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教育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方法 自然之教
荀子早就提出“教亦多术”的宗旨。从先秦至清末,几千年的语文教育史。实际上也是教学目的与方法、作用与反作用辩证状态的呈现过程。一些优良的方法常常能帮助人们修正、补充、完善、提高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艺术运动过程中,是一种相融共进的状态。不同的学派,不同的政治团体,在思想观念与哲学人生大课题的统合交汇中,都提出了人自身理想状态的终极目的。
儒家就提出君子而达圣人的远景。荀子《学记》中就说:“始乎为十,终乎为圣人。”颜元《习斋言行录》中也说:“学者,学为圣人也。”同时,在“学而优则仕”功利性、实用性观念的影响下,也会设计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科特点的阶段性目的。如张志公先生讲科举之中学校语文教育目的:“仔细一端详,传统语文教学头绪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一共干了两件事:一是花大力气对付汉字,一是花火力气对付文章。目的是应付科举考试。”而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后的语文教学目的,则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同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应该看到,有不少优良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为本学派与统治集团阶段性教育教学目的服务,也可以为其他学派与统治集团的阶段性教育教学目的所用。如,孔子提出的循序渐进、学思结合、举一反三等方法;孟子提出的言近旨远、持志养气、启发诱导、盈科而进等方法;荀子提出的假物为用、知微而论等方法;《学记》提出的教学相长、藏修息游、善问善答等方法;《大学》中提出学问思辨行、格物致知等方法;《中庸》中提出的创新创造等方法。这些方法除了在本学派历代教学中常用不衰,而阻也在其他学派的教学中使用。这一方面在于教学方法的公用性特征,另一方面则在于儒、道、释诸家在人自身的理想追求,以及对自然、社会的理性思考中的共通性上。
但是,教育教学终极目的差异,常常会影响其阶段性目的的设置与确立。阶段性教育教学导引的教学艺术活动,会有针对性方法的选择,也会有特定教学方法的创设与使用。这些特定的教学方法的创设与使用和针对性很强的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反过来,加快了教育教学目的的实施,从而促进人对自身理想目标的一步一步的靠近。
先秦的儒家思想中,亲和自然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孔子、孟子、荀子等大师们从教育活动与人生实践中,进一步提炼小“天人台一”的哲学理念。《云笈七笺》卷三中就说:“自然教者,元气之前,淳朴未散,杏冥寂尔,颖旷空洞无师无法,无资受傅,无终无始,无义无青。元气得之而变化,神明得之而造作,天地得之而覆载,日月得之而照临,上古之君得之而无为。无为,教之化也。”这段话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自然之教的含义,第二层,自然之教的功用。大概意思是:广大无边,没有老师,没有方法,不讲什么道理,不说一言半语,侵染陶冶就是自然的一种教育培养,获此惠泽者,上至天地日月,下至人君百姓。亲和自然,天人合一的理想在书院与佛、道两教中,既是一种人的理想追求,又是教育的根本大法。这一根本大法,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阅读、吸纳自然,从而受教得益:一是爱护、改造自然,从而亲和共融。前者也有两法:其一是直接受教获益法。其二是间接联想深化法。书院与佛、道选址建院、寺、观,均是远离闹市的地方。在师徒们看来,就是要通过比较典型的自然环境。学习、仿效大自然。吸纳其自然之精华,从而使自身健康强壮,聪慧明达,慈爱悲悯。这是直接受教获益之法。间接联想深化法,则是在读经、颂诗、写作之时,把大自然的奇妙与自己所读经中的意蕴、所颂诗中的景象、所作文中的情感联系起来,或联想,或幻想,从而使经典中的意蕴更丰厚,诗歌中的意象更真切,心中的情思更深刻。按马克思的观点,这就是人化自然,亦是自然化人。大法之二是爱护、改造自然,从而亲和共融。在书院的教育中,在佛、道两教的教育中,这是以语文为基础的教育的一门重大课程。从建院、建寺、建观之日始,口口有护持,天天有耕耘,让山更青翠,让水更清澈,让鸟兽更自由。
书院,佛、道两教,在漫长的以语文为基础的教育教学中,采取与科举制度中各级学校和政府科考中不一样的检测、评估、考校的方法。本来,检测、评估、考校是教学艺术运动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用科学、恰当、有效的检测、评估、考校方法,会促进激发教学艺术外运动过程,即主要在课堂上展示教与学的形态,以及教学艺术内运动过程,即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启智获知的思维状态,都是强劲有力、活力四射的,都有着教学艺术应有的艺术蕴涵。反之,则是教学艺术内外运动状态的乏力,甚至阻碍。按照马克思私有铷社会中人被异化的理论,睹种不恰当、不科学的检测、评估、考校方法的硬性使用,会使教学艺术内外运动异化,进而对人也有异化作用。检测、评估、考校,仅仅以考试所代替,加之考试再规定于八股文严酷的套路中。那么,这种考试就成了异化教育教学,
篇2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悖离与融合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悖离
创新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积极探索并推动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专业教学要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涌入国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不断发生碰撞与交流,使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的教学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困惑,中国古代文学面临着被商业文化、快餐文化以及大众娱乐性为导向的新媒体文化取而代之的窘境。与此同时,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还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不断被压缩、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教师队伍不断缩减、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科整体教学缺乏配合和持续等诸多矛盾,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教育原则走向了悖离。1.教育观念沿袭传统的文化教育理念,与当今时代对创新教育的需求严重脱节文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和其他意识形态混沌包裹在一起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呈现方式。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往往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仅仅注重文学史基本常识和经典文学作品的介绍。然而,从时代呼唤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层面来讲,却是过于狭隘的认识。因此,从文化大视野下,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与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建立文史哲不分家、近现代与古代相延续的回归意识,更有利于在宏观背景下准确地人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古代文学在今天的传承意义。古代文学经典自身文体发展的局限性,及其与当下时代及话语氛围的差异,容易引起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层面的困惑和不解。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及时修正和纠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识误区,从而发挥其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2.教育模式呈现知识灌输和模式化的特点,无法真正起到创新教育和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的重担。然而,在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迅速崛起下,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载体却日益受到青年学生的误解和冷落。长久下去,必然导致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沦入狭隘的恶性循环,原本活生生的文学课堂成为了僵死枯燥的文体讲授和知识传授。现有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对课程的陌生感和隔膜感日益严重,使青年学生丧失了学习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的兴趣。3.教学测评形式单一,无法真正体现创新教育的成果古代文学教学受制于传统的考评方式,在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水平的评价上往往直观、机械和单一,不仅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质量,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因此,针对当前高校古代文学的教育困境,教师要改变过去以高低分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旧观念,更多思考古代文学对于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性熏陶和养成,在把握当下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向素质鉴定观念转变。
二、创新教育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3
一、古代书院产生与发展
古代书院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首先,当时的官学衰落,士人大量失学,尤其经过“安史之乱”,唐朝陷入严重的军阀割据状态,节度使纷纷拥兵自重,战争连年不决,以致于从中央到地方财政困顿,整个社会陷入了无序状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官学逐渐衰弱,大量失学士人被迫另辟奇径;其次,书籍积累和传播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民间的印刷作坊也不断涌现,所以当时的书籍得到了快速的传播;最后,私人讲学形成风气。自春秋战国以降,诸子百家就有私学之风,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加之佛教禅林影响,古代书院逐渐形成。
对于古代书院而言,其发展历程从南宋兴盛,到元代官学化,经历了明代的复兴,再到清代的类型分化与清晚期的学院改学堂。[1]南宋兴盛时期,官学作用减小,为维系文化教育传统,朱熹等人重振书院。这一时期的书院多是理学家用来讲学的地方,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等。到了元代时期,书院逐渐官学化,汉族儒家学者们不愿做官,也不愿任教,于是退到书院自行讲学,当时的元朝政府只能对其加强控制,以致于书院进逐渐走向官学化。明朝立国后大约130年的时间里,因统治者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官学兴办、科举等方面,所以对书院并不重视;直到正德年间,书院渐兴。清代书院根据不同的类型有所分化,在清代大约300年的时间里,学术思想以及学风频繁变化,因此书院深受其害。到了清末,清政府下诏对现有书院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理由,并且将各省的书院,其中省城书院改名为大学堂,府厅、直隶州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至此,一千多年的古代书院教育性质有了质的改变,并且以全新的形式发挥着它兴学育人作用。[2]
二、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带来的重要启示
基于以上分析,虽然古代书院已经走向了历史舞台的尽头,但是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对现代高等教育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启示和指引。
(一)古代书院的讲会会讲制度,对现代高等教育带来的重要启示[3]
对于古代书院而言,百家争鸣、开门办学的教育方针,对现代高等教育以启示;实际上古代书院在某知程度上相当于现代的高校,其实行的讲会会讲制度,也体现出开放办学以及自由交流的教育思想。实践中可以看到,为何当前国内高校会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即多数从本校毕业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留校任教;从整个大的教育环境来看,很多高校在学术上存在着多年吃老本的现象,缺乏创新。笔者认为,高校学术并非闭门造车,相反需要多交流,甚至只有在讨论、争辨中才能有所创新,才能实现进步。正如先生所制订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北京大学才能成为了国内高等教育的佼佼者。从这一层面来看,现代的高等院校继承了古代书院办学特点以及自由交流的价值取向。在当前新的历史形势下,高校是否应该继承和发扬古代书院的精神,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反思的问题。
笔者认为,现代高等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大胆地去借鉴古代书院采取的会讲讲会制度,并将其分成校内讲会、校外会讲等形式,而且每会会期都规定天数,以保证其具有合理的周期性。对于校内讲会而言,可利用新课标中的研究性教学活动开展,在兴趣小组内部举行;在此过程中,高校先规定统一的讲会活动时间,不同兴趣小组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同时参加多场讲会,这样就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促使各兴趣小组的研究得以实现,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时间利用率;对于校外会讲而言,则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去聘请有影响力的教授、学者或者老师,虽然他们的观点不同甚至相反,但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自由辨别,通过该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论辩能力以及辨识能力得到锻炼。从实践来看,校内讲会、校外会讲之间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是对时间相对富余,自由度相对较大的高校开展的活动,而且其借鉴意义以及实际可操作性更强。[2]
(二)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古代书院教学课程的设置、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法来看,均体现了学生中心主义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从主观层面来讲,古代书院的教育形式给人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教育就是体验教学的过程,这与现代高等教育过程中的“苦役”完全不同。对于知识传授型高等教育而言,实践上就是将学生观众、知识容器,而高高在上的老师就是主宰,他们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管输知识,即填鸭式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该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启发意义非常的小,只是告诉学生对现有的结论不容置疑,而且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教学完全单向性;这种没有弹性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被动适应,以致于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积极性被磨灭了,最终形成了一种非常消极的人生态度。在改正该种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古代书院教育中得到启示――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且以老师为指导进行教育教学;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摒弃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该种启示下,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学会质疑、问难以及启发和点化,并且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擦出智慧火花,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目前来看,国内很多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均提出了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促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老师角色转变,将课堂还给学生。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以及学校的整体水平等,摸索一套最合适本校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从古代书院教育理念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即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主导,质疑、问难以及启发和点化,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对于古代书院而言,其主要是以学生自学、自主钻研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自己的深造体会,老师的作用只是讲授、辅助教学而已;古代书院的该种教育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治学之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少教多学的目的,这是古代书院教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发非常的大。[4]从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的视角来审视,古代书院更加注重自学研讨,这相当于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学生自主性学习。从实践来看,古代书院强调的学生中心主义、自主学习方法,均符合知识建构特点――知识建构靠学生,老师只是这一过程中的引导者而非包办或者代替者。从教学实践来看,通过一味地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想要使学生们有效地掌握知识、构建牢靠的知识体系,简直是天方夜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接受现成结论以后,一旦离开了老师的引导,则无法自主学习,就是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造成的严重弊端。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理论中提出的过程理论,实际上就是对古代书院教育教学标准的借鉴,从这一层面来讲,书院重视学生的自学研讨是有其科学依据和现实意义的。古代书院采取学生自学研讨的教育模式,给学生留出了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以及读书交流空间,即便是有问题向老师请教,也应当先自己独立思考;值得强调的是,在学生请教过程中,老师并不急于告知,或者强求学生立刻认同、接受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相反,在古代书院中,老师更多时候采取的是鼓励法,即鼓励和引导学生另辟蹊径。从这一实践过程来看,学生的角色始终具有主动性,而非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观点,学生在书院环境中,能够体会到师友中优游暇豫、玩索有得因的感触。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自学研讨教育方式要比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来的给有效,前者更有价值。所以,在现代的高等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继承、发扬古代书院的该种精神和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古代书院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篇4
书中,作者以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六个历史时期为序,对当时服饰的制作工艺、穿着场景以及适用人群等进行介绍,并从中阐明中国古代服饰所折射出的审美取向,同时联系历史背景对其审美取向的形成内因进行分析。此外,该书配有大量实物图以及线图,有助于读者充分感知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灿烂成就。作者基于历史背景对服饰样式进行评析后指出,我国各历史阶段和朝代下社会背景有所不同,因此造就了古代人不同的审美思维和视角,这便是我国古代服饰多姿多彩、审美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而正是因为这种基于实际社会背景的服饰设计思路,才深刻体现了我国古代服饰不同于世界的独特审美情趣,凝聚着独属于中国的文化内涵。书中针对不同历史时期分析了其服饰审美取向及其形成原因,笔者以部分历史时期为例作具体论述。
一是先秦时期,该历史阶段中出现了诸多学派,受不同学派思想的影响,部分主事者将学派中的思想理念融入服饰设计中,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审美思维,如儒家讲究“约之以礼”,法家强调“自然而反对修饰”,而墨家则指出“节用”,上述这些思想都具有朴素观的审美内蕴,因此当时服饰普遍较为简约拙朴。二是魏晋时期,此阶段虽然政治混乱,但精神上却高度开放,自然主义与个性主义盛行,其服饰装束上多为袒胸露臂、披发跣足,展现着不拘礼法的审美取向。三是唐朝时期,此时期国力强盛,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处于尤为繁华的阶段,并且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此时国内的“时尚”之风盛行,尤其以女性服饰最为多样,其中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且覆盖范围最广,成为当朝最经典的女士服饰之一。四是宋朝时期,这个时期社会主流思想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多为纯色且样式简单,以取淳朴淡雅之美。由上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审美特征可以清晰看出,服装从最早的遮羞保暖功能持续发展,逐渐成为等级制度的代言人,也成为凸显个性的象征物,但无论其作用如何,中国古人的独特审美意识都贯穿于其中。对于当代美术教育来说,教育者除了要传授学生美术创作理论知识与技法之外,还应当秉承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尤其在新时代环境下,美术教师更需注重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引导其积极进行审美创造。而中国古代服饰作为凝聚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载体,其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物质形态上看,中国古代服饰形制多样,美术要素丰富多彩,可有效扩充美术教育教学资源。正如书中指出,中国古代服饰体系庞大,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社会阶段下,服饰各方面设计要素有所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下,中国古代服饰设计留下了许多美术要素,如杭绣、麻绣、堆绫、盘扣、扎染等一众美术元素都可在古代服饰中寻到。从美术创作视角审视中国古代服饰也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服饰具备类型多样、题材广泛、艺术设计手段多样的特征,对于当代美术教育来说,其不仅是一座良好的素材库,同时更是激发美术创作思路、推动美术创作技法创新的良好载体,可为美术教学注入新鲜活力。从精神形态上看,中国古代服饰所蕴藏的中华美育精神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美术教育的审美教育价值。
篇5
关键词:演变;发展;古代社会;美术教育
美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文化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美术文化历史更是悠久,从原始社会以来,人们利用图形和拟物方法作为记录,随着文明的进步逐渐形成象形文字、甲骨文等等用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后来发展成为上升为精神的寄托,这就是美术的雏形。
放眼世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老祖先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我国的美术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时期,就逐渐出现了美术教育,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用美术来记事,美术就具有了实用的功能。后来,美术的实用功能与精神表达逐渐开始分离的,人们越来越多的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怀,美术的表达形式和方法也更加多种多样。
美术教育的发展经历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都体现着自己独特风格,在古代更多的美术在为皇权阶级服务,是一种自我欣赏的阶段,直至之后的近代社会。慢慢的在美术创造和形成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将自己的美术技艺进行传播,可以是群体的传播,也可以是一代人之间的传播,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古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依然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非凡意义。
1 中国古代社会美术教育的价值分析
古代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通过美术教育,能够把老祖先的美术技艺很好的流传下来,美术知识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后人们也能够依据这些老祖先的经验进行后期的创新,使得美术文化不断的发展,古代美术教育是现代美术的根基。同时,美术教育也具有社会政治价值的,在古代,统治阶级大都利用美术教育进行统治。美术教育还有思想文化方面的价值,文人雅士可以借助画作来表达自己高尚的节操和高雅的情趣,后人可以借助老祖先的画作和书法作品等艺术作品来缅怀先贤的高尚品德。当然美术教育最基本的价值就是审美和文娱价值,人们可以在鉴赏美术作品时,领略不同的美,陶冶自己的情操,这也是美术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即博雅教育,人们在绘画书写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情怀或者是审美水平的提高。[1]
从上述来看,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美术教育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潜移默化中,美术水平就得到了提高,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古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促进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
2 中国古代社会美术教育的演变历程
美术教育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美术在初始时期主要是具有实用功能,后来美术教育中人们逐渐对美术的功能进行深入挖掘,美术后来多用于精神寄托,一大批的文人骚客也多借助美术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主要介绍秦汉时期、东汉后期、唐宋时期以及元代后的古代社会美术教育。一个时代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也间接的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群众文化程度。
2.1 秦汉时期古代美术教育
美术应该是与人类同步产生的,但是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可能并不能够成为艺术品,因为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都是无意识的。后来,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人们逐渐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然后进入奴隶社会,人们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也在不断发展中,美术的实用价值逐渐的表现出来。后来,人类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美术的实用价值相对减弱了一些,美术的社会教育功能被统治阶级们放大,越来越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比如:龙形图案象征着王权。秦汉时期是古代美术教育演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刚刚进入大统一的时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更加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在这一时期美术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王权的高度集中,统治者们需要借助美术教育来统治民众,比如:龙是皇帝的象征,借助这些来更好的统治家,统治者的支持也使得美术教育发展进行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美术教育迅速进行了了有效分类,可以分为博雅教育和实用教育,博雅教育主要指上层贵族,他们通过美术教育来进行娱乐和抒情。同时下层社会的人们也在接受美术教育,形成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他们能够进行精雕细刻,比如:秦始皇兵马俑,就是秦汉美术教育的重要产物,是我国的艺术瑰宝。
封建王朝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王朝的建立,对普通百姓来说,还有沉重的赋税和刑罚,同时美术教育的发展也要服从统治者的心意,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并不是自由发展的,要受统治阶级的各种约束,因此,这些美术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东汉灭亡后期的古代美术教育
东汉建国初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在这一时期美术博雅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代表之一:鸿都门学,这里的学生都是由各个州县推举的平民子弟,他们在这里学习小说、书法、绘画等,盛极一时。东汉末年,社会逐渐开始动荡,群雄混战,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不断进行变革,自然经济开始发展,士族阀门逐渐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同时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的主题不再是过去的围绕统治阶级进行,更多的则是宣扬古代的圣贤人士,由于政治的动荡,统治阶级自顾不暇,对人们的约束变少,美术教育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更加的自由,美术教育发展开始向艺术方向逐渐的发展,并出现了一系列的美术大家,对于后世美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
2.3 唐宋时期古代美术教育
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时期就是唐宋时期,唐宋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美术教育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这一阶段,统治者重视美术教育的艺术性,同时在这一时期的开放程度比较大,我国美术教育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影响。在唐朝的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的促进文化教育的l展,建立了封建历史上最大的翰林院,为朝廷培养需要的人才,人们在其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绘画技艺和方法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发展。同时,唐朝的开放性,使得国外的美术能够传到中国,再加上中外使者之间的频繁交流,使得中国的美术教育更加的自由和繁荣。唐宋时期,我国宗教文化兴盛,一系列的佛教壁画等逐渐形成,成为中华民族的国宝。
同时,唐宋时期,不再是局限于过去的学院式的教育或者是“父传子”形式的教育,在这一时期,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师徒之间的教育,相比于父传子的教育形式,师徒教育可以选择天赋较高的徒弟,有利于美术的兴盛和发展。吴道子的“吴家样”的形成展示了古代美术师徒教育的鼎盛状态。宋朝宫廷中的绘画机构更加的完善,设置了一大批重要的岗位,以培养绘画人才,在这一时期成就了我国著名的画作《清明上河图》,绘画的方式不断发展,借助了西方的油画以及建筑规则,逐渐形成了新的绘画方式。[3]
2.4 元代后的社会美术教育
中国封建社会的尾巴――明清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美术依然是统治者的统治工具,但是在此基础上,绘画越来越注重个人感受。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及欧洲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教学中有专门的画谱用作教学的内容。同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绘画更加的注重写实,这种绘画方法在宫廷中用来给皇帝和后妃画像。同时,明代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产生,明朝南方经济高度的繁荣,这就使得文化发展更加的迅速,很多的文人雅士借助绘画了表现明朝经济的繁荣,美术的发展更加的自由。[4]
清朝前期,由于满族统治者们急于与汉文化融合,在这一时期,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之间进行相互碰撞和融合,美术教育不断的进行发展,中国绘画也逐渐出现了油画和写实派。但是,雍正乾隆时期,由于“文字狱”,广大的学者和文人雅士都投鼠忌器,在这一时期,文人雅士们都人心惶惶,绘画和书法等艺术作品中表现的大都是悲观、消极的情绪,在这一时期,文人雅士们一心为了逃避责罚,艺术水平也没有得到好的发展。但是,在这一时期,宫廷内部同样设置了很多的职位,为皇帝和后妃绘画,或者是按照皇帝的要求进行绘画,绘画技术和方法得到了良好的传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美术教育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美术教育的演变大都和这个时期的经济以及政治因素紧密相关,同样也是反应了当时那个时代的一种风貌,更是让我国古代美术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的一种工具,与此同时,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限制。但是我国美术教育也在波澜中不断的向前发展,同样也让美术这种形式变的更加的多样化,再有也让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由一开始的社会教育功能逐渐的向着艺术功能这个方向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我国还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美术教育的精华,从而不断的提升我国的美术教育水平。但是,从现如今我国古代美术教育发展来看,它还是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是需要我们在后期的发展中进行不断的给予完善。[5]
参考文献
[1]唐明.浅谈中国古代社会美术教育的演变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5,(10):240.
[2]李娅.浅析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发展[J].中州大学学报,2009,26(3):90-92.
[3]陈佳宵.中国传统工匠美术教育论略[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2):101-103.
篇6
关键词:新课标 古代 语文 教育 方法 研究
古代语文教育方法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育家们主要采用的教育方法有问答法、讲解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因材施教法、启发诱导法、循序渐进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它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途径和方法,它包括教育者的教法和学习者的学法。综观整个古代语文教育,从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上课形式来说,教育家们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主要有问答法、讲解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从在这些形式中具体的做法来说,主要有“因材施教”法,“启发诱导”法,“循序渐进”法。虽然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只是古代教育家们总结前人的实践经验和对个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但是它们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一、讲解法
讲解法就是用语言对教学内容(通常是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论证的一种方法。讲解法一般在集体教学中运用,如汉代。汉代主要采用的是上大课的形式,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读经,但是由于经书的深奥难懂,它的传授必须要教师的讲解。运用讲解更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更多的学生学生接受知识。《学记》中说“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之,虽舍之可也。”能讲是对一个老师的基本要求,老师自己有广博的知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具备把一个教学内容讲清楚的能力。讲解法最主要依靠的是教师的语言,因此,教师在语言上必须做到“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也就是说教师的讲解要简约透彻精细完善,同时又要多用比喻。很多古代教育家们都在讲解中善用比喻,如孔子:他在《论语・子罕》中用流水的例子阐明了万物生长发育的道理,用松柏比喻节操,用“北辰”比喻德政(《论语・为政》),用“草上之风”形容君子之德等等。
二、讨论法
《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就是要让学生学习的时候相互交流,相互讨论。讨论有师生之间的讨论,又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最为典型的是孔子和学生之间的讨论,《论语・先进》中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鼓励他们说:“不要以为我比你们大几岁,你们就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你们何不说说你们自己的志向呢。”于是,孔子就和弟子们谈论起了各自的志向。南北朝时期的儿童教育专家颜之推倡导学生在学习时要相互“切磋”,切磋实际上也是一种相互讨论的方法。他认为讨论能够打开学生学习的视野,减少失误。在宋代功利教育思潮形成之时,教育家胡瑗等人也倡导讨论之法,他们要培养的是实用性的人才,所以非常注意在教学发展中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胡瑗在他的“苏湖教学法“中就倡导讲习讨论。他有时让学生提出在在学习中的感受和体会,他指正后作出结论,有时他指定某些学生提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供大家切磋切磋,再由他作出评论。有时他就当前政治问题提出问题,供大家展开辩论,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古代能够得以实行,有两个前提:一是古代语文教育的形式和特点,二是教师自己的主观努力。古代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合班不合级,所有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都在一起上课,读书。这么多人在一起,教师肯定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虽然有这一客观前提存在,但是没有教师的主观努力也是不行的,教师要因材施教,必须了解学生。
在世界教育历史上,孔子是最早运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的第一人,之所以说他是运用,是因为孔子本人并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后人根据孔子的教育实践总结的。孔子当时根据学生的智力、性格、和特长把他的学生分成了几种:“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在这几类中,学生又有偏重,如长于“政事”的几个人,孔子认为子路有治兵之才,冉求有邑宰之才,公西华有外交之才。自从孔子开创这一教育方法以来,后世很多的教育家们都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发。孟子从人的教养角度也把“材”分成了几种类型,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篇7
两千五百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音乐教育家孔子就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同时孔子宣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荀子也有自己对音乐的论调:“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礼乐而民和睦”。由此可见,音乐在古代社会的地位是相当之高,而且统治者把音乐的价值集中于德育方面,正是因为音乐对人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古至今,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等等,都把音乐当做教化的手段,也就是说,他们看到了音乐对人产生作用的特殊性,希望利用它来“寓教于乐”,达到教化的目的。古代统治者就是要通过音乐的教化作用,使人民的思想得到控制,从而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此时的音乐教育是为政治服务为信条的。不仅古代中国如此重视音乐教育,在古希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思想家同样注重音乐教育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把音乐作为教育的基础,古希腊创建的德学主要着眼于通过音乐培养人的德性。这种从古代社会就产生的思想,直至今日,仍然在对人的教育领域发挥着作用,正是这种思想指导着一部分音乐教育工作者,通过音乐教育,以情感人,陶冶情操。使接受音乐教育的人更加高尚、完美。
二、当代校园里的德育状况
我国在校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并不是很理想,音乐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这直接导致了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制约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工作展开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种:
1、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在我国很多学校,音乐课的开设形同虚设,不但不能够保证音乐课的课时量,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学生远离了音乐,又何谈他们能中音乐中得到情感的升华,激发起高尚的道德感?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说过:“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没有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又怎么谈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呢?处于校园里的学生正是情感敏锐的时期,他们内心深处对于音乐的渴求是无限的,音乐教育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他们能够很容易的理解音乐带给他们的内涵与魅力。总而言之,在音乐教育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发挥音乐教育的特点和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全面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育人育才的双重目的。
2、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自身素养、水平的低下,制约着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篇8
关键词 古代文学课程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Reflect on the Reform of Ancient Literature Course
under the Concept of "General Education"
TANG Jingjue
(Department of Chinese, 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Shaanxi 725000)
Abstract Due to historical reasons,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in newly upgraded colleges, so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literature should reform from the curriculum offered,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method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body, in order to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course; course reform; teaching method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及中文系开设的与古代文学相关的专业必修、专业选修课,以下简称“古代文学课程”,是新升本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不仅是学科知识体系里的基础性课程,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该课程是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渠道。古代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内涵,因此,加强古代文学教学,探讨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是新升本院校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古代文学课程开设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摸索与努力,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不过,该课程目前仍然存在一些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新升本院校里表现明显。新升本院校,主要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是否具有较好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古代文学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新升本院校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等做出改革,引导人才的培养向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方向发展。
1 新升本科院校古代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育观念未能及时适应本科教学。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本科教学就是在专科的基础上再加一年,文学史、文学作品再多讲一些而已,所以有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固有的专科教学模式,没有真正搞清楚本科和专科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方面、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方面的区别。
(2)教师的教研能力较为薄弱,不能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在专科阶段,学校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教学上,无形中忽视了教师的科研工作,教师科研意识较为薄弱、科研能力相对较低。而升本后,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转变为教学与科研并重,要求教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在及参与课题方面做出要求。面对新局面,如何快速提高科研能力,为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许多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在教学模式上,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把古代文学处理成“古代汉语”课的翻版。在教学内容上过于固定,如讲解作家及其作品时,总是按照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面面俱到地分析讲解,缺乏新意。在教学手段上仍然采用口授与板书结合为主,虽然一些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手段,但基本上是把授课内容罗列在PPT课件中,上课的时候照本宣科,缺乏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材的整合。
由于上述原因,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情况不乐观,再加上新升本院校的生源素质较差、学生就业压力大等原因,学生普遍对古代文学兴趣较低。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学生更愿意把时间用在外语、社会实践等方面,而不再去阅读那些用文言文写作、对他们来说存在阅读障碍的古代作品,从而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2 新升本院校加强古代文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措施
做好新升本院校古代文学专业课程的教与学,使本课程更好地发挥作为重要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总体目标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2.1 课程设置:实现真正的专业“选修”
很多新升本院校虽然也设有专业选修课,但实际情况是,专业选修课常被规定为必修课,抑制了学生自主选课的自由。为此,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改变观念,还给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并且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二是要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
2.2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新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形式,努力求新、求变。
(1)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课堂上注重讲授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视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来。讲授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庐山文化、领略庐山仙境,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纪录片片断;学习《西厢记》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越剧演员尹桂芳的唱段,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古人“愿天下有情的皆成眷属”的美好愿望,感受古典戏曲优美的曲调。
(2)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推进数字化建设,建立教学网站,不断丰富与优化网上资源,如开设教授论坛、名师课程全程录像视频等,实现网上教学、网上答疑、网上师生互动。另外,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表彰学生学习实践成果,建设学生论坛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实践教学。古代文学课程常常被误认为纯理论课程,但实际上,古代文学课程同样能够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作用。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首先是课程论文的形式。教师将写论文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选题、查找资料等,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相应的论文。论文的创作过程使学生对于研究对象有更深层次的把握,而且,经过多次练习,学生一旦掌握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后在学习或工作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一方法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另外,还可以采取专门的实践课程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教师根据讲授内容,布置专题给学生,学生结成小组课下查资料、准备教案,并在课堂上组织教学,由教师做相应的指导。这种方式相对于单纯的课堂讲授,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研、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
为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古典文学的艺术修养,培养学术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可以以古代文学专业课程为依托,成立“古典诗词社”、“戏曲表演社”、“国学读书社”,由相关老师定期指导学生组织开展有关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与研讨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戏曲表演等。
2.3 考核方法:加强过程考核
现有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笔试轻实践的问题,考核效果难以客观体现教学水平与学生素质能力。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认为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做如下调整:
改变原有的单一的以笔试为考核标准的评价体系,将课程的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和职业意识,使考核不仅是体现成绩的手段,更是探求和掌握知识技能的途径与方法。如学习古典戏曲时,学生不仅要掌握戏曲发展的历程、基本常识、经典名作,还要思考古典戏曲对于当今社会存在的意义。
2.4 加强古代文学专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一位优秀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师应该树立民族信念,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其次,古代文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情感性,教师要专注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从知识与情感两个层面上把握古代文学作品,后者尤为可贵。教师要将对作品的感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用自己的欣喜、愤激、无奈等情绪感染学生。为此,教师还应学习一些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逐步引导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再次,古代文学教师还应该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更新看法和观点,抛弃过去那种只专注于教学不从事科研的弊病,要明确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树立“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的观念,真正把科研放在教学工作的先导地位。
最后,相对来说,一位拥有古典气质的古代文学教师,在课堂、课外活动中更易于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所以说,古代文学教师可尝试培养自己的气质,使自己逐渐具备一种洒脱之气。
教育部1998年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于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通识教育得以积极推动。古代文学课程是中文系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一环,而通过中文系学生的校园交际,可以辐射至全校学生,所以说,对新升本院校来说,古代文学课程在提升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新升本院校在基础专业课程方面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为安康学院校级教研项目“新升本院校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05226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机制
一、前言
人文素质,是指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和人生的定位、在学识上的积累、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即关于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精神以及个人能力,包括人的理智、能力、情感和意志这几个内在因素。
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转化为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价值观、人生观等的过程,是引导人们求善、求真、求美的精神教育过程。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人的知识、情感和意识等全面健康地发展,并为生存竞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
(一)人文知识结构失衡
中国有着悠久的重文化、重修养的人文传统,然而,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的应试教育的普遍采用使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社会责任感等人文情怀的培养,导致人文传统在高等教育中逐渐被淡化。但目前在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工具性和狭隘的功利教育观念。一些学生民族意识淡漠,对中国文明史缺乏了解,对传统文化没兴趣,很多学生不了解“清明”、“端午”的来历,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却十分崇尚。
(二)人文精神价值观偏狭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特点,这弱化了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利他精神,导致了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丧失了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丧失了人生方向。人文知识的结构性缺失导致了当今很多大学生们精神不充实,不丰富,不优雅,反过来加剧了物质化实用化的泛滥。许多学生成了只想着自己那点小利益的没理想,浑浑噩噩过日子的小市民,造精神的欠缺、价值观的偏狭。
(三)人文心理及人生理想欠缺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他们的思想。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切实际,在实践过程中因受挫而颓唐;还有一些学生理想天天有,行动迟迟无,毕业时追悔莫及;还有部分人,把混张文凭、获得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作为上大学的目标,他们把经济尺度作为指引其人生的重要航标;更有小部分人理想信念模糊,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混日子。
三、古代文学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好教材
(一)中国古代文学是人文知识的宝库
古代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塑造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包融和体现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博大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感、传统的民族美德和民族审美心理,具有巨大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既是专业文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扬民族伦理道德、渗透民族心理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
(二)优秀的古典文学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深厚的民族情感
爱国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传统思想,中国历代的诗人、词人以其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时代强音。他们中有在汉民族本身的战争中涌现出来的爱国诗人如屈原、杜甫,有在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战争中涌现出来的爱国诗人、词人,如陆游、辛弃疾、岳飞、张元干、文天祥,有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中涌现出来的诗人,如戚继光、林则徐。特别是这种情感不是以理论说教的形式出现,而是表现于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这就更容易感染大学生的心灵,拨动大学生的心弦,为他们乐于接受。
(三)古代文学教育对大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素质情感教育的源泉
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传统伦理观念,固然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有不少属于糟粕的东西,但其中合理的部分,仍应为我们今天所效法。孔子的“泛爱众”,孟子的“仁者爱人”,墨子主张的“兼相爱”,古典诗文中反映的勤劳俭朴、忍辱负重精神,元、明、清戏曲、小说中反映的朋友之义、手足之情,与人交往的文质彬彬、款款有礼,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好的伦理道德。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无不在这些方面倾注形象,贯注爱憎,营造意境,升华感情,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资源,具有极为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建立通过古代文学教学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机制的途径
(一)奠定传授人文知识的人文基础
丰富的人文知识是一个人优良的知识结构必需的要素,是一个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必备条件。一个人的人文知识在经过一定的沉淀后便升华为人文素养。教师还要注意把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最新思想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拓新的知识领域,让学生在学科研究领域中以现代观点去进一步理解把握传统的人文知识,奠定传授人文知识的人文基础。
(二)注重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养
利用古代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其优势非常明显,因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 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情感教育,不断地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三)培养人文个性,提升人文精神
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素养的内在支撑,它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意志等。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人类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利用古代文学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进取精神、健康的审美心理,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文个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左慧青,人文精神的传承——浅析大学语文中古典文学的人文教育价值[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2]冯华,浅议.工科《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J]. 教育与职业. 2006(17)
[3]滕志朋,陈贻琳.学习语言、传承文化、培育人文精神——关于《大学语文》目的任务的思考[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篇10
为了解中学生对祖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我地三所中学的10个教学班共632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中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所知举出中国古代对力学、声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物理知识的总结及运用的实例或故事、记载等,并指出自己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调查表明:(1)中学生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掌握总体较少,特别是热学、光学;已知部分较为集中且限于历史常识,如乐器、指南针的应用。(2)知识的来源单一主要靠课外阅读及对历史的学习体会。
2“现状”探因
当代中学生对祖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掌握呈现出内容少、了解来源单一等特点。造成当前现状的原因除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够外,应有以下两大因素:
2.1教材编写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重视度不够,轻描淡写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首要资料,被师生视为教学之纲,学习之本,在教学活动中有重要的导向性。在许多学生的心中这样认为“课本中没有的就是不重要的”。尽管是错误的想法,但足以体现课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现行中学物理教材虽然突出了许多好的新理念、新思想,但是在涉及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方面却给人惜墨如金的感觉。以下是对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涉及情况统计:统计表明,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总共引入中国古代物理知识13处,平均每册4.33处,而人教版高中教材总共引入7处,平均每册1处,且一些引入只是一笔带过而已。不难理解,中学生为什么觉得学习的都是外国人的物理知识,我们的教材对祖国古代物理应用史是有些忽视了。
2.2课堂教学缺乏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在中、高考的无形指引下,多数老师只讲考查内容,在课堂上渗透中国古代物理知识被视为浪费时间。因而,课堂教学忽视中国古代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是普遍现象,当前的教学模式也是导致中学生对祖国古代物理知识缺乏了解的主要因素。
3加强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新时期,我国倡导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培养,重在探索精神的培养。
3.1加强德育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是全民族奋力拼搏的强大动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是加强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引以为豪的五千年历史文明是政治、经济和文化,而非科技。事实上,我们的祖先在物理学的发展上,有许多成就都领先于世界。如:早在《墨经》中就已记载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及小孔成像的科学论述;春秋末年《考工记》已准确描述了惯性:“细登马力,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也。”这种认识早于亚里士多德100多年,且亚里士多德对惯性的错误论断影响欧洲近2000年。《考工记》《论衡》《梦溪笔谈》等历史著作对物理知识的记载涉及力、热、光、电、磁等各个领域。加强古代物理知识的教育必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的实施。
3.2用先人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一次讲授磁现象的课中,笔者介绍了我国北宋时期沈括对指南针的特性进行探究的经历。他曾将指南针浮于水面(水浮法),放于碗边(碗唇法)及悬挂起来进行观察,总结其特点并记录于《梦溪笔谈》一书中。在得知沈括对指南针进行了世界最早、最全面的研究,且在磁偏角的观测中早于哥伦布400多年,学生的探究精神被调动起来,不少同学找来指南针设计了不同的实验,还发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现象。在教学中加入民族科学史,不仅弘扬了民族精神,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加强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的策略与实践
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其中的故事性、科学性为中学生所喜闻乐见,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加强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的实践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4.1教材应突出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尽管现行教材中已涉及一些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但这还远远不够。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应不吝笔墨,浓墨重彩地加入民族科技知识部分。可以举例、阅读材料、物理学史、科学漫步、历史人物、插图、说一说、做一做等形式,灵活多样地展现出来。增加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在教材中的内容,突出其学习的重要性,可有效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学习与了解。
4.2将渗透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引入教学三维目标
教师在备课与上课环节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引入三维目标中,使之成为教学常规行为。有效地将古代物理知识引入课堂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如:张衡运用惯性知识设计候风地动仪;古人运用杠杆原理捣谷、汲水、制作杆秤等;《吕氏春秋》记载“磁石招铁”等都是很好的素材。
4.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国古代物理的博大精深
在教学中适时开展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将更有利于加强祖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的普及给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学习某部分物理知识后,可让学生亲自查阅资料,寻找与当前所学知识相关的古代史料,在筛选甄别过程中既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体会,又能感受中国古代物理的广博。
4.4历史教材应增加科学发展史
在我国,中学生毕业后回顾起来的主要是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也表明,历史教材没有重点突出科学发展史。加强古代物理知识教育,应从全方位,多角度加以实施,历史教材也应起到应有的作用,适当增加科技发展史内容。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