国家在建设社区矫正工作中面对了很多困难,既有立法空白也有制度缺陷,这使得我们不断检讨和审视追逐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更新研究成果推进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健全。

参考文献

[1] 赵秉志主编.社区矫正专题整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强主编.社区矫正评论第一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3] 孙平.文化监狱的构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篇5

关键词:知信行理论;糖尿病;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发生行为改变。但此种改变必须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即知识、信念和行为改变。知信行理论是有关行为改变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改变是目标,为达到行为改变,必须有知知(知识和学习)作为基础,要有信(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作为动力,行(改变了不良生活行为,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参与治疗)是目的,患者对保持健康的行为已有明确的认识,并且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参与治疗。只有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健康危害行为。本文就两种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知、性、行的影响观察及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进行比较,以探讨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6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血糖水平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文化40例,高中以下15例,文盲5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合2010年版中华糖尿病学会(CDS)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以及近6个月内并发心脑血管意外,排除恶性肿瘤、妊娠糖尿病等患者;②居住在本院辖区内;③确诊糖尿病时间大于1个月;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同伴教育活动。

1.2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患健康教育模式,在患者住院期间,由本院医生、护士对患者进行相关糖尿病知识的讲解。

1.3实验组采用糖尿病同伴支持教育模式。实验组同伴教育模式小组组长的选择标准 ①患2型糖尿病病程大于1年,自身血糖控制良好, HbA1c

1.4同伴支持教育模式的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30例患者分为3组,各有一位组长。利用我院健康教育室或当地社区居民活动室进行交流活动;活动争取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活动内容由我院糖尿病管理小组选择1个或2个主题进行;活动现场派1名糖尿病专科医生或护理人员督导;采取观看糖尿病教育影视资料、小组成员围绕主题讨论、交流血糖控制、饮食、运动经验等形式。

1.5两组患者均每个月3次活动,活动60~90min/次,共6次的健康教育。

1.6健康教育内容[2] 两组健康教育内容基本相同,包括①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识;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运动注意事项、控制体重、戒烟限酒;③心理调适,消除消除患病之初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规律用药、定期测量血糖⑤糖尿病足的预防,足部护理知识;⑥胰岛素应用的意义、作用、应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

1.7观察评价指标 我院自行设计糖尿病患者知信行量表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糖尿病防治知识:科学饮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血糖监测、规范治疗及足部护理方面的30个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该量表分为好、中、差三个档次,其中好:得分>28分;中:21~28分;差

1.8血液生化指标 空腹血糖(FBG)非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达标的判定标准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达标标准为3.9~7.2mmol/L、非空腹达标标准为≤10mmol/L,HbAlc以

1.9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资料,计数资料比较应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两种不同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后,对知信行影响比较,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知信行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教育前后问卷得分、血糖达标率比较,实验组患者问卷得分>28分及相关血糖指标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3]

随着我国已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患者总数达9240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如何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糖尿病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实施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是当前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而目前国内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仍以医患健康教育模式为主,传统的医护人员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患者被动参与,服从医生安排,患者的作用未重视,医生很难做到连续性随访。

同伴支持教育模式教传统的医患健康教育模式,其对糖尿病患者知信行影响意义深远,潜移默化更具优势。医护人员全程参与监督活动,与小组长一起备课选题,组员与医护之间保持密切联系,防止糖尿病治疗的误区和错误信息的交流,知:搭建了医患间之间、患者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更有助于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信:同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利于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愉悦心情成员所获得的进步将有助于提高改变行为的信心;行:通过同伴支持小组组员互相交流成功经验,有助于引导向周围有经验的人学习,有利于发展社交的技能,有利于行为的效仿,有利于人际间的学习,有利于关爱他人和自己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伴健康教育后该组患者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控制率明显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明显升高,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该模式无需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技术,值得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鞠昌萍,孙子林,金晖,刘莉莉等.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39-2142.

篇6

关键词:行政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博弈

一、引言

水利、电力、交通、通讯、城建等基础设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基础设施的合理建设、科学发展,是取得更好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的重要前提。然而,就目前的中国国情来看,由于各行政区域政府之间责任不明确、产权不清晰,于是造成了行政交叉地带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足。比如A、B两座城市相邻,在发展初期,两市政府重点发展市中心的基础设施,完善基本的城市功能,满足城市人群的基本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座城市逐渐向外拓展,道路也逐渐向外延伸,逐渐延伸到A、B城市交界处。在行政区域交叉地带的道路建设上,双方出于个人净收益最大化的考虑,开始互相扯皮,最终导致道路建设投入不足。

二、基于博弈论视角的成因分析

从内容上来看,地方政府间关系指的是各类政府建立在利益关系基础上的权力和利益分配关系。各级、各类政府在管理复杂的社会公众事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是十分广泛的。地方政府间关系在形式上可分为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其中,纵向关系可以理解成中央与地方政府、上下级地方政府以及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分析城乡之间的博弈),而横向关系主要指的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平行或斜向关系。在不同的政府关系中,这种博弈行为的出发点与结果是截然不同,因此本文根据不同的政府关系进行不同的分析。

1、纵向关系――城乡之间

在城乡之间,由于市政府与乡镇政府之间是隶属关系,他们之间的博弈类型类似于约翰・纳什于1950年提出的“智猪博弈”。

在纵向的政府关系中,上级政府拥有着更多的权力、财政资金、收益来源,下级政府的力量远不及上级政府,道路建设对下级政府也没有什么政绩可言。一般用博弈论中的报酬矩阵(见图1、图2)可以更清晰地刻画出下级政府的选择:从矩阵中可以看出,当上级政府选择建设的时候,下级政府如果建设,其收益是1,而下级政府不建设的话,收益是4,所以下级政府选择不建设;当上级政府选择不建设的时候,下级政府如果建设的话,其收益是-1,而下级政府不建设的话,收益是0,所以下级政府也选择不建设。综合来看,无论上级政府是建设还是不建设,下级政府的选择都将是不建设,即不建设是下级政府的占优策略。

2、横向关系――城市之间

在A、B两个城市之间,由于政府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两者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处于相等的地位,因此我们用囚徒困境来分析城市间政府的博弈。“囚徒困境”是指: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且不能互相沟通,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五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两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最终的结果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

囚徒困境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在城市交叉地带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上,虽然建设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但是要想实现这种利益也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用博弈论中的报酬矩阵(见图1、图2)来分析此处的政府博弈,在这个例子里,博弈的参加者就是两个城市的政府A和B,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策略即建设和不建设,他们的收益就是他们的支付。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A和B均建设或均等待、A建设B等待或者B建设A等待,是博弈的结果。假定A选择建设的话,B最好是选择不建设,因为B建设收益为4,而不建设收益却为6,选择不建设可以为B政府节省建设费用;假定A选择不建设的话,B最好还是选择不建设,因为B不建设没有支出也没有收益,而建设收益却为4。即是说,不管A建设或不建设,B的最佳选择都是不建设。反过来,同样地,不管B是建设还是不建设,A的最佳选择也是不建设。结果,两个人都选择了不建设,即不产生收入也不产生支出。在(不建设、不建设)这个组合中,A和B都不能通过单方面的改变行动增加自己的收益,于是谁也没有动力游离这个组合,因此这个组合是纳什均衡。

三、对策建议

针对城乡之间交叉地带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我们基于上面的纵向博弈分析可见,其原因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道路建设责任不明晰。在我国,由于民政部门的设置和技术人员的差异,导致对城镇、乡村界限的划分与走向有所差异。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有的乡镇民政部门绘制的行政区域界限多为直线,为的是示意性的表示出乡、镇或社区、村的分布状态,不能真实的反应其行政管辖区的实际面积和范围,这样的行政界限图仅可用于一般性管理,但在城乡划界、明晰道路建设的责任问题上不能起到作用,反而会使得各区域的规划建设部门相互推脱应有的责任,使得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快速高效的计划、实施和开展。二是上级政府的监管协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单一制模式下,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在地方上的延伸,地方的权利来自于中央,两者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级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宏观调控,及时促进下级政府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非只管审批、不管其他。

针对城乡之间交叉地带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我们基于上面的横向博弈分析可见,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于以下几点:一是相关行政法规的建设不完善、落实不彻底。2002年实行的《行政区域界限管理条例》,具体规定了有关城市交叉地带的相关问题,但不曾涉及到有关道路建设及相关附属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问题、附属的道路维护与收益问题,以及具体的道路建设规模的协调问题。二是同级政府之间各自为政,缺少整体规划。就大部分情况来说,毗邻城市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往往很难达成一致,因此其政府部门在规划本地区的发展方案与方向时往往有所差异,在城市道路建设的问题上也只考虑本市城市交通与本市的发展速度相适应,而忽略了区域发展。三是在同级政府间的建设问题上缺少更高一层的协调与领导。在同级政府中,各市基于本地区利益的考虑,以及资源有限性的制约,往往更注重本市的经济发展与利益,追求自身的效益最大化,而不会考虑整体的规模效益,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两种关系中政府之间的博弈是不同的,因此具体的解决方案也是不一样的。

1、城乡之间

由于上级政府有着更多的权力、财政支持以及调控力量,因此在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仍应以上级政府为主导力量,进行宏观建设。对策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由上级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对于部分对城市作用较大,距离城市较近的道路,由上级政府负责组织建设,部分责任可以下放到下级政府。但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各政府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事权,不得相互推诿,同时充分彻底的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失职情况应及时处理。

(2)由下级政府负责组织建设。由于城乡之间的政府关系属于纵向之间的关系,不论是在权力上还是利益上都包含着隶属的性质,因此我们可以在城乡之间的道路设施建设上,以上带下,充分发挥上级政府的指导作用,在审批上实行整体规划,在建设到后期的维护工作上都实行监管。并对下级政府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具体的方式可选择拨款、补贴、转移支付等形式。

2、城市之间

在城市之间,这种横向的平等关系使得两个政府更加独立,难以协调,因此要想解决城市间的建设问题,有以下几点思路。

(1)明确产权与收益的归属,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地方政府间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以地区利益代表的身份出现在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中。他们之间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关系是建立在各合作参与方政府意愿一致的基础上的。因此,对道路建设的前期投入和后期收益的划分应公正合理,才会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

(2)做好城市群规划。城市群的规划是建立在整个区域发展的角度上来考虑的,中央政府通过对地区的总体规划、宏观布局进行相关建设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可以避免政府为了政绩乱规划、乱建设,从而充分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用最大化。

(3)完善法律与相关制度。不论是在有关行政区域界线的划分中还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都没有对行政区域交叉地带的相关问题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要从根源上解决有关交叉地带的基础设施问题就必须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给规划主体与建设主体明确的行动参考,才能明确权力与义务的划分。

四、结论

总之,对于行政区域交叉地带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解决上,相关部门必须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职权有明确的划分;同时,也要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进行整体对话,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与管理;此外,要对下级政府提供合理恰当的财政支持,解决他们的资金问题,让他们后顾无忧,这样方能减少资源的浪费与“烂尾”工程的数量。

参考文献

[1] 钱海燕、陈国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研究[J].时代经贸,2007(10).

篇7

【关键词】 新型 环保节能 焦炭 生产设备 现状 优化发展

焦炉是一种十分庞大而结构复杂的热工设备,又是一种高温化学反应器。焦炉炼焦的过程很复杂,并且是间歇式操作的过程,主要由若干个炭化室和燃烧室交替配置组成。排入的煤气和空气在燃烧室里经过扩散而混合均匀,到达一定温度后就会燃烧,这个过程产生的热量以辐射对流的形式传递给炭化室,炭化室中的煤料经高温干馏形成焦炭,燃烧室里产生的废气经蓄热室、烟道排放到外部。目前,由于很多发达国家都存在焦炉老化、缺乏优质炼焦煤资源,以及社会上环境保护法规日趋严厉等原因,迫使各个国家的焦化界在尝试各种备煤新工艺(如:煤预热、型块配煤、捣固炼焦、配煤湿调、选择破碎等)的同时,也不得不开展调查研究,寻找既可以多用弱粘结性煤也能适应环保和节能各项要求的新炼焦工艺方法,用来取代存在许多问题的老焦炉,以解决21世纪初人类面临的世界性焦炭缺乏问题。

1 我国环保焦炉设备的现状

按工艺使用来分类,焦化工艺可分为:已经淘汰的工艺、过渡工艺、正在开发的新工艺这三大类。

1.1 已淘汰的焦炉

对于已经淘汰的技术,它主要是指蜂窝炉、萍乡炉和一些无回收炼焦工艺。在历史上,虽然这种类型的技术为促进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新技术的产生,这类技术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而且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已经被淘汰,并且国家明令禁止使用。[1]

1.2 过渡式焦炉

该阶段就是通常上所说的过渡过程,主要是指在水平室式炼焦过程中的大型捣固炼焦工艺开发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下面将对此分别介绍:

1.2.1 水平室式焦炉

上世纪初,水平室式炼焦工艺被成功开发,该发展在焦化工艺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伟大意义。现在,这种工艺在历经100余年的改进之后,己发展到最为鼎盛的时期。并且该工艺具有如下独特技术特点和使用优点:(1)由于炭化室和燃烧室分别为相对独立的结构单元,并且采用间接加热技术,所以该工艺能回收优质煤气和化学产品,故资源利用率明显较高;(2)采用分段燃烧、双联火道废气循环、下喷回炉煤气以及高低灯头等比较科学有效的技术,使全炉在高向和长向上加热都比较均匀,所以提高了产品质量,生产更多的优质冶金焦或铸造焦:(3)蓄热式结构及其内装薄壁多孔格子砖的采用,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入炉空气温度,进而也显著地提高了热效率;(4)炭化室宽度及薄壁高密度硅砖炭化室墙的合理采用,使传热加速生产效率得以显著地提高。[2]

1.2.2 大型捣固焦炉

近年来,由于焦煤资源短缺,各国正在寻求扩大焦煤资源开发的新技术,而大型捣固炼焦则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作为一个增加产煤量的好方法高效使用,在不增加原煤的情况下,扩大焦化原煤炼焦效率的过程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和国外。

该过程的主要特点是:①可以扩大炼焦煤的资源,以舒缓焦煤供给和需求的矛盾问题;②还可以降低炼焦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该技术存在的问题:①设备质量达不到要求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改善机械设备的需求;②烟除尘车的环境恶劣,而且高温、腐蚀等现象严重,一些地方很容易变形或烧毁,要改善这点就需要对材料和结构的要求更高;③捣固设备的工作效率不足;④捣固煤球质量差。

2 我国新型环保焦炉设备的发展趋势。

目前正在开发各种新的焦化技术,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结果,其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点:

2.1 Antaeus式焦炉

Antaeus式焦炉技术是以焦化煤为原料的一种特殊焦炭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美国的煤炭科技公司(CRC)在早期经过持续的研究所开发的技术。

该过程的主要特点是:(1)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低。(2)焦炭质量可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指标。(3)整个生产过程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中,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物质,也不会产生焦炭浪费。(4)生产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然而,在这个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添加沥青、粘合剂等,使原料的投资成本增加。另外,本方法是采用的双螺旋结构进料输送机,从而对加工设备也提出了一些要求。

2.2 日本2l世纪高产环保优化焦炉SCOPE21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现代焦炉焦化技术应用最完美的国家之一。日本现在生产制造的焦化焦炉加热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控制。并且干熄焦技术也基本普及,在焦化厂炼焦煤预处理过程中经常使用。日本还是当今世界上生产制造商焦化焦炉加热全自动控制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特别是日本的高产环保优化焦炉SCOPE21,更是该领域中的佼佼者。[3]

2.3 中国混热式连续直立焦炉

我国的技术专家发明了连续简单的混合加热竖炉(中国发明的专利CNl056017C)。本发明是以煤炭转化机制为基础的分段式结构管理理论来指导发展的。其特点主要是:(1)使用的煤料入炉应用范围扩大,并降低了成本;(2)设计的低温材料存储部,在炭化室的顶部,加煤的过程是连续的,并且顶部装备有吸烟的设备,减小大气污染;(3)使用混合加热的方法,以提高热效率,并利用高温加快炭化的速度;(4)对于炉底部刮板焦炭机的设计,应取消推焦机,当焦炭导向和换向大型机械设备时,不仅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量,而且简化操作,实现了煤炭装卸工作机械化这一关键步骤,最重要的是改善了工作环境。

3 结语

焦炭是冶金、化工和机械等行业的主要原料,在现实中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焦炉,尤其是小焦炉,自动化程度低,主要靠手动调节。煤粉进入煤炉后,在炭化的过程中,焦炭和煤粉加热燃烧时所产生的废气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气体。本文根据相关的问题,最终得出一个解决方案,希望对相关方面的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马兵,5.5m捣固焦炉的设计[J].工矿自动化,2009年12期.

篇8

1教材分析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人教版《选修3-1》教材第二章“恒定电流”第3节欧姆定律的一个学生分组实验(教材第47页),从教材的安排和该实验的作用来看,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1承前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所处的位置为欧姆定律这一节,初中学生已经探究过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对于待测电路部分学生很熟悉,对于测量原理并不陌生,可以说是有基础,但是学生在初中没有描绘过伏安特性曲线,更没有涉及到分压式电路,更有发展的空间.

1.2启后

该实验涉及到“伏安法”这一基本的电学实验技能,在电路图的设计上有涉及到“电流表内、外接法”、“分压、限流式电路”、“滑动变阻器的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用图象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结论分析、误差分析等等,这些都是后面的电学实验所要涉及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只有搞清楚了该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后面“测未知电阻”、“电表改装”、“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等等实验才能很顺利地进行探究.

2基于操作流程设计

2.1学生分组

同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全班52个同学分成26组.

2.2问题提出

如何引导学生完成“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考,笔者采用了问题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完成实验的设计.

问题1:如何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小灯泡的电流?

问题2:什么伏安特性曲线?

问题3:从电源、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的规格上思考如何选择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问题4:实验的电路图如何设计?

问题5:待测电路部分,考虑到电表内阻对误差的影响,电流表如何接?

问题6:要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数据要测多点、还是少点?

问题7:为了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调节起,滑动变阻器应如何选择,如何接法?

学生在实验之前结合原有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分析问题,实现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生成.

2.3资源共享,提出假设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会不一样,得到的实验方案和方法也会有所差异,收集学生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并进行汇总,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去比较,去评价自己的实验设计与其他组实验设计的优劣,接着就各个小组的思考存在差异的地方进行设计思路的交流.

本实验容易出现分歧的地方恰恰就是实验的重难点所在:“分压式”、“外接法”.

学生在共享资源和讨论的过程中或许会生成更多的疑虑,或许“正确”的学生被“错误”的学生说服,或许各执己见,这些都不重要,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存在疑惑的地方就多了几分在意,在实验的过程中会自主尝试并比较不同方案所带来的实验结果是否存在着差异,这是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进行准备、并思考实验会出现哪些问题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实验的准备工作就基本完成了,学生对实验探究来证实自己有了强烈的期待,实验设计呼之欲出.

2.4学生实验方案设计

要想顺利地完成实验,必须要有合理的、可操作性的实验设计,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设计的过程是将前面对问题的思考、交流的成果进行总结并梳理实践流程的过程,在上述过程中,学生已经对实验有了较深的了解,探究欲望和兴趣也获得了有效的激发,当然在实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参与进来,要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要清楚“哪些地方该讲,而哪些地方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碰壁.”比如“电流表内接、外接”的问题,有些同学是不能理解的,应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分析,而对于“滑动变阻器分压式、限流式”如果在学生实验之前讲,学生实验电路图设计是对的,实验连图是对的,但是实验过后印象难以深刻,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碰壁,在后期具体的实验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采用限流式去发现“调节范围不大”,“无法保证电压表、电流表从零开始调节”等问题,在实践中进行设计上的自我纠错,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预见性探析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项,确保实验探究能够顺利地完成.

2.5组内互动实验过程

学生互动实验的过程是实验教学的主要环节,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到几个环节:

其一,实验过程中出现电路连接的错误或是故障,导致灯泡不亮、电表无读数等等,排除实验故障,顺利完成实验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抓手,当然有些故障较为隐蔽,这时候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一起排除.

例如,有几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电路图设计是正确的,实物图连接也没有问题,但是合上电键,却发现小灯泡不亮,但两表都有读数,那么,是怎么回事呢?刚开始很多学生认为小灯泡是坏的.为此,笔者追问:“如果灯泡是坏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是什么情况?”实现错误的自我发现,那么会什么原因呢?学生碰壁后,很自然地找到其中的原因.

其二,是记录数据的过程,这个过程两个学生相互配合,一边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通过小灯泡上的电流,记录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这个过程可以将简单的电路动态分析、电表的读数规则进行训练,提升基本实验技能.

2.6组间汇报交流

小组互动探究完成实验后,及时地进行组间交流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本次实验的原理和注意事项,这个过程中主要让学生间相互交流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遇到了哪些故障及排除故障的办法,对实验结果进行阐述,并分析测量误差的来源及误差结果怎样.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再次反思整个实验过程,促使所有学生的实验能力、操作水平、数据处理能力都能获得最大的提升.

组间汇报交流里面有个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实验结果,这个实验最后数据处理是在坐标纸上描点并用光滑的曲线连成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首先,横纵坐标如何选?是选择画“I-U图线”?还是“U-I图线”?通过变量和自变量分析,该实验最好应该画成“I-U图线”我们调节滑动变阻器,其实是改变了分压,U是变量,I是应变量;其次,画出的I-U图线是非线性关系,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点如何连?是连成折线,还是光滑的曲线.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引导,学生才会描绘出光滑的非线性曲线.此外,对曲线的反思,为什么会是曲线而不是直线呢?那么某一电流值对应的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呢?这个是在实验数据记录和描点连图之外的拓展延伸,有很多学生会由于思维定势而错误地以为“I-U图线”切线的斜率是此时电阻的倒数,实际上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应该是图线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比值.

篇9

关键词:战略生态位管理;新兴产业;社会技术实验;要素与模式

中图分类号:F2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5-0066-04

新兴产业的成长过程,作为一种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模式与创新环境融合并交互作用进而导致技术、市场、制度及社会协同演化的复杂涌现,面临着技术孵化程度不高、市场培育强度不够、产业链发展不平衡、政策错配等问题,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导向和优化创新网络,加强这种融合和互动,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在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将SNM这一国际前沿的创新管理理论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研究新兴产业的“社会技术实验”驱动问题,对于把握新兴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科学制定产业培育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SNM视角下的“社会技术实验”内涵

战略生态位管理(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SNM)理论是在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主旋律的背景下产生的,吸收了创新理论、演化理论、生态位理论和社会技术范式理论等有关重要思想,从社会技术实验和生态位跃迁的视角,研究新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以及引致社会技术体制变革和社会技术共生演化的方向,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以及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一)SNM视角下的“社会技术实验”功能

Schot、Hoogma等学者在研究新兴技术与技术体制变革战略过程中,提出了战略生态位管理(SNM)思想,即开辟一个保护新技术发展并走向成熟的空间,建立一个所有阶段包含于一个项目的社会技术实验,选择一种使操作效能最大化的管理方式,使得新技术和所处环境能够相互调整适应并最终推向市场。随后(1996-1998年),Kemp、Schot、Weber、Hoogma、Lane等众多学者围绕欧盟第十二司有关SNM在交通运输系统资助项目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出结论大致相同,即认为SNM是为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构建技术生态位(Technological Niche)这样一个保护空间(Protec-ted Spaces)或试验温床(Test-bed),围绕新技术产生过程的问题、缺陷、遇到的障碍等,通过学习、实验以及有效管理(保护措施的加强或弱化),加强信息、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其目的是促进新技术的有效孵化、快速扩散和持续发展,并从技术范式角度指出生态位是解释技术范式变迁的重要内容,技术变迁研究发展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建立一个技术实验网络,从而通过创造新的生态位以及通过生态位的演进来完成技术变迁的理论路径。

(二)SNM视角下的“社会技术实验”过程和步骤

针对SNM理论提出的社会技术实验,相关学者从期望与愿景一致的达成、社会网络构建(包括网络的宽带和深度)、多维度的学习方式(包括一阶学习和二阶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基于SNM的社会技术实验管理过程。在期望与愿景方面:Hoogma、Raven等学者指出,期望的稳定、质量以及详细程度等都对实验的推动和生态位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网络构建方面:Hoogma认为,网络的构建和关系优化对于SNM管理过程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其中关键行动者、用户等的参与;Cani ls M.等认为技术生态位是处于技术社会环境、技术社会体制的大网络之中,战略生态位管理的失败主要由于实验中外界网络的较少参与和技术生态网络间学习的缺乏,导致资源和体制嵌入的缺乏。在学习维度方面:Hoogma、Truffer、Kemp等学者在一阶学习(First-order Learning)的基础上,强调了二阶学习(Second-order Learning)更有利于探索性创新的产生。针对社会技术实验的实施步骤方面:学者们提出了“技术的选择、实验的选择、实验的建立与执行、实验的扩大和政策保护的手段”等五个步骤,在此基础上,Hommels进一步完善了这个过程。而Hegger则突破实验本身的范畴,从另一角度提出了五个步骤:定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技术系统改造的概念、探索社会嵌入概念、开始试探性的会谈、设置实验、评价和学习。

(三)“社会技术实验”驱动下的产业创新生态位演化

随着社会技术实验的推进,作为其载体和空间的生态位的空间边界、功能边界和内涵都在发生变化,即沿着“技术生态位――市场生态位――范式生态位”的路径变迁和演化。Weber等从研究技术范式的角度认为技术生态位,是一个得到暂时保护而免于市场和其他制度压力的特定领域,该领域为新技术的应用起到试验台作用。Hoogma将其定义为在现有宏观经济框架下的一个受保护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有利于新技术被反复试验,直到走进市场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优势技术。Geels指出包括重大发明创造或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颠覆的宏观经济突变都是孕育在技术生态位中。随着社会技术实验的推进,新技术初步孵化走向市场,但是与主流市场的旧技术相比,其创新性只能应用到某些特殊的市场中,所以需要有特殊的市场识别,而且技术生态位的内在特征和外部环境都在发生改变。正因如此,Schot将生态位概念延伸,提出了市场生态位的概念,同时与技术生态位进行了比较和区别。Raven、Schot从市场独立性(技术受保护程度)和社会技术体制/规则稳定程度的维度,提出了技术生态位、体制外市场生态位和体制内市场生态位的类型和特征。新技术在演化过程中不断成熟,并进入主流市场上与旧技术展开竞争,随着新技术的绝对优势建立起来,旧范式也逐渐被新范式取代。正如Geels提到的新技术如果能够克服旧范式的核心问题,它就能和社会技术远景之间建立起链接,使生态位萌生向范式的转换,或者说技术从生态位中实现了突破,就能够成为新范式(即范式生态位)。

二、SNM视角下的新兴产业“社会技术实验”驱动要素

根据上述相关学者的研究分析可知,SNM是为产业新兴技术成长构建一个局部保护空间,通过“社会技术实验”的运作,加强生产者、研究者、用户、政府和其他组织执行者渐进的实验和学习,对新技术及体系进行选择、培育、孵化以及产业化,驱动生态位的成长和跃迁,并最终导致社会技术体制变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技术实验的构建和运作是基础和前提,而生态位的成长和跃迁则是关键,正是社会技术实验驱动了生态位从技术生态位到市场生态位再到范式生态的成长和跃迁。而新兴产业“社会技术实验”的驱动要素则是与生态位成长阶段和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实现产业创新目标所需要的关键资源因子和能力因子的组合(如表1所示)。

(一)技术生态位阶段

在技术生态位阶段,即新兴产业萌芽和形成期,这一阶段产业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产业技术的研发成功,并逐步孵化,初步具有市场化的特征。由于产业创新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困难是如何选择新技术、如何实现新技术跨越研发到市场的死亡之谷,使得产业技术产品具备后期进入主流市场的性能、功能等优势。因此,在这一阶段导入“社会技术实验”,通过期望的建立、技术的选择后,通过能力和资源因子的组合,设计实验。在能力因子上,主要包括远景驱动、技术和政策配置等能力。远景驱动能力主要解决产业新技术的创新构思问题以及技术的搜索和选择问题,使得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技术能力主要解决新技术的研发成功、商品化,即初步市场化;政策配置能力主要解决产业创新演化这一阶段面临的有关人才、资本、设备等资源缺乏问题。在资源因子上,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条件、配套技术体系、知识网络和用户参与等因子,具体内容包括:创新文化、科技人才、研发投入、风险投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实验平台、孵化体系、用户学习、用户试验等。

(二)市场生态位阶段

在市场生态位阶段,即产业成长期,这一阶段产业创新的主要目标是产业技术市场化完成并初步达到产业化水平。由于产业创新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困难是如何推动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推向市场,并逐步渗透到主流市场与现有社会技术体制下的产业主导设计进行竞争。因此,在能力因子上,主要包括市场培育、政策配置和产业配套等能力。市场培育能力主要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完善以及用户的学习促进技术的扩散、市场需求的开发,政策配置能力主要通过政策方面的引导加强市场需求的培育以及在资金、基础实施等方面的支持和完善,产业配套能力主要通过相关配套技术的市场化促使产业链的完善、提业新技术市场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辅助技术、辅助产品和辅助服务等。在资源因子上,主要包括用户参与、政府政策、产业链、产业战略联盟等,具体内容包括用户体验、用户检验、政策采购政策、财税补贴政策(补贴消费者或者厂商)、配套产业链发展、风险投资、科技金融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等。

(三)范式生态位阶段

在范式生态位阶段,即产业成熟期,这一阶段产业创新的主要目标是产业技术实现产业化并形成主导设计,形成与新社会技术体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范式以及酝酿新一轮的产业创新。由于产业创新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困难是如何突破路径依赖与锁定困境实现与社会技术体制的共生演化,社会技术体制如何改革适应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同时,在这一阶段后期,即产业走向衰退时,还要解决产业的转型升级问题。因此,在能力因子上,主要包括体制协同、远景驱动和技术等能力。体制协同能力主要通过政策重构和制度创新解决技术经济新范式与社会技术体制的共生演化问题,破解路径依赖与锁定困局,远景驱动能力和技术能力主要通过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促使产业进入新一轮的创新发展。在资源因子上,主要包括制度变迁、技术更新,具体内容包括新的制度政策、新的社会技术体制结构以及新的期望和构想。

三、SNM视角下的新兴产业“社会技术实验”驱动模式

在分析SNM视角下“社会技术实验”内涵、新兴产业“社会技术实验”驱动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过程的实际情况,构建新兴产业“社会技术实验”驱动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创新生态位的多层共生演化、生态位的生态继承、创新瓶颈的生态位跃迁以及三链融合的实验网络构建等内容(见图1)。

(一)基于创新生态的多层共生演化

Geels、Caniels等学者指明技术变迁与社会变革具有内在的联系,是大社会技术系统中围绕技术变迁过程中多层互动的结果,即包括微观生态位层、中观社会技术体制层和宏观社会技术远景层。这三层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层级嵌入结构和映射关系反映:生态位嵌入在社会技术体制中,社会技术体制嵌入在社会技术远景中,而社会技术体制可以看成是社会技术体制的中观缩小映射和生态位的中观放大映射。在整个产业创新和变革发展过程中,不同层次,参与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以及内部和之间的关系结构和作用不同,导致创新活动也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总体来说,社会技术实验的构建和运作,必须符合这三个层次的要素和主体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的原则,才能引发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的创新,即实现共生演化。从历史来看,每次技术革命中那些代表性新技术所引发的社会革命,都是在这三个层次上实现了共生演化。

(二)基于生态位的生态继承

SNM理论,正是借鉴生态学的生态位构建及其生态继承机理,通过社会技术实验,推动生态位的培育和优化,改变相应阶段的成长环境,使得产业在创新过程中获得“基因遗传”(通过创新自身规律和机制获得的技术、产品特征和性能)和“生态继承”(通过创新生态的改变和完善来弥补创新自身的先天不足而获得的技术、产品特征和性能),从而实现生态位的跃迁,完成产业创新和演化,具体来说包括技术生态位的培育和技术生态继承以及市场生态位的优化和市场生态继承。第一,技术生态位的培育和技术生态继承方面:针对产业新技术的构想、特性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创新的障碍,通过社会技术实验,提供新技术研发阶段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政策和措施,如科技人员、研发平台、资金保障、政策扶持等,形成局部保护空间(技术生态位),并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创新、知识学习、用户参与等机制,对技术生态位进行培育,使得产业新技术市场化过程中具备传统生态下的“技术基因遗传”和技术生态位培育下的“技术生态继承”。第二,市场生态位的优化和市场生态继承方面:当产业技术创新完成了技术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后,技术生态位也跃迁到市场生态位,尽管产业新技术的优越性得到了认可,但是还不能与现有社会技术体制下的主流市场展开完全竞争,还需要通过用户需求培育、政府政策引导、资金投向转变等保护措施有计划和有针对地强化、弱化来优化市场生态位,使得产业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具备传统生态下的“市场基因遗传”和市场生态位优化下的“市场生态继承”。

(三)基于创新瓶颈的生态位跃迁

产业创新发展过程涉及“死亡之谷”和“路径依赖与锁定”两重瓶颈,从其产生原因来看,既有微观层面的技术性能、辅助技术获得性、潜在用户的需求偏好,也有中观层面的基础设施、产业制度、技术体制结构等,还有宏观层面的文化、期望和信念等。SNM视角下,这二重瓶颈的出现就是由于其在整个社会技术系统中生态位、社会技术体制和社会技术远景各个层级的嵌入程度不够,使得关键因子缺失以及因子互动有限,导致产业技术以及产业本身与现有创新生态的适应性较差,无法获得进一步的突破和成长。因此,需要在现有宏观经济框架下构建一个受保护的局部区域,针对性的提供人才、资金、场地以及其他配套资源和保护政策,通过技术试验、市场试样、用户检验和政府引导等手段,促进社会技术实验中资源因子和能力因子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和发展阶段的优化配置以及有效互动,进而推动技术生态位向市场生态位的跃迁、跨越“死亡之谷”以及推动市场生态位向范式生态位的跃迁、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

(四)基于三链融合的实验网络构建

在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趋势下,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的两大引擎。为此,SNM视角下的“社会技术实验”网络构建基本原则应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进而促进三链融合。以产业链为依托,以创新链和资本链为两翼,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结构,促进资源因子和能力因子这两大驱动要素在三链上的交互和融合。

四、结论及启示

篇10

大兴安岭地处我国边陲,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人口数量较少、流动相对滞后。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属于能力教育,即就业教育,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由于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的前身是普通中专,采取专业定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下越来越不适应,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不高。而且,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岗位技能要求也在变化,更新迟缓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是很难适应社会需求的。

一、加快大兴安岭职业教育的结构调整,构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院校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必须与人力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相适应,这样才会有真正发的质量和效益(这句话没读懂)。因为在当今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仍然需要大量简单操作生产岗位和技能岗位,这就给以培养中低技术产业发展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社会人力需求的主要阵地。(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是以高职为主,兼顾中职和职业技能培训)

由此可见,在继续巩固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要适当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层次结构。积极与地区、省知名企业签署订单培养协议,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这句话没读懂,职业学院确实有非学历教育,即技术人员培训,但是学院主要还是培养具有派遣证的干部,而不是技术工人,技术工人是技师学院培养的)。为保证大兴安岭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和办学效果,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职业学院与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综合高校之间的互动,拓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空间。在职业学院教育结构与学制上构建一个从初等到高等,从职业到综合的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一般办学层次单一、职教体系不完善,目前只有中职和大专两个层次,还应该有高职本科、应用型硕士、博士等各种层次。除学历教育外,未来还可以发展非学历的在职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大专、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也需要硕士、博士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大兴安岭职业学院专业设置和课程规划,大都依靠学院原有教学资源,在专业设置上摆脱不了原有传统专业的影响,有些专业根本不能算是职业教育的专业,导致无法及时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而老专业又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

二、制定合理招生政策保证生源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生源就像原材料的采购,没有优良的生源,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无米之炊”。生源问题也是各个院校非常重视的,为争夺生源,各高校使出各种奇招,争夺已近白热化。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作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尽量将职业教育学院的招生和一般普通高校的招生放在同一档次、同一批次录取,让职业教育学院和普通高校公平竞争,从而提高职业学院生源的质量。其次,要扩大招生渠道,可以考虑在大专层次的考生中进行招生。最后,作为学院应加大宣传力度,除了宣传本学校及专业外,更应宣传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特色等,使考生、家长及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作为学院要特别注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学院校不能强调我有什么,我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而是要强调需要我做什么,需要我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这种“需要”应来自社会、企事业单位,同时也来自学习者个人,而且前者必须转化为个人需求,才能构成对教育与培养的切实需求。积极追踪社会、经济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热点。在专业设置上应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基本方针。因此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构建必须建立面向人才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办学体系。

三、大力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