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生物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生物学的特点

篇1

一、敏感好奇,活泼爱动

初中学生对事物十分敏感,常常表现出好奇、猎奇等心理特点;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非常旺盛,常常表现出爱动不爱静的心理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在生物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进行观察、采集、组织生物学知识竞赛,或开展以生物学为内容的春游活动、夏令营活动等。同时,初中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荣誉感有所增长,在各项学习活动中,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扬。

二、乐于学习生物学

初中学生对生物有特殊的爱好,是在小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观上是少年期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观察一花一草、蛇、鸟、兽等生物;客观上生物界千奇百怪,奥妙无穷,什么蚂蚁搬家、鸡狗斗、蜻蜓点水、大雁迁飞,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开始学习生物学以后,他们一般都向往了解和掌握更多生物学知识,希望知道其中的奥妙。据上海的有关调查,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不低于其它学科,教师要爱护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深入学习生物学知识。

三、向往了解自身

初中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阶段,生理变化会影响到心理变化。他们开始从对性的神秘感转向追求了解;他们开始从回避异性转向爱慕异性,甚至会出现早恋现象。这个时期,学生若受到黄色书刊和音像品等的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品质劣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上。初中适时开设《生理卫生》课程,正符合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利用这一向往了解自身的心理优势,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对他们进行青春期卫生教育,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等。

四、抽象思维明显发展

篇2

关键词:翻转课堂;通识教育;海洋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64-02

“翻转课堂”又译作颠倒课堂,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的知识,通常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1]。在翻转课堂中,老师的角色已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不再仅仅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

海洋生物学是苏州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的一门自然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而学生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因此,寻求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同时保留学生的好奇与兴趣,是本课程教学改革一直探索的课题。为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们引入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并做了初步的探索,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海洋生物学利用翻转课堂教学的有利基础

1.通识教育的特点。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海洋生物学,与专业课程相比,其宗旨重在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开课时间相对早且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拓宽知识基础,培养学生跨领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将普遍规则运用到具体环境的能力。另外,其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海洋生物学通识课程的学生来自于全校不同专业,生物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讲解及生活实例的引入。以上特点,促使海洋生物学的教学可以把学生课外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与翻转课堂的课外学习环节相吻合。

2.海洋生物学课程的特殊性。海洋生物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在学科构建及内涵上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海洋占据了地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空间,不仅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神秘的海洋,一直是人类梦想探索与开发的辽阔区域。其次,海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现实问题与海洋生物联系紧密;网络、媒体、甚至电影娱乐等都蕴藏着广泛的学习资源。第三,在海洋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的特点。

二、翻转课堂在海洋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

1.教学分组。针对我校不同校区的2个选课班,15人的小型教学班和52人的中型教学班,涵盖了应用心理学、药学、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多种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了海洋生物学的翻转课堂教学。小型教学班中2-3人为一小组,中型教学班中3-6人分成一组,分组过程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鼓励跨专业组合。

2.信息化辅助教学。“课前学习”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充分搭建并应用信息化平台,尤其网络平台的使用起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创建了“海洋生物学”课程网站。学生从网站上不仅可了解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科研情况等介绍,而且可完整地看到本课程教学课件的建设情况及相关视频。有的栏目包含了要求学生阅读的一些电子材料,通过外部链接,学生可了解一些常识问题以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论题。课程互动栏目中的论坛主要遴选了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及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内容,欢迎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论坛除了唤起青年学子的环境保护意识外,还注重对濒危物种的保护。例如以长江现已几乎灭绝的鲥鱼和处于灭绝边缘的中华鲟为例,分别从文学的角度、张爱玲对鲥鱼的盛赞,从物种的古老稀缺、未天然产卵的角度,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人类的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影响从这2个濒危物种中可窥见冰山一角,从而唤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

其次,创建了课程学习的QQ群。QQ群的建立,不仅使学生和教师可以在课后随时进行互动,课后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可及时解决。而且,在每章内容的教学前,都把相应的文献、电子资料上传至群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资料的下载,课外进行阅读和自主学习。因此,大大增加了学习资源,为“课前学习”提供了有效的物质基础。

另外,鼓励学生关注一些网络新闻,了解生活中发生的与海洋生物学有关的实际案例,例如2016年3月江苏海域两头抹香鲸搁浅事件。充分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事例选取、消化,并能透析其背后的根源,渗透建构主义学习的理念。

3.翻转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构建了一个深度知识的课堂,学生是这个课堂的主角,教师则负责引导和总结,将学生的视角提升一个高度,采用的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在以探究学习为主的翻转课堂中,主题的牵引作用不容忽视[2]。在教学过程中,拟定了海洋污染、转基因三文鱼、海洋噪音污染引起鲸鱼的交谈消失、中华鲟的资源与保护、从鲸类搁浅看海洋变化、海洋生物与食品保健、海洋生物的进化、海洋哺乳动物的保护等8个主题,这些主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不乏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社会责任的引导。在确定了主题之后,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探究学习,既有个人的独立探究,也有小组的交流协作。在小组范围内进行任务分工、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交流心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班级交流PPT的制作,互相协商,最后推举一个同学进行课堂上的交流。

课堂是学生交流、思想火花碰撞的平台。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既是参赛者,又是评委,制定了评分标准,学生可以互相提问、打分。教师此时的角色除了引导者外,还是一个高级的专家点评者。对学生交流中涉及的热点问题进行重点点评、讲解,从理论的高度深度剖析某个重点议题,使学生在已有一定基础的视角上更有收获。而当不同的小组选择了同一个主题进行汇报交流时,小组间的提问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视角。学生经过这样的学习,品尝了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悦,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对海洋更是心怀敬畏,感恩自然。

三、教学效果评价

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翻转课堂用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是成功的。以下是学生对本课程的一些评价:

1.我的专业是法英双语,海洋生物学让我眼前一亮。或许我不能为海洋做多大贡献,但我知道,海洋与人类是好朋友,我们应当热爱地球上这79%的面积,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2.如今关于海洋健康状况的新闻令人担忧,作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从海洋生物方向进行电池的研究,改善环境。

3.这门课最重要的还是教会了我们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如何能达到人类与海洋的和谐,既保护生态与物种,又能从中获利,达成科学发展,是我学完本门课后认为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4.课程的学习,使我对海洋动植物、微生物了解了大概,了解了它们对医学的价值、对科研的价值,这是我所向往的。或许今后在科研这条路上,我会向着开发海洋资源前进。

5.学了海洋生物学,我感受到了我国目前还是存在着很多污染引起的严重的海洋问题,让我有了一种对海洋生物同情、怜悯之心,而这种情怀,正是一个医生所需要的品质。

6.我的专业是化学工程与工艺,《海洋生物学》让我了解到化工行业的不足之处,从而让我对如何处理化工废水产生了一点想法。这门课让我对我的专业有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四、小结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晓各种基本知识,帮助其发展远大报负和目标。在通识教育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调动了学习热情,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通识教育改革中值得尝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柳萍,杨栩,辛宁,等.基于“翻转课堂”的中药商品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3):94-95.

[2]梁超.基于“翻转课堂”的《海洋法》主体教学的研究与设计[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5(3):64-67.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Teaching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Taking Marine Biology as Example

WU Ping

(School of Biology & Basic Medical Sciences,Soochow University,Suzhou,Jiangsu 215123,China)

篇3

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绝不是只是在解决升学的问题。而生物学科在当今科学发展领域所占的比例是不可忽视的,甚至是很大的。在医学、遗传学、仿生学等领域内,生物科学都处于不可忽视的领先地位。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为例,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甚至世界无数的贫困人口就是因为这一生物学方面的伟大成就而远离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让学生认识到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是实用的,是必要的。

再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学好生物学的关键。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笔者有这样的几点建议:

一、 以高科技实例激发

如多利羊的诞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是顶尖的、实用的、可以造福人类的科学。神舟六号的升空,激起了无数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的血液运输是科学家难以解决的难题,通过研究长颈鹿,从中受到启发,设计出了特殊的器械,让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也能正常运输血液到离心脏较远的下肢。另外,蝙蝠的回声定位用于雷达,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以及正在模拟人脑的智能机器人等仿生技术,都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及立志为生物技术作贡献的决心。

二、 以生物学实用实例激发

(一) 生物与医药

1999年英国PPL医疗公司培育出100只转基因羊,其奶水中含有能够治疗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血友病和先天发声缺陷的人体蛋白。另外,随着“非典”“H1N1”的流行,中医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趋上升,这与生物学中所讲的植物息息相关,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及激起学习的热情。大量农村中一些小的疾病,都是依靠传统的经验,自己找相应的中草药医治,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的实用,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 生物与遗传学

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已经完成。这为人类战胜癌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学家参与了3号染色体基因的测序。2002年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激发起学生想要为基因工程献身的豪情。并结合本校有一位白化病患者的实例,宣传优生优育的知识,认识到学习生物也有益于自身。

(三) 生物与养殖、种植

针对部分城市学生喜欢饲养小动物,饲养成功及失败的经历,以及许多农村家庭种植经济作物致富,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的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的必要和重要。

(四) 生物与环保

由于传统的柴薪使用方式,导致植被被大量破坏,而许多人根本认识不到其中的

问题。但近年由于破坏植被造成的泥石流,特别是前段时间的大渡河阻断事件以及各地发生的泥石流,让许多人造成极大的损失,从而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保护植被的重要。

(五) 生物与社会

蚁群之间形成的组织,成员之间的明确分工,社会分工,折射出的社会行为。为人类的相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

(六) 生物与防治

美国的佛罗里达州的柑橘园曾经每年花费3500万美元购买农药,来杀灭危害柑橘的害虫,后来仅用3.5万美元引进了三种热带寄生蜂,就解决了柑橘的虫害问题。如以鸟治虫,以菌治虫,这些都与农村中学的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很能激起学生的研究热情。

三、 以生物科学的特点激发

针对生物学科有许多实验,以激起学生的动手热情和探索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理论,边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运用及体验成功的喜悦。此外,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观察生物的各种各样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和我们朝夕相处的生物的奇妙性,勾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 创造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针对生物科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走进自然,将适当的课时教学安排在室外,在大自然中让学生轻松学习生物知识,同时释放和净化自己的心灵。布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求不同的答案,体验协作的必要与探求的艰辛。

(2)改变单一的以“填鸭式教学的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一味的课堂教学变成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课堂。让部分课堂教学的时间变成总结课、讨论课、体会课、课外实践课。

(3)从生活中提炼出新的素材,让生物知识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且实用。

五、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是学生对教师的言行是否认同,从而形成自主合作的教学关系的前提。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良好的可敬可亲的形象,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消除自卑、内向等消极的心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篇4

【关键词】新课改;生物教学资源;生物学教学

2010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在四川省各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展开。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生物教师对于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的同时,还需要对生物课程资源进行重新定位和挖掘。新教材内容体系新,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摒弃过去那种“教学就是教教材”的旧观念,树立“以课标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的新观点[1]。使用多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轻松的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掌握知识,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教学资源,丰富生物学教学。

1.充分利用配套挂图、模型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很多学校对于教学的硬件设施都进行了更新和完善,教室里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这些设备为教师使用课件教学提供了条件。但课件的广泛使用,让很多教师忽略了教学配套的挂图和模型的使用。相较于课件展示,模型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的优点,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动手分拆、组装,印象更为深刻。

例如,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教学中,使用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可以直观的展示磷脂分子的结构、磷脂双分子层的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分布。然后教师再结合课件,利用动画演示细胞膜的流动性,这既利于学生清晰准确的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及特点,又为后面的“物质跨膜运输”做好铺垫。

2.从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

生活经验的一大特点就是直观,容易让学生接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充分地挖掘生活中教学资源,并巧妙地与教材知识相融合,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

例如,理发店的碎发都要被收集起来,是为了提炼氨基酸――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大宝SOD蜜中的“SOD”之所以成为化妆品的卖点,是因为它是一种抗氧化酶,能加速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家中储存水果装入塑料袋,并放入冰箱中,可延长保鲜时期,是因为水果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由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不出,聚集在水果周围形成了一个高二氧化碳浓度环境,抑制了其呼吸作用,放入冰箱中通过低温降低酶的活性来抑制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水果中有机物的分解。

3.关注当前的生物科学前沿

在新课程教材中,“科学前沿”“科学•技术•社会”等为学生介绍了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价值和局限性,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但是,教材编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耗时较长,因而教材使用有一定的滞后性,教材中介绍的“科学前沿”可能已并不是“前沿”。为了使学生准确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动向,教师要多关注报刊杂志等的报道,收集关于生物科学的最前沿知识。

例如,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爱德华兹,被称为“试管婴儿之父”,成功实现了第一位“试管婴儿”的诞生,开创了生殖医学领域的新纪元。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科学家格雷德与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杰克•绍斯塔克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制而分享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释了端粒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等。“试管婴儿”、“核糖体”、“细胞衰老和死亡”,都是中学阶段要学习掌握的生物学知识,若结合这些全球性的生物科学大事件来进行教学,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情感和意识。

4.了解社会热点话题

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是大家每天都会接触的传播媒体,报道各种社会关注的热点: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环境问题、营养保健问题等等,这些热点问题都与生物学知识息息相关。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社会想象,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中央电视台《科技苑》节目在2010年10月报道了“不流血的手术刀,探秘超声波消融肿瘤”,在“细胞癌变”的一节教学中,就可以利用该材料为学生介绍最新的治疗肿瘤的方法;结合最近两年新闻报道的“劣质奶粉事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作用以及缺乏症状;利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知识,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绵阳市灾后恢复重建林业生态项目”中要遵循的自然生态规律。将这些报道作为学生课堂讲座素材,时效性强,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利用简易材料,合理设置家庭小实验

生物实验能生动、直观地展示生物现象,以特殊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但是课堂演示实验往往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及各方面的因素,不能保证每位学生学都看到实验现象。而学生实验也只是部分实验,课程改革后,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探究性实验,但毕竟是多人一组,也不能保证每位学生有实践全过程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具材料,合理设置一些家庭趣味小实验,从一定程度上补充课堂演示、分组探究实验的不足。

例如,血渍的洗涤、韭黄和韭菜的培育、发豆芽等实验,这些实验都来自于生活,又与中学阶段所学的生物知识密切相关。“血渍的洗涤”可用以研究酶的作用;“韭黄和韭菜的培育”可用以研究光照与叶绿素形成的关系;“发豆芽”既可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还可用以探究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重力性。通过这些简单的生活小实验,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又陶冶学生的情操,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要多收集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素材,才能设计出精彩的课堂教学,以促进生物课程能更好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董宇达.校内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14期.

[2]潘秀春.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中学生物学.2010年第1期.

篇5

然而,我们的学生对生物学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父母和自己对生物学的认知态度并不乐观,原因是不够重视;再加上学校及上级部门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了学生生物成绩不是很理想。

近十年来生物学已经被列入高考的范围内,而且分值越来越高,由以前的72分增加到了90分,恢复了生物学的地位。在此基础上,作为一名生物老师有必要和同学们共同研究如何学好高中生物。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要学好高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生物科学的特点,学好高中生物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它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即所谓“先记忆”。高中生物常用的记忆方法有简化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对比记忆法。要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六个W”,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六个W”,这六个W分别是:Who―谁或什么结构;What―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How―怎样发生的;When―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Where―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Why―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大家在思考中经常将这六个W连起来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这就是“后理解”。这就像画画时,先要画出形,然后才能画出神。

二、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因为现在高考总会有一个大题是让我们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所以现在的生物学课程很注重科学家发现某个问题并探究的过程。

三、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生物实验室的关注,能让学生实际操作。

四、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联系三个实际:联系自然实际;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产实际。

五、学会思考生物问题

学习生物不仅要认识和记住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通过分析综合、对比判断,研究生命现象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懂得学会思考分析生物问题。如:运用综合的观点观察现象、分析联系、找出规律,比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判断、比较异同、认识本质,如DNA和RNA的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及联系等,形成鲜明而准确的印象。学生学习时要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思考质疑,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六、学会记笔记

学习生物时还要学会记笔记,笔记是一项技巧性的活动。学习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刚一开始学生可能跟不上,可适当放慢教学速度,提醒学生记笔记的内容,每节课可留适量时间让学生整理补充笔记。尤其要避免学生将笔记记为教师上课的流水账,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也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教师板书的翻版。此外,学生还要学会归纳总结,学会图文转换,学会知识迁移等。

篇6

一、中学生物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应以“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题,在生物学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总书记在第24个教师节全国表彰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每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新世纪的生物教学改革中,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鼓励。这也是中华民族自古已有的“教学相长”的一个优良传统。

2.让学生学会学习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新世纪的生物教学改革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重视和珍惜自己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对领悟到的学法多尝试、多训练,使之转变为自己学习的能力,提高自己会学习的本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显然,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主动地学、积极地学、创造性地学,必须让学生不仅学“知识”,而且学会用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其实教学的最终目的

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方法,从获得更多的生物学知识。

二、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1.教学内容应趋向现代化

近些年来,生物学教材有了一个全新的改革,增加了一些科普性的知识及一些生物尖端科技知识,同时,也增加了生物实验教学的内容,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这些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生物学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生物学作为人应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整体素质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内容应以生物学知识为主,精选教学内容,重基础,创建新的知识结构。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应充分体现出基础性和先进性的统一,也就是在重视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学生掌握现代生物学知识和技术。同时还要让学生广泛了解最新的生物学技术和信息,生物科学的发展动态等。如初中生物教材中已把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内容充实到教材中。

2.教学方法多样化

随着教学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产生了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如谈话式教学、讨论教学、愉快教学、情境教学、尝试教学等。生物课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适于学生的教学方法,破除“满堂灌”和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做法,真正做到教学自主化,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作为认识对象的知识,须靠学生自己来构建,所以,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根据不同的课题,应选择不同的教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同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3.教学手段全面化

生物学教学更应该突出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不仅利用挂图、标本、模型等教具,同时还要加强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教学手段现代化、多样化、全面化。所以,教师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且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还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篇7

21世纪初,生命科学研究以其累累硕果让世人关注。特别是我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头拥有三种不同外源基因的体细胞克隆牛“岩蛙”的出世,以及我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获得正式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生物技术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信心。怎样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身在其中乐于体验生命科学的特殊性呢?本文就这一问题来进行探讨。

一、生命性是生物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教学过程始终应以生命活动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充分体现其生命特点,把生物教成活物,不要教成“死物”。宇宙万物皆处于运动之中,不是运动的物质就是物质的运动,生命只是自然界中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生命过程是物质、能量、信息三者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生物运动方式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新陈代谢、生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及应激性等特征,如此教学让学生乐在其中,促其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生命的奥秘。

通过类比、多媒体教学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和生物界的知识,真正体现生命活动特点,体现生物所特有的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的自然面貌。使学生能用动态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学习,避免静止、片面、孤立的看待事物,从而能正确理解生命活动过程,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教育。

二、教学过程要体现进化发展的观点

进化发展是生物界的基本特征,以进化发展进行教学,能更好地认识生物界的统一化。使生物个体间产生了差别,产生了生物个体的特殊性,有了生物的多样性,使生物界多彩多姿,繁花似锦,这都是进化的结果。同时让学生明白生态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遗传变异又是生物进化的前提和基础。它由原始海洋的一锅小分子有机热汤演变成原始生命,又经过数万年的历程由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发展才有了今天的高等的人类。生物界个体间尽管存在着巨大差异,但通过进化这条线都能找到它们的联系,找到进化的证据,学生了解了进化这条主线就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地认识生物界,能把生物界这本书读薄。

教学过程体现进化观点,既符合生物科学的实际反映生物学知识的本质,又符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使学生易于理解生物界的自然面貌,以及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特点上的复杂性和适应性。并能使学生在学完后初步形成进化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要体现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教学过程始终关注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有利学生从中认识生命活动的复杂性。

从低等病毒到高等人类有什么样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例如,不管是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还是噬菌体都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的核心两部分组成的,其蛋白质外壳保证了它们作为一个生物个体而存在,其核心DNA又保证了其种族的繁衍;草履虫的口沟、纤毛、表膜、收集管、伸缩泡、大小核保证了它的取食、运动、呼吸、排泄、遗传;猪内涤虫头部的口钩、吸盘可吸附在人小肠壁上,保证它的寄生生活;蚯蚓体表的刚毛与其运动有头,鱼的鳃与其水中呼吸相适应,爬行运动大而坚韧的卵及其内的丰富营养保证了它的陆地生活;鸟的体形流线形,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内气体,胸肌发达,直肠很短,与其飞翔相适应;人类发达的神经系统(思维、语言、反应)与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相适应;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茎、叶中的导管保证了水、无机盐的运动,生物体细胞中的线粒体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相统一。

总之,所有生物结构与功能都是相应的,学生了解了不同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也就了解了不同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的运动特点。

四、教学过程要体现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

篇8

摘 要:本文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生物技术内容呈现内容方向和呈现途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技术;内容简析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关生物技术的内容被大量引入高中生物学的教科书中,但是很多生物学教师并没有对这部分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对选修教材内容的开设也明显不足,因此要加强生物技术的教学,对教材中生物技术内容呈现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生命科学本身就与医学、农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既是这些应用学科的基础,也能从应用学科中获取基础研究的源泉活水,为理论研究提出重大的研究课题。21世纪,生命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领域,将出现保护人类健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恢复生态环境等方面。”[1]可见,生物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生物技术的概念

“生物技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物技术是指人类以经验科学为基础,改造生物物种及其功能的技术。狭义的生物技术,指人类以现代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特别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直接改造生物物种及其功能的新兴生物技术。”[2]《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技术的理解,没有将生物技术局限于“高新”技术,而是广义上的[3]。

本文对教材中“生物技术”内容的分类方式参考了2006年国际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改编的生物技术产业调查中对于生物技术的分类,即:“①基于DNA的生物技术;②基于生物化学/免疫化学的生物技术;③基于生物处理的生物技术;④环境生物技术;⑤仿生生物学技术这五个方向”[4]。据此,将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及选修教材中的生物技术内容汇总于表1。

从表2可以看出,教材中有关生物技术的内容总体方向均衡,但是不同教材的侧重点显著不同。从生物技术方向的纵向看,教材对于①、②、③、④四个方向上均有呈现,而且每个方向出现的次数基本均衡。另外,在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均没有出现⑤仿生生物技术的内容。从呈现内容的横向分析,教材之间差异显著,每册都有其方向的侧重点。

例如,教材将必修1《分子与细胞》分为六章,分别为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生命历程。在这本教材中生物技术有关的内容:方向①基于DNA的生物技术出现了7次,方向②基于生物化学/免疫化学的生物技术出现了5次,方向③基于生物处理的生物技术出现了7次。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生物技术内容方向的侧重点也是在方向①基于DNA的生物技术上,出现了10次,但是方向②基于生物化学/免疫化学的生物技术仅出现了1次,并且在这两本教材中均没有出现方向④环境生物技术的内容。在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有关环境生物技术的内容达到15次,这与必修3教材中包含的内容: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有关。

选修教材分了三个模块,分别为《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三个模块中选修1更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所以有关环境生物技术方面就没有体现。选修2主要是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科技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因此在4个内容方向上均有呈现。选修3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为以后学习生命科学打下基础,所以本模块涉及内容多而且全面。

2.2 呈现途径

必修教材中生物技术内容的呈现途径有5种:正文,探究实验,思考练习,延伸阅读及整个章节。(见表3)由于选修教材是以专题形式出现,有关生物技术的内容在整章中的各个部分均有体现,因此对选修教材不作具体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必修1没有以探究实验的方式呈现之外,其余两册均有各种方式进行呈现。必修1以延伸阅读为呈现的主要方式;必修2以正文作为主要的呈现途径;必修3中正文、思考练习、延伸阅读都是主体方式。总体看,延伸阅读在各册中使用最为频繁,对于探究实验还没有作为主要的呈现途径,三册中仅有3个探究内容。

3.结语

随着国际上对生物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普通高中对于生物学教育从过去单纯的科学教育逐步走向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转变。在国内伴随着课程改革,生物技术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必修教材中对于高中生掌握生物技术的要求还较低,在呈现方式上以延伸阅读为主要途径,仍有较大的提升发展空间。教师应该关注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的生物技术内容及呈现特点,重视选修教材中生物技术内容的教学,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生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

[2] 余自强.生物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23

篇9

1.学校对生物选修课认识的不足,对生物选修课的重视不够

公办高校由国家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在一些公办高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都非常优越。而独立学院是由母体高校的优势教育资源与民间资本的有机结合的产物。因此,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独立学院的生物学教学的硬件设备不齐全,实验室和一系列实验设备,器材严重缺乏。软件方面,独立学院创办时间比较短,办学经验比较少,学院的教师都比较年轻化,缺乏教学经验丰富,资质较老的教师,生物学所需要的专业性较强的教师则更加缺少。

2.学生对生物学选修课存在轻视现象

许多学生在应试教育和社会求职压力的双重影响下,盲目应对,急功近利。致使学生对于学习生物选修课的惟一目的仅仅是为了拿学分,甚至对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选修课则视为无用,对生物学选修课上课热情不高,参与度不够,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3.专业设置不够多样化

独立学院现阶段的专业设置主要依据市场需求,生物学作为一门学术性较强的理科专业,没有在广州地区的独立院校开设。而且,由于国内市场对生物学专业的人才需求不大,生物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等因素,生物学在独立学院发展缓慢。

4.资金投入不足

有人认为,公办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民办教育属于大众教育。虽然独立学院属于公益性事业,但是也带有一定的营利性质的。因此,学校资金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企业的财政支持,在学校没有开设生物学专业的情况下,学校对于生物学教学的资金投入方面非常有限。

二 独立学院生物学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加大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

投入资金建立生物实验室,购置和完善实验设备,让教师有更多的硬件支持,开展生物学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课堂上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图书馆也应增设相关的书籍资料,供教师学生阅读,为在独立学院营造一个良好的生物学习环境。

2.开设具有实用性和功能强的生物选修课程

生物选修课的开设应该以“以人为本、个性化学习”为基本理念。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理科课程特点,渗透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并拓宽学生

就业渠道。例如,在我校开设的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系统的课程,一方面,把生物学的知识和我校实用性课程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我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该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了解如何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的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提高教师总体水平,鼓励更多的教师开设生物学公共选修课

虽然在硬件方面,独立院校有一定的制约因素,但是在软件方面,对于一些质量好的课程可以纳入学校精品课程,鼓励教师进行科研立项,申请相关的课题研究,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对通过立项的项目进行一定的资金资助。聘请公办院校的教师参与生物课程的教学,支持与鼓励本校教师与公办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别人的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生物学教学水平。

4.多开展与生物学相关的学生活动

在生物学课程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利用学校的团学组织或者社团组织定期举行和生物学有关的学生活动,例如,定期播放生物学相关视频,邀请本校和外校的教师进行生物学讲座,定期举办生物学知识竞赛,成立生物学相关的学生组织。作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举办丰富多样生物学相关活动,例如,我校教师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对我校种植的植物进行分类识别,给校内的植物物种贴上标签,次活动不仅让校园内的植物有了自己的“名份”,而且增加了生物学学习的趣味性。我们发现,通过第二课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5.严格把关生物学公选课程的开设

开学前,学校教务处要对授课教师的教案和教学进度表进行严格的审查,开课的教师需要进行试讲,通过后才能开设相关课程。由学校给可以开课的教师录制相关课程试讲视频,供学生参考选课。学期中期,学校应该组织教师上公开课,让专家学者现场听课,课后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同时,要让学生对教师进行期中评教,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教师。授课教师在收到评审专家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后,要及时认真查看,如发现是自身授课问题的,教师要及时写好课程整改或者改进报告。另外,对于教学进度缓慢,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要给予批评警告,让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学期末,教务处要对各生物课程进行客观的评价与打分,进行优胜劣汰,质量差的课程下学期不予开课。

6.利用网络资源建设生物学学习阵地

篇10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驱动力,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其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初中生物不参加中考、理论性较强的特点,要利用合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游戏教学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跳脱的好动时期,初中生物学科知识又比较生涩难懂,这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初中生物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初中生思维跳脱活跃的特点以及初中生物学科自身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添加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从游戏中体验生物知识,理解生物知识,这是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在课堂上有着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又能够加强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方法。例如:教师在讲解动物保护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事先做好颜色各异的蝴蝶,贴在课堂的各个地方,然后组织学生玩找蝴蝶的游戏,看看哪个学生找的蝴蝶多,而最后许多学生都没有找到贴在黑板上的黑蝴蝶,老师这时候就可以讲解动物有自己的保护色,会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形成与环境相近的保护色,就像黑板上的黑蝴蝶一样,这个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了保护色的真正含义,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生物科学重要性

很多初中学生对生物没有兴趣是因为其不参加中考,所以觉得并不重要,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多多介绍生物学科的重要性,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当今生物领域的一些重要科研成果,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例如:现在的中学生每一个男孩子都可能有一个警察梦,老师就可以向学生们介绍通过DNA比对来查找罪犯的这一警方常用的破案手段,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在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渐加深对生物学科的印象和重视程度,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意义。

三、实验教学

将实验贯穿到整个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符合生物学的本质特征,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眼睛和耳朵直观的感受到生物的魅力,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一些比较好动的学生静下心来去完成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定堂数的实验课,例如:在讲解骨骼成分的时候,可以进行鱼骨实验,让学生亲手拿鱼骨在火焰上烧,再放到稀盐酸中浸泡,之后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无机物、有机物的知识,通过对鱼骨的观察称重来分析鱼骨中的成分,这个实验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学习了知识。

四、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基础,初中学生往往不会评论哪个老师教的好,而是说喜欢哪个老师上课,这就是教学语言的作用,由此可见,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而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语言的专业性:这要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练、易懂、有逻辑性,能让学生听起来不困难,且很好理解;②语言的生动性: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诙谐幽默而又能准确的把知识传达到位;③要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感染力,讲课的时候要有激情,以自己的情绪去带动学生。只有遵循了以上三点的教学语言,才能够很好的调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去,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形式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丰富的声音、图像、视频将生涩、枯燥的初中生物知识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使学生直观的获得生动、形象、新奇、有趣的体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时候,可以把整个过程做成生动形象的动画,让光合作用的每一个步骤都能够很好的呈现在动画中,或者需要讲解的植物都可以利用多媒体使之人性化,像长着耳朵、带着墨镜的向日葵等,这些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形式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充满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兴趣。

六、多鼓励、多赞扬

初中学生正是自尊心极强的时期,在心理上可能非常脆弱,稍微批评一下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多多鼓励,多使用赞扬性的语言,即使学生犯错,也不要严厉批评,要积极引导,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住学生的学习热情。诸如:“某某同学回答的真好,很好的解释了某某的过程,看来对某某知识掌握的很深刻。”或者“某某同学的思维非常开阔,他从另外的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又或者“某某同学这个问题解释的非常清晰,把自己所学到的结合到了现实生活中去,我们都应该学习他这种方法。”类似这些鼓励性、赞扬性的语言,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勤加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方法,这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完善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符合国家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李玉玲.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2007,3(6).

[2]杜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