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篇1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机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的共同发展,其中,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是信息技术革命不断深化的关键,而作为以创新推动发展的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是保障计算机软件技术不断发展前进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在我国,由于人们没有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产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导致了国内软件市场上盗版现象猖獗,严重触犯了软件开发者的利益。本文就从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入手来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相关保护方法等浅谈。

一、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

想要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就需要首先弄清楚什么才是计算机软件这个概念,即;对谁进行保护(保护对象是谁)因为只有对概念、内涵的真正了解才能有明确具体的保护对象。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发表的《保护计算机软件示范法条》可知,计算机软件包括软件程序代码及其语句说明部分和便于用户使用软件而由软件作者进行编写的所有辅助资料等。只有对计算机软件的含义进行准确的把握才能真正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二、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起源于上个20世纪60年的,当时的美国国家专利局研究并执行对于计算机软件进行专利保护的政策。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软件技术也越发给开发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各国逐渐开始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及其知识产权给予高度重视和保护,并在各种法律或规定中给予明确化体现。然而,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具有不可见性,通常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被人轻易复制传播和使用的一种集中了脑力的劳动成果,这种脑力劳动成果具有极大的价值性和特殊性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保护以保护为此而付出劳动的作者。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具有持久性和耗费大量脑力劳动性的特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和复杂性的社会劳动形式,它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收益性不可估量,甚至有时候,一个成功的计算机软件对于社会生产力或者社会技术变革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促使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不断进行工作的动力与对计算机软件知识保护进行保护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计算机软件就有极易被复制性和传播性,这就使得计算机软件作作者劳动成果非常容易受到的特性也导致软件作者的实际权益和收益非常容易受到侵害,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软件作者进行软件创新和更新的积极性,也严重损害了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创新能力的持续性发展,甚至最终对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和提升都具有巨大阻碍性发展,何谈高新型、高效型社会方式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呢?所以,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必须要积极、全面、有效地进行计算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推动计算机软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也是推动社会科技不断前行的保障。

三、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法

当前,世界各国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即:版权保护、专利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下面就进行详细说明。第一,版权保护。版权保护的来源于以往法律对于文学艺术著作、科研成果等劳动成果所进行的保护,而发展到目前阶段,这种版权所保护锁覆盖的范围已经得到了延伸,由最初的“文学、科学、艺术领域”延伸到了“技术领域”等各个领域,只要具有原创性、创新性、复制传播性的所有智力劳动成果都应该被纳入到版权保护的范围。计算机软件是编写人员根据一定的语言规则在电脑上进行编写而用于一定使用目的的、具有独特创造性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的脑力劳动成果,其具有极强的严密逻辑性、数学推理性、内在关联性。而当计算机软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软件作者付诸于软件之中创新思想和技术内涵就予以展现了,所以说,计算机软件是其作者使用独特表达进行思想和技术的表现,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应该受到版权的保护。第二,专利保护。世界各国对于专利权的定义会因其不同的国家国情具有极大的差异性。然而,常见的各行业领域内的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发明设计都会被各国纳入到专利权保护的范畴。在计算机软件刚出现的前二三十年之中,计算机软件通常被认为是软件作者根据一定逻辑和步骤所编写的一系列的算法,属于数学问题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因而并未被纳入到专利保护的范畴。然而,随着计算机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对于计算机软件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们不仅仅是计算机硬件的一种附属物,而是和计算机硬件重要作用齐头并进的,二者相互影响和推动,都对计算机的使用和性能起到重要的提升性作用。因此,各国对于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有了新的认识个规定,对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权保正在被更多人所接受并在专利法中进行规定和执行。第三,商业秘密保护。商业秘密在各国均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并由该法律明确规定的属于公司或者集团具有竞争性的各种类型的成果。各而计算机软件通常是由各公司独立研发制作并仅限于本公司独立使用或出售的具有保密性的劳动成果,所以,它可以被作为商业秘密而受到法律的保护。计算机软件在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时,软件的复制传播、软件的源代码、与软件有关的文档、甚至是未完成的程序都属于被保护的范畴并有相关法律予以保护。以上就是对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相关探究和浅析,希望能够以此来提升人们的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范伟。浅论新时期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7)。

[2]李长健。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文献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篇2

论文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加大惩罚力度 降低维权成本 

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知识产权保护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把知识产权纳入到国家战略范畴,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性的措施。当然,我国知识产权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技、经济和外贸等工作脱节严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维权成本高昂,知识产权保护的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途径需要特别重视。2008年国务院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加强司法保护体系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强化公共服务。”明确要求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这进一步凸显了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力度,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发挥司法保护救济渠道多样化和裁判的终局性和权威性,保证知识产权体系的良好运行,在加大惩罚力度的同时要运用多方面的措施,从制度、政策、实践等诸方面考虑,切实降低当事人的维权成本,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地保护。

二、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加大惩罚力度和降低维权成本的必要性

我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存在着诉讼启动困难、维权成本高昂、证据收集困难、犯罪惩罚力度低等一系列问题,这其中犯罪惩罚力度不够和维权成本高昂是两个很重要的方面。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加大惩罚力度和降低维权成本有其现实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这是由知识产权犯罪的特点所决定

知识产权犯罪的主要特点是犯罪数量逐年增多;犯罪成本和风险小、获利大;知识性、技术性、专业性程度高;惩罚力度小、重复犯罪率高。这些特点决定了对知识产权犯罪就必须加大打击和惩罚力度,通过加大惩罚力度提升该种行为的犯罪风险,使其犯罪成本进一步增大,对犯罪行为的处罚更加严厉,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惩罚犯罪和保护当事人利益的目的。

(二)这是由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所决定

我国现阶段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公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假冒伪劣商品横行,大家对制假售假行为熟视无睹,这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战略要求相去甚远,同时由于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过程复杂、案件久拖不决,执判决难以及时执行到位等原因,导致当事人经济负担过重,维权成本过高,使得当事人产生“怕讼”、“累讼”等情况,因此就必须强调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加大惩罚力度和降低维权成本。通过处理一批典型的知识产权案件,以此来警醒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而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贡献力量。

(三)这是由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的内在要求所决定

我国把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要求我们有自主创新意识。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进一步保护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而为了更好的保护知识产权,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犯罪的惩罚力度和降低维权成本,激发当事人保护知识产权权益的积极性,进而鼓励和保护自主创新,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三、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加大惩罚力度和降低维权成本的措施

(一)保障诉权行使

诉权是当事人对国家所享有的司法保护的请求权,即当事人请求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益的权利。为了保障当事人权益,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当事人提起的诉讼。

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罪的追究,我国采取的是公诉与自诉相结合、以自诉为主的追诉模式。这种追诉模式,集中了公诉和自诉两种模式的优点,有利于对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追究。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这一诉权设置模式的不足,作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来说,自诉模式有着较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调查取证方面,因为被侵权人天然的弱势地位和侵权行为的复杂性、隐蔽性和地域跨度大等特点,使得当事人很难全面掌握有力的自诉证据,从而影响当事人诉权的行使,因此有必要加大公权力机关的介入力度,使诉权的行使更多的向公诉权倾斜,对于其中社会影响较大或者对企业造成较大影响的案件,在当事人证据不足时,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也应当包括保护当事人的申诉权,申诉权是当事人不服法院生效判决之后的救济程序,是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利益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随着2008年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申诉权行使有了更多的程序保障,如明确了受理条件和法定事由、规定了受理和审查期限、提高管辖法院的审级等,使得当事人申诉渠道更为通畅,切实保护了当事人利益。

(二)完善证据制度

完善证据制度主要是要细化举证责任。关于侵害知识产权的举证责任和归责原则,理论界观点不尽一致,笔者认为在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证据制度中采用过错责任为主、推定过错责任为辅的观点、科学合理地分配举证责任和举证内容。一方面,由自诉人或公诉方承担主要证明责任。只有在有确切证据证明有侵权犯罪事实存在,但却因为客观原因所限使自诉人或公诉方举证不能的情况下,才由法院决定举证责任倒置或转移。另一方面,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和转移的制度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需要满足民事诉讼法或知识产权法规定的被告人的举证责任倒置和转移制度并通过严格的程序性规定来启动。并且必须建立严格的举证时限制度和合理的证据保全制度。

(三)运用诉前临时措施

诉前临时措施是打击知识产权犯罪、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是权利人通过司法救济最终实现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力手段。包括诉前禁令、诉前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制度。诉前禁令因为起于诉前而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具有时间优势,而且因为未进入诉讼程序因此也具有成本优势。在知识产权保护中诉前禁令因其时效性和低成本的优势而成为加大惩罚力度降低维权成本的重要选择。法院要加强对该制度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充分发挥其在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的独特作用。

考虑到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取证难和执行难的状况,对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证据保全申请和财产保全申请也要积极受理,依法及时采取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措施,对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获得的证据可以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固定和保存,对侵权人可能转移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强制提供担保等措施,以保证知识产权诉讼和执行活动的顺利进行。当然采取诉前措施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性规定,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细致全面的审查,对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在保护当事人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侵权的发生可能性,防止当事人滥用权利。

(四)提高司法效率

提高司法效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提高审判效率,缩短维权时间。对于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要及时受理、及时调查、按期审结、督促执行。充分考量时间因素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高效的完成审判工作。第二,必须建立高效的司法审判模式,提倡“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即根据知识产权案件的特性,将有关知识产权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集中交由专门设立的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受理和审理,在法院内单设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审理辖区内的所有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设立“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可以有效地统一案件的评判尺度,确保执法统一,有效地避免目前由于多头办案,造成重复审理,甚至同案不同判的弊端。采用同一法庭审理知产权案件的做法,还可以有效地节约诉讼成本,降低当事人的维权成本,提高审判效率,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法在审理案件上的专业优势,及时查明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有效制裁侵权,打击犯罪。

(五)加大赔偿力度

判决赔偿额偏低、标准不统一是当前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加大赔偿力度不仅有助于最大限度的弥补被侵权人的损失,降低当事人的维权成本,是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得到有效地补偿,而且也会使侵权人因侵权成本太高而放弃侵权行为的实施或防止侵权行为死灰复燃。当然加大赔偿力度并不是无原则的“多赔”或“包赔”,而是有其合理的法律依据。在确定赔偿额时,要充分体现知识产权侵权损害的全面赔偿原则,给予权利人充分的救济。对于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除依法判决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还可以依法采取收缴侵权物品、罚款等民事制裁措施,充分发挥司法的威慑力。

(六)加强审判监督

审判监督是我国司法制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加大惩罚力度和降低维权成本必须强调加强审判监督,这是因为一方面加大惩罚力度并不是一味无原则的适用重刑重罚,因此必须加强审判监督,保证惩罚是在合法合理的限度内实施,另一方面降低维权成本必然要求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更应该尽量避免或杜绝错案错判的发生。而加强审判监督可以构建顺畅的申诉和监督渠道,进而对错案错判进行及时的纠正,保护当事人利益。因此可以说加强审判监督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加大打击力度和降低维权成本的“保险绳”。在审判监督的过程中还要全面贯彻司法公开原则,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公开工作要实现了从单纯的裁判文书公开向审判工作全面公开的转变,在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等环节都应该向社会公开,在公开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上探索建立比较完善的制度,使审判工作在“阳光”下得到监督。

(七)加大执行力度

所有的判决只有通过执行才能落到实处,加大执行力度是加大惩罚力度的题中之意。也是降低维权成本的重要保障。知识产权案件普遍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很多知识产权案件一拖好几年,面临“易判难执行”的问题,执行难不仅损害了被侵权人的经济利益,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热情打击也很大,一些生效判决久拖不决,使得一些侵权人得不到应有的制裁,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助长侵权行为的气焰,因此在强调加大惩罚力度降低维权成本的同时就必须要求加大执行力度。

加大执行力度首先要求执行必须及时,执行措施必须迅速、及时、连续进行,非依法定事由不得停止。在执行中对于拒不配合执行或者阻挠、破坏执行活动的人或单位,必须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以保证执行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加大执行力度还要求构建有效地执行协助体系,特别是强调金融、行政、司法机关之间的协助,各相关机关和单位应当在法院的统一协调下积极响应,及时、高效的完成所应协助的执行款项和事务,保证经济社会的良好运行。

篇3

关键词:高校;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研究

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高校是以传播科技知识、培养专门人才、开展科研活动为主要目的,是潜在的生产力孕育和发展场所。随着高校教育日趋职业化,高校服务企业、服务市场的意识不断增强。高校的智力资源越来越需要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高校与企业的融合中,知识产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保护知识产权既可以明确权利的归属,亦可使权利主体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得以维护,从而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能为学校与企业营造更好的合作环境。但近年来,由于高校和政府、企业间合作形式逐渐多样化,对流转中科技成果所有权的争夺日益激烈,而作为成果流转主要形式之一的知识产权所产生的纠纷也不断增多。因此,有针对性地探究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促进高校科研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

1.纠纷类型多样化

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的知识产权类型众多,如:技术类知识产权,即以技术为表现形态的知识产权;标识类知识产权,即与科研成果转化有关的注册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和名称等标识类知识产权;著作类知识产权,即以作品形式表现的知识产权;信息类知识产权,即以信息为表现形式的知识产权。①因此,在成果流转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纠纷也呈现多样化态势,如:专利权与非专利权的技术成果纠纷;技术成果成熟与否的纠纷;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纠纷;专利成果让渡过程中的归属纠纷;信息类知识产权泄密造成的纠纷等等。

2.纠纷主体的固定性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多依托于企业,这也决定了此类纠纷主要以高校、企业为固定主体。纠纷或是发生在高校与企业之间,亦或是高校与高校、研究机构之间。这种相对固定的纠纷主体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在纷繁的类型纠结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纠纷主体整理出纠纷形成的主要脉络,便于我们在分析纠纷成因的基础上,探求保护知识产权的新方法。

3.纠纷处理以行政途径居多,处罚力度不强

依据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涉及高校知识产权纠纷时,具体的处理途径有三种。一是内部行政处理,如: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创作以及成果的申报、评审、鉴定、产业化活动中,剽窃、窃取、篡改、非法占有、假冒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由高等学校及其教职员工和学生依法享有或持有的知识产权的,应责令其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分,违反有关规定,泄露本校的技术秘密,或者擅自转让、变相转让以及许可使用高等学校的职务发明创造、职务技术成果、高等学校法人作品或职务作品的,或造成高校资产流失和损失的,由高校或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二是行政处罚,某些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不仅损害了私人权益,而且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侵害了国家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不但要承担民事责任,同时也要对自己违反行政法律义务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行政责任。②三是司法途径,即享有知识产权的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均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讼,进行司法保护。

三、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建议

1.重视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已逐步构建、完善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但在观念意识的转变、管理制度的完善、法律知识的普及,实施监督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高校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及师资和管理人才培训工作,要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纳入本单位的普法教育计划,要强化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将知识产权工作列入各项工作之中,充分灵活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的权益,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奠定良好的基础。

2.明确科研管理机构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职责

高校应明确科研管理机构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的职责,制定符合高校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规章;肩负起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工作;对课题负责人申请专利的建议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并对单位签订的各类知识产权合同进行审核和管理;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申请的非职务专利及进行非职务专利、非职务技术成果以及非职务作品转让和许可的,进行审核以及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合同中的技术价值评估工作等。

3.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规章制度

其一,是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职务成果与非职务成果。高校知识产权纠纷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职务成果缺乏明确界定,导致发生纠纷时,无法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高校应针对职务成果的特性,在管理制度中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防止因制度空白而引起的权利纠纷。其二,高校及其所属单位与国内外单位或者个人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对外进行知识产权转让或者许可使用,应当依法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并应当经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审查,报学校批准。其三,针对因人才流动引起的知识产权纠纷,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重视人才流动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特别是在派遣出国访问、进修、留学及开展合作项目研究时,对所涉及人员在校已经开展的研究,而在国外可能完成的发明创造、获得的知识产权,应当与派遣的高等学校签订协议,确定其发明创造及其他知识产权的归属。其四,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科技人员保护知识产权有贡献者予以奖励;对给学校的知识产权造成损失者、对学校的知识产权直接侵害者要给予必要的处罚。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高校应加强同科技、工商、出版、公安、法院等知识产权保护所涉及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最新动态,通报本校在知识产权保护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和其他知识产权所有人组建协会或联合组织,使其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成员单位权利受到侵害时,协助调查取证,申请仲裁或提讼,使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还沿用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知识产权管理分散于众多部门中,管理的各个环节脱节,缺乏有机联系,这样极容易造成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空白地带。③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及科技投入回报率,就应当厘清高校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纠纷的特殊性,结合高校科技成果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制度,从而有理、有据、有力地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史亚洲、周博.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6卷第6期;

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 知识产权 保护

知识产权从其本质上来看属于财产权,知识产权也是劳动者通过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和付出劳动获取到的财富,因此知识产权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侵权的案例也不断出现。由于我国针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制度上和管理上的漏洞,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保护网络知识产权就显得十分迫切。

一、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一)人们对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欠缺

由于我国网络社会发展的时间相对来说还比较短,网络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属于新鲜事物,因此大部分的人们在遭遇到网络侵权事件时并不能及时的反应,同时也不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由于人们对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法律意识的欠缺,也给网络侵权案件提供了土壤和环境,因此网络环境下提升人们的法律保护意识十分迫切。

(二)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受到举证困难等因素的限制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网络环境下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首先就面临着举证困难的障碍。网络举证中需要应用到相关的网络技术手段,然而由于网络信息的多样化和多变性,就给网络举证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和法权益的积极性[1]。

(三)网络环境的特点为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网络环境中具有很强的虚拟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伪装成不同的模样,同时也几乎不会受到限制以约束。这样看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环境。很多网络侵权事件都是不法分子通过匿名的方式在网络社会中进行侵权,网络的虚拟性无形中就成为了不法分子犯罪的遮羞布。

二、网络环境下保护知识产权的策略分析

(一)建立健全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目前随着我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对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然而我国关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欠缺,缺乏比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2]。因此为了净化网络环境,保护网络知识产权,就必须逐步的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体系,使我国相关的执法机构能够在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以及打击网络侵权犯罪中做到有法可依。通过不断加快我国的网络侵权立法进程,维护好我国的网络社会秩序,使网络知识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逐步的建立起系统化的、规范化的法律保障体系。

(二)强化综合治理

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当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两条途径、协调运作”,该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由于执法与管理部门比较繁多,体制比较分散,因此常会出现工作界限不清晰,执法力度不强等问题。因此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中就需要强化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联系,强化综合治理,提升执法中的行政效率,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利用资金和资源等,提高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三)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

结合他国先进的发展经验,能够分析出在经济发展领域中知识产权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不仅是维护网络环境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好大众媒体的宣传与传播作用,通过媒体平台的传播,提升公众对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同时也意识到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的危害性,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也有助于行政机关等开展工作,更好的促进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

(四)推行网络实名制,降低网络信息虚拟性

网络侵权现象不断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网络信息的虚拟化,部分的不法分子正正是利用了网络的这一特点,肆无忌惮的实施着网络侵权活动。因此若能在网络中大力推行实名制,当网络用户在使用网络时必须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时,一方面能够为网络管理者提供更加便利的信息管理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对网络不法分子进行快速有效的追踪,增加了网络不法行为的曝光度,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网络侵权事件的发生频率。

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网络侵权事件的不断出现也严重的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不利于网络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好我国的网络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保障制度,落实政策,不断净化网络环境,杜绝网络侵权事件的频繁发生。

参考文献:

[1]杜津宇.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及其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3.

篇5

【关键词】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创新能力;保护意识

一、我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现状

知识产权指公民或法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是指:以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独立保护原则、自动保护原则及优先权原则为基本原则的、旨在确立并保护各类知识产权的双边或多边的国家间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体系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的商业重要性及其对全球经济的作用日益彰显,知识产权及其保护日益渗透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也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国际保护。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对我国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一)正面影响

1.拥有较多高质的知识产权会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从目前的国际形式来看,贸易出口对知识产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由于各国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的要素禀赋不同,一国就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从而使得在国际贸易中某些技术和产品的优势得以发挥。

2.拥有知识产权扩大了世界贸易的范围

就目前所知,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行为不仅渗透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中,而且使其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贸易形式。

3.拥有知识产权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和贸易利益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产品的组装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进行就是为了利用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使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成为他们产品的制造者,而将核心技术在本国自己开发,就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从而可以利用知识产权拥有垄断优势扩大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贸易利益。

(二)负面影响

1.过高的知识产权保护妨碍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制度通常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动力。然而,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竞争,而知识产权保护本质上是一种垄断,垄断能够向创新者提供奖励,但同样能够激励昔日的创新者依靠垄断获取高额收益,从而削弱技术创新的动力。

2.知识产权保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利益转移问题

知识产权的主要持有者是现代产业,而现代产业的特点之一是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市场跨越多个行政区域,由此导致知识产权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受益者与成本承担并不完全重叠。

3.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导致贸易争端

由于知识产权形成的贸易壁垒的合理性、复杂性、隐蔽性和合法性,现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通过其本身所具有技术上和知识产权上的优势,加上他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在贸易领域的巧妙应用,利用专利、标准等建立本国的贸易技术壁垒体系,使得其他国家非知识产权人就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面临着诸如专利申请被设路障、已生产产品被诉侵权、产品市场进入受专利阻挠等困难,就如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我国运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促进对外贸易的对策

(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1.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壁垒的管理体系

应建立专门的克服知识产权壁垒的咨询和信息服务机构。二是要加快国内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2.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合理运用法律手段

虽然我国在2009年通过了《反垄断法》,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于外国企业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应当加以规制。

(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1.企业应适当灵活转变经营及营销策略

我国的企业应该转变经营思路和营销策略,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把投资放在产品的主要市场和经济一体化区域内,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绕过知识产权壁垒的限制。

2.企业要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企业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知识产权是企业实力的较量。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人才创新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范人才流动秩序。一是对特殊人才要给予特殊待遇。二是国家可以实施人才工程,积极引导人才向企业流动。三是规范人才流动秩序。

2.技术创新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

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管理机制。首先,在职能分工上各有侧重,共同协作,相互制约,在产品选择、技术路线、融资方式和市场投放等重大事项上做到科学决策。其次,技术创新是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的企业活动,没有一定的资金保障就无法开展和持续,企业自筹的研发经费应保证占企业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从企业外部筹集的研发经费则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基金和政府的支持资金,应积极争取。最后,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商品化,确保项目成功运作,确保科技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四)建立相关预警监督机制

1.建立知识产权壁垒预警与应急机制

建立有关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壁垒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动态数据库,建立相应的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为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可靠的经营决策信息来源。

2.建立相关监督机制,防止滥用知识产权保护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遏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知识产权滥用应引起我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在立法上,应尽快完善知识产权滥用规制法律制度。在企业应对策略上,首先要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自身利益;更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获取更多知识产权,增强与跨国企业的抗衡能力。

四、结论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的热点问题,从法律制度层面来说,需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制定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制度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基础。在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其“双刃剑”作用,在实施中防止知识产权滥用,使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发挥最大优势,实现合理平衡。

参考文献

[1]崔鑫生.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改革与开放,2009(11).

[2]陈福利.美国国家知识产权对外保护战略的法律研究[J].知识产权,2009(06).

[3]李泰山.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存续的必要性[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4]丘志乔.香港会展知识产权保护的特色与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篇6

关键词:知识产权;经济分析;利弊权衡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5-0062-03中图分类号:F831.0文献标识码:A

一、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

(一)知识产权是无形财产权,是一种私权

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早期英美法律关于财产的分类中,已将知识财产作为无形财产的一项内容与有形财产的动产、不动产相对应。但在19世纪末以前,还没有使用“知识产权”的概念,而只单独使用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概念。17 世纪中叶的法国学者卡普佐夫最早将一切来自知识活动领域的权利概括为“知识产权”,后为著名比利时法学家皮卡第所发展。

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产权。皮卡第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范畴,它根本不同于对物的所有权。与动产、不动产两类有形财产相比较来说,它是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其客体具有无形的特征。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指知识产权所指向的对象,也就是知识产权所保护的智力劳动成果。通俗说,知识产权的客体是知识。知识是人的智力成果,它是一种思想或者信息,而信息财产具有不同于实物财产的一些属性。这种智力成果的公开和传播必须借助于产品、书刊、录音、录像等载体。人们对智力成果的占有不是一种实在而具体的控制,而是表现为对它的认识和掌握,并且同一个客体可以同时被多个主体同时占有和掌握,在同一时间内共同使用。正是由于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特征,使得法律上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贸易以及对其侵权的认定更加错综复杂。

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具有一般民事权利的特征。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知识产权又具有区别于一般民事权利的法律特征。由于知识产权所反映和调整的社会关系也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具备民事权利的最本质特征,因此,学术界普遍承认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也就是私权。私权是属于具体的、特定的主体的权利,与不特定的、公众中的任何人均可行使的公权相对应。关于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质,郑成思教授研究认为:知识产权并非起源于任何一种民事权利,也并非起源于任何一种财产权。它起源于封建社会君主个人或由封建国家等授予的“特权”。

(二)知识产权是一种排他性权利

知识产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一种独占权或者专有权,具有排他性。不经知识产权所有者许可,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否则构成侵权,受到法律制裁。对于知识产权来说,同样的客体其权利只能授予一次,为一人所占有(包括多个主体共有),不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具有相同客体的知识产权。比如一项发明,其发明人申报了专利享有了专利权之后,其他人即便是独立完成了同样的发明也不会取得专利权。需要注意的是,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或垄断性是知识产权本身的权利属性,并不是它的法律特征。这种垄断性是一切具有物权性质的财产权的共性,也是知识产权的应有之义。反垄断法根本无法用来也不是用来对抗知识产权本身的专有性或者垄断性的,否则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之间就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所以,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或者垄断性与反垄断法无关。

(三)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

知识产权只在获得国的范围受到法律保护。如果权利人想要在其他国家获得这种专有权,必须依照其他国家的法律,另行提出申请,其他国家是否授予这种专有权,只能依照该国法律规定。一般来说,知识产权只有在权利取得国国内才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除参加的国际公约或双边保护协定规定的以外,其他国家对这种权利不承担承认和保护的义务。因而这些国家的任何国民均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内自由使用受他国保护的知识产权客体,无需取得权利人的同意,也不必支付报酬。

知识产权不同于有形财产的所有权,“所有权原则上是永恒的,随着物的产生与毁灭而产生与终止;但知识产权却有时间限制。一定对象的产权在每一瞬息时间只能属于一个(或一定范围的人-共有财产),使用知识产品的权利则不限人数,因为它可以无限地再生。”知识产权并不是一项没有时间限制的永恒权利,它仅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法律保护,一旦超过法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便自行丧失,相应的知识产权客体也就进入共有的领域,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法律规定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期限又称为保护期,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一般是对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利而言的。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分析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国家机关、公民、社会组织之间在智力劳动成果的创造、使用、转让,以及权利确认、保护等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可见,知识产权的调整对象是因智力劳动成果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而不是智力劳动过程本身。

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无形财产权的特征,知识产权所保护的智力成果是无形的,必须借助一定的有形载体进行传播。由人类的劳动科学实践等活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一经创造出来就可以为所有需要的人使用,由此获得收益。知识财产具有经济学中的公共品的特性。纯公共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即该产品一旦被提供,其他人消费它的额外资源成本为零。公共品的总需求曲线的形成和私人物品是不同的。私人物品的总需求曲线是在价格水平上相加,而公共品的总需求曲线是在数量上垂直相加的,因为对同一数量的公共品每个需求者的评价不同(即所出价格不同),而公共品的消费又具有非竞争性。如图1所示,D1D2表示消费者1和2的需求曲线,D表示总需求曲线。

公共物品生产出来后,每一个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不同的,因此非排他性的公共品会使人们产生隐瞒自己的真实意愿的动机,希望由他人付钱,自己免费消费公共品。这种让别人付钱、自己享有的动机称为免费搭车者难题,也叫做搭便车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公共提供,公共物品不由私人部门提供而由公共部门提供。这种方法对知识产权的搭便车问题却不能够解决,因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不能由公共部门提供(比如著作,各种技术创新、发明等)。由此要解决知识产权的搭便车问题就要把知识产权私有化,将其由公共品转化为私人物品,使得每个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以补偿知识产权的所有者。要达到这个目的,只能以立法的形式保护知识产权的所有者,由此产生了《知识产权法》。

(二)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局限性

知识产权法在保护的过程中,要确定保护的范围和保护的时间长短。

知识产权法所保护的资产并不涵盖所有人类智力成果,一项智力成果能否得到法律保护取决于其是否满足条件:

Vp+Dsl>CS+DS2

其中,Vp为智力成果的商业价值;Dsl为社会收益;CS为产权受到保护的社会成本;DS2是社会因赋予权利人独占权所导致的损失。

以专利法为例,任何一项新发明只要其商业价值Vp>0,就可以在法律上赋予其独占权,但是这项发明不一定满足条件Vp+Dsl>CS+DS2,张五常曾说:“很多新发现是无法表达在物上的。如牛顿的三大定律。自然定律的发现是不能申请专利的。原因是难以形状或者可能会导致过大的保障。”

知识产权法赋予知识资产的创造者或所有者以垄断权会涉及效率、效益问题。如果授予垄断权的时期过长,那通常垄断造成的损害可能要超过其实现的社会收益,这样,社会成本就有可能大于社会收益。这些社会成本有几个来源,如专利,一是发明的潜在使用者或发明者的竞争对手在专利品的“发明”中可能承担的额外成本。二是被垄断的产品得不到充分利用给消费者造成的成本。假如发明的专利垄断时间被调整到在成本超过社会收益之前期满,那么此社会成本本来是能减低到与社会收益相平衡的。

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利弊权衡

知识产权是通过对发明创造和创新创意进行保护来鼓励发明的创新热情,有证据表明,对发明者授予在有限期内利用其发明的专利权是对研究开发和创新的投资的必要刺激。因为它减少了搭便车者降低在研究开发方面投资的价值,并为知识产权人提供了比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以更高水平补偿投资的机会。同时,知识产权现在被认为是交换的财产。通过鼓励在研究开发和创新方面的投资,知识产权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强竞争力。近年来,许多对经济增长和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至关重要的产业,如信息技术、电信、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已经显示出对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的依赖。

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关键在于它所产生的合法保护权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否可取,需要对其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进行权衡。毕竟在确认知识产权的合法垄断时,要以某种程度上的自由竞争的牺牲作为代价,这种代价或牺牲表现为:

1.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专利制度可能会提高某些行业的集中程度。某一企业可能基于一项专利而在专利有效期内垄断某类产品的生产,而且在专利期限届满后,拥有该项专利权的企业也可能基于新的发明而继续控制该类产品的生产。如果某一行业中有一家或数家企业拥有某项专利技术或近似的几项技术的专利权,就会使得该行业成为集中程度较高的行业, 使得新的竞争对手无法进入该产业领域。有时,某一行业中的几家企业还可能通过专利技术的交换或相互许可,使得每家企业侧重某种产品的生产,从而实现市场分割,削弱或消除它们之间的竞争。由于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在追求相同的终极目标的同时,又确实存在着确认垄断的规则与维持竞争的规则之间的冲突,所以,必须协调好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之间的关系。

2.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的结果,可能会违背设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阻碍技术的进步。例如,某一发明人就某项发明被授予专利权之后,其他人就可能会丧失在相关领域中进行研究探索的信心,因为这种研究很难避开专利权人已经获取的权利。此外,也会有人围绕着已获取专利权的技术进行研究。虽然这种研究有时也会取得新的突破,但其通常的后果则仅仅是一些非实质性的改进,甚至没有任何改进。从事这种研究通常只是为了避开使用专利权下的技术的法律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专利制度显然没有起到激励人们从事技术创新的作用。

3.知识产权法所确立的垄断会限制产品的产量、流通量,会维持较高的商品价格。例如,如果没有专利制度,一项发明就可以被其他人采用,产品的产量就会迅速提高,价格就会下降;而在专利制度之下,只有专利权人可以使用其发明的技术生产产品,因此,就会使产品的产量受到限制,并可能维持一种较高的价格;如果专利权人将其发明的技术许可给他人使用,被许可人就要为此而向其支付费用,而后这笔费用就要转移到产品的成本里面,从而也提高了产品的价格。此外,专利权人在向被许可人许可该项技术的使用权时,还可能对被许可人使用该项技术施加其他一些限制,这些限制通常也会影响到产品的产量和售价。

以专利保护制度为例,专利的社会成本主要是获得专利的发明者实行垄断价格而造成的资源配置失当。在专利制度下,创新者可通过专利的排他性来获取类似垄断的超额利润,也可通过允许别的企业使用专利权来收取与相当于垄断利润的专利使用费。尽管社会可以从新产品或新工艺中获益,但高价格造成的资源配置失当仍构成社会成本,甚至可能抵消创新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收益。假如某专利产品没有合适的替代品或消费者没有替代品的知识,专利持有者就可能把产量减少到低于竞争条件下的水平,并把价格提高到高于竞争条件下的水平。而且,专利持有者还可通过改进原有的专利而获得更大的利润。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不能从中收益。下面情况就能说明问题。

1.一种新的更好的消费品投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创新导致了新的更好的消费品。只要创新者不实施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这种创新活动就总是可以增加消费者剩余。即使该产品实行垄断价格,消费者也能从多样化的新颖产品中受益。但社会福利是否增加,还需要综合考虑创新成本、创新对替代品的影响等各种因素。

2.一个具有垄断能力的企业采用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率的工艺进行生产。这种情况会使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向下移动,当边际收入曲线为边续曲线时,其结果将会降低价格。消费者享受较低的价格和更高的消费者剩余。当然,在折曲的需求曲线情况下,结论会有所不同。

3.在专利保护下,竞争产业中引入效率更高的生产工艺。假设在专利的保护下,一种效率更高的生产工艺引入到原来竞争的行业。我们用图2来说明这种情况的专利保护的利弊。假定使用新的生产工艺能使生产成本降至C2。C1是创新前的成本,P1是创新前的价格,由于是竞争行业,因此,P1=C1。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为Y1。当采用新工艺时,掌握新工艺的企业会发现,有必要将价格定在P2,相应的产量为Y2,这样可以把现有的企业驱除出去。或者,它也可按C2与P2之间的差额收取专利使用费,将新的生产工艺租赁出去。无论哪种情况出现,消费者都可以从较低的价格中获益。而且,其他条件一定时,创新导致的成本降低幅度越大,或需求弹性越大,这种情况就越可能出现。

4.在专利保护下,竞争产业中引入效率稍高的生产工艺。我们仍用图2来说明该种情况。假设引入效率稍高的生产工艺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至C3,稍低于C1。如果该企业能形成垄断,则可以P3的价格销售产品。然而,在竞争的市场中这是不可能的,市场上的产品只能以P1的价格销售。因此,创新后的企业由于其生产成本的降低,可以把价格定位于P1或稍低于P1,定价格低于P1时可以驱除其他竞争对手,或者以稍小于C1与C3之差的专利使用费,把新的生产工艺租赁出去,达到同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价格降低幅度很小,在专利保护到期之前,消费者不会获得多大益处。

在上面描述的这些情况中,消费者大多可以从专利制度中获得益处。但是,要全面考察专利制度,就必须从社会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成本―收益分析。然而,专利的社会价值很难从经验上加以衡量,因为专利发明很快就会被模仿,或被与该专利创新类似的专利技术仿制,于是专利知识便扩散到许多企业、其他产业以及其他国家。解决如何衡量某一专利创新社会价值的一个办法就是,计算在其他专利创新中引用该创新的次数。

四、结语

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了知识产品生产和流转的最大化的社会效用,这种制度设计特别地体现为平衡和协调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使用和传播知识产品的社会利益。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能够更清楚这一制度的设计原则。

[1]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

[2]李永明.知识产权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信息安全

由于大数据时代知识产权自身的特点,在信息收集、分析和储存等各个环节,数据流通的不透明性都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安全隐患。知识产权本身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这种不确定的基础之上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如何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以及所造成的损害后果作出合理界定需要我们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1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网络知识产权就在信息网络背景下所形成的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一般来说,网络知识产权的范围比传统知识产权的范围宽泛许多,这也导致了对于网络知识产权范围界定的模糊性。由于网络知识产权本身处于一个动态流通的状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捉襟见肘。传统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中刑法分则有许多特定的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罪名,但是也正因为这些罪名只包括了网络知识产权犯罪中的一小部分,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还需要提供一般性保护。随着互联网存储、计算和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收集范围更加广泛。途径也更加多样化、信息收集主体的分布也较为广泛。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健全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的建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当前刑法中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

2.1 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特殊罪名

我国刑事法律条文中对于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不同种类的罪名保护着不同的法律客体。例如侵犯著作权罪所保护的就是著作权人对其所创作的作品的复制、发行、演绎等权利不受其他非法主体的侵害。著作权所保护的法益不仅包括人身权还包括财产权,当其他侵权人通过违法途径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则可以通过特定罪名追究其刑事责任。

2.2 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一般罪名

由于在司法实践中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手段与方式多种多样,所以在有限的特定罪名内会存在一定的法律留白。这就需要规定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一般罪名,从而将一些其他种类的犯罪也纳入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中来。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对于特殊权利的保护如非法经营罪,由于在市场行为中,往往由于一些经营行为而侵害了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市场经济的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所以需要一些经济犯罪的罪名来对这些犯罪行为在刑罚制裁体系内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另一种则是对于侵权行为的定性与评价,如计算机网络犯罪,由于网络知识产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由于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也是分为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四个部分,而犯罪手段只是一个选择条件而非必要条件,所以一般来说犯罪手段只是作为定罪量刑的一个情节,而不是决定犯罪是否成立的构成要件。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类型的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又是最普遍的,所以基于对法益保护的考量,对于侵犯知识产权所有人权益的行为手段也进行合理的考量,从而达到刑罚体系惩罚与教育的最终目的。

3 当前刑法中网络知识产权的不足之处

3.1 立法层面的缺陷

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种类比较多,从整体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的种类总共包含了12种,而在刑法分则中国所指出的却只有七种。但是立法对于司法实践是有一定的指导性与前瞻性,在实践中,往往由于法律条文的规定过于狭窄从而导致这些法律条文不能得到恰当的运用,反而造成刑罚制裁体系的不完善。浪费司法成本,无法提高司法工作效率,更加有效地保护所有权人的权益。

3.2 行为定性不准确

总体上看来,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性质的界定模糊不清,缺乏可操作性、系统化的理论标准。再者,对于政府、行业以及公民三方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的权利义务未进行有效界定。在实践中,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往往都是通过合法形式进行的,因此在调查过程中很难将犯罪行为区分出来。最后,由于现存刑罚体系中关于网络知识a权的犯罪制裁体系没有进行具体而明确的划分,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法律适用困难的现象。

3.3 权利主体的维权途径比较艰难

由于信息使用平台不断发展,知识产权的泄露往往无法确定行为主体。在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出现信息泄露的问题。对于信息使用最后的诈骗行为究竟是哪个环节所导致的无从查起,权利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并且及时将这些行为进行举报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信息的泄露只有当不发分子实施相关行动时才能被发现,至于其是否处于被分析加工的状态也不得而知,就是这种不透明的泄露和使用过程才使权利主体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只能通过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来抵抗犯罪分子实施的违法行为。近年来,我国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尽管法律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取证、举证等调查问题上难度较大,受害者维权往往费时费力,成本较高。而且犯罪分子分布范围广,而且进行操作的网络平台及其隐蔽,无法对侵权对象进行追踪确定。

4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刑法犯罪制裁体系的未来建构

4.1 宏观政策的转变

在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上,首先应该明确刑法政策的基本立场,与其他传统的有形财产相比之下,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保持同等的保护力度。由于在网络知识产权刚刚兴起的时候,基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的需要,需要放低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的调控力度,鼓励该行业自律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已经摆脱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开始将发展理念与生态理念相结合,从而发展技术性、集约型的行业。这在某种程度上就要加大对网络知识产权的审核力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的集约化发展,提高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与力度。在此情况下,传统的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已经不能对这些改变做出相适应的回应。而应该转变宏观政策,实现从之前的适当保护到现在的同等保护,从而加大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

4.2 微观政策的转变

扩大司法解释的范围是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的一个重大补充,由于法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或者新状况需要尽心有关的合法解释。在此基础之上,则应该充分尊重法律条文中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方式的规定,并且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对于所造成的损害结果进行相当性考察,从而丰富犯罪手段的种类,推进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入罪化,加强罪域该类似犯罪行为的防范。在设定新罪名的基础之上,还要对现有罪名进行一定的修正,从而形成系统化的制裁体系。减少由于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市场经济损失,促进市场经济秩序平稳有序地运行。与此同时,要注重扩大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的权益保护范围,从而对一些新型的犯罪行为进行及时的制裁,规范犯罪分子的行为,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5 结语

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准确落实每一位主体的责任,完善相关的犯罪制裁体系,对犯罪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使的每位公民都可以有效守法,司法机关在判定相关主体的刑事责任时也能够有法可依。从而既能发挥网络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又能保护好公民个人与企业的合法权益,形成安全、有序、平稳的市场竞争体系。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 D92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322-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工作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较快增长;二是专利成果技术含量高,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所占比例高;三是科研人员对一些优势技术领域进行多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不健全,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缺少较强的政府与产、学、研相结合的配套体系,使不少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面临一定困难,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

1存在的问题

1.1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匮乏,管理工作滞后

各类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专业服务人才匮乏,尤其缺乏具有理工科专业知识、熟悉知识产权实务和国际规则、精通外语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难以满足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的客观需求。

1.2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保护意识不强

科研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在知识产权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落实管理工作机构和人员、知识产权工作经费等方面还不到位。在技术创新中能够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战略,进行研发选题、技术跟踪、二次开发、市场分析、侵权判定、确定竞争策略的企业寥寥无几。大部分科研人员急于职称评聘,成果通过、成果鉴定、学术研讨等形式公开,使大量的科研发明因失去了新颖性而不能申报专利,知识产权的总体效果与社会预期相差还比较远。

1.3知识产权不贴近市场,成果转化率低

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来实现的。虽然科研单位制定了科研奖励办法,但科研单位技术成果、论文与专利的比较极不平衡,技术成果和文化数量多,而职务发明专利数量少,科学研究重理论,轻应用。只注重成果的鉴定、论文数量、获奖情况等,而不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经济价值,导致许多很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没有有效、及时地转化成生产力。不仅制约了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提高,还导致了一些前景不错的科技成果提前夭折。

1.4知识产权成果流失,浪费国家资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一些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专利意识薄弱,疏于管理,使不少人钻了调动、退职、退休的空子。他们将在职时参与某项科研工作所获得的技术资料、阶段性成果等转移或做些“地下发明”或“灰色发明”等,摇身一变,成为一种新技术、新产品,申请非职务发明专利后投入市场,从而使原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流失。

1.5申请自主专利权少,竞争力不强

据对全国专利申请公开/授权数的检索、统计,自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基层农业科研单位高新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少,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不高;尤其是大科研院所专利申请量偏少,亿元GDP产出、亿元R&D投入生产的专利数较低。

2对策

2.1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及相关政策

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农业科研实际,研究并制定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出台有关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管和管理等工作的政策措施。投资政策,应加强创新资金扶持,细化研究开发的财政投入。科技政策,应注重科技成果的产权化与产业化。产业政策,应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智力成果产业化。

2.2搭建知识产权运用平台

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制定与落实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的激励政策,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宣传展示知识产权,扩大自主实施转化的产品影响力,对知识产权进行合理定价,为成果的转让或许可实施寻找合适平台。将知识产权意识贯穿于科研管理全过程,提高知识产权成果在市场中的显示度,提高知识产权交易的效益。

2.3创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加强宏观管理,及时对成果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对市场开发前景并已进入生产试验的材料适时申报。对不宜申请保护但有商业价值的智力劳动成果应作为本单位的技术秘密加以保护,控制成果的过早鉴定公开。严格界定职务成果和非职务成果,加强对退休、停薪留职或调离的职工以及流动人员的知识产权管理,对科技开发与转让合同、人员聘用合同进行管理和规范,避免知识产权因科技人才的流动而流失,防止个人将职务成果擅自或低价甚至无偿处理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2.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要彻底改变“重成果、轻专利”的做法,广泛宣传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使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知道如何应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科技人员都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潜在的价值优势,增强维护科研单位知识产权潜在的价值优势。对发明创造先申请专利保护,然后再和成果鉴定,同时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加强对科技资料的管理,注意保密,防止资料的丢失。

2.5设立专利培育基金

在最新技术的起点上确定研究方向和确立选题,进一步加大R&D和知识产权经费投入,推进自主创新,努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在国际合资、合作、技术引进中,强化知识产权资源利用,提高技术引进水平,提高专利培育基金利用率,鼓励科研单位争创国家名牌乃至世界名牌。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068-03

一、国外主要国家及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一)美国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美国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由来已久,早在1970年开始就已经对金融创新产品的专利申请进行了受理及认定,而且,在美国,商业方法早已被纳入法律的保护范围。1996年,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布的《计算机软件和商业方法专利申请的审查指南》是美国开始对金融行业商业方法授予专利的立法体现。1998年的Signature金融集团案,是美国以判例形式确认了商业方法可以授予专利的标志。之后,对于此商业方法能否授予专利的争议使得Signature金融集团与道富银行对簿公堂,经过一审及二审法院的判决,最终认定了此商业方法可以授予专利。这一案件,是专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司法制度对其进行适时调整的经典案例,这一判例的出现使得金融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商业方法得以创新出来。此后,美国金融机构便开始积极地申请商业方法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都快速增长[1]。

(二)欧盟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在对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问题上,相对于美国专利与商标局而言,欧洲专利局对待商业方法专利要更为严格。欧盟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处理是以欧洲专利公约为主要依据的,该公约规定,商业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但美国对于商业方法授予专利权的做法出现以后,欧盟国家意识到若将银行业的商业方法排除在可授予专利的范围外,会造成本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故自1999年以后,欧洲专利局开始考虑对商业方法授予专利并予以保护。2000年,欧洲专利局管理委员会在其第80次会议上指出,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申请应该按照其他专利申请一样的标准进行审查,审查的标准包括新颖性、发明步骤和实用性,但同时强调,申请专利的发明必须要以非显而易见的方式解决一个客观存在的技术问题[2]。目前,在实践中,商业方法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包装在欧盟获得专利权。

(三)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在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上,专利权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外资银行大量入驻中国,内资银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的消息,近几年来商业银行专利申请及授予的数量逐年增加,但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上,发明专利仅占较小比重,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基本没有涉及。当然这和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不无关系。《专利法》对于商业方法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授予专利权,现在相关的专家学者也对此问题持不同的见解,而且实践中也没有对商业方法授予专利权的先例。

在商标权保护上,境内银行对于金融产品申请商标权保护的数量很少。

在著作权保护上,商业银行能够申请著作权保护的只能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域名登记方面,但根据中国银监会调查显示,国内银行在此方面的著作权申请数量很少、质量很低,严重影响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及意义

在信息社会中,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一些国家和跨国企业正凭借着其所申请并获得批准的大量的知识产权,逐渐成为“有脑袋无身体”的指挥者。如,耐克运动鞋的生产者,通过向其他国家输出知识产权,而无须运用自己的劳动力与资源,就分得了社会生产所创造的巨大财富。另一些国家则正在演变成为“有身体无脑袋”的简单制造者。如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

这种情况在金融业中同样存在。知识和科技的结合,已经使得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成为了当前金融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3]。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商业银行都非常注重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他们不仅在本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研发金融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视为未来激烈竞争的重要战略储备,而且已经将触角延伸到了发展中国家。这种做法大大增强了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同时也打击了国外的竞争对手。更令人担忧和感到恐慌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允许对“商业方法”授予专利权。商业方法的范围非常宽泛,因此,此种专利出现后,外资金融机构都积极投入到这类专利的申请。但我国《专利法》对于商业方法能否授予专利权没有明确的规定,实践中也无此类案例。在对商业方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上,我国已经远远落后于外国的竞争对手了。外资银行早就意识到,相对于我国的内资银行而言,其有两大问题,一是营业网点不足,二是刷卡难,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正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良方。目前,涉及网上银行业务的许多核心技术都已被外国的商业银行申请了商业方法类的专利权。金融知识产权具有排他性,我国的商业银行如果没有自己的专利,要么会被迫支付高昂的专利使用费用;要么退出网上银行业务的危险。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延续下去,势必会对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影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

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项:商标权保护、专利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等。

(一)专利权保护

对金融创新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最有效的途径是授予其专利权。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条件的发明创造可以授予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金融服务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商务的方式开展,对金融创新产品的专利保护就由传统的金融产品专利、管理系统专利等转变为对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能取得该领域的专利权对于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产生决定性作用,基于此,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受理商业方法领域的专利申请,符合条件的申请已经取得专利权。我国商业银行应紧跟国际潮流,对商业方法授予专利权应该放开,否则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二)商标权保护

商业银行商标,是商业银行的无形财产。商业银行商标作为一种财产,主要是通过其代表的信誉表现出来,而且这种信誉往往会与一个国家信誉及国家安全相互关联。其中具有区分功能、来源功能、质量功能、广告宣传等功能[4]。虽然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及法律体制的差异,对于商标权的保护规定不尽相同,但是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比较成熟的国家,对于金融创新产品进行商标权保护已经是比较普遍的做法。我国目前对于商标权的授予还没有完全与国际通行的做法接轨,法律规定也不完善,应该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成熟做法。

(三)反不正当竞争保护

金融创新领域中的金融服务设计的反仿冒问题需要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保护。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对于商标权的授予上采用的是使用原则或注册原则的混合原则,因此无反不正当竞争保护适用的余地。大陆法系国家,多以注册原则作为其商标权获得的基本原则,未注册商标很难获得商标法上的保护,因此大陆法系国家大多都制定有反不正当竞争的专门立法。我国亦如此。但是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商标法》对于未注册商标保护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没有规定对于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办法。因此对于反仿冒问题的解决我国在立法上处于一个真空状态,急需立法来填补这个空白。

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各方面不断的努力,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外资银行相比,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内部缺乏管理制度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在逐步扩大,触角已经伸到了商业方法领域,对于商业方法已经授予了专利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占得了先机。然而,“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中资银行中并没有受到普遍重视,这是因为我国这方面的法律滞后,还是银行的意识跟不上去?这会带来什么后果?”①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李顺德先生回答:“我国不是法律滞后,而是社会的意识不足。”我国银行业的专利意识普遍比较差,很多领导要么根本不懂,要么就专利意识薄弱。据调查,目前中资银行几乎没有专人负责金融专利工作,很多银行的法律事务部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对金融专利保护没有明确的概念,更谈不上制定相关专利策略或应对措施,知识产权在国内金融界处于一种类似空白状态[5]。国内银行没有进行专利开发的积极性,或是开发出来了也没有意识去保护,这就给了其他竞争对手钻空子的机会。我们许多企业往往是在这方面吃了大亏之后才开始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有时候可能已经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保护意识淡薄带来的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企业内部缺乏管理制度。内资银行很少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即使设立了,也只是做些日常事务性的工作,缺少对企业具有重大意义的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运用。外国知名企业内部均会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整个企业的知识产权实务。分工详细、职责明确。我国在这一点上与外国企业有很大的差距。

2.研发能力严重不足、专利数量较少、质量低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专利研发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其实国内各大型商业银行均有自己的研究开发部门,但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了金融创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其一,意识决定行动,就在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才意识到金融知识产权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才开始对于金融创新产品进行研发,但由于起步较晚,研发能力和技术相对落后,还不成熟;其二,对于研发工作的投入有限,有的知名企业每年会将总收入的一半用于研发工作,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资本实力有限,负担较重,投入到研发上的资金很少;其三,缺乏激励机制,研发人员没有积极性。研发能力不足带来的后果就是专利数量很少,质量很低。据统计,国内银行申请的专利数量远远落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且技术层次较低,绝大部分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专利很少,商业方法类专利更是少之又少。

(二)建议

1.完善制度建设

(1)加强保护制度建设

加强我国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在促进金融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目标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总目标服务的。现阶段,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及国情,我们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地逐渐完善对于金融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建设,不宜操之过急,否则会欲速则不达。目前,由于我们起步较晚,技术落后,应以引进金融专利为主,一方面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金融技术和装备,而后进行研究和改造,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这样做既能节省时间和研发成本,在实践中又使用了先进的技术,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这只是过渡期的一个无奈选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极地有重点地开发自主的金融知识产权,摆脱对外国技术和设备的依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落下风。在具体实施途径上,我们需要对整个专利市场的占有情况以及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影响进行调查,对于外国金融机构占有率较高的领域要避其锋芒,对于其占有率较低的领域优先发展,确立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和研发的重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国外金融机构的专利申请均占总申请量的很大比例,因此,我们要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领域和产业技术领域等各个环节都着力强化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便更多地形成自主和核心金融知识产权。

(2)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我国金融行业从下至上专利意识都很薄弱,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的专利意识。领导层的决定往往会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首先要培养领导层的专利意识,如果他们具有良好的专利意识,就能在市场竞争中重视开发金融专利产品的研发,从而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当然金融业员工的专利意识也不能忽视,应该在全体员工中树立起金融专利是商业银行的战略储备的观念,让他们掌握基本的专利知识,自觉利用专利知识为银行服务。而后,需要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使这个机构能够真正地在知识产权研发和保护的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不仅仅只是做些事务性的工作。同时,要想提高金融知识产权的研发能力,激励和利益分配机制必不可少,需要金融机构建立完善及合理的激励和利益分配制度,提高大家的研发热情。

2.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1)完善金融法制体系建设

随着8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自由化运动的开展,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全面放开金融市场的承诺兑现,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倡导金融创新与金融变革,乃是金融业发展与变革的根本动力。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体制创新。其中,可能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或国内知识产权立法产生关联的,主要是前三者及其相互组合[6]。我国先后开展以金融深化或金融发展为旗帜的金融体制改革,逐渐开始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逐步展开。这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跨国金融交易的数量在增加,规模也在扩大。

积极倡导金融创新的同时,我们决不可忽视其所带来的巨大风险。金融改革一定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及金融监管能力相适应,如果改革的步伐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监管的能力范围,非但不能带来经济繁荣,还会带来金融体系的动荡。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发展,银行和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达到利益的最大化,银行业纷纷寻求利润增长的新方式,不断地推出新型金融衍生工具,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本身就带有巨大的风险而且监管难度也很大。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使用,增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甚至泡沫性。因此,金融自由化并不是要削弱金融监管反而是要加强。

(2)完善知识产权法制体系的建设

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律是调整经济生活的,经济生活发生变化,法律也要与此相适应。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国情及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的现实,制定知识产权法典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因此应完善相关的法律。以前一些不能被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现在已经纳入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在修改法律的时候应该予以考虑。如今,将商业方法纳入专利法保护范畴,是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知识产权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实表明,一些发达国家对商业方法专利在法律上予以肯定,这必然促使企业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从而在本领域抢占商业先机。我国应当正确看待这一问题,在立法上尽快与国际趋势接轨,完善专利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励我国商业银行商业方法推陈出新,在竞争中不落下风。同时,还需完善其他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如,在修改完《专利法》后,也应尽快修改《专利审查指南》,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借鉴国外经验,吸收专业机构和组织的意见,建立第三方参与机制。同时,专利行政部门要从产业战略上引导各家商业银行严格遵循并灵活运用WTO的知识产权协议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向阳,苏慧思.美国商业银行专利战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

[2]倪颂军.商业银行的金融专利保护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3]黄毅.金融知识产权――银行业竞争的战略储备[Z].专题报道.

[4]李泽沛.香港法律大全[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162.

篇10

(一)

知识产权的这个名词来源于18世纪的德国,著名比利时法学家皮卡弟将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概括为知识产权,这一学说后来被广泛传播,得到许多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承认。对我国来说,知识产权这一名词是对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的一种翻译。

对于知识产权的定义,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有所区别,各个国家对其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笔者对知识产权这一名词的定义比较倾向于认为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支配创造性智力成果、商业标志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原因在于知识产权注重的是民事行为人对其知识活动所获得成果以及此成果所相连的利益的排他性的占有。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民事主体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商业标识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传统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使该民族智慧的结晶,使该民族智力劳动的成果。因此传统民族文化也应该成为知识产权的客体,成为知识产权法律和各种知识产权条约保护的对象,是不被其他国家侵犯掠夺的宝贵的知识财富。

尤其是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知识产权华德今天,对包含着无可限量的商业利益的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就显得更加紧迫。

以最近发生的中韩“端午节”之争为例,2005年的11月份,韩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称,由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委员团21日至24日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审查委员会,并在江陵端午祭等64个申报遗产中选定43个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据悉,“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宣布制度是在认识到无形遗产在人类历史上所占价值和保存必要性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实行的制度。此次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宣布无形遗产名单。本是我国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节日,却被他国申报成为他国的文化,这算是我国对自己传统文化保护不够的失败和教训。这件事刚过没有多久,韩国一家公司就秘密在互联网上抢注了“端午节.cn”这一域名,后来一中国商人以24万将其赎回,但是当初这家韩国公司注册这一域名只用了280元人民币。韩国公司利用端午节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利益。中国在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上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这种因为历史渊源,两个相邻国家的文化之争还远远不止韩国“端午节”这一个例子,中国与日本的中药的归属之争也是一个典型: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中药”与“汉方药”之争,是日本的一种文化产权抢占战略;部分外国、外地厂商趁我国中医药、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之不足,大量购买中国传统药方和疗法,分析其成分后,申请专利,反客为主,向我国这个中药的原创地出口“洋中药”,使我国损失惨重。因此,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不仅是一个国家“面子”上有损的问题,而且还直接牵涉到该国巨大的经济利益。

(二)

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还处于起步的阶段,面临着许多实际的困难和问题。首先,我国传统文化包含地区广阔,名目众多,数量惊人,要每一样都申报知识产权,常常顾得了这个就顾不了那个,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一些文化遗产申报组织对每个国家的文化产权申报有着时间断的限制,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无形遗产申报的要求是每个国家每两年才能申报一项,向我国这种无形遗产众多的国家很容易就被其他国家抢先注册,韩国的“端午节”就是一个例证。其次,我国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从1994年我国首次发表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至今,我国虽然相继出台了《商标法》、《专利法》等一系列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时也经过多年实践案例经验的累积,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正规和完善,但是法律条文中复杂的内容、繁琐的申报和审批程序,使一般民众不仅需要熟悉大量法律专业知识,而且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些申报单位过低的工作效率,也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在法律上的普及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阻碍。并且,我国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处罚的力度不够,虽然我国1997年刑法规定了7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罪名,但是由于条文和具体操作相冲突等原因,用刑罚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上并没有达到立法时所预期的效果。法律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威慑力还相对低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广大民众虽然已经渐渐形成了知识产权的意识,但是对于通过法律手段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还不够,尤其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就更加陌生,甚至是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国家对于知识产权法律的普及工作没有能够及时跟上,人们对于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还处于启蒙阶段。

(三)

幸好,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来自外国知识产权意识的冲击,中国从国家到普通老百姓都渐渐认识都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渐渐形成了对自身文化各方面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比如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在《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要从各个方面认真细致地做工作,彻底的保护好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