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
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以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才能为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也只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才能增加消费者的数量。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快速扩张,这也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更大的需求,更加刺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1.2信息社会与高校教育相互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社会与高校教育是密切先关,且相互影响的。信息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重大,同时信息技术的变革也影响高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同时信息传递渠道的更新也使得高等教育面临更多的挑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作为我国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基地,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智力资源,教育的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信息社会的发展进程。
2信息社会下高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挑战
2.1信息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必须要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指的是热门对于信息的认知程度、创造和利用能力等品质的总称,信息素养是人文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在信息社会环境下,高校学生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制约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瓶颈问题。在目前的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由于缺乏对信息知识和技能的重视,因此很多高校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获取和利用能力都稍显欠缺,对于复杂的信息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能力较差,也有个别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运用取法道德规范的约束,对于负面信息的辨识度不够,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种种问题的存在都说明高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考验。
2.2高校计算机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在当前的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现代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都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认为学生是计算机水平相当的群体,所以在教学模式和方法方面都显得较为单一,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而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飞快,有的高校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变化缺乏敏感度,过于注重对学生单方向的知识灌输,却没有及时将新的信息技术和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也使得计算机教学显得老化和固化,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
2.3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欠缺
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影响,高校在计算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程度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大的差异,大部分高等院校在计算机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方面都不够完善,设备老化、配置不全等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3改善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途径
3.1树立以信息素养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理念
高校信息素养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教育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平台,通过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创造更有效的途径。
3.2完善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和使用能力,这也是信息社会对高校人才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计高校计算机教学要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设计,使其与当前信息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的要求相适应。各地区可以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且编写计算机教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材的编写要与当前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尤其注意对不断变化的信息内容进行融入,才能保证计算机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3.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完善的师资力量是保证高校计算机教学得以不断提升的基础,如果师资力量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将会使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高校要注意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并且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进行专项培养,为计算机教师创造更多参与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社会的快速变化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知识的革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当充分重视计算机师资力量的培育,建立专门的培育计划,投入专项培育资金,加速计算机教师队伍的知识和技能更新,为计算机教学与信息科技的发展保持同步而奠定基础。
4结语
篇2
一、知识与信息在信息时代的价值
世界正处在一个信息与通信技术大变革的时代。知识与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日益广泛深入地渗入到经济、文化、政治等活动中。知识与信息是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是信息社会的必需。知识与信息对于信息社会,好比鲜血对于人体一样重要。没有知识,没有信息的流通,信息社会就会崩溃,人类社会就会陷入历史倒退的危机。知识与信息是与信息社会相伴随的信息经济的主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信息社会的财富。拥有知识与信息就拥有发展的优势与机会。但是,知识、信息与自然资源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首先,知识与信息具有时效性。知识与信息是不断更新的,今日之拥有并不保证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因此,知识与信息的拥有是一千不断进取的过程。
其次,知识与信息具有共享性,是可以分享和再生产的资源。知识与信息的能量只有在传播与应用的过程中才能释放出来。因此,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是在信息社会中拥有发展的机会和优势的关键所在,而社会的信息技术水平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和衡量标准。现代信息技术已将“地球村”的假说变为现实。在许多领域中,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已不再是影响获取产品与服务的因素。遥距医疗、遥距教育、遥距购物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遥距模式代表着全球化的遥距经济的诞生。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与革命。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仅从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吸收知识,而且可通过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从跨文化、跨时空的电子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知识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更广阔的天地,也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电子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信息时代需要有知识的人才。人类知识财富需要代代相传,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信息社会的知识时效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知识更新的周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短。因此,知识的拥有不仅止于对前人积累的知识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新知识的更新。
其次,信息社会不但要求会学习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具有协作能力的人才。人们通常认为整天与计算机打交道令人朱去情感,失去人际协作能力。由此推出信息社会中只需要与机器打交道,不需要感情,不需要人际协作的结论。其实不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减少了人际交流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了人际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如果说工业化中采用机器的结果是以流水线的集体劳作方式代替了个体劳动方式,从而显示人际协作的重要性,那么,信息社会中的遥距模式,是以网络化的更为精密的系统协调代替了流水线式的协调。纪律观念、分工合作观念、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等都是信息社会中的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品质。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家从小学开始就常出一些题目,分工合作,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再次,信息社会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无论在什么社会,人都必须学会生存。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能够适应环境。因此,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加快了整个社会的活动节奏,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在信息社会中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的青少年吸毒率、自杀率、犯罪率上升的现象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可见,技术的高度发达可以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则非技术之所能及。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教育的时代使命。
三、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大脑中主动地进行建构而形成。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来源,超文本计算机教学软件和互联网信息系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和与其相伴随的学习环境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信息时代的教与学的方法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当代教育 影响
一、知识与信息在信息时代的价值
世界正处在一个信息与通信技术大变革的时代。知识与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日益广泛深入地渗入到经济、文化、政治等活动中。没有知识,没有信息的流通,信息社会就会崩溃,人类社会就会陷入历史倒退的危机。知识与信息是与信息社会相伴随的信息经济的主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信息社会的财富。但是,知识、信息与自然资源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首先,知识与信息具有时效性。知识与信息是不断更新的,今日之拥有并不保证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因此,知识与信息的拥有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
其次,知识与信息具有共享性,是可以分享和再生产的资源。知识与信息的能量只有在传播与应用的过程中才能释放出来。因此,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是在信息社会中拥有发展的机会和优势的关键所在,而社会的信息技术水平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和衡量标准。现代信息技术已将“地球村”的假说变为现实。在许多领域中,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已不再是影响获取产品与服务的因素。遥距医疗、遥距教育、遥距购物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遥距模式代表着全球化的遥距经济的诞生。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与革命。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仅从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吸收知识,而且可以从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中汲取知识。知识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更广阔的天地,也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电子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信息时代需要有知识的人才。人类知识财富需要代代相传,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信息社会的知识时效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知识更新的周期更短。因此,知识的拥有不仅止于对前人积累的知识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新知识的更新。
其次,信息社会不但要求会学习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具有协作能力的人才。人们通常认为整天与计算机打交道令人失去情感,失去人际协作能力。由此推断出信息社会中只需要与机器打交道,不需要感情,不需要人际协作的结论。其实不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减少了人际交流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了人际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如果说工业化中采用机器的结果是以流水线的集体劳作方式代替了个体劳动方式,从而显示人际协作的重要性,那么,信息社会中的遥距模式,是以网络化的更为精密的系统协调代替了流水线式的协调。纪律观念、分工合作观念、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等都是信息社会中的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品质。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家从小学开始就常出一些题目,分工合作,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再次,信息社会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无论在什么社会,人都必须学会生存。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能够适应环境。因此,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加快了整个社会的活动节奏,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在信息社会中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的青少年吸毒率、自杀率、犯罪率上升的现象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可见,技术的高度发达可以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则非技术之所能及。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教育的时代使命。
三、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大脑中主动地进行建构而形成。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来源,计算机教学软件和互联网信息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和与其相伴随的学习环境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信息时代的教与学的方法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第一,教师的“讲”变为“导”。曾经有人怀疑信息时代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将会代替教师的角色,其实不然,信息时代教师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角色。但是,教的方法已经有本质上的变革。“教”师应该变为“导”师。工业革命以前,一位老师可以包揽从天文地理到人文科技的所有课程,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丰富,出现了分科教学的学校教育。一个人可以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而通晓百科的通才已经不可能存在了。信息时代,信息与知识的爆炸性膨胀,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不断的知识更新,以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即使是对着十来岁的小学生,也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懂得多。因此,当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质与量的高水平。
第二,学生的“听”变为“学”。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信息时代,教科书与教师不是仅有的知识来源,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技能,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探索与汲取知识。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将会更加深刻、巩固。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和挑战,这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田震清,尹冰心.论信息技术对21世纪教育观念的影响.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篇4
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是一个迅速成长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较高知识阶层占51.8%;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82.5%。这个阶层在未来的几年内即可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主要消费人群。
互联网用户的这些人口统计学特征使他们成为中国社会值得关注的人群。这不仅因为他们所受教育水平使他们有很大可能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社会的中坚分子,对社会的发展和决策产生重要的作用,也因为这个社会群体的成长有助于中国传统社会形态中素缺的一股力量――公民社会的形成。
公民社会在我国社会结构中一直是一个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影响都非常有限的概念
公民社会,又常常被称为“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在西方文明中它最初发展于19世纪初期,近年间,这个术语在西方学术界又重新风行起来。所谓“市民社会”即“一个自治的社团网络,在共同关心的事物中将市民联合起来,并通过他们的存在本身或行动,能对公共政策发生影响。”
公民社会又常常与公共领域联系起来,可以认为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前提。所谓“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它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
简言之,公共领域是介于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一种社会力量,它往往依靠舆论的力量维护“公正、合理、正义”的原则。公民社会的存在,也即相当数量的有辨别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公民的存在,是一个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有利条件。
由于包括政治文化传统在内的诸多因素的限制,公民社会在我国社会结构中一直是一个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影响都非常有限的概念。这也是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之一。
信息社会的到来为这种情况的改观提供了可能性。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公民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所获得信息量和即时度也都有了较大提高。简言之,公民对于社会事物的知情能力大大提高。不仅如此,由于互联网的交互特征,各种公共论坛应运而生,公众有了对公共事物进行评论、交换意见、形成舆论的场所。
随着知情能力和评论能力的提高,他们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决策过程的介入程度越来越高,而这种介入程度的提高反过来又促使公民在这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虚拟社区的出现就成为顺应民意的必然结果。
网络助推公民社会勃兴
公民社会的兴起与网络传媒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互联网有整合所有传统媒体的潜力,网络信息传播的迅捷度和可交互的特性又使得它具有其它媒体所无法代替的优势。互联网实际上形成了公民社会的助推器和公共意见的载体,各种公共论坛、社区和兴趣小组在网络上的兴起验证了这种结论。目前在我国,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正在网络空间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形成着。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勃兴。是积极引导、整合公共领域,还是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也必然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建构中利用合适的方式对公民社会进行引导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从管理向服务过渡,从服务向建构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网络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选择。
篇5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iPhone5即将面世的现在,“信息化”这个词汇早已不再陌生了。据《大趋势》作者、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John Naisbitt(1982)观点,1956—1957年是时展的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工业社会”的结束和“信息社会”的开始。可见,从那时起,信息化已不再是一个观念,而成为一种现实。日本经济学家松田米津在《信息社会》中认为(1982),1975—2000年间,信息社会将发展到第四个阶段,即实现个人的电脑化。实践证明,个人掌上电脑的出现和大众使用,标志着这一阶段的早已实现,并且这一实现如此之快。新的世纪以来,苹果数字产品从“iPod”到“全新iPad”已历经10次升级;近5年来,苹果通讯产品从“iPhone”到“iPhone 5”已历经6次升级。据统计,2011年全球苹果iPhone系列通讯产品销售总量超过4个亿,仅中国用户就有800万。毋庸质疑,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我们站在历史长河上眺望未来的时候,我们清晰地看到:在信息化与全球化浪潮之后,新生的超信息化和智能化浪潮即将滚滚而来,它将以无与伦比的伟大的历史力量把人类带进光辉的未来,带进一个崭新的“后信息社会”。
后信息社会是继工业社会机器时代和信息社会网络时代之后的一个以哲思(哲学创新思维取代常规形式思维)为时代特征的新社会,日本著名逻辑思维科学家大雄建村(1996)在《新思维革命》一书中率先提出这一概念。后信息社会以创意为基本动力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组织兴起,创意产业不仅成为众多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而且成为其他产业的“推力器”,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创意成为稀缺资源,大规模的设计理念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现代化水平经历工业化、知识化发展到创意化阶段。
在创意化这一新现代化条件下,创新具有了新的意义:创新本身是目的性的,是生命进化本身。从创新的内容来看,创意更强调创新的人文内涵,创新不仅是针对生产手段和工具的技术创意,而且是对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创造性释涵;从创新的方式来看,一方面更加强调创意是原生态的创新,一方面更加强调创意是“活”的创新。对创新的生命有机性方向的强调,使全球创新潮流,呈现出艺术化,成为创新的新意所在。哈佛商学院教授Rob Austin(2004)指出:当商业变得更为依赖创意来创造价值时,工作也变得更像是艺术。
后信息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实现了“真正的个人化”,一是个人选择丰富化,二是个人与环境能够和谐化。在后信息时代里,创意产业发展迅猛,生产和生活艺术化、人工智能化,人们跨越时空无障碍,数字化生存将使人获得最大解放,民族、国家界限模糊,人类将走向真正的全球化,走向合作替代竞争、追求普遍和谐的时代。
二、后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特征
1.具有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由于创意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最基本的付出就是创造性思考,思考便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会思考的人淘汰不会思考的人,培养会思考的人比培养会学习的人更重要。树立哲学思维观念,取代终身学习观念。正如哈弗大学校训所言:“在大学里学习,重要的不是知识和经验,而是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2.具有先进的思维方式。
这种先进的思维方式即哲学思维方式,指的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辩证性、批判性、实践第一、超经验的思维方法。总的来说,哲学思维方法不在于给人多少具体的知识,也不在于给人解决了多少具体的问题,它的根本作用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正确的理性思维模式,培养和锻炼人的思辨能力,从而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可以建立一套从创新实践创新思维方法创新能力创新理论创新规律创新哲学研究的逻辑体系。
三、后信息社会的设计教育观
⒈尊重个性,关注人的生存发展
所谓个性,即人或物存在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非共性的,非普遍的,非一般的特质上。对人来所说,个性是体现在心智上的,是智慧的源泉,是创新能力的本质体现。创意经济最核心的原则是把人的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作为经济增长最根本的源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与此相同,设计的灵魂与本质也恰恰在于创意。
全球化给人类的创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新一轮观念更换中,人的创造趋势是为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更加人性的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并且这种趋势在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乘风破浪。伴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进程,作为创意重要手段,设计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设计教育之所以也被人们愈来愈重视,是因为它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学科,在它的学习中更多地呈现出人的个性、创意和智慧的品质。这样的情景告诉我们:人的创造来自不同的信息、不同文化、不同要素的对话和融合,而不是孤立自闭、凭空而来,而这些又召唤着现代教育的改变——更多地去教会学生善于将异质的信息和要素相融合、对话以创成新质,使之多义性呈现出人进入“生活世界”的整体生命过程,建立一种以人的生存发展为目标的设计教育体系。要知道后现代化已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划入历史,人的发展将成为“后现代化”的主题。
⒉鼓励跨界与融合
后信息社会,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媒介的多元化与终端用户的多元化导致原有的单一向度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创意设计的需要,因此要有跨界;信息的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导致信息编码的同一性,例如数字化,因而又必须要有融合。跨界与融合恰如哲学思维中多样性与统一性辩证关系而合理存在。我们可以看出跨界与融合的存在:①终端跨界,单一功能向集成化功能迈进;②媒介跨界,硬件在移动终端的融合,屏幕成为统一接入和交互界面;③内容跨界,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④设计跨界,创意产品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趋势导致产品的研发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需要不同领域的创意阶层合作完成,或需要设计师(总监)完成不同领域的设计。一种基于参与式设计、用户设计、系统性设计方法论之上的与民设计理念必将成为时尚。
在创意经济时代,品牌要成为人们的注意力中心,必须针对消费者的审美需求,通过创意来为消费者创造难忘的消费体验。品牌要取得商业创意的成功,往往也需要借助于创意产业的风力,乘上“创意经济”的帆船。“创意”贯穿品牌建设与传播过程的创新性思想与行为的各个环节,体现出人们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成果的创造能力。所谓商业创意,它包括广告创意、品牌创意、行销创意、产品创意、商业模式创意、产业战略创意等内容。如此丰富的创意载体,正可以与创意产业的各个行业进行跨结与融合,例如广告创意与广告、品牌形象创意与艺术设计、营销创意与媒体艺术等等。创意产业的发展,正为商业创意跨结与融合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品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⒊面向创意产业,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创意设计研发人才
在后信息社会,创意经济所引导的创意产业将成为主流产业,其核心不再是科技,而是创意,关键是创新性设计人才,基础是设计教育。那么,究竟如何面向创意产业,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创意设计研发人才呢?基于可操作性,本研究团队认为,立足眼、脑和手的创新能力训练,全方位培养感受、思维和创造能力。
第一,基于眼的专业化训练,培养具有面性特征的艺术观察能力,有一双具有国际视野、敏锐把握市场规律、从平淡中发现美的慧睛。
第二,基于脑的专业化训练,培养具有点性特征的创新思考能力,有一个兼具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富有哲学思维和创意思维的大脑。
篇6
1.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
基础教育实践序列中,信息技术应用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综合我国近阶段关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研究的成就,一个广泛认同的观点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技术训练的阶段,成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
信息素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具有发展性;信息素养表现在人的不同方面,具有层次性。经过对信息素养进行超越单一角度的重新解读,可以这样解释“信息素养”: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该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从文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
2.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首当其冲的是教育内容的变革
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仅可以从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吸收知识,而且可通过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从跨文化、跨时空的电子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知识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更广阔的天地,也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电子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特征的人才。一方面,人类知识财富需要代代相传,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信息社会的知识时效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知识更新的周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短。因此,现代社会对知识的拥有,不只是于对前人积累的知识的继承,更重要的是注意知识的更新和创造。
3.信息化社会需要人们具有协作精神与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虽然减少了人际交流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了人际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
如果说工业化中采用机器的结果是以流水线的集体劳作方式代替了个体劳动方式,从而显示人际协作的重要性,那么信息社会中的遥距模式是以网络化的更为精密的系统协调代替了流水线式的协调。在这种情况下,纪律观念、分工合作观念、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等都变成信息社会中的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品质。美国与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从小学开始就常出一些题目,分工合作,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转贴于 4.信息社会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
无论在什么社会,人都必须学会生存。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能够适应环境。因此,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加快了整个社会的活动节奏,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在信息社会中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的青少年吸毒率、自杀率、犯罪率上升的现象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可见,技术的高度发达可以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则非技术之所能及。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教育的时代使命。
5. 信息技术和与其相伴随的学习环境也必然带来教与学方法上的革命
曾经有人确信信息时代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将会代替教师的角色,其实不然,在信息时代,教师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角色。“教”师应该变为“导”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的引导。教师在介绍了基本的知识以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质与量的高水平。
篇7
关键词 双语教学;双语教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27-03
双语教学作为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有效措施,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广泛的推广。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是双语教学研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在双语教学的发展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优秀教师。双语教师一方面必须具备很好的双语表达能力,同时必须具备过硬的学科教学能力。除此之外,双语教师必须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具备有效利用信息化环境开展教学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双语教师跟其他教师一样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促使双语教师把学科知识、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培养信息素养应成为新疆双语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重要内容。
1 新疆双语教学概述
1.1 双语教学概述
新疆的双语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近15年在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广义的新疆双语教育,是指少数民族学校中使用民、汉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的新疆双语教育,是指少数民族中小学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教授非语言类(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即新疆少数民族中实行的用少数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等两种语言进行的教育。在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考虑到新疆各地区经济发展、教育基础和语言环镜的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母语授课,加授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模式;二是部分课程使用母语授课,部分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授课的教学模式;三是国家通用语言授课,加授母语的教学模式。
1.2 双语教师能力
双语教师作为双语教育中的核心资源,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双语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主要依靠双语教师,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保证高质量双语教学的关键。所谓双语教师,通常是指那些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本文中提的双语教师即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特指能够熟练运用两种语言(一种语言为学生的母语或本族语,另一种语言为第二语汉语)进行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师。很显然,双语教师承担着双层任务:1)向学生传授非语言学科(物理、化学、数学等)的内容;2)提高学生第二语言或母语的水平。但是,其教学重点首先是学科内容,其次是语言。双语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与其他一般教师的不同。他们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双语表达能力、双语教学设计能力、双语教学实施能力等。其中双语表达能力是基础,双语教学设计、实施能力是核心。
2 教师信息素养概述
2.1 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这个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于1974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近年来,我国对信息素养的讨论和研究也非常活跃。王吉庆教授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知识和能力以及信息伦理道德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何克抗教授从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方面,提出信息素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他将与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有关的知识简称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相应的能力简称为“信息能力”。除此之外,在信息社会中生存所必需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等,也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李克东教授于2001年提出:“信息素养包含着三个最基本的要点: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从上述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信息素养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信息素养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一方面是对信息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人类信息活动的认识和把握。虽然各位学者对信息素养的理解有所差异,但可以看出,他们的表述中都强调了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能力、信息道德等4个要素。这4个要素构成了信息素养的完整概念体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其中,信息意识是基础,信息知识和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正确的导向。
2.2 教师信息素养
现代信息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具备信息素养。教师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员,除了具有一般公民所具备的信息素养特征之外,还应具有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专业信息素养特征。结合信息素养4个核心要素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可以把教师信息素养结构和内容归纳为4个方面。
1)教师应有积极的信息意识。首先,教师应深刻地意识到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其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树立现代教学观,正确理解和积极投身到教育信息化工作;最后,应该具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学和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和态度。
2)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信息知识。首先,教师应掌握信息科学、计算机和网络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包括教育技术的概念、功能、作用、理论基础等基础知识;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知识。
3)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首先,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以及信息设备操作的基本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电子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等教学环境;其次,教师应掌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如Office软件、多媒体素材处理工具、课件制作工具等,具备一定的课件开发能力;最后,教师具有对信息收集、判断、分析、处理和应用的能力,能够灵活、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信息;同时,在获取到信息后,能适当分析与认识,能为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所用。
4)教师应遵循信息道德。教师信息道德应该体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辨别各类信息,从中选择出有用、有益的信息,具有追求真理的精神,遵守信息文化相关的文化、法律法规和道德,并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3 新疆双语教师信息素养特征
新疆双语教师信息素养内涵具有一般教师信息素养的共性,也具有民族和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在对教师信息素养内涵4个方面的理解基础上,将新疆双语教师信息素养概括为4个方面的特征。
3.1 信息意识
教师应该能意识到信息在信息化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刻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知道哪些信息能促进教学,有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对自己的教学有价值的信息的意识。对于双语教师还应该有特殊要求:首先,平等对待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正确认识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具备有效应用多元文化信息服务于双语教学,培养“双文化”人才的意识和态度;其次,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既能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能分析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树立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观,具备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开展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意识和态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避免不良和不法信息侵蚀少数民族学生,影响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最后,为了能够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和提升专业发展,双语教师应该具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学、研究的意识和态度。
3.2 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对双语教师来说,信息知识主要是指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双语教学时应具备的知识。
1)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包括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论基础、功能和作用等。
2)信息技术与双语教学整合的理论与方法。首先,双语教师应深刻理解双语教学的本质、目的,掌握双语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具备分析信息技术手段的优缺点、进行媒体选择的理论与方法等知识,并且形成信息化教学理念,熟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策略。
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如汉字输入技术,会操作Windows、Word、Excel等;信息检索知识,掌握从网络检索信息的方法。
3.3 信息能力
双语教师的信息能力不仅仅指狭义的信息操作能力,而是广义上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判断、收集、交流、处理、生成能力。信息操作能力是基础,双语教师应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影碟机、幻灯、投影仪等教学媒体设备和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
1)双语教师的信息判断能力是指教师在信息海洋里判断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它包含能识别信息问题、根据己知联系问题、提炼问题、判断信息需要种类、考虑可能的信息资源、判断关键词等。
2)双语教师的信息收集能力是指教师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必要的双语教学信息的能力。
3)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双语教师对所获得的信息或素材,为了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进行加工、翻译、变换控制、合成、保存的能力。尤其是对现阶段中缺乏双语教学资源的现状,双语教师应该具备把汉语教学资源根据双语教学的需求翻译、转换为双语教学资源的能力。
4)信息交流能力是最能体现双语教师特殊性的能力范畴,也是双语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双语教师应成为“双语者”,即熟练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双语教师的信息交流能力中应该注重交流效果,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双语教师应该具备有效使用“双语”的能力,即从双语教学的教学实际出发,应该明确教学用语使用的时机、时长、对象等问题,而决不能为了“双语”而“双语”。
5)双语教师的信息生成能力是指教师通过对诸多信息的归纳,抽象出新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得出新的结论的能力。
双语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和传递者,其信息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水平的高低。
3.4 信息道德
双语教师信息道德是指在判断、获取、应用、生成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遵循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不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不危害社会、不违反道德规范,建立的道德要求。一方面,双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辨别分裂国家、影响民族团结的信息,消除民汉学生文化群体歧视、敌对心态;教师应选择有益于社会、学生、自己的信息,并能作学生的道德榜样。另一方面,双语教师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许多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于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应坚决加以抵制、排除,同时对于具有明显的宗教和民族文化、习惯的信息,需要指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包容宗教、民族差异,尊重不同的多元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梁云.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及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6):3.
篇8
谢俊贵认为信息社会学研究的目的不只是研究某种关系、某种特征,还需要研究信息社会的社会规划、社会规范和社会管理问题。如果没有这些研究,信息社会学就不能成为一门学科,而只能成为一项课题或一个问题[5]。胡昌平[3]认为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必将丰富信息、情报科学的研究内容,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正作用于社会学及信息、情报科学领域;从发展观点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成果本身的价值。赵保佑等人则认为研究情报社会学的理论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则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学理论,二则为情报学研究的深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情报社会学的实践意义表现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方面,对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情报社会学的教育意义在于情报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6]。无论是从社会学角度还是信息学角度来进行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近况的了解和研究,也不难发现一些诸如在研究方面更注重理论而轻实践、内容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等问题。这些都是信息社会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1.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速度加快
网络环境下,信息向社会的传播是全方位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已连接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政府以至私人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以公布、获取和传播信息,网上信息资源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信息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将得到普及,社会信息意识普遍提高,从而把信息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推动到前所未有的阶段,且这一浪潮还将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2信息社会学理论体系走向完善和成熟
信息社会的实质是高新技术社会,它的发展和成熟需要各个领域高新技术的协同支持。因此,信息技术革命将把全球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引发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有力地推动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目前信息社会学正在总结社会信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不断升华为理性认识,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2.1信息社会学研究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向发展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科学研究取得成效的基本方式。信息社会学理论作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网络化环境下,信息社会实践正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而确保信息社会实践的科学性和方向性,不断地推进信息社会学理论向着更加完善、系统和成熟的方向迈进,为人类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三、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进展
1研究主体趋于成熟
目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存在着研究主体成分单一、结构松散、兴趣不够专一等缺憾。这些情况明显制约着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深入开展。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在下一阶段必将受到我国信息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广泛重视,信息社会学研究主体在多方面推力的作用下,必将逐步走向成熟,并具有研究主体成分齐备化、研究主体单位组织化、研究主体成员逐步专业化等特点。
2研究内容趋于深化
尽管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取得了重要发展,但目前的研究内容仍不够深入,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信息社会学尚处于初建阶段,且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对象尚不成熟。下一阶段,我国信息社会学必将其研究内容的深化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深化和务实研究将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要。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经过10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信息社会学研究已经有了深化发展的可能,务实性、具体性、实用性的研究将迅速增多。
3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
通过分析过去10多年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实践发现,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不无缺憾。这些缺憾主要集中在文献研究者多,实地研究者少;定性研究者多,定量研究者少;主观理解者多,客观解释者少。这些缺憾必然严重影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在下一阶段必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届时,各种信息社会学基本方法将结合使用。
4研究进展趋于加速
篇9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培训特征;教育技术培训内容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一)信息社会的教育—教育信息化
教育作为人类最为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实现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教育部高教司曾经提出,要加速实现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并且提出具体方针是:“硬件建设是基础,软件建设是核心,推广应用是目的,管理服务是保证”。2001 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国家重点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要达到15%以上”。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所提出的这些质和量的要求,使我们感受到了教育信息化实实在在的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祝智庭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应被看作一个过程,其表现为:(1)教材多媒体化: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动态化、形象化表示。(2)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3)教学个性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实现教育的个性化。(4)学习自主化:利用计算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5)管理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包括学习者的咨询、选课学籍管理等。
(三)信息社会的教师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奇迹,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棒,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棒的魔术师。
专家指出,根据对信息社会本质特征的分析,未来的广大高等学校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的素质:(1)学会认知。就是学会“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强调系统知识本身,否则将无法适应“知识爆炸”时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2)做教学结构改革的实践者。要在改革传统教学结构改革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3)具有“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社会的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获取、分析、加工、应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有效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现今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一批既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精通教育技术,又能熟练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高素质的教师。为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关于教师培训的简况
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80%左右的教师不适应或不能胜任多媒体网络化教学,这是美国迈向 21世纪的阻力。因此,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2月的国情咨文中提出,要有10万名教师经过培训和考试,使之能胜任多媒体网络化教学任务的新要求。法国教育部在为期三年的“将法国社会带入21世纪”的计划中提出具体要求是:在教师培训学院新设100个师资培训点,招聘1000名计算机专业的青年博士,确保每年为4万名教师普及计算机知识。
(二)我国对教师培训的措施和政策
我国党和政府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视,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发出“教高司〔2000〕79号”文:《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教育技术培训”是“新世纪教改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教司指出培训的主要任务是:(1)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2)基本技能: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交流、处理与应用教学信息的能力。(3)思想观念:具有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并具有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能力。(4)综合应用: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将教育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能力。
三、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必须具有如下五个特征
(一)教师学得会的信息技术
许多教师培训活动在设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时,不切合教师的实际,选择了一些教师难以掌握的内容,试图将教师培养成多媒体开发人员,甚至程序员。这些培训内容对于缺乏程序设计基础的一线教师而言,往往是难以学得会的,因而注定是要失败的。比如,在以往的培训中,Authorware、Director占据了一定的篇幅,学到其中函数和变量部分,如果没有编(下转第48页)(上接第35页)程基础的教师便难以掌握,而没有函数和变量的Authorware 与Director,与演示文稿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教师掌握得了的信息技术才是受教师欢迎的。
转贴于
(二)教师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应用软件升级速度更快。一些暂时不用的或者用不上的,教师就可以不学,也不应当作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因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是为了改善教学,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脱离教师实际应用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师是喜欢不起来的。只有那些能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高度统一起来的信息技术,那些老师们学得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技术,才是真正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技术,才是教师喜爱的信息技术。例如:教师培训应该使教师掌握信息检索技术——Google与Baidu、掌握表达展示技术——PowerPoint等。
(三)能减轻教师日常工作负担的信息技术
学校和教师之所以需要信息技术,是因为这些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并且比传统方法更简捷更高效。许多教师培训为教师所设计的信息技术内容,由于脱离信息化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感受不到其实际效用,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劳动量和难度。只有简单易用、符合教学需要、能够减轻教师劳动量和日常工作负担的信息技术,才可能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四)能提升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信息技术
教师劳动的特色就是基于信息的、以育人为目的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作为一种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技术,信息技术必须在降低教师重复性劳动的同时,能够具有提升教师劳动创造性的功能。
(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技术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单就某一项技术进行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仍然停留在较低层次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当这些有限的技能被教师消费完之后,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面前,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又回到需要重新接受再培训的境地。为此,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应着重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尤其是注重网络时代教师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特别是那些能够提升教师学习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技术,应当作为培训的重点和核心。
四、结语
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化社会,“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技术不是万能的;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它涉及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评价等诸多方面。对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技术要求,自然应当是建立在教师掌握了最基本的计算机基础和网络应用入门之上。它们符合教师学得会、教师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能减轻教师的负担、能提升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五个教师必备信息技术的特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周玉霞,等.关于高校信息化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技术,2002,(4).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革命;信息素养;现代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41-02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modern cultur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PF Faculty of Scienc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hanxi Xi’an 710086;China)
Abstract:Current world is undergoing a revolutionary change.Is the global expansion of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In an unprecedented manner in the direction of social change plays a decisive role,The results l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the world.The face of the need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Information literacy is college students “learn how to learn”and“lifelong learning” essential qualities.
Key words:IT revolution;Information Literacy;Modern teaching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已逐渐成为时代的代名词。在信息社会中,每天都有无法估量信息产生,面对这么海量的信息,这就需要人的一种基本的素养,这就是信息素养。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是一种最基本的素养,高校的学生应该具备这样的素养,否则会在这个信息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从而会被淘汰。
一、信息素养的内容和特征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正式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信息素养的定义就不断地扩展和演变。1992年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式,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面对信息的修养。
二、信息素养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地位
信息素养是新时代基础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天,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新经济形态已经崭露头角,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的飞速发展,与“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成为共识。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的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普通高校学生就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素养与读、写、算等能力一起构成了新时代高校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学力。
把信息素养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教育的现代特征,也是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对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也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开拓出充足的空间。因此,现行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上,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高校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实际上是在学科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渗透进行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准确地反映了新时期信息变革的要求,把握变革中信息化教育的关键环节,从而找到了推进信息化教育的突破口。
在知识与信息的现代,知识信息生成、应用和陈旧的周期在以加速度的态势急剧缩短,高等院校教学要想在服务于社会的跨跃性发展、可持续发展中求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调整院校课程的内容,剔除业已陈旧的、烦琐艰深的内容,增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及与现时代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应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结构的基本支撑点有机地融合到各门学科中,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教育的现代化和课程的自身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信息素养的培育,并将之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三、培育和发展普通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探讨
课程是把教育理想转化为教育现实的纽带,它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普通高等院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要想实现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迅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的编制应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育融入有机联系着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师生对信息的需求,使师生在感受信息、经历信息、发展信息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智慧的提升。另外,还应鼓励学生投入到媒体取向的社会中,让学生去揭开信息、媒体的内在功能和运行机制等,让学生学会应用已有的信息和媒体,构建新信息,从被动的媒体消费者转为主动的设计者和策划者。随着高等院校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信息化的逐步实现,今后的教学将会受到丰富多样的媒体与人力的支持,教与学的方式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因此,师生必须加强自主、自觉运用信息的意识,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英]德斯蒙德·基更.远程教育理论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2]张玉民.新课程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丛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张静波,等.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