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产权保护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知识产权保护理论

篇1

[关键词]知识产权;公共利益;垄断利润

[中图分类号]DF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63-02

1 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价值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指基于人的智力创造性劳动成果依照法律所产生的权利。有学者把知识产权定义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提高我国产品的工业附加值,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形象,树立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便是知识产权保护。我国有一批成功企业,如华为、中兴、比亚迪等,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已经十分巨大。2010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走向创新大国,因此,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价值。

1.1 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鼓励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调动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创新者在创新的过程中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和成本,并承担产品上市后的风险;另一方面,知识特有的共享性决定了它可以轻易地被复制和传播,其自身生存能力的脆弱性决定了政府的干预和保护,防止和制止别人非法占有的任务就必然由政府承担。政府的成本在保护得力的情况下,可以由相应知识产权产生的税收收入弥补。如果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则会严重挫伤创新者的积极性,也会造成资源和人才的流失。

1.2 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促进经济繁荣

随着科技向生产力的迅速转化,商品、服务价值中所含知识产权比重日益增加,人类智力成果在经济繁荣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在于明确赋予知识创新者以某种特权,让其对自己的成果在一定的期限内享有独占权。依靠这种独占权,可以获得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在激发创新者争取自己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实现了社会的利益,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这是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最基本的理由。

1.3 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

知识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保护知识产权有助于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进步。知识产权保护为智力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传播提供了法律机制,使智力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知识产权交易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知识技术的广泛传播与利用,达到知识技术效用或利益的最大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和惩处,既是对产权所有人的利益保护,也是对市场竞争的规范管制。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依据TRIPS协议,我们尽快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做好知识产权保护。

2 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其实践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知识产权领域的利益冲突愈加激烈,微软的价格歧视和捆绑销售案件、南非公共健康危机事件等都凸显出知识产权保护和禁止滥用在平衡协调利益冲突中的必要性。

2.1 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的冲突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为社会公众实现信息共享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又与知识产权保护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在法律框架中,知识产权代表的是个体利益,是私权的一种,而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法律赋予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是公权的一部分。两者在现实中的利益矛盾日益突出。

知识产权保护的限制和知识产权的共享,是直接基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目的。首先,知识产品的创造活动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必然要对前人成果进行兼收并蓄,这时,知识产权的创造者如果以独占权阻止他人对该产品的再创造就有悖于对社会科技发展的追求,在法律制度中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限制以及适当共享知识产权显得更为符合社会公众利益。其次,发展公众教育和保障公众健康也是各国普遍推行的公共政策。在保护知识产权人的个人权利的同时,不应该使这个知识产权成为妨碍公众受教育和健康保障的阻力。“这实际上是一种权力冲突――作者或所有者及其子孙后代的权利与社会公众在获取人类文明的权利之间的冲突。”同样,这也会产生一个冲突,“没有合法的垄断就不会有足够的信息生产出来,但是有了合法的垄断又不会有太多的信息被利用”。

2.2 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世界人权宣言》规定每个人都有权保护其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与物质利益,也规定“每个人都有权利自由参与社会文化知识,以享受艺术和分享科学的进步与利益”。一方面,限制知识产权创造者的利益,甚至规定绝对限制私权的制度,这种做法完全剥夺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大大挫伤了科学技术研究者的积极性。苏联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出于国家需要曾经在立法中作出类似规定。另一方面,绝对地将知识产权视为个人的财富而排斥社会利益,或不加分析地允许知识产权人完全自由的行使其权利,这种做法可能有损社会公益。后者,在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共健康危机方面体现颇多。知识和技术是应当由私人企业为其个体利益所垄断,还是应当促进社会发展,用于帮助减少贫困、饥饿和疾病,已成为讨论的中心问题。知识产权具有私权性质的同时,还具有公有性和共享性。从知识产权的产生来看,知识产权具有个人创造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一方面,知识产权产品中深刻体现了创造者的个人风格,是个人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又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任何一个知识产品都是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扬弃的结果。因此,不能将知识产权视为个体的绝对性财产。

2.3 垄断利润和技术进步的冲突

技术进步可能形成垄断,也可能打破垄断。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为了谋取垄断利润,知识产权所有人通过继续创新来保持其垄断地位,这时垄断利润是以技术进步作为前提和保障的。有时,由于关键技术的掌握形成事实上的技术垄断,进而为了垄断利润而放弃或阻碍技术进步,或者主观阻碍先进技术的使用,这时,两者是冲突的。正如微软案件中一审法官杰克逊指出,“微软占据的市场份额过大,且其对市场的占有是通过对参与竞争设置过高要求实现的;由于这种参与竞争的障碍,消费者缺少对产品的可选择性,而阻碍竞争也就阻碍了技术创新”。竞争机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优胜劣汰,即在竞争中那些低效率的企业被淘汰,而高效率企业和优质产品则能够长期立足于市场。因此,这会迫使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发明或引进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来降低成本,从而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而在垄断行业中,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垄断者无须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只要靠排斥和限制竞争者的进入,就可以长期坐享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垄断厂商往往缺乏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动力。因此,从整个社会来说,垄断往往被认为是阻碍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技术进步正是打破垄断的重要手段。

3 如何化解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

我们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必须认识到,维护权利人的权利并非是知识产权制度的终极目的,鼓励技术创新和维护公共利益才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宗旨。化解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应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体利益与公共福利的一致。

3.1 以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会产生更多的、更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又能够促进广大劳动者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改进、更新科学技术。因此,知识产品创造人的利益应当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心,这也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保护知识产权也就是在保护信息共享,也就是在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协调二者之间的冲突根本上就是要从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上入手。

3.2 个体利益保护应以不违反公共利益为前提

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形成共识,但在保护权利人利益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这种保护与社会公益和文化发展之间的平衡。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止于法律层面,更与产业发展、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不同的水平,皆由国情决定。对于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社会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所提出的要求,必须以我国国情为立法前提。具体而言,我国专利法既要符合TRIPS协议的要求给予药品以专利权保护,又要建立有效的强制许可制度和明确专利产品使用的例外情况;既要顺应基因技术的发展潮流授予基因专利权,又要严格审查基因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并注意基因资源的保护;既要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增加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又要规定相应的合理使用制度与法定许可制度。

3.3 以限制知识产权滥用打破垄断利润

技术创新活动以及成果的应用,可以形成产品市场的合理垄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合理垄断有可能转化为不合理的非法垄断。“番茄花园”一案,成功的让微软公司转移了人们对其垄断行为的关注。通过针对盗版市场维权指出其“垄断”是知识产权维护不力的“被迫垄断”,是国内的非法行为导致的表面层次上的“被迫垄断”。在番茄花园长达5年的盗版期间里,微软公司视而不见,此种态度让人怀疑微软指控番茄家园侵权的背后,有滥用技术优势,借盗版开拓市场,从而垄断市场的嫌疑。我国《反垄断法》对于知识产权的滥用进行了概括的规定: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番茄花园一案明显涉及了知识产权滥用的相关法律。因此,以立法的方式细化此类规定,协调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着实必要。

4 结 论

篇2

农业知识产权目前主要包括植物品种权、农业专利权和农业科学成果及公共技术产权等方面:

1、农业专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农业领域可以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成果包括农、牧、渔、机具的发明与改进,肥料和饲料配方、农药和兽药组合物,食品、饮料和调味品的酿造技术,新的生物菌种及产品,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的方法等。

2、植物新品种。

指由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赋予品种权人对其新品种所享有的生产、销售、转让、标记等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一般认为,农业专利系统不适于品种保护。除美国外,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未将植物品种纳入专利保护范畴。但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7年3月)的颁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0年7月)的出台,我国对植物新品种权已经开始实施全面的保护。

3、农业商标。

除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其所注册商标享有的专用权外,对名、优、特、稀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权或原产地域名称权的保护一般也属于农业商标权保护的范畴。

4、农业商业秘密。

指农业科研单位对其繁殖材料、数据、栽培方法等技术信息,以及农产品经营对其决策、价格、客户名单等信息等所享有的经济利益权利。

5、农业著作权。

即农业科技人员对其科技活动中所产生的著作、论文、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农业科技、影音资料及软件等,享有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二、农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特征

受产业特征的影响,农业知识产权除具有排他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知识产权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易扩散性、权利主体的难以控制性、产权价值标准的不确定性等特征:

1、易扩散性。

指由于农业科学研究新成果、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大多在田间进行,所以较易被他人非法窃取或流失;

2、权利主体的难以控制性。

受生产分散性特点的影响,在农业的一些权利领域范围内,权利主体往往难以控制,如地理标志权、商业秘密权、发明权、植物新品种权等;

3、产权价值标准的不确定性。

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自然和经济的交互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形成的农业知识产权难以用一定的标准去衡量。

4、侵权数额难以计算。

以小麦新品种为例,除非收割并根据市场价收购,难以估算其产量、价格。

三、农业知识产权侵权鉴定问题

1、鉴定单位的鉴定资质问题

目前对植物新品种的鉴定,尚无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和授权的鉴定资质单位。法院还是应当从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审判宗旨出发,不能仅仅因为资质问题而不去委托鉴定。只要鉴定单位具备相应的技术检测水平和专业技术人员,采用了科学先进的鉴定方法,其作出的鉴定结论就可以采信.

2、鉴定方式和标准问题。

DNA指纹技术、醋酸同工酶电聚焦电泳和蛋白质电泳的方法,是目前我国通用的三种种子鉴定方法。但这三种方法除个别国家认可外,尚不是国际上公认的方法。相对于国际公认的种植方法(DUS方法),这三种方式有其快捷、方便,成本低的优势。鉴定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公正,又要考虑诉讼效率,兼顾诉讼成本。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鉴定是首选的鉴定方法,种植的方法可以作为最终的手段。若一方当事人对采用上述三种方法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且提出了充分的证据反驳,才可以采用种植的方法。即使采用种植的方法,也要对如何进行种植设定相应的标准,以保证从种到收这一长段时间内不出现差错。

四、关于证据保全的问题

在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作为损害赔偿额的依据时,能否查证侵权人侵权销售的数量直接关系到权利人赔偿请求的实现。

在采取保全措施时:

1、从仓库入手,直接到仓库清点库存被控侵权产品;

2、控制被告的财务帐册、入库单、销售发票,由于目前种业公司管理相对规范,财务帐册、入库单、销售发票等资料比较齐全,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其销售量;

3、通过铁路部门调取货运单据和附随的植物检疫证等证据,证实其调入的种子量。

目前,许多侵权者为了逃避责任,采用散装种子销售,销售凭证、账目、货运单据均不体现侵权品种名称,或者干脆变换名称出售,既使掌握了这些证据也无法确定是否为被控侵权品种时,可以考虑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即由被告举证证明其购进的或销售的品种名称。否则,法院可以调取的销售量作为全部侵权产品的销售量来计算损害赔偿额。、利害关系人诉权的确定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39条规定是品种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权对侵犯植物新品种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的具体法律依据,但是,利害关系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作为原告提讼,以什么形式参与诉讼,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实践中各地法院的做法不一。一般来讲,法院应当允许利害关系人和品种权人共同提起侵权之诉。如果利害关系人符合相应的条件,也可以单独提起侵权之诉。因生产、销售同一新品种,侵权人不需支付任何费用,而被许可人必须支付使用费,那么被许可人的产品成本必然高于侵权者,侵权者的产品在市场上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侵权案件中经营者往往是更大更直接的受害者,所以必须赋予利害关系人以相应的诉权。

利害关系人应当是指品种权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根据实施许可合同的性质不同,利害关系人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独占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独占被许可人是当然的利害关系人,有权独立地对侵害品种权的行为提讼。二是非独占被许可人。非独占被许可人未经品种权人的许可不得单独提讼。但非独占许可人可以在许可合同中与许可人约定对侵权诉讼享有诉权。如果有合同约定,非独占许可人也可以享有单独提讼的权利。

六、植物新品种权侵权的判定

(一)、品种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行为是指在品种权的有效期内,行为人未经品种权人的许可,生产、销售、使用其授权品种的行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品种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应当是:

1、有被侵犯的有效品种权的存在。

一项品种只有在其被授予品种权的有效期间内,才受法律保护,在授予品种权前、品种权期限届满后、品种权被宣告无效后或者已经终止后,第三人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在品种权有效地域范围内的行为才可能构成侵权。

2、有利用品种权的行为。

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将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

3、未经品种权人的许可。

许可应包括书面许可、口头许可以及默示许可等形式。

4、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经营。

即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一定的行为,才可能构成侵权;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构成侵权。

(二)、不构成侵权的抗辩理由

根据《条例》的规定,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形,即不构成侵权的抗辩理由应当包括以下四种情形:

1、品种权人的权利限制,即合理使用和强制许可使用。合理使用包括科研特权和农民特权。2、品种权终止。

3、品种权被宣告无效。法院审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被告可在答辩期间内向行政主管机关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该植物新品种权无效,因植物新品种权的授予是经过实质审查,法院一般不应中止诉讼。

4、诉讼时效。应适用《民法通则》关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最长时效期间的规定。对于连续实施的侵权行为可以依照最高法院法[1998]65号《关于全国部分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的规定执行,即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至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讼之日止已超过2年的,在该项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期间,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额应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超过2年的侵权损害不予保护。

实践中当事人常以持有种子管理站颁发的种子生产许可证作为抗辩理由,对于此种抗辩,一般不予采纳。各级种子管理站如果没有审查申请人是否征得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而颁发了种子生产许可证,这种颁发证书的行为并不必然认可其生产授权品种行为的合法性。因为生产品种包括授权品种和非授权品种,根据《种子法》的规定,在申报生产许可证之前,申请人必须确认自己所申报的品种是否授权品种,这种确认行为是一种法定义务,违背了法定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销售方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在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中,销售方对产品的来源的合法性有严格审查的义务,销售方应当承担严格责任。这是由种子生产、经营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我国《种子法》对此有专门的规定,因此应当适用特别法。生产方必须严格按照许可证许可生产的品种进行生产,经营方从生产方处购买种子首先要审查生产方的生产许可证,看其生产的种子是否具备生产许可的条件,也就是说经营方必须对种子的来源进行严格的审查。因侵权品种的生产方未经权利人许可,无法取得权利品种的生产许可,其对外销售侵权产品具有明显的违法性,经营方若再购买销售,就具有明显的主观过错,两者的行为已经构成共同侵权,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七、被告拒不提供有关侵权获利的证据,赔偿数额的计算

对于那些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又拒不提供其记载因侵权所获利润情况的会计账册或者提供虚假会计账册的人民法院除了可以查封其账册等资料。依法组织审计外,也可以综合全案的证据情况,推定原告的合理主张成立,不能使侵权行为人逃避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这完全符合《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75条的规定。在被告拒不提供有关侵权获利证据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推定原告主张的合理赔偿数额成立。如果被告的生产规模大,并以侵权产品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完全可以支持原告主张的全部赔偿数额。

故此,关于推定侵权证据有对方当事人掌握的问题,对当事人有证据可提供而不提供的,可以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75条的规定,推定其持有侵权证据。这样即可以加强对权利人的保护,减少保全的风险,有可以有效的遏止抗法行为,便于保全措施的顺利完成。八、植物新品种损害赔偿的原则、计算方法

l、品种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和赔偿范围

在品种权侵权损害赔偿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同时确定全面赔偿原则为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但不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对侵权直接造成的品种权使用费等收益减少或丧失的损失,因调查、制止和消除不法侵权行为而支出的合理费用。间接损失是指品种权处于生产、销售、转让等增值状态过程中的预期可得利益的减少或丧失的损失。

2、损害赔偿额的具体计算方法

基于品种权与专利权的相似性,参照专利法的有关计算方法,确定品种权损害赔偿的具体计算方法:

(1)、以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作为损害赔偿额的依据。根据品种权人的授权品种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授权品种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以权利人生产的平均利润与行为人已销售的产品数量乘积作为损害事实。

(2)、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作为损害赔偿额的依据,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总数乘以每单元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

(3)、参照许可使用费,根据品种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许可使用费的数额、该许可的性质、范围、时间等因素,参照该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4)、确定法定赔偿额。品种权的保护规定没有确定法定赔偿额,但是根据2001年6月12日在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酌定赔偿额问题,可以参照专利、著作权等有关司法解释的精神,由人民法院根据侵犯的知识产权的性质和侵权人的侵权情节公平合理地予以确定。专利权是与品种权最相近似的知识产权,在酌定赔偿额上参照专利权赔偿数额的规定。

九、侵权产品的处理

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农民的利益。种子生产企业一般委托农民制种,并按照合同进行回收。若侵权产品仍在田间,按照品种权不延及收获物的原则,应允许种植农民收获。但不能按照种子进行收购,应作粮食收购并加工,以防止其作为种子再流入市场。由此给种田农民造成的差价损失应当由侵权人承担。为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品质权人同意,也可以由此根据制种的质量按照种子回购。若侵权人已经回收种子入库,应当依法收缴,并加工为成品粮出售,粮款收归国库。

对于被诉侵权人对侵权品种无异议,且处于生长期、铲除后尚来得及补种其他作物不至于造成更大损失的,可判决侵权行为人铲除侵权品种;对于侵权品种尚难以从外观性状准确判断或已作出准确判断,但如判决铲除再行补种已误农时难以补种其他作物的,可对被诉侵权品种的种植区域确定地址,在当地村民委员会、原被告双方共同参加的情况下,以现场勘验笔录、摄像、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待收获后再行收集证据或处理侵权产品;对于已收获的侵权产品可借鉴种子行政管理部门的一些处理方法促成调解。由权利人以商品粮或略高于商品粮的价格回收。如调解不能促成权利人回收侵权产品的,可判决将侵权产品交由粮食收购部门收购,由侵权人赔偿损失。在粮食部门收购前,对侵权产品一定要采取保全措施.收购后要监督侵权产品混入商品粮,防上其流入种子市场。

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

1、进一步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

建立统一完善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能够使公众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权利的范围及救济手段,避免法律规范之间的交叉冲突,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在完善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应包括动、植物进出境检疫法及其配套法规,农产品、食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口技术标准,与地理标志和民间工艺等相关的规定,对动、植物新品种及新组合的保护,以及根据我国实际的承受能力,逐步放开的对农业生物技术中转基因技术、基因克隆技术等的保护等。此外,在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农业知识产权有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学习、教育工作,以努力提高国民的法律意识和遵守知识产权法的自觉性。

2、完善司法保护中的各项制度。

司法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心和关键环节,是最重要的知识产权法律实施活动。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一些领域的过渡宽限已经逐渐到期,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农业将受到严峻挑战,因而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除了要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外,还要建立高水平的司法体系。具体而言,一是要建立健全农业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组织。由于审理农业知识产权案件要求的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要根据需要设立农业知识产权审判庭或在有关审判庭里设立专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合议庭,以保证执法的统一性,并积累经验、提高知识产权案件的司法水平;二是要完善各项责任制度。即对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不服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处理的知识产权纠纷决定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有责任依据行政诉讼法进行审理,并依法做出维持、撤销或变更行政决定的判决。

3、强化权利人自我救济意识。

自我救济包括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保护与知识产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自我保护两种。集体管理组织是对知识产权创造者或其他权利人自身权利予以保护的社会组织。发达国家的公司、企业等都十分重视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设有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法律事物的部门,我国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教学单位、企业、农民要自觉学习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法律知识,深入了解申请专利、植物新品种保护、商标以及著作权的条件、程序等,树立知识产权观念,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积极依法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农业知识产权申请的数量和质量。

篇3

    1、WTO体制下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商品经济和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自十八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在生产领域中开始广泛采用科学技术成果,从而在资本主义市场中产生了保障知识产品私有的法律问题。资产阶级要求法律确认对知识的私人占有权,使知识产品同物质产品一样,成为自由交换的标的。在这种情况下,便产生了与传统财产制度相区别的新的财产方式——知识产权。但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知识产品的生产数量和占有容量,往往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经济文化水平的标志。因此,凡是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都较早地建立和健全了他们的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知识产权的立法问题,通过法律的形式授予知识产品所有者以专有权,促使知识产品进入交换和流通,知识产权制度已经成为各项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作用,更有国家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发展战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知识化带动并加快了世界产业结构演进进程,知识资源的推动更是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今的国际经济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涉及的领域在拓宽,保护力度增强,知识产权已成为贸易竞争的焦点。为更好地维护作为世界科技与经济强国的地位,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不仅在国内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而且极力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由于大国的强力、发展中国家的妥协和稳定、健康、互益的世界经贸、科技发展的需要,《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必须遵守的重要法则之一。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并列作为WTO的三大支柱。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伊始,就承诺无保留全面执行TRIPS协议的规定,并明确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目标是达到世界水平和世界标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中国入世以来,不断加快了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立、改、废的步伐,是国内相关立法能够迅速与WTO规则接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改革浪潮。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执法机制,在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逐步承诺履行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中成熟和完善起来。

    可以说,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较为完善,但保护水平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差,以至知识产权纠纷时常发生。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不仅要熟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国内保护的基本规范,还要强化自身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学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去应对市场竞争。然而,究竟应当适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知识产权的保护限度?比如说,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为时展主旋律的今天,是应当以鼓励民族产业的发展创新为标准,还是以知识产权的全面权利为标准,或者说,是应当以国内产业的利益为考量,还是应当以知识产权的完全独占利益为考量,这已经成为制约当前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2、利益衡量理论简述

    (1)利益衡量的由来

    利益衡量论(Balance of Interest)是源于德国自由法学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益法学的一种主要理论,它是由日本学者加藤一郎和星野英一在批判概念法学各种弊病的基础上于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主张对法律的解释应当更自由、更具弹性,解释时应当考虑实际的利益。在处理两种利益之间的冲突时,强调用实质判断的方法,判断哪一种利益更应受到保护。具体到法官在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进行判决时,不是直接通过法律规定来得出结论,而是首先通过利益衡量得出结论,然后再从法律条文中寻找根据,以便使结论正当化或合理化。

    台湾学者杨仁寿先生认为:“法官在阐释法律时,应摆脱逻辑的机械规则之束缚,而探求立法者于制定法律衡量各种利益所为之取舍,设立法者本身对各种利益业已衡量,而加取舍,则法义甚明,只有一种解释之可能性,自须尊重法条之文字。若有许多解释可能性时,法官自须衡量现行环境及各种利益之变化,以探求立法者处于今日立法时,所可能表示之意思,而加取舍。斯即利益衡量。换言之,利益衡量乃在发现立法者对各种问题或利害冲突,表现在法律秩序内,由法律秩序可观察而得之立法者的价值判断。”所谓利益衡量,就是在法律所确认的利益之间发生相互冲突时,由裁判者对冲突的利益确定轻重并加以权衡与取舍的活动。

    (2)利益衡量的功用与正当性

    简单说来,利益衡量的最大功用就在于对相互冲突的多元利益进行权衡和取舍。利益衡量作为一种法律解释方法,首先就是弥补法律的漏洞。由于法律与现实发展的不协调,不可避免地存在法律漏洞,因此从利益衡量的角度,以利益为基础来对法律漏洞进行补充,对法律未及之事实作出评判是弥补法律漏洞的恰当方式。其次,利益衡量是社会需求的体现。法律确定性和公正性的期望,要求据以衡量的规则应当具有客观性。实际上,如果利益衡量不考虑到“社会需求”,就很难具备正当性的基础。一般认为,社会需求可以包括有公众舆论、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效果等等。有活力的法律和法律实践不能与社会相脱节,私法独立的真正本意并非使法院与社会相隔离,而是在独立的环境下使法官得以冷静对待社会价值和社会期望。这些社会需求能够为利益衡量提供必要的客观评判标准,成为利益衡量的基本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利益衡量是一种法律的解释方法而非法的创造。利益衡量是在尊重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在立法者未对利益的位阶或利益的选择规则作出界定时所作的一种价值判断和选择。

    利益衡量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作为司法过程的伴生物,利益衡量在个案中实现了利益的平衡或调节,实现了个案的正义,但这种正义不能完全等同于法律的正义。由于利益衡量是一种主观性相对较大的法律解释方法,如何发展出利益衡量的客观性标准,一方面通过司法自由裁量权的运作,通过个案的审理来达到利益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借助于客观外在的标准,体现利益衡量的合理性,从而实现主体思考与客观世界的契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利益衡量体现了立足于个案但又超越个案事实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为社会所接受的一般准则。

    (3)利益衡量的基本原则

    显然,利益衡量不能随意进行,应有所节制,在适用时应考虑实用的可能性并应与具体的条文相结合。利益衡量的原则,或决定着利益衡量的适用界限,或贯穿利益衡量过程而对其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并对利益衡量的进行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利益衡量的基本原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适用有限原则。一般地,利益衡量作为一种实质性判断,有利于软化法律的刚性。在有些情况下,立法中已经对法律的这种刚性通过“但书”的形式予以缓解,这样的情况不适合运用利益衡量。但有些情况下,法律并未注意到这些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利益衡量的方式予

以适当处理。由于在此情况下利益衡量是为软化法律的刚性而存在的,因此这种作用不能过扩大,否则就不仅仅是一种软化作用,而是影响到法律的安定性了。然而如果矫枉过正,则也偏离了利益衡量的初衷,超过了利益衡量软化法律刚性之目的。由此可见,利益衡量的适用应进行一定程度的节制,适用时在法律未及时可以一般原则进行衡量,在反对解释排除时的适用上,要注意其目的仅在于软化法律之刚性,依此并根据具体的条文来进行妥当处理。

    其次是合理价值判断原则。法律是作为国家的强制来确保人们对正当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服从而存在的,但人们对行为是否正当的认识同时还受到特定价值伦理观念以及相互间利益关系的制约。法律体现了价值观念,并将大部分纳入法律体系之中,但仍有很多价值原则游离于法律之外,不能直接从法律进行正当性评价。法律本身的局限性和适用法律的法官的自身局限性,使法律及其解释并不一定符合价值观念要求。因此,从人们一般性的正义、公平等价值观念出发来对适用过程中的法律进行解释是很多学者都不断进行探索的方法。价值判断是否合理,是利益衡量得以运用的基础和前提,而利益之正当性和法律目的之正当追求就成为利益衡量的判断标准。

    3、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利益衡平机制

    利益的衡量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基础。在知识产权法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利益平衡始终是知识产权法发展的主旋律。无论是鼓励创新,还是促进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和利用,无论是对权利加以保护还是限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利益衡平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核心理念之一。一般认为,知识产权的利益衡量包括知识产权所有人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创造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平衡,以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实际上,这样的利益衡量主要就是实现利益主体的利益状态的平衡以及禁止权利的滥用。在考虑知识产权私权保护的同时,还应当重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法是一种追求正义秩序的信念,成为人定法权利赖以存在和有效的根据。平衡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与不协调,无疑是对法律正义的追求。

    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得以建立开始,立法者一直在为权衡私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而不断努力。遗憾的是,现代知识产权法的利益衡量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甚至有利益失衡的倾向。这一点在国际条约或协定中比较突出。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基于自身利益之考量,往往提出最大限度保护发达国家利益的要求迫使发展中国家接受。随着知识产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重要,这种利益失衡的状况也突显出来。我国于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年来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出台,为的就是使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制能够达到世界水平和世界标准。但是由于基本国情的不同,不可能要求发展中国家能够象发达国家要求的那样极尽完善地保护知识产权。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和利益衡量机制联系得更加密不可分。

    4、如何在我国跨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适用利益衡量理论

    (1)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利益衡量

    知识产权,从法律角度看,是一项民事权利;从经济角度看,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和资源;从市场角度看,是一种强有力的竞争手段。本来,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是鼓励创新、促进知识生产的重要法律机制,一般是作为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而存在的。但是,具有独占性质的知识产权往往会使得其拥有者在某一特定市场上形成垄断或支配地位,限制了该市场的竞争,尤其是,在某些情况下,拥有知识产权的人可能会滥用其依法获得的独占权,通过不正当行使知识产权的方式,来限制和排挤竞争,对反垄断法所保护的自由公平竞争造成了破坏,从而构成对反垄断法的违反。这种滥用知识产权的做法,必然要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产业政策甚至于立国之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相应地,知识产权领域内的反垄断问题也将会越来越突出。

    由于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各自选择不同途径追求共同目标,因此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相当重要。这就需要确定以何种标准来衡量 “知识产权人的行为是否超出权利自身的界限,从而对市场造成不应当有的限制,而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禁止”我们认为,市场竞争和权利与利益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运用利益衡量既能够解决知识产权权利的滥用问题,也可以维护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达到使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目标均能实现双赢的局面。

    知识产权本身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是近现代社会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它一般是作为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而存在的。但是,承认知识产权不等于说可以不对知识产权的行使加以约束。由于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而任何权利都有滥用的可能、知识产权的滥用只是民事权利滥用的一种情形,所以民法上的“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当然可以约束知识产权人的行为。但是,该原则的运用毕竟只是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抽象的规制,缺乏具体的制度规范。知识产权滥用导致了技术市场中各个主体(包括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失衡,而这些利益也正是反垄断法所关注的,所以,对知识产权滥用的限制成为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之间的连接点,并且这样的连接点是以利益为导向的。具体而言,如果知识产权人行使权利的方式超出法定范围,依据利益衡量的判断方法,权利人已使原有的利益关系失衡,那么该行为即构成权利滥用,应受到反垄断法的调整。

    总之,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的终极目标,既要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又要考虑到相关主体及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上的竞争及其相互关系,把握好各种利益要求之间的平衡。这也将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利益衡量

    由于TRIPs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并不完善,许多利益失衡之处需要解决,因此,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不断要求修改TRIPs协议,重视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利益。

篇4

8月9日,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科技成果和交易专场项目征集启动会在中国技术交易所举行。据介绍,本届博览会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高新技术、军民融合”为主题,由科技成果和交易、高新技术产品展示展销、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三大板块构成,旨在全方位、多渠道促进我国军民两用技术成果集散、交易和转化,通过搭建成果展示、信息导向、资本对接、科技招商等平台,凝聚创新智慧,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助推军民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第20届图博会聚焦版权产业在数字时代的机遇和发展。

第41届东盟知识产权工作合作会议制定了东盟知识产权合作工作蓝图和28个知识产权行动计划。

7月22日,中美欧日韩五国知识产权局统计工作组自2012年4月正式成立以来首次在京召开会议。

7月25日,中俄两国知识产权部门官员在北京举行了关于在打击盗版产品领域合作的视频会议。

7月30日,全国专利机构投资考察洽谈会在江苏召开。

8月1日至2日,四川高院召开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回顾总结2012年以来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基本情况。

8月3日,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南京开幕。

8月6日,粤港保护知识产权合作专责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在广州举行。

8月8日,广西知识产权局召开2013年广西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通气会。

8月9日,商务部条法司在浙江义乌举办境外展会知识产权展前研讨会。

8月15日,“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上海)专家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8月15日,“2013年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专家会在长沙召开。

8月15日,由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产权交易所及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联合搭建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披露与融资交易平台”启动仪式暨“知惠神州”投融资系列活动第一期活动在中技所举行。

“传媒投融资与法律服务高端研讨会”在京举办

8月2日,北京市律师协会传媒与新闻出版、风投与私募股权、担保及著作权四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首都文化六大联盟法律服务团、中关村法律服务团——传媒投融资与法律服务高端研讨会”。会议围绕文化与资本、影视投融资、传媒投融资与法律服务等话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研讨会在上海举办

8月22日,由美国凯拓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中国知识产权》杂志主办的“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此次研讨会就中国企业如何在美国应对专利侵权诉讼、知识产权许可和货币化等企业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及指导。

篇5

关键词:知识产权 著作权 商标权 权利穷竭制度

基于著作权的中外权利穷竭制度比较

所谓著作权的权利穷竭制度,指的是产权人行使一次权利之后即被告知相关权利都已用尽,权利不能再次行使。换句话说就是相关著作权产权人的相关权利只能施行在其著作原件或者复制品的首次发行,该权利一旦行使,此后该著作的再次发行,著作权的产权人再无权干涉。综合来说,该制度只适用于著作权中涉及到相关经济法的发行权。

(一)发行权的穷竭制度对比分析

针对发行权的穷竭制度,欧美国家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中都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德国与奥地利在他们各自国家的《版权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出版的穷竭制度,而在美国的相关法律中更是具体阐述了这一制度。而在比利时和法国,其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中却不承认知识作品的著作权穷竭制度。

相比欧美国家,我国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对著作权的穷竭制度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基于此,笔者认为当前在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中应当对这一空白进行完善。综合各国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中关于著作权穷竭制度的分析,对于发行权的穷竭制度特征,笔者归结如下:

1.相关知识作品的产权人的发行权首次用尽,即在经权利人同意的前提下,其创作的知识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品的转让或者卖出时建立在负载作品的特定有形物品上,而并不是作品本身。

2.发行权的穷竭制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当前发行权的穷竭制度应用中,相关欧盟国家跟非洲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家内部没有得到施行。

(二)出租权的穷竭制度对比分析

相关著作权中的出租权,指的是相关产权人有偿批准他人临时使用自己的相关知识作品,比如说相关影视作品、商标、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权利的出租。笔者认为权利穷竭制度在此并不适用,因为该制度主要适用于知识作品的再次散发、销售或者其他形式的使用,在当前出租权问题上,呈现出不穷竭的状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在世界范围内知识作品的出租业发展愈演愈烈。同比而言,知识作品的销售率急剧下滑,客观上导致了著作产权人的相关利益锐减。在此背景下,权利穷竭制度在出租权与发行权中能否有效运用,引发了人们的思考。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此公布了相关建议性原则和一些有帮助的补充意见,以供世界各国修改法律作参考,具体而言,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原创知识作品的创作人对其作品应当享有著作权,而各类音像影像作品中包含的自己作品同样享有著作权。从著作权的出租来看,这在很大程度上表示著作权的产权人有权允许他人临时使用自己的知识作品或者向他们出租包含自己作品的音像影像制品。假如该音像、影像制品并没有包含著作权人的原作,那么该制品就对该音像、影像作品具有邻接权。邻接权所有人有权禁止向他人出租该音像、影像制品,具体权利的行使权为著作权人或者音像、影像制品的制作组织团体所有。

知识作品出租权的立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就是将出租权直接归入发行权,直接把出租当作作品发行的一种形式;第二,就是将发行同出租并列,让出租权单独作为一种知识作品的使用权利进行立法。

当前我国相关著作权法关于出租权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出租权并没有权利穷竭制度方面的明确规定。在最近的2004年9月出台的新《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中,也只是将电影作品、计算机软件、同电影形式类似的影像作品纳入出租权的范畴,而大量以图书形式存在的知识作品并没有纳入出租权法的相关规定中。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以图书形式存在的大量知识作品的出租,只要得到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同意,即可出租图书形式存在的知识作品。在著作权人首次售出之后其权利即告用尽,此后,无需通过著作权人同意即可出租,对于著作权人而言可谓是无偿出租。从很大程度上讲,当前我国的著作权法,出租权无疑扩大了著作权所有人的权利,却限制了权利穷竭制度可使用的范围。

基于商标权的中外权利穷竭制度比较

(一)知识产权中商标权的穷竭制度对比分析

所谓商标权的穷竭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经商标权所有人的同意,在将带有该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之后,购买者即可对带有该商标的商品进行进一步的销售或者处理,此时,商标权的所有人无权对购买者进行干涉。同著作权的穷竭制度相比,两者的适用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条件,即都是由权利人首次销售以后投入市场,其对象都是合法投入市场的知识产品。但是两者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对于商标权的穷竭,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国家都认为,合法出售的带有商标的商品不可能因为商标的销售或者进出口而涉及到侵权。

当然,虽然说关于商标权的穷竭制度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商标权所有人不凭借自己的相关权利进一步控制商品的分销跟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有效地保证了商品的自由流通,但是其穷竭并不是绝对的穷竭。购买人再次对带有该商标的商品进行经销的时候,决不能对该商品的基本成分、基本部件进行更改或者更换,否则,同样涉及到侵权。即假如未经商标权所有人同意,擅自改变该商品的原有性质或形态,损害商标权所有人的利益,该商标权所有人就可以依据自己所有的商标权对篡改者依据相关法律追究责任。

(二)同平行进口相关的权利穷竭制度对比分析

所谓平行进口,指的是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对于某一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在没有经过进口国家知识产权人或者其授权人的批准许可下,第三方进口该知识产权并对其专利产品或者注册商标展开销售的行为。因为在平行进口过程中所有的商品都是同商标权直接挂钩的,都是受相关法律保护的,并不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所以平行进口商品同时又被称作为灰色市场商品。同时,平行进口所涉及到的商品都是国际商标权所有人所生产的同牌名正宗的商品。

对于同平行进口相关的权利穷竭制度,在英国的《商标法》中这样规定,只要商标权所有人或者其人允许其商标使用在投放市场的商品上,那么当该商品投放市场之后,无论是转销还是分销,该商标权所有人或者其人都不能再进行干涉。而在德国的相关《商标法》中则是这样明确规定:“当商标权所有人或者其商标许可证持有人允许将贴有商标的商品投放国内外市场之后,该商品的商标权即已用尽”。不过也有例外,该《商标法》同时这样规定:“如果贴有商标的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其典型特征发生改变,该商标权所有人或者其商标许可证持有人有权进行干涉”。这就意味着如果贴有商标的商品在其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变故,则不适用权利穷竭制度。

在美国,《美国法典》第21卷第1864条《正宗商品排外法》和《美国税法》第541条都这样规定:“在未经美国商标权所有人同意的情况下,当贴有美国公民或者美国范围内公司所有商标的任何其他外来国家商品进入美国范围都属于违法”。同时,《美国海关条例》中也有这样的规定:“在贴有美国公民或者公司商标的外国商品进入美国时,如果该商标权所有人同美国商标权所有人为同一个人,或者说美国商标权所有人同外国商标权使用人两者之间为母子公司关系,即可允许贴有该美国商标的外国商品平行进口”。从美国相关商标法的施行情况来说,虽然说面对情况各异的平行进口案件或问题,美国法院和海关之间的观点经常会出现一些争执和分歧,但是总的来说,在美国的平行进口权利穷竭制度的适用问题上,地域性商标理论依旧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在法国的相关商标权的法律法规中,对于进出口商品的商标权利穷竭制度并没有明确地加以认可,但是在《知识产权法典》中的第723条这样对商标权的穷竭理论进行了隐匿的承认:“商标权的所有人在其同意将贴有该商标的商品投放到欧盟市场之后,再无权对该商标的使用进行干涉。但是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或者当商品被投放到市场中以后发生变化或者破损的,商标权所有人或者其人有权对商品的进一步流通作出禁止的行为”。

综合上述各国的商标法规定,因为受到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理论及商标权保护理论不同等种种因素制约,在平行进口问题上,可以说对于权利穷竭制度的赞同与反对并存。从实质上来看,赞同平行进口,就意味着认可商标权的地域穷竭论;而反对或者否认平行进口,则意味着否认商标权的地域穷竭论。

基于专利权的中外权利穷竭制度比较

所谓专利权的穷竭制度,客观上来讲,指的是专利权人或者专利证持有人在授权或允许他人制造专利产品然后投入市场之后,任何人都可以对该商品进行使用或者销售。此时,不需要再经过专利权人或专利证持有人的授权或许可,同时也不构成侵权。换言之,一旦专利商品被合法投放到市场,专利权人或者专利证持有人无权对其商品的销售、控制、支配进行干涉。

从当前世界范围内对于权利穷竭制度适用范围的规定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专利权的国内穷竭;专利权的国外穷竭。从实际情况来看,为了更好地巩固本国的经济利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其国内立法中明确规定了专利权的国内穷竭制度,而很少采用国际穷竭原则。

基于权利穷竭角度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建议

(一)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的完善

笔者建议,应增加有关著作权权利穷竭原则的相应规定,进一步扩大出租权适用的作品的范围。比如,可以规定小说类作品的著作权人有出租权,也不适用权利穷竭原则。

(二)我国现行《商标权法》的完善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扩大,有关商标权利穷竭引起的纠纷也日益增多。我国自1984年颁布商标法以来,虽修改多次,但仍没有权利穷竭的明确规定,既没有把平行进口作为非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也没有规定商标权人享有禁止平行进口的权利,亟待补充和完善。笔者认为,我国商标法立法对商标权权利穷竭的补充,应以国际或地域穷竭为主要原则,同时有条件地适用国内穷竭原则。即原则上允许平行进口,但在特殊情况下禁止平行进口。

(三)我国现行《专利权法》的完善

我国在1992年修改专利法时,增加了专利权人的进口权。2000年修改专利法时,又进一步修改为有禁止权,即专利权人有权禁止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而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进口依照其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这样就使我国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出现了对专利权人和商标权人的不同对待,即专利权人享有禁止平行进口的权利,而商标权人不享有禁止平行进口的权利。即我国法律并不禁止涉及注册商标商品的平行进口,而禁止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笔者认为我国专利法应明确规定权利穷竭制度,且应与商标法保持一致,即采取以国际或地域穷竭为主要原则,同时有条件地适用国内穷竭原则。

参考文献

1.,陈建德.欧盟知识产权保护与货物自由流动原则[J].法学评论,2000(2)

2.王春燕.贸易中知识产权与物权冲突之解决原则—权利穷竭的含义、理论基础及效力范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1)

篇6

[关键词]言语类传统艺术;知识产权;立法保护

一、言语类传统艺术的界定及其外延

言语类传统艺术是指某一区域内的个体或者群体,借助语言和文字这两大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所表达的传统文化所创作的体现了该区域范围内所有成员的共同的文化传统,并由族群内成员口耳相传、口传心授而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各种有创造性的艺术成果。言语类传统艺术的外延包括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食、民间传说、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个体(团体)商品或服务标记以及天然、传统地理标记和未公开的传统知识。

二、言语类传统艺术的特点

(一)本真性

本真性是指这类传统艺术的最初来源是利用大自然的天然元素和生产生活等文化事项作为创作或发明源泉,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而来的。比如,侗族大歌《蝉之歌》《青蛙歌》中模仿蝉鸣蛙叫;苗族美食“酸汤鱼”,侗族美食“腌鱼”“腌肉”,都以“酸”和“辣”为主。这是由于地处贵州黔东南的世居苗族、侗族居住在潮湿的山区。苗族就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罗圈(音译;laòchuaň形容走路无力的样子)”的说法。

(二)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言语类传统艺术要坚持原汁原味。任何传统艺术,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传承保护传统农业知识时,应该充分考量传统农业知识与民间文学的渊源关系。比如,土家族的蓐草锣鼓、汉族的祈雨戏以及与农时相关的宗教仪式(如开秧门、鞭春牛、招龙节、吃新节等)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区域性

传统艺术都有自己固定的流传区域,在该区域内所有成员对所流传的民间故事、民间文学艺术都耳熟能祥。比如,苗族长篇爱情叙事歌《仰阿莎》就流传于贵州黔东南州及周边的毗邻地区;侗族的侗戏、民间故事传说《珠郎娘美》流传于都柳江流域的南侗地区;瑶族的“瑶浴”只流行于瑶族一支“过山瑶”居住的山区,具体是指贵州黔东南从江县的西山和翠里两镇及与之毗邻的广西北部山区。

(四)活态性

活态性是指言语类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是那一个一个鲜活的并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的行为方式的文化事项。比如,侗族大歌传承的习俗“吃相思”或“吃乡思”即一年一度的村与村、寨与寨、乡与乡的赛歌会,成为南侗地区在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民间活动。

三、言语类传统艺术知识产权保护

(一)理论基础

1.私权属性。人类第一部著作权是1709年英国安娜女王颁布的《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印刷成册的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的法》,但随着封建王室的“特许权”逐渐失去效力和市民阶层主张的私权化运动的高涨,英国出版商主张“……作者与出版商对作品以及将该作品物化的书籍均享有所有权”。[2]到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后,“精神所有权被理解为一种排他的、可对抗一切人的权利,是所有权的一种”。[3]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交易是资本主义社会遵守的重要法则。马克思认为:“从法律上看,这种交换的唯一前提是任何人对自己产品的所有权和自由支配权。”[4]可见,在市场经济中,作为知识产权范畴的言语类传统艺术成果具有私权性质2.人权属性。人权属性是源于自然法的理论。其中,洛克的“劳动—财产”学说最具有代表性。洛克认为:财产作为人们生命和自由权的基础,既不是来源于君主的赋予,也不是来源于人们的协议,而是在劳动基础上产生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政府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护他们的财产,政府未经人民的同意不得取去人民财产的任何部分。[5]号称“国际人权”三大板块的《世界人权宣言(1948)》《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家公约(1976)》《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76)》,其中《世界人权宣言》明确规定,人们有自由参加、享受和分享文化科学活动和由此带来的物质精神利益的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家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同时都明确规定,人民的自决权是获取政治地位的前提,也是人民谋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前提。“文化自决权的集体权利性质和自主决定传统文化遗产命运的内涵要求,正好迎合了传统部族或群体维护和控制民间文学艺术利益的需要。”[6]但发达国家借强势文化的地位,随意无偿使用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艺术资源,赚得钵满金满已屡见不鲜。比如,好莱坞利用“花木兰”赚20亿美金等案例数不胜数。于是在WIPO召开的“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遗传资源保护”的讨论会上,土著代表提出“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和遗传资源同他们的前提和土地有着精神上、文化上甚至是宗教上的密切联系。剥夺土著民族的这些知识和自已,将侵犯土著民族的民族自决权”。[7]3.体现了对文化主权的尊重。文化权利是一项国际人权,是国家主权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属于国家文化主权范畴。举例来说,言语类传统艺术成果中的苗族医药、蜡染、侗族鼓楼建造技艺和瑶族“瑶浴”等,其知识产权分属于苗族、侗族、瑶族三个民族共同所有,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拼图。

(二)确权原则

1.促进知识传播。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认为:自由交流和表达意见是最重要的人权,所以除法律规定以外,人们有发表意见、写作和出版的自由。可见,对著作权的保护已提高到认识基本人权的高度。联合国《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的报告指出:“文化自由是一种集体自由,指的是人类群体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真正的文化自由是集体自由的保障,不仅保障集体利益,也保障集体之中每个人的权利。”“通过保障不同的生活方式,鼓励创造性、尝试和多样性……正是多文化社会所产生的多样性,以及多样性赖以生存的创造性,使这些社会更具有创新能力、更有活力,生存繁衍更加久远。”[8]2.“公共领域”制度的主张趋势。“公共领域”(publicsphere)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哈贝马斯的主张,认为“市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私人利益和国家权利领域的空间和时间。其中个体公民聚集讨论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并形成一致意见的公众舆论,组织对抗武断的、压迫性国家与公共权力形成,从而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9]作为传统技艺、民间文学艺术、传统知识等文化表现形式的语言类知识产权私权的本质属性没有发生变化,但随着国家或整体利益的渗透,知识产权私权的公权化趋势不断扩大。比如,著作权自从诞生的第一天就充满了浓浓的私权味道,但在司法实践中从来就没有被当做绝对的私权,而是带有强烈的公共性和社会性的私权。专利权在传统意义上一直以来被视为财产。20世纪以后,随着“法律社会化”和“私法公法化”的立法趋势发展,逐渐模糊了国家政治和市民社会的分歧。商标权的本意是强调私权,但商标权的保护,则是平衡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平竞争,这样的公权化渗透使其私权属性打上强烈的公共性和社会性的烙印。3.保护创作者利益。任何对言语类传统艺术的创造和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个体和群体都应该成为言语类传统艺术的创作者,都应该得到保护。WIPO于2006年10月发表的《保护传统文化/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草案:政策目标与核心原则》中对“民间文学艺术”的定义,明确了民间文学艺术的内涵特征之一是“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创造物”。[10]另外,作为传统艺术组成的重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规定“在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时,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11]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如本民族语言、人类起源传说、传统手工技艺、生产生活方式、婚丧嫁娶、节庆礼仪、宗教禁忌等)。民俗学理论认为,每个生活阶层的人都有可能是传统艺术的创造者,而且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每一个讲述者、表演者或演示者都可能对传统艺术的发展、变异做出贡献。[12]换种说法就是,个人创造加上集体再创造是言语类传统艺术形成的主要原因。例如,侗族大歌作为言语类传统艺术,在清朝清乾隆年间,相传侗族大歌最顶盛时期,在南侗地区有陆大用、吴万麻、吴金随三个著名的歌师,后世人称为“嘎大用”、“嘎万麻”和“嘎金随”(“噶”侗语,意为侗歌),翻译过来就是陆大用、吴万麻、吴金随创作的侗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南侗地区流行的侗族大歌曲目有80%是他们创作的,或后人用他们的曲调填新词创作而成。4.利益均衡。所谓均衡(平衡),是法律经济学的概念,是指“每一方都同时达到最大目标而趋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形式”。[13]知识产权制度是在追求信息的生产、专有和应用之间达成平衡。它涉及智力产品的创造、传播之间的平衡,智力产品的创造和使用之间的平衡以及知识产权的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14]创造言语类传统艺术是人类自身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但传承传统艺术也是同样重要的。因此,言语类传统艺术的创造者(包括传承人个人和来源族群),就传承人个人而言,是源自于个人的智力劳动创造,同时还借鉴了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元素,如土著语言、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禁忌等;就来源族群而言,是出于本民族自身的发展而对知识信息的渴求,并自觉地在族群内部形成良好的传承氛围和群众基础。因此,承认保证传承人个人和来源族群体,对这一知识信息产品的专有权和处分权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作者不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会忽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而使用者(以营利为目的)也努力追求使用权的最大化。因此,创作者以国家授予所有权的方式享有合法权益,并以此获得经济效益和精神审美愉悦,这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宗旨之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分强调所有权,私人利益膨胀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担忧。另外,由于知识信息产品所固有的特性:公共性和共享性,加之知识产权保护的宗旨,都要求知识信息产品为社会大众充分应用,以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四、言语类传统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立法路径

(一)现有知识产权框架下的保护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规定: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中的作品指文字、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美术、摄影、建筑等13个类别的创作作品。而言语类传统艺术成果中符合《著作权法》和《实施条例》的创作作品理应受到保护。另外,言语类传统艺术成果中含有大量的“实用艺术作品”,如刺绣、制陶、银饰锻造等创作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将其划为“实用艺术作品”的范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写的《著作权与邻接权法律词汇》的解释,将“实用艺术作品”界定为“具有实际用途的艺术作品,而无论这种作品是手工艺品还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实用艺术作品应该是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意思作品,是造型艺术之一”。[15]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权法》的保护。现行的专利法明确规定保护的对象是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创作作品。传统艺术中的“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和一切基于传统创新和创作的智力活动”所产生的成果适用专利权的保护。3.关于“地理标志”的保护。可以采用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地理标志权”予以保护。即“本协议所称的地理标志是识别一种原产于一成员方境内或境内某一区域或某一地区的商品的标志,而该商品特定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基本上可归因于它的地理来源”。[16]《中国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六条也涉及“地理标志”的保护条款,所谓地理标志即“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17]作为传统艺术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每一项目都有自己的流传路线和区域。比如瑶族药浴,只是“过山瑶”(贵州省从江县、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毗邻地区)这一支瑶族内部传承。又比如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只流行于侗族南部方言区域即都柳江流域包括贵州黎平、从江、榕江以及广西三江等地区。4.关于传统工艺美术的专项立法保护。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是有关传统工艺美术种类、技艺保护、发展和提高的行政法规。该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传统工艺美术,是指百年以上,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手工艺品种和技艺。”[18]因此,言语类传统艺术中的传统美食、传统手工艺可以参照其给予保护。5.关于“商业秘密权”的保护。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商业秘密”条款保护。该法明确规定:“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19]

篇7

自2000年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来,国家从制订科研项目规划、提高西部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实施重大项目、推动联合和创造科技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西部开发在科技发展领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本文将从专利产出分析比较的角度,对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利申请、授权、合作以及专利强度、密度、效率等情况进行分析,从中窥测各地区在经济大开发前后的创新力发展状况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本文数据来自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布数据。

1发明专利申请情况

发明专利申请量既可反映出某国家/地区/机构的创新能力,也可反映出该国家/地区/机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对专利的关注程度。

根据中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自公开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本文对1999年到2004年间西部12个地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并己经获得公开的发明专利的数量进行统计(详见表1及图1),通过较新的数据较全面地量化反映各地区技术创新力发展情况。

1999~2004年间,我国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共申请专利24508件,占全国同期数量(200190件)的12.24%。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在2000年之后,各地区专利申请量都较1999年有了明显增长,且大部分地区申请量的增长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在西部12个地区中,四川省的专利申请量处于第一位,且各年度申请量都稳居第一位,而后依次是陕西省、云南省、重庆市等(详见表1及图1)。

从6年间专利申请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来看,贵州省以48.8%的比率居于首位,其次是陕西省(42.5%)、甘肃省(40.9%)、云南省(40.1%)、重庆市(34.4%)、四川省(32.9%)、广西自治区(29.8%)、新疆自治区(23.7%)、青海省(19.2%)、(17.2%)、宁夏自治区(13.5%)(西藏自治区因专利申请量表现不规律因而未统计)。同期,全国的年均年增长率为49.1%。

专利申请数量及其增长率不仅能显示各地区的创新力水平,也能够体现出各地区的科技管理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水平,而该表现与当地政府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四川省在2000年后,全省21个市州先后建立了知识产权局,省级财政和部分市州建立了专利申请资助资金,并较大幅度提高了省级专利实施扶持资金;贵州省自2001年开始,加强了对专利工作的重视,积极促进科技创新,加大了对企事业单位和领导层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培训力度,并于2003年通过了《贵州省专利保护条例》,该条例鼓励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保护,并规定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多渠道筹集专利资助资金,用于资助本行政区域内单位或者个人的专利申请”,事实证明,这些政策对于提高本地区的专利工作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发明专利授权情况

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是发明专利质量的表征,反映了发明专利的技术创新程度「21。我们对2002~2007年西部12个地区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图2)。由于我国的发明专利需通过实质审查才能授权,而提出进入实质审查请求的期限为3年,因此,为观察1999~2004年间所申请的发明专利的质量状况,我们以2002~2007年间发明专利授权量与1999~2004年的各地区发明专利的申请量的比值百分数作为授权率(统计结果见表2),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统计结果显示,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利授权数量排名情况与专利申请量排名情况吻合,2002~2004年间专利授权数量基本上都呈现出不断上升态势,显示出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和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但从授权率来看,排名则略有不同,其中,重庆市发明专利授权率为71.1%,排在第一位,显示出该市的发明专利质量较高,其次是陕西省、云南省、贵州省等。

3与其他省市专利合作情况

所谓专利合作是指两个及以上的专利权人共同申请专利。一个地区内机构与外界机构合作的专利申请量的多少,体现出该地区在技术创新上交流合作的强弱,也体现出一个地区的开放程度。

表3中列出了1999~2004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内机构发明申请(与个人发明相区别)的数量、机构与其他地区的机构合作的专利数量、以及合作数量占机构发明总量的百分比。从合作看,四川省内机构与本省以及地区间的机构合作较多,共申请了117项发明;其次是甘肃省、陕西省、云南省等,可看出这些省在开放程度上要高于其他地区。从各地区机构与其他地区机构合作的专利数量占各地区机构发明的总量的百分比来图22002?2007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发明专利授权量走势对比图看,西部12个地区的合作活跃程度都比较低,大部分低于全国平均值6.7%。从表3的统计结果看出,甘肃省与外界合作的活跃程度最高,其百分比值为8.4%,其次是、新疆自治区、广西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等。从以上分析结 果来看西部地区还要鼓励机构与外界单位加大合作力度,增强开放程度,促使本地区科技创新更上一层楼。

4专利其他评价指标

4.1专利强度专利强度是评价在地区经济变化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指标。本文中专利强度以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件)除以GDP(亿元)所得的比值的百分数来计算。1999~2004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均专利强度统计详见表4。

从表4可看出,陕西省专利强度排在12个地区首位,其次是宁夏自治区、贵州省、四川省等。理论上讲,专利强度越大的地区,说明其知识产权保护理念更强,在同样数量国民生产总值产出时,该地区的科技创新实力也更强。

4.2专利密度W1PO在《2006年专利报告》中引入了“专利密度指数”概念,以体现国家规模的不同数据(如人口、GDP、研发投入)与专利申请量对比分析,评估各国和地区的专利申请状况。本文以专利申请数量(件)与地区人口数量(百万)的比值百分数作为专利密度,从这个角度度量各地区的技术创新意识和专利保护意识情况。1999~2004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均专利密度统计详见表4。

从表4可看出,陕西省专利密度最大,每百万人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0.5件,其后依次是宁夏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等。专利密度越大的地区,说明其专利保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另外该值的大小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地政府对本地专利工作的推动和专利知识普及工作的效果。

4.3专利效率专利效率测算的是一定的研发经费支出(R&D)所创造的专利数量产出。此项指标用来评估目标国家/地区/机构在预定时间内专利数量产出的科研能力和成本效率。专利数量产出的越多,专利效率越高,则该国家/地区/机构的技术研发能力越强。本文以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件)与地区的研发经费支出(亿元)的比值百分数作为专利效率值。对1999~2004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均专利效率数据统计详见表4。

从专利效率角度分析,1999~2004年间,贵州省专利效率最大,每亿元的研发经费即产出了52.5件专利,其后依次是云南省、新疆自治区、等。

篇8

 

国际贸易的发展可追溯到中国的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西北丝绸之路”,而关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始于17、18世纪期间的重商主义,主张国家通过贸易保护增加国家财富,通过管制金银货币和垄断对外贸易,大力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等手段扶植本国产业的发展,实现贸易顺差。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的制造业在整个世界生产中占了1/3。为促进本国产品出口,占据尽可能多的世界市场份额,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提出了与贸易保护政策相对立的自由贸易政策。与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相呼应,自由贸易理论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和发展。亚当·斯密提出的国际贸易基于绝对优势,以及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都认为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产品在各国间的交换,各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益。斯密和李嘉图都是主张解除国家对贸易的管制,降低关税和保护力度,倡导自由贸易。 

与英国相比,同一时期的美国、法国和德国实行的都是贸易保护政策,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农业、民族工业和扶植新兴工业的发展。经济理论上以汉密尔顿和李斯特为代表的传统贸易保护理论,主张经济落后国家通过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幼稚产业,促进其发展,实现工业化,但保护只是暂时的,等幼稚工业成熟壮大后,还是要实行自由贸易。 

20世纪初,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其工业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但在对外贸易政策上,继续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这些政策具有一定的侵略性,也被称为超贸易保护政策:对进出口贸易实行许可证制及外汇管制;对进出口商品规定进口限额,征收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对出口商品予以补贴或关税减免。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内市场的垄断价格和夺取国外市场。但美国由此而遭到贸易伙伴的报复。这一时期,世界的主要国家均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政策,如高关税、外汇管制和货币贬值;一些国家试图通过减少进口实现贸易盈余,结果导致了国际贸易体系的崩溃,使世界经济之所以陷入大萧条长达10年之久。 

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期间,在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国际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世界贸易政策出现两种主要倾向:为了占领国际市场和使用廉价资源,发达国家均倾向于贸易自由化;而同时期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大多数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来扶持民族产业。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缓慢发展时期,货币危机、石油危机、债务危机以及世界性的经济衰退给发达国家以沉重的打击,各国又重新考虑对国内市场保护的问题。这一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在世界倡导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也被称为新贸易保护主义。 

 

2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特征 

 

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新重商主义,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目的是想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它们在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旗帜下,行保护之目的,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战略上的进攻性等特点。 

2.1 形式上的隐蔽性 

在自由贸易理念盛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贸易保护措施具有隐蔽性。在gatt/wto 体制下,经过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使得像关税、配额、进口许可证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非关税壁垒开始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但明显性的非关税措施如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配额、出口补贴和进口配额等受到wto规则的约束越来越严,隐蔽性的技术壁垒如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等形形的措施成为合适的选择。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在自由贸易、公平贸易和其它为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理由的掩护下来实施贸易保护,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2.2 保护范围的扩大化

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保护的是幼稚产业或弱小的新兴工业,主要涉及有形货物与农产品。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一方面是本国正在衰落的垄断产业如钢铁业;另一方面是本国已经高度发达且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如金融业等,因此保护范围不仅扩大到货物贸易的一切领域,而且扩大到服务、技术、资本等领域当中。除了扩大保护对象外,新贸易保护主义还鼓励出口,由国内市场的消极防御转向

向国外市场的积极进攻,并形成了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与国家信贷担保等一系列的体系化制度

3 保护手段的多样化

首先,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保护手段仍被频繁应用。其次,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等贸易壁垒花样翻新,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环保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制定更高的环保、技术、商品和劳工标准,以削弱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获得的出口竞争力。由于这些新型贸易保护手段具有良好的定向性、隐蔽性和灵活性,其中一些技术和环保方面的要求以提升技术水平、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甚至可以视为中性的贸易标准,加之wto对这些贸易措施应用的限制并不统一,因而,其保护效果更为突出,进一步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

4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随着中国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各种保障措施以及技术、环境、劳工等贸易壁垒的限制,涉案金额猛增,国内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贸易摩擦进入了高发期。我国已连续10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300-400亿美元。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有不同特点。发达国家更倾向于使用技术壁垒。近年来,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频频进行知识产权调查(即337调查)。1996-2004年,美国对中国发起337调查36起,占美国337调查总数的13%。发展中国家则主要采用反倾销等传统手段。其中,印度、阿根廷、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数增长较快。1995年以来,这4个国家共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178起,占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总数的41%。从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来看,中美贸易的巨额顺差已成为影响中美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到了1141亿美元。

研究表明,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在产品出口中的致命弱点而提出的各类壁垒措施,尽管从静态的角度上看有失公允,但从动态的角度上看则不失公平,因为它在规范贸易行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推动经济发展上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正面临来自多方的压力。这些压力既有来自市场方面的,也有来自花样不断翻新贸易壁垒方面的,更有自身竞争力缺陷等方面的。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我国应加快外贸发展战略的调整。今后,我国应逐步建立管理贸易政策体系。管理贸易政策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是一种协调和管理兼顾的国际贸易体制,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的方向,突出了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主张国家采取法制化的政策手段管理对外贸易,并通过广泛参与双边和多边的国际经济合作,协调各国的经济贸易政策,增强本国在国际谈判中的博弈力量,维护、提高本国企业和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篇9

树立新型的品牌经营观念

1、动态经营观念。品牌经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包括创立品牌、保护品牌及发展品牌等一系列活动。企业要用长远的、全局的和发展的眼光制定品牌发展规划,明确不同时期或阶段的品牌目标及构想,使我国品牌沿着当地名牌——地区名牌——国家名牌——国际名牌——世界名牌的轨迹稳步发展。

2、知识产权观念。一方面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之前要解决好知识产权问题,本企业产品或技术中若含有他人知识产权的事前要取得他人的许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和法律手段切实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遇到其他企业侵权时应懂得如何有效的抗辩和合理维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成果表明,全世界最新的发明创造信息90%以上都是首先通过专利文献公布的。而我国每年产出的国家级科研成果有3万余项,但申请国内专利的不到三成,申请国外专利的更少。科研成果没有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就无法转化为真正的核心能力,及时为科研成果申请专利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免遭知识产权流失和其它经济损失。

3、诚信观念。信用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和第二身份证。目前企业所面临的“信用危机”、“信誉缺失”等问题已严重妨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面对全方位的国际竞争,企业只有下大力气加强信用建设,在品牌经营过程中坚决履行自己的承诺,全面提升商业信誉,使品牌置于商业道德和商业规范的约束与限定下,确保交易各方的应有利益,才能克服品牌经营中的各种短期行为,扭转我国企业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信誉不佳的被动局面。

4、国际化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过于强调民族化只能孤芳自赏、自我封闭从而使品牌逐渐萎缩直至消失。品牌的创建和发展只有超越狭隘的民族观念,放开眼界,把品牌的民族性融入世界经济与文化的背景下去培养,才能使品牌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进而不断扩大我国品牌的影响,加快品牌的国际化进程。

塑造鲜明的品牌经营特征

1、注重品牌的个性设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用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信息时,83%通过眼睛,11%通过听觉,其余的6%通过触觉、味觉和嗅觉。因此企业应重视品牌设计,用简洁、巧妙、亲和、鲜明的品牌名称和品牌视觉形象及优良的商品包装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切忌盲目模仿追随。同时针对消费者在消费实体产品的同时强调获得更多的感性附加值的要求,积极赋予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诱发消费者的喜爱与联想,用鲜明的个性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识别和记忆。

2、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竞争的基础。世界品牌的发展历程表明,成功品牌的立足点都是以自己的优势服务并满足于特定消费者的需求,在同行中以某方面的优势展现其个性和魅力的。企业必须挖掘消费者的兴趣点所在,明确自己的品牌在产品品质、技术、服务、价格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并根据自身的财力、技术能力、销售能力等情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突出品牌个性特征,提高关注率,最终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最佳位置。

3、全方位展现品牌。既可以运用广告展现、人员推广展现、促销展现、公共关系展现、品牌形象展现,也可以与企业的营销组合全方位配合展现,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这种先进的直销形式传递品牌信息。用亲切而具有渲染力的表现形式多方展现品牌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品牌的认知度。

培育高附加值的品牌竞争力

1、建立健全自主的研发机构。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作为品质差异化优势的体现已经成为品牌竞争中的决胜力量。没有独占性的技术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企业已有的技术和效益优势很快就会丧失。企业应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形成对科技成果的吸纳与开发机制及研究、引进、开发为一体的运作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研发队伍,鼓励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加速开发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以特有技术保持品牌的市场科技领先地位。

2、加大研发的投入。世界品牌也都是在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基础上发展并通过高科技含量、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不断的产品创新来保持品牌旺盛的生命力的。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基础研究能力和实用技术开发能力,才能逐渐缩小我国品牌与世界品牌的科技差距,增强品牌的发展后劲。

3、善于吸收和借鉴。一是立足现实,对尚不具备“赶超”能力的技术,通过学习和用好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技术提高我国品牌的科技含量,缩小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最终实现“赶超”。二是把引进技术从以引进国外生产线和设备等成熟技术为主经过研发快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为主上来,坚持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事实证明,善于吸收和借鉴他人品牌经营的成功经验是推动我国品牌发展的一条捷径。

4、重视知识产权的有效运营。目前知识产权运营正成为世界品牌企业增长最快的利润来源之一。企业必须尽快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将知识产权与对外扩展、产品出口等结合起来,视知识产权运营为品牌经营新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奠定坚实的品牌经营基础

1、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有利于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开展品牌经营活动。政企分离,产权明晰,使企业以提高盈利能力为品牌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品牌发展的战略重点,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企业的经营劣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2、稳步扩大经营规模。鉴于目前我国企业的规模与世界级企业规模间存在的较大差距,审慎的做法是:以名牌企业为龙头实施跨地区的重组联合应立足于科学的战略分析,在做强的基础上再考虑做大,避免品牌陷入经营误区,真正巩固品牌在竞争中的地位。

3、建立创新机制。创新是品牌旺盛生命力的源泉。目前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纷纷投入巨资研发并运用电子商务,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并成熟,最终必将成为全球化的规则并被纳入WTO的框架下。在数字化和网络经济时代,迅速发展我国自己的电子商务,适应电子商务对品牌经营提出的更高要求,将为我国品牌的发展开拓一个新的空间。

4、壮大品牌队伍。实行品牌经理制,建立有效的人员选拔、培育、任用与考评激励体系,不断提高品牌管理人员的素质,充实壮大品牌队伍,使具有预见力和整合力的企业家团队和有国际化经营经验的复合型、学习型人才成为永不枯竭的资源在品牌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营造规范的品牌经营环境

1、逐步完善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除形形的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培育、发展及规范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通过优胜劣汰机制促使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向我国强势品牌企业集中。同时对外开放首先要对内开放,对将要给与国外企业的一切政策对国内企业也要全部放开,为我国品牌占领国内市场扫清内部障碍。

2、构建符合国际规则的政策体制和法制环境。按照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的要求加快清理、调整和修订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并广为宣传,加速我国的法律制度与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接轨的进程。同时注重对知识产权保护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善于利用WTO规定的例外条款和保护措施及差别待遇原则等进行适当的自我保护,在过渡期内实行灵活的市场准入政策和渐进式的国民待遇原则,为我国品牌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平稳过渡期。

3、严格执法。首先要建立健全执法检查机构,充实执法人员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使执法检查工作在组织上有所保障。其次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制裁假冒伪劣行为,坚决打击走私贩私,净化市场环境,为品牌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4、发挥社会舆论与监督评价作用。一方面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品牌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品牌消费意识及品牌保护与监督意识;另一方面培育和完善行业协会、评价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增强品牌评价特别是名牌评价中的客观性与公正性,积极发挥中介机构在品牌建设中的评价、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甘忠泽《品牌形象策划-透视品牌经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篇10

在世界范围内看来,世界经济普遍繁荣时,国际贸易自由度较高;但当经济衰退,时常萎靡时,各国为保护国内经济而增加贸易障碍,使贸易自由度降低,贸易保护便成为了主流。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09上半年全世界贸易额萎缩了4%,欧盟和美国的进口减少了6%,日本和拉美国家的进口额下降率甚至达到了两个百分点。面对金融危机下国际贸易的萎缩,商务部日前向国内出口企业发出警告称,全球范围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威胁正在加大,明年将是我国贸易摩擦的高发期,可能是近几年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诉案将超过以往数年总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趋势:

1.1保护商品的范围日益扩大。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一方面是本国正在衰弱的传统产业如纺织业,另一方面是本国已经高度发达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如金融业等,因此保护范围不仅扩大到货物贸易的一切领域,而且扩大到服务、技术、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近年来在商品的保护上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对于服务行业的保护日益趋于严厉。当前,服务行业的世界贸易额增长迅速,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已接近30%,其中美国的金融和快餐等行业对世界的扩张最为突出,这也促使世界各国加强对本国服务行业的保护。另一个是高技术产品领域的保护不断加强。由于技术的特殊性及重要性,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往往受到出口国的限制及其要求的进口国的保护。

1.2从国家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贸易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加强。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再以国家贸易壁垒为基础,而趋向区域性贸易壁垒,即由一国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区域化和集团组织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和贸易保护性,组建区域性经贸集团一方面可以实行内部自由贸易以促进内部经贸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外构筑贸易壁垒,抵制贸易对手的入侵,保护成员国的市场。同时,可以凭借组建经贸集团力量抗衡和抵制外部国家的报复性竞争。在当今世界上,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安第斯条约组织、东盟、西非共同体等经贸集团遍布全球。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外实行严格的保护,从而严重削弱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1.3由单一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以往的贸易保护理论,无沦是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还是流行于发达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经济问题,重点是产业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前者保护的是幼稚产业,而后者保护的是战略性产业。但近年来流行的新贸易保护理论如保护就业论、保护环境论等,其关注的焦点已由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本身。保护就业论关注的是人的劳动权利,保护环境论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环境,绿色壁垒关注的是人的健康和安全。关注焦点的变化导致劳工标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动植物检疫标准等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

1.4发达国家保护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陷入结构性危机的产业部门。农业、纺织、服装、钢铁、汽车、造船、家电等传统行业在发达国家均陷入结构性危机,发达国家加强了对这些行业的保护,一旦某些国家为保护这些部门而筑起贸易壁垒,其他国家就会因害怕损害自己的利益而纷纷仿效。同时保护的另一个重点是尖端技术行业。当前,发达国家的产业正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像电子计算机、光纤通讯、宇航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开发应用能力已被世界各国看成能否在未来的世界市场上取得主动地位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鉴于其重要性,各国竞相对它采取保护。

1.5国际贸易保护的技术化和绿色化特征日益突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当代国际经济贸易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和高级形式。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不断调整和提升技术门槛,技术要求趋严、趋新、趋多。目前,绿色壁垒以其外表的合理性及内在的隐蔽性,成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贸易壁垒。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环境意识和治理能力还有待于提高,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绿色壁垒而导致出口成本的大幅提高,出口市场严重萎缩,被迫长期处于一种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廉价提供者的地位。由于绿色壁垒具有显著的贸易保护效应,因而在国际上存在着快速扩张的趋势。

2我国遭遇的反倾销现状及对反倾销会计产生的影响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自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至2006年,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17起。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底,我国共遭受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约65亿美元,其中反倾销75起、反补贴12起、保障措施12起、特保4起。按全球各大洲计算,美洲41起,涉案金额约13亿美元;亚洲42起,涉案金额约20.4亿美元;欧洲12起,涉案金额约29.8亿美元;大洋洲5起,涉案金额约1.4亿美元;非洲3起,涉案金额1051万美元。此外,2008年以来,美国对我发起12起337调查,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从涉案产品看,主要集中于轻工、纺织、机电等我国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其中尤以纺织品贸易摩擦更为突出。如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中欧鞋业争端,中美钢铁业争端,中美知识产权保护争端,中日纺织品争端等。数据还显示,2009年1月,共有5个国家对华出口产品发起10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印度5起、阿根廷2起、巴西、土耳其、南非各1起,涉案总金额约为3.7亿美元。

如上所述,反倾销无疑仍旧是国外对华贸易救济的主要手段,也成为了我国企业平等参与国际贸易舞台所面临的主要障碍。面对着这样严峻的形势,为了更好的应对反倾销诉讼,对其中从事会计工作的反倾销会计在会计理论和财务实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1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

2.1.1保持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关产品成本确认、计量的一致性。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在产品成本的范围、确认、计量的规定方面尽可能保持,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特别是有关成本方面的规定更要以国际会计准则和反倾销协定、反倾销法等相关准则为依据进行修改。

2.1.2进一步加大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项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大部分内容上趋于一致,但应该进一步加强在国际贸易中涉及的会计业务的差异协调,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减小国外倾销认定的风险。

2.1.3增强会计准则的适用性。由于我国出企业中大部分都属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会计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操作上的简便易行。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小企业都只要求提供简化型的财务报告,与现有的财务报告不同的是,简化型财务报告只提供更容易理解的财务信息,只反映企业扼要的经营成本与财务状况、国外的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制定中小企业的相关规定时,既要与会计法和新会计准则相一致,又要兼顾中小企业的特点,同时与国际惯例趋同。

2.2完善财务会计制度。

2.2.1加强对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的保存,以备核查。会计资料是反倾销应诉中重要的举证证据,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胜诉的必备条件,原始凭证是产品成本核算的依据,是产品价格合理性的最佳证明。反倾销应诉会计举证涉及有关生产企业及出口企业的账本、生产记录、购销合同、发票、运翰、保险等资料。出口企业应加强日常凭证管理和保存,平时要特别重视收集和保留证据资料,如原材料采购发票、保单、运费、销售发票、工资发放单、电费支付单、格式合同、商务信函和往来传真等,以证明和供货商之间的关系。一旦涉诉,就有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证据从容应诉。

2.2.2账务处理方法要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要求我国出口企业必须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记账、编制报表,需要损耗大盆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较高一、对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我国出口企业应重点针对反倾销应诉中的关键问题如核算成本,按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会计处理方法核算有针对性地作两手准备,这样既节约成本,又可以在涉案时免去重新计算的麻烦,以节省时间。

2.2.3严格会计核算。在反倾销中,核心问题就是产品的正常价值、出口价格、产品成本无论是对倾销的认定、倾销幅度的计算还是实地核查都是围绕这几个要素展开的。所以要严格地对产品成本进行会计核算。企业最好在成本核算的数据管理上做到数据的完备和统一。从原料进厂到制造成本再到费用分摊,要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单相符,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进行会计核算保证成本核算的合法性。

2.2.4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有条件的企业还应设置反倾销会计部门,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由该部门的工作人员执行反倾销的会计规避、应诉、等业务。同时,该部门有负责对国外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追踪、监测,对出口产品涉嫌倾销、国外产品在我国倾销提出预警。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是应对反倾销诉讼的基础保证,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创建,并实现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2.5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出口企业的会计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旦企业涉及反倾销案件,本企业的会计人员要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最快的速度投人到反倾销应诉当中不仅要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有关成本的计算的各个数据非常熟悉,而且还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反倾销程序。为此,应加强反倾销会计人才的培养从单一专业型人才向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转变,提高反倾销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出口企业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等专业性知识,包括国内外的会计准则,还要通晓反倾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法律知识,会计人员除了熟悉一般的法律知识外,还应该具有相关反倾销的专业法律知识既要了解国际反倾销法律制度又要熟悉进口国的反倾销法津制度。同时会计人员还须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特别要提高专业外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秀霞.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策略分析[J].商业时代,2008(9):38-41.

[2]袁磊.反倾销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M].2004.

[3]黄学标.论国际反倾销所涉会计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4):101-105.

[4]孙瑞华,刘珊珊.我国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06(5).

[5]封叶,马光明.论反全球化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J].当代经济.2009(1):88-89.

[6]李鑫.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变化及对中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7(1):34.

[7]路宋英.我国反倾销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会计.2008(16):13-14.

[8]李健.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发展的影响和对策.江汉论坛.2009(2):51-54.

[9]杨婷.试论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对反倾销应诉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09(4)(中旬刊):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