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点

篇1

关键词:机械制图 CAD 一体化教学

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行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AD 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交通运输、机电、工民建等专业方面。它将工程设计人员从繁琐的手工绘图中解放出来,故机械类专业的学生CAD 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学校传统的安排模式为《机械制图》和《CAD》为两门独立的课程来进行实施。即《机械制图》结业后统一到计算机中心进行为期4 周的CAD学习。笔者多年学校教学工作实践认为《机械制图》和《CAD》内容重叠,虽然增加了课时,但教学效果差,存在一定的弊端。若科学整合进行一体化教学,效果将大大改观。

一、传统分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当前,很多学校把《机械制图》和《CAD》这两门关系密切的课程分割开来,虽然增加CAD 的4 周课时,但教学效果较差,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制图》学习阶段

①学生开始学没有很好的空间概念,投影直观性差,学生难于掌握,教师讲解困难,效果一般,导致有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②挂图、模型灵活性差,使用有很大局限性,还不配套,有些细节的地方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理解。

③手工绘图效率低,课堂练习占用大量课时,学习效率低下。

2、《CAD》学习阶段

①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结业之后,部分内容重复。

②机械制图的知识点已比较生疏,须重新复习。

③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考证,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分析《机械制图》和《CAD》课程关系

《机械制图》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树立三维图形和动手绘图能力的课程,是CAD 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知识,即使会使用CAD,也将仅仅是一个描图员,因为也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应用图形及机械图纸。《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甩图板功能,是开创思维发展的工具。它大大提高了绘图效率,加速新产品开发的实用技术。

三、如何整合《机械制图》和《CAD》课程

将两门课程合并成一门课讲授,在计算机中心操作AutoCAD软件授课,PPT 课件先介绍《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点,后讲解《CAD》绘图技巧来代替课堂手工绘图练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两者兼顾,既应用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适应了CAD 的先进性,既在头脑中建立了三维立体图形,又应用计算机绘制了图形,使学生结合机械制图作图法,进一步深入与透彻理解CAD 命令。

《CAD》教学考核不再以考证为唯一手段,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也被整合入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课题引入课堂,让学生介入项目实施。充实开发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造型设计和结构设计及后期出图或施工图样的校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项目驱动式教学,消除了学生对制图课图形抽象、线条繁琐的恐惧感,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四、结束语

《机械制图》与《CAD》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的整合,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学中两门课程相互贯通,使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显示出极大的活力。收到精采的教学效果。当然将两门课整合为一门课,作为制图教师必需既熟悉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又熟悉CAD 软件的使用,才能将CAD 软件的优势慢慢应用到制图课教学中,才能使两门课程做到真正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 陈龙,浅谈《机械制图》与《AutoCAD》教学的有机连系[J],中国新手艺新产物,2009.5.

篇2

【关键词】机械制图;考试改革;双证书

“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是机械和机电、数控、汽车维修等近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继学习机械设计类、机械制造类和工程实践类课程的铺路石,是工程技术语言。“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教学改革一直是图学教育的研究重点,在这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最初的改革主要集中在针对不同专业,增减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改效果并不明显。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认为“机械制图及CAD”是一门可学可不学的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工作没有多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考核方式存在缺陷。因此,在对学生加强教育,增强其对本课程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考核模式的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1.“机械制图及CAD”课程考试现状分析

我院“机械制图及CAD”课程分两学期完成:第一学期学习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学期末老师出一套AB卷的考试试卷,考试时教务处随机抽取一套,采用100分钟闭卷考试,题型有填空、选择、名词解释、补全视图、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识读等。

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核了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学生绘图和读图方面的能力,但是由于试卷容量和考试时间的制约,考核范围无法涵盖整个教学内容。而且这种考核方式还容易造成部分学生仅仅通过强化记忆例题和习题的方式获取高分,但实际上完全不具备熟练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无法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2.考试模式改革

“机械制图及CAD”是一门对工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在考核过程中,除了应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考核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对2011-2014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机械制图及CAD”课程考核进行改革试点。

2.1第一学期的考核

改变过去简单采取卷面成绩加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40%,模型制做占20%,减速器测绘占30%,平时成绩占10% 的原则评定。

2.1.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内容包括:1)制图的基本知识,主要考核国家标准对制图的基本规定;2)点、线、面的投影;3)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基本体及其截切体三视图的画法,以考核截交线的画法为主;4)相交立体三视图的画法,以考核不同情况下相贯线的画法为主;5)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考核方式是已知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补画三视图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的识图与绘图能力,尺寸标注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家标准的应用能力。期末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利用基础知识表达形体的能力。

2.1.2模型制作

组合体的内容讲授完成后,由学生进行水萝卜切割造型、黄泥造型、纸片折叠成形等方式,制作组合体实物,并绘制三视图。这种先制作模型后画图的学习方式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1.3减速器测绘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螺纹紧固件、齿轮、轴承、键、销子等标准间和常用件,以及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画法,内容多而杂,无法用试卷的形式来考核。为此,在实践中,笔者采取的是测绘加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

2.1.4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课堂表现、随堂练习、课后作业等,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

2.2第二学期的考核

第二学期主要是对计算机绘图部分的考核,结合学院实行的“双证书”政策,通过参加国家制图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CAXC证书的考试来代替期末考试。近四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全体同学都参加了这两个证书的考试,通过率达到了98%。

3.实践效果

通过近几年的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良好的“机械制图及CAD”课程考核机制,主要取得以下效果。

3.1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增加模型制作、减速器分组测绘、口试等环节,增强了学生在教学与考核过程中的参与度,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拾遗补缺

“机械制图及CAD”课程知识点较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能无法完全掌握,通过减速器测绘、模型制作与绘制三视图,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3.3双证书教育

以制图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对“机械制图及CAD”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与调整,使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之间建立双向沟通的对等关系,将课程考核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响应学校的双证书教育,保证“双证制”在学生培养中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慧玲,李卉.“机械制图”考试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7)

[2]徐永军,陈伟,漆文凯.减速器参数化绘图系统的开发研究[J].通用机械,2006(9)

【作者简介】

篇3

1《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教师通常利用教学模型和挂图,辅以教具(三角板、圆规等)在黑板上绘制演示,向学生讲解绘图原理和方法,学生则通过大量练习巩固知识。这种枯燥缺少互动的教学方式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教学效果很差,学生往往课堂听不懂,课后作业不会做,学习积极性很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广泛应用《AutoCAD》(简称《CAD》)软件,实现了甩图板无纸化办公。计算机绘图极大地提高了绘图的质量和效率,与手工制图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大专院校大都开设了《AutoCAD》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兴趣较浓,教学效果较好,但是学生光会计算机绘图中的各种命令操作是远远不够的。机械制图不仅是学习《CAD》的基础,更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前提,看不懂图纸,未掌握零件图的识读在工作和学习中寸步难行!

一般院校《机械制图》和《AutoCAD》这两门课程是相对独立、分开授课的,这种课程安排导致内容重复、课时增加、学习负担重、教学效果差。为了满足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将《机械制图》和《CAD》这两门课程融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机械制图》与《CAD》的整合

将《机械制图》与《CAD》整合成一门课,分为九个章节,课时安排为1:1,先讲解机械制图后讲解计算机绘图。这种方法能把这两门课完美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具体整合措施如下。

2.1 课程内容的改革

(1)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制图的国家标准;AutoCAD的基础知识,包括用户界面、设置绘图环境

(2)机械制图中点、线、面的投影,投影法的基本知识;AutoCAD基本命令的使用,平面绘图的基本训练

(3)柱体与回转体的概念、投影特性;CAD中用拉伸命令绘制柱体,旋转命令绘制回转体

(4)机械制图讲解组合体的识读、尺寸标注,手绘轴测图的画法;CAD绘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尺寸标注、轴测图的绘制

(5)截交线与相贯线的性质与画法;CAD中如何绘制截交线与相贯线

(6)机械制图中机件形状的表达方法,包括基本视图、剖视图等;CAD绘制基本视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等

(7)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讲解;CAD绘制螺纹紧固件、键、齿轮、轴承等

(8)讲解零件图的作用、内容、表达方法、技术要求;CAD绘制完整的零件图

(9)装配图的作用、画法、装配工艺结构;AutoCAD产品设计方法及装配图

2.2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我们改革了该课程传统的期末考试方式,将中级制图员考证与学生毕业证结合起来,并且鼓励通过中级制图员考试的同学继续考高级。中、高级制图员考试包含两大块:理论知识要求(笔试)和计算机绘图技能(机试)。所以在授课过程中,特别注意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考证知识融入教学中,强化考证的知识点与练习。考证通过率达98%,这种考核方式有效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法总结

笔者在多年的《机械制图与CAD》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思索和进取,总结出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1 精讲精练

教师在课堂上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画图方法,在黑板上用圆规和三角板示范制图,在机房广播教学CAD操作,无论是手工制图还是计算机绘图,精讲完随后布置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在一旁指导检查,对完成的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对没掌握的同学再集中辅导。由于该门课实践性较强,课堂和课后必须配以相应的练习来巩固,但是在高职教育中,教师要对习题集上的习题必须进行优化处理,从易到难,作业切不可过多过难,达到开启学生活跃思维的效果。

3.2 直观教学法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带上教研室相应的机械模型,让学生直接感知,课堂分析模型的点线面,并利用AutoCAD绘出其三维造型及其三视图,帮助学生进行“空间-平面-空间”的思维培养。对于空间思维能力特别差的同学,让他们课后用橡皮泥通过组合或切割自制各种组合体,并从各个角度观察组合体,按投影规律画出其三视图。这种直观观察和练习多了后,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必将大大增强。

3.3 加强徒手绘图训练

在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徒手绘图训练只占很少一部分学时,其内容主要是徒手绘制简单组合体或零件的正等轴测图,有的院校的教学计划里甚至无此内容。但是不少学生在做题时,总是花费很长时间思考立体形状,他们只是坐着“空想”,而不会用笔记录思考过程,这样的答案就不完整,有的学生甚至无从下手。在生产实际中,操作人员经常也是通过徒手绘制草图来交流设计思想。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必须要求学生掌握轴测图的绘制。在补画组合体第三视图时,先徒手画出各基本体的轴测图,再根据其配置关系,通过修改和组合基本体轴测图,直至画出完全符合已知条件的组合体轴测图。通过徒手绘图的训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组合体识读的能力,为计算机绘制轴测图和三维零件图的绘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在零件图测绘中引入项目教学法

零件图的测绘是机械制图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做法:①教师指导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六人一组),采用一批结构相似、难度相近的零件,把零件随机分配给各组,提出项目要求。②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项目的结构框架和技术要求,拟定出项目的计划实践表。③各小组选用测量仪器测绘零件,讨论零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分析比较并选择出最佳的表达零件方案④采用AutoCAD画出视图,标注尺寸、粗糙度、技术要求、标题栏,完成零件图。采用项目教学的零件测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助精神,这些正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篇4

关键词:任务驱动;汽车机械制图;教学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4.216

0 引言

《汽车机械制图》是汽车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通过对汽车常见零件的测量、绘制、公差标注及识读等任务,研究用正投影法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正确、快速地阅读工程图样及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是每个学生必备的技能[1]。

1 目前汽车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合适的技能型教材,缺少与汽车相关联的专业性知识;

(2)教学方法上,没有彻底地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并没有起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3)在制图标准上、在知识的更新上没有与时俱进;

(4)在创新意识培养上,并没有给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和自我设计的锻炼机会;

(5)教学效果上并不理想,学生对单纯的理论讲解并不感兴趣;

(6)制图教师对汽车典型零件的特点、用途、技术参数的了解程度低。

2 任务驱动法介绍

“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工作任务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自我建构[2]。长期以来,制图类的课程都是以非常教条的方式出现,缺少生动的互动,致使部分学生不理解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能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教学任务的设计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关键问题在于任务的设计,有了合理的任务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在任务设计上主要遵循了以下几条:

(1)任务设计要有突破性。针对高职学生重视实践能力和技能训练的特点,任务设计过程中始终突出以应用为目标,贯彻以“必需、够用”的教学原则,不过分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改变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补充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学习提高有用的相关知识;

(2)内容选取要有专业性。立足高职汽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选取时,内容与顺序完全重排,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完成任务为主要切入点,与专业能力需求相结合,结合专业知识、汽车典型零件、绘图及测量技术,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绘图技巧;

(3)保证每个任务的完整性。不论任务的大小,都要保持内容和步骤的完整性,每一个任务都要包含基本图形、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图框、标题栏等信息,同时图形的绘制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投影知识、投影原理、作图方法等基本知识要正确,这样所有的元素都蕴含在每一个任务中,让每一个任务都是一次完整的设计;

(4)任务的选择实施具有递进性。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弱化学习难点。设置任务要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获得新的成长。因此,任务的提出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让学生无从下手,要有一定的梯度,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指导完成任务时,也要尽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启发,使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得更多的感悟;弱化难点,使基础薄弱的同学通过努力思考、动手实践、师生互助也能顺利的完成任务;

(5)任务设计要有多样性。改变传统的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画什么,学生仿什么。可以采取多样的任务实施形式,比如可以由学生自制模型,并进行测量绘制;自行设计创意产品图、分组完成不同的图形绘制、选取汽车零件测量与绘制、以比赛促进学习兴趣、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题目绘制等,从多个角度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结合科研提取实践性任务。加强学生制图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制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若学生对所学知识仅停留在“学”的层面而不会“用”,则失去了制图学习的意义。可以从教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中衍生出具有科研背景的各种题目,让学生参与进来,协助设计基本方案,绘制加工图纸,并在实施过程中检验所绘图纸的准确程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一方面又让学生接触到工程实践,理解制图知识在工程中的真正运用,为今后从事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教师在科研活动所表现出的品质,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精神、态度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7)任务的设计要侧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每一个任务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知识点、技能点,哪些细节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品质、团队协作的意识,这些重要的职业能力因素始终都要在每一个任务中体现,在过程评价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4 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实施

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们将汽车机械制图的课程设计成十六个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主动去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方法、技巧,并在实施过程中掌握国标规定、数据测量、公差选定、装配图识读等知识点,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调动了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制图测绘比赛、优秀作品展览、过程性成绩公开等一系列措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职业教育就必须遵循本身的特点,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能力服务的方向,任务驱动法在汽车机械制图课程中的运用起到了很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华园.《汽车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探讨[J].新课程(上),2014(02).

[2]张更娥,唐学鑫.高职高专汽车类《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探析[J].大学教育,2012(10).

篇5

关键词: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制图

引言

最近几年来,由于生源基数减少这一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家长迫切希望孩子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这一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导致普通高中越来越“热”,中职学校越来越“冷”。中职学校生源越来越少,有些中职学校甚至没有那些软硬件相差很远的民办高中学生多。随着政策不断完善,通过中职对口升学考试,中职生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享受和普通高中学生同样的待遇。社会、家长、学校和学生都越来越重视对口升学考试。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经验,针对当前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制图》科目的考试特点,对考试大纲、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思考。

1考试概况

中等职业学校工业类专业对口升学考试考察三门专业课,其中机械制图就是必考科目之一。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满分为90分。考试内容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其中识记(占25%),要求记住有关概念、原则和方法等;理解(占35%)是在记忆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概念、原则和方法等基本内容,能够识读简单零件图;应用(占40%)为最高层次,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2试题类型及结构

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识图及作图题等共90分,基本结构为单项选择题20%-23%、多项选择题13%-15%、判断题15%-18%、识图及作图题40%-44%;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中、难三个等级,其中易30%、中50%、难20%。

3考试大纲分析

该科目命题依据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有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基础和机械制图三大部分,现就重点要求的知识点归纳如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部分重点要求理解比例的含义和规定,会运用比例的表达方法;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和主要用途,并会运用;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会进行基本的尺寸标注;会使用常用的尺规绘图工具;掌握常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法;理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掌握其画法和标注;掌握线段连接的作图方法;掌握简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作图步骤。投影基础:这部分重点要求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特性;初步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形体三视图的作图方法;能对照模型或简单零件识读三视图;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和规律,理解点的投影和该点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熟悉直线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熟悉平面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熟悉棱柱的视图画法,熟悉棱锥和棱台的视图画法;熟悉圆柱、圆锥和圆球的视图画法;熟悉基本体的尺寸注法;能画出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画法,熟悉形体分析法;掌握用特殊位置平面截切平面体和圆柱体的截交线和立体投影的画法;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能识读和标注简单组合体的尺寸;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机械制图:这部分重点要求熟悉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和配置关系;熟悉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与标注;理解剖视的概念,掌握画剖视图的方法与标注;掌握与基本投影面平行的单一剖切面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能识读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的画法与标注;能识读局部放大图和常用图形的简化画法;掌握识读剖视图的方法和步骤;熟悉螺纹的要素;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标注和查表方法;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熟悉典型零件图的尺寸标注;掌握表面结构及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标注和识读;掌握尺寸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和识读;掌握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理解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理解装配图的尺寸标注;理解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4教学思路

根据我上大学时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和工作后多年讲授该课程的经验,我总结出了“123”教学思路,具体如下:“1”即是“一个基础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我个人认为,要想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没有空间想象能力是不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说教,多注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2”即是“两个核心技能”:会画图、会读图。学习这门课程的目标是会画图、会读图,掌握了这两个技能,面对对口升学考试试题,自然迎刃而解。“3”即是“三大基本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九个字,几乎所有的机械制图教材上都有。但是,有的人只是将它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内涵,导致在做题时不能举一反三。

5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认为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承载了学生和家长的希望,也肩负着“教育扶贫”的使命。各位对口升学班的教育工作者,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作风和更加无私的精神来做好教学工作,真正切切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机械制图;生活实例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100-02

机械制图是一门严谨的课程,总是与枯燥的金属零件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多利用固有模型、挂图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可否认,这些模型和挂图是制图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传统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制图课程的课时在不断压缩,特别是对一些非机类的专业,把模型拿到课堂中占用大量时间是很难实现的;而对一些成人学校和民办高校来说,模型渗透到课程内部的可能性也不大,一方面是学校的硬件设施问题,另一方面对一些成人学校,学生本身的上课时间就不稳定,模型的使用就更不全面。能否将机械制图课程讲解得更加生动,脱离原有的枯燥、刻板,使学生上课更具有积极性,应该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生活实例教学法

如果将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应用到机械制图的课程中,既是模型的充分补充,又引入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将生活实例融入机械制图课程当中,这就用到了生活实例教学法。所谓生活实例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把与学生周围比较贴近和熟知的事或物作为素材,创设为情境语言或编创为教学知识的应用,并灵活运用于与学生的交流。所谓生活实例应重点体现三点:贴近生活;简单易懂;略带趣味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较易接受,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实例,轻松掌握课堂中教师所教授的内容。

生活实例教学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类别思想,以生活实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沉浸在问题情境中,将要探索的问题与已有经验联系起来,找到类比的对象,进而运用对此类比对象的研究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方法和结果等进行分析比较,能有效促使学生发现新知识、新方法,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问题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重要教学形式。

目前使用生活实例教学在各学科中均有所涉及,如数学、液压传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程序设计等,都可采用此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而机械制图这门学科本身就来自生活和生产实践,是由三维图形转换为二维图形,再由二维图形转换为三维图形的空间思维过程,存在着大量的生活实例。如果将生活中的实例渗透到教学中,将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和灵活,增加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兴趣,改变原有制图教学的呆板和枯燥,引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在生活实例教学法中,生活实例的选择是否适合本门课程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不断指导学生对生活实例内容的选择,在课程中应本着正确、简单、典型、相似的原则精心选择生活实例,去除不正确、不恰当实例对学生的误导,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定的目标。应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因为只有熟悉材料,学生才会有理性的认识,才易于轻松理解理论知识。这也是在学习机械制图中一些机械模型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因为机械制图是专业基础课,一些专业课程还没有开始学习,学生对这些机械部件并不熟悉。即在总结生活实例教学中提出生活实例选取时要注意四点:“精、实、新、深”。

实例分析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在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中,图线一直是机械制图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传统教学采用的机械图样(见图1)是教科书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图线的应用。如果采用图2即所有图画的轮廓用粗实线表示;太阳、大树的对称中心线用点划线;熊猫脚步看不见的部分用虚线;熊猫想象部分用双点划线;大树尺寸用细实线。明显可以看出“生活版”所示更具有说服力,印象更加生动。

尺寸注法探究 尺寸注法的教学活动较枯燥,却必须掌握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在尺寸标注中常将尺寸数字标在尺寸线下,往往将左标注尺寸标在右侧。在尺寸注法中如将尺寸线比喻成桥梁,将尺寸数字比喻成小人,人在桥梁上行走,桥可能是倾斜的,要保证人不能从桥上掉下来,桥也不能太陡,即在与垂直30度范围内不能标注尺寸,垂直尺寸标注比喻成人在左侧悬崖下攀岩,必须头朝左,否则就会在悬崖峭壁中受伤,即尺寸只能在左侧(见图3)。学生很容易接受教学中这样的实例,也容易牢记。

三视图中轻松的比喻 三视图教学的难点在于三视图的方位关系(见图4)。在三视图的形成中,可以将人照相的过程引进来,将人体证明照正面、侧面、上面的照相引进过来,这样不仅可以清楚明白地讲解三个视图,还可根据人体不同特征的投影增强立体的投影关系、方位关系的认知能力。图5是一位女士的三视图,她的五官明显反映了三视图的方位关系,特别是嘴角的痣、头上戴的花朵都很形象地表明了三视图的方位关系。我们可以从图4与图5对比看出,如此生活实例给课堂增添了许多趣味,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就可掌握所学内容。在教学反馈中,学生普遍对三视图的形成深刻印象,能够清楚地了解三视图的方位关系,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可以将可爱的卡通形象放在点的特征中,如图6所示在点的投影中点的三面投影及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表面取点的学习中,利用蝴蝶、兔子、笑脸等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动手切割,观察截交线 截交线一向是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建立立体感,从而放弃了课程的学习,但在生活中有很多截交线的实例可以供学习参考。如三种切割圆柱的方法中与轴线垂直切割、与轴线平行的切割、与轴线倾斜的切割,可用香肠的垂直切、切片、斜切来来比喻,要求学生试做以上实践作业。将橡皮泥引入制图教学中,引导学生制作基本体后切割。可以把西瓜当作球体,可以用绳子来比拟球体上的曲线。既让学生感到有趣,又增强了教学效果。

观察相贯线 相贯体是机械制图的难点,但不是重点。学生总不能真正理解学习过程中复杂的空间曲线。对学生的讲解可以采用观察实物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相贯线画法。学生可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管接头、酒瓶等,连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也是圆柱与球的同轴、轴线相交的相贯(见图7)。可见机械制图课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学活动中结合生活实例,受益匪浅。

组合体的逆向思维 组合体是机械制图课程的重中之重。是由学会读图到绘图的整体过程,以致想象出组合体具体结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错误连连,感到力不从心。如果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生活实例在组合体中也非常多,如拱形结构(门形、屋顶)。还可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因为教学活动应是教与学双方共有的活动,这样也可以给教师很多启示。如图8所示,组合体一个视图想象第三面投影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有三十多种想象,有学生将右图想象成汉堡包,真的很有趣。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在不同材料问题上得以引申,确实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与学生完全投入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了教与学的统一,使教师与学生都有所收获。

机械制图虽然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但是利用生活实例法讲解不仅没有减弱机械制图的学习方向,而且增加了学科的生动性、趣味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渐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学习这门课程,解决了模型缺少和不足的现象,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曾亮.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生活实例教学法实践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7).

[2]李春奇.高职程序设计课程中生活实例教学法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0).

[3]童庆.改革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应用数学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4).

篇7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微课;教学效率;教学效果

引言

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有效运用驱动式任务,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微课的辅助教学,有效调动和激发学生对技能和知识获取的欲望,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

1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必然性

1.1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以视频作为载体,根据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对教师课堂内外教与学的全过程所围绕的教学环节或者某一个知识点所做的记录。对于教师课堂教学,微课能够起到补充作用.微课既能满足学生深度学习和个性化的需求,又比较适合传播时代知识[1]。

1.2微课的特征

第一,移动播放性。手机已基本在学生中普及,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播放学习。第二,教学内容较少,微课的教学内容提倡精讲精练,致使学生既容易记忆又容易接受。第三,教学和视频的时间较短,有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学习效果较好。第四,示范案例非常经典,将问题用举例子的方法进行说明,使问题变得简单,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第五,教学设计比较精巧,既形象生动又精巧,学生在愉悦中就能够掌握知识;第六,提倡自主学习,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2]。

1.3发展微课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中,一节课通常是40min,机械制图也不例外。一节课教师将主要的内容讲完一般需要20min,因此只有25min是学用练习的。学生在练习时会有各种问题,教师再进行讲解,既影响学习练习时间,又延误了讲课进度。若有效运用微课,就会解决此类问题。对于课堂的主要内容,学生利用注意力比较集中的5~10min就能够了解。此外,学生对微课中动画、文字以及视频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兴趣较浓,易于其理解和掌握。运用微课,学生练习的时间得到扩展。对于一些薄弱环节,学生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学习。教师运用总结的方式,了解学生不懂的问题,然后以微课的形式教授给学生,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题,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也提升了教学效果。

2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微课的作用

2.1导入新课

机械制图上课前,可以先播放一段与当堂课内容有关的视频,将学生玩闹的心态逐渐引入学习,自然地引入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3]。例如,学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时,将生活中比较常用的机械制作成视频短片进行播放,并配合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2示范教学

一个班级中,学生人数较多,可能会导致后面的学生听不清教师的表达,而运用微课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4]。例如,学习《轴测图的作图》时,对于抽象的立体几何知识,教师可运用微课进行讲解,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3传授方法

学生若想轻松掌握知识,必须掌握学习规律,通晓学习方法。例如,学习《组合体绘制实例及尺寸标注》时,对于组合体画法的标注与过程,微课都能够用规范的画法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清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学习思路,抓住要点,有效归纳学习规律[5]。

2.4点拨重点难点

对于机械制图,手工制图是基础内容,也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重点。因此,可以将画图过程的每一步和知识讲解,配合模型演示,运用微课制成视频,使课程既简化又明了。例如,学习《点、线、面的投影作图》是绘制视图的基础,可运用微课清晰展示,有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此外,机械制图中,齿轮、螺纹、轴承、弹簧等标准件画法,是学习难度较大的部分。教师可有效运用微课进行教授,从而使学生轻松掌握[6]。

3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微课的制作方法

3.1传统的录像机录制

学习装配图和零件图时,可利用录制的方法制作微课。若将课堂真实情景进行录制,录制结束后须进行大量剪辑才能制作。因此,课前要将需要的课堂资料录制好。视频中要讲解画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仔细展现一张完整装配图或者零件图的绘画过程[7]。

3.2移动设备制作微课

当前,手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具有方便且小巧的优点。例如,将绘制螺栓联接图绘制成微课时,可以利用手机进行拍摄,将绘图用的三角板、圆规、绘图纸、橡皮擦以及铅笔等用具准备好,将绘图的基本过程在课桌上演示。绘图如果成功,简单讲解绘图的步骤,点明相关知识点。录制结束后,下一步就是剪辑完成。此外,教师们之间应该进行相关探讨,互相学习[8]。此外,还可以在电脑上利用绘图和录屏软件制作微课。例如,可汗学院利用录屏和电子白板软件有效演示课程过程。

4结语

篇8

【关键词】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098-01

新世纪以来,信息化时代特征冲击着各个建设领域,对院校培养人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1]我院是培养后勤及外场保障人才的军事院校,就《机械制图》课程而言,是全院大部分非外场保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充当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会看、会画后续专业课学习涉及到的专业装备图图样奠定基础。随着新时期军队院校转型改革的逐年深入,传统的制图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如何将传统制图教学与计算机绘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一体化制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人才需求,决定了传统的手工图板绘图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若单独开设一门计算机绘图课程,不仅受专业培养计划所限,而且不能保证学习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机械基础教研室从2006年开始探索进行《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1.一体化制图教学改革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启示是“不破则不立”,我国从90年代即提出“甩掉图板工程”,计算机绘图已成为机械类或其他工科、近工科非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相对机械专业学生,非机械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如果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运用到非机械类专业学生制图教学改革中,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地融为一体,将会相得益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一体化制图教学改革是主动适应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

近年来军事院校各专业根据军事人才适应第一任职需求的思路,其专业培养方案中强化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时有压缩的趋势,若分别开设两门课程,不仅不能适应专业需求,而且不能保证两门课程学习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影响课程教学效果。

3.一体化制图教学改革符合发挥课程桥梁作用、适应毕业设计及任职所需

在进入专业课学习时,学生需要在网上提交作业、撰写课程论文或进行课程设计、撰写实验报告,经常需要用计算机绘制图样;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及进行任职岗位的日常性工作,计算机绘图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考虑到AutoCAD与SolidWorks软件具有功能强大、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操作与上手等优良特性,将这两种软件引入到一体化制图教学中,其中AutoCAD侧重于平面图形的绘制,SolidWorks侧重于三维造型。[2][3]

图1表示了一体化制图教学的基本流程:[4]在讲完制图的基本知识与点线面的投影后,讲解AutoCAD的功能、界面、绘图环境设置、图层及窗口控制等基本操作及基础知识,为后续一体化制图教学铺平道路;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包括直线、矩形、圆、圆弧、椭圆、多边形等基本绘图元素的绘制方法,是运用该软件进行绘图操作的核心,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基本体三视图之后,即可以初步使用软件绘制基本体的三视图;AutoCAD基本操作命令放在切割体与相贯体三视图画法之后讲授,便于综合使用裁减、延伸、镜像、阵列等命令绘制较为复杂的平面图形;在讲授完组合体及表达方法后,就可以综合应用AutoCAD命令绘制较为复杂的一些图样,既巩固了制图知识,又对计算机绘图的操作进行了深入练习;轴测图是为直观表达机件采用的制图方法,利用轴测图基本原理,安排SolidWorks三维造型基础的讲解;零件图后讲解SolidWorks立体模型生成零件图的知识;装配图后讲解SolidWorks装配模型的建立及生成爆炸图。整个一体化制图教学的课时共计70课时,其中制图模块50课时,计算机绘图模块20课时。

图1一体化制图教学流程图

二、一体化制图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通过这种一体化教学改革,使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不再单独设置,而是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两个模块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相得益彰。课程学习完毕后,使学员不仅掌握了制图国家标准、投影法原理、各种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画法及读法等制图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一般图样和建立一般三维模型,还能激发学习兴趣,相互促进并帮助相应知识点的消化吸收,起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三、结 语

施行《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一体化教学改革两年以来,分别在3个专业共9个教学班进行了实践授课,教学效果得到了专业课教师、教学督导专家及学生的一致好评,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司令部.信息化条件下后勤训练[M].北京:出版社,2008

篇9

机械制图是机电类专业学生所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质很强。机械制图的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机械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图样的画法和技巧,熟悉有关制图的国家标准,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所谓项目驱动法,是指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导,以实践性为目的,根据项目本身设计机械制图。在实施项目驱动法时,教师和学生要一起完成具体的项目设计,其间学生可以根据相应具体的项目学习相关的内容,并将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在参与项目的具体设计的同时,还要利用恰当的时机指导学生完成其制图任务,理解消化其中的原理和机械常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改善教学效果。

二、项目驱动的实施

(一)项目的设计。决定实施项目驱动法,需要做到两个方面:首先,选择适合的项目,项目不能太难,控制在中等水平,否则学生们难以接受。其次,项目确定以后,明确项目的目标,设计项目的具体工作。教师要统计项目小组的人数,据此确定项目的工程量,然后尽量让项目的工程量细化具体化,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体验真实的产品设计过程,从中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具体实施如下:第一,制定详细可行的项目计划。将项目计划方案尽量细化,安排好项目设计的先后顺序,规定项目完成的时间。第二,分配项目小组,设置组长。教师在设立项目小组时,可参考任务量来确定,根据每组成员的特点分配项目,尽量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促进小组内部的学生们共同进步。

(三)项目的指导和反馈。在整个项目的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操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预先告知一些制图的方法和相关的技巧,便于学生更好地入手。学生在遇到问题应当及时地跟老师沟通,教师可以当即给予一些相关的指导意见;师生之间也可以就此问题进行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

(四)项目的评价。项目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组内各个成员的答辩情况、组内成员们提交材料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建立完善的项目评价体系,要涵盖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才能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水准。在进行项目评价时,教师要检验各个小组的工作成果,对于那些完成出色的项目还要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种评价方式比较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保证学生成绩考核的公平与公正,清晰展现组内成员们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优缺点,然后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制图能力。

三、教学改革策略

(一)完善课程内容。在完善课程内容时,要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教学目标来优化课程内容,尽量避开难度大、学习困难的理论部分,将课程知识简单化,方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训练实际技能,其中包括读图看图绘图以及零件图部分的学习。课程内容上加强学生的具体实践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于学生之间交流设计思路。

(二)增强专业意识。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的感性认识,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水平。想要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学校可以在学生入学时组织学生前往实习基地参观和学习,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加深学生对机械加工设备、加工检验以及维修和装配等方面的了解及认识。

(三)发挥教师的多重角色作用。教师不仅是项目的提出

者,还是学生的指导者。作为项目的提出者,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们阐述需要讲解的项目内容,提出项目的最终目标,给学生分组并分配具体的项目任务,还要恰当的评价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针对其中的难点以及相关的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地学习,给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指明思路和方法。

篇10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教学现状 对策及建议

随着制造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数控技术的应用,企业对机械类专业高技能性人才的需求量加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当前高职院校相继开设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及“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是这些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专业素质由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制图能力的高低来衡量。

根据高职机械类学生的就业调查分析,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制造加工(操作),工艺,检验,设备安装、调试、维修,汽车装配、检测、维修及产品(模具)设计等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些岗位的共同要求需具备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通过对就业的学生及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特别表现在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复杂的工程图看不懂,工作很吃力甚至不能胜任;手工图示和计算机图示能力不够,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机械类学生的就业,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针对高职机械类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从《机械制图》教学现状的分析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教学对策及建议。

1.教学现状

1.1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近几年招生政策的改革和扩招,高职的生源参差不齐,再加上很多工科专业文理兼收,新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差异很大,而《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手工图示和计算机图示能力,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各类学生的学习。

1.2学生缺乏学习能力。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阶段有一定的差异,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改变,还停留在被动学习阶段,学习缺乏主动性。进入大学后,上课的时间相对少了,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以自己支配,一下子不能适应。

1.3学习兴趣低。

一些学生对《机械制图》比较陌生,感到枯燥乏味,上课被动地听讲,学习兴趣较低,课堂缺少互动,作业被动应付甚至抄袭,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1.4教学内容不明确。

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相差太大,《机械制图》的教学内没有相对统一的规定,致使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和程度不一致。

1.5师资队伍不健全。

教学队伍不稳定,或者没有实践经验;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存在差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依然存在;过于强调现代化教学手段而忽略传统教学方法或拒绝现代化教学手段。

2.教学对策及建议

2.1实行分层教学。

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学生,势必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越学越差,而学习好的学生会因轻而易举地就取得了成绩而产生轻视课程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为主,对基础好的学生多进行一些复杂、高难度内容的练习,发挥其潜能;对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

2.2能力与知识并重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增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基本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我认为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知识在不断地更新,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现代制造技术逐步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勇于开拓和创新尤为重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基础,职业为导向的专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备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并将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应用于工厂实践的能力。

2.3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用。

对于《机械制图》这门课,不论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首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从而达到深化课程改革的目的。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无论怎样讲述与比划,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物体,学生很难想象。学生在进行画图、读图时,更是费劲。这时,如果把三维CAD技术融入机械制图教学,引进实体造型和特征造型概念,加强对三维形体的想象、构形、分析与表达能力。物体多方位的旋转,任意拆开与组合,使学生对复杂物体的结构能一目了然,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机械制图》是一门标准性很强的课程,图线的画法、字体的写法、尺寸的标注、图纸的规范到零件图、装配图的画图与读图等,都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读图和绘图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努力做到板书工整、清晰,线条、板图标准,在画图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点、线、面的投影及对应关系,让学生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我要求和学习动力,通过教师边画学生边思考,从而使绘图质量和技巧的提高得到保证,弥补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好像在看电影,不善于思考、印象不太深的不足。

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学习,特别是对一些应用软件如AutoCAD、CAXA电子图板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有关知识与技能,但要防止有的学生过于重视计算机绘图能力而忽略了传统的手工绘图训练,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2.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有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必须进行大量的绘图和读图的练习,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动力。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有耐心又要有爱心,在练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杜绝学生的抄袭行为,同时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在大纲规定的内容中,分层练习,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学习起点,使他们可望又可及,提高做作业的效率,确保良好的练习效果。教师要及时有效地辅导检查,对学生的作业要全批全改,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对后进生多辅导,统一的问题应集中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建立空间形体与平面表达之间的联系,从而调节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达到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师应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应用到《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每次课前都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去。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使学生目标明确,兴趣浓厚,每次课都很充实,学有所获。

2.5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要注重实践。

教师不能只重实践不要理论,更不能只要理论不重实践。理论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作图和读图方法,以及有关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和装配的基本知识等教师应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形成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然后通过做习题,特别是零件测绘等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但深化专业知识,而且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从而强化专业理论和技能,激发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讲练结合,精讲多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进行信息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6结合实物,培养空间想象力。

对新生来说,空间想象力比较欠缺,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多接触实物,以增强感性认识,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到生产一线去参观,了解生产工艺与加工过程,增强机械零件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接受抽象的理性知识,通过不断地由物看图,由图看物,由图想物,通过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再到空间的思维转换,逐渐强化空间想象力。

把企业生产的真实产品的图纸作为教学案例。学生先认识图纸,提出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讲―演―练”结合。通过案例学习,学生能体验真实生产的要求,有利于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的养成。

2.7规范教学内容。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教师应规范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标准、教学规范等教学文件做到相对统一,课程教学环节及教师教学效果要适时监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