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线上教学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线上教学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工作目标
自延期开学之日起至正常开学期间,以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前提,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统筹利用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开放性、公益性网络教育平台,整合调集适配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电视、电脑、手机APP和智能终端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线上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和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教育教学活动,消减疫情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确保特殊时期教育教学顺利过渡。最大限度实现学校春季学期延迟开学不停学、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教育教学活动覆盖全体学生。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部署,逐级推进。教育局负责学校网上教学活动的统筹安排和具体指导。各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省、市和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做好本校线上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各学校根据信息化基础条件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点,遵循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差异化实施办法和措施,灵活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职业技术学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做好推迟开学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教学计划调整工作预案,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优先做好毕业年级、特殊需求的教学安排,同时做好线上教学与开学后正常教学活动的衔接准备。
(三)精准实施,务求实效。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快捷、易用、实用、普惠的要求,优先选用本校应用成熟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工作。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有效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备课、授课、答疑辅导、作业批改等,确保线上教学活动科学有序、务实高效,与春季学期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
(四)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各学校要加强与国家、省和市教育资源平台、互联网教育企业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建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引导互联网教育企业向各学校免费提供安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
三、组织实施
(一)基础教育
1.教学组织。
(1)制定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延期开学期间,采取“一校一案”模式,以学校为主体,区分不同学段、年级、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网络教学方案和课程表,编制“居家学习”教学计划和评价方法。
(2)注重线上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教学环节设计。各学校按照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师进行网上集体备课,共建共享备课资源库,尤其要加强对新任教师的指导力度,确保教学标准不降低。积极研讨交流线上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线上教学水平效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及时进行反馈答疑,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降低。
二是科学设定教学内容、时长。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线上教学内容宜少不宜多,进度宜慢不宜快,不得赶超教学进度。线上教学第1周以检查寒假作业、在线答疑、心理辅导、指导课外阅读为主,逐步过渡到讲授新课内容。(小学段,一、二年级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0分钟/天;三、四、五、六年级,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1.5小时/天。初中段,初一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小时/天;初二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5小时/天。高中段,高一高二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4小时/天)。因疫情期间耽误的教学内容,开学后将酌情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来补偿,以保质保量完成学期教学任务。
三是加强初、高中毕业年级教学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集中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指导,切实加强备考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学生线上学习要留痕、存档,要与学期“正常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其他年级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3)幼儿园可通过APP、微信、QQ等方式,指导家长科学开展亲子活动、提供科学育儿知识辅导,严禁幼儿园直接面向幼儿开展网上教学活动。线上培训机构不得以网络教学名义,违规组织超纲、超前培训。
(4)网络教研和教学指导。充分利用教育部“教研网”“教研”微信公众号、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等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完成新学期线上集体备课工作。教研员要加强对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指导、跟踪、服务和监督,探索创新网络教学多样化有效形式,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以创响名师名校“金名片”工程为载体,充分发挥我市优秀教师资源的凝聚、辐射、指导作用,组织名师工作室开展网上答疑解惑,并进行实时跟踪指导和检查。有关网络教学计划指导意见将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于近期另行发文。
2.教学模式。
(1)在线直播课堂。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设直播课堂,教师集中授课,课后分校(分班)辅导,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网络点播教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存量资源和积累的“一师一优课”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资源点播。
(3)学生自主学习。由学校组织教师根据网上学习资源清单,结合本校实际,指导、推送给学生供自主学习。学校和家庭要加强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4)电视视频学习。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教育电视台,通过直播、点播等方式进行学习。
(5)线上辅导答疑。各学校在组织网络课堂学习的同时,可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进行在线辅导、答疑,并合理布置作业,严禁加重课业负担。
3.教学资源。
按照“用好国家和省资源、聚集地方优质资源、开发内生特色资源”的总体思路,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选择相应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如中央电教馆提供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中国教育电视和通过电视频道播出有关课程(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人民教育出版社开放“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库等。
(2)充分利用省、市、县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各学校可登录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或市教育公共资源平台()。
(3)鼓励各校开发开放本校网络教学资源。各校要积极发挥现有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按程序逐步遴选一批微课等类型的优质资源,根据实际需要提供面向本校中小学生的网络教学服务。在疫情期间,不提倡、不鼓励每一位教师都录制线上课程。
(二)职业教育
1.教学组织。职业技术学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做好推迟开学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教学计划调整工作预案,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优先做好毕业年级、特殊需求的教学安排,同时做好线上教学与开学后正常教学活动的衔接准备。要本着“合法合规、精准有效、安全快捷”的原则,优先支持实时直播,优化已有合作平台课程,按需扩大合作平台范围、加大合作共建力度,为线上教学提供课程资源支撑。组织本学期任课教师,通过学校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对任课教师进行网上建课、授课、辅导答疑等培训。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应为网上教学和相关培训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支持。确保线上直播授课、同步课堂、自主学习、考核评价等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2.开展线上理论教学。职业技术学校要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和指导,任课教师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线直播授课、同步课堂、发放学习资料、开展网上交流与讨论、学习辅导答疑、布置课后作业等。任课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课程大纲,方便学生线下自学。学生应通过学习平成学习任务,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确保学习质量。任课教师要以教研室、课程组为单位,通过微信群等适当方式开展教学研讨,备课,做好网络教学课程设计。对不具备在线学习条件的学生,要选择适当方式进行授课,开展学业指导。高教社自2月15日起,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免费提供77门在线课程教学服务。
3.调整实践教学安排。职业技术学校要调整新学期实训教学计划,一律暂停组织包括毕业实习、技能竞赛集训等在内的所有实验、实习、实训、实践活动;一律暂停未经批准的一切团体或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组织、不参加人员密集的各类活动。调整实验课的安排,等待学生返校后,根据实际教学周数进行安排,可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弥补延迟开学导致不足的学时。要及时调整新学期实践教学计划,校外实习实训活动开展时间,依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另行通知。对目前已在外实习、暂时无法撤回的学生,要采取自愿原则,协调实习单位、学生家长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并安排专人加强日常管理和预防教育。要切实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4.就业指导与服务。禁止组织学生参加集中招聘活动,禁止职业技术学校赴市外开发就业市场(恢复时间另行通知)。职业技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灵活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及时通过各类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学校就业网站、微信平台等或推送供需信息,广泛采取网上招聘、线上面试等方式完成双选。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市内就业创业。要主动帮助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以优质的服务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
四、工作步骤
(一)网络教学资源整合指导及实施准备(2月18日前)
各学校成立线上教学活动组织领导机构,编制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做好教学活动安排部署。
(二)教师网上培训与备课(2月20日前)
各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任课教师开展线上网络教育资源使用培训。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微信工作群、QQ群等方式,开展网上备课。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安排,进一步修订完善网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三)学校网络资源平台应用测试(2月21日前)
各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和教师代表开展相关教学平台测试工作,利用各种线上会议系统、即时通信工具对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开展应用培训,为全面实施网上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四)学校网络教育教学组织实施(2月24日后)
各学校于2月24日起全面启动实施网上教学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教育科、职业与成人教育科、法规科、教师进修学校、幼儿教育工作办公室、教育技术装备服务中心相关科室和部门为成员的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我市延时开学期间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学校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负责教学计划编制和教学内容安排,健全相关配套措施,指导教师全面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并根据教学实效对相关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二)强化培训指导
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技术装备服务中心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网上教学指导,为教师开展高质量的网上教学提供支持服务,切实让教师掌握网络教学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规律,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效。各学校教学指导部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要紧贴教师需求,做好相关业务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
(三)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与各电信运营企业、各互联网教育企业等的沟通协调,全力做好网络教学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协调各互联网教育企业同步做好相关平台的资源更新和教学应用支撑工作。
(四)强化家校共育
各学校要结合《市培养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加强家校联系,分班级指定专人及时向家长介绍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安排,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提前做好网络教学准备,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线上教学、按时完成网上作业。要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制定延期开学期间活动计划,让学生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通过增大休息间隔、做视力保健操、强化体育锻炼,适当开展劳动教育等方式,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魄,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防止沉溺网络和电子游戏。学校、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现有条件,选择网络学习或电视空中课堂学习,防止再购置新的设备而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五)强化质量监控
各学校要切实做好网络课程内容监管和质量保障。教师直播或录制的课程以及网络课程的选用,由各学校负责审核,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网上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加大作业考核检查、在线学习督导和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篇2
以党的十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提高培训质量为核心,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基本形成分级培训、突出重点、统筹协调、保障有力的培训格局,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重点工作:
1、组织实施2015年“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及市专项培训。
认真总结经验,发扬优势,高标准、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发挥“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的引领示范作用。
2、拓宽教育管理干部培训面。
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副校长任职、提高培训;幼儿园园长、副园长任职培训;学校继续教育业务负责人培训、中小学教务主任业务培训;中学德育主任培训;学校党务干部、法制辅导员专题培训;学校财务人员培训;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业务培训。
3、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程,举办第三期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4、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学校体育、美术、书法教师专项培训。
5、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继续组织开展“有效教学模式”全员培训,启动“有效学习评价”专题全员培训。
6、开展班主任素质提升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尚未参加培训的中小学班主任进行轮训。
7、遴选中小学骨干教师,实施进高校集中培训工程。
8、继续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全员培训。
9、完成小学教师的集中培训和送培送教活动。
组织安排没有参加市级远程培训并且学时没有达到72学时的小学教师参加24学时的集中培训和送培送教活动。
10、为推进教育信息化,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具体由电教馆组织实施)。
三、具体安排:
一月份:1、总结2014年干训师训工作,整理档案;
2、督促参加远程培训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完成线上学习任务。
二月份:拟定2015年干训师训工作要点。
三月份:1、研制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副校长任职培训方案;
2、研制幼儿园园长、副园长任职培训班方案;
3、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美术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四月份:1、举办初中骨干班主任培训班;
2、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副校长任职培训;
3、举办幼儿园园长、副园长任职培训班。
五月份:1、开展小学教师集中培训、送培送教活动;
2、开展书法教师培训;
3、举办中学德育主任培训班;
4、拟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副校长提高培训班方案。
六月份:1、“有效教学模式”校本研修评估验收工作;
2、制定2015-2016学年度“有效学习评价”专题全员培训实施方案及培训指导意见;
3、分项目落实国培、省培计划,完成信息上报工作。
七月份:1、开展中小学第三期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班;
2、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副校长提高培训班;
3、组织安排中小学校财务人员培训;
4、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
5、开展小学、初中骨干教师进高校集中培训活动;
6、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录入。
八月份:1、举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继续教育业务负责人培训班;
2、举办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员业务培训班;
3、举办中小学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班;
4、举办中小学法制辅导员业务培训班;
5、举办中小学教务主任业务培训班。
九月份:1、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上报校(园)本培训方案,市教师进修学校审核;
2、更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档案;
2、组织安排市级远程培训报名等相关工作。
十月份:1、开展国培远程培训,做好过程管理工作;
2、开展市级远程培训,做好过程管理工作。
十一月份:1、开展义务教育学校体育教师培训;
2、继续做好国培远程培训,做好过程管理工作;
3、继续做好市级远程培训过程管理工作。
十二月份:1、继续做好市级远程培训过程管理工作;
篇3
2020年上半年,我校以党建为统领,本着树形象、寻优质、创和谐、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求实、求趣、求新、求精的工作作风;规划详尽、落实到位的工作方法;尽心、精心、静心、倾心的工作态度,在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期,我校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
(一)疫情防控
学校制定完善了开学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师生健康防护手册,加强健康监测、信息摸排、校园安全、环境整治、物资储备等工作,开展防控知识培训、应急处置模拟演练等。要求教职员工“十必须”、学生“六做到”、家长“四做好”,提升了学校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了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教育教学
1.积极研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学习效果。
2.各班召开线上家长会,对学生的居家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细致指导。
(三)亮点工作
1.建立了学校公众号,及时向家长和学生推送疫情防控、心理辅导、生活指导等方面的知识,积极传递学校教育正能量。
2.积极推进潍坊市级课题《农村小学
书法课教学与校园文化融合的路向研究》的
各项研究工作。
3.被评为青州市家庭教育示范校。
(四)廉政建设
学校始终把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把廉洁从教意识植根于全体教职工的心灵深处,提升了全体教职工的整体素养。
(五)其他工作
1.开展系列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2.疫情防控不忘贫困家庭学生。
3.加强教育宣传工作,传递正能量。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校发展:巩固成果,深挖内涵,抓好常规,整体发展。
2.队伍建设:优化资源,竞争激励,抓好培训,专业发展。
3.常规管理:超前预见,精细操作,突出过程,重视质量。
4.德育工作:以德育研究推动德育创新,以养成教育促进行为规范。
5.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实效;突出过程管理,推进质量提高。
篇4
【关键词】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责;置换培训;送教下乡
一、“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背景
(一)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于解决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带动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2015〕43号]
(二)从2015年起,“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继续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采取顶岗置换、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方式,对中西部地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继续实施“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加强培训团队建设,探索培训新模式,为各地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培养“种子”、打造“模子”、探索“路子”。[教育部 教师[2015]10号文件]
(三)“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
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按年度分批遴选项目县,主要面向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进行2-3年的周期性培训,持续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
实施置换脱产研修,建立乡村教师培训团队;实施送教下乡培训和教师网络研修,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实施短期集中培训,支持村小和教学点教师、乡村幼儿园教师和乡村校园长培训。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中县级发展中心职责分解
在国培计划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采取顶岗置换、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方式,对中西部地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同时也明确了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各项职责。
(一)送教下乡活动
由省级统筹,项目县组织,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乡镇片区研修中心协同承担,以本地教师培训团队为主体,整合全省(区、市)专家资源,分学科组建送培团队,开展送教下乡培训。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在此项活动中的职责为:
1.制定县级送教下乡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2.积极整合本地培训资源,建立院校中心教研乡校四位一体送教体系。3.建立高水平送培团队,制定激励政策,按1:30标准建立县培团队。4.落实培训经费,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5.健全制度,落实职责。 6.加工生成性资源。7.进行过程监管, 绩效评估。8.发掘先进和典型经验,宣传推广。
(二)网络研修,乡村教师工作坊
遴选具备“国培计划”远程培训资质的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专业机构承担网络研修任务,组织实现网络研修任务承担机构与项目县对接,每县对接1家机构,支持双方协同开展2-3年周期性培训,建立县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
网络研修包括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和教师工作坊研修两类培训
1.按省市要求,制定计划方案。2.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3.加强中心建设,建立协作机制。4.建立县级网络研修社区。5.建立县级培训者队伍,加强校长培训。6.经费落实7.开展跨校区研修。8.做好资源库建设。9.过程监管,绩效评估。10.发掘先进推广宣传。
(三)置换脱产
遴选培训成绩突出的高等学校、网络研修绩效居前的国培远程培训机构、能发挥示范作用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校本研修特色明显的中小学幼儿园协同承担,组织高年级师范生顶岗支教,置换出拟承担送教下乡和网络研修培训任务的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为期4-6个月的脱产研修,各地可跨年度分段实施。培训主要包括院校(机构)集中研修、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幼儿园“影子教师”跟岗实践、返岗培训实践和总结提升等四个环节,跟岗实践时间不少于1/3。须建立工作坊,将网络研修贯穿始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统筹设计课程,合理配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系统整合网络研修课程,坚持教研类课程与培训类课程并重,培训类课程须涵盖送教下乡培训、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的实施方法与技能。高校集中研修,影子跟岗实践,返岗实践,总结提升四个阶段。
1.建立协同机制。2. 遴选优质学员,实行(四级协同)局、乡、校。3.组织置换。4.建立优质资源库。5.总结宣传,激励卓越成长。6.经费落实。7.组织影子培训。
(四)乡村教师访名校校训
分批组织本省(区、市)教学点教师到一线或东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村小教师到本省(区、市)省会(首府)或东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集中培训,针对教育教学突出问题,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与名校观摩等方式,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提升能力。
1、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名校观摩;
2、15天跟岗实践研修,提升课堂课堂教学能力。
三、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任务综合汇总
搭建平台提供资源,组织研修实地指导,线上线下活动助学,培养骨干建设团队,开发资源提炼特色。
四、优秀县级发展中心的要求:
1.实现培训教研电教部门的整合。 2.承担过省以上培训项目,效果好,社会誉高。3.教师培训团队数量足,机构合理,水平高。4.课程资源建设丰富,质量高。5.注重模式创新,有特色。
篇5
通过采取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农村短缺学科教师集中培训和重点学科远程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对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同时,引导和鼓励县(市、区)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科学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二、主要项目
(一)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每年组织500名左右的农村骨干教师到高水平院校进行集中培训,全面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带头人,促进教师教育改革。
培训对象为农村素质提高工程中已确定骨干教师培训对象的人员。
采取院校集中研修与优质学校跟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专家引领、课题研究、跟岗实践、参与体验、返岗实践等培训方式,促其专业化成长。
(二)农村短缺学科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
以农村教师为主,遴选一批中小学优秀学科教师到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进行10--15天短期集中培训,紧密围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
程改革的需要,注重基础性培训,并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培训对象为农村中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
采用专家讲座、合作探究、观摩考察、参与体验、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根据“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的优质培训资源,分期分批开展大规模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培养教师远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发挥远程培训资源的辐射作用,让更多农村地区教师共享优质培训资源,促进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培训对象:全市农村中小学各主要学科教师。
采取混合学习方式,做到教师线上学习、线下集中研讨和在职实践相结合;培训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要根据农村教师需要,整合开发优质培训课程资源;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做好远程培训教学、线上辅导等工作。网络培训平台要建立学员在线学习数据统计与监控系统,加强过程管理。
(四)学前教育教师培训项目。
以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整合利用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实行灵活多样的学习制度,创设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学研一体的个性化学习环境,积极构建幼儿教师、园长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长效学习机制,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视野开阔,能起到骨干、示范、带动作用,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幼儿园师资队伍,从而推动我市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不断向前发展。
1.培训对象:主要为全市幼儿园园长及教师。
2.培训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坚持以“新观念、新课程、新教师”为重点,结合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际,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以观念更新、能力提升为任务,全面提高幼儿教师、园长整体素质。
(五)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项目。
1.培训目标:了解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的教育训练方法,提高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特殊需要的人培养成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人。
2.培养对象: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3.培训内容:特殊教育形势与理论、师德与修养、课程与教学、热点问题及处理等。
(六)农村中小学送教下乡项目。
每年4月和10月,分期分批组织全市特级名师、优秀名师、名师及骨干教师等优秀专家团队对县(市、含伊滨区)农村学校组织开展“送教下乡、送课下乡、送培下乡”活动,搭建城乡教育联系的桥梁,为农村地区教师送去教育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送教课程及方式根据各地需求来确定。同时,市财政局、教育局从专项培训资金中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送教下乡保障。
1.培训对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科教师。
2.培训方式:通过现场观摩、当堂点评、专题讲座等系列的教学活动,突出典型,以点带面,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水平,全面
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建立骨干教师支持农村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要建立“市培计划”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管理本地区项目实施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工作机制,要建立责任制,保证专职人员有精力、有能力、有动力抓好培训项目的落实,确保本地区培训项目工作顺利开展。
篇6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验室建设
教育部于2017年10月26日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通过开展分级分类的师范专业认证,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其中产出导向,将师范生的学习成效作为主要导向,对标对表师范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科学评价各学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二级认证支持条件中明确要求学校“建有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在《小学专业认证标准》二级认证支持条件中明确要求学校“建有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和在线教学观摩指导平台”;在《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二级认证支持条件中明确要求学校“建有中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和在线教学观摩指导平台”。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滇西北唯一的公立高等院校,拥有114年办学历史,被誉为“滇西北教师的摇篮”。学校高度重视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完善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教育教学技能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师范类专业实验实训场所建设,不断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学校投入970×104元建成了教师教育发展实训中心(下称实训中心),共25间功能完备教学实验室,以满足师范类专业学生“三字一话”、微格教学、实验教学、远程见习等实践教学需要。
1建设实训中心背景
党的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学校作为一所师范院校,为社会培养合格师资队伍是学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学校以师范专业认证为指导,通过到中小学教育一线实地调研,为修订完善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有力依据。在调研中,中小学反馈接收的师范类专业实习生和新进的年轻教师普遍存在教学技能不扎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脱节,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根据调研结果,学校一方面在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强化师范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另一方面加大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实验室建设。
2实训中心基本情况及运行成效
2.1实训中心基本情况。实训中心以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基础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为目标,为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提供现代化平台。见图1。(1)“三笔字”训练实训室。“三笔字”实训室包括板书设计实训室和墨香书画坊。板书设计实训室经过特殊设计可容纳40余名学生同时进行粉笔字练习。墨香书画坊融合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对教师书写过程面向学生终端实时同步展示,便于学生掌握书写技巧,学生终端内置丰富的毛笔字帖学习资源,学生可通过终端自由临摹练习。(2)教师口语技能实训室。《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明确要求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教师口语技能实训室建设标准完全对接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为师范类专业学生训练普通话提供了专业平台。平台内置普通话水平测试仿真环境,能为每一位参加模拟测试的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科学分析测试学生在发音朗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改进意见。(3)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技能实训室。《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二级认证要求学生具备“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能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技能实训室包括教育信息设备实训室、微课录播室、微课制作室,主要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教育信息设备实训室配备了当前中小学广泛使用的教学一体机、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师范类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践环节均安排在教育信息设备实训室进行,一方面增加师范类专业学生对主流教学信息设备的直观了解,另一方面为学生熟练掌握运用信息设备使用技能提供便利。微课录播室配备了专业教学录播设备,师生可在微课录播室录制教学视频。师生可通过回放录播视频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方法,磨炼教学能力。微课制作室为师生提供专业视频编辑软件和微课制作软件编辑录制视频。(4)各类教学互动研讨室。《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二级认证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各类教学互动研讨室为师范类学生开展教学技能比赛、教学研讨提供了平台。研讨室在布局上以小组为单位,方便学生开展小组式教学研讨,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组式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教学研讨中学习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增强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5)特色功能。实训中心的录播视频管理系统为每一位师生分配了账号和存储空间。老师和学生可以将在实训室录制的教学视频上传至自己的视频空间,方便师生随时下载回看录播视频。录播系统支持实训室教学视频直播功能,可在学校范围内开展教学直播,如线上教师示范课、线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等。2.2实训中心运行成效。自实训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极大地满足了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对实验室的需求,积极承担学校各级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学技能比赛,为师范类专业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教学技能提供了训练平台,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稳步增强。2016年,在“高教社杯”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第三届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3个三等奖;2017年,在“高校社杯”云南省高校教师教育联盟第四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决赛中获2个二等奖、4个三等;在2017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学前教育赛项中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2018年,在“高校社杯”云南省高校教师教育联盟第六届师范专业(学前教育)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在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育职业能力竞赛云南赛区决赛中获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在首届云南省高师学生英语教学设计大赛中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019年,在“高教社杯”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第七届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在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学前教育赛项中获1个一等奖;在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育职业能力竞赛中获2个一等奖;在第二届云南省高师学生英语教学设计大赛中获1个特等奖、1个二等奖。2016年-2019年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获奖情况从图2中可以看出,自2016年开始,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在教学技能竞赛方面的获奖数量逐年提高,2019年因参赛项目调整,获奖数量略有减少。该校在2016版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强调了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技能的重要性。2017年实训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师范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和学生开展实践技能训练提供了全面保障。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育技能得到全面提高,获奖数量增加。
3实训中心运行管理
3.1在管理模式方面,实行学校-教务处-实习实训中心三级管理。实训中心由教务处实习实训中心直接管理,面向全校开放,教务处统一管理的优点是:一是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在下达全校实践教学任务时能确保实训中心首先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始终为一线实践教学服务;二是实训中心作为学校公共教学资源,在无课时间段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时,教务处统一管理便于统筹调配协调实训室资源,最大程度发挥实训中心作用;三是教务处统一管理能及时掌握实训中心使用情况,为下一步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意见和建议。3.2在管理方式方面,实训中心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技术。实训中心建有一套集成管理信息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中排课信息和学生班级名单可直接同步至实训中心管理系统。师生通过网络预约实训室时,能够查询实训室使用、借用情况,避免出现实训室使用冲突问题。3.3在管理人员培训方面,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实训中心管理人员由教务处老师和学生组成。学生主要为实训室对应的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务处老师定期对实训室的学生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安全培训,每学期期末和期初对实训中心开展设备巡检,不断提升实训室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保障实训室正常运行。3.4面向师生开展使用培训。实训中心积极配合学院开展师范类专业学生入学教育、认知实习、课程实践等教学活动,面向学生介绍实训中心基本情况、实训室基本功能、实训室设备操作方法以及线上预约借用实训室的方法,全面展示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的良好实训环境,帮助学生增加专业认识和专业认同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到实训中心开展专业技能训练。
4结语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师范类专业的办学质量将对今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影响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幼儿园师资队伍提供了有力保障。教育教学能力是每一位合格的师范类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高校应以有效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教育教学技能为导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手段,构建全方位、综合性教育教学技能实训平台,将师范类专业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贯彻整个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强化师范类专业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推动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学教育能力稳步提高。作者简介:刘中旭(1983-),男,籍贯:重庆合川,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及计算机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2017-10-26.
[2]周晓静,何菁菁.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从理念到实践[J].江苏高教,2020(02):72-77.
[3]陈光富,刘中旭,郑小英.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实训中心建设实践[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06):42-44.
篇7
成立校本机构,确保管理规范化
管理行为的规范化是家长教育有序有效开展的前提,为此,学校不但设置了组织领导、学习检查与监督评价等机构,还制定了如学籍管理、学习检测、实践评价、毕业考核、评优激励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确保家长学堂的有序运行。
建立父母教育办公室 为了使家长教育成为学校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校内设立父母教育办公室,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主管,以德育主任、德育专干、家庭教育专家、级长及家长代表组成领导小组,加强对家长教育的组织领导力。
形成以年级为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机构 各年级长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行政班为基础对家长进行分班,落实家L的班级管理制度,安排好家长上课的座位和上课的时间及课程,确保学习的固定场所和时间,为进一步细化管理提供了可能。
落实家长学员注册、考勤、考核、年审等制度 参照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校本家长学堂的章程、学制、注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使家长教育能够规范进行。在孩子收到学校录取通知书后一周之内,家长必须凭身份证注册为本校家长学堂的学员,并建立规范的学员档案;根据小学六年学制,制定家长学校学制为三年,学业期满凭学分领取家长上岗证;此外,还通过编制《家长上岗手册》,明确家长的教育责任、家长学堂的目的与任务、上岗培训方案、考核细则、毕业成绩报告等内容。三年学时完成,经考核及格,颁发毕业证书,即家长上岗资格证。
组建本土讲师团,确保师资稳定
多年的实践证明,本土化的家长教育讲师更了解本土家长的需求、愿望,对家教的难点、热点把握更准确,能大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的持久性。
组建家长教育讲师团 第一,精心挑选骨干教师,建立以本校教师为主体讲师队伍。第二,广纳社会人才,逐步形成本土特色的社会支持体系。社区里一批热心教育、能义务为孩子服务的新闻媒体、艺术培训机构、公益团体、退休教师、校友代表等组成了本土家庭教育的骨干群体,为家长提供公益性的家庭教育服务,定期为家长学校的学员上课。第三,吸收本校的优秀家长,让家长学员分享成功家长的育儿经验、家风建设的心得或者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案例,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营造社区浓厚的家庭教育文化氛围。
进行专业培训和推行优胜劣汰制度 第一,对口指导,助力草根专家成长。让讲师团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一到两个专题,参加对口专业培训,组织家庭教育专家跟岗学习,再结合本校实际,深入研究分析,写好专业教案。第二,校本培训,让每节课成为精品。定期开展学校公开教学、观摩教学和家长教学沙龙活动。同时建立起以主讲人为主备课、说课、试讲,以讲师团其他成员听课、议课、评价的教学管理机制,使每个专业课都经历个人主备课、集体智慧补充教案的过程。第三,课后反馈,促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提高讲师团的授课水平,学校坚持做课后满意度调查,及时听取家长反馈意见,通过反馈意见,反思讲师的课堂教学,不断地提高讲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对满意度高、成效显著的实行表彰奖励,并推荐到周边学校进行授课;对满意度低、多次整改没有进步的进行调整淘汰,这种优胜劣汰的制度大大提升了课堂的实效。
编制校本课程,提高培训实效性
家长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系统性和科学性,也就是有共同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规律;同时家长教育也是一门艺术,更具其独特的个性。因此,家长教育只有做到共性与个性并存,才能提高其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纲,把握父母课程的大方向 学校组织家长教育研究室成员学习《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深入领悟大纲精神,围绕家长教育观念更新、家长素养提升、家庭教育方法指导等内容编制家长教育内容体系,制定家庭教育校级家长教育方案,确保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挖掘地方特色家教 顺德区有着丰厚的家教文化底蕴,是《三字经》的原创地,对传承和培养顺德特色的家风、家教有积极意义。此外地方性名门望族的家规世代相传,也是家长教育极好的资源。
以问题为导向 学校以年级作为单位,通过家庭教育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年段家庭教育的重点难点,以问题作为导向,制定个性化年级、班级的教学计划,实行以年级为单位的大班和班级为单位的小班相结合的教学,提高课程的针对性。
征集身边的家庭教育成功案例 学校利用身边鲜活的案例进行教学,不但使家长信服,更重要的是确立榜样,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篇8
近几年,随着学习科学研究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学习理论的深入发展,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多地被教育学者所接受,“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作为学生和谐发展的共生体也被广泛关注。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每个学生都拥有数字化计算设备(如电脑)的基础上开展的个性化学习。作为“英特尔世界齐步走计划”的一部分,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于2007年启动,并向北京、上海、青岛、深圳及一些中西部城市捐赠了学生电脑(Classmate PC)进行试点。
打破资源限制
当前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多数为基于PC的固定电子教室方式。由于教室资源的限制,很难满足日常课程教学信息化的需要,导致很多学校无法真正将计算机用于常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我们学校已经有了两间计算机教室,但只有上信息技术课时,学生才能以班级为单位到计算机教室去学习。”一位校长告诉记者,如果让每个班在语文、数学等课程上都实现计算机教学的话,光是教室改造、网络布线、桌椅更新等硬件环境的建设,一间教室都要花上15万~20万元人民币。这对中小学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投资。同时,由于台式计算机体积很大,导致计算机教室面积较大,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也不利于教师学习情况的观察。
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学生电脑轻薄小巧、经济实惠、功能全且耐用,它以互联网应用为中心,具备无线上网功能,且电池使用时间长、防震功能强。学生可把校园中的任何地方作为教室、图书馆或实验室,最大限度地满足随时随地在线学习的需要。英特尔还对试点学校的老师进行培训,并与软件开发商合作进行课件的研究和试验。
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晓芜表示,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改变了学校通过机房等传统途径实现计算机教学的方式,通过方便易用的终端设备和低辐射的高速网络为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针对学生设计的多媒体学习软件,让学生们感受到小巧可爱的“电子书包”是学习的好伙伴。嵌入操作系统的管理软件,有效规范和约束了学生们对学生笔记本的使用。试点学校的老师们认为,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的班级教学进行的有效创新,丰富了老师的授课方式,方便了师生间的互动,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带轮子的电脑教室
英特尔提出了基于一对一学习理念的“移动电脑教室解决方案”,使计算机不再是单纯的被学习的对象,而真正成为辅助学习的工具。
该方案针对传统的台式计算机教室线路(电线、网线)复杂、成本高、教室利用范围窄、不便于统一管理等弊端,提出了通过“可移笔记本车”将传统的电脑教室微缩到一个移动机柜中,成为“带轮子的电脑教室”,实现了数十台笔记本电脑无线连通、随意移动、集中充电和安全存放等功能。
车载的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可以轻松实现与互联网、教育资源网络的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使老师与学生可以一对一的自由沟通。同时,借助电子教室控制、家长无忧等功能性软件,师生之间能够随意交互,学生可以畅行于教室、校园、公园中,随时随地的学习,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篇9
一、出发前夜深思――确定改革目标
1.为什么要改
国家提出新课程改革要求,制订了各科新课程标准指导改革。全国都在探索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改革。外面的课改世界一天比一天精彩,尤其山东考察让我们目睹了许多课改的成功做法,那些走在课改前列学校中的孩子,已经将自己的视野和思绪放飞于广阔的天空,而我们孩子的视野和思绪只能在一间教室中碰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事实告诉我们,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2.思考怎么改
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板块都散发出成功的芳香,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可是再好的经验,是最适合他们本校的、适合学生学习水平和学校各方面实际的,包括各种管理机制作为有力保证。经过反复审视、思考,寻求我校改革出路。
3.本校实际
①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有限。②小学开设的学科全、课节多,单拿出预习课节是不可能的。③农村小学教师任教科目多,如果出预习学案,教师的时间都难于保证,况且学校分散、经济状况差,复印问题解决不了。④我校98%都是走读生,教师指导下的有效预习时间不能保证。
4.寻求出路
近年来,全校教师对课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务实创新的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完成了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设计观念实现了三大“转变”:由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由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价值观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由以静态教案为本位的备课观转向以动态为本位的设计观构建;构建了新课程理念下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法、策略及操作样式;充分发挥了以“发展”为核心的“进步评价”的激励功能。但我们深切地感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彻底。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来自他本身的需要,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课堂教学设计要从研究学生入手,要从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和困惑点开始。
5.确定目标
为了实现在目标和理论上的引领与规划,我们经过反复研究确定:
(1)近期总体目标:①教师目标:精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并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努力实现一次飞跃。②学生目标:学会预习,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探究,提高展示学习成果的综合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③成效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效益,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达到各种质量目标。
(2)年段学科改革目标。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及学习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探索不同课堂教学改革模式:3~6年级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构建“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展示”的改革模式,1~2年级各科构建“玩中学”的课改模式,创设学习情境,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边活动边学、边玩边学,提前渗透培养预习方式;3~6英语、音美构建“趣味教学”模式,3~6体育构建“自主学练”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应该是不为模式,我们提出的模式意在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引领一种方向,提供一种支架。可以说这个目标是在课改大潮推动下,居于我校实际、富有我校特色的课改目标,改革不能邯郸学步,亦不能固步自封,我们的课改目标是经过仔细思考、反复论证的,适合我校学情和师生实际。
二、指引行路方向――完善更替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是改革推进的蓝本,迄今为止,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是第四套方案,历经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与完善。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根据进展、阶段重点、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使方案更具实效。
第一方案主要是开展校级达标活动;2009年月4南方考察后制定第二方案,发出“人人都努力上课改课”的口号,提出教师学生课堂时间分配硬性指标;2009年5月以后制定第三方案,确定了较完备的改革总体目标及年级学科目标模式,配合确定校本培训五大专题,重点探索3~6年级“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展示”的改革课型,配合实施课堂导学流程改革,配合进行自主作业和分层作业,对课前预习提出硬性要求,每名学生备课前预习专用笔记;2010年3月制定第四方案,重点推广3~6年级“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展示”的改革课型,同时重点研究1~2年级“玩中学”课改课型。如果说第一、二方案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被动实施阶段,那么第三、四方案则进入深层次主动实施阶段。
篇10
按照资源库平台总体架构,完成包括专业建设中心、课程中心、学习中心、素材中心、互动中心5大中心和培训认证营、技能竞赛网、校企直通车、车友服务站4个拓展模块的资源(信息)建设与应用。
二、完善“5大中心”建设与应用
(一)将“专业建设中心”建成院校专业建设指导中心
“专业建设中心”遵循“wwhs”思路建设,包括行业概况、专业简介、专业资源和名师专家四个部分,其中行业概况是确定不同企业行业需要什么人(what),专业简介是确定不同层次学校应该培养什么人(who),专业资源是展示怎么培养人(how),名师专家是培养专家秀(show)。“专业建设中心”将建设“行业概况”“专业简介”“专业资源”和“名师专家”4个栏目。其中“行业概况”主要包括行业政策法律法规、前言技术速递及典型企业链接三个模块内容;“专业简介”及“专业资源”主要包括中职、高职、本科三个层次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及专业负责人说专业视频等内容;在“名师专家”中则主要是行业企业专家及学校名师风采。为全国其他学校建设本专业提供了参考思路与指南。
(二)将“素材中心”建成碎片资源存储中心
在后续建设过程中“,素材中心”建设继续按照“最小学习素材、碎片化存储”的思路,力求丰富多样,在数量和类型上大大超出本资源库内20门课程所需的资源范围,以方便教师用户灵活搭建课程和学生用于自主拓展学习。同时,建设面向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技能提升的拓展素材。素材类型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和虚拟仿真类素材等“7+7+1”素材(分别指7种教学应用类型资源、7种媒体类型素材,1是指微课程)。“微课程”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
(三)将“课程中心”建成具备辅教功能的网络课程平台
课程中心功能定位于“辅教”,在已建10门课程的基础上,将建设20门专业课程,每门课程都包含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评价等环节,支持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四)将“学习中心”建成终身学习平台
通过进一步调研学生、教师、企业及社会学习者四类用户的学习需求,制作用户需求清单,依此完善“学习中心”功能及内容,满足教师、学生、企业用户等各类用户的共性需求及个性需求,在各类用户学习过程中实现“能学”效果,建设成为智能化、开放性学习平台,满足“终身性、全民性、泛在性、灵活性”的学习型社会要求。
(五)对“互动中心”作精心设计
在互动中心设置讨论区、聊天室、调查、投票、公告信息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进行在线讨论、作业互评、心得分享等,可以有效提高使用者的学习效率、兴趣和参与度。
三、拓展“4个模块”的建设与应用
(一)培训认证营
培训认证营是为满足院校师生和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技能提升的需求而设的。依托网络平台开设“职业资格培训”“师资培训”“创业培训”等栏目。该平台提供企业、院校、行业协会联合开发的分层次、个性化、可定制的培训、认证资源与信息,以培训和认证为主线贯通校企行三方,满足院校师生和企业员工的自我提升需求。
(二)技能竞赛网
技能竞赛网是为满足院校师生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需求而设,及时大赛信息、公布竞赛题库(或模拟题库),以及合作院校技能大赛训练方案,增强各类竞赛的社会效应。除了能提供常规资讯,技能竞赛网还能提供在线竞赛服务,其特色表现为以下三个功能:其一,以考核点为基础元素,实现不同等级模拟竞赛要求,可以使学习者随着进度进行测试,体现了教育教学的规律,服务于教学内容;其二,模拟真实竞赛考试时间及题型,针对性强;其三,模拟题库为学习者设置“错题库”,学习者做错的题会自动转至错题库,并由其自动进行分析归纳,为使用者指出学习的不足,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平台还对学习者整体答题情况进行科学统计,以帮助竞赛培训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三)校企直通车
校企直通车为企业提供展示平台、为校企合作提供交流平台。校企直通车包括“企业风采”“校企合作”“招聘求职”等栏目,为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汽车服务贸易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四)车友服务站
车友服务站为满足车友掌握汽车资讯的需求而设。车友服务站开设“品牌故事”“新车概览”“用车指南”“汽车资讯”“互动平台”等栏目,为推进车友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为增强职业院校服务能力提供平台,为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
四、完善PC平台,开发APP客户端
开发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APP应用,支持Windows系统及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等全媒体浏览与互动。所有资源统一存放在资源中心,通过云计算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资源的格式转换、元数据更新、打包解包等服务由服务器端统一进行。把主要的应用服务包装,既避免了资源在服务器、客户端之间的频繁传输,又解决了客户端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弱的问题。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