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035-04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的论文,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的提出,对国际企业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核心竞争力是构筑企业竞争力的中流砥柱,是赢得市场竞争的最重要力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实践已经成为企业有效竞争和成长的一个重要工具,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推动下,全国的乡镇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无论从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还是就业等方面,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与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相一致,改革开放以来陕北地区乡镇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上世纪末陕北煤、气、油等自然资源的发现与开发,陕北能源与重化工业的发展,更是助推了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多种原因,乡镇企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站稳脚跟,赢得一席之地,成为我国乡镇企业界需要解决的紧迫难题。面对这一形势,陕北乡镇企业需要充分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致力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经得起市场风浪的挑战,赢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所独有的,别的企业不具备的,并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可以是人力、产品、技术、服务、流程、企业文化及价值观等核心竞争能力,它可更详细表达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也有人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界定为: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这个定义涵盖了这么几层意思:第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竞争性的能力,具备有相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第二,它是一种处在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企业其它能力的统领;第三,它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几乎无法模仿的;第四,它是长期起作用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第五,它是企业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能力,深深扎根于企业之中。
2.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第一,决策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企业辨别发展陷阱和市场机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的能力。决策频频失误的企业,肯定没有决策竞争力。没有决策竞争力的企业,就不可能为企业发展瞄准方向。
第二,组织执行竞争力。企业市场竞争,最终得通过企业组织来实施。强有力的组织执行力才能保证由决策竞争力所形成的优势不落空。缺乏组织执行力,优秀的决策力也无法得到落实。
第三,员工竞争力。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的落实,企业的主体--员工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奉献精神。
第四,文化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就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为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它直接起着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的作用。
第五,品牌竞争力。品牌需要以质量为基础,但仅有质量却不能构成品牌。没有品牌竞争力,企业产品在行业内,在市场中没有号召力、影响力,企业就谈不上有什么竞争力,更谈不上有核心竞争力。
第六,渠道竞争力。企业要赢利、发展,就必须有充分多的客户接受他的产品和服务。宽阔有效的渠道构成一种有效资源。因而,渠道渠道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内容。
第七,价格竞争力。没有不关注价格的客户。在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同等的情况下,价格优势就是竞争力。没有价格优势,最终都会被消费者淘汰。
第八,创新竞争力。“一招鲜,吃遍天”,这是市场竞争中的不变法则。要保持企业的“一招鲜”,就必须有不断的创新能力。哪个企业能不断地创新,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各方面能力整合而成的多元复杂系统,它表现为企业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整合能力等,但是它的灵魂则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一个企业能够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不断走在别的企业前面,就能够保证自己在行业、在市场的领先地位,从而起到引导市场,引导消费,引领技术标准的作用,就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成为市场的强者。
2. 核心竞争力不同于其他竞争力的区别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其他类型竞争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具备有如下三个主要特性:第一是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它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第二是独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具有的不可交易、不可竞争、不可模仿的独特优势,它为企业所独自拥有。它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蕴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为该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第三是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是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统领。企业核心竞争力却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它具有延展性强、可构建企业竞争壁垒等方面的特征。
二、陕北乡镇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一)品牌力问题
上个本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陕北乡镇企业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处于发展初期,许多产品处于卖方市场地位,行业竞争对手少,往往是有产品就不愁卖,而且不愁卖不上价。在这种市场竞争不充分的条件下,乡镇企业利润丰厚,生存发展环境十分宽松,萝卜快了不洗泥,自然没有形成企业创造品牌的市场压力。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经过了二十来年的发展,整个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绝大多数产品已经由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在这种新的市场环境下,陕北乡镇企业的发展就越来越受到品牌的约束,品牌力不足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最严重的瓶颈。目前陕北乡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普遍较弱,更严重的问题是乡镇企业管理者普遍缺乏品牌意识。不少企业管理者甚至认为做品牌是大企业的事,自己只是小企业,只要有市场就行了,创不创品牌也无所谓。由于缺乏品牌影响力,陕北乡镇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存空间受到很大挤压,发展越来越受到局限,企业的平均寿命期在不断下降。
品牌竞争力是某品牌较同类产品市场影响力大、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生命周期长的深层次原因。它是指企业的品牌拥有区别或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品牌内在的品质、技术、性能和完善服务,并引起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感召力所在。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力的保障。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所以,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上的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产品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牌的信赖情绪越来越强烈,所以企业能否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对企业的成败来说至关重要。陕北乡镇企业主农民占主要成分,一般来说他们文化程度较低,受小农意识的局限,缺乏市场的远大目光,认识不到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意义,往往认为自己的小企业不需要也没有能力树立自己的品牌。陕北乡镇企业管理者如果走不出这种认识误区,就很难在市场上稳定发展。
(二)产品核心技术缺乏问题
拥有核心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核心技术意味着企业掌握着本行业独有或者最先进的技术,就意味着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领先地位,就意味着产品功能的先进性或者质量的保证性,这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而核心技术缺乏恰恰是陕北乡镇企业发展的先天性缺陷。陕北乡镇企业的创业者大多数是一些精明的农民,他们脑子灵活,市场嗅觉高,或者有一定的胆识,敢干敢闯,但是一般来说文化水平不高,所受的教育有限,所以他们所创办的企业大多数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的行业,所生产的产品是雷同性高的市场“大路货”,很少涉足高科技领域,很少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竞争还不激烈,在买方市场的宽松条件下,这些企业容易创办,也容易生存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的不断提高,这些乡镇企业发展所面对的挑战就越来越严峻了。这些乡镇企业一般来说资金有限,专业人才欠缺,技术能力不足,企业技术升级困难。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整个社会转向技术研发资本投入大,技术升级换代速度加快,技术专利保护意识增强,技术保护法律法规越来越规范严密,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市场大背景下,以往乡镇企业靠抄袭模仿产品和技术的机会越来越少,靠这种方式发展也越来越困难。
(三)知识创新能力问题
知识创新是企业持续繁荣发展的动力,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和拥有知识产权,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谁就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陕北乡镇企业目前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这些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创出自已的品牌,受制于人。笔者通过对府谷县赵五家湾乡等几个乡镇企业调查发现,9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独立的品牌,这些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主要的优势就是农村的廉价劳动力,他们大多数通过替其他企业加工产品赚取利润,或者生产无品牌的低档次产品在西北农村市场销售。还有一部分乡镇企业存在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不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现象,侵权仿冒他人专利技术产品,甚至造成经营上、法律上的严重后果。陕北乡镇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力,企业生存空间很小,生命力不长,企业寿命大部份在5-10年。
(四)产品质量管理问题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陕北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较普遍的质量困扰。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乡镇企业主受农民意识的束缚,目光短浅,创办企业缺乏长远的市场眼界,在市场经营过程中小农经济那种做“一锤子买卖”的思路的意识浓重,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利润,只重视商品一时的畅销,而不重视产品质量的管理。有些企业缺乏最基本的质量保证条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少数企业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甚至假冒名牌,或继续生产国家已明令淘汰的落后产品。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许多乡镇企业由于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性能差,不能适应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而出于眼前利益,在生产经营设施和技术开发上不愿进行大的投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特征明显。
(五)市场适应能力问题
在陕北乡镇企业创办初期,中国尚未完全摆脱短缺经济时代,消费者需求还不能得到完全满足,在市场上就表现为产品不愁卖。在这种市场环境之下,乡镇企业生产的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适合大众消费的需要,很容易生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质量、功能、档次、品牌越来越讲究。在买方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日新月异,这就对企业生存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陕北乡镇企业由于资金投入、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造成产品单一,新产品研发滞后,产品升级换代节拍缓慢,市场适应力差,一些企业的销售市场势必日趋萎缩,形成经营危机。
三、提高陕北乡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准确进行企业定位
乡镇企业规模小,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新产品研究开发力量,也没有庞大的市场营销队伍,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如何扬长避短,正确地进行企业定位,是陕北乡镇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许多中小企业的失败,往往因为没有在市场上找准更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如果看到别的大企业在生产什么,或者别的企业在市场上推出什么销路很好的产品,自己就跟在后面模仿生产,而乡镇企业在技术上、资金上、新产品的研发和更新换代方面均不具有优势,所以跟着跟着就被别人甩掉了。乡镇企业更应该注意从自己的实力出发,在市场空白处寻找到适合中小企业的成长点,开辟市场。这方面,认真研究市场细分问题出发,能为乡镇企业寻找市场机会提供思路。
所谓市场细分就是从区别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出发,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差异性,把整体市场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类似需求的消费者群。乡镇企业无论在资金方面还是在技术、品牌方面,与大企业都存在着不少的差距,在大的细分市场上,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如果中小企业选择在大的细分市场着手,生产同类产品与大企业竞争,则会使企业处于被动的地位。乡镇企业应该在细分市场上继续对市场进行细分,找到细分市场下的空缺市场,避开与大企业直接进行竞争,更容易站稳市场脚跟。在寻找细分市场的条件下,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专而精”的战略。发挥其“小”的特长,专注于某一两个方面的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使自己成为有竞争力的企业。乡镇企业要彻底摒弃“小而全”的经营思想,向“小而精”、“小而专”、“小而高”的专业化企业发展,把自己业务做到足够专业,真正做到与众不同,形成特色和专业优势。
(二)树立品牌意识
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不易甚至是无法模仿的。品牌竞争力具有能使企业持续盈利的能力,更具有获得超额利润的品牌滥价能力。品牌竞争力统领企业其他所有竞争能力,是处在核心地位的能力。品牌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积淀下来的能力,深扎于企业之中,一般情况下,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具有持续性和非偶然性的特点。品牌竞争力具有延展力,使企业业务得以扩展的潜力。品牌竞争力具有构建竞争壁垒的能力。
陕北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克服市场目光短视,投机性强,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培育产品品牌的小农思想束缚,抛弃农民只能生产土产品、低档产品的思维定势,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树立即使土特农产品也可以创出名牌的新思维。
乡镇企业树立品牌,一是加大公关传播,敢于塑造品牌,敢于提升企业知名度。乡镇企业有了好的产品,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同样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公关传播是企业增强知名度、美誉度,锻造企业品牌、展示企业形象、员工风采的重要手段。品牌是在营销和传播中诞生的,营销和传播就像品牌运动的两个车轮,驱动着品牌识别系统的前进和发展,从而不断积累品牌价值、提高品牌资产、塑造品牌形象。二是企业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以优质的产品确保品牌形象。质量是品牌的保障,只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品牌信誉。要认识到,乡镇企业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产品质量永远放在第一位,保证企业产品在消费者中的良好信誉,再辅之以有效的公关传播,久而久之企业产品才会在消费者中留下良好的印象。
(三)提高质量意识
良好的质量是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陕北乡镇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抛弃小农意识,要深刻地认识到抱着做“一锤子买卖”的心态来参与今天的市场竞争,只能赚一时的钱,是不可能把企业做大做强的。要改变乡镇企业就是生产低档次产品、低质量产品的错误观念,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旨在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来改进流程、产品、服务和公司文化,保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赢得顾客和市场。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首先要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把影响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都控制起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了从市场调研、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到销售、服务等全部有关过程的质量管理。换句话说,要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不仅要搞好生产或作业过程的质量管理,还要搞好设计过程和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把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或有关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管理体系。其次,推行全员质量管理。产品或服务质量是企业各方面、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企业中任何一环节,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因此,全员质量管理要求形成产品质量人人有责,人人关心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全体参加质量管理,才能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为了调动企业职工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企业应该将质量责任同奖惩机制挂起钩来。在有一定管理基础的乡镇企业,还可以进一步创造条件,推行ISO9000管理体系的认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一套系统、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吸纳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套标准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推行ISO9000管理体系的认证,可以推动企业向现代化管理上新台阶。
(四)重视产品与技术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
掌握核心技术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重要特点。所谓知识经济时代,是指在工业化发展的后期,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并形成一个以创新为导向的创业型经济体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知识经济时代乡镇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要的手段是通过发展知识创新能力来创造竞争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只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企业核心技术包括虽然公开但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以及一系列秘密技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是更关键是拥有持久保持和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加强技术创新,这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企业要打造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要分清企业的一般技术、通用技术、专有技术、关键技术,只有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才能构成企业的核心技术,要集中人财物力去研发,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如何创造、使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是保证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陕北乡镇企业管理者应该普及《知识产权法》,提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提高法律意识,避免不懂法而造成违法经营,同时提高对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其次,陕北地方政府也应该完善专利信息的服务体系,为乡镇企业多方位提供专利信息,将专利信息网延伸到乡镇,这样既可以引导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积极申请专利,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专门的专利信息服务部门,专门为乡镇企业检索专利信息服务,协助企业引进一些好的专利项目、好的技术等等。再次,乡镇企业要重视保护已取得的知识产权,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加强专利申请、维护和保护工作,研究、规划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申请专利,将专利保护与保密结合起来,防范仿冒和侵权行为;建设与本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相关的专利信息库,充分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公共专利文献数据库,做好专利检索服务,把专利信息运用落实到企业项目投资论证、研究开发过程、专利申请决策和专利保护管理等各个环节。有能力的,可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进行技术攻关,努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蕴涵着巨大的经济和市场价值,乡镇企业只有早认识早行动,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和主动,取得竞争优势,从而长久保持生机和活力。
(五)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乡镇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而现实的困难是乡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远低于大型企业。陕北地处山区,远离大城市,乡镇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难。面对这些现实条件,陕北乡镇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建立新型的用人机制和员工关系,挖掘人力资源潜力,稳定和巩固员工队伍,提高企业竞争力。一是最大限度的留住老员工。老员工是企业的一笔可贵财富,由于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老员工无论是劳动效率还是质量意识都要强于新进的员工。在企业的管理中要强调“以人为本”,管理者和员工关系要建立在一种相对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让员工感到在企业工作有盼头、有甜头,才会积极工作,而不是考虑跳槽。二是重视企业文化和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乡镇企业要摒弃小打小闹的小农意识,敢于把企业做大,做强,做成长久不衰的企业,这就需要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文化底蕴。企业仅仅有制度是不够的,更应该有被所有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所有的员工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使企业员工凝聚成一个整体,并在工作中遵守企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企业共有价值观的形成,是全体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的认同过程。其培育方法通常是领导者倡导、培植,并以各种传播方法灌输到员工中去,给员工指出成功之路,并在企业内部制定出遵循的标准,日积月累的逐步形成。
四、结论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陕北乡镇企业土里生,土里长,已经在风风雨雨之中滚打摸爬走过了二十来年。陕北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陕北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陕北乡镇企业一路摸索一路走来,也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原来只知道抡老撅头而今却既懂市场又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他们是陕北农民奔小康道路上的优秀代表,也成为陕北农民致富的领头羊,他们在农民致富奔小康道路上将继续发挥领头羊的示范作用。
陕北乡镇企业走过了草创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特别是陕北能源与重化工业的发展,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难得的机会。同时陕北乡镇企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陕北乡镇企业进入了需要经营方式转型和管理、技术上台阶的关键时期。在买方市场形成的背景之下,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站稳脚跟,在竞争中取胜,获得发展,能否培育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陕北乡镇企业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因素。只有企业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企业就能获取长期而稳定的利润而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所以,陕北乡镇企业必须认清形势,正确地进行企业定位和目标设定,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创名牌产品,提高研发质量,增加核心技术,并通过发展知识创新能力来创造竞争优势,同时努力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等,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李佩航.论企业核心竞争力[N].大众科技报,2007-03-20.
[2] 戊明.企业入世发展战略之三――品牌[M].九州出版社,2002.
[3] 尹柳僻,邓斌.中小企业如何发展与腾飞[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金占明.战略管理[M].清华大学山版社,2000.
[5] 舒醒.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与管理,2004(2).
[6] 邱海峰.浅析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
[7] 张光建.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中国煤炭,2002(8).
[8] 冯云翔.精益生产方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
[9] 阎世平.制度视野中的企业文化[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10] 张晋东.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
[11] 宋书才,刘家明.如何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J].市场观察,2002(4).
篇2
对发展商而言,受利润最大化驱动的经营方针,导致一味追求利润而产生的短视行为(有损于品牌、市场、客户关系等)。因而必须找出房企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的核心要素。经过森林法则的残酷竞争,在大浪淘沙的波澜褪去后发现,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是房企竞争的精髓所在,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一、房地产企业的战略性资源
战略资源是能找出低成本与高效满足消费需求的平衡点,高效整合多价值的资源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核心,其显著特征表现为稀缺性及可持续性。拥有的资源不同,其本身所对应的效率也不同,丰富的战略资源是房企经营成功的“一个中心”。笔者认为一个中心应该有其必然的支撑所在,本文大致罗列出五大支柱,即:土地、资金、市场信息、品牌形象、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土地和资金代表房企的实力,土地储备意味着开发商坚韧的项目发展链条。“地段、地段、还是地段”是投资开发中永恒不变的真理。合适的土地往往意味着项目成功了一半。优质的土地背后显现出物业增值的空间、成本控制的尺度。毋庸置疑,优质的土地储备是房企战略性资源之一。房地产开发属于一种投资形式,资金是其必不可少的构件之一,它决定了开发的规模,涉及到其抗风险能力,资金是房企在竞争中决定强弱的主要战略资源之一。
拥有了土地、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古语有云“闭门造车,必塞;久而为之,必溃”。这时市场信息的通达,便成为衡量房企是否可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催化剂,是其“因地制宜”的保障,是否能够掌握重要市场信息意味着是否可以捕获到成功契机。因此高精度的信息化,必然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效整合信息资源让其融合贯通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五大支持中具备无形价值的市场信息可谓是现如今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
品牌形象承载着信息传递、质量和服务的对外,也是建立外部客户关系的重要途径,是长期积累的成效,是奠定房企外联网密度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房地产营销领域概念炒作的风潮逐渐退去,品牌竞争回归理性,并成为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优势。品牌和整体运作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能力。
高素质的员工作为直接执行者,是真正价值的创造者,员工的素质决定了贯穿项目发展每个环节中资源利用的程度,进而决定了企业的成败。竞争越激烈,市场环境越动荡,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调节房企船舵的水手,人才是永恒不变的战略资源核心。
二、房地产企业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和配置资源、形成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既包括企业将资源集成转化成企业技能或产品能力,又包括企业组织调动各生产要素使企业各环节处于协调统一高效运转的能力,是支持企业经营成功的根本技能和关键因素。笔者认为,决策规划能力、融资能力、执行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是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谈到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提及房企的决策规划能力,合理高效的链接开发中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在决策规划这个最核心的竞争力上。
资金作为房地产企业生存的第一要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有效融资已然成为房地产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高度信息化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已经成为房企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件之一,高效的信息化提供决策支持,促进创新技能发展,建立商业智能,提高整体竞争力。
房地产企业本身就是各环节资源和业务的组织者,因此资源整合能力直接表达的是房企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营销贯穿整个项目,前期研判、设计,中期整合落实,后期的高效执行,不仅可以紧握市场场脉搏,还可以更加的跟进准客户的消费习惯和购置心理,进而创造出其品牌忠诚度,引领市场。市场营销环节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紧密的“力学结合”,才能让房企在竞争中不易仿制,难以替代,因时革新,因此属于房企核心能力的主要构件之一。
篇3
关键词:增强 核心竞争力
我国入世后,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培育和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即核心能力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意味着企业在参与依赖核心竞争力的最佳产品市场上拥有了选择权。而如果公司没有取得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领先地位,被拒之门外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市场,而是会失去一系列市场和商机。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 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 Hamel)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一文,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在我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在某一个时间段内企业能够拥有,而竞争对手却没有的能体现效率的战略、资源、能力、优势等基础上持续学习创新并能比对手更快速赢得顾客的竞争优势。本文将着重讨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以及企业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明确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有利于辨识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奠定基础。
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看来,核心竞争力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能为企业提供进入不同市场的潜力;其次,核心能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中顾客重视的价值做出关键贡献;最后,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复制的。
我认为除了以上主要特征以外,核心竞争力还具有一些其它特征: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是企业整体,而不是企业的某个业务部门、某个行业领域;核心竞争力是从企业过去的成长历程中积累而产生的,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可获得的;它是企业各部门人员不断学习、获得知识、共享知识和运用知识而形成的整合知识和技能,这也是为什么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容易被其竞争对手模仿或复制的原因。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支持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言:“创新(能力)是海尔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其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核心竞争力不是资产,它不会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不是局限于个别产品,而是可以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大门的能力;不是已经普及的能力而且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在某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到后阶段可能成为一般能力;不容易为某个人或某个小组完全掌握。另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企业资源等因素高度融合的,它不仅由技术因素决定,而且与企业组织结构产生的系统效应相配合。企业核心竞争力这种资源的载体通常体现为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同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超越于员工个人的能力而存在。由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培育起来的,在它形成的过程中企业主体的内质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与企业拥有的实物资产不同,核心竞争能力难以从企业主体中分离出来,一旦形成就较为稳定,与竞争对手之间形成质的差别。
二、企业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于核心竞争力是难以触知的、暗含的企业竞争力因素的复杂集合,因此,要真正做到理性的开发与增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注意到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构造关系。这里本人将讨论一下企业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
第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资源的独具性
对企业而言,若要生存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竞争力只存在程度的差别,而不存在有无的问题。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存续和发展所应具备的一般性功能,是企业的比较优势。企业的资源、知识和技术,例如营销竞争能力、经营管理的竞争能力等,只要具有一定优势都可以形成竞争力。这些是依托企业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而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存续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核心竞争力则是核心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资源的独具性,没有独具性就没有区别于他人的优势可言。所以,独具性对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仅有独具性也是不够的,或仅有独具性并不一定能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还要保持你这种独具性的持续优势,如果独具性能够与持续性联系在一起,那么,这种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独具性才是核心竞争力的真谛所在。
第二,必须进行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
核心竞争力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有效的,如果仅仅是大量的资源堆砌在一起,而不是有效整合起来,那只是对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没有资源的合理组织与协调,无论企业的先天条件多么好,其优势都难以真正发挥,更难以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一句空话。竞争优势的基础是更优越的资源和有效组合,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等,当然还包括企业文化资源。
第三,增强企业能力
篇4
关键词:中国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内涵;原因;对策
一、中国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在当今全球经济时代,跨国公司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必须具有自身的竞争优势,而这一优势便来自于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身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的生产经营获得的,是其整合内外部的资源及学识的特殊能力,也是其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表现是多种形式、多层次的,或者是其他企业所难以模仿的技术诀窍,又或者是拥有强大的营销网络,或者是独特开放的企业文化及管理模式等等。而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例如微软的操作系统、佳能的台式打印机等,就这样构成了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跨国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原因
1 欠缺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外部环境
对企业来说,形成核心竞争力不光靠自身的努力,外部环境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已被很多成功的企业案例所证明。而对中国跨国公司来说,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特殊环境则是企业家创新精神与企业组织与制度能力的结合。通过这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打造出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完美环境。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实践中这两者并不是总能融合的。或者具备企业家精神,或者只有企业组织与制度能力。
2 缺乏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因素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与此相伴而成的就是“人治文化”。其核心内容便是“用能人”。中国大儒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八个字看起来容易,但真正能做到是少之又少。对于很多中国企业的管理层来说,更难以做到。他们操作企业的手法常常是这样的:对底下的能人或亲信是一套,以此得到他们对自己的忠诚:而对于普通员工则是另一套,以制度或规则规范之。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制度或规则因人而异,而聪明的下属便很快会明白与其选择遵守规章制度,还不如选择投靠某某,就这样企业便分裂成了各式各样的帮派了。而这样的企业文化环境显然是不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
3 缺乏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投入
目前很多中国跨国公司主要依赖技术引进,而不是技术创新,它们缺乏创新的自主开发能力。这些企业的技术引进费用要远远大于技术开发费用。这一点也使很多企业陷进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没有吸引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一方面也是因为企业过于依赖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而创新能力却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机制。
因为上述原因,尽管核心竞争力的提法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很久,却没有几家企业向这个方向真正努力过。很多企业都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是国际一流先进企业的事情,而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自身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在这种情况下,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使中国的跨国公司首先将核心竞争力做为本企业的长期战略思想和努力的总体方向,去积极争取和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在整个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上升空间。这是中国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三、提升中国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1 实施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信息和知识的传承和发挥作用靠的都是人。而中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发挥这一优势是中国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那么对人力资源进行战略管理是首要选择。一方面为员工提供优越宽松的工作环境,以有利于其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为其发展提供上升空间,有利于凝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建立学习型组织制度
知识经济型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市场变化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使得企业要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必须要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而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制度,强化自我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将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增强自我的适应能力落实到每个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技能。学习型组织制度可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 形成技术创新机制
为了能够激励技术创新,首先要做的便是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如果欠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那么一项新的工艺开发或一种新的产品制造将是无利可图的事情,就不会有人愿意去做。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而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不够,这也形成了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障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得也不够好,建立和完善知识保护制度势在必行。技术创新是中国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瓶颈。一方面企业应该有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机制,一方面应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而不应该只靠技术的进口。
篇5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价值 创新
C.K.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在1990年出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概括了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基本特点:(1)能够提供进入多样化市场的潜在路径;(2)能够传递给顾客更多的感知价值;(3)竞争对手难以模仿。2004年陈春花教授等人在《领先之道》中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给予了清晰的表述,认为从长期看来,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它立足于企业在追求客户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向客户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同时为客户所看重的消费者剩余价值的能力。从广义上讲,凡是符合其基本概念的能力都能称之为核心竞争力,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有形的硬性核心竞争力和无形的软性核心竞争力。
一、硬性核心竞争力
1.给顾客传递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是企业产出的直接成果,这种成果的意义需要建立在以下三点之上,第一,产品和服务必须是顾客导向的,洞察顾客需要和创造顾客需求是企业必须的能力;第二,在判定了顾客的需求以后,从进产销的角度讲,企业还要有能力传递给顾客所期望的产品和服务;第三,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和品质是基于顾客而不是基于自己短期利益的考虑,只有当企业把顾客需要的价值成功地传递给顾客时,企业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利益才能随之而来。
2.基于渠道建设的供应链优势。传统的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体的竞争,而现代的竞争则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个体企业必须将自己融入到整个供应链之中才可能利用供应链的整体优势获胜,对于一般制造企业而言,要想办法利用通畅的供应链来贴近顾客,加速链条的反应能力,从而更好的向顾客传递价值,这就要求生产企业要做到渠道为先。TCL的李东生首先是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营销渠道网络,然后才找工厂合作生产产品,此外,波导的营销渠道网络也是其成功之路的起点。
3.对于新技术的获得、理解和应用能力。技术的日新月异是当今的时待特征,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企业更好地获得、理解并应用合适的技术的能力将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4.与企业发展目标吻合的人力资源优势。人才是企业宝贵的资源毋庸置疑,但是人才本身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绩效。企业应当关注如何利用人才,做到激励人才自发朝企业目标努力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如果利用不好可能会背道而驰,因此,智慧的用人之道也是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二、软性核心竞争力
1.恒定的核心价值观。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吉姆.柯林斯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美国18家高瞻远瞩公司和18家对照公司的深入调研,以“保存核心,刺激进步”为主线总结了高瞻远瞩公司的成功习惯,其中保存核心即持续百年发展的企业都始终不渝地坚持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即企业存在的使命和意义,这一价值观不因企业主管的改变而改变,而且这种价值观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既是企业长期努力的理想,又是一种企业行为的道德底线。默克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治病救人”,所以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做药品科研,甚至自行负担费用免费赠送药品给需要的人,从而做到长久的发展。强生公司总裁说:“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去做善事,我相信市场最终会回报我们。”之所以将恒定的核心价值观定位为一种核心竞争力,是因为这是极少企业能够坚持下来的一种能力,而一旦有少数的企业做到了,则这些企业就又具备了一种能够基业常青的必要能力。
2.包容性的企业文化。企业参与供应链就意味这企业要不断地同供应商和客户进行合作,这种合作除了直接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外,更深层次上对企业的要求是要有一种包容性的企业文化,企业要有主动开放的合作意识,彼此信任并相互支持,在合作过程中不拘小节以大局为重才能保证供应链的通畅。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同供应商和客户两方面的良好关系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3.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营销和创新是企业的两个基本职能。企业要做到持续不断地创新,首先必须要营造一个支持创新的环境,这是前提;其次在创新的内容上,一是要创造新市场,这是企业寻求生存的根本能力,另外还要注重流程的不断创新,这是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手段。
4.坚信“没有永久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更新的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即要时刻反思现在的核心竞争力,明确此时的核心竞争力只是在时间坐标轴上某一时段具有真正的竞争力,超出这个时段,核心竞争力也必须与时俱进,要求企业不能沉迷和纠缠于企业过去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新的时段,要理性地做到回归为零,重新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行。
懂得以上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不再少数,但真正能做到并不断去做这些核心能力的企业并不多,这种稀有更加证明了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行动导向是卓越公司的首要品质。往同一核心竞争力方向努力的不同企业也会有强度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上述众多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并不一定全部去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取决于业务的多少,少不一定意味着精,多也未必意味着强,问题不在于量,关键要看质,企业培养何种核心竞争力关键看这种能力是否有利于最终顾客,以及企业自身资源能否支撑起这种能力。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还应当避免模仿的误区,核心竞争力模仿不来也不能模仿,模仿不来是因为企业本身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而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自身的情况之上的,而且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于自己,不能模仿是因为企业的行动应当是全神贯注于顾客的变化而不是竞争对手的变化。硬性核心竞争力和软性核心竞争力刚柔并济,硬性核心竞争力刚中带柔,突出表现在不断适应顾客的需求变化上,软性核心竞争力则柔中有刚,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必须要坚持企业恒定的核心价值理念。企业应当刚柔结合,动态地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 and Ga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90): 83-84,
[2]陈春花 赵曙明 赵海然:领先之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P210
[3](美)吉姆.柯林斯 杰里.波斯勒著,真如译:基业常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P95,P50
[4](美)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著,郭国庆 钱明辉 陈 栋 袁宏福译:市场营销原理(第11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P11
[5](美)道格拉斯.M.兰伯特著,王平译:供应链管理:流程、伙伴、业绩.(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P11
篇6
【关键词】 医院 核心竞争力 技术驱动 市场驱动 整合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立医院占垄断地位的传统体系模式向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新体系模式的转型时期,医院的定位也从单纯的社会福利型开始向公益经营型转变,国家办医的角色将逐步退出,市场力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而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医院在市场中的份额和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被市场所认同即意味着医院具有了独立的竞争优势。因此,我国医院要赢得市场,就必须突出自身优势,注重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培养。那么,什么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怎样培育?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医院的顺利改革有所裨益。在下面的分析中,本文首先对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了回顾,接着在此基础上分析识别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途径。
1 核心竞争力理论回顾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式的企业理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比较难于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从直观的意义上讲,核心竞争力就是所有竞争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其作用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它竞争力,影响着其它竞争力的发挥和效果。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Prahalad CK)和哈默(Garry Hamel)将核心竞争力解释为“一组先进技术的和谐组合”[1]。当然,这里提到的技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它既包括科学技术,又包括管理、组织以及营销等方面的技能;也不是一两项单项技术,而是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技术群体。比如产品开发竞争力、制造技能、成本控制竞争力、营销技能、售后服务水平、市场反应竞争力等,这些技术的结合方式和技术的先进水平共同决定着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开发新产品、服务市场、挖掘新的市场机会的潜力,体现着竞争优势。
一般说来,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征:(1)延展性。可以这样说,核心竞争力是联系现有各项业务的粘合剂,也是发展新业务的引擎。它决定着企业如何实行多样化经营以及如何选择市场进入模式,是差别化竞争优势的源泉。(2)实惠性。核心竞争力首先应具有市场价值,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创造或价值增加。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的核心竞争力无法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也就不成其为核心竞争力。(3)不易模仿性。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的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而成,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核心竞争力既包括公开的技术,又包括不公开的秘密技术。竞争对手可能掌握组成核心竞争力的一些技术,但要将这些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再现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却并非易事。可口可乐饮料的组成成分已经不是秘密,然而可口可乐糖浆的配方却一直是可口可乐公司的核心机密。(4)价值优越性。核心竞争力应当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5)难以替代性。难以替代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征。核心竞争力和其它的企业资源相比,受到替代品的威胁相对较少。
2 医院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到底什么是我国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国内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吕琳等(2003)认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名医;许萍等(2003a,b)、王向东(2003)以及宋炜等(2003)则认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人才(名医)方面,还体现在技术、经营管理、医院的治理结构以及医院文化等方面;陆永军等则结合一个具体医院的实例将成本核算视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学者认为市场信誉也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2~7]。本文认为上述学者的观点或多或少涉及了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但这些都远非是一个医院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其载体即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来体现的,但这些产品并不是核心竞争力本身,只有隐藏在最终产品之后的支撑竞争力,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比如人才虽然能够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但人才在市场经济中是自由流动的,稍有不慎,人才可能就会成为竞争对手的人才,如果医院仅仅依靠将某个人才来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很脆弱的;同样,市场声誉则是核心竞争力被市场认可的标志,而成本核算仅仅是一种管理手段而已。根据核心竞争力的特征结合医院本身的特点,本文认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应包括以下三类能力[8,9]。
2.1 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既包括硬技术能力也包括软管理技术能力。 (1)硬技术能力。在一个动荡的环境中,硬技术能力是一个研究型大型医院所必不可缺少的竞争力,医院只有具有持续的技术开发能力,才能不断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高品质、个性化和高竞争力的医疗技术,从而给医院构建一个强大的可以持续发展的平台。(2)软管理能力。不论是大型研究型医院还是基层医院,管理能力都至关重要,管理能力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财务管理、人才培育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管理能力。
2.2 市场驱动能力 市场驱动能力即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下,医院只有很强的市场驱动能力才能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市场驱动能力主要有以下要素组成,即消费者知识、消费者接近和竞争者知识:(1)消费者知识。市场驱动能力必须基于了解消费者的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并发现影响这些需要的要素。比如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针对老年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将会有更大的需求,市场驱动能力强的医院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逐步调整自己的学科建设等,不会盲目的闭门造车。 (2)消费者接近。医院必须能尽可能地接近消费者,给予消费者更好的、及时的服务和信息。通过上门服务、电话预约以及网络服务等业务就使得医院能更接近消费者,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3)竞争者知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一个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一个医院要想持续成功,必须能很清楚地了解现有竞争者以及潜在竞争者的情况,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也要洞悉他们的行动意图。从而,能够扬长避短,先发制人。
2.3 整合能力 整合能力使医院可以将技术能力和市场驱动能力结合起来。拥有整合能力的医院可以为现存的医疗技术创造新的应用。当然,整合能力不仅仅涉及融合现有的技术能力和市场驱动能力,而且还能帮助界定和推动新的技术能力和市场驱动能力的发展。见图1。
图1 牙科技术轨道和市场驱动轨道的整合
图1以牙科为例,阐明了整合能力的重要性。拥有了这种核心竞争力,一个医院就可以随着市场不同需求,开发出有优势的产品,从而保证自己的竞争优势。
转贴于 3 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非易事,然而一旦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便拥有了市场竞争优势。本文认为,要培育和保持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加大研发和人员的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在国际上公认,一个企业的研发经费只有占到企业销售额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可是我国医院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研发经费普遍不足。因此,医院必须想方设法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大对研发人才的培养,才能提高医院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能够形成自身的特有技术、核心技术,才能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保持长久不衰的竞争优势。
3.2 进行全面的管理创新 国内外管理专家认为,企业创造的价值50%以上来自于技术创新,另外约50%依靠科学管理,而在技术创新作用的有效发挥上,又有80%取决于管理。因此,管理创新对医院十分重要。要进行管理创新,必须做好以下几条:(1)组织创新。削减组织结构,建立学习型组织,让所有的医院成员在“干中学”、“学中干”,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来培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2)制度创新。通过建立有效的分配、激励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将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企业,给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3)财务管理创新。医院必须加强融资和投资管理,开发新的融资方式和投资方式进行资本的良性运作。(4)培育健康的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医院文化建设,培植健康的医院精神、价值观念、医院道德、医院风尚以及医院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医院独有的价值观念同所拥有的各项资源整合下表现出的整体行为竞争力。所以,在医院文化中,要从医院内部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医院价值观念,为医院核心竞争力铸造灵魂,从思想的高度来增强医院的凝聚力。
3.3 更好地接近顾客,了解顾客的需求 竞争优势归根到底取决于医院所能为消费者创造的价值。消费者的需求是医院价值的最终体现。医院所能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越高,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也就越明显。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医院能够利用这种竞争力来给患者提供高附加值和实惠。因此,一个医院要想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对顾客的当前和潜在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为了了解患者的需求,医院需要有更多更好的途径来接近患者,只有接触多了,才能给消费者留下印象,给他们的选择施加潜在的影响。
3.4 了解竞争者 有人这样说过“企业有很多路,但进入的企业多了,也就没有了路”。的确,如果一个医院是某个市场上的垄断者,而且不会有潜在的竞争者进入,那么医院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经营运作而不必担心明天的市场份额。然而,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尤其是入世后,国外医院将带着雄厚的资金和技术蜂拥而入,如果不能了解这些潜在的竞争者和现存的竞争者,医院的生存将岌岌可危。了解竞争对手大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首先识别哪些是现存的竞争者,哪些可能成为潜在的竞争者;(2)调研竞争者的实力和历史背景,了解其原来的策略和风格;(3)确定竞争者的战略和目标,并找出它的价值链来证明其战略和目标的可行性程度;(4)评估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并估计其可能采取的行动模式以及受到竞争威胁后的反映模式;(5)根据竞争者的情况,结合自身的SWOT分析,医院可以能选择更好的攻守、进退策略。
3.5 提高整合能力 单纯的技术和市场驱动能力都不能使一个医院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一个医院的技术发展轨道只有和市场发展轨道不断整合才能给企业带来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整合能力的培养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1)用现有的技术能力开发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的服务; (2)从现有的技术能力出发,为现有的技术开发新的市场;(3)从市场的需求出发,推动现有技术能力的更新换代;(4)为未来的需求开发储备技术能力。
篇7
“智囊沙龙”用了一年半多的时间,关注和讨论企业的健康问题,现如今“智囊沙龙”有了新的视角――更加关注企业的“变革和成长”。如果说健康问题是企业的既成状态,那么新改版的“智囊沙龙”提出“变革和成长”, 则更多的是用“未来的视角做今天的选择”――更加关注企业发展中的“变化和应对”、“创新与突破”。我们希望“智囊沙龙”依然是一种新鲜的、探索的、不断带有挑战意味的对未来企业行为的跨行业讨论。成功与失败无法预测,但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和决断的过程,让“智囊沙龙”充满挑战,因为变革和成长不是单线作战,它无法割断相关联系,这种联系,导致时代、制度、创新、组织、个人、相关利益人都互为矛盾,又要努力和谐。
为了让“智囊沙龙”每期能够深入地去探讨一个话题,原来“健康调查”栏目从本期开始改版为动成长――智囊沙龙栏目,我们将围绕着沙龙探讨的内容,展开线上线下的不同议论,发表专家、企业家的不同观点。我们相信, “智囊沙龙”终将给管理理论与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度成为那个阶段的热词,这个热不仅仅是在中国,而且是在世界范围内的热。小到个人能力,大到企业和国家,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成为关系到各自能否在各种竞争环境中胜出的关键能力。就企业范围来讲,核心能力体现在诸多方面,有经营模式的、也有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能力构建的、还有企业文化方面的、还有品牌建设等等。很多企业认为专利、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有些专家认为是人才和管理,究竟什么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首先是普拉哈德(C.K.Pahalad)和哈默尔(Hamel.G)于1990年,在权威杂志《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它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
此后,人们对这一概念有多方面的扩展、理解和界定。 有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有人则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这些概念的界定基本上是“形不同而质同”,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
通常意义下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点:
客户价值。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必须能够极大地提高客户可以觉察到的价值。
稀缺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有的、稀缺的,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
难模仿性。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他人仿制,很难被代替,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还深深地印上了企业文化、企业组织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的特殊烙印。具有企业不同的“基因”特性。它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很难被竞争对手完全了解而轻易复制,更无法完全进行市场交易。
竞争性。核心竞争力必须有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使企业在运用资源、降低成本、创造价值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好。
可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但对企业现有产品与服务进行全方位的支持,而且可以为新产品开发后进入新市场,提供根本保证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尽管如此,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仍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柳传志认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是学习能力,张瑞敏也认为创新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家们也没有统一的定义。那么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要重提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这个时代核心竞争力有什么不同于以往的新意义?
蓝海战略的下一步
蓝海战略的差异化竞争思想无疑让众多企业达成共识,但蓝海战略的下一步是什么,怎么能够找到真正的差异化?差异化不等于核心竞争力,那么找到差异化之后如何确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往,企业更多的是以自己的优势入手,对于项目的创建和开展也多是以SWOT分析开始,而最近中科院的韩永生博士认为,SWOT分析已经过时!并提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从客户的麻烦入手。并且强调客户的麻烦一定不是简单的客户需求、客户价值。这种着眼点的变化是否意味着一种管理思路的转变?
核心竞争力具有长期性是一个悖论。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外部环境的相应变化,都会对核心竞争的部分有所影响。世界经济演变是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演变的过程。有专家称,物质经济体现更多的是连续性环境,而知识经济体现更多的是非连续性环境。非连续性的本质就是变异。变异意味着今天和明天不一样,也就是今天的核心竞争力会变成明天的战略制约。或许这也是我们今天重新提出讨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大原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所具备的独特价值实现能力,所以企业的价值实现能力也需要“与时俱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它本身不会自动转化成竞争优势。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和条件加以支持,核心竞争力将毫无价值。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如今人们又把核心竞争力的外延拓展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各个职能系统,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主要局限在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上。这个时代,技术和企业都是可以通过购买得到的,而如果核心竞争力的确定果真是来源于外部的变化和需求,需要企业把客户的麻烦当作自己的麻烦,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然后成就自己,那么,企业自身的需要有什么改变?核心竞争力除了外部环境的需求,再深入下去还有技术、人员、管理,单纯的人、财、物是流转不起来的,一定要有规范。这个规范需要怎样的流程固化,有人说信息化最大的好处不是节约多少成本,提高多少效率,而是把已经取得的东西固化下来,把好的流程规范下来。这也是重新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探讨的一个内容,不但要找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要成就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新的研究方向――找到客户的麻烦
问题一:客户最大的麻烦是什么?
这种麻烦一定是来自于行业的惯例。如服装业的行规是经销商以低折扣进货,但不得退货,因此经销商普遍存在库存的压力。
问题二:如何将麻烦转为需求?
从战略的、流程的角度重新思考。
问题三:如何完成对麻烦的控制?
篇8
【关键词】 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途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邮政企业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如何不断寻找企业生存发展道路,如何不断提升邮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邮政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它是一种集合的能力。其内涵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不可分离性、不可交易性。
二、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对于邮政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就是邮政企业多方面技能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企业在特定经营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合力。总的来说,邮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邮政的品牌优势和全程全网实物传递能力。以下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对邮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
(一) 价值性:百年邮政通过统一形象、名称、术语、标识符号等手段,树立了邮政品牌,通过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实现了社会化的服务监督机制,实现邮政品牌的最大价值化。同时,邮政网络实现了全程全网的实物信息传递,保证了公民的通信权利,这些都是邮政企业的价值所在。
(二) 独特性:邮政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实物信息的传递能力是其独有的传递能力,这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事实物信息传递的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邮政有别于一般运输类企业的独特能力。同时,邮政信息网络、金融网络的建设,使邮政的实物信息传递过程增加了信息交流和资金结算功能。因此,也构成了邮政的独特优势。
(三) 延展性:邮政的本质是通信,是传递以实物为载体的通信服务业,邮政企业在完成通信的过程中培育起了其核心竞争力——全程全网的实物传递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邮政也从传递实物延伸出其他业务,邮政业务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外延也不断扩大,信函业务由以个人书信为主转变为商业信函为主;包件业务也由居民小包裹转变为大量的商品包裹,进而向现代物流领域市场冲击;金融业务由传统的存、取、汇业务也逐步发展成为集金融、理财、基金、信贷为一体的商业银行。这些都是邮政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邮政企业正在形成一个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全方位、多层次的经营服务体系。
(四) 不可分离性:邮政的品牌和邮政的网络一样,具有不可分离性。邮政网络遍及全国,规模庞大,全程全网、联合作业,是一个统一指挥调度的复杂而规范有序的邮件传递网。邮政的传递网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培育起来的,是一种整合而成的能力,具有不可分离性。
(五) 不可交易性: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盟获得资产或业务扩张,但是核心竞争力只能在内部培育。邮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的经营中形成的邮政独特的优势,只有在自身的努力下才能不断的提升。
三、 邮政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 提升整合资源的能力:遍布城乡的邮政局所和连接全国各地的实物传递网是邮政企业独具特色的资源,也是百年邮政赖以生存的基础。目前邮政企业虽已参与到市场化的竞争中,但仍承担着普遍服务的义务,因为受成本和业务量规模的限制,目前邮政的网络还不能完全适应邮政大发展的需要,邮政网络的这一核心竞争优势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出竞争优势。因此,加强全程全网建设,提高网络运行质量,是提高邮政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是要树立全程全网的大局观念。一切从全局出发,做到每一个环节对下一个环节负责,严格执行质量和时限标准,安全、准确的的完成最后一公里,使客户不断增强使用邮政业务的信心。
二是优化网络流程。对网络运行的各环节精确分析,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流程,使其更加快捷方便、运行高效。
三是制定科学的核算系统。做好网运各环节的利益分配,实行网络共享、共维,使得网络稳定健康发展。
(二) 提升邮政的品牌。品牌竞争力是邮政企业拥有的,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或在行业内能够保持独树一帜、能够引领邮政企业发展的独特能力。品牌竞争力是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邮政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和根本所在。
一是建立专门的品牌建设机构。邮政企业应树立前瞻性的眼光,用品牌管理来统领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要对企业品牌的定位、核心价值选择、形象塑造、传遍等工作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加大对自身优势的宣传力度,除了利用户外、电视、网络媒体等手段做好形象宣传工作外,还可利用投递员和营销员做好上门宣传,利用邮政信箱、车辆等自有资产做好宣传工作。邮政企业在提供快捷、个性化服务的同时,通过宣传工作要使邮政品牌具有更加广泛而不可替代的公益性和归属感。
(三) 改善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服务是实现邮政企业利润的重要手段,要通过不断改善用邮环境,增强服务理念,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产品,通过产品的差异性,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客户对邮政的忠诚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邮政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要充分利用好“百年邮政”的品牌优势和“三流合一”的网络优势,更多的还要从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和培育人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使得邮政核心竞争力和邮政未来差异化的竞争战略相匹配,也为邮政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创军 发挥邮政核心竞争力 壮大邮政核心业务[J].邮电经济,2004,(4)
[2]郑木昌 浅论以文化战略提升邮政核心竞争力[J].邮政研究,2007,,2(5)
[3]陈玉冬 中国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刍议[J].邮政研究,2003,19(1)
[4]李福海 战略管理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2004
方统法 论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23(7)
篇9
关键词:服装核心竞争力;品牌战略;产品属性;品牌特色;人才培养
当今我国服装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改变被动地位,必须尽快实施品牌战略,从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着手,获取有利的竞争优势。因此,首先就要对核心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进行梳理分析,对核心竞争力有清晰的认识,这对于品牌服装企业了解自身核心竞争力情况,打造品牌特征与内涵,拓展品牌发展空间,进而提升服装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核心竞争力涵义及其重要性
1.1核心竞争力涵义
“核心竞争力是伴随知识经济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传统意义上竞争概念的深层次发展”。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美国密西根大学普拉哈拉德与伦敦商学院哈默尔于1990年在论文《公司的核心能力》中提出的,将其定义为:“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乔治・斯托克(George Stalk)在其论文《计划评论》中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为扩大生产线提供测度标准的个人技术和生产技能的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张彦宁教授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它使企业在战略上与众不同。”可见,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对自身资源、知识、技术、机制等加以整合形成的、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并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自在能力资源。
“核心竞争力是所有企业的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他各种能力,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挥和效果”。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的基础,它具有独特性、系统性、不可占用性、价值性。
1.1.1独特性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能轻易就被其他企业所模仿或占有,否则,企业之间、产品之间的差异即不存在,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不可能长期保持。那么企业要保持长期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持续不断地付出成本,以获取与同类品牌所不同的、特有的产品、文化、价值、内涵等,从而始终满足市场所需求的各种资源要素。这些优质的资源要素,即使企业产品具备了与同类产品明显的差异性,也使得企业得以形成自身的特色品牌,塑造独特的品牌文化与巨大的品牌价值,从而使得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
1.1.2系统性
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非单一元素作用,而是在品牌理念、生产技术、产品品质、营销策略、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元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但通常来说,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往往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内在推动力。以核心技术主导的核心产品的诞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又有助于催生新的核心技术,并辐射到更多的新的核心产品上。即由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构成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系统,才有可能真正帮助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提升。
1.1.3不可占用性
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为创造更多顾客价值,适应内外环境及变化,以综合能力为基础,以核心专长为特点的特殊资源和能力”。这种核心专长是品牌所独具的、不易被转移给其他个人或企业的,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由企业、产品、品牌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复杂体系,难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培训、技术模仿、产品复制等手段而被占用。
1.1.4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帮助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必然要经过市场的实践检验。那些可以获得市场价值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需要被不断强化,以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及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与之相反,那些无益于帮助企业获得市场价值的构成要素则需要被改进,甚至被淘汰,以避免成为企业实现市场价值的不利因素。
1.2核心竞争力与服装品牌建设的相互关系
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一方面,核心竞争力蕴含于企业内部,是一种无形的综合力量,是集资金、技术、文化、产品、策略等诸多力量的集合,是企业竞争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相对优势。这种独特的相对优势,有助于挖掘并扩大产品的独特性,塑造品牌的独特价值。而品牌建立并获得成功的前提之一必然是优质的、区别于同类型产品特征的产品本身。因为品牌本身就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产品和企业的标志”。优质的服装产品,其设计理念是独特的,其品牌文化是深远的,其品质特性是优于同类产品的,这样的产品可以使消费者可清晰辨认出产品的来源,而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当然更加容易获得市场成功。可见,核心竞争力可以成就服装品牌。
另一方面,实施品牌战略,又有利于将产品的独特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其能够在顾客群中建立起品牌忠诚度,进而发挥品牌优势,并不断维持及强化这种优势,保障了企业打造产品的优质品质与性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及占有率的不断提升,又可以促进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可见,核心竞争力的建立有助于推动服装品牌的发展,直接决定了品牌的市场地位;同时,品牌的良性发展又有助于不断巩固与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2.品牌服装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
核心竞争力并非单一的孤立存在,它是使企业能在同类型的产品或服务中取得明显优势及领先地位的综合体。开发和培育我国服装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的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同时结合服装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从品牌建设的角度进行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解析,将品牌概念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进行整合研究,从而提高服装企业的品牌塑造成功率,进而依靠品牌所产生的辐射力及价值,来有效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与占有率。
2.1以核心技术为保障的优质产品属性
不断提高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能力,首先就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这是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基础。而在此过程中,核心技术的支撑必不可少。
在品牌竞争的基本层、附加层及核心竞争层三个方面中,核心技术都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满足顾客最基本的穿着需求,是品牌竞争的基本层次。然而要提供给顾客舒适、安全、美观的穿着产品,没有技术,尤其是品牌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做保障,是难以达到的。没有包括产品研发、板型技术、生产技术、企业快速反应系统等在内的足够的技术支撑,服装产品的优质无从保证,顾客的穿着需求也将无法被满足。附加层中包括了除基本穿着需求之外、产品对顾客身心有益的部分,也要依靠企业的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的依托才能实现。核心层是品牌提供给顾客的优质价值的主要体现,这种优质价值是品牌所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它包括产品优越的使用价值、产品卓越的外在表现,以及产品的附加价值等内容。核心技术有助于实现品牌获得核心竞争层次中的绝对优势。
核心技术是品牌优质产品的保障,但并不是说,技术就可以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全部内涵。技术有两个层面的衡量标准,一是技术本身的水平,二是市场对技术的认可及需求度。在保障技术领先、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还必须充分结合特色服务、市场需求满足度等,赋予技术以充分的市场性。这种将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2.2依据自身品牌特色的正确战略部署与长期发展规划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法宝,也是企业制定品牌战略所期待实现的主要目标。因此,它必然是企业制定品牌战略的基础及出发点。若品牌企业还未形成核心竞争力,那么必须尽快培育和开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已经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要依据品牌核心竞争力情况及品牌特色等特定的前提,进行品牌发展战略的部署与规划,确定品牌的发展目标、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等一系列的决策,依靠核心技术从生产制造层面上避免了产品同质化,实现了产品的特色化。同时,与品牌特色结合的核心技术,又有助于创造品牌竞争中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产品的延伸价值与顾客主观感受的差异性。服装品牌只有充分有效利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维护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其始终保持并不断扩展延伸,才能有效地进行核心产品的开发与市场开拓,获得市场竞争中的绝对优势。
2.3以人才为支撑的创新机制的建立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对于品牌而言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维护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鼓励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建设创新等的创新机制的建立,是培育和维护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一个品牌如果失去了创新能力,没有了创新机制的保障,也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持久发展的根基,更会失去在市场中生存与竞争的基础。而在创新系统中,人才的支撑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制度,重视对设计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的培养,精确人才定位,全力保护知识产权,用人才带动创新,用机制保护创新,用不断进步的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机制,才能维护品牌的竞争优势,创新度越高,品牌的价值越大,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
篇10
摘要: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护和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重复过程,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优势,就要不断审视自己和竞争对手,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培育、维护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核心竞争力相关基本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入世后培育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针对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中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产品质量相对较差,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提出通过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培育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企业文化
0序言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就是要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型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和实力,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正推动着国家竞争力的飞升。在这个全球竞技场中,为了迎接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挑战,各个国家纷纷完善和加强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通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营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越来越白热化的竞争中,国内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更要发现积累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有别于其它企业,为本企业所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才能抢占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一、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解析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又译作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来的,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在竞争中获取、配置关键资源,能使企业形成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及稳定的超额利润的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表现形式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系统,表现为一定的层次结构,包括核心业务(主营领域)、核心制造(主导产品)、核心技术能力(优势技术与专长)、核心管理能力(成长能力)、核心营销服务网络、以及战略管理与创新能力等。
核心竞争力按其具有相对垄断性,在企业中占有核心地位,且能独立运作的竞争优势分类,有六种表现形式:
1、技术型企业。其竞争优势是拥有生产核心产品的技术设备、核心专利技术、垄断性原材料和技术、知识、技能领先的人才。
2、文化型企业。其优势体现在富有不断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及其带领的团队形成的独特的企业文化。
3、渠道型企业。其优势是拥有遍布销售区域的网络渠道。
4、品牌型企业。其优势是基于信誉基础上的强势品牌。
5、资金型企业。其优势是拥有可供运作的雄厚资金。
6、规则型企业。优势体现在拥有门槛很高的技术标准、市场运作规则、独占的生产、经营许可。
(三)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同时也应给企业的目标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
2、积累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活动过程中,以特定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迹由小到大,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合成逐步积累整合形成,往往要通过较长时间实现和培育。
3、独特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组织结构高度融合,是相关管理理念的复合体,是建立在企业内部长期学习、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的专长,稳定性较强,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性。
4、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难以与企业分离,它所包括独特的技术技能、生产技巧、操作诀窍等技术特性,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的特殊的组织组成、经历经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市场营销的烙印,是企业技术特性与组织特性的复合体,难以轻易被当前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了解、冒牌、仿制或获取。
5、不可交易性。核心竞争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生,虽然可为人们所感知,但难以用语言、文字、符号来描述或表征,更无法象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进行买卖或交易。
6、延展性。在企业能力体系中,核心竞争力是母体、是核心,有溢出效应,可使企业在原有竞争领域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可围绕核心能力进行相关市场的拓展,通过创新获取该市场领域的持续竞争优势。
7、动态性。从客观上看,核心竞争力总是与一定时期的资源、产业、组织管理模式及环境动态等因素高度关联,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和时间形势的变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会发生动态发展演变。
8、整体性。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单一的基本要素,不管它多么重要,都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构成核心竞争力所有基本要素协同动作,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现实生存和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核心竞争力决定其产业发展的深度。关注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职能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免于为求短期利益而导致陷入战略性误区。
2、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长远持久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3、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建立是在企业内部长期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专长,因此,它不象某项具体技术或产品那样很容易被对手模仿、仿冒,对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持久性,而且会对其它企业造成较高的进入壁垒或门槛。
4、核心竞争力对目前全球持续的企业再造、兼并、合并浪潮及动态联盟(包括虚拟企业)具有特殊、关键意义。企业只有在重组、联盟过程中积极优化组合各自的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并将其综合集成为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双方或多方盈利,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5、核心竞争力是21世纪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武器。企业一旦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能够建立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就可以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WTO背景下培育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名优产品的大量涌入,国内企业市场流失相当严重,造成了对整个企业群体巨大的冲击和压力。积极培育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处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国内企业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
(一)国内企业要做大做强形成竞争优势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入世后,我国企业将改变以往国内单一的不同类别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在国内市场上同国外企业展开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会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直接与国外企业合作,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相比而言,众多企业特别是传统的国有、集体中小企业,会遇到国外名优产品和国外资本进入的冲击,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将会在“内销不利、外销不能”的逆境中承受不住国外同类企业的重撞而出现相当一部分企业破产倒闭。
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不仅在技术水平上落后,在经营理念和管理创新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特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尚未培育起来。为此,积极培育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目前我国企业界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国内企业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效益一直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造成的。加入WTO后企业要想继续保持在一定领域内生产、经营的特色和优势,拥有相当数量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从现在做起,经过一个阶段的不懈努力,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企业将会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显示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在较量中迅速衰败下来。(三)国内企业要想有效地应对我国“入世”后新的环境,必须下大气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入世”后国外跨国公司及相关企业的大量涌入,国内企业不仅面临与国内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还要同国外企业进行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依托原有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显得十分微弱,自身在产品质量、功能、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缺陷表现得相当突出。为此,要想使国内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强化产品的质量、技术、服务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有些企业虽然是世界500强,但名次比较靠后而且有些是在政府的保护之下,还有的是我国历史形成的垄断行业。一旦我国向国际完全打开市场,关税减到零,这些企业恐怕就难以与世界真正的强手较量,小企业所表现出的弱点就更加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严重不足。
(一)企业小而弱、大而散
由于地方宏观调控缺位,我国一些企业对新的项目形成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其恶果是企业规模小而多,政府又无力注资,这些小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拿不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在竞争中各方面暴露出薄弱环节,一些在我国可以称之为大的企业,有些是政府保护的企业,长期受旧体制的影响管理流程相对显得比较散;有些是近几年新崛起的企业,由于急于并购一些企业、在管理流程方面显得也比较散。
(二)企业产品质量相对较差
我国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比质量差、科技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上不去,出口数量大、创汇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竟争主要靠低价格策略。随着市场由价格竞争转向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竞争,我国产品面临着新一轮竞争的挑战。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以国家投资为主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科研经费大部分投向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企业投入很少,影响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而企业自身由于受传统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的影响,尚未成为真正的科研开发投资主体,对科研开发投入很少,有的企业几乎没有任何投入。
(四)企业管理水平低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时期,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在起作用。至今许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仅凭经验管理企业,管理方式、方法陈旧,对市场环境适应性差。另外,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知识、能力贫乏,企业不能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与国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五)企业人员素质偏低
小企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文化氛围基本没有形成。大企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虽然形成了企业文化氛围但创新力度不够。人们学习的技术和知识固守几年甚至十几年,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实了一些知识,但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需要。
(六)企业战略定位不够准确
对企业未来几年、几十年发展方向把握不准;对市场竞争的变化准备不足;对潜在市场的预测不到位;围绕战略目标即满足顾客的需求设计有偏差等。
四、积极培育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是提高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加快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强企业竞争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地重塑微观动力机制。
(一)积极打造人才资本
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人才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1)创造条件,努力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企业家直接参与企业的最高管理,制定企业战略,领导企业的未来发展,因而培养、塑造合格的企业家,健全企业家的独立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2)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特别是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由于技术和管理知识与企业其他资源相结合可转化为具有平均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因此知识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人才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二)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
核心技术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杀手锏,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尤其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通过自主研究,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开发和技术引进等方式形成一定的技术储备,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三)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培育适宜的核心能力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管理,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体制改革的活力和技术进步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企业不断发展和基业常青。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同,因此管理方式也有些差别,关键是要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模式。
(四)打造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品牌已超越纯经济的范畴,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值力、后续力的体现。品牌一般有可靠的质量、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保持繁荣。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主要是市场占有率,这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即建立品牌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完善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重视知识管理、知识决策以及实施与品牌理念相配套的系统教育培训等。
(五)建立学习型组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其持续性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学习中增加企业专用资产、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等。积极进行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开发,更要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开发。
(六)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战略能产生核心能力。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的“人化”。所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注重培养、挖掘、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要关注和服务企业所要面对的顾客群。在企业管理中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的自身价值。
五、结语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的企业在加入WTO后能否最终获益,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提高应对能力。重视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创造,是企业得以在国际大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Prahlad,C.KandGaryHamel,G.”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MayJune1990.
[2]王方华,吕魏主编.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西林.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N].中国企业报.2002,02.
[4]和炳全.企业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高[J].经济问题探索,2001,(3)
[5]马璐,黎志成.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0,(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