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主要制作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课的主要制作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课的主要制作方法

篇1

关键词:微课制作;同步制作;异步制作;高效简易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026-03

一、“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微课是一些短小精悍的视频,最早被人们关注的是2006年可汗学院推出的系列微视频。这些视频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深受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好评,实现了运用视频这一媒体变革教育的目的。随后国内学者深受启发,取名为“微课”(micro-lecture),并进一步实现本土化。我国微课于2010年,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他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通常还包括相应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和微反思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构成一种情景化、支持多钟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微课虽小,应五脏俱全。微课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资源,它的快速“成长”体现了Web2.0网络时代的思想,备受一线教师的欢迎。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短小精悍”。微课视频量小,一般不超过100M;时长短,5-10分钟为宜。二是主题明确。微课制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针对解决某一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三是表现形式丰富。微课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拍摄视频、动画和PPT等,并且微课的设计思路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自由新颖风趣。

二、常见的微课制作方法种类

微课按视频的制作方法分,有录屏式、拍摄式、软件输出式和混合式等类型。

1.录屏式微课:运用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录制教学内容与过程(如PPT、Word、手写板输入等形式)的视频短片。

2.拍摄式微课:运用摄像机、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外部设备,把教师的讲解内容或操作过程等真实情境摄制下来的教学视频。

3.软件输出式微课:运用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如Flash、PPT、绘声绘影、Premiere、Movie Maker、GIFAnimator、美图秀秀等),通过微课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的教学视频短片。

4.混合式微课:应用上述提及的多种方式,制作、编辑、合成的教学视频。混合式微课视频必须要进行后期的编辑制作才能生成。

由于不同学科适宜采取的视频形式不同,以及教师对视频形式的偏好各异,因此在选择最佳视频制作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三、微课设计开发的过程

微课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学设计、拍摄前的准备、拍摄场地的选择与布景以及一系列的技术。完整的微课开发过程可包括前期分析、方案设计、素材准备、开发制作和测试评价等。微课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第一,前期分析。开始制作微课之前,必须考虑选题,分析是否有需要制作微课和微课制作的素材是否合适丰富。针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特点,思考微课以何种形式展示。这样可以增强微课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并达到微课制作的目的。在光电子专业的《LED封装》课程中,LED固晶工序属于LED封装工艺的重点工序,原理简单但操作难,通过LED固晶微课的讲解,以期学生掌握固晶材料特性、工序步骤、设备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第二,方案设计。一个优秀微课的设计方案,需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包括微课视频制作方式的选择、微课的设计思路、视频拍摄的脚本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微课虽然是一堂微小的课,但必须进行教学设计,用来支撑整个微课的制作过程,包括微教案和微练习。根据教案,固晶微课选择了混合式微课的制作方式,主要包括PPT、视频和动画。PPT简单讲解固晶材料特性(知识点),视频展示固晶设备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技能点),动画演示固晶效果的测试。在固晶微课制作中,重点难点都在于视频的拍摄,因此需要设计一份详细的《固晶拍摄脚本》,脚本要考虑场景、设备、画面内容和时间等。

第三,素材准备。微课素材主要有PPT、微视频、动画和图片等。PPT要求页面清晰、效果动感、整齐有序、图文并茂等;微视频要求特写、清晰、稳定、连续、易懂等;动画要求简单、清晰、易懂、活泼等;图片要清晰和简单。另外,可以考虑网上质量较好的视频,制作微课时可以适当的编辑,提高微课的质量。

第四,开发制作。开发制作是微课视频的实施过程,主要是PPT录屏、拍摄视频、配音和后期编辑。首先,PPT的制作页数不宜太多,画面尽量简洁生动,可利用PPT制作相应的动画。PPT录屏建议使用Camtasia Studio,软件不仅可以录屏,而且可以编辑视频,功能齐全。视频在拍摄前,必须研究视频拍摄的脚本,特别是拍摄的方法。在固晶微课视频拍摄中,主要以特写为主,画面清晰,色温协调。其实,无论是微课是同步制作还是异步制作,都需要撰写配音稿,即讲解稿,并且进行配音。针对中职生的特点,讲解稿的语言应该简洁易懂,配音的语言清晰,语速适中。后期编辑可以采用的软件较多,固晶微课使用的是绘声绘影软件,对视频配字幕,编辑片头片尾,进行合成。

第五,测试评价。微课视频的教学效果,需要在实践教学当中进行检验,同时,也需要同行进行点评。在征集师生的反馈前提下,再进行完善,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两种微课的制作方式

(一)同步制作

目前,制作录屏式微课和拍摄式微课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一线老师基本掌握录制/拍摄的技能。但是,通过观看早期的微课视频,难免会发现出明显的问题。如:录屏式视频制作方法应该是目前最容易的视频制作方式,但部分教师面对摄像头讲课时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一边翻PPT一边担心出错,同时还要兼顾镜头效果,让教师感到手忙脚乱,导致视频中教师讲解难以做到“干干净净”,语言拖泥带水。对于拍摄式微课来说,同样容易出现类似的问题,在拍摄教师讲解时,一紧张就会出现“短路”现象或讲错内容。其实,这种微课的制作方式属于同步制作,教师一边录制/拍摄,一边讲解,最后制作的微课质量不高,而且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效率低。

同步制作方式主要指视频和音频同步进行,主讲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录制/拍摄。对于PPT录屏,主讲教师一边操作PPT,一边讲解知识,偶尔兼顾镜头的录像效果,将PPT的讲解播放过程和教师影像两路视频合成。对于拍摄,则是采用单机或双机拍摄教师讲解内容或演示操作内容,视频和音频同时进行。

(二)异步制作

笔者所在的机电部电子教研团队曾参加广东省首届微课大赛,并获得了“LED固晶工艺”二等奖和“LED焊线工艺”三等奖。我们在制作实践中寻求出一种简单的微课视频制作方法,以期解决视频制作成本高且技术难等问题。为了实现高效简易的视频制作,将采用异步制作视频方式,即实现视频和音频(教师讲解)不同步进行,最后使用软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合成在一起。异步制作微课可以提高制作效率和减轻教师的压力。下文主要探索录制PPT视频和拍摄视频的制作流程。

1.异步制作PPT视频

教师讲解音频与PPT录屏分别进行。教师在录制音频前先对照PPT写好讲课用的讲稿,接着对着镜头按照讲稿讲解教学内容(教师出境)或只对着麦克风照讲稿讲教学内容(教师不出镜),然后听着音频录制PPT,最后将视频和音频合成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既能降低教师讲课的出错率,也能缓解教师面对镜头录课的紧张感。另外,讲稿的运用便于教师斟酌讲解的措辞,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讲稿也成为一份重要的学习资料。如果在后期编辑时需要对视频添加字幕,该讲稿就是现成的字幕。具体制作流程如图2所示。

2.异步制作拍摄视频

异步制作拍摄视频也是拍摄的视频与讲解的音频分别进行制作。首先按照脚本的设计拍摄视频,接着编写讲稿,录制讲解音频,然后在后期编辑时去掉拍摄视频的原始音频,并合成录制的音频,最后配字幕和软件输出完成的微课视频。

中职微课主要以传授技能型为主,视频展现教师对设备和工艺的实操讲解,步骤多但实用。在固晶微课中,工艺包含了材料放置、固晶机操作、烘烤等工序。拍摄时,可以将工序细分,每一个小小的工序为一个片段视频,然后将每一个片段视频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如绘声绘影)合成在一起。视频片段的拍摄可简单表示为:真实现场、调节灯光、固定相机、调节焦距、实训操作、开始拍摄、拍摄结束,如图4所示。

图4视频片段拍摄流程

(1)真实现场:拍摄现场即实训场所,要真实。拍摄前,需准备好实训材料和调试好设备。拍摄现场要整洁干净,操作者要按企业生产要求做好准备。在固晶微课中,要求穿上工服工鞋、佩戴帽子、带上防静电手套和带口罩等。

(2)调节灯光:调节灯光的亮度,防止亮度不够或过亮;调节灯光照射角度,防止出现物体的阴影。同时,要保持亮度均匀和色温一致。

(3)固定相机:相机拍摄位置要合适,画面要协调,并且需固定好相机以免出现相机振动,影响视频画面质量。

(4)调节焦距:固晶微课的拍摄主要以特写为主,因此需要调节相机焦距,使得相机镜头的焦点刚好聚焦在所要捕获的画面。

(5)实训操作:操作人员操作要熟练,动作要利索,尽量避免重复,并且按照要求进行实操。

(6)开始拍摄:拍摄者要提前与操作者沟通好相关拍摄事宜,尽量将每一个视频片段高质量地完成。拍摄时,若相机需要进行移动,要跟着操作者匀速缓慢进行。此外,相机必须在操作前提前开启。

(7)拍摄结束:拍摄快结束时,相机必须在操作结束后才关闭。当一个视频片段完成后,拍摄者和操作者都要马上准备好下一个片段的拍摄。

最后,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将每一个拍好的视频片段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连接好,并进行相应的剪辑,合成最终的拍摄视频。

在整个固晶微课后期编辑中,将录制的PPT视频在设定的合适位置剪断,把拍摄的视频插入其中,再增加转场,接着,把录制的讲解音频放置在适当的视频位置,并将讲解稿的内容编辑成视频的字幕,最后输出微课视频。

五、总结

一个优秀的微课作品,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让教师在尽量简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点讲授得完整和清晰,同时还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实践证明,一种高效简易的中职微课制作方法――异步制作,能够提高微课的制作效果和效率,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普及提供了希望和可能。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22):65.

篇2

“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文件容量小、教学设计精、教学效果好等特点。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二、计算机专业操作课采用微课教学必要性

笔者在去年暑假参加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时,和其他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师进行了交流探讨,了解到学生很少利用微课资源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在计算机实训机房上课。教师利用极域电子教室等软件上课,先通过向学生机发送广播的方式讲解演示操作过程,再停止广播让学生操作练习,教师辅导。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但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这样就造成了整体教学效果不好,教师不能两头兼顾的情况。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知识与技能,部分操作由于细节较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全部掌握。如果教师能将知识技能及操作步骤录制成微课,把微课存放在计算机或云教学平台上,就可以使不同知识基础、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各取所需,不再局限于教师面授、学生听课的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更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三、计算机专业操作课微视频的设计和制作思路

由于计算机专业操作课微课的主要用途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个性化学习,因此,微课资源应统筹规划、设计和制作。为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微课中的微视频资源应是针对一个知识点及技能操作步骤进行完整讲解的视频。设计和制作微课,应控制在5分钟以内最佳。除了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微课资源,教师还应提供教学设计教案、讲解或活动所需多媒体课件、练习测试等。教学环节要具备导入、新授、实践、评价、小结等环节,导入时间不能太长,最好不要超过20秒钟。用PPT呈现本节课的任务目标及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讲解并演示操作过程,总结重难点和易错点。讲授线索要清晰、教师语言要得体、课后小结要快捷、呈现方式要专业。在微课视频学习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微视频的支持材料中应提供适量的练习题,以巩固、强化知识技能。

四、适用于计算机操作课的微课类型及制作方法

篇3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微课 开发必要性 基本程序 开发意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及远程网络教学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其更亲民的价格得到广泛普及,传统的课程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成为现代教学的新的手段。中学掀起了微课开发与应用的热潮,微课在中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被广泛认可。

1.关于微课

1.1微课的定义。

自从微课兴起至今,人们对微课含义的界定各不相同。在国内,广东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胡铁生老师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他对“微课”做了最新的界定: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1]。胡老师强调微课是视频型的在线网络课程,并支持多种学习方式,如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

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2]。黎教授认为微课除视频外,还可以是录音、PPT、文本等形式,并包含学习清单和学习活动的安排。

南京师范大学的张一春教授这样评价微课: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3]。张教授的观点强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并定义微课为一个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1.2微课的特点。

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比,微课依托于互联网媒介,时间比较短,更有针对性,更适应网络学习者的需求。具体来说,“微课”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时间短。微课最突出的特征是“微”,时间为3分钟~20分钟。相比于传统课堂的45分钟,微课更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第二,内容精悍。“精悍”指的是教学过程完整,内容精简,不拖泥带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检测、评价等。第三,容量小,使用方便。微课资源容量较小,使用方便,支持移动学习,对教学场地、教学对象、教学设施要求不多,电脑、手机或ipad都可以在线播放,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实现资源的共享。

2.高中化学微课开发的必要性

2.1高中学生学习特点。

受各地区中考对化学学科的考查比例较小及很多县区高中因扩招的影响,现在的高中新生化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化学学习中怕苦、怕累,缺乏勤奋进取的精神。他们的年龄基本在15岁~18岁,注意力比较稳定而持久,并能长时间稳定地集中在毫无直接兴趣但有间接兴趣的学习任务上[4]。高中生对信息技术兴趣较大,手机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声情并茂、生动有趣的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可以很好地保存和共享,满足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和课后自主复习的需求;微课学习时间较短,符合学生学习持续专注时间不长的特点。

2.2化学学科特点和教学现状。

化学是高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新的课程标准、教材编排中,增加了实验、自主探究的比重,但仍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室不能保证全班60多名学生都看清教师实验操作的细节;在实验室,不能保证60多名学生都有实验操作的机会。目前,我校化学学科平均一学期安排70课时左右,课堂教学的时间不能保证知识点、技能点的熟练掌握。因此,以微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微课俨然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新方式。

3.高中化学微课开发的基本程序

高中化学微课开发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选题、教学设计、脚本编写、素材的收集和整合、微课制作、和评价。

3.1选题。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重要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地进行讲解、录制。选题时遵循“宜小不宜大”的原则,将课程的内容分解成若干知识点,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依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重点难点内容制作微课,选取的内容要适合多媒体表达,可以重复使用。如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中研究物质的空间构型时用到的“杂化轨道理论”是高中的一个难点,就可以用动画模拟杂化的过程并制作成微课。

3.2教学设计。

选题之后,针对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如明确三维的教学目标,选取严谨充实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认知规律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教学的重难点如何突破,科学、全面、合理地进行教学评价等。撰写教学设计方案、考虑后期采用的制作方法。

3.3脚本编写。

脚本是对微课设计的文字表达,目的是确定微课的“分镜头”组成和设计思路,脚本是微课制作和验收的依据。微课脚本一般由任课教师编写,作为制作的依据提供给其他技术人员。编写脚本时可以运用二维表格将微课的每个场景表达出来,如:

3.4素材的收集和整合。

素材的收集和整合是必要的。围绕着教学内容,收集微课制作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并将这些资料进行有序地整合,为微课的制作提供素材。如“杂化轨道理论”中用到的:甲烷的比例模型、碳原子的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过程动画模拟视频等。

3.5微课制作。

微课最终呈现的效果是由媒体决定的,微课的主要制作方法有PPT法、录屏法、摄像法、全自动录播法等。制作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综合运用多种制作方法。如《常见实验仪器的识别和使用》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录屏法,首先根据教学设计制作好PPT,然后在电脑上运行PPT,教师带上耳麦开始讲课,同时运用录屏软件录制屏幕上的PPT和教师讲课的音频,后期进行视频编辑、修改。而《元素及其化合物》中的化学性质部分的制作则适宜采用摄像法,使用多机位拍摄教师实验操作的场景,然后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后期制作,包括添加字幕、解说、背景音乐,制作片头、片尾等。

3.6与评价。

制作好的微课可以上传到学校的相关网站,由学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信息的采集和维护,同时建立学生对微课的评价窗口,统计微课的访问量,收集对微课的意见和建议,实时反馈微课对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

4.高中化学微课开发的意义

4.1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开创学习新体验。

电脑、手机的普及,网络宽带的加速,使得微课可以遍及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平台,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微课学习内容可以永久保存,可供学生随时查阅和修正,满足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4.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微课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从选题、教学设计到授课环节反复打磨,能加深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广泛搜集资料,制作PPT、视频,加速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教学内容的精简浓缩,增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归纳总结的逻辑性;多名授课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在学习和了解微课的情况下,更应该结合高中化学教材为广大高中生制作微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学知识的重点、难点,相信微课将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又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3]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篇4

关键词: 微课 中职政治教学 应用

引言

微课是一种以教学视频为主体,并有课件资源、教学案例等内容,老师参与同学讨论的一项混合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政治学习效率,更有利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微课在中职的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我相信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微课将在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和水平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微课的内涵

1.1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类型的一种以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并且包括与这一主题相关的教学案件、教学素材、教学思考、教学练习、学生讨论和老师点评等教学资源。它只针对一个主题或知识点进行几分钟的讲解的视频,时间短,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有助于学生对于重难点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微课主要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或其他职业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等等。

1.2微课的特点

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教学资源容量小,资源组成结构化,趣味研究成果容易表达,易于传播,针对性强等特点。能够将复杂的课程内容凝聚为形象生动、结构明了、不超过十分钟的视频,更易于学生学习和接受。微课的主题明确,突出教学中的某个重点难点,更适合教师针对于某一节内容的教学。微课的共享性,对于时间地点的可选择性,更加方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样适用。

2.微课的应用对于中职政治教育的意义

2.1微课在中职政治的应用对老师的影响

微课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政治老师对政治这一课题更加关注,了解更加深入。微课要求老师采取高效的教学形式和积极深入的教学思考解决政治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老师想要制作出更适合中职学生政治教学的微课,就必须深入政治课堂的各个环节,调查了解学生对政治内容的学习思维,制作出令人震撼的微课。

2.2微课在中职政治的应用对学生的影响

微课这一新鲜的教学方法将一节政治内容缩短为几分钟的视频,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眼球,课堂气氛也因为微课的介入而鲜活起来。师生关于视频内容所展开的讨论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政治的了解。其中一些习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当堂内容。因为微课对于时间地点的可选择性,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上更好地接受。

2.3微课的应用有助于创新氛围的形成

微课短小,但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对于政治微课的需要,微课所涵盖的政治内容必须丰富,这就要求师生形成创新性思维,研讨出适合中职政治教育形式多样的微课。微课应用的最终目标是激发中职师生的学术思考的深入性和教学的创新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这一平台让师生创造和研究出适合本校师生的设计方案,促进中职政治教育实践的不断创新。

3.微课在中职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一门新兴教学模式,为中职师生在政治教学上寻到了一种适合中职师生,教师授课效率高,学生学习兴趣高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高了中职政治教育质量。

微课在政治课堂上的运用,使得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政治内容,进而在微课设计中才能合理安排政治课结构,重点着重讲述,并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而某些比较容易理解的即可轻轻带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详略得当的微课结构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深入学习。因为微课的新颖形式及庞大的知识体系,尽管短小,却促使学生自主、积极地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比如,中职老师在讲述思想这一晦涩难懂的课题时,在微课视频中通过不同阶段的主席所处的政治环境,国际背景的介绍,将不同阶段思想的内涵系统讲授出来,并且重大时刻,着重介绍,这样背景式的代入学习,再加以最后的练习题的介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阶段思想的提出在当时所显现出来的重要意义,更加深他们对于这一课的印象。这样看来微课的应用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学生很适用,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中职学生对于政治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由教师和学生之间微课而引发的交流和讨论,更能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性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而通过微课这一载体的实践也促使老师对于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及对政治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比如,教师在制作关于中国化的微课时,经过一番了解和深入研究,决定采取将中国化在各个阶段成果串接的制作方法。但在后来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发现这种串接的方法使得有些学生在理解不同阶段的成果时会出现互相混淆的情况。老师这才发现这样的制作方法尽管内容丰富,却没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后来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深入研究中,发现分辨不同阶段的成果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于是改为用动漫手法进行串接,动漫手法更为形象,而且对于各个阶段成果的特点抓得特别到位,因而更加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解。

结语

就微课在中职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看,它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为中职学生的学习和深入思考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使得教师对于政治这一课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它作为中职政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说,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等待着更多的人完成。计算机在未来工作学习中的普及也为微课的发展带来更大空间,同时对于制作微课的人员来说将会是一项巨大挑战。我希望更多专家学者能够关注微课,为微课未来的发展之路提出一些可行建议。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微课;微视频;教学资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5-041-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传统的教学资源大多是以课时(包括单元和章节)为单位开发,资源过大过长,资源主题和特色不够突出,使用不方便。教师与学生使用频率最高、需求程度最大的是能直接解决教与学实际问题的资源类型,这就是笔者介绍的由常用教学资源类型组合和“生长”而成的新型资源类型――“微课”[1]。

一、“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2011年佛山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首创“微课”模式[2-3]。

“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其中“微视频”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特点

1. 主题突出,目标明确

“微课”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的教学。因此“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教学主题更加突出,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2. 资源多样,情境真实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并整合了“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境化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3. 短小精悍,使用方便

三、“微课”的类型

按照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将“微课”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实验型、自主探究型。

四、“微课”的制作方法

1. 摄像工具拍摄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或白纸展开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或手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第三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2. 录屏软件录制

第一步,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第二步,在计算机中安装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Snagit或Cyberlink YouCam);第三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Word、画图工具软件或手写板输入软件等),执教者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第四步,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2)撰写教案。根据选题内容撰写“微教案”

(3)准备教学素材和练习测试。根据选题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素材和“微习题”。

(4)制作课件。根据选题内容及前期准备好的教学素材制作“微课件”。

(5)教学实施与录制(或拍摄)。按照“微课的制作方法之录屏软件录制的第三步”进行“微视频”的录制。

(6) 视频后期编辑。将“微视频”导入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后期的编辑与美化。

(7)教学反思。根据选题内容及“微视频”教学后的效果制作“微反思”。

五、“微课”的意义

1. 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调查发现,如果是网络课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10分钟内。学生认为网络课堂通常都是45分钟左右,很难集中精力,通常是打开视频几分钟就关掉了。通过微课视频的播放,学生清晰地明白某一知识点别人有着怎样的观点和思考,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2. 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微课研究的优点很明显,就是课例简单,学习内容与目标单一,学习和研究时间节约,教师从“微课”中可以受到启发,有些甚至可以照搬或者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广大教师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对“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在网络Web 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 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篇6

关键词:微课;教学设计

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学中正广泛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微课”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更乐于接受,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觉得创意设计大有可为。“微课”不但使课堂教学中的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还使课堂更具感染力,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概述

微课程是2008 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首创的课程概念。在中国则是 2010 年由广东省佛山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概念,其后不断加以修正,对微课的研究是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微课是以微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可视化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也以其“视频为主、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资源多样”的特征在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得以快速发展。本文以《机动车辆承保》课程中“车险险种认知”内容设计制作成“微课”设计为例来进行说明“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方式。

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的实质是微型化的网络课程,而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可以由很多与知识紧密联系的系列微课构成。因此,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可以在掌握学习理论指导下,像网络课程开发那样进行系统的设计、制作。

1. 选题

一节微课涉及的教学内容可以多样化,但所选的主体一定要有代表性,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来制作微课,微课更不是从原来的精品课程的视频资料截取其中的片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比较 作为微课的选题。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选题,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本课程所面授的对象是我校高职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但缺乏自信;知识基础薄弱,欠缺综合能力。经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车险险种认知”这一节内容对他们是个难点。“车险险种认知”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机动车辆保险中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商业险种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也是车险险种认知实务操作中必须掌握的技能,由此本次微课选题为“车险险种认知”。

2. 教学设计

(1)尽快切入主题。“微课”时长一般控制在 10 分钟左右,因此“微课”教学设计要迅速切入主题。比较常见的是开门见山,当然也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导入或者生活中的现象或者一些能吸引学习者的话题进行引入。微课最关键的开头,要能吸引学习者。若想吸引学生的话题快速引入主题,可采取开门见山或者设问导入以及利用其他一些方法。

(2)精心设计脚本要。“微课”是一完整的教学结构,应包括教学导入、教学日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小结和课后任务。所以在内容的设计上要条理清晰,突出主题。对于“微课”这样一个浓缩的短视频,也应尽量突出该课程的特色,若平铺直叙则不够吸引学习者的目光。

(3)教师语言尽量精练。因为微课时间只有短短10分钟,教师在微课中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先把讲稿设计好,这样录制时就会比较流畅,给后期处理提供较大的方便。

在对“车险险种认知”的微课设计中,由于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因此,笔者分别就二个知识点设计了二个“微课”。以下以“商业险主险-第三者责任险”为例,讲述设计思路:(见表 1)

3. 视频制作

目前根据高职教师制作视频时的技术掌握情况、硬件设备配备情况以及简单易求的需求,推荐主要的制作方式有摄像机拍摄法,录屏软件十 PPT 制作法。在制作微课程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适合的录制方式,更好的呈现知识和内容。在上述“微课”的设计中,笔者采用了摄像头拍摄十录屏软件十 PPT 的制作方法。用到的工具与软件有: 电脑、耳麦、视频录像软件,录屏软件 Cam-tasia Studio,PowerPoilt 等。采用的方法是,先对 PPT 演示进行屏幕录制,然后添加录音和字幕。

三、总结

一堂合格的微课,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效率;而一堂优质的微课,却是如何用教师的引导和爱心,激发学生最大潜能和营造最好学习氛围,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高效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微课作为一个新教学模式为高校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探索和实践的舞台,它的成长将会是一个持续变化完善的发展过程,同时可以肯定微课的出现将带给高职专业更多更好的高效课堂。开展微课建设,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必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2] 张志宏,微课: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0)

[3] 裘德海.高校利用微课程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04)

[4] 董瑶.韩治.高职教育中微课设计的原则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篇7

一、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微课应用的必要性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难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整体视频一般为5~10分钟。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应用必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节机械制图课40分钟,真正讲解主体内容的重要环节一般在20分钟以内,其余时间多以学生练习为主。但学生在亲自动手练习绘图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得反复讲解。一节课下来,教师只能解答几个共同的问题。假如使用微课教学,通过动画、文字介绍和视频讲解,只用5~10分钟就能展现课堂的重要内容。这样可以把课堂上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据观察,现在的中职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而且学生的手机都有相当好的配置,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教学相关的微课视频放在手机里,对课堂内容中某些不理解的部分反复观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学习。通过微课,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对教学中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然后根据问题做好针对性的讲解并制作成10分钟以内的视频来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供学生学习参考。

二、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微课的使用

微课可以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微课的特点,在中职机械制图的新课导入、新知识理解、课堂重难点点拨、练习巩固、引导学生总结重点及规律等各个教学环节都可以制作微课。不过,以笔者对中职机械制图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最适合、最迫切需要使用微课助力教学的是新知识理解和课堂重难点点拨这两个环节。因此,我们在进行中职学生的机械制图教学时,可以以这两个环节为突破口,重点制作讲解教学重难点内容的实用性微课。微课一次性制作完成后,每届学生学到相关的内容时都能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很好地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压力。此外,还可以把每一届学生的学习困难点总结起来制成微课,进行对比提升,这对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巨大作用。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手工作图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我们通过微课,可以将画图过程、分步讲解、配套模型演示等每一个细微的知识要领体现在教学视频中。通过参考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大纲要求及分析目前各大中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内容,笔者认为以下一些知识点是非常适合制作成微课的。1.点、线、面的投影作图过程。这部分内容是中职生系统绘制三视图的基础,也是今后画零件三视图的基础。通过录制微课,教师可以把点、线、面的投影作图过程完整地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2.轴测图的作图过程。由于中职生在初中没接触过立体几何,缺乏空间坐标系的知识,因此,教师有必要手把手地教学生建立轴测轴坐标系。而在画轴测图过程中,轴向测量部分是最需要细致地对应测量取值的,因此,教师提前制作好微课,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学习整个绘图过程,可以避免漏掉任何一个测量取点的细节。3.组合体的绘制实例及尺寸标注。在此内容中使用微课教学,能够让学生清晰地明白组合体拆分的画法过程以及规范标注的画法,为之后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学习理清思路。4.螺纹、齿轮、弹簧及轴承等标准件的画法。通过微课,可以避免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作图,明确这些常用标准件各部分的表达形式。5.零件图、装配图等的作图过程。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再学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画法就会感觉水到渠成,轻松自如。这部分的微课制作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一张完整的零件图或装配图的作画过程。

三、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微课的制作方法

以下微课制作实例谈谈微课的简单制作方法。笔者真正接触并使用微课是在今年的3月份。由于学校上公开课的需要,笔者认真地准备课件,所选的课题是“绘制螺栓联接图”。本次课主要是讲解螺栓联接图绘制的原理、方法及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完整绘制螺栓联接图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要在40分钟内使大部分学生学会绘制螺栓联接图可不容易。如果在教学时当堂演示,擦擦改改,边画边讲,这样耗时大,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就太少了。为此,笔者课前录制了微课。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制作微课由一个团队来完成比较好。虽然有一些方法是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录制的,比如可汗学院模式,采用相关绘图软件及手写板。笔者此次录制微课的方法较为简单,只请另一位教师使用手机拍摄。首先准备好绘图纸、圆规、三角板以及铅笔和橡皮擦等绘图用具,然后在一间空教室的课桌上演示整个绘图过程。与此同时,另一位教师使用手机对绘图过程进行录制。完成整个绘图过程使用了约12分钟,这当中包括了一些擦擦改改等辅助工序以及完整绘制剖面线等相同步骤。经过视频处理软件的剪辑,最后整个微课控制在5分30秒。本节微课包括了整个绘图的大致过程:绘制点画线、需联接的两零件、螺栓、垫圈、螺母、剖面线、检查、描深等。这样,上课时,只要把录制好的微课播放出来,既节约了教师的讲解演示时间,减轻了教师的上课劳动强度,又可以使学生更专注地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同时,因为有了微课,学生在课后学习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反复观看,解决绘图中的各种疑问。教学实践证明,本节微课对于中职生学习该内容是可行有效的,对于学习相关的内容“螺柱联接”也具有指导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螺栓联接图的画法并能够独立绘制螺栓联接图。不仅如此,这节课还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品质。但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制作微课还是有难度的。那就 是微课的剪辑和音频的录入工作。这次笔者是和本校的一位计算机教师合作,完成了整个微课的剪辑制作。如果今后要独立完成剪辑和音频录制工作,需要熟悉视频音频处理软件,如会声会影X5。

四、小结

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前景是美好的。根据心理学研究,普通人的注意力极限是10分钟。因此,微课的发展与推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教学中使用微课,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微课作为一个载体,助力了机械制图教学。微课视频可重复、暂停并随意调整进度,对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以及学生在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反复观摩微课进行理解。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学习。可见,微课不仅让分层教学模式成为可能,还通过此模式给教师与学生留下更多探究的空间与更多实践动手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自主学习;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3-0039-04

微课,为支持自主学习而产生,是提供给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的微型视频。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三种:课前预习型、课堂穿插型、课后查漏补缺型。课前预习型主要以微课作为一种前置性学习辅导的资源,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知识,在课堂上则通过师生间答疑辅导、对话交流、展示汇报等教学形式,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

基于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课前预习型微课应用可由微课设计、课前自学、课堂内化等模块构成。下面以一节具体的课为例,简述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设计

微课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如何在课前完成知识的传授,还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情和学习目标,设计精细的学习任务单来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1. 微视频设计

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与传统教学视频相比,微视频的课程内容要“短小”而“精悍”,主题要突出,知识点要明确,过程要完整,注重学生“学”的设计。

宁波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7课《动作补间动画》是Flas制作的第一课,教材选取“球体运动”为载体,描述了Flash动作补间动画中帧、关键帧、过渡帧、起始帧、结束帧等基本概念,说明了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步骤及动画属性设置。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理解上述概念与原理。比起教材文字介绍,微视频具有传递信息形式丰富、直观等优势。因此我设计了“动画制作基础知识”微视频,通过对“奔跑的豹子”“鸡蛋孵化”“篮球下落”动画的分析,讲授相关知识点(如图1)。

图1

运用动作补间动画模拟球体运动,要经历一系列烦琐的操作步骤。由于学生是首次制作Flas,没有动画制作的经验,因此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理解其原理分别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我又设计了一个运用动作补间动画模拟篮球下落效果的“球体运动”微视频,通过对球体运动制作过程的分析,来讲授相关知识点。

2. 学习任务单设计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设计好以任务为驱动、以学习指南为导向的学习任务单,来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1) 学习指南

它的功能是告诉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与学习的路径。本课的学习指南可以这样设计:①观看“动画制作基础知识”微视频,理解动画产生的原理、补间动画的原理;了解帧、关键帧、过渡帧的概念。②观看“球体运动”微视频,模仿制作篮球下落的动画,体验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方法。③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探究制作使篮球下落更逼真的动画(在篮球下落过程中有大小、旋转、速度的变化),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及属性的设置。

(2) 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任务驱动为主,课堂翻转后,教师也需要针对微视频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以巩固微视频学习的成效。本课的学任务是制作球体动画,可以分解为模仿、探究、应用三个依次递进的细化任务,应用型任务需要在学生知识内化阶段完成。本课让学生根据“球体运动”微视频和教材相关内容,完成“模仿制作篮球下落的动画”和“探究制作使篮球下落更逼真的动画”这两个学习任务,并上交到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

(3) 自我检测

测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成效,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判断。如果发现对有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很明确,学生可以再次观看微视频,对问题重新进行思考。测试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设计测试时,在内容上要根据自学内容设计练习,在形式上要利用技术手段,实现测试结果的实时反馈与自动分析功能。我利用在线测试系统,设计了测试题如图2。

图2

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指学生在课前借助计算机和学习任务单、微课、教材等资源,利用“碎片化”时间,按照自己的需求、进程和方式自主学习。当然,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若遇到困难,可以请求帮助。教师要借助QQ群、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为师生完成课前知识的传授提供支持。

如我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如图3),通过“课程管理”功能把学习任务单、微课等资源上传到教学辅助平台,供学生随时下载与学习;还利用“师生答疑”等功能,开展协作学习,提供在线辅导,并实时查看与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图3

学生则首先要查看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的要求和任务。其次,通过观看两节微课和阅读教材完成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并将作品上交至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再次,学生根据任务单中的提示信息进入在线测试系统,完成相应的测试。

课堂内化

课前的自主学习,为课堂面对面的互动学习争取了充分的时间。学生需要将当堂知识完全掌握内化,而不要把任务继续留到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组织好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

1. 设计问题

教师一方面要收集学生课前学习所产生的问题,当作一种生成性资源,汇总梳理出具有探究价值的真问题;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计一些问题。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关键帧概念的理解是关键。查看学生作品、教学辅助平台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在线测试系统提供的数据,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关键帧、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在认识上比较模糊。因此,我围绕这些生成性资源,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梳理出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理解关键帧的概念,并辨析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过渡帧的含义及在时间轴上的表现形式。

问题2:打开“纠错包”文件夹,查看源程序,请探究表中动画制作不成功的原因(见表1)。

表1 纠错表

序号 帧在时间轴上的表现形式 原因

2. 探究问题

通过课前自学,学生已经有了与本课相关的学习经验。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梳理出来的问题,师生间、生生间展开交流。

对于问题1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选择和呈现合适的练习,促进学习者对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学习最后都要经过变式练习才能形成做事的技能。

在教学“关键帧”这一概念时,首先,教师可以依次呈现这样三个动画:一个球体下落的动画;球体掉落再弹起的动画;球体运动几秒消失后, 出现 “球体运动”字幕的动画。其次,根据动画的运动效果,让学生讨论每个动画有几个关键变化的画面,即需定义几个关键帧,并指出相应关键帧的画面内容及状态。最后,学生查看三个动画的源程序,来验证讨论结果。理解了关键帧的含义后,结合动画的源程序可以很容易地辨析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过渡帧的含义及在时间轴上的表现形式。

这种通过亲身探究而获得的知识是学生主动构建起来的,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对不同变化形式的练习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一般来说,从简单到复杂的呈现顺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对于问题2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请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提出并实践改正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观察、发现,并适时引导、分析与总结。

通过对教师设计的问题的探究,一方面展示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另一方面学生在多方面的意见与思维碰撞中,对知识从开始的一知半解,到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

3. 变式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的灵活运用。为帮助学生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变式练习,由提供与学习情境相似的问题情境, 逐渐演变为与学习情境完全不同的多种新情境,以便让学生熟知规则适用的各种不同条件,从而将知识完全掌握内化。本课提供了以下变式练习。

练习1:模拟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4)

练习2:模拟小球从斜坡滚落运动(如图5)

练习3:模拟秒针运动(运动时间为3秒)(如图6)

当然,在练习时,教师要个别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正问题,同时对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要集体辅导或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如果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知识,则可以在课后利用微课,按照自己所需复习巩固。

4. 反馈评价

翻转课堂倡导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学习者自己、同伴及家长等。评价内容包括课前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课前自我检测的成绩、提出问题的情况、课堂探究问题的表现、课堂练习完成的情况等多方面。评价之前给出具体评价内容,让评价主体通过星级打分法来评价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见表2)。

表2 反馈评价表

教学流程 获得星数

实现小球下落运动

实现小球下落过程由小变大运动

实现小球旋转下落运动

实现小球加速下落运动

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了网络交流

对学习过程的收获和疑问进行了记录

实现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现小球从斜坡加速滚落运动

实现秒针运动

这种量化的评价指标不仅可以相对准确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使师生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

篇9

一、微课与传统课堂录课的概念区别

1.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由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在 2008年秋创造的。他指出微课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微课是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它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工具,而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而这种理念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之上的,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并且为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服务提供资源。在我国,微课开始被倡导是由胡铁生先生提出的,他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2.课堂实录

课堂教学实录应是一堂完整的教学课。拍摄要紧紧把握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活动,记录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堂实录在录制过程中使用摄像设备,运用专业知识,完整反应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情绪和气氛,全面反应教学的效果,成为教育教学资源。

课堂实录务必要真实、客观地表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要完成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执教教师的主导作用,还需要摄制人员的再创作。所以说课堂实录需要教师、学生和摄制人员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达到教育教学效果。

二、制作手段与传播途径的异同

1.课堂实录的制作与传播

优质的课堂实录应该是摄制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拍摄人员事先应与教师沟通,了解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过程,然后进行策划。合理布置机位,安排好摄制景别。一般课堂实况采用两台摄像机进行拍摄,在拍摄技巧和后期剪辑上需要专业知识。一堂优秀的课堂实录需要复杂的前期计划,需要专业的拍摄知识,在制作上费时费工。

90年代,为了传播优质教育资源,往往将优秀教师的课堂案例录制成视频资料,刻制成光盘,供大家学习和观摩。随着科技的发展,进入到网络流媒体的时代,借助当时的网络技术,开启终身学习,电视广播大学依托网络,建立了新的广播学习时代的特点。它们将课堂内容录制成视频资料,依托网络平台,建立网络终身学习的机制,受到学习者的欢迎,网络教学视频资料如一夜春风般出现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教育产业。

2.微课的制作与传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技术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从早期的幻灯、投影到多媒体计算机,到现在的电子书包、iPad,在教育领域起到越来越多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近年来,在Web2.0环境下,带有“微”字样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微信” “微博” “微电影”,教育研究者看到了这一点,希望通过“微”形式助力我们的教育。微课应运而生,它不仅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同时依托网络平台和移动设备,也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可能。这一点我们从微课的概念中就可窥见一斑。

在微课的制作上,更具有开方性,具有很多传统录课不具备的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的时长一般在10分钟以内。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教学实录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少:相对于传统课堂,“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简练。

(3)资源容量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只有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主要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主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学习者可在线观摩,查看辅助资源;也可灵活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录制手段多种多样。网络的发展为微课提供了强大的制作技术,不论是制作软件和制作方法上,人们都可以免费获取。

(5)制作人员。在微课的制作上,因其短小和制作工具的原因,可以说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成为微课的制作者,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微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三、微课和传统课堂实录建设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

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我国课程改革的10多年时间里,主要接触的还是课堂实录这样的教学资源。微课现在还处在摸索阶段,许多老师对微课的态度很模糊。观念还停留在微课的“短”、“小”等外部的特点上,对于微课建设所需“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考虑不周全,即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只是把录制的时间缩短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发掘“微课”的理论优势。

2.技术问题

篇10

【关键词】职高英语微课;教学教育资源

1.微课教学概述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它是基于教学资源、学生、教师等以某一个主题为模块组织起来的小规模的课程教学过程。微课的形式主要是以视频为主体,教师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录制教学视频从而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总的来说,微课就是在传统日常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其课程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控制性,能使学生和教师在短时间内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更适合当前人们的学习环境及学习习惯,有助于实现教学的现代化。

2.微课教学对于职高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首先,微课教学的“微”字就体现了其容量“小”的模式特点。在微课教学中,课程内容主要是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比较重点的细小问题来进行讲解的。我们可以以英语语法为例,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往往会把一个语法从上到下所有的相关内容在一节课上进行讲授,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乏味感。而微课教学的内容就不尽相同了,它并不是对某一个语法点进行长篇大论,而是将这个语法点里面最重点、最实用的知识点进行提取,再以微课的形式向学生传授。这样的教学特点更能体现出一个知识点的深度而不是广度。学生如果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某一个语法问题。同时,由于每节课的教学容量较小,所以避免了学生觉得太长而听不下去的问题的产生。

其次,微课教学讲究的是教学内容要灵活。即在微课教学内容的选取范围相对广泛,内容相对集中。这样的特点对于职高英语的教学也是非常有用的。由于教学内容的选取具有广泛性,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对职高英语里面多个内容知识进行选取。这就避免了在传统教学中的课程单一性的问题。学生在微课学习中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在短时间内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话题,这样的多样性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某一个问题,这样学生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了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从某种程度上使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最后,微课教学具有选题“务实”的模式特点。首先,微课教学的选题不会像课本一样一定要按照某一脉络进行选题,它的选题往往立足于当前的社会需求及热点问题,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当代的教育教学实际。换句话说,社会需要什么,学生对什么课题感兴趣,微课教学的内容就可以选取什么。试想一下,如果职高英语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感兴趣、愿意听的内容,那么学生还有理由不去学好职高英语吗?其次,微课教学在研究过程上也比较“务实”。微课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要在实践中解决,它强调的是在教学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教学,并不像传统教学那样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外。

3.职高英语教学与微课的整合途径

3.1充分利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对教育心理学、基本教学技巧的运用,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使得微课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工具。微课制作中,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在微课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这些简单的技巧,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作用。在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色,充分体现高职英语的特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及创新能力。

3.2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

微课是教师信息素养的的综合体现,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他们熟练制作与运用微课的基础。要发挥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提高他们自身处理、整合各种资源及技术的能力,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首先,英语教师必须有终身学习理念。现代社会高速发展,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不断更新发展的信息技术,要使这些资源服务于高职英语教学,终身学习的理念不可少。其次,在英语教学过程积极应用常用的多媒体网络环境、熟悉通用软件、英语专业软件、数字教学资源、移动终端设备的操作,这些都有助于微课的制作。

3.3普及微课制作方法

微课作为一种方法、一种技术、一种理念,要深入融合到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理论作为支撑。有研究表明,“微课”只有在完善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强化实践探索中的设计和应用环节,才能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为用而建、以建促用、用中提建的良好态势。微课视频录制的方法有很多,根据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提供的参考,以及目前网上微课、慕课、可汗学院等网络视频课程来看,微课主要制作方法包括:摄像机拍摄(DV录像机+白板),数码手机拍摄(手机+白纸),录屏软件录制(屏幕录制软件+PPT,常用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o,SnagIt,Screencast-O-Matic),可汗学院模式(录屏录制软件+手写板+画图工具),用IPAD录制(iPad+录制软件),专用软件制作(运用Flash、PPT、几何画板等软件制作+配音)等。微课强调的是便捷和实用,英语教师在信息技术功底较弱,因此不倡导采用技术复杂的方法制作,只要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微课。

微课强调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以视频为核心。结合我国高职英语教师的现状,适合大多数英语教师运用的微课制作流程包括:①确定教学主题;②细化知识点;③教学设计;④制作微课的教学课件;⑤撰写视频的拍摄/制作脚本;⑥视频的拍摄或者录制;⑦视频后期编辑与优化;⑧设计制作配套资源;⑨教师教学活动实施。根据全国微课大赛的评分要求,我们可以总结出制作微课要注意的10方面:①目标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中心;②时间大约5-10分钟,围绕一个知识点,不跳过学习步骤,讲清楚讲明白;③采用或创新恰当的合适教学设计,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④技术效果,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给学生愉悦的感受;⑤微课开头有学习目标,结尾有学习小结;⑥微课中有重点、难点有标注,标注形式可以是字幕、箭头、红圈等;⑦视频要传递出教师的情感;⑨教学过程中要有多角度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考;⑩有配套辅助材料,不限于文本素材、多媒体素材(音视频等)、微课件、微练习及答案、微反馈等。

4.小结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微课教学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这样的前提下,为了使职高英语教学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让职高英语课程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的一门课程,相关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并掌握微课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确保微课教学能够更快更好地服务于我们职高英语的教育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让信息化环境下的职高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服务于职高英语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