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特性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地理学特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地理学特性

篇1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建设思路;体系结构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转变,课程网络化成为教育方式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网络化是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意义与目的

“人文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由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课程资源极其丰富,因此,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对于深化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以及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文地理学有着复杂的学科体系,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旅游地理、社会地理等,各学科互相交叉,构地理综合体。复杂的体系结构,困扰了很多刚入门的学生,需要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将这种体系结构展示出来。

其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广泛,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第一手资源虽然有着亲身体验,印象深刻,但是人的直接行为空间毕竟有限,通过间接行为空间,获取间接资源,同样很重要。

再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不停地运动中,并且运动速度相对于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要迅速很多,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学习与研究人文地理学,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特定的环境下,而要有时间跨度,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才更有深度。而传统的媒体资源更新较慢,不能响应更新频繁而迅速的人文地理研究对象,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媒体资源来支持人文地理的学习与研究。

最后,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各种地图、动态和静态的图像以及大量的统计数据等。因此,人文地理研究不能单纯地依赖某一种媒体,要多种媒体结合,使用各种媒体资料。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人文地理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逐步转变为课堂讲授与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模式,扩展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平台,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思路

1 运用多元化理论指导。根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应在现代课程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等多元理论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例如,根据现代课程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因此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与教的具体情况下和在学与教的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时坚持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并举。其中,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对象、课程特点,合理地选择和加工教学信息,设计和组织教学环节。同时特别注意网络的教学环境和课程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实时互动的优势,追求创设支持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使课程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教学过程个性化、自主化。

2 体现人文地理学科特色。人地相关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始终贯彻在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一条主线。在选取课程资源、构建网络课程体系、进行授课辅导时要始终贯穿人地和谐的思想,并突出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学科,不仅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而且人文地理的社会性还突出表现在其历史性上,比如人口的分布、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与分布等,在教学资源建设时既要突出现状,也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地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区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要突出区域性特点。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综合性,而且体现在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密切联系,如政治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不仅仅着眼于人文地理学本身,还要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核心内容紧密结合,并且利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比如将地理信息技术引入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

3 发挥网络平台教学优势。网络平台具有以下教学优势:一是直观性。网络课程资源具有图文并茂、音画俱全的特点,针对人文地理教学中难懂难教的问题,以地图、图片、图表、视频、动画和逻辑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展现,直观、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互动性。网络平台具备网上论坛、电子邮件、聊天室等工具,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模式,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随时与教师沟通,答疑释惑。三是友好性。网络平台界面美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提示信息详细、准确、恰当,使师生都能够容易操作。四是创新性。在设计上可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根据自身特点,自行浏览课程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工具就教师提出的主题进行讨论与思考等。

4 展示自身学科建设成果。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是共性与个性的综合,一方面网络课程需要较为稳定和规范的结构,涵盖教学必须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特点及自身学科建设及教学与科研成果,设计个性化的内容,体现课程特色。

例如,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学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除人文地理总论以外,各分支学科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与论著作为课程教学的支撑。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自创立之初,老一辈著名地理学家李旭旦、金其铭等先生陆续出版了多部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地理教材及著作。在课程网络化建设中,将教材建设成果作为一个特色模块,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研究方向和动态,方便学生查阅、比较和学习。

5 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课程网络化建设不仅是以网页形式呈现课程的内容,而且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是网络教学的支撑环境。它可作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学生的许多学习活动都是在网络的支持下完成的。因此,课程网络化建设除了内容的展示,还必须增加强大的学习功能,保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钻研精神和科研能力,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的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体系结构

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体系结构设计十分重要,它是网络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的体现。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整体结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整体页面层次和各层页面中内容的组织。学生是通过访问各层次进行学习的,整体层次及各个层次页面中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构必然对学生的学习直接产生影响。

人文地理网络课程结构分为四大模块,即课程模块、教学模块、互动模块和特色模块(见下表)。

特色模块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系列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导航、实践拓展训练和中外文献选读四大特色栏目。

1 教学资源导航。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就无法建构起理想的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培养营造理想环境的基础。根据人文地理学课程特点,教学资源导航栏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英汉对照人文地理词汇和国外人文地理学者两个子栏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外人文地理发展和人文地理大师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经历。目前已有国外著名高校34位人文地理学者的简历及其相关网址,涉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专业领域。第二部分为主体教学资源,包括专题地图、实景图、规划图和统计年鉴等子栏目。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语言,用地图说明问题往往比文字更有效。教学资源包括经济、聚落、文化、人口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景观图片、专题地图等,所有图片均使用高分辨率图像;同时,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规划工作的方法与技能,分类搜集整理了国内外众多具有代表意义的规划图件。另一方面,随着数学方法的引入,人文地理研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教学资源的统计数据库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城市、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权威统计年鉴,便于教师、学生及其他研究人员的查阅。第三部分为考研指导,主要是提供国内绝大多数人文地理学招生院校及网址信息,并提供部分院校历年人文地理考研资料。

2 实践拓展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已经建立了南京市城市地理、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黄山与宝华山风景旅游区、庐山区域地理等实习基地。同时,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规划制图、论文写作等实践性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依托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了“虚拟实习”的特色栏目,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地理环境模拟实验室,增设了城市景观三维表现、数字小区三维表现、主要商业区三维表现、城市交通流三维表现与模拟等极具特色的实验项目。

3 中外文献选读。人文地理学科历史悠久,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人文地理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众多的教材和专著。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人文地理的理解,设立中外文献选读栏目,精选各种经典文献,包括国内外代表性教材、中外著作和词典以及国内外人文地理相关资源网站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对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高校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知识的组织者,也应成为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共同促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丽,从学习策略规律思考高校课程网络化建设[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77-79

[2]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3]贾雪梅,杨改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若干趋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55-57

[4]曾海文,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4):137-138

[5]吴传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4(Z2):4-5

篇2

[关键词]应用大学转型;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65-03

[作者简介]林俊良(1986―),女,广西贵港人,硕士,钦州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重金属污染评价。

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型大学既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也重视学生的实践。这样,学生既有本行业扎实的基础知识,也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所学知识更接近岗位,对产业调整适应更快。应用型大学的试点,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有利于提高教学内涵和质量。

钦州学院是目前广西沿海唯一的公立本科院校,是北部湾大学的筹建单位,同时也是广西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学校之一。学校在筹建北部湾大学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应用型大学转型是针对研究型大学提出来的,它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应运而生,是高校为满足地方发展需要而对人才培养方向做出调整的过程。而培养既具有自身特色又符合地方需求的人才是应用型大学建立发展的灵魂与宗旨。而转型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

一、实践教学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的区别在于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已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既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信心,也为地方培养实用型人才。在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衔接过程中,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曲艺[1]提出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可以说,通过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是高校完成转型发展的可行方法之一。

根据地理学学科特性,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及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三大分支。课程所选用教材是赵荣主编的《人文地理学》(第2版),属“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以总―分―总的形式,将工业、农业、民俗、人口、宗教及政治等几个主要的部门地理囊括在内。其中工业、农业又是经济地理的范畴。资环学院将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实践教学结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为期一周的野外实践活动。

二、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王国梁[2]认为野外教学是课堂必要的延伸,可分为短途实习与长途实习两种,其中短途实习也称专题实习,为期1~2天,行程200千米以内;长途实习也称综合实习,为期15天左右,行程1000~2000千米。目前钦州学院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与经济地理野外实习结合一起,为人文经济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实习的时间为一周左右,即两门课程一起开展野外实践教学活动,平时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在课堂完成。学生真正参与到野外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另外,在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路线涉及区内的其他城市,为了到某个点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师生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乘车路途上,不仅在实践教学点开展活动的时间减少,也增加了师生路途疲劳感,以致实践活动的效果达不到预期所想。还有,由于学院资金、教师资源及个人时间精力等问题,难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人文地理学的实践教学中。

(二)野外实践教学内容地方性不明显

野外实践教学内容的地方性取决于实习的路线,而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则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内容。在野外实践教学中,资环学院人文经济地理野外实习主要围绕广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红色革命老区、具有生产规模的企业、工业及东兴东南亚民族风情等面向广西特色的人文经济物象。让学生通过实习相应地了解掌握广西人文经济历史与现状不仅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也帮助其提高主动观察、思考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但北部湾的开发、北部湾大学的筹建、应用型大学的转型等学校所面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不得不引人深思。培养服务地方的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职责与使命之一,需要从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模式等方面体现,但是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来说,人文经济野外实习是该课程实践教学中突出地方性的核心内容。目前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地方发展的需要,也没有充分体现地方性特色。

(三)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简单

从实践教学的授课形式来分,可分为直接实践教学与间接实践教学。直接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到真实情景所发生的教学活动,包括野外实习、调查活动等;间接实践教学则指教师为了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关教学内容,通过讲授、讨论、模拟等方式让学生间接地体会到某情景所发生的教学活动。根据人文地理学目前的教学情况,学生除一次人文经济野外实习的直接实践活动外,大部分实践教学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的,即间接的实践教学活动。经对学习该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75%的学生反映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内容偏于理论知识的讲解,部分内容与社会发展衔接性不强;希望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到更多与社会实践相关的知识。其实,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已经注意到尽可能地搜集与课堂知识相关的视频和案例,将其融入到课堂中。或许在传统教学中,该教学方法行之有效。但是社会知识的更新、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以及“90后”学生追求个性、向往开放自由的特点,使得课堂上简单的视频与案例讲解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另外,由于授课时间的有限性,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完成连续的讨论。当学生已经准备好的材料和发言多次因为没有时间而未进行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会受到影响。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为改善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现状,不仅需要在增加教学实践内容的同时丰富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形式,更需要突出地方特色,从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用型人才,为地方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

(一)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野外实践教学是学生亲身体验直接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堂实践教学是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间接地获得实践经验,掌握实践知识的教学活动。资环学院将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实践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这不仅考虑到了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而且结合了教材内容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及学生发展条件的转变,一周的野外实习难以满足人文地理学教学的需要。在实习过程中,师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乘车上,真正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比较少,以致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学院可为学生增加一次人文经济综合野外实习,也可适当地减少实践教学点或缩短野外实习的路程,合理安排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节点,让学生能更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实践活动内容。此外,课堂实践活动也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经费及时间精力的不足,使得教学内容中所需的实践教学活动不能都由野外实习完成与实现,而课堂的实践教学正满足与弥补了教学现实中的这一缺陷。教师可通过视频、模拟、组织讨论、观点辩论及课后调查等方式间接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其若身临其境地参与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与野外实习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此外,增加专题性的短期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及时地掌握巩固所学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安排如图1所示。

(二)突显地方特色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既可帮助学生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也从侧面反馈课堂教学的欠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要面向广西、面向全国,更要突出地方特色。在此主要讨论四个专题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目前发展的形势来看,学院地方特色指向海洋性、北部湾区域性。专题性实践教学为短期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时间为1~2天。

实践教学安排如下:专题一组织学生调查并分析钦州市人口、民族组成的情况,培养学生查阅、获取资料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专题二属于经济地理学的范畴,在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地方特色,现代农业种养模式及优势工业等。其中,莲藕套种(套养)水稻(鱼)农业示范基地位于钦北区那蒙镇竹山村,基地模式为“藕+鱼+鸭+稻+鹅+沼气”,改进了广东桑基鱼塘模式,充分利用与发挥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此外,位于钦州市南部沿海的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的工业技术水平与规范管理也是值得让学生了解与参观的。专题三包含内容较多,组织学生参观三宣堂、冯宫保、冯子材墓、天涯亭、广州会馆、基督教堂及建于明清时的灵山县大芦村古文化住宅群,并对比钦州老街骑楼及沿街建筑物的变化。专题四组织学生就时事政治问题开展辩论赛,提高学习思考问题与现场反应能力。

由于人文地理学学科的综合性,专题性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体现连贯性与承接性,环环相扣。在进行某一专题的实践活动时,又会涉及另一专题的内容,这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与学生的积极配合。

(三)提高经费支持

实践经费的充足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践教学活动能否按时开展,在增加外出次数的情况下,若实践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身,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提高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经费支持,既提高学生配合的积极程度,也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完成应用型大学转型的使命。

参考文献:

篇3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

1.应对当前复杂人地关系矛盾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高速增长下日趋明显的资源稀缺、环境污染问题。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地关系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所形成的巨大利润正逐步被高额的稀缺资源购买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所消耗。21世纪的中国,必须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战略,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要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要求、实施可持续理念与行动计划的人才队伍。“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基础理论。让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是人文地理教育的重大使命。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快速城市化及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涌现了诸如城镇化人口质量不高、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土地利用粗放等一系列共性问题。对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城市(镇),如何着手城市交通、住房、工程管线布局等城市实体空间规划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务之急;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向城市化成熟阶段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在解决城市实体空间规划的同时,频频关注起“人地和谐”关系建设、区域协调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人文关怀等问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具备了从城市实体空间规划到“人地关系”人文哲学的多层次素质,拥有从宏观、中观城乡规划,高起点做好城市(镇)规划设计、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到微观项目规划(策划)的综合能力,能较好地满足我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3.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的必然需要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整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地理学科又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具有社会实践性和区域性的时代特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性强的学科特性,要求它在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更应在丰富和发展地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能够与硕士、博士“人文地理学”专业进行较好对接,避免了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对口不清晰,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不连贯等问题,对现代地理科学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意义。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能力要求

1.通用技能要求

通用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所有专业大学生教育阶段均应具备的共性技能,包括资料收集与信息捕获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软件和外语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2.专业基本技能要求

专业基本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性技能,是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的基本要求。包括地理野外考察与综合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城乡规划基本规范的能力、计算机专题地图编制的能力、遥感技术运用及分析处理能力和GIS软件应用能力等。

3.专业创新技能要求

专业创新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包括城乡规划实务与图件综合设计与实践能力、科学研究、创新意识与协同攻关能力、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等。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课程体系设置基本原则

厚实理论基础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既应充分体现地理学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又同时体现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在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如遥感、遥测、GIS技术,以及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方面有所体现。在专业理论基础的构建上应以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平台,充分融合规划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并及时将各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增添到理论课程体系当中。

拓宽实践口径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更注重于实践应用,因此,在其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根据本专业目录对学生通用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技能的要求,相应开设课堂实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环节设计的社会关联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相结合,共同建立起课内实践环节、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实践课程体系,达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之目的,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操作能力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

凸显地方特色的原则。与原有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比,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口径由宽变窄,实现了与硕士、博士阶段人文地理学专业的有机衔接。作为地理学科一个崭新的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必须在培养目标和特色方向定位上发挥其多学科综合的专业优势,解决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面太宽,专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应尽量规避其发散缺陷,注重向更深入、更收敛的方向发展,突出其综合性专业特点。在课程开设中,应避免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专业主干课程的简单叠加,过于追求全面,导致课程门类多、衔接不当等问题。应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利用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和各院校教学科研条件,遴选出凸显地方特色的培养方向。

2.课程体系设置案例分析

广东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出台后,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与新专业目录归口对接的结果,其课程体系的设置既充分考虑了国家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又汲取了同类院校已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成功经验和相应教训,也结合了本校、本学院的实际情况。

篇4

关键词:20世纪英国;地理教科书

地理教科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地理学科自身的发展、教育学理论、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印刷技术变革等很多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仅就20世纪英国地理教科书的一些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一、英国中学地理学科的发展

20世纪英国的地理学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总的趋势是人文地理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种趋势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编写也产生了影响,主要表现在教材对人地观方面内容的重视和加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出版的一些地理教科书中宣扬的人地观是“环境决定论”。在区域教学观成为学校地理教学大纲的主导思想后,更加强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当然从地理科学研究的层面上,教学大纲中不应该采纳“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但实际上教师在讲授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这部分内容时,会不可避免地简单强调环境是决定性因素,同时,强调区域性渐渐成为地理学的主流思想。由于区域观点得到了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GS)以及新近成立的地理学会(GA)的支持以及强调人文地理学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自然地理的缘故,“新地理学”(new geography)运动兴起。直至1970年出版的大多数义务教育采用的地理教科书都倾向突出强调地理学区域的特性。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概念革新”运动(conceptual revolution)对英国地理学界以及地理教科书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事实上,这种革新旨在将人文地理学从一门简单描述区域的学科转变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空间结构的社会科学。1969年,英国初等学校的地理教科书中开始出现了“概念革新”的迹象,而且教科书中同时吸收了在当时被称为“新地理学”的一些思想。20世纪80至90年代,地理教科书的编者们逐渐开始采用“空间”“自然”“行为”“福利”等概念。其中,“空间”强调区域实证,“自然”强调环境要素,“行为”强调人类活动,“福利”强调地理学讨论人们收入的空间不平等性,以追求人类福利的最大化。

英国地理教科书研究者Acheson分析了英国较流行的地理教科书,并将其中体现的地理学思想进行了分类(如下表)。

众所周知,研究领域的新思想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会被多数教科书采纳。即使是作为教科书最直接的使用者的教师,他们接受新思想的教科书往往也有一个转变与适应的过程。此外,去说服出版商来出版反映新思想的教科书也需要花时间。自然,在制作、出版过程中,还会不可避免地在撰写、编辑、审稿和校对等各个环节上耽搁很多时间。所以到教科书最后被用于课堂教学时,地理学新思想常常已经不是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了。因而可以说,地理教科书总是受制于地理学的发展,也落后于地理学的发展。

Acheson对教科书的分类(1994年)

二、教育理论的进步

19世纪早期出版的大多数地理教科书中很少运用教育理论。到了20世纪,英国的一些教科书作者开始意识到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教育理论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开始尝试运用诗歌、口诀等易于学生接受的形式来描述地理学的一些现象,同时课文中开始插入地图和素描图,于是教科书变得形象化起来。尽管限于地图印刷技术和教科书的成本,在20世纪早期,并不是所有的教科书都能在课文中插入地图,但必须承认,插入地图已经是地理教科书编制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大学的教育系和教师培训学校开始委任地理教育专员。这些地理教育工作者将他们的教育实践经验融入到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当中,促进了地理教科书质量的提高。自1900年以来,Fairgrieve, Honeybone, Rushby, Marsden以及其他一些人编写的教科书相继出版。后来的教科书作者大多是按照上述这些地理教育家开创的线索和框架来编写教材的。例如,《今日地理》(Geography for Today Series)系列丛书就是仿照Fairgrieve在《学校地理学》(Geography in School)一书中运用的“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从个别区域的研究到地理学的普遍原理”的教学原理。从Rousseau(1712—1778年)到Dewey(1859—1952年),很多教科书的作者都强调在观察和实验中学习要比单纯从书本中获得知识更为实用。他们认为自然科学就是要解释自然现象,因而它的学习过程需要基于大量的仔细观察和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之后的许多教科书和许多学校更加注重“儿童为中心”的教学理论。19世纪最后20年和20世纪早期,英国地理教科书采纳了较为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地理教科书史上很重要的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教科书的作者们认识到孩子们对奖励的反应要好于惩罚的效果,即教育学中所说的正强化的效果要好于负强化,于是越来越多的教科书作者尝试着“趣味地理”的做法,如,在教科书中插入一些小故事作为对学生学习上的一种奖励。插入的这些小故事通常有助于学生对前面所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但是,人们仍然在讨论:在教科书中究竟应该隔多久插入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同样也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开始出现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此外,同期的发展还包括,通过课文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结合教科书比较重视野外观察的特点,一些教科书的作者强调应注重学生个人的经验,特别是Fairgrieve和他的同事们在《真正的地理学》(Real Geography)一书中强调应重视学生在农场、村庄、城镇、工厂等地的生活中进行亲身体验。这也是地理教科书中“案例教学”的开始。

虽然20世纪60年代,英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概念革新受到了教育理论的一些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唯教育理论为中心,比如,“儿童为中心”的发现式教学法,对于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自然世界固然是必需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法使得地理学基本概念和思想的内容大为缩减。可是学生毕竟不可能在自然界中发现经纬线,也不能够从工厂中获得像“区位商”这样的概念。鉴于这个矛盾,英国又开发了一批如《牛津地理教程》(Oxford Geography Project)和《新地理学介绍》(Introduction New Geography)等教科书。在这些书中常常是把数学模型直接用于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源于学生兴趣,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发现式学习和直接教授给学生地理知识等几种教育理论得到均衡运用。

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教育理论没有根本性的发展变革。英国地理教科书中的主导教育理论是“动手学习”(learning by doing),反映在教科书中就是很多地理教科书中编排了大量带有一定资料的练习题来让学生动手学习。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变成主动学习。不过,这时教科书很多的习题只是让学生单纯重复课文中的内容。之后,教科书的作者开始更为注重对学生思考的延伸和对学生思维的启发。

三、英国教育政策的变化

20世纪英国出台了1902年《初等教育法》(巴尔福教育法)、1919年《初等教育法》(费希尔法案)、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等许多重要教育法案以及其他许多法规,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英国学校地理教育的发展。

英国的中学地理课获得普遍而稳定的地位始于19世纪中期。1902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后,新建了大量的中等学校,中学地理教育获得蓬勃发展,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市场也不断扩大。1918年,英国学生准予毕业的年龄提高到14岁。并根据《哈多报告》将初等教育分为初级(第一)阶段和11岁后开始的高级(第二)阶段。1947年,学生准予毕业的年龄提高到15岁,将所有11岁以后的教育都称为中等教育,所有的中等学校都有独立设课和选择教科书的权利。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地理课日渐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种衰落趋势逐渐被遏制。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政府法规才使地理课得到了全面恢复。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英国地理课自身的缺陷、学校课程时间的限制、人文课要替代地理课的说法,以及师范教育的改革使专业地理教师减少等原因导致了英国学校地理课的衰落。学校地理教育恢复的关键性阶段是英国1976年开始的教育大辩论、建立统一的国家课程运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地理教育受美国地理教育复兴运动的影响,也开展了本国的地理教育复兴运动。英国地理教育界广泛征求意见,起草制定《国家地理课程》,1987年《教育改革法草案》和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中把地理课列为国家课程中的基础课程。1989年政府责令成立的地理工作小组承担了起草真正体现现代地理本质和教育功能的地理课程的任务,小组先后提出了中间报告(1989)、最后报告(1990),1991年3月正式颁布了英国的《国家地理课程》,其中把地理列为10门必修课程之一,从此正式结束了英国没有统一的地理课程标准的历史。1991年5月,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地理课程的指导文件,规定公立学校5~14岁的学生必修地理,课时数占总学时的10%。由此,地理已成为英国中小学课程中稳固的内容。

四、英国教科书印刷技术的变革

地理教科书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技术变革的影响。地理教科书的革新与地图、插图的印刷技术以及彩色印刷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19世纪中后期,彩色印刷技术问世,在英国,到19世纪末只有极少数教科书的插图使用彩色印刷;20世纪的前10年,一些英国教科书开始选用合成的照片作为课文插图。不过,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地理教科书中的黑白照片插图就已经很普遍了,而彩色插图则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普及起来。20世纪70年代后,英国地理教科书开始使用计算机排版。

篇5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7)给出的地理学定义为: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郑度院士和陈述彭院士(2001)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其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陆大道院士(2011)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学科体系),其对象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演化过程、区域分异及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适应。地理学方法论的精髓在于把握区域的差异性及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也是地理学与其它研究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学科的重要差异。通过上述三个笔者能找到的国内最权威的地理学研究界定可知,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且该表层具有圈层结构特征;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一门学问;地理学是认识地球表层环境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认识、利用地球表层环境并与之和谐共处的指针。

2.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传统之一,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并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事实上,涉及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的学科,不仅限于地理学,但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惟有地理学,即从地理学入手研究人地关系,是明确以地域为基础的。为此,我国已故人文地理学泰斗吴传钧院士(1991)就明确提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在这个巨系统中,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相结合,就形成了人地系统发展变化的机制。具体地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中心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重点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优化,并落实到地区综合发展上。任何区域开发、区域规划和区域管理必须以改善区域人地相互作用结构、开发人地相互作用潜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为目标,为有效进行区域开发和区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总目标,是为探求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与调控机理,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织序变、整体效应、协同互补等方面去认识和寻求全球的、全国的或区域的人地关系系统整体优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机理。

3.地理学的学科视角

美国国家研究院在1993年专门成立了“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其主要针对此前10年地理学这门学科在美国经历的一场复兴,首次对30年间美国地理学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并于1997年出版研究报告《Rediscovering Geography: New Relevanc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我国学苑出版社在2002年12月出版了中译本《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该报告指出,地理学像其它科学分支一样,具有一套发育完善的视角(见图1):①通过地方(place)、空间(space)和尺度(scale)的动态观察世界的地理学方法;②地理学的综合领域:环境—社会动态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环境动态与自然系统、人类社会动态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系统联系起来;③应用图像、语言、数学、数字和认知方法的空间表达。换言之,地理学观察世界的视角是通过对地方和尺度(横坐标)的聚焦,穿越环境动态、环境—社会动态、人类—社会动态(纵坐标)三个综合领域,而空间表达(矩阵的第三维)则加强并驱动其它地理学分支的研究。

4.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94)从整个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上研究了科学体系,提出地理学应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建筑科学、军事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与美学并列,是一大科学体系,故称为“地理科学”。地理科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系列的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钱老还认为,应将地理科学分为基础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理论(技术科学)和应用技术(工程科学)三个层次。基础理论层次包括理论地理学、地球表层学、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技术理论层次主要研究应用的地理理论,如建设地理学、国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应用地貌学、应用气候学等;应用技术层次包括灾害预报、生态设计、规划、遥感、计量、制图等方面实际应用技术。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上看,它是受哲学指导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合;从层次上看,其是一个从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技术的完整体系。

二、地理科学的学科功能

某门学科之所以存在并拥有立足之地,继而具有独立甚至崇高的学科地位,很大程度是由它无以替代的“功能”所决定的。地理学的学科功能包括科学功能和社会功能两方面。科学功能是指地理学对人类科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即对人类知识体系有用。社会功能是指地理学对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即对指导社会实践有用。北京大学著名地理学家蔡运龙教授(2011)将地理学的科学功能归纳为“究天人之际”,社会功能总结为“经世致用”。“究天人之际”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探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研究人地关系。《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致用”为尽其所用。后来“经世致用”一般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地理学“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即是能够指导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实践。

蔡教授具体总结了地理学科学功能的独特性,即重视细节而忽略整体的特征,认识地球表层的复杂性、景观的多样性及其中文化传统的丰富性,从不同的时空尺度解读格局与过程,强调实地调查,依赖精确观测、遥感等技术,地图学等可视化表达方式,“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的学科构成。地理学社会功能的独特性是指将自然与人文、时间与空间、区域与全球、分析与综合、普遍性(空间)与独特性(地方)、定量与定性有机融合。地理学所关注的科学问题直接指向当前决策者和公众的迫切需求。地理学家主要通过以科研成果直接影响决策和为专门用户提供咨询从而成为决策过程的一部分,对解决实际问题做出贡献。因此,地理学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今后,其将通过帮助预测、规划、决策和优化未来而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的贡献。

三、地理科学未来十年研究的战略方向

1.主题一:怎样理解和响应环境变化

持续增加的人口、城市化、工业化和气候变化改变了地表环境并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虽然研究已证明气候变化、土壤侵蚀、栖息地丧失和水质退化愈发严重,但对人类自身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未曾充分考虑。地理学家正采用 GIS、遥感和地理空间可视化等技术来分析自然过程和格局随时间的变化,以弄清自然和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各自影响。更全面地了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表变化、物种和基因多样性的分布以及不同生态系统在环境变迁中不断变化的脆弱性,是开展环境科学研究、风险管理和生态修复的基础,同时也可指导旨在提高环境可持续性的政策制定。该主题下包括3个战略方向,即①如何改变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②如何更好地保持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濒危的生态系统;③气候和其他环境变化将如何影响人与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

2.主题二: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

据预测,到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将达到80~120亿人,其中绝大多数人口增加将出现在城市。许多城市将为容纳快速增长的人口不懈努力,而城市向农村地区的扩张将改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水文系统、气候、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生物多样性。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不同聚落形式的形成过程、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面临的可持续性的挑战等方面的研究对于认识更加拥挤的世界所面对的挑战十分关键。确保地球上不断增长的人口可获得相应食物资源是其中的挑战之一。由于当前出现的饥饿不是因为全球的食品匮乏,而是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和食品分配制度的低效或不公平,要解决100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需要更好地认识地理要素对农业生产和分布系统、变化的食物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影响。人口数量的扩张和流动性的日益增加会使卫生保健的战线拉长,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标准会随居住地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利用空间分析、GIS和疾病扩散空间模型,地理科学有助于理解全球化、人口迁移、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经济状况以及政府政策对健康和传染病扩散的影响。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疾病和卫生保健方式,对认识和理解不同人群的疾病行为和变化的脆弱性非常重要,这些信息对制定能够改善全人类福利水平的政策十分必要。该主题下包括3个战略方向,即①100亿人在地球上如何生存和分布;②如何在未来10年和更长时期内可持续地养活每一个人;③人口居住地如何影响人类健康。

3.主题三:如何认识和应对经济与社会的快速空间重组

在过去数十年内,从人口迁移到货物运输,全球流动性明显增强,并对交通运输、通信、经济甚至政治冲突的形式产生影响。现在迫切需要通过深入评估单个地方的发展,以及利用 GIS 和地理空间信息等开展大尺度的空间研究,了解流动性增强的原因和后果、流动性的地区差异、虚拟(如互联网及其他媒介)流动性与实体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全球化加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提高了人们对贫困和社会动荡状况的关注。地理学阐明这种不平等格局以及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产生这些格局的过程的研究,可以为理解贫困和消费方式之间的联系以及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平等影响提供解释。面对经济和社会的剧变,主导二战后时代的地缘政治架构已然崩溃,现实提出了对强势政府和团体的领土议程、边界变化的重要性,以及资源匮乏在合作与冲突中的作用等开展扩展研究的需要。该主题下包括3个战略方向,即①人口流动、物资交流及思想传播如何改造世界;②经济全球化如何影响不平等;③地缘政治变化如何影响和平与稳定。

篇6

关键词:农业院校 经济地理学 教学思路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经济学、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必(选)修课。经济地理学的原理在经济活动和区域、资源、环境、地理空间的发展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了《经济地理学》课程,但如何体现课程特色并且与专业特征相结合,符合专业需要,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课程特色

1.1研究内容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系统中重要的一门分支科学。它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即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探讨地域经济发展规律,其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体区域的生产布局和组合规律、生产和经济部门的布局规律三方面。

1.2学科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地域性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样所研究的内容才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不同的地域都有各自的特征,因此相同的理论在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地域分异规律也是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

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二是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三是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1.3基本理念

作为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同样遵循地理类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地理学思维模式;培养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实用人才。

2、《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概况

经济地理学通常是高校人文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相关课程体系较完善,如经济地理学导论、自然地理学等,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较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相比之下,农业院校土地管理专业开设经济地理课,不能照搬地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别,因此在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上都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经济地理学》课程被划归为理科,但实际上,由于其内容体系涵盖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管理等多门学科的内容,因此基于不同的学科体系,对学生教学内容的偏重点也应有所侧重。但从一些研究资料来看,目前农业院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结构欠合理,大多数教学组织限于课时以及其他教学条件的影响,偏重于理论,缺乏实践,与专业的结合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另外,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涵盖众多学科内容的交叉科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全面考虑其他课程的先修或者同时进行,如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等课程。

另外,对农业类大学土管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目前适合专业实际需求的经济地理学教材不多,辅助教材更少,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辅助教材几乎空白。各门课程(包括实践课程、野外实习)的教学大纲既不健全也不规范,没有标准体系。而目前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重点仍放在“自然地理”和“技术地理”(如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测绘等)方面,适合土地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仍明显滞后。

目前高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材主要有李小建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耿莉萍编写的高等财经院校21世纪教材《经济地理学》;刘艳芳教授等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等。我校土地管理专业选用后者,该教材系统的探讨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突出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原理和方法在区域发展决策中的应用,即区域农业布局、区域工业布局、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体系规划和环境规划等,对土地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更贴近一些[1]。

3、教学思路

农业院校经济地理学的教学应着眼于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第二,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地理思维方式与方法。第三,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基础,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2]。

3.1结合专业特点,树立地理观念

所谓地理观念就是地球表层的整体观念、区域观念、环境观念。学习各类基础知识和分支学科的目的集中于一点就是为了认识地理环境和建设地理环境,能够用正确的地理观念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地理学的知识领域很宽,任一专业学科和地理学都会有联系。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已成为一种趋势,单一的不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的学科越来越不多见。地理学与自然、社会、经济、人的行动与心理等各个方面发生密切的联系,对与地理科学和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要熟悉、了解,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某个方面要专深、精通,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有所作为[3]。

土地管理专业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科学的职业岗位分析,界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知识与能力结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构建适合专业特点的实用型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在经济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结合土地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原理的讲授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经济地理学教材中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可以省略,只要交代清楚确定的原则、所用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技巧,直接给出结论,进行应用方法的讲授即可,对简单的内容、易于自学的知识进行简化讲授,使学生接受的是如何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经济地理学以及其它问题的方法的教育,而不是数学知识的运用,这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常有利。

3.2反映学科进展,创新思维模式

传统的地理思维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而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注意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要运用和吸取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生态学、行为学和政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学科发展较快的学科,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学科研究,从开始主要集中于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到经济活动全球化、新经济地理学、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网络、以及其他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形象的非经济因子作用的各种理论如“嵌入理论”以及“网络联系理论”等的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4]。

地理善于区域研究、综合和宏观论证,地理学具有极大的超前性,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知识经济及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等;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空间数据的结合和一系列空间操作与分析,为区域规划、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强化了地理的决策思维,也促进了学科的决策化。客观上为其走向高层次决策领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地理思维特性这一切入点,强调培养学生运用创新地理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把握住了这种思维的特征,才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问题,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才能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出地理性,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素质教育。

3.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综合能力

学习经济地理学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目前广泛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各种乡村规划(如集镇规划、乡(镇)域规划、村庄规划)和土地评估、地籍管理等,无不表明地理实践思维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新时期这一思维特性还将进一步发挥。

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可以按照就近原则,建立以学校所在城市作为课程实践的主要基地,根据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发展战略、房地产评估、地籍调查、土地资源管理等实践内容开展系列讲座,参观相关机构、部门、科研院所的工作流程,熟悉工作环节等。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来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增强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的能力。

另外要树立能力本位理念,在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上下功夫,提出学生在校期间职业能力的训练项目,如计算机辅助制图能力训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能力训练、城镇体系规划设计能力训练、房地产估价能力训练等等,学生在毕业时要取得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或资格证书,为将来从事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相关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艳芳.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

[2] 李国平.关于经济地理学教学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讨[J].经济地理,2002,22(1)

[3] 白光润.地理学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篇7

要]学科认同是表现学习者认可自身价值和追求职业发展目标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文章在文献分析、成熟量表测度语句借鉴、访谈和自编测度语句基础上开发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问卷,通过对西安6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正式调查,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验证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科认同的结构和关联维度。研究结果表明:所开发的量表具有较好的整体结构和关联维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由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专业归属等7个维度构成;7个维度中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总体学科认同影响力最大。该研究对于未来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优化、学生职业教育培养和引导等均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旅游管理;学科认同;量表开发;结构维度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5—0041—08

1

引言

旅游业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先导作用和关联带动作用的产业,其对经济发展具有高贡献率等诸多优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直接促进了旅游教育的蓬勃发展。2010年全国旅游高等院校及开设旅游系的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已达967个,学生数达596095人。旅游教育的发展为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旅游业提供了一定的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077)与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12T20)共同资助。[This study was suppos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to BAI Kai)(No.40901077)and SoeialFoundation of xi’an City(to BAI Kai)(No.12T20).]

[收稿日期]2011-09—20;[修订日期]2012一03—19

[作者简介]白凯(1974—),男,回族,副教授,博士,陕西西安人,研究方向:旅游市场开发和游客行为,E-mail:.cn;倪如臣(1989—),男,江苏沭阳人,2007级本科生;白丹(1990—),女,陕西西安人,2009级本科生。

人力资源保障。但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数量布局和规模布局不尽合理,人才的特质与市场的需求契合度不高,旅游教育体系的建立尚待完善,旅游学科的建设尚未完成等。另外,旅游学的学科地位一直未明确,学界人士希望旅游学成为一级学科的呼声越来越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在一级学科“经济学”下设有二级学科“旅游经济学”(代码790.67),包含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经济管理学、旅游企业管理学、旅游事业史和旅游经济学等5个三级学科,在一级学科“地球科学”下的三级学科“人文地理学”(代码170.4520)注明了包含“旅游地理学”的内容①。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0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旅游经济(代码0201s1)”被列为“经济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1997年增设了“管理学”学科后,取消了“旅游经济”学科,增设“旅游管理”(代码120203)学科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中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办学体制和投入不足的双重制约,使得旅游管理本科培养在诸多方面存在一定限制,“轻基础、重应用”倾向突出,但在应用方面又很难与西方旅游管理的培养模式比肩,尤其在专业实习方面。另外,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流出旅游业的情况严重,旅游教育和旅游行业出现了一定的“供需错位”,从而出现大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可度不断走低,本科生旅游行业内就业率不高,企业不敢用本科生、留不住本科生等诸多负面现象。上述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和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现阶段旅游管理本科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情况,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旅游管理本科生对专业的认同构成和评价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文献述评

2.1认同

认同(identity)这个概念首先由弗洛伊德提出,也被称为“同一性”,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目前,西方学界对认同概念的理解大体上是指人们在一定意义上对自身同一特性的意识或内在界定,欧洲学界则将其划分为个人认同(personal identity)与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两种。个人认同指个体对自己一定独特性的意识,个人认同使个体在时空上确立自己是同一个人而不是其他人;而社会认同则是个体对自己处于一定社会群体、社会范畴(socialcategory)的意识。

学者们对认同所包含要素和功能理解不一,但细化认同研究脉络后可知,认同包含了以下的基本特征:(1)认同是复合概念,是由个人的驱力、能力、自我概念、生活经历、性别角色、所承受的团体规范等建构而成的;(2)认同是动态的结构,会随时间而发生改变;(3)认同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个体将过去行为与未来期望同自我密切关联;(4)认同包括自我肯定与自我认识;(5)认同为个体提供未来的目标与方向。

认同对个人发展如此重要,个人越能察觉自己的独特性及与他人的共同性,越能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这也说明,认同对个人生涯的未来方向、个人的人际关系及个人的社会作用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2

篇8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第六批重点课程建设课程资助项目;防灾科技学院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JY2014A02)

[摘要]《GIS原理及其应用》是测绘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本文对目前该课程在测绘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院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讨,加深学生对GIS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理解,特别突出GIS实践的重要性,以期提高《GI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GIS原理及其应用;教学;改革;实践;考核

中图分类号: G642.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随着测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产品的获取、处理、管理、分析、应用等方面都跟GIS密切相关。理解GIS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掌握GIS专业软件的操作使用,这对测绘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和继续深造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GIS原理及其应用》作为测绘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本门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GIS的基本原理及其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熟悉空间数据组织和管理常用方法,了解空间数据采集和输入、数据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内容,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所处的地位、地理信息系统发展与应用的趋势、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重要应用。因此,《GIS原理及其应用》这门课程的学习对测绘专业学生影响深远。目前,在测绘工程专业的GIS教学中一直沿用GIS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于前期课程安排和学时等方面与GIS专业有很大差别,这就造成了测绘专业学生对GIS的学习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更好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必要对《GIS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探讨和改革。

1确定培养目标

结合我校“立足地震行业,面向社会”的战略目标,我校培养的测绘学生是可在地震行业中立足,同时更主要的是面向社会的大众化需求,因此培养的学生要具备扎实的测绘理论知识、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具备实施地形变形测量、变形监测、精密工程测量等测绘工程的设计、实施及管理等能力,能在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国家基础测绘、国家资源调查、城市规划与管理等部门从事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厚基础、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而随着计算机技术、RS技术和GPS技术的发展,在掌握了基本测绘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如何实现测绘信息的有效集成和应用,GIS成为其实现信息集成的首选工具。因此,《GIS原理及其应用》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测绘专业学生在未来发展的必然需求。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非GIS专业先修课程差异

地理信息系统是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而诞生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明显地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而测绘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地面、地下和空间各种物体的几何形态及其空间位置关系的科学。两个专业教学目标有很大不同,但又有所交叉。测绘科学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高精度的空间数据,保证了空间数据的精度和质量,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开发;地理信息系统为测绘科学成果的有效集成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由于专业特色的限制,GIS专业在前期的理论基础学习中开设关于计算机和地理学的课程,如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图形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为接下来的GIS原理及其应用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计算机学提供了GIS学习的软、硬件知识;地理学作为GIS的理论依托,为GIS提供引导空间分析的方法和观点。而在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GI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开设缺乏一定的前期理论支撑,这使得测绘专业的《GIS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沿用GIS专业所采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根据测绘专业的特点调整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更适应于测绘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2.2教学内容多,实践课时少

在现行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明确限制总学时数不超过2500学时,而在测绘专业基础课等不被压缩的前提下,测绘专业开设GIS课程的学习,其学时安排是48课时,还包含了不少于8课时的实践课时,而GIS本科专业学习中,其学时的安排一般为64课时。在课时明显压缩的前提下,要想较好地完成《GIS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必须对现行教学内容、方法和安排做出调整。由于GIS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调整后的GIS学习必须保证理论和实践课时的饱满,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学习的效果。

3、教学改革的措施

3.1侧重学科交叉,注重GIS思维的培养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在测绘专业的GIS教学过程中,侧重强调测绘专业与GIS的交叉性,突出GIS学习与测绘专业的紧密性,将GIS的学习定位到测绘专业体系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授GIS的基本理论、常用空间方法、应用模型等内容,这些是初次接触GIS的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地学理论与工科技术的交叉,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以GIS的思维方式进行问题的抽象与表达,并在后续工作中善于应用所学和所知道的测绘技术、GIS理论进行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这个过程既考察了学生对所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又注重培养了学生运用GIS思维对空间数据集成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了解测绘与GIS集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所学理论与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GIS作为一个辅助决策工具,教学过程中突出GIS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将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知识作为解决问题中的一个环节,加强学生自学意识,学会问题的分解与表达,构建适合于地理信息分析和表达的应用模型,以此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2合理安排课程,理论和实践分层次实现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任课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理论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的不足也显而易见。首先,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其次,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最后,没有经过学生思考和实践过的理论是无法在工作中得到很好应用的。基于这些问题,首先在课程安排上做出调整,将《GIS原理及其应用》安排在第五学期,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侧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如GIS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成、基本功能、发展历史、数据结构、空间分析方法等。同时对涉及到的测绘专业知识给予重点提示,加深对测绘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突出GIS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安排的8课时实验中通过对Mapinfo9.5的学习,让学生对GIS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有所认识,即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到计算机世界的存储,对数据空间数据结构以及存储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学期完成学习后,学生对GIS的基本理论知识、常用空间数据结构、以及空间数据获取与测绘技术的结合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即达到GIS理论教学目标。 由于学时有限,但又强调GIS实践应用的重要性,在第六学期安排一门《GIS软件应用》,以ESRI公司的ArcGIS作为实践平台,弥补GIS理论学习中实践不足的问题,在GIS软件应用这门课中,所有的实验以案例的方式提出,要求学生给出应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动手实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3 巩固理论知识,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在考核方式上,《GIS 原理及其应用》采用“平时成绩(10%)+实验报告(20%)+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的方式。平时成绩主要是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获得;实验报告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察;期中考试主要是在课程中期对学生进行测试,对学生起一个督促作用;期末考试则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最终掌握情况的检验。采用上述考核方式,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4结论

《GIS原理及其应用》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本课程学习对后续《GIS软件应用》的学习及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深造影响深远。本文首先介绍了该课程在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并分析了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1)侧重学科交叉,注重GIS思维的培养;2)合理安排课程,理论和实践分层次实现;3)巩固理论知识,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以此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从而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黄杏元,马劲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宋小冬,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 周文国,郝延锦.工程测量[M].测绘出版社,2011年9月.

[4] 刘小阳,孙广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1(11):480.

[5] 孙广通,宋萍,刘小阳.《普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3(36):26.

篇9

关键词:旅游资料;翻译;差异

一、引言

中国地大物博,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古老而璀璨文化无不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随着我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频繁地来到中国旅游观光,这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既是一次良好的机遇又是一次挑战。英文旅游资料作为国外游客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然而,目前国内旅游资料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各类问题时常出现在各级旅游宣传的刊物上,这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旅游资料的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出发,以纽马克的文本翻译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在翻译中文旅游资料时应采取的翻译策略。期望能提高旅游资料翻译的质量,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二、旅游资料的特征

1.旅游资料的范畴

旅游资料是集多种学科于一身的边缘科学,涉及面既广又杂。它既包括了自然科学知识,又涉及到社会科学问题,既包含天文地理,又不乏风土人情,甚至文化娱乐、吃穿住用都囊括其中,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因此,相应地,旅游资料也涉及多种知识、多种体裁。旅游资料,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与旅游相关的资料,包括广告、书信、旅游日程安排及旅游调解书、旅游告示标牌、民族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景点介绍、通知、电讯、有关合同、旅游标语等内容。其中多数也可划分为其他文体,如书信属公函文体、广告属广告文体、合同契约属契约文体、通知属公文文体等。本文研究的旅游资料是指以外国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介绍中国旅游资源及其社会、文化、人文、历史的各种资料,其中重点研究旅游景点介绍。

旅游资料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不同国家的旅游资料本身实际上已在全方位地展示其所处国家社会的特性,与其所在国的文化紧密联系,包含了众多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色彩。“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对‘旅游文化’的界定是: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原始文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游客不仅吸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国的文化带到了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别日益缩小。绘画、雕刻、工艺作品是游人乐于观赏的项目;戏剧、舞蹈、音乐、电影又是安排旅游者夜晚生活的节目;诗词、散文、游记、神话、传说、故事又可将旅游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2.旅游资料的文本类型及功能

根据赖斯和纽马克的文本分类说,我们可以把文本分为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一般来讲,任何文本至少都具有信息性、表达性和诱导性三种功能当中的一种,而且往往以其中一种为主导功能,以另外两种作为辅助功能。比如文学作品侧重其作者的表达风格、行文方式等,其主导功能是表达性,而信息性和诱导性则是辅助功能。旅游资料作为一种宣传资料,其功能主要是向潜在的旅游者介绍和宣传旅游目的地的地理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引起他们游览参观的兴趣,达到传播本地文化的目的,因此,旅游资料属于信息型文本,以传达信息为主;同时,旅游资料的目的更在于吸引游客、激发他们参观景点的兴趣、增强其参观乐趣、增加对旅游地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诱导性也是旅游资料的一个重要功能,也就是说,旅游资料兼具信息性和诱导性两大功能。

三、中英旅游资料的差异

1.中英旅游资料语言文化的差异

人们的审美观念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宗教、价值观念的影响。翻译中,阻碍我们交流的并不仅仅是语言的隔阂,有时不同的审美观、审美习惯会给翻译带来更大的困难。根据我们的审美观念,我们认为漂亮、迷人的语言在外国人看来并不一定具有吸引力。有时,反而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如一家宾馆为了吸引外宾,在广告宣传中这样写道:“十里蛙声不断,九溪曲流潺潺。”让我们看来,这无疑是个幽美娴静、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然而在外国人看来,此处却是一个蛙声、水声不断,毫无清静可言的闹地。

2.中英旅游资料的文体差异

中英旅游资料所采取的语言风格不同。一般而言,中文的旅游资料比较讲究四言八句、对仪工整、词藻华美,动辄引用历史史实、文学典故、名人名诗等,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读者只是从中获得一个笼统抽象的信息。而英语旅游资料多为风格简约、结构严谨、语言通俗、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实用性,往往用客观的具象罗列来传达实实在在的景物之美,力求忠实再现自然,让读者得到一个明确具体的印象,最忌罗嗦堆砌。例如:

例1.Rough,black rocks of lava just out of Me water along part of the coastline.In some places,cliffs rise almost straightly from the water's edge.Along the gentle sloping land areas to the southeast are beaches of yellow, white and black sands.

“馋岩突兀赫然矗立,断崖绝壁破水而出,黄白黑不同颜色的沙滩沿海岸线一路伸展”。

例2.峡内重峦叠嶂,连绵不尽,奇峰异岭,高插入云,云雾弥漫,迷幻莫测。

On both sides of the gorges there are range upon range of rolling mountains.Everywhere you can see cliffs of unique shapes and peaks of fantastic aspects towering into the clouds.The mist and the low.1ying clouds add an aura of mystery to the raw natural beauty.

由以上两例,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追求音韵和美,依靠大量的四字句及对偶结构的渲染,达到读来琅琅上口、诗情画意盎然的效果;对比之下,英文就简洁多了,只是凭借直观景物的罗列,并无任何主观情感的渲染,读来却仍可使人眼前浮现出一幅或壮观或诡秘的画面。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心中收到了同样的效果。

3.中英旅游资料的句式差异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中英不同的谋篇布局结构,从小到句子大到语篇的宏观结构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各自的思维模式。在中国人眼中,事物本无现象和本质的对立,世界只不过是一个无差别的圆形,从轴心到圆周的每一点距离均是相等的。这是一种颠扑不破、圆满的归纳式思维模式,以不变应万变。而西方人则认为宇宙万物存在于层次分明的不同等级之中,他们的思维可以由上向下、向左向右、向每一个未知的领域伸展,这是一种强调“个体”与“个性”的演绎式思维模式。归纳式思维模式与演绎思维模式表现在句子结构方面,即形成了汉语的后端重量型,即汉语句子的结构是由右向左扩展,头长尾短;以及英语的前端重量型,即英语句子的结构是由左向右扩展,头短尾长。例如:

例3.由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三大板块组成的核心景区叫武陵源。

The main scenic spot is Wulingyuan consisting of Zhangjiajie Natural Park,the Natural Reserves of Tianzi(Emperor)Mountain.and Natural Reserves of SuoxiGully.

4.中英旅游资料的篇章结构差异

英语旅游篇章和汉语旅游篇章有着不同的社会功能。由于英语国家中,“顾客即是上帝”的思想广泛被人们所接受,英语旅游篇章通常把对旅游者的服务及便利设施介绍放在前面,并且也会提前指出此景点的负面影响以供人们参考。相比之下,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比较淡薄。中文旅游资料最主要的是大肆渲染景区的风景、历史等等,对其配套的服务、交通设施比较忽视,更不会出现有关景点缺陷的句子。这种差异就决定了它们在图式结构方面的不同。英语旅游篇章的图式一般为:“景点的地理位置?主要景观?服务设施?交通状况?人文特色一对特殊群体的吸引力?社会特色?负面影响。汉语旅游篇章的图式则依次表现为:景点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影响?发展变化及业绩?风光景色及景观?人文特色?对特殊群体的吸引力?地理位置?服务设施。”例如:

例4.(London)The city is SO enormous visitors will need to make maxium use of the underground train system:unfortunately, this dislocates the geography and makes it hard to get your bearings.Ride on a red donable-decker bus will help piece thing together.

另外,由于中西归纳式思维与演绎式思维的差异,分别造成了与之相对应的语篇的螺旋型结构与线型结构。汉语语篇多数以“起、承、转、合”为基本框架,在文章的创作过程中,中国人总要把思想发散出去,再收拢回来,落到原来的起点上,讲究首位呼应。而英语语篇结构的主要模式则是线式逻辑。绝大部分语篇都是由开头、主体和结尾顺展开来。每一段以中心句开头,分点说明线性展开,段落中的每一个句子都顺其自然地从前一个句子中产生出来,形成一种流线型的模式。

总之,由于中西审美观念、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英旅游资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无论是行文用字、句式结构、甚至于整个篇章结构都风格迥异。汉语好用四字句及对偶结构,依靠词藻的渲染以意驭文,达到音形意皆美、节奏铿锵、诗情画意盎然的效果。并且汉语行文多采用螺旋式结构,讲究首尾呼应。而英语则更多地借助具体物象的简单罗列来再现客观景物,不刻意渲染辞藻,不妄做主观评价,行文简洁明了、语言直观通俗,因而显得简洁朴实、流畅自然。另外,英语篇章多用线型结构,一气呵成,不拐弯抹角。

四、结束语

由于中西思维方式、审美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重重障碍。这些障碍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引起的。因此,作者在本文中重点探讨了旅游资料中的文化因素差异分析。为此,作者收集了大量实例加以分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提高旅游翻译质量的效果,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传播中国文化、吸引海外游客、推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贾顺厚.《英译旅游材料中的文化处理》[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2]朱益平.《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篇10

关键词:县域城镇形象定位形象整合旅游

鲜明的旅游形象是游客感知环境的第一导引物,它使旅游产品容易进行远距离传播,解决了旅游产品难以位移引起的旅游者对旅游地难以感知的问题。但是,由于在地理空间等方面的认知困难,县域城镇的旅游形象在向外推广的过程中,特别是异地传递和强化的过程中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制约,谋求区域形象整合已成为其未来的必然选择。

县域城镇地理空间特征与认知

(一)县域城镇地理空间特征

以大中城市的地理空间特征为参照,县域城镇的空间认知就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

1.县域城镇地理的分异性。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地球表面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特征完全一致的区域,在经济和社会人文方面也呈现出空间分异性。相比较于大中城市而言,县域城镇受工业经济的干扰和污染较小,自然区域和相关文化区域保护较好,具有较高品质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县域城镇所具有的本底文脉在自然、文化、社会等方面与现代工业文明城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处于激烈竞争和紧张工作当中的都市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满足其短期摆脱现实环境困扰,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净化自我、消除疲劳、增进健康的心理需要。县域城镇地域特征的独特性,应成为其旅游形象设计的依据。

2.县域城镇地理空间等级层次性。无论是自然地理学还是人文地理学抑或是景观生态学都有关于地域空间等级层次的发现。它们共同强调的是,根据不同尺度的分异标准,地域空间可以分为从高到低不同等级层次。地理空间的等级层次性对于旅游者对旅游地形象阶梯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但是按照我国行政区划,县域城镇是市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包含了较大范围的农村腹地。按照国家行政区划形成的这种地理空间等级层次,影响了不同层次地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在各方面表现出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同时,在区域内不同层次地域之间和同级层次地域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这种区域间的地理特征对区域合作发展意义重大。

(二)县域城镇地理空间认知

1.县域城镇地理空间认知服从“认知链”规律。人们在认知发生的过程中往往会下意识地形成地理空间等级层次性的认知习惯,即对不同等级地理空间会自然产生一种认知顺序,这种心理认知称为“认知链”,如图1所示。

图1从左至右的认知次序形成“正向链条”,黑线箭头表示人们总是对高等级区域认知后才对低级别的区域进行认知;虚线箭头是“逆向链条”,反映了人们对较低等级地域进行认知时,由于认知信息较少且陌生的原因,往往会将其放在较大背景范围内进行认知。不同等级地域单位会形成不同的认知效果,高等级地域容易被认知、记忆,低等级地域不容易被记忆、认知。

同样,旅游者对某旅游地形象的认知,也是先把该旅游地放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依次形成洲的形象、国家的形象、省的形象、县的形象,最后在这些形象中建立旅游地的具体形象。这样,后一级形象不可避免地会打下前一级形象的印记,对地方形象的认知依赖于该地方的背景形象,形成“背景替代”。同一地域内,同等级层次地域单位由于地理位置相邻,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自然环境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也容易产生认知替代。

2.距离因素对县域城镇空间认知的影响。距离差异也是影响旅游者空间认知的一项重要因素。由于不同客源地的旅游者与县域城镇之间存在不同的距离位置关系,使得不同地域的旅游者对县域城镇的理解和形象认知产生差异。旅游者与县域城镇的空间距离可以从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影响其对旅游地形象的认知,进行认知链的修正。

旅游者对县域城镇认知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由于一般县域城镇与客源地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远,认知链较长,信息传递和接收时碰到的阻碍就较大,因此,旅游者对县域城镇的认知水平较低,甚至出现认知偏差或扭曲。同时,与县域城镇相对较远的距离,也会在旅游者认知中产生“距离美”效应,并且认知会随距离增加而递增。与理性的距离衰减的认知规律相比,县域城镇认知的距离递增是与旅游者的“幻想”认知或“主观感知”相联系的。地理上的遥远距离,一方面降低了旅游者的理性认知水平,但另一方面也造就了距离美,遥远的距离会吸引旅游者舍近求远地做出旅游决策。

3.信息因素对县域城镇空间认知的影响。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是旅游地形象认知的前提。县域城镇要提高形象认知度,可以在信息因素上做文章。实践证明,大力度的信息传播能使空间认知递增,不仅能对距离起到修正作用,还能使县域城镇比近距离的旅游地更容易被认知,有利于原生形象和决策形象的形成,极大地提高县域城镇知名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传播的信息内容不当,则会造成空间认知递减。县域城镇在旅游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内容的恰当性,即传播信息既要让游客感到富有新意,能突破旅游者头脑中原有信息的影响,又要让游客不感到陌生并乐于接受,直至可以产生新的认知形象。

县域城镇旅游形象认知弱势分析

县域城镇在认知顺序上让位于更高级地域,在空间认知链上处于弱势地位,造成其基本的感知形象和决策形象缺失,影响了旅游地形象的形成:

受空间认知规律影响,县域城镇知名度低,本底感知形象薄弱。根据地理空间认知链结构,大中城市处于认知链上游,占有认知顺序上的优势,往往能优先被认知,容易在旅游者脑海中形成本底感知形象,形成知名度和品牌。相反,县域城镇处于认知链下游,在认知顺序上处于从属地位,信息传播量小,传播途径少,旅游者对县域城镇感知少,或根本没有感知。

县域城镇感知距离较远,不利于决策形象形成。在本底感知形象的基础上,如果旅游者产生了旅游兴趣,就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关于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形成关于该地的决策感知形象,促使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决策感知形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会受感知距离的影响,具体体现为空间距离、时间距离、价格距离等。感知距离不仅以客观所消耗的时间、金钱、精力来衡量,旅游地明确的地理方位、交通信息的顺利获得也是影响感知距离的重要因素。所以,相比大中城市,县域城镇感知距离显得更远,不利于旅游者决策感知形象的形成。

在空间认知规律下,县域城镇的旅游形象容易被其他城市遮蔽、替代。首先,容易陷入较高等级旅游城市的背景替代。根据地理空间等级层次理论,大中城市与县域城镇旅游地之间是包含和组成的关系,形成等级层次,其认知依照“认知链”规律。旅游者而对等级较低的县域城镇的认知则要依赖其所属的较高级别区域,通过较高等级城市的文脉和地域背景来对县域城镇进行认知。如果县域城镇传递出陌生信息以至旅游者难以接受,那么县域城镇形象信息就会被旅游者头脑中的大中城市形象信息同化替代,这样县域城镇旅游形象就无法被旅游者感知。其次,同一地域内,同等级城镇之间会产生形象替代。对于同等级城镇旅游地来说,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区域背景相同,政治、文化、民族、宗教等认知要素相似,相互间会存在形象替代。主要表现为如下情形:

品牌替代。旅游者对某种类型的旅游地先入为主,率先树立起形象,形成品牌,抢先占据了形象阶梯的首要位置,并为旅游者所熟悉。这样该旅游地就会对同类型旅游城镇产生形象替代。例如,我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就对其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城镇具有较大的形象替代性。

品级替代。在同一区域内,如果某县域城镇拥有的资源品级较高,那么不论旅游资源是否具有相似性,资源级别高和产品特色强的城镇都会对其他城镇形成替代。例如,韶关仁化县由于拥有丹霞山景区,所以成为韶关旅游热点,对同样是丹霞地貌的乐昌金鸡岭产生替代,对级别高、特色差异大的曲江“古人类”纪念馆也有很大的替代作用。

市场竞争替代。在县域城镇特色相近,品牌影响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力强的城镇也会对其他城镇形成形象替代。这种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为营销等一系列市场运作行为。比如同样是江南古镇水乡形象,周庄虽然抢先树立了品牌形象,乌镇的形象推出较晚并且与周庄相似,但由于成功运用了一系列市场营销手段,反而后来者居上,成为江南古镇水乡的代表。

区域形象整合的作用分析

由于县域城镇自身认知的弱势,其试图通过单枪匹马壮大旅游形象必然功倍事半。本文认为,县域城镇要突破本身认知结构弱势,解决本身资源规模不足的软肋,应该寻求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并谋求有效的区域形象整合。笔者提出如此思路的基本依据是:

通过形象整合,克服了县域城镇本底形象缺失问题,缩短了旅游者的感知距离,强化了决策感知形象,有利于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区域形象整合了竖向和横向的地方形象信息,其中也包括了县域城镇形象信息,旅游者会借助头脑中较多的较高等级城市的本底感知形象与决策感知形象,对较为陌生的县域城镇进行了解,包括地理位置、文脉特征、交通情况等,从而改善了县域城镇的本底形象缺失问题,缩短了感知距离,强化了决策感知形象。另外,通过区域形象整合,旅游者觉得可以在一次旅游中能同时选择多个旅游地,相对减少了只到县域城镇旅游所耗费的时间、资金、精力,也相对缩短了对县域城镇的感知距离。

区域形象品牌与地方个性形象品牌相结合,形成整合合力,提高区域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解决县域城镇旅游形象被替代和遮蔽问题。地区个性形象品牌的建立应该以区域品牌营造为前提,区域品牌营造又应以地区特性品牌为基础。这样区域内各旅游地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强度越加紧密,可以避免信息冲突,对外传达出一致的声音,表现出一致的形象,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提高营销传播活动的效率。同时,作为整合形象组成因素的县域城镇旅游形象也得到有效传播,由于整合形象对区域内各地区进行了形象差异协调,县域城镇能突现出自己的形象特色,并在“合力效应”中实现形象感知,避免了较高等级城市和同等级城市的形象遮蔽和替代。

区域旅游形象整合,有利于形成整合营销优势,降低县域城镇营销成本,解决形象营销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旅游地之间的竞争越趋激烈,知名度、美誉度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之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旅游市场竞争形势,即便是拥有高等级旅游资源的目的地都要考虑如何进行有效的营销传播。空间等级较低的县域城镇,在旅游资源并不突出的情况下,要树立旅游地形象,需要进行大量的营销传播,但实际上县域城镇却面临着资金短缺与需要投入大量营销费用的矛盾。区域形象整合营销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各项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金、信息、技术等手段,整合各种促销工具,管理整个传播过程,把区域旅游形象有效地呈现给旅游者,先推整体、再推部分,使整体与部分之间相得益彰,最终使成员获益。区域形象的整体传播,为县域城镇提供了更好的传播平台,与各成员共同利用广告、公关、促销、人员推销等促销工具和Internet、电视、广播、报刊、海报、产品手册等不同媒体与公众进行沟通,大大降低了县域城镇形象营销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区域旅游形象整合有利于旅游线路的组合,设计出具有多元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产生更强的旅游吸引力。旅游线路的组合设计一方面表现为旅游者的行为决策,另一方面也是旅游组织者或旅游产品设计者构建旅游产品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旅游线路组合设计时,必定要考虑如下因素:一是旅游者需求多元化,这种旅游需求的多元化要求不同的旅游产品来满足;二是旅游约束条件的限制,对旅游行为的3个主要约束条件是:经济约束、体力约束、时间约束;三是降低旅游产品消费边际效用,旅游产品消费边际效用随消费者的增加而递减,为了提高经济效率,旅游者必须尽量避免所选旅游节点的雷同,防止产生旅游资源的负效应。区域旅游地形象整合,对外推出整体形象,使各种不同品级、不同内容、不同特色的旅游地在地理分布上相对集中,体现出区域旅游的多彩性、丰富性和协调性,有利于区域内旅游线路设计,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

区域形象整合新思路

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来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会有一个预定的时间和费用的预算,希望在尽可能多的时间内有效利用时间,尽可能多地实施游、娱、乐等旅游消费行为,游玩足够多的游览项目,而这些项目又必须分布在相互靠近的区域空间内。旅游者的这种既追求丰富多样的游览体验,又讲究时空优化的需求,成为地域旅游形象整合的心理基础。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思路考虑县域城镇旅游形象整合:

依附式整合。如果县域城镇旅游资源特色不突出,品级不高,吸引力不够,属于资源非优旅游地,在形象定位时可以考虑自当配角,采取依附策略,依附于区域内知名度高、资源特色突出的地区,促成区域性旅游群落的形成。通常依附类型有:功能互补型,出现的条件是优势旅游资源区存在着较明显的功能缺陷,客观上需要其他旅游区进行功能补足;时间补足型,出现的条件是优势旅游资源区存在着优秀旅游资源数量上的不足,在旅游者可以承受的旅游消费时间段内,还有相应的时间剩余,本文称其为旅游消费时间剩余,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呼唤相关旅游区为其补足;综合补足型。出现的条件不是单一的,往往表现出优势旅游区与依附式旅游区多方面的互补关系。

横向整合。充分发掘同一区域内不同县域城镇之间的特色和功能差异,进行差异定位,形成优势互补,再共同形成整合形象,推向市场。可以通过整体形象传播形成区域竞争力,再进行个体形象传播,先整体后个体,实现共赢。如广东肇庆“千里画廊”形象品牌,由肇庆市星湖、鼎湖、封开小桂林、怀集燕岩、德庆龙母庙、高要生态农业园、广宁竹海等形象组成,该品牌开始以整体形象向自驾车游推出,再大力传播个性品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是一个成功的形象定位例子。

跨区域整合。跨越行政区划的人为限制,以资源优势互补为依据进行形象整合,形成区域竞争力。我国有些县域城镇虽然相距较远,但各县域城镇的主要旅游资源在历史、文化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各县域城镇在旅游宣传促销、旅游市场拓展等方面也有共同的需求。如湖南的宁远县和东安县虽相距较远,但宁远九疑山是舜帝的陵寝之地,东安舜皇山是舜帝南巡驻跸之地,都需要就虞舜文化游进行宣传促销,都需要在海内外大力开拓虞舜文化旅游市场。所以,有必要打破非相邻县域不可进行密切的旅游经济合作的常规,以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市场拓展等为合作内容,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这些相距较远的县域之间的旅游经济合作。

政府主导。在旅游业发展之初,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调控、协调、引导、监督和服务等职能,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机制。由于旅游地形象属于一种“美誉性形象”,基本上靠营销形成。旅游形象建设工作具有区域性、大众收益性的特征,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此,旅游地形象的策划、包装需要政府主导,需要公共资金预算支撑。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把握好全局性形象定位方向。大部分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具有短期性和局部性的特点,县域城镇旅游形象的建立,政府应该牵头组织,确定全局性的、长远的战略方向,协调内部各种关系,才能建立有效的区域整体形象,不会造成形象的模糊和混乱。

其次,政府部门应该提供资金支持。旅游地形象定位作为公共产品生产行为,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公共资金支持。目前,政府直接利用财政预算参与旅游营销和旅游地形象策划成为了一种趋势。县域城镇财政资金比较紧缺,要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引导资本投入,为旅游形象策划提供资金保证。

再者,政府部门应该牵头进行区域合作。旅游地之间的区域整合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区域合作肯定存在着许多障碍,如交通、政策等等方面,这些问题不可能由旅游企业之间的自发行为解决。特别是地区间形象的整合,既讲究差异,又讲究合作,如何协调各地的资源特色,联合开发、联合营销,政府的作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最后,政府部门要完善形象维系系统。旅游地形象维系指以旅游形象为基础,持续不断地想办法加强该形象并向公众传递形象信息,使旅游地形象潜移默化地在旅游者形象系统中扎根。旅游地形象维系系统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形象、旅游企业形象、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形象、视觉形象等,显然,形象维系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长期性的工作,必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传康,伍光合,李昌文.综合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