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起源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教育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教育起源

篇1

古代书院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首先,当时的官学衰落,士人大量失学,尤其经过“安史之乱”,唐朝陷入严重的军阀割据状态,节度使纷纷拥兵自重,战争连年不决,以致于从中央到地方财政困顿,整个社会陷入了无序状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官学逐渐衰弱,大量失学士人被迫另辟奇径;其次,书籍积累和传播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民间的印刷作坊也不断涌现,所以当时的书籍得到了快速的传播;最后,私人讲学形成风气。自春秋战国以降,诸子百家就有私学之风,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加之佛教禅林影响,古代书院逐渐形成。对于古代书院而言,其发展历程从南宋兴盛,到元代官学化,经历了明代的复兴,再到清代的类型分化与清晚期的学院改学堂。南宋兴盛时期,官学作用减小,为维系文化教育传统,朱熹等人重振书院。这一时期的书院多是理学家用来讲学的地方,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等。到了元代时期,书院逐渐官学化,汉族儒家学者们不愿做官,也不愿任教,于是退到书院自行讲学,当时的元朝政府只能对其加强控制,以致于书院进逐渐走向官学化。明朝立国后大约130年的时间里,因统治者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官学兴办、科举等方面,所以对书院并不重视;直到正德年间,书院渐兴。清代书院根据不同的类型有所分化,在清代大约300年的时间里,学术思想以及学风频繁变化,因此书院深受其害。到了清末,清政府下诏对现有书院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理由,并且将各省的书院,其中省城书院改名为大学堂,府厅、直隶州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至此,一千多年的古代书院教育性质有了质的改变,并且以全新的形式发挥着它兴学育人作用。

二、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带来的重要启示

基于以上分析,虽然古代书院已经走向了历史舞台的尽头,但是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对现代高等教育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启示和指引。

(一)古代书院的讲会会讲制度,对现代高等教育带来的重要启示

对于古代书院而言,百家争鸣、开门办学的教育方针,对现代高等教育以启示;实际上古代书院在某知程度上相当于现代的高校,其实行的讲会会讲制度,也体现出开放办学以及自由交流的教育思想。实践中可以看到,为何当前国内高校会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即多数从本校毕业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留校任教;从整个大的教育环境来看,很多高校在学术上存在着多年吃老本的现象,缺乏创新。笔者认为,高校学术并非闭门造车,相反需要多交流,甚至只有在讨论、争辨中才能有所创新,才能实现进步。正如先生所制订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北京大学才能成为了国内高等教育的佼佼者。从这一层面来看,现代的高等院校继承了古代书院办学特点以及自由交流的价值取向。在当前新的历史形势下,高校是否应该继承和发扬古代书院的精神,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反思的问题。笔者认为,现代高等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大胆地去借鉴古代书院采取的会讲讲会制度,并将其分成校内讲会、校外会讲等形式,而且每会会期都规定天数,以保证其具有合理的周期性。对于校内讲会而言,可利用新课标中的研究性教学活动开展,在兴趣小组内部举行;在此过程中,高校先规定统一的讲会活动时间,不同兴趣小组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同时参加多场讲会,这样就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促使各兴趣小组的研究得以实现,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时间利用率;对于校外会讲而言,则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去聘请有影响力的教授、学者或者老师,虽然他们的观点不同甚至相反,但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自由辨别,通过该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论辩能力以及辨识能力得到锻炼。从实践来看,校内讲会、校外会讲之间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是对时间相对富余,自由度相对较大的高校开展的活动,而且其借鉴意义以及实际可操作性更强。

(二)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古代书院教学课程的设置、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法来看,均体现了学生中心主义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从主观层面来讲,古代书院的教育形式给人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教育就是体验教学的过程,这与现代高等教育过程中的“苦役”完全不同。对于知识传授型高等教育而言,实践上就是将学生观众、知识容器,而高高在上的老师就是主宰,他们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管输知识,即填鸭式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该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启发意义非常的小,只是告诉学生对现有的结论不容置疑,而且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教学完全单向性;这种没有弹性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被动适应,以致于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积极性被磨灭了,最终形成了一种非常消极的人生态度。在改正该种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古代书院教育中得到启示———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且以老师为指导进行教育教学;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摒弃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该种启示下,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学会质疑、问难以及启发和点化,并且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擦出智慧火花,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目前来看,国内很多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均提出了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促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老师角色转变,将课堂还给学生。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以及学校的整体水平等,摸索一套最合适本校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从古代书院教育理念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即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主导,质疑、问难以及启发和点化,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对于古代书院而言,其主要是以学生自学、自主钻研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自己的深造体会,老师的作用只是讲授、辅助教学而已;古代书院的该种教育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治学之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少教多学的目的,这是古代书院教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发非常的大。从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的视角来审视,古代书院更加注重自学研讨,这相当于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学生自主性学习。从实践来看,古代书院强调的学生中心主义、自主学习方法,均符合知识建构特点———知识建构靠学生,老师只是这一过程中的引导者而非包办或者代替者。从教学实践来看,通过一味地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想要使学生们有效地掌握知识、构建牢靠的知识体系,简直是天方夜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接受现成结论以后,一旦离开了老师的引导,则无法自主学习,就是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造成的严重弊端。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理论中提出的过程理论,实际上就是对古代书院教育教学标准的借鉴,从这一层面来讲,书院重视学生的自学研讨是有其科学依据和现实意义的。古代书院采取学生自学研讨的教育模式,给学生留出了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以及读书交流空间,即便是有问题向老师请教,也应当先自己独立思考;值得强调的是,在学生请教过程中,老师并不急于告知,或者强求学生立刻认同、接受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相反,在古代书院中,老师更多时候采取的是鼓励法,即鼓励和引导学生另辟蹊径。从这一实践过程来看,学生的角色始终具有主动性,而非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观点,学生在书院环境中,能够体会到师友中优游暇豫、玩索有得因的感触。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自学研讨教育方式要比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来的给有效,前者更有价值。所以,在现代的高等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继承、发扬古代书院的该种精神和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古代书院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加强常规教育,使他们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将人格教育提到应有的高度上来。第一,明确学生学习、待人接物行为规范。实践中可以看到,很多高校大学生连最基本的礼节也不懂,所以应当以古代书院之礼仪,来约束和熏陶当代带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格、人格。第二,强化养成教育。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必须教育学生,任何事情都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实际上,现代人格中的创新、独立以及诚信和敬业等精神,是现代人应对挑战、机遇甚至安身立业的基本素质,高校大学生也不例外。在古代书院中,学生无论学术成就如何,皆是谦谦君子,这是古代书院教书育人的结果。所以,在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做学问之前,一定要先要求他们学会做人,否则就是失败的教育。正如托夫勒所言,新的时代不会创造理想的超人,只是对社会中的普遍人格进行改变,不是产生新的人类,而是对全社会人格进行重塑。基于此,人格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的头等大事,古代书院的学生人格教育,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启示,即学生人格不成,则教育难见其效。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竞技运动 起源辩识 历程断想 功能启迪

一、引言

体育究竟如何起源,众说纷纭。确定体育的最初形态,无疑在把握体育的逻辑规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关于体育起源的学说大概有如下几种:

劳动起源说。人类为了生存与劳动需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某些跑、跳、投掷的技能,提高自己在技术、速度、耐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形成了体育,体育是从劳动技能发展而来。

军事起源说。人类为了在军事冲突中获胜,而进行骑马、射箭等练习,从而形成了体育。

宗教起源说。在原始宗教中包含了众多的祭奠、竞赛的活动,这是后世体育发展的先河。

游戏起源说。人们在余暇时间中从事游戏,发展了自身素质与技能,形成了体育。

首先,在原始时期就有的“狩猎人、采集人、农耕人在闲暇时间里所进行的娱乐活动。现在我们说到“sport”是指运动或者就是特指竞技运动,本来的意思已经很少有人使用。这就提示着我们,现代化的竞技运动掩盖了体育娱乐的本源,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重新发现作为游戏的体育。

其次,“体育是一种文化形态”,这里的“文化”包含着强烈的“独立”意味。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自由的人,独立的人,文化也是自由的文化,独立的文化。独立的文化意味着,它只以自己的方式关注人的存在,而不被任何其他文化形式加以利用,不作为达到某种外加目的的工具使用。从这个角度看,体育的基本动作可以说来自劳动,但劳动决不可以作为体育的最初形态。人所进行的跑、跳等技能练习,归根结底是参加劳动生产必要的预备过程,是一种劳动技术教育,不具备独立性。比如,射箭本身是一种捕猎方式,但射箭运动则是在射箭捕猎的功能消退之后人们为了消遣与娱乐而设立的休闲方式。可见,劳动起源说不能体现体育的独立性。

军事起源说也基本面临相似的困境。《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明确指出:“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世纪以前体育文化不可能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体育被视为实现政治和军事目的的一种手段。

宗教起源说道理类似,但是要复杂一些。“宗教”的概念在这里我认为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的古希腊向神“献祭”的活动,这里面的体育活动从属宗教的性质较为浓厚,即使奥林匹克运动也是如此,其辉煌的“人的展示”的意义,是后世逐渐开显出来的。另一种是指原始宗教。我们常说,人类最早的文明形态就是原始的图腾崇拜与巫术活动,这种活动后来逐渐分化为政治、法律、诗歌、舞蹈、音乐等,体育自然也包含于其中。应该说这种“起源”的意义和我的“起源”理解不同。我所说的“起源”,是体育的最初形态,是能够作为一种独立文化形态获得确定的状态。

游戏,才是古代体育独立姿态的唯一体现。在理想状态下,人在进行游戏时,不带有任何功利的色彩。只是追求精神上的轻松愉悦、无压迫感,充分享受游戏。人在游戏中实现了最初的自由与独立的状态。在远古人一直受到生存环境的严酷挑战之时,游戏搭建自由性质的舞台,这应该是体育十分引以为豪的事情。

从游戏起源论我们还可以知道推论,就是游戏不只是在体育开创期为体育独立性起作用,体育产生之后,任何一种体育形式的产生历程,也必然要以游戏的姿态开始。这在后世大多数体育形式的出现中也得到了验证。

从更高级的意义来说,游戏作为人存在的独立性体现,人每开发一种新的游戏,就是人生存空间的一次拓展。人在与原始环境搏斗的阶段不可能产生游戏,只有在人基本适应了原始生存环境,摆脱了生存的压力与困扰时才会进行游戏。当人适应了冰天雪地的环境,又产生了冰雪上的游戏。

二、竞技体育运动发展进程历史的断想

竞技体育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智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比赛。

竞技体育运动发展进程历史的断想分为四个阶段如下:

1.第一阶段――体现格斗生存能力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为了生存人不得不学会走、跑、跳、打、杀、投,等等。所以古代体育得到大规模的发展的时候往往都是动荡的乱世,只有在乱世才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和试验机会。因为古代体育就是一项依赖实践的技术,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所以,古代的体育体现在格斗生存能力这些方面。

2.第二阶段――呈现在娱乐技能这些方面

现在我们都知道,体育确定了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终身体育”为培养主线,在古代也是一样的,中国传统体育中的许多项目,都没有象西方体育那样走上竞技的路子,而是更多地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在不同的场合进行表演,体育运动能得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喜爱,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与文化、艺术等活动一样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人们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乐趣和,因而它也成为人们娱乐的一种形式。

3.第三阶段――展现科技、经济实力强弱

竞技舞台竞争的背后,人才的竞争、科技、经济实力的较量日趋激烈,也与经济实力的强弱,物质基础的雄厚程度休戚相关。竞技体育已进入以当代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综合训练的阶段。过去的那种教练员靠经验悉心指导,运动员埋头 苦练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当今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高科技的运动器材,现代化的训练手段,优越的训练环境,这一切无不都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第四阶段――从健身养生的社会价值及发展方向

体育的健身养生特点极富东方文化特色。例如,以太极拳为代表的绵缓类健身性为主的武术对老年人大有裨益。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际关系日益淡薄的社会里,这种运动方式不仅能满足人们健身的需要,而且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中国武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就是从其高层健身方面而言。中国武术,特别是其中的健身养生武术讲究“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的这种注重和谐、自然、统一的文化特征正与现代社会在生态意义上的健康意识相契合,同时也迎合了许多西方人想“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个人与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去领略一个全新的、富有‘中国人心智’和‘东方人思维方式’的境界”的需要,而且也将解决中国社会老龄化以后老龄人群的健身问题,这些必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强大内因。所以,我们应立足于健身养生武术的传统文化及高层体育特点,加之现代科学的锻炼方法,通过组织健康大会的形式,作为全民健身运动和终身体育的重要内容,将其发展起来,推广出去。

三、竞技运动功能作用

在当代中国,体育运动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1.增强民族体魄,培养民族意志

这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体育能在人类社会中长盛不衰和持续不断存在的原因。通过体育手段来实现增强人的体质的目的,促进人自由、全面地发展。这正是体育的独特之处,也是体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和事物对人和社会作用的根本点,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基本特征。人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基础。

2.实施多元教育,加强社会交流

通过体育和身体锻炼,可以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并使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因此,在体育运动中,可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增强人的体质,还包含着培养、开发和提高智能的教育因素。体育具有政治功能、对外交往功能、科学研究功能等多种派生功能。体育的派生功能和体育的独特功能一样,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运动本身在人类社会中的不断发展。

3.培养人们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

体育有利于人的“社会化”。竞赛是体育运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体育竞赛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强烈地取胜欲望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竞赛中不可能取得胜利。人类现实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激烈竞争的场所,需要团结和协作精神。体育竞赛,特别是在集体项目的竞赛过程中,要想取得胜利,既要有力争胜利的顽强竞争意识,又要懂得与同伴和队友的团结协作,才可能达到目的。而体育的这种“模拟社会”的功能,是体育运动所独有的。

4.体育具有促进文化的发展质量作用

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和体现参与者的个性化,其实就是倡导一种健康的包容文化,一种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的和谐文化。反映在运动形式中的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体育运动向人们和社会所展示的,以公平、公开、公正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普遍尊重和推崇。“阳光下的公平竞争”正是现代人类社会所需要重新构建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的道德核心。

5.体育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是人主动参与的一种体育活动,在这种体育活动中,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参与者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身心健康有了促进,社会交往的需求得到满足,并能体现出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一种尊重个性差异,尊重社会的文化,因此,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6.体育具有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的功能

体育部分项目有亲近自然的属性,使人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长期从事户外运动的人都有一个理念,自然就是我们活动的场所,为了自己活动的舒服,必须要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在户外的活动中,人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对自然现象和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会逐渐产生一种感情――对大自然的力量产生敬畏,其结果,就是尊重大自然。

参考文献:

[1]程晓峰.从体育运动的起源探体育教育的社会功能.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5).

篇3

一、指导思想: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理论

最早提出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的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他在其著作的《逻辑学》《小逻辑》和《哲学史讲演录》中,从理论上明确地阐述了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思想,认为哲学学说的历史发展次序要与逻辑发展的次序相一致、相符合。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关于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思想,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对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改造,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这一思想的合理内核,使之成为更加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于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理论,马佩先生在他的《辩证逻辑》一书中指出:“所谓逻辑的历史的统一法乃是这样的构建科学理论范畴体系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构建的范畴体系能够也必须以‘凝缩’的形式再现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的基本顺序、方向、趋势。”[1]用更加通俗的语言来描述这一理论的作用和方法,可以这样说:为了找到一个事物的历史发源起点,不妨先从逻辑上对该事物的起源进行推导,继而找到它可能出现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以更加精确地定位而减小工作量。

针对教育装备发展史研究工作中的困难,首先使用逻辑推导的办法找到相关资料的藏匿地点,然后再去发掘这些资料、资源是完全可行的。在严格的逻辑推论过程中,教育装备发展的历史重现了。

二、技术手段:海量图书文献全文检索引擎―“读秀”

有了指导思想可以让教育装备史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快速定位,但是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去搜索教育装备的相关信息仍然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将使得研究工作更加有效、效率更高,“读秀”便是这样一个非常出色的图书文献全文检索工具。读秀学术搜索采用双层PDF检索技术,是由海量全文数据及元数据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为读者提供330万余种中文图书、约10亿页全文资料、6700多万种期刊的全文检索。读秀学术搜索的馆藏纸质图书、电子图书、随书光盘等学术资源,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而准确的学术资料。

登录读秀网站(http://),在知识、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栏目中选择自己关注的内容;在文本框中输入需要查找的关键词;点击“中文搜索”或“外文搜索”按钮,相关信息目录将会呈现在屏幕上。

三、逻辑论证:教育装备源起历史的研究

教育装备发展史的研究需要追溯教育装备的起源,而教育装备的起源涉及教育的起源与装备的起源。关于教育的起源,一般有4种学说[2]:(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该学说以法国的利托尔诺(Charles Letourneau,1831~1902)为代表,认为成年动物在教幼崽捕猎时就已经开始了教育活动,教育是动物的本能。(2)教育的心理模仿起源说。该学说以美国的孟禄(Paul Monroe,1869~1947)为代表,认为人类祖先在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状态下,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该学说是前苏联教育理论界的观点,认为劳动使猿变成了人,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和生活经验。(4)教育的人类社会需求起源说。这是我国教育理论家胡德海教授的观点,他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这句话讲得具体点,就是:教育起源于社会群体传递、发展文化和社会个体社会化这两个方面的共同需要。”[3]该学说是目前被人们广泛认可的。

笔者在《教育装备的起源与本质》 [4]一文中论证了“教育装备是与教育和装备同源的”这一观点,并指出自有人类社会起就有了教育,同时也就有了教育装备。而关于装备的起源,该文中也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根据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理论和方法,当采用不同的教育起源学说时,必将引出不同的教育装备历史的探究起点。如果采用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追溯教育装备发展的历史将要从动植物本能行为开始,这与我们教育装备的概念界定(教育装备是教育资源中的人工资源部分)相抵。而如果采用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因为该学说是探讨“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状态”,于是就没有了这些教育活动赖以生存的教育资源,也就没有了教育装备的概念。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可以理解为劳动本身即教育,则一切劳动工具都将成为教育装备,或者说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生活资源就都成为教育资源,这显然也是与教育装备概念不相容的。同时,从教育的本质上讲,它其实是脱离了当时生产劳动的一种社会活动(如宗教活动、艺术活动、早期教育活动等),往往是由失去体力劳动能力而具有丰富经验的老人承担教育者工作。在这些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结论:从教育的人类社会需求起源说出发,则有可能成为研究教育装备源起历史的唯一有效途径。

由于“教育起源于社会群体传递、发展文化和社会个体社会化这两个方面的共同需要”,所以就应该在社会群体传递、发展文化的活动中和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中去寻求源起的教育装备。人类最早期社会文化传递与发展的活动主要表现为艺术和宗教。而个体社会化是作为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对社会的融入,是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所以个体社会化活动其实是泛教育(包括在校教育和非在校教育)的代名词。于是,人类的教育就应该起源于艺术、宗教以及有意识的早期教育活动。进而得出结论,对教育装备发生历史的追溯,也就应该从这些活动开始。

四、考古发现:教育装备史的实物证明

走进任何一个历史博物馆,丰富的展物令人眼花缭乱,那些文物记录着历史,反映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战争、文化、建筑、艺术等,以及工农业生产的情况。但是在仔细观察后总感觉有一些遗憾,不知什么原因,人们几乎看不到任何一件能够如实反映当时教育水平的教育装备文物。或者是人们把它们的作用忽略了,抑或中国古代的教育真的就没有教育装备的概念。通过认真研读中国历史,我们仍然能够发现中国古代教育装备应用的痕迹,并在历史文物上表现出来。

中国的考古发现,仰韶文化(约公元前4800~公元前4300年)遗址的西安半坡村有一间160余平方米的大房子,里面有早期的图形文字。历史学家认为这是氏族活动的场所,而这些活动起着教育的作用,该场所被认为是最早的学校[5]。而对于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殷墟的甲骨文,《简明中国教育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郭沫若同志发现一片甲骨上有一行较工整的文字,另有四行极不工整、几不成字的同样的文字,其中又间有二三字极为工整,可能是当时的‘习刻文字’,反映了当时传授与学习文字的真实情况。”[6]显然,当时的这块甲骨应该属于教育装备的范畴。2006年10月3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文津讲坛”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宇信先生做的一个名为“殷墟:世界文明的宝库”的讲座,吸引了众多的听讲者。王先生在讲座中提及了一块甲骨,其特点是骨块上文字有“13个界格”,共有“15段文字,但是不成词例”;这样的甲骨容易被人认为是伪造的,但它确实是从骨灰中发掘出来的。受郭沫若先生的启发,笔者认为这个骨块同样是当时用来“习刻文字”的“教育装备”。

教育装备发展的历史是忠实的,它顽固地守护着事物的原貌;教育装备发展的历史又是含蓄的,它需要人们具有思辨的头脑、敏锐的目光去发现事物的原貌。

参考文献

[1] 马佩.辩证逻辑[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简缩本)[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

[3] 胡德海.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70-76.

[4] 艾伦.教育装备的起源与本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6):3-7.

篇4

关键词:舞蹈;韵律感

中图分类号:J7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150-01

一、舞蹈起源

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以后由各种声音发展成为语言和音调以后,才相继产生了诗歌和音乐。在劳动中,由于制造工具,人的手逐渐变得灵巧起夹,又诞生了绘画和雕刻。随着人类的进化,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水平的提高,曲艺、小说、戏剧等艺术才相继被创造出来。那么,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它的源头来自哪里呢?

我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说,人类是从天帝那里学来的舞蹈、或是人类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启发才创造出舞蹈来。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对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像现代的人分得那样清楚。现在,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神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影象为基础,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是神创造了舞蹈,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人创造了舞蹈。那么,人又是如何创造了舞蹈呢?

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

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约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活动。

我们认为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

二、细致观察,了解幼儿的舞蹈兴趣

(一)关注中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他们与每一个成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渴望,自己的追求。只有以尊重为前提、以信任为基础,给他们以无微不至地关注,才能真正读懂这些幼小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心声,知道他们的兴趣所在。

(二)互动中走进孩子的世界

孩子是活动的主人,他们有主动活动的权利和自由,他们所拥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独特性,使得每个幼儿对艺术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

三、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舞蹈兴趣

著名的情境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认为:“情境教育利用移情作用,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随着情境的延续,儿童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情感弥散渗透到儿童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儿童的个性之中。”由此不难发现,优化的教育情境可以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帮助幼儿自主地、投入地参与活动,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积极鼓励,巩固幼儿的舞蹈兴趣

篇5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目前国内诸多学者对“礼”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很多研究,主要表现为:礼的本质、礼的起源、道德法律化等。这些研究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对“礼”及其发展进行阐述。本论文在查阅了相关书籍和有关学者发表的论文的基础上,旨在从“引礼入律及其影响”的角度来阐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礼”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二、 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礼的起源

(2)“引礼入律”的时代背景

(3)“引礼入律”的过程

(4)具体的做法即相关的法律规定

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礼”入律的背景、过程以及历代具体的法律规定来分析其对中国古代法制、对现代社会的的影响。

三、 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有关论文文献,初步形成自己的写作结构并拟写提纲,有如

下进度安排:

XX年01月——XX年02月 构思写作提纲,制定研究方案,提交开题报告

XX年02月——XX年04月 撰写论文初稿,接受毕业论文写作中期检查

XX年04月15日——XX年05月10日 撰写论文第二稿

XX年05月11日——XX年05月20日,定稿,申请毕业论文答辩

四、 主要参考文献:

[1]曾宪义.中国法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XX.

[2]武剑青. 从“春秋决狱”到“纳礼入律”——浅析儒家思想融入魏晋北朝诸律的必然性[j].柳州师专学报,XX,(02).

[3]陈戌国.《大明律》与明代礼制以及相关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X,(3).

[4]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5]黎莲芬.儒家的法律道德化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 ,XX,(12).

[6]张竞生.伦理与法律融合的重要时期——从魏晋南北朝看封建法律的伦理法特点[j].重庆教育学报,1999,(2).

[7]詹正发.论道德法律化及其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XX,(1).

[8]汪飞.儒家法律思想对当代公民法律意识的影响[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报,1998,(8).

[9]刘绍云.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j].理论学刊,XX,(6).

[10]聂秀娥.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报,1995,(5).

五、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篇6

关键词:六艺;生存;教育;重要性

我国古代的教育与人类生存需求密切相关。而“六艺教育”,作为夏、商、周三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颇具研究意义。纵观我国古代六艺教育,便可推及“生存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将依次从“射御之教重在进行生存教育”、“礼乐之教始终为生存教育所贯穿”以及“书数之教与六经教育均以生存教育为蓝本”这三个方面对生存教育的重要性加以论述。

1“射御之教”重在进行生存教育

“射”,指射箭技术的训练;“御”,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训练。两者相辅相成,为我国古代六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细细研读史料,不难发现:“生存教育”在“射御之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射技是原始时代的人们为猎食和防卫必然练就的生存本领。换言之,射技为生存教育奠定基础,它以帮助人类生存为主要目的,传授生存经验,是一种生产技能,更是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古有《弹歌》为证:“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首猎歌反映了渔猎时代的狩猎过程,更反映了古人以“射”为生存技能,而上述生存技能的传承与发展正是古人繁衍生息的重要保证。五帝时代战争频繁激烈,掠夺、攻伐不断。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射艺教育的基本性质从原始社会的生产技能渐渐演变为奴隶制社会的军事技术。与此同时,“御”也脱引而出,成为我国古代军事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奴隶制社会的不断发展,“射御”成为巩固奴隶制度的法宝,为统治者所重视。对于统治者而言,建朝后依然面临巩固王权的严峻斗争,他们要依靠武力镇压奴隶反抗及不甘沦为属国的其他氏族部落的反抗。因而,“尚武”之风在奴隶制社会逐渐蔓延开来,军事教练与武士培养成为生存教育的重点。此时,作为生存必备技能的“射御之教”更成为了六艺教育的重中之重。

2“礼乐之教”始终为生存教育所贯穿

“礼乐之教”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礼”起源于祭祀,最具神圣、庄严意味,培养出人们敬奉神明的虔诚意识。人们在祭祀的过程中,祈求保佑庇护,其实质也是一种生存本能的释放,而“礼乐之教”恰到好处地把握了人们的生存本心,对人们进行正合时宜的生存教育。古人崇拜自然,奉“稷”为植物神。为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人们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尤为重视,对农作物迷信崇拜,举行各种礼俗仪式和活动以求丰收,来保证自我生存。原始宗教所孕育的礼教发展途径繁多。除自然崇拜以外,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活动中的礼仪教育也始终围绕“生存”展开,为人们安定有序的生活做出了保障,例如:原始丧葬礼仪实质灌输了现实社会人伦道德的要求,包含着血缘相亲、尊敬长辈的生存教育,将个体的“人”塑造为“社会人”。“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礼乐之教”,被看作立国的准绳,是国家命运之所系。它维护了宗法等级世袭制度,奠定了为人的基本生存准则。综上所述,生存教育始终贯穿于“礼乐之教”。

3“书数之教”与“六经教育”均以生存教育为蓝本

篇7

论文关键词 中国古代 刑事 法律渊源

学界对于中国古代刑法起源于何时主要有四种观点:起源于商,起源于夏,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部落联盟时代,以及起源于黄帝时期。 游绍尹认为,法是在氏族公社解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随着夏朝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产生了奴隶制法,通过制定和认可的方式形成了制定法和判例法。统治阶级“以奴隶制国家的名义,制定新的行为规范,强加于整个社会,它把一切不利于奴隶主阶级统治的行为,统统视为犯罪而加以惩处”。该制定法中也包含了刑法。 夏新华认为,中国古代刑法起源于尧舜时代,完成于夏代。夏代刑法体系的确立是尧舜以来社会关系与刑法长期发展的结果。 笔者认同“源于尧舜时代完成于夏代”的观点。

随后,刑法随着朝代的变迁而变化,并产生了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刑法的法律规范,如《禹刑》、《周礼》、《唐律疏议》等。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法律具有“刑起于兵”、“以刑为主”、“出礼入刑”等基本特点。而中国古代刑法则具有维护皇权、夫权与父权,定纷止争,维护社会秩序等功能。

法律渊源就是资源、进路、动因三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综合事物。 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试论中国古代刑事法律渊源的特征。

一、中国古代刑事法律渊源的资源性要素特征

所谓资源,指法是基于什么样的原料形成的。 中国古代刑法正是来源于习惯、礼、道德。

中国古代刑法源于尧舜时代而完成于夏代。在夏代之前,原始社会各成员之间都遵循着一套绝对公平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在母系社会时期,所有人都享有相同的权利,要履行相同的义务。对于有关氏族的一切重要事务,每个人都有权参与决定。由于物资匮乏、生产力低下,只有土地共有、绝对公平,才能维持氏族的存活与延续。每个成员都自愿自觉地遵循着氏族内部的行为规范——习惯。这种习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婚姻制度、祭祀等。祭祀是氏族中最为重要的事:每个成员都必须参加并遵守祭祀的礼仪,他们有特定的仪式程序、分工、舞步和祭品,由祭祀这一礼仪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习惯约束着氏族内的每个人。遵守习惯才能维护氏族的共同利益,个人才得以生存。如果有人违背了这套行为规范,破坏这样的秩序就将遭到氏族的惩处,最严重的会被驱逐。个人的生存是完全依赖于氏族群体的,一旦被驱逐失去群体的保护,就很可能意味着无法生存下去。因此,对于氏族成员来说,驱逐是最为严厉的惩处。这也成为了后来“流刑”的起源。

礼最初源自祭祀时的一系列行为规则,随着祭祀行为的规范化、模式化演变,以及氏族首领在祭祀时的领导、分工,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了礼——主要被理解为宗教等级制度。它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行为。“礼”的精神就是亲亲、尊尊,即维护“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关系。 中国古代“出礼入刑”:凡礼所调整的对象也为刑所调整。礼维护了古代中国的等级制度,是古代统治者巩固利益的工具。礼与现代的“法律”不同,现代的法律进约束人们的行为,而礼是从思想观念到行为,由内向外进行约束的。礼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更为深入。

道德与礼相比更为虚化。礼可以是一种行为或仪式,而道德完全就是精神层面的。由礼而形成的道德观念,帮助古代君王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统治。比如汉代的“以孝治天下”,“孝”是源自于“礼”的一种道德观念,使人们从内心顺应其要求。于小“家”而言,“孝”是维护夫权、维护父权;于大“家”而言,天下百姓都是天子的子民,子民对天子尽“孝”就是维护皇权。若违背这一道德要求,有损君王的统治,将由刑法进行惩治,从而达到维护皇权的目的。因此,道德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刑法的资源性要素。

二、中国古代刑事法律渊源的进路性要素特征

所谓进路,指法是基于什么样的途径形成的。 中国古代刑法一般基于立法、行政与司法而形成。

立法是统治阶级制定或者认可行为规范,使之上升为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左传·昭公六年》有“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的记载。所谓“禹刑”、“汤刑”,作为“乱政”亦即社会矛盾与阶级冲突的产物,是夏商两代刑事法律的统称,属习惯法性质。 习惯法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在一定区域内反复适用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而形成,然后由统治阶级予以认可并上升为国家意志,进而成为习惯法。刑法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而制定法在夏商以后就逐渐发展起来,由统治阶级主持开展的法律编纂活动就是立法行为的典型。随着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的日趋成熟,每朝每代都形成了各具代表性的刑事法律规范。如战国初年魏国的《法经》、战国后期秦国的《秦律》、秦朝的《法律问答》等。

中国古代君王兼任了立法、司法与行政之职。君王在行使管理的职权时,常常也会“造法”。比如,在秦朝就有命(制)与令(诏)这样的法律形式。命(制)与令(诏)是专制君主以国家名义的政令或文告。 汉朝时有“令”,令是皇帝针对具体事件的政令,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可以对律起到增补、修改的作用;同时,令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适用范围极为广泛,使整个法律体系具有适应社会变化的灵活性。 总之,在中国古代,皇帝通过行政的手段创制了相当多的刑事法律规范。

在中国古代也存在判例法,判例法正是在司法的过程中形成的。比如秦朝有“廷行事”,相当于判例。“廷”指各级官府,“行事”指业已判决生效的事例或案例。在秦朝的司法实践中,判例也可以作为审理判决案件的法律依据。 汉朝时的法律形式之一“比”又称“决事比”,是指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比附援引以往典型案例作为裁判依据。由于决事比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更便于援引,因此西汉中期以后,司法官吏援引决事比就变得极为普遍。 比这一法律形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仍被沿用。

三、中国古代刑事法律渊源的动因性要素特征

所谓动因,指法是基于什么样的动力和原因形成的。 在中国古代刑法形成之初,刑起于兵。

尽管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战争与刑法是两个概念,但在中国古代的观念里,因为有战争,刑法才得以产生。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国之大事,在祀在戎”。部落之间战争的结束往往伴随着战俘变成战胜方的奴隶。这种因战败而失去财产、人身自由、生命的结果,就是对战败者的刑罚。也是刑法对“外部敌人”的处罚。第二,就是刑法对“内部敌人”的处罚。在部落内部,违反统治者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宗教等级,破坏社会秩序,有损统治者利益,就是“敌人”。为了打击和惩处内部的敌人,统治者需要刑法规制其行为,并利用刑法的指导功能、教育功能警示其他人。使被统治者明白,要遵守统治者的命令,否则会与“内部敌人”有相同的下场。不论“刑起于兵”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统治者而言,都是一种“战争”。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01

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开放教育的文化使命、育人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开放教育作为面向大众,普及性最为广泛的一种教育形式,利用网络技术为文化传播及服务提供了独具优势的平台。开放教育中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 首先当以激发兴趣点作为导学遵循的模式,以课程文化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服务统领课程教学服务,转型课程文化评价,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终身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背景及现状

开放教育依托网络媒体平台立足基层,服务社会,是一种富有公益性的教育类型。开放教育的受众是全体社会成员,其通过教学资源库,网上大讲堂等等方式实现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传承、传播,实现文化使命的重要过程。中国古代文学(以下简称古代文学)作为开放教育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无论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层面,还是在文化传承传播层面,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就教学现状而言,越来越多的学员对古代文学失去兴趣,迫于学分,疲于应付。如此,古代文学课程的诸多教学意义目的在现实中大打折扣,如何提升古代文学的吸引力,以传统文学文化的固有魅力感动人、教育人、美化人,成为开放教育中文教师急需破解的难题。笔者认为,造成现状的原因之一是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一大误区,即文学课被文学史课取代。

诚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学课讲成文学史课,传授文学却重理论轻艺术,以作家地位影响、文学流派、时代思潮、发展规律、艺术特色等为主要,艺术赏析为点缀。浩如烟海的文学史,知识点星罗棋布,如何导学姑且不论,繁冗的学习量占据学员大量的时间精力,作家作品条款式的死记硬背,加之古文与今文多有隔阂,使得学员无心领会作品内在精粹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古代文学讲授现状遗弃了最好的学习基础――兴趣激发。

笔者认为,导学当以精取胜,而非以量取胜。以兴趣激发为契合点进行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当是导学所应遵循的模式。“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1]开放教育中的古代文学课堂,当是文学唱主角,充分展示文学的精髓与学员的心灵产生共鸣。讲授可用由点及面的方式展开,例如采取专题模式,“关注国家、民生”方面从孔孟、屈原到杜甫、陆游、文天祥;“领略体味人生”方面从陶渊明到苏轼、关汉卿、曹雪芹;“培养情趣修养”方面可以综合众多的山水诗和富有理趣的诗句等等。这其中关键在于“点”的选取,要打破常规,以开放的心态精选,既是知识点,又是兴趣点、文化点、审美点、史学点、哲学点等等。“面”的设置力求关乎文化,或是承传中的流变、现实中的应用等等,重在引起共鸣,减少古代文学课程内容和实际工作生活的隔阂感。通过“点”来有效高效地激发延展学习。当然,若能在教学中创新视频授课,使授课形式多元化,特别是改变原有的“一人一书一言堂”的视频教学模式,或使讲授模式多元化,避免原有的按照课本编排体例逐章论述的死板模式,教学效果无疑会更好。

二、创新与思考

(一)发展古代文学课程文化。课程起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课程内容是对文化进行的选择和重组。传统的课程物质载体具体为教学大纲、课本等,它所含纳的文化成分相对有限。古代文学课程应发展丰富文化内涵的课程文化,除了传统层面上传承的文化外,要注意课程本身文化特性的培育,即对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

(二)以教育服务为主导理念开展课程文化建设。一是培养主动服务的意识。开放教育面向社会,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应积极了解社会、学员对开放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依照反馈及时整改。完善服务机制,构建开放教育服务体系。二是提高服务技能。开放教育的学员多元,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提供的教育服务既要完成国家规定的统一的课程目标任务,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课程制作应以深入研究学员学习心理、教育规律为基础,从大众学员适度入手,汇集经典组编教案,制作“一站式服务”学习课件。三是注重服务细节。开放教育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要注重服务品质,关注支持效果。课程制作要把好细节关,立足学习需要,善于换位思考,要改变课件视频“一言堂”的传统模式,想学生之所想,应学生之所需,为课件注入活力元素和学习支持服务元素,提升学习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三)课程评价机制目标指向人的发展。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开放教育课程评价机制目标定位应为人的全面发展,为此,课程体系的价值观要实现相应转型,由关注学科到关注人,由关注知识到关注生命,由关注显性课程到关注隐性课程。将课程评价作为学生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接受评价和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为课程文化建设查漏补缺,同时开发学生潜能,完善知识架构,提升人格品性,达到全面发展的初衷。

对于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学,在面向大众的开放教育中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培育肯定起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试想,当开放教育学员面对古代文学课件频频点头,抑或为之动容,我们的教学在实现知识传播的基本目的的同时,其在文化服务的终极指向中也得到了应有的升华。

篇9

一、“讲”符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

特点之一是现今教科书编撰“缺漏”现象普遍存在,这让我们中学生无法独立从教材中获取完整的历史情境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又该如何“补救”这些“缺漏”呢?特点之二是历史学科内容具有浓厚时代性,这是因为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该特点让我们中学生无法独立贴近现实、还原历史,甚至无法领悟历史学科内容的时代立意,教师又该如何适时引导呢?特点之三是历史教科书蕴含“正能量”因素,历史纷繁芜杂,高中生的史料真伪辨析能力有限,无法独立地从中汲取更多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即“正能量”,教师又该如何让课堂涵盖三维目标呢?

在当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存的环境下,这三个特点势必使我们中学历史教师的“讲”显得更为重要。历史教育专家金相成认为:一个好的历史老师不在于他是不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而是在于他讲得怎样,我们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就是要靠老师讲,这样讲出来的一堂好的历史课,知识在里面了,能力在里面了,思想教育在里面了。

二、“讲”的前奏

前奏(前期工作)即导学案及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完成情况。导学案是提前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的产物,可以达到师生共享,这正顺应了“以导促学、以学促教”的原则。每课导学案编排主要有以下五部分: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内容、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知识点梳理、围绕本课重难点设计的自主探究问题以及精选近年历史高考题。这需要各位教师课前花大量时间备课和相互间精诚合作,并据对历史教材的理解和各年级各班的学情去全面整理好每课的导学案,然后提前一天或两天发给学生,上课前任课教师对学生做好的导学案一一查看,并汇总其中学生所出现的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视角切换出新意。每课导学案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剧本,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路,各自的教学特色在课堂中才能不停地散发出来,更能吸引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走近历史、感受历史。

三、五“讲”演绎高效历史课

下面以必修一专题六“民主政治摇篮―古代希腊”为例体验“五讲”之美。一讲高考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让学生了解考纲“雅典民主政治”和课标“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这利于学生鉴史以知西方民主政治起源在哪。二讲知识点及其“缺漏”处,“讲”不是背书,须有声有色、有情有感、有理有据,引入适量史料(或故事或视屏或图文资料)来“补救”课本。本课可补充如下内容:美国爱伦坡《致海伦》、希腊三贤、体验雅典人每天的生活以及分析学生在导学案中的问题等,让学生在愉悦的历史情境中获取希腊直接民主产生与发展的完整历史画面,并形成知识体系。三讲“自主合作探究题”,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归纳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基本条件,并对比其与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特征有何差异?这些能引导学生全面突破课本重难点。四讲“正能量”即积极的主流价值观,挖掘这一蕴含在教材中的“正能量”,并用以引导课堂教学,如古希腊城邦体制下三大精神“勇敢、民主、科学”彰显公民追求自由、平等、集体荣誉感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明白《致海伦》诗中“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的内涵,最终清楚“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条件促成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五讲高考真题,本课引入上海单科高考第四题: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利

篇10

摘要: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社交礼仪的国家,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礼为最常用的见面礼节。它不仅是一种以行为举止表示谦恭的重要手段,也是非常重要且经常使用的礼仪。本文举了一些在国际上发生的有关鞠躬礼仪而引发争论的例子,就鞠躬这一礼仪是否值得我们去传承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礼仪;鞠躬;心理;争议;传承

一、鞠躬曾在国际礼仪中引发争议

举几个例子,奥巴马曾向日本天皇深鞠躬近90度而遭批评,具体是这样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访日期间会见日本天皇时,向后者深鞠躬近90度,招致美国媒体和保守派批评。他们指责奥巴马身为国家元首行为不妥,看起来“低声下气”,有向日本天皇“卑躬屈膝”之嫌。而此次并非奥巴马首次遭遇“鞠躬门”,他曾也因向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鞠躬”而遭非议。奥巴马当时弯着腰、上半身向前倾斜,向阿卜杜拉致意。保守派媒体《华盛顿时报》随后指责奥巴马“贬低美国力量与尊严”,违反美国礼仪传统。另一个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有过同样遭遇。克林顿1994年因向明仁天皇“疑似鞠躬”挨批。《纽约时报》当时撰文写道:“白宫南草坪那一幕永远无法抹去:一个谄媚的总统和一个日本天皇。”看了这几个例子,且不说这个礼仪在国际上或这个场合上使用是否合适,但只是一个简单的鞠躬礼仪,只是为了向别的国家表示敬意,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大的争议,遭到这么大的反对,甚至被人说成是“低声下气”、“卑躬屈膝”和“叛国”呢,我想这不得不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在我看来,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大致还是与大家脑海里那些根深蒂固的与鞠躬有关的偏见有关。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谈论一下鞠躬的起源。日本人这么热衷于鞠躬礼仪,将这个传统保存的这么好,那鞠躬是不是起源于日本呢?答案是否定的,鞠躬其实起源于中国。我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鞠祭”:祭品(猪、牛、羊等)不切成块,而将整体弯蜷成圆的鞠躬形,再放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示者的恭敬与虔诚。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现在,不少地方逢年过节,祭拜祖宗天地时,人们总把整鸡整鸭蜷成圆形,或把猪头猪尾放在一起,表示其头尾相接。这就是由鞠祭演变而来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逐渐援引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地位崇高的人、长辈等的崇敬,于是,弯一弯腰,象征性地表示愿把自己作为鞠祭的一个牺牲品而奉献给对方。这就是“鞠躬”的由来。从鞠躬的起源可以看出,鞠躬的却是有屈辱遵从之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鞠躬礼早已摆脱了屈辱遵从之意,仅仅表示尊重和谦恭。我相信只要大家摆正心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接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那种无聊的争议也许就不会发生。

其实这些争议也让我产生了一些有趣的联想,奥巴马访华,也应该向中国元首鞠躬才是,毕竟鞠躬礼源自我国,可是为什么不呢?很明显,我国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将这个礼仪沿袭下来。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其实在骨子里还是比较排斥这种低姿态的礼仪的。

而日本虽然是个小国,但他们却有着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他们不耻于将低姿态作为一种高贵的品质继承下来,由此,我们应该对日本的鞠躬礼仪表示敬畏而不是偏见,尊重他人的文化也就是尊重全人类。

(二)中国作为鞠躬的起源地该不该传承鞠躬礼仪,将其发扬光大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跟上面探讨的那个问题也有一定联系。为什么日本能传承下来而我们没有,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去深思。国家总是在宣传鼓励我们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那么我想鞠躬这一传统文化也是值得我们去传承和践行的。

其实传承和践行鞠躬这一礼仪还是有很大意义的,尤其对正在接受教育的广大中小学生来说,这里有一个例子:银州市的一所中学就将“践行鞠躬礼仪”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开始,很多学生不愿意行90度鞠躬礼,但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渐渐懂得鞠躬不是什么丢人的行为,而是对别人的一种恭敬时,现在这所学校的学生见到老师都能行90度得鞠躬礼。学校把鞠躬礼作为基本礼仪,也是希望学生们能把鞠躬这一传统美德发扬起来,首先在校园中传播,然后在家庭、社会中传播开来。

我个人也很支持将传统的鞠躬礼发扬光大,就以丧葬礼仪来说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丧葬礼仪也跟着时代在改变着。中国古代的跪拜礼在丧葬中是经常出现的。它在古代是检验孝道的唯一标准,但毕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比较适合它那个时代的发展。而当今社会崇尚的即是孝道,但更加注重于与时展相适应。在丧葬礼仪中我更支持鞠躬礼而不是跪拜礼,我总结了几点鞠躬礼的优点和跪拜礼的缺点:

丧葬礼仪中鞠躬礼的好处:

1.鞠躬展现一种赞同、肯定、褒美、附和等好感

2.既简便又不失庄重

3.既有礼貌又时尚

4.可以根据鞠躬的深浅表达礼仪的深浅

5.有利于保持个人卫生

6.显得个人比较有素质和修养。

丧葬中跪拜礼的弊处:

1.动作太繁琐不利于老年人使用

2.动作过于夸张显得没内涵

3.既不卫生又容易伤害身体

4.太老套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5.在提倡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尊重、和谐关系的今天显得不合适。

其实,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还有“多鞠躬,少得病”这么一说,许多中医师发现,多鞠躬对我们的脊椎是很有好处的。也许,一个“鞠躬”不算什么,无非,就是做一个脊椎运动,然而,这却是一种从心而发,从心而感的仪式,代表着敬畏,尊重而演变成的礼仪。如果一直保留这样一种礼仪,我想,现代人得脊椎病的数量也许会少一些吧。

所以,我认为中国作为鞠躬的起源地还是很有必要将其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它应该作为一种财富为中华民族所享用。

二、结语

日本人主张低姿态待人,鞠躬几乎伴随着每一位日本人的一生。当今鞠躬礼的普遍程度与规范程度已经远远高于中国和朝鲜。跨文化交流中日益融合的今天,我国和日本人民的交往比任何其他时候都要多,了解日本人社交礼仪规则,理解与尊重日本人社交寒暄的知识等是避免文化冲突、实现平等交往、成功合作的前提,对人们跨文化之间有效沟通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作为鞠躬礼发源地的中国更应该将其传承下来,发扬光大,赋予鞠躬礼当代的积极内涵,从而让全世界的人对这一古老礼仪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参考文献:

[1] 马兰英、藏运发.日本风俗习惯[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陶智子.近代日本礼作法事典[M].柏房,2006

[3] 田知和基.日本文化の基本形[M].勉出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