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局限性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篇1

关键词: 文化语境 机器翻译 局限性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是指利用计算机实现自然语言间的转换。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电脑及互联网的普及,机器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诸如谷歌(Google)和爱词霸(Iciba)等网络运营商也相继推出了翻译服务。尽管目前的机器翻译已经能够基本实现忠实,但其翻译质量仍受到一些人文因素的限制,特别是语境的限制。本文认为,突破机器翻译所面临的语境瓶颈,关键在于以文化语境分析来消除歧义。

一、语境、文化语境

语境由客观世界、人的意识、语言系统本身等多种因素构成,是一个统一的客观系统,而又由交际主体所主观构建。从语言的角度出发,可以将语境划分为两大类:“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是指词、词组或句子等语言单位在使用过程中的篇章内语言环境,决定话语形式的语义取向。“非语言语境”指的是言语事件发生在其中的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这两者紧密联系,前者是如声音和文字等语言符号的意义载体,是对后者的抽象和符号化;而后者则隐藏在符号的背后,是前者的根源和反映对象。

“非言语语境”又进一步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类。“情景语境”指语言交际活动的话题、时间、地点、场合、参与者等相关背景知识。“文化语境”指特定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风俗、宗教等因素。我们可以把文化语境概括为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即一个社会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对属于该集体的成员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二是社会规范,是指一个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做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表明,不同语言在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社会组织、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等方面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因文化语境的差异而产生的语言喻义的不同,往往也会引起语言交际双方不同的情感认知。

二、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是译者把源语文本中的语码在特定语境中传递的信息用译语语码传达给译语文化中的接受者的过程。纽马克指出,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翻译实践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语境中进行的。因此,翻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语境因素,并通过找到语境的关联来进行演绎推理,以达到准确并如实地再现原文的风格以及信息。

翻译涉及到前后两阶段语境:一为原文生成与接受的源语语境,二为译文生成与接受的译语语境。为了使翻译交际圆满成功,需要做到:译文与原文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的同一;译文适合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价值观标准和心理需求。

一些学者将影响翻译的诸多语境因素命名为“翻译语境”。这一概念的首倡者丹尼尔・肖将其定义为:“翻译过程中聚合起来的文化互动的总和”,认为影响翻译的相关语境因素既包括了“为即将翻译的文本提供意义的文化”,又包括了“原文本得以重构的语境”。换言之,译者在翻译时,一方面根据自己的语境,另一方面根据原文作者的语境来确定意义。两方面的总和也就是译者的翻译语境,是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文化各种相关因素互动的总和。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也体现着语境对翻译的三方面重要作用。一是对词义选择的影响。词义的选择必须联系和依赖语境,才能在言语交际中消除含混性和歧义性。二是对信息取舍的影响。为有效达到翻译目的,译者往往会根据译语语境对原文信息进行取舍、调整、改写。三是对语体选择的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语体的把握,也就是依据译文语境的需要,选择译文的语言变体,使译本庄谐得体、雅俗相宜。

三、文化语境对机器翻译的限制

文化语境包含的诸多因素,如社会历史、风俗民情、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等直接影响着翻译的质量。下面我们将从历史文化、地理文化、风俗文化和文化这四个方面来探讨文化语境中诸多因素对机器翻译的限制。

1.历史文化

各民族自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因而各自都有表示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来体现本民族的民族色彩及文化个性。例如,汉语里有很多习语与频繁的战乱、黑暗的封建统治有关,如“围魏救赵”、“官官相护”等。而英语中则有很多习语与教皇和国王有关,如“Live like a King(过得像国王一般奢侈)”。从这类词语的翻译可以看出,只有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文化个性。

【例1】原文: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Google译文:Yu first test clouds and rain conditions.

Iciba 译文:Into try his hand at the clouds.

在【例1】中,“云雨”是指男女交欢,出自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序》:“旦为行云,暮为行雨。”中国文人常用“云雨”委婉指代男女性关系。以上的两个机译都明显未能体现这一含义,而将其直接翻译为“clouds”、“rain”,使译文读者不明就里。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Pao-yu has first taste of love”。

2.地理文化

地理文化是指围绕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文化。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等。而汉语习语则多与土地有关,比如“土崩瓦解”、“地动山摇”等。这说明,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

【例2】原文:他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Google 译文:He is less than the Yellow River did not give up.

Iciba译文:He is not reconciled to the yellow river.

黄河被中国人民视为“母亲河”,汉语中的“不到黄河不死心”,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思。从【例2】可以看出,两个机器翻译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费解。如果直译“不到黄河”,译文读者会因不了解黄河对于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而难以理解。因此这一汉语习语宜意译为:“He refuses to give up until all hope is gone.”

3.风俗文化

风俗文化也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比如说,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有贬意,如“狗急跳墙”、“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在英语中常有以狗喻人的例子。

【例3】原文:You lucky dog!

Google译文:你幸运的狗!

Iciba译文:真走运!

在【例3】中,英文中的“dog”是指代人,不含动物“狗”的意思,完全不必译出。然而Google机译将其直译出来,令人啼笑皆非;Iciba机译结果较为合适,但仍未能完全符合译文语境,如能翻译成“你可真幸运!”就更好了。

4.文化

中西方不同的,也影响着翻译。英语中有很多成语典故来自于《圣经》。而在汉语文化中,人们受佛教影响较深,因此有许多佛教用语。中国人往往习惯于说“阿弥陀佛”用以表达庆幸、释怀,而英国人用“Thanks God”来表达这一情绪。

【例4】原文:Even the nations are like a drop from the bucket.

Google译文:即使是国家就像从杯水车薪。

Iciba译文:甚至国家都像是从桶中。

【例4】语出《圣经・旧约・以赛亚书》第40章第15节,“a drop from the bucket”为英国人日常表达中所经常使用,意谓“沧海一粟”。Google机译能将其翻译成“杯水车薪”明显是误译,但它能从译文(中文)的角度出发来翻译,也算得上是一种进步了。而Iciba的翻译则采取的是直译法,可是译文读者却看不懂到底是什么意思。

四、结语

翻译要求译者重视语境因素。翻译的表达就是把源语语码在原文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及社会文化语境中承载的意义和信息改由译语语码承载的过程。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力求译文的语境与原文的语境达到共合。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文化的翻译,翻译是不能脱离有关的文化语境而独立存在的。因此,在翻译中不能就词译词,而要把它放在文化语境中去考虑,以便更好地传递原作的信息。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机器翻译在这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有很大改进的空间。解决因文化语境限制的问题,关键在于利用电子科技的进步,改进现有的语料库,扩大语料库关于文化语境知识的容量。依此为基础,以文化语境分析来消除歧义,进而提高机器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Pergamon Press,1982.

[2]Daniel Shaw,R.The translation context:Cultural factors in tanslation[J].Babel,1987.

[3]陈林华,牛强.语境新探――试论语言语境的解释和制约功能[J].外国语,1999,(2).

篇2

一、整合教材,让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

现行教材,有其固定的课程和教学的方法论基础,并在编制过程中体现课程目标与实施的内在逻辑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不可以调整。

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有三目内容即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第九课就是要引领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认识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是正确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所以本框题重点介绍了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理论,让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一个宏观的、初步的认识。上好本框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高中学生通过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体验,从而会产生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的资源如何配置、市场秩序和市场经济的局限性等问题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但是这些问题比较抽象、综合性比较强,使得学生掌握本课知识有较大的困难,运用本课知识指导学习和生活存在较大难度。为此,教学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引导学生初步,宏观地认识市场经济运行的常识。

如在上这一框内容时,本人通过案例教学法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大白菜”为例,把“当家菜――家常菜――伤心菜――舒心菜”贯穿于教材内容的始终。从齐白石的一首描写“大白菜”的诗猜一猜导入教学: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百蔬之王,何也。通过视频1播放《改革开放30年-那些与白菜有关的日子》,提出白菜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当家菜”之称,让学生重温计划经济时代资源稀少而使用的计划手段进行调节,比较出了计划经济时代带来的弊端,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紧接着播放视频2《迷你白菜》引出市场调节的优点,白菜由“当家菜”成为“家常菜”;随后播放视频3《多地大白菜滞销_菜农弃收经销商改行》引出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白菜成为“伤心菜”;最后通过一个公司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违约的场景引出市场秩序的重要性,从而展开如何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让白菜成为餐桌上的“舒心菜”。

通过整合教材,让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一案到底,始终以“白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创设情境,环环设问,层层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二、重组教材,让教学内容更有系统性

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不但要关注教与学的顺畅性和可操作性,更要考虑知识阐述的系统性、问题分析的严密性、前后分析的均衡性。而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则应着重考虑便于学生学习,必须有助于学生围绕主题理清知识线索、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相互联系中更好地理解知识、方法的本质与价值。因此,必须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在教材的基本柜架内,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一定的重组和整合,融入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形成合理、清晰、流畅的教学结构。

如“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教材单独放在最后一目上,本人觉得按教材上的话会割裂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于是就灵活地大胆地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大胆地把第三目知识即市场的局限性调上来作为第二点来分析,主要是考虑到从优点过渡到局限性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知识内容更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还有是本课的情感升华放在“诚信”这个主题上,因此把情感升华放在课堂结尾时比较妥当。

三、生成教材,让教学内容更有时效性

生成意识要求教师把教材视为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教材不是“圣经”,不应试是静态的、固定的、完全预设和不能变更的教学资源。具有强烈课程资源意识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实质,熟悉掌握选择教学资源、精心设计问题、恰当组织活动等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紧扣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社会现实,利用和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及时生成教材。

如讲到“市场秩序”时,通过一个公司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违约的场景,提出“如何评价公司的行为?”“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等问题时,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出学生对公司失信的憎恶,对受害菜农的同情,还提出了从国家角度提到要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及企业和个人要学法、用法、守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等措施。

篇3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对策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内所呈现出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它是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结合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文化。它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使全体师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也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走向,最终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1.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学校体育健康指导思想的提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取得了质的飞跃。但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总体进程来看,尚未形成整体推进;从总体特征来看,多出现内容单一、少有特色、低层次化的现象;从总体状态来看,不同地区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1)传统认识上的局限性是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观因素。近二十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发生了质的转变,但这种转变往往只停留在学术层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大家对学校体育价值的认同也局限于学校这一相对狭窄的空间领域,这一局限认识的结果,忽略了体育精神文化的建构和体育制度文化的建立;也导致了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困难性、系统性认识不够,从而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难以横向、高层次的发展,导致了校园体育功能的单一。这种认知上的局限性,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失去了推进的动力。

(2)区域经济的薄弱以及师资力量不足是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客观因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的好坏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总体水平。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以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和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为前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地区教育经费投入长期得不到满足,难以对体育文化建设必需的硬件设施、硬件环境等做出更大的投资,由此造成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水平区域的巨大差距。体育教师在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体育师资力量将直接关系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质量。因此,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校园体育知识文化的宣传,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我国现在正逐渐成为体育强国,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于推动国家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将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要营造体育文化的氛围,在加强转变传统思想上的认识上要加快进度。体育文化不单单是体育运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要通过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借助标语、图片、广播等媒体条件,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系统的体育文化宣传和渗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逐步树立正确的体育文化价值观,逐渐培养体育团队意识、参与意识,最终突破校园体育文化的局限性,使得体育运动无处不在。

(2)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师资的综合素质。我们知道目前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因为大多数学校在建校的时候购进的体育器材得不到适当的保养,也因为体育资金的投入不足,校园的基础设施存在老化、品种少、场地有限等情况,不仅对全校师生的体育锻炼造成了影响,也因为存在的安全隐患而影响到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进程。各地校园领导应该重视体育文化建设这一块,一方面必须建立一套有特色的校园体育规章制度,将制度落到实处,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另一方面还要加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同时,教师是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体育知识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教师不同的专长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高校园体育文化水平,应进一步加大校园体育物质基础建设,并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创新,以建立各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篇4

1.知识目标

识记: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社会信用制度的主要内容。

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市场调节存在的不足。

运用:结合经济生活的实例,分析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能够初步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从而做到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针对经济生活中具体的市场秩序混乱及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

2.能力目标

⑴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市场调节并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为此,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⑵市场要有效地发挥调节作用,必须具备公平、公正地市场秩序,并不是任何市场经济都实现资源地合理配置。为此,培养学生全面地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地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通过学习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让学生明确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并引导学生树立竞争意识;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之本,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做一个讲诚信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优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三)教学难点:如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四)教学方法:

【导入新课】

视频:我国水资源短缺

中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一方面,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又饱受资源紧缺的困扰。

【传授新课】

一、市场调节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石油、水、电……,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在经济学上,我们把它们称之为资源。人的需要是无限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矛盾。

【想一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可以采取什么手段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才能解决这一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和市场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叫计划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叫市场经济

探究背景材料《微波炉市场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导出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扩大生产资源流入

资源流出生产缩小价格下降供过于求

3.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供求、竟争

【比一比】和计划调节相比较,市场调节有什么优点?

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⑴市场能够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⑵市场竞争促使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课件显示)

(过渡)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调节资源配置有它的优点,那么什么都可以让市场来调节吗?市场调节是不是万能的?

教师创设情境:某地发生火灾,打了119,如果让市场来调节,消防部门和受灾方讨价还价,会出现什么后果?(学生马上醒悟,该烧的都烧了。

(提问)枪支弹药能不能让市场来调节?有什么危害?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①公共物品(国防、治安、消防)的消费是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实现的。

②、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因为如果任由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是否就完美无缺呢?

2.市场调节的弊端

合作探究材料:“甜苹果”变成“伤心果”是偶然的吗?引导学生分析市场调节的弊端

自发性——原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

盲目性——原因:单个生产者和经营者由于不能全面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

滞后性——原因: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节有一定的时间差

3.这种弊端导致的后果: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可见,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让市场这只“无形手”和国家这只“有形手”相结合,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无形手,有形手,手拉手,向前走。”

(三)市场秩序

既然市场调节下,人们自发的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那会不会有人为了自己的利润不择手段,做些破坏市场秩序的事来呢?

多媒体播放视频:德国没有欧典地板

【提问】:欧典地板的这种行为有什么危害?导出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⑴严格市场规则

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表现形式:法律规范、行业规范、道德规范

市场规则的内容:

市场准入规则

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

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市场交易规则

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想一想】:面对诚信缺失政府应如何去做?

⑵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引导学生分析诚信的重要性)

①必要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才能取得成功;诚实守信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享有良好的声誉,这种声誉会形成无形资产,企业将受益匪浅。

②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提问】:规范市场秩序不仅需要政府建立信用制度,作为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应如何去做?

⑶每个市场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篇5

宇通今天的成功得益于其品牌策略的成功,其品牌策略的成功则是宇通在近半个世纪发展历程中的苦练内功、点滴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转型之痛

1963年,“郑州客车修配厂”成立,这是宇通最初的名称,这家企业的所有权属于河南省交通厅,所以最初的宇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像计划经济时代的其他企业一样,郑州客车修配厂的生产和销售都服从国家的计划,没有自主经营权,品牌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i978年中国开始从计划经济迈入市场经济。面向市场生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改革的主旋律,大多数企业都面临艰难的转型,宇通也不例外。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王文兵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1993年宇通在一次会议中讨论要不要给员工放假的问题,主张放假的认为,现在厂里没有活了,工人不干活也要发工资,不如给员工放假。主张不放假的则担心易放难收。最后折中,学个体户,允许员工在企业内自主经营,于是焊防盗门,敲铁皮、敲锅、敲桶,做水壶这些都出来了,所以宇通也经历了改革的阵痛。

要突围而出,宇通必须做出自己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字通ZK6980卧铺客车诞生,这成为扭转宇通命运的转折点。

中国第一辆卧铺客车

市场经济下,能不能生产出一款市场认可的产品,是决定企业能否存活于市场经济的关键,卧铺客车就是这样一款产品。王文兵给记者介绍: “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使得民工数量迅速增长,中国的铁路系统难以负担,这就给了公路客运一个机会。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工坐大巴经常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很难受。能不能让农民躺着坐车?在这个观念的驱动下。宇通展开产品创新,推出了宇通ZK6980,中国第一款卧铺客车。”

宇通因此开创了一个新的产品品类,成为卧铺客车市场的首入者,这为宁通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提供了巨大的优势。“耐用是金”

2004年,宇通成立品牌管理部,专门负责企业的品牌建设。王文兵表示: “我们做了全围的市场调研,想知道当时客户对宇通是怎么看的。调查结果显示,客户反映的主要还是产品层面的东西,他们说宇通车结实、皮实、耐用。于是我们意识到可以使用‘耐用’这个概念,所以我们就开始把这个‘耐用’的概念强化、传播出去。”

2005年以来,字通客车举办了“寻找耐用之星”、“耐用升级”等一系列以“耐用”为主题的活动,在客车行业掀起了耐用风暴。

“价值连城”

篇6

关键词:城市;用地规模;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1-0016-03

一直以来,我国的土地调控政策需要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对用地进行审批管理,其核心是通过人口规模的控制,引导城市化的过程和城市的有序发展。传统方法认为,人口规模与城市用地规模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城市人口规模决定城市用地规模。这种思路的形成与我国户籍制度有关,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户籍制度实际上使城市中的劳动力固定在一定数量上,并按国民经济计划增长,人口迁移是服务于城市工业化战略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形态的转型,用单一的人口指标衡量城市用地规模的合理性,已不能准确预测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城市用地规模的合理确定是一个综合人口规模、经济水平、社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问题,同时,城市用地规模合理性研究也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城市用地规模的确定反过来也会影响到城市人口规模、经济水平、社会条件的发展。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龙头,如何分析河南省各城市现有用地规模,揭示其形成、发展的规律与机制,预测其发展趋势,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传统用地规模确定方法的局限性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存在严格的户籍制度和传统的国有企业人事制度,人口流动基本上是在计划掌握的范围内,也就可以实现对城市人口规模的控制,进而通过人均用地指标实现城市用地规模的控制。因此,传统的城市用地规模预测方法就是用人均用地标准乘以城市人口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一定的结构控制。

这种方法的确定依据的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所制定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和《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中所划定的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当时这个标准的制定仅是在全国200多个城市用地现状的基础上完成的,仅适合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从人口角度研究城市用地问题以及人均用地标准的确定。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快速城市化时期后,继续套用这套方案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实践中显示出其不足。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与用地规模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已被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目标和标准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许多城市在90 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或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其中2010 年的城市人口规模出现了大幅增加的现象,比原初确定的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增加30%以上,以此为基础制定城市用地发展规划有着明显的时间局限性。

二、河南省各城市用地规模合理性分析

我国土地资源稀缺,城市发展的政策要求城市发展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如何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成为近些年城市规划学界关注的焦点。但对于城市发展占地合理与否又很难判断,有些城市的扩展占地比较起其他城市来是过多过快了,但它的占地规模适应它自身的人口和经济增长;有的城市外向扩展幅度虽不大,但它已有的用地规模已经超过了其现状人口和经济的需要。所以不能仅从人口规模、占地速度和占地面积方面判断一个城市的用地是否合理。本文采用数量方法对河南省城市用地规模发展做一些探索。一般来说,城市用地规模要考虑到社会条件、经济水平、人口规模三方面的发展。根据《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所包含的2005年河南省17个城市的市区GDP(Y)和市区总人口(X1)以及市区土地面积(X2)的资料做回归分析,以此衡量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展是否相适应。做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Y =-152098.396+27581.158X1-732.514X2

(0.36)(2.49) (2.49)

R2=0.76F=21.62

可见,t>t(2,15)0.05=1.753,X1、X2的t检验通过;F>F(2,15)0.05=3.68,F检验通过。方程表明了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之间的高度相关性,而且土地面积X2 前面的负系数说明还存在这样一种关系,即人口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土地面积越大,经济效益反而越小。根据初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本文用市区人口密度(Z)和单位产值占地率(W)这两个指标构建一个判定公式来分析河南省各城市的用地规模是否合理。对2005年河南省各城市市区人口密度(Z)和单位产值占地率(W)分别取对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函数为:

Log(Y) = 3.896-1.052Log(X)

(7.35)(6.33)

R2=0.763F=40.02

可见,t>t(1,15)0.05=1.753,X1、X2的t检验通过;F>F(1,15)0.05=4.54,F检验通过,拟合度很高,河南省17个城市的市区人口密度(Z)和单位产值占地率(W)之间存在着较为合理的关系。以河南省17个城市现状单位产值占地率(W)与经过函数拟合的城市单位产值占地率的预测值(W′)两者的比值来衡量城市用地规模的合理状况。W/W′≤1说明城市现状用地规模合理,该值越小,说明在相应的人口密度下,城市每万元产出所需的土地越少,即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已经较大,在现有的土地利用规模上要获得更多的产出比较困难,也可以说城市现状土地规模偏小,可以适度扩大;反之,W/W′>1说明城市现状用地规模不够合理,在相应的人口密度下,该城市每万元产出所需的土地多于其他城市万元产值需占地的平均水平,即该城市利用现有的土地还应该能获得更多的产出,同样也可以认为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下应可以实现现有的经济效益,即现状土地规模偏大。表1为2005年河南省17个城市的用地规模效果对比表。

从表1可以看出,漯河、濮阳、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新乡、安阳等市的用地状况较优,三门峡、鹤壁、焦作、驻马店、南阳、周口等市的用地状况基本处于合理状况,而开封、信阳、商丘等市的用地状况较差。分析结果基本符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新兴资源型工业城市及具有传统经济优势的城市单位产值占地规模效果总体上比资源匮乏的平原城市及交通落后的山区城市要好。但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的郑州(0.83)和主要区域中心城市的洛阳(0.83),其用地规模效果值高于同期广州(0.63)、上海(0.72)、北京(0.78),更不用说与以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深圳、珠海等城市比较;而其他6个城市则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用地规模不合理,尤其是信阳市(1.26)和商丘市(1.39)作为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近几年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其用地规模效果值反而比其他中小城市要低,可以看出城市发展带来了占地规模的不合理性,今后,应该在挖掘现有土地经济潜力方面多下功夫。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今后20年河南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动城镇快速发展,城镇扩展占地的绝对数量仍有可能增加,从河南省各城市单位产值占地规模效果的对比分析中也可以看出,河南省各城市的用地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还有不少城市的用地效益有待提高。在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注意人均占地面积的同时,更要注意城市用地规模的合理性,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城市用地规模,而忽略了城市单位面积的产出,这样,不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加重了城市土地建设和管理的财政负担。

三、结论

为了能够实现城市用地规模的合理发展,我们必须对城市经济增长规模和发展水平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区分,使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经济规模保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合理比例,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更好地协调土地资源和公共资源的配置。对城市用地规模管理而言,应该根据城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动态管理,在对城市用地增长的数量和条件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城市用地标准,使城市用地规模不仅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而且可以对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M].商务印书馆,2004.

[2] 厉伟.城市用地规模预测的新思路――从产业层面的一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4,(03):28.

篇7

人类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部法律的选择史。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办法,法律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选择。法律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从国家产生之日起一直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发展,法律文化源远流长,成为一个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法律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东西方又各有自己的特色,西方国家走上的是纯法治化的道路,法律与公平、正义同名。中国的法律文化与西方相比之下就显得浅薄,因为中国对于法一向不为重视,而更为重视的是道德与伦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依法治国也写进了宪法,探索依法治国的道路是法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目前的审判制度存在很多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以法官为中心的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诉讼模式并没有很明显的弊端,但是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这种局限性就一览无遗了。在实践部门首先表现为法院的积案过多,案件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法院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所以法院自身开始了审判方式改革的探索,对于法院来说有两种选择:随案件的增长而增加人手或是改变审判的既有模式。增加审判人员数量从表面上看积案的矛盾似乎是得到了缓解,但却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极易造成法院机构的臃肿,人员的膨胀:而从法官的素质来看,我国法院中从正规的法律院校毕业、受过良好的法律教育的法官并不是很多,法官阶层还不像外国那样成为社会的精英,所以增加审判人手也并不一定能保证公平与正义。法院系统内部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从庭审开始的,在前一段时间,法院的自发改革运动此起彼伏,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是自发的,缺少理论的指导,对于整个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改革究竟要怎样改?从程序开始改革的思路是否正确呢?有的学者认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核心之所以是在于程序的变化,是看准确民事审判轻程序、程序不公正的弊端,但这种弊端的长久起因不是程序本身,而是受几千年人治传统文化影响的官本位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塑造的法院制度。从理论上讲,不是不公正的程序塑造了法官的超强职权、权力滥用、司法腐败,而正好相反,为适应法官超强职权的行使,才塑造了这种不公正的程序,进而才是这种程序放纵了法官职权的滥用和腐败。因此,程序只是病名而不是病根。即使是正当的程序,让不公正的法官去实施,也很难产生出公正的结果来。因此目前从程序的变化开始的审判改革,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改革到一定程度将难以继续深入。”

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诉讼审判制度从很大意义上来说还是一种程序上的东西,孟德斯坞的自动售货机式的法官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程序正当与完善的重要性。加之正本清源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们从适应时代需要的考虑出发,应该先进行程序方面的改革,但是不能放松理论指导的作用,要以先进的理论为前锋,改革紧随其后,相信改革将会是前途光明的。至于改革中的挫折那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我们要看到,从程序开始的改革其方向是正确的。在民事诉讼制度中,调解制度向来为人们所关注,现实中的种种弊端使学者们对它的存废问题争论不己。而通过探索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规律,通过对调解制度自身的观察,就必然会得出从法院调解走向诉讼和解是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趋势这一结论。

篇8

一要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经验管理往往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我们的很多经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而科学管理是一种理性的管理,它以科学的管理理论为指导,既能够按照既定的管理目标一以贯之,又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改进管理方法。

要做到科学管理,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价值取向在管理工作中的反映,是指导管理行为的基础,没有科学管理理念的管理必然是盲目的,不稳定的。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就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方法,并能够在工作中自觉地贯彻这一管理理念;其次是要学会辩证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决定工作方法,辩证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学会全面地、发展地、联系地看问题,看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不要就管理抓管理,就生产抓生产;再次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把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人上,不能见物不见人。做到一切从人出发,研究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调动人的内在的积极性。

二要实现人治向机制管理的转变。人治管理的本质是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产物,其特点是以行政手段为主,随意性大,凭个人的主观意志管理,具有不稳定性,容易让下属无所适从;而机制管理是一种科学管理,它主要是依靠制度,靠明确的分工和责任,靠机制来调动员工内在的工作积极性,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它一经建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依管理者更替而改变。应当说,每个管理者的管理动机都是好的,但管理工作仅有好的动机是不够的,因为每个管理者的文化、经历、性格不同,管理方式、方法、风格不同,如果单凭个人的好恶来管理,没有一套好的制度做保证,将一个单位工作的好坏系于一个人的良好愿望上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好的管理者对一个单位的最大贡献,莫过于给一个单位留下一套好的管理机制。

由人治向机制转变,首先要提高对依靠机制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把它看成是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其次要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机制,将单位的各项工作目标和要求置于机制的控制之下;再次是要增强执行机制的自觉性。各级管理者要带头执行机制,养成自觉执行机制,运用机制来推动工作的习惯。

三要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长期以来,粗放型管理是我们的管理弊端之一,其突出表现是重结果不重过程,重成果不重成本,重质的要求缺乏量的考核,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而精细管理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和科学管理的体现。

实施精细管理,首先要各项工作都有标准,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事事有所遵循,有章可循;其次是要严格按标准作业,按章操作,养成严细的作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作业标准化;再次是要加强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人员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严格按标准进行检查考核,及时纠正不良的操作习惯和操作行为。

四要从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经济考核为主转变。行政手段管理方式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的管理特征,其优点是快,直观,省事,缺点是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其下属往往是被动的,不利于激发劳动者内在的工作热情。市场机制则是根据市场经济法则和按劳取酬原则,运用市场机制手段和物质利益原则来激发员工的劳动热情,约束员工的不良行为,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符合现阶段特点的科学的管理机制。

篇9

论文关键词 公司法 国家强制 公司自治 政府干预

公司法中强制规范占很大比重,使得公司法具有了强制性特征。我国在1993年颁布公司法时,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缺乏公司规范的经营管理经验和设立经验,因此,在2005年通过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国家强制更加规范,同时也处理好了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的功能和设置分配,让公司法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但是,公司法还应不断完善改进,公司法的合理性和预见性都是不容忽视的,公司法不仅要引领社会的发展,同时还要规范当今社会秩序,因此,对于公司法中国家强制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的基本论述

(一)公司法中国家强制的定义

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是国家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对公司采取的强制规范,是最大力度的防阻私人目的而对公司采取的强制规范,它主要包括司法强制、行政强制和立法强制。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能够自觉的调节“市场失灵”,在平衡各方市场经济利益的同时,消除公司自治在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弊端。这种自觉的调节主要体现在根据各国国情的不同,采取对应的经济政策,寻求发现市场调节、政府干预和管理等手段。并将其扩展到公司法领域中去。

(二)公司法中国家强制存在的原由

在传统的公司自治中,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在公司法中设立了法人制度、股利分配制度和股东民主制度,以及公司资本制度和公司经营者的聘用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这些制度的确立,使得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调动了投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公司规模的扩大,传统公司自治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管理层的权利较为广泛,当产生非法利用公司权利来满足个人要求的动机时,公司便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协议,而这种协议的矫正仅仅是依靠公司自治是无法结局的。另一方面,当公司规模、经济增强的同时,公司不再是单纯的为了实现股东的利益。如果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公司自治,为了追求最大化的自身利益,就无法实现社会利益与公司利益的相结合,同时,在利益的诱惑下,很可能会发生危害市场经济的欺骗诈取钱财的行为,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国家强制与公司自治存在着互补关系,在实现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协调一致的时候,适当的国家强制能够弥补公司自治中因过于追求效率而对社会利益造成的损害。

(三)公司法中国家强制的目标和实现价值

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实现实质正义、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经济自由和秩序的统一。国家强制纠正了传统的私法对社会弱者造成的不平等和限制,有效地平衡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充分的发挥了市场经济机制的自主调节能力,为公司自治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在保证了经济自由的同时也维护了经济秩序。

二、公司法中国家强制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公司法并不是仅仅只有任意法或强行法,而是一个既包含自治性条规,又包含强制性条规的法律。其中,自治性与强制性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在不同国家所占的比重也各有差异,但是基本上是遵循一个规律的:在法律的允许下,对于公司的经营将最大限度的赋予自治权利,并将强制的放在社会安全和确保公司人格的重要事务中去。

(一)旧《公司法》中的国家管制在我国历史痕迹

改革开放之前,为了突出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强调了国家权力对社会经济的管辖,具有强烈的国家干预意识,尤其是在公司法中体现更为明显。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带有浓烈的强制性意味,不少限制性的条款阻止了公司的进程,从而降低了公司法的作用,就健力宝事件来进行分析:健力宝公司作为三水当地的大型支柱企业,由当年的创业人员李经纬和团队所掌管。2001年下半年,三水政府要求健力宝让出股权,并将75%的股份卖给浙国投,由于这一决定,导致了金利宝公司的资金匮乏,直接影响了健力宝的销售业绩,使得健力宝几乎面临停产。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04年11月李志达的接手才得以缓和。李接下来又通过北方亨泰和汇中天恒的控股,持有了健力宝91.1%的股份。此后,由于健力宝公司依法进行了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改革,使得李的股份无法过户。之后,掌握8.9%股份的三水政府强行接管健力宝公司,强行让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离开,结果直接的导致了健力宝的停产,使得之前所做出的投资都付诸东流,这种政府干预的形式,严重的剥夺了出资人的合法经营权,带有浓烈的强制色彩,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健力宝公司有权利自主经营以及处置私人财产,三水政府这种做法属于越权干预。这种公权干预代替私法调整的行为,混淆了公私法的主体身份,从而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平衡。不恰当的经营模式,会使一个公司经历由盛到衰的变化;同时,不恰当的政府干预,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并打消其投资积极性,使一个公司逐渐走向灭亡。政府的干预应当为公司创立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去干预管制公司。

通过健力宝事件,我国的旧《公司法》中存在着国家强制的指导定位不明确、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强制性规范过于霸道的问题。

(二)新《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在我国的特征及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为促进经济的快速均衡发展提供安全保障,迎合时代的需要,2005年我国新修订了《公司法》,这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深厚的影响。首先,新《公司法》因材制宜,对于不同种类的公司采取的国家强制程度不同,对于公司的管理更加合理化。例如

,有限责任公司因为其投资者之间的人合性和信息传递的便利性,所以在自治中应更多的给予任意性。而股份有限公司因股东分散而造成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因此在管理和股份分配中容易发生矛盾,因此,在管辖的时候,股份公司需要更多的介入强制性规范。其次,新《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在治理中呈现了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思路和结构,新《公司法》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选择可以一元化,也可多元化,有效地发挥了有限责任公司的多元化和灵活化;同时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将重大的事务交由股东大会决议,有效地防止了大股东欺负小股东的局面。再其次,在公司任意性和强制性规范的同时,又增加了公司社会责任,降低了公司权利的集中化。最后,新的《公司法》由增强了对利害关系人的维护,促使公司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

三、公司法中国家强制的局限性

(一)人们行为影响的局限性

法律在实际生活中对人们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法律的态度。举例来说,在公司法中,当公司的参与者的利益与公司法中规定的不一致时,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通常会采取协商的方式来达到最好的结果。所以,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局限的影响,所以人们的态度在很大一部分中影响着公司法的实行。

(二)处理问题的不完整性

法律作为社会规则的一种,一直在其他非法律体制的共同作用下保护着投资者的利益。但是法律仅仅只能解决在特定领域内的问题,通过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协调作用,给予投资者最大限度的保护。可是,法律在对投资者的保护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始终没有明确的结论。

(三)处理公司管理问题的不便性

公司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一般是由于管理者自身的管理经验不足、思想呆板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所以,通常将这种问题归类为公司的内部问题,因此法律是无法对其进行调整。因此,这类问题一般是由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等非法律机制来处理,但是非法律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很大的限制。管理时可以通过法律的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但是,法律具有局限性,对于管理问题的处理难以发挥很大作用,这对于公司的经营管理非常不利。

四、我国公司法中国家强制的完善

(一)明晰界限,建设科学化和市场化的强制体制

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应当保持中立地位,对公司具有匡正和辅助的意义,过分的强化政府管制将会直接导致法律强制规范的膨胀。政府在干预公司事务时应当基于效率理由,例如签订合同的成本、消极的外部理由、判断问题和不完整的信息;同时也应基于非效率理由,例如社会理想、参与、公平和市场机制中的道德问题。不当的国家干预往往会造成司法和行政的腐败,所以必须将国家强制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应当具有科学化和市场化的特征,这是在如今经济市场能够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如此才能将新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与旧公司法中的政府管制区分开,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应当是间接的、适度的、客观性的。例如,放松对公司的管制,积极实行对中小股东的保护,同时加强公司的运营公众知情权,协调平衡公司内部之间的权利组织都是适度的国家强制。

(二)把公司的自治作为重心,平衡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

处理好国家强制和公司自治的关系对于保证公司旺盛的生命力具有重要意义。公司自治能够为公司的管制和经营带来活力,因此,国家强制应当以公司自治前提,维护公司自治,并保证适度的干预,不至于使公司沦落为政治集团谋取利益的工具,更不能夺取当事人的创造和自利。

篇10

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中,金融市场的信用缺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至少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这几项合计每年是5855亿元。据统计,近年来合同交易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30%,合同履约率50%左右(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卢观祥.2002)。

信用缺失所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最为典型的便是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违规交易、会计做假、信息披露失真等造成低效的资源配置、高昂的社会成本,从而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

一、信息不对称是信用缺失的必要条件

一般情况下,金融市场中信用主体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是不同的,受信主体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及资金配置风险等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授信主体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前,非对称信息将导致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而在签订之后,信息优势方(受信主体)会产生道德风险行为。

同时,不同信用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是不同的,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信用主体双方对信用过程所拥有的信息在数量及质量上的差异。以银行信贷关系为例,假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企业存在两种类型:经营状况良好、信誉较高的企业(G) 和经营状况较差、信誉较低的企业(B) 。又假定G企业的贷款风险βg 较低,而B企业的贷款风险βb 较高,βg (Pg -ηg) ,即银行与风险较高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于与风险较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Pg - ηg) 和( Pb - ηb) 的大小取决于银行征集企业资信信息的投入成本,银行对信息投入成本越大,非对称信息的程度就越小。从理论上看,银行最佳的信息投入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均衡点决定。

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共信用信息的供给能力是否发达,二是获取信用信息的成本的大小。如果存在发达完善的企业、个人资信评价机制、机构和网络,交易的一方可以以较小的成本获得对方的资信信息,那么,授信方便可做出合理的信用评估,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而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金融市场中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授信主体的信息成本就越高,市场的交易费用也就越大。由于我国符合市场经济的企业及个人的信用评级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授信主体很难通过市场获得受信主体的真实信息。虚假信息的普遍存在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授信主体面临超常的道德风险问题,造成我国金融市场严重的信息制约。

二、产权制度的缺陷是信用缺失的重要基础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市场价格机制,由于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产权界定是清晰的、交易是无成本的,因而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理想境界。市场虽然也会失灵,但那是在面对自然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时出现的特定情况。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对产权进行不断的明确、细化及调整,这种制度越细化,交易费用越低,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就越高。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计划经济范围收缩、市场调节范围扩大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市场机制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

经济市场化进程中,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旧产权制度慢慢消亡,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新产权制度逐渐建立,在新旧制度的交汇处,必然会出现制度模糊地带, 这就必然引发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费用高昂、交易效率低下。在此情况下就需要不断界定产权以使制度模糊地带明晰化,保障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可见,在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以产权为中心的制度演化是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关键。

因为信用是建立在财产权这个根本基础上的,市场交易是财产的交易,市场主体如果没有独立的财产,就没有能力承担交易风险和履约责任,守信也未必带来好处,更不可能承担“破产”的财产责任,也就是说,没有独立的财产权,市场主体既无能力讲信用,也无动力和压力守信用。在这种情况下,道德信用就无从谈起,法律也将变成无的放矢。进一步看,如果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得不到法律的明确保护,它对拥有的财产权利就必然缺乏充分的信心,不讲信用的短期行为自然会滋生和蔓延。反之,如果产权明晰,且能得到有效保障,则市场主体对未来会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使它们之间的一次性博弈行为转化为可重复的长期行为。它们因有能力承担交易风险和财产责任而讲信用,也会为尽量避免财产损失、实现财产价值最大化以及保证自身的长远发展而去守信用。因此,具有明晰的产权以及对产权明确而有效的法律保护是信用活动产生的制度基础。

三、信用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是主要动因

有了明晰的产权,并不意味着交易主体就一定会遵纪守法,且都能自觉守信。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只要破坏规则有利可图,失信行为就有可能发生。

信用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可从两方面着手。首先,信用信息的供给严重不足。经济主体的信用信息缺乏系统记录、分散化、没有形成包括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待业协会等第三方建立的征信系统,以收集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和信用历史纪录,更没有遍布各个角落的咨询网络。因而,信用主体一方收集另一方信用信息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在特定的行业分割和地方保护下信用收集的成本甚至趋于无穷大,从而,信用主体一方从其收益中减去成本后的所得甚微甚至为负。

然而,另一方面,在我国法律法规不完善、行业分割及地方保护严重、执法不严、处罚过轻的制度软约束下,不守信用所付成本低,在此前提下,利益成了不守信用的巨大推动力。可用下面的博弈支付矩阵来说明:

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下,如果A、B均守信将各得8的收益,而一方守信另一方不守信,守信一方收益为-1不守信一方收益为 10,不守信成为各自占优策略。

从上面可看出一个深刻的问题: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如果都守信各自都会得到最大利润,但它不是一个纳什均衡,给定对方遵守协议情况下,另一方会力图不守信,结果均衡的利润小于都守信的利润。这之间的损失便是社会成本的增加、社会福利的损失。

四、制度的软约束是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靠的制度保障,让不守信者付出高昂的成本甚至退出市场,这里的制度保障包括以道德为主的非正式制度约束和以法律为主的正式制度规范。

信用关系的维系要靠两种机制,即道德约束与法律规范。但信用问题首先表现为道德问题,信用关系的维系需要依靠道德力量,这是因为:1.无论什么样的市场规则,其中都渗透着一定的伦理道德关系,它们是维系市场信誉的重要力量。从经济发展史看,信用关系在初始期依赖于一种道德力量,信用是社会主体的一种债务道德。2.以法律等形式表现的正式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与内在演变出来的、通过伦理道德等反映的非正式制度相互补。研究表明,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相容性愈高,社会的交易成本就愈低,失信行为也愈少。3.道德调节是市场交易活动中成本最低的一种调节方式,远低于法律调节。而且,法律等正式制度安排总是有效率边界的,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市场行为不可能都由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和调节,有些市场行为通过正式合约安排既无必要,更不经济。况且,许多市场行为的道德约束比法律约束更有效。

经验研究表明,即使像美国这样法律制度最健全的国家,大部分的交易活动也是通过非正式的合约安排进行的,商业纠纷的解决常常并不借助法律的裁决。在法律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非正式的合约则更为普遍(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2002)。新制度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诺斯也承认,自由市场秩序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平、正义等方面有良好的道德人去操作这个市场。

尽管道德约束是维系良好信用关系的重要支柱,但我们应该看到,市场交易中的道德约束较软,特别是当一个社会失信行为较为严重时,道德约束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而且作用范围相对较窄,主要是基于血缘、亲缘、地缘基础之上的,因而缺乏强制力和广泛性。这说明,信用关系的维持仅靠道德力量是远不够的,那是一种残缺的信用支持体系,难以维持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还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来保护。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明确、约束机制硬化、作用范围广泛、违约制裁严厉等特点,完善的法律能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给予有效的保护,使人们建立稳定的预期,从而有积极性去讲信用、守信用。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对失信行为惩治不严,人们建立信用的积极性就可能大大降低,违约行为就可能充斥市场交易过程之中。因此,法律作为保护信用的底线作用不可低估。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法律对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同样有局限性,尤其在我国更为明显。这主要表现在: 1.法律本身的局限性;2.立法滞后,缺乏稳定性;3.法律约束力不强;4.法律执行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