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教育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教育的性质

篇1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来自于学校,但是它的作用不单独存在于学校,而且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欠缺实践,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属性的缺失。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属性,是其具体的体现之一,因此,要进一步研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重要作用,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作用于社会。尤其在全球化全面发展、社会多样化的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而要从多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增强教育效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齐头并进,这就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进行综合探究,理清思路,把握内涵,为推进实践提供参考方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以党和国家基本政策思想为中心,开展的具有政治属性的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则体现在社会上进行的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所以,社会性要以人作为主体,尽管这项活动具有明显的阶级性。通过教育各个环节,社会性融入其中,得以具体显现,这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思维、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的相互关系等方面[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制定保证政治性的同时要从社会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做出正确的教育定位,形成严密的社会思维,这样才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实践性。社会性是教育决策的重要指标,在宏观思维上要做出必要的体现。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其多种因素共同组合及系统化的特征不会发生改变,社会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重要因素,贯穿在教育的多个方面。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内涵丰富的重要原因。同时,时代的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研究如何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促进社会精神风貌的发展进步[3]。从多个角度综合着社会资源,协调着社会关系,即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与党政工团联合育人的关系,离开了对其的分析,就难以真正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实质。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社会活动,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这也很好体现出了社会性的特征,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加以显现出来,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社会系统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4]。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存在于社会系统中,由多种要素组成,因而其本身又形成了自身的体系。社会系统与思想体系相互融合渗透,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基本内涵的拓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理论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特点和活动形式决定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对人具有教化作用,能够强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5]。尽管社会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其作为一个参考维度,能够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以及实践性,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进相关理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理论原则要从个人与社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融合两者关系,做到区别统一,达到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协调,突出社会效应。个人属于社会的一分子,离不开社会,社会的运行包含每一份子的力量,两者价值的体现要在关系平衡的基础上加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原则遵循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遵循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的统一。人具有社会属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了一致性,因此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同时也作用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运作的原动力,对社会一切活动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教化人,引导人的思想,进而丰富社会实践,达到社会有序地、有计划地安排组织,朝现代化的方向深刻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的变革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双向的运动,使这个循环过程联系密切,彼此作用与制约,加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进程。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价值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属性,个人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贡献[6]。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两者价值实现的统一性,社会性正是由于实践主体具备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得以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要在教育环节中开拓个人思维,塑造正确的人生追求,坚定正确的社会信仰,进而实现正确的价值取向,宣扬爱国、爱党等政治内涵的同时,发扬了社会性的自觉意识,规范行为,形成社会良性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是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统一,通过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能够帮助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以提高对其的了解,分析与社会的具体影响关系,从而改进内容,提高针对性,有利于教育质量与效果的强化[7]。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挖掘能够丰富社会学的内容,对其体系提供实践支持,以强化理论的系统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系统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学的重要课题。此外,相关方面开始普遍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何提高教育的效果,提高人们的实际接受水平,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反映了社会的具体状况,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它能从社会各种关系的角度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解读,是验证教育实效性的一个指标。所以,在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是否合理、进度是否有效等方面,社会性充当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够引导教育工作的改进,指明寻找新方法、新策略的方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实现方式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首先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其进行正确的把握,了解它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从而改变观念,提高重视,再借此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实现[8]。通过对社会性与教育性两者的比较,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社会性的构成,习惯其思维逻辑,从掌握只是和提高实际活动两方面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自觉,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通过多渠道的联系,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套路,深化社会性的实践机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制定具体的策略方针,配合党的政策,不断革新措施,将教育从学校搬出来,延伸到社会,形成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深化理论基础建设,围绕政治学习进行动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参与,与社会背景相结合,开拓新思维。

加强社会性参与的同时,要加入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容,以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对社会客观现实的适应,采取措施丰富内容,丰富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教育的质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研究,使其形成范式,在整个教育环节中加以运行,以拓展社会性研究的内容,丰富理论的成果,加快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理论体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也要通过理论的指导,因此,社会性研究范式的建立是必然的过程。

另外,要加强对新形势的分析,对国家政策、实际问题进行综合考虑,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运行机制,完善管理条例,健全法律,做到科学、规范管理,这样,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正常实施,提高参与度,进而实现社会性。要落实各方责任,形成协调机制,发挥党的示范作用,加强教育活动的反馈能力,便于实效性的检测。通过制度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参与度的增长,思想政治内涵的扩大,管理的进一步规范等,能够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促进了社会性的进一步强化,促进其价值的呈现。

篇2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知行统一;教学原则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以学生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实践性要求“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这是课标对本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论述。强调知与行的统一观,它是保障课程所追求的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空谈、不是教师的照本宣科的讲授,而是建立在学习、感悟、践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遵守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

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贯穿于品德程的始终,特别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更体现了这一原则。教材中“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评一评”、“做一做”体现了由知到行的统一。课标的“了解”、“理解”、“应用”、“经历”、“认同”、“领悟”同样体现了由知到行的统一。在教学中如何知与行的统一的教学?就是加强行为教育、行为养成教育、行为评价。并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具有想动脑、想思考、想提问、想说话的情感取向和强烈欲望,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1.设置问题情境。教师要巧设问题,做到问题紧扣主题指向清晰,具有学习价值和创新性;要少而精、避免琐碎和表面化,增加思维空间和思维含量,杜绝像“是不是”“能不能”等耗时无效的问题。要营造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之中,在创新思维、体验思维快乐的过程中学习,主动寻求解决方法,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合。如:巧用教材留白;适度点拨,“你的理解很深刻,能不能结合生活实际举一个这样的例子?”“是什么力量让这位残疾人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绩?背后又有怎样的感人故事呢?”2.创设表演情境。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故事、游戏、小品、角色表演等形式再现于课堂,在活动中学生与小伙伴密切合作,碰撞思维、交流语言,加深体验,增强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力。3.创设影音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渲染课堂气氛,再现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活动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引感共鸣,打开思维的闸门,从而有话想说、有话可说。4.提供现实情境。教师可以直接从生活中截取情境,就学生中所发生的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进行情境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5.创设实践情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也就是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品德课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忽略实践的指导和养成。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合理可行的实践情境,融入社会对话,将品德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落实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行为教育

有人把师父领进门(致知),修行在个人(践行),错误理解为致知是教师的事,践行是学生自己的事,这就在教学上人为地把知与行分开了。而从课标的了解:“要求学生说出或者写出实例或对象的特征或行为要求”、理解:“就是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或整理,形成对所学内容的初步认识”、应用:“初步分析所学内容的因果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经历:“通过特定的教学活动主动认识和验证是非获得一些经验”、认同:“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等。”领悟:“具有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了解”、“理解”、“应用”是致知,“经历”、“认同”、“领悟”是践行。课标对教学的要求不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而是修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个人修行。知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教育本来是相互联系的,知识教育要渗透品德教育,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在要有意识地进行为教育,对所获得的认知去身体力行,使他们处于敢尝试、敢创新、跃跃欲式的精神状态。

三、行为养成

学生要形成行为意识由此而产生由知到行的转换,需要一些环节或契机,这就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以及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行转化,即意识转化为行动。同时加强学生的行为训练,训练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些事例,学生身边的实例。教师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行为目标,并为学生实现这一目标训练给予指导,逐步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品德教学应该由枯燥的说教灌输向生动的活动体验转变。教师要根据主题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景,适当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感官齐动,激发其学习情趣,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体验和经验。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一角钱小店”的情景让学生参与购物,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他们把自己在生活中学到的购物本领全拿了出来,有的对商品精挑细选,有的还讨价还价,在实践活动中展现了自己的综合能力。然后,我用一句话:你选择的商品能不能吃?不露痕迹地引入正题,开始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挑选商品。在研究合格商品应包含哪些信息这个环节时,我先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商品,获取信息,然后,采取小组合作方式研究,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购物的经验,确定什么样的商品才是合格产品。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枯燥的说教,学生在有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会了购物,学会了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四、行为评价

篇3

关键词:社会转型;思政教育;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117-01

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加速转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社会道德观和文化价值观空前嬗变,市场和功利观念强力渗透社会生活各个角落,思政教育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日渐式微。从形式上看,传统思政教育以文本教育为主导范式,¨;现僵化和异化现象;从内容上看,传统思政教育以理想化素材为主体,出现虚伪化倾向;从功能上看,传统思政教育以人的规范为主旨,逐渐开始制约人的发展。因此,在社会急剧变革和社会转型条件下,要克服传统思政教育的上述问题,必须探讨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转型。

一、思政教育的工具化向人本化价值诉求的转向

工具理性是以计算和预测思维为基础改造和控制自然以满足自身需要所形成的基本理念,随着物质世界的丰富,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主见呈现物化态势。在此背景下,思政教育背离了生活化的要求。一方面,思政教育片面强调社会政治价值,忽视育人功能的发挥,思政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在传统思政教育的文本内,思政教育多从社会需要和国家本位出发,人的自身价值和人格的培育有所缺位,把思政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思政教育的功能开始异化。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凭借科技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思政教育既不能满足计划条件下思政教育的政治功能,又不能满足人自身的发展需求。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思政教育意识形态功能逐渐弱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思政教育更加关注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工具性,赚钱的知识技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于是,思政教育的内容表现为知识化,越来越远离生活化的场景,知识性德育代替了生活性德育,最终背离人精神自身发展的要求,与人的生活实践越来越脱节。

当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变,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人身依附逐渐解放,人格独立意识逐渐培育。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逐渐要实现从工具理性向人本化的转换。思政教育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的责任,创造条件,在多元化和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下,“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开展全面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只用对思政教育功能取向的认识发生转变,思政教育的模式、形式、内容和目标才真正符合思政教育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

二、思政教育的规范化向发展化路径演变

在任何社会条件下,思政教育都是一种反映社会客观需要的教育活动,要求具有规范人的属性和特征。思政教育的规范性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信念,进而规范人的行为。在形式上,表现为根据某一政党的立场、信念和方针,灌输和传授给受教育者,最终达到统一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目的。传统思政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从国家和政党本位出发,以控制、改造和利用为抓手,是通过对人的控制和改造以培养符合特定阶级和政党所要求的人。

包括思政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育人,使人生活更美好。传统的思政教育多从理论出发、从规范出发,代替本真的现实生活,最终消解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财富快速增加,当社会从物质匮乏时代向过剩转变时,人们的生存压力减少,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和精神生活。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思政教育从规范化向发展化发展演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加速转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社会道德观和文化价值观空前嬗变,市场和功利观念强力渗透社会生活各个角落,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与转型势必带来强烈的精神冲击,人们常常很难或无法用既定的主流价值取向予以合理的解释与妥善的处理。特别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客观需要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完善。因此,思政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

三、思政教育价值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篇4

一、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是实现课堂有效性的基础,试想,如果教师对于教材中的具体知识都不甚了解,那么进一步深入的讲解和教学活动,将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任何的实效性。“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活动也是利用“教材”来教,而非“教教材”。因此,教师必须对历史与社会科目的教材有一个深入、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在宏观上理清各个内容在整个教材内容编排上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在微观上,注重每一个细节的推敲。即便是课本上的一句警示语、一幅插图等,都要深入研究其中蕴含的启示。只有钻研得越深,应用的时候才会更加得心应手。最后,要灵活的设计教学策略,既要预设教学内容和流程,又要为预设留白,根据学生的实际反映,进行教学方式的适当调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关注学生,了解学生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除了深入钻研教材之外,还应关注学生,解读学生。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接受这么简单,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他们原本生活的经验、知识的背景、基础等等都是影响他们知识构建的重要因素,再加上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在新知识的学习之前,他们很多人都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实践积累,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渠道,把握和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让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是有收获和提高。

篇5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社会性

大学教育是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要求其在培养学生专业才能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其他发展(如德、体等方面),即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而创新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生命力,是大学的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大学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大多局限于课堂情景的自我创新,而忽视了创新的社会意义,即,没有将创新与实际应用、技术前沿等结合起来,缺乏社会性科学研究创新活动的锻炼,必将导致大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对创新能力与创造精神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可以通过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课外时间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指标、培养大学生科研梯队、实施科研量化奖励机制等这些方法来提高大学生内在的社会性科研创新机制和素养,以期满足学生后期的职业需求。

一 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

大学教育不仅要提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由教育部和全国学联组织实施的“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计划”早已明确指出,可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促使其在身心发展、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科学技术创新创业、思想品质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然而,要确保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全面良好有序地进行,必须要求高校老师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确定创新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并将其全面贯彻应用到大学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拥有健康体魄、坚强内心、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确立科学全面的素质教育观,构建科学健康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二 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

大学教育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地方,其实施的素质教育追求的创造性应该是学生的自我课堂创造性和社会应用创造性的衔接和过渡。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基础理论和一般性实验操作,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创新。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性创新的培养,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创新理念,逐步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首先在理论教学环节,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指出其和现有技术之间的关联性、未来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充分调动其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理念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课,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力,让学生亲身体验科研创新活动,在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从最初的模仿行为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创新活动,为日后从事相关创新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课外时间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大学生不仅具有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智力基础,而且具有从事创新性活动的基本能力,因此大学教育在要求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活动的外延扩展。首先,针对各个学科专业的特点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知识、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创新活动。其次,可借助外部媒介如科技文艺活动等途径来宣传科学研究创新的重要性,调动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研究活动积极性,使学生能逐步从看科研发展到爱科研的程度。最后,针对学生参与课题存在的问题,重视老师的指导作用,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完善大学生内在的基本科研能力结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 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指标

众所周知,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公正合理、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认证体系和评价机制。其中,素质拓展认证体系是实现计划目标所必需的条件,而素质拓评价机制是确立学生素质的社会认可性。基于创新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通过建立专门的认证委员会,科学合理地全面设置大学生素质认证指标,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内容,确立创新在大学生素质认证中的重要地位,达到有效保证认证内容的合理性和认证结果的实效性的目的,建立良好的社会认同机制,为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奠定基础。

五 培养大学生科研梯队

在大学里,科研活动是培养和发挥学生创新潜能必不可少的途径。众所周知,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基础理论和一般性实验操作,因此学生要独立从事科研创新活动,难度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实施导师辅导制,组建以高年级为主,低年级为辅的学生科研梯队,搭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选定一些具有较大潜力且难度适中的课题进行研究,当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实践创新中遇到问题时,老师从旁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另外,在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时可以实施小组内互助、小组间竞争的激励机制,形成和谐有序的科研氛围,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完善其基本科研能力结构,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研究创新的能力,为日后从事相关行业进行创新性工作奠定基础。

六 实施科研量化奖励机制

篇6

论文摘要:教师的隐性知识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一种难以共享和传播的知识,是教师进行知识管理的难点。本文通过分析教师隐性知识的特点,探讨了利用社会性软件通过交流、协作、在做中学的方式进行隐性知识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知识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或个人的知识分享和转化,提升组织和个人的核心竟争力。对于显性知识的管理可以通过信息编码,对其进行输人、分类、标准化等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使其便于公开、共享和交流,进而实现有序化、系统化的管理。而对于隐性知识,这种不易于言说或无法言说的知识很难通过直接编码的方式进行管理。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隐性知识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知识管理的难点。那么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对教师隐性知识进行管理呢?本文就利用社会性软件对教师的隐性知识管理做一些探讨。

一、教师隐性知识的特征

教师的隐性知识也可以称为“无形”知识。它是一种潜意识的知识,难以用语言表达,隐含于行动和过程中。隐性知识具有浓重的个人色彩,与个性、经验和所处的环境交织在一起,是蕴含于教师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经验性的知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侧面说明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难以规范化的隐性知识。教师隐性知识的特征包括:

1.个体性。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时期将所接受的教育理论纳人到自己教学实践中,以重构的方式进人个人知识。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知识在不同的教师身上有不同的表达和运用方式,其内在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具有个体的特征。

2.实践性。教师的教学知识是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面对各种事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正是这些“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使得教师的知识得到了发展。

3.缄默性。教师的知识来源于实践活动,有具体的实践背景。教师很难清晰地意识到它的存在,并把它通过语言表述出来,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支配着教师的行动。

4.情境性。教育教学情景是由一定的时间、空间、人物、氛围、教材、目标等因素构成,是教师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得以发挥和发展的场所。在这种场所中,教师由实际问题引发的思考和即时性的灵感都是与特定的情景相联系的。

二、社会性软件界定

社会性软件是对近几年互联网上新出现的一些网络服务形式软件的称谓。它是利用网络系统突显个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帮助人们建立社会网络和自由组织群体,在使用过程中自下而上地促进集体协作、促进用户与信息组合在一起以网络形式服务的软件。社会性软件的核心内涵是互联网应用模式开始从“人机对话”模式逐渐转变为“人与人对话”模式。传统个人软件主要是完成文档处理或者信息处理,而社会软件的功能主要是为网络中的人与人之间进行对话提供服务。

B1og,Wiki、社会性标签和社会性网络服务是最广为人知的四类社会性软件。在开放共享、同创共用的观念推动下,通过大量软件项目的支持,这四类社会性软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大多数社会性软件的技术在Blog中有所体现,而Niki和社会性标签、社会性网络服务又分别贡献了其独特的设计思想。这四类系统可以看作是所有社会性软件创新的源头。下面,我们分别就如何利用社会性软件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管理进行分析。

三、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教师隐性知识的管理

对于隐性知识的获得,知识管理专家波兰尼强调“经验”和“实践”途径,特别是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和“实践”途径。日本知识管理专家提出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来共享和传播。教师的隐性知识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如果需要与人共享,就需要在交流、协作和做中学的过程中进行。社会性软件所提供的协作和社会关系管理功能正好为此提供了网络化的平台,是教师进行隐性知识管理的最好工具。

1. Blog。从表面上看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是基于网络的一个简单的内容管理系统。在外观上它添加了日历、友情链接和评论等个性化插件。同时,因为它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表达的特点使它在互联网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用Blog作为个人学习、反思的工具,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教师在教学、学习、管理、师生关系处理中常常会有很多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反思。然而,这些知识很难用“科学化”、“规范化”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师个人也认为这些知识只是个人的一些想法,难登大雅之堂,使得教师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想法、教训隐藏在了自己的内心深处,成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利用Blog,通过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叙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实质是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教师所叙述的知识与背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阅读者很容易理解和借鉴。隐性知识就会在这叙述和阅读中流动起来。

运用Blog的超链接功能进行知识互联,促进知识的获取、优化。Blog的重要特征就是对信息的提取过滤,使得信息可以转换成有用的知识。Blog所提取的信息到底有没有价值,价值在什么地方,阅读者对于Blog中的资料和思想有什么样的观点,都可以通过Blog提供对信息的开放性评价方式加以表述。在传递和评价的过程中促进了知识的优化。

运用Blog进行人际互联。人际网络是获得最直接、最深人知识的重要来源。通过人际圈子可以获得书本上和其他渠道中不能获得的知识,人际交流是获得隐性知识的最佳途径。教师在校内外的人际圈子越广,交往人员的素质越高,学到的知识就越多。在网络上Blog和个人结合就构成了一个有个性化的节点。通过Blog的链接服务,把不同人的Blog链接起来,也就是把各种人联结起来,形成人际网络。通过Blog链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知识的网络,从社会的角度说就构成了人际互联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人际资源。

2.社会化书签共享。社会化书签服务是一种超链接的收藏和分享的社会性软件。因为收藏的超链接可以被很多人在网络上共享,因此也称为网络书签。最早的社会性书签系统是美味书签。用户可以用它来收集、分类、聚合感兴趣的网络信息。同时也能方便地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收藏,并从其他用户收藏中进行信息采集。网络书签不同于浏览器收藏夹的地方在于,用户可以浏览别人收藏夹的内容、寻找兴趣相同的人、关注他们阅读的东西、分享别人的阅读体验、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等。个人使用的自由书签一旦社会化,就会成为社会化书签。

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化书签跟他人分享资源。每个人在网络上学习时,都收集了大量的资源,通过共享书签的形式于与人共享。大量的课程专家或优秀教师的共享书签加入到自己的网络书签中,可拓展自己的视野,避免网络上的盲目搜索。

利用社会化书签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在做中学。通过将别人的网络书签加入到自己的书签中,了解优秀教师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这样就可以观察他们的网络行为,跟随他们进行学习,在做中学到很多自己所欠缺的知识或忽略的信息。

3.协作工具Wildo Blog作为教师个人反思和学习的知识管理工具,能够很好地将隐性知识向显性转化。然而,虽然网络可以将B吨,BBS中海量存储的内容积累下来,但内容之间很难修改与关联。最后只好通过搜索,将一大堆结果杂乱地提交给用户,让用户自己去筛选。利用Wiki建立的知识库不仅有序、关联,而且能随时更新、修改、完善,非常适合构建知识库。

wiki是一种超文本系统,它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iki的作者自然地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能为该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wiki系统在一个社群内共创、共用某领域的知识。

Blog可以用来建立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组成的社区。而wiki在这个基础上更向前迈了一步,可以构建共识。wiki都有“编辑”的链接,允许访问者对页面做出修改。在Blog中允许读者发表针对性的评论来提供反馈信息,但是除了编辑自己发表的内容,不能修改其他任何东西。而wiki中任何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做出修改,甚至擦掉一些东西。在这样一个可以共享的空间中,那些深藏在内心深处不宜表达的隐性知识在协作和共创的交流中能显现出来,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

4.建立社会化关系网。在日本著名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教授(Nonaka,1991)的知识转化模式中,知识的社会化和共享过程是指直接从别人那里获取隐性知识,进而创造出隐性知识。获取这些隐性知识传统的办法就是通过学徒制的方式,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完成的。然而学徒制却受到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无法快速和高效地传播。因此对于个体来说,如果能够通过网络,直接从拥有者那里获取知识就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了。在现实的杜会结构中.每个人只能了解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部社会关系,而不能了解朋友的全部社会关系。然而,朋友的朋友所掌握的信息也许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因此,利用社会性网络服务中自由组织的网络社群是促进知识社会化的有效方式。

篇7

从人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学时代是特殊时期,是人从单纯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整个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思维和政治能力,极有可能对之后的社会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政治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普通中等教育的政治社会化有其特殊性,鉴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障碍的探索显得尤其迫切与重要。

一、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和挑战

总体上看,我国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表现出政治活动参与积极性增强、政治情感和政治思维成熟发展等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中学的政治社会化已经完善和顺利,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障碍因素。

1.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内容与实际对接不太强。

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与实际对接不太强,根源在于中学的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缺陷。目前,我国中学的政治社会化教育主要是基本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教育。它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为教育内容,辅之以中国近代的革命史历程教育。毋庸置疑,这一系列理论教育对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政治信仰是十分重要的,但这种教育与实际对接不太强,导致中学生学习后只基本了解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怎样”,而不清楚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实际是怎样”。其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中学生既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却又对主流价值观不甚了解,积极参与现实中的政治活动,却又没有把握社会中惯用的政治行为规范。

2.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矛盾性特征。

中学时代是人生从幼稚向成熟转变的过渡期。中学生开始具备独立意识,渴望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心智上较不成熟,感情上容易冲动偏激,固有模式的教育容易对他产生反向作用。而此段时间所形成的政治自我意识和情感,对之后的社会生活又有着重要影响。为此,采用得当的政治教育方法,因材施教非常重要。

当下,不少中学生对国内外出现的一系列重大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十分关切,是网上论坛和各种签名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有些甚至是主导者。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并未成熟,其政治行为也不成熟,政治思维辨析能力差,很少能够运用理性思维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深刻分析,这造成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分析容易出现偏执、独断、甚至走极端。

3.新媒体时代中学生政治社会化面临新的挑战。

马克思说过:新技术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由此观之,新技术对中学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影响也十分巨大。近年来,新兴的第四媒体――网络――给统筹中学生政治社会化提出了一个难题。新媒体时代中的传播主体多样化,打破了传统定向课程或传统媒体对主流文化的把握权,各种多元化思维造就了网络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相互攻击和对峙。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新传媒势不可挡。如何定位普通中等教育民主政治价值目标,如何应对西方强权政治的侵袭,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利益分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整合效应,统一到中学的政治教育之内,值得我们深思。

二、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途径选择

针对以上问题,以及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障碍,我们认为,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途径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明确目的,分阶段指导教学。

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明确地宣传社会主义的主流政治文化,系统地讲授政治理论知识,清楚地进行舆论导向和人生观教育。分不同阶段教授不同内容,初期学习社会行为规范、民族格言、口号和象征,培养最基础的爱国情操;中期则有意识地培养其成为在政治上可信赖的公民,使中学生熟知政治过程、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理解民主、渴望民主、能用民主方式处事。后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知识、开阔眼界,开设一系列的开放性政治理论课程,实现多元化的民主政治和自由的政治思想。

2.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与政治活动实践相结合。

政治理论是从人类一般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共性规律,而现实的实践又是正在进行的、各式各样的,这样导致了不断变化的实际状况与不变的理论相脱节。为应对这一现实,我们可以多创造机会,让个人参与相对基础的民主活动,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了解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了解人大代表的选举、、质询等具体活动;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班干部及学生会干部,等等。

3.主流渠道和非主流渠道结合,营造校园政治文化。

校园文化是中学根据国家社会需要精心组织设计起来的,具有相对的系统性和持久性特点。塑造中学生理想人格的阳光空气和土壤,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精神情操、价值观念、性格心理、学业基础、健康体魄的全面培养。从校园的校歌、建筑布局、各种标志符号等静态的文化渗透,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教育内容无所不在。

篇8

笔者认为,农村社区化在我的国东部农村和中西部农村有不同的定义:在东部农村,农村社区化更多地选择“合村并居”、“退(旧)宅还耕”,并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他们享受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而在中西部农村的社区化则与东部农村不同,因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西部农村的村民还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虽然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但在城市落户的人口规模还不大,留守在村庄中的人员以“993861”部队为主,因此,中西部农村的社区建设进程是“村治”去行政化的过程;是农村多元合法自治组织如经济合作组织、环境保护组织、各种文体爱好组织等生长、成熟的过程;是农村内部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研究重点从财政学、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农村财迁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揭示出农村财政演进的历史逻辑,为农村财政的历史变迁提供-种理论解释,探讨了现行公共财政体制下,我国基层政权面临的问题以及探讨相应对策。

.......

2财政社会学视角下新农村治理转型的研究范围界定

2. 1财政社会学的源起及内涵

在葛德雪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劳动阶层的服务在其分析模型中占有重要位置,被用来解释为什么一战能持续那么长的时间,主要因为巨大的战争成本通过税收转嫁给公众负担。葛德雪从利益集团角度分析资本拥有者不会主动地要求停止战争,也不会为战争“买单”,而是通过战争获得更牢靠的债务偿还承诺;但是当对公众的债权人向国家股利索要本金和红利时,劳动者阶级则将为整个帐单“埋单”。因此,当实际资本、人力和原材料被用尽或被毁损,而有形的帐单则继续有索赔权,债权人通过国家操纵他们的利益,从而继续施行他们的政治影响力。②针对财政制度和资本主义危机,葛德雪的解决办法是工人阶级通过创造一个财富国家(国家资本主义)来资产阶级,使国家取得财产用于经济目的,并使“剩余价值”按照社会利益进行分配。

2.2农村治理转型的变迁及内生动力探析

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家,政府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因此,行政体制改革也就成为历次政治改革的重点。在本文研究的背景主要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乡(镇)、村政权对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给农民增加了负担,成为“麻烦的制造者”,乡(镇)村政权失去威信;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政权逐渐“悬浮”②于乡村社会,乡村社会处于“原子化”状态,不但乡镇人员膨胀依旧,而且社会力量难以动员到集体公共事务处理中来。本文研究的新农村治理的“理想目标”是建立乡村多中心社会治理秩序和法治权威;政府信息是透明;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对其行为负责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公民参与的制度性渠道公开、透明、顺畅;公民积极、主动、有序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来;并且公民社会之间以及公民社会和政府之间是相互信任,公共事务的处理是高效的。

3税收民主化:新农村治理转型的经济基础.......67

3.1税收民主化的内涵及现状.......67

4财政透明:新农村治理转型的制度保障........85

4.1财政透明足实现新农村善治的制度保障..........85

5公民精神:新农村治理转型的社会基础........103

6新农村治理转型案例的财政社会学视角分析

6.1 X县S镇的行政整体构架

众所周知,在乡镇,税收任务由上级政府根据根据现行税收政策、法规和乡镇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对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内税收收入的预计。税收任务的完成情况是上级政府考核乡镇的重点指标之一,也成为乡镇领导晋升与否的重点依据,因此,乡镇在完成税收任务时“各显神通”。有的乡镇采取“征过头税”、“返点引税”等方式完成税收任务。“征过头税”严重影响了乡镇“经济肌体”;而“返点引税”的方式,容易滋生腐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当然,有的乡镇则釆取主动与税务部门协商,根据乡镇境内的工业、农业发展情况,对乡镇内的税源进行新一轮评估,争取减少税收任务,宁可做到超额完成任务。当然,农业税免除后,

招商引资成为县和乡镇创造税源的重要手段,因此,创造环境招商引资成为乡镇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见,农业税免除后,农业税时期的税收任务指派方式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乡镇职能转型. 6.2 “五归法”行政改革解读

首先,村帐乡代管。2005年,按照县规定,S镇全面摸清了村级财务的“家底”。其中,村级债权来看,主要有:所属单位欠款30. 752万、外单位欠款51. 413万、个人欠款14. 282万、其他应收未收款939. 893万、周转金放款32. 756万、其他14. 066万;村级债务种类向金融组织借款99. 686万、向单位借款581. 071万、向个人借款170. 712万、向拖欠工资194. 5万、其他欠款88. 246万。2010年,S镇对50个村实行全面的“双代管”,而且对村实施极为严格的考核:全镇50个村分四类,对一类村的村干部工资全部发放,而四类村则减半发放。其次,镇级财务审批权上收。乡镇在实行乡(镇)财县管的同时,严格执行一支笔屯批,镇长为镇财政及站办所的财务审批负责人,各站办所由部门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复核。管区总支书记为管区财务核人。镇长财务批限额为2000元。

..........

篇9

关键词:循环型社会;低碳经济;物质流动指标;努力指数。

构建循环型社会的理念已经深深的根植于日本个人、企业和社团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之中。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也曾面临经济高速增长,生态快速恶化的问题。基于规模生产和大量消费的日本传统社会,每年产生4.7亿吨废弃物,碳生产排放和消费排放居高不下,城市为大量的废弃物所包围,最终使得环境保护成为空谈,生态退化和气候变化为日本社会发展敲响警钟。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从1967年的《公害对策基本法》、1972年的《自然环境保全法》、1993年的《环境基本法》到2000年的《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法》,实现了从公害对策管理向环境负荷管理的转变。《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法》在日本构建循环型社会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除基本法之外还有两部综合性的法律《废弃物处理法》、《再生资源促进法》以及《容器包装品的分类回收及再商品化促进法》、《特定家用电器的再商品化促进法》、《建筑废材再资源化法》等单项法。在基本法基础上,日本政府先后提出构建循环型社会第一和第二基本计划,明确发展循环型社会操作目标和政策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凝聚了社会共识,并取得一定效果。为了推动循环型社会建立,第一基本计划中提出了物质流动指标(MaterialFlow Indicators)和努力指数(Effort Indices),并基于指标、指数的监测结果确定了具体实施目标。第二基本计划考虑了资源减少、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以及社会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吸取了国际组织、产业界的意见,以2015年为目标期,增加了部分反映环境和气候变化新要求的指标,致力于构建物质循环型社会(Sound Material-Cycle Society)、低碳社会(Low Carbon Society),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Societyin Harmony with Nature)。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城镇化速度保持了较高水平。“十一五”期间年均GDP增长率达到10.5%,1978-2000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约1.1857%,即每年城镇约增加1574.6万人。2008年底,中国城镇化率水平已达到45.7%。按照2000年以来的速度,采用线性趋势外推法,2029年中国城镇化率会达到70%,在这一过程中,城镇人口将增加3.3亿人。由于城乡资源能源消耗存在差异,仅城镇化一项,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按照2008年数据计算,每年1574.6万人进入城市,全社会生活能耗会增加247.8万tce,全社会生活用水量增加约6.49亿立方米。在CO2排放量方面,按照世界能源署(IEA)测算,1990到2007年,中国CO2排放量增加了170.6%,2007年CO2排放量60.7亿吨,约占全球CO2排放量的21%,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我国城镇生活垃圾高达1.47亿吨,由于人多地少,全国范围很多地方出现了垃圾围城现象,各种社会矛盾也相伴而生。一些地方对循环经济实施方法的理解有偏差,焚烧没有经过正确分类的垃圾,对环境造成损害,引发社会公共事件。

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述日本构建循环型社会的特色指标和实施目标,并与中国相关指标、目标进行对比。对于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各地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现从循环经济向循环型社会的整体跨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指标分析。

日本《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法》将循环型社会定义为:通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费、防止或减少废物产生,促进产品适当的循环利用,妥善处理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最大程度减少环境负荷的社会。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一方面要防止原材料成为废弃物,即要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另一方面要减少产品向废弃物的转化,主要通过尽可能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来实现。循环利用包括再使用(reuse),再生利用(reclamation)和热回收(heat recovery)。该基本法明确要求从技术和经济性综合权衡决定可循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处置,并要求政府制定《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计划》,采取整体和系统性的政策、措施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形成。

在日本《循环型社会推进第二基本计划》中,为了推动循环型社会形成,依据基本法中关于循环型社会的基本原则,分别设计了物质流动指标和努力指数,并明确了具体的实施目标。

(一)物质流动指标及目标。

与第一基本计划相同,第二基本计划采用资源生产率、循环利用率、最终处理量三个指标分别反映社会实物流动的三个方面,根据日本经济结构变化和环境变化,补充了金属矿物生产率、和CO2减排两个指标,规定了2015年这五个指标的目标值,这些指标值均可以通过构建全社会物流图计算获得。

1、资源的生产率=GDP/自然资源输入。近年来,整体来说,日本资源生产率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新的问题,随着高技术产品为代表的新应用的需求增长,岩土资源输入显著下降了,原油和金属资源的输入量有所增加,由于这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约束,导致工业废弃物数量上升。在第二计划中,设定2015目标值达到42万日元/吨,达到1990年的两倍。

2、循环利用率=循环利用量/(循环利用量+资源输入量)。日本2015年目标为14%~15%,比1990年的8%提高约80%。

3、废弃物最终处理量。2004年就日本全国而言,最终处理场工业废弃物的剩余处理容量仅能维持7.7年,在大城市区仅剩下3.4年。因而,废弃物处理量成为一项关键指标,第二计划设定2015年目标为0.23亿吨,比1990年的1.1亿吨下降了80%。

4、金属矿物资源的资源生产率。即在自然资源输入中除去非金属矿物计算出的资源生产率。

设定的目标为77万日元/吨,比2000年的59万日元增加了30%。

5、CO2减排目标。用以测度循环型社会和低碳社会整合发展的实现情况。废弃物和化石燃料的温室气体减排,可以通过废弃物转换为原料燃料,废弃物发电实现。2010年在废弃物方面,预计实现二氧化碳减排780万吨。

除上述指标以外,第二基本计划其他指标未设定实施目标,仅用于监测变化,识别所需要采取的行动。

 

 

 

 

(二)努力指数及目标。

构建循环型社会不仅仅需要科技、制度和策略的更新,更重要的是生产、消费观念的转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努力指数同样分为两大类,一是用于设定实施目标的部分,二是用于监测变化情况的指数。前者测度包括减少废弃物数量、思想和行动改变、促进循环企业发展、实施个人循环利用法案四个方面。

1、减少废弃物数量。

减少市政固体废弃物数量。城市家庭和商业活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不同的。因而,该计划有针对性的设定了三个努力指数。首先是,全社会(包括公众和商业机构)每人每天垃圾排放数量,2015年比2000年下降10%;其次,为了评价公众减少垃圾数量和参与分类收集的努力水平,设定2015年家庭每人每天垃圾排放数量(不含回收利用量)比2000年下降20%的目标;第三,对于商业活动排放的废弃物总量,则要比2000年下降20%。减少工业废弃物数量,2015年工业废弃物最终处理量,比2000年的8900万吨减少60%,比1990年减少80%。

2、思想和行动的改变。

通过调查问卷来测度构建SMC社会的思想和行为改变。该计划的目标设定为:90%的回答者会选择倾向于减少垃圾排放,重复利用现有产品和购买绿色产品,而且有50%会采取切实的行动。调查问卷的问项充分考虑到生活方式转变,例如增加了互联网使用、自行携带购物袋等方面的内容,在问卷调研中也利用网络等媒介使得整个过程更为便利和有效。

3、促进循环企业发展。

促进绿色采购。设定目标为:50%的地方政府、上市企业(东京、大阪、名古屋证交所一板或二板市场上市企业),30%的非上市企业(非上市,而且雇员数500以上)在组织范围内实施了绿色采购。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鼓励开展ISO14001认证。拓展循环企业的市场规模。2015年循环型企业市场规模达到2000年的两倍,循环企业雇员数也在考虑范围内。

4、持续实施针对个别项目或企业类型的循环利用法案和计划。

其他指数则用来获取变动情况的量化信息,找到未来可能采取的政策方法。

二、中日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指标与实施目标比较。

(一)指标设定的法律依据。

中国没有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明确提法,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现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实现目标,散布于中国政府各部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中。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008年8月,中国政府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还体现在《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中。

如前所述,日本推动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由一部基本法、两部综合法和六部单项法组成,除此之外由政府定期制定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基本计划。

(二)物质流动指标。

2007年6月,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利用现有的数据信息基础,针对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分别编制。宏观评价指标由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指标和废物处置降低指标五大部分构成。其中,资源产出率指标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与一次资源消耗量之比,为了具有可比性,这里的GDP是以不变价计算。一次资源利用效益越高,该项指标比率越高;资源消耗率指标主要描述单位产品或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资源,可反映减量化的实现情况;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主要反映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垃圾、农业秸秆等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程度;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指标,主要反映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状况,体现了节约使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要求。废物排放降低指标,主要描述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最终排放量减少的程度。

由上可知,中国的循环经济指标关注重点在于循环性“经济”而非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经济的评价指标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缺少对全社会的统计。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中,尚未纳入二氧化碳减排方面的指标。

(三)评价体系。

基于对循环型经济的侧重,中国重视对循环经济最终成果的事后评价,尚未建立针对循环型社会主要相关群体: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参与循环型社会构建的努力程度的测度指数,缺少进行努力程度的过程控制。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指标包括对结果的评价,也包括对过程中态度、努力程度的评价。

(四)实施目标比较。

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目标,同时提出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的目标。尚未纳入循环利用率、最终处理量以及废弃物排放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等约束性目标。同时,中国未对个人、企业、地方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努力程度设定实施目标。

三、对中国构建循环型社会的借鉴意义。

(一)实现从发展循环经济向构建循环型社会转变。

日本构建循环型社会基本计划属于《日本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法》规定的实现立法目标的重要手段,致力于整合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和与环境友好三个方面。其基本计划每五年进行一次修订,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计划增加了废弃物处理方面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

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中,面临能源、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的严峻压力,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可持续。中国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在经济发展方面,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这一发展阶段,从关注“经济”向更加关注“社会”,从发展循环型“经济”向构建循环型“社会”是应有之义。

(二)重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日本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对公民、社团、商业机构和地方政府在推动循环型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均给予重视,采用努力程度指标,反映各相关实体在构建循环型社会过程中的态度、努力程度。即不仅考虑结果,而且评价其努力过程。对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政策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具有较大的意义。通过定期修订事后评价和过程评价指标和不断付诸实践,能够形成明确的舆论导向和氛围,提高社会公众对循环型社会的认知度,增强相关群体在构建循环型社会中的责任感和参与度。

日本过程评价中所采用的一些相对灵活的量化方法值得借鉴。例如,采用调研问卷测度利益相关实体对于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态度。个人对于产品过度包装的拒绝意向,自带购物袋的比例等;对地方政府则用其为发展循环型社会制定的计划数目来测度其积极程度。对企业来说,定量指标包括了购买绿色产品的比例和环境体系认证的数量。

 

 

 

 

(三)建立完善单项法律法规。

中国虽然在《循环经济促进法》和一些环境法律法规中规定了推进循环经济的内容,但是《循环经济促进法》作为一部总纲性质的法律,条文不够全面,尤其缺乏日本类似循环型社会基本计划的实施文件和《容器包装回收利用法》、《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建筑材料回收利用法》等专门法律。

(四)采取精细化管理方法。

精细化管理不仅为日本企业家所擅长,其精髓渗透到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循环型社会构建方面,精细化管理既反映在计划条文规定的细致入微,又表现在实际操作中的周到考虑方面。

例如,在循环型社会基本计划中,对商业机构、个人垃圾的减排量都有明确的量化规定,要求市民把垃圾区分开并放在设计好的位置。实际生活中,日本垃圾分类细致科学,垃圾分为可燃垃圾、金属陶器及玻璃制品、可再利用资源类垃圾(塑料、纸制品等)、大型垃圾(如家电)四大类。垃圾不能擅自随意处理,在日本已经深入人心。作为租房者会收到房东提供的介绍详细垃圾分类回收时间、方法的手册,每个家庭在丢弃生活垃圾前要按照要求对垃圾进行初步处理,例如,可再生的塑料瓶要清洗干净、报刊杂志要用绳子捆扎,干电池等有害垃圾必须装入不同垃圾袋与可再生垃圾分开等等。

中国关于城市居民和商业活动的垃圾排放方面的指标,尚未纳入到我国经济社会的规划目标中去。建城2010[63]号文已明确提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促进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应当把具体量化指标和实施指标纳入到规划中去。

(五)完善循环型社会的数据统计。

日本在构建循环型社会方面的统计比较完善,因而其实施目标中有较多量化指标。在日本统计年鉴第24章,针对可再生容器回收情况就进行了统计,统计项目涉及无色玻璃容器、纸制容器包装、塑料包装和容器等,分别统计了期望收集数量、实际收集数量,涉及的市政当局数和人口比例,年内再商品化量和再商品化率等项目。

由于中国现有统计数据指标、统计调查方式限制,前述一些指标尚未纳入到实施目标中。中国现有的统计系统、制度方法和调查渠道主要是反映经济社会活动方面的,对资源和环境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渠道相对不太健全。从3R原则来看,其基本思想就是资源的循环、高效和减量利用。建议在后续的循环经济统计中考虑加入其他物质流动指标,把废弃物处理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纳入统计调查范畴,并明确物质流动的调查统计组织方法,把循环利用率、最终处理量在内的物质流动目标纳入循环经济专项规划中。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EB/OL],(2011-09-20)[2011-09-25]. 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2] 新华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2011-03-16)[2011-08-01]. 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htm[3] 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EB/OL].

(2007-06-27)[2011-08-01]. hzs.ndrc.gov.cn/newfzxhjj/t20070814_153501.htm[4] 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EB/OL] .(2008-08-29)[2011-08-01]. gov.cn/flfg/2008-08/29/content_1084355.htm[5] government of Japan .Fundamental Plan for Establishing a SoundMaterial-Cycle Society[EB/OL]. (2008-03-16)[2011-08-01].

篇1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

[摘要] 目的 了解癌痛患者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于2012年7月—2013年1月间在上海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肿瘤内科进行调查,采用的评价工具为疼痛数字评估分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肖水源的社会支持度量表。结果105例具有疼痛症状的癌症患者,疼痛均分为(4.22±0.88),癌痛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32.4%,焦虑均分为(41.94±9.59),社会支持度均分为(38.09±3.66)。t检验结果显示,轻度癌痛患者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癌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焦虑症状癌痛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明显高于轻度焦虑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癌痛患者的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度总分、客观支持及主观支持呈负相关。结论 癌痛患者的焦虑状态医护人员应该加以重视,并通过社会支持的方面来缓解其焦虑状态,以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恢复。

[

关键词 ] 癌痛患者;焦虑水平;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c)-0115-02

面对癌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需要依靠研究去促进他们的治疗及健康。癌痛是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可导致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下降[1]。Brown等报道显示,癌症患者的焦虑发生率约为10%~30%[2]。面对癌症患者如此普遍的焦虑状态,更应该积极研究影响其焦虑状态的因素,对其进行分析,以便寻找缓解焦虑状态的措施。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1月间肿瘤内科200例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对癌痛患者的焦虑水平及社会支持度进行了调查,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希望能为今后的研究和制定护理干预提供可借鉴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2年7月—2013年1月间上海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肿瘤内科200例住院患者。纳入标准:①18岁以上的成年人;②意识清晰无语言障碍;③具有癌痛症状的患者;④知情同意的患者。

1.2研究工具

①疼痛数字评估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由患者在10分制的标尺上根据疼痛自评:0级为无疼,1~3级为轻度疼痛,4~6级为中度疼痛,7~10级为重度疼痛[3]。

②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4]。

③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肖水源编制。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其中低于33分为社会支持低,33~45分为社会支持度一般,高于45分为社会支持度高[5]。

1.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输入spss17.0软件包,采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人口学特征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了200例患者,其中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199份。男性为62例,女性为43例,平均年龄为(49.22±12.11),疼痛均分为(4.22±0.88)。其中骨肉瘤53例,乳腺癌27例,直肠癌11例,肝癌3例,肺癌3例,胃癌6例,淋巴瘤2例。

2.2癌痛患者焦虑水平及社会支持度统计情况

见表1。

2.3 轻度疼痛与中度疼痛组癌症患者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度评分情况

见表2。

2.4 无焦虑症状与焦虑症状癌痛患者社会支持度评分情况

见表3。

2.5 癌痛患者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度相关分析

见表4。

3 讨论

3.1 癌痛患者的焦虑发生情况比较普遍

Brown等报道显示,癌症患者的焦虑发生率约为10%~30%[2]。Sarah等调查显示焦虑障碍在癌症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0.0%~26.0%[6]。该次研究中,癌痛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32.4%,与前人研究成果相符,说明了癌痛患者的焦虑发生率还是比较普遍的。

3.2癌痛患者基本处于一般社会支持度水平

蔡树萍等在癌症患者情绪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分析中显示癌症患者社会支持度均分为(44.27±8.053)[7]。该次研究中,癌痛患者社会支持度均分为(38.09±3.66),基本处于一般社会支持度水平。该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略有差距,但可以肯定的是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水平均在一般社会支持度或满意社会支持度。该次研究将对象范围缩小到了癌痛患者,因此可能是造成该次调查对象的社会支持度略低于前人的调查结果。由此可以看出癌痛患者在社会支持度方面比无癌痛患者更需要关注。

3.3疼痛程度影响癌痛患者的焦虑水平以及社会支持度

程少会等对癌痛患者焦虑状态分析的研究中显示,随着癌症患者的疼痛增加,其焦虑水平也随之增高[8]。该研究结果显示轻度癌痛患者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癌痛患者,而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度总分均高于中度癌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了疼痛程度影响着患者的焦虑水平及社会支持度。因此,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来改善其焦虑水平。

3.4癌痛患者的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度呈负相关

该研究结果显示无焦虑症状癌痛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焦虑癌痛患者。除支持利用度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对癌痛患者的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癌痛患者的焦虑水平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度总分呈负相关。癌痛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度总分分数越高,则焦虑水平越低。根据本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度的提高会减轻癌痛患者的焦虑。麦桃香等在癌症患者疼痛和社会心理状况的调查中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能有效地缓冲心理应激,有利于缓冲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9]。社会支持可通过提高个体对显示刺激的应付功能和顺应有效性来缓冲生活事件或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0]。根据该研究结果显示,应着重从客观支持及主观支持这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制定出合适的措施来减轻癌痛患者的焦虑水平。对于焦虑型的癌症患者则应更多地给予安抚,关心及照顾,护理治疗上尽量减少刺激[11]。希望该次研究结果能为今后临床上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4 结语

通过该次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癌痛患者的焦虑症状还是普遍存在的,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助于患者减轻焦虑症状。因此,医护人员加强对癌痛患者社会支持度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

[

参考文献]

[1]Sliver J,Mayer R S.Barriers to pain management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surgical oncology patient[J].J surg Dncol,2007,95(5):427-435.

[2]Brown LF,Kroenke K,Theobald DE,et al.Coping among older-adult,long-term cancer survivors[J].Psychooncology,2006,15(2):143-159.

[3]陆悦.疼痛[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771-772.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53-255.

[5]肖水源,杨德.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4):183-185.

[6]Ford S,Lewis S,Fallowfield L.Psychological morbidity in newly referred patients with cancer[J].J Psychosom Res,1995,39(2):193-202.

[7]蔡树萍,谢淑萍,蒋云娣,等.癌症患者情绪状况与社会支持度关系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7(19):123-124.

[8]程少会,付占昭,王蕴,等.癌症疼痛患者焦虑状态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48):14.

[9]麦桃香,吴娜影,谢春梅,等.癌症患者疼痛和社会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133-135.

[10]张佳佳,黄喆.综合社会支持对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影响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1,11(6):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