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思政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思政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新鲜的血液。在最新一轮的课程标准修订中,就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学科核心素养又是一个相对抽象化的概念,怎样才能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加以构成,再进行一个合理的划分,就是下文要研究的内容。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作为个体,当面对不确定或者复杂的现实情境时,可以将特定学习方式中衍生出的探究技能、思维模式以及学科观念进行综合运用,将跨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等内在动力系统结构化,然后进行情况的分析、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所呈现的综合性品质就是所谓的核心素养。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是素养,这是种品质,是后天形成而并非天生。而形成素养不仅是“教化”而来,更多的是靠自身“阅历”养成,是一种人人都会得到的品质。换句话说,不管你身处怎样的职业、何种角色,也不管你受教育程度达到怎样的标准。都会在你自己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将各自素养进行表现;其次就是核心素养,这中间包含的是情感态度、知识以及能力的三个维度。换句话说,核心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有预期目标的结果。就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这里主要说的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最后,就是学科素养。这是一种经历了特定学习后的技能养成。将这些概念理清之后,我们就能够了解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对学科核心价值和意义,进而让思想政治课程能够为学生更好地服务。
二、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对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加以培养
在人的一生中,是众多智能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其中主要的发展就有:语言智能发展、人际交往智能发展以及数学逻辑智能发展等等。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片面地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应该是各种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情感心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如,在进行《政治生活》课程的教学时,对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知识点学习,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去死记硬背的话,学生一旦遇到真正冲突情况的时候,就真的会首先考虑国家的利益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就可以多给学生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告诉学生现在安稳幸福的生活都是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在此基础上注意对学生准确人生观的引领,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
又如,进行经济生活中“商品”的课程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商品为什么要出现呢?”这样学生就会对商品的形成前因进行分析,目的就是为了分析商品经济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
2.情感素材在问题对话中的导入
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过程中,首先就是教师对知识深入浅出的理解,将知识教学的挑战性不断提高,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将学生思维能力加以最大程度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案例的讲解时,要注意让学生有感而发,而不能是单纯地生搬硬套。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展开情感素材,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探究和思考,尽量鼓励学生能将教学情感感悟完整地表达出来。在教师进行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争取使其能在情感体验中将思想品质加以升华。利用相互探讨或者辩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是非观。
比如,在教学生活与哲学课程时,物质的变化是需要量的积累而形成的。教师就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来进行课堂的提问:比如,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这时学生就会积极地进行回答。等到回答的差不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可使用的解决方法,进而完成教学。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提问更加有深度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考。比如在国外就有针对我国人民而设立的中文标语,比如“垃圾请丢在此处”或者“禁止大小便”的字样。学生这时的情感一定会有所触动,从而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情感的调动。
在我国教学体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模式还会继续发展和完善,对本文讨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建立也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希望学生在学习效率和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有所提高。在改革的基础上如果教师可改变成绩至上的观念和束缚,那么效果可能会更好,希望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教学和学习水平。教师也会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一直努力。
参考文献:
[1]方培君.让学生终身受益:浅谈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6):57-59.
[2]李彰有.试论政治课教学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化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15(12):57-60.
篇2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
基本素养是基本生活中应有的基础,而核心素养是基本素养的内核和高度理念,联合国组织对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视。因此,初中政治课堂上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的重要,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以及学生有意识地去自我完善自己的素养。
一、初中政治核心素养的构成
初中政治核心素养包括的知识点有很多,能力,精神面貌,思想价值观念等,笔者认为,初中政治核心素养可分为三个层面,外显层面,内隐层面,社会层面。
1.外显层面
外显层面主要是初中政治这门学科的一些知识点,学习态度,基本观点,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初中政治的时候对于一些知识点的学习和一些自己的学习习惯就属于核心素养的外显层面,要学会理解一些政治观点。
2.内隐层面
内隐层面主要是政治学科的思维品质,情感价值观念等等,学生在学习一些知识点的时候,要注重深入学习它的情感价值观,认真思考它内隐层面相关的内容。在养成自己的一些思维品质时,注重培养和提高辩证思维,因为初中政治这门学科是一门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点的学习,所以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要注重内隐层面的一些思维品质的思考和学习。
3.社会层面
初中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体现在社会和生活方面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一些核心素养和价值观的时候,更重要的不是知识点的学习,而是价值观的应用,个体核心素养的养成,组成了整个社会的整体素养,所以初中政治核心素养放在社会层面上讲是指学习者身为社会一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核心素养,因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等之间的交流都离不开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道德与法治”“公民责任”等等知识点的学习。
二、初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生的性格,理念和一些思维方式正处于成长和塑造阶段,这个阶段的引导和教育非常重要,而政治学科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一些素养关系很近,层层相扣,所以在初中政治学科的学习中,学知识的时候要注重与生活和工作的联系,因为很多道德观,人生观都有引导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养成正确的三观,而且初中政治包含的知识点很多,呈现多元化特征,其中的一些法治教育,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等等方面也对学生理念的塑造有极大影响力。
三、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对策
1.初中政治教师自身不断提高核心素养
育人者,先育己,初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完备自己的文化修养,提升自己的政治洞察力,将一些时政例子与政治知识联系起来讲授给学生,对整个初中政治教材深刻把握,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让整个初中政治课堂的学习更有深度与可操作性。政治教师自身的核心素质高,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听其言,信其道,真正的塑造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注重整个初中政治课堂与实际结合
如今初中教学现状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便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积极度不够,初中政治的学习亦是如此,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门学科的教育对自身很多观念的培养有极大影响力,听课的时候只是觉得能放松自己,但并没有与实际结合,思考一些价值观以及应用一些理念。初中政治教育的课堂教授,要将重点多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能产生共鸣,更好的理解一些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动力。
3.结合其他活动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工科;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校企协同;教赛展联动
目前,部分高校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第一,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产业融合不够深入,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支撑企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第二,工科类高校的育人理念多是学“术”,而非传“道”,理念和认识上普遍存在偏差,人才培养更注重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科学性,在人文情怀培养、职业素养训练、科学精神塑造等方面与人文学科相比具有明显差异[2]。鉴于此,“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团队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与总体要求,结合社会与行业需求,增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坚持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挖掘梳理思政元素、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在强化工程实践教育的同时,努力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希望为工科专业实践类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技能训练”为校级一流建设课程,该课程是专业实践类课程,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理论后,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展为期四周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至今已连续开设12年。根据学校现有实验和师资条件,课程分组进行,每组6~8人,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选题、市场调研、文献查阅、产品定义、造型设计、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到实物加工制作,最终完成一件或一套木质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任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现有的实训设备陈旧,更新速度慢,滞后于行业发展,实践教学目标无法完全实现;实训题目多以教师虚拟为主,并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没有与产业融合,导致教学和行业发展与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且工程教育相对薄弱;实践教学方法与形式单一,人才培养能力结构不合理;教学过程“重术轻道”,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理想信念、人文精神与情怀、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和终身受益局面的形成。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双一流”建设驱动下,课程团队围绕立德树人要求,全面推进了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拓展和深化。
二、“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一)校企协同拓展思政育人维度
校企协同,全员参与,有效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实现校企育人无缝对接,从“技”与“道”两个方面强化育人成效,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单一培养的不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三全育人”效果。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学生的培养不能缺少企业的参与,为了克服学校因地域限制、社会资源有限以及教育的局限性等因素对人才培养的诸多不利影响,多年来,课程团队一直积极挖掘社会优势资源,建立并健全了校企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依托这些平台,完成了专业认识实习、综合实习等校外实践教学与就业实习等任务。从2017年9月起,为了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充分发挥校企平台作用,提升育人质量,专业教学团队又拓展了校外专业技能训练实践基地,与企业共同探索了“专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与模式。每年向企业分流3~5组学生,由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指导完成产品造型、结构、工艺设计到加工各个环节的实践任务,至此,实现了专业实践环节(除专业课程内实验)校企协同全覆盖。企业的参与,增加了思政育人的维度,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落实了“三全育人”理念。学生接受企业管理,遵守企业纪律,感受企业文化,在完成实践任务、锻炼实际能力的同时,被企业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工艺匠人精湛的技术、员工的敬业精神所感染,潜移默化受教育,做到润物无声。此外,为了强化思政育人效果,还在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主题座谈会、安全教育、与设计师面对面交流等,经过四年的改革与实践,实现了校企无缝对接,校内外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在强化学生实践、工程、创新等能力的同时,真正做到“道”与“术”有机结合,使思政育人不流于形式。
(二)因材施教构建合理的思政育人体系
“专业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授课群体包括专业教师、实验人员与企业工作人员,授课对象是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学生。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双一流”与“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框架,围绕本专业“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课堂+校企协同育人”的价值引领体系,结合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报国、科学思维、科学伦理、工程伦理、工匠精神、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爱岗敬业等思政元素,再依据实训具体项目内容、实习地点、授课群体、培养目标梳理这些思政元素并进行分类,最终实现了专业点和育人点的契合,构建了以“家国情怀与人文素养、工业强国的民族追求、精工细作的工匠品质、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四个元素为主,兼以培养良好的协作、诚信、责任担当和工程伦理为辅的思政育人体系。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为了更好地实现多元与个性化的培养目标,灵活设置各教学活动,如弹性设置选题,即为学生提供多个实践项目,可以是蕴含传统文化的中式家具,也可以是体现科技强国、智能制造的板式家具及相关制品,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与特长选题;实践地点分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企业,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另外,课程任务分组完成,学生可自由组队。总之,通过一系列方法,实现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并且灵活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教学团队依据课程实际,结合“新工科”人才能力培养,开展了课程思政创新方法和手段的探索与改革,除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了实例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等。1.实例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入具有思政育人的教学案例,达到思政育人目的。如选题环节,设置中式家具主题,学生在选题前,以明清家具为例,通过分析其造型美观、用材考究、制作精良等特点,向学生展示我国明清时期在家具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在世界家具史上的重要地位,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传统中式家具的热爱与创作热情,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并在后续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引导其自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一种自觉。2.演示法。“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设计实践中,完成一件或一套家具或木制品的设计制作。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对象的认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使其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通常借助演示法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该方法在家具结构设计与加工制作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传统木质家具通常为榫卯结构,对于一些复杂的家具结构,需要借助一些实物家具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各类结构关系,以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另外,传统木作家具的加工制作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匠人完成,通过匠人演示家具的加工制作过程,学生既可以学习工艺加工的方法与传统加工技艺,加深对家具工艺的理解,也可以在实践动手过程中深刻体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讨论法。讨论法贯穿于整个实训过程,各组从草案构思、方案筛选、优化、深化到最终加工制作,每个阶段都由团队成员、指导教师和企业人员反复讨论与论证,完善方案,完成实物制作,这个过程是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四)创新“校企协同+以赛促教+教赛展联动”的教学模式
教学团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了“校企协同+以赛促教+教赛展联动”的新模式,即通过校企协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保障实训作品外观与加工质量更加精良,学生的创意在企业得以更加完美的呈现,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学科竞赛,如陕西省家具设计大赛和广东省家具设计大赛等,并在西安国际家具博览会和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等国际展示平台展出大赛中获奖作品的实物,为学生提供国际化、高规格的学习交流和展示机会。2018年至今,课程作品已斩获3项陕西省家具设计大赛金奖,3组新中式作品参加广州国际家具展,作品“玄绛椅”获全国新锐设计奖。通过“校企协同+以赛促教+教赛展联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以赛促教,将教学与社会和企业需求相结合,促进专业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设计与竞争意识,提高其文化素质和设计实践能力[3],通过专业平台展示学生作品,对于强化学生全球视域,树立学生文化自信与专业信心等均有积极意义。
三、教学效果
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实践,可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同时对其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均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增加学生专业热爱度,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在职业素养训练、人文情怀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塑造等方面有明显帮助,思政育人效果得到学生、同行专家与企业的一致认可。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技能训练”与其他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同向同行,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均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12月,教学团队成员在全国高校专业教育交流会上作了“家具设计方向实践教学探索”线上推广交流,线上参会人数65000多人,会后多位同行专家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能力提升、产教融合、产品落地”的实践教学模式给予肯定,并表示要进行交流学习。
四、总结
“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课堂+校企协同育人”的思政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立足于行业需求、贯穿创新发展意识、培养家国情怀的人才理念,深度融合产学研,以赛促教,教赛展联动,有效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思想品德方面教育,实现了“政治思想教育、职业素质培养、专业技术技能提升”的新工科三维立体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崔艳雨,武志玮,陈媛媛,等.工科专业实践环节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20(3).
[2]章小峰,杨永,谢谦,等.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研究———以工科类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3).
篇4
关键词:思政课;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217—02
高校思政课是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也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但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激烈性,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往往与学生的就业率息息相关,以致在职业教育领域,各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塑造与提升,以致毕业后高职学生往往表现出专业技能应用自如,但思维缺乏创造性,职业建树难以拓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谋生工具”。因此,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打造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人才,人文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思政课入手,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政课人文素养教育低效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人文素养教育低效的原因
人文素养是指建立在对一定人文知识拥有和内化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学识和修养,反映一个人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1]。而人文素养教育是指通过以人文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逐步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格气质、理想追求、行为习惯及价值取向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每况愈下。近年来,为提高我院输出毕业生的质量,我院各部门携手努力、齐抓共管学生综合素质,效果显著,尤其是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方面取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但思政课人文素养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一)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知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误导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注重培养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场需要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教育理念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影响至深,甚至使部分学生一入校就树立了以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的掌握为主要学习任务的求知观念,学习以专业基础为核心,围绕专业而展开。因此,他们只重视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学习和比赛,对人文课程不重视,对教师精心组织的人文活动熟视无睹,更不用说参与课堂活动或是主动阅读文史哲书籍了。
(二)思政课人文教育活动无法实效开展——实践课操作困难的制约
教育部、一直非常重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每年三令五申要求各高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落实教学质量。我院领导也一直强力支持思政课各项活动的开展,但思政课属于公共必修课,大班上课人数较多,课堂理论教学尚且顺利,但是学生多加上场地、经费、安全、交通工具等问题使得实践课的操作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而实践课恰恰是思政课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思政课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
(三)热心考证,混淆了各课程的轻重地位——学生认识观念的偏差
高职学生基本上是经过本科院校筛选后录取的,因此学生基础差,人文知识有限,学习漫无目的,对人才市场要求毫不了解,盲目地随波逐流。他们认为毕业证书是学识的最好名片。只要顺利拿到毕业证,就能如愿就业,胜任工作。因此学习只对专业、英语、计算机等证书考试感兴趣,未能摆正各课程的地位及其关系,对与考证无关的文学名著、学科专业前沿动态等漠不关心,在意识形态上对思政课的学科地位及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甚至有的学生还认为思政课完全可以不开,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
(四)部分教师人文涵养有待提高——师资队伍人文魅力的匮乏
高职院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为80后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80后年轻教师学历高,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意识较强,易于与学生沟通,教学激情洋溢、活力四射。但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兼职的比例不合理,使得思政课的核心地位被忽视或排挤。加上部分教师知识博而不渊,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陈旧,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缺乏专业教学魅力和人文魅力,因此,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难以恰到好处地将人文知识渗透到课堂中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渴望。
二、强化高职学生思政课人文素养的对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文素养并非朝夕能培养,但高职三年是学生思想不断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完善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准备时期。高职学生如何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浪潮下独善其身,脱颖而出,加强高职阶段人文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人文素养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从各学科的教学中点滴渗透、吸取。而在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政治素养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培养的。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专业技能与人文知识并重的观念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者影响深远。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衡量早已跳出了学历、文凭一纸定乾坤的观念束缚。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看重的是求职者的综合素养。学校只有了解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培养出既对口又能胜任的英才,而不仅仅是谋生工具。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转变现有的人才培养观念,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的比例,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锻炼,更应当加强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
篇5
《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开宗明义“: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课程的主导渠道地位反映了课程实施的价值判断,是主观上的应然要求。边缘化现实是课程实施的客观现象“描述”,是实然的目标实现程度结果,反映的是实际价值呈现。
(一)现状调查
调查表明,对于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学科价值,学生、家长与教师、德育工作者的认识程度有一定差异(见表1)。从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况看,中学思政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已呈现“被边缘化”的现状和态势,表现为:一是学校管理者对课程专业性认可度不高。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特别是初中,任课教师相当一部分没有专业背景。特别是“绩效工资改革”以后,一些学校将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劳技等其他学科课时不足的教师安排上思政课,严重影响了学科教师整体队伍质量,忽视了思政课有效的关键要素———教师的理论素养准备。二是中学思政课开设情况不容乐观。调查发现,一些学校特别是某些特定年级,如九年级存在挪用政治课补充考试科目课时的现象,个别高中学校甚至在高三年级不开设思想政治课,显然,学科在学校中德育主导地位无从谈起。三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度不高(见表2)。
(二)原因分析
中学思政课教学边缘化,既不利于教育者即教师、学校、社会、国家实现应然要求,也不利于教育对象即学生通过课程课教学实践活动的影响形成特定道德品质、思想政治素质。究其原因:1.产生路径依赖,教师缺少职业认同。中学管理者和思政课教师习惯于依靠升学考试确立学科地位,加之目前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仍然是学生书面考试成绩,思政课育人的主导作用未能落实。教师面对“主课”地位不复存在,绩效工资收入纳入“二线”(除执教高考),有50%的教师在问卷调查中认为:影响思政课地位最主要的因素是目前的“考试招生制度”。2.社会转型文化多元,专业素养不足以应对。中学思政课面对急速变化的社会信息,面临复杂多元的社会思潮、社会价值和社会文化,教师个体根本无法及时更新知识、完善素养,甚至自己对现实问题也充满困惑,很难全面、透彻地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帮助学生理性思考。3.功利的评价制度泯灭了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当前的课堂尤其是高中,深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的思维惯性,教师在处理课堂教学时往往会忽略学科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基本使命。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和要求,教师缺乏主动积极的准备和应对,无法满足广大中学生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促进个体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宣传性动机与教育性动机的矛盾
中学思政课的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另一方面是教育对象个体发展需要的体现。前者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为宣传性动机,后者体现为教育性动机。前者强调对思想本身的认同,后者强调人的发展需要。从调查结果看,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差异。
(一)现状调查
喜欢的主要理由,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能学到知识,提高自己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贴近现实实际生活,有时代感;促进人格发展。不喜欢的主要理由,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教材呈现形式单一、古板;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充满“大道理”、说教;学习内容乏味、肤浅、价值不大。调查表明:学生对思政课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而这个标准主要是根据自身成长和发展需要出发,关注个人价值实现和能力的提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课程期望值也在相应提高。
(二)原因分析
调研说明,课程教学目标宣传性动机的呈现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学生关注的教育性动机也未得到满足,实际上反映了目前在处理这对矛盾过程中,理念与方法的滞后和不适切。1.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首先,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这不仅是中国政治类学科中所特有的基本底线,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在教育目的中所贯彻的基本原则。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不等同于政治教育,同时也是个人社会化成长的教育,国家意识的实现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双适应性,将宣传性动机和教育动机有效统一在为人的成长和认识的提高上服务。再者,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发展。因此,在教育目标上如果更加关注青少年成长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直面现实问题,提高学生思考力,实际上也是实现国家根本利益的路径。2.灌输式的呈现方式。这不是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灌输式,而是在教育目的设立本身就是单向性的,这是宣传性动机的具体表现,宣传的特点就是直接表达,让受众要认同某个观点。现在学生所面临的是信息多元化的社会,他们获得的信息途径超乎想象。宣传性的目标设定未必可以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有时甚至会对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年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3.没有建立适应青少年的思维体系和话语系统。目前目标设定本质上是成人的思维方式和国家机器的话语系统。但中学思政课教育对象就是针对11岁至18岁的青少年的,他们受自身的年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局限,不可能具有成年人一样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有39%的学生觉得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困难主要来自于“原理深奥”,36%的中学生认为困难来自于“概念抽象”。
三、教学内容丰富性加强与科学性弱化的矛盾
教学内容是教育者所意欲传递给教学对象的社会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品质、政治观念。它是连接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信息纽带,是构成教育关系的基本要素,是蕴涵课程教育目的的载体。内容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特定的社会和阶级所要求、所确定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二是对第一层面内容进行组织、编制的内容。我们可以简单把第一层面内容视为教材内容,把第二层面内容视为学校、教师实施教学的实际内容。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科学性弱化,指的是其内容设计上存在的非科学性因素,包括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的不合理性、知识教学的弱化、逻辑思维的不精确性、学生能力发展的不适应性等。
(一)现状调查
二期课改之后教材的丰富性大为提升,教学内容由原来的重知识体系向注重学生生活发展,打破了原来的体系格局。但调查表明,教师对于学科科学性弱化的课改趋势并不适应。教师调查问卷显示,93.3%的教师认为,“教材需要改进或者应当重新修订”;93.2%的教师认为,“教材所讲的道理及其这些道理的阐述或逻辑论证只有部分具有精确性、透彻性和契合性”;90.5%的教师认为,“目前使用的教材的内容只有部分具有真理性、真实性和先进性”。
(二)原因分析
目前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性加强、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学生主体的关注;但另一方面,其科学性的弱化,科学性和专业体系等最基本因素的缺乏,已使其失去一定的学科价值和学科地位。1.课程的强制化实施导致科学性弱化。目前的学校德育教育,尽管方法途径很多,但都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的中学思政课,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强制性,其强调的是教育教学内容的“特定价值”体现,即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核心价值观的服从。因此,课程的开展是以强制说服为操作系统的核心,也自然忽视说服教育载体的知识性、科学性等特征。2“.泛德育、泛政治”倾向导致形式与实质脱节。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观念总是落实于自己的“德”的判断和行为,是一种能力的反映,而这种能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以科学的知识、理论学习为前提的。同时课程建立的基础是科学性、知识性、理论性,这也是学科独立存在的根本依据和基本保障。中学思政课“泛德育、泛政治”倾向看似热闹,但弱化的科学性导致任课教师队伍理论、专业素养的缺失,导致课程实施的表面化。
四、学校课程管理与学生发展需要的矛盾
学校课程管理就是学校结合实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协调学校各类课程的关系,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地利用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设置一定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创造机会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但目前中学课程管理往往以考试科目主导,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现状调查
在上海市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根据兴趣自发成立了许多学生社团,如我区新中高级中学的阿卡德米社,得名于柏拉图在雅典创办的第一个学园,通过研读历史、哲学、美学,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与思考。这些与思想政治课等人文、社会学科高度相关的社团的形成,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规划和自我选择。这些社团具有以下共性:一是跨越学科界限,既突破了原来基础课程的分门别类,也突破了思想政治课内部如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等的分类。二是专题重整学科体系,学生自选专题,如:华师大二附中联合国协会讨论“非洲粮食问题“”全球气候问题”等;阿卡德米社自选“蝴蝶效应”“走出人生的迷宫”等话题,以专题出发重新整合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三是协作发现过程,通过同伴互助,相互协作,共同发现来解决自我预设的目标,发现的过程,活动准备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复合能力训练,通过活动,学生拓展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实践中获得检验和反思的能力。
(二)原因分析
当代学生自我发展意识较强,对思政课有自身诉求,希望能够在此类学科中获得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就向中学德育的课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大部分学校还停留按照规定开足开齐课程阶段,甚至有个别学校有擅自减少政治学科课时的现象。受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的局限,大部分学校对思政课课程管理相对滞后,重实践、重体验的学科特色在现在的固有课程管理构架中无法得到实现。分析其成因:1.以接受性的学习作为获得知识的唯一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有些管理者、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认为只有在课堂听老师讲才是教育,实际上将学生禁锢在“书本世界”中的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与我们教育的基本任务背道而驰。2.课程管理中学生主体地位并没有完全得到确立。二期课改通过教材编写、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正在逐步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师任用、评价方式、课程机构等课程管理要素中,体现学生为主体地位,以学生兴趣、愿望、发展为课程管理改革目标的学校,依然十分罕见。其中重要原因有学校为国家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相对困难,学校行政管理体制相对保守。行政化的学校管理模式,实际上是让学生处于了行政组织体系的底层,造成了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的相背离。
五、教学手段多样性与能力培养单一性的矛盾
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中学思政课教学手段已从传统的口头表达、直观教具辅助,发展到视听多媒体运用,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直接连接到课堂上,课堂教学手段大大丰富。而学生的能力培养、发展是多方面的。中学思政课必须关注学生多元能力培养,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学科实践活动体验、思想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的学习经历中,培养、锻炼学生记忆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沟通、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从而形成优异的思维品质。
(一)现状调查
有一堂高一经济常识公开课,课题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课堂教学有图表、视频、多媒体,有讨论,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够丰富,课堂气氛颇热烈,最后形成的结论就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我国宏观调控手段先进有效,所有教学资源都用来证明这个结论。整个课堂,没有质疑、没有反思、没有批判,教师只知道市场经济有两重性(教材有此内容),可能没想过宏观调控也有两重性,学生的思维止步于理解和记忆这样单一的低层次的思维形式。我们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并没有改变学生能力培养的单一性和重复性。教师在运用这些课堂手段呈现现象之后,只是让学生反复在同一层面锻炼记忆能力、简单逻辑思维能力、用预设知识和观点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思维品质训练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二)原因分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师自身就是在这样的体系中培养出来,后期的在职培训也很少在综合能力方面有所体现,所以课程教学仍习惯于按固定的基本流程,即先有结论,再有相关结论的信息材料。公开课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学科教学形式的丰富,但教学的灵魂———帮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信息、独立思考、判断依然缺少。二是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单一,寻求标准答案的评价方式,束缚了教师教学能动性,也扼杀学生独立的思想,使师生陷入“背书、背知识点”的低等级思维方式泥潭。三是面对急速变化的社会和现代信息社会中青少年,目前中学思政课教师学科资讯不足,自身思辨力弱,导致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六、思考与建议
(一)总体规划部署,加强队伍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曾因片面追求高科技而忽视青年人的人格教育,造成公民道德败坏、家庭崩溃等社会问题,现在各国已采用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我们必须借鉴成功的经验,汲取其教训,通过整合政治、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各方资源,开展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制定“上海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建设规划”,依靠顶层设计制定政策,配置资源,明确学科地位,建立反馈激励机制,从而创造良好的学科发展环境。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素质直接关系着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效果,也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所以,加强中学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化中学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和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奠基人的认识,强化教师在职培训,帮助其形成坚实的政治、人格、理论和能力素质,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二)关注学生需求,发展道德思维培养道德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即公共价值观教育需要,又要符合青少年个人成长、发展即自我价值观教育的需求;当务之急是确立与中学生年龄、心理和社会性契合的思政课目标,并根据不同学段细化分层目标,完善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内容的生活化表达和呈现,真正实现教育目的的正确性、可实现性、整体性和实践性。创新学校德育的方法,重视情境创设和价值澄清,帮助学生学会辩证认识、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引导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积极组织课外校外活动,紧贴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感悟,使之将良好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重视资源整合,建设网络平台
篇6
关键词:新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课,大学计算机;新一轮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空间技术等新技术驱动产业、业态进行变革,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2017年以来教育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以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发显著,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区域社会和行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旨[1]。2018年以来教育部提出高校应加强“金课”建设,“金课”成为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国家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了“金课”的评价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并提出要大力建设五大类型“金课”建设[2]。“金课”建设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大学计算机作为通识必修课之一,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的掌握、计算机科学思维与职业素养的养成三方面进行培养,在互联网+背景下各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信息化适应的基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天水师范学院例,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对大学计算机课程参照“两性一度”金课标准进行建设与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方面体现课程“高阶性”;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加强课程“创新性”;从教学评价方面,提升课程“挑战度”[3]。
1通过学生学习产出确定课程目标,精准定位课程
“金课”的建设首先应对照课程的高阶性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的高阶性要求设计具有适当深度的课程,要求课堂学习具有强调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注重对信息的应用整合、关注知识的重构与实践、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四个基本特征[4]。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主旨,通过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学习产出制定课程目标,大学计算机课程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充分考量学校各专业对课程在知识、技能、素养的需求,课程目标按理工科和文科需求进行划分。课程总体课程目标为掌握计算机基础和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和算法与程序设计技能,形成计算思维、互联网思维和社会主义思政素养。理科加强算法与程序设计和数学建模的有机结合,以通过计算机的建模高效准确运算实现并分析专业问题;工科加强以迭代为核心的计算思维与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以解决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学科专业有机融合适应新工科的学习产出问题;文科加强与专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提升和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在遵循课程总体目标指导下,课程充分考虑学习层次和专业定位与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需求,做到同一专业针对卓越班和普通班、师范班和非师班两套具体目标,如卓越班加强理论深度、课外拓展和信息检索等方面的要求,师范班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工具、信息化教学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做到课程目标与专业目标的精准对接。
2结合社会专业需求确定课程内容,创新优化课程
“金课”建设要结合社会专业需求充实完善课程内容,大学计算机课程在保证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融合新知识与基础知识,实现课程知识储备的实时更新;充分衔接社会专业需求与计算机应用技能,实现课程技能的按需应用;充分融合服务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思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服务社会主义的根本;充分整合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素质发展需要,实现课程素质目标。“金课”的课程内容不仅要设计合理,更要组织有效。大学计算机课程对课程内容主要以教学案例为线进行组织,实现课程内容的条理与连贯,创新优化课程,教学案例的设计应充分进行知识与素养的整合、技能与素养的整合。好的教学“案例”可以将知识点连接为知识面,形成知识体系,将案例知识认知通过实验设计验证实现实践认知,并通过课程思政案例扩充到情感认知,加强知识体系的实践应用和社会主义思政教育。课程案例包括知识案例、技术案例、实践案例和课程思政案例,更多是将三类案例进行综合,如指定某主题,首先要求学生通过信息检索或爬取进行各类信息的收集,其次要求学生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编辑、统计汇总或编程计算进行信息的分析,最后要其学生通相关软件或工具生成结果分析报告,并说明每项结果计算或分析的知识原理和过程,最后产生综合社会、技术、情怀的评价,如此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综合了知识点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实践验证、归纳分析、工具使用和价值评价,实现了对知识、技能、素养的融合。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确定教学方法,高效实施课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灵活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大学计算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大学计算机课程“金课”建设采用的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高效实施课堂。线上教学依托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超星学习通、虚拟实验平台等线上教育学习平台和钉钉、腾讯会议等交互应用软件,进行以现有线上优质教学资源为主和符合本校学情的课程资源的结合,线上优质资源作为主要知识体系学习,自建课程资源主要是对知识体系的补充、实践实验的强化和课程思政的讨论等文档上传平台或通过交互应用软件进行线上直播,便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后回看复习以及完成实验和线上学习数据的统计。线下教学主要依托课堂和基于移动端的线下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授课讲解、答疑互动、实验实践指导,并借助慕课堂、蓝墨云等移动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检测、全员互动讨论等教学环节和课堂学习数据的统计。
4参照科学评价体系确定考核方案,明晰考核规范
科学的课程考核方案是判断课程建设效果的有效工具,同时科学的有效的考核结果可以反向促使课程建设有的放矢的建设。以学生为核心的考核是对学生课程学习掌握程度的评价,以教师为核心的考核是对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态度是否促进教学效果的评价,以课程为核心的考核是对课程目标与内容定位是否满足课程立德树人要求的评价。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方案是“金课”建设的检验标准,“金课”建设与实施也应参考科学评价体系确定考核方案,明晰考核规范。大学计算机“金课”建设实“三位一体”的考核方案,即同时对学生、教师、课程进行考核。学生考核将体现线上线下学习动态的讨论、问题回答等过程评价与体现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的期末考试、设计等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考核将体现教学能力的课堂组织、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教学内容组织、课程案例设计等过程性评价与体现教学效果的学生平均成绩、实验设计、课外调研等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将体现素养培养的思维、思政等过程性评价和体现课程建设成果的项目、竞赛等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5结束语
“金课”的目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课程的“金课”建设与实践,探索“金课”在提升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产出质量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分专业分层次的精准定位课程目标、融合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课程内容、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注重数据分析的教学评价四方面进行“金课”的建设与实践,探索“金课”建设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董琴,张秋,王慧敏.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调查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2(05):13-16.
[2]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3]刘慧,王成武,蔡江东.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探索[J].大学教育,2020(7):73-55.
篇7
【关键词】双一流;新工科;软件工程;人才培养;6W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0引言
软件工程是当今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领域,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培养软件人才的基本单元,决定着我国软件产业未来的发展。而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持续走高,如何使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足软件产业的需求,成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1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1983年,北京大学试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1984年和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选择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招收了两批软件工程硕士,为软件工程教育积累了经验。此后,高等院校开始为本科开设软件工程课程。部分高校从1988年开始试办软件工程专业。2011年,软件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列入学科目录。经过10年的发展,作者认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与社会行业需求的不匹配
软件工程教育的发展具有时代性,软件技术发展十分快速,不论是计算机软件还是硬件,更新换代都较快。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行业发展存在脱节问题。教育部的“双一流”战略明确提出把建设一流学科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前提基础,学科是特定的知识体系,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也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依托,更是检验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1]。信息社会对软件工程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专业从外延向内涵发展,因此,依社会需求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质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2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更强调动手编程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要具有技术开发能力,更要具有胜任职业岗位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目前,各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师资多以高学历的学术型人才为主,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项目开发经验,工程实践经验相对不足。虽然高校与企业开展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不足,学校与企业在教育目标上存在偏差等原因,并未达到校企合作提升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经验的预期目的。如何通过高校、企业、政府、市场各方面的协同,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融合在专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已成为高校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2]。
1.3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待加强
随着社会和网络环境的发展,计算机、移动设备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必备品,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使用网络的时间已达28h。而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网络文化对学生各方面发展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非常重要。质量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3],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偏重课堂教学、学生成绩的考核,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专业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除了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关注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的提升,达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建立符合软件人才需求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培养思想素质硬,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具有多学科整合能力的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
2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全国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院校很多,地方院校最重要的属性就是“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大多数地方院校不具备工科优势高校科研和学术方面的优势。再者,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多数教师缺乏产业实践经验。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软件工程专业发展迅速,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时代再到移动互联网,各种软件的使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急需大量软件应用开发的相关人才。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如果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能够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培养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对推进软件工程专业改革,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明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方案
地方院校应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特定需求为目标,结合专业需求,从社会需求、学校定位及学科发展内涵出发,瞄准所培养学生针对的具体社会需求,制订培养目标。同时结合社会和专业发展,对毕业生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围绕学生、行业、社会的满意度以及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指导培养方案的修订。确定了合理的培养目标就可以确定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进而根据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并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对课程教学进行质量监督,建设并维持能支持目标达成的师资队伍与支持环境,持续改进专业建设。
2.2双向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社会信息产业要求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丰富的计算机软件知识,还要具有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及运维等方面的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是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地方院校的师资大多以学术型为主,在培养学生能力过程中教师本身还存在不足。地方院校应让教师充分了解社会行业需求,掌握最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外,还需要具备软件研发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做到工程实践与理论知识有序衔接,同时还应重视与地方区域的交叉融合。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充分认识和了解软件工程问题的复杂性,才能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4]。
2.3重视价值引导,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双一流”和“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质量应该是全方位的,地方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理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在坚守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除了抓好知识教育,更要抓好思政教育[5]。只有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的每个环节,才能达到“三全育人”的目标。
3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郑州轻工业大学作为河南省地方院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从关注专业师生比、生均图书、经费等硬性指标的增长,转向聚焦内涵式发展。并主动对接国家和河南省区域发展战略,聚焦区域特色,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以工程认证为抓手,从以下几方面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改革。
3.1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作为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明确学校定位和社会需求,围绕本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标国家软件工程专业质量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坚持OBA(OutcomeBasedApproach)理念,积极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首先在培养目标上,深入地分析地方、学校和专业优劣,立足河南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社会期望、学校定位及学科发展内涵角度出发,定期通过本校教师、教学管理者的内部调研和针对用人单位、校友、行业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外部调研,根据反馈信息对培养目标合理性进行评价,进而修订培养目标。评价与修订过程邀请专家和用人单位参与论证。然后根据培养目标,明确学生毕业要求,并针对毕业要求的达成确定课程体系。在学校—学院—专业三级管理机制下(见图1),对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构建专业面向产出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运行效果和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定期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和反馈意见对教学质量进行持续改进,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
3.2重视实践与理论融合,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通过广泛调研、收集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依据毕业要求及观测点,围绕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自主发展和集中实践五大类。设计了有效支撑毕业要求和能力达成的课程体系。其中,学科基础主要负责培养学生识别、表达和分析的能力;专业教育负责强化学生分析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采用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对相应毕业要求观测点能力的达成能够发挥强支撑作用;不同层次的集中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见图2)。软件工程专业定期邀请校内外相关人员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以确保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需求。考虑到软件的更新换代比较快,学院与华为、黄河集团合作成立鲲鹏产业学院,与中软国际、东软集团等20多家软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优选、改造企业工程项目,丰富工程案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从多方面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驱动学生自我成长。依托河南省食品安全数据智能重点实验室、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与软件企业开展行业应用软件和新型平台软件技术攻关,培养特色化软件人才。坚持“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多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数字经济和国产化软件提供人才支撑。学院在构建科学课程体系的同时,也大力提升师资队伍实力,一方面要求教师多关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动态、积极参加新技术、新课程的培训,参加计算机相关的学术会议,及时掌握国内外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知识。并鼓励教师参与计算机相关课题研究,参与企业行业项目研发,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能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积极外聘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3.3落实立德树人机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清晰了人才培养目标后,为检验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口质量是否达到毕业要求,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建立了“6W”(When+Where+Who+What+How+Why)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以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为目标,开展多元化形成性评价,解决什么时候评、在哪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为什么评六大问题,综合过程评+期末评、线上评+线下评、学生自评+互评+师评、评知识+评能力+评素质、测验+作业+实验+考试等组合评、评成绩+评目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开展教学反思。根据问题反馈改进教学,形成“教学—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为评价学生毕业要求能力达成提供了合理有效的支撑。大学阶段是青年成长和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校除了关注能力培养外,还必须加强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软件的很多开发理念和思想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开展课程思政,通过在课程中精心设计融入中国软件行业发展、软件著作权等授课内容,强调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道德法制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等。做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兼顾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结语
篇8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生作为一支先进性的群体队伍,最早开始探索和游走于新媒体环境之中,同时也成为新媒体环境中最为庞大的群体,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的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重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高校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的教育成为必要。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内容的拓展,其独有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其中大学生是新媒体适用人群中最为活跃和最广泛的群体。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以文本、口述为传播渠道,以固定场所为信心来源而获得知识的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随意的时间里、任意的空间内查找获取更多的所需信息。这种信息获取途径促使了当下人机一体学习环境的产生。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宽眼界,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自学意识,培养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但由于新媒体丰富性的知识传播和便捷性的获取途径,引发了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依赖性增强,创新性减弱等问题。
(二)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新媒体运用和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网络,这标志着新媒体的形成存在于一个虚拟的开放性空间,新媒体的发展和扩大也成为了大学生生活的第二空间。一方面新媒体成为了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学习交流方式,另一方面新媒体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生活环境。新媒体的出现导致了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出现了沉溺于网络、上网逃课等不良现象。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学校不加以重视,由其放纵,可能会引发网络道德问题,严重的可能实施违法行为。
(三)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新媒体的传播不受国界的阻碍,各种思想文化潮流都纷纷引入,越来越多的外文化已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些文化无疑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冲击,引发大学生生活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在新媒体环境之中,大学生对外文化、中国文化、高雅文化、低俗文化的接触和接受参差不齐,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参与社会活动的状态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或好或坏、或大或小。影响着大学生科学、正确思想的塑造和形成。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一)重视大学生思政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历程上的重点,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高校应当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主动对新媒体进行研究探索,使用新媒体服务于思想正式教育教学,形成立体化、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更好地创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学校应当重视与外部团体的合作,为大学生营造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二)提高思政教育者的素养
为解决新媒体环境对思政教育的冲击,增强思政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成为关键。只有当思政教育者拥有了良好的媒介素养时,才能第一时间对媒介信息进行理解、评估、创造和利用,从而截取科学的信息传授于学生。引导学生对媒介星系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吸收。媒介素养的培养和塑造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文化水平之上的,故重视思政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水平、扩宽思政教育者的视野尤为重要。这要求高校定期的对思政教育者进行培训和考核,巩固专业知识,学习时代新知识,同时学校应当鼓励思政教育者走出去,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在各大高校之间进行交流,学取相应的教学经验。
(三)构建新媒体下的思政教育体系
构建新媒体下的思政教育体系应当以思想政治理论传授为基础,通过网络媒体为思政教育服务,重视手机媒体传播。构建新媒体下的思政教育体系的实质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在借助新媒体教学的同时,以传统的思政理论教育为基础,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到当下正确的政治思想路线,让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去审阅、理解、评价新媒体之下的思想潮流,让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成为一种大学生获取信息并为其服务的工具。
结束语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应运而生,再加上当下网络通信的迅猛发展,网页、微博等社交评论网站风靡全球。作为时展先锋的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接触并深入到这种新媒体文化中,新媒体环境下所传播的思想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成为当代高校教育培养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邵庆海.新媒体定义剖析.《中国广播》,2011
[2]谢相勋.试论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4
篇9
关键词:金课;课程思政;中药鉴定学;课程设计
1中药鉴定学课程特点分析
1.1中药鉴定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与优势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是高等中医院校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以及中药市场营销专业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中医专业的选修课程。中药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传统中医药理论知识和现代生物医药技术,能从事中药生产、应用、管理和研究等多种岗位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因工作性质特殊,非常重视并要求学生具有诚实守信、传承创新、勇于探索和敬业奉献的品质。因此,中药鉴定学课程的素质目标是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而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天然的一致性。从课程内容来看,中药鉴定学不仅具有医学性质和自然科学属性,而且是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体,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底蕴和思维,有利于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遵循课程专业教育要求的同时,能够充分挖掘“育德”内涵,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拓展教学内容[3]。从课程特点来看,学时较长,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了从植物基源、产地、采集、炮制加工,到传统的中药鉴定(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以及现代多种中药鉴定新技术和新方法等知识[4]。课时量大、学习跨时长,给予教师更多的时间与学生充分交流,在发挥思想教育功能上更具有优势;内容涉及面广则给教师更多的空间将德育元素整合到课程中去。
1.2学期分析课程的教学对象
为本科二、三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记忆力、思维力和注意力,学习态度端正,且已完成相关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利用信息技术技能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的能力;在学习态度方面,学生多为出生于90年代、00年代的独生子女,普遍具有文化水平高、知识获取速度快、个性化程度高的特点。传统政治说教难以对他们产生吸引力,甚至极有可能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中药鉴定学专业课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专题内容,发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激发学生对祖国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采取曲线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留下广阔的自我思考和领悟空间,以形成情感和灵魂的共鸣。
2现状与反思
目前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但在课程整体设计、路径与载体、效果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和制度支撑仍相对薄弱,导致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教师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均。3.1教学设计和整体规划有待完善在教学管理方面,高校对于课程培养方案、教材选定、政治标准等关键教学环节的管理是建设好“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离开了理论的指导就是“无源之水”,缺少了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是“无本之木”,忽视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目前有关《中药鉴定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教学设计和整体规划方面还需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的协同创新机制,以形成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建设管理办法,以实现“课程思政”教育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3.2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仍需创新在教学载体方面,理论学科与中药学专业学科之间的教学与科研双向融合和共建机制需要不断创新。中药鉴定学专业的专业教师在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方面要开展日常教学训练和教学思考,使其能够精准地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回应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的现实需求。3.3专业化队伍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教师是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素。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急需培养高水平的思政教师队伍。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发力。在教学能力方面,专业课教师虽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富有经验,但对怎样结合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方面仍显不足。事实上,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中许多概念和理论都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能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多一些思考。
3结语
篇10
随着微博、微信的产生,移动终端技术的更新与广泛应用,预示着“微时代”已经来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微时代”特征,利用“微时代”的创新载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实现认同,才能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面临的困境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微博和微信代表的以个人传播为主的新兴媒体已成为“微时代”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而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校园无线网络等的推广和普及,微信平台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及日常交往的主流载体。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对他们的影响将与日俱增。这种影响不仅仅是生活越来越便利、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更重要的还有网络负面信息的扑面而来,给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例如微信传播的社会负面信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老师的传统权威日益被消解。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尤其是认同问题,如何正确分析“微时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引导并净化自媒体生态,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1.“微时代”的价值多元化冲击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微时代”,随处都可以连接无线网络,高校学生将微信、微博等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床玩微博,睡前聊微信。”相关研究显示,高校学生使用微信等获取信息的比例远远超过从传统媒介或教师、同学等途径。此外,微时代也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社交方式。他们通过微信、微博等交往方式拓宽自己的交往空间。微信不仅使同学之间的信息沟通变得即时、直观、便捷,也使得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日常行为方式的改变也影响到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高校学生从思维方式到价值取向、从审美情趣到生活礼仪等日趋个性化和多元化。在此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一件可以通过简单“灌输”就能达到的事情。
2.“微时代”的“信息大爆炸”带来的负面效应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微时代”,随着微博、微信传播的信息铺天盖地,使大学生眼花缭乱。而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虽然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判断力,但对传播的不良、不实信息缺乏较强的辨识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容易出现盲目跟帖、传播等问题。目前网络上有些人为提高点击率和赢得人气而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不实信息,大肆传播和渲染一些社会负面信息,也引起了自我约束能力弱和是非判断能力不强的高校学生的广泛关注和扩散。这种传播和扩散如果遭遇政治信仰不坚定甚至信仰缺失、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高校学生的话,情况可能更可怕。这将会改变他们原有的价值判断,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知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从认同到内化、外化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
3.“微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权威的消解也深刻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政治课教师凭借年龄、专业、学科背景以及经验等优势,在师生交流中处于信息主导地位,知识渊博的形象往往会赢得高校学生的信服和敬仰。但在“微时代”,学生从自媒体获取的信息远远超过了政治课教师,政治课教师的知识权威正在被弱化。建立在师生双方知识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优势格局逐渐被打破,在信息的即时互动、分享、交流等方面,高校学生的能力远远高于政治课教师,加上学生对社会负面信息的关注超过正能量信息。政治课教师的知识和信息主动地位随着知识大爆炸、信息碎片化和裂变式传播的出现而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
1.积极建立微信平台,延伸思政课课堂教学
既然“微时代”是无法避免的,那么高校思政课也应当保持对“微时代”的高度敏感,逐步创建微信平台,实现与学生互动,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成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信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宣传部门、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校报、广播站等大力宣传和推广。在建设好微信平台的同时,要维护好微信平台的日常运营。通过正能量信息,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要发挥隐性载体的育人功能,以此推动高校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在微信等平台上积极推送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料,让高校学生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理解和现实解读。
2.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其利用微信平台传递正能量
在微时代,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不断开放,传播主体增多等都使得网络信息变得异常复杂,信息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够正确辨别自媒体时代信息的真伪,从而积极参与信息传播,营造健康的媒体传播环境,传播正能量。此外,还要提升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信谣、不传谣。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