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支付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上支付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招商银行(http://)
招商银行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提供网上银行业务种类最多、服务地区范围最广的银行,因而对电子商务的支持也最强。
1、网上支付
网上支付的使用者为个人消费者,消费者首先应该是招行“一卡通”(属借记卡)持卡人,客户可到招行任一营业网点即时办理;然后可在网上即时申请并获取支付卡(支付卡是“一卡通”的子帐户),这样就可以使用支付卡实现网上支付。支付卡的资金只能从“一卡通”转入,目前每天消费的最高限额为1万元。只要是“一卡通”的持卡人都可以开通网上支付功能,成功申请支付卡的消费者可随时在招行网上特约商户(目前有近200家)选购商品,支付时只需输入个人支付卡帐号和密码。信息传输采用SSL(SecureSockerLayer安全套接层)协议,其中支付信息直接传到银行,购物信息直接传到特约商户。
目前网上商家一般都愿意接受银行的网上支付业务,而银行在选择特约商户时主要评估其实力和信誉,对商户收取的手续费,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并未作出规定,现在一般与安装POS的标准相同,大部分为交易额的1-3%左右。
2、企业银行
招行的网上企业银行从三个层面提供服务:a、结算:包括银证资金清算、集团公司内部帐户调拨资金、工资、付款等。b、理财:交易查询、总公司对分公司财务监控管理。c、BtoB交易:网上信用证,要求付款人即受款人均在招行开设帐户,且付款人应存有足额保证金。该项业务现正试行,计划3月份正式推出。
招行的企业银行客户端必须安装专门的软件,在招行设计的交互界面上操作(而非普通浏览器)。信息传输采用SSL+128位加密传输,比BtoC模式的传输更显安全。同时提供严格的授权机制(IC卡电子认证),从业务流程操作上加强安全性。而授权人可在异地上网登录授权(此时的安全传输保障仅为SSL协议),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
(二)中国银行(http://bank-of-)
除网上证券外,中国银行网上银行功能与招行的相类似。1999年8月28日推出的“银证快车”,用于与证券公司之间的资金清算;企业在线理财,仅限于集团公司内部的资金划拨、总公司对分公司的财务监控等。至于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资金结算业务尚未推出,原因是考虑到人总行至今仍在着手制定标准。
在个人网上支付方面,中行提供了人民币结算的长城电子借记卡和外币支付的长城国际卡两种选择,外币网上支付目前只能通过中行进行结算。现在已有34家特约商户入驻中银电子商城,提供网上购物服务。
在网上交易的技术实现过程中,中行采用SET(SecureElectronicTransaction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按这种协议实现的交易比起只在信息传输中用SSL加密的交易,技术上提供了更高的安全级别。但首次使用时要求用户在客户端下载安装电子证书,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在进行网上支付时,速度也显得较慢。
(三)中国建设银行(http://)
目前仅在北京广州两地试点网上支付业务。用户必须在建行开有帐户或持有龙卡,然后到建行指定柜台办理手续后才能使用网上银行。建行1999年8月向社会推出网上银行,先后实现的功能包括对私业务网上帐户查询、转帐、代缴费,对公帐户查询等。1999年12月27日在北京地区推出网上支付业务,共有九家特约商户,单笔支付最高为10万元,并提供退款服务。
建行网上支付采用SSL协议,并通过提高网上银行交易站点的安全级别、建立实时监控系统以保证交易的安全性。
(四)安全交易模式
SSL和SET本身属于两种通信协议,基于SSL和SET建立的交易模式是目前为网上支付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
1、SSL交易模式
A:客户选中商品后向商户发出购买信息(含客户资料)
B:商户把信息转发给银行
C:银行验证客户信息合法性后,从客户帐户扣款
D:银行通知商户付款成功
E:商户通知客户交易成功并发货在这种模式中,由于客户的信息经商户转发,使客户资料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招商银行将这种交易流程略加改进,客户只向商户发出订购指令,同时向银行发出支付指令,保证了客户资料不被商户获取,并省略了B、C两步。
2、SET交易模式
在SET模式中,作为信息的接收方每次使用认证中心提供的密钥核实对方的身份;支付网关是金融网与公用网接口,是金融网的安全屏障。相比之下,目前中行的SET交易模式有一定的差别:国内没有权威的认证中心和支付网关,各银行间没有实现网上实时结算,所以收单行和发卡行均是中国银行。
(1)客户向商户发出购买信息,其中商户只可阅读订货信息,支付信息被加密屏蔽
(2)商户向收单行转发支付信息托收
(3)收单行通知发卡行扣款
(4)发卡行冻结客户购货资金
(5)发卡行通知收单行已扣款
(6)收单行通知商户付款成功
(7)商户通知客户交易成功并发货
(五)评价
目前我国开展电子商务已有一年多时间,真正形成影响只是在过去的半年,表2是电子商务中各参与方的部分反馈意见以及问题分析。从中也可以看出,虽然网上支付尚不可能在各方面都优越于传统支付方式,而使社会在短期内接受,但可以肯定的是,网上支付并非电子商务中的瓶颈,而只是需要不断改善。
事实上,企图先建立一个完善的网上支付体系,然后再发展电子商务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少有人愿意率先冲破旧的框框约束,也不愿意放弃任何既得利益,于是任何一个行业都将面临种种不协调的难题,难以单独完成试验。市场的培育需要各方合力的推动,因为技术的发展已经脱离了标准的建立,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推出较为全面的网上银行业务并着力推广,客观上推动了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使招行在网上银行业务中暂居领先地位,但同时也承受了市场和政策的风险。二、对国内网上支付业务银行的评价:基础各不相同,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国内电子商务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但由于相关的管理条例及法规尚未出台,各银行原有业务的信息化程度不一样,因此选择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一)招商银行——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在规模上要低一个档次,因而决定了必须给自己一个独特的定位,互联网时代提供了这种契机。招行的决策层对网上银行的未来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其初步完成的中期发展与管理战略中明确提出:在规模优先和银行再造(重整)的战略思想指导下,确定招行作为“技术领先型银行”的整体定位,尤其要使虚拟银行发展成为客户服务的主要通道,达到国内银行业最高水平,要使招行成为我国网上银行服务的市场引导者。
从目前的情况看,招行网上银行的业务量在国内占绝对领先的水平,网上业务种类也领先于其他银行。截止去年年底,招行企业银行客户已达989家,网上累计对公交易量5.6万笔,交易总额358亿元,平均每笔交易额为63.9万元。个人网上购物方面,在去年9月至今年1月18日开展的“精彩网上行”活动期间,共有约7万名消费者发生了10万笔交易,成交总额1000万元。目前招行的特约商户接近200家。
从技术上看,由于招行一开始就在各营业网点采用统一标准,因而较容易实现全国联网,这个优势是很突出的。从经营管理上看,招行的机制灵活,能够很好地激励员工。所以如果人行制定的标准不至于令招行原有的网上银行体系推倒重来的话,则招行继续在这个市场保持领先是情理之中的事。目前招行的弱势在于原有客户数量较少,尚未形成有特色的专门客户群,没有象中行外贸企业客户、农行的农业生产加工及乡镇企业客户类似的稳定客户。这个弱点将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深入推广而显露出来,使招行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二)中国银行——高起点、高标准
中国银行同样是较早就提出“科技兴行”发展思路的银行,国内第一张信用卡就是该行在1985年发行的,国内第一笔网上支付业务也是该行在1998年3月16日经办的。同时中行作为原来的外贸专业银行,海外分行网点多、经营规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取得不少经验。因此该行在开发网上银行时,一开始就高投入、高起点,在网上支付系统中采用先进的SET标准,这也是中行的一贯风格。
中行已开发出功能较为全面的网上银行系统,为慎重起见,目前只推出其中的部分业务。BtoC方面的优势在于国际支付目前只通过中行进行清算,而中行更看重的是面向BtoB的业务,因为这部分的业务量很大,更能反映银行的实力。
中行一直在金融电子化建设方面投入很大,但同样没有从一开始就统一规划。近年来以省为单位已逐步得到规范,加之各区域原有系统较为先进,据称在内部清算方面实现联网问题不大。
(三)中国建设银行——突出BtoC业务
建行是紧随中行、招行而推出网上支付业务的,目前仅在北京、广州做试点,业务范围与中行大体相似,网上支付较有特色的是提供退款功能。从建行现有及即将推出的网上银行业务来看,该行更注重面向BtoC的业务,认为国内个人网上购物有着巨大的市场,较易实现;而面向B
toB的业务风险较大,国内用户未必能够很快接受。从组织结构上看,建行成立了专门的业务部门,统一规划和开发。
(四)各行网上银行业务对比
(略)
(五)浦发银行与深发展网上银行正处建设中
目前上市公司中的浦发银行和深发展均未正式开展网上支付业务。事实上,网上支付只是网上银行众多业务的一种。一般来说,网上银行的功能从低到高分以下几个阶段:静态信息、动态信息、提供在线查询帐户信息和提供在线交易。由于网上银行可以大幅度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今后银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可以预见浦发银行和深发展也终将会发展包括网上支付在内的网上银行业务。由于国家未出台网上支付和认证中心等方面的规定,许多银行为规避风险一直在观望。据悉,人总行将在不久公布相关标准,标准的出台为银行开展网上支付业务明确方向,相信届时浦发银行和深发展也会加快建设进程。
相比之下,浦发银行的现有条件更有利一些,因为它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整个站点的界面设计友好,图文并茂,提供了较全面丰富的业务介绍及金融动态信息,达到网上银行的“动态信息”阶段,具备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而深发展尚未设立自己的站点,并且深圳存在招行这个强大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上海作为正在崛起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率先在国内建立起区域性的认证中心,上海电子商务工程也被列为国家综合示范工程城市之列。浦发银行在上海有较大的经营优势,开展网上银行业务、配合地方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地利、人和之便。
深发展现正由电脑部门牵头,会同各业务部门联合开展一项较大规模的计算机系统改造工程。其中,网上银行、移动银行和现有的电话银行被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相信会有较高的起点。该行力争在年内推出部分网上银行业务。
三、发展网上支付业务的对策与建议:建立法规、标准完善结算体系
(一)鉴于目前国内已有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推出网上银行业务,服务于电子商务的结算需求,尽管这些网上结算工具还很不完善,但对应于国内的电子商务交易现状,应该说已经能满足并略有超前。必须明确的是:虽然不少银行看好电子商务发展前景,但银行充当的角色只是提供结算服务的中介机构,在目前许多政策、法规、标准尚未制定,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形下,期望银行冒着风险超前建立一套完善的网上结算体系,是不现实的想法。
(二)短期制约网上结算业务的因素包括技术标准(SSL/SET)、认证中心和支付网关的建立。由于人行已会同11家商业银行在指定具体方案,估计情况很快明朗,网上结算业务规范化的基础奠定后,银行将进一步推出更多业务。
篇2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网上银行;冲击;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090-03
一、第三方支付与网上银行发展现状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与银行、产品供应商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的网上交易平台。国外第三方支付起步较早,1996年全球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美国成立,此后Amazon Payments、Yahoo PayDirect、PayPal等第三方支付公司也相继涌现。PayPal成立于1998年,于2002年被全球最大的C2C公司eBay全资收购,之后仅一年PayPal就依托eBay强大的市场份额实现了4.4亿美元的交易金额。目前,PayPal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一。
我国第三方支付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自2008年以来,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额不断增加,尤其是2010年达到了10 105亿元,2008―2010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增长了近4倍。目前我国比较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是支付宝和财付通,两者累计市场份额接近80%,尤其是支付宝在众多网民中更是“家喻户晓”。支付宝成立于2004年12月,与国内外180多家银行以及VISA、MasterCard等国际机构合作,主要提供支付及理财服务,包括网络购物担保交易、网上支付、转账、信用卡还款、水电煤缴费、个人理财等多种服务。截至2014年3月,支付宝的总支付金额达到了6 230亿美元,日均支付量达106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二)网上银行发展现状
网上银行最早起源于美国,之后迅速在有互联网覆盖的地方普及。美国第五大银行Wells Fargo被认为是美国网络银行业务最成熟的代表,1995年起提供网银业务,其网银客户超过160万,接受网银服务的客户占客户比重的20%。1996年实现不同账目间转账、线上信用卡账单等功能,1998年正式开始网络贷款申请业务。截至2009年末,Wells Fargo已拥有1.3万亿美元的总资产规模。
在国内,中国银行最早开始发展网上银行业务,1998年3月我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电子交易成功。目前,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的也已经开始提供网上银行服务。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下,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也迎来了大好的契机。根据《中国网上银行市场监测数据报告2014年第二季度》中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382.7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8.7%,同比增长27.8%,同时,各大银行的网上银行交易份额也有很多提高,其中工商银行以3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以15.3%、14%和10.8%紧随其后。总体来说,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二、第三方支付与网上银行的对比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较之网上银行的优势
1.第三方支付具有担保功能,为网上购物提供了担保。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购大军中来,网络购物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特点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购的买卖双方无法面对面交易,这就产生了双方的不信任。与网上银行相比,第三方支付在交易过程中充当了担保的角色,消费者在选好要购买的商品并下单后,所付的货款暂时被存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当收到货物并检查无误后,消费者只需通过互联网确认收货,之后第三方支付平台便会将货款划入卖家账户。有了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担保,买家不用担心付款后收不到货品,卖家也不再担心发货后收不到货款。第三方支付为虚拟的交易提供了现实的保障。
2.第三方支付方便快捷,适合小额支付。由于网上交易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时间空间上有很大的自由,这就产生了许多小金额的交易,比如手机话费的充值等。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付款,用户只需在支付时输入自己的支付密码即可,不用再像网上银行支付那样登陆网上银行,选择支付账号等多道程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尤其是在进行小金额的支付时,大家更倾向于选择第三方支付。
3.第三方支付线上交易成本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通过银行进行一些资金的流动交易,如转账、汇款等,这就会产生一定的手续费,而随着第三方支付与网上银行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线上交易。以支付宝和工商银行为例,通过支付宝进行转账的客户在每月的限额交易流量范围内不收取手续费,这个范围是实名认证客户10 000元/月,非实名认证客户1 000元/月,超过这个范围的按0.5%收取手续费,最低1元/笔,最高25元/笔。而通过工商银行网上银行进行转账时的手续费为:同行异地转账每笔按0.9%征收,最高45元,最低1.8元;跨行同城转账每笔按0.9%征收,最高45元,最低1.8元;跨行异地转账每笔按0.9%征收,最高45元,最低1.8元。由此可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的成本要低于网上银行。
(二)网上银行较之第三方支付的优势
1.客户对网上银行的信任度更高。从产生的历史来看,银行的产生要早于第三方支付,而网上银行作为实体银行的一个分支业务,比第三方支付更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同时,银行是从事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与第三方支付相比有着十分严格的监管制度,信誉更高、资金更多、实力更强。
2.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清算必须通过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依靠金融机构才能完成资金清算。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的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账户要由委托银行托管,且要将自有资金和客户资金账户分开管理。这就使得第三方支付机构只能进行机构内部账户之间的资金清算,当发生跨行的资金往来时,第三方支付就必须依赖银行进行资金的清算。
三、第三方支付对网上银行的冲击
(一)第三方支付减少了网上银行的客户
毫无疑问,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资金线上交易的发展,而我国目前市场上存在两种线上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各大银行的网上银行。但是由于这两种机构的交易模式存在差异,因此各有优缺。比如,对于喜欢网上购物的客户在选择支付平台时往往会优先考虑第三方支付机构,这是因为第三方支付能够为客户提供资金的担保,使得客户的资金在网络虚拟的空间有了保障。更主要的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资金交易时的手续费要低于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的手续费。由此可以预见,第三方支付不仅满足了客户的担保需求,而且使用起来更为方便且交易成本低等优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
(二)第三方支付给网上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1.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减少。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不断减小,这就使得中间业务收入逐渐成为银行获利的来源。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支付结算、银行卡、信用证、票据担保、贷款承诺、业务、咨询业务等,其中又以支付结算为主。然而,随着第三方支付的不断发展,其业务范围不断延伸,已经开始挤占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市场份额。以支付宝为例,目前支付宝不仅单纯提供购物支付业务,同时还提供了信用卡还款、手机话费充值、水电煤费用的缴纳等业务。第三方支付对网上银行的这种替代效应减少了网上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
2.网上银行不注重客户体验的缺点被放大。由于银行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因此长期以来网上银行隐隐有“一家独大”的势头,使得网上银行的业务流程设计过分追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客户体验。当第三方支付出现时,网上银行不注重客户体验的缺点就被放大,而更加方便、快捷、富有人性化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吸引了更多客户。
3.第三方支付对网上银行监管提出新要求。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发展迅猛,然而与之相关的法律、监管措施却相对落后,这就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趁,不断寻找缝隙进行非法套现、洗钱等违法行为,增加了银行的风险。尽管网上银行相对第三方支付较为安全,但这仍然加大了网上银行的监管要求。
四、网上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策略
(一)网上银行应抓住第三方支付带来的机遇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客户习惯于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如网上购物等,客户在使用第三方支付的同时也会加大对网上银行的了解,这就给网上银行带来了很多潜在客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并开始习惯使用网上银行进行一些资金业务。这时,银行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加紧完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发展更多新型中间业务,扩宽网上银行的电子支付范围,例如加快通过手机、电话和在线分期付款等支付方式的创新,吸引更多的客户。
(二)网上银行应正视第三方支付的竞争效应
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对于网上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这同时也为网上银行提供了一个竞争的平台,使得网上银行不再在电子支付领域中“一枝独秀”,良性的竞争环境更能促进网上银行的发展。一是简化支付流程。网上银行的操作普遍比较繁复,首先要到银行柜台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然后要进行下载证书、安装U盾、支付密码等一系列操作,这就使得网上支付过于复杂。而第三方支付在操作方面就比较简单,客户仅仅只需要在网络上注册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登陆后即可进行支付活动。这为网上银行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方向: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简化支付操作流程,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网上银行。二是网上银行应增加支付的担保功能。第三方支付和网上银行在交易模式上有很大不同,消费者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后,交易资金被暂时存放在第三方,直到完成交易后由消费者确认支付,第三方才将资金划入卖家账户,消费者就无须担心付款后收不到货。而在这一点上,网上银行不能打消消费者的担忧。因此,针对提供担保这一方面,网上银行在支付环节应该借鉴第三方支付的经验,增加担保这一环节,充当介于卖家和买家之间中立的、公正的中介角色,为买卖双方提供信任支持,解决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任问题。
(三)增强网上支付的安全性
就网上支付的安全性而言,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相比更具优势,但是在网上支付安全方面仍然存在漏洞。因此,银行可以通过增强网上银行的安全性来吸引更多的客户。银行应该加强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打击网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可疑的网上资金交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查、处理。同时,还应该定期更新有关利用网上交易进行诈骗的实例,提醒予以客户注意。加强系统的运行安全建设,如加强系统内部的监管,做好对系统的维护、监测以及防止不法分子对系统的入侵,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完善支付平台的安全设计,减少支付漏洞。银行应不断运用新技术,在方便客户操作的同时提供支付平台的安全设计,如网上支付客户端控件运行时主动关闭计算机的远程服务,对威胁网上支付的应用进行报警,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远程控制盗取客户信息和资金;在客户端的设计上,应该尽量避免客户重要资料的经常输入等。
参考文献:
[1] 陈月波.我国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关系研究[J].浙江金融,2008,(6).
[2] 付俊平.第三方支付对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0).
篇3
【关键词】互联网支付 商业银行 支付宝
一、引言及研究综述
近几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为互联网支付在我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互联网支付的出现给我国的金融结构带来了重要改变。本文对互联网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商业银行受影响现状并预测银行支付未来发展前景。
互联网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方面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俞艳波(2011)主张利用第三方支付管理商业银行业务,如商业银行通过拓展网络信贷业务,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营业能力等。
王硕(2012)从三个角度分析互联网支付对银行业务的影响:中间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并提出了拓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方法来应对第三方支付行业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
冯娟娟(2013)通过比较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各自的竞争优势,揭示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长短板,并提出通过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科技创新应用能力等方面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互联网支付的特征与发展
(一)互联网支付概述
互联网支付,即为用互联网进行支付的交易手段。近几年,互联网自身不断发展完善,“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成熟,互联网支付终端从电脑桌面逐渐扩展到移动终端,目前主要包括网上银行直接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和超级网银三种模式。
网上银行直接支付,简称“网银”,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支付方式。它延续了传统的“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把银行的交易模式搬到了网上,使交易双方的支付方式更多样化。其优势是有很高的资金收复速度,资金收付集现金、银行票据、股权债券于一体。网银安全便捷的特点,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增加了商业银行资金总体数额,进一步提高了资金回笼收付效率。
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等,是与各大银行签约,并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支付交易支持平台。其以安全、快捷、便利为最大特点,并拥有完整的交易流程――提供运营服务的互联网企业、提供通信网的电信运营商与提供银行账户的商业银行及银联共同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服务,而终端客户和商户分别发起交易、提供商品。
超级网银最主要的贡献在于跨行支付的实时到账。但到目前为止,由于模式的不完备、办理手续繁琐和门槛过高、成本过高等原因,超级网银还未被广泛应用。
(二)互联网支付的优势
1.方便快捷。比于传统银行,互联网支付让人们不用再费劲去银行存款取款,而是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支付操作。
2.资金安全。综合来看,一对一的短信验证码功能为交易进一步提供保障,而避免了银行支付的特定风险,如被监控、被盗取密码等危害。可以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互联网支付提供了较为安全稳定的交易环境。
3.成本节约。一方面,互联网支付大大节约了资金成本,互联网支付的手续费相比传统银行更加低廉,甚至许多环节已实现零手续费,消费者享受着低价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它还节约了时间成本,通过网络交易运行,免于人们前往柜台办理各种手续,节省了交易时间。
(三)互联网支付在我国的发展
便捷的模式、大众化、小额支付等特点使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平台迅速吸引了更多客户,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如一分钱打车、微信红包、返利等吸引客户眼球,增强客户粘性。随着金融模式的不断创新,互联网支付的发展也不断深入,目前逐渐形成了以移动支付、PC端支付为主要支付终端的模式,并以移动支付为主要手段。
互联网支付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以及交易模式的场景化。互联网支付将充分运用其自身“大数据”优势,提供为消费者所需要或可能需要的个性化服务,并通过不同人群工作、生活消费习惯,绘制“雷达图”,从而得出导向性结论制定出个性化的需求。同时,消费者将会在支付平台(如支付宝)中找到几乎任一生活场景,完成从支付模式的供给方到支付手段的需求方的改变。然而,互联网支付仍然存在监管不到位,网络安全隐患等局限性。
三、互联网支付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网上银行的发展
随着各大银行网上银行功能的不断完善、安全性能的不断提高,网银逐渐被客户认可,其优势主要体现如下方面。
1.基于自身的社会历史性,网银的出现更符合大众对于传统理财的认知。商业银行自身拥有完善的经营体系,规模庞大的金融机构和稳定资金链流通来源。从人们的消费习惯来说,中老年人仍对商业银行拥有心理认同。
2.基于现有的法律保障,网银在资金安全方面更受信赖。有强大的法律基础做后盾,网上银行支付体系的稳定性更强,而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管理办法仍不完善。
3.基于较高的信用评价系统,网银在大额交易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早期的网络银行服务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发展,网银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在一些数额较大的B2B交易中,仍然普遍使用网银支付模式。随着交易金额的增大,对第三方机构信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B2B支付要求有很高的资金收付速度,因此留给网上银行充足的发展需要和空间。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
面ψ酆闲浴⒍嘌化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大力推广自身特色主打业务,如基金、理财、黄金等,帮助客户分配闲置资金,实现客户资金价值的提高。商业银行也会通过投资第三方支付平台,从而提高网络业务开展的专业性,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和业务发展互补。同时,第三方支付为了聚集、保留更多客户,也会与银行签订协议,使各大银行入驻该支付平台。
四、互联网支付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一)业务交集竞争
1.支付业务竞争。刷卡支付作为商业银行支付模式的代表,其市场份额正逐渐被诸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手机支付终端侵蚀。通过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人们出行不用随身携带各大银行的借记卡、信用卡,而只需要通讯必备的手机,简化了生活必备品,同时也规避了银行卡丢失的风险。
2.存J款业务竞争。互联网支付鼓励用户购买风险不高但收益较好的基金,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和更大的资金容量;相较于高门槛的信用卡业务办理,方便的贷款方式及建立在固定的消费模式及消费习惯上的较为客观的信用评估手段,使一部分人群更愿意选择蚂蚁花呗等互联网预支付及借款方式。
3.金融服务竞争。第三方支付平台推出了网络金融服务业务,凭借强势的价格优势及系统高效的免费服务拓展市场,增加客户粘性,吸引更多小客户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的理财、咨询等业务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二)客户资源竞争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客户交集。除大客户外,小微客户及零散存户往往是“趋利避害”,寻找更高利润、快捷、性价比更高的支付方式。且随着网络理财服务的不断完善,传统银行更加在客户资源竞争方面失去优势。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三)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对策
互联网支付的发展重在创新,即通过技术、产业的创新使新兴支付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也应得到不断优化升级,提高核心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相关产业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制度、监管措施的完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系统化、理论化体系的形成等。
1.提高中间业务优化发展能力。传统银行可以把业务方向逐渐转移到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上,从金融服务功能、服务范围等方面入手,同时明确重点发展领域――高附加值的品种如理财顾问、研究设计规划师等,为用户提供合理详尽的资产配置方案。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定制宏观的发展改革计划,优化内部行业结构,从自身优良的行业习惯和历史传统入手发展,同时扩大专业人才招揽人数,并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
3.积极与大型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网上银行应利用自己长期以来发展积累下的客户资源及风险规避体制,寻求与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以实现共赢。如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于2015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双方合作范围由部分业务拓展到全平台业务发展,中信银行推出“中信百度贴吧”认同信用卡,并将业务扩展到联名信用卡、新型电子商务平台、云计算、金融支付等相关领域。
五、结论
本文研究了互联网支付自身的优势、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发展对策。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开放、便捷的特点推动中国金融体系完备与发展。从另一方面来看,它暂缓了商业银行电子化进程,对传统银行业整体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以说,互联网支付的兴起对商业银行来说是机遇――它不仅拓展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平台,又具有先进性、前瞻性、普遍提高了我国金融发展速度;但同时又是挑战――商业银行大部分客户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低成本”诱惑下转变支付习惯,选择更适合的投资方式,这就迫使商业银行向质量更高、品质更优的方向转型。因此,商业银行应尽快在利用其自身传统竞争业务优势的同时,不断创新,分类整合,融入快速发展的金融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邱明贺.互联网金融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冲击――以“阿里金融”为例[J].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014,(6).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3]金超.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定价机制研究[DB].金融贸易电子商务,2012,(4).
[4]蔡恩童.第三方支付对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影响[DB].全球经济问题研究,2014.
[5]秦金.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研究[DB].世界经济,2015,(6).
[6]王利锋.第三方支付发展及其对我国金融体系影响研究[DB].金融学,2010,(3).
[7]王伟斌,姜桂萍,雷贵优.第三方支付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影响建议[J].经营管理,2015,(7):62-65.
[8]俞艳波.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管理[DB].电子商务,2011.
[9]王硕.互联网支付对银行业务的影响[DB].经济管理,2012.
篇4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互联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伴随着淘宝等兴起,电子商务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这也促使一种新的交易模式诞生了。在整个网络交易中,电子商务有三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资金流又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环节,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未来,尤其是买方担心钱付了卖家没有发货,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将大大削弱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所以要解决好买方的这个担心,同时也要让电子商务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网上支付的概念
网上支付是指进行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的网上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网上支付是指通过电子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交易中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交换过程。网上支付又称在线支付,简单说来就是网上交易中的无纸化电子结算手段。从广义上说,网上支付就是资金或与资金有关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交换的行为。在普通的电子商务中就表现为消费者、商家、企业、中间结构和银行等通过Internet所进行的资金流转,主要通过信用卡、电子支票、数字现金、智能卡等方式来实现。
三、网上支付的特点和特征
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技术也随之发展,网上支付主要依托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资金流的转移,促进买卖双方的结算工作,并且适用于很多领域,其方便快捷、迅速、安全、可靠而获得大家的喜爱。可是在实际网上支付工程中,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作为保障,确保网上支付的安全,这样就对银行、用户等的硬件、软件做一些要求,同时还要有一些辅助软件的配套。网上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交易方只要求有上网的计算机,便可足不出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支付过程,可以完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满足24/7(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工作模式,其效率之高是传统支付望尘莫及的。
四、国内网上支付的现状和发展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上支付在我国的支付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将逐年增加,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因为网上支付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只有用户可以链接互联网,就可以轻松进行支付,这大大增强了使用者的喜爱。我们通过调查发现,64.2%的使用者都直接表明了自己是因为其方便、节省时间而选择的。他们可以通过网上支付完成网络购物、网上订票、在线教育等多种活动,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网上支付比以前安全多了,大家使用起来也比较放心!
1.现阶段我国网上支付的主要方式
在激烈竞争的当下,我们出现了很多有名的电子商务公司和网站,他们都拥有自己的支付工具,我国也对一些拥有实力的企业发放了牌照,这样有利于大家公平竞争。现阶段主要流行的支付方式有阿里巴巴公司的支付宝、腾讯的财付通、安付通、快钱等等。他们的用户都可以使用支付工具在网上进行支付行为,其流程有用户存钱进银行-认证机构-卖家存钱到银行-卖家。在这个流程中,资金来回流动,确保交易的安全有效。
2.现阶段我国网上支付存在的关键问题
现阶段,我国网络经济才在逐步发展和渐渐得到大家的接受,并从年青人到中年人到老年人过渡,因此,我们国家的网上支付系统也还处于发展初期,各个方面都在根据网络时代的发展而完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现在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比如现在的大部分银行包括四大行都还无法为用户提供全国联网的网上支付服务;由于网上支付可以实现各个银行间的资金流动,但现在的网上支付还不能全面实现整个银行体系全支付,各个银行还是比较在意自己,银行之间还没达成一致形成一个大型的支付网关;网上支付出现问题后处理很困难,因为现行的法律法规在这块还不完善、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影响网上交易的安全等等。总之,我国网上支付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安全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上支付的安全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一方面是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认识还不深刻,需要不断普及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就是使用者对电子签名的概念还不熟悉,其重要作用没有达到大家的共识。所以加强对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2)网上支付平台无法统一。
在现在的网络支付过程中,我们国家的各个银行都开通了自己的网站,其中用户登录后借助银行自己的支付工具可以进行网上支付行为。但是由于现在各个银行还没有形成共同的支付网关,各个网上银行不能相互连接,也没有统一的技术。从现在的各个银行来看,有的银行使用的是SSL协议,有的银行使用的是SET协议,这些协议对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软件要求都不相同,不方便使用者,这也给网上银行的资源整合带来了难度。卖家为解决此类问题,一般办理多家银行银行卡,以方便买家购买支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银行卡利用不够浪费的不好影响。
(3)网上支付法律基础薄弱。
由于整个电子支付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很短,相关法律方面并没有对其进行完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网上银行的发展。现在普遍使用的都是之前的《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对商业银行的界定,对新出现的第三方支付还没有在法律方面得到补充,但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又跟银行有所区别,也就不能用监督银行的法律对其进行监管。所以,网上支付还有一些空白等待填补。
3.发展我国网上支付的策略
网上支付业务载体是网上支付工具,是实现网上支付的条件。在国外常用电子支票、电子现金以及其他各种电子货币作为网上支付工具。目前我国的网上支付业务中,主要支付工具是银行卡。理想的网上支付系统应该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电子商务模式的需求。我们需要逐步丰富网上支付工具,让消费者使用多元化,同时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开发合适本土的支付工具,满足广大用户的个性需求,让电子商务在我国快速发展。
五、结语
经过08年的金融危机,网上支付得到了迅猛发展。由于其可以为商家节约成本、促进销售等优点而被大家所接受;同时网上支付带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网上支付产业,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此,不断建立健全网上支付的法律氛围,为网上支付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促进网上支付产业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阳波、林莹:《谈我国网上支付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J],中国金融电脑,2007年第10期,第27页
[2]柯新生:《网络支付与结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3]张宽海:《网上支付结算与电子商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篇5
[关键字] 网上支付 TAM 营销策略
一、引言
网上支付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形式,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银行所支持的某种数字金融工具, 发生在购买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金融工具,商家之间的在线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等过程,由此为电子商务和其它服务提供金融支持。作为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基于互联网的支付系统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如今经济日益全球化与社会日益信息化的大趋势下网上支付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使传统的资金处理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革。伴随电子商务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消费者不可避免地被网上支付这种新型的支付模式所吸引。因为凭借它便捷、安全的优势.可以更好地体现电子商务的低成本、跨区域、高效率与个性化特征。根据《Iresearch2005年中国网上支付研究报告》显示,到2007年我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605亿元,2010年估计可能达到2800.2006年~2010年中国网上支付(B2C和C2C)和B2B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分别为45.7%和55.7%,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电子支付发展迅速,但与我国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对支付的需求相比,与国外电子支付市场相比,国内的电子支付市场只能算是刚刚起步。仍然存在一些需要问题影响客户对网上支付的使用,信用体系,操作便捷性等对网上支付的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计世咨询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57.8%的人将安全问题列为影响其使用的原因。因此需要来不断的进行完善以促进这一市场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网上支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上,对网上支付的系统架构 安全技术、业务流程、运行模式等有较多的研究;而从消费者的角度对使用网上支付平台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较少,本文通过对使用者与未使用者网上支付影响因素的进行研究,寻找群体间不同的特性,与营销策略结合进而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吸引消费者提供建议和意见。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来对人们网上支付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看不同的影响因素在使用者与未使用者间是否存在差异。
Davis,Bagozzi和Warshaw等于1989年提出著名的科技接受模型(TAM),意图用一个一般化的理论解释科技接受度的决定因素。后经Adams等(1992)对改模型进行修正,目前已经成为研究新技术扩散最常用的模型之一。TAM主张认知有用性与易用性会影响使用科技的态度,进而影响具体的行为表示。所谓认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指使用者主观地认为此种科技和管理方式的收益。而认知的易用性(perceived easiness)指使用者所认知的科技使用程度。此外,使用者的认知易用性也会强化使用者对科技地认知有用性。例如可以节省更多地心力去完成其它地任务,进而影响使用者对于使用此技术的态。
根据TAM接受模型的假设,同时基于之前的研究和中国网上支付的现状,因此将安全性也作为影响网上支付的因素进行研究。
问卷结构
第一部分统计调查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而询问被调查者是否使用过网上支付。如果选否,转到第二部分,调查未使用过网上支付的被调查者的相关信息;如果选是,转到第三部分,调查已使用过网上支付的被调查者的相关信息。根据TAM模型,从三个不同维度来对影响网上支付的因素进行研究,问题以克特五点量表设计。
三、数据分析
在发放的250份问卷中,回收到237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77份,全部作为样本。样本有效率为74.6%。在验证满意度变量的内部信度,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来进行检验。检验的结果为0.828>0.5,因此足以保证了问卷的信度。
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共有93位,占调查的53%的人未使用过网上支付,但93%的人都有使用的兴趣,认为网上支付是有用的。而综合其影响因素可以看到有49%的人对安全性有很大的担忧,而操作烦琐(易用性)也是不使用的原因。
为了对影响使用者网上支付的态度的因素进行归类统计分析,进而进行回归分析,因此首先通过因子分析进行分析。在KMO球形检验值为0.806>0.5,非常适合用因子分析来进行解释;同时P值为0,拒绝球型。如表3.12所示,通过vaximax方差旋转得出三个因子,与问卷设计初衷一致,也就是影响网上支付满意度的三个维度:易用性,有用性,安全性。也说明了问卷设计的结构效度是非常好的。而三个因子合起来总共可以解释77.5%的样本方差,可以说因子回归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根据因子分析得出的三个因子,以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R2为0.500,F检验值显示为26.617。说明回归方程比较好的解释了变量间的关系。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三个因子的相关系数显示出,网上支付的满意度与易用性和有用性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9与0.466,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满意度,继续使用的意向等。研究结果令人意外的是,虽然安全性与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182,但其P值>0.05,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进一步在使用者与未使用者中对这三个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用性的P值为0.096,说明在使用者与未使用者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即网上支付的有用性得到两类群体的普遍认同。但是对于网上支付的安全性与易用性的P值均为0,说明两类群体间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未使用对网上支付的易用性及安全性的担忧,是其对网上支付持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于网上支付的使用者和未使用,针对这两种不同消费群体,根据其影响因素应当制定负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
四、营销策略
对网上支付的有用性,未使用者及使用者都认可其有用性。社会及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交易通过网上支付将大大降低交易的成本,网上支付有着广阔的市场,市场规模也将会不断的扩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吸引保留消费者上则需要不同的策略。
1.网上支付的安全性
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安全性对未使用者而言是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是否使用网上支付的主要原因,而这一因素对于使用者而言,却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这可能因为对于使用过网上支付的消费者而言,其对安全的担忧已经很大程度的降低。实际上,网络安全技术一直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方向,近年来网络安全技术,数字证书等已有很大的提高,但潜在消费者对安全性的认知并未随之提高,安全性对于未使用者而言是影响其使用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不断发展网络安全技术及制度,提高整个市场信用保证的同时,要吸引潜在消费者这一群体,如何让其迈出第一步,对与网上支付的提供商而言,则需要通过不断的宣传等方式,使安全性的提高得到潜在消费者的认知。
2.网上支付的易用性
消费者使用网上支付在于其所能由此获得的价值,开通和操作过程,及获得相关知识的便利性将影响到消费者的获取价值。烦琐,复杂的开通过程将可能使潜在的消费者望而却步,而操作便易性则影响到使用者的满意度,进而影响其继续使用的意愿。对未使用者,开通网上支付的过程,在保证信息及安全的同时,降低开通复杂度,而一旦尝试着使用第一次后,2/8原则说明保留老客户的重要性,那么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设计的符合支付习惯的操作流程,提高使用价值,得到消费者认可,则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提高其的认知价值,进而形成继续使用的意愿。
随着网上支付的发展,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剧,更多的提供商加入到网上支付的市场中,因此网上支付提供商需要了解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进而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营销策略,加强客户认知到的满意度,创建和保持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胡 锐 郭俊华:浅谈国内电子商务网上支付问题及对策.集团经济研究,2007:p.236~237
[2]黄 益:我国网上支付现状及对策.长沙大学学报,2006.20(6):p.43~44
[3]张 翼 消费者使用网上支付平台显著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p.155~155
[4]Garrity,E.J.,et al.,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in the contex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5.39(3):p.485~503
篇6
关键词:网上支付;洗钱;网上支付工具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6-0064-03中图分类号:F832.21文献标识码:A
一、网上支付中的洗钱犯罪
(一)网上支付的特点
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一种全新电子支付方式,它是指网上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商家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的电子支付手段通过因特网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目前开发的网上支付系统根据支付工具的不同,可分为信用卡网上支付系统、电子转账支付系统和电子现金支付系统。网上支付的特点主要有:第一,网上支付是在开放的因特网环境下进行的,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即时性和无地域性。客户只要拥有一网的计算机就可在瞬间实现款项支付,不仅可以实现国内异地之间的资金转移,而且还可以实现跨国交易的款项支付和资金流转。第二,款项的支付数字化、电子化,而传统的支付是通过现金、票据等物理实体的流转来完成的。第三,网上支付工具和支付过程具有无形化的特征,且往往采用加密技术。网上支付的这些特点就给犯罪分子进行洗钱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网上支付洗钱与网络洗钱、电子资金转账洗钱
利用网上支付洗钱与网络洗钱、电子资金转账洗钱一样都属于高科技洗钱方式。目前网络技术和网络金融活动迅速发展,使网络开始成为洗钱的工具之一,并且越来越猖獗。网络洗钱的途径主要有电子商务、网上拍卖、网上银行、网络赌博和网络保险。而其中利用电子商务交易,通过在线支付实现网络洗钱的方式就是利用网上支付洗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利用网上支付洗钱是网络洗钱众多手段和方式中的一种(见图1)。据估计,电子商务的早期阶段,每年通过因特网洗钱的规模约为500亿美元,占全球洗钱规模的5%。2002年FBI和CSI对50个国家进行有关“计算机犯罪和安全调查”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网上洗钱达1000亿美元。
电子资金转账(EFT)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利用电子手段实现资金的转移和调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资金汇划方式。电子资金转账的可跨境资金转移,速度快以及可以通过电话银行或网络银行对账户直接进行转账操作的特点,就被洗钱者加以利用进行洗钱运作。据联合国官员估计,全球每天至少有3亿美元是透过电子无钞交易方式漂白的。
网上支付的电子转账系统就是对电子资金转账的运用,(见图2)它必须在线操作,其资金的支付或流转直接针对账户,对账户的处理即意味着支付的进行。但网上支付洗钱与电子资金转账洗钱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网上支付是适应于电子商务而发展起来的,是基于互联网的在线电子支付。利用网上支付洗钱一般有网上交易作为基础,隐蔽性较高;而利用电子转账洗钱不一定要以网上交易作为基础,也不一定要通过互联网才能操作,例如只需通过电话银行即可享受电子转账服务。
二、网上支付洗钱的特点及其流程
(一) 网上支付洗钱的特点
目前犯罪分子主要是利用电子现金、信用卡等支付工具进行网上支付洗钱。下面结合案例来分析网上支付洗钱的特点。
案例一:利用电子现金网上支付系统清洗恐怖组织的活动资金。欧洲某恐怖组织的洗钱专家雷夫为将组织的走私巨额资金转变为合法的资金,首先建立了一个通过智能卡(为电子现金的一种形式)来支付服务费用的在线娱乐公司。然后,指派洗钱雇员们到当地智能卡发行公司那里购买同一类型的智能卡。接着对该在线娱乐公司的服务进行网上支付,直至该笔资金全部转化成该公司的服务收入。最后娱乐公司向智能卡发行公司申请币值转移登记,登记被核实后,这些资金就转变成了合法的收入,从而达到了清洗的目的。
案例二:利用信用卡网上支付系统清洗诈骗所得资金。我国重庆市的一名犯罪分子秦海在发现网上也有银行服务之后,萌生了利用“互联网”洗黑钱的念头。首先,秦海找人制作了属于他本人的假身份证,然后通过偷窥、诈骗等手段获取了受害人的信用卡资料。接着秦海通过信用卡网上支付系统开始实施网上购物。最后,秦海将购买的部分商品进行出售,从而将诈骗所得资金转化为了实物和合法的销售收入。
结合这两个案例,并与传统的洗钱犯罪相比较,利用网上支付洗钱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网上支付洗钱具有更高的隐蔽性。一方面,网上支付将传统支付方式中面对面的信用关系虚拟化了,支付的匿名性增加。此外,一些犯罪分子通过诈骗、网络犯罪等来盗取客户的账户信息。因此在网上支付中,交易方是否是本人就无法得到确认。案例2中秦海正是通过骗取他人信用卡信息来进行网络犯罪。另一方面,与传统的货币相比,网上支付工具也具有较高的匿名性。网上支付工具往往采用加密技术,其无形化和支付的无国界性使得对其的追踪监控难度加大。因此,犯罪分子可以较安全和放心地利用网上支付进行黑钱的漂洗。案例1中,雷夫就是利用了智能卡将恐怖组织的资金全部转化为匿名的电子现金。第二,网上支付洗钱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传统监管部门或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监管。通过互联网和先进的电子支付工具,交易的买卖双方即可在没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或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的情况下,实现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从而也就脱离了传统的反洗钱金融监管部门,在案例1中,雷夫正是看到了,利用智能卡进行网上支付,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三方的参与及其监控,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电子现金的直接支付和转移,降低洗钱风险。第三,网上支付使得有关调查机构难以识辨“真实交易”和“虚假交易”,从而增加监测可疑交易的难度。案例1中,从表面上看,在线娱乐公司进行的交易都没有可疑,但实际上,雷夫控制了智能卡和该娱乐公司,在貌似正当交易的外衣掩盖下从事洗钱犯罪。
(二)网上支付洗钱的流程分析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网上支付洗钱也大致经历放置、培植和融合三个阶段(见图3)。
放置阶段:即处理大额现金阶段。犯罪分子X首先将犯罪所得由传统货币形式如现金,转化为便于控制且不易被怀疑的电子货币形式如电子现金等,即从有形变为无形,以用于网上支付。
培育阶段:主要通过复杂的金融交易,编织一个难以审查的复杂的交易网,彻底切断犯罪收益与其来源的内在联系。在网上支付系统下,犯罪分子X利用不同的身份在互联网上与商家A、商家B和商家C(这些商家或者受X控制,如商家A;或者为任何可以提供在线金融服务的商家,如商家B和C)等众多商家进行交易,重复多次地对网上商品和在线服务进行购买。这些交易往往能够立即完成,且不易留下任何可疑痕迹,也不会受到任何地域的限制,从而掩饰黑钱的真实来源。
整合阶段:这一阶段是将清洗后的资金融合于正常经济体系中。犯罪分子X利用和控制参与网上交易的商家A,通过虚假交易使黑钱成为该商家的合法经营收入;或将用黑钱从商家B,商家C购得的商品转卖给他人,从而获得合法的销售收入,最终将清洗的资金融入合法的经济体系内。
三、我国网上支付的风险
(一)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
网上支付的安全性是我国网上支付业务的基础和关键。目前网上支付中发生问题比较多的还是用户的身份认证,是信息安全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在非网络环节,信用卡等网上支付工具发放过程不规范,如银行业务员直接向学生推销信用卡,甚至将卡分包给学生,提供上游源,学生负责下游推销。这就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冒用他人身份,伪造申请人信息骗取信用卡。另一方面,网络交易中由于缺乏面对面的接触,通过账户交易的人可能不是最初开立账户的人。究竟是谁真正控制了这个账户以及商业活动是如何开展的都很难掌控清楚。这就给犯罪分子提供了隐蔽性。
(二)网上支付的法律问题
我国现有的关于电子商务交易和网上支付的法律和规章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对电子票据、网上支付工具的立法和规范尚基本属于空白。因此当新型的网上支付工具被运用时,就会增加其潜在的被用于洗钱犯罪的风险。如电子现金可以通过双方的专用电子钱包实现个人之间的直接转移,当被用于进行跨国交易时,其洗钱风险就会加大。此外,即使是发现了网上支付洗钱,由于我国缺乏网上反洗钱立法,犯罪证据如何获得以及获得的电子记录能否作为法庭证据,就成为反洗钱可能碰到的问题。
(三)网上支付的其他问题
网上支付的运用使得在网上进行电子交易的集团公司和小公司的活动没有什么差别,且电子交易信息很难汇总,即使技术可行,也可能面临成本过高、数量巨大、缺乏商业价值或执法价值的问题,加上数据的经常更新,使得网络服务商对电子交易记录重视不够。此外,网上支付缺乏有效的网络监控手段和完善的监控体系,没有足够的网络技术和高科技反洗钱人才,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洗钱的风险和反洗钱监测的难度。
五、我国打击网上支付洗钱犯罪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加强网上交易主体的身份确认
目前网上支付中银行的参与是必须的,且网上支付工具主要采用银行借记卡或信用卡,所以银行必须坚持“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在发放信用卡、为客户开设网上银行账户时,必须建立有效的客户信息数据档案。同时,我国目前已开通运行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通过对网上交易的各方发放数字证书,从而有效地对网上交易主体的身份进行确认。因此,在网上支付过程中,必须坚持执行CA认证制度。
此外,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涉足网上支付领域后,这些机构和企业也必须严格遵循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对客户身份证明进行有效鉴别且保存记录。
(二)建立健全网上支付的法律法规
为防范利用网上支付洗钱犯罪的发生,我国必须建立和完善关于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规范。同时,一些新型的网上支付工具的使用可以完全脱离银行系统,因此,政府以及央行还必须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对网上支付工具的运用进行规范,包括对发行机构的规范和对支付工具金额的限制。例如,央行可以规定只允许那些被纳入到反洗钱组织中的机构才能承担网上支付工具的发行;对于支付工具的储值额规定上限,高出的部分应转储到该储蓄卡对应的账户中,如英国规定智能卡的储值上限为500英镑。
(三)发展反洗钱网络监管技术和手段,加强对网上支付系统的监管
由于网上支付不同于传统的支付手段,因此监管技术和手段也必须进行革新。如对网上支付的数据处理,一方面可以通过反洗钱信息网络数据采集规范建设,不断完善数据筛选和分析工作,提高数据采集、筛选的准确性,从而挖掘出可疑的资金转移和支付。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先进的反洗钱监控软件工具。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是“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
监管手段上,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采用政策指导,评估网上支付风险等手段对网上支付运作状况进行监督。
(四)构建全社会反洗钱系统,提高网上反洗钱监管意识
反洗钱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如对网上支付洗钱犯罪的查处与侦破除了金融机构、司法机构之外,还需要工商部门、信息产业部等多部门的共同参与。因此,我国在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反洗钱体系的同时还应建立与之相衔接的社会反洗钱系统,构筑我国的反洗钱大网。
此外,我国现有的反洗钱工作主要侧重于对实体金融机构、实体货币的监管,对于新的金融载体如网络银行、电子货币等,反洗钱监管意识不高,从而留下了方便网上洗钱的漏洞。因此,我国必须提高网上反洗钱监管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使网络金融得以健康发展。
(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网上交易的无地域性增加了一国反洗钱的难度,特别是当实现网上跨国交易时,单个国家的调查和执法活动就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对于打击跨国洗钱犯罪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目前很多国家并未发现利用网上支付从事洗钱的案例,但是各国可以通过及时交流信息和经验,共同防范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方式进行洗钱,并在洗钱发生时能够进行国际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Terrorist Financing Online[J].2003 National Money Laundering Strategy, USA.
[2]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Typology Report[J].1996-2001.
[3]章彰, 傅巧灵.洗钱与反洗钱[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49-57,216-220.
篇7
巨大的在线支付市场,特别是庞大的用户资源正在吸引众多企业加入。2005年4月,由多家投资公司投资、留学生创办的YeePay新产品,云网也正式推广自己的支付平台。7月PayPal 公司与上海网付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推出PayPal ,并与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ChinaPay)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成为网易和TOM成为首批合作伙伴。
第一坎:政策风险
2005年与网上支付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频频见诸报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已经开始实施,而《电子支付指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的征求意见稿也已经出台,距离正式颁布为时不远。网上支付平台的管理权和是否实行牌照准入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网上支付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相关政策的出台明显落后于市场的发展。而由于没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政策成为企业进入的最大风险,也影响了投资基金的进入。特别对于国内本土企业而言,没有资金支持,靠企业原始积累和投资回报很难快速发展。目前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在注册资本、保证金和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要求,并计划采取发放牌照的方式来保证市场良性发展和避免过度竞争。
在网上支付的部分领域,相关政策还处于空白阶段。部分企业游走于政策的边缘来获取某种机会收益。例如一些支付工具,买家先把钱压在第三方那里,买家拿到货满意后再由第三方转到卖家。这样的方式固然能保证买家和卖家的利益。但其行为在政策上还是模糊点。而未来的政策对其行为的界定将决定这些工具的命运。
第二坎:安全阴影
2005年6月17日美国万事达信用卡国际公司宣布,某信用卡第三方服务商的系统被黑客侵入,造成包括万事达、Visa、American Express和Discover在内各种信用卡高达4000多万用户的数据资料被窃,其中万事达信用卡用户高达1390万,Visa信用卡的客户则高达2200万。IT技术最发达,防范系统最完善的美国,发生的信用卡和用户数据被盗窃事件,给全球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
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用户不选择网上支付的首要原因。根据iResearch的调查显示,61.2%的用户将交易不安全列为第一原因。
网上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在一开始即受到各方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对于普通用户。万事达卡泄密事件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而其他支付方式的安全问题则由于较为常见,不易引起用户和媒体的关注,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其实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由于技术的缺陷,而是由于用户不规范使用引起的。而用户的规范操作、媒体的客观报道和正确引导必将很大程度上消除用户的安全顾虑和增加交易行为。
第三坎:信用瓶颈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方式正在成为便捷的网上支付进行推广的最大瓶颈。这是因为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还不健全,社会无法承担由于失信而引发的损失。
“先付款,后发货”作为电子商务交易的既定模式,“货到付款”的模式由于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而正在被摒弃,但又摒弃不掉。虽然很多企业都提供多种约束机制以期达到用户心理的最低防线,但仍有很多人敬而远之。信用缺失和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使得具备“信用担保”的网上支付成为解决的方式之一。“信用担保”将网上支付平台演变成了资金流的中间环节。买家先把款打给支付平台,等确认收到所购商品并无问题时,通知支付平台把款项打给卖家。为了方便买家后续购买,该平台还提供预存一些费用的功能。
“信用担保”的出现是现阶段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该方式中由于支付平台并不是金融机构,其占用买家资金的行为还无法得到相关机构的认可。而且该方式延缓了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及时交互,使得网上支付的优势无法充分体现。参考发达国家的习惯做法,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的建立和运作是解决该问题的优先选择。
第四坎:营销趋同
网络经济是作为一种“规模经济”,谁拥有的客户多,谁将在成本上具有优势。网上支付市场也是如此。为了获得这种优势,要求网上支付平台集聚庞大的客户基础。而初期的寻找或者争夺用户便显得十分关键。在此,低价格是常用的手段之一。比如第三方支付平台要向银行交纳1.5%的手续费,但为了拉拢客户,只向商户收取0.9%甚至更低的手续费。也就是100块的交易额,第三方支付平台要向银行交1.5元,但只向商户收0.9元,之间的0.6元亏损企业只能自己承担。企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市场,抢夺客户资源。而且目前每月的交易量有限,亏损部分企业还可以承担。低价策略作为一种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正在被很多企业所采用,而一再降价的背后则有引发市场崩盘的可能。
如上所述,各家支付平台营销策略的同质化现象已经非常明显,而走多元化道路则是必然选择。首先企业在提供网上支付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提供电话支付、手机支付和虚拟支付等其他方式,扩大用户基础,满足个性化需求。其次由于银行在网上支付链条中的特殊地位,保持与其的密切联系和紧密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就是要针对不同用户推出合适的促销方法和赔付承诺。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支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成为整个电子商务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从现阶段网上支付的发展现状分析,在成功了解决了政策、安全、信用和营销的问题之后,网上支付必将重现曙光,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相关链接
什么是网上支付
网上支付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形式。广义地讲,网上支付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银行所支持的某种数字金融工具,发生在购买者和销售者之间的金融交换,而实现从买者到金融机构、商家之间的在线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过程,由此为电子商务服务和其它服务提供金融支持。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电子银行,支付工具
引言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已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以前的传统行业注重实地交易的模式有本质的区别,其中尤其突出的优势是简便快捷。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电脑网络来完成商品交易、结算等一系列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运作时间。如果没有网上支付的参与,电子商务就会停留在网上信息搜索和协议草签的阶段,无法进入实质性的交易阶段,同样无法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
对传统公司来说,电子商务是新的发展工具和销售手段。因此,如何建立电子商务信用模式、提升利润价值、实现网上收付款功能就成为建设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首要问题。所谓的网上支付就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形式。广义地讲,网上支付指的是客户、商家、网络银行(或第三方支付)之间使用安全电子手段,利用电子现金、银行卡,电子支票等支付工具通过互联网传送到银行或相应的处理机构,从而完成支付的整个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元素组成:Internet,客户,商家,开户银行,支付网关,银行网络,认证中心。其中后三者是网上支付的必要条件,要通过在线网上电子银行介入才能实现网上支付。
目前我国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已有多家,基本都有推出网上支付业务。但这些银行开展的服务基本上是电子银行业务中比较初级的内容,仅是传统业务在网上的延伸,如个人帐户查询,不同卡种或折种间的转帐,实现个人网上支付,代收公共费用等;同时很多银行也只在宣传、尝试之中。电子银行的被接受程度低,业务量少,
一、网上支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支付的安全问题。这是大家最关心,也是林国庆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最敏感的问题。无论何种方式的网上支付最终都是落实到互联网技术上。在开放的互联网中,它们也完全有可能受到攻击。电子交易面临着各种威胁:非法访问,内部窃密。破坏交易的顺利进行,破坏系统的可行性等。虽然目前在技术方面已经提供了很多手段来保障,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Internetk的商家很多,其中不乏鱼目混珠之辈,如何保证商家是真正的商家?消费者支付后信用卡的密码会不会被其他人盗用?黑客会不会进入银行主机系统,存进去的钱会不会丢掉?网上支付被扣的钱会不会比实际多?这些问题深深的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安全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同时又是很复杂的问题,需要在技术上,法律上、运用环境上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2 各家银行技术标准不统一。我国目前的网络银行业务由各银行独立开发、推销,开发模式、业务范围及发展规模有较大差异,发展不均衡,如信用卡业务:各银行展开了激烈竞争,却不能达成内部一致协议以实现信用卡的跨行结算,这种规范标准不统一的局面既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金,使得整个金融结算系统不能满足消费者方便、快捷的要求。
各银行在金融电子化的起步阶段采用各自为政的方针,造成目前的技术不统一的混乱局面。各银行都各自发行自己的银行卡,运用在不同的平台上,各银行卡不能跨行使用。安全技术同样也不一样。
3 网上支付工具发展滞后。电子商务需要银行的参与,但仅靠银行一家机构的运行还是永远不够的。未来电商务活动中使用新一代电子货币如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通过银行账户进行转账的方式进行支付的金额将不断增加。但我国目前在电子现金方面的开发和应用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电子现金其实与现实货币没有什么不同,是一般等价物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其法律地位―直难以确定。这是因为按照货币的实质和网络无国界性来推断。各国中央银行的地位都将受到挑战,因为任何一个有实力,有信誉的垒球性公司,都可以发行购买其产品数字化等价物,从而避开银行的繁琐手续和税收。而这会扰乱一国的金融秩序,任何国家都不会允许。但随着电子现金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又具有网络化的方便性、安全性、秘密性,所以电子现金的发展优势是不可阻挡的。关键是要在法律方面进行调整。而我国现在电子支票的应用也极为有限。主要原因是受到我国《票据法》的制约,电子支票的法律地位难以得到确认,使银行望而却步。
4 行业监管不完善,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迄今为止,我国银行开展网上支付业务已经数年了。电子商务立法却还不完备,在目前的网上支付相关法律中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有关电子支票和电子现金立法还没有建立,缺乏完善的法律框架体系保障,致使在交易双方发生经济纠纷的时候无法可依。目前E-BANK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式的,是与客户在事先说明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上签定合同,出现问题则通过仲裁解决。由于缺乏相关法律,问题出现后涉及的责任认定,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是现在难以解决的。另外,新《合同法》中虽然承认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应,但没有解决数字签名问题,这些问题无形中都增加了银行与客户网上进行交易的麻烦和风险。
5 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网上支付不等于现金支付,需要建立在信用基础上,是个人和商家之间,商家和银行之间,或商家和商家之间。我国现阶段信用体系根本没有建立起来,银行担心企业拖欠,轻易不放贷款;银行也怕个人拖欠,所以申请信用卡手续复杂,条件繁多。而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未达到任何行为都有记录可查的情况,所以,相当一部分企业或个人还存在一些不良行为,这些行为影响了我国网上支付的发展,也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6 信用卡使用不普遍。几乎所有的网上支付方式,最后一步都是由银行根据用户提供的或注册的信用卡信息划拨账款,如果信用卡不普及,那么所谓网上支付就成了无源之永,无本之木。目前,大部分人使用的是借记卡,据新加坡的调研NNAsian Banker透露,中国现有的约10亿张银行卡中,信用卡的比例只有少的可怜的百分之一,而且还由大部分尚未激活,或者已经激活却尚未使用。如果信用卡被盗用,消费者承担了几乎全部的责任,而如果相同情况发生在美国,持卡人最多只需承担50美元的损失,其余由银行和商店赔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信用卡的积极性自然不高。
二、第三方支付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模式中,使用“信任的第三方”比较常见和普及,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个公共可信任的中介。它满足了电子商务中商家和消费者对信誉和安全的要求,它的出现和发展说明该方式满足市
场发展的必然需求。现以该模式为样本,简要分析其原理。
第三方支付一般的运行模式为: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第三方在收到代为保管的款项后,通知卖家贷款到账,要求卖家发货,买方收到货物、检验商品并确认后。通知第三方付款,第三方将其款项转划至卖家账户上。这一交易完成过程的实质是一种提供结算信用担保的中介服务方式。以B2c交易为例,其支付交易流程如下:
1)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网站选购商品,买卖双方在网上达成交易意向。
2)消费者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交易中介,用借记卡或信用卡将货款划到第三方账户,设定发货期限。
3)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商家,消费者的货款到账,要求商家在规定时间内发货。
4)商家收到消费者已付款的通知按订单发货,并在网站上做相应记录,消费者可在网站上查看所购买商品的状态,如果商家没有发货,则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顾客交易失败,并询问将货款划回其账户还是暂存在支付平台。
5)消费者收到货物并确认满意后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对商品不满意,或认为与商家承诺有出入,可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拒付货款并将货物退回商家。
6)消费者满意,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货款划入商家账户,交易完成;顾客对货物不满,第三方支付平台确认商家收到退货后,将该商品货款划回消费者账户或暂存在第三方账户中。
三、解决电子裔务网上支付问趣的对策
1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银行应从传统的主要经营资产负债业务的观念中摆脱出来,注重中间业务的经营,并遵循统一的标准。中央银行应充分利用金融系统电子化基础设施,加快实现全国范围内银行卡跨行、异地支付业务授权及清算信息自动交换。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建立并完善电子商务国家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意识,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抓紧完善电子商务的国家标准体系,鼓励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制订电子商务关键技术标准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和修正,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标准化进程。电子商务体系完善起来了,网上支付也会随之正规化,而随着两者的相继完善与发展,其存在的制约因素也会日益减少,网上支付业务也就会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2 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网上支付工具
在发展电子商务中,要积极开展对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网上支付工具的研究,推动网上支付工具多样化,手续的简单化。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跟踪国际先进技术,推动网上支付工具的应用,同时也要总结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支付标准和规范。目前进行网上支付的工具还有很大限制,主要是由于我国银行卡的特殊情况,信用卡的普及不是很高,很多银行采用储蓄卡来代替信用卡。如果必须用信用卡才能进行网上支付,那将会给广大网民带来新的麻烦,手中大把的银行卡不能用,还要经过复杂的程序申请新的信用卡,这导致网民网购的积极性降低。因此,如果能使网民利用现有的工具完成网上支付,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支付问题,从而扩大网上购买行为。
3 制订统一的标准
制订统一的标准主要包括制定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读卡机、统一的安全技术等,而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导致了银行间网络化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这势必给我国银行卡统―发展及利用银行卡进行网上支付带来困难。我国商业银行通过Internet提供网上支付还处在初级阶段,其覆盖面小,还远远不能适应网上支付的要求。据CCID调查显示,通过网上在线支付的仅占国内电子商务总交易额的17%左右。目前国内银行大多还只是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支票、电话转账及信用证业务。网上主动支付业务能力有限,这远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所需要的网上支付流程。虽然各大商业银行都在做相应努力与调整,但短期内很难突破这种局面。很显然,这些都是急需改进的。一方面要加快银行的信息建设工作,另―方面要尽快完善网上交易的相关安垒规范,只有真正地实现了在线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的优势才会显现出来。
4 加强网上支付数字安全认证工作
首先要把与认证相关的法律完善起来,不严格的认证审批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在认证过程中出现的欺骗行为及其后果等一系列问题的责任划分,必须在法律上有所规定。所以我们要积极推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建设,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抓紧研究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市场准入,隐私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尽快制订相关法律法规,根据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加快制订在网上开展相关业务的管理办法,推动络仲裁、网络公证等法律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打击电子商务领域的非法经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5 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现在我国几大商业银行都有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但他们不仅业务种类少,而且服务范围有限,而网民地理分布比较分散,这样相当大的一部分网民都被拒绝在网上支付范围外。因此银行应该有预见性的看到前景,从而早日在垒国大部分城市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并尽可能多的发展业务的种类,这样才能满足现阶段及未来的网上支付发展需要。
同时,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网上银行业务的服务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例如在速度方面,手续方面以及前面所提到的安全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除此之外网上银行业务还应增强在查询,信息检索等方面的服务,金方位的提高网上银行业务的质量。
6 加大宣传力度。安垒问题除了在技术上解决外,很重要的还要解决消费者的接受问题。如何说服广大网民接受这种新的支付方式,这是一个较为漫长而持续的过程。但是我们应尽力加强网上支付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消费者介入,争取早日实现尽可能多的网上购物及网上支付行为。
无论如何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支付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子银行的建设既是大势所趋,又是刻不容缓。同时,网上支付在电子商务应用的各个领域中都是核心环节,网上支付的完善将会对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及深入发展奠定基础,而电子商务也对网上支付提出更高要求。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发展中资金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直接决定了电子商务的成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虽然已经出现并运用了第三方支付模式,但要在我国实现电子商务的网上安全支付,仍然存在金融网络安全技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多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相对的,电子商务也有很大的优势等着我们去挖掘利用。当今电子商务时代,网上支付必将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叶燕,电子商务网上支付问题研究;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03期,63-65页
[2]李二亮,刘云强:浅议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子商务,2005(9)
[3]高祥,周林;802.lx协议及其在宽带接入中的应用;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4]曾金全;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建设探讨,邮电设计技术;2004#04期;40-44
篇9
关键词:第三方网上支付;洗钱风险;监管
作者简介:林娟(1982-),女,新疆乌鲁木齐人,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孙志成(1982-),男,内蒙古赤峰市人,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硕士,研究方向:数理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5.4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106-02
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金融服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第三方网上支付得以迅猛发展。它依托于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间接使用第三方网上支付,实现了用户和商户、商户和商户之间在线货币支付、资金转移、信息传递和查询统计等。作为一种新型的结算方式,第三方网上支付活动建立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高效、灵活和经济的支付途径的同时,也暴露出新的洗钱风险,给反洗钱监管带来了很多难点。
一、第三方网上支付潜在的洗钱风险分析
(一)为资金非法流转提供渠道
非金融机构提供第三方网上支付服务的交易模式使得资金的流转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很容易被洗钱分子利用,成为洗钱犯罪的源头。客户在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开立虚拟账户时,自行登记姓名、证件号码、联系电话和地址等信息,非金融机构难以逐一核实查证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行核实查证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客户在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转账或支付时,通过银行账户转入或使用现金购买不记名充值卡充值等方式将资金注入虚拟账户,形成非金融机构客户资金的来源,利用互联网输入支付指令将资金由客户账户划入支付中介的账户并最终划入目标账户,这一方式规避了虚拟账户不能存取现金的限制,实现了隐匿资金流转的功能。在整个结算过程中,第三方网上支付充当买方的“卖方”和卖方的“买方”,即使这两个交易过程发生在同一银行系统,银行也无法确定这两项交易的因果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可以屏蔽银行对资金流向的识别,干扰交易的可追溯性,使得监管者很难确认交易的真实背景,非法资金可以借此披上合法的外衣,自由出入金融系统,进行各类正常经济活动。
(二)为巨额沉淀资金非法使用提供可能
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虽然不是金融企业,却具备了类似吸收储蓄资金、集资、组织基金等功能,并形成资金沉淀,成为“天然的资金池”,沉淀资金运营模式很容易被洗钱分子利用,成为滋生洗钱犯罪的工具。沉淀资金包括交易过程中的在途资金和交易前后暂存在支付平台的资金,当业务达到一定规模时,由于不同客户的结算周期不同和结算时间间隔的存在,第三方中介账户中的资金量会相当可观。这些沉淀的资金被存放在以网络为基础的支付平台上,虚拟账户的余额只是一个代表符号,真正的货币资金则完全受控于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可以通过存入银行获得利息收入,也可以进行其他投资获得收益,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基于利益驱动很容易产生资金转移和挪用的冲动,成为不法分子攻击的对象。
(三)为非法套现提供便利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提供了类似银行收单业务的网上收单业务,但不能像银行那样对申请人的资质进行实地调查、审核消费单据、不定期上门回访等,无法判断商户资质和交易的真实性,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作为套现工具。第三方网上支付套现通常是通过两个虚拟账号串通进行虚假交易或交易双方取消交易退回货款的方式来实现套取信用额度并获得现金的行为。通过采取这种方式,持卡人可以长期套取银行的资金,实现“无息用款”,此时,第三方支付仅仅是被动地充当中介作用。当恶意套现者通过虚假购物的形式在第三方网上支付工具上进行透支刷卡时,交易资金由信用卡账户进入第三方虚拟账户,“商家”获得“购物者”(这里的商家和购物者也可能是同一人)支付的货款后从银行取现,再返还给买家。整个过程没有真实的货物交易,只是在网上走了一个过程,信用卡套现就成为了现实。
二、第三方网上支付洗钱风险监管难点
第三方网上支付的发展处于上升期,其年交易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业务创新能力也不可小觑,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支付服务,更好地契合了客户群体的支付服务需求。然而,第三方网上支付行业洗钱活动的监控之网尚且“网眼过大、网线过松”,反洗钱监管工作面临诸多困难。
(一)缺乏完善的反洗钱监管体系
在我国,第三方网上支付行业的反洗钱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反洗钱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在反洗钱意识、内控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工作人员反洗钱知识教育与培训方面存在不足。而在反洗钱监管方面,央行于2010年12月3日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反洗钱措施相关内容,也将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纳入反洗钱监管体系,但反洗钱监管措施并不齐全,没有专门针对这类企业的反洗钱监管办法,反洗钱监管体系仍不完善。这使得第三方支付企业实质上仍然游离于反洗钱工作机制以外,成为反洗钱监管的高危区域。
(二)识别非法交易难度大
第三方网上支付通过开立虚拟账户,使用密码、安全认证、电子交易指令等作为信息传递的介质,实现了交易的无纸化。其业务活动由客户主动发起,只要账户有足够的余额,客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意自主地划拨资金,无须注明用途,从发出指令到交易完成基本不需要经过人工处理,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从而导致交易的真实性、合规性很难识别。
(三)网络环境下洗钱犯罪的监测分析手段落后
目前网上信息的安全仍处于多头管理的状态,缺乏对第三方网上支付的信息跟踪、信息监测、信息报告等方面的严格管理。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第三方网上支付行业在对网络洗钱监测分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而通过网络进行的支付交易,由于监测手段的落后,难以及时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三、第三方网上支付洗钱风险监管建议
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发展迅猛,介入金融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被利用洗钱的风险已不容回避。因此,要尽快建立完善的第三方网上支付行业反洗钱监管体系,防范不法分子利用第三方网上支付体系转移资金从事洗钱活动。
(一)规范第三方网上支付行业反洗钱职责,要求第三方网上支付行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
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采取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模式,要求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切实履行防范洗钱行为的职责。
1、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识别是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反洗钱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在开立虚拟账户时,要遵循实名制原则,确保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对于商户(收款方),除要求其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保证实名开户外,还应审核其商户资格――经营范围、销售的产品(服务)是否合法,杜绝不法分子伪装成商户,利用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收集归拢资金。通过确认客户的真实身份,从源头上防范洗钱活动,为第三方网上支付行业预防洗钱犯罪、防范洗钱风险构筑第一道安全防线。
2、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应设计交易监控程序,对支付交易进行实时监测,对于不符合正常贸易行为或洗钱风险度高的交易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有效地识别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并依法向中国反洗钱检测分析中心报告。此外,第三方网上支付还应对通过不记名的充值卡等定向支付工具向虚拟账户充值的行为进行监测,杜绝非法资金注入金融系统洗钱。
3、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是一切业务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判断洗钱行为的重要依据。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应本着真实、完整的原则保存客户虚拟账户和第三方网上支付账户的交易记录,不得以批量处理信息代替具体交易记录,隐匿资金的真实因果关系。
4、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管理。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应根据其特有的风险点、客户的特点和账户的属性,并充分考虑业务、行业、客户自身职业等因素,将客户合理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并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客户。通过对客户进行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后,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有区别地制订和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建立完善的反洗钱实时监测分析系统,提高第三方网上支付洗钱风险分析能力
既然不法分子选择第三方网上支付进行洗钱,我们就有必要采用更先进的反洗钱实时监测系统。利用计算机系统,设定相应的大额和可疑交易识别指标,运用高度自动化的电子交易自动报告系统,甄别电子支付工具交易中的各类人民币和外币的大额和可疑交易,并能与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实行联网,以利于及时监测分析和甄别洗钱犯罪及洗钱行为。建立第三方网上支付行业反洗钱电子实时监测系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在洗钱犯罪行为发生后找到充分的证据,更重要的是能在洗钱犯罪行为刚刚发生时就能监测,并配合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三)关注第三方网上支付模式下的业务创新,及时调整监管政策
从发展态势看,第三方网上支付功能越来越强大,借助开放的支付网络、创新的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不断进行支付服务产品创新。因此,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和研究第三方网上支付创新拓展的业务领域,及时调整完善监管政策。同时要求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在业务创新时分析和评估洗钱风险,在操作规程中设计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大力开展反洗钱宣传培训,提高第三方网上支付行业从业人员反洗钱素质
针对第三方网上支付特有的洗钱风险点,定期对第三方网上支付从业人员开展培训,使其树立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及合规意识,明确自身应承担的责任,了解反洗钱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具体规定和要求,掌握必要的反洗钱技能,提高其反洗钱意识和识别能力。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培养一支既精通支付业务,又熟悉反洗钱业务的高素质队伍,将涉及第三方支付的洗钱行为遏制在反洗钱阵地的最前沿。 (责任编辑:吴之铭)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网上支付 法律效力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网上支付也日显重要。但法律对于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今,我国现有的网络立法仅仅停留在计算机及网络的建设、运营、域名注册、网络安全等网络发展初期层面上,有关用于网络交易的立法几乎是一片空白,更不用说有关网上支付的法律了。由于缺少法律的规范,更加限制了网上支付的进行,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开展。
网上支付手段的法律效力问题
关于银行卡的支付已经比较普遍,在现实生活中已有比较普遍地应用,其效力已经得到了充分认可。网上银行,实质上是现实银行在网络上业务的拓展和延伸,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网上银行变得更快捷、方便安全,广大零散个人客户更倾向采取这种方法。对于银行而言,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个人客户与企业客户已经逐渐占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面对如此巨大的个人金融市场,网上银行是最节约、最有效、最能接近小额零售业务客户的一种手段。由于客户与银行都会积极推进网上银行的建设,其效力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对于电子支票和电子现金,因为其与传统法律有一定的抵触,其效力存在一定的争议。
电子支票的法律效力问题
电子支票是使用数字签名技术,把支票的纸质完全抛弃,从而可以在网络上直接传输。我国现在电子支票的应用还很少,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这是因为中国金融电子化程度较低,市场需求不旺,更主要的原因是电子支票的法律地位难以得到确认,主要是受到1996年实行的《票据法》的制约,使银行望而却步。
电子支票虽然被称为支票,但是,它同票据毕竟有很大区别。从其功能和运作上来讲,电子支票更接近于ATM卡类的支付工具。在我国,最为有效和可行的方法是制定专门的《电子票据法》,对电子票据,尤其是电子支票的相关问题进行规范和调整。
电子现金的法律地位
电子现金现在的应用也很少,但因其既具有手持现金的一般特点,又有其网络属性,发展前景可观。而且,电子现金比较适于零售小额支付,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网上B to C,B to B电子商务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电子现金的出现和使用,正是顺应了这一模式。
电子现金的实质与现实货币同质,是一种信任和信心,是一般等价物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其法律地位一直难以确定,这是因为按照货币的实质和网络无国界性来推断,各国中央银行的地位都将受到挑战,因为任何一个有实力的、有信誉的全球性跨国公司,都可以发行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数字化等价物,从而避开银行的繁琐交易手续和税收。当然,这只是理论的设想,任何国家不会允许这种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存在,但是,电子现金的成熟技术和优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而且电子现金有高度流通性,这也是网络交易的基础,尤其是在小额交易中,电子现金要比信用卡、借记卡支付更方便、更节省。我国在这方面也已经开始行动,在“中国金融IC卡规范”颁布之后,人民银行正在组织北京、上海、长沙的联合试点,试点完成后,将会进一步推动电子现金直接在网上的支付;并且,在法律方面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
限制电子现金的发行人。只允许银行发电子现金,这样,许多现行的一些货币政策和法规可以应用于电子现金,而无需太大的改动,欧盟正是持这种态度;但是,完全排斥网络服务提供商及一些大公司的参与,而只由银行担当电子现金唯一的发行人已经不合时宜,否则电子现金在发行及流通中很难得到技术保障,其生命力及影响力都会大打折扣,应在限制的同时对于参与电子现金发行工作的大公司及网络服务提供商需要严格审定其资格,尤其是在实力和信誉方面的审核。
建立合理的货币识别制度。整个网络发行统一的电子现金肯定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不同的电子现金存在的情况下,货币识别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不同的电子现金之间会存在转化、兑换问题,甚至要对一些电子现金进行识别认证。只有建立合理的货币识别体系和制度,国家才能保证其控制经济杠杆的权力。
对网上支付违法活动的防止与惩治
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就刚刚几年的光景,但却发展迅猛。而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尤其是逐渐开始采取互不见面的网上支付的形式之后,违法或犯罪活动似乎更加猖獗。在传统的方式:如洗钱,违法交易的法律责任分担等等;也有一些新的形式,如黑客攻击问题等。
与网上支付有关的洗钱
网上支付逐渐出现后,为洗钱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网上支付工具有着体积小、适合远距离传输、有匿名性等性质。对于犯罪分子而言,这都是可乘之机。洗钱,无非就是犯罪分子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非法所得黑钱,洗成合法资金。在网络上,犯罪分子则可以更安全、放心地利用网上支付,让自己的黑钱通过对网上商城、网络银行进行购物、结算、结转等,最后,黑钱自然就成为了合法收入。
现在,利用网络来洗钱还不是很普遍,因为网上支付的普及率还是不高;但据预测,若在今后网上支付应用普遍的话,网上洗钱则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尤其是网上支付工具都有密码保护,加密技术的使用,使现有的法律不能适应对付犯罪活动的需要。
违法交易的法律责任分担问题
银行卡是目前消费者经常使用的支付工具,与其支付有关的法律也已比较成熟,其核心主要是未经授权使用的银行卡支付所造成的损失是商家承担还是发卡银行承担?还是消费者承担?网络上的银行卡支付也必须考虑到这一问题。如果某一客户信息被其他人得到,并诈骗,且得逞,则损失由谁来承担?这一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将直接导致客户对网上支付手段的选择或摒弃。在网上支付中,引进了认证中心和电子签名,其合法性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认可,但认证商家和银行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规范。目前,美国正在努力,希望《Z条例》在修改的基础上可以适用于网上支付。
黑客攻击网络的安全问题
黑客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尽人皆知的名词,人们对黑客已经到了谈“黑”色变的程度。黑客们对网上支付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存储于银行,如果银行的网络遭到攻击,很可能所有的私人信息泄密,若补救不及时,很可能对消费者造成巨大损失。我国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约束和惩治黑客们的行为。但法律的威慑力与巨大的利益诱惑相比又变得微不足道。因此,技术上进一步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关于网上支付的法律规范
从电子支付的基础――电子商务立法环境来看,目前,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由于法律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完整、有序、健康、深入地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及包括发展电子支付在内的一个关键“瓶颈”。创造一个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环境,正是政府部门在电子商务发展中所应发挥主导作用所在。应该看到,我国各级政府对上述问题已做了多方面的工作。但总的来看,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在电子商务立法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第一,银行同业要尽快统一电子支付体系与规范。电子支付的发展不仅给传统的支付工具带来了强有力地冲击,同时也给金融业带来了“重新洗牌”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情况,我国的金融机构要加紧发展电子支付业务,吸收融合先进的国际规范与惯例,共同建立较为完善的电子支付和结算的同业规范。进一步消除制约网上结算业务发展的不利因素。
第二,以立法的方式填补电子支付法律体系中的空白,是解决我国传统支付法制度不适应的根本途径,这不仅需要制度与电子支付相关的规范,而且对交易主体资格、信用、合同规范在内的多方面法律问题,都需要明确的规范来调整和制约。具体来讲:
关于电子支付方面的法律规范,需要明确电子支付的当事人之间,包括付款人、收款人和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制订相关的电子支付制度,认可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同时还应出台对于电子支付数据的伪造、变造、更改、涂销问题的规则。
从加强交易安全的角度,需要制订以下几方面的法律规范:
交易主体资格的确认。电子支付交易主体有确认问题,一种方法是以电子商务为依托,建立一个登记制度。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提供交易服务的中介机构需要确定身份,即通过认证机构颁发的数字证书确保交易的真实性,使交易各方相互信赖。
确立信用制度的立法。法律为保障电子支付所能做的,就是推动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在电子商务及电子支付的范畴内,对交易主体的信用有更严格的要求,没有在线的信用就没有电子商务。因此,法律的主要作用除了登记审查制度外,更重要的信息公开制度,除了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外,其他与交易有关的信息,都可以公开。这些信息的公开就是确立和保护信用制度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社会监督,如果每一个做交易的人都能了解到交易对方的信用状况,这就有一种制约,这是法律在因特网经济下所拥有的便利条件。
电子合同的相关规则。2004年8月24日,主席签发主席令通过了电子签证法,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它以正式的法律文本呈现在我们面前。
其他相关的电子商务法律。其他相关的电子商务法律,诸如加强数据保护,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权,保证用户具有对因特网上的信息进行控制的自等,以解决电子商务上发生的种种纠纷,防止诈骗等案件的发生,保证当事人在电子支付的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网络上的犯罪现在已经相当普遍,其中很多是与网上支付息息相关的。1997年10月5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一些相关的单行法规对此做出了规定,但从广度和深度来说都还不够,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扩展,新的立法尤显必要。
修订或改订我国的《票据法》已经是当务之急。因为《票据法》的严格规定,已经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网上支付的进行。承认电子文本的效力,承认电子签名的合法性是必需明确的。现在正处在转型时期,电子商务、知识经济都是新兴事物,但缺乏法律规范,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建立相关的机构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措施。
网上支付是商务发展的瓶颈环节,只有进行网上支付,才能使电子商务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促进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制定与网上支付相关的法律规范已迫在眉睫,这不仅是立法部门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国家、银行、消费者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万以娴.论电子商务法律问题.法律出版社,2001
2.蒋志培.网络与电子商务法.法律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