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教育的核心素养

篇1

>> 走进核心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 培养信息素养,走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 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核心” 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探析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若干问题的认识 走进VAIO的核心 发中旬教育研究绪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实施 对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 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特征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浅探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技校语文教学中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探析 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现状提高对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徐朔. 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8):11-14.

[5]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蔡清田.“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B01).

[8]张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8(7):68-71.

[9]蒋乃平. 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10]成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9-96.

[11]许亚琼. 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 职教论坛,2010(25):15-18.

[12]黄济,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2.

[13]刘宇文. 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05(9):40-45.

[14]扈中平.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4.

[15]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3):88-93.

[16]唐林伟.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08(11):12-13.

[17]陈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5-7.

[18]柳夕浪.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 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篇2

1.1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人才高消费的挑战

高校毕业生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资源。当前“蓝领工作白领化”等人才高消费现象已严重冲击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作秩序,其关键原因是近几年人才市场出现供求失衡的状况。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因产业结构大调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冲击,这些外部因素加在一起,使毕业生的择业环境大不如前。

1.2就业市场的规范有序对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和无序的挑战

近几年来,多数用人单位在每年的 3月份、11月份就开始向毕业生传递招聘信息,诱惑力很大。规范就业市场的实质性问题在于市场服务是否规范化和是否为有序竞争。比如,一些从事就业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够专业,没有经验,对学校、求职者造成误导,使其浪费了大量求职时间。

1.3就业结构多样性向人才培养单一性的挑战

就业结构的多样化是大众时代的基本特征,而目前毕业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模式的单一性和应用型人才的低层次性与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多样性和高层次性之间的矛盾。结构性就业矛盾的突出表现形式是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是产业升级对人才品种规格单一性现状的挑战。

1.4市场需求导向对学科分类导向的挑战

人才培养究竟是以学科分类为导向还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证实和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传统的就业指导将难以缓解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和矛盾。这就要求高校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具有科技创新与就业能力的个体与群体,倡导和发挥新时期创业精神,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

2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现状

2.1 参与科技创新人数少

2011年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加的高校仅109所,参与的大学生也是凤毛麟角。虽然大赛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但实际上,更多高校只把此作为一个口号,大部分大学生并未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其中。

2.2 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目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在部分全国重点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发展势头较好,但一些地方院校和民办高校进展比较缓慢,多数是依靠大学生推动教师帮助科技创新,而不是教师主动去带动学生。究其原因,缺乏教师指导是一个重要方面。

2.3资金和物质支持匮乏

大学生是消费者,不可能对项目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自然科学和科技发明领域的创新,投入大、风险高、见效慢,使得大学生“敬而远之”,往往只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创新。

2.4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教师缺乏主动性主要是辅导学生没有纳入其工作考核之中;科技创新活动一般仅限于个别部门小打小闹,未形成部门间的配合机制;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管理也未纳入学术活动之中,缺乏专门的学术机构指导,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推进困难。

3创新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及就业的影响

当今在科技领域有作为的科学家也源于大学生时代的良好教育,其中就包括创新素质培养。从大学生现实情况来看,也需要开展创新素质培养。一方面,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没有从国家发展战略、个人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创新;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个体自身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

4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4.1开展就业教育,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

在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中,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就业。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危机感,就必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培养独立自主、求新求变的创造性思维;善于质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以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能取得成功和长足发展。

4.2优化校园环境,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

优化创新环境,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学校需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提供发展平台和空间。另一方面,可利用现有校园环境资源的熏陶、渲染、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优化教师队伍,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高校教师是科技进步的带头人,在科技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因此,对高校而言,要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大学生,就必须配备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首先,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备获取和加工创新信息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其次,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发现或启发式教学,启发、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再次,要民主平等地听取学生意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语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理念层面,也涉及实践层面。需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统筹规划,多方努力,融会贯通,方可有所进益。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增强其战略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克服困难,形成长效机制,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谷晓丹.浅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创新能力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30-31.

[2]程新平.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7):179-180.

[3]钟一彪.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75-77.

篇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具有现代海洋工程基础知识、海洋装备设计基本技能和计算机语言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的联合指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许多不定因素。尽管很多学者从20世纪初就意识到海洋资源的开发是解决人口、空间和资源压力的最有效手段,但系统的海洋学科建设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才出现于一些大学内,因此,海洋工程与技术教育相对其他学科来时是一个很新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油气资源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海洋结构物也从固定的导管架平台向深海的浮式半潜、张力腿和Spar平台发展,海洋结构物从单一功能的固定式结构物到多功能为一体的超大型弹性结构物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培养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亟待解决。

一、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1.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海洋工程的项目投资一般比较大,涉及范围和企业广泛,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群体性。然而,目前高校大范围的工程实践都是以某课程为核心,没有在总体的培养方案框架和教学大纲下定为各实践环节的功能作用,阻止了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另外学生多,实验设备少,实践场所容量小,导致多数同学都是看着老师将实验做完,用笔记下完整的操作过程而不能进行实际的上手操作。最后,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在相关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导致教师自身能力落后。

2.改进措施。由于我国的海洋工程发展起步较晚,现有国内海工高校、企业和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参考国外先进海洋工程装备与系统的建造经验,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优势与专业地位。结合海洋工程高校现状、企业特点和学生老师队伍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提升学生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①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积极组织与开展相关教师及知名海洋工程企业编写以工程为背景、以功能为目标的海洋工程模型试验教材,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总体功能,围绕海洋工程结构物及系统装备最新的响应原型试验,更新目前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具体建设措施包括:a.开展以“海洋工程试验、海工企业实习和海洋结构物设计”三要素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块。第一子模块的课程为海洋工程认识实习、海洋工程结构与制图、海洋平台生产设计和海洋平台结构设计,该部分课程将安排到南通中远船务、上海外高桥和沪东中华造船等海工企业进行学习,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描述海洋工程结构与设备的功能要求、内部结构;第二模块课程为船舶静力学、船体结构静力学及海洋环境载荷,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海洋平台的钢材料性能、结构建模方式及平台响应分析方法;第三模块为海洋工程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这部分内容已被安排到具有专门的海洋工程培训机构的南通中远船务和海门招商局重工,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与实践海洋工程项目分析设计、施工组织、质量检测和设计方法。b.建立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块。第一子模块任务为保住学生了解海洋工程试验试验教学的意义以及其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了解海洋水池试验和水槽试验的具体规章制度,掌握一些设备如造波机、浪高仪和数据采集仪等操作方法,熟悉整个海洋工程试验过程;第二个子模块帮助学生掌握海洋工程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对造波机、浪高仪等设备的造作能力,帮助学生验证一些有价值的波浪理论,并从实验中观察一些奇特现象,以补充理论的不足;第三个子模块帮助学生掌握试验中数据采集方法和判断数据是否正确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海洋结构响应测试方法,完成整个海洋工程的实验方案设计。c.建立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实习模块。其中认识实习的时间大约为10天,由基础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校内教师和校外聘请指导教师相结合,采用讲座、录像与现场参观等方式给学生指导;生产实习时间大约为半个月,主要由校外企业老师带学生进行实地现场观摩整个海洋平台托航、布置和安装等过程,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海洋平台设计任务。②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的海洋工程水槽和水池模型试验教学模式是针对过去的视频化或观摩化教学,主要包括三种开放类型:第一类型为实验的场地和测试设备开放;第二类为实验时间开放,允许学生课余时间与老师联系后进入实验室操作;第三类为模型试验类别开放,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已将本专业模型试验分为波浪模拟实验、结构水动力性能测试实验以及结构强度测试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灵活选取。③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与老师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的一种主管能力,其来自于经验而付之于实践。结合海洋工程发展的现状、海工企业工作内容和教师队伍的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请进来、走出去方法,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a.聘请校外高校、研究所和海工企?I专家来院给青年教师进行有关的海洋工程知识培训,及时更新老师自身固有的设计思维,符合海洋工程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过程中,江苏科技大学专门组织4名教师进入到南通中远船务和海门招商局重工协助完成学生的设计任务,实行校内学科导师和校外工程导师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b.深入国外海洋名校和海洋工程企业,进行访问交流和工程实践。海洋工程实践能力来源于海洋工程实践锻炼,面向各种实际海洋平台设计和生产等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和体会。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始终将国内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和杰出人才培育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来做,抓住我国海洋战略发展的机遇,定期将校内优秀青年老师送往国外知名海洋工程类高校进行交流与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并派送教师去相关企业进行实训,实时了解海洋工程发展的动态,最后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海洋工程类会议以及撰写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海洋工程领军人才而努力。

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创新创业素质关系着学生以后从事海洋工程事业的思维模式,是海洋工程教学改革的主题之一。主要措施如下。

1.开设海洋结构物概念模型设计,结构分析,材料特性等创新教学实验,增设海洋浮式结构物的创新型概念模型制作和概念模型在流场中的水动力实验。

2.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院级和校级课外竞赛活动,并鼓励创新性好的设计参加全国航行器大赛及创新杯大赛,与校外专家交流,增加学习海燕工程的兴趣,提高实践意识。

3.尽量将实际工程的物理现象用基本的数学语言和模型给学生描述,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基本波浪理论、结构力学和数理方程等理论知识思考和解释海洋工程中的物理现象,进一步探索其中有意义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建立

作者简介:梁小英(1979-),女,汉族,陕西岐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材料及结构检测、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白旭辉(1980-),男,汉族,陕西岐山人,讲师,学士,研究方向:现代职业教育管理

1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需求一定数量的懂设计、技术过硬、懂管理的人才。当下,职业教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随着中国经济体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中国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大,提出了力争到2020年建成“适应需求、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但企业出现“用工荒”、高薪难觅有经验、懂技术的专业人才,而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大量毕业生“就业难”。反映出技术性人才供需不对口的矛盾:现代企业要求员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过强的岗位责任心、够用的专业知识、先进的管理意识、快速有效的职业行动能力;但现阶段的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此类需求。

2职业教育目标

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被培养人的必要知识、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及在某一岗位领域的实践分析及创造、创新能力。

3建立多元化、全方位适合职业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内容及方式对教育活动具有导向性,从高考命题趋势对基础教育的导向性可见一斑。在短短几年的职业教育中,将一个习惯接受被动传统教育的学生培养为一个能快速适应现代化岗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利用考核评价的导向性,建立针对岗位工作的多元化、全方位的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有力保障。

3.1引入企业、行业专家制定考核评价标准;以企业、行业岗位标准建立专业及课程评价体系

国内职业教育已基本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相对应的改革目标。可进一步通过将考核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对接、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职业岗位证书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目标明确的职业教育考体系。

3.2打造由教师、企业人员、行业专家组成的考核团队

在考核方法上打破教师监考、学生答卷的传统模式。将企业人员、行业专家引入考场,与教师一起组成针对于岗位核心技能、知识、素养的考核团队。

3.3注重综合职业素养考核评价

有效的、成功的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短期技工、技术培训的区别即在于职业素养和职业创造力、创新力的培养。职业素养即胜任或成功驾驭某一领域工作的综合素质。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身体状况等方面。职业素养低下的职业者不可能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也是目前“德国制造”畅销世界、“中国制造”被人质疑的主要原因。在职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和相应考核评价职业综合素养评价。是我国职业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

3.4注重技能考核、不将技能考核流于形式

注重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显著特点,所以技能的培养和考核是职业教育机构考核评价的重点,职业院校可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再现岗位工作场景、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接受实战考核评价。

3.5将先进企业管理制度和理念纳入教学及考核

有效的企业管理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大范围推广的“6S”管理理念、IBM的“七C”管理制度、西门子的“自我革命”理念等等,都帮助企业迅速发展崛起。职业院校学生必须对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理念有所了解。在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中也应体现。

3.6将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过关性”考核有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多次侧重点、形式多样的“过程性”考核、可有效提高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通过多次“过程性”考核成绩的综合评价作为学生的课程的最终成绩、更加科学公正、可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素养的全面考核。对核心技能,可采用“过关式”考核评价方式。“不过关”不能及格、“不过关”不能毕业。为毕业生过硬的专业技能保驾护航。

3.7注重考核后的补漏、提高教育

职业教育末期,通过综合分析学生成绩、发现个体的职业素养短板、有针对性的进行补漏、提高教育、再通过“过关式”考核评价,保证毕业生合格毕业。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不仅需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技能水平,而且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选择不同考核方式,充分挖掘个人优势,同时注重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体现“高教性”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1(6).

[2]美DianeHart.真实性评价教师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马越,虞未章,谢梅英,徐晶.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39.

[4]张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浅析[J].科技与生活,2010(23).

[5]职业教育的思想渊源[N/OL],百度百科.

[6]鹿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22).

[7]陈长幸,盘明英.中外高等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比较分析[J].法制与经济,2009(3).

[8]李淑娟.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1).

[9]张磊.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析,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04第三次专题研讨会交流文稿.

[10]甘宏,潘丹.促进高职教育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探讨[J].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11]孙帮华,张源淳.高职高专考试考核方式改革之探索[J].价值工程,2012(2).

篇5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教学改革;公共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38(2013)02-0094-03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与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加大,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核心能力及可持续发展备受社会关注。近两年来,在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思路。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高职公共课程教学面对的难题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经济的转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也面临系列新问题。

1.为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求,应树立怎样的公共课程教育教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学生个体的职业能力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专业学习以及与普通教育沟通衔接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有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难以突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束缚,教育教学模式还不适应职业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尚未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经济转型,尚未形成体现终身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理念。

2.如何构建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传统高职公共课程教学片面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脱节,难以适应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3. 怎样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均衡发展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因职业核心能力欠佳出现系列问题,这对高职公共课程如何通过实际教学来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4. 如何将公共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落到实处

当前存在将素质教育等同于思政教育;将素质教育理解为零散的文科知识的补充;将素质教育理解为应试教育的新增内容;将素质教育诠释为专业教育的附属等诸多误区[1]。

许多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及职业素养较差,具体表现为知识面狭窄,难以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工作态度表现欠佳等。高职毕业生的素质问题受到社会、行业及企业的关注,2012年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此问题较为突出。

5.怎样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

高职院校的教学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虽已初步形成,但是在公共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如:信息平台建设、数字化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应用等相对滞后,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空间的拓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对策研究

通过构建适应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现代高职公共课课程体系,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助推学生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程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1.更新职业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明确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促进全面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重视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逐步成才。

应以职业劳动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把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融入到公共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动手实践,确保课程设计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

2.以提升能力和素质为目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公共课程体系

在结合专业、企业和行业实需求的基础上,应开展面向不同专业群的课程标准研讨、修订与完善工作;进行服务专业(群),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兼顾衔接,遵循学生认知和成长规律的公共课程整体设计。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的高职公共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开设的公共课程不仅仅是学科的叠加,而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高职公共课程应构建涵盖基础教育+工具教育+职业核心能力教育+素质教育四项功能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运用模块化课程内容和先进的教学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

3.加强教学队伍建设,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

为适应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形势,切实落实服务职业、服务专业和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应打破学科及专业界限,组建具有实践共同体特点的跨专业教学团队。

4.以服务专业为宗旨,进行教学模式创新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需要,改变公共课与专业课教学割裂、脱节的现状,打破学科界限,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评价、实训基地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将公共课程与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5.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不同专业群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展教学,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法,做到教学做合一。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与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典型工作任务紧密联系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6.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手段改革

推进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为教师创造更优化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建便捷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拓展学习空间,帮助他们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运用公共课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高职公共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应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国家教育部、相关行业、企业及教学主管部门的管理文件、课程标准等教学管理资源库;第二,与课程相关的学术论文、学术会议资料,相关的图书、期刊、报纸资料,专利文献资料的课程文献库;第三,教材、电子教案、教学案例、视频等教学素材库;第四,课程试题库;第五,自主学习资源库[2]。

7.采用动态全方位素质考评机制

对课程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将片面的试卷测试扩展到对学生的品质、态度、素养等全面考核,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考核评价方式上,应注重过程考核、能力考核和多元化评价机制的运用。

8.关注与中、高层次教育的有机衔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形成完善的各种教育层次间的沟通衔接机制。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公共课程教学必需重视与中职、专升本考试及本科其他教育层次的有机衔接,以提升学生的发展空间。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于高职院校公共课程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新的挑战,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这将是一次彻底而系统的教学改革,从而发挥公共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一、高职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素质教育长期不受重视

由于高职学校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缺乏应有的重视,一些高职学校领导的观念中,高职学校的教学核心是专业课,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是因为国家有规定才不得不开,所以在一些高职学校,职业教学课程可以说并没有实际建立起来。在一些转制的学校中,不少学校采取削减职业教学课时,变相取消职业教学课的做法。同时一些高职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也缺少敬业精神,对自我职业素质缺少足够深的认识,很多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可以在工作以后再培养。这在高职学生的择业观上能够清晰地表现出来,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对所提供的工作岗位的工资待遇极为关注,要求在大城市、薪资丰厚的单位工作,而不顾激烈竞争的就业现实。即便在学习生涯的工作中,很多年轻人敬业精神也不够,奉献意识完全弱化,特别强调工作的报酬,并将二者置于同等位置,导致很多工作影响大局。很多学生有成就事业的愿望,但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功利主义倾向过于明显。这就是职业课教育失败的例证。一些高职学校开设了职业教学课,但教学中还没有体现出高职职业的应有特色,许多章节只是一些名称,实际内容空洞,都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建设。其严重后果会危及整个社会,不负责任的任意妄为,生产的产品必定会降低质量,甚至会危害生命。

(二)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守旧

职业教育的内容不局限于以教材为核心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思想意识的塑造培养,贯彻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守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很多学校采用的教材知识陈旧。目前,很多特殊学校仍然采用十几年前的教材,存在严重滞后性。同时,一些学校过度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今后踏入社会的情况,导致他们在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欠缺。可见,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与今后发展需求存在矛盾,难以满足今后的发展需要。同时,教育学校过度重视灌输书本知识,难以达到切实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进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2)教学偏理论不利于开展实践。在本次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校都过度强调职业知识,不利于展开实践。

(三)重技能、轻素养

高职学校教学观念较为滞后,过度侧重技能教学,忽视职业素养培养,尚未到行为规范上,只是停留在口头教育上。很多高职学校的领导往往只重视教学一些行业技能,过度追求该校的就业率,进而难以意识到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部分教师观念上存在严重偏差,认为职业素养培养是无实际意义的,可有可无,甚至不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这种放松要求的行为在客观上不利于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本身对职业教育的不重视,更不要提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素养教育了。高职学校对自身的定位还不够明确,学校结构布局也不很合理,导致一些高职学校难以发展。

二、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养培育的融合策略

(一)加强职业素质培育意识

1.提高职业教师素质修养。很多学生受老师影响巨大,不是课程的影响,而是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教师这一重要的载体,教师扮演着知识的传播者、引导者。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师队伍中,既要有专门的职业老师,又要有专业老师、思想政治辅导老师、行政工作人员等,并开展适当的宣传讲座,让企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对高职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开展技能宣讲,另外,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实操培训,让高职学生走进企业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高职学生充分接触、了解生产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觉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性格、观念、思想等各方面一个让学生信服的老师的影响效果十分巨大,这完全不是课堂学科教育所能达到的。而老师对学生的规劝,又不如老师对其他与学生没有利害冲突的第三者的评价议论,在效果上来的深。

2.更新理念。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目的,彻底改革传统教学观念和手段,探寻多样化的职业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关心学生素质发展。在职业教育中要正确处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根据学生的不同思想,因材施教,提高职业课教学效果。通过设计职业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发展,根据不同个性让学生发挥不同特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职业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素质发展为重点,实现职业教学的价值。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重视维护学生间的友好关系。

(二)构建校园文化融入职业素养培育

由于受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职业教育脱离了实际生活,难以实现理想的职业目标。因此,学校可通过一些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进行职业教学,把职业渗透到其中,有利于实现提高校园生活中的职业教育,进而提高职业的有效性。

(三)优化职业素质培育的课程体系

不同的高等职业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条件研究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工作,把职业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中国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往往搞一刀切时会影响个别地方学校的教学秩序,不搞一刀切,很多学校就会以形式主义拖延时间来应付国家政策。针对国内的中等职业教育条件,适当加大评论赏析类课程可以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方法,通过对其他事件的讨论来交流思想,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思想,可谓一举两得。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新型职业素养培育方式

1.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实践表明,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学习条件和学习途径,在职业实践教学中,企业可通过自身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让高职学生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实训锻炼,加强意志和道德品质、纪律观念,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流程,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的职业工作变得更加具体,渠道更加广阔,高职院校要将企业充分融入职业教学,并加强实训,深入挖掘职业教学资源,让高职学生充分了解职业的重要性,从而得到综合素养的提高。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和企业要联手进行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使课程能够更贴近育人目标和育人要求。高职院校要将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入职业教育教学中,为学校工作增添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和企业共同进行职业课程的开发,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宗旨融入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重视质量、重视服务等,在职业教育启发中知道团队合作与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校企共同开发的职业课程要注重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让高职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企业制度及作风,能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尽早转变角色,适应企业环境和工作岗位。校企双方在共同开发职业课程的同时,要将各自的优势充分融入其中,并最大限度地将企业规范、企业标准管理等纳入学校的实训课程内,在实训中营造企业运营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种实践环境中感受到企业管理制度的约束和企业优秀文化,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校企合作中,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有组织领导的支撑。所以,高职职业工作应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校企合作的职业工作指导。工作指导委员会要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积极统筹,充分利用政府组织的优势、公共管理优势,将高职学校教学与企业文化两项资源有效结合起来,确定职业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以便职业教学工作指导能够顺利开展。另外,企业和高职院校要协同建立校企政党,完善职业管理体制,发挥校企政党领导的统筹、决策作用,保障校企合作职业工作能够得到贯彻实施。

篇7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班级管理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1.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目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具备过硬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更需要适应畜牧兽医行业需要,能生产、懂经营、会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较强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敬业乐业、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中高级人才。

1.2中职畜牧专业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规范、职业技能、职业心态五个方面。畜牧兽医专业中职生职业素养可以被概括为两大类,一是畜牧兽医企业员工的“品德”——隐性部分,即行为习惯、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二是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工作的“才能”——显性部分,即沟通协调、专业知识、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其中品德是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构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形成企业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品德的高低往往被企业视为能否成为一个合格员工的首要条件,因此是基础,而才能则是中职生最终能否成为一个优秀员工的保证。二者共同构成了中职生必修的职业素养。

2中职畜牧专业学生班级管理特点

2.1中职学生特点

现在就读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一般是“95后”或“00后”,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有部分单亲,父母在外工作,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如沉迷于手机、网络世界,厌学现象较为普遍,缺乏组织观念和时间管理观念;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工作责任心不强;自卑,叛逆心理较重,沟通合作意识不强;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奉献精神不足;抗挫折和职业认同意识差。

2.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管理特点

当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由于受社会不同理解,招生困难、师资队伍不齐、教学设施有限等客观因素的困扰,往往仅注重于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重视不够。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主任,为应付学校对班级的考核,过分注重安全、纪律的管理,以致忽略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不够,毕业后适应岗位能力不强,很大一部分毕业学生不能适应职场,工作两三个月就改换工作。

3中职畜牧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3.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

在学校、行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共同构建围绕畜牧兽医行业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为中心的职业素质教育。探索编写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校本教材,将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融入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其内容包括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新生人学教育、毕业生成长经历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讲座和团队拓展训练)、职业道德教育(企业安全教育、企业人职培训、质量体系培训及过程优化意识、环保意识、职业角色意识训练)、职业能力教育(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顶岗实习)。其中,职业意识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源泉,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根本,职业能力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

3.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与方法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模式。荣昌区职教中心畜牧兽医专业依托荣昌县“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职场环境优势,根据职业素质养成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以校企融合为桥梁构建“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形成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完整阶梯。遵循职业教育五个对接要求,依据职业素质养成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认识一训练一巩固一内化),制定职业素养培养内容,采用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分阶段逐级实施。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企业化管理。在学校,学生以班为单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纪律、活动等都与班级分不开,他们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受班级的管理的影响。在实施“阶段式”工学交替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中,班级企业化管理是促进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环节。班级企业化管理,就是把班级作为一个企业来运行管理,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引进课堂”。一个班就是一个企业,有自己的企业化名称(如诚品人才培育班、日泉班、铁骑班等)、企业管理机构、班级企业文化建设。并将企业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渗透到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之中,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等的培养,贯穿于学习知识、培养技能之中。3)构建企业化评价方案。要使“阶段式”工学交替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达到良好的效果,构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方案就相当重要。依据“8S”企业化管理(整理、整顿、清理、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参考企业的评价方法,结合班级实际,制定部门员工量化考核方案,多方参与,从德(工作态度、服从、积极参与活动、团结协作等)、能(参加学校社团活动、担任班团、学生会干部、课堂表现、劳动、实训等)、勤(出勤)、绩(作业、考试成绩、技能比赛、活动获奖等)四个方面考核学生员工,形成“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评奖、期汇总评奖”常规管理机制,评出“周员工标兵”“月星级员工”“学期明星员工”。

4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效果反馈

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畜牧兽医专业从实施“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以来,学生的岗位能力(如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得到提升,特别是职业道德意识、服务意识、服从意识、沟通协作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发展。畜牧兽医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学生中担任学生会干部、社团干部人数显著增多,参加各类活动积极性增强,学生活动得奖人数增多、班级凝集力增强,有效促进了班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J].速读•下旬,2014(08).

[2]陈淑娴.浅谈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J].品牌,2015(03).

[3]于金声.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学园,2014(34).

[4]陆希悦.如何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考试周刊,2014(93).

[5]刘伟.论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04).

篇8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已步入内涵式和规范化发展轨道。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教育核心问题,近年来从国务院到各级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职业院校都分别提出了相关目标与要求,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与实践。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务院颁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5年,教育部颁布《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同年,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这些都是指导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以不方式提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中高职衔接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构建教学标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目标和要求。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各类职业院校也积极响应,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就广东省而言,自2010年开始实行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探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科学模式,旅游管理专业是其中试点专业之一。随后,连续启动两批共20多个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前几年,教育部职成司组织高职高专教指委会研究制订了一批专业教学标准,为我国教学标准的研制开创了先河。然而,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国职教领域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相对薄弱。如果这些工作长期滞后,不利于职业教育理论成果的丰富及理论体系的完善,也不利于我国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深入,制约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可见,从规模化扩展到内涵式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规律,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和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建立和健全以专业教学标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深入全面地、系统地探索。

(二)研究意义拓展职业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丰富职业教育理论体系。通过对已有相关成果的综述,以终身教育理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为指导,以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律为依据,通过对“中高职衔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能力分析—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概念、理论及其内在关系的解读,探讨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方法技术,构建出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及相关制度。从而,拓展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一定程度上丰富现代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为政府决策及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提升旅游专业建设水平。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与实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完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一方面,通过中高职课程结构的整体化设计和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标准的开发,实现旅游专业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是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的必备文件,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把能力核心、系统培养、中高职衔接、第三方评价等职业教育理念落实到专业建设中,能有效促进本专业的内涵式发展,推动更多、更高水平的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更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和示范专业。而且,本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开发技术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专业,带动相应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社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大多数省市已普遍开展,但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指导等因素,本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状况并不尽人意,培养质量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中高职衔接教育改革和人才供给。研究并有效实施本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等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有助于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高,促进本专业人才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而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供给又将有效促进本区域社会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会议研讨、案例研究等方法,以人才需求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为逻辑起点,学习借鉴英国的先进理念与经验,依据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内在要求,由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协同合作,按照理论分析—实地调研—交流讨论—试点应用—反馈完善等流程开展研究。技术线路见图1。

三、研究内容与主要成果

通过对中高职旅游专业人才供求的全面分析,学习和借鉴英国职业教育标准开发经验与技术,开发具有中国(广东)特色的旅游职业能力标准、中高职衔接旅游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初步建立体现广东特色、满足国家需求、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一)中高职衔接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类型,它以就业为导向。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本项目首先通过广东省内的中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如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在校生学习状况、毕业生就业等情况的分析,掌握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给状况;通过对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及旅游行业(主要是旅行社行业)人才需求特征的深入调研,全面分析技术技能型旅游专业人才需求状况。通过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分析,发掘供需矛盾,找出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缺失标准开发是关键问题之一)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对策。

(二)英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及其借鉴英国是世界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素以科学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公平合理的课程评价模式而闻名。深入剖析英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学习借鉴其职业教育标准开发机制和开发技术以及英国的旅游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为我国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借鉴。

(三)旅游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分析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中一项关键性工作,也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主要成果和特色所在。根据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及其工作任务和职责,分析其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建立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模块库,构建本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标准库,为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和课程开发确立科学依据。

(四)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一方面,从理论上探讨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的内涵、要求及开发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在旅游管理职业能力标准构建的基础上,按照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解构和重构,建立本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开发本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内容应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条件、教学组织与实施件等),制定三二分段培养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转段考核方案,并经项目试点单位实施、反馈和完善。

(五)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根据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编制本专业课程标准,明确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的内涵、表述格式、具体内容及课程开发思路方法等要素,尤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衔接和课程标准的规范性及可操作性。并具体制定本专业中职学段和高职学段所有核心课程标准,并对其他非核心课程标准也给出编制思路。

(六)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考核评价标准的的探索考核评价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中最为薄弱的部分,本项目根据中高职衔接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引入第三方评价等先进理念,制定旅游类专业三二分段转段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建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形成性课程评价标准及实施方案,建立基于第三方评价机制的专业建设评估方案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四、结论与讨论

篇9

关键词:农村高教自考;发展思路;策略;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09-04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新农村建设中最为迫切,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教育,别无他径。根据当前我国农民经济收入低、文化素质基础弱、应用技术需求强、学习时间分散等特点,笔者认为,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费用低等特点的高教自学考试是最适合的教育形式。目前,我国的高教自学考试仍存在许多问题限制着其服务新农村建设功能的发挥,如以高等学历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农民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传统学科为依据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农民对应用技能性知识和综合性知识的需求、传统的考试形式难以与农民的学习特点相契合等。因此,在正确认识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新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农村高教自学考试的改革之道,不仅是高教自学考试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

一、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新教育需求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培育意味着农民基本素养的提升,意味着“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意味着个体化、简单化农业发展模式向规模化、市场化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将产生以下新的教育需求。

(一)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提高所产生的教育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严重不足,不仅缺乏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更缺乏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这造成了农村人口以低级劳动力为主体,低素质人口中有90%在农村的现状。虽然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和各地政府新型农民培育、培训项目的启动,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仍是制约新型农民成长的关键因素——由于文化素质低,农民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少,接受现代生产技术和知识的欲望也不高,这严重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同时也增强了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加强农民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不仅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更是新型农民形成的重要前提。那么,农民的文化素养应提高到什么程度呢,换言之,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提升所产生的具体教育需求是什么呢?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了提升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以下两方面教育需求应予以优先满足:第一,根据“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高中文化的约占16.8%”的现状,应优先促进农民初、高中文化知识的普及,将农民受教育程度提升为10-12年,为新型农民的成长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第二,新农村建设过程其实质就是农村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过程,因此,针对农民信息处理能力弱的现状,应优先加强农民的信息技术知识普及,以提升农民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储备人才。

(二)农民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所产生的教育需求

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种新型农民将彻底颠覆传统的“农民”定义,将“农民”由一种身份转变为一种职业,而培育“职业农民”就必须走农业专业化道路,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具体而言,除了种养大户,涉农职业主要包括以下六种类型:一是种植业服务人员,主要包括植保防疫员、植保信息员、测土配方员、种子代销员、化肥农药经销员等,以及经济作物的有偿技术服务员(例如,果树剪枝员、温室栽培指导员、小蚕共育员、果品收贮运输员等);二是养殖业服务人员,主要包括畜禽繁殖员、畜禽常见病诊治医生、饲料营销员、兽药经销员、水产养殖指导员、水生动物病害防疫员、海洋渔业船员、内陆渔业船员等;三是动物卫生管理人员,主要包括动物疫情信息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四是农机服务人员,主要包括农机驾驶操作员、农机维修销售员、农机管理技术员等;五是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产业化职业经理人、农村土地流转评估员(土地纠纷仲裁员、土地协调员)、农村土地规划员、村级物业管理员、村干部、农村会计(村会计和专业合作社会计)、沼气工和物管员、农村经纪人等;六是涉农企业及乡村旅游用工,主要包括种子公司、各类园艺公司、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大型畜禽水产养殖场、农产品贮藏和流通企业、乡村农家旅游及其他农业公司的技术工人,包括制种工、育苗工、饲养员、乡村旅游服务员等。以上这些类型的涉农职业均需要接受专业化的职业培训,才能有效地促进农业专业化与现代化的实现,因此,“职业农民”的专业化培训需求空前旺盛。

(三)农民创业所产生的教育需求

农民创业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它不仅是促进新型农民成长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十分重视对农民创业的扶持,采取了诸如改善农民创业政策环境、构建农民创业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体系、搭建农民创业平台、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加强农民创业培训、拓宽农民创业的路子和扶持创业项目等措施。但不能忽视的是,我国农民创业仍面临很多的困境,其中,受教育程度低、职业训练少、专门的创业知识缺乏等知识因素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如某项“农民的创业动机、需求及其扶持”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民创业扶持不能仅限于资金和信息的扶持,还要注意提升农民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能力、创业后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市场拓展能力,以能力提升增强农民创业的信心,激发农民的创业意愿;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民抵御创业风险的能力,推进农民创业后的事业发展”。可见,无论是为了鼓励农民创业,还是为了扶持农民创业,均需要以大力提升农民的综合性创业素质为前提,这就促进了对有别于基础文化提升、职业培训的以农民创业为核心的教育与培训的需求的产生。

二、农村高教自考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

根据我国的农村教育现状和新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农村高教自考应不断扩展文化服务功能,形成以非学历教育为主、以新型农民职业培训为核心的发展思路,才能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教育需求。

(一)以非学历教育为主,满足农民的个性化文化需求

当前,由于受传统高教自考属性和农村助学条件的限制,农村高教自考仍呈现出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发展特点,因此,在高教自考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方面也仍遵循着传统的学科模式与内容进行设计,这不仅增加了农民学习的难度与考试的难度,同时也易造成“偏理论,轻实践”的教育问题,进而影响着农民参与高教自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总之,农村高教自考知识体系与农民的个性化教育需求不匹配,仍是制约农村高教自考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那么,该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呢?笔者认为,应树立以非学历教育为主的农村高教自考发展思路。

1 以非学历教育为主的农村高教自考发展思路具有以下两个优势:一是有利于打破课程设计与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增强高教自考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符合农民个体需求的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如技术传播类课程、问题解决类课程、创业类课程等,这些课程不以获取学历为目的,也不以获得某非学历证书为目的,只为满足农民的多样化知识需求;二是有利于促进应用性、针对性较强的职业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职业农民的专业化发展需求。

2 以非学历教育为主的高教自考发展思路的可行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虽然我国农村高教自考目前仍以学历教育为主,但也根据农村的一些具体需求开展了多种类型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这为进一步开展非学历教育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第二,随着农村信息化程度的增强,网络进农户已不是一件新鲜事,这为非学历教育的自考助学提供了技术支持;第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积累了丰富的成功案例与经验,这为非学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职业教育为核心,促进“职业农民”的成长

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职业化发展所产生的教育需求,农村高教自考应尽快确立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发展思路,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职业农民”的成长,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农村高教自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确立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农村高教自考发展思路,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第一,多元化原则。所谓多元化原则是针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而言的,即指农村高教自学考试中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多类型的职业而设置——不管其是否有入职资格证书的要求——以满足涉农职业的不同需求。第二,跨学科原则。所谓跨学科原则是指在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设计时不要局限于单一学科,而要根据某职业的实际需求融合各学科知识,以构建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职业课程体系。第三,层次化原则。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既要注重横向的丰富性,同时也应注重纵向的层次性,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职业农民成长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另一方面则可以更好地适应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状况。第四,全过程原则。职业农民的专业化教育应从入职前开始,贯穿于其整个职业过程,因此,农村高教自考中的职业教育应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关注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以使农村高教自考成为职业农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帮手。第五,网络化原则。截止到2011年年底,我国农村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36亿,比上一年增加了1113万,从网民结构上看占整个网民数的26.5%,增幅明显加快。农村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农村网民的迅速增加为农村高教自考的网络化助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云计算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网络化社会助学将会越来越方便、有效。

(三)增强高教自考的文化服务功能,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除了要形成以学历教育为主,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发展思路,我国农村高教自考还应进一步扩展其文化服务功能,以促进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这不仅是实现以上发展思路的基础,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的重要教育需求。那么,农村高教自考该如何提升其文化服务功能呢?笔者认为,应首先明确服务的方向,对此建议如下。第一,要为提升农民的基本知识水平服务。目前,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这不仅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同时也影响着农村高教自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升农民的基础知识水平是较为紧迫的任务。第二,要为提升农民的信息化素养服务。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国农村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农民的信息化素养意义重大,同时,提升农民的信息化素养也有助于农村高教自考顺利地开展网络助学。农村高教自考可以采用发放免费的信息技术学习材料、学习视频等方式来促进信息技术知识在农民群体中的普及,同时也可以设置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来满足相关职业群体的高水平需求。第三,要为提升农民的公民素质服务。除了要提升农民的基础知识水平和信息化素养水平,农村高教自考还应致力于促进农民公民素质的提升。因为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新型农民不仅是一名专业性较强的农业劳动者,更是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所以增强农民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政治参与意识等公民素质显得十分必要。

三、农村高教自考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一)构建以问题为核心的小课程群,满足农民的个性化需求

根据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同时结合“以非学历教育为主”的农村高教自考发展思路,笔者认为,构建以问题为核心的小课程群将是一种更适合我国农民的教育模式。

1 以问题为核心的小课程群的优势。以问题为核心的小课程群具有以下优势:第一,课程设置更加灵活,课程内容将更符合农民生产与生活实际,如可设计农业病虫害预防、畜牧科学养殖、企业管理、农业机械日常维修、网络创业课程群、市场营销、婴幼儿护理、儿童教育、老年疾病预防与治疗等课程群。第二,以问题为核心,以帮助农民解决实践问题为出发点构建的课程体系能更好地迎合农民的个体化学习需求,因此,更容易激发农民学习的主动性。第三,以问题为核心的小课程群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学历自考中的课程数量多、考试通过率低、备考时间长等问题,因此,更有利于激发农民的学习积极性。第四,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课程信息更新快,这不仅有利于新理论、新技术在农村的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新问题的解决。

2 以问题为核心的小课程群的运行模式。对于如何促进小课程群自考模式的有效运行,笔者有如下建议。第一,建设小课程群网站,实行网络化管理。小课程群网站应包含选课(课程预定)平台、课程视频平台、互动交流平台、课程预定平台和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平台等内容,以实现课程的网络化选择或定制、网络化助学与网络化评价等功能。第二,课程群开发应采用“专家+农民+自考管理人员”三方共同开发的模式。在“专家+农民+自考管理人员”的课程开发模式中,专家负责解决理论以及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农民则负责提供需求信息、实践技术和反馈课程适宜度等工作;自考管理人员则负责课程的制作与完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二)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农村不同群体的需求

根据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农村高教自考发展思路,笔者认为,应根据不同农村群体的不同需求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1 培育多元化职业培训课程体系。为了满足多类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我们应设计多元化的职业培训课程体系。而若想在诸多形式的社会职业培训中具有优势,就应使农村高教自考的职业培训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体系化,即指将职前培训课程与职后培训课程相统一,为职业农民的职业成长提供体系化的全过程服务;二是多样化,即指短期培训课程与中长期培训课程相结合,为职业农民提供多形式的培训服务;三是网络化,即指利用网络技术与平台为农民职业培训学习提供丰富、便捷的指导与帮助;四是持久化,是指通过职业培训课程,学员与培训教师建立长久的联系,以便形成“一次培训、指导终生”的长期性影响。

2 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学历体系。虽然我们主张农村高教自考应以非学历教育为主,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农村居民中仍存在为数不少的对高等学历有强烈需求的人;同时,随着职业农民文化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其对高深学术以及高等学历的需求也会有所增强,因此,学历教育仍是农村高教自考工作中一块不可忽视的阵地。而为了使学历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的职业成长,笔者建议,以职业教育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学历体系,将目前的“大专-本科学历体系”转变为“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学历体系。

3 针对农村企业大力开发“合约培训课程”。“合约培训课程”是由农村企业与高教自考管理机构以签约的形式共同开发与管理的一种课程,它是专门针对农村企业实施的一种职业教育服务模式,以满足农村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主要目标。合约职业课程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指导性强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可以使其更好地满足农村企业对知识与技能的不同需求,而且还能起到引领作用:合约课程开发过程也是专家为农村企业出谋划策、传递最新管理理念与市场信息的过程,这将有助于提升农村企业的企业管理与规划能力。

(三)以教育项目形式,积极促进农民综合素养的提升

农村高教自考文化服务功能的增强,需要多方的合作才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因此,笔者建议,以教育项目形式,促进农民综合素养的提升。

1 开发高中学历教育项目,促进农民知识水平的提升。所谓“高中学历教育项目”是以高中课程为学习对象的农村自考学历教育项目。本项目可由个人自由报考参与,也可以由乡镇政府集体组织参与。本项目管理可采用学分制,即学生每通过一门课程的考试就获得相应的学分,积累一定数额的学分后就可以获得高中学历文凭。实际上,高中学历教育项目是对农村高教自考体制的一种延伸,即从高等学历向前延伸至中等学历。除了以学历来吸引农民参与此项目,自考管理部门还应与乡镇政府积极合作,共同推出一些鼓励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从而达到促进农民知识水平提升之目的。

篇10

关键词 芬兰;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数学课程;职业模块;校本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6(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4-0026-05

一、芬兰职业教育的经验

芬兰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综合性大学有20所,高职学院却有34所(芬兰称专业学院)。近些年,芬兰围绕职业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其职业教育质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经验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重视学生基本素质培养

芬兰于1990年提出国家创新体系,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专业学院成为区域经济技术研发的中心,成为芬兰创新体系的环节之一,扮演着知识创新者的角色[1]。

为保证创新,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芬兰的高职院校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变化作出调整,还特别明确了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如人文与教育,强调以职业为导向,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其中,数学等基础课程在芬兰的职业教育和创新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

(二)加强职业教育质量管理

芬兰对职业教育质量的管理分国家和职业教育提供者(VET providers)两个层面,分别提供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政府更重视职业教育提供者对教育质量管理的自,进行自我评价,要求职业教育提供者有相对应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时自评和同行互评。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使评价机制固定下来,自1998年颁布《职业教育法》至2012年初,芬兰教育文化部颁布的《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11-2016.A Develop- ment Plan》,14年共颁布了11部法律或规定,反映了芬兰对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视和常抓不懈,以及根据发展与变化进行变革的态度。特别是《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11-2016. A Development Plan》首次把“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单列一节,指出将“继续采取多样化、具有广泛基础的行动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要求“到2015年,所有职业教育提供者必须拥有一套运行良好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便为职业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支持”[2]。

(三)注重国家核心课程改革

芬兰的职业教育课程分为国家核心课程和VET提供者自主设立的课程,国家核心课程确立了VET提供者办学标准和国家教育目标(职业能力、学会学习能力和公民能力)。芬兰国家核心课程由国家教育委员会与学校、企业、行业、学生会等机构根据职业领域所应具有的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经济全球化等背景合作确定,关注迁移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普适性。地方课程内容在国家核心课程中给予规定,同时,国家核心课程要定期修订。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核心课程出现了模块化、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趋势,1999年引入“实践教育”,2006年技能展示系统被引入所有职业学习模块。Finnish Educational Evalu- ation Council于2010年3月公布了技能展示系统的评估结果:“技能展示系统使学生评估工作更趋一致,同时加强了与工作领域的联系,提升了芬兰职业教育质量。”[3]

二、高职数学课程职业模块校本开发的要义

芬兰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要开发适宜的数学课程职业模块(以下简称职业模块),应对现有的数学课程作必要的补充和某些方面的强化,真正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数学课程职业模块的开发要遵循以下三个要义。

(一)文化要义

职业模块的开发、建设与后续发展需要恰当的课程文化引导。职业模块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教师固有观念和文化的制约与影响,教师固有文化对模块开发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概括而言,职业模块开发中的文化要义包括三个方面。

1.职业模块开发中关于人的文化

首先,课程与学生成长的文化,这是模块开发的根本文化。以学生为中心建设职业模块是一种应然,要考虑整体模块以及分模块要分别达到哪些目标,呈现什么样的材料以及提供何种教育经验才能实现目标,材料如何架构,如何判断目标实现等。这些都对教师固有的课程建设文化提出挑战。

其次,教师专业实践的发展,这是模块开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文化。模块开发需要教师,教师也需要在模块开发中积累经验,得以成长,模块开发就成为教师在课程建设方面专业实践发展的平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需要三种力量的推动,第一种是外部力量,国家对教师的规范与要求;第二种是内在力量,即教师的反省意识;第三种是实践的力量。仅有前两种力量的推动是不够的,而且教师对国家规范的理解、对自己行动的反省都要有实践作为基础。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应该是基于认知情境理论的实践发展,即“实践智慧”和“实践知识”[4]。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内隐知识”,是无意识地起作用的“默会知识”,是一种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的行为理论”[5]。“实践性知识”对模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模块开发是创造性的活动,因此职业模块开发的成功与否主要由教师关于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知识决定。

2.模块开发中数学及数学教育的文化

这是模块开发的属性文化。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基本活动之一,更多是赋予人类文化思维的内核,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非自然领域越来越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沟通文理、兼容并蓄,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沟通的纽带。数学文化研究旨在从宏观角度探讨自身作为人类整体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进而考察数学与其他文化的相互关系的作用形式。”[6]

职业模块开发要超越数学课程单纯的科学知识与理论体系的属性,从更广泛的视角展现数学的文化含义与社会意义,以及人类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职业模块成为对国家数学课程的有益补充。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及数学教育就应该确立数学文化的主导地位,不能把数学仅仅视为敲门砖和单纯的知识应用与能力培养。模块建设要创造一个学生与数学文化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慢慢欣赏数学知识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数学的社会与文化价值、数学的实践特征、数学的模式与方法观、数学实践中人的能动性、数学辩证而深刻的思想、数学思维的品质、数学美的原理。

(二)创新要义

创新是课程的生命力,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社会对数学课程提出的期盼。

第一,模块开发的去逻辑化、一元化,走向专题化与多元化。数学的严谨性、确定性决定了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建设的规律仍是逻辑性。但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因此职业模块作为对国家数学课程的补充,可以打破常规,根据专业需求,按照专题形式开发职业模块,加强针对性。

第二,模块设计要走出数学课程封闭的自我系统。运用数学中的逆向思维,思考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从出口往回找”[7],以职业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创新和丰富课程内容,开发素养模块,提升学生人文及科学的基本素养;开发数学思维方法训练模块,训练学生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的品质;开发数学实践课模块,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第三,加强对现有数学课程的改造。一是根据技能人才的要求,对现有数学课程模块的有些内容进行改造,打破原有章节模块,以某种基本技能、能力的训练为主题,进行数学课程内容的重新组合。二是补充数学文化内容,与学生共同分析现实社会一些现象背后存在的数学元素,实现文理渗透融合,完成数学课程从单一的科学定位向包含数学文化在内的多维目标定位的转变。三是对课程中的说教与强迫性知识的改造。改造不增加数学课程的难度,而主要是淡化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的纯粹的逻辑化、形式化与系统化,突出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改造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回到数学概念认知的原点,纯粹的逻辑化、形式化数学教学难题就会得到解决。

(三)系统要义

1.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表现在职业模块开发实践中,就是要有普遍联系的视野。职业模块开发的实践,既要综合分析数学课程在职业教育课程系统中的位置,又要分析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数学课程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更要关注数学课程自身的构成系统。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当前最需要关注的是与数学课程相关联的社会因素,即要考察模块开发的校外因素,如传统文化影响、技术因素制约、企业生产流程规范、和谐社会对公民基本素养的内涵界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等;也要考察数学课程的教学安排、数学教师与学生等人员情况、职业模块开发所需的资源等校内因素。

2.系统方法

一是把握整体的方法观,在模块建设过程中始终与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挑选具有内在价值或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资源,最大程度地反映职业模块的意义。二是“庖丁解牛”法,即职业模块的内容与结构的动态的系统分析。模块的结构应是动态的,便于安排与教学。模块的内容应该展现三方面知识:常识性知识、理性知识与实践知识。数学的理性知识代表着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理性有助于学生分析事物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实践知识体现职业模块的实用性;常识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常识性知识对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认知等都是必须的,常识性知识可以丰富人的经验,且逐渐成为人的知识结构中必需的普通知识。三是模块开发“透视”法,即模块开发的怀疑方法。怀疑代表着质疑精神,对于已有的或将要开发的职业模块都要拷问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开发出来的模块要有实在的功用。

3.系统价值

价值追求是任何实践的唯一诉求,而且是对由单一的价值组成系统价值的追求。首先,认识价值,让课程职业模块成为生成新知识、认识世界、改变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引领学生步入智慧殿堂的认识工具。其次,伦理价值,伦理是人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动准则,伦理意味着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提出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以人类也。”[8] 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NCMT)在其《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估的标准》中提出,数学教育的四个“社会目标”中就含有西方的伦理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劳动者;终身学习的能力;平等的教育;明智的选民。高技能人才首先应该是合格的社会公民,这是伦理价值的所在。最后,美学价值。美学的价值包括潜移默化的认识作用和强有力的感染作用,这种作用是科学意识无法代替的。因此,数学美被视为向导,成为人们积极实践的推动力。

三、高职数学职业模块校本开发的实践

(一)职业模块构成与解析

职业模块由数学素养模块、数学思维方法模块、数学实践模块构成。如表1所示,数学素养模块展现的是数学的社会与文化属性,包括常识知识模块、人文素养模块、科学素养模块、数学美模块,其综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常识性知识,培育学生社会公民意识与素养。数学思维方法模块包括数学游戏模块、数学思维模块和数学方法模块,其主要任务是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方法意识与能力素养。数学实践模块体现数学的实践性教学,包括数学活动模块和数学建模模块,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其中,数学建模模块侧重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模块建构的能力,数学活动模块则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为侧重点,探究能力培养是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薄弱环节之一。

职业模块是对现有数学课程的补充与改造,模块超越单纯的数学知识、理论体系,把数学课程的文化、能力、实践三个维度整合到一起。从只重视工具性知识转向数学全面素养的培养。

(二)模块的实施评价

职业模块对应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一种校本发展性课程。在职业模块实施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选修课、讲座或把一些内容如数学素养模块以读本的形式让学生自学,或把一些模块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很多,但大都属于外在的技术性手段,是针对课程学习告一段落或结束后的行为,存在滞后性。有效的评价应该基于课程的学习过程,并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成效为本”,“成效为本”是1994年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文件中首先提及的,代表了教育质量保证的一种新范式,“成效为本”是对“内容为本”的根本变革,两者的比较见表2[9]。

“成效为本”可以弥补现有课程评价的不足。首先,“成效为本”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直接的反映就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能够得到确认。其次,课程评价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实践和教师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中,评价是在学生和教师组成的动态的学习体中进行,即评价具有内在性,相对于外在的评价,更强调评价过程的主体获得。最后,赋予学生评价权,让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自评。在实践中,对于数学素养模块,可利用效果学习自我对照表的形式,让学生先自评和互相评价,教师再随机检查,并且根据情况让学生写小论文。对于数学思维方法模块主要通过解题的形式进行测评。对于数学实践模块,主要是让学生单独或合作探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构思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进行测评。虽然“成效为本”存有“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缺乏信度与效度”、“过分关注结果”等问题[10],但“成效为本”仍值得高职院校课程评价(包括数学课程)借鉴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檀慧玲.高等教育在芬兰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较色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5):77-80.

[2]刘其晴,周谊.芬兰职业教育质量管理机制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3(3):26-35.

[3]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A Bridge to the Future:European Policy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02-2010.National Policy Report of Finland [R].Helsinki: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2010:52-53.

[4]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J].教育发展研究,2003(Z1):119-123.

[5]钟启泉.从SECI理论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8(2):7-13.

[6]黄秦安,曹一鸣.数学教育原理——哲学、文化与社会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8.187.201.

[7]徐同文.大学课程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34.

[8]杨承运.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J].江苏高教,2005(1):123-126.

[15]沈耀峰,齐芳.丘成桐:享受数学之美[N].光明日报,2005-11-15(2).

[9][10]李子建,黄显涵,钟秉林.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趋势——香港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10(1):7-12.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Mathematical Occupation Modules Based on Experi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Finland

CHENG De-sheng, PAN Feng

(Sub-branch of Nanjing, Jiangsu Unite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19,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