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农村”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坐标,更包含了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表征着占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的统计标准,农村一般是指县(除县辖建制镇)以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广大地区,而根据普遍认识,农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域范围。没有农村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并如何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综合性成果。正如人们对广义上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农村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动、积极地改善农村内部自身发展和优化农村与自然、城市关系,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二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重点突破的过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应对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处理好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统筹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村经济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健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综合性成果”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都将回归到生态文明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即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可简要概括为,是建立在农村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们在其聚居地和生产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总和。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格局依然明显,农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目标:(1)以农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农村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统,自然节律性和社会属性并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其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围绕系统要素,进行空间、产业和组织整合。(2)以农民的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农民是农村的社会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视角提出更加具体的行动纲领。(3)以农村社会整体性转型为动力源,即有赖于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布局的综合规划和系统变革。
二、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理念和行动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鉴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农村复杂生态系统的不同认识,在学术界和实践中涉及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些研究与实践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理论研究
检索国内文献,自2008年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问题和对策进行论述的文献不断增多,而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方面,比较典型的如顾凤岐(2006)以中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为依据,从经济发展、管理民主、生活安康、设施改善、乡风文明、生态良好六个方面设置了53项个体指标。[1]朱孔来等(2007)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即环境要素、基础要素、效果要素三大要素,研究设计了县级和村级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2]曹连海(2010)从农村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各乡镇提高生态化程度的方向。[3]雷波(2011)针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从经济发展、污染控制、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社会环境等六大方面构建了新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为新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参考。[4]刘子飞(2013)阐述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认为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由经济支撑系统、社会支撑系统、环境支撑系统、智力支撑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评价指标。[5]上述指标体系虽然并非专门针对农村生态文明评价设计,但其思路、方法和局限性都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较之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外延,现有大量研究或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如新农村建设,或是从更微观的层面如农村环保方面的分析,都还不足以满足农村生态文明评价的要求。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指导中国乡村巨变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以环保为契机、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目标的意识、行为和制度改革的集合。因此,结合国家总体战略布局,深化细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强化前瞻性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指导未来农村发展具有多元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实践探索
迄今为止,国家相关部委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和要求,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并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性指标体系。其中对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主要有三种,即环保部出台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指标、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体系、各地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原则相继出台的新农村建设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国家环保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包括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等三个梯次,先后的涉及农村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生态县建设指标》(2007),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共36个指标,主要侧重农村环境保护;《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指标(试行)》(2013),指标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五个系统,共35个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2014)作为国家级生态村镇的升级版,从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四个方面提出了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的出台从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农业部在2013年将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并下发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的要求,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方面设定了20项具体目标。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在积极实践基础上也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较为典型的有:重庆市从实际出发,分别就产业发展、生产条件、农民收入、人居环境、农民素质、农村道路、社会事业、农村社保、文明风尚和民主政治等10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具体量化指标;江苏省戴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涵盖了粮食自给率、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生活用汽车拥有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等24项具体指标。从上述指标体系来看,各项指标体系内容都各有侧重,带有明显的部门治理和管理特色,如,环保部制定的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占到73%,农业部的指标体系经济指标占到65%,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主要侧重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如果简单地沿用这三种指标体系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作出评价,显然存在着严重缺陷。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新型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整体性发展方式和观念的变革,需要科学掌握生态规律,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指标体系的建设也需要突破部门体制界限,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关注的基本问题
在理想的状态下,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反映对象的特征、系统结构、功能和驱动力等关键信息。农村作为由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个范畴组成的特殊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有其特殊的目标和功能要求。
(一)逻辑维度
逻辑维度是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和基本思路。目前,最常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模型有压力—状态—响应(PS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驱动力—状态—响应(DSR)三种,其指标的组织和结构是基于因果关系链形成的,其中后两种适用性更为广泛。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反映生态系统的因果关系,更强调“文明”的社会属性。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并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上,更主要的体现在人的文明上,[6]即发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其行为的改造,即发展方式和思维的转变。较之城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整体落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靠保护环境就可以实现的,要实现广大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生态化变革,这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直接途径和主要内容。从系统论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完全独立的结构,它离不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支撑。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交融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仅系统反映社会文明的整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途径和动力机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基于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农村生态文明系统建设的动力机制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自然力的源泉是生态系统本身能量流动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社会力的源泉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杠杆;二是权威力量;三是文化驱动;四是社会保障。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自然动力。在以人为主体的大社会系统中,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和资金基础,并通过市场竞争刺激经济主体改良生产方式;农村政治权威是维持复杂生态系统组织和功能有序适度运行的必要工具,是引导人与自然共生发展的外在约束力;农村文化建设通过行为意识培育来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社会建设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和社会公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外在环境和人力资源。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推动着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二)时空尺度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也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结合区域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农村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在时空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时空差异的形成既受自然条件、区位特征和原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受到来自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进程中产业聚集等政治、经济规律的作用。这种差异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变迁、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之中。然而,在差异的背后,中国农村却也面临着一个完全相同的大的时空背景:从历史时段上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奢侈浪费的现代消费方式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农村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生态文明为此指明了转型方向,发展绿色农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农村建设共同的任务。从空间功能上看,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国家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是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居民安居乐业,保护生态环境健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格局。为此,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紧扣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时空背景,在考虑区域差别、生态类型等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指标,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域数据的可比性,统一指标来源。
(三)筛选原则
农村生态文明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包含的因子很多,其指标体系须围绕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规律和要求选择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内容,不仅是由环境质量因素组成,而且是包含体现生态文明的社会因素及个体行为、意识因素等在内的,由众多属性组成的多维多层向量。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顶层是目标层,一级指标由各子系统(维度)构成。应按照指标体系的上下层之间关系,结合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特征,遵循系统性、代表性、实用性原则,借鉴现有相关指标体系研究和实践的有益经验,创造性地筛选指标体系内容。系统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系统提升和转型,指标内容不仅要覆盖农村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全面综合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状况,还应该反映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挖掘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代表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可选择的指标非常多,为便于操作,应当选取代表性强、独立性强的指标,尽可能用少的指标全面、综合、准确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便于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因此,从指标构成看,既要反映当前农村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和发展现状,又要反映其所处的阶段;从指标概括的内容看,既要反映现实情况,又要能反映相关事物发展趋势。实用性原则。我国农村生态和环境的统计起步较晚,往往使评价指标无法获得具体数据来源支持。因此,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积极探索,系统把握相关问题,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必达指标和参考指标,兼顾地方差异和公平性,综合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目标,使选取的指标具有可测量、可比较性。
四、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立足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目标,以及指标体系建设的逻辑维度和时空特点,遵循系统性与区域性、综合性与代表性、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指标筛选原则,吸收当前我国现有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尝试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框架。
(一)生态经济
经济活动是人类干预自然生态最直接的表现。农村经济成分复杂,但仍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乡镇企业、服务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逐渐实现了规范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农村生态经济建设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过程,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污染型生产方式。因此,从发展水平、生态效益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提出建设目标,主要选取生态农业产值、单位产值能耗、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绿色产业增加值、农业集约化水平、种植结构多元性评价等指标。
(二)生态政治
生态政治是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相统一的宏观系统,其核心内容是在健康的政治体制下,以实现公共生态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诉求。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也有赖于民主政治框架下,由政府、市场和公众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生态法制体系。而缺乏政治关注、法治匮乏、监管不力和城乡生态不公等问题是目前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从生态管理、法治建设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对生态政治进行描述,可以选择乡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包括人员配置、财政资金保障、设备完善程度等)、生态政绩考核制落实情况、生态法治执行状况、生态自治村规民约完善率等多项指标。
(三)生态社会
当我们把生态社会作为一种实际的社会发展中的任务时,它是狭义的,即把“建设生态社会”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几大建设任务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社会本质是人类群体共同积极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保障体系。当前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素质、社会公平问题,包括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和自然资源利益的分配不公。因此农村生态社会建设要注重解决人口自身的生态化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问题。建立符合现代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和配置机制;完善符合市场配置规律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包括电力设施、道路、通信、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等都将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从生态民生保障、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结构合理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评价,可以选择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社会保障覆盖率、环境案件发生率、村庄环境宜居程度、义务教育普及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等指标。
(四)生态文化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理解,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表现形式。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精神要素,包括了生态哲学、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农村居民对生态文明的普遍认同和意识的养成,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基石。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史,并不缺乏人与自然的亲和友善的乡土风俗。然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有些“崇尚自然”的习俗走向了没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教育和示范引导来实现。因此,从文化培育、生态科技和生态意识等方面进行考量,可选择乡村生态民俗(古村、古树、古遗址、宜居文化等)保护情况、生态教育情况、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生态文化宣传措施(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及时传播科技和文化知识)、生态安全意识、公众绿色行为(节能、节水、绿色出行)意识等指标。
(五)生态环境
优美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生态文明的首要目标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以生物结构和物理结构为主线,优美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需要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力和人工防护措施。首先,大气、土壤、水、生物等环境要素处于健康状态,可以选取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草地覆盖率、功能区达标率、水源水质达标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其次是人工防护措施到位,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可以选取水土流失治理率、污染土壤修复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率、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削减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评价研究;指标体系;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27502
1 我国生态文明评价研究
1.1 研究区域
从研究的区域来看,我国生态文明评价研究主要分国家层次、省域层次、市域层次和县域层次。例如:张玲等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义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统计评价;严耕等运用改进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12013),计算出各省份最新生态文明指数和绿色生态文明指数,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类型;施生旭等构建指标体系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实证分析与综合评价;林震等针对贵阳市、杭州市和南京市三个省会城市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指标体系,对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高媛等通过构建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其2007~2011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张欢等建立了反映特大型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特征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武汉市2006~2011年生态文明建设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价;李敏等运用综合指数评价分析法对浙江省新昌县2010~2012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等。相对而言,国家、省域和市域层次的研究较多,特别是近几年城市生态文明评价的研究逐渐增多,而县域层次研究较少,此外还有微量涉及企业、校园的研究,但是此类研究主要是结合特定的研究领域展开的。
1.2 研究领域
从研究的领域来看,主要涉及产业部门、资源、教育等方面。如牛敏杰等从分析农业生态文明的影响因素入手,构建了农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2013年各省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进行核算和评价;孟祥江等在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堂课旺构建了水生态文明多层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不同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状况划分为五级。蔡太义以基于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的实际状况构建了土地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研究;陶宇构建了矿产资源开放利用评价体系,并通过建立的评价体系对河南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评价;蔡丽霞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进行评价等。总的来说,特定的研究领域总是跟特定的研究区域相结合的,农业和水资源是主要的研究领域。
1.3 研究方法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主要采用指标评价法:根据研究区域或领域的实际情况,构建生态文明的指标评价体系,然后收集体系中指标的相关数据,运用相应的指标权重核算方法计算生态综合评价指数,最后得到评价结果。这一研究的区别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指标,二是指标权重核算。
1.3.1 评价指标
由于不同的研究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特性,因此构建起来的评价指标必然存在差别,而为了更准确的评价,指标的选取就尤为重要了。这中间有从生态文明涵义为依据来构建生态文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例如:何天祥等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在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从城市生态文明状态、压力、整治和支撑4个方面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王会等将生态文明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同时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形成了生态文明内涵的“1+3+1”阐释,基于这一内涵构建起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该框架包括了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系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5个系统层和35个指标。齐心根据“十”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提出了由生态自然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组成的衡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等。
此外,是根据研究区域或领域的特性来构建生态文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例如:黄显峰等基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念和要求,构建了水安全、水生态、水管理、水景观、水文化5个方面包含29项指标的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邵强等从生态环境影响、三废处理、资源利用效果、环保管理和环保投入等多角度构建中国石油开发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等。
1.3.2 指标权重核算
指标的选取和构建目的是对生态文明水平进行评价,而不同的指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即核算指标权重,主要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德尔菲法等。如:张茜等采用熵权法确定了评价宁波市生态文明的指标权重;杨红娟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云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孔雷等采用德尔菲法对普洱市生B文明建设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测算和评价;宣子岳等使用矩阵的无量纲化、变异系数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我国10个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程度。
2 结语
我国生态文明评价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对象不断变化,从区域来看,从最初的国家研究到近几年的城市研究、企业及学校研究;从研究的领域上来看,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到产业部门、资源、教育等方面。研究方法上从不同的角度构建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种方法核算指标权重,通过计算出的生态综合评价指数来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 玲,杨加猛,张智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统计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23):19~21.
[2]严 耕,林震,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和评价[J].中国行政管理,2013(10):7~12.
[3]施生旭,郑逸芳.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路径与评价体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57~163.
[4]林 震,p志敏.省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22~28.
[5]高 媛,马丁丑.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2):155~159.
[6]张 欢,成金华,冯 银,等.特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J].生态学报,2015,35(2):547~556.
[7]李 敏,温常玲,阳攀登,等.新昌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和启示[J].价值工程,2016:261~2632.
[8]牛敏杰,赵俊伟,尹昌斌,等.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水平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6(3):17~25.
[9]孟祥江,李灵芝,王 蕾,等.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6,45(5):12~15.
[10]唐克旺.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探讨[J].水资源保护,2013,29(4):1~4.
[11]蔡太义,张合兵,黄会娟,等.河南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3,34(4):67~70.
[12]陶 宇.生态文明视角下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价研究――以安棚碱矿为例[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5.
[13]蔡丽霞.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设计与评价[J].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1):244~247.
[14]何天祥,廖 杰,魏 晓.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11,31(11):1897~1900.
[15]王 会,王 奇,詹贤达.基于文明生态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27~31.
[16]齐 心.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3(12):182~186.
[17]黄显峰,贾永乐,方国华.基于投影寻踪法的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J].水资源保护,2016,32(6):117~122.
[18]邵 强,李婷婷.中国石油开放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93~497.
[19]张 茜,澄,马仁锋.基于熵权法与协调度模型的宁波市生态文明评价[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27(3):113~118.
[20]杨红娟,夏 莹,官 波.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云南省为例[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5,31(4):170~173.
篇3
2009年开始,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启动,我国农村消费量逐步扩大。农村消费由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过程中的环境资源约束效应将日益强化,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国人民小康的新问题。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并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作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如果不能未雨绸缪,积极转变农民的消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创新农民消费模式,则“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要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必须转变不合理的消费模式。而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符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消费模式,将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目标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生态消费模式与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征
1.1生态消费模式的内涵及特征生态消费模式是基于人类社会再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是一种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基础上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它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终极目标,是适应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因此,生态消费模式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改变,是未来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支撑,是时代的客观要求[2]。生态消费模式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适度性。它是一种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最良好的消费活动,由一定的物质和生态生产相适应的消费规模与消费水平决定,并保证人的生活质量的消费。这种消费模式强调在消费中的各个部分支出必须适度,减少攀比消费,扩大精神消费和绿色消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可持续性。生态消费模式将当代人的需求和未来人的需求,今天人的需求与明天人的需求有机统一起来,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并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过度的消费,具有一种跨时空的品质。第三,全面性。生态消费模式是一种包含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消费,注重物质文明消费,更注重精神文明消费。由于人类过多地关注物质上的消费,而轻视精神上的消费,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所以生态消费模式更突出精神消费的第一性,强调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的关注。
1.2农村生态文明内涵及特征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和农村自身发展与自然和城市的关系,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3]。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一般包括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村庄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这进一步表明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是2种成果的共同发展。其中,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指改善和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如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与优化、农村卫生环境状况的改善与优化、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优化等;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包括农民生态观念的产生与增强、精神面貌的改善与提高、农村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内容[3]。农村生态文明具有3方面特征:第一,强调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只讲究速度而不考虑质量,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把“好”字当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生态产业发展为主导,生态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合理开发,提倡构建农村生态消费体系,注重城市文明的传播、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生态工程技术的运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农村环境质量。第三,强调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处理好地区间、部门间、生产与生活、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以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
2现有农村消费模式对农村生态文明的负作用
消费可以分为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因此可以从农村生产方面的消费和生活方面的消费对当前农村消费模式进行分析。
2.1农村生产方面的消费
2.1.1农业生产消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投入高,资源消耗大。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相比,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仍十分低下,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等农作物主要靠高资源投入、增加播种面积、加大施肥力度等途径实现增收。养殖业经营仍然比较分散,主要依靠扩大养殖场地、增加饲料供给实现其产量的增加。②非可持续性生产。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依赖性高,农村地区大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发土地,导致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造成了一些地区土地盐碱化,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垃圾的随意处置、桔杆和杂草等垃圾露天焚烧、动物粪便堆放不合理等,造成了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不利于生态农业建设。
2.1.2企业生产消费。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地区企业数量逐渐增加,但其生产消费也存在不少问题:①粗放式生产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农村工业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大量投入,粗放式的生产是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企业的发展方式,产量的提高也主要来自于劳动力和资源投入的增加。由于土地、原料等资源价格相对低廉,非节约性生产造成大量资源浪费。②生产设备落后,工业污染严重。农村企业由于资金少,生产设备相对落后,配套的环保设施十分不齐全,生产垃圾处理能力极为低下。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不加处理便随意排放,给农村地区的空气和水土造成了污染;工业废渣随处堆放,不仅占用了土地,也造成耕地污染,不利于生态村庄建设[4]
2.2农村生活方面的消费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消费结构显露出了低层次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恩格尔系偏高,文化消费偏低。相关调查表明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农村地区恩格尔系数有所下降,但相对于城市地区仍然偏高。当前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实际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仍是农村最重要、最基本的消费,其次是住房消费。“有些农民在解决了吃穿后,把建造怎样的房子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甚至有些盲目追求,不惜借钱盖‘有派头’的庭院,一定程度上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在文化消费基本上是贫乏的,读书看报、学习现代科学、掌握知识技术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仍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5]消费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农村消费结构的低层次性和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挑战。许多农民的消费方式也不健康。有些农民为了少花钱而不注重产品质量,买回的产品用一段时间坏了,丢弃后再买同样的产品,造成资源浪费,有些“三无产品”的甚至给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随着农村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但农村相关的文化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没有休闲娱乐的地方,所以打麻将、打牌等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封建迷信仍然盛行,“找大仙”看病、算命等,这些愚昧的消费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反而浪费了钱财,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的甚至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同时面子消费、人情消费十分常见,特别是农村“红白喜事”时,盲目攀比、大摆筵席的现象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和财富的浪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交流的频繁,农民也开始追求积极向上的消费时尚,但他们环保意识比较淡薄。例如,对使用塑料袋会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没有清醒的认识,认为只要带来方便就好,造成了农村“白色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到处都有掩埋的塑料袋。另外农村没有专门堆放垃圾的地方,也没有统一的垃圾处理站,随处都可能成为堆放垃圾的场所,造成农村环境不断恶化。当前我国农村消费模式的的现状,不管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生活领域的消费都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了的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利于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当前扩大内需及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繁荣的背景下,应该转变农村消费模式,实现农村地区生态消费、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p#分页标题#e#
3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必然性
消费模式对资源环境有重大影响,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既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农村发展方式,也需要变革农村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是理性、科学的选择,是对农村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新的诠释,有利于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有力支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1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方式都得到巨大改善。然而,工业也造成了当今环境的恶化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实行过度生产—过度消费—过度废弃,对自然过度开采,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和生态危机,我国正不断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而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重点是在农村,只有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转变农村地区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生态消费。通过生态消费模式调节农村消费和农村地区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从生态角度对消费进行重新认识,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因此,推动农村消费模式的转变,是农村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3.2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利支撑生态消费模式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该模式强调质量兼顾,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协调发展,注重消费的适度性、可持续性、全面性等,反对过度、不健康的消费。农村消费者选择生态消费模式,在满足自己生产、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选择有利于环境和生态的产品,排斥对环境和生态不利的产品,能够引导企业减少或停止生产对环境和生态有破坏作用的产品,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用生态消费模式引领农民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引导农民在消费或使用消费品过程中,以环保的方式实现较大的效益,推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实现生态农业、生态村庄、生态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4积极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普及生态消费模式的理念通过普及生态消费的理论知识,倡导生态消费理念,是构建农村生态消费,奠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农民是农村消费的主体,要促使他们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把生态价值观引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采取多形式、多层面的宣传方式,向农民传播生态理念,陪养他们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的习惯;要对乡镇领导干部以及乡镇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培训,引导他们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升他们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能力。在生产消费上,引导农民购买由正规厂家生产的农药、化肥、种子以及农用生产工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生活消费上,倡导适度消费,在消费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形成健康的可持续消费模式,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4.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生态文明及生态消费理念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据统计,目前有7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45%~50%,在粮食主产省和中西部地区该比重高达60%以上。可见,要想使农民增收必须在农业上作好文章。可以采取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走精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的农业收入得到大幅提高。此外,还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规范劳务输出组织,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转移。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才能使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使农民收入得到切实增加,生活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农民才可能真正建立生态意识,才有可能实现农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消费朝着生态性消费方向转变,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4.3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及相关政策、法律的不完善,忽略了自然、社会的可持续性,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危机。如果不改变原有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将不利于我国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想使农村地区的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协调一致,促进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的政策法规,在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同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这一消费方式,为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绿色消费提供制度依据和法律保障。实际上,政府也有责任和义务推进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规范农民消费行为,强化农民的生态消费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地区消费结构的优化,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保证他们得到全面发展[6]。此外,还要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生态文明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015-03
1生态文明研究历程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1],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2]。20世纪中后期,人们已经开始用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用生态史观研究人类文明史的是日本学者梅棹忠夫,1957年他以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文明史的规律,发表了《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1967年出版的《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中提出的生态史观,重视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对文明史进程的重要作用[3]。
1991年刘宗超、刘粤生在《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中提出要确立“全球生态意识和全球生态文明观”[4],199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殖基础》正式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开启了中国系统研究生态文明理论的先河;1997年《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首次提出“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先进的社会文明形态”[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重要治国理念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现状和问题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以校园为载体,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个基本维度,使生态文明融入其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校园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校园建设和日常教育管理中,从美化环境、绿色环保、和谐自然各个方面出发,不断强化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贵阳市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示范带头作用,贵阳学院作为贵阳市唯一的本科高校,拥有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肩负着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因而贵阳学院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贵阳学院位于贵阳东出口,与图云关国家级森林公园毗邻,贵阳学院的用地版图为平面蝴蝶形状,中长期规划面积1200亩,现实际使用面积810亩,规划建设以“园式林、生态型、数字化”为基本范式,拥有博信楼、博雅楼、博远楼、博艺楼、博新楼、博技楼、博达楼、九思楼、逸夫楼、咏籁楼、荟素楼、图书馆、田径场、行健馆、阳明文化广场、学生公寓楼群以及鱼梁桥等建筑单体,建筑单体色泽一致,风格雅致,特征鲜明,品质精良,在绿化、净化、美化和文明化建设上达到较高水准,是贵州省“优美校园”。贵阳学院在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创建上与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相适应,全面践行永续发展理念,确立了“办绿色大学、建生态家园”的环境治校方略,精心打造出“馨园”、“梨园”、“桃园”、“竹园”、“桂园”、“生态园”,以及“峡谷飞桥”等“七园七景”。生态校园一年常绿,四季有花,景致如画,是贵州省“绿色大学”[6]。在优美校园和绿色大学的建设过程中,贵阳学院秉承“办绿色大学、建生态家园”的环境治校方略,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建设中都开展了多方位的工作,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设计了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和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更好地分析和总结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中值得借鉴的方法。
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调查问卷共20题,每题可选择一个答案,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理解和认识。主要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随机抽取了星期一下午在贵阳学院第三教学楼二楼上课的班级共10个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涵盖了2011级、2012级、2013级三个年级学生(2010级学生均外出实习),共发放10个班级,每个班级30份。发放班级及收回份数为:2011级应用化学专业收回30份,2011级园林专业收回30份,2011级国际贸易专业收回30份,2012级生物工程专业收回30份,2012级园林专业收回30份,2012级旅游英语专业收回30份,2012级美术专业收回30份(有10份没有填写),2013级城乡规划专业收回30份,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收回30份,2013级制药工程专业收回30份(其中有的问卷有的同学仅仅填写一面,故统计实际数量与预计数量有一定偏差,见表1)。
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调查问卷”的20个题目中,1~14题的内容为生态文明具体行为体现,15~20题内容为生态文明观念内涵。在1~14题中,按照行为主体来分可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两类。其中1、2、4、5、6、7、8、9、10、11、12、13为个体行为,其主要表现同学们个人对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主观意见及行为;3、14为群体行为,其主要体现大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看法、意见。按照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是否分离来分,其中1、3、4、14题是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相分离的题型;2、5、6、7、8、9、10、11、12、13题是行为主题和责任主体同为一体的题型。15~20题中,16题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内涵理念的认识,15、17、18、19、20题则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认识。
从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分离的1、3、4、14题调查情况看,行为主题和责任主体相分离时,责任意识相对淡泊,缺乏主动担当的勇气的决心。如第一题:当你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你会如何做?其中选择A的占36%选B的占31%选C的占33%,A、B、C大约各占1/3,这说明在大学生中还有在看到周边环境建设遭破坏时漠不关心的现象。如第四题:你对学生在学校践踏草坪的看法是?其中选择A的占22%选B的占63%选C的占15%,从B选项所占的百分比为63%,这说明了学生还缺乏担当的意识和勇气。当然,从其他题目,如14题:你们寝室打扫卫生的情况如何?其中选择A的占62%,选B的占31%,选C的占7%,从这些数据可以说明当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学生还是比较关注的,但还缺乏把生态文明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和目标去努力践行的决心。
从环境问题与个人经济关系来看,与个人经济关联性大的问题,学生关注度相对较高,如第7题、第10题、第12题、第13题,说明在个人环境行为方面,适当地采取一些措施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处罚或奖励,如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恰当地给予一定奖励,对排污的收取一定费用,以此促进环境方面好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
从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和内涵的理解上,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理解都比较正确,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是紧密的,绝大部分大学生愿意深入地学习和传播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地参与相关工作。
3对策与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的考察分析来看,贵阳学院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比较好,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所做的工作还是有所体现,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有校级领导分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决策和指导作用。同时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2)学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牵头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由贵阳学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牵头完成,后勤管理处、基建处、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等行政教学部门协同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3)学校要求教师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研活动,有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及学术方面的专题研究课题并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
(4)除了学校行政教学部门教师参与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外,贵阳学院还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具体情况,组建不同的宣传和推崇生态文明理念的社团,组织落实建设工作。如贵阳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等成立了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普及与促进协会、贵阳学院环境协会等社团,围绕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环保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在学校和社会开展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带动了一批学生踊跃地参与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活动中来。
(5)让生态文明课程进课堂,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贵阳学院的生态文明相关课程不仅是在相关专业开设,而且也作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在所有专业中开设,如开设“环境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类校级公共选修课程。由贵阳学院组织编写的《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教程》经过两次改版后更加符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该课程也在全校所有专业中开设,使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和实施路径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奠定了知识基础。
(6)在全校范围内,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开展相关活动,推进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学校积极倡导开展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相关活动,如开展“我为校园添一点绿”,“关爱一小家、幸福一大家”签字活动,环保展示活动,绿化校园活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主题活动;制作宣传栏等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的绿化进行保护和充分利用,同时扩充新的绿化地带,并对校园内的130余种植物进行了命名挂牌,增进大家对校园植物的认识了解和热爱。
(7)在学校规划建设中,尽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氛围,激发学生建设校园生态文明的激情。在校园规划建设中,一方面,注重校园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努力营造一个绿色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着重体现了校园人文生态素养的展现,如校园的路标指示、教学楼的命名、学校的徽标等都应尽量展现生态和谐的理念。
(8)在校园资源利用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要遵循节约和再利用的原则,尽量减少由于资源浪费而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针对食堂浪费现象,通过“光盘行动”等活动减少浪费;教室灯光、路灯等设置了智能装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用电量。
(9)制定了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节能减排等相关制度并由学校相关部门监督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4结语
总之,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不断地强化生态文明意识,以创建环境优美、文明和谐、资源节约的校园为目标,以生态文明校园为辐射源,在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潘岳.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J].中国国情国力,2006(10):20~22.
[2]刘思华.论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关系[J].经济师,2011(1):6~9.
[3]杨宁一,郑丽平.评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J].史学月刊,2005(8):92~94.
[4]刘宗超,刘粤生.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J].自然杂志,1991(6):413~416.
篇5
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与壮大,人们无时无刻不依赖于环境,最终环境作为生活的主要载体,生态文明独立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我国不断的发展道路当中,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也在不断的追求着。然而对于物质的追求则不在那么强烈。经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如今对于环境重视的程度较上个世纪相比增加20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足以证明现如今人们保护环境的欲望愈来愈强烈。生态区域的内涵更多的是为了通过让人们对于环境的了解和保护来增加区域的价值和生态环境。而越来越多的人在无形之中已经形成了对于生态环境的热爱和追求。
二、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
1、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是十分重要的,现如今我国很多地区对于环境的追求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实施上关于环境的指标发展体系通常有四大主要原则。首先先进性的理念是最为重要的一种理念机制,世界级的生态文明环境是一个人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环境体制,为了能够达到更高的社会环境状态,首先就需要拥有一个全新的环境理念。除此之外第二大原则就是科学性的原则,无论是任何的事情都需要尊重科学性,事情往往有两面性,取利大者而为之,科学性的原则体系不仅仅能够帮助人们走超常规、高水平的发展道路,还能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除了刚才介绍的两种原则之外,还有就是要注重操作性和统领性原则。
2、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
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我国的发展当中,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能够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一个地区要想发展的更快、更好,首先就要保证自身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区域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计关系着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所以课件对于环境要加强管理,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到环境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环境的发展能否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走去。
3、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体系框架设计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环境改进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到区域未来的发展,所以需要对其发展体系的框架进行全方位的设计。笔者认为在设计当中首先应当将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生态健康以及管理科学放在首要位置,这些内容不仅仅关系着我国人民的生活和发展,更加密切的关系到我国的人均生活水平。所以在建立区域发展框架体系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策划。
三、基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优化路径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和新的行为准则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观已经演变为对于价值的追求,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唯独环境是无价的,是不可再生的,所以生态环境的发展观在当今的社会当中被认为是对于自身价值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2、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契机提高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我国由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优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当中,一定要加强对于创新的关注。在我国关于环境方面的创新并不多,近些年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目标,这一观点的提出很有意义,改变了我国前些年的一些不正确制度和观点。事实上对于环境的创新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创新也显得非常的重要和有意义。
3、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
篇6
一、生态文化大众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文化当中,人们的社会生活都渗透着内在的文化机理。文化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已经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推进生态文化大众化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生态文化只有被我国广大群众所理解、认同、掌握,不断地内化为人们的内在价值取向,外化为行动自觉,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1、生态文化大众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首先,生态文化大众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凝聚、创造动力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中国的文化领域内占据主流地位,生态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开展生态文化大众化,能够帮助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用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体系武装头脑,使大众树立起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化深化了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生态文化大众化能够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精神动力。其次,生态文化大众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部分,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生态文化大众化最重要的是塑造了具有生态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由生态自觉的人,这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最重要的因素。而生态文化大众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态经济规律,倡导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可以为推动生态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性的、科学性的指导。就政府而言,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根据生态发展规律,用生态文化理念把握全局,既可以保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又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一股生态文化理念运用于社会实践的热潮,促进经济发展。就企业而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态规律,受生态意识的指导,采用新科技,进行节能减排,能够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文化大众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精神统领,具有时代的先锋性和理论的容涵性,表征着最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最新表现形式之一,自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的提法写进党的报告,要求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以来,生态文化开始逐渐上升到理念的认识高度,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新的价值选择和新时期的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化同属社会意识领域,具有内源性和同生性。生态文化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生态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倡导的和谐正是需要生态智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生态文化代表了新时期进步性的文明成果,生态文明作为新的社会形态,也内涵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文明;生态文化所倡导的人与其他生物体公平地、同等地享有权利的理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的价值体现。因此,生态文化大众化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生态学视角下的理论解释原则,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被大众接受、掌握,实现大众化。
3、生态文化大众化可以规范并调控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利益主体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行为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性、多变性的现状。从大众的实际需要和现实状况出发,将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体系用通俗的语言和形式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掌握,使其成为广大群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能够规范、引导个体的行为,从而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人们为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生态文化内涵地证明,人的生存活动及社会的存在发展必须合乎生态环境的自然目的性和自身生存的目的性,人们不能把自然界仅仅当作手段而忽略其目的。然而,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不顾环境的破坏而只管自身利益的现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也时常发生,这违背了生态伦理的基本精神。生态文化在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将古代文化的整体性价值取向与近现代文化的主体性价值取向有机地统一起来,倡导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生态文化大众化路径探索
现代大工业对文化的挤压及其对大众接受者的生存压迫,使得他们更多地关注当下生存状态,关注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状态。生态文化如果不采取大众化的路径,从大众的接受心理去引导他们树立生态学的思维模式,将使得生态文化更加不能够被接受和理解甚至遭到排斥。此外,由于生态文化大众化本身具有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征,这些都要求我国生态文化大众化应该积极探索合适中国国情的演进路径,才能确保生态文化大众化顺利进行。
1、创新传播方式,采取大众易于接受的途径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再加上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观念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生态文化大众化如果不能首先从形式上吸引大众、激发大众兴趣的话,会降低被大众感知的机会,被冠上说教式理论的帽子,当然也就谈不上被大众所认同了。生态文化大众化要用贴近大众习惯的方式来宣传生态文化,避免大众对传统灌输式的单纯说教产生厌烦情绪,我们要时刻警惕那种不契合大众生活的空谈式的枯燥说教。生态文化只有根植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才能“化民成俗”,以此来达到“大众化”的实际效果。比如,借助传统民间艺术的形式进行宣传,贴近大众文化生活,将生态文化的思想和理念植入于音乐、戏曲、文学或者公益广告等当中,利用这些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充分重视和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借鉴大众文化传播运作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大众化传播。
2、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的教育,发挥教育的功用生态文化大众化要加强生态文化理论教育,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层面入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首先,要加强学校教育。将生态文化理念植入到青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中。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教育从娃娃抓起”,这种将教化的理念从小植入儿童的启蒙教育中,为生态文化的初识教育提供了借鉴。也许青少年儿童启蒙的时候并不能理解生态文化的内涵,但久而久之,随着生态文化的理念根深蒂固在儿童的意识当中,再加上教育环境的影响,也会慢慢形成生态意识。生态文化还应该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发挥教育的引导、导向等功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把生态文化理论渗透到大、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去,真正做到把生态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学生用生态思维去认识、重视当前现实的生态问题。当然,生态文化大众化不仅要有传统的显性教育,还应该内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间接实现生态文化的灌输,减少学生的排斥和逆反心理。其次,注重家庭教育的培养。将生态文化理念渗透进家规、家训中。家庭是儿童人生的第一个受教育学堂,良好的家庭教育将使儿童受益一生。如果家长从小就从小事教育自己的孩子,讲卫生,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爱护小动物等等,并将这些内容归纳进家规家训中,那么儿童从小也能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保护动物等生态习惯,树立起生态意识。最后,注重社会教育的影响。目前社会上有很多非政府绿色环保组织、群体及环保卫士,他们经常通过或者个体性事件,运用各种宣传手段,积极宣传环保思想,号召大众学习生态文化,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这些群发性或者个体性环保事件经常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并得到大众的支持和拥护,通过社会教育,对于生态文化大众化的推进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3、树立先进典型,增强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先进典型是思想道德信息的承载体,是社会对其成员提出的道德期望的具体体现。古语有云:见贤则思齐。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源于生活,源于普通大众,他们工作、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的事迹真实、可信,说服力强,感染力强。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善于将真理人格化,是推进生态文化大众化的有效方法。无数的事例证明,先进典型以其突出的工作业绩、高尚的道德形象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方向标。由于先进典型本身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树立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崇尚典型、典型光荣的文化氛围,深入挖掘典型的精神内涵,一方面能引导广大群众学习先进典型的模范行为,另一方面也会使大众通过接受先进典型精神的感染、熏陶,激发和强化其生态道德行为动机,让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和提升,树立生态意识。生态文化大众化不仅要培育生态文化建设当中产生的典型模范,还要大力宣传典型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事迹教育群众,鲜明活泼的人物形象和事迹比单纯讲道理更富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能引领大众积极践行生态文化的理念,用生态学的思维进行实践活动。
4、将生态文化纳入乡规民约当中,发挥教化作用每一个地方尤其是农村,乡规民约的影响对该地居民影响深远,基层民众的生态意识对环境变迁起着重大作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将“乡规民约”注释为“中国基层社会组织中社会成员共同制订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又称乡约。”乡规民约是民间为保障并调节本村或本地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或为保护某一事物,自发的通过民主商议制定的,乡民共同遵守和认可的,具有较大约束力的制度和规定。它之所以在中国社会广泛生成,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原因是乡规民约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并发挥着法律难以达到的社会调控、制约作用。
篇7
一、在文化内涵中认识“生态文明”的文化性
所谓生态文明,从狭义上理解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反对掠夺式使用资源能源,要求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经济层面上,生态文明要求经济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这一要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来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低碳生产、绿色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在政治层面,生态文明要求党和政府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将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加强环境监管,严格依法执政,积极与各国政府开展国际合作。
因此,生态文明在《经济生活》中侧重于从经济层面理解生态文明,关注不同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如理性消费、绿色生产、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生态文明与《政治生活》的整合则侧重于从政治层面理解生态文明,关注制度建设、政府作为、政绩评价、国际合作等政府作为。
从广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类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继承和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深刻反思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再次系统建构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特别强调和关注人类的自觉与自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进步和发展。具体来说,在文化价值上,要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追求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在生活方式上,以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他人利益为目标,践行可持续消费观;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体现为生态文明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由于各国人民均面临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的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环境问题。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无论是“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于“把自然仅仅看作是人类活动的功利性对象”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因此,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生态文明作为主流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体现在其相对独立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但不是简单地亦步亦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生态文明是在与经济、政治、社会的互动中,在多方面相互交融,并对经济社会其他要素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深刻的作用。
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文化性,能够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以更广的视野来思考和认识生态文明,从文化价值、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视角认识生态文明的意义和价值。
二、在文化多样中理解“生态文明”的民族性
《文化生活》第三课指出,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多样性基于不同民族、国家社会实践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好、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坚持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加强沟通,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形态,具有文化价值。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实践的差异,对于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和生态文明的外在表现必然存在差异。
例如,西方的生态文明主要通过生态运动得以呈现。自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生态的思考超出了自然环境领域,对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认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公平问题,主张用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力图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模式。而我国的生态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通过肯定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用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和他人;道家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将法道自然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佛家则通过众生皆平等、万物皆有灵表现出慈悲的生态伦理思想。
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在理解、践行、落实生态文明时,由于国家利益、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的差异,往往表现出理念、思维和行为的差异,甚至是对立和冲突。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对待自然上既要获取又要节制,既要利用又要保护,共同维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而这正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所凝聚的世界性的精神内核,它超越了具体民族文化的差异,也是不同国家、民族能够在生态问题上进行对话与合作的逻辑前提和思想基础。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文化的交流中理解和认同“生态文明”中的共通性部分,另一方面又要对差异予以尊重、理解和包容。同时,由于发达国家200年的工业化过程给现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世界各国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国际合作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三、在文化传承中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总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因此,我们要立足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文化创新。
在历史的长河中理解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生态文明并不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全盘否定,也不是简单的回归原始文明;而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对原始文明中人被自然奴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中人对自然的征服这两种关系的辩证否定。生态文明将人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放出来,追求人性和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共存。
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需要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配置,呈现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特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国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关系民主化,表现为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坚持国家平等原则、尊重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各国相互合作、沟通发展等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
因此,我们要从全球化浪潮中把握生态文明。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强化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创立国际生态建设共同准则,积极推动国际生态新秩序的建立。国际关系民主化,要求我们坚持国家平等原则,充分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处境,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平等互利、真诚合作、责权对等基础开展国际生态合作。
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还要正确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坚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应该“移风易俗”“与时俱进”。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具有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缅怀先人等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可以将生态文明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通过生态行为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文化内涵,凸显生态行为的传承力和影响力。
四、在文化强国中领会“生态文明”的价值性
《文化生活》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要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据党的十报告,教材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作出了较大篇幅的调整,指出了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路径,提出了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明确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
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生态意识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八荣八耻”明确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每一个人的理念践行。生态文明可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躬行勤俭节约,提升道德素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我们每一个个体都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建设美丽中国是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美丽中国追求生产方式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社会人际空间和谐友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人更美。美丽中国的基本要素包括生态良好、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和高尚的心灵境界,从文化的视角来说,其美学内涵即为生态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增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引导社会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凝聚共同价值,方能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篇8
【关键词】 生态文明;优化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形成背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十七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环境问题仅仅依靠在原有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必须上升到基本价值理念转变这样的高度上来。我国的环境问题确实已经成为影响我们长期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一块大“短板”,单靠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调整,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对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使我国资源和环境支撑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生态文明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治国理念。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基本的执政理念,将通过各级政府的具体执政行为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调整,进而引导国家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从我国环境保护的历程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治国理念的演变过程。上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赋予环境保护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提高环境保护的地位,但还不足以从总体上改变“以环境换发展”的发展模式,二者还是分隔状态。到90年代,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将环境保护理念引入经济发展的决策之中,开始改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分别决策、分别处置的隔阂状态。但此时,环境保护还远远没有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不足以深刻地影响和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生活行为。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贯穿到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系之中,实际上是对以往的治国理念的实质性提升,境界更高,产生的效果也将更加久远,也是对工业文明的全面提炼与升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发展与归宿。我们要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的政治内涵,彻底实现执政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在战略上,要把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在实践上,要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硬指标;在考核上,关心GDP的同时还要重视当地经济发展效率、质量和区域生态质量改善情况,只有实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
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1、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初的“轻化”型经济特征正向自主主导的、带动力较强的、可持续的“重化工业”方向发展。2002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2.6%,其中,重工业增长率为13.1%,轻工业增长率为12.1%,2003年则分别提高到17.0%、18.6%和14.6%。两年中重工业比轻工业的增长分别高出了1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也从60.9%提高到64.6%。重工业增长不仅明显超过轻工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而且从整个经济增长来看,重工业增长也发挥着主导作用。1998—2002年工业增长为9.2%,同期GDP增长7.7%,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1.5个百分点;2002年GDP增长10.2%,工业增长8.0%,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2.2个百分点;2003年GDP增长9.1%,在农业和服务业增长速度均比上一年有所减慢的情况下,工业增长速度却达到了17.0%,高出GDP增长7.9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已把加快城市化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结构,作为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农村人口,城市化又长期处于滞后状态,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进入城市所释放出来的潜力不可估量。因此,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增长速度的加快局面是经济由单纯的外向带动型向自主主导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发展型转变的重要标志与体现,更具有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变的划时代意义。但重化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也让我们付出了难以弥补的代价。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年GDP的8%。而中科院测算的数据是,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国家环保总局的生态状况调查表明,西部9个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地GDP的13%,等于甘肃和青海的GDP总和。世界银行给出的另一个统计数据是,如果仍然毫无节制地发展火电,2020年我国因为燃煤污染所导致的疾病将损失GDP的13%。因此,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主导型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屈朝霞(1971-),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党总支副书记,教授;董国静(1988-),女,天津人,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硕士研究生。(河北 保定 07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项目编号:201301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217-02
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来,短短三十年中,我国的经济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表现在生态环境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而言,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引入了竞争机制,竞争必然导致资源消耗加速,环境污染加重。其次,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极其落后,我国必须把所有精力都集中于经济建设,却忽略了生态环境问题。再次,由于科技落后、环保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对资源开采过度,利用率低,对环境也是只顾污染、不思改善。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国目前面临极其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匮乏,水资源紧缺,全国有2/3城市处于缺水状态;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铁矿石等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5%;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严重,60%以上的河流遭到中度和重度污染,25%地下水污染严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灰霾现象,目前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我国占大部分;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石漠化面积占1.3%,8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
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改善生态环境,也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这些努力还是不够的。因此,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视,并于2012年11月8日十报告中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论述。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所谓生态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而生态文明建设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制度和行为都是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树立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属于意识观念范畴,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提出了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的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一定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展开的,目的是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主要方式是教育和影响。为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教育和影响两个方式入手:
1.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方式
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对“人类社会中大量的、独立而专门进行的关于知识、技能、道德等的灌输活动、传授活动、引导活动、构建活动、交往活动、对话活动等的泛称”。狭义的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是学校组织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活动。这里所运用的只是教育的狭义概念。
教育的对象应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学生。因为,青少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对新事物、新知识接受能力强,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且,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用教育的方式使其树立生态文明观能够取得更高的效率。教育应主要囊括以下内容:
(1)生态观教育。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自然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加以改造。但是,人对自然的改造不是盲目无节制的,而是要依据自然规律并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观是科学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中应作为核心内容。因此,在学校的“两课”课堂中,应凸显生态观的教育。
(2)生态现状教育。当前,我国乃至全球都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然而,青少年学生在校园中生活且把所有都集中于课本学习上,以致于他们不能全面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程度和后果的严重性。因此,在课堂教育中应适时穿插时事,让学生们清楚最新的“数字”,这样能让他们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3)生态道德教育。高尚的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由于不良思潮的涌入和家庭、学校教育缺失等原因,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逐渐偏离轨道,他们意识不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高尚的行为,也看不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是可耻的行为,这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生态主体地位,增强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自觉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和义务。
(4)生态实践教育。理论的学习需要联合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中应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参观污染区、清理污染物等,这样可以给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激发其环保动力。
2.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持久、稳定的方式
全社会的人多而分散,且各个群体的特征不同,很难对其进行统一的教育,只能采取影响的方式。影响是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抽象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的结果持久性、稳定性比较强,同时,作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影响的方式上,可以进行以下努力:
(1)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人具有社会属性,都是社会的人,其生存和发展时时刻刻都受社会氛围的影响,因此,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对生态文明观的树立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微博等媒介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大力倡导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提倡生态文明思想行为,加强积极引导,同时杜绝不健康思想行为的传播。
(2)发挥典范的影响作用。典范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在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中,要多发现环保典范,公开进行宣传表扬,并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这样会起到以一传十、以十传百的影响作用。同时,对反面案例要采取更加严厉的惩治措施,发挥“反面典范”的作用,以一儆百。
(3)鼓励学习西方成功经验。对于西方的思想行为要取其精华,去其槽粕。近年来,西方国家在治理生态环境方面有很大成效,提供了很多经验,应该加以借鉴,例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治理雾霾方面的经验,德国、日本、瑞典、法国等国在处理垃圾方面的做法,以及欧洲各国在生活细节方面的环保经验。应该大力倡导人们吸收这些成功的经验,以此督促自身的行为。
(3)大力倡导互相监督行动。已定政策法规只有在监督之下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人们的行为在别人的监督之下会格外加以收敛。互相监督不仅要在人与人之间倡导,更要在家庭与家庭、企业与企业、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以便在互相监督之下实现共同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这些发展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议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教育和影响两种方式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西涛.生态文明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史志,
2012,(3).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3]张正江.论教育的多重内涵[J].理论视野,2010,(4).
[4]宋锡辉.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郑士鹏,陈术文.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赜[J].求实,2013,(1).
[6]黄鹏坤.试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篇10
关键词:秦皇岛;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水平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074-02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报告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秦皇岛市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良好。但秦皇岛市生态敏感,社会关注度高,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较为突出,包括海水治理等问题已经引起中央高度重视。本文通过探讨秦皇岛市生态文明综合水平的历史变动情况,在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研究秦皇岛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涨落趋势,从而从更深层次为秦皇岛市提供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依据。
一、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一)体系框架
根据十提出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的任务要求,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时代特征以及秦皇岛市“开发强市、产业立市、旅游兴市、文化铸市”的战略定位,同时兼顾指标数据的可得性,构建秦皇岛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拟定的指标体系分3层。其中,一级指标分为经济、社会和生态3大部分;经济包含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2个二级指标,社会包含可持续性、城市文明和基础设施3个二级指标,生态包含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恢复与建设3个二级指标,下设24个三级指标。在此指标框架的基础上,采取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具体为:
1.经济(0.45):经济发展(0.25)(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乡收入比),产业结构(0.20)(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
2.社会(0.25):可持续性(0.10)(科技投入占GDP比重、环境投入占GDP比重),城市文明(0.08)(人均公共藏书、万人拥有病床数),基础设施(0.0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道路面积)。
3.生态(0.30):资源利用(0.10)(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生态环境(0.1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空气优良天数),恢复与建设(0.1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覆盖率)。
指标原始数据来自于《秦皇岛市统计年鉴》、《秦皇岛市环境质量公报》(2007—2013)和《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二)评价方法
参考研究成果[1-4],指标体系采用指数化的综合评价方法,用生态文明综合指数代表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整个测算过程分4步。
1.三级指标数值的标准化。三级指标数值(yi)是该指标评价体系的最小分析要素,各指标之间是异量纲或异质性,需要先对指标做无量纲化处理。标准化公式为:对于正向指标,,对于逆向指标,,式中xi为三级指标的现状值,ai为三级指标的目标值。
2.二级指标数值的测算。二级指标数值(ai)是根据其所属三级指标数值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得出,其公式为:。式中,m为三级指标的数目。
3.一级指标数值的测算。一级指标数值(βi)是依据其相应二级指标数值乘以其权重后加权计算得出,其公式为:。式中,pi为二级指标相应的权数,n为二级指标的数目。
4.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的测算。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是3个二级评价指数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为。其中,Di为i 年秦皇岛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指数值,yij为第i 年j 指标的无量纲化值,wj为j 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即秦皇岛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的权重,m为指标数目。
二、秦皇岛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一)测算结果
依据以上方法分别测算出秦皇岛市2006—2012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数据(见图1)、一级指标数据和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见图2)。
(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1.二级指标动态评价
在时间序列图1中,可以明显地看出,2006—2012年间秦皇岛市8项二级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可持续指标相对与其他指标偏低,恢复与建设指标最高;几年来产业结构变动不大;资源利用指标在2006—2008年间有较大下降,2008年以后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和恢复与建设指标虽然较高,但从2010年起停止增长,甚至出现下降趋势。
2.一级指标动态评价
在时间序列图2中,可以明显地看出,2006—2012年间秦皇岛市3个一级指标总体呈波浪上升态势。其中,生态指数最大,社会指数最小;生态指数在2007年有小幅下降,之后平稳上升,到2010年有一个较大升幅,2011年后升幅减缓;经济指数在2009年有较大提升,2010年后升幅减缓;社会指数起伏较大,在由2006年上升至2007年后,社会指数出现较大下降,从2008年起开始回升,2011年后升幅加大。
3.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评价
在图2中可见,2006—2012年间,秦皇岛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总体呈平稳的直线上升,从2006年的0.682 3上升为2012年的0.882 2,增幅达23.3%,已经由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阶段上升为中级阶段,这主要得益于多年来秦皇岛良好的生态环境积累。同时应重视两点,一是社会水平的波动变化,主要由于基础设施和可持续指标的偏低与起伏;二是经济优质高效发展和生态和谐安全两项指标升幅的减缓。
三、结论与建议
经测算,2006—2012年间秦皇岛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总体呈平稳的直线上升,从2006年的0.682 3上升为2012年的0.882 2,增幅达23.3%,已经由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阶段上升为中级阶段。
赶超发展,建设沿海强市。当前,秦皇岛市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大,2012年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分别在河北省排位第10位和第7位;经济发展速度低,近10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7%,在河北省排第10位。经济发展现状与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河北省沿海发展前沿的区位有很大差距。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板块推进、组团发展,以沿海开放开发,迅速壮大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
保护好生态环境这张秦皇岛市发展的金字招牌,用环境保护形成的倒逼机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关停污染企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江梅,翁伯琦.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与其体系构建的探讨[J].农学学报,2012,2(10):19-25.
[2] 高珊,黄贤金.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5(30):823-827.
- 上一篇:矿山地质勘探
- 下一篇: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