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综合改革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高考综合改革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高考综合改革的建议

篇1

[课题: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研究课题批准号:DFA110216]

一、高考体育加分制度

高考加分政策主要是指教育部与各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在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录取中根据考生的民族、思想政治表现、竞赛获奖情况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情形给考生一定的高考分数优惠与照顾的行为准则。

高考体育加分是指中央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在高考招生录取中根据考生在体育方面取得的竞赛成绩等情形,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统一测试,测试合格者给予一定高考分数优惠与照顾。

二、高考体育加分的必要性

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考中的体育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所以,高考体育加分政策真正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使得具有体育专长,并能在高校中有发展价值的人,获得加分。考入理想的大学,实现人生的梦想。

三、高考体育加分制度改革的建议

本高考体育加分改革建议以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为出发点,构建新的加分政策。为此,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

规范高考体育加分,本质上是规范政府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决策方式。在我国统一高考、集中录取制度中,高考体育加分政策还会长期内存在,但是如何改革、保留多少、如何加分等等,应当有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改变由教育行政部门自行决策的方式。

建议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程序。从符合教育规律、维护每个受教育者的平等权益出发,加分项目的设立、取消或者保留,应当有广泛的公众参与,首先应听取教师和家长的意见,通过讨论分析利弊、形成共识,奠定必要的民意基础。

建议提高高考加分政策的决策权力,加分政策的方案应提交省人大审议和决定。制订《考试法》,将考试招生纳入法制轨道,以法律形式明确受教育者的考试权益,明确政府、考试组织机构、大学、中学在加分考试、招生中的权利与责任,严厉打击加分考试作弊行为,追究政府、考试组织机构、大学、中学在加分考试中弄虚作假、侵犯受教育者权益的法律责任。

2、严格把关,严格控制高考体育加分项目和规模

鉴于目前个别项目加分项目过多过滥,大幅度地减少加分项目和受益面势在必行。建议对目前实行的各种加分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对那些已经腐坏变质、明显有违考试公正,或者虽有小利但弊大于利的项目,予以坚决取消。体育加分政策关键在规范,而不是取消。这项政策并没有错,但一些人用作假、买卖的手段,把这个政策给破坏了,必须严厉打击,同时要对体育赛事组织、成绩证明发放等环节采取完善措施。

从源头把关,从比赛的组织,名次的认定、加分测试资格的取得、测试关节的严格把关、取消或减少个别与体能、运动技能关系不大、开展不够广泛、更多靠运用器材等运动项目的加分资格和规模。

3、赋予高校自主承认高考加分的权利

在各地对现行的加分项目尚来不及进行评估和清理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今年的考生有一个相对公平的高考竞争环境?建议可赋予高校自主承认高考加分的权利,即高校可以不承认在教育部14种加分之外的地方加分项目,在高考录取中,提出不考虑加分投档或录取的要求。

具体操作方法是,参加各地高考提前批、第一批录取的985高校、211高校,可不承认地方加分项目,按照原始分排序投档;学校在具体录取过程中,可适当考虑地方加分。也就是说,地方的高考加分,将不影响考生的正常投档,而只作为高校在录取时的一个参考因素。对二本院校和三本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录取,可保留“原始分+高考加分”的投档录取规则。

“按原始分投档、适当考虑高考加分”与“原始分+高考加分”进行排序投档,是完全不同的“加分效果”。例如,一名学生考分为560分,获得高考加分10分,按现行加分政策,将按570分排序投档和录取。而按原始分投档,则是用560分投档,只有投档进一所学校之后,这所学校再考虑加分进行具体专业的录取;当然,学校也可以自主决定不考虑加分因素。这样,地方加分项目将失去先前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清理减少,加大公开透明程度,高考加分就有可能走向规范。

这是在当前教育环境中,现实可行的规范、治理高考加分项目的方法,在技术上没有任何困难。去年在我国内地提前批招生的香港中文大学,就宣布不承认内地的所有高考加分,按照考生原始分投档。这一举措同时有利于落实高校的招生自。

更为彻底的做法,教育部可规定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均为投档线加分(用于高校专业排序录取),不再加在原始分上(或者仅保留少数身份型、照顾性加分),这是对高考加分作用的全新定位,既承认高考加分的一定作用,但降低其在投档、录取中的刚性地位。

4、将高考体育加分项目纳入学生评价体系

篇2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光的硕士论文《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中讲述了“考前班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和高等美术教育系统衔接出现了断裂,但是美术考前班并不能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空白,它只是对于现有的高中美术教育应试的补充。基础美术教育和高等美术教育之间的衔接将是我国美术教育体制变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谢裕宣的《透视广东美术高考补习现状》介绍了改革开成二十多年来,随着广东高等美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遍布全省的美术高考补习班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成为中等美术教育的补充型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专业补习、生活管理和高考资询为一条龙服务的美术高考补习新产业。作为广州美术教育中一种颇具规模的新形式,寻找他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客观全而的透视剖析它给社会和高等美术教育带来的积极意义和负而影响。南京艺术学院黄从威的硕士论文《美术高考现象的分析及建议》一文中指出影响美术高考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国家考试制度,次因素是美术类专业的扩招产生的,从而说明了美术教育的生态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美术培训”成为功利性的产业而存在,影响着美术高考的正常进行并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尹玲的《美术高考现状调查与分析》中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所在的转塘镇为调查对象,对现阶段美术高考培训机构发展现状及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得出了“艺考热”有所降温,总体趋势向理性发展的结论。提出了美术培训的健康发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力度和培训机构的大力合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从理性出发,从兴趣出发而选择美术高考这条路。首都师范大学李泽云的硕士学位论文《校外美术教育市场化初探》提出校外美术教育市场化繁荣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师资、教学质量、教育设备、教学管理、教育内容陈旧、部分办学机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①政府对美术高考培训既要扶持又要监管;②家长参与教学管理;③教师提高教学质量;④创业者建立并巩固自己的核心教师队伍、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创立自己的个性美术高考培训教育品牌等等。

二、美术高考制度与美术高考的关系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谢建华在《美术高考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通过分析认为目前美术高考制度存在几个方面弊端:①对文化理论课程的轻视;②考试内容的固化和单一导致对中国传统艺术及世界艺术多元化的漠视;③对创造能力的湮没;④美术高考内容与学生所报专业的错位。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①录取时,文化与专业要并重;②美术高考中,对中国传统及民间艺术的侧重;③考题应根据不同专业有不同变化,加大对艺术综合能力的考核;④对考题的审美标准应多元化,强调艺术创造力;⑤在阅卷中,实行初审、复审、终审三步骤,评审老师年龄老、中、青搭配;⑥美术人才的民间选拔与高考选拔相结合。河南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李勃和吴杰的《对美术高考改革之路的建议》跟上文大同小异,都强调了文化和专业并重、传统与民间艺术的侧重、艺术综合能力考核等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光的硕士论文《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从高校扩招、社会和需求压力、高校变革等方面阐述了美术高考制度是导致美术“高考热”的根源。

三、美术高考的利弊分析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的杨帆在《试析美术高考培训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中对美术高考培训产业的发展现状、高校艺术类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美术培训产业对美术类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作用。浙江工业大学的王东在《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一文中分析了校外美术教育“火爆”的原因、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和如何避开其中弊端的解决方案。

四、美术高考相关的教学方法论的阐述和新解

首都师范大学的席卫权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国内普通中学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从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阐述并提出了被忽视的设计教育在普通中学美术教育中所体现的更全面的教育价值和综合课程优势。提出了:①归属学校美术教育的设计教育与一般美术教育是“和而不同”的观点;②对国内中学设计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的梳理,将国内中学阶段的设计教育沿革概括为五个阶段:追求实用的开端、理想化的成长阶段、渐趋边缘化的沉寂阶段、恢复成长的阶段和向现代设计教育转型的阶段;③根据对中学教育发展史的考察,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传统文化剖析和师资状况等方面的总结和归纳出现代学校设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方向;④以综合创新、情感慰藉、设计伦理和持久兴趣等为代表的几个关键目标指向作出了较为详细的状况分析、规划策略、课程设计和教学建议等。并从课程建构和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角度对全文作出了总结和展望。

篇3

从2010年以来各省市高考政治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命制来看,以上分析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对各地备考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此外,笔者在近年来的持续追踪过程中也发现,高考政治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命制又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甚至是里程碑式的进展,使笔者产生了撰写《高考政治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命题新走向与备考建议》一文的想法。而这,不得不从2016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39题(以下简称“39题”)这道“横空出世”的好题谈起。可以说,39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凸显高考评价功能,为高考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命制注入了新的血液,开启了新的篇章,树立了新的标杆。

一、例题及答案

某校开展“我为社区献一策”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一组同学撰写的调查报告。请在横线处按要求填写内容。

某小区“潮汐式”停车方案调查报告

1.调查背景

某小区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未规划停车位,且无专门物业公司管理。近年来,“停车难”成了小区居民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居委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第一阶段,应部分居民要求,居委会将小区绿化用地改造为停车位,但遭到另一些居民的强烈反对。第二阶段,居委会计划引入外地的“潮汐式”停车经验,与附近不对外开放停车位的写字楼达成协议:夜间,小区居民可以在写字楼付费停车;白天,写字楼里的上班族可以在小区付费停车,利用“错时停车”共享车位,盘活闲置资源。但这一计划公布后,担忧、质疑也随之出现。本调研小组受居委会邀请,对小区“潮汐式”停车方案展开调查。

2.调查过程

(1)文献查阅

①相关报道,如其他地区的实践经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一种其他类型的文献资料,1分)

(2)访谈及问卷调查

访谈对象:居民、_______、_______。(填写其他两类访谈对象,2分)

问卷调查结果:

“潮汐式”停车方案居民意见统计

3.结论及建议

(1)本报告对该社区居委会第一阶段做法的评价是:(3分)

(2)鉴于“潮汐式”停车方案涉及多元利益主体,本报告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区的民主管理,为此提出3条建议:(6分)

参考答案:

2.(1)文献查阅(示例):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研究成果,如相关论文。

(2)访谈对象:居委会、业委会、街道办事处、党员代表、志愿者代表、政府规划部门、社区民警、专家等。

3.(1)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积极解决“停车难”问题,发挥管理居民公共事务等作用。第一阶段,居委会根据部分有车居民意见将绿地改为停车位,没有遵循民主程序、听取多方面意见。

(2)本题可从引导居民参与决策、实施民主管理、完善监督的角度作答。如从其他角度回答,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

示例:居委会可以通过张贴公告,使居民了解“潮汐式”停车方案的相关信息;通过召开居民会议等形式,及时沟通、协调不同居民的主张和利益诉求;制定具体停车和收益分配细则,完善方案。居委会可以组织居民成立停车管理小组,实施“潮汐式”停车方案,实现居民自我管理。居委会和停车管理小组应定期公开、汇报停车方案实施和收益使用情况,自觉接受居民监督。

二、核心素养解读

2016年9月13日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而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要具化为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通过学习某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而习得的重要观念、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根据思想政治课标修订组专家的讲话精神以及《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笔者按照“构成要素”、“基本内涵”、“主要表现”进行整合(参见下表)。

结合上表,我们可以看出,39题主要考查了法治意识(妥善处理有车居民和无车居民的矛盾,创建和谐社区,需要居民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理性精神(妥善处理有车居民和无车居民的矛盾,需要关注双方合理关切,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契合点)、公共参与(妥善处理有车居民和无车居民的矛盾,需要掌握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与方法)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从评价角度看,与其他核心素养一样,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同样是不可直接观测和度量的。这意味着高考命题考查学科核心素养难度极高、挑战极大。难能可贵的是,39题给我们初步揭示了学科核心素养类试题命制的一般步骤: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动态生成问题,指向核心素养答案走向多元,引领评价改革。

所谓情境,是由人的认知、感情、意志、行为和个性等主观心理因素及生产生活场景等客观环境因素构成的,与活动主体内心体验和感受呈高相关性。素养的形成、发展及检测,均离不开一定的情境。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超过60辆。私家车越来越多,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39题创设的某小区“停车难”情境,来源于生活实际,让考生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停车难”给小区居民带来的困扰,如有车居民在小区找不到地方停车的痛苦、对晚上停车到写字楼可能增加费用的忧虑,无车居民对小区绿化用地减少、写字楼里的上班族白天到小区停车可能加剧环境污染以及带来安全隐患的担心。通过“感悟角色”“体验冲突”“换位思考”,为考生接下来探究如何解决“停车难”问题、f调小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展示考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比之下,那些离学生生活太远、虚假空泛的情境,是难以达到39题的效果的。

情境为展示考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舞台,而接下来的问题设计则成为考核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问题必须基于情境生成,并结合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精心设计,否则,前面已经创设的情境就会形同虚设。39题紧密围绕同学们对某小区“潮汐式”停车方案的调查研究,设计的问题涉及考生在调研中获取什么文献、采访哪些对象,对改小区绿化用地为停车场的方案如何评价,该小区的民主管理怎样改进。这些问题的设计非常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考生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能整合优化书本知识,储备和调用书本以外的知识,是很难解答好这些问题的。可以说,对39题设问解答质量的高低可以客观地检测出考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层次。

尽管这些年高考命题改革力度越来越大,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高考选拔功能被强化、评价功能被弱化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考还是“挑错”考试,标准答案往往独一无二、至高无上,因而,高中教育始终难以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39题让我们惊喜地看到,答案的设计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走向多元,如文献的类型、调查对象的选择,让考生有很大的选择性,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给分。再如完善小区民主管理的建议,既有书本知识的整合,也有生活知识的运用,提供的建议多达5种(这还不包括阅卷专家组针对考生答题情况拓展出来的其他合理建议),考生只要答出其中3种就可得到满分。这对高中素质教育的开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当然,这种多元化的答案设计也给高考阅卷工作带来一定压力。笔者在和国家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扬州大学吴星教授探讨这一问题时,他坚定地认为,为了中国基础教育光辉的明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能因为可能加重高考阅卷负担,而停下探索和实践“答案多元化”、引领高考评价改革、推进基础教育全面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脚步。

三、研究性学习试题备考建议

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还没有正式实施,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考会暂时不考核学科核心素养。相反,笔者认为,以研究性学习试题为首选题型考核学科核心素养将会成为过渡期高考命题的“兴奋点”。针对39题所呈现出来的新动向,对备战高考政治研究性学习试题,笔者有以下建议:

1.对照主要表现,提升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自觉加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我们不断加以提升。本文在前面绘制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图表揭示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以及每个构成要素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表现。其中的主要表现完全可以作为检验我们是否具有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R、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准。对照主要表现,结合自身实际,客观评价我们的学科核心素养现状,并有意识地加以提升,是解答好考核学科核心素养类试题的治本之策。

2.关注生活实际,养成思考习惯

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越来越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这既是保持试题鲜活灵动的要求,也是考核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学生尽管“身在校园”,仍要“心系天下”,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双向结合,即在学习理论时,不死记硬背,而是自觉联系生活实际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观察生活时,“看热闹,更要看门道”,自觉运用所学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如39题所揭示的小区“停车难”问题,可谓司空见惯。然而对有心人而言,他既可以用社区居委会第一阶段的做法来验证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又可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为完善“潮汐式”停车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

篇4

关键词:高考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走班制”;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05-02

一、“走班制”基本内涵

1.“走班制”的含义。“走班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形式。具体指教师和教室固定,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形成自我认知,根据原有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课程,与选择相同课程的不同班级或年级的学生走进同一间教室共同学习。

2.“走班制”的特点。①“走班制”关注学生兴趣,凸显素质教育理念,“走班制”鼓励学生自主选课,关注学生兴趣,注重个性培养,培养学生的自我选择、管理、交际等能力,是践行素质教育的良好模式;同时也使教师的素质观念发生改变,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成就感发生改变;“走班制”还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②学生修习课程的差异性及其流动性,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修习课程的差异性,使得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会因为选择同一门课程走进同一间教室,体现了学生的流动性。

3.“走班制”的运行模式。查阅文献发现,教育实情不同,“走班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运行的模式也不同。如“完全走班”、“对开走班”、“套餐走班”等。“走班制”源于美国,美国的“走班制”更为自然、流畅、成熟,属于“完全走班”。我国深圳、山东等省率先引进“走班制”,取得良好效益,只是形式多样,以上提及的都有涉及。虽然我国也有采取完“全走班”的学校,但较之美国仍存在差距,比如课程开设数量上美国较多,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有极少数学校达到300以上;中学评价方式和高校录取机制,美国比我国完善且落实较好,真正做到综合评价学生发展。通过总结已实施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我省实际,“套餐+补弱/升级选课”模式比较适宜我省实情(初期),具体运行如下。①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保留行政班由班主任负责,并作为必修课(语、数、外)授课班级,处理班级事务;教学班由导师负责,进行选修课程的教学和教学班管理。为促进师生沟通,尤其是为了方便教师课后答疑,建议任课教师在教学班办公。至于教师之间的沟通,可以定期开展研讨交流会。②同年级选课为主,全年级选课为辅;套餐选课为主,补弱/升级选课为辅,同一年级学生全部打乱,学生从指定套餐中选课,学生选课半自由化。隔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效果,可跨级进行补弱式或升级预修式选课。

二、我省高中教学组织形式现状分析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的组织形式及教学的时空安排方式。河北高中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仍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随着时展,班级授课制虽然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如不能很好地落实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改革是最大红利,推动教育发展仍然要靠改革,2014年高考改革为“走班制”引进我省高中带来机遇。

三、“走班制”引进我省高中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解“走班制”引进河北高中的可行性,笔者采访了省会高中的两名特级教师和数名学生,从中了解我省高中目前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他们对高考改革和“走班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态度等情况,为进一步分析其可行性提供依据。

1.教师访谈分析。①有关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开设情况的访谈分析。访谈了解到河北省高中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关于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选修课程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开设,只开设部分选修模块且由市里决定科目,主要在高二期间,学生不能自由选择;校本课程有的学校开设非常好,但开设科目不多,有的学校没有开设,有的学校属于假开,老师们都愿意并鼓励编写和开设校本课程。②有关对高考改革和学生自主选课的访谈分析,关于高考改革,老师们对新高考改革方案既有期望又有担忧。张老师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此次高考改革将导致对学科重视程度的转移,更加关注语、数、外,另外,必然也会侧重学业水平考试。崔老师认为它确实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均衡、减负,利于素质教育发展,但考虑家长、社会、学校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新高考方案背景下的偏科与应试教育。张老师认为自主选课体现学生主体,赞同学生自主选课。崔老师也认为学生自选课程符合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指导思想,是教育的发展趋势。但又明确指出,课程的安排要听从于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目前学校在高考压力下,难以实施。③对“走班制”态度的访谈分析,“走班制”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问及影响“走班制”的影响因素(师生家长态度/校长重视程度/高考制约/教师教室、课程资源等),贵校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和新高考改革方案下“走班制”是否可行时,张老师认为,“走班制”是好,但其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在河北高中实施难度大,个别实验行推广较难,总之,目前不可行;崔老师认为高考压力大,目前学校硬件条件还是有些欠缺,但对实施还是赞同的。考虑“走班制”对河北教育的意义,大家都认为是一场重大的变革,能够促进河北教育发展,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但考虑河北教育比较落后,认为改革任重而道远。

2.学生访谈分析。在不同学校随机访谈了数名学生来了解情况,把“走班制”含义分解为几个问题进行采访,持肯定态度的占多数。学生们都喜欢根据兴趣自主选课,也喜欢多开设学习科目满足兴趣需要。对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采访中很难下定论,我们应该从教育角度考虑,从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关于高考改革后的科目开设情况,大都比较赞同,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有利有弊,但并不能很好地权衡其利弊。通过分析,老师们对“走班制”还比较肯定,学生也认可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考虑到实施“走班制”的影响因素,老师们还是有些担忧和顾虑,尤其是访谈中老师们不止一次或有形无形地提到高考制约,而今年高考改革无疑是良好的机遇。可见“走班制”引进河北高中既面临机遇又面临困难。

3.“走班制”引进我省高中的机遇。①社会对新课改的广泛认同和期待,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深入人心,从和老师们的交谈中不难发现这一点。大家都希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主体性被尊重,而“走班制”教学组织方式,以其特有的优势可以践行这些理念。相信既然人们已广泛认同理念,也会逐渐认同践行理念的好方式――“走班制”。②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带来契机,“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在我国其他省份实施,实施过程中有困难更有成效。据分析了解,高考对“走班制”的实施影响很大。而今年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刘教民厅长就2014年的工作任务做了重要讲话,表示今年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广泛开展调研、出台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引导。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重要思路是,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外语实行一年多考;高职院校实行分类招考。这一改革为“走班制”实施提供了良好契机。以前由于高考限制,学生必修科目很多,根本上影响了学生自主选课。今年的高考改革方案突破了这一限制。③已实施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走班制”源于美国,成效卓著。我国许多地区也引进了“走班制”,在不断地摸索中排除困难已然取得良好成效。我省则一直处于观摩学习阶段,从中吸取教训,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有效引进“走班制”教学模式,避免一些弯路,以便走得更稳、更好、更远。

4.引进“走班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①师生态度的成功转变是关键,加强宣传和培训是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师生对新课程理念已普遍认同,只是对“走班制”这一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实践模式认识不足,态度决定行为,师生的态度是影响“走班制”实施的重要因素。“走班制”教学对教师们适应新的时空、对象、教学内容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因而老师们对其实施存在困惑和接受困难。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有关“走班制”内涵、运行模式、对师生要求等内容的培训和宣传,除了基本培训外,也可组织教师代表到其他学校观摩学习。对于学生,突然获得的“自由”可能使以往的压抑过分释放,不能及时形成良好的自制能力,伴随与之相应的散漫行为。长期在班级授课制环境中成长的多数孩子,选择受教师和家长影响大,自主选择和管理能力较差,建议学校引进导师制,指导学生逐渐形成自我认知,从而更好地自我选择和管理。对学生家长也要进行宣传和引导,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师生和家长的认可是实施“走班制”的前提条件。②教学资源有限,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发科学有效的课程资源,访谈了解到河北高中学校教学资源缺乏,落后的学校甚至硬件设施都不很完善。好的学校在课程资源上开发力度不够。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后,课程结构发生极大变化,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为“走班制”实施提供客观条件。但校本课程开发少。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改善落后地区的教育教学条件。学校方面应该鼓励教师专业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合理开发具有社会、时代、地方特色的教材,强调校本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此外增加选修课程模块的开设,以便提供多样化课程。课程选择权的有效落实,必然在于学校,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课程选择权的实现提供保证。③容易“走”成快慢班,注意教学资源的均衡配置,“走班制”教学是分层教学的典范,根据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但是管理不好容易“走”成快慢班。对此定要避免教师分级,此外建立合理、公平、促发展的评价机制非常必要,当然我们也对高考改革评价和高校录取机制寄予一定期望,学校评价应该做好与高考改革方案和高校录取机制的衔接,建立与“走班制”相配套的评价机制。当然要避免“走”成快慢班,也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理念灌输和心理指导。

篇5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物理;课程价值取向;物理教师教育

前言

高中物理是学生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因为它是组成高考的重要科目,还因为它应用范围的广泛。物理知识不仅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应用于生产中,因此学好物理课程不仅可以实现个人的目标的意义,还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新方案的实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

目前,高中物理教师中存在一个现象:首先,有一部分优秀的物理教师,在普通高中教学几年后,便选择了去更好的学校,因此导致普通高中的青年物理教师较多。其次,由于青年物理教师大部分都是刚毕业或是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由于没有经验、缺乏指导,因此其教学素养不高;再者,还有一部分刚刚上任的教师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的积极性,不懂得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部分物理教师本身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其教学水平不能适应于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

(二)对新高考的理解不够深入

新方案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而学考与高考选考无论在考试范围还是考试要求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另外,高校招生制度也面临改革,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的招生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国内知名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其考试范围比高考选考更大,要求也更高。目前,多数物理教师对这种新方案理解不够深入。例如:虽然有一部分教师参加了省市组织的新高考培训,但是这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在培训中领会到新方案下的教学理念和观点,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

二、新高考方案下高中物理课程价值取向

新高考方案下,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制订了《浙江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教学指导意见),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框架内,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真实社会有机结合,实现“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首先,高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其次,高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探索和实验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物理历史进行探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新高考方案下的物理教师教育模式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首先,新高考方案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性,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探究性互动、合作互动、综合互动中进行学习。

(二)角色和行为的转变

新高考方案下课程改革不仅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生活,最显著的特点是学会做学生人生的规划者。为了实现新课程提出的目标,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进行角色的改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教育教学中的研究者、做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做开放性的教师;再者教师在行为上也要发生转变: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总结,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与学生家长及其他教师建立沟通和配合的联系。

(三)引导方式的转变

新高考方案下课程物理教学中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能力。

(四)开发课程资源

物理教材只是一个简单的载体,而对于新高考方案下课程改革强调的开放式教学,物理教材不再是物理课程资源的位移内容了,因此为了适应新高考方案下课程下的物理教学,教师需要从各个渠道开发资源来丰富课堂。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网络的渠道,选择比较有趣味的课题,再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来丰富课堂。

(五)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辅助工具已经慢慢的退出了课堂,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因此教师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解物理教学中的难点。

四、讨论和建议

新高考方案下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物理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高中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物理教学质量较差,因此针对新高考方案下课程物理取向,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才能适应于改革中对物理教学提出的标准,进而培养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能力转变的研究 [D].辽宁师范大学,2008

[2]杨帆.面对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教师之思考[J].剑南文学,2009(8):14-14

篇6

关键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高考;直接纳入

近来,有关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如何纳入高考体系的说法甚嚣尘上。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十多年以来,从最早的遍地开花到如今的渐入沉寂,它已到了需变革前行的时候了。2016年5月福建省颁布闽政〔2016〕20号《福建省关于印发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2016年秋季,在部分普通高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笔者认为,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的直接依据之一,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突破点,要做且必须做好。

一、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在各地已迅猛开展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十多年以来,经验很多,但疲态已显,弊端已现。究其原因是它的结论仅供高考“录取参考”,大大制约了评价实施和创新积极性,已到了非变革不可的时候了。国务院在国发〔2014〕35号《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福建省教育厅相应的在2016年6月确定福州、厦门、泉州、三明市为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验区,实验工作自2016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施,周期三年。可以说,现在全国各地自上而下,均在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办法。

二、“直接纳入”高考的概念辨析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直接纳入”高考就是使综合素质评价像高考成绩一样,作为高校招生的直接依据,实现与高考分数同样的地位,实质性地影响学生的升学,而不是“录取参考”。至于是以折算成分数或是以等级加评语的形式由各省市和高校依实际情况制定。

三、现行办法实施中存在的弊端

1.意见模糊,导致实施两难陷入

在现行各级文件中,均以“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说法,实际上对高考中如何使用评价结果持模糊态度,操作性不强。如果纳入,评价的结果可能缺乏信度,最终大家评价都是好,无实际价值;如果不纳入,评价走过场,形同虚设,素质教育的美好愿景又会落空。

2.可操作性不足

综合素质评价的观测点的赋值标准难以确定,赋值困难,评价结果合成也存在困难,这些均导致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不足,如何将定量和定性的观测点公平操作,这是一个难点。

3.可信度不高

因涉及高考,对每个考生而言均是高利害关系。家长与学生本人均是评价的主体,如何保证对自身评价的公平公正?

4.区分度较差

现在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有两种:等级和评语。评语无区分度可言;等级呈现的区分度稍好,但也是较差,区域、校际无统一标准。这直接导致大家都是好,几乎没有区分度,录取时高校几乎不看,这是自身存在问题造成的。

5.反作用

现在的评价实施中,存在突击整理材料、走过场、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消极应付,对学生起到很消极的反作用。

四、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直接纳入高考体系的建议

1.加快专业研究,加强顶层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罗祖兵教授撰文指出:“在过去十年中,没有提出过任何具有原创性的综合素质评价理论。”十余年无大进展,缺乏专业研究和顶层设计是重要因素。因高考关系千家万户、地域差别大,只有高瞻远瞩的专业研究才能兼顾全局,只有顶层设计才能确保公平。

2.优势素质呈现和个性化呈现

综合素质有别于学科,具有整体性和个体性等特点,必须采取综合性的评价思路,其内容应具有优势素质和个性化呈现。较好的操作程序应是先由学生书面陈述除学科成绩外还有哪些优势突出的素质展现给高校并提供证据,然后由高校录取人员依据自己所得信息和证据材料进行认定,得出结论。

3.差额投递法

将综合素质直接纳入高考,关键在于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否则,再好的设想都会夭折。差额投递法就是采取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差额录取的办法,即在高招投档时按照高校实际录取人数的一定比例(如,110%、120%等)设定,然后由录取高校根据自己的特色需求选择综合素质上达到自己需求的学生。

4.混合排名录取法

实行“综合素质+高考成绩”混排的录取方法,即对所有的投档考生按高考成绩进行首轮排序,接着按所报专业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二次排序,按照各专业对不同素质的要求择优录取。

5.“推荐入学”与“自荐入学”

参照国外的成功做法,不拘一格选人才。引入“推荐”与“自荐”,即国家根据招生需要,确定一条基本的分数控制线,对于在综合素质长特别突出的学生,只达到了这条分数线,就可以通过“推荐”和“自荐”上大学。“自荐”入学指学生对照个人综合素质状况与目标大学的招生要求是否一致,而后向大学提出入学申请,由大学的招生委员会组织鉴定,符合条件经公示后予以录取。“推荐入学”指达到国家控制分数线且综合素质评定长特别突出,并得到一批大学教授的联名推荐,经公示后就可以予以录取。所有信息的公开接受舆论监督。

6.应用信息化平台

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入、整理、统计数量庞大,必须依靠信息化技术平台。尽可能地将资料电子化,学校为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电子信息档案,建立省级电子管理平台,既用于高校招生,又利于通过网络监督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

7.制定违规罚则

高考牵涉万千考生,需要各方合力打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在顶层设计时,必须制定对违规行为的严惩重典。对学生和家长而言,仿照国外的做法,只要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违规,至少禁止其三年之内再高考;对于已入学后查出的违规学生,要毫不犹豫地开除其大学学籍,并禁止其三年之内再高考。这样的惩罚增大违规者的“人生成本”,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对于违规的国家工作人员,谁签字谁担责,违法的直接移送司法机关。只有如此,高考的纳入操作才会风清月明,整个社会的诚信才会改善。

诚然,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直接纳入高考体系都还处于改革探索阶段,这是一个长期深入完善的过程。但凡改革者,成败皆可理解,但我们要有打破僵局、勇于创新的锐气。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培养模式随着课改不断变革,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直接纳入是高考体系调结构、转方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历史必然。可以预见,其实现之时,必将树起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座丰碑。

参考文献:

篇7

高考制度的改革无疑是教育改革的重头戏。高考怎么改,改成什么样都将深刻影响中国教育的发展。近年来,社会上一种时髦的说法就是:高考这根指挥棒。这足以证明黄全愈的一句话:“在中国,则恰恰相反,高考指挥教育,我考什么,你学什么。”(前半句是:在美国,教育指挥高考,你学什么,我考什么。)这也反映了一些中国教育的方针。

一直在喊高考改革,也一直在改了,然而却只是流于形式,今年小综合,明年大综合,后年3+2……但这些都未触及中国教育的根本:应试。如此换汤不换药对中国教育有何意义?对于这样的改革还是一线的老师说的实际:“高考再怎么改,也还是要考试,只要考试,就得要分,只要的高分你就是人才!”即“以分数决定人才”。这让人想起前几年“减负”雷声大,雨点小的结局,就不足为怪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其说是人才不如说是考才。前段时间美国的大学拒绝中国165名高考状元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名校何以出名?谁都明白,这些学校每年都培养了很多名校学生(清华,北大等)。正因为培养了众多的高分考生, 他们才出了名,然后出了书,再然后就出了效益。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效益高于一切。曾经清静的校园也不免下海,于是,校园不在是培养人才那么单纯,而是要名利双收。

然而,谁想过这些名校会给那些非名校带来怎样的影响,会引导中学教育怎样发展。名利双收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对于那些非名校来说。于是他们纷纷效仿名校,给学校制定规划,每年考多少北大、清华,给老师定指标,老师再给学生定指标。如此,只是为能够培养高分考生。学校这样盲目地去培养考才,中学教育就陷入了争名逐利的明争暗斗中去。这在社会中已有所表现。教育到了这一步还谈什么素质教育,人文教育。

有位老师曾跟我讲了一件事:我们学校组织教师到某中学校参观学习。回来后他们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个学校每个晚自习都考试,每个星期天都考试。老师一致认为这种方法有效,能够提高学生成绩和应付考试的能力,并表示效仿。我不知道这在美国会引起什么反响,但在中国却是很受推崇。真不难想象,这种现象继续下去中国教育会被引向何处。难到中国就是这些人在改革,就这样改革吗?

当我们看到日本人也能拿几个诺贝尔奖时,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就不汗颜吗?如果我们只是汗颜,恐怕中国再过几十年也不会有诺贝尔奖得主吧!

高考制度一日不改,素质教育就一日不能落到实处,那素质教育也是一句空话。

对此,我只想提出我的建议:

改革高考;从根本上革除应试弊端,改变高考指挥棒效应,弱化高考对选拔人才的决定作用,让其成为选拔人才的辅助手段。注重更直接的能力的选拔。

改革高校招生;高考归根结底还是为高校服务,高校如何招生必将影响高考改革。高校招生应该多层次,多角度选拔人才,体现一种更积极,更自主的态度,高校主动网罗人才-像球探寻找球员那样,学生自主推荐。总之高校招生应多样化,高考只作为一种参考。

改革中小学教育,教学理念;这是最基础,最持久的改革。教育理念不变,中国教育就无法走出新路。

篇8

一、 命题趋势

《方案》指出,考试内容应能“反映考生的能力――学习知识本身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落实在语文现代文阅读题中,这就要求现代文阅读命题也应侧重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阅读素养的考查,从而服从人才选拔的需要。现代文阅读题中的鉴赏评价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评价,包括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初步赏析。这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它能较好体现高考命题应遵循的“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原则,既能体现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实际考查到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

2006年,湖南卷更是把现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单独列为一大题,分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6分,而2005年开始设置这道题时分值仅仅5分。对此,我们在湖南2006年的《语文考试补充说明》中可以找到命题者的意图 :“‘文章赏析’ 是对考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 。”的确, 这样的一道鉴赏评价题能综合考查出学生分析鉴赏、认识评价、概括表达等综合能力和素养,是综合考查考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极佳形式,而且考生可根据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素养的高低取得相应的分数。据资料显示,本题人均得分9.82,得分率为70.1,是得分率最高的一道大题。可见这样的题目对广大考生而言是“下得了笔的”,因而体现出了试卷的公平,且又具有清晰的区分度,能选拔出具有较高语文能力的优秀学生,是一道好题。笔者查阅了2007-2009年的湖南卷、上海卷、全国卷以及福建卷,对试卷中的语基分值、现代文阅读题分值、鉴赏评价题分值做了统计,并计算出鉴赏评价题分值在现代文阅读总分中的比重(详见下表),从中得出一个结论:鉴赏评价题在这几份高考试卷中或多或少逐渐加大了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鉴赏评价题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之后,引起的关注在不断加大。

福建省于2006年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2009年高考是实施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在出台的《高考方案》和《考试说明》中都反复要求高考要与新课程改革“有机衔接”,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这在2009年的试卷中已有所体现――鉴赏评价题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的比重从2008年的18.7%上升为22.2% 。上升的幅度虽小,但与2008年相比,已初步表明了一种命题意图的转变。2010年现代文阅读分值为24分,鉴赏评价题维持6分的分值,比重进一步上升为25%。由此,笔者认为,随着我省课程改革的深入, 鉴赏评价题将引起语文界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的比重将延续近年的命题思路呈现出继续加大的趋势。

二、命题建议

“考什么”是高考内容改革的难点。同样,鉴赏评价题要考什么同样需要慎重对待。考纲中写明此题考点有“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2010年福建省《考试说明》中也明确指出文学类文本的鉴赏评价题包含以下能力要求:一、鉴赏评价能力,“(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二、探究能力,“(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样的考点和能力要求正是为了要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其中具有人文性的要求正是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体现。要真正落实这一目标,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在探寻作者意义(“即作者欲在作品中表达的主观意图”)和文本意义(“作者在实际作品中通过语言词句呈现出来的意义”)的基础上生发读者意义。读者意义指的是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意义,是每一个读者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审美情趣、生活经验、间接体验,获得属于自己的意义解读。这样的意义解读包含了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审美取向、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等的思考、评价、领悟。这样的解读即是《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个性化解读。作为日常教学指挥棒、要求与新课程内容“有机衔接”的高考试卷就要体现这样的导向。

笔者选取了福建省在新课程改革在首批实验区实施后的2005年至2008年的高考试卷中的鉴赏评价题,对其中的考点及能力要求做分析。详见下表:

纵观上表,我们可以看出2005-2008阅读鉴赏题都是局限在作者意义和文本意义上的解读,当然,这两个意义的解读是必需的,但是如果只设置这两个意义层面的解读要求,那么考生就只有学习、理解、接受的义务,而没有对文本进行审视、反思甚至批判的权利,也失去了领悟、生成的空间,这样的题目模糊了考生的面孔、漠视了考生的个性,想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如何谈起?

我们再来看下2007-2009年全国卷的情况:

从下表可见全国卷的情况也是如此!千人一面的解答衍生出了一种阅读教学乱象:高三现代文阅读复习不重思考重答题技巧、模式训练。诸如“‘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 尽量用原句,不能用原句的,答题线索一定在附近”这样的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在网络上是满天飞,并被不少一线教师和考生奉为至宝。

2009年10月12日,新华社发表了教师节前夕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听课后的讲话。总理讲了两个“不适应”:“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引导学生进行独特思考、个性解读的检测又如何引导中学教学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呢?

笔者欣喜地看到2009年福建卷的文本阅读出现了这样的个性解读引导:

文学类文本:(甲题)

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

实用类文本:(乙题)

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6分)

甲题要求能够根据人物形象,探究作者的观点及其写作意图。乙题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两道题均要求学生在对作者意义和文本意义探寻的基础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间接经验,理性地探究文本引发的对社会潮流、价值观念、时代精神、人生价值等深层文化心理的思考问题,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艺术表现力的熏陶。且参考答案中均有这样一句话“ 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从评判标准上真正鼓励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2010年实用类文本《 “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的第15题:

文章最后说“《内经》‘天人合一’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6分)

这道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评价能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答案只要结合全文谈启示,同样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篇9

关键词 高考主观试题 归纳 演绎如何解答第二卷,成为我们培养高考自信进而形成高考自强的重要内在素养要求。对高考经典试题进行思考,我们不能不惊叹高考试题之美丽,因此我们不妨走进高考试题之美,欣赏高考试题之美,最后占有高考试题之美,获得高考的成功。

在这里,我们介绍两种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一、归纳法的使用与例证

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更多的侧重于归纳法。

以2011年广东省高考试题36题为例。

材料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目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的挑战。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国或地区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而速度下降或长期停滞。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10分)

运用归纳法具体解题方法和过程:

第一步:方法的定位和确定。试题的设问没有给定一个特定的(微观具体的或者中观类)知识要求,只是给予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因此,需要使用的是归纳法。

第二步: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分层,找核心词。

材料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讲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进。第二个层次讲中等收入陷进的表现。

试题给予的核心词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优势减少、经济增长缺乏新动力。

第三步:链接教材语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教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生产成本上升——教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和管理提高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消耗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劳动密集型优势减少——教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经济增长缺乏新动力——教材语言: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

第四步:答题。根据上述链接自然生成答案。

二、演绎法的使用与例证

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在演绎论证中,普遍性结论是依据,而个别性结论是论点。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相反,它反映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关系。

以广东省高考文科综合 2011年37题哲学试题为例

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10分)

第一步:定方法。(略)

第二步:简洁构建知识体系。(见下图一)

篇10

关键词:英语新高考;结构;立意;反拨

2016年10月16日下午,浙江省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首次实施了改革后的英语高考。本次英语新高考首考试卷的整卷难度与往年持平,但读后续写等新题型的出现意味着阅读和写作将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试卷的稳中有变聚焦阅读的能力立意,更给予高中英语教学“指向思维的教学反拨”。

一、稳中有变的试卷结构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历来稳定、科学,难度适中,且有创新。相对于浙江省近年的高考英语试题而言,本次考试中的传统题型(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的难度相对较易。本次考试增加了非选择题的比重,用语篇型填空替换了原有的单项选择和短文改错,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和语法能力。应用文写作不难,但由于试题仅以提纲(介绍自己、告知到达时间、询问应做何准备)提示,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内容,加之其话题是“出国留学前给住家写电子邮件”,所以部分考生也感到不易写好。当然,试卷中难度最大的当属在大规模考试中首次使用的写作题――读后续写,考生得分普遍不高。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试卷结构见表1。

二、聚焦阅读的能力立意

新高考首考英语试卷没有基于单句的考查试题。包括听力和写作第一节在内,全卷均基于语篇命制试题,而与语篇阅读直接相关的试题达105分之多,其中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考查占了65分,语篇型填空和读后续写占了40分。

阅读理解部分由叙事文、新闻报道、议论文和说明文四个语篇组成,完形填空是一则夹叙夹议的故事。除了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以传统的选择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以外,试卷又以一个叙事型语篇为基础测试考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同时,“读后续写”题自然指向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但读是其基础。写也反映了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强的考生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文,但理解不到位或者有偏差的,则一定无法写出好作文。在读后续写中,考生须读懂故事的情节、叙事文体的语言特点、情节发展的基本逻辑等,以便正确把握故事发展的基本走向。而续写的过程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充分的考查。内容的接与连贯、语言的丰富程度、对情节发展的逻辑和创造性思维、对语篇的整体把控,都得到了全面的考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提供的信息显示,浙江省英语新高考中将出现全新的写作题型――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两种题型将在不同考次不定期交替使用。首考选用读后续写大概是命题者更多地考虑了难度问题。相对于读后续写,概要写作对阅读和概括能力的要求更高。

三、指向思维的教学反拨

高考试题的命制思路不可避免地反拨日常教学。从英语新高考首考试卷来看,除了考查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阅读理解题考查信息直接筛选和简单理解的试题仅有半数,而推断、概括等试题占了“半壁江山”。新增的读后续写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它考查“创造性思维能力”[1]。但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设计“语言运用”型学习活动中,基于语篇加以训练。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语言重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语言知识得以运用,作者的思想得以理解,读者(学生)的思想得以表达,教师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一)强化阅读教学的过程性

常态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用一个课时处理一则较长文本的理解,聚焦文本内容,而用另一个课时讲解语言知识,总以为这样既做到了整体理解,又关注了基于文本的语言学习。但常态的学习是,语言与内容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就是思维训练。只有慢下来,让学习者体验阅读的过程,才能自主获取相关信息,不仅仅关注文本内容(What is said),也关注语言(How it is said),更关注思维(Why it is said)。

就考试而言,阅读理解试题对查找表层信息的考查题量呈下降趋势,而需要做出一定推断的试题明显增多。虽然语篇本身难度不大,题材也不陌生,但阅读理解不仅仅测试理解文本信息。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强化阅读过程,教师就要深入解读阅读文本,对“可教的”内容进行取舍平衡,形成课堂教学的主线,设置基于阅读体验的学习任务,保证学生无干扰阅读的时间。“倘若阅读忽视过程、体验,幻想学生有了语言知识就自然而然有了阅读能力,那就是无视阅读教学的本真。”[2]51只有过程,学生才有机会体验语言的意义、语境的作用和意义的表达方式,从而拓展思维;只有过程,词汇、语法、结构、文本结构、修辞、逻辑的学习才有生命力;只有过程,每个学习个体才能体验个性化的阅读和思考。

(二)重视语言学习的综合性

正在研制的英语课程标准列出了未来英语教学需要关注的四大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理论上讲,新的课程标准同时也将是以后考试的纲要。本着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改进课堂教学。语言教学要充分重视语篇的作用,重视语境的创设,重视语用这一要素。语篇、语境和语用三者的有机整合,是重要的语言教学理念,它有利于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形式与承载的意义之间的联系。

就英语阅读教学而言,“综合意识”“包括了文本意识、思维意识、语言意识、策略意识等多个方面”[2]47。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文本所承载的信息是连接语言与思维的桥梁。英语教学中活动任务的设计,必须既有核心的关注点(如语言、信息理解、听力或阅读技能的训练等),又要有综合的视野(任何任务都涉及内容、思维和语言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活动,不可能单独存在)。

就考试评分而言,英语新高考写作第二节交替使用的“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读后续写或许首先考虑内容,即故事情节的发展,但语言的准确性(包括词汇和语法的准确性、语言风格的一致性等)和思维的流畅性(包括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和创造性等)都是评判标准的组成部分。同样,概要写作的评分首先也一定关注信息筛选的合理性。但是,如果考生只照抄文本中的语言而不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则无法得分。这些评分标准无不体现了“综合”的重要性。

(三)训练阅读写作的微技能

鉴于英语新高考中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的引入,读写整合的课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一课型有利于贯彻“用中学”的教学原则,“学以致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每一个文本都需要或者可能按考试的要求进行概要写作或者读后续写。某个文本中的某个段落适合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或者某个故事的情节发展到某个阶段,适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后续可能发生的事,也是很值得让学生去尝试的。“重视语篇,读写整合”体现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微技能的训练中。这些微技能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微技能,二是对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特别重要的甚至是独特的微技能。

阅读的微技能有略读、浏览、预测、理解主旨大意、理解主要细节、区别事实与观点、理解词义、做出推断、理解文本结构与体裁、解读图表、理解指代、理解逻辑联系、理解作者意图、评价文本内容、理解衔接与连贯、理解隐喻等等。其中区别事实与观点、理解作者意图等,虽是通用的阅读技能,但对读后续写或者是概要写作特别重要。

写作的目的,是向潜在的读者传递事实、观点、情绪情感、想象等。写作微技能包括布局信息、收集材料、确定结构、撰写提纲、撰写初稿、推敲语言、措辞、润色、编辑、语用问题、衔接与连贯、跨文化问题。在写前阶段,引导学生关注内容(信息、来源、目的)和语言(结构、体裁、潜在读者)、研读样例、列提纲;在写中阶段,提供多样化的训练形式,如模仿样例、连词成句、改写句子、填空练习、仿写结构、列写提纲或者整篇写作,聚焦语言、内容、思维的某个方面或者是综合性的写作任务;写后阶段,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改进、编辑、互评、分享、教师反等。

教师可以结合特定的文本提供一些写作指导的方法。如概要写作的指导,可以尝试读写整合的“RIGOR五步法”。

阅读(Read):主要信息,主要支持性细节、行文风格;

辨析(Identify):主要观点,支持性细节、支持性手段;

收集(Gather):终稿中选用什么内容作为概要要点或者故事的延伸;

组织(Organize):在规定的词数内如何呈现相关内容;

反思(Reflect):从原文出发,结合终稿内容、思维、语言、策略的综合性,思考终稿的独立性、可理解性、表达性、目的性。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写作能力的提升只能通过不断积累得以实现,应试强化的训练往往事倍功半。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写作能力提升的基础。

(四)关注备考思路的系统性

本次首考时间处在高三伊始阶段,相对于以往的高考,提前了近一个学年,多数考生还没有学完高考所要求的教材模块数,复习也不可能是全面的。鉴于此,笔者建议教师对以后的教学要做好三年的统筹安排。

1.英语教学应按三年规划进行安排

虽然改革后的英语新高考给了学生两次考试的机会,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把重心放在高三第二学期的高考,而高三第一学期的高考可以当作一次练兵。在教学内容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如果孤注一掷,把重心放在高三第一学期的高考上,把原先三年的教学内容压缩到两年完成,一方面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也无法做到充分复习,要学生考出好成绩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按照三年的时间来规划高中英语教学,根据实际课时数,踏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切忌赶进度。新课学习阶段囫囵吞枣,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后遗症。按合理进度组织教学,高三第一学期高考前最多用三个月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就重点知识和题型进行适度的复习和应考训练,就足够了。

2.高三第一学期高考后应当组织分层教学

高三第一学期高考后应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分层教学。对于高分段的学生,建议以扩大词汇量、提升人文素养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甚至可以以教授文学作品、经典美文为主,完全不必在意第二次高考,只要英语素养得到了全方位提升,考试就一定能考好。对于成绩还不够理想的学生,踏实上完剩余的模块数,选用新的语料组织复习,迎接第二次高考。

四、结语

高考首先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服务的,因而需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同时,高考对高中教学的反拨作用不可忽视。浙江省英语新高考的首考总体上平衡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又创新地使用了读后续写这一写作新题型。“读写整合引领语言运用,思维能力统整语言学习”是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英语首考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我们相信,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听与说的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必要补充。教师需要关注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微技能,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