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评价标准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实验室评价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实验室评价标准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业评价 课程标准 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3-02

学业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有效的学业评价,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通过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起到一定的促进意义。而课程标准则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所应该达到的学习程度。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我国各个地区都开始按照课程标准来实施学业评价,并且通过相关的学业评价,来完善教学课程标准。然而现阶段,我国数学教师对小学学生的学业评价,主要是根据教师的个人素养来进行评判的,这种单一的学业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其他素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相关概述

1.研究的含义

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主要是对学业评价、课程标准、以及其一致性的研究。

2.目前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的研究比较早,60年代之前,主要侧重于教学任务有效性的测试;60年代以后,研究的重点为评价教学任务和教学行为目标的一致性;90年代左右,研究的方向则是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之间一致性。我国对于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起步的时间比较晚,研究成果也尚少。

3.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研究

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主要比较侧重于学生的数学成绩,这种单一的学业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养的评价,运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从学生的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业综合评价。同时,学业评价还应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

二、提高小学数学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策略

1.确定研究方法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的学业评价方式比较多,因此,学业评价设计人员,应该根据所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业评价标准。在教学对象的分析上,应该量化处理,注重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师个人素养,以及教师在命题期间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综合纳入研究分析当中,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2.加快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

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业评价和课程的改革相一致,学生能够根据课程标准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情况,使自身的学习能够跟的上课程标准的变化。自2001年我国开始实行课程改革,教师会根据每位学生会对课程标准的实践程度,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数学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就必须加快对课程的改革。

3.注重学业评价期间的问题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有很多地方,选择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用得到的相关数据来实现学业评价。据相关调查显示,西安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今年的一次测试中,全班56个学生,数学成绩达到90分以上的学生,全班有8个,80分到90分之间的学生是15个,60分到80之间的学生是20个。通过这些数据,教师可以很好了解到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了“小小科学家”、“技能宝宝”等考评方式,通过扩展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充分展现自身的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注重对学业评价进行反思

据调查人员在对某小学数学成绩考核第一名班级的研究中发现,该班级学生的“笔下功夫”都很了得,但是面对现实生活中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明显不知道怎么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我国传统的数学学业评价,往往过于侧重数学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能力,这种单一的学业评价方法,和新的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一致,也影响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是门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自身价值,采用全面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数学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三、结束语

随着课程的深化改革,小学数学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已经有了相应提高。在此基础上,相关的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应该积极引导实现课程评价和课程标准相一致。作为教学者,应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改革教材内容,提高课程改革效率。同时还要利用多种多样的学业评价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对学生进行囊括度高、综合性强的中肯评价,提高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评价标准;临床应用

左氧沙星的注射液本品是氧氟沙星药物的左旋体,属于喹诺酮类的第三代合成的抗菌药物,其体外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临床上多用其治疗由多种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近些年来,左氧氟沙星的药物用量不断增多,关于使用该药物后导致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引起相关的部门单位的重视。所以本文将回顾性分析和评价左氧氟沙星药物的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更科学地使用该药剂提供有效的参考。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随机选取我院应用左氧佛沙星药物的注射剂进行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男性为60例,女性为50例,患者最大年龄为19岁,最小年龄为89岁。病例的纳入标准为:1)有详细具体使用该注射的完整用药记录;2)患者的基本资料记录完整;3)患者的用药时间、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等记录完整;4)患者病程及病情记录完整。

医学临床使用的目标药物为左氧氟沙星药物的注射剂,主要包含有:1)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别名为左克,规格为2ml;0.1g。2)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Levofloxacin Lactate and Chloride Sodium Injection),别名为来信,规格为100ml;左氧氟沙星0.5g与氯化钠0.9g。

1.2方法

1.2.1文献查阅

依靠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左氧氟沙星药物的注射生产发展的简史,注射液产品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发生不良反应的特征,适用的症状和禁忌症等内容,对该注射剂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临床症状、原因和后果,评价的标准等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在经过专家会议对初步的评价标准方案进行讨论与修订改善,并最终形成评价标准方案[1]。

1.2.2设计问卷调查表

根据左氧氟沙星药物的注射剂具体的评价标准与评价细则,设计专门针对患者的问卷调查表,包括如下内容:患者的基本情况、有无药物过敏、诊断情况、用药前后的细菌培养情况和药敏结果、联合用药表现、药剂的具体用法和用量、发生不良反应现象、病程记录和不宜使用症状等内容在内共16项。调查表由患者完整填写,并将所有资料全部输入电脑,随机选取部分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

1.2.3研究临床合理使用具体评价标准的应用

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纳入病例在临床使用左氧氟沙星药物注射剂的合理性并发现和总结应用注射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完善评价标准提供有效参考。

1.3统计分析

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技术资料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

2、结果

2.1 病例临床指标结果

1)患者的基本情况资料。80例患者中有男30例,女50例,有效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89岁,平均年龄为(54.2±2.4)岁。住院患者涉及的科室包括3个,其中外科住院的患者有20例,内科住院的患者有60例。2)用药情况。患者用药时间为1d~15d。3)联合用药情况。单用注射剂的有20例,联用1种抗菌药物有55例,联用2种抗菌药物有5例.

2.2 临床合理使用具体评价标准和评价细则

建立形成的关于左氧氟沙星药物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具体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包括的主要内容:适应的症状、联合用药表现、药剂的用法和用量、管理指标、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配伍禁忌等共7个一级评价指标,另外包括一级指标下属的共16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适应症包括的二级指标内容有:细菌的培养以及药敏的实验结果、病症诊断;一级指标药剂的用法包括的二级指标有:给药的方式、滴注的时间段、溶媒选择;一级指标联合用药包括的二级指标有:用药的指症,用药的禁忌和反应;一级指标药剂的用量包括的二级指标有:给药的计量和最佳时间间隔;一级指标管理指标包括的二级指标有:处方临床医师的权限、可替代药物与病程记录;一级指标临床疗效包括的二级指标有:临床症状、实验室的检查、体征变化和病原学的检查。

讨论

近些年来,对氟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进行应用和管理成为卫生部门、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的重点关注的内容。我院通过建立左氧氟沙星药物的注射剂在医学临床合理使用的具体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回顾性分析该药剂在临床的使用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药剂过程中存在较好的方面有:联合用药合理科学;处方均由专门职称医师开具,全部符合标准;给药时间、剂量和途径符合标准;医疗记录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不足的方面有:用药疗程不规范、未详细记录病程和给药途径不标准等。针对存在不规范的地方提出如下建议:重视药敏实验;按照疗程和说明书要求规范用药;严格做好用药过程相关指标的记录工作;加强关注用药后的安全性评价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制定有效的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提高药物规范化使用和管理的水平[2]。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安全管理

1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

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包括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实验耗材及废弃物管理有待加强,基础建设投入有待提高[2]等问题,诸多文章都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良策;探究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还必须在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医学实验室是因其独有的专业性而存在的实验场所,其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法复杂多样,涉及安全隐患较多,安全管理难度大[3],因此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也因之具有不同的特色.在医学实验室活动中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参与者要由被动管理转换成主动遵守,才能达到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保障校园安全、保护环境安全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成为探索高等医学院校安全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

2.1具有基本的实验室设备设施

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基本安全装备的建设和投入,是作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硬件保障[4].应充分利用国家对高等学校建设提供的大量资源支持,加强实验室安全硬件条件建设.在实验室设计时,合理划分区域,并根据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合理布局设计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布局.设备方面要做到定期核查、调试、维修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淘汰达到报废年限和存在安全隐患的仪器设备、并可每年通过项目申报和专业建设等途径及时更换和补充实验室所需设备,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先进性.

2.2具备基本的实验室管理队伍

安全管理团队建设首先要构建“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安全管理组织构架[5G6].医学实验室安全风险涉及面广而复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严重,所以对安全问题必须由上至下人人重视.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职责要划分清晰.在管理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有效传达责任压力和管理意图,做到“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强化责任担当.其次就是发挥团队优势,资源共享、合作促进,提高效率.

2.3具有基本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管理制度是协调生产关系、规范组织和个体行为的各项法规和制度.建立严谨合理、层次清晰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可以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使践行工作有章可循.

3医学实验室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3.1充分了解师生实验者的实际需求

人的因素对于安全来讲是最重要的,安全运行离不开人的安全素质,许多安全事故都是源于安全知识的缺乏,同时也有专业技能知识的不足.只有了解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才能做好分析预测、制定对应的应对处置预案措施.

3.2从预防为主角度制定安全文化建设措施

我国的多部法律中,将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医学实验室安全从预防事故的角度出发,可以确保实验室与实验人员的安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对人和环境的伤害.

3.2.1提升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认识水平

医学实验室在实际工作中,会涉及到大量特种设备比如真空泵、培养箱、蒸汽发生装置、超低温冰箱、离心机等专用仪器设备,还会涉及到各种不同危险程度的耗材,包括危险化学品、病原微生物、实验动植物、放射性同位素等.管理和使用不当均会造成安全事故,对人身和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近年来国家对危险物品及设备的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7],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必然也越来越高.有效提升管理队伍的素质和对安全潜在危险因素的敏感度、辨识度、预测能力成为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必然要求.

3.2.2建立安全教育体系

(1)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利用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形式进行安全常识和各种相关知识的教育,建立起全链条的医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体系,形式上可以是安全手册、安全刊物、网上安全信息与常识、多媒体网络课件、培训课程等[8],内容可以包括医学实验室的环境安全建设规范、实验室各项实验操作安全注意事项警示、各种实验用品的潜在危险提示、实验室废弃物及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理、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置措施等,使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做到进入实验室前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后则思路清晰、行为规范.(2)开展实用、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利用大众广泛熟悉的、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微信平台等多媒体技术,建立实验室安全教育系统,并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群,广泛开展入校、入院、入室安全教育.根据医学实验室的特点,开展有序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加强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针对性教育培训,形式上可以采取知识竞赛、安全演习、宣传展板、安全小游戏等方式.国家规定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培训应由有资质的专门机构组织进行,例如辐射安全培训.

3.2.3建立严格的安全准入制度

医学实验室不仅具有一般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特点,还具有其特殊性,如有危险化学品、实验动物、生物化学及放射性废弃物等.因此必须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才能让师生认真对待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安全意识[9].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便捷的多媒体技术建立安全学习考试系统,开设实验室安全教育通识课程[10].师生是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主体,也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直接受益者,明确准入原则,实施有效的教育培训措施,比发生事故后的惩处有更大价值.

3.3建立实验室安全评价体系

实验室安全评价体系是对实验室进行的安全风险评价,为制订防范措施、实施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有实践价值的数据和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指导,对科学规范管理起到导向作用,是一个综合的评价系统[1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室安全建设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一线工作者以及各种行业专家都有或多或少的归纳.只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就可以建立符合自身行业、专业特点的安全评价标准.只有遵循一定的标准进行工作实践,才能让基础工作有扎实的积累和沉淀,从而持续产生较好的效果;也只有建立了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开展不同范围的自查、检查与交流,以检查促建设,以交流促提高,还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更开阔的视野中拓宽思路,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篇4

[关键词]血细胞;SysmexXE-5000;评价

[中图分类号] R46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19-99-03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ysmex XE-5000 Automated Hematology

LIU WenZHENG XinLIU Xiaomi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Cancer Center,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6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function of the Sysmex XE-5000 automatic hematology analyzer. MethodsPrecision, linearity, carrier rate and blank test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XE-5000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CCLS and ICSH. Results The result of blank test, precision, linearity, carrier rate were well. Comparing with the reference analyzer, the index of XE-5000 showed the percentage of differences is<3%.There is excellent correlation with those by microscope(R2>0.8).ConclusionThe performance of Sysmex XE-5000 was all in the allowable range(supplied by factory authorities).It is satisfied the demands on different hospitals.

[Key words] Hematology;Sysmex XE-5000;Evaluate

血液分析仪是医学实验室重要仪器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检验报告的准确性。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台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除采用传统的电阻抗法和射频法外,还用流式细胞技术,结合特殊化学试剂及荧光染料作外周血白细胞的分类。我们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和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有关文件对临床应用的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进行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Sysmex公司生产的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序列号A1636);LH750(序列号AS23099)。日本OlympusCX31光学显微镜;EDTA- K2真空抗凝管(2mL)由阳普公司生产。

1.2试剂

XE-5000质控物为Sysmex原厂质控,批号为QC-10300810、QC-10300811、QC-10300812;LH750质控物为BECKMAN原厂质控,批号为QC-860300、QC-870700、QC-880600。仪器试剂均为SYSMEX和BECKMAN原厂试剂。

1.3 标本

2011年2月本院的住院和门诊病人或健康体检者。

1.4 方法

1.4.1 仪器校准及质控首先对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用其配套校准品(LOT:0320525)按校准程序校准,结果与靶值比较后根据需求对仪器参数进行修正,验证结果各参数与靶值偏差在可允许范围内,表明校准合格。LH750血液分析仪使用期间均用配套的校准品(LOT:4790)按要求校准合格。仪器每日测试前均做本底及质控,检测指标在控后进行标本测试。

1.4.2空白实验使用稀释液为样本测定三次,测定结果为空白实验结果。

1.4.3精密度 (1)批内精密度:使用原装配套高、中、低值3份定值质控品,每份连续重复测定11次,第一次结果去掉,统计后10次CBC(全血细胞计数)各项目的CV(变异系数)值。(2)批间精密度:使用原装配套高、中、低值3份定值质控品,每份连续测定20d,计算CBC各项目的CV值[6]。

1.4.4线性范围(1)高值标本的准备:①RBC、HGB、HCT:取新鲜全血,室温下倾斜45°放置2h,分离血浆,此为高值标本[3],将其加入稀释液稀释成5%、10%、20%、40%、60%、80%、100%的浓度;②WBC:取新鲜全血,800r/min,离心20min,弃血浆,剩余部分3000r/min离心10min,收取白膜移至另一试管,如此反复收集直至足够量的WBC,此为高值标本,将其加入稀释液稀释成5%、10%、20%、40%、60%、80%、100%的浓度;③PLT:取抗凝血,800r/min,离心5min,取血浆3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如此反复收集直至足够量的PLT,此为高值标本,将其加入稀释液稀释成5%、10%、20%、40%、60%、80%、100%的浓度。(2)低值标本的准备:再取一份WBC、RBC、HGB、HCT、 PLT均正常的标本,将其加入稀释液稀释成0%、5%、10%、20%、40%、60%、80%、100%的浓度。(3)标本的检测将上述标本混匀后,每个浓度测定3次,取平均值[4]。(4)数据统计:用SPSS1.6对不同稀释度的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4]。

1.4.5 污染携带率采用ICSH制定的程序[7],先取一份高值标本,连续测定3次,随后取一份低值标本连续测定3次,按以下公式计算:携带污染率=(低1-低3)/(高3-低3)×100%[1]。

1.4.6 仪器可比性测量一份新鲜血标本,在室温下分别用Sysmex XE-5000和Coulter LH750连续测定五次结果的均值定为靶值,计算两值之间的差异百分率[5]。

1.4.7与显微镜人工分类结果比较 取48份住院患者的抗凝血在Sysmex XE-5000上测定,每份样本连续测3次取均值。同时每份血推3张符合质控要求的血片,染色后由3位有经验的检验技师用单盲法在体尾交界处进行白细胞分类,每张血片油镜分类计数200个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单核细胞(M)、嗜酸性粒细胞(E)和嗜碱性粒细胞(B)(如一人结果比其他二人明显高或低, 则剔除过高或过低数据),再与Sysmex XE-5000仪器的白细胞分类值进行比较。

2结果

2.1 空白试验

由表1可见,空白试验结果良好,各指标小于仪器限值。

2.2精密度试验

仪器精密度评价依据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标准允许误差的1/4作为判定规则,即CV值满足:WBC≤3.75%,RBC≤1.5%,Hb≤1.75%,HCT≤1.5%,PLT≤6.25%;由表2可知,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精密度良好,均小于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标准允许误差的1/4。

2.3线性试验

由表3可知,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线性良好(a值在1±0.05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75),线性范围宽,基本达到厂家说明书的线性范围;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WBC与PLT项目没有做到厂家说明书的线性范围,但已经能够覆盖实验室日常标本线性范围。

2.4携带污染率

由表4可知,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携带污染率低,符合标准。

2.5仪器可比性

不同血细胞分析仪之间各指标的评价依据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的1/3作为判定规则,即差异百分率满足:WBC≤5.0%,RBC≤2.0%,Hb≤2.33%,HCT≤2.0%,PLT≤8.33%。由表5可知,Sysmex XE-5000与实验室现有仪器之间有较好的可比性。

2.6与显微镜人工分类比较

由表6可知,Sysmex XE-5000的白细胞分类与人工显微镜镜检分类相比,相关性良好(R2>0.8)。

3讨论

对新安装的仪器在没用于检测临床患者标本前都应该要做性能评价,其性能达到实验室要求方可使用。作为希森美康公司X系列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最新和最高端的产品,XE-5000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功能、检测参数都有了极大的扩展和提高。第一,在白细胞计数方面:采用核酸荧光染色技术和激光流式细胞技术双方法检测白细胞总数,参数分别为WBC-D和WBC-C,XE-5000自动在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中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结果报告为白细胞总数,因此能有效排除电阻抗法或单纯光学法不能解决的难溶红细胞、巨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和细胞碎片等对白细胞计数的干扰;第二,在白细胞分类方面:XE-5000在三个通道中进行白细胞的分类,分别是DIFF通道、WBC/BASO通道和IMI通道,从而达到对白细胞精准分类的要求;第三,在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方面:XE-5000在红细胞/血小板检测通道采用鞘流电阻抗、在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采用激光流式法两种方法计数红细胞和血小板,分别表示为RBC-I、RBC-O和PLT-I和PLT-O。鞘流电阻抗法能有效避免细胞重叠、侧向或返流通过检测部产生的脉冲误差,使检测结果更准确。在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的激光流式法因采用了DNA/RNA核酸荧光染色,因此对一些临床特殊样本如高白细胞、巨大血小板增多症细胞碎片、小红细胞时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通过对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评价发现,该仪器全血细胞计数(CBC)各参数空白试验良好;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标准允许误差的1/4,精密度试验表明仪器有较高重复性,能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线性良好、白细胞和血小板由于试验条件限制,线性范围略低于仪器技术指标,五个参数线性范围基本能覆盖临床样本浓度范围;携带污染率低,各指标均低于0.3%达到仪器技术指标;与现有仪器检测结果可比性强,各参数偏差均小于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的1/3;与人工显微镜镜检分类相比,相关性良好(R2>0.8)。

总而言之,通过对XE-5000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该仪器测定速度快、检测参数多、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携带污染率低,与已知性能的血细胞分析仪可比性强,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全血细胞分析仪,是临床实验室较理想仪器。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乐家新.现代血细胞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66-l82.

[2] 杨有业, 张秀明.临床检验方法学评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1.

[3] 冯仁丰.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76-226.

[4] 束国防,高茂馗,芦慧霞. XE2100血液分析仪的应用评价[J].现代医学, 2005,10:323-325.

[5] 余立江. NCCLS 文件EP5T 推荐的评价仪器精密度性能方法的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2,3:172-174.

[6] Aulesa C,Pastor I,Naranjo D,et al.Validation of the CoulterLH750 in a hospital reference laboratory[J]. LabHematol,2003,9:15-28.

篇5

[摘要]目的通过方法学比较和偏倚评估探讨不同检测系统对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根据EP-9A文件,取朗道水平2和水平3质控物以及54份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在3个不同的生化检测系统(系统1: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Roche试剂、c.f.a.s校准品和质控品;系统2:岛津CL7200生化分析仪,中生试剂、校准品,德灵质控品;系统3: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中生试剂、校准品,朗道质控品)上检测TP和Alb,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临床接受范围,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可比性。结果朗道质控物和新鲜血清标本中TP和Alb测定结果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各检测系统间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总蛋白;白蛋白;检测;偏倚

检测系统是指完成一个检验项目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校准品、检验程序、保养计划等的组合。当前,一个医院对同一项目有多个检测系统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然而,比对试验如何进行,如何判断不同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如何评价其临床接受性能等问题随之产生。本实验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文件,对我院总院和两个分院的3个不同检测系统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测定结果进行方法学比较和偏倚评估,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检测系统的组成根据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的不同分为以下3个检测系统。(1)检测系统1: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R0che试剂、c.f.a.s校准品和质控品;(2)检测系统2:岛津CL7200生化分析仪,中生试剂、校准品,德灵质控品;(3)检测系统3: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中生试剂、校准品,朗道质控品。

1.1.2 盲样制备每日常规工作后收集新鲜血清若干份,制备成1-3份不同浓度的混合血清,分装于带盖的清洁试管内,共54份。同时选用同一批号的RAND0x水平2和水平3质控血清,按说明书要求复溶,分装于带盖的清洁试管内。质控样本和血清样本随机编号,由专人分发给不同检测系统,置于当天常规工作中进行测定,连续20个工作日。

1.2 方法

总蛋白测定均采用双缩脲法,白蛋白测定均采用溴甲酚绿法。因检测系统精密度最好,参加室间质评成绩优秀,定期校准且测定结果准确,已通过ISO/IECl7025和IS015189实验室认可,故以检测系统1作为目标检测系统比较方法(x),其余各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Y),进行方法间TP、Alb测定结果的比对试验。实验前对仪器进行常规维护与保养,各实验室按常规方法进行质控,质控结果在控时进行双盲盲样测定。每个项目的检测严格按厂商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各实验室收到盲样后2h内测定完毕,每份样本只测定1次。

1.3 数据收集与处理

剔除已明确有人为误差的结果,按EP9-A文件进行方法间离群值检查。x的分布范围是否合适可用相关系数(r)作粗略估计,如rI>0.975或r>0.95,则认为x范围合适,直线回归统计的斜率和截距可靠;如r

计算线性回归方程:y=bz+a。计算方法间的系统误差:根据临床使用要求,将各个项目给定的医学决定水平浓度xe代人回归方程,计算实验方法(Y)与比较方法(X)之间的系统误差(SE),SE=|Yc―xc|,系统误差率(sE%)=SE/Xc×100%。

1.4 临床判断标准

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TP测定结果的允许误差为T±10%,Alb.的允许误差为T±10%,以系统误差率(SE%)小于CLIA’88室间质量评价标准规定的允许误差的1/2为临床接受标准;以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来判断检测系统间是否可以接受。

1.5 统计学处理

不同检测系统质控物结果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检测系统新鲜血清测定结果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可靠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所有数据均在Excel2000和SPSSl1.0软件包上进行。

2 结果

2.1 不同检测系统的精密度评价

根据朗道水平2和水平3质控品连续20次的盲测结果,通过计算均值、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来评价不同检测系统的精密度,水平2和水平3测定结果方差齐,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TP、Alb均数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同检测系统新鲜血清TP、Alb的测定结果

3个检测系统TP、Alb测定结果方差均齐(P>0.05),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各检测系统间的均数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975。

2.3 各检测系统临床接受性能评价

以检测系统1作目标检测系统,将TP、Alb的医学决定水平浓度代人各自相应的回归方程,以判断各检测系统的临床接受性能。

3 讨论

血清蛋白测定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没有特异性,但结合临床资料可以用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另外,总蛋白、白蛋白还是肝病预后好坏的指标。保证不同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目前各中、大型医院检验科追求的目标。我国临床实验室都很重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都参加全国或全省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并每天进行室内质量控制,但这些并不能完全解决不同系统的偏差问题,必须进行系统问的比对实验。

本研究结果显示,3个检测系统间新鲜血清中Tb、Alb测定结果经二因素混合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可靠性系数α接近1,表明测定结果稳定性好,受随机误差影响程度小,稳定性临床可以接受。3个实验室的3个检测系统TP、Alb的正常值、异常值质控物的日间变异系数及总变异系数均小于3%,表明各检测系统测定TP、Alb的精密度均符合临床要求。临床精密度要求和统计结果相矛盾,各检测系统临床接受性能评价与统计学结果不一致,这是从统计学和临床判断标准两个方面去分析数据,避免了传统的比对实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得出不可比的结论。采用国际通用的Hor-witz方程评定比对实验结果,可把检测允许误差与待测组份的浓度直接用函数式表示,用来评判比对实验的结果较客观、准确,克服了以前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评判的主观性和经验性。但此法仍然是从统计学上出发,并未考虑临床的接受性,因此,我们认为此法用在临床上仍然不如使用CLIA’88的允许范围评价比对试验结果更客观。

篇6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想把公共卫生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就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但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并没有从它功能分多样性入手来加强发挥公共卫生功能,使得社区卫生服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为了促进卫生服务的发展,应该针对影响公共卫生功能的因素制定有效的策略。

1 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公共卫生能力设施的建设 不愿加大公共卫生能力的建设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的现象,首先是由于相关财政就够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些补助并没有落到实处,或者是虽然提供补助但是补助的资金严重匮乏,根本不足以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卫生能力的建设,因为很多情况下都是服务机构干的工作越大,同时亏损的也越大。除了客观的因素之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的主观因素也是一个大的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提供公共卫生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提供服务的数量,而并不关注服务的质量,或者就是只追求过程而并不注重效果。这双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及加大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1.2对公共卫生功能的认识模糊 很多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认识公共卫生的功能,常常认为公共卫生功能就是公共卫生服务。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和公共卫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不同的是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功能表现出来的某一种形式,是为了达到某一种公共卫生的目的才采取的具体的方法。服务是大家可以用眼睛看到的,但是功能却是看不到的,是隐含在服务中的,而由于对这一概念的模糊就使得人们仅仅只是关注服务[1]。

2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功能的策略

2.1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 在这个人们越来越追求服务质量的时代,加强投入首先就是体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实验室建设,这也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其次就是加强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要开展一些医疗活动,所以政府等相关部门可以挑选一些专业技能强的医疗管理者到卫生服务机构中去开展培训,首先培训的就是服务机构中工作人员的医疗知识与技能水平,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同样对机构的管理者也要看展一些培训,让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可以更好的对社区卫生工作进行指导管理[2]。

2.2明确公共卫生功能 要想让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共卫生功能发挥出来应该明确公共卫生功能,让每一位社区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知道公共卫生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社区的卫生服务在开展每一项服务工作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并且明确知道通过这一服务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目的。为了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必须确定公共服务的具体项目,不能没有目的盲目的工作,明确了具体的服务项目不仅可以使服务工作更顺利的进行,同时还能避免社区的服务工作和上级的服务工作出现重复交叉的现象[3]。在制定的公共卫生的具体实施项目之后,就应该对工作的具体实施行动起来,对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明确他们的职责,同时对于资源也要喝了配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效率和质量,真正做好社区的卫生服务工作。

2.3制定公共卫生评价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还应该充分依据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引导以及领导作用,每一个社区都应该按照社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公共卫生评价标准,这也是加强对社区服务工作监督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保证所有社区都能够按照这一评价标准来开展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社区卫生的质量以及效率。相关机构还应该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进行考核,除了传统的服务的次数和内容的考核之外,好应该注重质量的考核,避免社区服务工作都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例如可以直接到一些居民的家里去进行拜访,了解居民对一些卫生保健知识的熟悉程度,并且可以根据考核的结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相应的惩罚或者奖励,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4]。另外,还可以根据社区当地的经济水平的状况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定的资金补助,并且要把这一补助落实,为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奠定资金基础。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公共卫生功能的实现,为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功能,应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以及人才的投入,建设完善的卫生服务设施,在实际开展服务工作的时候应该明确公共卫生功能,制定具体的服务项目,同时制定公共卫生评价标准,加强政府的领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社区的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何能清,廖小兵,郑斌,等.团队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4,36(54):59-62.

[2]姜仁仁,白丽萍.社区卫生服务品牌建设的SWOT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36(65):136-137.

篇7

关键词 电解质;日立7180;强生干化学;对比分析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临床检测电解质的方法逐步呈多样化发展。不过临床诊断过程中,检测仪器应用的不同,检验方法运用的些许区别,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由此可见,为了保障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便需要洞悉不同检验方法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及可行性。由此,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强生VITROS350全自动干生化分析仪、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电解质的检测结果,分析其相关性。采用朗道正常、异常两种浓度质控晶和50例患者血清标本在2个检测系统上分别进行测试,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及仪器的性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仪器与试剂:采用美国某公司强生VITROS350全自动干生化分析仪,试剂干片、参比液及校准品均由该公司提供。采用日本的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校准品均采用朗道试剂。

样本:依循随机原则选取达到无溶血和脂血血清为实验样本,取样标准:1次/d,10份/次。另将朗道正常和朗道异常这两种浓度质控晶予以合理调配,保存好备用。

方法: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赋值:①使用朗道正常质控品及朗道异常质控品同行精密度测定;②依循上述方法进行为期1个月的测定,记录测定结果并予以计算各个监测项目之间的标准差(s),根据95%可信区间,可确定各检测项目的不确定度1.96 s,检测项目结果±1.96s。临床可接受标准:以美国实验室修正法规规定标准为本次研究的可接受标准:①时间质量评价标准以CLIA’88为参考依据;②目标指可出现误差,误差应限定于T±10%之内;③如果出现SE(%)小于室间质量评价标准的50%的情形,则应当认定这一结果有效,以系统误差值为依据来评定检测系统间的可接受性。精密度评估及可接受标准:以CV≤1/4允许误差作为批内变异的允许误差范围,以CV≤1/3允许误差作为日间变异的允许误差范围;系统误差SE(%)≤1/2允许误差作为对比试验的允许误差范围,同时也作为临床可接受性判断标准。对比实验:每天取10例患者的新鲜血清,采用两台仪器分别进行2次测定,取其均值,每次检测时间控制在2h以内,共检测5 d。本次实验首以1台性能较为优良的仪器作为对比仪器,以此仪器的各项调整数据为依据对另l台仪器予以校正,而后进行为期5天的测定实验,测定实验标本10例,连续测定2次,测定结果取均值。最后,计算回归方程。计算方法:将各项目给定的医学水平浓度(XC)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实验法YC与比对法(XC)之间的系统误差:SE=[YC-XC];SE%=(SE/XC)×100%。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Excel统计学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两种检测系统测定朗道正常、异常质控品的结果比较:本次研究过程中,使用朗道正常质控品及朗道异常质控品同行精密度测定;同时依循卜述方法进行为期1个月的测定。以测定均值及变异系数(CV)为基准对两利,检测系统的精密度进行评价,见表1。

比对仪器的选取结果:通过上述可知,两种检测系统的准确度、精密度及可接受性判断均符合CLIA’88。两台仪器的批内、日间变异系数均在允许误差范嗣内。所以,应选择性能较优且变异系数较小的强生350作为比对仪器。

两种仪器的相关性结果分析:两种仪器的回归方程表示:K+:Y7180=1.019 1X-0.1(r=0.988 3);Na+:Y7180=0.851 0X+21.096(r=0.973 5);Cl-:Y7180=0.769 8X+23.127(r=0.9776)。从上述3组回归方程的r及r2数据分析,r>0.976,r2>0.94,由此判断上述两种仪器的检验方法之间存在相关性,且相关性较好。将各项目医学决定水平代入各回归方程,计算系统误差(SE)和(SE%),结果显示,日立7180K+测定项目SE%较强生350>0.24%、Cl-的SE%>0.25,且Na+、Cl-截距、斜率较大,至于其他检测结果,由上可知,均与临床要求相符合。两种仪器之间的相关性较佳,不过也因为一些系列项目SE%>美国实验室修正法规规定的预期偏差,实验结果显示两者斜率及截距较大,故而应当对日立7180予以校正处理。

讨论

篇8

[关键词] 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酶联免疫;评价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c)-0127-02

甲胎蛋白是源于卵黄囊、未分化肝细胞和胎儿胃肠道的一种糖基化白蛋白,其分子量约为70 000 D[1]。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随着病情恶化,甲胎蛋白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有报道称7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内可检测到高浓度的甲胎蛋白,而转移性肝癌的甲胎蛋白水平一般不是非常高,酒精性肝硬化、急性病毒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血清内的甲胎蛋白含量升高幅度更低一些[2]。因此,甲胎蛋白的定量检测被广泛用于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辅助诊断,其检测的精密度是该定量检测产品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3]。

精密度是用来考察试剂盒对同一样本重复测定时,能否得到无显著差异的结果的性能指标,通常用重复多次测量结果的变异系数(CV%)表示。一般情况下,评价精密度时,同一样本重复测定10次,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高于15.0%[4]。酶联免疫甲胎蛋白诊断试剂盒(以下简称“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的国家标准也是不高于15%(n = 10)[5]。笔者从市场上购买6种甲胎蛋白试剂盒,对其精密度进行测定评价,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1.1 材料 6种甲胎蛋白试剂盒,每种选取3个批号。以上产品均为国内常见的试剂盒。本文旨在讨论国内甲胎蛋白试剂盒的精密度现状,为避免歧义,所使用的甲胎蛋白试剂盒均采用代码标示:A、B、G、K、S、W。质控品采用BIORAD质控品367#。

1.1.2 试验设备 全自动加样器:e-Lisa;洗板机:iWO-960;酶标仪(高灵敏宽范围):PHomo。

1.2 方法

选取A、B、G、K、S、W 6个厂家甲胎蛋白试剂盒,每个厂家选定3个批号,共组成18个试剂盒。选取同一个BIORAD 367#质控品(质控血清),按照说明书进行溶解备用。按照每个试剂盒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分别用18个试剂盒测定选定质控品的浓度值,每个试剂盒的测定重复10孔浓度值。综上得到180个浓度数据,按照“1.3”的方法对这180个数据进行分析。

1.3 对比评价

1.3.1 横向比较 每个厂家3个批号的甲胎蛋白试剂盒分别测定精密度,取其结果的平均值进行评价。

1.3.2 纵向比较 针对每个厂家3个批号的甲胎蛋白试剂盒测定同一质控品的30个浓度值进行精密度评价。

1.3.3 评价标准 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精密度小于7%的甲胎蛋白试剂盒评价为优,精密度在7%~10%之间的甲胎蛋白试剂盒评价为良,精密度在10%~15%之间的甲胎蛋白试剂盒评价为中,精密度大于15%的甲胎蛋白试剂盒评价为差。

2 结果

横向比较,A、K两个厂家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优;W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良;B、S两个厂家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中;G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差,超过国家标准22%。

纵向比较,A、K两个厂家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优;S、W两个厂家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中;B、G两个厂家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差分别超过国家标准22%和32%。

3 讨论

横向比较的结果反映批内精密度性能。这种精密度主要体现同一批甲胎蛋白试剂盒连续测定结果的重复性。本研究中,两种甲胎蛋白试剂盒性能优,一种甲胎蛋白试剂盒性能良好,其他3种甲胎蛋白试剂盒性能一般,甚至出现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情况。纵向比较的结果反映批间精密度性能。这种精密度主要体现不同批次甲胎蛋白试剂盒连续测定结果的重复性。综合比较来看,两家企业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性能优越,可以满足临床辅助诊断需求;多数企业产品的批内精密度优于批间精密度,即他们生产的甲胎蛋白试剂盒批间精密度性能有所下降,产品B甚至出现了批内合格而批间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现象。使用精密度性能较差的甲胎蛋白试剂盒进行临床测定,其结果是不准确的,这样的测定结果无法满足临床连续监测同一患者病情变化的实际需求。

精密度是甲胎蛋白试剂盒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精密度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试剂盒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分析操作等[6]。建议各生产厂家从源头入手,综合控制生产全过程,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试剂。临床检验实验室在确定甲胎蛋白试剂盒品牌时,建议采用本文提供的方法对备选品牌进行随机抽样,详细测定比较其精密度。只有经过充分的比较验证才能选择到优质的产品,才能提供更为可靠的检验数据。

为确保临床检测的长期准确性,克服某些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较差的现状,各实验室必须加强室内质控[7]。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绘制质控图,建立一系列甲胎蛋白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实验室管理,发现并找出试验失控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保证出具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8]。

[参考文献]

[1] Taketa K. Alpha-Fetoprotein in the 1990s In:Sell SS Serological cancer markers[M]. New Jersey:Humana Press,1992:31-46.

[2] Stuart KE,Anand AJ,Jenkins R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United States[J]. Cancer,1996,77(11):2217-2222.

[3] 张春涛,黄颖,于婷,等. 2009 年度甲胎蛋白(AFP) 体外诊断试剂抽验质量分析[J]. 中国药事,2010,24(8):809-811.

[4] 徐伟文. 体外诊断试剂研制常用技术指标之分析性能评估[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2):140-144.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Z]. 2000-08-02.

[6] 孙玉芬,秦国天. 国产ELISA试剂盒批间变异的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7):908-909.

[7] 张艳. 做好室内质控[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43.

篇9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自主学习;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 R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c)-0169-04

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多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和技能培训课。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在基础医学领域内将原来分属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课程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优化、科学整合并重组后,建立的一个独立的、全新的机能学科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打破了传统医学实验教学单一分割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强调知识的融合与综合应用,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研究的实施是在我校原有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从优化教学内容、修订完善新版教学大纲、编写相应实验教材、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探索,以期通过研究,构建新型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使我校机能学实验教学质量达到国内同类医学院校的先进水平,同时更好地满足《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对医学毕业生培养的基本要求[1]。

1机能学实验现状分析

1.1国内现状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目前在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中,大多数的院校均以基础医学中的机能实验教学为突破口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组建医学机能实验室,构建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从目前各院校开展的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情况来看,尚无统一模式。多数院校是基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共性和特点,将三门学科的实验教学合并,也有个别院校将生物化学、心理学的实验教学并入其中。在教材方面,有的院校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有的使用自编教材或讲义。在开设的实验项目上,各院校虽然差别较大,但基本上大多包含如下内容:①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②基础实验;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纵观各院校机能实验教学成果可见,各院校改革进程不同,有的较为成熟,有的还在探索,有的刚刚起步。尽管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但多数院校对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其主流是正确的,符合当今医学人才培养要求[2-4]。

1.2我校现状

我校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起步较早。1997年,大连大学医学院将原来分属于教研室管理的基础医学实验室,按照形态学、机能学学科分别组建了基础医学形态实验室、基础医学机能实验室。自1998年即开始进行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将原有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课程进行科学、有机的整合,并于2000年派出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教研室相关教师到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进行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学习与培训。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已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独立设课,独立考核,在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多年的课程实施和运行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我校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在教学理念上,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还不到位;在教学内容上,单纯的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占比偏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比偏少;在教材建设上,原有的实验教材存在实验项目涵盖不全、部分内容陈旧的问题,还缺少一本符合我校实际情况、适应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先进完整教材;在教学模式上,尽管采用了一些先进仪器设备和手段,减少了在单一动物实验模式中因动物不足带来的遗憾,但仍存在着因资源、时间等条件限制,所开展的实验项目满足不了从多方面、多角度达到实验目的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有必要对我校现行的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改革,使其更加科学、完善,以更好地满足《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对医学毕业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素质和能力。同时近期学校投入近150万元购置包括虚拟实验室系统、生物机能实验同步演示系统等,这也为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设备保障[5]。

2改革内容与实施

2.1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宣传、落实及实施,在教师层面,强化教师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分析、实践、质疑、创新等能力。在学生层面,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习过程中找准自我定位,进行自我监督,敢于自我评价,反思自我行为,不断提高自我。

2.2组建研究团队

组建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教研室教师和基础医学机能实验室技术人员参加的研究团队,由本研究负责人负责整个研究内容的规划、实施。

2.3优化教学内容

依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在保留有代表性的经典、验证性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丰富实验内容,更新实验项目。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6-10]。

为此组织了教师对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院校的机能学实验开设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研讨,并根据我校机能实验室仪器设备情况,筛选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成熟先进的实验项目。同时组织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对拟增设的项目进行预试验,在保证实验成功率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增设的实验项目,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提高到70%,增设了设计性实验项目。

2.4完善考核评价方式

组织教师对拟制定的考核评价方式中包含的各项内容,即实验预习评价、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评价、设计性实验评价、虚拟实验评价、病例讨论评价、实验基本理论考核评价、实验技能操作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评价标准进行研讨,更多地采用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式,如在实验报告中增加学生、教师签字栏,将问题及时向学生反馈,在病例讨论中采用学生、教师评分量表等,完善了能较为充分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11-12]。

2.5修订教学大纲

结合我校2014版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在更新实验项目、完善考核评价方式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新版教学大纲。

2.6编写实验教材

组织教师在对所开设实验项目进行预试及实施的基础上,先期编写各实验项目的实验指导并汇集成册,初步完成了《机能学实验指导》。在逐步完善、成熟后,计划出版符合我校自身情况、适应机能学实验课程改革需求、先进的新教材[13-14]。

2.7更新教学模式

结合我校进行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在应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实施传统动物实验教学模式的同时,组织教师充分利用新增仪器设备,如虚拟实验室系统的虚拟实验技术,更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条件,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虚拟实验项目,实现虚拟和动物实体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更新,提升教学效果;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这一系统,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复习、自测,实施虚拟动物实验操作。

这种教学模式上的更新,突破了传统单一动物实验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实验环境的时间和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全天候开放。同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15-16]。

2.8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实施

本研究的改革内容中之一是优化教学内容,即新增设了设计性实验、虚拟实验及部分综合性实验,这些实验项目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科研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改革效果

3.1构建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通过对上述各项内容的改革与探索,构建了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及训练为基础,综合性实验为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设计性实验为创新的新型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编写完成“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机能学实验指导》、实验基本理论考核题卡、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报告、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实施。通过实践,本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使我校机能学实验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17-18]。

3.2构建新型实验教学模式

利用虚拟实验室系统,将虚拟实验融入课堂实验教学和课外网络学习中,实现虚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我校目前采用的新型教学模式,达到国内同类医学院校先进水平的目标。

4结语

依据国家教育部、原卫生部联合颁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文件)的要求,在技能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就是衡量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医学毕业生能够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在医学不断进步的环境中,保持其业务水平持续更新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保证。

本研究通过应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对我校原有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教学理念上,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内容上,提高了综合性实验比例,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增设了设计性实验项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在教学模式上,增设了虚拟实验项目,改变了传统单一动物实验模式在资源、时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在考核评价方式上,强化反馈,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等。通过以上改革与探索,在项目研究的推进实施中,确实体会到这一新型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今后还将进一步对改革的各项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不断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英福,李春燕,袁带秀,等.专业认证背景下机能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3):218-220.

[2]张明昊,李玉洁,孙曙光,等.关于新型医学机能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113-116,124.

[3]刁海鹏,郜亮,解军,等.卓越医师培养中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45-147.

[4]王宏宝,刘慧萍,黄珊珊,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机能实验独立授课模式的实践[J].中医教育,2016,35(1):16-18.

[5]王宏宝,刘慧萍,张国民,等.实验室建设促进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28-29,35.

[6]齐瑞芳,吕军,徐继辉,等.基于内容的模块化实验教学在机能学实验中的应用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 35(12):1820-1821.

[7]张玉侠,倪芳,张瑾.机能实验学系统综合实验的实施与效果[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31(2):176-177.

[8]谷彬,刘思妤.综合性实验教学在机能学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253-254.

[9]袁带秀,李春艳,袁志忠.依托科研开设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9):788-789.

[10]杨丽娟,刘艳波.医学院校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开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36(1):68-69.

[11]陈晓青,叶少剑,汤凌燕,等.医学机能学实验考核的构建与评价[J].九江学院学报,2013,28(3):24-26.

[12]白萨日娜,王学恩,塔娜,等.浅谈机能学实验课考试体系的建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52-53.

[13]孙艺平,邹原.医学机能实验学[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

[14]高兴亚,戚晓红,董榕,等.机能实验学[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3.

[15]单芳,刘雨娟,李宏民.虚拟实验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357-358.

[16]刘爱东,王箐,田琳,等.虚拟实验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88-90.

[17]胡晓松,潘克俭,张晓,等.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促进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6-8.

篇10

    PBL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的综合课程教育,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引入医学教育领域,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据WHO报告,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PBL模式,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1-2]。传统的LBL教学主要是一种灌输式授课模式,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虽然可系统地、有把握地完成教师预定的课时目标,但课堂气氛沉闷,无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与之相反,PBL教学则以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为课程启动点,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贯穿全程的引导;学生则一般以6~8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分析病例,提出问题,通过主动学习、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与之相应的方法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能和创新能力,鼓励个性自由发展。

    2实验课程开展PBL教学的优势

    2.1教学规模适当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理论课教学通常是上百人同时上课,这种规模显然不利于开展PBL教学。而实验教学一般是小班上课,每班仅25人左右,足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PBL教学过程中。

    2.2教学环境适宜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讲授较少,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与PBL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相似。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开展PBL教学,学生更易接受。同时,实验室的空间较大,便于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既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使教师能更加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2.3教学内容单纯相较于知识容量丰富的理论授课,实验教学需解决的问题则少得多,且一般都是围绕某一医学专题展开,知识脉络简单清楚,学生较易抓住重点,PBL教学活动也更能顺利展开。

    3基础医学实验课实施PBL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等教育从量的扩展转向质的提高阶段,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主题,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教育教学改革不仅需要宏观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要把改革精神贯穿于具体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是医学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能复习和巩固理论课知识,还能掌握相关检测技术及多种仪器的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但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将课前书写在黑板上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简单地讲解给学生,学生依照课堂板书按部就班地操作,课后书写实验报告,学生间抄袭严重。教师根据这样的实验报告打分,无法给学生一个合理的成绩,同时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也达不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的预期目标。

    4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PBL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了重大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者,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这种革命性的转变不可能让学生马上适应并投入其中。因此开展PBL教学不可一蹴而就,在设计PBL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首先实施非典型性PBL模式,即LBL模式+PBL模式[3],在学生适应并掌握其中流程后再实施典型的PBL教学。

    4.1非典型性PBL教学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前板书,课始讲授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提出与实验内容相关且教科书上可查阅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边动手边讨论。实验结束后,将学生以5~6人为一小组,就实验结果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每组派一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教师做最后总结和点评。通过非典型性PBL教学,让学生熟悉PBL教学的主要流程,初步锻炼他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主动发言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以便于此后PBL教学的顺利开展。

    4.2典型性PBL教学在确信学生有能力参与到PBL教学中后,选取与临床疾病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随机抽取班级设置PBL组和非PBL组,按照下列程序开展PBL教学:

    4.2.1实验前问题的设置实验前将问题布置给学生,考虑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PBL教学,教师可将本实验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达到的目标告诉学生,并简单指导学生如何借助网络、图书馆、期刊数据和精品课程查阅资料以及如何依靠团队的力量完成任务,同时鼓励和欢迎同学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参观和学习。

    4.2.2实验过程的推进按照计划由每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根据实验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整体性指导学生总结实验教学内容,然后学生按照讨论好的实验方案分组操作。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验结束后,再次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展开讨论。

    4.2.3教师总结和点评实验结束后,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做重点强调。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围绕学生的发言情况,肯定能力,提出不足,帮助学生树立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5PBL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5.1问题的设置整个实验教学过程是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始的,故问题的设置水平是PBL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开展PBL教学,问题设置的难度不应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太偏向于临床,同时要兼顾学校的办学条件,如网络资源、图书馆藏书量和期刊种类等。问题最好只有唯一答案,便于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对这个答案的探索,可以延伸出整个实验教学内容。如生物化学实验内容血糖的测定,教师提出问题:某病人54岁,自述近来多饮、多尿、多食,却日渐消瘦,请问此病人最可能患了什么疾病?最简单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学生根据“三多一少”症状很容易推断出此人可能患有糖尿病,最简单的诊断方法自然是刚从理论课上学习的血糖测定方法,围绕这一答案学生可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何测定血糖、目前临床和实验室主要采用的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注意事项等。实验教学内容随之在讨论过程中一一展开。

    5.2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PBL教学要求学生课下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查阅资料,主动与同学交流沟通。如果学生敷衍了事,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开展PBL教学前教师应花大量时间向学生解释PBL教学的各种优点,也可通过条幅、展板在学校形成PBL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将带给自己怎样的改变,相信学生会自愿配合。同时,PBL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非常熟悉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能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并能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计划。对PBL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美国医学教育家爱华德?巴罗斯(HowardBamws)作了这样的描述:“理想的指导者应该既是一个学科专家,又是一个指导专家,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则求其次,即他不是一个学科专家,但至少应该擅长指导,最糟糕的指导者莫过于他是一个学科专家,但却拙于指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