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养老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养老概念

篇1

关键词:农村;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2日

一、概念界定

陈赛权(2002)认为,当前关于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虽然不少,然而却未能在农村养老模式概念上达成一致意见。宋健(2006)认为,养老模式是从古至今沿用,流传并通过种种途径固定下来的养老样板,是事物的标准样式。公维才(2007)主张根据养老的经济提供主体,界定养老模式的概念。他认为,“养老模式是指由谁提供养老支持,即由谁负责养老的经济责任”。

养老模式不同于养老方式,它是社会、经济思想、环境、群体、民族等诸因素整合的产物,代表了对养老问题的整体思维。如果把养老模式看成是整体,养老方式就是局部,养老模式包括了养老方式,也制约着养老方式。

根据穆光宗(2000)的描述,可以知道,养老模式的本质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养老模式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模式。“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它是由各种文化特质、文化集丛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一个有特色的文化体系。”第二,养老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养老的方式可以不断的变化,从而养老模式也得到不断的丰富。在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养老模式得以持续和稳定。养老模式的稳定性,实际上是与它作为文化体系分不开的。文化社会学家司马云杰认为,稳定是文化模式的特征之一。同时,养老模式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代际关系等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因而,具有可持续性。

二、农村养老模式分析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2000年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停止。进入21世纪,农村人口老年化和纯农户的减少以及农村城市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养老模式的重新构建成为配合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养老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整体,单单一种方式无法满足农民的需要,在养老模式的选择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王国军(2002)提出了“三维”模式,即由基本保障、补充保障、附加保障三者共同构建的体系。其中,基本保障覆盖全国,费用来自从全民征收的社会保障税;补充保障由省级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共担;附加保障以商业性保障为主,其特点是“就地起步,由低到高,多层次,多弹性”。

王亚柯、杨震林(2003)主张“内敛式”的养老模式,主张沿着“个人-家庭-社区-政府”的由内向外的养老层次,逐层满足农民养老需求,并指出了这种模式的两大优点:一是每个层次的养老资源都能够得到充分满足,二是减轻了作为第四层次的政府的养老压力。阳义南(2004)赞同这种模式。

邓大松、刘昌平(2007)主张“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的养老模式。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针对贫困线以下的特困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公共养老金账户+个人账户”的形式,将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强制纳入;个人养老储蓄,则是为经济有余力,有更高保障需求的农村居民提供的补充模式。

实际上,我国的农村养老模式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由下面的表格可以呈现出来。(表1)

其实根据上述可以知道,将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

(一)家庭养老。穆光宗先生的两本专著《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基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一项比较研究》、《挑战孤独・空巢家庭》对家庭养老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功在《我国养老方式研究》一书中,利用人类学和历史研究资料,考察了老年人养老方式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姚远的《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把家庭养老概念分为家庭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方式两个层次进行讨论。汤华在《家庭养老,还能走多远》一文中指出,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严峻的考验。田雪原的《“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养老保障改革思路》认为需要维护以家庭养老为主的非正规群体行为养老保障体系,同时要稳步推进强制性社会养老保障改革。周跃锋,刘敏(2010)认为: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亲情养老。其本质就是由家庭成员提供经济支持和服务照料的一种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就形式来看,家庭养老的特点就是子女养老。目前这种养老模式在我国农村占主导地位,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这种养老模式面临很大的挑战。郭珂(2005)认为家庭养老模式虽然面临社会进步、孝道的淡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等因素的冲击,但家庭养老保障模式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一种主动选择。家庭养老模式应当和各种养老模式共同发挥保障作用。肖振禹认为,从养老经济来源上看,家庭仍然维持甚至强化了生产功能,构成了主干家庭的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家庭仍然是老年人养老的重要场所。从法律和道德观念上看,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1990年调查,目前我国以家庭为主体的养老模式在道德和法律规范内是良性发展的。程勇和贺常梅也认为,家庭成员毕竟是奉养照顾老年人的主要责任者,以亲友为主组成的社会支持网络本身就是老人社区照顾的主要资源,因此家庭养老的主导地位在相当长时期内是不容怀疑和动摇的。张仕平认为,家庭养老是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的主要方式,起着主渠道作用。这种现状肇因于道义责任的约束,法律规范的强制,社会保障替代水平低下,以及老年人口与家庭的经济互动。孙学士认为,为了强化家庭养老,社会应将支助家庭养老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建立支助家庭养老的激励机制,发展支助家庭养老的社区老年人生活服务业,普及家庭养老的保健常识和扶助技术,努力构建家庭养老的保障环境,建立老年人才市场等。张恺悌认为,老年人的需求和家庭照料所能解决部分之间的差距,应是社会化服务所应努力的方向,但是加大社会化服务力度,并不意味着将老年人从家庭推向社会,恰恰相反,我们应该通过社会化服务方式,帮助家庭解决高龄有病老年人的照料困难,以维护当前的家庭养老功能。

(二)社会养老。曾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一体工程―计生系统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赵殿国的《应当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农村计划生育角度出发,提出在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彭希哲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综述》一文中通过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推行十多年来,积累的文献和经验分析。总结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实践中的区域差异问题,并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今后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刘孟芳说,我国于1991年在一些地方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下一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出台后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资金的筹措原则是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而不给予补贴。由于养老保险制度在资金筹措、管理水平和保障水平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到2000年除了经济发达的地区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停止在农村的运行。熊巍俊认为,社会养老的居住方式有养老院、敬老院、老人公寓、老人福利中心、扶老所等形式,它的特征是集中养老。王家春则认为,就我国养老模式的现状看,呈现出多种模式并举,其主流正处在以家庭养老为主向社会养老为主的过渡阶段。

(三)自我养老。李若建先生在《不同职业背景老年人生活及养老模式的选作》一文中分析指出,农民自我养老的程度较高,主要基于两点原因:一是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程度低,必须通过自我劳动获取生存资料;二是农民拥有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容易实现自我养老。姚远先生在《变化中的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一文中指出,现代的老人与传统的老人生活方式、精神状态都有质地区别,老人对养老方式地选择上自主性更强。穆光宗先生在《建立代际互助体系走出传统养老困境》一文中提倡通过“劳务储蓄”实现老人自我养老。由于家庭和社会这两大养老支撑体系都不太尽人意,因此,自我养老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叶文振提出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个人化和养老资源管理方式社会化的养老模式,认为今后养老保障基金的来源不宜再坚持由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共同承担的原则,而应该提倡由劳动者自我承担或个人创造的原则,逐步加大劳动者年轻时的养老积累在自己保障基金中的比重。同时要强化和完善对个人养老资源的社会化管理。徐勤等人最近则提出了老龄化社会提倡老年人自立的观点。陈赛权认为,养老靠自己模式的实现方式是养老资源的自我积累制。就是说,为了将来能够确保养老靠自己,必须从年轻时起就为自己积累充实的养老资源,养老资源的积累不仅包括养老金,还要包括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生活照料权和精神慰藉权以及合时的养老价值观。

除了上述的三种养老模式外,还总是有一种土地养老模式夹杂在其中。虽然有的学者将土地养老归类在自我养老模式中,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有一定的区别的。蔡永飞先生认为,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家庭承包制之所以一再延长,就是因为其具有无法替代的社会保障功能。邓大松先生认为,目前农村应该发挥土地的基本保障功能,建立家庭保障基础之上的补充保险模式。采取储蓄积累的方式,以个人账户为主,集体给予适当补贴。这样的养老保险方式可以与城镇职工的“统账”模式实现自然融合,从而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从二元化向一元化的过渡。

三、影响农村养老的因素

陈赛权(1999)认为,一国或地区甚至整个人类在一定时期内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模式,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来决定的,而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养老保障的物质基础,是制约养老模式选择的核心因素。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和制度因素对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在我国农村也很明显。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2000年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停止。进入21世纪,农村人口老年化和纯农户的减少以及农村城市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养老模式的重新构建成为配合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杨翠迎认为,由于集体所有制为内核的农村土地制度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从而决定了农村以土地经营为基础的家庭养老、自我养老为主导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此外,历史文化传统和个人心理动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小结

总的来说,现在的农村养老模式研究中,还存在有很大的问题。虽然农村的老龄人口占了大多数,但是研究却相对较少,且对发达地区的养老研究较多,对不发达地区的研究较少。对关键的用语如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等重要概念,缺乏界定和厘清,远未达成共识,因此,对此研究时颇易产生歧义,难以展开深入的讨论。要想得到更为科学的研究,还需要各界学者的共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姚远.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J].人口研究,2000.5.

[2]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与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

[3]许照红.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历史变革与现实选择[J].特区经济,2007.6.

[4]王国军.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1.

[5]邓大松,刘昌平.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6]周跃锋,刘敏.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0.3.

[7]肖振禹.我国现代家庭与养老[J].南方人口,1994.3.

[8]程勇,贺常梅.拓展老人社区照顾是最佳选择[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2.

[9]张仕平.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研究[J].人口学刊,1999.5.

[10]孙学士.试论我国支助家庭养老的健康机制[A].中国的养老之路[C].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

[11]张恺悌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化服务[J].人口研究,1996.4.

篇2

Abstract: "Elderly with a sense of securit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degree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and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which is an social issue concerned about by many scholars. Rural and urban pension pressures are increasing, while the rural than urban have greater pressure on the pension. Now the degree of aging in Chongqing has been ranked first in the West, so it is necessary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security object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necessity to propos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ongqing rural old-age security system.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障;养老保障体系;老龄化

Key words: rural old-age security;old-age security system;aging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056-03

0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开展,农村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重庆农村养老保障已有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农村社区养老、商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五种基本方式。而新旧制度的混合,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步调不一、政策差异,导致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陷入“碎片化”困境。根据这一现实情况,想要完善重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就必须理清保障的对象以及分析构建重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 有关概念的界定

1.1 农村养老对象界定

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对“城、乡”的划分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所以对“农村人口”更是没有直接的定义。随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城、乡”划分标准变动频繁。1999年国家统计局以[1999]114号文件的形式了《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将城乡划分再次明确。城镇以外的其他地区即为乡村。乡村包括集镇和农村。集镇以外的地区为农村。对农村人口的定性讨论时,遵照人们约定俗成的理解;对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问题讨论时以居住地的户籍来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定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按照出生年龄划分,西方国家把45岁以上人口分为三个时期:45~64岁称为初老期,65~89岁称为老年期,90岁以上称为老寿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定45~59岁为初老期,60~79岁为老年期,80岁以上为长寿期。1981年,我国第二届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讨论结果建议把65岁以上称为老年人,如今世界通用的标准即是将65岁以上者称为老年人。中国的农村老年人,就是居住在中国农村地区的非城镇户口的60岁以上的人口。

1.2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概念

农村养老保障是指农村老年人口由于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时,由国家、社区和家庭成员等为满足老年农民的养老需求而提供的经济供养、日常生活的照料服务和精神上的慰藉。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又分为广义上和狭义上的。

广义范畴上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生活照料体系、老年医疗保健体系、老年救济体系、精神生活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狭义上,农村“SFSN”养老体系是指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协调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养老事业发展理念,从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制定到具体服务的设计与提供,从家庭保障到社区及其他非营利机构的养老照顾服务,从物质保障到日常生活服务,从生理健康到精神慰藉,构建以社会保障为核心支撑,以家庭保障为重要基础,集政府提供的稳定的正式养老资源与民间社会资本提供的非正式、市场化运作的养老资源以及邻里乡亲互助互惠的养老照顾等结成坚实的农村多维立体养老模式与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这里认同的概念是农村养老保障的基本方式有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农村社区养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在此基础上来讲,养老保障是一个多维的体系,由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共同支撑起的养老体系。养老保障支持体系是由这四个要素由内到外的共同作用的环状层次性结构,个人为主,家庭、社会和国家依次逐级补充,共同支撑整个养老系统。

2 重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篇3

一、“社区照顾”的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社区照顾”是世界各国近年非常关注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和较复杂的过程。“社区照顾”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西方国家针对当时住院式照顾服务所产生的许多问题而酝酿的一个新运动。

(二)特点。综合“社区照顾”的理论研究与世界各国的实践活动,“社区照顾”大致有如下特点:一者,“社区照顾”协助被照顾者在社区正常生活;通过维持被照顾者此前习惯性环境及方式对其施以照顾,改变养老院等机构照顾方式在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二者,“社区照顾”强调非正式照顾的作用;转向通过借助社区等照顾环境中既存的非正式与正式网络关系的整合来进行照顾。三者,“社区照顾”一般都注重发挥正面社会资源的支持功能,从而降低或避免因此引发的负面排斥。四者,“社区照顾” 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大力倡导社区互助精神,建设互尊互爱的社群生活。

二、英美“社区照顾”模式的介绍

(一)英国。20世纪60 年代,英国社会出现了最早的社区式居家养老模式,它源于伦敦当局出于鼓励使老年人留在社区和家庭满足被照顾需要的政策。又名之为“社区老年照顾服务”,它兼有两层内涵:一是“社区内的照顾”(care in the community),二是“由社区来照顾”(care by the commmunity)。“社区内的照顾”着重指被照顾对象的接受生活照顾之环境是在其本人所熟悉并习惯的社区而非其他什么场所。“由社区来照顾”着重阐述照顾服务的提供者是本社区及相关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等。由此观之,“社区照顾”涵括了政府、社区乃至企业等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的职业化服务、志愿行动等各种非正式服务,且不论其是否以营利为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由于英国社会出现了老龄化加剧、老年群体人数不断递增的情况,“社区照顾”渐成英伦大地老年人社会服务工作的风向与标杆。社区照顾总体上含有三个层面:一是在社区内接受照顾,老年人在己之居所和所属社区内享受照顾服务,由专业或专门的人员上门提供服务,这被认为旨在鼓励那些长期滞留在医院或大型专业机构中的服务对象回到社区生活,这一概念的诠释得到学术界普遍赞同。二是由社区负责照顾,即增进非正式照顾者的责任,调配或动员社区内的人力资源,包括来自于地方当局、营利性机构、志愿性组织乃至非正式支持网络(如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等) 为服务对象施以照料护养以及人道主义关怀。三是对社区提供照顾,这是面向社区照顾者的帮助和支援(包括居中协调)系统,强调连结社区内部的非正式及正式网络为老年对象提供最适当的照料和服务。

(二)美国。自英国提出社区照顾概念并在实践中推行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检验,“社区养老”已在全球社会内逐渐得到认同,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基于自身国情打造属于自己“养老社区”。在这其中,美国的做法堪称“品质养老”之范本,这就是努力追求物质、照料、医护及精神等保障的“四位一体”。有受照顾需求之老年人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承担一部分费用,差额部分得由美国联邦政府财政基金以及社会慈善组织捐赠予以弥补,这种做法集政府责任、社会关怀和公民自助于一体,在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其社区养老模式中的主要形式有:

一是完全托付型的机构。此种形式以其完备的设施和周到的服务满足了一部分老人的需求。建有医疗、阅读、健身、卫生、紧急救助系统等设施。能够提供餐饮、清洁、日常活动及出行等各种服务。

二是日进晚归型的“日照中心”。白天来,晚归家。设施同样非常不错,服务水准也高。休息场所条件很好。服务项目也比较齐全。老年人一日三餐不愁,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是“结社互助”型的养老”。组织老年人通过结伴、认对、相互间提供支援和照顾来安度晚年。

四是由政府付费提供上门服务。这是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的福利性居家养老项目之一,但仅面向美国公民。具体做法是政府派出“家庭保健护士”上门照顾孤老、残疾、长期病患等有需求的老人,而服务对象无须付费。服务者区别于保姆的是,除了照顾老人饮食卫生,必须兼具护理技能。家庭保健护士有专业的护理中心进行监管,并经常上门对服务进行监督回访并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与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奖惩并不断改进服务品质。

三、我国的社会化养老目标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人口老龄化进程呈现出速度快、人口规模大、高龄比重增长快、群体经济状况较差等特点。在这一社会进程中,年轻人价值观念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快速削弱,“四二一”倒金字塔结构家庭普遍出现,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不断增多,代际分离的状况使得空巢老人的养老难以实现。“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发展适度普惠型的老年福利事业”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以及一系列会议中均有提及,其中《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还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涵、功能定位、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

国内学者对社区养老的研究文献颇多,成果斐然,案例化的实践研究也呈逐渐增多趋势。史柏年学者视社区养老为介于家庭养老与机构化养老之间的一种发挥社区资源作用的开展方式;乔志龙等研究者进而指出了正式与非正式支持系统在社区照顾中的协调功能,重视老年人实际需求的人性化满足的过程,此种服务可能是专业化服务,也可能是非专业化的。

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本人认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可以看作是,老年人居于家庭环境,同时亦得由社区组织充分运用各种资源,享受日常生活照料等一系列社会化服务对家庭养老方式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在尊重个体尊严和价值的前提下,让老年人得到日常照料、协助和精神慰藉,努力实现自理、自立,延缓衰退进程,享受安康晚年的目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提出和实践,无论是从文化观念传承、经济成本考量、养老制度设计,还是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来看,都是我国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力举措。

四、英美“社区照顾”的经验以及给予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启示

就英国而言,英国率先提出了老年人应该“在合适的环境中养老”这一理念,并在政策层面上明确了政府和社区各方面的责任,强调动员各方的力量系统化地实现这样的目标,同时通过个性化的评估以真正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这是个巨大的里程碑式的进步。而就美国而言,一方面,美国在社区居家养老的政府责任上有所担当,特别是其所建立的家庭护理员制度支持了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特别是非营利性机构也在美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贡献良多。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性质老年照顾机构“居家养老院”在美国遍及50个州,共约5000个社区分支机构,义工队伍之庞大为美国之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以上两个国家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其一,政府应当在公民养老中承担重要的责任。这种责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大量福利性资金的投入和相关支撑保障制度的建立。

其二,社区居家养老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动员包括社会和公民自身(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力量)来共同推动。我们应该思考的重点包括:从我国现在的经济基础和政策福利观出发,该如何引领我国刚刚意识萌芽的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有效地介入。

其三,社区居家养老必须真正切合被照顾对象即老年群体的实际需要。这种需要应当得到重视并根据老年群体的状况适当进行类别化、层次化的区分。

其四,应当有一个法律保障体系以照顾各参与方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区、投资者、非营利性第三方等的权利和义务均衡化。以英国为例,这就是确保不使妇女等照顾者来源在照顾过程中被贴上弱势群体的标签。

其五,社区居家养老应当充分考虑到市场化与福利的均衡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文认为,过分强调投资效益的市场化、私营化的社区照顾服务的作用会凸显福利供给的选择性和残余性,造成一定的社会不公等问题。

篇4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农村养老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12-0018-05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每个国家、地区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人类所无法抗拒的。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都会引起很多社会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家庭。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元,只有每一个小家都过得幸福,那么我们的大家庭——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国家才会安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家庭结构发生变化,“4-2-1”模式逐渐出现。宋健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对家庭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将这种“4-2-1”结构归结为一种家庭结构,重点强调代际关系。同时他还指出,出现这种格局的可能是有的,但是必须满足三代共存、一对独生子女之间的婚配和连续两代独生子女三个条件[1]。但是,2000年是我国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期,老龄化趋势并不明显,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比重达7%,今天的这个数字已变为8.9%。如今,很多家庭都已出现“4-2-1”家庭结构,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4-2-1”家庭结构加速形成:一个家庭4个老年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一对夫妻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照顾双方4位老人,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双方老人还将逐渐变老,到了高龄的时期,老年人更需要人照顾,那么2个人照顾4位老人如何安排?如果再过10年或20年,这对夫妇也变老,他们的孩子也有了孩子,四世同堂本是人生在世的一大乐事,但他们的孩子要照顾八位老人和1个孩子,这样的任务是如此艰巨。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年轻人赡养老人的负担越来越重,他们不能放下工作一门心思的照顾老人和孩子,所以养老产业就应运而生,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等模式随之出现。然而,什么样的模式适合我国国情、什么样的模式才能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等问题接踵而来。学者们尽管对养老模式进行了研究,但对待同一模式或相同问题的意见仍有不同。因此,对养老模式作进一步探讨十分必要。

二、养老模式研究现状

目前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其中,社会养老是以机构养老为核心的模式。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养老模式。该模式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并完成保障的过程,这就是于1983年提出的家庭养老的“反馈模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因认为,家庭养老是我国未来20~30年的主要养老模式。因为目前的中国尚不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不可能积聚大量的资金用于老年服务业,老龄化到来的时刻与经济发展的时期不相适应,所以还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儿防老[2]。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坚持认为: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而言,家庭养老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据国家统计局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由此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前些年相比略显突出,但决定养老模式的关键并不仅仅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人们敬老爱老的传统观念。我国是农业大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仍是家庭养老的模式,我国城镇也有34.9%的老人采用家庭养老的模式。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达,但家庭养老仍是主要养老模式[3]。

(二)社会养老

这里所说的社会养老指的是机构养老。姜向群认为,机构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模式,该模式与家庭养老不同,是通过社会途径、以社会制度保证的养老方式。它主要包括老年社会保障、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服务、机构养老等[4]。西方发达国家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机构养老也较为成熟。调查研究表明,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特点,美国提倡个人独立,所以其养老机构给人以享受自由的感觉;澳大利亚早在20世纪60年代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比重就已超过8%,其养老机构并不一味追求现代化,更加注重家的感觉;作为亚洲最早加入老龄化社会行列的日本,继承传统的家庭养老的特征,注重人文关怀;法国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其特殊性决定自身养老机构的特性,那就是多元化。法国的养老机构模式较为丰富,主要由收容所、老年公寓、护理院和中老年医疗服务机构组成。此外,法国还建有名为圣雷米的老年人村,里面的老年人平均年龄为84岁,里面的生活、医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机构养老虽然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但在我国发展明显存在问题。韦克难将问题归结为以下三点:第一,床位不足、设施不完善;第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约束,老年人对养老院的服务等存有顾虑;第三,有些养老院的收费偏高,不适合所有普通工薪阶层[5]。如果能将这些问题解决,机构养老无论对于老人还是对于子女而言,都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机构养老有其自身优势,老年人不但能获得专业的照顾、使子女从对老年人的照料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徐英姿在2008年就对城市机构养老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这一事实,并呼吁社会各界和老年人要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机构养老,不要拒绝和抵制进养老院,因为机构养老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掌控的[6]。虽说现在的很多老年人及其子女都还没有从陈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家庭养老的模式仍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并将持续很长时间,但最终将会被社会养老所替代[7]。

(三)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以上门服务为主要方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照料方面等服务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最早出现在英国,之后西方国家纷纷效仿,并将此模式定义为由家人、志愿者和专门护理人员共同承担的一项任务。社区是未来养老服务的最佳载体,社区服务是否完善也将成为老年人能否安度晚年的关键因素。因为日益弱化的家庭养老观念、政府有限的财力、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机构养老的不完善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社区养老必然成为未来养老模式的中心这一推断[8]。在1993年《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中指出,85%以上街道要兴办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公寓、残疾人收容所、托幼所;到20世纪末,基本建成服务质量高、管理水平高的社区服务网络。2001年,民政部制定并下发“全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9]。社区养老早在1996年8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就有所提及。该法对社区养老作了论述,并强调“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等要求。在此基础上,陈永生分析了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并提出社区养老模式的初步构建框架[10]。社区养老模式的原则归为“以人为本、依托社区、互助而助”,并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出发,将社区照顾模式分为社区居家照顾和社区养老机构照顾两个子系统,其核心就是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服务[9]。秦桂娟认为,社区养老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人口老龄化对策[11]。虽然社区居家养老符合我国国情,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切实做到实处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缺乏、服务机构设施不完善等。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拓宽资金渠道、完善服务设施特别是医疗保障设施,同时要成立专业的人员和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家庭养老的专业化建设奠定基础[12]。

(四)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

我国三种养老模式各有千秋,然而家庭养老功能淡化,机构养老处于变革阶段是政府及相关机构面临的问题。社区居家养老已被很多学者提及,并公认是具有综合实力的养老模式,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中,家庭服务需求很大,但满足率仅有15.9%。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固然好,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应该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专业化程度,尽快实现标准化管理[13]。1998年,穆光宗提出了“3+2”养老模式,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养老模式,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其主要是以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为基本方式的养老模式,最终目标是要积极发展我国养老事业[14]。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身养老各有利弊,但传统养老方式的改革是必然趋势。城市与农村的情况不同,所以在城市要实施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模式,而在农村则以自身养老为主[15]。从我国国情出发,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模式是最适合我国养老的新型模式,因为社区养老既可以减轻家庭照料的负担,也可以使老年人与社会网络时刻相连,家庭养老可以使老年人享受到家人的关怀,所以二者如能结合那将是完美之作。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扬长避短的新型模式,使得老年人既可以居住在自己的家中,又可以依靠社区的养老服务机构获取相应的医疗、家政、餐饮、精神慰藉等服务[16]。居家社区养老模式被很多学者形象的称为“没有院墙的养老院”。此外,“社区+机构+家庭”新型养老模式经过张俊良、曾祥旭的研究分析正式提出,它是一种集家庭、机构和社区三种优势于一身、同时避免三种模式缺点的新型养老模式。该模式提倡机构养老但又不摒弃家庭养老,所以该模式的宗旨是将养老机构建在每个社区当中,机构取代社区养老的作用,由机构直接面对老年人并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高质量的养老服务[17]。无论是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方式,都与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联系在一起。

三、农村养老模式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城市有的问题,也是农村所必须面对的挑战。对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而言,都出现过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这种现象被学者们称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都出现过此种情况。日本1980年起就较早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现象[18]。对于我国来说,既是人口大国又是农业大国,人口老龄化在城镇和农村同时出现,势头又十分凶猛。然而,城镇和农村在生活环境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城市中有较好的设施、服务等可以提供给老年人,但农村这些条件颇为简陋,再加上近年来我国打工在外的年轻人数量逐步猛增,农村留守老年人和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加大了养老的难度。城镇与农村的差异性就决定着其养老模式的不同。从经济保障的角度来看,城市老人以社会养老为主,农村则以家庭养老为中心;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来看,城镇和农村的养老模式都以家庭为中心。但是,我国处于养老模式的转型期,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模式同时存在,由于家庭养老具有不可逆转性,所以政府在推行社会养老的时候要时刻注意[19]。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农村人口占据很大比重;农村人口的基数大,老年人所占比重也就自然增加。据调查,中国老年人口中约75%居住在农村,受道义责任的约束,家庭养老成为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的主要方式[20]。面对如今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的趋势,应当理性选择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因为家庭赡养功能逐渐下降,加上就目前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情况而言可以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所以要推出并鼓励三者养老模式的结合[21]。就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而言,可以归结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和社区养老四种,但地区老龄化严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现象实属常见,所以以家庭养老为主、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推行社区养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行养老储蓄,并且有步骤、有重点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22]。随着农村养老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新的模式也不断提出,如“家庭自我养老与家庭互助型养老相结合、社会辅助”的模式[23]、广东地区出现的股份合作制[24]等,这些养老模式的出现是因地制宜的具体表现,不但提高了农村老年家庭的社会地位,而且也使农村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农村的养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其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是以社会保险为核心、以家庭保障、社区互动作为辅助的模式是不变的,这种模式必将成为未来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23]。

四、国外养老模式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同,养老模式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养老模式也会出现差异。“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政策是西方多数发达国家养老模式的特征,也正是此原因,他们国家社会承担了大部分养老问题。所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福利建设,结果却出现了养老有保障、经济发展出现阻碍的现象,瑞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45年二战过后,瑞典致力于建设“福利性国家”,所以将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投入其中,结果导致瑞典的高度负债率,据数据显示,1982年,瑞典的国债达3 700亿克朗。美国虽然将财政支出很大一部分用于军费开支,但还是低于用于老年福利的开支,数据显示,美国用于老年福利的开支也占财政支出的25%,这远远超过了其国防支出的数额[16]。西方众多国家步入老龄化的时间都要比中国早很多,养老模式也经历了变革。现代化技术的层出不穷,给发达国家养老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外的现代化养老机构屡见不鲜,然而,仍有很多老年人倾向于和子女居住。据研究发现,很多居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心理很容易出现孤独感,失去了亲人的关心倍感失落,所以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有由养老院向家庭养老回归的趋势,社区养老也就应运而生,因为它是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于一体,所以逐渐成为老年人及家人关注的热点。日本是亚洲率先进入老龄化的国家,日本政府于1950年代末开始对养老问题倍加关注,1959年的《国民年金法》、1963年的《老年人福利法》和1982年的《老年保健法》成为日本福利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国民年金法》将20~60岁的日本公民都强制纳入国民年金体系,加上各种各样的保险,老年人再不用担心无人赡养的问题;《老年人福利法》的出台是日本养老社会化的开端,该法律规定了开展老年人福利的机构采取的措施,并将养老设施分为短期居住、长期居住等,增添健康恢复型和疗养医疗型设施;《老年保健法》的出台和1989年的“黄金计划”标志着以“居家养老、居宅看护”为特色的日本居家养老模式的建立。2000年,日本高知县社会环境部和高知县立女子大学社会福利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日本经济发展仍处于世界前列,但其养老方式却依旧以居家养老为主,家庭养老是日本养老的传统,老年集体宿舍也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欢迎[25]。但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使得家庭养老受到威胁[26]。新加坡成立于1965年,至今有40多年。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新加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9%,到2050年该指标将达62.5%,2065年将达到历史最高72%,之后开始下降。新加坡政府官员早已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鼓励儿女与老人同住,并给予与老人同住的组屋提供便利和优惠,还有一系列的津贴计划。1995年《赡养父母法》的出台使得新加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赡养父母”作为法律条文的国家[27]。由此不难看出,虽然国外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不得不说,在养老方式方面他们还要向我们学习,学习老祖宗传给我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机构养老虽好,但也不能将家庭养老抛在脑后[28]。

五、养老模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在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当中,养老模式可以说是研究较为深入的领域,但亦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概念不确定性。在养老模式研究中,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等概念最为常见。然而,实际上在很多文章中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是一个概念,对于研究同一个模式,却有两个名称,这就给其他人的研究带来不便。

2. 权责不明确性。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但很少有人对这些模式的权责进行划分。

3. 没有从老年人真实意愿出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使得我国老年人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一些国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退休的老年人拿到手中的退休金比一般工人要多很多,那么他们对晚年生活要求的质量就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老年人对于养老模式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很少学者对此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健.“四二一”结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2000,(2):41-45.

[2]刘岁丰,蹇在金,贺达人.我国老龄化与老年医疗保障[J].医学与哲学,2006,27(1):61-66.

[3]高和荣.家庭养老概念再探析[J].西北人口,2002,(4):45-47.

[4]姜向群,张钰斐.社会化养老:问题与挑战[J].北京观察,2006,(10):22-24.

[5]韦克难.论我国社区照顾养老的必然性及其中国化[J].天府新论,2007,(1):102-105.

[6]徐英姿.城市机构养老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8:10-18.

[7]陈赛全.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0,(3):30-36.

[8]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3):108-111.

[9]徐祖荣.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研究[J].人口学刊,2008,(1):

[10]陈永生.对我国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8):45-49.

[11]秦桂娟.构建依托社区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7(4):17-19.

[12]邓娟.社区养老——新型养老模式的构建[J].当代经济,2011,(21):30-32.

[13]王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2,34(4):52-55.

[14]张春燕.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10-20.

[15]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39-44.

[16]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72-74.

[17]张俊良,曾祥旭.市场化与协同化目标约束下的养老模式创新——以市场人口学为分析视角[J].人口学刊,2010,(3):48-53.

[18]王瑛洁.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5-10.

[19]张本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分析及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2,(3):27-33.

[20]张仕平.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研究[J].人口学刊,1999,(5):55-58.

[21]袁春瑛,薛兴利,范毅.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理性选择——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相结合[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6):430-433.

[22]喻丽,何金旗.关于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探讨.华东经济管理,2003,17(2):42-44.

[23]安增龙,董银果.论中国农村养老模式选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59-63.

[24]周光复,袁正,夏志红,滕纯武.股份合作制与农村养老探析——来自广东的考察报告[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6(1):62-65.

[25]尹银.日本的养老经验与对策[J].外国问题研究,2009,(2):17-22.

[26]王东京,孙浩,林赟.老有所养的社会福利制度[N].山西经济日报,2002-03-08.

篇5

论文摘要:在综述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面临的挑战和走向的基础上,时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我认识和看法。

一、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养老保障方式

研究表明,在历史上,中国养老保障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1949年以后,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呈现鲜明的城乡二元哇。从经济支持的角度讲,农村养老保障经历了50年代初的家庭保障,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保障,8()年代至今的以家庭保障为主、保障多元化三个时期。现在绝大多数学者都还认同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家庭养老保障是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方式。但对家庭养老保障的具体涵义、其他辅助养老保障方式的构成及其作用并未达成一致看法。总体上讲,我国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依然是传统的农业养老保障模式,即建立在土地保障基础上的家庭养老保障。虽然有其它的一些养老保障形式作为补充,但是农村家庭养老保障依然是主导。综合各学者的观点,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庭养老保障。家庭养老保障是一种主要依靠家庭成员的养老制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农村最为普遍的养老保障模式,它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这种模式的典型特点是由家庭为老年社会成员提供物质保障、服务保障和亲情关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家庭养老正在面临着诸多挑战,家庭功能因其规模的缩小而弱化;年轻人出外打工或因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无暇照顾老人;子女因思想价值观念变化而导致“孝道”淡漠等等,这些都使得家庭养老方式困难重重,鱼需其他养老方式的补充。

2、自我养老保障。自我养老保障是老年人通过自己的储蓄、退休金或者养老金等用来防老。一些农民或者为减轻子女负担,或者意识到“养儿防老”已经不可靠,转而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钱财上。他们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开支,尽最大努力储蓄,以备老年之用。这种养老方式虽在一定程度卜减轻了子女和社会的负担,但是其使用范围较窄。对于那些低龄、身体健康并且有退休金或者养老金的农村老人比较适用,但对于大多数农村老人来讲,由于没有固定的收人来源,再加之疾病和高额的医疗费用使得自我养老无从谈起。

3、土地养老保障。土地养老保障是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中的又一重要形式。土地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就业保障、生活福利和医疗养老保障的可靠手段,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关于农村土地对养老保障的经济支持问题,学术界存在一些争议。笔者认为,尽管土地收人对养老的经济支持水平在下降,但是,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方式转换、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提高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

4、社会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障是依靠社会力量及社会化的制度来进行的农村养老保障方式。目前我国农村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障方式包括:农村养老院养老保障、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养老储蓄保障等。社会养老保障由于其动用的力量广泛,制度性强,因而是下一步应该重点发展的养老保障方式。但现阶段其发展还很不完备,如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各种农村养老院的入住率很低;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受到利率变化影响大,没有与物价指数挂钩,难保将来支付的养老金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目前开展的社会养老保险带有浓厚的商业保险性质,政府财政难于提供保证,其基金操作不能有效控制风险等等。

由此可见,关于农村现行的养老保障方式,家庭养老、子女养老、自我养老、土地养老和社会养老等不同的概念被提出,并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与理解。我国的养老体系正处在破旧立新的构建过程中,涵盖城市与农村、正规与非正规、制度与习俗等多层面,在此基础上学者们的纷繁观点就可以归纳为两条:(1)我国农村现行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2)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老年群体,我国农村的现行养老方式又呈现多样性。

二、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障方式面临的挑战

农村现行养老保障方式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渊源。目前,以家庭养老为支柱的养老保障方式一直在我国农村的养老制度中起着主要支撑作用,其存在基础在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家庭规模大和子女多、传统孝道思想以及小农自然经济意识束缚等条件所决定。但是,随着急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这一局面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一是经济基础的变化,如今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已失去了其经济基础,如同米特罗在《欧洲家庭史》中所描述的“农民经济是一种无货币经济,以致于赡养老人只在家内是可行的,提供实物在超出一定距离时就会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需要用现金支付并用此钱购买食物,而在前工业时代,在农业地区中,这两个都是不存在的”。二是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它对家庭养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学者归因于子女不愿养老,认为家庭养老的问题并不在于子女数的减少或子女外出打工无人赡养,而是在有人赡养的情况下,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依然比较低劣,这主要是子女不愿养老引起的;也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价值观如今在变化,老年人独立意识也在增强,老年人不愿意依附年轻人来养老。经济条件的变化也被认为是一个影响因素,如人均收人增长,存款储蓄上升,就为农村家庭养老“子女供给型”的转变创造了条件。从养老需求的角度来讲,老年人口扶养比增大,老年人口高龄化加剧的现实,使家庭养老资源需求上升,进而也对家庭养老提出了挑战。从现有研究来看,尽管观点存在分歧,但认为社会经济变革的大背景,会对农村人口的养老方式造成影响,已成为学界共识。笔者认为,一方面社会经济。变革对农村人口养老保障方式的影响是从多角度、多方位综合实施的,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生产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作用于养老保障主体与养老保障客体,通过养老保障环境影响养老保障态度和养老保障方式,最终形成新的养老保障要求和效果,也许对老年人有利,也许对老年人不利,取决于不同的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最终合力;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变革会对农村现有的各种养老保障方式造成程度不一的影响,不仅影响到家庭养老保障,也会影响到自我养老保障的具体实现方式,并对集体养老或社区养老以及社会养老产生新的需求。

三、未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发展方向的选择

关于农村养老保障今后的发展方向,学术界目前的观点有同有异,相同的观点是一致认为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尽管难以维持,但鉴于中国国情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养老还保障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下去,继续担当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力量,同时要辅之以多种形式的其他养老保障方式。

然而,在以下两个方面,学者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一是家庭养老保障今后在农村较长时期的继续维持,是无奈之举,还是主动选择?如果是前者,就应该尽早找到替代家庭养老保障的其他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果是后者,就应该想方设法使家庭养老保障发扬光大。二是未来要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家庭养老,在目前危机重重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

篇6

关键词:以房养老 影响 理性选择

一、以房养老的概念及实施背景

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按计划“以房养老”政策会于2014年上半年试行推广。

相对来说,“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值得我们思考,从学术界公认的概念来看,以房养老一般包含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子女养老,房产由子女继承;而是抚养人养老,房产由抚养人继承;三是租出大房再租入小房,用房租差价款养老;四是将房子出租出售,自己住老年公寓,用租金或售房款养老;五是售出大房,换购小房,用差价款养老;六是将住房出售,再租回原住房,用该笔款项交纳房租和养老;七是将房屋抵押给有资质的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每个月从该机构取得贷款作为养老金,老人继续在原房屋居住,去世后则用该住房归还贷款。

第一种形式属于家庭养老,取决于子女的孝心和孝行;中间的几种形式属于自养老,有较高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自己售房和出租房等均有较大的交易成本,自己再租回房子或者住老年公寓等也有较大不确定性);最后一种形式为社会机构承揽的反向抵押贷款养老,属于社会机构提供的以房养老业务,可以为适合以房养老的人群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经过相关部门对“以房养老”这种新型养老模式进行论证研究。从改善我国的养老条件,拓宽养老渠道入手提出了“以房养老政策”,这项政策也为为我国的养老模式提供有效的保障和可行的措施。以上这些可以看成我国在以房养老政策方面的最新动态,但是我们还得理性认识“以房养老”这一新型概念在我们国家的推广运用。

二、以房养老在我国实施面临的挑战

(一)法律制度未完善

从目前情况来看,“以房养老”政策设计了诸多行政部门,目前虽然国务院要求开始试点工作,但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协调制度、联系制度均为建立和完善,如何保证房产、银行、老人、政府等多方面的信息透明扔存在较大的漏洞。

(二)传统养老观念的禁锢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的老人都希望在晚年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子孙绕膝共享天伦。如果老人选择了“以房养老”,常会给人造成“子女不孝、养老困难”的表象,其子女可能要承受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同时房产以后会被银行收回,也可能引发子女同父母间的感情危机、财产危机。再者“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的传统观念也一直影响着这一代老人,遵照传统老人更愿意选择将房产留给子孙后代。所以“以房养老”这种新型模式势必对传统养老思想带来强大的冲击,这也是今天试推“以房养老”的“天然”屏障,在短期内不容易被大家所共识。

(三)适合人群有限

有专家表示,“以房养老”模式需满足3个条件,首先老年父母与子女必须分开居住,老人对房屋拥有绝对的产权,这样出租或者抵押房屋时不会影响到儿女的正常生活。尤其适合丁克家庭,独居或孤寡老人,或膝下无子女、子女定居国外的老人,没有直接继承人的老人。其次老人应所拥有房产的地理区位、保值能力等也是金融机构再实施此项业务时必须考虑的,为充分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性,银行一般会区别对待有房产的老人,以备在收回房产对其处置时,除去支出的养老金后,还有盈利可言。

(四)金融机构存在为难情绪

首先反向抵押贷款是一个跨银行、跨保险的金融理财类产品,目前“倒按揭”的评估标准非常复杂,我国的“倒按揭”业务尚不成熟,金融机构除了估算房屋价值以及未来房价中长期走势,还要估算老人预期寿命,这些因素都难以预测,也就加大了金融机构涉足的风险。其次如何确定“倒按揭”利率也是一大难题,贷款额少,老人不乐意,贷款期长,金融机构又可能吃亏。对于银行要培育一批类似保险精算人的测算人群,这在短期内是不能实现的。同样因为潜在风险,对保险公司的精算师要求也非常高,国内的保险公司也不敢轻易尝试“倒按揭”。

三、理性看待以房养老

篇7

什么是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是个概念,更多是指工作30年养2套房,退休后出售一套房产以改善老年生活的理财规划,如同欧洲老年农户出售土地、日本老人出售黄金用以改善养老生活一样,不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属于商业行为。

老有所养的概念由养老金、老年医疗服务、老年居住与护理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养老金是保障养老日常开支的,具有保值性、生存性的现金流,不能解决养老的一切问题。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要大于青年人,亟待国家开发老年医学、老年门诊和保健型老年公寓,给老年人一个合理的医疗服务。70岁以前的健康老人,拥有一套房产可以解决住有所居的问题;对于70岁以后陆续失去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来说,住有所居还应当包括家政服务和健康护理。

纳入社会保障范畴考虑的以房养老,是指仅有一套住房的养老安排,属于准公共品,需要在房产权限、房产价格、长寿风险等方面得到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才能实现房产保值和增值的目标,并非完全的商业行为。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其发起的主要原因均有所不同。以美国为例,在其人均寿命73岁以前,因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好,以房养老主要出自低收入雇员、军人、移民等养老金不足的家庭;在人均寿命超过78岁以后,以房养老的安排更多的用于置换老年服务。在美国大城市处处可见高大的老年公寓,是由政府、商家和老年人共同建设的。在中国的今天,需要准确界定以房养老的定义和定位,区分纯商业行为和准商业行为,否则将可能陷入“商家做不起,老百姓不敢做”的尴尬境地。目前中国最需要以房养老的是“有房产、缺资金”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群,他们的子女年龄偏大,如果依赖养老金生活,则无力扶住失能老人渡过难关。这个人群无须政府全面赡养,仅需要给予政策和一定的资金支持。

养老金撑不住护理费

青岛某高龄退休女教师已80多岁,有三个子女均在本市,老人患脑溢血后处于卧床状态,需要全日护理。老人退休金3000元左右,每月医保之外用药需要1500多元。几年前,老伴离世前将他们的三室一厅房产过户给了儿子,儿子和儿媳向父亲和两个姐姐承诺,一定会很好的照顾老母亲。届时老人的几个子女均已60多岁,月养老金不足2000元,照顾全瘫老人力不从心,请人护理需要吃住在家中,并付最低3500元工资,一家人为此犯了难。在法官调解时,三姐弟为老人住在谁家没有争议,但为如何支付日趋渐长的护理费未达成协议,只能靠法官来判决。

案例分析:(1)该老人和其子女均有养老金,衣食住行有保障。但是,养老金仅是养老日常开支的现金流,不能解决老年护理费用。基于生活成本计算,家庭雇用1个护理者的费用约等于1.5人的基本工资(对于2人工作养1个孩子的家庭而言)。(2)该家庭显然是付不起这笔护理费的,已经过户给儿子的房产本是该老人可以置换老年服务的资产,在传统观念和现实困境之间,这个家庭必须做出新的选择。例如,将三室房产置换为城郊的两室,剩余房款作为老人购买服务的专款。

本案例很具有代表性,近年来各地民事法庭积累了很多类似案件。它反映出一个社会问题:第一,伴随高龄老人日益增多,护理需求日益加大;第二,老年护理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缺乏体系建设和产业支持,仍然依赖家庭生产,家庭从能力、财力和人力等方面均显不足;第三,伴随劳动人口的减少和老年服务现代化的趋势,服务老年的人工成本将越来越高,大多数老年人用货币购买老年服务的能力明显不足;反之,老人拥有自住房的比例很高,有调查显示人均达到70.3平方米。

以房养老的切入点

解决日常开支的养老金是国家义务,需要界定政府责任、个人责任,并依法培育养老金公共服务体系和养老基金市场投资保值机制。中国亟待发展公平的、统一的、方便的、可持续的二元结构的养老金计划,制定“全覆盖、保基本”的国民基础养老金计划,无论国家老龄化程度如何,均需要确保老年人吃饭穿衣和看病无忧虑;同时,以减免和延期征税建立雇主和个人的养老储蓄计划,强化受托人制度建设和培育养老基金投资保值机制,用以改善老年生活。但是,养老金不可能覆盖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

目前,城市居民日常开支占到基本养老金的76.02%,农村居民占到96.44%(见表1)。基于4:2:1三代家庭,甚至1:4:2:1四代家庭的发展,伴随独生子女一代人进入中年以后(2030年前后),由家庭护理失能老人的功能逐渐弱化,失能老人家庭用什么置换青年一代的服务,是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中国老年服务需求大于发达国家。如果以60岁作为老人,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2.02亿,超过总人口的14%,说明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23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将达到3750万,高龄老年人口、失能老年人口迅速增加。2010年中国人均寿命达到74.83岁,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结果显示,中国人均健康寿命为66岁,60岁以上老人身体健康的约占43%(发达国家为70岁,健康老人比例在60%以上),目前有1.15亿老人在不同程度上需要护理。老年人口健康水平不高是未富先老的表现之一,客观上增加了老年护理的需求。

篇8

关键词:城市养老模式;老龄化

家庭养老、社会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城市目前存在的三种基本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养老院等机构社会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新兴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模式,三种基本养老模式的优劣不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三种基本养老模式优劣变化及发展趋势也不同。

一、家庭养老模式

中国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家长的主导地位、几代同堂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模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直到今天我国城市大多数老年人仍然延用这种模式养老。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他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而且其最大好处是家庭养老能使老年人与家人尽享孝道和天伦之乐。

但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的脆弱性显示出其历史的局限性。传统家庭养老不足之处在于,老年人一般难以在家庭中得到专业细致的照料护理、医疗保健及精神文化等服务;在"四二一结构"家庭成为城市社会主流以及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社会人力成本与人们工作负担普遍加重,家庭成员与子女们不可能有足够精力照顾家中老人,家庭养老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保持与发挥其社会功能与作用,城市家庭养老出现逐渐削弱和社会化变化的趋势。

不过虽然经受工业化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多层面冲击,城市家庭养老功能只是弱化而不是消失,家庭仍然是老年人经济供养和精神慰藉的最重要来源,家庭养老方式仍然是我国城市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因此家庭养老不是可否坚持的问题,而是在坚持的基础上如何用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深入挖掘和丰富"家庭养老"时代内涵与功能,使城市家庭养老逐步向社区居家养老过渡,焕发更强生命力与作用的问题,

二、社会机构养老模式

社会机构养老的特征是集中养老,其优势在于服务专业化,即细致专业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居住环境好,无障碍设计;休闲时间多,集体生活能排解孤独;减轻子女负担;满足老人独立生活的尊严感甚至再婚生活的需要。机构养老劣势在于, 社会养老需要老年人重新适应环境、重建人际关系,容易与他人(同住老人)发生冲突;生活成本高,额外支付基本生活设施租赁费用;缺少来自家人的精神慰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家庭养老是一种适应较低生产力水平和落后生产方式的养老模式,而建立在社会养老保险、退休金制度、医疗保险等"现代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基础上的社会养老模式是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发展要求的养老模式,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是社会发展及养老模式演进的必然趋势。

养老院、老年公寓式等社会养老模式虽然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养老模式发展的方向。但从现阶段中国国情和发展趋势看,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社会机构养老模式仍不可能成为目前中国城市养老的主要模式。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社会成本巨大。修建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包括居住、就餐、起居、活动等在内的硬件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必需进行巨额基建投资;而社会养老不仅要有投资巨大的硬件设施,而且还要有相应的专职养护人员队伍和配套的养老服务管理系统,专业化水平要求比较高,这些都将加大城市建设和社会资源的负担。第二,现有资源的浪费。老人原来都有自己的住所和完善的生活设施,老人进到养老院以后,这些都将闲置,而养老院要重新占用土地资源和水电资源,造成浪费。第三,养老院的收费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并非多数家庭能够承受得了,而且,越来越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也是养老院难以容纳的。第四,最关键的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目前并不愿意去养老院。老人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相对陌生的地方,和原来并不熟知的人朝夕相处,这将增加他们的失落感。

三、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近几年来兴起的,其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由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养老护理员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做饭、照料及护理等养老家政、医疗护理及心理咨询服务,以及社区日托、短期照料护理等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机构养老的有机结合,兼有两者的长处又避免了两者的短处,是一种扬长避短的理想养老模式。其优越之处主要有:第一,社会成本低,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基建投资,社区现的有几间房屋略加改造即可设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第二,原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老人居家养老,饮食起居的一切物品都可继续发挥作用,但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一定程度上使老人家居住房变成了"家庭养老院"。第三,社区居家养老所需费用较低,服务内容及方式可自由灵活选择,适合城市社区绝大多数老年人。

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只是刚刚起步,各项服务职能还不十分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设施不够完善,在硬件设施中不能满足于老年人的各种需求。第二,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服务内容过于简单现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专职服务人员主要面向小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人员中招聘。这些人员虽然有较强的责任心,但针对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第三,资金有限,后续服务受到制约。政府部门为高龄、特困、低保等老人每月提供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困难,但若要提供较为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这些资金是远远不够的。第四,居家养老观念落后,服务力量薄弱。许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居家养老服务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对这个贴合实际的新型养老模式还有待进一步认同和了解。一些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没有积极开展和鼓励相关企业加入到时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中来。社区服务能力有限,服务力量薄弱,缺乏服务的多样性,没有专业的服务企业加入,难以有效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总之,社会居家养老能有效节约社会资源,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而且投资少、成本低、收费少、服务广、效益佳,是一种很受老年人欢迎、很有发展前途的城市养老模式。中外社会化养老的历史经验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是城市大多数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主要方式。政府挑头,集体努力,家庭保障,社会支援,相信有我们共同努力,中国的养老问题一定可以解决的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奇林、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篇9

欧洲 尽孝量化到“每日”

在整个欧洲,由于整体养老制度比较完善,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更多地指向“精神赡养”。以法国为例,法国社会重视家庭的观念,通过法律落到了实处。法国政府甚至修订相关法律,要求子女给老人更多的精神关怀,其中包括子女必须随时告知父母自己的行踪,随时掌握父母的身体状况。

不仅法国如此,对于整个欧洲而言,“精神赡养老人”已成为主要义务。在瑞典、芬兰等北欧福利国家的法律中,都有关于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的具体要求,以保证老人们晚年的幸福。

日本 与老人相隔“一碗汤距离”

近年来,由于社会养老成本过高,以及难以解决的精神慰藉问题,政府开始强调家庭养老的价值,并对家庭养老给予政府补贴。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家庭的“空巢”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伦理学家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这样子女既有自己的世界,又能够方便照顾长辈。

印度 忽视老人关你仨月

2007年,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德拉巴,一个火葬场的工人正准备焚烧一具尸体时,尸体竟然“活”了过来!此人被救后哭着说:“我不想活了,为什么要救我?!”此人已75岁,来自当地一个殷实家庭,但身患癌症后,子女不愿付医疗费,于是他绝望地走向火葬场。

面对这一不断严重的社会现象,印度立法“出手挽救”。印度立法文件中写道:“大家庭系统消退,老年人目前正在被抛弃。”这部法律规定,如果孩子不照顾父母,将被“关”上三个月。

新加坡 立法赡养老人 违法判一年

1994年,新加坡制定了《赡养父母法》,规定在新加坡,如果发现子女确实未遵守该法,法院将依据法律判决对其罚款一万新加坡元或判处一年有期徒刑。

1996年6月根据该法,新加坡又设立了赡养父母仲裁法庭。仲裁法庭由律师、社会工作者和普通公民等组成,地方法官担任主审,若调解不成再由仲裁法庭开庭审理并进行裁决。

篇10

摘要:随着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尊老不足、爱子有余”的价值选择造成代际关系重心的下移,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受到冲击,许多老年人面临着晚年生活的困境并存在着潜在的危机性。重构家庭养老,并建立与家庭养老相配套的社会养老是今天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一个老少和谐、代际融合、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风尚是现代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代际关系

一、家庭结构的变迁对家庭养老方式的影响

(一)家庭代际关系转换对家庭功能的影响

在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子女为核心的小家庭已成为目前中国的主要家庭形式。社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有组织性生产以取代了原有的家庭生产,父辈原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财产的拥有者、管理者、分配者。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年轻一代很快地掌握现代化的信息、生产、生活技能,在经济上能很快地独立,收入甚至于超过老一代,因此使老一代失去了知识更新的能力和经济优势。目前在很多家庭中出现了“养老不足,爱子有余”的代际重心下移的现象,社会学者称之为“代际倾斜”。

(二)家庭功能的衰落对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化主题和社会化任务变化非常迅速。社会生产的规模化、专门化及组织的社会化,扩展到工作、闲暇活动和人际关系等各个社会领域,并且在业缘群体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使得年轻一代对上一代的依赖性大为减少。同时与生活消费联系在一起的衣、食、住、行等家务劳动被生产组织和服务机构所取代;儿童社会化等功能被学校、大众媒体等所替代,使得人们极大地减少了对亲属关系网的依赖程度,使年轻一代的社会化更多地依靠社会而不是家庭来完成。

(三)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对家庭养老意识的淡化

在我国传统家庭中,“父慈子孝”在人的生命价值观中是人们心目中一个永远不可解脱的情结。而今天随着家庭代际关系转移和家庭功能的衰落,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看重家庭和个人的责任,家庭背景对个人成功决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更多的取决于他的努力和进取心,家庭观念因此日趋淡薄,人们对养老的责任感更加不予以重视。传统孝道观所极力推崇的尊老、敬老、养老的价值观念也日渐淡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升,感恩之心和回报意识严重缺位,子女感情上与父母的疏远,代沟在拉大加深,不愿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必然也影响到对老年人的赡养。

二、中国家庭养老在当代的必然性

(一)家庭亲子关系是人类不可逾越的鸿沟

家庭的形成、发展是一种不可改变、难以被替代的血缘亲情关系,又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情感关系。因为,人类从动物承继而来的繁衍、养育、庇护后代的自然情感是永远无法去除和解构的,所以,作为对父代养育子女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的合理补偿,尊亲养亲、爱老敬老不仅是一种基本义务,而且是人类原始情感的凝聚和体现。这种具有自然属性的原生性关系,显然具有一定的超越时间和地域界限的普遍意义与内在价值,因而是不可完全替代与彻底解构的。

(二)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适应当代老龄社会

中国人最注重血缘关系和亲子之情,强调的是“孝”,由“孝”引出一个“敬”字,而“敬”是人与人相处的剂。传统文化中的孝,就是今天养亲、尊老的积极因素,完全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即使在今天社会保障有了较大的发展,老年人仍然离不开子女亲人的慰藉和照料。因为老人们不仅在物质上的照顾,而精神上的需求将更进一步突出。精神慰藉,很多是社会和他人不能替代子女的。

(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家庭的和谐

建设和谐家庭,能否正确处理好各种家庭问题,调整家庭成员的心态,化解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有新的家庭伦理道德作为支撑,是解决老龄社会诸多问题的需要。新的家庭伦理道德建构是人们道德修养和践履的起点,这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心理、情感、意志和习惯,启发人们的道德自觉。

三、探索新时期养老模式的出路

(一)发挥家庭养老在养老中的积极作用

家庭养老在养老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目前社会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展滞后现状下解决养老的主要出路。家庭养老模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责任,这既是一种养老模式,更是一种文化模式,因而它更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新的家庭养老概念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经济上的扶助, 二是生活上的照料, 三是精神上的慰藉。对于前两者, 国家或社会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 但是后者是国家和社会无法取代的。当人步入老年后,对于亲情、子孙情、邻里情和家的温暖比年轻时会有更多的需求,每个老人都不希望自己孤零零地走完最后的人生。家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供情感和支持,对老年人来说这点更重要。在家中养老是大部分老年人所乐意接受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养老方式。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养老不是一家一户自己的事情,中国老龄化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家庭养老势单力薄,难以为继。因此,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也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结构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发展养老事业,任何一种单一的保障都不能成为唯一的形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才能使各阶层、各地区的老人安度晚年。

(三)建立基层社区养老保险机制

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由社区组织和机构向老年人提供的照料和服务包括:(1)居家服务;(2)托老所;(3)敬老院。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社区的依附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不仅具有区域性、针对性、互动性、人道性等特点,而且还能给人们带来认同感和归宿感。这种服务是办在家门口的,能满足老年人亲缘、地缘的心态,有利于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与街坊、邻里交往,促进身心健康。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使社区老人在一种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中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姜宏德.家庭生活方式与家庭文化建设[J]

[2]唐灿.从家庭结构到家庭关系的转变[J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