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教育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食农教育;学习体验;实践环节;环境教育
Abstract: 90s set off the "three rural" hot, researchers from political science, economics, sociology, agronomy perspective on this issue simple terms.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agricultural" food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became the central theme of the researchers. Pedagogy from a social point of view,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 of Japanese food agricultural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social impact and future topics, in order to bring new inspiration to the social education "agricultural" look forward to fresh agricultural education.Keywords: food agricultural education; learning experience; practical link;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O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一方面,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城市的规范化导致农村规模的缩小,因而人们对农的意识越来越稀薄。另一方面, 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人群对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向往的同时便多了一份城市与农村的交流。人类社会的变迁、人们观念的变化伴随着我们关注的问题也有重心的偏移;就像关注与农有关的社会问题一样,社会对“农”的关注现在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三农问题”上,而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城市与农村的交流等与农相关的议题也在期待我们探讨。日本则把食农教育作为一切入点来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以及城市与农村的绿色环保运动等活动。
食农教育产生的背景
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以快餐为代表的便利食品已经被大多数民众所接受;便利食品的泛滥加上现代社会因食材和食品调理法的多样化而著称“饱食时代”。城市化的外延从某种角度来说是社会的进步,可是由于城市包围农村使得人们与农接触的机会减少,另外由于生产场地与消费之间的沟壑,食材与加工过程等方面关心过少,食物自给率偏低与国外输入的增大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食与农的社会问题被逐一暴露出来。
提及日本食农教育产生的背景,我们先不妨概括的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一从社会广义的角度来分析:据日本农林省(农业部)资料来看,由于城市化、少子化等社会现状导致农村人口偏少,大规模单一作物的栽培导致农村不再需要众多劳动力,再加上部分农作物由国外输入,使得食与农产生了现场的分离等。因这一系列社会现象引起了日本农林省及农协相关部门对食农教育予以高度重视。第二家庭和学校狭义的角度来分析:根据日本文部省(教育部)有关资料调查,由于日本家庭及地方教育机能的低下,学校对知识的偏重与对学习能力的注重,社会虚拟游戏的普及,人们摄取食物时营养平衡的失调,个人食生活的混乱,因饮食而引起的生活习惯病年轻化等不良社会现象。这一不良社会现象是否可以通过食农教育的实施而改善正是研究食农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日本農業協同組合中央会则围绕食农教育的实施是当务之急作了补充描述:日本当今社会,因家庭成员交流机会的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居民的健康以及环境对居民的影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待相对应的社会教育环节来对接。
针对食与农两方面的相关社会现象(问题)的出现,日本农业部(农林水产省),在1999年对《农业基本法》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作了如下修改:为了把普及食物消费的相关知识、情报的提供与农相关情报等和教育振兴相结合、于是农林省力图推广食农教育。自此,日本正式有了食农教育这一概念。
何谓食农教育
从食农教育的产生背景这一节里,我们应该初步领会到食农教育是什么。在日本社会教育范畴里,狭义的食农教育是指人们通过人类赖以生存的“食”与支撑他的“农”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教育(学习)体验的过程的统称即为食农教育;或者说我们通过某一教育(学习)实践环节对“食”与“农”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如若说及食农教育的外延、即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待食农教育,这种广义的食农教育还包括对绿色环保、人类健康、食品安全、环境教育的思考等范畴。
前文中提及1999年、农林省对《农业基本法》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作修改时,为了把普及食物消费的相关知识、情报的提供与农相关情报等和教育振兴相结合、于是农林省力图推广食农教育。为了普及食农教育,日本农林水产省地方农政局派工作人员去各中小学,给各学校送上以食与农业为题材的食农教育上门课。当然此类课程推广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而已广泛影响到各社区民众,如地方农协和校区公民馆分别有此类课程,只是教育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说及食农教育,其实与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教育方式无差异。只是出现的时期以及出发点不同而已。生活即教育这种理念最早源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作为杜威的弟子将杜威理念沿袭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笔者把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与食农教育放在一起对照,其目的是让读者对食农教育有深层次的认识,至于这两者的理论研究将另外进行探讨。为了使食农教育这一概念更加形象化,这里暂且将食农教育的特点及作用一一列出,以便读者加深对食农教育的印象。其具体分为以下7个方面:1,传播农业的优势。2,传播自然的魅力。3,传播家族的团结力。4,传播食的乐趣。5,传播健康的重要性。6,传播地方文化。7,传播生活的智慧。像这些特点在日本食农教育的网站广泛传播[广岛食农教育
]。
篇2
关键词:幼儿;社会交往;自主建构;快乐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可见,培养人的交往能力多么重要。3岁~4岁的幼儿,在共同的生活过程中,开始喜欢和同伴交往,但他们自制力差、易冲动,具有强烈的情绪性,自我中心化强。每个幼儿对集体的适应能力受其个性、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也均不相同。教师如何引导幼儿正确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表达情感与交往合作的技能,感受共同生活的愉快呢?以往的社会性教育,学习内容往往由教师凭主观确定,教育方法也多以灌输、说教为主。如,我们常会这样说:“小朋友要互相谦让,懂得谦让才是好孩子”、“你打人不对,快说对不起”。结果幼儿根本不理解行为的意义,常常出现下列情景:两名幼儿争抢玩具,其中一名幼儿竟理直气壮地喊:“老师你看,他不谦让我”。又如,一名幼儿把别人打哭了,可他只是毫无歉意地说了声“对不起”就走开了。再如一群幼儿围成一圈下棋、说话,只有小明落寞地站在集体之外,老师拉着她和大家站在一起,问:“你们怎么都不和她一起玩?”其他幼儿没回答,迫于老师在场,让出了一个空位让小明站着,却并不搭理她。老师就说:“小朋友要团结,大家一起玩才开心。”圈内的一位小朋友立即说:“她傻傻的,跟她玩才没意思呢。”老师忙说:“不许这么讲!”尽管一再强调,但幼儿依然不乐意接纳小明。
这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说明,说教式的社会性教育难以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行为的形成。只有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在亲自感受、体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一、注重幼儿对真实自然的生活情境体验与感悟,不剥夺幼儿亲历社会交往实践的机会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充满了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教师和家长要放手让幼儿独立发展,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加强与别人的交流和分享,学习关爱他人。
如在一次郊游中,我们改变以往暗示性较强的教学情境,在不露痕迹的真实自然生活情境中感受和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在幼儿玩累了坐下来吃东西的时候,老师说:“今天我们出来郊游,大家打开书包看看,爸爸妈妈有没有给你们准备好吃的呢?”有小朋友惊喜地发现“我有饼干”、“我有果冻”、“我有软糖”,老师说:“那你们就吃吧。”更多的孩子表现出失望:“老师,妈妈没有给我准备吃的东西。”老师说:“那怎么办呢?”他们不约而同地围到有食物的小朋友身边齐声说:“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而有食物的小朋友也能慷慨地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大家。在真实自然的情境出现有人有食物,有人没有食物的情形,矛盾冲突的出现让孩子想他人所想,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共享、交往的好习惯。
现在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缺乏社会交往的学习机会,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或争执是常有的事,教师和家长要启发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孩子去应用和实践。例如:当贝贝和琪琪争抢打击乐器时,教师不要急于裁决,而是耐心地启发她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孩子就会想出很多办法,一是先去玩一会儿别的玩具再交换;二是“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谁先玩;也可以一人玩一次等等。幼儿只有在真实的社交生活中,自己来分析判断,自己来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地提高交往本领,学会和谐地与人相处。教师只需适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孩子掌握方向,形成健康的心态和从容的社交技能就足够了。
二、坚持与幼儿对话,强调在不同途径中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
1.发展移情能力。移情能力就是识别他人情感,并对他人情感做出适当情绪反应的能力。移情要求幼儿去观察对方的情绪情感,继而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和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的发展,并能抑制攻击。为了让幼儿体验对方的感受,笔者设置了“换位思考”的游戏:浩浩喜欢破坏同伴的绘画作品,在一次美术活动中,当他满意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时,我有意让同桌用铅笔轻轻在他的画面上“乱画一通”,浩浩心疼得不得了,他说:“我画得那么好看,却被他涂坏了,真生气!”老师问:“那你把别人的画涂坏了,别人是不是一样会很伤心呀?”浩浩低头不语。从此以后,他学会了珍惜别人的绘画成果,这就是一大转折,这就是移情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对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做法与思考,陆静,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10
篇3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幼儿教育的发展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强调课程的生活性和课程的生成性。绘本作为儿童读物,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中被广泛使用,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学性和艺术性,对幼儿的成长以及情感体验有促进作用,能够突破传统语言的瓶颈。本文对幼儿园绘本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分析研究。
一、教师学习绘本理论,提升绘本的选择能力
幼儿绘本的选择对幼儿学习能力的强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要考虑幼儿的具体情况。例如,按照年龄段区分选择幼儿在能力以及思想上都可以接受的经典绘本,全面提升幼儿的绘本储备量。幼儿园的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基本学习水平,并且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幼儿的学习欲望得到有效满足,贴近幼儿的基本生活,有利于幼儿的长期发展,让幼儿对绘本产生兴趣,拓展幼儿的视野。关于文本选择要秉承以下原则。
1.x择和幼儿生活贴近的文本
教师在选择文本前要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掌握幼儿的生活体验。单一的绘本风格会让幼儿有倦怠感,还会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选择风格不同的绘本能够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感受,引起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提升审美能力。此外,教师要选择图文统一的绘本,为读者呈现一个较为完美的故事意境。
2.制订更加合理有效的活动目标
绘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定值需要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以此体现绘本教学价值。幼儿园在教育上的重点就是让幼儿了解知识面宽度,广泛摄取不同的知识,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学习的重点。
二、教师制订合理目标,提升幼儿学习效率
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能够让幼儿的绘本学习更有指向性和方向性,还能够体现教学活动的多元性价值。教师要按照不同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绘本活动,例如,以“大灰狼娶新娘”为绘本活动,适宜的幼儿园年龄段为小班,具体活动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幼儿观察画面中的动物形象特征,初步感知绘本中的词句,从手、脚、嘴巴等局部猜测整体;第二部分,掌握绘本中的句式;第三部分,幼儿体验和参与游戏活动的乐趣,懂得关爱周围的人。
中班的幼儿可以举办绘本活动“甜津津的小河水”,主要活动目标有三个方面。第一,让幼儿对绘本中的线索理清楚,学习按照故事结构猜测故事内容的手法。第二,了解糖在水中可以溶化,并且对溶化产生影响的要素是水和搅拌速度。第三,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对故事情节进行表演,以此体验表演的乐趣。大班的幼儿以“我幸运的一天”为绘本内容,主要目标分为三步,第一,让幼儿对绘本进行观察,尝试按照画面的内容想象故事内容,并且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以及故事情节体验的方式,让幼儿感受绘本中的智慧。第三,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感受绘本阅读的乐趣所在。
三、教师建立绘本活动模式,促进幼儿学习
绘本活动的模式对幼儿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学活动的进行也会更有序。因此,教师在制订绘本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幼儿的特点建立绘本活动模式。模式不一定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幼儿的变化和幼儿的需求进行改编,如以“大灰狼娶新娘”为例,具体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教师先播放关于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音乐,出示请帖,让幼儿了解绘本的主要内容。
第二,给幼儿讲故事,让幼儿猜一猜谁是新娘,并进行分段学说句式的教学,幼儿一边听故事一边说新的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XX让我看看。
第三,结合PPT,让幼儿复述故事。出示画面1,让幼儿说出句式,感知手;画面2,引导幼儿说句式,感知脚;画面3,引导幼儿说句式,感知尾巴;画面4,引导幼儿说句式,感知嘴。
第四,绘本活动结束后,让幼儿感受爱和祝福。幼儿说出自己的祝福语言。将爱画出来。
综上所述,本文对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举例的方式对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论述。在以后的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还需要做更多的思考,提升教学效率。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四大支柱之一。
近些年来,继续教育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体现了当前继续教育发展的前景,在获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成绩只是表面上的一种现象,并不能将美好的愿景变成现实。事实上,我国成人继续教育还有许多路要走。为此,继续教育的社会化开展很有必要。
一、我国继续教育现状
(一)思想认识错误
我们应当认识到,继续教育在全民素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容否认,虽然在理论上已经制订了相应的方案,但是也应当看到,要想付诸实践,在民众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认识,还有许多路要走。
目前,人们对继续教育仍存在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些教学行政机构对继续教育的功能及地位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绝大多数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成人教育的管理工作者及教师存在主体意识上的错误认识,受到了经济利益的驱使;继续教育者本人存在认识上的错误,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所在,突出的表现是继续教育的学生没有关注到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没有形成较纯的学习目的及动机,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部分学生不愿学习,或者每逢考试请他人代考,只求能够获取一张文凭,以提升自己毕业后的工资待遇及社会地位。
(二)宏观调控不足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思想的多元化,尤其是教育观念朝向经济利益方向,伴随而来的是空文凭出现在大众教学中。
虽然国家也出台了有关政策以期调控继续教育,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虽然对不同层次毕业证书的发放时间及验印环节采取了许多调控及审批措施,但是具体的专业设置及教学环节依然由各个学校独自进行操作,导致一大部分学生知识水平较低,学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这说明了我国继续教育的质量非常差,整体水平并不高。当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将办学质量放在重要位置,没有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当作自己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没有将具体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使得整体教学质量出现下滑趋势。这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清晰的质量标准,没有践行质量监控体系的有关工作,质量意识淡薄。
二、继续教育社会化办学模式
(一)社会化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社会化不单单由国家教育部门全力主办,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继续教育的承办者多是成人教育部门,很少涉及各种层次的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
相比较而言,美国创办的继续教育有众多的承办者,具有较高的社会化办学普及程度,主要表现在办学的管理与教学实体参与性极高。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只有处于社会化办学条件下,同时保证一定的投入与产出比,才能确保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同时,还要保障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办学实体向社会开放,强化管理,联系同层次办学点。
(二)社会化的继续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环节设置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推广。民众需要提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程度并转变观念,应该这样认为,素质教育与国民是密切联系的。
继续教育发挥的重要功能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因此,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要朝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也就是要结合市场实际,使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满足社会化与市场化。此外,继续教育还需从多种层面开展联合办学,如校企合作等,有效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借助事业单位的财力优势,实现继续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使之与经济的发展同步,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三)社会化的继续教育管理
我国素质教育、继续教育社会化不断推进,首先要遵守国家相关教育政策法规,有效结合高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等。基于继续教育管理体制角度出发,我国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从国家管理到一统管理的转变,我国建立了“两级管理,分类负责”的新体制。
此外,各地方政府也在加大力度开展继续教育,促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发展。但是,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要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上,对继续教育的全面推进提供一定的补偿。针对现行的“两级管理需要实施分类负责”,要改变市场运作,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实现学校自主办学,并将其作为继续教育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总目标。
三、结束语
继续教育主要是对人们的知识进行完善、补充与延伸的一个学习过程,是为了提高人们知识水平的拓展教育。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在知识的创新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
高校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自身的指导思想,采取必要的措施,结合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遵循继续教育发展的规律,将学生实际与实践有效联系,重视专业课程的设置,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推动继续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篇5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科书》;有效利用;开发
一、《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人教版)内容特点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内容广泛且开放程度高的课程,它的编写即来源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还包括我国对社会科学,并面向世界,容纳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介绍。由于这门课程的独特性,这就意味着其教学内容不仅仅包含课本中的知识,还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对该课程的要求,在教材编写时特别注意事例的选取、生活中的现象、情境的创设和研究性问题的提出。
《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人教版)将“生活”作为编写的主题,为了引导学生的思维和逻辑,对知识进行由浅入深的介绍。其内容涵盖了人文地理、历史发展、生活问题,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做到贴近生活,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得到一定的生活技能。该教材还将不同地域人的生活与不同时间维度人的生活展现出来,从多维度进行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二、《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人教版)的有效利用与开发
首先,想要做到对该教材的有效利用与开发,必须将教材知识进行宏观的把握和了解,因此教师需要对这本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教材的编写满足我国的新课程标准,因此教师应当以课程标准中对要求进行对教材的解读,从而帮助理解教学目标。还要将该教科书中的重点、难点、亮点等部分进行了解,这样有利于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对书本内容的进一步把握,有效控制教学进度。最后教师还要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活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幽默化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要将庞大的知识系统进行梳理,使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逻辑性。
其次,为了提高教材的利用效率和开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只局限于课本,还要将课外知识进行广泛的涉猎与研究。在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搜集相关知识,实现对教材内容深度与广度的扩展。例如:搜集历史小故事、不同民族地区节日庆祝特点等。只有将教师的个人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上去才能够实现对教材的活用与拓展。
想要实现《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人教版)的有效利用与开发,还需要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多媒体设备相结合,教师能够利用幻灯片、音响、ppt等设备进行相关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展示,不仅仅使教材内容更加活灵活现,还能够对教材知识进行扩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使教学有效性和教材利用率得到提高。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巩固与提高。想要实现教材的有效利用与开发,对学生掌握程度的考察就是最好的检验标准。教材的有效利用与开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上提问、课后作业、考试等途径进行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深度挖掘教材内容,避免只停留在教材内容的表面。
三、《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人教版)有效利用及开发的重要性
对教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我国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为了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做的努力。对教材的有效利用不仅仅能够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其意义与价值,还能帮助教师设计教学思路与制定教学计划。教科书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教学的基础性工具,因此对教科书的有效利用和开发能够推进教学的展开,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历史知识,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
对《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人教版)的有效利用和开发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发展过程,体会到作为中华民族公民的自豪感,铭记历史,提高责任感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我国的未来建设作贡献。
四、结语
《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人教版)的编写过程中严格遵守了内容点科学严谨性,使其内容规范,语言准确,设问有效,将历史知识与社会知识有效结合,并以生活作为出发点,更加贴近生活实践,使其具有现实意义。教科书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是对其知识内容的有效教学,能够提高其教学质量与水平。在教科书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教学方式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使用。还要注意将教科书作为基础,进行知识的拓展,将课堂形式更加灵活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科书的有效使用。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为我国的教科书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只有加强对教科书内容的深入研究和对其使用方法的探究,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的教育改革,从而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宗教旅游;社会学视角;开发与保护
关于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宗教文化的保护等问题不仅是我国宗教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在开发宗教景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不少学者对宗教旅游的论述还停留在其带来的经济价值以及当前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是注重宗教旅游的商业化开发,宗教旅游的研究也基本遵循"宗教旅游资源评价-宗教旅游开发的问题-开发对策"的思路,对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关注和挖掘力度不够,社会学的思路在宗教旅游开发和规划中很少体现。近年来,宗教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甚至是某些地区旅游开发的核心,因此从社会学的理论和视角深入挖掘宗教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一、场域理论
场域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
宗教旅游是一个具有自身逻辑和关系结构的、相对自主性的场域。该场域中的主要行动者如旅游者、经营者、宗教团体、政府机构、当地居民,从各自占据的位置和附着其上的资本出发,以个子的行动逻辑和策略,展开博弈、合作、竞争,追逐各自的利益需求,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神、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宗教、宗教与社会等微观、中观、宏观层面错综复杂的多种交互关系,并连同行动者及其行动策略本身,作为整体镶嵌在以人神互构为根本过程、圣俗交织为主要特色的社会空间中。宗教旅游场域中的行动者既包括个体的自然人,如游客、商贩等,也包括机构性的法人,如政府、旅游公司、宗教团体等。宗教旅游场域中的行动者凭借各自掌握的神圣资本、文化资本、符号资本等,进行着协议、博弈、互利、竞争等各种活动。如果将宗教旅游场域进一步细分又可划分为开发场域、经营场域、监管场域等等具体操作层面的子场域;而在宗教旅游场域之上,还存在宗教场、旅游场以及背后的社会场等宏观层面的母场域和元场域,这些场域之间同样存在各种关系,尤其宗教旅游子场域之间更是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特色"的社会体制下,宗教旅游"场域"的社会空间,不是宗教场所单方面的"自行其是",其中多方利益主体拥有各自的权责利,因此,他们行动策略的差别,包括一定程度和形式上的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宗教场域的多头管理,缺乏协调,导致我国宗教旅游场域的管理低效。宗教旅游场域中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如果长期得不到调节,这既不利于旅游景区的经营开发,也会伤害信众的感情,影响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宗教工作的开展。总之,宗教旅游的开发,必须以宗教资源的保护、弘扬优秀文化和教化社会,净化心灵和利益社会为目的;在策略上,场域的各利益主体,只有相互合作,加强自律,积极参与和服务宗教旅游,促进和实现共赢,才有利于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互构理论
"社会互构论"是在以前提出的"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等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所奠定的基础上,将世界眼光和本土特质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和提升的结果。这一理论以现代性之全球化与本土社会转型为背景性视阈,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主题,通过对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具体研究,探讨了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结构和组织模式的转换与变迁,揭示和阐述了这一总体过程和重大现象的本质。
社会互构理论是与功能主义、进化理论相结合来研究旅游系统中的问题的。
旅游现象是具有双重结构的,除了有经济的外壳还有文化的内涵,在旅游内涵中还存在一个更深层次的文化结构。宗教旅游无疑具有超脱出世的特点,特别是寻求关爱、慈悲、温情的宗教式情感,其鲜明的特色、独特的意境、深厚的内涵,满足了人对于精神生活的强烈需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人们在现实社会中遭遇的不幸几乎都能在宗教世界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慰寄。社会互构理论为我们指出了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结构和组织模式的转换与变迁,通过科学合理的宗教文化旅游尤其是宗教生态旅游、宗教文化和谐体验旅游等,实现促进旅游和经济发展,促进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促进环境和生态保护的三重目的;努力使宗教文化旅游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高品位宗教文化旅游的开展,将进一步推动宗教自身的改革,促使宗教团体改善自身形象,提高神职人员和教徒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弘扬传统宗教文化的精华,改变宗教旅游就是"烧香拜佛"的肤浅认识,发挥宗教净化人心灵、规范人行为、提升人境界的积极作用。大力倡导文明、健康、和谐的现代宗教旅游,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
三、结构功能理论
社会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每个社会实体,不论是一个组织或是整个社会,都是有机体。和其他的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系统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对于整个系统的运作而言,每个部分都有功能。"从这个视角看,作为社会实体的宗教同样是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是由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既存在宗教内部的功用,又对世俗社会发生着影响。宗教的社会结构给旅游开发提供了一个认识和发掘资源的平台。
目前,"利用宗教的建筑、音乐、文学、绘画、雕塑、舞蹈、节日、养生之道等文化内涵来开发"旅游产品已成为宗教文化旅游发展的方向。对比宗教社会结构的分析,不难看出,目前对宗教资源的旅游开发还基本上停留在对宗教物化辅助物的利用和开发上;从对宗教节日和养生之术的开发来看,还只涉及了属于宗教制度和行为的某个方面。因此就宗教旅游开发的范围和层次而言,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其物化辅助物的利用和开发上,而是完全可以扩大到宗教社会结构中的僧侣、宗教行为、组织制度和思想信仰上。首先,僧侣是宗教系统的核心,他们主导着宗教系统的运作;其次,宗教组织和制度是保证宗教事务正常运作的内部机构和行为规范;第三,宗教思想和是宗教体系的灵魂。宗教的社会结构为我们展示了宗教旅游资源构成的基本框架,它的每一个部分都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因此,只有系统且有效的开发,才能充分发挥宗教资源的旅游价值。
社会学界应该重视旅游研究,使宗教旅游在社会学理论指导下,健康、有序、和谐、可持续地发展。应从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宗教旅游社会学"这一"微支学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具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只要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宗教旅游新风尚,坚持科学、合理、适度的开发原则,宗教旅游就能够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
[2]韦复生.旅游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7
一、正确制定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要保证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学法,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预设的、静态的,而学生的生活和生命成长是生成的、动态的。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要充分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价值在哪里。教师预设活动目标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基础和生活现状,然后将活动目标准确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他们跳起来能摘到“果实”。要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取舍,而不应该停留在诸如“这堂课有没有开展活动”、“开展了几次活动”这些问题上。《我们的地球》中,我把知识目标确定为: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公转与自转的规律,了解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教给学生的这些知识点是达成情感、价值观、能力等目标的基础,但不是主要的、唯一的目标。在第一次试教时,我把能力目标确定为: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认识它们的形状。经过试教后,我发现在能力目标上的定位太低了,学生只在于抽象的文字和图形的判断,没有真正地从地理位置上来区分七大洲和四大洋。因此,我在第二次执教时,把能力目标定为: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并能在地图中找到它们。这样一来,学生透过抽象的文字,从感性的、直观的层面上更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清清楚楚地知道了七大洲和四大洋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在这课中我把情感目标确定为: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古人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实践证明,这样的目标定位比较科学、准确。
二、精选课程资源
《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具有开放性,课程资源也丰富多样,网络、书籍、报刊等为我们快捷地获得大量信息提供了方便。课程资源的利用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还是教学需要,使学生从直观上理解教材内容,学到并了解品德与社会知识,同时也是一个教师智慧的体现,一个教师对于教材知识、历史知识以及教材外知识的体现。而我们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观、肤浅、不全面,逐步向抽象、深入、全面发展。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品德更好地内化,提高育人的实效。因此,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应该是形象的、典型的,具有震撼力,让课堂教学更吸引学生的眼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共鸣,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境界。在《我们的地球》一课中,要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外形最好的教具莫过于地球仪了。我就用地球仪让学生认识了地轴、赤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等等,还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在地球仪中寻找七大洲和四大洋,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了。为了让学生明白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这一知识难点时,我采用一段视频录像《地球的自述》,以卡通的形式作介绍,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视线,在形象的自述中,难点迎刃而解,使教学目标最优化。
三、合理设计活动
品德课是综合性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每一节课中也是综合的。为了达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老师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活动应该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以人为本”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性的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活动应该是有条不紊进行的,不能乱而无序。
导入新课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开始阶段。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恰到好处的导入方法,可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乐意学习。在《我们的地球》中,为了达成知识目标中感受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时,我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地貌,有碧蓝碧蓝的海洋、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一望无垠的稻田、波光粼粼的江河湖泊、高耸陡峭的高山峡谷、辽阔干燥的戈壁沙漠……学生一下子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了,产生了急于了解地球的欲望。为了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我在这一节课中还安排了“地球大搜索”、“火眼金睛,智力大冲浪”、“祝福您,地球妈妈”……总的来说,一节课中的活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都为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而设计。
四、注重探究体验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悟”是学生个体体验的整合和提升。品德课活动中,我们要给“悟”创设一个合适的场所,需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充分发挥主体性,培养研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否则,“社会味比较浓”的品德与社会课,往往会出现学生无法参与,教师尽情表演的情景,这就违背了课程的追求目标。教师要多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多给学生一点活动余地;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的结论,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不做;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话,教师不说。这样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探索和思考而获得的知识,理解的问题必然是深刻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自主探索的乐趣和成果后,将会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在《我们的地球》中,我用了大约10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地球大搜索”活动。每位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认识了七大洲和四大洋,了解了它们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并能合作拼贴七大洲和四大洋。学生透过抽象的文字,感性地认识了七大洲和四大洋,为目标的达成降低了难度,起到了有效的保障。
五、恰当课外延伸
斯宾塞指出:“教育应从具体开始而以抽象结束。”《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最具有“开放性”特征。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品德的人。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现实生活是学生道德养成的摇篮,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才能真正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东西,来自生活的真切体验胜过读万卷书、听万句话。为了深化《我们的地球》一课中的情感目标: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我安排了课外延伸活动,开展了“环境与人类”的资料调查、和“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清除身边的垃圾,净化环境,还要求把自己观察到的“环境污染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活动中,学生体验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家园,保护人类自己,加强了环保意识,促使这一课的情感目标有效实施。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5-0048-02
小学品德新课程标准中,把“实践性”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个基本性质:“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可见,体验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它可以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因此,体验式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品德与社会教师自觉将游戏体验、角色体验、环境体验等多种体验式教学法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也深切感受着它带来的神奇魔力。现在,笔者结合听课经历和自己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体验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教学既是一种生命活动,又是提升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手段与途径。体验式教学设计是从教学理论和教学心理的视角出发,以学习体验的生成为重心,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本体论依据,以情境学习理论为认识论依据,以实践智力理论为价值论依据,以实践性思维的训练为直接目标,以完整精神与生命的成长为最终旨趣的一种内发创生式教学设计。“基于实践性问题解决”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特征。体验活动要设计的合理且必要,否则,体验式教学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体验活动就会画蛇添足,达不到促进生命成长的积极作用。例如,泰山版教材《当一回消费者》,一位品德与社会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体验活动:课前,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布置了一个小超市,课上,让学生到超市里买东西,买完东西付款。结果,在进行体验时,学生看见摆放的零食商品就坐不住了,纷纷过去选购,然后?D到收银台去付款。听完课,我问这位教师设计这个体验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她说是让学生当消费者,学习选购商品。学生购物时选择自己心仪的商品,这是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已会内容,却要再放到课堂上去体验,这显然是没必要的。而商品如何去选购,如何识别商品应该具备的标志,如何鉴别“三无”产品,如何去排队付款,付款后如何索要发票,这些小消费者应该具备的本领,教师并没作要求,仅仅把体验局限到商品选购上,体验活动存在不合理性。所以,整个体验活动用时长,没有解决学生需要的“实践性问题”,还显得混乱,实际意义不大。教师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体验活动必须是促进知识内化和能力形成的必要手段。
二、注重体验的正向性与深入性
体验式教学法力求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习得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体验式教学法运用时,一定要起到正向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和反思中获得进步,增强有效性。例如,泰山版教材《同在蓝天下》,有一位老师这样设计了体验活动:为了体验残疾人的不容易,让学生体验单腿走路,结果学生要么金鸡独立,要么单腿跳跃,有的甚至几人一伙,玩起碰腿游戏,玩得不亦乐乎,体验活动在嘻嘻哈哈中结束,“体验不容易”的目标没有达成,反而起了副作用。而围绕同一目标,另外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体验活动:请一名学生蒙住眼睛,穿越教室里的层层障碍,从此处走到彼处。在行走的过程中,不许其他学生告知路况。体验的同学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观看的同学捂嘴的、皱眉的、握拳的,表情凝重,内心一定翻江倒海,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体验完,让学生谈感受,“太不容易了”“真想过去帮他一把”“要尊重他们”“我都要急哭了”等声音,成为学生由衷而发的感叹,洗涤着在场每个人的心灵。运用这种能给学生带来正能量的深刻的体验,引发的是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动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体验的多样性与技巧性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求知欲旺盛,他们喜欢去尝试新的活动,讲究技巧、丰富多彩的体验形式更能提高他们的认知兴趣。教师在设计体验活动时,尽量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运用的越多,体验的效果越好。就体验活动的形式分类来说,讨论、辩论、表演、竞赛、游戏、绘画、调查等可多管齐下,学生体验的积极性会更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紧密相连,多种感官并用,多种形式并举,通过有声有色的身体行动,更能引发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引发积极思考、思辨,让学生真正获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扩展,情感的丰富、价值观的提升。体验时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受、反应、内化、反省、建构等的心理活动,正是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融过程。比如,在学习《小小交通宣传员》时,一位老师设计了“制作交通安全宣传标语”“交通标识识别大比拼”“讲交通安全故事”“到十字路口做小交警”“采访交通警察大队事故科警员”等活动,学生在多种形式的体验中,多种感官并用,对于“交通安全一定要重视”“交通安全从我做起”的信念逐渐形成与固化,安全意识大大增强,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四、注重体验的趣味性与拓展性
篇9
【关键词】工会活动 教师素养 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的新阶段,也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工会组织若能充分发挥其维权职能,调动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积极性,使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做到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和服务工作中去,将会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入手,使工会活动与提升教师素养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提出新阶段工会活动的设计思路。
一、高校工会活动必须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来开展
学校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党政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学校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工会必须围绕学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了转变方式、科学发展的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也步入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的新阶段,作为高校工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要全心全意面向教职工,贯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个核心主题,按科学发展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发展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会所组织的活动都必须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有利于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在学校工作大局中工会是配角,工会工作应到位,但不越位,更不能喧宾夺主。工会工作也必须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紧紧抓住“面向职工、以人为本”这条生命线。以“建家”为抓手,以推崇人本管理、注重民主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夯实队伍建设为重点,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以改革发展为己任,广泛调动教职工聚焦教育教学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和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工会工作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有益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活动,陶冶教职工的情操,调节身心,对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保障学校团结稳定的局面和良好教育教学秩序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这些具体活动,让每一位教职工的特长和技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使每一项活动都有利于学校的和谐、稳定和发展,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校发展。
二、提升教师素养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的素养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命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主力军,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职业是神圣而崇高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壮大都与教师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是办好教育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正所谓“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教育教学台上,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教师就没有教育,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的教育,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三、高校工会活动设计要有利于教师素养的提高
学校的首要工作是教育教学,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是学校的主要职责。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工会工作必须配合学校的其他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养。教师的素养,除了专业技术水平以外,还有多方面的内涵,比如文化底蕴、道德素质、艺术水准、人格力量、实践能力等。所以工会活动的设计应改变以往娱乐加聚餐的模式,多从有助于教师素养提高方面进行。
活动设计要有助于促进教师读书,提高文化底蕴。无论是理科老师还是文科老师,我认为都要读书。如果不读书,教学道路是走不远的。老师要靠文化的力量来征服学生,而不是武力。理科老师可以读读文科的书籍,滋养感情,多一点人文精神;文科老师可以翻翻自然科学,开拓视野,培养求实的品质。因为在我们中国,高中阶段文理科就分开了,给我们一生留下知识的缺陷。文科生不懂得什么是DNA,RNA;理科生分不清世界历史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视野就受到限制,思路也不会开阔,所以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显得小家子气,不懂得宽容。为了促进教师多读书,工会应多进行各种讨论会、辩论赛、朗诵比赛等。
活动设计要有助于促进教师艺术修养的提高。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我们把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教师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传播知识,同时又要使受教育者朝着美的方向发展,教师作为“灵魂的塑造者”,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其中艺术修养是教师不可或缺的。为促进教师的艺术修养,工会可多进行如书画作品展期、卡拉OK比赛、才艺展示等活动。
活动设计要有助于加强教师的互动,提升道德素质和人格力量。通过互动交流,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感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积极向上的环境,有助于在不经意间提高教师素养。工会活动中的互动,比如教代会的提案征集活动,集体登山活动,各种体育比赛活动,校际间的出访活动等等,既包含了教师与领导的互动,也包含教师与环境的互动和教师与教师的互动。
总之,在学校工作大局中工会是配角,工会工作也必须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紧紧抓住“面向职工、以人为本”这条生命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有益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活动,陶冶教职工的情操,调节身心,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保障学校团结稳定的局面和良好教育教学秩序,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二十一世纪发展优秀文库.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 新课程 有效教学 生活体验 灵魂 剂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3-0033-02
义务教育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随着课改的持续深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许多教师投入了很高的热情,课堂面貌和教学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它改变了过去品德课的内容教条化、教学方式抽象、枯燥的理论说教、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弊端。高效的思品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力求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的特点,让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在实施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然而,当我们审视身边的课堂教学时,不难发现一些源于教师本身的理念和行为的问题,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 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呢?
一、真实的生活体验是一堂课的灵魂
1.注重体验,升华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实行由知到行的“内驱力”和“催化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
2.注重实践,提升学生生活能力。品德教学从最终目标上说,是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能指导生活的活动,以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所得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改进、提高、发展自己的生活。如《我长大了》一课,我设计了两项实践活动,意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体验料理自己事情的好处,锻炼生活技能。第一项活动是比赛,比赛项目有:叠被、穿衣、洗手绢等。比赛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他们很快就从比赛中获得了快乐,感知到了料理自己生活的重要性,进一步锻炼了生活的技巧,提高了自理能力。第二项活动将教学引申到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实践。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表格,让学生通过实践、检查、反省、记录料理自己生活的实况,进行自我表现、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一周后班内评选“爱劳动小明星”,帮助学生总结和提升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生活实践的乐趣,逐渐养成好习惯。在活动中实践生活,在生活中参与活动,发展了能力,锻炼了意志,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二、巧妙的活动设计是一堂课的关键
学生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可以说喜欢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学生认识的源泉,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1.活动的设计要有目的性。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目标是活动的灵魂所在,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我们在引出和开展一个活动时,要做到活动清晰,目标明确。究竟从中要激发学生哪种情感,生成或改变哪些态度,培养什么行为习惯,使学生知道和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关注哪些过程,学会什么方法,教师都要正确运筹、恰当把握。如果活动的过程中偏离了活动目的,活动就会进入误区。一句话,我们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交流而交流,为表演而表演,而是要讲究活动的价值取向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每个主题的价值内涵充分地凸现出来。如进行《我在长大》一课时,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学生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学《我在长大》之前,我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去调查、去寻找证明自己长大的足迹和纪念物。课堂上交流的时候,我开展了“小小举证会”活动,学生们有的通过照片的方式证明自己长大了,有的通过展示自己小时候穿过的衣服证明自己长大了,有的在家长的帮助下,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证明自己长大了,有的拿来了出生证,用刚出生时的身高、体重和现在的身高、体重相比较证明自己长大了。学生的交流积极而踊跃,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活动的设计要有趣味性。美国教育家帕克曾经说过:“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知道,学生从小就是在玩耍、游戏、实践中学习的。”因此,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空,充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看投影、讨论交流等。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3.活动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有的课也设计了许多活动,但是课上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活动的叠加,活动与活动之间缺少联系,活动显得杂乱,活动的效果差。因此,活动的设计要少而精,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活动要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层次感强。这样学生在层次分明的活动中,在一次次的体验中,情感得以升华。
三、教师精彩的评价是一堂课的剂
- 上一篇:日常工作重点工作计划
- 下一篇: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