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动人口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139-02
一、流动人口与流动人口犯罪
所谓流动人口,特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但排除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出差等情形。这里所说的“人口”指中国公民,不包括外国人,因为外国人无户口一说,更不用说常住户口所在地了。流动人口犯罪是指流动人口实施的危害社会应当依法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它是相对于常住人口而言的。
二、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
(一)个人素质原因
大量流动人口是来自贫困落后地区,所以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致使其在城市找工作困难,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流动人群中许多人法制观念淡薄,有的甚至根本不懂法,使得他们判断是非曲直、美丑善恶,往往以在家乡形成的道德观念和生活习惯作为标准,在社会不良因素影响下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心理原因
流动人口犯罪心理极其复杂,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了解。
1.聚财心理
对于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说,他们之所以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其根本目的就是为获取高于家乡其他劳动的收入。但对于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说,想要挣到自我满意、符合自我要求的钱财是不现实。加之与城市当地人、成功人士相比,生活条件和收入反差较大,在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愿望之间巨大的差异,使他们怀疑劳动致富途径正确性和可行性,加之一些人的贪财、求富、享受心理,极易产生通过违法犯罪途径来满足自我愿望的犯罪念头。
2.从众心理
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贫困落后地区,社会地位、经济状况、风俗习惯等方面大致相同,身在异乡以地缘、乡缘、血缘情结和互动同化心理,多交往密切,在部分人有犯罪念头或因犯罪获得“高回报”时,极易引发其他同乡的效尤,以至拉帮结派,实施同类型违法犯罪活动。
3.心理
由于流动人口背井离乡,多数人只在各地短时间工作,面对社会歧视性政策和当地人无意中流露出排外言行,极易引发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的不满逆反、报复和心理,仅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怨恨,扩展到对整个社会的仇视,从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三)城市对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
目前,政府对人口的流动缺乏一定的关心和关注,有些地区的企业和单位只顾用工,而对外来工的生活起居不闻不问,有些外来工就连起码的生活起居条件都不具备,与城市常住人口形成一强烈的反差。同时,用工单位录用人员具有歧视性和分工性。有些单位在录用人员时对外来工录用的要求上只招收具有本地户口的人员,并且在用工岗位分配上也有本地人与外来人口的高低之分。三是对外来人口的配套服务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外来人口在办理各种证件时的不方便也给外来工增加了工作和生活上的负担。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别待遇
我国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但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体制是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受此制度的约束,照成农村流出的人员从生存生活待遇方面极大的不平等,还造成了城乡人员在享受社会保障和接受公共服务方面差别性待遇。以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为例,虽已向覆盖全国大步迈进,但是农村人口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和未成年人入学等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到的数量和质量与城市人口存在巨大的差别。
三、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类型高度集中在侵财型犯罪上
从流动人口的犯罪的类型上看,财产型犯罪比重最大。其中盗窃罪、抢劫罪和抢夺三种类型就占近60%,具有明显的侵财和图财倾向。因为流动人口大多是为务工、致富赚钱的目的而涌入城市的,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因身上所带的钱财少,谋生技能较差,加之经常遭受社会的经济歧视,为了生计,有的便铤而走险,实施侵犯公私财产的犯罪,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在犯罪过程中极易使用暴力手段
从各种案件来看,案犯的作案动机单纯、手段原始,有严重的暴力行为。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实施盗窃、扒窃等非暴力犯罪在被发现后极易转化为抢劫等暴力犯罪。飞车抢夺、抢劫、绑架等暴力手段犯罪也时有发生。
(三)犯罪主体以青壮年为主
从侦破的外来人口犯罪案件中来看,18岁至30岁的青壮年人群占外来人口犯罪的主流,这也与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心理特征是相吻合的,他们的思想意识处于极易受到外界生活环境影响的心理状态中,容易冲动、偏激甚至不计后果。
(四)亲属性、地域性结伙作案,流窜作案突出
从外来人口犯罪案件中,多以亲属性、地域性结伙作案。他们大多来自农村贫困地区或案件高发地区,因生活环境所迫和影响,极易产生极端和扭曲的心理,认为靠劳动致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在相互认同的条件下以结伙、拉帮派的方式,连续的长时间的对不固定的对象实施犯罪行为(多以盗窃、抢劫、抢夺的案件居多)。犯罪成员多为流窜作案。以同乡关系纠合,短期聚集作案突出。往往认准同一作案目标,如有的专门盗窃居民住宅,有的专门以摩托车、电缆线、手机等为主,有的专实施飞车抢夺、抢劫等暴力犯罪。
四、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加强法制思想的教育,提高流动人员的素质
重视农村及流动人员子女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设备、人才投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培养出文化和道德水平高、遵纪守法的农村居民。
加强进城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使其学会使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其尽快地融入城市生活,正确对待并妥善处理好进入城市生活所产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思想两方面所产生的矛盾。在流动人口聚居和流动人口犯罪高发地开展普法宣传,建立专职的普法、法律援助队伍,常态化帮助流动人口解决法律难题。并且建立专为流动人口喜爱的电台,宣传各地政策和法规,宣传流动人口中奉公守法,发财致富的典型,或者传播科技知识和职业技能,使他们在法制、道德、城市生活知识等方面都受到教育,让民工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二)积极完善有关流动人口的管理
针对现实的流动人口犯罪所面临的形式,政府以及社会各职能部门应相互配合加强完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配套管理模式,做到有效预防和治理,做好新形势下大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有三策。
1.积极引导流动人口合理流动,防范流动失衡
一方面,应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适当限制大城市人口的无限流入;另一方面,应适当分流高度集中的大城市社会资源,引导制造业集聚区产业转移,着力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吸纳力,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避免过度集中到大城市。
2.积极构建流动人口全国服务平台
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分属多个部门,分别涉及公安、劳动保障、医疗、计生、房管等,这些部门大多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调。同时,各地区之间、各省区之间、同一系统的不同层级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也未建立,不利于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流动人口情况。因此,应积极建立各部门参与、全国联网的流动人口信息服务平台,准确把握流动人口轨迹,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合理流动提供支持。
3.建立流动人口突发应急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目前地方上除了公安部门因为工作原因,关注农民工状况较多外,城市里的其他政府部门对农民工问题往往缺乏了解,尤其是对于出现农民工春节前的大规模讨薪、节前犯罪率突然增长、集中退保等问题时,无法真正帮助政府和企业解决问题。建议设立常态化的农民工日常管理与服务机构,可以参照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的做法,由党委统一领导,有专人负责,并有各项预备处置的机制。
针对流动人口犯罪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除了上述充分发挥社会职能外,还需要公、检、法部门以及各基层组织的相互配合,公安机关作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主管机关还应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并依法严厉打击流动人口中的严重犯罪活动,充分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大执法检查、监督的力度,将流动人口的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充分履行公安治安管理职能。
(三)保障流动人口就业问题
一是强化流动人员技能培训。政府应牵头引导用人单位参与并拿出部分经费加强流动人口劳动技能培训。通过收集信息准确掌握一段时期的用工趋势,有针对性的组织流动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在提高流动人员参加培训积极性的同时为用人企业提供高素质工作人才。二是完善流动人员就业服务。劳动部门应积极配合用工企业,加大开发当地用工资源,加强用工信息的搜集和工作,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就业需求。用工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劳动部门应加强练习,引导流动人口有序、有针对性的流动,创立更多的劳动力市场,召开专场招聘会,引导流动人口就业。
五、结语
流动人口犯罪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其防控方面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需要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有关方面共同参与,以有效性为核心,以教育、打击为手段,建立起系统化的、实用性的社会群防体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根据各自担负的职责和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才能有效预防和打击流动人口犯罪,构建良好的治安环境。
参考文献:
[1]冯树梁.中国预防犯罪方略[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2]张远煌.犯罪学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俞雷.中国现阶段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4]麻国安.中国的流动人口与犯罪[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篇2
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的现实必然导致其流动过程的复杂性和产生问题的多样性。因此,把握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是正确处理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前提条件。流动人口的突出特征主要有:
第一,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从本质上说是劳动力在流动。在流动人口中,15--45岁之间的年轻劳动力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我国流动人口年龄构成年轻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3年9月进行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专项调查》表明,40岁以下(不包括40岁)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90%。2004年对全国部分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也表明,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具有显著的年龄聚集特点,流动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15―45岁之间,占流动人口80%以上。
第二,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上为主。流动人口除了年龄构成年轻的特点外,流动与不流动入口的受教育状况大不相同。流动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超过一半,远远高于流出地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在流入地的流动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绝对优势,占流入地流动人口的70.17%;文盲和半文盲比重相对较低,仅占4.66%。未流动人口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第三,流动人口以非举家流动为主。2004年对全国部分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表明,流动人口调查对象户均人口数为4,33人,每户流动为2,11人,也就是说平均每户有2.22人没有发生流动。这就是说流动人口平均带动能力为1.11人,流动过程中的带动能力还比较小。夫妻共同流动的比例更大一些,也就是说其他家庭成员留居户籍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一同流动的可能性相对小一些。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举家流入一个地方的家庭流入量相对较弱,具有明显的非完整家庭流动特征。
第四,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流动人口流动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据抽样调查,流动人口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90%以上,其中有近45%的流动人口月收入不到500元。由此可以推断,与流入地劳动力收入相比,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人群为主。流动人口不仅在收入分布上存在收入较低的特点,而且收入分布的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月均收入相对较高,而中西部欠发达省份流动人口收入较低。流动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大大低于当地居民,即便是在从事完全相同工作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对流动劳动力存在克扣和变相克扣工资问题。
第五,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条件较差。流动人口的主要居住方式为集体宿舍、自租房等形式,生活和卫生条件差。流动人口的营养状况差,卫生保健知识缺乏,容易引发传染病和流行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在社会保障方面,绝大部分流动劳动力没有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基本的社会保障。
篇3
我所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工作的:
一、改变工作观念,创新管理方法。
过去,我们对待流动人口主要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堵”,尽可能拒之于辖区之外;二是“防”,把流动人口犯罪作为防范打击的重点。结果是想堵堵不住,想防不胜防。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流动人口这一社会现象缺乏全面、正确认识。只看到流动人口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其积极的方面,只看到流动人口管理的难度,而没有看到我们思想和工作的问题。为此,我们对辖区内流动人口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分析,着重调研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的思想教育、如何探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通过调查研究,摸清了流动人口真实状况,形成了三点共识:第一,大范围的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而城市建设又急需要劳动力资源的情况下,人口流动是必然的趋势,采取消极封堵的办法当然难以奏效。第二,流动人口涌入城区的目的主要是凭劳动挣钱致富或投资创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的,违法犯罪、发不义之财的只是极少数人,决不能盲目扩大打击面。第三,流动人口的增加尽管给城市的正常秩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更多的却是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出了贡献。“三点共识”的形成带来了三个方面明显的变化。一是态度和感情变了。对流动人口的“反感”逐步变成了“理解”,过去把流动人口当作“外来户”,现在则当成了“自家人”。二是工作的指导思想变了。过去,管理的目的只是为了减少犯罪,维护稳定;现在的管理则立足于“促进经济发展、鼓励勤劳致富和确保社会稳定”三位一体的综合目标。三是管理方式方法变了。由过去的单纯管理变成了现在的以教育和服务为主要手段的综合管理。
二、抓好调查摸底,强化办证质量。
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必须摸清底数,才能有的放矢,因为流动人口流动性大,今天他住在这里,明天有可能搬走了,你昨天查了这家,房子是空的,但第二天房间里就住满了人。针对这一特点,我所组织社区民警和协管员,以入户调查为基本手段,实行动态登记,开展出租房屋和租住人员的调查摸底工作,逐个摸清底数,查明情况,找出管理漏洞,发现疑人疑物,采集相关信息,录入综合警务平台。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较好地掌握了流动人口的底数,为预防打击犯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2月22日下午,我所社区民警***通过输入暂住人口时,发现暂住人口***系2002年4月在**省**县持刀将他人砍成重伤的“网上三逃人员”,从而使潜逃两年多的犯罪嫌疑人落入了法网。原创:
三、落实工作措施,健全管理机制。
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运用简单的手段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在党、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综合整治的措施,才能收到显著的成效。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建立管理体系,健全法规制度。****成立了由分管领导负责,由公安、司法、工商、综治、计生、文化等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并相应成立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形成了覆盖全面、上下联动的管理网络。同时,与社区、行政村分别签订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责任书》,先后制订出台了《流动人口依法管理教育实施意见》、《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及时向流动人口发放公开信,广泛宣传各项法律规定。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广为宣传,既保证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又使得流动人口知情懂法,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
四、完善硬件设施,充实协管员队伍。
为充分发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服务于现实斗争的有效功能,我所进一步加大对流动人口工作的硬件投入。一方面,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所新增了两个流动人口管理站(社区警务室),增加了30名协管员,进一步充实了流动人口管理力量。另一方面,我所还为每个社区警务室配备了电脑、扫描仪和照相机,确保流动人口信息及时采集、及时办证、及时录入,既提高了流动人口登记、办证的工作效率,又提高了利用流动人口“网上比对”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时效性。原创:
篇4
[关键词] 流动人口;结核病;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8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c)-0152-03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流动人口在中国经济社会中逐渐成为主力军,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各种传染病的出现,其中流动人口中最多见的为肺结核,因流动人口结核病的病情重、疫情高、流动性较大等特点,流动人口的结核病疫情已经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有资料指出,外来人员的结核病是引起江西省弋阳县结核病疫情加重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了掌握近几年外来人口肺结核的发病率以及对其的管理情况,对结核病防治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江西省弋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弋阳县2010年6月~2012年6月的结核病防治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人口资料由本县公安局提供,所选的患者中,流动人口69例,户籍人口116例,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16~84岁,主要为36~48岁的人群,平均年龄(42.6±3.9)岁,分别对其性别、发现途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初治、复治、临床特点、涂阳、涂阴以及治疗管理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流动人口定义
流动人口主要是指非本区的常住户口人员居住在本县,其中包括申请暂住证的外省、市人员。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涂阳新登记患者人群特征
通过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新涂阳患者的概率为10.8/10万,高于户籍人口的7.29/10万,数据由弋阳县结核病防治中心提供。涂阳率的流动人口以及户口人口基数,流动人口为69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7例,户籍人口为116例,男性83例,女性33例。流动人口新涂阳患者主要来自全国的14个省市。通过对患者的性别进行分析,不论是流动人口还是户籍人口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析: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年龄与户籍人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0,P45岁的占73.61%,平均(53.6±4.8)岁。
2.2 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患者的治疗管理方式
流动人口的患者完成全程督导率为85.5%,而户籍患者为99.1%,流动人口的完成全程督导率明显低于户籍人口(χ2=12.04,P
2.3 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
流动人口患者的治愈率为63.77%,户籍人口为77.59%,流动人口的治愈率明显低于户籍人口(χ2=4.14,P
表2 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n(%)]
与户籍人口比较,χ2=4.14,*P
3 讨论
3.1 结核病患者的来源
在全球,我国为结核病患者众多的国家之一,患有结核病患者的人数仅低于印度,位于世界第二位。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本县流动人动性肺结核、菌阳肺结核报告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弋阳县流动人口的肺结核涂阳新登记率高于户籍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①流动人口多来自贫困地区,大多数患者来到弋阳县主要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生活水平较低,经济相对困难,居住条件以及营养状态不佳,多种因素导致其发病;②为了保住找到的工作,大多数流动人口对自己的病情进行隐瞒,继续工作,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病情加重,而且流动人口对结核病的认知程度较低,不具有对传染病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因而这些患者无法立即被发现,导致结核病在流动人口中传播。
3.2 两种人口发病区别的原因
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新登记涂阳病例中年龄上有很大的差异,户籍人口人群主要为年龄>45岁的人群,这可能与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不足等因素有关,另外,老年患者结核病内源性复燃也是导致疫情发展的一个原因。中国已经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其发病数量的增加一定会影响疫情的发展,而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主要见于16~36岁的人群,这主要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多外出打工有关。
3.3 结核病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效果
采用合理的管理方式能够抑制结核病疫情的发展。现今,WHO建议的短程化疗法(DOTS)在国内外得到了公认[2],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率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有报道指出,对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实行“归口管理”,运用DOTS策略,临床治愈率可达95%,然而未应用DOTS策略的患者,治愈率仅为40%。本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患者完成全程督导率为85.5%,而户籍人口为99.1%,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患者的治疗管理方式差异较大,说明要不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以此来不断加强全程督导率,主要是由于全程督导率与患者的治愈率有一定的相关性。
肺结核患者一旦得到诊断,就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这也是消除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方法[3]。本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患者的治愈率为63.77%,户籍人口为77.59%,所得数值均比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的指标低,这说明必须将发现的患者与治疗管理、合理化疗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结核病的发生、发展。林淑芳等[4]研究得出,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及时诊断及治疗结核病都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流动人口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和工作,流动性较大,常常会流动在城市和区县之间,因此,在管理跨省和跨区的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时有一定的难度。从表2可以看出,36.23%的患者由于迁移问题对其进行随访和管理出现问题,然而本地区未迁出的患者在经过系统治疗后全部治愈,因而,应不断加强本地区有迁出意愿的结核病患者继续接受治疗的健康教育,劝导其尽量在本地区完成治疗计划[5]。然而,对于户籍肺结核患者中有2.59%拒绝进行治疗,说明户籍肺结核患者也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本研究作者给出如下建议:①不断加强培训和宣传力度。定期对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意识的宣传教育和卫生知识讲座,要求门诊医生在对初诊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宣传教育,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将重点放在宣传上。培养一些初、中级医务人员,这样更有助于建设医疗网点,可以深入落实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也有助于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水平[6-7]。②加强对流动人口结核病的管理。将防治结核病的重点放在筛查流动人口,这种方法在很多国家被应用,但是这并不是歧视流动人口,要正确对待流动人口,要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检查情况以及治疗情况进行详细记录[8]。
在以后对结核病患者进行防控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由于流动人口具有特殊的特点,实施健康教育无法长期完善地进行,所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也很难完整实施,进而引起此健康教育的结果,因而,重点工作是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在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实施的宣传活动中,要重点对流动人口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宣传工作,同时要对各个事业单位进行宣传,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应将结核病防治工作延伸到社区、工厂以及人民大众中去,逐渐提高全社会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率[9]。②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建立用人单位为流动人员提供宿舍,但居住条件要逐渐改善,居住人口不宜过多,对于新雇用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复检,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免费治疗的理念,嘱咐居住宿舍的人员要勤通风、合理饮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咯血、低热、胸痛胸闷、盗汗以及午后潮热等症状,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所进行检查,当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时应进行正规的治疗,对于发现结核病的区域对与其密切接触的人员应进行筛查[10-11]。③现今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降低传染源,根据流动人口这个特殊的人群,结核病防治人员要很好地与流动人口肺结核人员进行沟通,在实施标准化治疗方案的同时,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意愿,运用患者能够接受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被患者尊重和信任,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患者才会真实地将工作情况及具体信息告知医生,这样也便于以后继续进行治疗[12]。④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提高行政干预力度,对流动人口结核病的特殊性认识进行加深,逐渐将流动人口归入到本地结核病防治规划的章程,加强对医疗单位的监督工作,要求流动人口密集的医院、社区及时报告、转诊可能为肺结核的患者,同时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以便进行跟踪随访[13-15]。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提高本地区结核病的防治管理水平,主要应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及全程督导率,充分调动全社会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结核病的防治,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动人口结核病的疫情风险。
[参考文献]
[1] 万莹,徐瑛,杨慧君.天津市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1):6-9.
[2] 杜昕,刘二勇,陈伟,等.2010年全国流动和常驻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转出与治疗管理结局的对比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9):527-530.
[3] 杨应周.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的难点和对策[J].广东医学,2010,31(15):1912-1913.
[4] 林淑芳,李卫林,戴志松,等.福建省流动人口肺结核防治工作现状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16(5):13-15.
[5] 黄巧云.义乌市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效果[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4):20,22.
[6] 陈静,沈梅,夏珍,等.上海市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效果阶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6):354-355.
[7] 马晓燕,姬新芬,伏永鹏,等.甘肃平凉市2002-2009年肺结核疫情简况[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7):389-390.
[8] 于梅,董,赵敏捷,等.固定剂量复合剂在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结核病防治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4):407-409.
[9] 吴腾燕,刘飞鹰.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9):203-204.
[10] 于梅,董,赵敏捷,等.固定剂量复合剂在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结核病防治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1):44-46.
[11] 张利霞.结核病防治中档案资料应用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 15(25):863-864.
[12] 席海峰,李俊娟.城市流动人口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6):682-683.
[13] 叶晓军,范伟忠,沈毅,等.构建输入性传染病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6):20-23.
[14] 陈劲华,石国祥,翁正军,等.2006-2011年浙江省义乌市鼠疫血清学和病原学动态监测[J].疾病监测,2012,27(10):802-804.
篇5
论文关键词 流动人口 防控对策 刑事犯罪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我国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正在经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在此进程中,流动人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在不断地加剧着城市环境和资源的负担,挑战着社会管理机制与社会服务体系,这其中就包括日益严重的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2013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的相关情况。报告指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达到2.36亿人,新生代流动人口已成为目前流动人口的主体。与上一代相比,新生代流动人口更为年轻,并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其进入城市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温饱,而是对未来发展有更多新的期待。此外,近年来流动育龄妇女的数量和比重也在逐年增加。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推算,2012年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占全国已婚育龄妇女总数量的近1/4。
从上述报告中我们不难分析出:一是流动人口的总数正在增加,这意味着其对现存社会管理的挑战将逐年加大。二是流动人口的代际更替已经出现,新的流动人口构成必然带有新的特点。三是新生代的流动人口在温饱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可能的犯罪行为也将不再满足于传统物欲的、侵犯财产的类型,而将会向更高层次转变。四是新生代流动人口更趋于年轻化,其犯罪行为中暴力犯罪的比重也有可能相对应的增加。五是已婚育龄妇女的流动比例更大,这将给社会服务特别是对产妇医疗、儿童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体系造成新的压力,解决不当将会为城市治安带来新的隐患。综上所述,在新的流动人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研究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提出相对应的完善和解决办法。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
(一)从传统的侵财型犯罪向其他类型犯罪扩展
流动人口大多是以致富赚钱为目的而流入城市的,故而在流动人口犯罪中,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犯罪占了绝大多数。很多流动人口没有稳定的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保障。故当其犯罪时,触犯的罪名多为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类犯罪,各地数据统计表明尤其以盗窃、抢劫、诈骗居多。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正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其侵犯财产类犯罪的手段和方式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美国刑法学家萨瑟兰创立了“白领犯罪”这一概念,他指出:“白领犯罪大体上可定义为体面的有社会地位的人在其职业活动中实施的犯罪行为。”新生代流动人口区别于传统的流动人口,已不再局限于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其犯罪特点也不再局限于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的物欲型犯罪,而是更趋于追求多元化的经济利益。故而其触犯的罪名也正在不断渗入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的经济类犯罪,第八章的个别罪名如行贿罪等等。
(二)暴力性及低龄化
流动人口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体,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在每天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不断强化身体机能。例如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计划中,提供给流动人口的岗位基本局限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人以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煤矿、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的开采,金属冶炼,市政建设和道路建设等工作或者与此相关的配套服务为主。这使得此类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状态下的流动人口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常常更倾向于使用暴力。新生代的流动人口更为年轻,这意味着流动人口犯罪的暴力性将更为突出。不仅如此,目前流动人口中不乏未成年人,这些流动未成年人失去家庭的沟通与监护,更兼身心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因此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诱导,从而进入犯罪分子的行列。
(三)地缘性
流动人口犯罪的另一特征表现为以地缘关系为纽带而容易形成犯罪团伙。在城市流动人口实施的犯罪中,团伙犯罪的数量远超过单独作案。大量的流动人口来自农村,带有浓厚的乡亲观念,更兼城乡文化冲突使其具有好抱团、排外的心理特征,很容易拉帮结派、结成一致对外且较为稳定的组织团伙,甚至出现师傅带徒弟,传授犯罪技巧与经验的现象。这种以地缘为基础的团伙在实施犯罪时大多体现为有预谋、有分工甚至互相包庇掩护,犯罪组织也日趋严密,更有甚者发展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
由于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法律观念的深入人心,在新生代的流动人口犯罪中,传统的亲缘性特征正在逐步弱化。具体体现为犯罪流动人口日常较少与亲戚交往,更不愿意让其参与到自己的犯罪中来。如相关调查显示,厦门市在押的犯罪流动人口中,家人对其犯罪行为不知情的占61.7%,劝其自首的占26.3%,包庇窝藏和协助其潜逃的仅占1.6%。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形成原因探究
流动人口犯罪是我国在目前特定的发展阶段中出现的问题,是城市流动人口这一特定群体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的结果。引发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除流动人口自身的经济因素外,文化价值观念及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也同样起着不容或缺的作用。
(一)经济原因
1.目标与现实的冲突
追求经济利益是造成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同样也是引发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原因。大量的农业剩余人口怀着“淘金梦”进驻城市,却由于缺乏专业劳动技能,处于失业状态进而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追求经济利益的目标与生存现实之间的巨大冲突,使部分流动人口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指出,新生代的流动人口在温饱之余对城市新生活充满更多期待。这使得梦想与现实的反差尤为突出,也就导致经济原因引发流动人口犯罪的现象更加明显。
2.“相对剥夺感”理论
相对剥夺感理论(Relative Deprivation Feeling Theory)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夫(Stouffer)提出来的。“相对剥夺感”是指个人将自身处境与其参照的人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自己的处境处于劣势,就会产生自己受到了剥夺的感觉。城市居民拥有比流动人口更稳定的工作、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社会保障,这些都极易引起相对剥夺感的产生。相对剥夺比绝对剥夺更容易诱发犯罪行为的发生。因为,对实施犯罪来说,可以见到和接近物质财富,要比完全缺乏物质财富或者没有机会把它弄到手的情况更富有刺激性。豐流动人口是城市经济财富的创造者,却不是这些财富的享有者,长期在这种失衡的心理状态影响下,就容易错误地将犯罪行为视为“夺回自己财富的行为”。
(二)社会原因
1.法律体系的滞后
目前我国关于管理流动人口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暂住证申领办法》、《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大都强调流动人口的义务,疏于规定其权利。表现出的是对城市流动人口的防范,侧重于治安管理和打击整治,不关心其需求,更没有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也在渐渐觉醒,生活在一个缺乏认同感及归属感的城市,履行了义务承担了责任却不享有相应的权利,极易产生对抗情绪,进而引发犯罪。
2.社会控制力的相对弱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中建立的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控制机制已无法应对现今流动人口的数量膨胀,而城市新的社会控制机制尚未形成,这势必造成城市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控制力相对弱化。
即便是现有的社会控制体系也没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大部分城市并未对这庞杂的工作予以相应的重视,只将其交由基层派出所负责;还有部分城市在流动人口的管理上缺乏明晰的工作制度,实际操作混乱不堪。这些都为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三)文化原因
1.价值观冲突
长期生活在一种稳定环境下的群体会在群体内形成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因此城市群体价值观与农村群体价值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因为劳动力过剩,流动人口屈于弱势地位,仅靠勤劳节俭很难满足生活需要,因而更容易受到金钱至上等消极观念的影响,这为流动人口从事盗窃、抢劫、组织或强迫、贩毒等高危犯罪行为提供了精神支持。
2.匿名效应
某些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如果不成为流动人口,可能终生都不会犯罪,这是因为熟人社会有着强大的道德制约力量。流动人口离开了原本固定的社会交际网络,进入了陌生的环境,新的社会交际网络尚未形成或者尚不稳定,就会出现一种无人知晓其身份的“匿名状态”,以“隐形人”的身份生活在城市之中。这种状态会极大地削弱道德对其行为的约束力,进而引起犯罪。随着流动人口迁入城市的时间增长,陌生人社会又会逐渐地转变为熟人社会,这种匿名效应也会慢慢地淡化甚至消失。
三、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
我国目前针对流动人口犯罪的管理更多倾向于防范,但从多年的司法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人口流动的增长是由于我国飞速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因此流动人口犯罪是绝对不可能避免的,单纯的严刑峻法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对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应当着力于“疏导”。
(一)重视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
近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针对流动人口的法规或规章,为解决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集中在养老保险、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等方面,因此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统筹全国范围内的养老保险将是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的《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提到新生代的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的比例正在增加,这一现象不仅增加了医疗服务保障的压力,更为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辍学率,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应当被提上日程。减轻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增强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
(二)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及培训
一般来说,个体对违法犯罪的认知度越高,法律的威慑作用就越强,法律也就越能遏制个体的违法犯罪意图。因此,对流动人口开展包括《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内的的普法教育,有利于规制和防范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行为;而对其开展《劳动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则能提高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让其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合法的渠道解决纠纷。
其次应当对流动人口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率。必要时也可在企业中对新上岗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帮助,比如分配师父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具体指导,从而消除因工作和生活环境改变带来的不适应,减少城市治安的不稳定因素。
篇6
【关键词】新生代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18-01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总量接近2.3亿,占全国人口的17%,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流动人口流量、流向、结构和流动人口群体的利益诉求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约为28岁,80后、90后流动人口已经悄然成为流动人口的主力军,约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一半以上。蜗居、蚁居、居无定所是他们中多数人的生活状态。
一、新生代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口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难点和问题。
1.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困难。由于新生代流动人口频繁的流动、就业行为的随意性、生育行为的隐蔽性,使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难以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其婚育状态,难以及时提供避孕节育指导和计划生育服务,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流动人口的自由迁徙权、合法居住权、平等就业权、平等教育和培训权等一系列权益缺乏有效保障,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认同与融合,从长远看,流动人口权益得不到维护将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负面的影响。
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薄弱。县级虽然设立专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但人手缺少,工作只能停留在简单的数字统计、信息平台的操作,乡镇级普遍没有独立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队伍,只能由计生办人员兼职,远远承担不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重任。其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工作经费未能单独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使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经费未能享受到户籍人口的同等待遇,因此存在着经费困难的问题,从而导致了管理和服务力度的下降。
3、新生代流动人口处罚难度大。部分新生代流动人口善于钻法律、政策空子,为了回避处罚,长期躲在外地,结果是现居住地不愿处理、户籍地又鞭长莫及。计生工作在实际中又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保障,往往对计生违法者束手无策。
二、新生代流动人口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随着流动人口在社会经济中作用的日益凸现,流动人口也逐渐认识并追求其自身权益以及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而整个社会也在越来越强烈地表达着社会公平的诉求。近年来,对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管理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流动人口自身的特征和需求,改善服务的水平和可及性,从而使得流动人口管理在体制上得到逐步完善和改进,促进新生代流动人口与社会的融合。
1.建立流动人口网格化排查体系。各县、镇、社区根据所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科学划分网格单元。建立以村民小组、居民小区、楼栋等为对象的基础网格单元,由村民小组长、居民小区长、楼栋长作为网格负责人排查辖区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建立以社区为对象的责任网格单元,由社区的计生服务员担任组长,依靠公安协管员队伍,组建一批计生兼职队伍,主要承担外来人员的登记发证、清查比对、信息采集、查验婚育证明等工作,协助做好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工作;以辖区内的学校、企事业单位、车站、、码头、商业网点、工地等为对象建立独立网格单元,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做好单位管辖范围内计生管理服务工作。
2.制定流动人口严密的管理制度。流动人口从服务型政府的管理创新中获得自身所需要的最优质公共服务,还需要有严格的制度进行贯彻执行和保障。首先,建立健全责任分解制度。按照“机制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完善、服务到位”的目标,采用工作量、质、效与奖励相挂钩,业务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定期考核,确保责任和目标落实到人。其次,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加强协调配合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检查、交流工作执行情况,研究和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措施。再次,建立财政投入机制,制定完善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并保证予以足额拨付。
3.建立城乡一体的均等化服务体系。按照“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原则,为企业生产着想,为新生代流动人口提供便利着想,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内容单一的技术服务向集宣传教育、政策导向、科学育儿技术服务与一体的综合服务拓展。
篇7
一、××市流动人口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流动人口约两万人,核发暂住证九千余人,占48%左右。我市流动人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来源广泛,农业人口比重大。外来人口涉及全国所有省份,农业人口比重大,占81%;青壮年和男性比例高,占74%。二是居住时间短暂,从事职业多样化。他们主要从事建筑、运输、贩卖、餐饮、服务、加工、收旧等职业,大多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苦、脏、累、险行业工作,还有部分无正当职业,从事拾脏扒荒等。三是居住点分散,居住环境较差。大多数流动人口居住在个体小旅店、施工工地的工棚、居民出租房屋内,居住环境较差,且多以同乡、同族等关系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以地域为纽带的“民工群”。四是文化程度不高,收入普遍较低。五是违法犯罪活动比较突出。近几年抓获的违法犯罪嫌疑人中,外来人口占62%左右,抓获的犯罪团伙中,外地人组成的团伙占56%。
二、当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我市建立了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设在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但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五缺”问题。一是缺乏制约措施。流动人口管理没有纳入基层政府任期目标,基层组织缺乏具体明确的管理职责、任务和指标,检查、制约措施不够。二是缺乏专职管理队伍。长期以来形成了公安派出所独家管理流动人口的局面,但公安民警和专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缺乏协调配合。流动人口管理涉及公安、工商、劳动、税务、民政、交通、城建市容、计划生育等许多部门,由于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配合,造成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综合治理效能不好。四是缺乏服务意识。行政管理部门对流动人口管理多,服务少,致使有些用人单位对流动人口管理有抵触情绪,不配合、不支持甚至逃避正常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五是缺乏经费保障。以前流动人口管理所需经费依靠收取的暂住人口管理费。取消收费后,因地方财政困难,工作经费无法保障。
(二)流动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居住分散。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加速推进,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再加基层派出所工作任务繁重、警力资源短缺等因素,造成流动暂住人口在部分辖区内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情况。
(三)流动人口成份复杂,难以管理。流动人口中有一些流窜作案分子隐藏其中,利用流动这种方式伺机作案;有的染有恶习或在原籍多次受过打击,为逃避公安机关的管理和控制,借流动改变环境。这些不安定分子不易被发现,旅店、出租房主也无法辨其良莠,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遇有适宜的环境或条件,便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四)流动人口管理措施不够到位。按规定,流动人口在一地居住七天以上要到派出所登记。如果在一个地方只停留了两到三天,实际上处于失控脱管状态。还有的流动人口刚办理了登记,有可能又流动到别的地方去了,完全不受制约。加之少数业主为少缴或不缴社区居委会规定的卫生费和税务部门征收的税费,瞒报、漏报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登记。至于不办证者,公安机关既无法掌握,更谈不上管理,故失控面较大。
三、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加强和规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是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牢牢把握“构和谐、促发展、保稳定”这个大局,以“齐抓共管、优化服务”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不断理清工作思路,优化政策环境,积极探索实践服务管理新模式,努力在工作中实现“四个转变”。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制,由公安机关唱“独角戏”向“大管控”转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作。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党政领导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公安机关唱“独角戏”向“大管控”转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各部门齐抓共管、社区依法自治、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格局,推动涉及的重要作用,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做好工作。要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必要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摸清底数,夯实基础,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确管控”转变。一要摸清底数。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和建筑工地及中小旅馆、废品收购站点、劳务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等流动人口易聚集的重点区域、场所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清查,彻底澄清流动人口底数。二要登记造册。集中清查收集暂住人口信息,通过身份证、照片、人口数据信息“三对照”后登记造册,并分别录入派出所综合信息和暂住人口管理系统。三要完善档案。以村、街、厂、矿、队为单位,把暂住人口档案装订成册,与暂住人口管理系统配套使用,健全辖区流动暂住人口的信息资料。四要核实身份。对无有效身份证件、来历不明、形迹可疑的流动人员进行网上比对,直到查清真实身份。并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将流动暂住人口划分为“重点人员”、“不放心人员”、“放心人员”三类,实行分级管理,实现由“粗放式管理”向有重点的“精确管控”转变。
篇8
【关键词】 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发放管理
1 前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居高不下,与日俱增的流动人口涌入社会各个角落,在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给避孕药具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探索出一种符合流动人口特点的避孕药具管理发放模式,切实把流动人口纳入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范畴,才能确保流动人口使用安全、有效、便捷的药具产品,不断提高流动人口使用药具的易得性和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推进和谐计生工作。
2 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流动人口是数量大、分布广、流动性强、人口组成复杂、年龄轻、学历低、正值生育旺盛期,并广泛渗入社会各行业的特征人群。流动人口群体处于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冲突之中,既不认同城市生活,又背弃了原来的农村生活。加之一些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歧视,使流动人口对城市抱有一种既渴望被接受又与其敌对的矛盾心理,排斥城市现代生育文化的影响,拒绝接受流入城市的计划生育管理。
3 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发放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婚育信息掌握不易 流动人口的流动性,人员构成的复杂性,就业行为的随意性,生育行为的隐蔽性,各地文化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服务与管理的难度。
3.2 职能部门联动有待加强 公安部办理暂住证、申报户口登记时都取消了查验计划生育的相关证明,这给计生专干掌握育龄人员的婚育情况带来很大困难。有些流出育龄妇女常年在外,地点分散,流动性大,无通讯方式给我们流动人口管理增添了很大负担和不便。
3.3 管理方式滞后,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区域之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不完善,造成不能及时查询、沟通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详细情况和及时登记。
4 如何有效加强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发放管理
4.1 细化环节 优化服务质量 基层乡镇(街道)应该对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纳入本单位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范围,定期进行孕情、环情监测,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
采取多种渠道免费发放流动人口避孕药具。一是基层药管员每月主动送药上门,二是育龄群众按需在各村居卫生服务中心、乡镇计生服务站、医疗单位妇女科门诊免费领取,三是利用流动人口在服务机构进行孕情环情检查时按需发放避孕药具,四是城区流动人口则是通过居委会药管员每月到社区民警处核对暂住证名单,实地走访流入人员,查验其是否持有《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的知识知晓率和药具使用率。在宣传形式上,可以采取设立专用橱窗、撰写黑板报、张贴标语、散发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以转变流动人口观念为出发点,不断强化宣传教育工作的渗透力。一是以村(居)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统一配备药具柜,宣传挂图及图书角等;二是以企业为载体,在厂区宣传栏张贴计划生育药具知识挂图,在宿舍区放置计划生育药具知识宣传小册子,广泛开展婚育新风与生殖健康互动式教育,设立勿忘我药具专柜,创新项目特色活动来提高流动人口的知晓率和行为能力,真正把避孕药具的宣传和发放工作融入并渗透到企业文化活动中。
4.2 因人制宜,满足不同人群避孕节育的需求 基层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为非组织的自行流入人口,多数女性为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她们居住分散,所从事的活动类型多样化,职业不稳定且变动频繁,无固定住所且流动性大,根据这些特点,因采取灵活多样的发放方法,从满足需要、防止浪费、方便群众、上门服务和自行领取相结合的原则发放药具。
4.3 提高认识,把流动人口的避孕药具供应发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搞好流动人口的避孕药具供应和发放工作,必须首先提高我们计划生育工作者和药具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强化国策意识,树立服务意识,把对流动人口的药具管理供应工作做为我们药具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近年来,我们采取了“三管齐下”,多头并举的方法,对做好流动人口避孕药具的发放服务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坚持依托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办公室,确定一名兼职药具发放员,负责本辖区内的药具管理与发放工作;二是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室的作用,确定一名避孕药具义务发放员,负责对流动人口避孕药具的供应发放;三是积极与工商管理部门配合,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把避孕药具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业务工作一样,落实责任,定期检查,定期考核,这些行之有效的作法仍应坚持使用。
4.4 整合资源、部门协作是做好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发放管理工作的有效途经。流动人口避孕药具的发放、管理、服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上各单位、各部门。我们计划生育部门在坚持做好主渠道发放的同时,要积极协调卫生(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等管理部门,有效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千方百计提高流动人口避孕药具服务的易得性。
参考文献
[1] 郑克宇. 广东深圳市东晓街道三举措加强避孕药具管理[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9,(06) .
[2] 高洪亮,张慧. 完善避孕药具管理和服务[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11) .
[3] 王秀珍. 避孕药具管理工作之我见[J]. 今日科苑, 2009,(14) .
篇9
关键词:女性流动人口 生殖健康 健康教育
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问题已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大,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流动人口普遍具有年龄小、性生活活跃、工作时间长和经济条件差等特点,这就为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与危害[1]。可见,为女性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渠道,改变生殖健康态度与行为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女性生殖健康的状态。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以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本县几个大型工厂,从年龄16-45岁愿意参与调查的女性,对800例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可以通过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为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研究与干预提供重要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以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本县几个大型工厂,从年龄16-45岁愿意参与调查的女性,对800例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1.2调查方法:对800例女性以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选择题的方式,对800例女性个人的基本情况和生殖健康知识及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发放问卷800份,收回789份,实际有效的问卷为785份。其中有205例愿意接受生殖健康检查。
1.3干预措施:通过街道办事处建立计划生育临时健康教育的场地,对女性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女性生殖健康现状,生殖健康专家为女性流动人口讲解生殖健康基本知识,例如:性传播疾病、避孕方法等。并为女性进行免费的妇科体检,通过干预指标进行干预后问卷调查。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一般性统计和描述,以X2进行检验,以logistic进行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对205例进行生殖健康检查的女性进行分析,其中,首次没有避孕措施进行分析,有21.9%(45/205)女性不知道会怀孕,有10.2%(21/205)女性不知道怎样获得避孕的药具,有28.3%(58/205)女性不好意思购买避孕的药具,对205例女性流动人口调查发现,有18.5%(38/205)女性患有念珠菌性阴道病,有17.6%(36/205)女性患有细菌性阴道病,有0.48%(1/205)女性患有外阴炎,有0.98%(2/205)女性有早孕情况发生,有94.5%(756/800)女性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和干预,如图1所示。
图1: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情况(n/%)
项目
生殖情况
健康情况
女性不知道会怀孕
女性不知道怎样获得避孕的药具
女性不好意思购买避孕的药具
女性患有念珠菌性阴道病
女性患有细菌性阴道病
女性患有外阴炎
例数
45/205
21/205
58/205
38/205
36/205
1/205
百分比
21.9%
10.2%
28.3%
18.5%
17.6%
0.48%
X2
6.25
7.12
7.28
8.15
7.56
8.94
P值
3 讨论
据调查发现,随着人们性观念的开放,女性婚前也越来越普遍,流动女性群体中未婚性经验达到80%以上。但是,这些女性流动人口的避孕知识不足,很多女性都没有了解到口服避孕药与的作用,不能很好的预防疾病,缺乏自我的保护意识,缺乏生殖健康知识。所以,有关部门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弱势群体进行保护[2]。
女性流动人口普遍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有35%以上的女性学历都低于初中学历,她们工作时间长,而且收入较差,关于生殖健康知识虽然渴望了解,却羞于启齿,找不到了解的渠道,无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3]。
本次调查发现,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不清楚,缺乏正确的理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了解的渠道,只能依赖街头的小广告与周边人群进行信息的传递,但是这种信息在传递中缺乏准确性,文化水平高的女性才能由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生殖健康知识[4]。
女性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水平还会受到制度、个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般生殖健康特点表现为:生殖健康情况较差,缺少生殖健康的知识,无法得到正确的生殖健康服务等。知识会改变行为,而态度又能使行为转变为动力,而行动又能将知识和态度转化为行动力。年轻女性更要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了解生殖健康的重要性,通过社会部门对女性流动人口聚集区提供更多生殖健康咨询与服务,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活动场所,通过网络的沟通,使女性流动人口的环境与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生殖健康得到根本的保证。
本次研究以健康短期教育对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进行干预,对基本知识起到了良好的干预作用,但是对专业性干预效果不明显,又因为女性流动人口具有流动性大和过于分散的特点,很难进行长期的、高水平的健康教育 ,所以,只有反复强化知识,使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加深印象,以更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使女性流动人口自觉参与进来,实现生殖健康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田爱平,律淑芬,翟丽.成都市流动人口生殖保健需求服务现状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9(5):211-213.
[2]罗琳,吴世仲,蔡卫东,等.中国四川早孕人流女青年面临的与性及避孕行为相关的生殖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生殖与避孕,2013,24(增刊):85-98.
篇10
1.流动人口的规模有较大增长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见表1),在山西户政部门的登记中,暂住人口2003年有57.09万人,2011年增长到132.6万人,在这8年时间里,共增长了232.26%。尽管暂住人口只是流动人口的一部分,但是,暂住人口的发展状况已经反映出近年来山西流动人口的规模有了较大增长。2.流动人口中女性比例逐渐扩大,男性比例相应降低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见表2),山西暂住人口从2003年到2011年的所占比例,女性由18.32%上升到32.47%,男性由81.68%下降到67.53%,这就说明,山西流动人口中,近年来女性所占比例逐渐升高,男性比例不断降低。3.流动人口中务工人员比例不断上升,经商人员比例不断下降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见表3),山西暂住人口中,务工人员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2011年的统计数字是81.10万人,2003年则是44.46万人,增长了82.41%;其在暂住人口中所占比例由2003年的77.88%上升到2009年的84.80%;到2011年,这个比例虽然下降为63.20%,仍占暂住人口的6成以上。其次是暂住人口中经商人员在减少,2003年所占比例是19.97%,到了2011年则降至10.24%,8年期间共下降9.73个百分点。这就表明,近些年来山西流动人口中务工人员人数在逐年增加,经商人员人数则在不断减少。资料显示,山西务工人员约占流动人口总数的63.2%;经商人员次之,占比约为10.24%;务农人员和保姆只占极小比例。4.流动人口中暂住一年以上的有较大幅度提升,暂住一年以下的有所下降统计资料显示(见表4),在暂住人口的暂住时间方面,2003年,暂住一个月以下的有9.28%,暂住一个月至一年的有62.89%,合计为72.17%。到2011年,上述两个时间则分别为10.26%和49.02%,合计59.28%,比2003年下降了12.89个百分点。到了2011年,暂住一年以上的是40.72%。据此分析,山西流动人口中,在城市中暂住一年以上者的比例在逐年上升,而暂住一年以下者的比例则在不断下降。5.来自省内的流动人口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来自省外的流动人口数量则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见表5),山西的暂住人口中,从人员来源看,来自省内者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36.48%上升到2011年的54.41%,提高了17.93%;来自省外者所占比例则从2003年的63.51%下降到2011年的45.54%,降低了17.97%。这显示出,山西的流动人口中,来自省内的比例有较大幅度上升,来自省外的比例则相应在降低。6.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近年来逐渐有所改善从暂住人口的居住处所情况来看(见表6),2003年到2011年,居住在租赁房屋者(27.57%~32.04%)所占比例有一定程度上升,居住在工地现场者(35.08%~20.97%)所占比例分别有较大幅度下降,居住在单位内部(24.33%~21.06%)的比例有所下降。表明近年来山西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在逐渐改善。暂住人口中居住在租赁房屋、工地现场和单位内部者所占比例较大,合计近3/4。
二、山西流动人口发展趋势
根据2003~2011年山西暂住人口的基础数据,运用线性拟合预测的方法,对2015年和2020年山西暂住人口部分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1.流动人口规模发展趋势预测根据2003年~2011年山西暂住人口总数的基础数据(见表7),应用线性拟合的方法预测:(1)到2015和2020年,山西暂住人口的总数将分别达到147.79万人和191.78万人,分别约为2011年的1.11倍和1.45倍。(2)暂住人口中,男性所占比例将由2011年的68.76%逐步降低到2015年的65.66%和2020年的63.31%,女性所占比例则相应逐步提高。由此推断,今后一段时期,山西流动人口在总体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男性所占比例将继续逐步降低,女性所占比例则相应有所提高。2.流动人口职业分布趋势预测根据2003~2011年山西暂住人口主要职业分布的基础数据(见表8),采用线性拟合预测:(1)到2015年,山西暂住人口中的务工人员、经商人员和务农人员将分别约达到94.18万人、11.4万人和1.15万人;到2020年,山西暂住人口中的务工人员、经商人员和务农人员将分别约达到116.01万人、12.08万人和1.2万人。(2)到2015年和2020年,山西暂住人口中的务工人员所占比例将先后达到约63.73%和60.49%,山西暂住人口中的务工人员人数分别相当于2011年务工人员数的1.16倍和1.43倍。可以推断,今后一段时期,山西流动人口主要职业分布的大致趋势是:在总体规模逐步扩大的同时,务工人员人数不断扩大,其所占比例仍保持在60%以上,其他主要职业的从业人数变化不大。3.流动人口暂住时间分布趋势预测依据2003~2011年山西暂住人口的不同暂住时间的分布基础数据(见表9),经线性拟合预测得到:(1)到2015年和2020年,山西暂住人口中,暂住“一年以上”者将先后达到62.14万人和84.31万人,分别相当于2011年(53.99万人)的1.15倍和1.56倍;其占暂住人口总数的比例将由2011年的36.86%,先后分别达到2015年的42.08%和2020年的43.99%。就是说,暂住“一年以上”的长期居住者的人数和所占比例均会不断增长。(2)到2015年和2020年,山西暂住人口中,暂住“一个月至一年”者将先后逐步达到71.33万人和87.87万人,分别相当于2011年(65万人)的1.1倍和1.35倍;其占暂住人口总数的比例,则将由2011年的51.45%逐渐下降为2015年的48.30%和2020年的45.85%。暂住“一个月至一年”者人数将不断增长,但其所占比例则逐步下降。可以推断出,今后一段时期,山西省的流动人口数量及其所占比例,居住“一年以上”的将会持续增长,居住“一年以下”的则会逐渐缩小。
三、山西流动人口治理方面的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