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

篇1

【关键词】课程设置目标;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1 质量调查结果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针对毕业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思想品质做出了广泛性总结,通过用人单位得知:

1.1 在专业技术方面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表现出的专项能力比较突出,能够胜任专项的训练教学工作。但除专项以为的运动项目技能水平一般或不高。

1.2 在综合素质方面

受访单位普遍认为该专业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专项教学、训练的组织和竞赛能力较强。但教学能力表现不突出,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认识、掌握与运用不足。科研能力欠缺。

1.3 在思想品德方面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礼貌文明,工作责任心强等特点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但在协作和吃苦耐劳方面,除了基层单位的肯定,其他层次的单位给予的评价一般。

可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工作表现出来的业务能力,思想品德以及综合素质基本能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需要。但也有很多不足甚至缺失的素质。当务之急目前我国新建院校体育专业须在课程目标,教育方式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在业务学习方面,需要培养学生一专多长的技能特点,加强多种运动技能的学习,使其满足不同层次用人单位的教学需求;在科研教学方面,应增加教学方法、手段课程;加大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和教学方法。在文化思想方面,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强化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作风。

2 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定位的理性思考

2.1 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虚实偏差

课程目标的虚实,与课程目标层次有切实的关系。有研究认为,课程目标由教育培养目标和分科课程标准中的分科目标两个层次构成。宏观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时代性、市场性、专业性特点,它基于国家制定的课程方案之中。微观目标是指具体分科课程标准的目标,它具有更直接的操作性和指导性,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2.2 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呈现不清晰、滞后性状态

教育部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组织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通过研究,我国体育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因此,高校普遍存在以体育教学目标替代课程目标;以体育教育目标替代课程目标。

调查显示,在校生认为湖南一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很清晰的占14%,比较清晰的有38%,认为不太清晰的有37%,还有11%认为不清晰。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针对课程目标的研究很少,大部分被教育、教学目标替代。

2.3 新建院校体育课程目标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

本科院校体育教育课程目标要体现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结合,但多数单一的培养目标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社会和体育事业的要求。通过研究,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至于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到临毕业时才匆忙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据所调查的102人中,只有48%人对自己未来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不清楚,甚至几乎没有规划的意识,而是过分依赖自己已有的经验。有43%人对就业现状较为清楚的了解,而57%的人对就业现状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的了解。有59% 的人不清楚就业的途径,缺乏与就业指导机构的沟通交流,没能及时而全面把握就业渠道等,以为只要获得毕业文凭就意味着做好了就业准备,就能较顺利地就业,结果往往会导致被动就业或找不到就业岗位。

3 转型期体育教育专业目标培养的实现途径

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适应时展的需要,使课程目标符合体育人才市场的要求,作者对新建本科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进度以及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我院情况,进行了课程目标实施的研究探索。

3.1 优化适合体育教育专业目标的课程设置

为培养合格体育教育人才必须优化适合体育专业目标的课程。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师资条件、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有目标的设置和优化适合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加强基础学科的应用性、应用学科的时代性、技术学科的一专多能、加强基础学科的通用性,是改革的要点;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目标、专业方向、专业学科、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入研究应是改革的指南。

3.2 加强教学方法的教学与运用

作为体育专业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知识是基础内容。从长远考虑,体育运动与知识的传授教学则是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强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掌握多种教学手段,是学生成为教师角色转变中的重要基础。

3.3 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及训练环节

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及工作是符合时代性,市场性需求。科技技术日益翻新和该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相对较低的现状,提高专业学生科研素质是当务之急。实践性建议: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丰富的体育科学研究课程,科研基本方法课,资料查阅课,论文撰写课;进行体育科学实践性研究;各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

4 结论与建议

1)通过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和反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方面表现的专项能力突出,非专项水平一般;管理组织能力、训练竞赛能力较强,教学手段科研能力不强;顽强拼搏、责任心强但吃苦耐劳不够。2)从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现状来看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虚实偏差,专业课程目标呈现不清晰、滞后性状态,新建院校体育课程目标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3)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实在必行,通过加强教学方法的教学与运用,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及训练环节途径解决。心理教育应贯穿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潘志琛.我国新时期体育思想变革与发展初探[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

[2]李卫平,等.当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

篇2

关键词:职业标准; 生物制药技术; 课程建设;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43-002

生物制药技术是利用天然的或人工培养的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药学等科学原理与方法研制和生产药物的技术[1]。生物制药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新兴的发展方向,其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高职教育是面向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职业教育类型,课程的设置、开发与建设应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目标[2]。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3]。此“五个对接”深刻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体现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我们需要对照国家职业标准,对原有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更贴近制药相关岗位的需求。下面以《微生物发酵技术》课程为例,阐述如何实现职业标准与课程建设内容的对接。

一、依据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目标

《微生物发酵技术》课程是我校省级重点专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其相对应的职业名称是发酵工程制药工。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管理部门规定,该工种包括抗生素酶裂解工、菌种培育工、微生物发酵工、微生物发酵灭菌工、发酵液提取工、微生物发酵药品精制工,这些工种涵盖了微生物发酵上游和下游工程各个生产工序。同时,通过对相关制药企业调研,结合企业标准,确定本课程教学目标:能够熟练规范地对三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霉菌)进行筛选、分离、鉴定和保藏,能通过微生物发酵方法获得代谢产物,并从中分离纯化得到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药物。

二、依据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关于课程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微生物发酵技术》课程标准包含了课程性质、课程任务、课程地位、对应工作岗位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考核等内容[4-5]。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应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通过对课程相应工作岗位分析,按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并结合企业行业标准,开展企业调研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议,确定微生物发酵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与技能、知识、素质要求目标等,规定内容框架,制定课程标准。

三、依据职业标准选择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决定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满足相应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理论知识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压缩现有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突出技能知识的要求与综合操作能力的训练。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发酵工程制药工工作任务的规定,可以将教学内容归纳为微生物的发酵与发酵液的分离纯化两部分。其中,发酵部分细化为培养基的制备,设备、器皿、材料的消毒,菌种的复壮与选育,发酵设备的操作与发酵过程的监控;分离纯化过程具体为预处理(固液分离)、初分离、纯化、精制和包装。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并以工作过程岗位需求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对制药相关企业的走访调研,选择企业微生物发酵项目,并将其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去。实现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一致,使学生具有胜任发酵相关岗位的操作技能与必备知识。结合国家制药相关职业标准,按操作工、技术员和现场管理员三类岗位成长规律,基于职业标准及能力递进的模式,按“入门、主导、综合”的顺序化教学项目,具体如表1。

进一步完善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形成充分利用现有实训条件和多媒体技术进行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按照GMP规范,采用企业标准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完善标准操作规程、生产记录等教学文件,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营造真实的职场氛围,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

根据职业岗位任务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修订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的项目化特色教材;在学校教学信息化部门支持下,从辅助教师教学、提供学生学习资源、进行教学互动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开发建设包括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各类图片资源(教学图片、设备图片、现场图片等)、仿真操作动画、标准操作规程录像、试题库、试卷库等主要内容的教学资源,逐步形成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

四、依据职业标准要求进行课程评价

改革以往单一的期末理论考核形式,课程以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过程评价和产品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过程考核,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微生物发酵各岗位生产操作的要求,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方案设计能力、生产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安全性、环保性、生产报告及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

五、依据职业标准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利用我院现有的省级生物制药生产性实训基地,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与行业标准对发酵工程制药工操作条件的要求,进一步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建设、充实、完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环境要体现先进性、开放性、共享性,并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六、结束语

以核心课程《微生物发酵技术》为例,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了职业标准和课程建设内容相融合的模式。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与行业标准,以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企业发酵项目为载体,采用行动导向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基金项目名称:2014年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教改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基于职业标准的生物制药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

项目编号:CDGZ2014033

参考文献:

[1]王娣.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研究[J]教材与教法,2006,25(5):72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

篇3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改革

作者简介:刘风娟(1964-),女,山东文登人,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56-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高级技工院校升格的高职院校, 5年来,依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依照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重构课程体系、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及测评等途径推进课程改革,将课程建设与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体制机制改革奠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基础

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学院教务处和各系教学科负责教学管理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发现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教学改革。此时学院领导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把改革作为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按照“小机关、大系部,小管理、大服务”的指导思想,推进人事、财务、后勤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制度,实施向教学一线人员倾斜的学历进修、教科研奖励、分配制度等系列改革,建立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全面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在学院总体改革中教学改革也得到深入进行。学院于2008年重新整合专业教研室,明确教研室主任的职责和待遇,由专业教研室评选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改革与建设,评选骨干教师负责课程建设与改革,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行责任、权力、利益既结合又统一的管理方式,学院相继出台了《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带头人评选办法》、《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实行教学改革的目标管理。

在实施教学改革目标管理的基础上,组织各教研室对本教研室所属课程组建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由中级以上职称专任教师担任,团队成员吸收企一线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形成“专兼结合”团队结构,课程团队实行负责人制。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要求每位专任教师参加的课程团队不能太多。课程团队负责人对每一位成员进行合理定位、分工,确定成员在团队中的角色,使得课程教学、建设、改革各方面的任务能够落实。学院出台了《教学团队评选管理办法》烟工职院〔2009〕27号,先后评审出院级教学团队9个,院级教学名师11人,院级教学新秀11人,并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

二、依照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重构课程体系

依照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打破以往知识体系重构以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依照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符合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我院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是深入相关企业开展调研,并紧密结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任务,确定适应本专业的其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任务分析,归纳行动领域范畴,从中提炼出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根据职业领域成长规律,进行学习领域转换及学习情境设计,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重构课程体系,并开发完整的专业教学标准。在课程体系重构过程中, 调整传统的“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知识体系的课程结构,变为“基础平台、专业核心、能力拓展”的课程结构,凸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对烟台及周边地区机电一体化技术类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做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岗位群定位:能安装调试机电设备与自动化生产线,能分析、诊断与排除机电设备与自动化生产线故障两大职业岗位群,据此构建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岗位基本能力、拓展能力。基本素质与能力通过工程识图与绘制模块、机械制造基础模块、电气基础模块、控制工程技术模块、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模块五个基础平台课完成;岗位基本能力通过工程识图与绘制模块、工程识图与绘制模块、机械制造基础模块、电气基础模块、控制工程技术模块、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模块六个专业核心课程完成,拓展能力通过SolidWorks应用工程训练、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认证培训、机电一体化系统电气控制设计与维护等能力拓展课来完成。

三、基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及测评为切入点,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积极探索的一种通过生产、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中一种最直接的教育模式。要实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教师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力量。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改革成功的前提。起初,我们借鉴示范校建设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台了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施意见,有目的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有关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培训班,期望教师能参透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但是,效果很不理想。经过反思,我们认为,尽管教师对一些课改的理念能够理解,但是传统的知识体系及授课方法严重制约了课改顺利推进,如何能使学生获得“高素质”、“高技能”?这些问题都是在传统的知识体系教育环境下很难解决的问题。学院以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及测评为切入点,重点解决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操作层面的难题,以抓好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顶层设计”,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做法为:

(一)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学院聘请戴士弘教授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专家团进行系列培训讲座,解决教师认识层面的问题,促进教育理念的认同和更新。

(二)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完成课程内容的项目化改造。引导教师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自主寻找体现能力培养的有针对性真实工作项目,整合课程内容,完成课程整体设计。在课程整体设计中难点是能力训练项目设计,项目最好来自企业,项目实施要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三)进一步完善课程整体设计。通过组织“说课”和“课程设计”竞赛,及时推动课程改革及成果的交流与推广,以点带面、以赛促建。

(四)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教师在进行能力训练项目设计的基础上会自觉地反思课程体系,逆向思维法使课程体系又得以逐步完善。学院明确规定两年内所有教师必须能过教育教学能力测评,通过教师职业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激励了教师投身课改,推进了学院课程改革。

四、融“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一体化教学需要将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引入教学内容,并以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教学支撑。学院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现在学院校内建有烟台华中弹簧机械、佳利电子科技、现代制造技术等生产性实训基地,以生产性实训车间作为实践教学平台,以真实生产设备作为教学工具,以企业典型产品作为教学载体,从产品研发、图纸和工艺规程设计到产品生产、调度和管理全部由企业代表和师生共同协作完成,实现了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职业体验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在创建“校内有企、企内有校、互动双赢、开放合作”的办学模式中,实现校内教学场地企业化、企业生产经营场地教学化,即“校中厂,厂中校”,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有效提高,近两年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电子产品设计大赛、全国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技能大赛连连获奖。获得国家、省级大学生竞赛奖项的学生达到了300余人次。我院学生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位居高职组全省第二。

五、实施公共基础课等改革以培养学生素质

高职院校的建设离不开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样也离不开基础人文教育的熏陶,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已成为高职院校培养职业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院修订了《学分制管理办法》、《综合素质养成课程学分认定和管理实施细》,将综合素质养成类项目或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如学生社会实践、学生志愿服务等,完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改革,实现“普通课堂、实践课堂、企业课堂、社会课堂(社会实践)、校园课堂”有机融合。文化基础类课程以“服务专业、提高能力”为宗旨深化课改。如大学语文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夯实垫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能力基础和人文情感基础,同时把语文能力训练和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以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整门课程以师生见面会、经典诵读、诸子百家经典鉴赏辩论会、演讲比赛、求职应聘会六个能力训练项目及十七个子项目,实施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实际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交流能力等的培养。

六、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 课程建设的关键在教材建设。目前教材建设已成为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瓶颈,大部分教材都以原理、概念等知识体系来分类, 难于满足职业岗位技能培训所需,并且, 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把教材当作唯一的教学依托, 结果往往是教师讲教材, 学生背教材, 考核考教材。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以加强教材建设”。学院出台了《教材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教材选用、订购、供应管理办法》、《优秀教材评选办法》,要求尽量选取近三年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优秀教材。目前85%的课程选取近三年出版的高职规划教材或优秀教材。为使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配套,学院积极组织有关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发编写教材。要求基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重构教学内容,企业真实工作项目贯穿教学,企业高技能人员直接参与教材策划与编写,开展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立项,并予以资助。目前校企共建10余个“订单班”,共同开发113门课程、开发9种教材。

七、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课程建设与改革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精品课建设必须以能力为本位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研究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 教学资源有效共享,才能真正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近几年教务处以精品课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创新。学院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精品课程(群)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对全院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建设标准、申报条件、申报要求、评选办法、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建设经费使用、中期检查与评价验收、精品课程奖励及维护措施予以规范。目前学院共批准立项的院级精品课18门,并有6门获省级精品课,学院投入经费50余万元。对每门省级精品课给予2万元的奖励。全院有85%以上的老师参与精品课的建设,涌现出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

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取得显著成效,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明显提升,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了96.14%、92.14%和97.82%,就业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良好的办学实绩,获得社会认可。大力推进课程建设的改革, 方能开拓出一片生机勃发的职教园地, 走出一条适销对路的职教新路。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调研;课程建设;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56-01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我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面向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学生。是培养汽车技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日益渗透到汽车的各个领域,在汽车整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生可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发展的概况,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一定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落实我校国家骨干校建设规划,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集中建设好一批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条件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使学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教学成果。汽车工程系汽车电子技术中心老师通过精心而充分的准备,在仔细对照学校核心课程建设要素与验收标准,确定将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做为参加骨干校建设的项目并被学校确立为立项建设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由课程具体体现的。因而,课程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

1课程开发的背景

1.1本课程的来源和定位

课程建设小组对北京地区多家汽车制造、汽车维修、汽车4S店进行了专题调研,发出几十份调查表,并对收集的资料分析整理,依据汽车制造和服务行业中的汽车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内容而开发的课程,教学内容是根据 "职业能力分析"中的专项技能解析表而设置,课程内容要包含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依照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相关职业的分析确定本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限选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完成专业标准中的汽车维修电工岗位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

1.2本课程的教学特点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专业限选课程,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要了解相关的课程知识、并能到相应的工作岗位进行工作。然而,学科课程中的内容和任务与行业中的工作岗位联系不紧密,不明确,这样会造成学生就业能力不够,到新的工作岗位要有较长的适应时间。所以,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

1.3以实际工作任务系统化课程来满足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为了使课程的内容和学习任务与汽车电子技术行业中的工作岗位相联系,就要分析行业中各岗位的工作过程,从中找到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它的工作过程,形成课程中的教学任务或项目,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就能满足课程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具有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是课程的有机构成。课程体系不仅要包含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训练,还应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求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1.4课程开发调研方法

课程建设项目小组积极参加学院和教学系组织的各项骨干校建设活动。课程建设项目小组通过到企业中去参加学习和工作,与企业专家坐谈研讨,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分析各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行业的工作对象。

2课程建设调研的主要内容和情况

2.1内容

在示范校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次调研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1)与企业专家按专业能力目标共同完成课程标准的修正和完善工作;

(2)分析汽车维修电工的岗位知识和实际技能要求;

(3)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体现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内容重组和调整;

(4)教材学习内容的调研,完善校本教材内容。

2.2调研情况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通过整体化的职业与工作分析,获得汽车技术相关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汽车电器知识是较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整体化的职业与工作分析的过程是通过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师与实践专家分析并描述典型工作任务。

我们和北京卫宇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实践专家共同探讨课程的教学内容,小组成员在公司实习一学期,在实践中获得相关有实用背景的技能知识以充实教学内容。同时实践专家建议:

(1)在课程考核中不但有专业知识内容的考核,还应有对学生基本素质能力方面的考核等等;

(2)课程的教学资料,尤其是主要培养实践技能的教学文件应贴近实际,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

(3)教学内容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职业活动,学生可以在校学习到一定的职业能力。

3调研过程分析

3.1课程教学方法中注意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方式

学习《汽车电子控制电路分析.》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最终的目的是落实到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应选取有实用背景的技能性实验项目,课程考核中应体现综合能力;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在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应体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环节以任务或项目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将过去的课程实验授课方式先知识点讲解-举例说明-验证知识的模式,调整为:元件识别-元件应用-实际电路连接-仪器仪表的的使用-电路参数的测量属于知识点与技能点并举,实践性很强,如元件识别、元件特性、元件检测等等,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体现教学主题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有教学行为想学习行为的转变。

为了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课程知识体系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讲授,不在现场教学。

3.2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实际

我校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重要取向是要求课程教学内容职业岗位和职业领域所需的职业活动来组织教材和进行教学,以任务和项目为中心构建教学任务,和任务有关的知识点重点讲,和任务无关的少讲,教学讲授的内容由过去的平行结构调整为"以任务为核心向外延伸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使学生学到知识,对于理论相较强学习难度大的部分在此次课程内容中作为了解知识,教材中体现,不作为学习内容,如:可控对部分。对于和后续课程中内容相近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如有关整车电路参数的测量、整车电路系统的检测在《汽车电路系统检测》实训周和《汽车电控系统综合检测》核心课该部分授课的内容,对常用电器元件的部分教学内容予以充实、可是予以适当增加;如车用继电器、车用蓄电池的部分知识点。

3.3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通过采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计算机、电路仿真软件、光盘等)和加强动手能力来实施。

注意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光盘及电路仿真软件进行《汽车电子控制电路分析》的课程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更好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感到枯燥、空洞、难学,而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光盘及电路仿真软件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在一定程度使学生有学习热情,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到易懂、易学、实用。变被动的学习过程为主动的学习过程。

3.4课程考核体现对学习过程和实际技能及综合素质评定

课程成绩评定内容要有学习过程的评定,体现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的控制作用,学习过程成绩含在课程成绩中,以此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将"试题"改为"试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课程考核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理论笔试、实际操作、学习过程、综合素质;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内容使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决定;实际操作主要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采用现场考核,可以分为几次考核,每次有考核成绩,也可采用综合实践考核,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考核试卷可从实践技能试题库调取,但要现场进行考核;学习过程主要考核学生学习态度和敬业精神;综合素质考核贯穿在整个的课程学习中。

各部分的权重视学生整体学习情况而定,这部分的工作还有待加强中,是考核方式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特点、更人性化。

4课程建设的思考

4.1课程改革形成成效

建设目标明确,教师普遍具有课程建设的动力,质量意识强; 课堂授课的教学方法普遍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授课的教学手段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等。

4.2需要加强建设的方面

课程建设应加强的几个方面:实践教学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教材建设有待于进一步修改调整;课程考核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实验试卷库建设有待于充实;课程特色或优势有待于进一步培育。

4.3存在的问题和进行的改进

课程建设项目小组对过去教学文件进行梳理,对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课程标准中要加入职业素质能力。编制了实验指导书和任务书,新的教材建设中强化了实用性的内容,增加了汽车中电子电路的应用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1] 周建松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理论与探索》 浙江大学出版社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导游专业实训课程开发建设

[作者简介]刘雁琪(1978-),女,河北唐山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北京10110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38-02

一、行业需求分析

2011年北京市旅游局更名为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统筹首都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北京向国际一流旅游城市迈进,标志着首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规划在5年内实现“一、十、百、千、亿”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创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以上,年入境旅游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入境游接待量超过1000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2亿人次。

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需要大量高技能一线旅游服务人才,专业人才需求凸显。通过深入行业与企业调研,我们发现:第一,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量很大。第二,目前的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低,不能满足行业高端发展的需要。第三,刚毕业的学生在短期之内不能胜任具体的岗位工作。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应该紧密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城市发展契机,在实训类课程建设上拓宽思路、创新思路,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发展需要服务,为北京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撑。在北京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将北京旅游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提升到国际一流的水平。因此针对旅游业需求大、流动大的导游岗位,我们运用“干中学”的教学理念建设基于工作过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落实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类课程开发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课程建设目标

1.依据行业需求,培养行业最需要的高技能型导游人才。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2004~2010年北京市旅行社数量每年平均增加50.2家,据此计算,“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新增旅行社约300家,需要大量具有一定专业职业技能的旅行社一线从业人员。导游专业的实训类课程的建设目标就是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培养行业最需要的高技能型旅游从业人员,起到服务北京旅游业的作用。

2.依据岗位职业能力需要,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竞争力。旅游企业的一线服务人员经常要身兼数职,需要和各个不同的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只有全面了解岗位工作流程和相关合作企业和部门,才能在实际工作和纷繁事务的处理中体现出综合职业能力。实训类课程就是要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竞争力为教学目标,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作用。

3.衔接前后,成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岗位顶岗实习工作的桥梁。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在具体工作中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为宗旨,在校内模拟环境和校外实习基地中,按照职业岗位分工,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课程体现了工学结合和“干中学、干中练、练中提高”的基本思想,通过综合训练让学生对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是学生真正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综合的演练,为学生进入旅行社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衔接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工作的有效的桥梁。

三、实训课程建设的方法与步骤

1.深入的行业调研,确定就业的主要岗位群与核心职业能力矩阵。为了更好地培养企业欢迎的学生,提升学生的职业潜力,我们深入企业对旅行社的人才需求开展大量的企业调研,从旅行社经理、部门经理、一线导游人员和就业的高职学生等多层面调查中深入地分析行业岗位需求。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与能力发展趋势,提炼出主要的四大岗位群,每个岗位提炼出若干核心能力并配套开发相关的实训类课程,实现了职业与能力对接,能力与课程对应,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关联的职业教育实训课程开发模式(如139页表所示)。

在实训课程类的开发中,我们根据职业教育的实际状况,在能力培养上由浅入深,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采取分级制的能力矩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修若干实训模块,实现职业教育的分级制教育理念。

2.课程建设,课程网站与资源库建设先行。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教学网络平台与资源库的建设。在资源库的建设中我们引进各种职业元素,建设了13个资源子库,包括课程库、素材库、师资库、学生库、专家库、企业库、试题库、试卷库、案例库、科研成果库、网络考试库、职业技能鉴定库、文献库。内容丰富,是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网络互动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课程网站和资源库的建设满足了学生提前了解课程、查找课程所需素材资料、准备上课素材、课上查阅课程实训任务要求,利用网络互动平台随时向老师提问。教师备课查找相关资源,网上随时异地布置实训任务,随时获取学生存在的问题,提供师生互动平台等功能。课程网站与资源库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维度的学习方式,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上课的时间之内。这就打破了由于课时的限制,而难以完成某些实训环节的局限,大大地扩展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了多维度教学体系。

3.企业真实项目贯穿课程教学过程。在教学组织上,我们的课程突破了单一的校内课堂教学方法,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互动合作的闭合系统,真实的企业顶岗实习项目贯穿了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尽最大可能地整合了社会企业和行业专业人士多种资源,最终确立了与行业标志性的一些企业的长期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共创“故宫随行讲解员项目”“劳模团进京随行导游讲解项目”“旅行社顶岗实训项目”作为实训课程的后期教学效果检验的真实企业实训内容。实现了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检验在真实的企业项目教学中去完成的课程开发建设新模式。让单一的校内实训课程变为了丰富多样的校内-校外-企业互动的多元教学体系。形成学生在完成实训项目工作中认同企业,教师在真实项目中培养学生,企业在工作中考核选择学生的互动合作教学过程。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企业选择满意学生疏通了选人用人渠道,搭建了高效就业平台。

4.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实训课程建设的一个核心。教师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课程建设的一个核心要素。通过几年的课程建设,我系实训类课程的师资队伍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教学由学校的专任教师与旅游企事业单位的行业专家共同组建的联合教学团队担任,所有专任教师均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了100%。学员结构合理、互补性强,可充分满足实训课程教学的需求。专兼职教师中既有中级导游,也有海外领队,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5.加强实训课程环境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利用。经过多年的精诚合作,我系与多家旅行社合作共建了校内“百家景点导游讲解厅”“旅游产品设计厅”“旅行社综合业务厅”,实训室引进旅游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为学生提供校内的便利的真实工作环境,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著名企事业单位实际业务流程的引入还将他们多年凝练的企业文化植入教学过程中,促进了校企合作,加强了学生对行业企业的认同。(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利用。校企合作共建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为了实现教学为社会服务的根本功能,我系已经与故宫博物院、首旅集团、信途国旅、长富宫饭店、中国环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中国妇女旅行社、首都博物馆、国家大剧院、二十一世纪饭店、北京青年旅行社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实现100%学生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创新探索合作办专业的体制和机制,在合作开展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员工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实现互动、共赢。

6.职业资格证书与授课内容对接。我们在进行实训课程建设中坚持以培养学生胜任相关岗位为导向,对学生能够获取的职业资格进行深入分析,将职业资格标准有机融入课程设计。结合高职学生的群体特征,在课程建设中突出了职业资格证书要素的建设。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分级考核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方式。

四、实训课程开发的特色与创新

1.与课程配套,自主研发具有独创性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课程网站。本课程从设计建设之初就秉承了课程建设、资源库建设先行的设计方针。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一个最有效的渠道和职业技能获取的源泉,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能够实现课上实训与课余自主学习相配合的多维教学体系,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建立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维沟通渠道。

2.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创新实训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平台,我们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每次任务的布置都是一次自我学习能力的训练。变以往教师讲、学生被动听为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主动学习方式。

3.创新构建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检测为主的“过程评价”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课程的评价系统上,我们也采用了创新性的网络自我评价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测平台,测试自己的职业能力与学习情况。本课程采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检测评价方法为主(学生互评方式,小组组长评价方式),以教师评价为辅的过程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篇6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

1.完善师资培训制度

建立师资培训制度,完善教师培训过程的监控,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专业教师培训,注重培训后的研讨交流,做到一名教师得到培训其他教师也能受益。比如我们学校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的教师,在培训结束后都要和同专业教师交流研讨心得和收获。

2.重视教科研活动

教师教科研情况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学校内涵和办学水平的标准。职业学校一定要重视教科研活动,加强校企合作应用的研讨,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重点要加强教育教学方法、职业课程模式、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的研讨,加大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科研课题研究,保证职教教科研经费的落实,对确有成效的教科研成果一定要重奖。

3.加强双师型和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职业学校应做好名师工作坊建设,发挥名师工作坊效应,充分发挥双师型和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同时给予适当激励,督促他们通过教育教学岗位上的刻苦研究和改革探索提高自己的水平,起示范带头作用。学校应为骨干教师创造良好的教科研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发展给予大力扶持,提供多种学习、观摩的机会,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开展教科研的交流、研讨和比赛活动,为他们提供锻炼提高、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专业及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1.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

职业学校要有合理的专业体系,学校要加强精品专业、骨干专业建设,积极开拓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发展学校的专业群,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依据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订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笔者学校针对当地实际,改造了一些传统专业,新建了以新能源为龙头的新型专业群,专业建设效果明显。

2.注重课程专业化

中职学生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对理论知识兴趣不大。因此职业学校要围绕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界定专业课程内容,以实现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目标,以需要来确定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兼顾部分学生对升学和继续教育的需要,尊重学生就业和升学的选择。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确保课程紧跟社会发展,确保每门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实用因素。同时可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摒弃陈旧的课程内容,增加新的专业技能课程。

3.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在职业学校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一定要重视精品课程建设,根据新形势职业岗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对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材进行改革,完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重点促成各专业核心课程成为各级精品课程。

三、制度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

1.完善各类制度

制度是一个职业学校的内涵,要健全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做到事事有规范,时时有考核,处处有管理。推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从教师到学生的管理,从教学质量到教科研氛围的形成,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要有可执行的制度,要做到常规制度精细化,管理制度合理化,评价制度人性化。科学精细的管理制度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

2.严格制度落实

篇7

[关键词]:会计学基础 重点课程 建设

高职院校重点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当前所面临的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会计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我们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突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建设好这门重点课程。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1.课程性质。《会计学基础》课程是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课。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职院校)财金信息管理系的会计类专业,贯彻《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广东中小企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现代会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体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是:中小企业会计、会计主管等。

2.课程地位。《会计学基础》课程是会计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必修课,安排在第一学期,后续课程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根据本专业相关的应职应岗能力的要求,本课程提供了从事会计职业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是企业会计工作中最基本的内容,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学生今后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具体定位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后备力量。

3.课程安排。《会计学基础》课程学时总数为90学时。

4.课程授课对象与授课量。《会计学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是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含涉外会计方向)和会计电算化;目前在校生人数2249人,预计授课学生将超过此数目。

5.课程选用教材。《会计学基础》课程选用高职高专精品规划教材和自编实训教材。

6.课程考核方式。《会计学基础》课程采用过程化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7.课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1)现状分析:从1995年建校开始,我系就开设了会计专业。到2012年,会计类专业已成为我系一个重要的专业群。近年来,我系把《会计学基础》作为系内的重点课程进行建设,经过多年努力,课程建设已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应该看到,我系目前院级重点课程和省级重点课程建设经验不足,课程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存在问题:① 目前,我国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变革频繁,教材的时效性有限,部分教师知识更新速度不快;② 课程教学网络化水平低;③ 课程教学实践化有待创新。因此,研究并改革该门课程已是刻不容缓。(3)解决途径:① 组织师生学习新制度,更新教师知识体系;充实企业实际业务案例,及时调整编写相关教学资料,做到体例新,内容精,凸显高职学生特点; ② 加快课程网路化建设速度,提高课程教学网络化水平;③ 进行课程教学实践化改革,增强学生的会计职业岗位对接能力。一句话,就是重点课程建设要上一个新台阶。

二、课程建设的初步成果

1.师资队伍。《会计学基础》课程组成员10名,其中副高职称人员2名,中级职称人员7名,有8名人员是“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曾在企业担任主办会计、主管会计和财务总监等职务,有较丰富的实践能力。师资力量较强,较好地满足了课程教学的需要。

2.教材选用。《会计学基础》课程教材选用高职高专精品教材和自编实训实习教材(获中国大学出版社二等奖),同时还选用当年初级、中级会计师考试、CPA考试教材作为必要的参考资料。

3.实训条件。两个部分。(1)校内实训基地。新落成的财经类专业实验实训基地(校级重点),总投资320万,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总共配置电脑274台,运行31套教学软件,设计实验实训和培训项目40多个。(2)校外实训基地。我系已与70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深度合作关系。主要借助金蝶、用友及华都会计师事务所等合作单位提供的优质资源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部分合作单位定向培养、批量吸收毕业生,校企之间合作向纵深推进。

4.课证结合。在学生学完课程之后,要求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08级95%的毕业生都获得了会计或统计等从业资格证书,并全部安排顶岗实习。

5.教学基本文件。《会计学基础》课程已建设的教学基本文件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进度表、课程教案、课程课件、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三、未来课程建设的目标

1.实际目标(一级目标)。在现有基础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为了增强《会计学基础》教材的时效性,选用优秀教材,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变动随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文件;建立一套完备的教学实训设施;建设联动的“三课堂”(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三课堂”是指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三个实践教学环节。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包括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并在校内进行的实验实训项目或课程仿真模拟训练、课程综合训练、专业综合训练等;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课外参加的诸如会计技能训练、各类培训、考证强化、自主实践、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等;第三课堂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在校外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如专业社会实践、认知实习、社会调查、岗前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技术服务等。“三课堂”是贯穿一气的联动机制);建设融合的“三个课堂”(理论课堂+实验课堂+网络课堂)。

2.理想目标。(1)冲刺院级和省级重点课程(二级目标)。(2)打造统一的“三个平台”(教师教学平台+学生学习(实践)平台+社会服务平台)(三级目标)。(3)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终级目标)。(4)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回归教学本位)。

综上所述,我系《会计学基础》课程组,只要明确目标,积极思考,坚持创新,就能把《会计学基础》重点课程建设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P].教育部网站,2013.

篇8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策略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重点是突出岗位指向性,以工作任务或过程为牵引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基本教学组织模式,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培养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专业课程的建设尤其要突出岗位性、实践性和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1 以专业岗位分析为基础,准确把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模型,构建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是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总目标的规划下,有效的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以专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专业岗位的全面分析可以使教师充分把握未来学生任职的根本需求,采用倒推的方式形成以“需求――技能――理论”为主线的知识技能体系,使教师能够准确的把握专业课程在任职岗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专业岗位分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岗位分析要全面,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综合考虑学生未来任职的需求;二是专业岗位分析要客观、具体,分清主次,找准技能与知识的对应关系;三是专业岗位分析要突出任职岗位的特点,细化岗位任务,明确达成专业培养需要的专业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2 以任务为引领,科学构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体系是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通过对专业岗位的分析,构建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目标,接下来就要为实现教学目标,合理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职业教育不同于院校的学历教员,它的岗位指向性十分明确,是以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根本。在构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中,深入把握岗位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将岗位工作过程细分为各个不同的工作任务,采取任务引领的方式,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以任务为引领,突出了“学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强化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实现了专业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同时以任务为引领,通过技能性训练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由实训引出相关概念和相关原理分析,使实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理论有实践为依托,做到理论实践融为一体,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效统一。

3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创新专业课程教学组织模式

课程的教学组织模式是专业课程建设的实施原则,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当前,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以任务引领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也要求突破传统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下开展现场教学、小组教学、协同教学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组织模式,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群体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即做好教学组织的学情分析。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授课对象的特点,教师要充分考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和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最大化的发挥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目前,针对以工作任务引领的教学组织方式基本实施过程如下:教师在课程教学组织的过程中,通过课前创设工作情景,布置工作任务,让学生在课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收集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学生按照工作任务要求动手实践,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解决问题,学生实践反馈等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到知识、掌握技能、锻炼能力。总之,专业课程的教学组织模式一定要适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充分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

4 以过程评价为核心,实施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过程评价是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是对学生实践动手环节的全程把控,它贯穿于学生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全过程,能够更客观、公正的反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程评价能够更好的辅助教师改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授课方法,促进教师提高对教学过程的宏观掌握的能力,能够有效的发现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上才能真实的反应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不能只是流于形式,也不能人为的增加考核的门槛,给学生带来学习上更大的负担。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要便于操作和组织,教师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全程学习情况进行记录、整理和归档。

最后,专业课程的建设除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外,还包括课程教学条件、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建设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不同的院校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但是,不管课程建设的过程是怎样的,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都要牢牢把握“岗位指向性”这一明确的目标,都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一中心来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2―0097―03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专业定位

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其人才培养无疑要通过专业建设来实现,人才培养是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人才培养方案则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化,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指导、组织与管理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包含有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招生对象与学制、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学分分配、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实施、课程考核与评价等相关内容,也成为了这些院校实施教学管理,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基础建设,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方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我们在编写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依据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职业岗位能力,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设定教学内容和构建课程体系,并围绕课程设置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此需要明确的是,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和个体就业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必然受到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所产生的社会需求的影响,以及学生个体对就业的期望与前景产生的个性需求的影响。因此,高职教育要特别关注国家和地区在一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改革主题、建设重点等一系列战略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定期对专业的职业面向和服务面向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及时跟踪区域行业与产业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专业建设的可能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以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相吻合。

同时,我们要走出校门,主动融入社会,与相关行业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并组建由行业、企业、学校等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产业发展前景、人才培养目标、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教学计划安排、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对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这是使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实时接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另外,要组织专业教学团队跟踪分析和应对产业结构变化对专业的影响,适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滚动修订,使人才培养方案更趋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

课程是职业教育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素,是学生获得相应职业能力的基础。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有能力胜任职业工作岗位的现时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发展个性,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使之具备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从而为获得更有效的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创造条件。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加快课程建设,优化教学过程是职业教育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提升的迫切需要。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必须看到,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其观念、思想、行为等,都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建设的成效,对课程改革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方式有着强有力的影响。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逐步跟进,就不可能实现课程改革建设。因此,我们要让教师理解、接受并在课程教学中真正贯彻新的职业教育课程观,使教与学的方式走向职教化。要让教师主动投身课程改革建设之中,变外部引领为内部激发,变行政驱动为人才市场和社会需求驱动,变被动参与为主动进取,变要我改、要我建为我要改、我要建,增强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前瞻性,强化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实现由外部驱动向内源发展的彻底转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在课题申报和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短期行为和功利化倾向,从而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长久的、持续的、不竭的动力。

目前我院的课程结构分为四块: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课、职业拓展课。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道德素质、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基础课培养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课培养学生就业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拓展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优化课程结构,就是要充分体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融合、课程实施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课程内容与项目任务的融合、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的融合、课程体系与学科体系的融合。从而,使教学和人才培养真正达到培养目标明确、市场需求明确、就业岗位明确、工作任务明确、人才规格明确、课程设置明确、教学进程明确、师资配备明确、实训场所明确、合作企业明确。

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结构,突出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根据职业岗位( 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按照职业标准要求,以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要求为导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着力开发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打造专业精品课程。构建课程体系可分为三个层面:宏观上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中观上以工作任务或过程导向的渐进式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微观上以理论教学内容围绕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专业基础与职业知识,实践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技能的获得及胜任工作为目标构建具体课程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的设置还应注重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化的适应性,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三、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形成专业特色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把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的具体实施者,团队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已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组建了相关专业教学团队,实践表明,专业教学团队对专业建设和办出专业特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团队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有效建设。

首先,抓好专业带头人建设。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专业教学团队领军人物的专业带头人,其素质和能力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其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先进的职教理念,能站在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有较强的为企业提供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要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带头开展社会服务,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参加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咨询、承接生产任务等社会服务项目,要以专业建设促进社会服务能力提高,以团队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把实训条件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相融合,使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通过与行业企业全面、深度合作,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多主体,达到多方共赢与良性互动,更加紧密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形成专业的办学特色,实现专业的社会价值。

其次,形成合理的团队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由多重结构组成,包含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梯队结构。知识结构指团队成员的知识涉及面需有广度,形成知识互补,能够融通多元知识,以满足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需要,并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在职提高学历层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技能结构强调团队成员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工作经历丰富,能实现技能互补,因此建设一支拥有“双师型”素质、“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要着重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现有教师,除了提高教学能力外,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要制订相应的团队计划,安排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学技术、练技能,经过几年的团队建设,使本专业教学团队的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要从企业聘请若干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吸纳进入专业教学团队,担任稳定的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真正符合职业岗位要求。梯队结构指团队构建的层次,第一梯队为专业开发和建设的带头人,学术领先、理论深厚、远见卓识,是专业教学团队的领军人物;第二梯队是专业团队的核心成员,由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组成,除了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外,更要有团队协作意识和进取精神,是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的中坚力量;第三梯队是专业发展的后续力量,由精力充沛的优秀青年教师组成。总之,一个结构合理的团队必须形成合力,才可能在专业建设中取得成绩,有效推进团队的各项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水平。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三位一体”实训体系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应该看到,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开设实训课,建立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优势所在。通过实训环节,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养成职业素养。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实训设施不足、实训课程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鉴于资金、场地等因素,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时,应根据专业建设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训基地建设规划,通过实训内容的整合及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起校内实训、模拟实训与企业实训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立体实训体系。

一是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合理进行实训资源整合。在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可对现有实训设备进行梳理,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共享资源。另外,对那些可以自建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其动手自制实训设备,自建实训室,自做教学用具,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提供教师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锻炼和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表明,教师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仿真模拟实训。计算机模拟仿真教学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软件系统,模拟实际的工作及社会环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将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目前,商科教学模拟实训软件、创业模拟实训软件等已被许多高职院校运用于教学中。应该看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具有成本低,时间、空间不受限制,模拟环境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变化等诸多优点,因此有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在平时的教学中开始引入教学实训模拟软件。目前,教育部也在组织各领域专家,加强专业课程模拟软件的开发,更多地实现从计算机辅助教到计算机辅助学,为实训操作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提供了有效途径。可见,将购置实训模拟软件和开发虚拟实训软件结合起来,不失为实训基地建设中节省、经济、有效、快捷的办法之一。

三是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是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习、实训,是获得应用型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一环,应该看到,校企合作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途径,要找准机会,结合实训和顶岗实习需求进行合理布局,提高基地的利用率,并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瑞昌,刘德强,李寿冰.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推进教育教学内涵建设[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8(02).

[2]赵海燕,孙景余.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内涵、构成和特征浅析[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3]陆建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规范的探索[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篇10

摘 要: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活跃因素,课程建设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建设体现课程建设的水平,并且对其他课程起辐射、带动作用。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教学考核评估等多方面的建设,其在推动教师整体素质提升,实现资源共享,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全面推动教学内容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精品课程 高职教育 要点 意义

一、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要点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条件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教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其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了解学科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担负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因此,应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同时各部门领导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内容建设是核心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是相呼应的。精品课程的内容必须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前沿性和实用性。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要设计合理;同时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要齐全,使之符合课程设计要求,并且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三)队伍建设是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历来是学校建设和教改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首要指标。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是主讲这门课程的教师长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展开, 形成高中级职称教师占一定比例的、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学群体。精品课程负责人应是由具有较高科研水平、较强管理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他应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又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也是教学研究以及课程资源的学术组织者,对课程或课程群的建设质量和教学水平起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手段建设是切入点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不仅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更方便了学生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五)考核评估是保障

课程质量评估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开展课程评估是做好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开展对课程的硬件和软件的评估,可以了解课程建设的进展情况,把好课程建设质量关。通过课程评估和对合格课程的检查验收,为制定重点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学校、系主管教学工作的部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要亲自抓好这项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保证。

二、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精品课程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必然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业务素质、专业水平、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从而保证优质课程和资源的丰富。而且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团队形式出现,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由一个人牵头,带领团队齐头并进,整体提高。不但从根本上取代了传统的“传帮带”模式,而且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以老带新”培养青年教师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训练营。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不断加强,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二)有利于全面推动教学内容信息化建设

精品课程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例如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一目标的。广大师生想要从事精品课程建设或使用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就必须提高其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也对各级教育机构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品课程的一些评判标准也是对参评学校的网络建设、网络连通率等间接地起到了强制性改进作用,一旦有问题暴露,马上推进问题的解决。

(三)有利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尽可能去拓展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求开放精品课程网站,扩大对外影响,让更多的人可利用这种资源来学习,使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前者是开发利用资源,后者则是校际间的共享,这种共享只有在精品课程建设框架下方可实现。精品课程汇聚了最优质的教学教育资源,各高职院校通过网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这将减小资源浪费。在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中,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必须要上网,并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一并上网。精品课程建设中,从课程的筛选、申报、评审到公示、公开和使用,都要通过网络进行,最终必将充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和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四)有利于推动专业系列课程整体建设

面对高职院校大量扩招,师资紧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等矛盾突出的现状,高职院校精品课程所提供的优质资源也影响着其他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它的建设还推动着专业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推动着专业系列课程的整体建设,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其他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精品课程是相对基础的,同时又能使多数人从中受益的课程。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搞好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此外,高职课程有示范性和推广辐射作用,通过宣传和推广精品课程,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期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应重在过程和发展,使精品课程建设成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的一部分,并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洪一、杨东铭.能力本位与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55-58.

[2]罗然.精品课程建设十大辐射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9(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