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的优点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居家养老的优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居家养老的优点

篇1

【关键词】黑龙江省;居家养老;齐齐哈尔

全国老龄委、民政部等10部委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认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1]。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具有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的优点,它是“福利多元化”在老年人福利领域的体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居家养老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居家养老模式。齐齐哈尔市作为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也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贸、交通的中心,齐齐哈尔市适应发展趋势,探索服务模式,逐步形成了新形势下的居家养老模式。

一、齐齐哈尔居家养老模式状况及特点

(一)运作管理突出市场化。齐齐哈尔市注重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手抓,两手硬,在居家养老中建立了财政资金购买服务、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居家老人享受服务。通过民办公助等方式,政府资助民间力量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购买服务,补贴老人,由公益性岗位人员或养老服务中介组织为“三无”、“低保”、“重点优抚对象”中的65岁以上独居老人提供服务。引进企业的社会化服务。通过企业运营为社区中的居家老人提够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有偿服务。在服务提供的方式上实行政府购买符服务和货币补贴、“代金券“等补贴相结合。

(二)服务平台突出信息化。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发展,齐齐哈尔为建华区等主要社区购置“社区事务信息电子查询系统”,借助市妇联家政服务平台,安装“易安通”家政服务信息呼叫系统,提高了养老服务的效率,改善了养老对象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同等条件下的人性化关爱与社会化服务。齐齐哈尔居家养老的信息化,有效克服了原有居家养老的局限性,有效解决了“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等系列难题。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便捷性、时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强,故而极具实践推广价值[3]。

二、齐齐哈尔居家养老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有,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还缺乏较为统一和正确的理解,对其认识还处于一个较为粗浅的层面,尚处于一个探索阶段;从它的普惠性、专业化和服务分层等方面还有很多难题,主要表现在:

(一)有效需求不足,覆盖面小。齐齐哈尔居家养老还处于补缺型阶段而不是普惠型阶段。居家养老在目前仅限于政府购买和慈善助老服务,服务面比较窄。齐齐哈尔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对老年人拟定的补贴标准可以反映出服务的优先享用主体,如“三无”对象、优抚对象和有特殊贡献老人的全额购买服务,对低保老人、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分档次的服务补贴,还有对身体健康、有经济支付能力的老人的低偿优惠服务[4]。另一方面,齐齐哈尔居家养老覆盖面来看,目前仍局限在城市社区中的建华区、龙沙区等发展比较好的社区中,其他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水平较缓,更不用说农村地区的居家养老。从居家养老的覆盖面和体积享受服务的优先群体,都缺乏普惠性。

(二)居家养老的专业化缺乏。齐齐哈尔居家养老中与社区失业和下岗人员再就业挂钩,力图打造双赢局面。一方面为老年群体提供社区层面的照顾;另一方面为社区中“4050”人员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与稳定。这些人员虽然经过上岗培训,但是他们现在所提供的服务只能是基本的日常照顾服务。而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和情感支持,运用增能理念,充分掉到那个社区内资源帮助老年人,构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同时居家养老应该更科学的评估老人及家庭的需求,对服务对象使用服务的前后的分别评估,对照顾者的评估。不管是从国外成功经验来看,还是从我国居家养老服务能否达到较好的社会收益来考量,大规模的引入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尤其是社区工作技巧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其中,是带动居家养老服务较快走向专业化的最佳选择[5]。

三、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策略

(一)居家养老应拓展为社区居家养老。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居家养老”,但这一名称的使用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容易让人忽略服务层面的重要性。同时也未能跳出传统的家庭为载体的思维定势上,遗漏了社区这一服务载体。因此,“社区居家养老”一次,突出了家庭与社区双重载体[7]。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养老方式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不同,它是“福利多元化”在老年人福利领域的体现。社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联系基层政府组织,协调家庭与社区的关系,以政府和社会力量提供的专业化社区服务为主,以家庭照顾为辅的一种养老模式。

(二)政府、社会、家庭、社区的责任定位。明确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在居家养老模式中的责任是居家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各种专业组织、家庭(个人)、社区基于各自的功能特点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责任分担。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完善居家养老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实行有效监管;各专业组织(如医院、护理机构)应致力于为老人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护理和医疗保健;作为非正式照顾系统的家庭和邻里,要充分发挥其在老年人的情感支持和精神危机,以及处理突发和应急实践等方面的优势;社区应整合挖掘社区资源,并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中的老人及其家庭提供服务[8]。

(三)从社会工作的视角进行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只在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服务,仅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基本需要,但是我们应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来发展老年人的自主能力和自助能力。树立“从问题入手、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设计理念,根据不同老人的需求进行服务设计,全程跟进服务实施,并做好服务评估。运用优势视角,为老年人发挥其自身主体作用,实现老年人群体内的自助与互助。运用社会工作的评估方法来对照顾者和被照顾者进行评估,不仅仅通过对照顾工作困难程度的评估来了解照顾者的需求,而是从专业的知识角度去评估照顾者的需要,包括老年人过往和现在的关系、照顾的资源等等;评估必须结合照顾者的主观经验、照顾意愿、以及照顾能力,并让使被照顾的老年人自己做出选择。应用个案管理发展居家养老,这样才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实现老年人的自决。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关键词:社会化居家养老;老年人;社区建设;社区服务

养老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有所养”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我国现在提倡的养老政策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随着政府将社会保障网逐渐向社区延伸,许多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交由社区管理,这就让广大老年人在不离开他们长期生活的社区的条件下,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服务,这样,既能给老年人生活带来归宿感,也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根据当前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增加的趋势和家庭赡养功能弱化的特点,如何依托社区,社区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者说,社区应该如何尽快加强能力建设来满足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需求,是一项与社区建设密切相关并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适合我国国情,一方面,能帮助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能为老年人提供方便服务,是解决实际困难的有效方法,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另一方面,社会化居家养老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和代际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方式是健全社会化养老体系的发展方向,并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养老的必然选择。

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志愿服务和便民利民网点为服务资源,由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即除了需要家庭照料外,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尤其是强调社区照顾在社会化居家养老中的作用。这种模式具有养老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的优势,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两方面的优点,让老年人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就可以享受到方便的社区福利服务,既减轻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又节省了养老福利资金的投入,是适应我国当前老龄化特点的社会养老模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当前社会化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1、对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006年初,民政部推出“社区居家养老”计划,并相继在北京、上海、大连、江苏、广东、湖南等省市展开试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就总体而言,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化养老保障发展机制尚待尽快建立和完善。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制约,对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到目前为止,尚未在社会上特别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广泛认同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有些领导对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主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前瞻意识不够,导致社会化居家养老仍然仅处于白发的、无序的初始阶段。社区居民群众对社会化居家养老知晓率不高,参与社区养老的积极性不够。

2、社区服务建设不能满足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

随着人们对社区建设重要性的逐步认同,城市社区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受各种因素的限制,社区的硬件和服务设施建设参差不齐,“贫富差距”悬殊,不少社区老年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档次偏低,功能单一,尤其是老城居民区和老的转制单位的居民区,下岗失业人员集聚,人口密集,缺少老人活动场所,甚至连一间起码的报刊阅览室都没有。在医疗方面,城镇社区尽管普遍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但在医务人员的配备、医疗硬件、服务设施、服务时间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大部分社区没有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有的西部贫困地区的社区老年人普遍还存在看病难、出行难的问题。这些都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卫生保健需求不相适应。同时,一些生活困难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虽有“低保补助”和临时救济等帮扶措施,但仅能保障基本生活,社区居委会想提供一些无偿服务也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难于满足困难老人较多的服务要求。不少社区尽管也想尝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但经费实在有限,因此,社会化居家养老只好停留在美好愿望上。

3、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居家养老社会化程度不够.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

目前,有些地方虽然建立了条抓块管的管理体系,成立了各部门参与的老龄工作领导机构,但各部门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很难形成合力。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社区养老服务业还很不够。

4、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缺乏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在沿海发达城市的试点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效与经验,但也要看到我国目前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匮乏,且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学校培养这方面人才的相关专业不多。据了解,全国仅有少数几所院校设有类似专业,离人数众多的社区养老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专业人才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社区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的策略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转型使得社区事业成为最受社会成员欢迎的一项社会事业,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社会结构变迁,使得中国的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放大,体现在“单位功能的外移”、“城市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等诸多方面上,这也是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原因所在。因此,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的工作:

1、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的力度,发挥政府在依托社区推行养老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第一,政府做好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统筹规划。加大公共设施投入。为此,政府应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老年服务主体,增加老年服务设施,丰富老年服务产品。加大投入,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统筹规划社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布局、形式和服务半径,最大限度地让社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二,要大力培育和鼓励社区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中介组织是社区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建设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予以扶持与帮助,同时,社区中介组织也要完善自身管理,提高社会认可度,引导人们自觉参与到社区中介组织中,鼓励社区中介组织积极投资养老设施和参与为老服务,并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超市、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互动式异地养老服务中心等,为养老市场的发展搭建社会平台。第三,要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专项经费。要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专项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用于对高龄老人和特殊困难老人居家养老的补贴、社区干部待遇的提高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经费的补助。第四.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不但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同时也必须考虑老年人自身的养老意愿和需求,鼓励和支持居家养老,并以此作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重要参数。继续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老年社会保障基金,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逐步建立广泛覆盖、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要将城市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第五,积极支持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培育和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应包括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专职人员和志愿者。专职人员包括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以及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等,作为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群,更需要一支富有爱心、耐心并具备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各种专业知识的队伍为之服务。所以,今后要加强专业化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这就要投入一定经费作为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经费,逐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要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逐步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另外,社区养老服务站配备的公益岗位人员,包括所有社区公益岗位人员,不是管理人员,而是直接为社区群众服务的服务人员,不愿从事社区为老服务的公益岗位人员要及时辞退,另行聘用,以保证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第六,加强宣传,营造社会化居家养老的良好氛围。无论从历史还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化居家养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是养老的主要方式。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要全方位多层次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氛围,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每个公民都知道尊老敬老养老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提高人们对社区志愿服务的人们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认知和参与程度,进一步完善有关养老法规及制度建设,使老年人的各种权利得到法律的切实保障,从而使广大老年人真正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舒适生活,愉快地安享晚年。

2、加大社区建设的投入。建立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第一,加大社区基础建设的投入,开通社区服务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要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便捷,离不开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的支持。因此,要加大社区基础建设的投入,依托城市社区信息平台,在社区建立为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网络系统等多种求助和服务形式,建设便捷有效的为老服务信息系统,打造整体联动的服务平台。第二,建立多功能的社区居家服务网络系统。要鼓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就近方便的多种服务。多功能的社区居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日常生活照顾服务等,好的社区居家服务系统要形成就近、便捷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不出小区就可以享受到生活所需的服务。要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服务内容应包括求助、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服务形式可采取上门服务(居家服务)、社区设施服务(如日间护理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援助网络服务(如社区结对关心)等,方便老年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利用不同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第三。建立和完善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立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社区要定期组织人员对社区内的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普查,建立老年人的信息档案,依靠这些档案信息,社区服务组织对社区内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片区医生定期巡诊或上门服务,方便老年人就医,确保困难老人、高龄老人的疾病得到及时治疗。另外,作为社区医疗机构,还要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和心理咨询等服务。

3、要强化社会参与,充分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

篇3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在全国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另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年均净增老年人口800多万,超过新增人口数量,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 11.1%,年均净增高龄老人100万,增速超过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保定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不容乐观。根据保定市民政局在2010年所做的社会化养老情况调研报告:截至2009年底,全市人口约1155.28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155.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42%。高于全国老龄人口13.26%的平均水平,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如果按照全国老年人口3.25%的递增速度(国家公布的平均数据)和保定市总人口7.8‰的自然增长率测算,我市老年人口比例将持续提高,到2015年预计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87.91万人,占总人口的15.52%。如果老年人的经济赡养、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在较大范围内引起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形成社会问题。

与此同时,我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却准备不足,远远不能适应老龄化不断发展的形势和广大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目前全市已营业的养老机构共34家,其中市区24家,但床位数只占老年人总数的1.36%。并且已营业的民办养老机构存在规模小、运营弱、保障差等问题,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只能在低收费标准(平均收费700元/人?月)、低工资标准(平均工资800元/人?月)、低服务条件的“三低”状态下维持度日,靠自身积累无力再改善条件,扩大规模。因此,除机构养老外,探索其他养老模式迫在眉睫。

二、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

根据保定市民政局2010年对4202名城镇老年人进行的问卷调查,对于养老的预期,选择家庭养老(子女养老)的占 69.4%、选择养老机构的占10.8%,有66.1%的老年人希望提供社区上门服务、26.4%的人希望提供社区日托服务。由此可见,家庭养老的观念在老年人群中依然根深蒂固,“养儿防老”依旧是老年人持有的主流观念。但是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家庭养老的功能在逐渐弱化。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四二一”的家庭人口模式越来越普遍,使得家庭养老护理功能日益削弱;住房条件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加快,使得我国老年人的空巢比例也持续增加。同时,这些因素又进一步引起代际在供养、居住、照料以及交往和沟通等方式发生变化,原来意义上的家庭养老越来越难以承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因此,需要赋予家庭养老新的含义,探索一种既满足老年人对家庭的依赖感,又缓解子女和社会压力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便应运而生,它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养老模式选择。

社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载体,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向社区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它将一部分养老功能从家庭向社会转移,是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仍以家庭供养和自养为主,在居住方式上仍是居住在自己家里,与家庭养老相似,符合老年人的居家需求;同时又可以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全方位专业服务。可以说,社区居家养老吸收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和可操作性,使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中安度晚年,迎合了老年人的心理,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是一种备受推崇的养老模式。

三、完善保定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政策建议

保定市于2008年8月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并选择了21个社区进行试点,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但总的来说,社区居家养老在我市刚刚起步,处于试点阶段,普及度还不高,也没有成熟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同时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意识也相对滞后,未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完善。

首先,政府应继续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建设中发挥主导力量,特别是养老发展规划、扶持政策、财政资助、协调监管等方面。在规划上,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在财政投入上,要加大力度;再有,要完善并落实适合我市社区居家养老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第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社区内蕴藏的大量社会资源如各种志愿团体、专业人才以及丰富的场地和设施资源等,都可以用来使老年人在生活得到照料、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同时形成与外界环境的良性互动,从而降低老年人的失落感和孤独感,使老年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以及心理上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第三,完善老年人救助服务系统功能。近年来,我市建立的老年人救助指挥系统是一个成功案例。它是社区服务中心与中国移动联合打造的为全市老年人及弱势群体提供紧急救援、生活帮助以及主动关怀的社区服务平台。目前,市社区服务中心联合中国移动共签约用户2万余个,发放无线救助电话7000余部。它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其先进性、实效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成为众多老人及家庭的期盼。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建立包括老年人健康档案、子女联系方式、居家呼叫服务等功能的信息系统,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求助和服务信息沟通。

参考文献:

[1]郑懿.老龄化背景下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思考[J].今日南国,2009,(2).

[2]高红.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2011,(6).

[3]刘益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1,(7).

[4]祁峰.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与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

[5]陈雅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及思考——以广州市为例[J].社科纵横,2011,(6).

项目基金:本文为2011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我市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02099)的研究成果。

篇4

关键词: 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

中图分类号:TU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按联合国人口组织的标准,人口老龄化是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达到1.19亿人,占8.87%。老年人中40%是空巢老人。我国已经进入了标准的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背景

(一)中国严峻的老龄化形势

1.中国老龄化社会呈现出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1)中国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中国只用了18年 [1981年—1999年,2000年人口普查,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45%。] 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十一五”期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平均每年增加596万,据民政部的预测,“十二五”期间,60岁以上老人平均每年将增加800多万。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自此开始经历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1899万,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他们都不同程度低需要社会为其提供照料服务。到2015年,老年人口预计达到2.13亿,约占总人口的15%;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

(2)中国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

欧美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 GDP 在 5000~10000 美元。瑞典、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 GDP 已达 1~3 万美元。在全球 72 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 GDP 达1万美元的占 36%,一万至三千美元的占 28%。而中国在 2002 年只有 980 多美元,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世界中下水平时,老龄化程度却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4382美元,排在全球第94名。总体而言,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对经济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压力。

(二)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我们准备不足,困难重重

到2030年,中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各种矛盾的全面爆发期,屈指算来,中国的准备期只有20年,时间十分紧迫,这需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1.我国养老保障制度覆盖面还比较低。在近8亿就业人口中,到2010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7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3亿。还有大量劳动者没有基本的养老保障。社会提供的资源有限。

2.养老待遇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工资替代率约为60%。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七连涨”,目前月均1400元左右。养老金不足以养老。

3.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进入婚育阶段,4个老人、2个年轻人,1个孩子,“421型”结构的倒金字塔型家庭日趋增多,中、青年人生活节奏的加剧、跨地域职业流动的加速、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子女在照顾父母方面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家庭照料模式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独一代的80后,继房奴、车奴、孩奴之后,恐怕又将荣升为养老奴。“80后”父母的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

4.机构养老现实中作用不大。即使克服了老年人和子女观念上对于机构养老的诸多顾虑,有限的床位数量和服务人员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的需求,而且,养老机构较高的收费标准并非多数庭能够承受,程序化服务和科层制管理带来了与社会隔绝的生活环境,容易造成老年人的社会疏离,并加重老年人的心理压力。

(三)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

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的提出是人们基于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机构养老的缺陷而做出的必然选择。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都已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在此背景下,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的共识。在借鉴国外社区照顾模式和继承中国养老传统的基础上,1987年我国首次提出了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在全国各地城市中陆续推广开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之所以得到倡导和推进,是因为它是当前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不仅可以避免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弊端,而且可以使老人不必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通过接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来满足自己的各项需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中央将发展多层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作为影响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发展养老服务提升到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层次,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2010年11月7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透露,我国将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的老人,经过评估,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规划国家养老战略。

二、推行社区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

居家养老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些年提出来的。 西方的居家养老是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负担而提出来的, 而我国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子女的养老负担过重,社会化养老发展不足,显然两者存在本质的差别,这使得我国的居家养老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体系才能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以家庭为载体, 以社区服务网络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医疗护理、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服务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通过积极调动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源,最终满足社区老年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 是一种将居住在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模式。 这里将居家养老中“家”的含义扩展到了老年人所居住的社区这个更广义的概念上来。

(二)社区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

篇5

关键词:居家养老;成本效益;资源整合;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71-02

一、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

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是对我国现阶段情况的真实反映。面对“未富先老”的社会状况,它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1]。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4-2-1”模式的家庭模式逐渐成为主流,这给家庭养老带来了很大负担,人们不得不日夜奔波,无暇顾及老小;与此对应的是,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意识不断强化,使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弱化。

2.老年人需求的多样性。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之后,老年人会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2]越来越成为老年人的关注的焦点。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无法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家庭养老虽然可以承担,但是又必须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

3.政府财政和企业财务压力增加。老龄化社会的临近,养老支出增大,政府财政支出也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对经济较为贫困落后的地区,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和日渐紧缺的养老机构,使财政负担更重。对企业而言,养老资金的缴纳也是一笔愈加庞大的开支,加大了企业的财务压力和风险。

4.我国社区化建设水平的显著提高,为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行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8.7万个城市社区、59.5万个建制村(社区),国共建成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1.3万个,社区服务站4.4万个,专项社区服务设施9.6万个[3],我国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居家养老模式的独有优势

居家养老模式充分结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特点,在降低成本、提供就业、防范风险、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天然的比较优势。

1.家庭和社会的成本的降低[4]。居家养老模式结合了其他两种养老模式的特点,是对现有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家庭而言,避免了额外赋闲在家照顾老人或是减免了聘请专业人员的费用,从而减轻了家庭负担,节约了家庭的开支。对国家社会而言,可以相对减少养老机构的设施建设费用和专业人员的服务费用,从而大大降低了双方的成本。

2.风险的降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成本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子女选择外出工作,形成了家庭“空巢”现象,如果老年人突发疾病,将会对生命造成直接威胁。中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估计,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 [5]。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机构养老中也在存在着诸多虐老现象,服务没有完全到位,有的甚至出现火灾、老年人意外死亡等突发事件。

居家养老模式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根据中国传统的“远亲不如近邻”的文化观念,由于社区近邻的多方帮助,他们之间能够互相照应,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帮助老年人摆脱险境。二是符合了老年人的文化心理,减少了老年孤独感,使老年人的精神有所寄托,体现了老年人独立自主的意愿。在社区生活中,老年人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愉悦身心,对老年的身心健康有不小的作用。研究显示,机构养老老人具有总体健康状况差、死亡风险相对大的特点;而家庭或社会支持不仅可以降低死亡率,而且可以提高健康率,家庭或社会支持在机构养老老人群体更具重要性[6]。

3.社会效益显著。居家养老模式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有助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老年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外,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也会要求社会提供专业化的养老保险、特殊的医疗保障措施、专业的护理人员等等。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的需求市场逐渐扩大,对社会的再分工有了更高的要求。

(2)有助于社会就业压力的缓解。随着老年人市场的分工专业化,以及日益扩大的老年人市场,我国养老服务专业人员极度供需不平衡,对专业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以养老护理员为例,全国潜在需求在1 000万人左右,但目前全国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几万人[7],存在着巨大就业岗位需求。只要对现有失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考核,就可以缓解我国目前巨大的人口就业压力。

(3)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华民族有重孝的文化传统,养老事业本身就具有公益性。随着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开展,逐步实现活动的制度化,可以加强我们下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带动社会公益事业的进步。

(4)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居家养老模式整合了个人、家庭、社区、政府、社会等方面养老资源的投入。个人、家庭和政府主要提供物质养老资源,保障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精神方面需求则主要依赖于家庭和社区提供。同其他养老模式对比,社区服务的加入,使社区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加之前文所述优点,它优化了全社会的养老资源的配置。

三、当前桎梏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因素

居家养老模式虽然优势明显,并在我国部分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居家养老模式制度建设欠缺。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由于缺少制度建议,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明显后劲不足,是至今很多地方仍处于试点状态的原因之一。国家没有真正地建立起对社区资助的持续机制,也没有对民营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系列的政策扶持制度和监管制度。社区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资金财力有限,无法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持久、完整、高质量的服务。

2.人力资本数量不足和质量偏低。主要是缺少专业化的人员和志愿者服务。对专业化的服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志愿者服务也没有建立起持续、定期的机制,这样就直接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在缺少专业化队伍的同时,社区服务人员多为离退休妇女,没有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在志愿者中,大都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或者没有经过一定的培训,无法提供专业化服务,与老年人的预期服务水平有很大差距。

3.服务内容单一和服务质量偏低。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的内容往往局限于一些简单的衣食住行方面,而对于专业化的医疗、养老保险、心理咨询等服务匮乏,而这些正是老年人所急需的。

4.社区建设仍较落后。尽管我国社区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够齐全,如缺少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老年人体育文化娱乐设施的缺乏;社区信息化建设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应急需要等等。

四、促进我国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措施

针对我国目前的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多途径地解决上述问题才能发挥它在解决我国养老问题上的巨大作用。

1.加大制度建设。从资本投入、社区建设、社区服务规范、服务反馈、服务评级等建立起一系列持续高效的制度,形成全局性规划。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使社区能够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另外,要积极进行多渠道融资,采取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吸引民间资本,支持鼓励社区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

2.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探索与高校和职业学院合作开设专业的模式,加强对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采取激励措施鼓励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如提升服务人员的经济待遇、建立起优秀社工服务制度、鼓励全社会参与到敬老爱老的活动中来等,以缓解人力资本不足的矛盾。

3.建立起持证上岗制度。推行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解决服务人员职业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加强对志愿服务的培训,形成一支具有高效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使志愿服务常态化,提高养老服务的频率和质量。加强对养老专业服务人员的护理素质和家政素质的培训考核,无证者不得上岗,从而使服务水平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养老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4.加大养老社区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化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入手,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专业化、个性化的需求。建立专业化服务设施,满足老年人的多重需要;加强社区的信息化建设,为老年人的交流提供便利,也适应了老年人的应急需要;提高社区的组织管理水平,对改善老年人的整体服务水平有着重大作用。

结语

居家养老模式结合了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特点,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养老模式,虽然现阶段存在不少的问题,但对于解决我国养老问题仍具有重大的意义。只要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主性,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就可以使许多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安祥的晚年。

参考文献:

[1] 姚远.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政府对居家养老方式的选择[J].人口研究,2008,32(2):16-24.

[2] 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5.

[3] 卫敏丽.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EB/OL]. .2011-10-30.

[4] 卢晓珑. 社区化的居家养老模式探析[J]. 社会工作,2007,10(下):51-53.

[5] 顾大男,柳玉芝.我国机构养老老人与居家养老老人健康状况和死亡风险比较研究[J]. 人口研究,2006,30(5):49-56.

[6] 吴敏平,廖宴思,程景伟.专家称居家养老将成为内地主要养老方式 [EB/OL].news.省略/gundong/detail_2011_07/10/

篇6

近年来,人不离家享受专业服务的居家养老,整合医疗资源的医养结合,以及依托养老地产项目的养老社区等新型养老服务不断涌现,它们有哪些优点与不足?能否让多病、失能老人安享有尊严的晚年?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与改进?让我们的报道带您了解这些养老新方式,帮您做出选择。

亲友相伴老人舒心90%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

家住北京木樨地15号楼的杨观忠大爷,已因病卧床十年,不能出门也不能说话,家人曾考虑过把老人送到有专人护理的养老院,但是杨大爷不愿意去。

“一看见儿女回家,他眼神都活。”杨大爷的老伴说,“在家养老花销少,更重要的是能经常看见孩子。”据介绍,像杨大爷这样的失能老人,住养老院一般每个月要花销5000元以上。

在家虽好,也有烦恼。杨大爷体形较胖,这两年病情有所加重,家人不敢把他抬到卫生间洗澡,平常都是擦浴。最近,家人发现杨大爷身上长了褥疮,给月坛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打了咨询电话,服务中心请他体验一下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护理员把他抬到了洗澡间,给他洗了个舒舒服服的澡。现在护理员每周来一次,专业人员让人放心,费用也能接受。”老伴说杨大爷身上的褥疮正在愈合。

“在家养老不等于居家养老。”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说,传统的家庭养老,是由家庭提供所有的养老服务。但由于家庭小型化等因素,现代家庭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种养老需求了。“需要社会提供养老服务,再送到家,这是现代意义的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不仅经济实惠,更重要的是老人没离开熟人圈子,不易产生孤独感。奚义杰是离退休干部,他觉得老年生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在于心灵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能否得到满足。他所在的北京月坛街道,是国家机关办公集中区,像他这样有文化的离退休老人很多。“白云路西里3号楼的月坛街道无围墙敬老院,是我们的一个‘据点’,老伙伴们常聚在那儿开展活动。老年人需要自己的朋友圈,人熟是宝。”奚义杰说。

居家养老也更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要求。家住北京西便门社区的韩惠英老人说:“在养老院总是没有家的感觉,再说孝道是传统美德,应该一代代传承下去。”韩惠英老人的女儿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我妈在,兄弟姊妹才能聚齐,孝顺也是我们家的家风。”韩惠英老人还是月坛街道的“为老服务志愿者”,参与组织“夕阳茶座活动”,弘扬孝道文化是他们的宗旨之一。

“传统的家庭养老,无法满足老年人日趋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把老年人送进养老院,提高了护理水平,却稀释了家庭亲情。居家养老是我国大多数老人更愿意接受的养老方式。”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姜向群说。

以月坛街道为例,街道共有26个社区,现有户籍人口14.51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到34964人,占29.3%。据月坛街道调研,九成以上老人有居家养老意向。另据北京市的调查,北京市90%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6%的老年人选择在社区养老,选择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的只有4%,可见居家养老的意愿高达96%。

专业实惠儿女放心解决家庭奉老难题,提高养老资源配置效率

家住北京三里河的洪秀芹老人中风以后,一半身子就不能动了。洪奶奶的子女都在国外,老伴张爷爷年事已高,照顾偏瘫的老伴也有些力不从心,老两口的晚年生活遇到了困难。

像洪奶奶和张爷爷这样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空巢”老人,也就是子女离家后的老年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随着社会的变迁,近年来老年人居家养老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比如‘空巢化’速度加快,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加大了。”姜向群说。

“失能老人社区健康照护管理站”月坛街道站点帮洪奶奶解决了康复治疗的难题。洪奶奶从一开始走不了10分钟,到现在能独立做饭菜。她说:“没想到家门口的康复中心让我站起来了,还能走路,有康复师和护理员照顾,国外的儿女也放心了。”

与“空巢”家庭类似,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上班族因为工作无暇照顾老人,也普遍面临奉老难题。

王胜洪家住北京东三环潘家园附近,在京郊亦庄开发区工作,家有85岁老母亲。过去每天中午他都要回家给老母亲做饭,来回路上要一个多小时,每天疲惫不堪。王胜洪说:“累点不怕,就怕老人一个人在家出事,有一次她在家烧水自己忘了,水烧干了非常危险。”现在王胜洪在工作日早上7点把老母亲送到松榆西里的夕阳红驿站日间照料中心,驿站负责老人一日三餐,晚上6点下班后王胜洪再接老母亲回家。夕阳红驿站还为附近社区的老人提供小饭桌、文化娱乐活动等居家养老服务。

杨燕绥介绍,助餐、助浴、助洁、助急、护理等上门服务,都是老年人居家所需的基本服务。此外,社区日间照料、老年康复、心理咨询、法律咨询、文体活动等也是部分老年人需要的服务项目。

专家认为,居家养老是经济高效的养老服务方式。一个家庭如果有失能老人需要照顾,势必分散子女精力影响工作,雇请保姆一般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经济负担。居家养老服务以康复中心和托老所等为依托,组织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将养老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不仅减轻了失能老人家庭负担,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也更为高效。

上班族为父母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巨大,但服务供给缺口也很大。“像夕阳红驿站这样的地方还是太少了,要是每个小区都有就好了,我家住三环里,每天送老母亲过来要走半个小时。”王胜洪说。他希望日间照料中心能装上摄像头,让儿女用手机能看到老人的状况。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按九成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方式计算,现有的服务供给仍是杯水车薪。

政策扶持还需更给力政府引导社会支撑,多层次居家养老服务

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步入老龄化社会不同,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呈现出典型的“未富先老”特征。杨燕绥介绍,一些发达国家曾花费巨大社会资源投建大量的养老机构,但是效果并不好,财政负担日益沉重。由于我国目前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绝大多数老年人收入水平更低。居家养老服务费用相对便宜,更适合大众消费,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

姜向群认为,在目前家庭养老能力下降、机构养老总体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居家养老优势明显,长期来看将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

“目前看,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仍显不足,与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社区服务设施短缺,服务项目和服务能力不足,养老服务人才匮乏等。”姜向群指出,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还需要家庭、政府、社区、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应在政府主导下,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公益互助服务,满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

近年来,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包括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养老服务设施土地使用以及养老服务业税收优惠等,但有一些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东院潘家园街道夕阳红驿站的王院长反映:“我们现在用水用电还都是商业价,优惠政策还没影儿。”

杨燕绥认为,目前的政策体系中,缺乏直接为赡养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提供支持的政策。他建议今后应逐步建立符合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趋势的支持政策,“比如出台家中有7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成年人带薪休假政策。”

篇7

【关键词】养生养老模式;家庭养生养老;自我养生养老;社会养生养老

一 前言

中国的养生养老事业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养老院阶段,运营主体为政府,社会保障水平低;第二阶段为老年公寓阶段,运营主体为政府和开发商,政府给予一定支持;第三阶段为老年社区阶段,运营主体以开发商为主,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当前,我国养生养老事业正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过程中,即从运营主体为政府和开发商,政府给予一定支持的状态向运营主体以开发商为主,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状态过渡。

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499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按照老龄化评判标准,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形象地说,现今每十人中有一个老年人,而40年后,每十人中老年人数量可能会达到四个。

在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压力背景下,根据具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分析和归纳现有的养生养老模式,确定未来养生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用来妥善解决老龄人口的养生养老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二 养生养老模式分类

养生养老模式,是指由谁为老年人提供养生养老资源保障,包括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三个方面。根据养生养老资源来源不同,养生养老可化分为家庭养生养老、自我养生养老和社会养生养老这三种基本模式。这三种养生养老模式不是对立和互相排斥的,在大多时候是以一种养生养老模式为主,其他养生养老模式为辅,也有可能三种模式相互结合。

家庭养生养老即“家庭既提供养生养老的经济保障,又担负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重任,直至老年人生命终结,赡养生养老人、照顾老人是统一于家庭之中,在家庭内部完成”。

自我养生养老是指养生养老资源既不依靠子女和亲属,也没有养生养老金或退休金,而是主要依靠自己。包括互助养生养老、以房养生养老、异地养生养老(异地置房养生养老、旅游养生养老、候鸟式养生养老、乡村田园养生养老等)方式。

社会养生养老主要指养生养老资源来自于社会,即主要是依靠离退休金和社会保障生活。包括居家养生养老和机构养生养老。

三 各种养生养老模式的利与弊

1.家庭养生养老

家庭养生养老主要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主要由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的养生养老模式。该种模式比较适合不愿意脱离熟悉环境且子女有经济能力、照顾精力和照顾时间的老年人。在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家庭养老仍占主体地位。

这种模式的优势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易为人们接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二是供养成本低,家庭只需要提供少量的物资就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及照料。但家庭养老也有缺点,随着独居老人的增多,安全性如何保障成了一大难题,老人一旦发生意外,邻居、家人又没有及时发现,很可能耽误救治。

2.自我养生养老

自我养生养老包括互助养生养老、以房养生养老、异地养生养老(异地置房养生养老、旅游养生养老、候鸟式养生养老、乡村田园养生养老等)方式。

互助养生养老:是指老人与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的模式。在德国,有很多老年人共同购买一栋别墅,分户而居,由相对年轻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瑞士也建立了很多“结伴而居”的“室友之家”。

以房养生养老:是指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获取一定数额养老金或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在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独生子女负担加重的中国社会,采用反向抵押的逆按揭方式“以房养老”,无疑是未来老年人减轻养老负担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但这种模式目前在我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传统观念的羁绊,大多数老人难以真正义无反顾地将舍弃“家园”,甚至觉得这样做有负于自己的子女,子女们在感情上也很难接受老人的遗产变成保险公司财产的现实。

异地养生养老:是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利用移入地和移出地不同地域的房价、生活费用标准等的差异或利用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差别,以移居并适度集中方式养老。包括了异地置房养生养老、旅游养生养老、候鸟式养生养老、乡村田园养生养老等方式。

(1)异地置房养生养老:主要指在海南、大连、青岛等气候、环境宜人的城市或大城市的周边地带异地置房的养生养老模式。

因为这些异地置房情况的存在,由此衍生出的基地养生养老即指在大城市周边生态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区域,建造大规模的养老基地,将城市的老年人自愿移入居住,实施基地养老。适合有一定经济实力,喜欢亲近自然又不愿离家太远的老年人。这一模式既可大大提升养老的品位和生活质量,又相对节约了养老成本。老年人居住在基地养老后,还可以将原居住于城市的已闲置住房,通过出租或出售的方法将价值搞活。如美国就建立了大量的“退休新镇”、“退休新村”,吸引老人移居养老。

(2)旅游养生养老:指老人退休后,到各地去欣赏秀美景色,体会不同的风土民情,在旅游过程中实现了养老的养老模式。旅游机构通过与各地的养老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食、住、行、玩等一系列周到服务。

(3)候鸟式养生养老:是指老年人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和时令的变化而变换生活地点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优点是能使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气候条件和最优美的生活环境,缺点就是经济成本会比较高,对老人的身体素质要求也较高,需要充分考虑旅途风险。美国的佛罗里达,日本的福冈、北海道,韩国的济州岛都是老年人相对集中的“迁徙”目的地。

(4)乡村田园养生养老:由于乡村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喜欢大自然的老年人退休后选择在乡村的田园、牧场、小镇等地养老,每日养花弄草、游山玩水,颐养天年的养老模式。

3.社会养生养老

社会养生养老主要是包括了居家养生养老和机构养生养老。

居家养生养老:即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会服务为依托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该种模式适合子女无暇照顾,有一定自理能力且不愿意离开原有熟悉环境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生活照料、休闲娱乐设施支持等。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的比例在80%左右。

这种模式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和精神照顾,免除后顾之忧。

机构养生养老:即将老年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如老年公寓、老年医院、护理院和具有福利性质的福利院、敬老院等中养老的模式。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5%~15%的老年人采用机构养老,其中北欧大约为5%~12%,英国大约为10%,美国大约为20%。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集中管理,能够使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的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无障碍的居住环境设计也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缺点在于容易造成老人与子女、亲朋好友间情感的缺失,而且成本较高。

四 养生养老模式的趋势

基于上述国情和国际经验,以及考虑我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特点,国家和地方政府确立了基本养老保障政策――即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并提出构建“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实现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但是在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少子化以及城市化、现代化等多重矛盾夹击下,中国的家庭养老模式虽然依旧占据主要地位,由于养老问题造成家庭矛盾激化的情况比比皆是,我国相关的养生养老模式在其他方向也亟待发展。未来我国的养老养生模式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类是高端化的自我养生养老模式,另一类是社会化的社会养生养老模式。

高端化的自我养生养老模式是指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随着这几年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等条件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越占越大;还有一些富有的人群逐步走入老龄化,他们完全承担得起高端化的自我养生养老包括旅游养生养老、候鸟式养生养老、异地养生养老、乡村田园养生养老等方式,使得差异性养生养老具备了广阔的市场。房地产开发商在有区位优势的地方,相继开发出一些大型的老年社区,规模不等。社区建筑规划专门考虑老人特点,住宅以低层建筑为主;实施严格的人车分流;区内实现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特别对方位感、交通安全、道路畅达均作了强调空间导向性的安排;室内有低按键设置;并提供各种专门为老人服务的配套设施。体现一种不孤独、不依赖、不满足温饱,富于文化内涵,充实、健康的老年生活。目前一些敏锐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金融基金,保险公司,医院等已经介入中高端养生养老产业中。

社会化的社会养生养老模式是指养老的责任并非专属子女,该尽到责任的还包括政府和社会。在当代社会, 社会化养老是保证“老有所养”的最可靠途径, 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欧美发达国家, 社区养老服务是一项社会福利事业, 主要就是由政府投入。近年有一系列的措施,中国政府正在致力于建立普惠式的养老保障体系,在城镇, 为城镇职工建立了一个强制性的“基本养老制度”;2010年, 民政部已制定统一高龄养老津贴制度,全国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享受津贴;民政部也正在进行相关规划, 将在全国社区普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并开展专业护理员的培训工作。政府在养老问题上正在承担更多的责任,社会化的养生养老模式也必将是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孟艳春. 中国养老模式与优化路径探析[M] .《河北学刊》2011年第1期.

[2]穆光宗. 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M]. 北京: 华龄出版社, 2002.

[3]王树新. 中国养老保障研究[M]. 北京: 华龄出版社, 2004.

[4]穆光宗. 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5).

[5]姜向群. 养老转变论: 建立以个人为责任主体的政府帮助的社会化养老方式[J]. 人口研究, 2007(4).

[6]王振耀. 中国养老服务业的现状与前景[EB /OL]. http: / /qzone. qq. com /blog /611968504- - 12611258852.

篇8

关键词:社区养老;人口老龄化;养老对策

基金项目:2015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城市社区养老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丹东市为例”阶段性成果(201511779023);2015年丹东市社科联重点课题:“社区养老模式的实践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2015DDSK020)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6日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15年10月8日消息,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吴玉韶指出,按照预测,2015~2035年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我国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年均增长千万;老年人口比重由15.5%提升至28.7%。2036~2053年老年人口将从4.18亿增加到4.87亿,年均增长380多万;老年人口比重由28.7%提升至34.8%。在此阶段,人口高龄化特征明显,80岁以上高龄人口从0.6亿增加到1.18亿,新增老年人口中逾八成是高龄老年人。在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弱化和养老机构缺乏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把寻求解决老龄化危机的目光集中在了社区养老上。民政部2011年1月31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特别强调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

一、社区养老

(一)社区养老的概念。首先提出“社区”这个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指出,“社区”指一种由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而我国的“社区”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后来被许多学者引用,并逐渐流传下来。到今天,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义多达140种,尽管社会学家对社区的定义各不相同,但他们普遍认为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即社区就是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如同社区的定义类似,不同的学者对于社区养老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梁新颖把社区养老定义为,由社区成立养老服务机构,为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有偿又有效的生活服务。这种社区养老服务可以说既是家庭养老的一种变形,也是社会养老的一种变通。王海燕认为,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具体到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设施、衣食住行上的方便以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实现老年人的自养与自助。史柏年认为,老人社区照顾是指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它是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老人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

对社区养老的定义还有很多,虽然它们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大致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模式;社区养老不是机构养老,而是将社会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显然,社区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为依靠的一种养老方式。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二)社区养老的意义。从世界范围来看,养老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而社会养老又可以再细分为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直以家庭养老为主,传统的大家庭在给予老年人基本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更给予了老年人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慰藉,老年人能够在家庭中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有研究表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推行,传统的城市家庭养老受到来自人口条件、居住条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冲击,在城市,老人家庭出现空巢化。养老机构的收费一般较高,以北京市为例,对生活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城区和乡镇养老机构每月人均入住费分别为817元和600元,而对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乡镇的收费标准为950元左右,城区则高达1,200元,而老年人中绝大多数为中低收入者。除此之外,机构养老因为服务质量差、提供的服务类型单一、忽视对老人的精神照顾等不足而不能满足多数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养老具有地缘上的归属感、参与感,并有心理上的认同,可以及时解决老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可以减轻子女的心理压力和劳动负担。对于社区养老是否具有可行性,宋言奇从经济、社会、操作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认为老龄社区构建具有可行性。

二、我国社区养老研究现状

(一)我国社区养老发展现状。在推进社区养老发展的建设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建设与服务工作,为包括广大老年人的社区居民提供了多种便利服务,使得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服务环境不断改善。2001年民政部下发[2001]145号文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该项计划依靠政府投入、社区参与,决定用全国福利彩票总额的80%建立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2006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2008年2月,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教育部、民政部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要以人为本、依托社区、因地制宜和社会化的方向。

在理论方面,我国已有大量对于社区养老的研究,从中国期刊网最新的检索情况看,在1990~2010年的20年时间里,题目中含有“社区养老”的研究文章共有230篇之多。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利用频度较低,这与他们需要社区服务的期望形成强烈反差。

在实践中,有很多社区养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北京朝阳区街道1998年以来为1,000多户老人安装了呼叫机,使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通过呼叫网络得到送货上门、家务料理及医疗救治等服务。青岛市市南区利用社区服务网络,积极挖掘社区人力物力资源,创造了“社区福利居家养老标准化服务模式”。只需拨通24小时值班的热线电话,就能立即得到自己需要的生活服务。上海2001年启动的“星光计划”,用上海福利彩票的很大份额来支持本地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大改善了社区的硬件设施。目前,据相关报道,北京市65周岁以上老人的“老年优待卡”更换“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工作已经启动,共涉及约160万老人,全市16个区县已经开始老人的信息采集工作,将力争在2016年内完成换卡。“北京通”不仅是一张集养老服务补贴额度账户、金融借记账户、电子现金账户、市政交通一卡通应用于一体的银行卡,也是老人享受各类福利、优待政策的凭证。

(二)我国社区养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资料表明,托老所,18.9%的老人有需要,仅有0.5%的老人得到服务;保健指导,36.8%的老人有需要,仅有9.3%的老人得到服务;家庭病床,42.5%的老人有需要,仅有14.8%的老人得到服务;定期体检,57.8%的老人有需要,仅有7.6%的老人得到服务;应急服务,45.1%的老人有需要,仅有0.7%的老人得到服务。可见,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起步较晚、市场也还不成熟的大环境下,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业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区养老观念落后。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孝”文化的国家,几千年来都推崇“家庭养老”,因此许多老年人甚至其子女对社区养老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对于这个贴合实际的新型养老模式还有待进一步认同和了解。一些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也不足,观念落后,没有积极开展和鼓励相关企业加入到社区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中来。

2、社区养老资金紧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必须得有一定的经费作为基础。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开展社区养老存在着严重的资金不足问题。当前社区养老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支持,渠道过于单一,虽然政府补助在逐渐增加,但是政府的投入毕竟是有限的,对一些设施、设备更新难以到位,所以相对于社区需求来说,它还存在很大缺口;另外,福利彩票和相关的社会募集收入、个人捐赠收入远不能满足社区养老的需求。经费的缺乏导致社区养老服务标准较低、涉及面较窄,这使得该项工作发展较艰难。

3、社区养老人员短缺。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专职人员大多数是小区内的下岗或失业人员,年龄也都集中在50岁左右,他们接受的相关专业性教育或有关老龄人口服务知识的培训相对较少,专业水平较低,因此其所提供的服务难以达到老年人的要求,这对顺利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同时,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人员又由于待遇水平低而不愿意进入社区,这更加重了社区养老专业服务的困难程度。除了专业人员的缺乏以外,我国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也普遍不足。由于志愿者服务是出于居民的互助意识,强调的是自愿性,并且这种志愿服务几乎是无偿的,因此参与的年轻人或是较年轻的老人很少,更有少数地区没有形成志愿者组织,导致顺利开展社区养老助老工作的难度更大。

4、社区养老服务评估与监管不足。建立和健全养老服务评估制度有利于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使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失独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有利于合理配置养老服务的各种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民政部虽然颁布了《民政部关于推进养老服务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但养老服务评估还没有普遍展开,尤其是社区养老评估,这对于缓解服务市场的供需缺口,充分发挥有限的社区服务资源都是不利的。

三、完善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以重视社区养老。社区相关服务组织应该加大社区养老宣传力度,强化社区居民养老意识,使群众能充分认识到发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快社区养老发展进程,努力为社区养老事业做出实际绩效。如北京市昌平区2015年围绕北京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工作精神,大力加强《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普法宣传:开展《条例》“宣传月”活动,通过悬挂《条例》横幅、户外大屏幕播放《昌平报》载文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条例》,营造浓厚的养老氛围。

(二)广开财源,以促进社区养老发展。首先,要加大政府对社区的财政投入和补助,使社区工作人员把主要目光和精力从发展社区第三产业以寻求资金的重负中摆脱出来,从而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如2015年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鱼洞街道南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被纳入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范畴,共获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140万元;其次,通过大众传媒等各种方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社区养老事业建设中;最后,社区对各项资金的使用要保证科学、合理、透明,形成完备合理的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会得到社会和大众的永久支持,从而推动社区工作的持续发展。

(三)广纳贤士,以提升社区养老水平。社区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对社区管理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必须尽快培养一支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队伍。另外,对已有的服务人员要大力加强专业教育,加大专业化的培训力度,努力搞好在职人员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工作。如延吉市为不断加强全市社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和服务水平,2015年7月20日至7月22日,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全市社区养老护理员培训,累计培训时间25小时,来自全市各社区的养老护理员共计73人参加了培训。同时,要充分利用社区周边的资源,积极鼓励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养老的服务中来,因为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服务人员相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可以从不同的侧重点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

(四)加强监管,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应建立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准入、退出和监管制度,促进规范管理、改善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对各有关部门进行监管的机制,确保监管效果。

综上所述,养老问题是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与传统的养老方式相比,社区养老是一种更适合中国传统和国情、更符合老年人意愿的养老服务方式。与此同时,“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的养老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立清等.我国社区养老现状及发展建议[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5.

[2]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化问题探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0.4.

[3]王海燕.发展城市社区养老[J].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学刊,2002.3.

[4]陈元刚等.我国社区养老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9.

[5]陈永生.对我国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6.

[6]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J].河南大学学报,2004.6.

[7]宋言奇.城市老龄社区构建问题三议[J].城市规划汇刊,2004.5.

[8]李敏,王凤娥.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现状、问题及建议[J].百家论坛,2012.4.

[9]张晓文.中国社区养老保障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经济,2008.2.

[10]石胜杰.当前我国社区养老研究中的“七多七少”[J].当代经济,2012.3.

[11]周伟文.城市老年群体生活需求和社区满足能力的现状与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1.4.

[12]王辅贤.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6.

[13]姜玉.浅析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J].劳动保障世界,2013.11.

[14]马永芳,陆航平.浅析城市空巢老人的社区养老现状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04.9.

篇9

老年人的观点

坚决不去养老院

陈大妈:我60岁了,丈夫去世得早,为了儿子,我没有再嫁。可以说是含辛茹苦地一个人把他带大。在儿子身上,我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还好,儿子很孝顺,娶了媳妇后,依然如故,媳妇也挺孝顺。后来他们有了儿子,我也退休了,就在家带孙子。看着孙子一天天长大,我开心得不得了,仿佛看到幼时的儿子。小孙子嘴巴甜,整天念叨着“跟奶奶亲,一辈子和奶奶在一起”等等。听着这些话,我的心里暖融融的。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一代养一代是天经地义的事,赡养就是子女不离左右,如果子女离开老人,就是大逆不道。而且,我非常的“恋”家,丈夫去世后,我对儿子更加依恋了。所以,我不要住什么养老院,想想那地方就觉得孤独和寂寞,有个头痛脑热,还不知有没有人理睬。我觉得养老院是最可怜的人住的地方,家里好端端的人怎么能住到那里去呢?我是坚决不去,也反对儿子跟我讲这方面的事。

喜欢服务好的老年社区

王女士:我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相互照应,感觉很好。我的观点是有条件的老人还是尽量选择居家养老。据我所知,许多地方搞养老调查,一提就是有多少老人愿住老年公寓。其实是把老年公寓和养老院的概念混淆了。住老年公寓,准确地说仍属家庭养老,因为老人熟悉的家庭环境并不会改变。只是把老年家庭集中起来,可得到来自社区全面的服务。大多数老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对这种养老方式更容易接受。但现在许多养老院里都是能活动的老人与患病的、卧床的、痴呆的老人混居。一进养老院就闻到一股浓浓的异味,让人产生一种压抑感。所以,我可以接受老年公寓或老年住宅式养老,却不愿住进养老院。从我们的切身体会来说,有儿女在身边的老人,更希望能开发出一种适合代际居住的老年住宅,再辅以来自社区的全程照料。所以,我希望国家多发展一些符合我国家庭传统养老模式的老年公寓和老年住宅,同时大力建设和完善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为我们的居家养老提供便利。

我选择养老院十分明智

李先生:我今年七十多岁,患有心脏病,原来住房比较吵闹,尽管有老伴照顾,可还是吃不好,睡不着,身体每况愈下。后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住进了养老院。没想到这里环境幽静,娱乐设施齐全,生活上有专人照顾,想吃什么都可以满足要求;医疗也有保障,医生天天查房,有什么事随叫随到。还有许多老人谈天说地,简直是个快乐的小天地。到这里后不久,病就好了许多。两个孩子也都很孝顺,原来非常反对我们去养老院,可看到我们过得开心,也就放心了,还经常到养老院里看望我们呢。其实我觉得,养老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周到,可以在谈心室里倾诉苦恼,在健身房里锻炼身体,在图书室里看书读报;康复科的医生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制订康复计划;音疗室通过音乐活跃老人的心理;这里还有晚霞合唱团,老人家自己作词作曲,自娱自乐;有老人管委会,给老人讲解时事,处理老人纠纷;有老人伙委会,负责伙食安排 ......所以,那些完全可以在家养老的老人到养老院里来,就是因为在这里可以过得更快乐、更幸福。我觉得自己选择养老院十分明智。

年轻人的观点

尊重父母的选择

杨先生 (医生) 让老人生活在温暖家庭里是最大的孝顺。孤寡老人到养老院安度晚年生活无可非议。但是五千年来中国传统是三代同堂或四代、五代同堂的模式,与西方人截然不同。人老了丧失了工作能力,但生活在子孙满堂的欢乐氛围里,就获得了最大的安慰。对生活在远方的老人,不能时时承欢膝下,做子女的心里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异样感觉。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会尽力照顾父母。当然,若父母有其他想法,我也尊重他们的选择。绝不把父母送养老院

崔小姐 (媒体工作者) 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照顾是双向的。小时候,是父母照顾我们。现在,是该我们照顾他们的时候了。但是若你只提供房子及食物给父母,却不给他们精神上的关心和安慰,父母的景况会是怎样的呢?他们只可以说是自己有房子住和有东西吃的乞丐。

我绝对不会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因为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等于子女对父母的否定,否定了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父母亲存在的意义在于有生之年他们对我们的照顾,子女在父母亲的心中,永远都是他们的孩子,能照顾孩子,是父母的意义和价值,即使父母老了,若他们能继续每天看看我们的脸,对他们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是给他们最大的生存价值的肯定。让他们在关心和被肯定之中度过人生最后的一段路程,这才是老人最需要的东西。

最好的方式是社会集中养老

林先生 (教师) 如果养老院的制度和设施比较健全、规范,我会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的。但我会首先考虑并尊重父母的意见,如果父母不愿意去,无论养老院条件多么好,我也不会送。

说实话我认为最好的养老方式是由社会集中养老,即由社会建立必要的机构、设施等,实行规范化的社会养老。目前的养老院有些社会养老的雏形。但现在的养老院一是数量少,再就是运行不规范,且全社会还远未形成去养老院养老的风气。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养老能够产生养老规模效益,有利于降低社会养老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从个人角度来看,老人们在一起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和经历,这样的交流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也可以减少与后代间因“代沟” 引起的磨擦。

理论篇

根据我国的传统习惯和具体情况,民政部确定了我国养老体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民营、社会团体办托老院为辅助的养老保障指导思想。

从以上两代人的叙述可以看出,居家养老仍是当前群众的主导思想,但是,我们不妨看看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的利与弊。

家庭养老的利与弊

家庭养老是当前我国老年人口的赡养主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种方式下,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完全依靠家庭成员的帮助。传统的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为我国的家庭养老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这种养老方式的最大优点是保障时间长,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的保障直到老年人生命的结束。一个人进入老年之后劳动能力逐渐丧失,身体素质逐渐下降,直接导致老年人的经济问题和健康问题。赡养老年人,为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提供帮助是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随着老年人年龄逐渐增长和社会功能的下降,改变了老年人的社会关系,他们的交往范围逐渐缩小,从而容易产生孤独心理、精神焦虑和抑郁的情况,老年人更渴望与家庭成员进行感情交流,在与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老年人感受着亲情和来自家庭的关怀,可以使老年人心情愉快从而产生满足感,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些老年人在健康允许的情况下会协助子女哺育下一代,把精力放在关注隔代子女的成长上,也使他们的精神有所寄托。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家庭养老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家庭规模逐渐缩小,核心家庭出现和人口的流动加剧给照顾老年人带来困难。其次是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下降,对保健和医疗的需求增加,给家庭成员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再次,是承担赡养义务的人既要照顾好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又要从事社会工作和家务劳动,给其工作造成不便,带来更多的压力。最后,老年人与年轻人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上有很大差异,如果不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极易造成矛盾和纠纷。

社会化养老的利与弊

与家庭养老不同,社会化养老是由社会来承担赡养老年人的责任。如建立托老所、养老院,老年公寓等,都是社会化养老的方式。这种养老方式与家庭养老相比更加规范化,有制度作为保证。社会化 养老将所有被赡养的老年人集中到一起生活,扩大了老年人的交往范围。他们的生活习惯相似,共同语言较多,比在家庭里与下一代人更容易相处,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更容易敞开心扉,有利于心理健康。其次,社会化养老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老年人在家中只有生病才去就医,而社会化的养老为老人提供定期的身体检查,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家庭养老相比,社会化的养老不仅注重对老年人的物质赡养,而且注重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如建立老年大学、老年人俱乐部等,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使他们保持年轻的心态。最后,社会化养老可以有效缓解老年人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和压力,使家庭成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和其他事务上。

社会化养老也有许多不足,尽管社会化养老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这种养老方式不利于亲情的沟通,老人不能体验更多来自家庭的关怀,难以消除心理上的孤独感。尤其是中国传统思想“养儿防老”的观念在一般老年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有子女的老人若采取社会化的养老,会产生被子女遗弃的感觉,从而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另外,社会化的养老让老人集中到一起居住,不利于老人个人隐私的保护。

专家观点:变革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必然。随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社会化养老体系的逐步成熟和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人们会逐渐接受并且更加有信心从家庭养老的模式中走出来参与到社会化养老的潮流中去。

资讯篇

选择养老机构注意事项

各取所需 老年人想要住养老机构的原因很多,如体弱多病、生活自理能力差,则要选择医疗条件好、服务周到的养老机构;如因住房紧张或拆迁,则应选择交通便利、离家较近或价格适宜的住宅。如想换一下生活环境,可选择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设施先进、服务上乘的养老机构,甚至不妨夏住北方、冬住南方,饱览祖国山河风光。总之,要根据自身的各种状况,尤其是经济状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老场所。

考察资信 如今,养老机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目前,除民政部门兴办的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外,企业、个人也看好了“白发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老人选择的余地多了,也需擦亮眼睛,“货比三家”。特别在查看养老机构有无民政部门颁发的执业证书,如内设医疗机构,应有批准证书。养老机构一般还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可从收费票据上予以辨认。老人及家属要在服务内容、能力和收费上多考察,认真比较,力求物有所值。

实话实说 选定了养老机构之后,要应邀进行体检,养老机构要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既往病史、脾气秉性及思想情况,老人及家属应当如实相告,以便养老机构心中有数,合理安排房间,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养老机构一般是根据生活自理程度收费,若仅出于这种考虑而不将实情和盘端出,不仅使养老机构工作被动,也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篇10

“家庭养老”仍是主要养老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家乡与工作地、学习地往往高度分离。在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家庭里,一对夫妻将要面临四位甚至更多老人的赡养问题,很多人已无力独立承担老人的所有养老生活。传统的“养儿防老”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

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1%。纯老人家庭(包括独居和有配偶的老年人家庭)迅速增加,“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结构家庭(一对夫妻同时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小孩)逐渐增多,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正面临困境。尽管如此,大多数的老年人还是会选择在家里养老,他们觉得在家里有儿孙陪伴,是很幸福的,家里住着也舒心。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对于解决好老龄化社会中的老有所养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把老人送进养老机构就是不孝吗

身边的很多年轻朋友都表示,将来会选择去养老机构养老,但也有很多中老年人无法接受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亲戚、朋友会笑话,会认为他们不孝顺。

“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就是不孝”的舆论倾向一直在中国社会占据主流。养老问题日益突显的同时,养老机构依然受到冷遇。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现有的养老机构设施使用率相当低,大多数老年公寓、养老院、托老所的入住率只有50%―40%。

现阶段,社会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据调查,目前我国进入此类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0.7%,与发达国家的5%―7%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老年人靠养老金自己养老

在“您未来的养命钱主要靠什么?”的调查中,有58.7%的人回答靠自己的养老金和退休工资,21%的人表示靠自己的存款,还有14.6%的人靠购买养老保险,仅有0.9%的人明确表示会靠儿女。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比较合适的养老方式是自己和社会保障两者组合这种方式,持这个观点的受访者占41.8%;其次是子女赡养和社会保障相结合这种方式,占26.6%;完全依靠社会保障排列第三,为6.5%。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40.6%的人还是将社保养老保险作为首要的养老保障。有37.8%的人打算退保而用其他方式为自己将来的养老提供保障,这种保障依次为:购买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重新抽取部分财产存入银行作为养命钱,等等。

近七成居民愿意接受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指老人住在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承担养老工作或托老服务。

有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城市居民愿意接受社区养老,83.4%的市民认为这种方式可行。在被调查的417位50岁―59岁的“准老人”中,70.4%的人表示愿意选择社区养老。看来,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进一步了解发现,最愿意接受社区养老的人群的核心特点为初高中文化程度、中低或中等收入水平的56岁―55岁的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的经济压力较大,个人积蓄不多,享有社会保障的水平也较低,因此对未来养老问题往往信心不足。而社区养老在收费方面以福利为主,根据老人的生活条件适当交一定的费用,对于生活十分困难的老人则实行无偿服务。因此,这种形式对一些收入水平较低、生活较为拮据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这部分人对社区养老服务寄予更高的希望,是社区养老的主要支持者。

“无围墙敬老院”是社区居家养老的一种方式。即整合区域资源,建立以社会养老机构为主体、以社区老年人福利设施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服务新体系。它的核心是居家养老,让老人不离开所熟悉的亲切的家庭环境,充分利用老年人的住宅资源,实行开放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它具有成本低、服务方式灵活等优点,通过政府扶持、民间组织操办、市场运作,构建起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全覆盖。

“无围墙敬老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养老服务机构,它打破了传统养老院的模式,不设固定场所收养老人,而是采取按需派送服务人员到老人家中从事生活、医疗等诸多服务。

对于绝大多数老年人而言,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尤其是家庭,符合老年人的心理,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种服务模式有一定的条件:老年人居住集中,老年人同质性、认同感比较高(如同一单位),老年人或家庭有一定经济基础,老年人健康状况相对较好。服务定位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和简单的生活护理。这种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是家庭养老功能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

一个理想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应该是入户的社区网络(热线)服务+上门照料服务+日托服务+全托服务+活动中心服务。

青年“以钱买房”,老年“以房换钱”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又叫“倒按揭”是指人们在年轻时为买房按揭多年,到老了再把房产抵押,按月领钱用于养老,辞世后住房由金融或保险机构收回还贷。“倒按揭”对于拥有房产但缺乏其他收入来源的老年人来说,它提供了一种“以房养老”的方式。“倒按揭”还有一种新加坡模式60岁以上的老年人把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时产权由这些机构处理,“剩余价值”(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交给其继承人。

租赁式老年社区也是一种“以房养老”方式,就是把一个定位为给老人居住和使用的大社区,拿出来出租给一些老人(男性必须在60周岁以上,女性必须在55周岁以上)。租赁者既可以每月付租金,也可以终身租赁。如果提前离开或身故,返还余额。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以房养老”模式,不鼓励老年人用养老金支付公寓租金,而是鼓励老年人将市中心的房子出租,然后入住老年公寓,和同龄的亲朋好友一起安享晚年。

目前能接受“以房养老”的可能只有极少部分家庭,主要是观念问题。因为中国人习惯将财产留给子女,而且许多老人已退休多年,对于靠一份养老金维持生活并无不满。如果将住房抵押,子女很可能就不肯照顾他们了,很多老人不愿放弃亲情和关爱来换取现金。但也有一些都市里的老人开始接受以房产为经济支撑的养老方式。

此外,“以房养老”还有个好处,就是它将使两代人的代际关系,从目前的这种“过度依赖”向各自的自立自强趋近。父母用自己的住房为自己养老,不仅给子女减轻了经济负担,还避免子女躺在父母的遗产上过舒心日子。今后,由老人房产引发的家庭纠纷也将大大减少。

提早为自己制定养老计划

在市场经济、城市化和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一个现实和未来的老年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养老方式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