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产业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产业趋势

篇1

关键词 休闲体育产业 四川省 发展趋势

休闲体育,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所开展的,以提高身心健康、丰富生活内容、促进自我完善为目的的所有体育活动的总称。与此相对应的,休闲体育产业指的就是由社会各部门提供的、所有的与人们的休闲体育活动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所有与这些产品和服务相关的经营活动的总和。近些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如今,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已经初具雏形,并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四川省作为我国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省,不但自然环境优美,高山、河流、湖泊众多,还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从而为四川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在四川落户之后,四川省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推动。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四川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借此为四川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线的明确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集群化发展是四川休闲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指的就是在某一产业或者是某种产品的生产中,大量的、相互依靠、相互联系的企业和与此相关的机构在一定的地域聚集,并依靠相互之间较为稳定的分工协作,发挥集群的竞争优势进行发展的一种方式。具体到休闲体育产业而言,休闲体育产业中休闲体育产品和服务生产过程的整体性、产业范围的宽泛性以及休闲体育产业结构的层次性和产业关系的关联性,都使得休闲体育产业具备了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和存在的客观性与必然性。

再加上,近些年,随着四川省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链的不断升级,各种资源要素之间的流动也开始更加的频繁和顺畅,从而使得四川休闲体育产业开始逐渐进入了集群化发展的进程。例如:成都国际体育城作为四川省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实际上就是四川省集群化发展的典型标志。成都国际体育城以成都市的休闲资源和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为依托,结合成都市的区域资源条件和市场基础,打造了从体育用品制造到特色体育的休闲产业集群,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成都国际体育城作为休闲体育产业集群之一,已经顺利实现了产业的整体联动发展。而通过成都国际体育城的发展也可以预见,集群化发展将成为四川休闲体育产业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二、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四川休闲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两者之间不但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而且两者在具体的开发项目上也具有较高的兼容性和互补性。例如:将休闲体育产业项目的开发融入旅游产业之中,不但两者之间不会相互排斥,而且还能够为游客提供具有休闲体育特色的旅游运动项目,从而丰富旅游娱乐的载体。

除此之外,四川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和独特的地理条件也为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提供了切实的可能。四川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这些旅游资源和地理优势,不但为四川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例如:西岭山、峨眉山、青城山都是四川重要的旅游景点,不但是四川省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也十分契合休闲体育项目的开发需求和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需求,在西岭雪山开发观光旅游项目的同时,还可以开发滑雪运动、雪地摩托以及雪上飞伞等将休闲体育运动与旅游融为一体的活动;而峨眉山在观光旅游之外,则还可以组织开展蹦极、武术、瑜伽温泉等特色休闲体育项目;青城山则可以组织开展森林探幽等休闲体育活动;再如,四川甘孜地区,则可以将爬山、赛马和极限运动等具有休闲体育特色的项目融入旅游资源的开发之中,从而满足不同人群对于旅游项目和休闲体育运动的不同需求。

由此可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闲暇时间明显增多的时代,休闲体育产业作为参与人口众多的新兴产业之一,休闲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组织形式简便灵活等特点,其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融合,能够为四川省的休闲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是四川休闲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四川休闲体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趋势和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发展趋势是毋庸置疑的。为了促进四川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根据本省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和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抓好基建配套工作、市场细分工作和政策完善工作,尽可能的为四川省休闲体育产业高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项目编号:XXTYCY2016C03。

参考文献:

篇2

摘 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愿望愈来愈强烈,而其中人们休闲度假生活方式之一便是旅游。体育旅游现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化价值、娱乐价值、健身价值以及其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与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间是否能够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利用我国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体育旅游产业

一、体育旅游产业以及在西南地区发展现状

(一)体育旅游产业的概念

关于体育旅游概念,学术界有关研究越来越多,但争论也越来越多。目前,有关体育旅游概念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本文认为,体育旅游作为旅游形式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有不同于第三产业群的方面,体育业以及旅游业作为其相关的产业,体育旅游不是两者简单的结合,而是对两者的依托。

(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体育旅游资源在西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开展体育旅游区域中,西南地区是较早的地区。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金的有限性,体育旅游相关投入在西南地区并不多,更有旅游景点在后期管理方面不尽理想,这也对体育旅游资源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西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旅游发展中的优势

(一)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

由于西南地区地理气候条件较为复杂,使少数民族的自然人文风貌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进而形成了少数民族众多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在生活方式、地理文化特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许多少数民族保留了存在于不同的人类发展阶段的遗风遗俗以及异化现象,也同样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文化。

(二)西南地区发展民族特色旅游项目的优势

首先,体育旅游资源在西南地区得天独厚,各种各样的地势,为登山探险、越野挑战赛等各式各样的体育探险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气候温暖湿润、独特的川味饮食以及布满西南各地区的名胜古迹同样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其次,西南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填充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我国少数民族在西南地区有较多的聚集,由于民族特色的存在,这些传统体育活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与垄断性,对西南地区体育产业内容具有重要的丰富作用。

三、利用西南地区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体育旅游产业

(一)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民族特色体育旅游项目

在发展体育旅游方面,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较为巨大,不仅民族体育旅游项目较为独特,而且在体育旅游活动的场所上也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故而,发挥资源优势是发展西南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要点之一,特色体育旅游的开发是重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尤为重要。为了使活动独特的民族性得到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是这些体育旅游项目所应有的。在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的过程中,将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贯穿始终,独特的文化性得以体现。

(二)民族传统体育依托体育旅游共同走出产业化的道路

在我国西南部,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特色的人文资源,但考虑到较为落后的经济水平,追求物质享受占据较多情况,所以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上,仅仅依靠民族信仰维持较为困难。在民族信仰得到尊重,民族特色得以保持的前提下,对活动项目的开发应更具大众化的特点,对于游客来说,亲身参与相比较单纯观赏更具诱惑力。

(三)发展西南地区体育产业不能盲目求大、求全

虽然我国经济总体在不断发展,而一个不争的现实,是西南地区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东部。而且体育产业较世界范围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因而对于西南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切不可贪大、求全、急功近利,在认清人力、物力资源有限的基础上,使西南地区的相关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开创出符合西南地区实际情况的体育旅游道路。

(四)在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注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开展已有数年历程,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上得到空前的发展。但经济发展带来的民族交流、融合以及现代生活方式与意识上不可避免的渗入,更有得到广泛传播的现代体育加以影响,在思想和观念上,少数民族变得越来越开放,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文化同样收到空前的冲击,面临流失与消亡的危机。

四、结语

通过分析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上有着优越地理区位与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这对发展西南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区域优势得到发挥的前提下,促成西南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顺应了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结合上述西南地区所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是大势所趋,也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峰.体育旅游开发模式[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1(2):86-89.

篇3

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多万亿就业岗位,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积贡献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平均增长30%,中国对外投资企业雇佣当地员工接近80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100亿美元。2011年中国将进口约1.6万亿到1.7万亿的商品,未来五年中国进口总规模将超过10万亿美元,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经济的重大贡献。

站在新的起点,随着要素红利、市场化改革红利和全球化红利有所削减,中国产业和企业必须走上由量到质、由粗放到集约、由传统到现代的科学发展之路。而要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竞争力,仍需在竞争中成长、在开放中发展。2011年11月10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在第七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指出,中国竞争力排名目前已上升至世界第26位,在金砖国家中处于领先,但未来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风险挑战增多,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整体外部市场环境趋紧。全球性的经济格局变化,给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带来压力。而全球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升温,贸易摩擦有增无减,则严重阻碍了中国产品出口和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从中国内部环境看,中国产业经历长期高速发展后,进入结构调整的新阶段,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还有一些不利因素。崇泉举例说,中国产业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而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对此,崇泉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培育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要加快转变外部发展方式,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购买的形式。在优化产业结构和效益的基础上,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继续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加快培育新优势,努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同时,我们也要深入研究和熟悉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努力为我国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11年12月15日财政部消息,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自2012年1月1日起,我国进出口关税将进行部分调整。其中,2012年将继续对小麦等7种农产品和尿素等3种化肥的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并对尿素等3种化肥实施1%的暂定配额税率。对关税配额外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继续实施滑准税,并适当调整了滑准税计税公式,效果是进口价格越高,适用税率越低。继续对冻鸡等52种产品实施从量税或复合税。

为积极扩大进口,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及消费需求,2012年我国还将对73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税率为4.4%,比最惠国税率低50%以上。这些商品主要分为五大类,一是能源资源性产品,包括煤炭、焦炭、成品油、大理石、花岗岩、天然橡胶、稀土、铜、铝、镍等;二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关键设备和零部件,包括喷气织机、涡轮轴航空发动机、高压输电线、手机用摄像组件、高清摄像头、小轿车车身冲压件用关键模具等;三是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大马力拖拉机、大型收割机、乳品加工机、种用鲸、农药原料、化肥、动物饲料等;四是用于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的日用品,包括冷冻海鱼、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婴儿食品、护肤品、烫发剂、餐具、厨房用具等;五是与公共卫生相关的产品,包括疫苗、血清、人工耳蜗、X光片等。此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2012年新增对数字电影放映机、各类画作原件以及雕塑品原件实施进口暂定税率。

为扩大多边、双边经贸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依据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优惠协定,2012年我国继续对原产于东盟各国、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国家的部分进口产品实施协定税率,其中产品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税率水平进一步降低。在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框架下,对原产于港澳地区且已制定原产地优惠标准的产品实施零关税。根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部分产品实施包括零关税在内的协定税率。继续对原产于老挝、苏丹、也门等4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部分产品实施特惠税率。

另外,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012年我国继续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对煤炭、原油、化肥、铁合金等“两高一资”产品征收出口关税。此外,2012年进出口税则税目根据世界海关组织的统一规定进行修订,同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加强进出口管理及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需要,增列了柔性印刷版、堆取料机械、血管支架、无线耳机等税目。调整后,我国2012年进出口税目总数将由2011年的7977个增至8194个。

专栏

十问中国入世十年

回首十年,中国经济有收获、有变化,也有问题的存在。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上,中国在WTO的前路又会怎样?《国际先驱导报》2011年12月邀请了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江涌、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WTO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龚红柳在内的专家组做出了如下回答:

1.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何时能得到全球认可?

屠新泉:我对此不太乐观。问题不在于技术方面,而在于各国的政治决心。比如美国,国会的政治压力迫使美国商务部不敢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尤其还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情况下;在欧盟,不同成员国对此也有不同看法。再从法律本身来看,中国也达不到欧盟和美国对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标准和条件。现在问题是,中国反正在2016年将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有没有必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在近几年内还去争取?

张燕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加入WTO的第15条约定。承认市场经济地位与市场化程度无关,而是与大国较量有关。真正的问题是,2016年我们获得了认可,大国又会给我们重新设置什么门槛?比如人民汇率法案很可能会形成新的贸易扼杀手段,当然还包括那些没有形成的新议题,中国要做好准备。

2.为何入世后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有增无减?中国变得更加开放的同时,世界是否变得更加保守?

龚红柳:用一个词回答,那就是树大招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贸易量还在不断上升,这难免会让其他国家贸易伙伴感到不舒服,容易引起他们的反弹。

江涌:中国的出口保持20%以上的增长。WTO本身有保护机制,对一些国家又赋予特别的机制,这些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一直处于第一位,这不奇怪。贸易保护主义在衰退的形势下都会激发出来,尤其是美国。但是只有中国还在高举自由贸易的旗帜。这与那些西方经贸大国形成鲜明的对照。

张燕生:实际上,贸易摩擦与中国是否开放、是否市场化无关。现在贸易制裁打击的恰恰是我们最开放的领域。当前的全球格局,并不是我们越开放朋友就越多。因为贸易摩擦与大国崛起有关,我们的经济快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贸易摩擦表现越来越多的不再是传统的贸易手段,而是大国战略全局性的摩擦。中国更加开放,世界不是变得更加保守,而是世界从来都是保守的。

3.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同时,内需何时能真正构成增长极?

张燕生: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这是个伪命题。中国出口走向世界包括两部分的出口,中国的出口与美国、欧洲企业在中国建厂形成的出口,后面这部分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组装?这条价值链的80%是欧美获得,这是返销与内销。中国自己的企业走向世界,还在形成国际竞争力过程中,也就是还处于低端。按我们的统计,我们的贸易增加值并不高,我们的贸易依存度可以占到60%,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还有很遥远的路。

梅新育:内需一直是我们的增长极。按增长速度衡量,中国国内消费增速领先于世界所有大国,国内消费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增幅。

4.欧洲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指望中国援助,中国能拯救世界吗?

江涌:中国只能先拯救自己,才能谈救世界的问题。中国经济矛盾越来越多,经济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健康基础都有待巩固和修复。

梅新育:这取决于求救者自己有无自救的决心和毅力,须知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在欧洲债务危机中,单凭欧洲人目前的表现,那种不肯付出只想索取、全社会齐心协力推卸责任的一盘散沙劲头,我无法信任他们。

5.当国际社会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时,中国的银行业何时能在美国生根发芽?

江涌:国际社会主要是美国,压中国开放金融市场。他们希望将中国纳入美元体系。美元体系越来越占据中国主导的地位的时候,中国财富流失越多。因为我们是用真实的财富换取虚拟的美元,我反对金融市场开放。反观美国对银行业的限制非常严格,这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判若两人。中国银行在美国至今没有几家分行,而且受限很多,与外资在华银行不可同日而语。

6.区域性组织,如TPP等越来越多,WTO与中国当年入世时的期待相比是否正在变小?

屠新泉:我想这个问题对其他国家而言,影响是有,但是对中国来说,区域性组织的发展对中国在WTO中的影响不大。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当初加入WTO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入世承诺,进一步开放的空间很小,增加量也很有限。日前,WTO了关于FTA(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力报告,认为FTA对WTO的影响不大,因为本身在WTO框架内,各国的关税已经很低。另外,一些制度性的、政策性的问题需要在多边的框架下进行探讨,FTA的谈判成员较少,就无力解决一些政策性的问题。

梅新育:作为一个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遍及全球的国家,中国的最大利益仍然在于世贸组织所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努力推动这个多边贸易体系健康、平稳前行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目前在区域、双边机制上的投入与其说是代表了我国贸易政策的主流,不如说是为了推动多边机制进步所作的侧面努力。

7.中国入世红利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未来还会有吗?

张燕生:中国入世的红利,实际是改革的红利。我们入世十年,按照国际规则改革。今后会不会有红利,在于是否会坚持改革开放。但是,我们要看到加入WTO后,国际通行的规则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实际上这些国际规则很多还由发达国家制定和左右,这些规则处处维护着他们的利益。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并没有重视世界穷国,并没有解决发展的问题。

屠新泉:认为中国入世红利已经基本完结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因为开放与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WTO带给中国的更多在于两个方面:竞争推动效率的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竞争,中国的汽车价格能下降这么快?另一方面,市场化程度加深,开放促进改革,中国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的发展,更进一步完善了经济体制。

现在开放和改革相比前几年有减速的迹象。减速有合理的一面,不过,速度可以降,但不能停,不能调转方向。深入改革才有继续获得红利的可能。

8.俄罗斯入世在即,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屠新泉:我个人对俄罗斯入世后对中国的影响持观望态度,因为它国内的政策即使入世后可能调整也不多。中俄虽然面临一些共同利益,中俄贸易也有望因WTO规则肃清“灰色清关”等非法贸易,但中俄之间的贸易结构仍然存在问题。俄罗斯入世后,会不会和印度、巴西团结起来,对中国的制成品市场形成压力?也是有可能的。

9.下一个十年,中国在WTO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屠新泉:中国在WTO今后的路途,需要一个总体设计,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整体上还是被动反应促改革,应考虑内生改革动力。我们要思考,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开放?是否可以继续扩大开放?国有企业要不要那么大的控制力?……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要主要思考的问题。

张燕生:未来十年,中国在WTO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更具有挑战性。中国能否坚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转变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科学发展?中国是大国,像美国人讲的“大象”,大象不能躲在蚂蚁之后。中国如何在贸易、金融、国际社会、货币等方面的改革和治理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龚红柳:从争端解决的角度来说,中国仍将是被诉的重点目标,不过密集度未必会一路攀升,而会有起有伏。但至于中国在WTO中的,我预测中国除了保留在贸易救济领域维护自己的利益外,可能应该会尝试在别的贸易领域运用WTO规则保护自己进行维权,并且会运用得越来越自如。

10.中国在WTO的诉讼中败多胜少,这是否与中国在WTO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有关?未来是否能进一步提升话语权?

龚红柳:中国在争端解决中正处于崛起之势,地位并没有问题。因为中国不仅所涉WTO案件的数量在激增,而且“大要案”很多,深刻影响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目前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把这一客观上的优势转为我们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上的主观能动性上的优势。这当中包括需要运用一定的法律技巧的掌握、进行战略布局的意识和能力等。

国内舆论上对WTO诉讼的结果都非常敏感,但在很多情况下,输赢不能一言以蔽之。比如,中国的5个要求中有3个没能得到支持,而少数诉求恰好是我们的核心利益所在,还能说我们输了吗?WTO诉讼本身不单纯是法律的较量,还掺杂着复杂的政经、外交因素,结果往往很难用输赢概括定论。

篇4

关键词:杏产业;现状;问题;思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S6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24-0024-02

1 原州区概况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西部黄土高原、宁夏南部、六盘山东北麓,是固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重点经济文化核心区[1]。本区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境内山川交汇、沟壑纵横、丘陵起伏连绵。立地类型分南部半阴湿土石质区、东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北部河谷川区[2]。海拔1 450~2 500 m,年均气温6.5 ℃,年降雨量300~450 mm,其中7~9月份降水占总降水量的70 %,年蒸发量2 200 mm以上,日照时数2 500 h,无霜期120~150 d,有效积温大于2 500 ℃。土壤多为湘黄土和黑垆土,且土层深厚,盐渍化较重,平均pH在7.5以上[1];原州区以农为主,干旱少雨,水资源量少质差,有井灌、库灌和引黄河水灌溉条件。自然灾害频繁,森林资源匮乏,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功能处于较底水平。清水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纵贯其南北。交通主干线101省道,312、309国道在此交汇;六盘山机场通航运营;银武高速公路、宝中铁路穿越南北[1],为原州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助入活力。

2 原州区杏产业建设现状

近年来,原州区依托地方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借助政策和项目,通过政府推动、项目带动、科技支撑和市场引导,使特色经济林产业得到了快速长足发展。目前,原州区以枸杞、杏(红梅杏)、梨(早酥梨)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规模达到13 333.2 hm2,其中,枸杞5 333.2 hm2,杏(及桃李)6 666.7hm2,梨666.7 hm2,苹果266.6 hm2,小杂果等其他400 hm2。经济林年总产量约为1 400 kg,总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杏树是原州区主要优势乡土树种之一,有史以来,栽培性状优良,生长旺盛,且分布广泛,资源丰富。2000年以来,原州区主要结合退耕还林政策、河川“上黄经验”的推广,以及“两杏一果”工程和庭院经济林建设工程的有效实施,在原州区以河川、官厅、三营等东北部乡镇为主,大力发展杏(红梅杏为主)产业建设,面积快速增长,经果林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杏(及桃李)产业面积达到6 666.7 hm2,其中,红梅杏等接杏(及桃李)2 666.7 hm2,山杏4 000 hm2。其中,退耕地杏面积约3 333.3 hm2(红梅杏1 666.7hm2)、荒山杏面积2 000 hm2,四旁杏面积1 333.4 hm2。共涉及河川、彭堡、官厅、三营等10多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2万余户果农。2012年,杏年总产量达到600万kg,总产值达到1 800万元,其中,红梅杏产量约300万kg,产值1 200万元左右。杏产业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带来了商机,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目前,杏产业在原州区形成了一定规模,呈现出明显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极大。

3 杏产业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受十年九冻、九旱、强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对杏产业造成极大地损害,制约着经果林建设的正常发展。二是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这是杏产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3]。三是管理粗放、生产技术滞后,以及市场营销未打开,使果树产量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四是杏产业尚未形成较大规模,且接杏零散种植和四旁种植较多;山杏病虫鼠危害较重,统防统治做的不够,科学管理意识不强。五是果农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劳动力年龄偏高,以及大面积的果园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和资金,尤其是在果树修剪、施肥、打药等生产管理和投入方面,仅靠农户自家经营力不从心,成为杏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六是原州区杏产业无品牌和企业带动,由于杏子多为鲜食品种,存放时间短,缺少加工贮藏设备。因此,缺乏经济林产业发展壮大和做大、做强、做优的主要基础。七是原州区山杏面积较大,且大部分分布在退耕还林区,管理粗放,产出低。

4 杏产业建设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理念。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尤其是杏产业要树立大规模、大产业、大发展和做强做优的理念。山区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林,尤其是以杏产业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培育和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以及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是积极实施并推广节水灌溉,细致整地等节水抗旱林业技术。目前,水资源严重缺乏在固原山川尤为突出,实施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已经成为原州区今后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和目标责任[3]。三是杏产业要提质增效,加强管理。加强修剪、病虫鼠危害防治、肥水等生产管理和抚育管护力度。四是杏产业发展要与山区生态移民工程和退耕还林政策相结合。鼓励土地流转,多元化经营[3]。五是示范引导,创新机制。要引进优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开展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实行科技承包,科学规范化管理,并与工资绩效挂勾,建立示范园,辐射带动、规范引导杏产业良性发展。六是注重科技培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科技培训是农民获取生产技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科技人员要经常、定期,按照生产季节时令,送技术到农家、到田间地头,帮助、培训、指导果农学知识、学技术[3]。七是支持建立杏产业加工企业,增强企业带动功能。八是坚持政策扶持和项目带动战略,发挥固原市地理和区位优势。要积极争取项目、政策和资金,不断扩大规模,合理规划,稳步发展。如此,原州区杏产业才能发展壮大,做强做优。

参考文献:

[1]尹瑞,金小平.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建设现状及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⑹.

篇5

关键词:生产性创意产业;产业集群;优化;竞争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036-02

创意性产业作为一种比较新兴的产业,学界对于它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是如果只是从概念上的使用来看,不论是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英美各国,还是我们国家深圳、上海等地,都采用了“创意产业”这一个词语。与此同时,在外国的新加坡、丹麦和瑞典等国家,还是我国的杭州和北京等地区,采用的则是“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实际上,“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界限并没有划分得非常清晰,单从概念内涵来看,英国有一个工作组是创意产业中的代表将其界定为,这是一种非常具有创造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它来源于每个个体的创造性、工作能力和个人才能的表现,而且能够将这种能力通过开发和运用的方式产生知识产权,最后能够带来财富的获得和创意想法的实现的产业,具有非常宽广的内涵和意义。

一、大湘南示范区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产业集群普遍处于一种经常变化和调整的状态之中,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自身内部和外部之间互相竞争的结果,而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强了产业集群的这一种特点。理查德、凯夫斯对于创意性产业的理解为,创意产业的内涵比较狭隘,它是一种提供具有广义文化、艺术或者只是娱乐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而通过对文化产业与创意性产业的了解,我们也将“知识产权”分成了四类,分别是版权、商标、设计和专利,在这每一个类别后面,都有着一个强大的业界力量给予支撑,包括了工业系统、商业系统还有其他各个业界的支持,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

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湘南示范区”作为湖南面向外界的一个美丽的代表性品牌,开始进一步地凸显出了这张品牌的价值。“抓示范区建设,必须要抓重点,要有突破。点线面的突破,先要形成点的突破,再逐步实现线的突破,最后实现面的突破。即首先要有一个企业,然后要有一个产业,最后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这是湖南省政府在大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首批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大会上所重点强调的内容,为了保证这个项目的良好运转,湖南省还下达了5 000万美元的指标用于保证土地计划指标。衡阳,作为大湘南产业转移的重要一极,近三年以来,全市所承接的转移项目有630个,占全省的38.3%,加工贸易企业有130家,资金注入有380亿元,占全省比例的24.8%,而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的额度为14.6亿美元,占全省的17.8%,并且以每年增加100%的速度在上升。同样,在加工贸易中,衡阳市进出口加工贸易有2.06亿美元,郴州市有2.73亿美元,永州市有0.52亿美元,三个地区的涨幅较之于全省水平分别高出193.2%、47.4%和12.3%。而且目前所面临的企业辐射范围扩大,大湘南示范区的发展前景一片良好。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座落于白沙洲的富士康工业园,还有落户在郴州经济开发区的奥美森自动化工业制造专业园,总投资更是拥有28亿元的强大规模,此外还有每年产600万双彪马鞋的湘威鞋业,这些企业在大湘南示范区都拥有强大的发展规模。

这些企业的引入,也是创意性产业中的部分代表。如何才能让企业更强大的发展,保持一路平稳的运营是必不可少的,而保持持久的创新力、研发能力更是重点中的重点。目前大湘南示范区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虽然大湘南靠近港澳广,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但起步晚,进展慢。与沿海地区和沿江重庆等示范区相对比,大湘南示范区无论区位优势还是资源优势良好的,短板主要在基础设施和园区产业配套等要素保障方面,而且差距明显,也正因为此,湖南省政府和省委都强调大湘南统筹协调,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来为示范区转移大批企业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2.没有充分发挥好可持续发展观。大湘南如何将更多的竞争力产生在生产性创意产业上,关键在于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只有将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工作做好了,大湘南的特色和潜力也就表现出来了,从而吸引外资企业或者所有愿意来到湘南投资建厂的生产性创意企业真正转移到大湘南来。

3.产业配套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产业集群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汽车零部件、新材料以及装备制造上,更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带领、以及配套企业的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这些额外的付出,会直接加载在企业的盈利上,加载在企业运营的直接成本上。有句话说得好,“好钢用在钢刃上”,所以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把自己的资源集中在企业最具优势的环节上,这样以来可以加强企业的效率性和灵活性,因此提升示范区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力的重点工作是延伸生产性创意企业的产业链,这也是做强做大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必需迈出的关键一步。

二、提高生产性创意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对策

1.加强创意性产业之间的互动。创意企业互动的成功模式不外乎三个:规则型互动、中间型互动和随机型互动,相对应的互动关系结构也有三种:权力科层结构、交易耦合结构和协同网络结构。因此,加强创意性竞争企业或者共生企业之间的互动连接关系的稳固程度主要取决于相互作用系数和创意因子的大小。显然增强创意性企业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地提高竞争力的影响力。

2.产业招商与项目推进齐头并进。既要注意做好产业招商和构建产业集群的的工作,加大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力度,并从全局战略出发,积极促进相关企业的发展和引进,加快创意企业的集群化和链条化发展。又要重点落实好创意项目引进的工作机制,从企业项目的签约、融资、投产这一个系列的过程中,要做到每个项目配有专门的负责人员,而且要拿出一套可实行的发展方案,以强有力的手腕坚持到底,特别是对重点生产型创意项目进行跟踪落实政策,坚持产业招商政策并且要做好相应的项目推进工作,做好两个工作一起抓,同时进行。

3.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在大力完善园区内的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外来投资环境,积极打造承接“洼地”。继续强力推进以标准厂房建设为基础的园区建设,进一步增强产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为入驻的企业进一步完善海关、检验检疫、保税物流、集中验放等功能,重点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和通关成本,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等,这样才能扩大园区吸引外界投资的吸引力。

4.充分挖掘旅游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区域的要素禀赋差异是区域产业互补性的前提,而区域间的产业的梯度差则是区域融合的主动力。大湘南地界宽广,所含有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这种区域间互补性的旅游资源又为大湘南三市的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持,特别是其中流动的旅游要素极大地促进了大湘南三市旅游产业发展,即使那些不完全流动的旅游要素的也会吸引部分旅游企业来到大湘南谋求发展,正是这些不流动的旅游要素的禀赋优势成为承接大珠江三角洲旅游产业转移的直接动力,所以大湘南三市政府在今后的政策制订中要注意发挥好大湘南的地区和资源优势,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的政策红利。

5.加强招商力度,延伸产业链。产业链配套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原材料供应与产品市场、资讯渠道等方面。珠三角的产业发展有着鲜明的产业集聚特征,产业链配套已比较成熟。东莞地区主要以台商为中心,产业集群的主要形式来自于外资,形成了东莞电子和PC产业的高度聚集,相比之下,大湘南地区的配套产业还比较落后。创意产业引起特殊的资源依赖方式、产业竞争强度、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特征而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因此大湘南已经得到了深切的关注与研究。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大湘南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因此大湘南三市政府在制订公共政策时致力于鼓励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更多有潜力的企业家在示范区成功开展创意产品开发。

参考文献:

[1] 关祥勇.创意企业与创意产业的共同演化[D].西安:西北大学,2011.

[2] 汪鼎喜.浅谈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和比较优势[J].经济师,2011,(10).

[3] 李晓青,何玉身,曾晓妹.略论粤湘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与承接[J].热带地理,2008,(6).

[4] 黄昭晖.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5] 李雪玲.关于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M].长沙:湖南出版社,2012.

篇6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经济竞争力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已形成了许多“块状”产业,即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形成专业化块状产业。如浙江绍兴的印染和化纤,温州的打火机,福建晋江的旅游鞋,东莞的制造业等,它们大都以一个市、一个县、一个镇或一个村为范围,集中某种产品的社会化生产,形成一定区域规模的企业集群,表现出极强的活力和竞争力。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在中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今天,产业集群正日益成为一个地区在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模式。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一些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聚集现象, 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 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它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产业集群是对应于一定的区域而言的,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2)产业集群是一个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致流通的各个相关行为主体的完备的经济组织系统;(3)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是特定的地方优势产业,这种特定的地方优势产业是产业集群得以构建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前提。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就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多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二、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1.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会带来经济的外部效应

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表现在共享公共资源、技术管理方法快速扩散、市场集聚和辐射作用等方面。在基础设施、产品原料服务体系、信息服务方面,许多同类企业甚至完全不同的企业有许多可以共享的资源,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2.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会实现范围经济

从产业集群的外部来看,集群是一个大量生产某一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它实现了某一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而从集群内部来看,这一最终投向市场的产品在集群内部是通过弹性的分工体系来组织生产,因此其内部生产是建立在范围经济的基础之上的。产业集群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完美结合的一种经济组织模式,它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超乎寻常的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其具有一种将众多存量资源要素向现实经济实力转换的有效转换体系。

3.产业集群会带来经济发展的低成本优势

一是环境成本低。集群内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实现在相同供给水平下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二是交易成本低。集群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或布局的空间形成,不仅为企业带来基础设施共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开展,信息交流、传播和交易费用的降低。三是信息成本低。产业集群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集群区域内企业相对集中,它能与功能发达而完善的专业市场共存,使企业容易通过市场的变化灵敏捕捉各种最新的市场技术信息,丰富人际渠道,将信息高效传播,使企业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大大节省,有利于企业的生产贴近市场,甚至超前于市场。四是配套成本低。专业化经营是企业集群的一个主要特点,集群内部各种不同形式的专业化企业只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相互之间形成了高效的分工协作系统。由于这些企业处于同一区域,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的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和库存费用,以及人才招聘成本。

4.产业集群模式具有技术制度创新优势

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波特认为,企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表现:一是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而不甘落后的自尊需要和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集聚带来的有效的竞争压力,既加剧了竞争,又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二是强烈的技术吸纳能力。由于地理上接近,业务联系紧密,信息交流快捷,市场上任何一个具有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重大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这种创新成果,企业通过这种快速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三是健全的服务体系。随着集群区域的发展、壮大,除了生产企业集聚外,还汇聚了大量的服务企业以及提供研究和技术性支持的机构。如管理咨询机构、技术开发机构、行业协会等,这些机构对加强技术的研发、交流和扩散,对区域内企业技术进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5.产业集群模式具有市场优势

一是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企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相互依存是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一个成熟的企业集群并不是纯粹的生产性企业,而是由生产性企业与流通性企业共同构成的,企业集群的发展会为区域内形成专业市场提供条件,而专业市场的形成又将推动产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建立区域性品牌。企业集聚产生的群体效应,有利于区域性品牌的建立。区域性的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即使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对短暂,只要不是由于技术或自然资源等外部原因使企业集群衰退或转轨,区域性品牌效应更易持久。三是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企业集群利用产业规模可以帮助单个中小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对策探讨

1.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

集群化基本上是一个由下至上、市场诱发和市场引导的过程。 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应该是作为促进者和中间人,把相关参与者聚集起来,提供支撑性的基础设施,建立动态比较优势和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创造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消除创新系统的系统失效。 因此,在以集群为基础的政策制定中,政府的作用:一是建立集群行动协调系统,把组建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作为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措施,规范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使行会在理顺集群企业关系、发挥中介服务的功能,降低企业制度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和公共成本、协调企业共同行动等方面大有作为。二是建立集群创新支持系统,引导集群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结盟机制;强化集群共享的研发机构和技术质量监测机构,人才机构建设;构建与地方生产系统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大量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产业工人;加大对企业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现代化、信息化改造。三是建立集群发展服务系统。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沟通企业与国际市场的信息网络,优化企业营销手段;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形成与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物流圈和供应链;把培育专业市场与发展虚拟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企业适应贸易方式的改变;积极探索金融体制改革,降低融资成本,改善融资服务;鼓励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建立健全管理咨询、信用评估、法律服务、检测认证等中介服务体系。同时,政府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为集群的发展提供共享的硬件资源。

2.强化统筹规划,提高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聚的形成是市场作用、企业作用和政府作用的综合结果。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堆积,而是有规划、有组织的有机融合。区域要加强规划,促进企业集群有序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群体和竞争主体。一是推动中小企业的专业化集聚,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统一规划的产业区内,改善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促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二是加快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是促进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加快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基础的专业化特色园区。综合性开发区也要围绕不同的产业链做大、做强,提高专业化竞争力。三是加强专业市场建设。强化专业市场与产业的配套,通过市场建设加快产业的集中,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充分利用信息化等先进手段,建设改造市场,完善市场功能,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和辐射半径,发挥市场的信息传播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

3.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依托, 通过相关产业和企业在区域内形成的特色产业体系,因其具有明显的群体优势和区域品牌优势,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特色产业群的培育,就是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育具有市场前景、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并集中力量,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特色产业群的关键,是产业的专业化整合问题,其核心是要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区乃至所有制的界限,冲破自成体系、门类齐全的地方经济格局,筛选出能够影响经济大局的支柱产业和当家产品,实现优势突出、重点集中的倾斜式发展,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大力推行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吴晓军:论产业集群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意义[J].企业经济2003,8

篇7

关键词:区域创业环境;江西;高新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基金项目:江西高新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区域创业环境的视角(项目编号: RW15YB02)在区域创业环境视角下,区域高新产业集群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之一,因此其发展备受关注。近些年来,江西省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但是在区域创业环境视角下,江西省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产业集聚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较低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江西省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充分结合当前江西省高新产业集群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全面强化江西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其更好地发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能力。

1.区域创业环境视角下江西高新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产业集聚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

产业集聚有助于提升产业的发展速度,并降低其发展成本,使其增强市场竞争力。当前,虽然区域创业环境的发展对江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其产业集聚度还较低,其分散于江西省各个地域,且各自的规模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高新产业发展的成本,其难以形成联动效益。另外,江西省高新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还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比如陕西省当前形成了西飞、西电等龙头企业,其对高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强。但是江西省当前还缺乏龙头企业对高新产业发展的带动,使得高新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导向性。

1.2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是决定任何产业在市场中竞争优势的关键,这更是对高新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在区域创业环境下,江西高新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其一般都是引进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在此技术上进行简单的再创新,难以全面实现自主创新,这使其自主品牌较少,整个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难以掌握核心科技,因此其市场竞争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小。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力度较小,自主创新资源的投入不足,缺乏创新型人才等使得江西高新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多。

1.3 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较低

理论上而言,高新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一般较高。但是当前在区域创业环境视角下,江西省高线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与上下游产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其关联度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江西省各产业发展的成本,使得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失去了基本的支撑,其发展显得相对孤立,因此难以全面发挥其对整个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江西高新产业集群发展的成本和压力。因此必须要给予其高度的重视。

2.区域创业环境视角下江西高新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提高产业集聚度,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区域创业环境视角下,必须要提升江西高新产业的集聚度,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一方面,要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建立一批新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使得高新产业在此扎根,并不断集聚,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连动作用。另一方面,要通过高新企业之间的兼并和充足,组建一批大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使其能够在高新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对大量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使其为江西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指明新的方向,不断加快其发展速度和提升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2.2 提升高新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江西高新产业集群吸收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较高水准的自主创新品牌,提升江西高新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新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要不断加大对R&D人员和R&D经费的投入力度,同时要制定完善的高新产业发展政策,为江西省高新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全方位的保证,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再创新,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2.3 加强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

加强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是当前在区域创业环境视角下江西高新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使得高新产业根据自身的发展,依据市场的规则,选择其上下游产业,并加强它们之间的联动性,降低双方的发展成本。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保证高新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其上下游产业的全力支持,增强其发展的动力,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

总结

区域创业环境视角下,高新产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当前,江西省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必须要从提升高新产业的集聚度、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升高新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等方面出发,通过强化江西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整个江西省经济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区校一体;产教融合;实践;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C-0061-03

近年来,在淮安市委市政府主导和推动下,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淮安市高职校)借力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主动融入、大胆创新,积极策应省职教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和区校一体化发展战略,逐步走出一条具有淮安职教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一、紧贴经济社会发展,跟踪需求,催生“区校一体、产教融合”发展模式

(一)淮安经济转型发展推动产教深度对接

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北新兴的工业城市。近年来,淮安坚持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建设进程,着力打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淮安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亟需大量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淮安市委市政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出发,将淮安市高职校划入开发区管理,为实施“区校一体发展”提供了可能,从战略层面推动学校走“区校一体、产教融合”发展道路。

(二)园区经济提档升级推动产教联体发展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迫切需要区域内高水平职业学校提供人才支撑。近年来,开发区打造“台资聚集新高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富士康淮安科技城、明基达方电子、台玻集团、膳魔师等台资大项目纷纷落户,区域内形成了“4+2”工业体系和“4+3”现代服务体系,累计进区企业500余家,外资企业200多家,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区校一体、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必然能有效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经济能力的“双提升”。

(三)学校追求优质发展推动产教全面融合

淮安市高职校是一所中、高职教育融合,全日制和开放本、专科教育并举的市属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作为市级层面的职教中心,不仅应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丰硕的内涵成果,还要在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为了实现学校优质发展,主动融入园区,深化校企合作,走产教深度融合之路已成为必然之举。

二、立足学校办学实际,积极实践,丰富“区校一体、产教融合”发展模式

(一)明确“市区共建”,推进区校一体化发展

经充分的调研论证,市政府明确,在保持学校市直事业单位建制不变的基础上,将市高职校划归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要求开发区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整体需求出发,加强对学校专业设置、招生、就业、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和指导安排,市、区共同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财政支持,由此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市、区共建的管理体制,为推进“区校一体、产教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

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开发区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在实体建设方面,开发区为学校在工业园区投入4亿多元新建了占地面积340多亩、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新校区,实现了校区与园区零距离对接。在机制建设方面,开发区强化统筹力度,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了职业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举办职教区域合作(淮安)论坛,为学校办学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开发区支持学校牵头成立了“淮安市高职校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以学校为核心的办学联合体,建立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机制。在政策扶持方面,开发区出台了支持职业学校教师引进、校企合作、经费支持等系列文件,形成了良好的的职教发展保障机制,成为江苏省第二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

(二)动态调整专业,实现专业与产业有机对接

根据园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学校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有机对接。一是与现代制造业对接,打造装备制造类品牌专业。学校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等主干专业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学校作为江苏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园区“4+2”工业体系需要的现代制造业技能型人才。二是与IT产业对接,建设信息技术类特色专业。学校与区内江苏微软技术中心等软件人才培养和软件外包等企业,建立了订单培养等多形式的合作关系,加强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建设。三是与现代服务业对接,发展现代物流等新兴专业。学校瞄准物流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扩大了物流专业的招生规模,从物流企业引进5名技术骨干充实师资,先后争取央财120万、省财300万元,总投入近1000万元建设现代物流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配套的实验实训设备,为培养物流服务与管理人才提供良好条件。

(三)健全合作机制,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学校把握产教融合发展方向,积极发挥政策和区位优势,通过建立内部契约型合作关系,努力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有这样几种:一是订单培养。学校围绕主干专业与企业共建了20个订单培养班,部分班级以企业冠名,如“淮钢班”“保安班”“软件人才特色班”等,连续举办六届“富士康建教合作专班”,建立了双主w、全过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引企入校。引进江减传动、尹鑫公司等企业,在校内投资设备建设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与中诺思联合共建现代物流综合实训基地,与浙大博洋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逆向造型研发中心,与北京洛捷斯特公司合作建设江苏第一个“长风网”学习中心。校企共建共享,共同育人。三是企业办校。学校与膳魔师、淮安富士康等企业合作开办“厂中校”,与淮安益恒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敏实集团淮安公司等企业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四是双元模式。在开发区加快推进“巩固台资、进军欧美”进程中,学校主动策应、支持服务开发区打造欧美日韩企业投资热土,引进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并积极推进本土化实践,为欧美企业进驻淮安提前储备高素质技能人才。

(四)推进协同育人,实现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进校企利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一体化育人,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主要的实现形式有:一是校企互嵌式。数控专业与敏实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校企双向嵌入”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专业建立“四嵌四化”人才培养模式,“四嵌”即在专业文化建设中嵌入IT企业文化,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嵌入企业职业培训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嵌入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在专业课程标准中嵌入IT行业标准;“四化”就是培养目标终身化,师生身份双重化,教学环境情境化,评价模式多元化。二是工学交替式。机电专业对接膳魔师、臻鼎科技等园区企业,有计划地安排教学见习、轮转实习、顶岗实习,形成校企一体、双元培养、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物流专业学生在百世科技集团等企业要参加3次以上渐进式顶岗,优秀的学生将进入“雪狼计划”等项目培训,从而成为企业未来的骨干。三是前校后厂式。学校保安、电子等专业与市保安公司、淮安富士康等企业开展订单招生,开办“厂中校”;数控、电子与江减传动、尹鑫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办“校中厂”,引进富士康、达方电子等数家企业生产线,建立“七合一”培养模式,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三、坚持科学发展方向,登高望远,深化“区校一体、产教融合”发展模式

(一)推动优化市区共建管理体制

市区共建的两级管理体制,为推行“区校一体、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必要条件,这是淮安职教发展的特有体制,具有政府统筹管理的前瞻性。下一步,学校将积极争取政府部门进一步优化两级共建机制,在经费投入、师资引进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利用政策杠杆和市场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着力推进专业群与产业群对接

策应淮安“4+2”工业体系(即盐化新材料、特钢、电子信息、食品4大主导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4+3”现代服务体系(即物流、金融、旅游、商贸4大基础服务业加电子商务、健康养生、文化创意3大新兴服务业),对接园区产业链和产业群的拓展,淮安市高职校要着力打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3―4个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相对接的省级现代化专业群。要开展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形成适应多元课程需要的“产教综合体”,为实践教学提供更多便利。

(三)不断深化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学校要在校企合作中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根据学校自身优势、特色和企业需要进行合作,重点建立对合作企业的调研论证机制、培养对象的选拔和淘汰机制、教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服务合作的师资培养机制。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着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模式,即品牌和特色专业要与企业共同创立集科研、生产、应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经济实体,利用经济杠杆把双方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师生共同参加合作企业的生产、设计、改造、研发等环节,既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又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四)扎实开展“双元制”、现代学徒制育人

利用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继续拓展“双元制”办学规模,推进“双元制”本土化实践。在“双元制”本土化实践上,学校将借鉴“行动导向”教学理念,重点在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根据企业需求、专业特点、招生方式的不同,与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三类企业深度合作,从不同路途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实现学徒双重身份、校企双元育人、学徒成人成才。

篇9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化,高新技术在现代企业的生产服务过程中不断推广和运用,社会和企业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快、更新的要求,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更为强劲的势头。产业园区是某产业的聚集区或是技术的产业化项目,是企业走向产业化道路集中区域,成为城市经济腾飞的助推器,而区内企业从业者普遍素质较低,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发挥着为地方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功能。产业园区经济发展必然要求本地区的高职院校为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时,高职教育发展迫切需要借力于社会资源和力量,提高其促进社会发展的贡献率。[1]

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100所立项建设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属地产业园区经济发展,寻求利益结合点,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与秦皇岛及周边地区产业园区对接,面向区内企业员工经验与能力不同的复杂人群和多样化学习需求,探索实践,提升区内企业员工职业技能的教育与培训途径。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分析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对接过程中,提升制造业企业员工技能的方式及策略,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的利益相关性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组织发展必须考虑每个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认为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和活动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2]高职院校作为一种非营利组织,是人力资本的聚焦地,是“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的联结”,其发展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

在面向行业、企业的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为满足属地产业园区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力资本的需求,逐步走向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特征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新模式。[3]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贴近市场,合乎企业需要,学校培养的人才也就更能被社会所欢迎。同时,企业的参与将有力地促进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可以发挥产业园区内企业的资金、技术、工艺、人才管理及产业链等资源优势。优化硬件条件,能有效解决政府在职业教育上投入不足的问题,解决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双师素质教师、实训基地、人才职业能力评价等问题,不断增强职业院校的“软实力”。[4]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的发展是互利共生的,即产业园区的发展影响和推动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而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带动了利益相关者――产业园区的发展。

2产业园区员工技能培训需求调研分析

为了解和研究当前秦皇岛及周边地区产业园区内企业用工、员工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以机械制造岗位为例,面向调研企业采用多种调研方式获取信息。根据统计结果,分析了企业在职员工技能培训现状,归纳总结了调研的主要发现,并针对企业员工技能提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工作建议,供校企合作双方参考借鉴。

调研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走访企业现场交流、邀请企业人员来校参观座谈、问卷调查等调研方法,同时辅助方式有:与企业人员电话/QQ交流,企业来校招聘、洽谈项目时交流,实习学生和毕业生反馈信息,以及文献检索、网站查阅等方法。面向调研企业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87份,有效卷265份。

调查统计发现,目前企业员工对培训的要求并不统一,与个人的学历层次、岗位、发展期望等关联度极高。其中,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如拉丝工),从业人员大多只具有小学学历(有小部分为文盲),流动性较高,他们对于培训的愿望与需求较低,这部分人员主要工作于小微企业,企业本身也没有对其培训的计划。规模以上企业的一线员工,主要由技校、中职、高职毕业生组成,他们对岗位培训有较强烈的需求,其中,技校与中职毕业生的培训要求侧重于先进设备操作、技能等级证培训;高职及大专以上毕业的员工更看重三维设计、多轴加工编程、工艺设计,以及设备维修、机电产品营销等方面的高技能培训,企业也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这部分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储备人才。

调研中发现,制约企业在职员工参加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最大困难主要有:

(1)制造业企业“倒班制”使一线员工难以保证培训时间;

(2)企业培训投入不足,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继续教育自行承担费用过高;

(3)为在职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不足。

另外,调研结果也反映出企业员工技能培训项目存在内容单一、培训方法滞后、培训过程简单、培训管理缺失、培训考核激励评价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3高职院校对接产业园区提升员工技能的探索实践

31校企对接共同确定培训方式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课程需要,校企合作共同确定培训方式,坚持集中与分散培训结合、外派培训与内训结合等原则,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设备和师资队伍,灵活办班;教师也可深入企业车间,送技术上门。培训可采用面授,也可考虑“视频”和“案例研讨”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方式和手段,最大可能地降低员工的参训成本。

32校企对接共同研究培训内容

校企双方派出专员,根据企业产品,结合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个人实际情况、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知识等进行前期调研,了解产业园区员工想学什么,需要学什么,系统设计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教学大纲和培训内容。包括:

(1)生产技能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生产技能人员培训,是根据从业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素质的需要,对其进行以提高工作能力为重点的培训。其目的是使员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这是一项校企合作过程中经常性开展的培训项目,包括了面向技校与中职毕业生的先进设备操作、技能等级证等培训和面向高职及大专以上毕业员工所需的三维设计、多轴加工编程、工艺设计培训,有效地提高生产技能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2)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向合作企业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其内容主体是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以及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新技术、新理念、新信息。

(3)开展技术超前培训,加速新技术转化。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和产业转型升级大趋势,学院先对教师进行新技术培训,如逆向设计、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技术等,再将受训教师派驻企业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新的操作技能、新的质量要求标准。这样,使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与经济效益。

33校企对接共同建设培训资源

(1)共同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为确保教师团队稳定性,学院聘请企业管理者、工程师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同时将校内专任教师派驻合作企业下厂锻炼,通过企业员工培训、新产品研发、技术难题攻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工作,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2)共同编写数控加工相关技术专业教材。随着我国高端数控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得到广泛应用,以往使用的教学培训教材已落伍。为了编写符合现场实际需要的专业教材,体现专业教材适度超前和实用的特点,学院规定了专业教材编写的三点基本要求:一是教材编写委员会要吸纳合作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或请他们担任审稿人;二是吸纳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编写,把现场实际工作中急需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编入教材;三是专业教材主编要深入现场,了解实际工作需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3)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学院建成“内外互补、资源共享”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新进设备以能构建小型高端数控加工车间为目标,升级改造基地的设备和内涵,按照数控加工的工作流程设计教学环节,制定实训设备操作规程、实训室使用等管理制度,营造企业文化,校企共同开发实训项目;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依托“厂中校”发挥服务功能,聘请技能大师、能工巧匠为学员授课,走访合作企业的对标企业,与合作企业共同设计实施吸收转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培训项目。

(4)共同分享信息化教学资源。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之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充分利用院系两级数字化教学平台,为企业员工提供数控技术专业全套数字学习资源,并为培训教学研讨交流开设互动空间,便于学员自主学习。

34校企对接共同开展培训考核

篇10

一、要素条件的制约因素分析

波特把要素条件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主要有天然资源、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高级要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和融资。

(一)基本要素分析

1、土地资源

园区内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各园区的土地开发成本不断上涨。很多写字楼的租金过高,造成很多企业的生产成本费用过高,从而使好多厂商纷纷把目光投向园区以外的开发区,分散了产业的集聚度,对中关村产业集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素。

2、地理位置

中关村位于北京的西北部,周边有著名的风景旅游资源如颐和园、圆明园、香山。园区的周围拥有众多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如此优异的地理位置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条件。

3、非技术人工

中关村本地缺乏蓝领工人的供给,其蓝领工人主要靠外地供给,但受到户籍和北京市暂住人口管理制度的限制。由于蓝领工人的缺乏,导致大量的本科生承担了技术含量不高的操作性工作,造成人才浪费和企业用人成本提高,同时也延误了本科生人才的进一步深造和提高。

(二)高级要素分析

1、基础设施方面

据对中关村核心区办公条件的调查发现,分别约有1/3和一半的人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很不满意。其中信息网络设施供需差距最大,有56.4%的企业最迫切希望改善信息网络设施,其次是研发实验室22.3%,电讯及咨询设施21.5%,商业服务设施21.3%,资料中心及数码图书中心20.2%,产品展会及会场交易地设施14.8%,显然信息网络设施的不发达,严重阻碍了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中关村园区的发展。

另外,拥堵的交通也是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一大制约因素。

2、智力资源方面

中关村科技园区拥有70多所大专院校,以中科院为代表的232个研究所及37.8万科技人员,两院院士322名,人数占全国院士的36%,每年有数千项科研成果从这里辐射全国;国家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在这里最为密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中关村已具备了科研力量密集、科学仪器设备密集、图书情报密集、科研成果密集四大优势,成为世界上科教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其智力密集程度属世界之最。

3、人力资源方面

中关村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拥有一流的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近几年来,中关村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每年通过出国留学、打工以及去知名外企和上市公司等方式离开中关村的人才就数以万计。与此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吸引人才的措施又不够有力。

4、企业融资

首先,缺乏银行贷款的支持。按照现有的贷款体系,银行需要对企业进行资产评估,然后将包括厂房、设备在内的实物资产做抵押,根据抵押额度对企业进行贷款。然而园区企业发展虽然很快,但还是缺少实物资产,对此,银行很难对其做出贷款的决策。其次,政府对园区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不高,没有很好的投资风险市场。

二、需求条件的制约因素分析

波特“钻石模型”中的需求条件,只强调产品在国内的市场需求,而忽视了国外市场。在本文中,针对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市场,需求条件指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

(一)国内市场需求条件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中关村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具有很大的市场优势。2008年全国54个高新区总收入达到65985.7亿元,其中中关村总收入为10222.4亿元,占到全国高新区的15.5%,超过排在第二位的上海高新区6271.7亿元。并且2000―2008年,中关村占全国总收入的比例均超过1/8,和我国其他高新区相比,中关村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方面处于绝对优势。

(二)国外市场需求条件

近几年园区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日本、美国、香港地区和欧洲等地。其中日本和美国是产品出口的最主要地区。2008年中关村出口总额为207.4亿美元,是其国内总收入的14.2%。相比于国内总收入在全国54个高新区中的绝对优势,中关村出口总额仅位居第三位,低于苏州和上海高新区。

显然园区企业的大部分市场在国内,并且在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各类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说明出口的大部分高技术产品仅为其他国家的代加工产品,近几年来出口的大规模增长也是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转移的结果。园区的一般贸易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三、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波特认为,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对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所产生的收益会波及到另一产业。同时, 相关产业内部也有一种“ 提升效应”。对于产业集群而言,其效应来自于相关及支持产业在局部空间的地理集中,并通过合作生产、分工和专业化而形成的“协作力”和“集体力”。中关村的相关及支持产业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已然形成,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并发挥作用,但生产要素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致使中关村集聚效应难以进一步增强,成为中关村的竞争力提高的制约因素。

在园区十大产业中,五大制造业的集中度均超过50%且不到70%。服务业的集中度普遍比制造业低,在五大服务业中只有计算机服务业与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集中度超过50%。软件业是十大产业中集中度最低的,不到30%,且软件业中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软件企业总数的71.2%;从业人员100人以上的软件企业有163家,占该行业企业总数的比例仅为4.9%,产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必然呈比较分散的状态。

从十大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制造业的集中度虽然高于其他产业,但实力较弱,没有强大的制造业的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研发优势就难以充分地发挥,其结果是严重影响了中关村在计算机产业方面的整体竞争力;而服务业和软件业较低的集中度,生产要素的分散状态也削弱了其支持力度。中关村在制造方面的不足,服务业和软件业的低集中度严重削弱了中关村在计算机产业体系方面所能产生的区域性“外部经济”效果,因为这样就难以出现研发与制造、软件及服务之间的知识扩散、合作学习等“外部经济”效果,从而影响了中关村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四、竞争环境的制约因素分析

从中关村科技园区内企业集群看,企业类型主要为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校办企业及国有企业。大型跨国公司比较少,80%还是本土的中小企业。本土的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缺少创新能力,在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比较缓慢;生产的产品多为模仿,同类同质产品居多,同时中小企业又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资金支持,造成竞争多为低水平的压价竞争或是恶意竞争。这种竞争环境不利于企业成长,势必制约了中关村产业集聚的发展。中关村应该通过大量吸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外资企业、新创企业、国有企业,通过激烈的竞争,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

五、政府作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中关村科技园区在产业集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指园区管理委员会和北京市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制度、公共品供给等方面给与了很大的帮助。但是,政府对产业集聚的发展也有负面的影响。政府在政策、税收等方面对外资企业给予很大的优惠,但同样作为投资者,国内、本地的企业家就得不到类似的优惠政策。这样会促使很多企业集群出现外逃的现象。另外,政府对园区的交通拥挤、基础设施条件差、融资条件差等投资环境没有做出更进一步的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园区产业集聚发展有着很大的威胁。因此,政府在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六、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

(一)改善要素条件

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公司集中地段道路狭窄,时常堵车。这无疑影响了企业的集聚。政府应该依照北京城市规划方案,拓宽道路,修建地铁,设计科学规范的道路,改善目前比较拥挤的道路交通。完善配套设施,缩短信息网络设施供需的差距。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支持,对资金不足的企业提供一定的银行贷款。施行加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创造一个环境美好的工作环境是吸引高科技人才的重要条件,对一些外地大学生或研究生,需要政府提供解决户口方面的问题。政府要充分用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地人才的注入。政府在吸引人才时,也要避免本地人才的流失,要用好的待遇和机会留住国内的优秀人才,给他们出国深造和培训的机会。

(二)提高国外市场需求

由于园区内缺少创新资源,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层次不高,自主技术偏少,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名牌产品,造成国际市场上占有率不高。要想提高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国外市场需求量,必须要改善以上的不足。

(三)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相互配套,能带动整个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由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土地资源比较紧缺,交通拥挤,所以应该在园区内与园区外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提高制造业的产业基础。

(四)引进优秀外企和扶持本土中小企业

大型跨国公司规模大、实力强,拥有核心技术和大量资本,在激烈的竞争中比较具有优势,所以中关村应该继续大力引进这些企业。另外,政府要对本土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加大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