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教育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命教育的核心

篇1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1-0014-03

在我们眼前的天地之间,无数的生命体竞相创生、成长、发育,但同时也在衰老、枯萎、死亡。每个有正常寿命者,除必须面对自我之死的恐惧外,还必然要承受亲友过世的深重痛苦,这可以说造成了人生最大的不和谐。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系统提供给广大公众的生死观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战争年代中以“不怕死”为核心观念的内容与体系上,这已大大滞后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造成了现代中国人许多生死困惑,甚至严重的生死问题,这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有必要通过生命教育来重构以“死是生活的中止,生命可以永存”及“由死观生”为核心价值的生死观教育。

一、为何要有生死教育

自有生命之物产生以来,便有了死亡现象;人类出现之后,才有所谓死亡问题。死亡是有生之物生命中止的现象,而死亡问题则是人对死亡这种现象的性质与状态的看法、评判和观念。

生死教育的意义:教育以人为对象,目的在协助人们面对并妥善地解决现在或未来人生中的问题。死亡是每一个人生命历程中的终点,也是人之生活经验的一部分,自然应该纳入教育的范围。实际上,死亡教育本质上不是“死”的教育,实为“生”的教育,当人们对死亡愈觉知、愈深入地了解之后,则对生命的看法会愈积极,愈能主动自觉地安排生命,去获得更有意义与价值的生活。所以,死亡教育不仅是教育人们如何面对生命中的失落,如何坦然地面对亲人之死及自我之死,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通过人们对死亡的觉解来为生命与生活添加意义和价值。

二、通过生命教育树立健康的生死观

生命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从西方国家起步,到80年代逐渐推广,至9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大规模、有系统地开展,进入21世纪,则已成为遍及全球的教学门类,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最早进行比较严格意义上的生命教育的大学,应该是武汉大学与南昌大学。20世纪90年代段德智教授在武汉大学开设选修课“死亡哲学”,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自1994年始,我在南昌大学开设生命教育课,最初也还局限于生死观教育,取名“中国死亡智慧”和“生死哲学”。

1994年我开设“中国死亡智慧”的选修课时,约有200余学生报名听课。而到了1997年,我开设“生死哲学”的全校选修课时,第一学期有1360余人选修,第二学期也有1230余人选修。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现代中国人迫切地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都会推广生命教育,让青少年们从小就知晓生命的可贵,懂得如何去创造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从而获得身心的健康,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

我认为,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即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此“生命”既指“教育的内容”,又涵摄“教育的对象”,还涉及“教育的方式”。所以,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我们要以之来指导整个国民教育,使教育的目的和宗旨真正回归到原点――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获得更好地聚集生命能量及展现生命之美的空间与方法,而不是仅仅沦为赚取金钱、获得财富、只会物质享受的“生物机器”。而生命教育的核心与难点正在生死教育。

正确及合理生死观的基础:人之生命可以分为“自然生命”与“人文生命”,这样就可以实现人逝后生命的永存。人的自然生命是指人的存在形态,人一旦死亡,这种形态便会消失;但人又有“人文生命”,其内涵有三方面:一是“生理性亲缘生命”。人传承父母的血脉,同时也要繁衍子孙后代。也就是说,这种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铸就了人生命价值的延续性。换句话说,多年后,人即使死去,但子孙后代延续了你的生命。二是“人际性社会生命”。人之生命之所以称为生命,其关键就在人生活于社会之中,与社会其他人和组织结成复杂的关系,其生命必然打上社会的烙印,这即所谓“人际性社会生命”。也就是说,一个人虽然离开世界,但会有很多活着的人想起他,提到他。用一句话表述最清楚:“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三是精神性超越生命。人类的精神性超越生命其内核是精神、意识、思维,能对客观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换句话说,人创造出来的智慧,在多年后仍然会推动历史的发展,生命以另一种价值创造的方式延续。

所以,通过生命教育,我们必须树立健康的生死观,尤其是死后生命观。首先,人死不会如灯灭。因为人之生命有三重性,所以,“人死如灯灭”观念的根本问题则在于:仅仅看到人之生理生命,其“死”自然是“如灯灭”,但这无疑是把人的生死等同于动物的生死,人的生命等同于一般动物的生命;没有看到人在生理性生命之上之外,还有血缘亲缘的生命,还有人际的社会生命,更有超越的精神生命,而这些人文性生命的生死与生理性生命的死亡并非同步。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八万生灵以其惨烈之死亡让无数生者痛彻肺腑的同时,也突然明白了一种普世的价值: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开拓生命、追求永恒。也可以说,逝者以其消失了的生命拯救了生者鲜活的生命,让无数生者的生命得到了成长。所以,我们必须坚信:从人文生命的角度而言,死亡是人生活的结束,而非生命的终结;逝者还活着,他们以另一种形式活着;死亡并没有截断一切,只要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其次,“死是人之生活的中止,但生命可以永存”,却不是肉体生命轮回的中介。人们在社会中生活数十年,人际关系的建构非常复杂、非常丰富,即便其死后,仍可能有众多的人记得他或她,这样,其生理性生命虽然终止了,可其人际的社会生命应该还在延续。此外,人之精神生命的死亡与生理性生命的死亡亦非同步。

从“生命的三重性”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生命不仅仅是它的物质形态,人离开世界,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人的生理性亲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精神性超越生命仍然会得到体现,这样,我们便可以反思生命的意义:生命不仅存在于现在,还存在于未来。好好把握生活,珍惜生命,创造价值,使你的生命得到更好地延续,更加精彩,这便是我们关于生命意义之困惑的答案,这便是我们需要人生奋斗的理由之一。

所以,人的钱不能全花完,我们还有血缘亲缘生命、人际社会生命的存在;人一生也不能只干赚钱、花钱两件事;更重要的还在创造价值,使自我之人际的社会生命及精神生命永恒。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在世俗生活中就是求得幸福与快乐,避免困境与痛苦;在社会层面上则是培育能力与道德素质,获得他人的尊重与社会的成功;在精神的层面,则是超越生死的限囿,获得永生与不朽。

生命教育告诉我们,人不可能不死,生命又是如此短暂,面对死亡,人们可能会走向悲观、走向消沉、走向纵情声色。但是,我们一方面要知晓:死是人类终极的不可逾越的存在本质,其存在正好彰显出人生奋斗的重要性,珍惜生命的必要性,善用此生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在生死教育中,我们要学会超越死亡的途径与方法,意识到超越死亡并非是“肉身不死”,而是从社会及人伦关系上和精神中获得永恒,来达到逝而不朽之目的。比如:许多人生前创造了一些永恒性的精神产品,如音乐、绘画、文学的创作,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的发明创造,如道德人格榜样的树立,如世间丰功伟业的创建等,那么,虽然其生理生命已完结(死亡),可因其“立德、立功、立言”了,则其精神生命永存于世了。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在生理生命中止之后,其人文生命还在延续,这也即是对死亡的超越。通过这样一种生死教育,来让我们获得一种“由死观生”的视野,由此建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并贯之于丰富的人生实践中。

三、正确区分生死抉择观与生命价值论

生死抉择观是说人们面对是生还是死的境况时,应该按什么样的价值准则来作生死的选择。一般而言,任何一个社会及意识形态,都会倡导一种价值的选择标准,让社会成员在特定的情况下,为了某种社会国家、民族及政治的目标而放弃生命,勇于赴死。而生命价值论讲的则是,人的生命为“本”、为“体”,其余一切都是“末”、是“用”。因为,首先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不可让渡的、是会死的,所以,人生命的存活是惟一的;其次,人的生命是万物之“灵”,是天地之“心”,还是宇宙之“精华”,所以,生命又是神圣的。二者都揭示出一个真理:人的生命弥足珍贵,在任何外物面前,生命的价值最高最大;在任何情况下,保护人的生命都是第一位的。

但是,现代社会却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自杀问题,对自我的生命毫不珍惜,这确实需要我们好好地思考。如何从生命价值论的角度帮助人们避免走自杀之路呢?

自杀的人绝大多数都认为:生命是我的,所以放弃生命是我的权利。但是,人之生命有三重,人生有生命与生活之区分,所以,自杀并非是自我的权利。

在生命教育中要告诉青少年:生命是“我”的,却也不完全是“我”的,放弃自我的生命并不是个人的权利,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采取自杀的手段结束自我的生命。

实际上,当人们获得生命之后,便在人世间形成了一个“生命场”(血缘亲缘生命、人际社会生命、精神性超越生命),与父母兄弟姐妹亲属和社会及历史文化结成了一张“生命之网”,由之派生出人们生命的责任与义务。所以,选择自杀决非仅仅是一个个人权利的事件,更是一个道德、社会、文化的事件。自杀既是对自我生命的否定,也是对自我家庭与社会的否定,从根本上而言,是躲避生命责任的不道德的行为。一个人选择自杀,放弃的固然是自我的生命,但是其血缘亲缘的生命与社会人际的生命并没有结束,表现在:引发出亲属的悲伤是何等之大,其造成的社会问题是何等之深。

所以,生命固然是我的,又不完全是我的。科学主义的生命观,是把生命完全实体化的一种看法,但人是家庭及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存在的,他的生命中还有很多的亲缘关系、人际关系的存在,而现代人构建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生命就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而非仅仅是实体。而关系性存在意味着个人的生命与亲人、他人、社会密不可分,如此个人便没有放弃自己生命的权利,也就是说,没有自杀的权利。

所以,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从认识人之自然生命的特征入手,进而去体会自我之生理性亲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意识到,人之生命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孕育和成长,从而必须处理好己与家人、己与他人、己与社会的关系。人们还要去体会自我的精神生命,意识到人之精神世界是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所在,故而在人生中丰富自我的精神生活、发展自我的知识水平、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等,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人们还要意识到超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所谓超越生命实质上即是超越死亡;超越生命意义的建构,也即是正确之生死观念的树立。如果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那么,我们的生死问题就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必须有“重死”的教育,反对“轻生”(自杀)的态度。只有让青少年了解什么是“死亡”,才能教育他们“重死”。人们总是把“重死”误解为“贪生怕死”,这是不对的;“重死”正是对生命的珍视和保护。

在生命教育中必须全面介绍死亡知识,让学生了解死亡的生理过程以及死亡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青少年反思生命,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亡具有四个基本的属性:一是死亡的不可逆性。也就是说,当一种有生之物的个体死亡之后,将不可能再逆转――“活过来”。二是死亡之“普遍性”,亦即有生之物皆必死,不仅一切生物会死,所有的人也必然会走到人生的终结点。三是死亡意味着生命体的一切功能将全部停止,人生命的特征、生活的感受等全部丧失。四是死亡具有“因果性”,也就是说,死亡的降临不会无缘无故,既可能是外部原因,也可能是内部原因,或是二者综合的原因引起。由这样一些死亡的自然知识的讲授,要让青少年们懂得:死亡是不可逆转的,决不可能像网络游戏中那样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让死去的人死而“复活”,因此,对我们惟一的生命、对我们不可重复得到的生存与生活,一定要万分珍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不怕死”,而是要“重死”,从“贵生”到“保生”、“珍生”和“惜生”,这就是生命价值论。

四、建构合理的生命价值观

我们不能用生死抉择观替代生命价值论。生死抉择观应该包括在生命价值论这个更大的范畴之内,是生命价值在特定状态下的一种表现,亦即为了某场正义的战争胜利,或某个崇高的事业,我们要勇于献出宝贵的生命。而生命价值论所确立的标准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面对何种事件,人的生命都是最宝贵的。因此,保护学生们生命的安全是学校及老师的第一要务;而呵护自我生命的健康成长应该置于所有人最优先考虑的事情。

我们应该建构合理的生死价值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走放弃生命的自绝之路;而且在灾难降临时,要尽可能地保全自己宝贵的生命。特别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自我生命的宝贵,也要推而知之他人的生命亦弥足珍贵,对任何他人的生命的残杀都是不能允许的。这样做才可能获得人生的和谐。

当人们从观念上先行一步,立于人生的“终点”,立于生死之界来反观我们的人生时,才能真正察觉自我的生命缺少了什么,人生中应该去追求什么;而且也会真正明白人生幸福与快乐的真实含义,人生痛苦与悲伤的真谛。由“死”观“生”的结果,可以使人自我定位,使人生活中的一切均具备好坏、优劣、美丑、是非的价值判断,这就为我们的人生确定了方向、性质和内容。所以,一个人仅仅关注“生”,未必能很好地“生”,只有透悟了“死”,并能立于“死”的视角观察“生”者,才能更好地“活”,从而在人生中创造出更大更多的意义与价值,让人生更辉煌。

我们要记住汶川大地震中的所有逝者。惟有实践“由死观生”的生死观,我们才能真正珍惜我们宝贵的生命,丰富我们快乐的生活,开掘我们美好的人生。一句话,获得生之幸福与逝之安乐,这即是在推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重建中国生死观教育核心价值的意义所在。

(稿件编号:091019003)

篇2

一、引言

当前,由于中国入世、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将加快,其显著的趋势有:

1、部分城市和地区将宣布实现“校校通”工程。

2、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将从原来扮演“配角”成为“主角”,即所有学校课程都将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信息技术将是所有课程的一项基本要素。[1]信息技术向课程的渗透与整合将会有重大突破。

3、千千万万教师的参与是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与国家新课程标准培训将会结合在一起,成为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日,已经越来越深入到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密切地关系到每个学校的发展。由于教育信息化涉及到人力、物力和资金的大量投入,是关系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方向的重大举措,必然会引起教育理论界、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会提出和思考“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教育技术?”等根本性的问题,需要正确的理论去引导教育信息化的实践。

当前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研究来自基层的困惑,有助于我们思考下一步学校教育信息化怎么发展的问题。

有的学校和地区花费了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入建设校园网、城域网,但是教育信息化的“大手笔”投入并没有带来人们热情期望的提升教育质量的高回报,大部分学校的校园网使用率很低。

不少地方从1997年以后就搞全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求教师人人会用计算机和网络,有的地方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人人必须会制作课件。但是,大部分地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处于“观摩课”阶段,很难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被普遍使用。

多年来,尽管各地的教育技术实验特别强调“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但是,人们发现,近年来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并未改变学校的现状,现有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仍然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师们习惯于“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发展的情况依然存在,有的地方还十分严重,课堂教学改革难以突破应试教育桎梏。

许多走在“校校通”前列的学校和地区,开展了网络时代学与教的改革实验,引进和学习新型教学模式,如“研究型学习”、“网络探究型教学”、“协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等,却发现,我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了新型教学模式的模仿与借鉴,而忽视了思想深处的理念和价值观的改变,学校课堂教学应用这些新型教学模式与现存的教学体制特别是考试评价体系存在着冲突,这使得热心于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人们陷入了困惑之中。

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向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触及到所有参与这场改革的人们思想深处的价值观的变化,这就是“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2]

二、教育信息化:关注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活动

教育信息化下一步将怎样发展?从国内外发展的趋势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从以“物”为中心(关注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资源库等等),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具体说,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将教育信息化的这种发展观称为“生命环境观”。“生命环境观”强调教育信息化“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站在生命的层次上研究和处理教育信息化的各个要素。

为什么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要提出“生命环境观”呢?

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看,这是当代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的教育,这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3]

从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我们观察事物的方法“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4]今天,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关注“物”的技术环境的思考方式上升到关注“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的思考方式,就从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上明确了我们在做什么。

从国内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来看,当我们考虑教育信息化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人们在反思,为什么我国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和应用教育技术的努力总是难于跳出“灌输式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囹圄?这可能有多种复杂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如果从教育理论自身来看,有没有不足的地方?过去,我们的教育学和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认知活动,教学的内容是经过课程教材编写者选择和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课堂教学活动以完成教学大纲和计划为主要任务,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这些教育学的基本观点被我们普遍认同,在师范院校的课程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中作为基本原理被学习,人们很少去思考和质疑它。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潜意识影响,我们在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各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利用、以及网络时代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往往着眼于知识传递和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设备、软件、操作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人,“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他们在课堂内外自己选择资源、自己在原有的社会文化和知识背景的条件下进行意义建构的独立的、个体化的过程。”[5]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新的时代对一代新人的社会需求促使教育理论正在发生一场新的变革。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传统的教育观提出了质疑:“特殊认识论”局限于教学活动本身,把学生的课堂生活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孤立起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活动,这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6]“以学科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多年来的灌输式教学致使学校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为了改变目前基础教育的这种状况,必须在继承“教学特殊认识论”的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走向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来重新认识课堂教学。

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专家叶澜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形成了以“生命观”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念体系,并在全国部分省市的大规模教改实验中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和参与。2001年,我们在上海市闵行区进行区域性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研究,尝试将教育信息化与新基础教育改革相结合,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发展思路。实践表明,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树立“生命环境观”,能够使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工作者更清晰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科学地调整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策略,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服务于促进学习,提高师生的生命活动质量。

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基础教育相结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存的观点看待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师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应用了计算机、网络、课件或网络探究等新型教学模式,核心问题是看是否尊重了学生和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提高他们生命存在的质量,这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从“生命环境观”来看教育信息化,把人的发展放在教育信息化的中心地位,将涉及到教育信息化的若干环节的反思和重构,例如,学校如何去为学习者的学习生活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有关的过程与资源,教师怎样在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具体说,课到底怎样上?怎样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怎样按国家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生命环境观”的思路,我们更深刻地感到,教育信息化应该建立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之上,教育信息化考虑的,首先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人的教育,这是我们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一切努力的出发点,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归宿。当前,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的应用,需要从过去更多地关注电脑,转向关注人脑,着眼于为师生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化环境。

三、教育信息化研究视野的转换:以人的发展和生命质量为中心

过去,我们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思路,是从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认为信息技术是导致人类社会实现第三次飞跃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将导致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也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今天,用“生命环境观”来思考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则发现仅仅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视角来考虑教育信息化问题是不够的,因为“21世纪将造就一个新的时代,这不仅靠科学、技术的显性变革与发展,也需要来自人类在更广泛和深刻意义上对自身命运与发展的关注。”[7]网络、计算机、资源库、教学模式等等只是教育信息化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而教育信息化最有活力的要素是人,是以生命活动方式存在的学生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关注核心应该是人而不是物。

“教育以人为本”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教育理想,从孔子到苏格拉底,从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到布什总统的教育计划“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o Child Left Behind),[8]人们一直追求着尊重学生、促进人充分发展的完美的教育。当代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潮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力求在教育活动中做到“科学”、“人文”与个性化的“创造”的和谐统一,强调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整体性。[9]

众所周知,我国发展电化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南国农教授主编的《电化教育学》创立了由“七论”(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管理论)构成的理论体系。[10]美国AECT协会发表的教学技术1994年定义,从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全面界定了教学技术的理论与实践。[11]这些宝贵的理论是我们进行教育信息化实践的财富。今天,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运用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近年来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新情况,走向“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一)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

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回答我们为什么要搞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价值判断问题。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为了使我国教育适应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争取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让学校焕发出生命活力。把提高师生的精神生命质量,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出发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包括“未来性”、“生命性”、“民主性”三个要点:

(1)“未来性”是指教育信息化代表着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展望新的时代,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把教育与先进生产力联系在一起,将推动教育的内容、方式、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2)“生命性”是指教育信息化关注的中心是“人”(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存在,对学生和教师的生命的热爱,并促使个体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信息化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什么是“生命”?几千年来哲学家、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一个争论的问题,人们对它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曾经依据当时自然科学取得的成果,给生命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的自我更新。”[12]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指出,生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形式,化学进化达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系统。这种系统能够不断自我更新、自我调节、对体内外环境作选择性反应,这是生命区别于非生命的特征。

“生命环境观”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建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的环境,它的首要条件就是把学生视为“人”,尊重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具有的生命的基本功能,让学生和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得到不断的、全面的发展。

所谓生命的基本功能,是指所有的生命体都具有的基本功能,例如,自我调节是生命的一个本质属性。任何生命,即使是原核生物在其存在的每一瞬间,都在不断地调节自己内部的各种机能的状况,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作为高等生物的“人”,自我调节更是多层次的,丰富的、智慧的,其中包括分子的、细胞的、机体层次上的调节。也有感知、记忆、兴趣、认知、情感层次上的自我调节,而且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复杂的方式实现的。

“生命性”强调,学生自身是其生命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生命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能够主动、自觉地调节和规范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学生生命质量反映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标志。

(3)“民主性”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创造性,都具有无限的学习能力,鼓励创新精神,认为只有承认个性、尊重个性、尊重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存在的价值、才能发展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倡“尊重的教育”,[13]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和发展的权利,要求教育的参与者都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协作、互助的基本生存需要。

(二)教育信息化的对象观

教育信息化的对象观讨论的是如何看待学生,即“生命环境观”具体落实在学生问题上的理念。认为教育信息化“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创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包括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活动的“主体性”、“个体性”、“整体性”三个要点。

(1)“主体性”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必须首先承认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生存活动的个体,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发挥创造力,主动学习,摆脱被动学习的束缚,提高学习质量。

(2)“个体性”针对过去学校教学无视学生差异性的简单化倾向,千人一面、课程统一、标准化考试、“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忽视生命个体差异等弊端。主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承认个体差异,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从而使学习者群体得到丰富多彩的发展。

(3)“整体性”是指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生命的整体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教学活动会对人的身心各方面产生影响。教学活动不仅仅要重视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主线的教学,而且应当重视每一个参与者的身体的、非智力因素的、伦理道德的、创造性的、以及种种与个体全面发展相关的因素。因此,我们需要综合关注学生发展的多方面的目标,关注师生活动的多种组合与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关注生命活动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体现。

“整体性”进一步认为,教育信息化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教育活动内部的事情,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科技、政治密切相关。认为“人”(学生、教师)是天地间一种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复杂现象,不能孤立地就技术论技术、或就教育论教育、或机械地把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还原为某种模式来处理。因此,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不仅仅考虑人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还应当具有社会的、文化的、道德的、乃至个体生命和地球、宇宙的视野。

特别要指出的是,“整体性”认为教师与学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在参与教学活动时,总是以一种生命的整体投入,并且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去引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时也度过自己的生命。教师作为生命个体不仅为学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自身也在这种有意义的生命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升华。因此,过去社会上流行的对教师的“红烛”、“一桶水”隐喻是片面的、消极的,应改为“永远充电、永放光芒的电灯”和“乐队指挥”、“挖泉人”隐喻才符合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师角色观。[14]

(三)教育信息化的活动过程观

“过程观”是关于师生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生存过程及其活动方式的基本看法,强调引导师生在信息化环境中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在人类知识急剧发展变化的21世纪,各国教学改革的趋势将从传统的百科全书“囊括式”走向“发现、体验、合作、反思”,学力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学生自身去创造新知识框架的能力,关注于方法论知识、价值性知识的把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人们发现,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3R”(读、写、算)时代终结,崭新的“3C”(关怀、关切、关联,Care、Concern、Connection)时代已经来临。[9]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学过程观包括“体验性”、“互动性”、“建构性”等要点。

(1)“体验性”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正如千百年来多少教育家反复申明的,教育是经验的产物。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全世界兴起的“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协作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做中学”等等,都是为了让学习者获得“隐性知识”,即“体验”。在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获得“隐性知识”比掌握“显性知识”对学生一生的生存和发展更为重要。教学活动作为师生生命历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体验性”。[15]

(2)“互动性”强调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生命魅力的、可变化的、动态演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师生在一起的交互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缺乏人气。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远程教学、虚拟学习、人机学习系统、智能等等。但是,技术的应用并未改变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本质关系,只是借助于技术的外壳扩展了互动的时空、方式、符号而已。“互联网的本质是人的互联”。只有当我们透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和机器看到了“人”的互动性的本质内核时,我们才有可能从“生命”层次上来理解和设计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例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数字化内容资源建设等,都涉及到如何考虑和实现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互动性”认为,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教“书”,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将教学设计方案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转化和实现的过程。一个真正尊重学生和教师生命存在的课堂教学活动,必然是关注学生成长的多方面需求,要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会焕发着生命活力。

(3)“建构性”主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育信息化不是把零碎的、不分巨细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让学生强化记忆,应付考试。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建构性”观点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16]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高级思维训练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从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电脑、网络、软件、网上学习的操作模式等,发展到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构建知、情、意融合的高智慧学习体系。

(四)教育信息化的资源观

资源观认为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无尽的资源,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教育资源的建设要从着眼于“物”的静态的“库”的建设思路,发展到着眼于“人”的动态平台建设思路。要从知识管理的思路研究资源的生产、流通、共享、标准化等问题,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核心。[15]

资源观包括“多样性”、“流动生成性”、“共享性”三个要点。

(1)“多样性”认为没有一种万能的媒体,各种媒体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综合应用,取长补短。当前,应注意避免教育信息化热潮中的误区----忽视各种媒体的综合应用,“网络至上论”。

(2)“流动生成性”强调网络资源建设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教学内容的建设,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充足的学科教学内容、数字化百科全书、数字化图书馆等等。更要重视动态资源的建设,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目前,大家比较重视“资源库”的建设(存放已开发好的素材、课件、积件、网上课程、教案、文章等产品供师生浏览下载使用),但仅有静态的资源库还不够,因为这些已经开发出来的资源只是人们“过去的”、“有限信息”的固化。由于人的生命活动的发展性、丰富性、变化性、多样性,静态的“资源库”不能充分满足师生教学活动的需要。例如,教师要想设计体现国家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性学习教案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需要的资料在库里找不到,而库里有的东西却是你不需要的。“流动生成性”的资源观提倡建设动态的、有生命力的知识流动和管理系统,以注意力流引导信息流、知识流,在师生的活动中生成资源流。让每一个网络教育的参与者成为信息、知识和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将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融入师生的生命活动之中。

(3)“共享性”强调教育资源的共享,鼓励师生在学习活动中合作学习,头脑风暴,共享资源。认为只有在合作与共享的过程中才能够激发每一个参与者的想象和创造力,推动教育资源像滚雪球似的增长。

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就必须要求教育资源建设遵循“可重组性”、“标准化”的原则,否则,资源的流通与共享会很不方便。

“共享性”还要求有相应的政策法规,知识产权保护、革新推广措施等等。

(五)教育信息化的服务观

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学信息的控制权将从集中方式演变为分散方式、从金字塔模式演化为平面模式,教学活动将从知识的传授与接受为主,演化为学生的接受学习与自我建构相结合的方式。因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是知识、技术、软件等要素边缘化,服务、教学、学生等要素中心化。

教育信息化服务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网络和各类开放式服务系统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生活的平台,满足学生和教师多方面精神生命活动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服务通过创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包括硬件设施、数字化内容、平台、工具、教学活动等多方面的服务,使学校和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师生生命质量的教育目标。具体的教育信息化服务项目可以是多样化的,例如:

提供教学资源的咨询、定制、、配送等服务;

提供资源型学习环境(全球教学信息挖掘、流通、交流、存储);

提供研究型学习环境(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的信息资源获取、研究活动的平台、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表达);

提供协作学习的环境(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学生-社会);

提供校园文化的环境(班级、学校、地区、全球);

提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

……

教育信息化的服务观包括“学生中心”、“按需服务”、“社会服务”三个主要方面。

(1)“学生中心”观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信息化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生命活动与发展,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中心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鼓励和支持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学习和生活。

“学生中心”观重视学生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用户,更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者,是教育信息化的活的灵魂。主张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都是教育信息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正如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指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为数字化教学内容的生产者。”

(2)“按需服务”观主张充分尊重学习者个体生命的丰富性、差异性、发展性,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按需学习,是人类教育的理想,“按需服务”要求根据个体的认知水平、经验背景、学习能力来提供符合个体特点又能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等等。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恰恰为这一梦想变成现实提供了可能。从目前的条件来看,音频点播(AOD,Audioon Demand)、视频点播(VOD,Videoon Demand)、课件点播(COD,Coursewareon Demand)、教学定制(IOD,Instructionon Demand)等初步构成了按需服务系统。可以预见,在21世纪的前半叶,随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建设、基础教育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资源体系的建设、高等教育的网络教育体系的建设、社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一个按需服务(SOD,Serviceon Demand)、按需学习(LOD,Learningon Demand)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将成为现实。到那时,将不存在年龄、地域、学习资源的限制,每一个人都能充分享受到教育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益处,获得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求的终身的和最好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将达到人类教育的崇高境界。

(3)“社会服务”观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主张教育信息化要全社会的关注,用大教育观来看教育信息化。无论是网络的建设、学习资源的开发、还是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都需要家长、社区、政府、公司、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教育信息化要走社会化的道路,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学校教育信息化。

四、教育信息化:建构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家园

纵观全球教育信息化浪潮,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大都经历了从关注硬件、关注资源、关注教学方式、到关注以人为本的生命环境的发展历程。现在我们上互联网去漫游有关教育教学的网址,会发现,早期那种单纯介绍学校情况的网页已经不多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生活需要的资源、环境已经成为教育网站建设的主流。例如,

从100.com(世界上100个顶尖级网站介绍)可以进入世界上100个优秀的教育网站(Education),100个优秀的儿童网站(Kids),在网站中浏览,你会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从优秀的教案到全球探险、从生动活泼的绘画、音乐到远程教育成千上万的优秀课程,你需要的一切应有尽有,你未曾想到的也应有尽有。

“北美之旅”(Journey North, learner. org/ jnorth)项目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学习探险活动,整个北美洲的学生参加追踪野生动物的迁徙与季节变化的全球研究。从1997年春天开始,直到2001年,已经有四千多所学校和五万多名学生参加这项活动。该活动每年从拨鼠节(2月2日)开始,学生们跟随着春天的脚步,从南往北在网络上漫游北美大地,在教室里通过互联网随时交流和刷新自己关于动物迁徙和植物生长的研究报告,利用计算机技术与全球的同学一起研究春天的变化。学生可以交互活动、比较和研究大自然。同学们在网上研究王蝶、郁金香花、知更鸟、秃鹰、海牛、灰鲸、潜鸟、金莺鸟、蜂鸟、鹿、蝙蝠、青蛙等。几种动物的有趣的旅行将由卫星进行监测,动物所带的发射机将它们迁徙的信息传给卫星,然后卫星将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传给教室,这些革命性的技术使学生富有兴趣地从空中观察动物个体的迁徙。这在十年以前,还是人们不敢想象的神话故事。

“五彩童年”(Coloring4Kids,coloringpage.org)受到全世界的儿童的喜爱,该网站有无数可爱的动画、音乐、游戏、故事、手工、活动等,与儿童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自然地学习了绘画、音乐、识字、算术,增长了智力,培育了对生活的兴趣。笔者发现,就是成年人也会为它的童趣吸引,在这里,你会体会到什么是愉快教育、幸福童年、生命环境等等概念。由于其使用的儿童英语十分简单、生动,目前国内一些中小学开始以它为平台开展英语教学改革试验,深受中小学生欢迎。

在100.com下,类似的儿童网站还有很多,如“动物世界”(Animal and!,animaland.org)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动画、游戏、指导,培养儿童热爱动物。“芭比娃娃”(Barbie,barbie.com)是在线的芭比娃娃网站,孩子们可以与网上的芭比娃娃交互活动,甚至设计和组合自己的芭比娃娃。

从EduCities.edu.tw可以进入我国台湾省的“亚卓镇网络教育城市”,这是以构建学生学习生活平台为基本理念的信息化服务环境,该网站设有全民学校(Edu Classes)、学习护照(Learning Passport)、亚卓社区(Community)等栏目,构建以学校及班级为基础的、多向合作学习的学习化社区。提供充分满足每一个班级和学生需要的服务,其教育理想是:

人人成为终身主动学习者。

使学生成为网络时代健全的公民。

建设全球化网络学习园地与生活社区。

有教无类、执教无类。(人人可以成为学生、人人可以成为教师)

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来增减服务项目,可以加入自己的系统或教材,学生可以自己管理学习社区。

篇3

我们理解生命教育就是培养、发展、提升生命认识、生命情感、生命意志和生命行为亦即生命意识水平和价值的教育。

基于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学校围绕以“生命润泽生命,让师生生命健康成长”的办学目标和“勤奋、求实、文明、健美”的校训,坚持以“生命教育”为办学特色,努力营造“勤学守纪、博学进取”的校风,注重“尊重个性―快乐学习,培养特长―健康成长,主动发展―幸福生活”育人目标的达成,构筑“生命和谐,幸福成长”的办学格局,提炼学校“求真求实,向善向正”的办学思想。

求真求实:“真”就是存真心、讲真话、做真事。“存真心”:对学习、对家人、对同学、对老师心存真诚的心,就是爱心、善心、慈悲心;“讲真话”:就是讲出来的话不虚假,不骗人,不说别人坏话,更不会用言语伤人。真话就是讲真诚的话,关心的话,真实的话。“做真事”:就是认认真真做事,学习不马虎,干事不应付,把每一件事情(包括学习)尽心做好。这样才能达到“求真求实”。

向善向正:“善”就是善良、友善;“正”就是正直、诚信。我们学习、做事、对人都要有善心,有爱心,希望别人好,希望大家都好。“善良、正直”都是做人的好品质(文品即人品)

二、生命教育办学思想实践的内容

教育是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用心态感染心态的职业,只要我们善于运用柔性管理,人的矛盾就能够迎刃而解,实施人本柔性管理,能有效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首先,要为教师构建展示自身特长的舞台。通过各种活动,如教育教学研讨、师生同台演出等等,充分让教师展示才华,树立教师榜样作用,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偶像,更有助于树立教师的自信心,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没有教师的特长,也就没有学生的特色;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就没有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其次,要为教师营建自由的学术氛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就要让教师增强研究意识,提倡。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深入探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氛围与机会,满足教师的创造欲、成功欲,使每个教师的优点都成为闪光的亮点。

再次,采用民主化决策。学校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作用,创造机会让教职工独立自主地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择善而行,由此而形成的决策,是柔性管理的重要决策。此外,柔性管理思想也要渗透到学校分配体制、人事体制改革等方面,渗透到学校管理各个方面。柔性管理有利于学校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以人为本,以章治校”。既体现了情感投入的柔性管理,又体现了制度管人的刚性管理,它是一种刚柔相济的管理思想。实践证明,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离。

三、生命教育办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引领学校发展

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是引领学校文化自主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学校文化一旦被凝练出来,就会发挥引导、规范、激励学校主体的重要作用。

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是整体教育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决定教育价值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包括办学与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主体追求生命质量和全面发展的共同理想。办学思想“求真求实 向善向正”的教育核心价值应指导和引领“生命和谐”的学校文化建设。

篇4

摘要:提倡和开展素质教育以来,至今也有十余载,收效颇丰。但在这十余载的过程中,新闻媒体报道出诸多青少年自杀的信息反应出了大多数学校和教育部门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认识和重视。每每看到或听到这些报道,无不令人痛心疾首。为此,如果能更好地将生命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那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一个小家庭来说,都将会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正是本文所要与大家共同探讨,在此抛砖引玉,是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教育部门能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生命教育中来,让社会和国家更加安定、和谐。

关键词:生命教育;素质教育;问题;建议

素质教育自开展以来就是以提高所有学生的素质为宗旨,以直接促进人的发展本身或通过人的发展直接促进社会发展本身等为目的的,而不是以获取考分为目的,这正以生命教育所提倡的促进学生心理、生理、社会、灵性等全面发展是不谋而合的。为此探讨如何更好地将生命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效地融合是很有必要的。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开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开展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同时,随着生命教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总结和分析生命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本文认为,生命教育主要是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让学生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让学生不但认识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而且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基于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促进改革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简单地说,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生命,生命就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现今的教育不能重蹈无视生命、无视生命的价值的覆辙,而必须思考教育与生命的关系,即: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内核,是教育安身立命的依据,教育是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

生命于我们犹如刹那的烟花,一闪即逝。为此,我们在探讨生命教育之时,首先要抓住生命教育的特征,才能真正地把生命教育进行到底,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更加永久。生命教育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敬畏生命。生命教育,敬畏生命是第一要义。这也是生命教育的主要特征,它首先必须尊重生命、珍视和保护生命;其次是必须活出意义和价值,即体悟价值和智慧人生;第二,尊重和解放儿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把学生当“人”看,尊重人的特性,又要把学生当“学生”看,承认学生的独特价值;第三,融入生活。在生命的发展历程中,必须让生命真正融入和参与到生活中来。因为生活才是我们生命的存在方式。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 为此,我们要求教育要回归生活,要融入生活,实现教育与生活的融合;第四,充满人文关怀。生命教育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过程,它需要的是尊重、关怀、激励、宽容、平等。

二、中专职业学校生命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放眼我国国内的中职学校,虽然大多数已对学生开展了生命教育,但屡屡发生的青少年自杀和摧残生命的事件表明学校对此在一定程度仍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仍存在于形式上。以我们中职学校为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多数中职学校虽已设置了相关课程,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仍相对单一。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由于缺乏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往往限于开次讲座或与一年级的德育课程合并上,不增加任何学时。这一课程的教师也极具缺乏,或者说教师自身也缺乏对生命教育的真正认识,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素质。

第二,缺乏专业教师及对生命教育的认识。时下对于生命教育而言,其实并不只限于学生缺乏,作为师者的我们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也缺乏对生命进行思考和沉淀,对生命的认识也

大多只停留在表面上,不曾过深地去探索。其实生命就像宇宙,有着太多我们所未知的奥秘,需要我们去挖掘和认识,去思考和探索。

第三,生命教育课程太肤浅化和知识化,无利于学生生命品质的提升,也忽略了学生积极情感和态度的养成。由于缺乏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只是开展了相关的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帮助学生习得交通法规、救生知识和青春期知识等,却缺乏了生命教育过程还应传递给学生人文关怀和积极情感的渗透。这种只靠生命教育的习得是无法真正地帮助学生对生命进行感悟、体验以及积极态度的养成,难以使学生认知生命的美好,难为培育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对自身及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当遇到问题时,只会采取消极的想法和办法来解决问题,甚至摧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第四,由于过多的注重功利,致使许多学校对于生命教育更多的是重在形式化。这些都无法真正触及生命教育的核心和本质,无法提升人的幸福感和生命质量。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为了迎合外在的评价,对于生命教育过多则是在形式上翻新花样,而对于生命教育内容的空洞和肤浅视而不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性。这

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是不尽如人意的。

三、积极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推进素质教育

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生命是生命教育的核心所在,让学生们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尊重生命、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其次是要让学生们学到生命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主动、积极地去丰富自己的生命涵养,对未来充满信心,对自己、家庭和社会建立起应有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把自己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具体的途径有:

1.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在实践教学中,独立设置生命教育课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和有效的途径。课程应以如何丰富和发展人的生命为起点,努力增强学习过程的生命内涵。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意义的生命,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成为一个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重视生命教育,提升相关专业知识和素质

这一点适用于所有的家长、教师和学生。对于学生的生命教育,并不是家长或教师,或学生的事情,生命教育能否有效实施,是需要家长和教师,还有学生一起共同努力的。共同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等重新审视,对生命教育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在探索中分析和总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作为师者的我们,则更主动积极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对生命教育有着新的认识,才能将素质教育、生命教育进行到底,更好地传授给我们的学生。这是我们师者的职责和义务。

3.在生命教育内容上下功夫

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教育应该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个体生命的独特性,而生命的独特性如果不为教育所尊重,那么生命的自我发展必然受到限制,最后使每个生命都因没有自我独特性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学校在生命教育内容上,可以在教材上下功夫,教材则应针对中专职业学生的特点编写教材,这样教学内容就会比较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或者可以综合现有的教育资源,采取多元教学方式,动员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学校与家庭、社会协同,共同关心关注学生的成长。

4.在各个学科上进行全方位综合渗透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及新课改的背景下,本文认为生命教育最好的实施方法是在各学科上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渗透,以提升生命价值来推进素质教育。而对于学生实施的“生命教育”,则应根据学生在中职阶段的生命价值和成长特点出发,在各个学科中进行有效的渗透。“生命教育”,不仅仅只是生命教育课程教师的职责,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应尽的责任,不论我们所教授的是什么专业,我们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会他们如何去尊重和珍惜生命,如何去认识生命,让学生在生理、心理和伦理上得到和谐的人格教育,提升生命价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时至今日,“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师和学校、教育部门等也基本上从思想上有了重新的认识。为此,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孩子们的“生命教育”,让他们对生命有着充分的认识,帮助他们发现生命的美好,尊重、珍惜和善待生命,并对他们进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育,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我们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和谐与发展尽一份心,尽一份力!

作者简介:胡梅,女(1963),(彝族),云南省昆明市人,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基础部讲师,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于云南民族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分配到学校从事德育课教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中职德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达娇.重视生命教育 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09.04

[2] 刘长城.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实施策略刍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9.10

篇5

关键词:大一学生 生命教育 课程内容 活动课

G641

一、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生死一体,生命教育的认知起点

生与死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关于生死的态度决定一个人如何对待生命。生与死,是人生命过程的两个必然阶段和环节,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故而,生命个体总是联系人的生死区间去考虑和处理问题。生命教育与个体生命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作为个体的人,想要提升自己生命的精神向度,克服生命的无益感和死亡的可怖性,有赖于生命教育对人的启发和引导;而生命教育要完成自己的使命,也必须对个体的生命与死亡作出合乎情理的解读。生死一体的理念是生命个体日常行为的全部动力,也是生命教育的主旋律。

(二)向死而生,生命教育的过程规则

向死而生,意即人从出生开始即走向死亡,人都有生理上的终点。只要人活着,就不得不面临在劫难逃的死亡,而死亡也一直在我们的^脑中,这并不因年龄而有差别。这种与生俱来的基本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来生命教育的发展路径,即引导学生追求一种“向死而生”的人生智慧和勇气。

向死而生意味着生命的开放性、不确定性。 “人必须独自地完善他自己” ,自主地筹划、选择和确立人生道路,促进自我发展。因此,生命教育必须体现生命自主性,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关注个体外在的显露行为和纫的情感流露。这就要求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树立明确的“本真生存”意识,自觉、主动地按照这种标准规范自己地生活。生命的紧迫性和不可逆性要求人人皆需勇敢担负面对死亡的终极责任,与死亡恐惧和解,真正获得生命的荣耀与死亡的尊严。

(三)超越生死,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

帕斯卡尔说,人只是一颗芦苇,自然界最脆弱的,但是一颗运用思想的芦苇。这段话指出人不同于自然界其他生命体的特点即在于人的思想性,也说明人具有自在的自然生命的特征,也具有自为的超生命的特性。作为有思想性这一特殊的有意识的生命存在,人会不断地寻求对于存在的无限超越,在这种追求里赋予生死以永恒的价值和无限的意义。从这个过程来看,生死是现实的,但人却要在对未来的追求中不断否定现实,从而超越生死。这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充分体现了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与价值追求。

二、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要求

(一)师资要求:以生命影响生命

教育是一项基于师生关系互动而成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影响必须由教育者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的生命质量影响着生命教育活动的质量。首先,教师必须具有自爱反省的生命关怀。反省是指教师必须保持自我重新认识的意识,可以自觉地修正自己的生存状态。其次,教师必须是具有丰富的生命专业知识。生命教育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课程,它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从事生命教育活动的教师可能不会精通所有涉及到的专业,但必须在自己所擅长的专业领域内围绕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发展出自己对于生命教育的理解和观点体系。一个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的专业知识水平决定了他在生命教育活动中带领学生探索自身生命的深度和广度。

(二)课堂建构:渗透教育与师生参与

生命教育的课程类型主要是采用渗透式课程,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相关学科之中,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贯穿生命教育活动。渗透式课程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和掌握生命教育理念,并于系统和整体中寻找差异,进而以个性化的方式思考生死问题,并且渗透式课程也为不同课程之间搭建沟通与合作的桥梁。生命教育课程的课堂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而构建,结构相对稳定且比较具体、多样,这样使得每一次生命教育课程成为师生共享的独一无二的精彩旅程。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中,摆脱传统课程中教师单独讲课形式,可以保证课堂呈现轻松愉悦地氛围,可以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地吸收,可以有效促进生命教育效果的达成。

(三)内容编排:回归生活与促进成长

生命教育内容应回归生活,课程内容的选编应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经验中取材,突出课程的生活因素,注重体现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现实生活、理想生活以及可能生活。同时,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兴趣是决定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需要则是产生兴趣的源泉。生命教育课程在于启发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提高学生生活质量,故而其内容的选编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前提下,扩展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最大化满足学生。生命教育的效果不只是着眼于当下,更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既要包括学生当下需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包括学生以后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技能和能力,这样才能达到促进成长的作用。

三、基于活动课开展生命教育的探索

(一)现实状况分析

1.大一学生年龄集中在17-19岁,这是青春期中期。青春期是动荡不安的年纪,学生还没有稳定的三观,对外界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显得勇敢无畏,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又会因为遭遇到的挫折,比如考试失败、恋爱失败等而不断否定自己、轻视自己,青春期学生的特点可以矛盾二字简要概括之。在以往教育的经验基础上,青年人对自身、对人际关系、对生命本身的价值开始探索。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可以帮助青年人从现实生活中出发,从生活体验中汲取经验,形成从自身而成、稳定的三观。

2.大一学生经历着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这种身份的转变是一种深刻而复杂的转变。大一学生面临着校园环境的变化、教育教学的变化、老师同学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这些从校园环境到人际关系、从教学方法到学习模式的变化交织在一起使得刚迈入大学的青年人背负成长的压力,需要调动自身更多能量来适应这种转变。这种适应过程在本质来说是青年人发现自我、探索外界、沟通他人的生命历程。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发现自身的力量应对周围的变化。

3.我校学生在大一期间开设活动课,其目的在于为师生沟通提供平台,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为班级活动提供场所,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通过集体或团体活动启发个体成长意识,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目前,活动课主要形式是主题授课形式,以辅导员为单位进行授课,人数在100-150之间,少数班级人数控制50人左右,人数众多是活动课顺利进行所面临的挑战。在内容主要是完成学生事务工作,比如学生手册考试、学生档案收取、各类通知等,另外一些专题讲座比如邀请高年级同学所进行的讲座受主讲人本身的素质、讲座内容限制,活动课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高。将生命教育课程引入活动课中,有利于丰富活动课主题和形式,以促进活动课有效开展,达到课程目的。

(二)大一学生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每一学年有三学期,每一学期安排12周时间,从第9周开始进入复习周,前8周为大一学生开设活动课,目前活动课没有学分,活动课没有固定内容或主题,主要由授课的辅导员决定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经过对生命教育的梳理和活动课开设情况的了解,笔者认为可以在活动课时间内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丰富活动课内容和形式。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为活动课设置一定的学分以激励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在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知识传授与情感关怀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生命教育课程本身是开放性、互动性n程,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力图将生命教育主题生动展现给学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达到师生灵魂相遇、相互滋养的目的。课程考核的方式可以采用课堂参与讨论、实践报告、学年结束综合心得报告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评分标准可以设置为平时课堂及实习30%;实践报告30%;学年综合心得报告40%,对学生进行综合打分。

参考文献:

[1][德]贝克勒等.誓言集:向死而生[M].张念东,裘挹红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2][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4]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玉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2010.

[6]朱余杰.人本注意教育思想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D].郑州:河南理工大学,2012.

[7]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

[8]金生f.生命教育:使教育成为善业[ J] .思想理论教育,2006(11):19-24.

篇6

一、“三生教育”的内涵及关系

从根本上来说,“三生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其生存能力,丰富其生活知识,使其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从本质上来看,它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从内容上来讲,“三生教育”中,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生存教育是前提,生活教育是保障,生命教育是核心。也就是说,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提高生存能力,掌握生存规律,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必备的前提条件;通过生活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性情,完善学生的生活情趣,为其完满生活打好基础,为其全面发展做好保障;通过生命教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关爱生命、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教育应当贯彻始终,它既是“三生教育”的初衷也是其最终目标,是人之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

二、从“三生教育”看当前我国成人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在“三生教育”观照下,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着过分偏重社会需求,对人本身的发展重视不够的问题。杜以德先生曾指出:纵观现代成人教育发展的历程,基本上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为中心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成人教育由于过分关注社会的发展使人之发展社会化,导致了对人的发展的冷落和偏移。成人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柱,为社会服务本无可厚非,但实际情况是,成人教育过分偏重社会需求,成人教育领域实用功利主义盛行,人文精神水平下降,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出现对人本身的发展重视不够的问题和现象。具体表现为:生存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单一化,生活教育偏于物质化,生命教育几近缺失化。

(一)生存教育单一化

生存教育单一化主要是指目标和内容上呈现单一化。我国成人的生存教育在目标上以技能的提高为唯一标准,缺少心理能力培养和情操陶冶的目标体现;在内容上又以成人的外在技能提高为主,忽视内在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为只注重培训成人的言说能力,生产技能等职业技能,忽视道德素养,心理智力,兴趣爱好以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这种生存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只是教会人单纯掌握“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却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和追问,使得成人的生存教育在人类知识越来越丰富的形势下,目标和内容却越来越单一,导致成人在工作之余的学习和受教育变成被迫和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负担和压力。生存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单一化,使得成人教育单纯以完成技能传授为任务,而技能的提高又单纯以获得学历或者资格证书为唯一标准,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成人真正生存的意义所在,失去了对成人生存价值的关怀,造成了受教育者“意义”世界的缺失。这种目标和内容上的单一化还使得学历和文凭越来越被畸形地关注,也使得成人为了在现实社会中谋求好工作,好收入,通过成人教育混文凭,混学历的功利性追求戴上了合理的“为了生存”的帽子,导致成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懒散被动,思想不集中,精神不投入的行为,最终也促使成人教育越来越流于形式,消极而无实效。

(二)生活教育物质化

目前成人的生活教育呈现物质化的表象,只注重满足成人对物质的崇拜和占有的欲望,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做人的标准,道德准则被丢弃在生活内容之外,最终使人们不再追求事物本质对其生活的意义,而只是把自己的生活的意义投射到物质的占有和追求上。这种物质化使得成人在随着经济蓬勃发展生活的完美倍受关注的环境下,将物质生活的丰裕作为其衡量生活标准的主要标杆。“知识就是金钱”根植于成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促使他们为了单纯满足物质条件而接受教育和学习,精神世界的改善不是随后而至,而是一味地被淡忘。生活教育偏于物质化使得成人教育功利化,成人的精神生活,个性成长,道德信仰被漠视,最终模糊了成人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成人读书,接受教育几乎都是为了谋得一份好工作,以便获得功名利禄从而过上丰裕的物质生活。但是随着物欲的满足,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只会感到无聊和空虚。只有精神世界的充裕才能使人得到幸福的饱足。成人生活教育的物质化最终失去了培养人的终极目标和意义追求,失去了教育的终极意义。这种生活教育只能浅显教会成人生活的基本知识,而不能提供给成人追求个人、团体、家庭、民族和人类幸福的具体方法,从而使成人教育沦为“使人为之物”的教育。

(三)生命教育缺失化

当前我国的成人教育作为对成人提高自我,突破自我的主要教育途径,却对成人的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教育淡化和漠视。我们可以看到,对生命教育的缺失使成人难以通过成人教育获得多方面的滋养,不能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来满足生命的成长。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成人对价值生命陷入迷茫,甚至导致对自然生命的轻视,意识不到自己的生命存在对于他人和社会的意义,更不会去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的缺失化使得成人教育最初“教化人生”的本义变得日益功利性和机械性,使得成人失去了生存的惬意,人的欲望、精神及其自由受到限制,人的开放性、创造性被僵化和扼杀,人的生命的超越性难以体现。也将必然导致成人教育显现出一种可悲的境遇:“那种饱含着对智慧的追求,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对人的自由、公平和生存尊严的教育已经远离我们,被淹没在功利主义、机械主义和实利主义的冰水之中”。

三、“三生教育”观照下我国成人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

“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的发明者和创造者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的表述体现了教育应以人为本的思想。“三生教育”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关注个体的生命价值、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教育。在它的观照下,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以“以人为本”为宗旨,关注成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使人逐渐完善并享受学习的幸福。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全面的生存教育为保障

虽然由于受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和时代进步的阶段性以及我国国情的约束,目前我国成人的生存教育呈现单一化,人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提高生存技能,掌握更高的职业水平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但是,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我们更应该立足于发展全面的生存教育,为人之全面发展提供基本保障。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人生存教育也应该得以扩展、分化,并在不同层面上展开,逐步达到全面。黄全愈在《生存教育在美国》中提出,生存教育包括体能、技能和智能的教育。体能是指生理方面的生存教育,智能多指心理方面的生存教育,体能是基础,技能是保障,智能是前提。他的这种生存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而言。对成人来讲,全面的生存教育应该从培养人各种生存能力的角度强调,它不单单指教会成人懂得生存规则或者掌握某项职业技能,而且要教会包括社交能力,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创造的能力等各种能力。只有以全面的生存教育为保障,强调生存能力的提高,注重人本身的主体性发挥和创造性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丰富的生活教育为目标

成人生活教育应该是使成人能够切身体会得到的,感受得到的教育。它要求结合成人的生活经验,以满足成人的物质需求为前提,以满足成人的精神享受为关键,逐渐丰富其内容。

1.闲暇时间增多要求成人生活教育内容不断丰富

社会生产力进步,生产技术以及工艺得到迅速改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工作时间缩短,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促使成人工作者自我发展和提高以及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增加。为了有效利用闲暇时间,使成人的生活更充实,有意义,成人教育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2.人口老龄化要求成人教育丰富生活内容

我国社会已成为老龄化社会。如何使人的老年生活健康,并富有意义,使人在准备退休时仍保持体力和智力继续参与社会生活,学习和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要求成人教育不断丰富其生活教育内容。

3.精神生活的需求要求成人教育丰富生活内容

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在给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为个人的家庭生活的丰富提供了实现条件。如何实现家庭和个人更好地生活,开始成为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精神生活亟待满足要求生活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例如,需要提供生活艺术方面的咨询以及使家庭幸福的技巧咨询等等。

(三)以良好的生命教育为核心

篇7

关键词:和谐校园 生命教育 构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校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中小学校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之必需。但是,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却有许多不协调的因素,而生命教育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小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呼唤生命教育。

一、中小学构建和谐校园的突出本质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其“和谐”则具体体现在人、物、环境和关系的和谐上。

“物”的和谐表现为教学、科研设施配置的和谐。教学、科研设施配置和谐与否,关键要体现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上,体现在有利于学生的培养上,体现在有利于人人身心健康上。

“环境”的和谐是指校园内幽雅、舒适、安全、卫生,校园整体布局美观且大方,这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关系”的和谐是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保障性,没有制度就没有一切,制度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和谐校园应该是制度健全并完善的组织。只有制度完善,才能保证和谐校园的安定有序、协调发展;才能提高人的积极性、能动性,以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和谐校园建设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人,是以“人和”为基本标志的有序发展。因而“人”的和谐是中小学校和谐校园的突出本质,其意就在于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人与各项规章制度等诸多要素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状态。教育的主体是人,核心是人,目的也是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的自由与解放是教育本质的、应然的追求。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人的素质全面提升和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快乐、体验成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突出人的发展,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尊重人的个性、人格、权益,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用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大中小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终极信仰的追求,使其养成关爱的情怀。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视角来审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既是“学会生存”的教育,又是“学会关心”的教育。

1.生存意识教育

生存意识教育就是帮助中小学生形成科学、正确、完整的对生命的认识,形成对生命的热爱、珍惜、尊重、敬畏和欣赏,并能积极主动维护生命的权利。生存意识的教育,这是生命教育的起点,因为只有生命存在,才能谈得上发展的问题。人的生命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离开个体生命的自为存在,一切都会失去真实的承担者和前提。生命作为个体而存在,是人的其他价值创造、实现和评估的先决条件。脱离生命个体存在和延续的过程来实现生命价值,无疑是荒谬的。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失去了便不可再得。所以对于每个人而言,维持生命存在是最自然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2.忧患意识教育

忧患意识教育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搅扰中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摆脱忧患,以达到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心态。它具体又包括逆境教育、死亡教育和责任教育。

人生是无法避免苦难的,苦难与人生共存,没有苦难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所以,要培养中小学生挑战苦难,磨练人的生命意志。没有对苦难的挑战,也体会不出生命的甘甜。多一份苦难、多一份磨练,便多一种体验,使人生更丰富、更坚定、更有意义。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目的在于介绍死亡知识,让学生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以及死亡对亲人、朋友的伤害,使学生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惜生命。责任教育在于促进中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责任体现了一种社会必然性,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推卸的。

3.和谐意识教育

和谐意识包括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环境的和谐。与自我的和谐是指人格的统整及其情绪的良好调节;与他人的和谐是指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环境的和谐指能够适应环境,无论是学校的小环境还是社会的大环境。

4.发展生命的教育

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教育。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谋求发展。因此,发展是生命意义的标志。发展生命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及其对自身的重要意义,从而珍惜和敬畏生命,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

三、中小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也离不开课堂。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以及把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渗透在思想品德修养课程当中,使中小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生命教育的思想和内涵,接受生命教育的培育,为自己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中小学生中由于心理问题或由心理因素引发的各类事件也层出不穷,已严重影响了极少数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这个角度讲,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力途径。因此,中小学校应该大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向学生传授或提供各种缓解压力的方法与技巧,让他们自己有能力来面对压力,防止他们采用错误、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中

生命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大都是通过行为来表现,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因此,生命教育可以让中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生命知识,体验生存感受,培养生命情感,以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

4.培养生命教育师资队伍

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推动生命教育的灵魂人物。然而生命教育在教育领域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没有现成的师资队伍。因此,培养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是顺利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条件。

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我们可借鉴台湾学校的做法,同时结合各学校的优势和特点对教师进行培训。使这些教师能透彻地了解和把握当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适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对他们出现的心理危机进行预防性干预,将危机问题扼杀在萌芽中,保护他们的生命。另外,在进行师资培训时,要强调教师对学生影响力和感染力培养,生命教育不能以简单的说教方式来进行,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要以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应有成功的体验和创造的幸福。

5.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

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校中,针对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研究非常少,把生命教育作为专项的活动更是尚未开始,系统的理论研究也尚未启动。因此,在中小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将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深入开展起来,科研和实践两手抓,以科研促进教学。在有关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中努力探索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工作模式,探寻有效的生命教育原则、途径、措施、方法等。

参考文献:

[1]任亮宝,雒焕国.在中小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

篇8

生命情感是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与生命情怀的体验。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提出人类最原始的动机是追求意义的意志,而且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生存的空虚”,导致精神紧张甚至最终迷失自我。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现代观念与传统教育的矛盾冲突,使许多大学生对生命、生活感到茫然与困惑,为“人生的意义何在”、“生活的目标是什么”而彷徨苦闷。2009年徐州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调查显示,大学生存在的主要“生命困境”有:生活目标随波逐流,常有无意义感;大多数人太自私,这常让我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如果挫折太多,活着的意义不大;我觉得活得太累了,没意思;我想生活得更有意义,可我总觉得没有出路。近年来轻生的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对生命持有淡漠、无谓,甚至仇恨的情感,而选择自杀以摆脱生命困境。

大学生的生命行为倾向消极

大学生的生命行为倾向包括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性、生涯规划、挫折应对等方面准备采取什么方式度过生命。当代大学生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的成长环境,使他们漠视生命的行为倾向异常突出。学习适应不良、学习焦虑与疲劳、注意障碍、网瘾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的学习困扰;在对物质生命的强烈追求下,自私自利、猜疑嫉妒、羞怯闭锁、自卑孤傲的消极心理交织,导致人际关系淡漠,人际冲突时有发生;就业压力趋使许多大学生人生目标功利化、短期化,追求快餐文化,生涯规划不切实际;问题解决途径僵化,抗挫折能力差,不断攀升的在校大学生自杀率是这些消极行为倾向的必然结果。

生命教育是塑造积极生命态度的重要途径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探讨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1974年澳大利亚的特德诺夫斯提出了“生命教育”(Lifeeducation)一词。四十年来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已经在全球逐步推广。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陆教育研究领域开始关注生命教育,辽宁、上海、云南等地的中小学已经普遍开设了“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全国首个生命教育实训基地已在成都落成。

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切关注个体生命和生活的教育,即全人教育。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教育者基于生命的特性,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提高其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是改善大学生异化的生命态度,塑造积极生命态度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的是指导大学生热爱生命,维护生命尊严;关爱生命,实现生命共生;承诺生命,实现生命价值;德化生命,实现生命幸福。

基于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大学生生命教育可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生命认知层面,即认识生命的物质、精神和社会属性,了解死亡及其相关因素,懂得爱惜和保护生命的方法;二是生命情感层面,即理解生命的意义,端正生命责任感和感恩情怀;三是生命行为层面,即在日常生活中履行个人职责,践行欣赏和热爱生命的行为。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政府教育改革十分重视生命教育,以“向死而生”的价值取向开展预防为主的生命教育,目前已经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时间尚短,仍未进入全面实践环节。但已有不少学者提出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应该集中于伦理道德、安全健康、审美、挫折、生死教育几个方面,具体实施途径包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体验式活动、心理咨询、学科课程中的生命教育渗透等。国内外研究表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核心在于培育大学生乐观的、坚韧的、充满幸福的积极生命态度,充实对生命的认知与情感,激发健康的生命行为。

基于优势视角的高校生命教育实践取向

随着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由“问题取向”转向“资源取向”,优势视角(strengthperspective)成为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的新模式。Saleebey指出:“优势视角取向的实践意味着:作为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优势视角赋予个体、环境、关系、问题或困境于优势,充分体现“人在情境中”,强调个体与环境的整合。借鉴优势视角的赋权、成员资格、抗逆力、治愈和整合等信念,探析高校生命教育的实践取向,有利于拓展生命教育的研究视角,完成生命教育培育积极生命态度的核心任务,实现教育助长生命力的目的。

1.尊重生命个体的教育。优势视角强调成员资格,即案主的身份、权利和参与,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有价值的成员,并享有自尊、尊重和责任,否则将面临被边缘化、被异化和被压迫的危险。当大学生感受不到自身的成员资格时,会缺乏归属感,淡化自己的生命;当不能正确认知他人的成员资格时,任意践踏他人生命的暴力或犯罪行为自然发生。生命教育应该注重大学生对成员资格的认知,即尊重生命个体。首先,指导大学生掌握生命常识,了解生命的基本构造、特征、生命之间及生命与物种之间的关系,理解每个生命的自然性和有限性,以及生命个体的参与、自决等社会性。其次,认识生命差异。对复杂多样的生命个体进行理性分析,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包括来自家庭、社会、学校、遗传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包容之心对待生命的差异性。最后,提升生命审美水平。对生命作出审美思考,用审美的眼光与态度面对复杂的生命个体,不以唯一标准苛求生命,发掘多样生命的个性美。

2.发掘生命潜能的教育。以优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调每个人都有优势或潜能,每个生命个体拥有丰富的知识、智慧、天赋和力量。大学生生命教育可以借助优势视角“助人自助”的手法,协助大学生挖掘和激发生命优势或潜能。健全的自我意识是激发潜能的基础,利用自我探索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建立清晰的自我概念,发现个体内存的学习、成长或改变的能力,接受和悦纳自己。其次是培养生命自主性,引导大学生建立多元化的价值观,把握生命个体的优势与劣势,主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最后是实现自我超越,对大学生开展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训练,协助其在具体行动中利用优势,不断突破现状,达到生命潜能的持续挖掘与展现。

3.提升生命弹性的教育。抗逆力,也称为心理弹性,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优势视角强调每个人都有抗击逆境的潜质,人在面对危机和困境时,这种潜质生成为应对困难的力量,帮助案主超越和克服负面事件。生命教育中的挫折教育,核心即是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基于保护性因子构建心理弹性支持系统是有效的策略。首先是内部保护因子的形成。通过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程、素质训练,改善大学生对困境的认知模式、普及心理调节技巧、提高自我效能感,培育责任感、适应性、内外归因、情绪智力等积极人格特质。其次是外在保护因子的改善。学校通过建立班级、学生社团、心理咨询中心、学生社区工作机构等多维度的支持网络,增强大学生朋辈之间、大学生与服务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另外,加强家校联系,促进校企合作,调动学校以外的社会力量,形成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和组织系统,也是提升生命弹性的有利措施。

4.树立生命信任的教育。赋权是个人或组织借由学习、参与、合作等机制,提升个人生活和组织功能,创造信任网络和互惠制度的过程。大学生生命教育吸收赋权理念,引导大学生逐步赋权于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树立生命信任感。赋权于自己的生命,意味着增强自信心。赋权于他人的生命,即是建立人际信任。大学生生命信任感的建立首先需要高校以学生为本,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由管理者向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学生潜能挖掘者等角色转变。其次,学校要创造诚信环境,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学生的评估制度、人才选聘体制等,实现民主、公正,提升学生对学校、教师和同学的信任。最后,培养大学生人际能力,运用课堂传授、团体训练、素质拓展活动等方式,指导大学生改善自卑、自傲、孤独、逆反的不良交往心理,掌握真诚、尊重、宽容、互惠的交往原则,熟练运用倾听、表达、赞美、拒绝等交往技巧。

5.拓展生命资源的教育。治愈和整合强调“人在情境中”,以及人与环境的整合,通过调动身体、心灵、环境、关系等所有资源中的优势,去面对困境的挑战,达到自我再生。生命教育亦需要引导大学生进行治愈和整合,通过不断拓展环境、问题、关系资源,创造更有价值的生命。拓展环境资源,即突破校园环境,通过兼职、实习、社会实践、社区志愿行动等方式,融合团体、家庭、社区等社会有形资产或服务于个人环境系统中。拓展问题资源,即改变看问题只关注不足和缺陷的“缺乏视角”,承认和正视困境的存在,将问题视为个人与其所处环境互动中的挑战和机遇,重新确定生命方向和动力,使个体优势得以再次展现。拓展关系资源,不仅指扩展人际关系,还包括平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专业知识传授、实践指导中,渗透环境教育,普及环境生态知识,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珍惜生态资源的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中,注重包容性增长的社会发展观教育,促使大学生努力将有价值的生命融入社会大舞台中。

篇9

论文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基础”课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自杀、他杀、虐待动物等新闻却不绝于耳,他们对生命的轻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除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心理问题、社会因素等原因外,还与一些高校长期缺乏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没有很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有很大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在现阶段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高度工具理性化弱化了生命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杨书子院士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后认为: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德育论文,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生命教育在这种理性化的教育中越来越边缘化。

第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学生的功利取向越来越明显。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文化多元化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引起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价值观念的重大改变,可能出现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追名逐利,存在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倾向。对他人的生命以及生存状态表现出淡漠。这种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使大学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生命观、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其理性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第三、目前高校生命教育中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的倾向制约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各大高校几乎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并开设了相应的心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学生的心理压力,纠正了一些偏差行为,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能在大学生群体中正确开展生命教育,开设专门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存在的意义,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结合“基础”课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基础”课是“05方案”中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在其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应有之义。结合对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群体生命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知关怀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和生命能力教育。

第一、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认知关怀教育。

认知关怀教育主要是增强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识、肯定、接纳和珍爱,是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爱护。包括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等。使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情怀,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关心整个自然界所有的生命。

第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就是通过对生命科学、医学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大学生形成全面的生命认知,明确“生”的可贵和“死”的不可避免,着力解决人“为什么而活”、“怎样活着”、“生命存在的价值”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从大学生自杀以及违法犯罪的个案可以看出,有的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轻生来结束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人的发展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永恒追求。生命的无限性在于在有限的时长中发掘自身最大的潜能德育论文,这也就是生命发展教育的核心。我们应当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通过努力取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中激发其自身潜能.从而提高对自身的价值肯定,充分展示个性,达到提高个人生命质量的目的,要让学生懂得拓展生命的宽度,突破自我,追求人生的境界。

第四、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生命能力教育。

生命能力是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了生命能力、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生命能力教育目的让其领略到“活着真好”,争取“活出点意义来”。如抗挫折能力,要让学生知道挫折只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必要过程。需要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去乐观面对,应增强自身的挫折容忍程度以及心理调适能力。正确地面对挫折并承受挫折之痛,会让学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的亮色,提升生命的意义。

三、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生命教育题材

课题组老师结合多年从事“基础”课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挖掘出了适合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题材,并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相应设计。众所周知“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其中,人生观教育是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所以在基础课中开展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学时最终的落脚点为人生观问题,从人生观问题扩展开来可以对学生实施相应的生命教育。(如图所示)

1、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看待生命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它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所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极其重要。世界观教育属于哲学的范畴,但对于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哲学”课程,所以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教育,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以及万物运动的无止境性等等,动员学生爱护我们的地球,珍惜身边所有的生命现象,增强大学生的生命认知和生命情感。落实在“基础”课的教学上,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祖国的灿烂文化和自己国家的热爱之情,并将这种爱扩展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及人民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同时生命教育的实践性很强,我们可以结合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进行德育论文,如探访养老院、孤儿院、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等,以培养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以感恩之心来善待生命。

2、引导学生用高尚的道德观善待生命

诗人但丁曾说过:“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说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基础”课的教学不能只是将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公共道德价值体系,通过教师的讲授传达给学生,而是通过道德教育使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才是关键。教学中可以选取“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展开课堂讨论,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道德习惯,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典型视频,并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来展开课堂教学,可以选取近期网络上出现的颇具争议的“变态女大学毕业生屠杀小兔子”的视频,女大学生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必会激起学生的愤慨和心灵的触动。

3、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构筑和谐社会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与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背离。“基础”课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仅是对法的一般原理和法律基本知识的一般解说。但教师不应囿于此限,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切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律素养。教学中不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揭示法律规范中所蕴涵的权利基础,消除法律规范是关于义务或以义务为本位的规范的误解,避免权利和义务的错位,树立权利观念。要尽可能把行为模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运用法律知识和理论剖析“为什么”,使大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能深刻理解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法定的、应有的权利义务德育论文,并由此正确地把握它们在法律上的关系,使“感觉”深化为“理解”,进而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实现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引导学生用崇高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这里所讲的崇高的人生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一个树立崇高人生观的人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相当浮躁的社会氛围下,人们越来越多地趋向于追名逐利,变得失去了理性,疏远了纯真的情感,灵魂变得愈发孤独。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基础”课的老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向学生澄清那些庸俗人生价值观的种种危害,动员他们树立崇高科学的人生观;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个人无论地位如何,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他尽心尽力去为他人、为社会服务,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最终达到学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清,刘红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提高[M], 上海高教研究,1998,(专辑):101 ―103.

[3]刘济,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 江西教育科研,2002,(12):33.

[4]张国民,廉利.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4)

[5]杨芷英.生命的追问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6]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高教探索》.2009,(5)

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珍爱生命教育高校教育

没有生命的世界,是残缺的世界。正是有了生命的存在,世界才变得精彩。而在一切的生命存在之中,人是超越一切其他生命之上的存在物。因为,人是一种有思想的生命存在。人不会只是停留在对现实世界的满足与追求上,他会不停地尽力对已有本我不断超越,为价值寻找出口以实现不断升华。而要实现这一超越和提升,就要靠教育。令人遗憾的是,现代教育程度不同地对此忽视了。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生命价值教育更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珍爱生命教育的科学内涵

生命,是人类最珍贵也是最脆弱的东西,如同费尔巴哈所说,”生命价值是人类数千百年来一直探索和追求的永恒主题。以生命的视角审视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理想信念的需要,更要关注其生命现实中健康,心理,精神的需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自我盛宁的实验者,吧学生理解为同时具有自我保护生命力与自我完成生命的实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珍爱生命教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学而获得手段病体现自身生命质量的完美性和完整性。

珍爱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作为一项新兴的教学门类,一出现就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很多地方的学校已经将其纳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为了改进生活而教育”。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使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帮助人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其表现有: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能力比较弱,有的学生因为一句批评或轻微的挫折而自杀或自残;因为与他人的一点纠纷而拔刀相向;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束手无策;不关心他人、缺乏同情心和爱心等。有了这些对生命教育的最初思索,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以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因生理、心理发育困扰所带来的思想道德迷失及轻视生命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使学生身心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活力、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显得尤为重要。

二、 对大学生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在大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大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二)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大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 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大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四) 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

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大学生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他们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五) 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青年学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因此,必须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三、 对大学生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的多维路径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要生力军,其思想政治素质如何,亳无疑问地会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珍爱生命教育是我们我们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使命,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社把生命的意义放在重要位置,对于引领大学生在思想上道德上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社会共同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当今的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探索,是正确的生命观贯彻落实到大学生中去,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一)强化学校教育主课堂作用。

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把生命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的生命教育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等理论知识,并能用其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同事开展主题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氛围、自立自强榜样激励等活动。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力,实现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和成长,不仅要靠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培育一批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主体。这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家庭教育功能。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培育起着激励、渗透和调控作用。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营造,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提高家长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家长要善于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针对孩子的特质,合理的预计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社会氛围营造。

大学生的生命观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通过外部的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坚定信念,进而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盒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作用,以营造良好的氛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先进典型教育,这是加强大学生珍爱生命教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在践行珍爱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珍爱生命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四)提升自身素质。

首先要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需要大学生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生命观的相关内容。用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的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的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生的道德风尚。其次要提升大学生的心里素质,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在大学生珍爱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从整体性和层次性两个方面帮助他们理解珍爱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让大学生把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作为个体思想、行动的支点,成为既有崇高理想信念,又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北生.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04(2).

[3]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 中国教师,2006(5).

[4]唐小芹,夏继春.关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02)

[5]孟静.生命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探索[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