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篇1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模拟实验 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在科学实验中,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直接的实验,例如已成为历史的自然现象、规模巨大的自然现象等。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可采用间接的手段进行实验。先设计与该自然现象(即原型)相似的“模型”,后通过模型间接地研究原型的自然规律。这种实验方法称为模拟实验。它是科学假说成为现实的加速器。

1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模拟实验整理

修订后的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材中,有10个模拟实验。详见表1:

模拟实验对学生思维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小学生虽然对模拟实验的兴趣浓厚,但实验易乱,易失控,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小学生自制能力差,新奇感强,爱说好动,言行易失控,给科学实验留下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教师有序地对学生实验进行精心策划是提高实验教学的必备条件。

2 模拟实验的七环指导

对修订后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理解和对小学科学模拟实验课型全局思考的基础上开展了模拟实验课的教学实践及课堂观察,总结出模拟实验的七步指导教学法。

2.1 了解现象

“了解现象”是模拟实验的基础。首先要了解实验中所要模拟的现象是怎样的。对自然现象的了解越深入,模拟实验设计时的细节考虑得越周密。它对模拟实验的选材与过程设计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应多渠道挖掘感性素材,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某种自然现象。

例如《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教材以文本阅读资料为主,但图文并茂的文本学习对小学生来说,仍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视野,A教师以一组生动的图片带动学生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外部表现,并利用丰富的课本和课外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组织学生开展认知活动。

学习材料的多样性,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丰富有趣;精心设计的选项填空,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有目的放矢。

2.2 推测成因

推理成因是模拟实验顺利完成的阶梯。在部分探究自然现象形成的教学中,让学生穿越时空经历历史或体验各种自然现象是不切实际的。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根据自然现象推测成因,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下是A教师在《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教学中“火山和地震成因推测”环节的教学实录:

师:科学家在研究的时候首先要进行一些推理。根据火山和地震的内部表现,我们也来推理火山和地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小组讨论)

师:你们认为火山和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生:我们小组觉得是岩浆在运动。

师: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巨大的压力。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岩浆只有挤压才会喷出来。

生:地球的内部温度很高。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岩浆是液态的,要让岩石熔化,肯定温度很高。

师:那么地震是什么引起的?

……

教师采用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火山和地震的外部表现推测地球的内部状态。在教师不断地追问下,学生一一推断出地球内部有岩浆、有压力、温度高,而且地层是运动的。再加上结构化板书的梳理,有效地搭建了学生逻辑思维的框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3 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是模拟实验的先决条件。实验材料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不同的材料产生的实验现象及效果是不尽相同的,恰当的选材将更为逼真得模拟出自然现象。当然,寻找恰当的实验材料也因此成为模拟实验中值得探索的一项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身边的简单材料中试用、观察、换材料、再观察,在多次实践中探索材料与自然事物、实验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教学中“选择材料”环节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可以用书本来模拟地震。把四本书叠在一起,有哪些运动方式呢?一起试着做做。

生:(上台演示)向中间挤压,中间会凸上来。

生:(上台演示)抖得厉害些,书本就会措开,然后各归各。

师:地层分离就形成裂谷。

生:(上台演示)有时,书本一起往左或往右移。

师:同学们模拟得很好。那么,换一种材料,用泡沫板做会怎样呢?

(分组实验)

师:小科学家们,用泡沫板和用书本模仿地层的实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断裂的时候还感觉到什么?

生:泡沫板断开时很响。

……

在地震模拟实验中,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材质的材料模拟地层运动时的细节和思考与实验相关的现象。学生从实验中体会到,不仅地层分离时会形成深谷,在隆起时也会形成深谷。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中什么情况下隆起的地层才会断裂。

2.4 明确步骤

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做到胸有全局,是实验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模拟实验是科学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地通过模拟自然现象来认识自然事物和规律的一种感性活动。如果学生心中无数,实验中就会漫无目的地瞎玩,更不会去关注实验现象和结果。

明确实验步骤的方法有明示法、练习指导法、集体讨论法等。《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教学中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前的指导练习: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1)连一连模型和自然现象:

(2)读一读模拟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把灌满水的洗耳球轻轻拿在手中,看水会不会喷出来;

②轻轻挤压洗耳球,看水会不会喷出来;

篇2

(一)小学自然科学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是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就是人类科学发展的结果,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因此,坚持从小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保证小学生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在此基础上准确的认识世界,明确世界的组成部分是物质,从而培养科学的头脑,实现教育目的。例如,在小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然科目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弄明白天气的异常变化。而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我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貌、风土人情,进而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度,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二)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求知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求知欲的重要保证。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对很多事物还抱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学生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让他们产生对自然、对美的向往。另外,自然知识与其他各门学科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很多自然现象就与物理知识相似。所以说,增强对学生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激起他们的浓厚兴趣,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小学自然科学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智慧

现如今,教育教学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在于培养学习型人才,教育的最关键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良好能力素养和思维智慧的学生。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坚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小学自然课程与地理课程与各学科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自然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现象,提高卫生保健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智慧型人才。

二、提高小学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篇3

[关键词]卫星电视信号;传输干扰;类型;监测

中图分类号:TN9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144-01

近几年,卫星信号传输以其自身优势,在信息通信领域得到愈发广泛的应用。但是多数卫星通信通道处于透明状态,对于每一个通信用户而言,均可以借助卫星转发装置发射或接受讯息,从而导致卫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易受到多种干扰源干扰。相关部门欲解决卫星电视信号受干扰问题,就需要对干扰信号实施有效监测,但干扰信号本身具有突发性、随机性的特点,较难被检测,故而需要相关部门对其干扰类型和监测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一、 卫星电视信号常见干扰信号概述

卫星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干扰因素较多,按其产生原因可主要分为自然现象干扰、设备故障干扰、人为干扰以及其他因素干扰。对于一些多种原因交叉引起的干扰,如发射参数错误干扰,既有人为输入偏差引起干扰的可能性,也有设备故障导致的可能性,笔者以其主要产因进行分类。

(一)自然现象干扰因素分析

自然现象干扰是由数字电视卫星自身运行特点造成,无法消除和避免,只能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降低干扰对信号的不良影响。

1、日凌与星蚀现象

每年春分及秋分节气前后,每天中午十分,就卫星地球站所处位置分析,卫星将转动至地球与太阳间的连接直线上。这就意味着,地球接收天线对准同步卫星的同时,亦于太阳处于同一连接直线上,从而导致强大的由太阳产生的电磁波直接投射在卫星接收天线上。对卫星地球接收站来说,太阳产生的电磁波干扰过于强烈,会对接收站传输卫星信号产生巨大影响。科研结构将这种现象称为“日凌”。

“日凌”与“星蚀”是相伴出现的,白天过去、夜晚到来时,卫星会逐渐转到地球与太阳连接直线的延长线上。此时的卫星完全被地球自身阴影包围,不再从太阳获取能量,仅能依靠卫星蓄电池提供动力,这种现象被称为“星蚀”。

2、雨衰与雪衰干扰

降雨或降雪均会对卫星电视信号传播产生干扰,当卫星信号通过此类天气区域时,卫星信号会被雨珠、雪花以及冰晶等吸收并在其表面发生散射,从而导致信号衰减,按具体天气将这种信号干扰现象,称为“雨衰”和“雪衰”。此类干扰对接收站和上行站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Ku频段影响相对明显,对C频段影响相对较弱。

(二)人为干扰因素分析

1、人为盗用干扰

人为盗用干扰是指部分非法用户,在未取得卫星运营相关商业许可的前提下,进行违法操作,擅自发射载波,获取非法盈利或完成个人的实验目的,从而造成的信号干扰。此类干扰情况复杂,可分为无疑占用和有意盗用两类。

2、人为恶意攻击

人为恶意攻击是指,某些不法分子出于多种目的,使用大功率上行设备,利用与广播电视频点一致的频点,对电视卫星进行攻击的行为。由于不法分子所使用的设备功率非常大,就会造成强信号压制卫星正常信号现象,其具体表现为无法解码电视载波内容,甚至解码强干扰信号内容。由于卫星电视用户分布较广,故而此类干扰影响巨大。

(三)设备故障告饶因素分析

1、设备杂波干扰

设备杂波干扰主要是由,卫星上行站相关的射频设备的技术指标(多为高功效)调整,导致相应的通信频带外有杂波产生造成的干扰。此类干扰在使用L波段中频,进行电缆传输的卫星上行站表现明显。

2、发射参数错误干扰

此类干扰是由于卫星上行站的射频设备或中频设备,历经长时间运行后,其功率、频率等指标产生变化,导致信号频率偏移、设备功率变大等问题,致使原争产业务载波变成干扰载波所导致的。

3、中频电缆串入干扰

中频电缆串入干扰是指,因上行站未做好中频电缆屏蔽工作,导致信号发射过程中,串入当地开路的电视信号或调频广播造成的干扰。

(四)其他干扰因素分析

1、邻星干扰

随着地球静止轨道上存在的卫星数量逐渐增多,不可避免的造成卫星间距过近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多星共位的情况,卫星相距过近易形成彼此干扰的现象。

2、遥测遥控信号

遥测遥控信号是指,某一卫星进行漂星操作时,从另一卫星的轨道穿过,导致此漂星卫星的遥控信号落入另一卫星内,从而形成干扰。

3、交叉极化干扰

交叉极化干扰是,由于接收站或发射站的天线,未达到其极化隔离要求,亦或卫星电视用户调整不当,导致主极化内出现反极化信号,造成的干扰。

二、干扰监测方法概述

(一)频谱分析法简述

频谱分析法是常用的卫星电视信号干扰监测方法之一,就多数卫星干扰而言,均需通过频谱分析仪对其进行监测,使操作人员初步掌握干扰信号具备的频谱特征,从而选取合理的设备和测量调制方式,对干扰信号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双星定位法简述

1、双星定位原理简述

双星定位是指,利用由卫星地球站发射的信号,经过邻星和干扰卫星两课卫星(邻星与干扰卫星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相距小于或等于10度),产生到达频率差FDOA和到达时间差TDOA两种数据参数。在依据这两种数据参数,在不同地区的卫星地球站发射信号,所产生的FDOA和TDOA数值,计算FDOA和TDOA数值一定的卫星地球站所处的地理位置。

2、地面查找简述

双星定位法所检测出的干扰源,并不是准确的位置点,而是一个椭圆形的概率范围。因此,在双星定位后还需通过进一步的处理确定干扰源,主要包括地面逼近查找和协同卫星运营商排查用户设备两种方法。

如使用地面逼近查找法,需注意信号频率的差异。双星定位法所监测的频率是下行频率,Ku频段为12.250GHz~12.750GHz。C频段为3.40GHz~4.20GHz;而地点逼近查找所需频率为上行频率,Ku频段13.750GHz~14.50GHz,C频段5.855GHz~6.725GHz。

地面逼近查找法主要分为全向天线逼近和方向天线定位两种形式,前者有效解决了登高测向问题,充分利用移动监测车和增益全向天线,完成查找任务;后者是利用方向性天线的特殊性质,通过在不同监测点进行检测,对干扰源的方向进行测定,对比多组数据其交叉点即具体干扰位置。

结语:

随着卫星电视不断普及,愈发体现出信号传输干扰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因此,相关部门应从卫星电视信号的干扰原因入手,对自然现象干扰、人为干扰、设备干扰、以及其他干扰产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频谱分析和双星定位等检测方法,找出并消除信号干扰,提高卫星电视信号可靠性和稳定度,从而促进卫星电视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东晖.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干扰的检测[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07).

篇4

产生潮汐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阳、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即潮力。在农历一个月中,朔日(初一)或望日(十六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在同一个方向上,这时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叠加在一起,产生的引潮力,于是形成大潮,其他时间内,日、月、地三者不在同一方向上,形成小潮。月球是形成潮汐的最重要的因素,虽说月球比太阳小,但是离地球比较近,其引潮力是太阳的两倍多。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种内在联系,他们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由于海水本身具有一定的黏滞性,加之受海底地形阻力的影响,大潮出现的时间常常在朔或望之后一二天,即农历初二三或十七八这几天,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由于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地地理条件千差万别,所以不同地区的潮汐周期也不同。常见的有一个太阳日(或一地点月亮连续两次升起或落山的时间间隔,大约24.5小时)内完成两个周期或一个周期的,还有半个月;1个月、1年、8.85年甚至18.61年完成一个周期的。就我国而言,在大连、青岛、连云港以及厦门可以见到半日潮,在南海的北部湾可以见到全日潮,由于古时候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北方,所以关于半日潮的文字记载比较多,比如早潮才罢晚潮来就是古人对半日潮的忠实记录。最令人叫绝的,是书写在山海关上的那幅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将潮水的涨落和浮云的生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人玩味无穷。

潮汐是一种十分壮观的自然现象,当潮水从深海向岸边涌来时,移动的速度非常快。据测定,钱塘江潮的移动速度约为每小时24千米,即每秒钟6.7米。古人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读了这些诗句之后你可以想象:在海天相接的地方,潮水露出一线,可是你的手刚一指点,它就到了眼前,可见速度之快。当潮水涌到岸边时还会形成很高的潮头,例如我国的钱塘江潮由于受喇叭形河口以及江底水浅且有沙坎阻挡等因素的影响,前面的浪跑不快,后面的浪又赶上来了。如此后浪推前浪,一浪赶一浪,浪头一层一层地叠加在一起,潮头到达海宁时达到,形成一道道高3至10米的水墙,只见江中白浪滔滔、波涛汹涌,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翻滚的潮水还发出巨大的声响,据说在方圆26千米的范围内可以听到波涛翻滚的潮水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其景非常壮观,其势锐不可挡,真可谓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诗人李白也发出了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的感叹。

潮汐如此壮观,堪称佳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我国的钱塘江潮,近几年来每到中秋节前后,慕名前来观潮的人每天数以十万计。钱塘江观潮由来已久,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赞颂江潮的诗篇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在这些美丽的诗篇中人们喜爱的是宋代文人潘闻写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词中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番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词中的弄潮儿指的是观潮时踏潮献技的人,他们都是本地的游泳高手,常常上百人一群,手持彩旗在惊涛骇浪之中腾身起舞,其场面之惊险是可想而知的,诗人在梦醒之后仍觉胆战心寒。

1、什么是潮汐?古人是怎样解读的?

2、潮汐是怎样产生的?

3、正确朗读文中对联(把音注出来,节奏划出来):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4、文章引用了很多古诗文来解读潮汐,请具体谈谈其作用。

参考答案:

1、是指海水有规律地合起来叫潮汐古人称之为大海的呼吸

2、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太阳、月亮形成大潮,其它时间内形成小潮。而月球是形成的因素。

篇5

[关键词]《2012》 影视预演 末日预言 末日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051-02

一、《2012》:“世界末日”的影视预演

2012年仿佛并不是一个平常的年份,有一种说法便是,2012是世界末日之年。而这种声音的传播,电影《2012》(Farewell Atlantis)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9年著名德裔导演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②的电影作品《2012》上映伊始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截止到2009年12月11日,全球票房达到了6亿7千多万美元③。《2012》的题材来自于玛雅预言,即世界将于2012年12月21日毁灭。《2012》似乎将“世界末日”真实地展现给世人,将人们的末日情结推向,在此影响下人们也产生了很多情绪:慌乱、消沉、狂欢、救赎。

影视预演,就是以影视作为表现方式,在艺术加工的基础上,将现实题材进行提前的演绎。影视是一个时代的现实及精神在荧幕上的投射,“世界末日”作为一种艺术题材在影视作品中预演,有其独特的价值。首先,它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危机和困境的反思。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精神的异化和缺失都是人们产生末日恐惧心理的原因,《2012》对“世界末日”的艺术演绎极具视觉的冲击性,片中人物对恐惧的演绎也是淋漓尽致,这种情绪的表现,会唤起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其次,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影视对“末日”的演绎也具有极高的真实性,例如《2012》对灾难场景的刻画就相当逼真,借助影视的表现能力创造出一个虚拟的灾难世界。“世界末日”影视的预演,以一种狂欢的方式将现实危机和对死亡的恐惧释放出来,是一种将潜在情绪宣泄的方式,是人类末日情结在影视中的折射。

二、末日预言

“末日”又可称“末世”。西方学者们认为“末世”一词的直接提法来自于《圣经》。与东方强调轮回的“循环性”时间概念不同,《圣经》创造了一种“线性时间”的概念,即时间有始有终。《圣经》中《创世纪》叙述上帝创世,即世界万物的产生,系时间的始端。而《启示录》主要是对世界的预警,也包括对世界末日的预言,世界将发生诸多灾难,濒临毁灭,因此基督再临,对人们进行“末日审判”,此为时间的终点。《启示录》中有言:“主神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可见是“神”主宰时间的始终,此句便可窥见“线性时间”的一斑。《启示录》体现了基督教的救赎精神和《圣经》的隐喻传统:因人类罪行累累,基督再度降临世上,进行最后的审判,魔鬼被擒住;《启示录》中预言了世界将发生的灾难,实际上是对人类道德状况、政治形式、科技情况、自然环境等方面异化的隐喻。可以说,《启示录》是西方世界关于世界末日预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源头,并且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鼎盛,人们将世界上发生的大事都与《启示录》中所预言的事件对号入座,并借此寻求解释。

历史上有诸多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中的大部分预言都已落空,被证明是假的。但随着2012的临近,“玛雅预言”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正是“玛雅预言”预言世界将在2012年的冬至日即12月21号迎来末日。

位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有着非常精确的天文历法,玛雅历法认为地球的生命为五个太阳纪,也代表了人类的五次浩劫。地球第一个太阳纪结束于洪水浩劫,第二个太阳纪结束于风蛇浩劫,第三个太阳纪结束于火雨浩劫,第四个太阳纪将毁灭于地震浩劫,第五个太阳纪来临的时候,地球将会彻底毁灭。④这个时间按照玛雅历法换算成现行历法便是2012年12月21日。

实际上,历史上有不乏其数的所谓“世界末日”的预言,但大部分都是附会之说。关于这些预言,其实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时期。譬如人类无法理解的一些自然现象,都会谋求一种合理的解释,这也是巫术、神话、原始宗教等产生的原因,试图对人类未知世界做出解释,消解不可知带来的恐惧。同时,人们期盼预知世界,试图从对未来的预测中获得对未知世界的掌控力,从而消解不可控的恐惧,获得控制力带来的安全感。

三、末日情结的根源探究

就个体生命来说,死亡为必然,即个体生命轨迹有始有终。那么人类产生末日情结的根源又在哪里?

(一)人类对自然的不可知不可控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呢?是有始有终还是无穷无尽呢?若有始有终,那世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到什么时候结束呢?若有结束,那世界走向末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人们对这类“终极”问题从来都是充满兴趣而又心存敬畏的。原始人类无法理解某些自然现象,面对超出自身解释能力且具有相当破坏能力的某些自然现象,当然心存畏惧并且在历史中试图以自身的能力去给这些自然现象以合理的解释,因此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巫术、神话等。人类对自然现象的不可知与不可控所带来的是对死亡和毁灭的恐惧,人类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和控制力降低的同时,其焦虑感和恐惧感会因此加深。譬如,即便现代社会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很多自然灾难还是无法或很难准确预测,人类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人类期望能够预测未来实际上是增加对未来的了解和可控感,因此带来安全感。此外,灾难作为不可抗力在文明的进程中给人类集体留下了心理伤痕,这使得人类具有了关于灾难和毁灭的集体心理记忆,即“集体无意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Jung)认为“集体无意识”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人类因灾难所带来的心理伤痕从而具有了对毁灭和末日的巨大恐惧,如同“基因”一样植入人类的意识深处。

(二)现代社会下信仰的失落及精神的缺失

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之后,更加深了“末日情结”所带来的恐惧。现代技术在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其巨大的威力也使人们感受到了其带来的威胁,同时还有对人类文明和价值的失望。甚至有部分人是盼望末日的来临,他们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末日”的来临可能会使他们变成特殊的一代,即见证末日的一代。同时,末日也意味着重生,如《圣经》中的“复活”主题。有人认为,“后灾难时代”可能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时代,也意味着人类和人类文明的重生,世界末日就是生命显现意义的时刻。这让一部分对现代社会失望的人看到了人类文明重生的曙光。就如同托马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T.S.”Eliot)⑤《空心人》里说的:“我们是空心人,我们是填充着草的人,倚靠在一起,脑壳中装满了稻草。唉!”⑥这反映了现代人们巨大的空虚感和幻灭感,及现代社会下人类信仰的失落和精神的缺失。

(三)现实危机的心理投射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会面临潜在危机的威胁,例如现代社会中,战争与核威胁、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越来越频发的自然灾难、人口持续大规模增长,都是可以造成巨大影响的危机。这些现实中的危机感会投射到人的心理当中,使得人们产生不安全感,以及对未来的恐惧和不确定感。可以说,人们之所以产生末日情结,与现实危机感在心理的投射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因为现实中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才使人们想到危机会不会爆发,世界末日会不会来临,正如小说《看电影的人》的主人公宾克斯.博林说的那样,“人性已经泯灭,疾病像瘟疫一样扩散,人们真正的恐惧不是炸弹会落下来,而是炸弹迟迟不落下来。”⑦

四、小结

“世界末日”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一方面是对“末日情结”艺术化的再生和预演,两者之间存在投射的关系,另一方面“末日情结”的预演是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可以作为寓言起到警示性的作用。其主要原因便是,对末日的预言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因而会使得人们产生忧患意识,它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反省人类的行为,诸如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核威胁的问题,等等。如网络上之前流行过一个问题,即“如果世界末日真的来临你会怎么度过”,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如与父母、爱人、孩子、朋友在一起,实现自己的梦想,等等。

【参考文献】

①《2012》:艾默里奇导演,约翰库萨克、桑迪.牛顿主演,2009年上映。

②罗兰.艾默里奇(1955至今):德裔美籍导演,著名作品有《后天》《2012》等。

③数据来自电影票房计算网站.

④资源来自网络。

⑤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英国著名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空心人》《荒原》等。

⑥出自艾略特诗《空心人》。

⑦出自沃克.珀西小说《看电影的人》。

【参考文献】

[1]周斌.从现代电影看现代人的末日恐惧[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第21卷,第2期:102-106.

[2]赵崇壁.道教基督教末日审判意识比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8月,第25卷,第4期:19-22、89.

[3]荣格(著),侯国良,顾闻(译).分析心理学与诗的艺术[J].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05期.

[4]托马斯.艾略特(著),赵罗蕤(译).空心人[M].

[5]沃克.珀西(著),竹苏敏译(译).看电影的人[M].重庆出版社,2006年.

[6]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M].商务印书馆,1981年.

[7]圣经[M].中国基督教协会,2007年.

The Doomsday Complex’s Film Preview and Root Research

篇6

模拟法是通过设计与原型(自然现象或过程)相似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间接地研究原型规律的方法。它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基础的方法之一。此法应用于物理教学可使事过境迁或稍纵即逝的自然现象或过程在实验室重视,可将现象简化或进行时空的放大、缩小,可对那些既不能打开,又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系统进行研究。特别是解决那些尚无简单有效的仪器可演示的实验,模拟法则成了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物理实验中的模拟法,根据其特点主要主功能,并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分为以下四类。

一、对象模拟

用放大或缩小了的,相似的,而又能反映事物某方面规律的客观实体来代替研究对象的方法叫对象模拟。

对象模拟的设计思想主要在于下述两种情况:其一是为了突出客观实体的主要矛盾和本质特征,摒弃次要的非本质因素,使研究对象从客观实体中直接抽象出来。如物理中的多种理想模型,以及天体运动模型,微观结构等几何相似模型。在研究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我在实验基础上,运用对象模拟法,用自行车气门和进水阀门来模拟单向门。如此,不但加深对“单向性”的认识,而且激发了兴趣,开阔了思路。其二是为了解释某些行为和特征而建立起来的模拟。如地球因自转而产生的科里奥利力比较抽象,在地理课中亦有提及。我们不妨取一只旧的橡皮蓝球(或地球仪)来模拟地球自转,然后将红墨水从上往下滴落在转动的“地球”表面。此时即可明显看到水痕西边呈扩散状,从而令人信服的说明北半球南流冲刷西岸这一自然现象。

二、物理相似模拟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许多领域中,人们常常希望利用模拟试验来代替对实际现象的研究,以便使我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言某些在目前尚无法达到的条件下出现的情况。例如用水代替石油研究其在管道中的运动,把设计好的收音机缩小成模型放在风洞中试验其特性等。其特点即模拟与原型遵循同样的物理规律,故称为物理相似模拟。

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失重和超重模拟实验”,“萝卜”马德堡半球,帕斯卡裂桶,用带电的肥皂泡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进行“密立根油滴实验”的模拟,以及十分壮观的“可乐瓶水火箭”等,均是物理相似模拟的范例。

海市蜃楼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教学中一般只作介绍,至多不过看看录像,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能在实验室加以模拟,则不仅可激发学生探求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还可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首先,我们可以在三面透明的玻璃箱中放入若干白糖而不加搅拌,使糖水造成折射率随深度而变化,而最大折射率出现在含糖较多的容器底部,以此来模拟大气折射率随高度而变化。(如图1)当用氦氖激光光束从侧面射入此溶液时,即可看到光束弯曲现象。然后再如图2作海市蜃楼模拟,使之起到突破时空限制,重视自然奇景之目的。图2中(1)液化汽灶,(2)铁板带沙,(3)半透明纸,(4)台灯,(5)小景物,(6)蜃景。

三、过程模拟

把具体物理过程纯粹化、理想化,并根据其本质特征而设计的一种模拟叫过程模拟。其特点是过程简化,易于控制。

气体压强的分子运动论观点,通常采用雨滴打伞面来类比。这种大量分子对器壁连续碰撞的过程,如果用豆(或沙)落在平衡天平一端倒扣着的托盘底上的现象来模拟,就显得直观生动了。布朗运动的模拟,伽尔顿板,装有铁屑的试管模拟铁棒的磁化和退磁等都是过程模拟的成功例子。

电子技术中半导体的导电机理,电子运动易理解,空穴导电则抽象,课堂教学中如用“空位置”的运动来作一现场过程模拟,无疑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分析曲线运动的思想方法——运动的分解和合成是个难点,我以平抛运动为突破口,在演示有关实验后,用“慢镜头”的方法,手持粉笔头边走(模拟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边沿自身前方,从上向下加速下移,以此模拟平抛运动,既简单明了,又便于分析。

热学中的统计方法和光本性的几率概念,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怎样从个别事件的无规律过渡到大量事件的有规律,成了模拟实验的设计难点,在教学中采用全同等可能过程,在不同时刻的空间比较可以等效变换成同一时刻不同状态的比较的方法,让全班同学同时掷币若干次,然后统计比较下列情况“国徽”朝上的次数:(1)某同学,(2)某小组同学,(3)全班同学。从而使学生既突破了难点又受到一次生动的方法论教育。

四、模拟放大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学生往往对那些不易观察或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规律,因缺乏形象的感性材料而引起思维障碍。模拟放大正是采用空间放大和时间放大的方式,抓住本质特征,展现其生动直观形象,从而促进思维顺利进行。

液体表面张力实验中的“水面浮针”,学生感到新奇,但在分析受力时往往错误认为表面张力与重力平衡,经指出后又不理解沿液体表面作用的力并没有作用在针上。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形成概念过程中缺乏直观材料。为此,我用一只较大的气球,充入少量气体,然后在上面放一根小铁棒,以此来模拟放大液面浮针,并指出液体表面张力同橡皮膜的张力,只作用在它们的表面,并没有作用在针(或棒)上,作用在针上的是因液体表面张力而产生的液面对针的支持力。通过令人信服的实验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保持液面不分裂。

力的分解,关键是根据力产生的效果来确定分力的方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的分解和三角支架问题是其中的典型(如图3),我在教学中用长毛板刷来模拟放大物体的运动趋势,用吹塑纸模拟斜面,则斜面被压和物体向下滑动趋势一目了然。

新编中师物理教材中增加了多普勒效应。要观察由于声源和观察者的运动而使接收到的声音频率发生的变化显然比较困难,但用单位时间内从观察者身旁通过的人数来模拟放大声波的波数(即频率),并让学生实际表演一下,确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对此现象的理解。

篇7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这些原因大致可归纳为:

1.老年人用药较多。资料表明,85%的7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在靠药物维持健康,其中30%的人同时使用着4-5种以上的药物。

2.由于老年人药物动力学的体内改变,可使血药浓度保持较高水平,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3.老年人各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敏感性均有所增高,小剂量服药也可导致相同的不良反应发生。

4.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容易发生药物变态反应,因而老年性药物过敏反应增加。

5.老年人体内自稳恒定功能不同程度减弱,易受包括药物在内的外来物质干扰,药物效力相对增强,剂量大或多种药物并用,其不良反应必然增加。

其实,老年人虽常常表现出一身数病,如果仔细分析则不难看出,有些“病”其实是一种随机体老化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如骨质疏松、腰腿痛、食欲减退、失眠等。对此,若能注意自我保健调节,通过饮食调理、开展运动、合理控制生活节奏,以及心理治疗和理疗等,是可以不服药而改善症状的。也有的表现为不同的相同独立的疾病,但相互之间是有很大联系的。例如老年人常出现的高血压与冠心病、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等。对此,要积极治疗,不可以是病就用药、多种药物一起上,合理用药,并辅以积极的非药物治疗,这些疾病是可以获得控制的。

老年朋友切莫将药物当成自己的拐杖,应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加强锻炼,不要全部依赖药物。(李菊然)

十种疾病应避免精神刺激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的一些疾病和精神因素有直接关系,精神刺激能引起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有时还可诱发癔症和精神分裂症。

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病虽有遗传因素,但精神刺激引起的大脑机能紊乱也起主要的作用。

冠心病:这种病人一旦受到精神刺激,就会出现心情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诱发心绞痛,甚至能引起心肌梗塞。

心律不齐:精神刺激可促使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齐症状加重,出现心房纤颤。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类病人一旦受到精神刺激,可使血液动力改变,易导致再次发病。

咯血: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咯血者,精神刺激可使血压升高,原出血部位可因压力增大而再次出血。

哮喘:这类病人受到刺激后,就会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胆囊炎:人体受刺激使机体许多部位血管收缩,导致大量血液涌入肝脏,引起肝管中的肝汁流入胆囊,同时又使胰胆总管口的括约肌紧闭,胆囊中胆汁只进不出,易诱发胆绞痛。

篇8

关键词:小学;自然科学;重要性;对策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是学生迈向高等学府学习的基础,是人们内在素质的根基。而小学自然科学又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很多知识都是在其根基之上产生的,自然科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不仅关乎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小学自然与地理的教学中,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四化需要来进行自然与地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明确自然科学在小学生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良好教学,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 小学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一) 小学自然科学是社会得以进步的基础

现如今,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世界各地的竞争日益激烈,其中不仅包括经济竞争,还包括了人才的竞争。纵观世界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科技的进步是促进变革的巨大动力,是文化建设的基础,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靠自然科学的进步。想要保证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优化人员素质,保证我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加强重视小学自然科学的教育,坚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他们对自然和地理的兴趣,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 小学自然科学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是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就是人类科学发展的结果,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因此,坚持从小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保证小学生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在此基础上准确的认识世界,明确世界的组成部分是物质,从而培养科学的头脑,实现教育目的。

例如,在小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然科目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弄明白天气的异常变化。而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我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貌、风土人情,进而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度,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三) 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求知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求知欲的重要保证。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对很多事物还抱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学生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让他们产生对自然、对美的向往。另外,自然知识与其他各门学科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很多自然现象就与物理知识相似。所以说,增强对学生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激起他们的浓厚兴趣,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四) 小学自然科学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智慧

现如今,教育教学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在于培养学习型人才,教育的最关键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良好能力素养和思维智慧的学生。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坚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小学自然课程与地理课程与各学科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自然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现象,提高卫生保健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智慧型人才。

二、提高小学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明确了解到了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有效性,就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对策,坚持创新教育。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内在诉求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依据,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对自然知识的需要,进而明确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第二,坚持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要坚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变以往呆板枯燥的教学方法,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科学实验,开展知识竞赛,进行分组合作等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光的传播》的时候,就可以做关于小孔成像的实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观察到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第三,运用新式教学设备。现如今科技飞速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把计算机、大屏幕、多媒体等设备引入到教学中来,从而创建一个新型的教学课堂,保证知识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孟政富.小学自然科学实验课教学的几点尝试[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7):76-13

[2]方之祥.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大江周刊:论坛,2011,(10):104-26

[3]海春军.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5):97-30

篇9

关键词:规训;民众;矛盾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85-02

规训自人类产生以后,就曾存在过,但是人们很少研究它。儿童接受父母的惩罚和教育,人类接受社会行为训练和指导等等都明显具有规训的特征。我国早期文献中有关规训的说法主要见于《陈书・王■传》①:“■,兄弟三十■人,居家■睦,每岁时馈遗,遍及近亲,敦诱诸弟,并禀其规训。”规训在这里是规劝训诫的意思。没有这种规劝训诫,有些人就可能破坏他人生活的秩序和自由,规训可以使那些破坏社会秩序稳定以及他人利益的人付出代价,使整个社会运行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

规训属于伦理行为,它的展示主要通过空间的条格化和网格化把人们的交互时间和行为限制在特定范式内,范式内人们的言行受到了隐形的监视和评价,从而使处于网格中的人们就一直处在训诫范式之中潜移默化。规训的产生极其复杂,但主要由以下缘由构建。

一、对自然现象的人伦崇拜是规训得以延展的基石

古代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能力非常低下,对许多自然现象百思不得其解,星坠木鸣、日食月食、风雨交加等均让他们感到不解和奇怪,一场瘟疫的发生就会让他们感到自然的神奇力量,于是各种迷信思想和神秘思想由此诞生,而这又加剧了他们对自然和神秘思想的恐惧。这也严重阻碍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他们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感到无能为力,他们寄最大的希望于神鬼的慈悲、怜悯和保佑。

由此,早期人们对大自然的恐惧源于人和自然力量的对比,在这种力量的对比中,天平倾向于自然,自然取得了对人类的暂时胜利,自然规则渗透在人们心中,于是人类伦理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渗透着自然的规则和自然的权利。在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主要是人们之间相互灌输的禁忌,自然力量支配和控制了人们的伦理行为,雷、电、风、蛇等自然的力量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存在。在人类社会的第二阶段,主要是神或者祖先的命令和禁忌。由于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无解,于是他们就把不能解释的自然力量内化为人的普遍的伦理行为。通过祖先崇拜,人们祈求祖先佑护平安,保境安民。人们还渴望具有全能的人出现,来化解他们的种种不幸和灾难。随着一些有能力的人出现,特别是那些能够保护城市和一方子民的人出现,还随着一些具有所谓法力的人即能为人消灾解厄、驱邪赶鬼的人出现,英雄崇拜就产生了。

有些英雄死后就被民间描绘成神灵,神灵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有能力保护本地区本部成员。神灵的幻象被制造出来以后,惩戒也由对肉体折磨的武力方式转变成了一种精神上或者灵魂上的处罚或者折磨,以迫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行事。

二、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矛盾冲突是规训的必然结果

自从人类阶级社会诞生以来,国家权力展现出了它的广泛性、不可抗性与绝对权威性。统治阶级开始把个人的私人生活纳入公共生活的范畴领域,国家成为个人生活的中心场所,于是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也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中心内容,个人自身权利被压缩得无限小,并且常常被剥夺。自从统治阶级以武力的方式解决现实冲突以来,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矛盾冲突带来的社会动荡,导致人们厌恶政治生活,转而追求个人的伦理生活。由此,个人产生了一种新的情感状态,即以伦理关系和行为构建个人的生活领域。上帝或类似于上帝的神取代了自然力量,成为控制和支配人们的超自然力量。它们开始为人们的个人和社会生活规划种种蓝图、提出无数条规则和禁忌,人们通过神话故事、编年体等各种体裁来展示上帝的无所不在。社会秩序的稳定渐渐地转到以伦理行为中的规训为核心。

精神上的驯服就在人们日常的伦理行为中悄然展开,它以一种人们想象不到的方式侵入人们的潜意识。社会的秩序就这样建立并良性运作发展起来。暴力虽然可以建立秩序,但是妄图通过暴力的方式维持长久的统治是不现实也是不明智的,这已经为无数史实所证明。而通过伦理行为中的规制训练,培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服从守序潜意识,却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

可见,统治者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他们广泛地采取了伦理行为中的规训作为统治社会的重要基础。这种规训是以民众广泛参与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在实践中,相应完整的规训话语体系、技术规范慢慢形成,并且“规训塑造了个体,是权力的特殊手段”[1]。规训由于民众的广泛参与,消除一切不规范的社会和心理因素,使得社会秩序稳定而规范,通过这种对精神层面的规训,培养出温良谦恭让的人。通过伦理行为中的规训,统治者有效避免了因公开权力的使用而导致的人们反抗行为的发生,通过一系列仪式、编码、表象、符号等各种方式改造个人,从而驾驭、使用、改造被统治阶级。

三、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矛盾是规训产生的核心

人类本性存在着根本的冲突:即个体性和社会性。人从出生开始,既是个体又兼具社会性。个体是社会的自然单位,那么个体性的价值就是本生价值,尊重个体,以个体的价值作为基本的价值单位就成生命的冲动和生存的重要动机。无视个体性,那么人的生存中的基本价值单位就会荡然无存。但是如果没有社会性,个体性只能表现为社会现象下的自然,个体性就容易回归个体即回归到生物的本能。无视社会性,人的价值中崇高的愿望和欲望就无法实现,个体性就转化为个体了,就只能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了。因而个体性和社会性对一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特别对于一个构成善的世界来说,两者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自从诞生人类社会以来,家庭和个人就是社会的最微观粒子,追求家庭和个人利益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法则。但是这种个体性的价值具有排他性,阻碍了社会价值输入到个体之中。在处世过程中,人们的个体性得以张扬,但是社会需要有秩序、稳定的运行,如何保持两者在人类活动过程中的合理张力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采取什么手段协调两者的矛盾,使之在合理合规的轨道中运行迫在眉睫,那么除了国家机器作为直接的手段外,伦理行为中的规训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伦理行为中的规训代替酷刑是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种现象,代替过程并非是张扬个性,而是一种崭新的控制和塑造人的机制的产生。其实质是从显性控制到隐性控制,这种转向采取的是人道主义方式,并且在公众自觉参与下完成,统治阶级采取了“身体受制于思想控制的更为有效的而不是更为公正的惩戒方式”[2],并使其深入到人们灵魂深处,成为社会的普遍性法则,从而完成了从以前裸的剥削压迫关系到通过规训惩戒提高惩罚的效率和扩充其网格,来减少其政治和经济的成本和代价,最终建构起一种基于伦理行为的惩戒体系。规训的目的是塑造被权力主体认可的理想个体,同时权力主体借助于规训使个人将社会控制予以内化,从而化解权力社会性的危机。

四、人类对善的追求是规训产生的外在动力

如何使人们之间能够和谐共存,公民的道德和个人的道德对于一个世界秩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阿姆斯特丹教养院、比利时根特监禁所和美国费城沃尔纳街监狱,主要是弘扬人们对善的追求以维持教养院和监所的稳定发展。规训使人们的生活有序化,并通过时间的累积对善进行持续的追求,它意味着权力的结构方式改变和人类文明的演进,从通过暴力驯服统治变更为人们思想的改造。规训使民众参与广泛化,这种隐形审判的抽象形式是统治者使用权力的政治功能所不具备的。规训就是如此在公众的聚光灯下督促人们对善的追求。

当然,伦理行为中的规训是非规划训诫,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审判形式和个人自我审判的特殊表达,主要侧重于人们心理层面产生。规训的对象由灵魂所取代,如果有人在身边人的监视下做了充满羞辱的不光彩行为,对于灵魂的规训就很容易展开。它不是借助于司法特权,而是整个社会编织的无形网络施加于犯错的伦理行为者身上,从而对其进行督导,使其在一定的行为和思想轨道上进行结构化运作。在此范式中,统治阶级实行的管理注重个体并且由表及里、深入细致而不是群体的表面样式。同时借助于对身体的一种外部控制和训练,最终在公众视线中被达成一致或者基本一致。

人们如何创造幸福和善,罗素认为“冲动和愿望是我们创造幸福的基本要素”[3],而人们“道德的实际需要是从欲望的冲突中产生的,不管它们是不同的人之间,还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甚至在同一时期的愿望”[4]。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都有追求过上好生活的愿望,过上高尚生活的想法。“任何高尚的生活都是以动物的活力和本能为某种基础,没有这种基础,生活就变得单调平淡。正是由于依据愿望的目的而行动的力量,才使伦理学和道德规范行之有效”[4]。但是由于人性不完全是社会性的,“我们才需要伦理学来提出目的,需要有道德准则来教诲行为,一种可以使人们幸福生活的伦理学必须在冲动和控制的两极之间找到中点。”[3]规训无疑是人类对幸福和善的追求历程中,在冲动和控制两极之间的中点。

参考文献:

[1]莫伟民.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法]米歇尔・福柯,著.学术前沿:规训与惩罚:第4版[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篇10

首先,关于高山与风雨的关系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高山与风的关系。

高山与风的关系其实很容易理解。有登山经历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在山下时没风,而到了山顶风却很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众所周知,在山下,地面上有很多的房屋建筑、花草树木、农田、坡地等东西,它们阻挡了空气的流动,使风速减慢变小了;而高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阻挡的东西,空气就可以很顺利的过去了,风的力量自然就大了。可以说,山越高,风越大。

2、高山与降雨的关系。

时至今天,普通人对高山与降雨的关系可能还非常陌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却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地理学上所说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就说明了高山与降雨的关系。据地理学所讲,迎风坡是指风沿着山坡向上吹,而背风坡是指风沿着山坡向下吹。在暖湿的气流遇到迎风坡被抬升时,就会在山前形成云,最后成云降雨;但是如果是在背风坡有暖湿的气流,则气流会下沉,这样就无法形成云,故雨水较少。

由以上论述可知,“积土成山”确实可以“兴风雨”,风雨的发生与高山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其次,荀子关于高山和风雨二者关系问题的根据。

在科学极为发达的今天,人们对高山和风雨的关系早已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但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两千多年前,作为朴素唯物主义者的荀子前后的人曾有过关于高山与风雨的论述,也是不争的事实。

反映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近五百年间历史的《诗经》,所选诗歌作品中其年代最晚也是在春秋中期,这比荀子生活的战国末期要早的多。《诗经・国风・邶风・谷风》有曰:“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据程俊英《诗经译注》,“谷风”在这里可解释成“来自山谷的大风”。这两句是说,大风在山谷中习习作响,阴云布满天空,形成降雨,雨水四处流淌。虽然这两句在诗中的作用是起兴,但是根据诗意,可以说正是“谷风”造成了阴雨不断的恶劣气候。于是关于高山与风雨的关系问题,从这两句中我们也不难想见。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春秋时期就有所谓的高山与风雨关系的记载了。

荀子《劝学篇》有曰:“物类之起,必有所始”,意思是说,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发展肯定有它的开端或始祖。按照这种说法,结合荀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论述,我们可以说,在荀子看来高山是风和雨的开端。

稍晚于荀子的楚国学士宋玉在他的《风赋》中对风的产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滂,激飓怒。雷声,四穴错迕……”在两千多年前的宋玉看来,风是从地面产生的,刚开始的时候,它从青青的萍草末梢上开始吹动,接下来渐渐进入河流峡谷,在土山洞口,风势猛烈起来,像发怒一样。它沿着大山的山坳前进,最后集中到山口,就变成了狂猛无比的飓风了。由此可见,风的发生和风势的发展跟地形高低起伏的关系,古人早有观察和了解。另外,荀子在其《荀子・赋》二十六中曾说:“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冬日作寒,夏日作暑。广大精神,请归之云。”关于此,王先谦有这样的解释:“风与云并行,故曰‘友’。雨因云而生,故曰‘子’”由此可见,雨的产生与风、云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风、云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