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重点章节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学的重点章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命历程 人格发展 大学生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95-03
一 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大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正式步入社会的过渡场所,很多重要的社会化过程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大学教育的成效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在社会中得到检验。这种检验体现在两个层面:(1)个人层面,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是否真正能够承担起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以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等;(2)社会层面,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所学投入社会建设,是否可以利用大学期间的积累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聚焦各类新闻报道和现实观察,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前未能很好地进行社会融入,毕业后的生活未能达到预期水平等,由此产生了“读书无用论”或“大学无用论”。大学教育未能给予学生以充分的校外生活和工作准备,这些准备包括思想、知识、技能等方面。本文对为什么大学没有成为学生真正需要的社会化场所的原因进行剖析。
1.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大学扩招重量不重质。1999~2002年期间,政府采取了大学扩招政策,导致大学生数量和高等教育机会成倍增长。1990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为2063000人,2007年则为18848954人,17年间规模扩大了9倍。随着大学的扩招,中国学生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对提高国民文化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但盲目地扩大招生名额所带来的弊病也日益为全社会所共识。当教育机器所生产出来的大学生,仍然为统一规格的“产品”时,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就不难理解了。缺乏亮点和想象力的学生,缺乏创新,甚至连制造都难以顺利完成,更不用说成为国家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二,人文精神缺失和大学教育理念错位。如今快餐文化大行其道,追求名利和速成的社会风气使得身处校园的年轻人也越来越浮躁,传统文化缺失值得我们警惕。如果对本国文化理解缺乏透彻,在多元文化的大潮中会引起思想混乱,迷失方向和自我,并难以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对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难以想象。这些混乱的产生,与我国的大学教育理念的错位不无关系。受功利主义的浸染,浮躁的气息灌满“象牙塔”。
第三,培养方式及内容与学生和社会需求不对等。中国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学专业后,很多人发现自己不喜欢所学专业。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学生的未来生活和工作呈现部分脱节的状况,在学校期间,学生普遍没有接触过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只是大致有一个个人的角色期待,但到实际工作中,发现差距巨大。目前的大学教育缺乏实用性的导向,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是把知识束之高阁来仰视,而不是作为工具来学以致用。由于学生看不到所学知识的价值,由此产生了厌学和迷茫的情绪。出现了四年学习进入社会却发现自己远远不能匹配社会需要的状况。
2.大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笔者认为,大学生之所以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以及进入社会后的社会化障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大部分高校的教学实践方式与大学生的真正需求存在差距,即供需不对等。这种供需不对等涉及两个层面:(1)教育理念和教育提供与社会需求的不对等,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实际需要的能力之间存在更新速度的滞后性,从而导致了社会化过程中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出现延迟和自我怀疑;(2)教育实践和任务与大学生人格特点出现脱节,由于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导致出现了学生不愿上课,老师无法真正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教学效果欠佳。
二 大学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供需矛盾分析
1.大学生成长的人格、心理和认知特点
在我国,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的人群年龄一般在18~24岁之间,这一阶段贯穿青少年末期和成年早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大学期间是个性成熟阶段,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时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研究分析其自我意识和身心特点,可以与对我国现行普遍的大学教育模式进行匹配性分析,进而反思我国的大学教育。
第一,用埃里克森人生阶段理论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的人格进行剖析。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来看,个体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具备不同的人格特点。埃里克森的人格即意指人的个性特征,即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应该依据各个阶段的人格特征开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埃里克森以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以人格发展为核心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有某一明确的心理社会任务有待完成,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冲突或者对立的情感,形成一对矛盾,矛盾的积极解决就能增强自我,并使人格得到健全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而消极的解决就会削弱自我,使人格发展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心理社会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步入青年期的个体只有把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预期、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的要求更主动地加以整合,从而对自己的本质、能力、理想等方面形成一种前后一致的意识,这样才能在青年期结束的时候建立起一种稳定的自我同一性,为有效地实现未来生活预定目标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否则就会形成“消极同一性”,即获得了一定社会文化环境所不予认可的角色。消极同一性的行为虽然使人反感,甚至受到群众的谴责和社会的惩罚,但归根到底,仍然是青年企图博得社会承认的一种努力。
第二,大学阶段的青少年身体、心理和认知行为特点。由于大学阶段跨越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故兼具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的身心和认知行为特点。
从身心特点方面来看,个体身体发育逐渐成熟,体形特征逐渐与成人接轨,随着第二性特征的成熟,开始步入青春期晚期,激素分泌呈上升趋势。由此带来个人的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和对异性认同的渴望。心理上会出现滞后发展和走向成熟两个趋势,受早期生命历程的影响(尤其是重大人生事件),个体心理成熟程度会出现分异化,这对于未来的社会融入至关重要。从认知行为方面来看,个体的思维得到了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且更有系统性、计划性,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对自身思维过程有更好的认识能力,思维开始向多角度发展(喜欢双关语和讽刺),并开始形成质疑精神。从交流方面来看,青少年运用比喻的能力增强,能运用逻辑思维组织观念,能够强调他们所说的重点,善于辩论。从行为上来看,个体开始寻求亲密感,开始进行进入社会前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并思考选择职业及就业、经济独立、发展亲密关系、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等问题。
2.与大学生身心特点相匹配的需求分析
正是由于大学生具备上述人格特征、身心和认知特点,故在这一阶段大学生有其特殊的成长诉求。
第一,人格发展需求。从人格及自我统一性方面分析,大学生在这一阶段有明确的生命任务――社会化,在进行社会化过程中,会遇到诸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经历过的生命体验与现状的矛盾、对未来的期许与自身能力的矛盾等。为此,大学生需要通过知识的储备和辅导,能够对自身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在一定引导下形成对社会思想的正误判断,并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生活的意义,实现自我同一性,尽量避免或减轻自我混乱的影响。既要认清目前的社会状况,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各种能力和素质,又要认清自我,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逐渐实现未来期许与现状的统一,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第二,身体、心理发展需求。从身心特点分析,大学生需要多样化的运动方式,一方面以促进身体健康发育,为旺盛的精力提供合理积极的释放渠道;另一方面通过体育运动及相关活动促进团队精神和健康交友意识的形成。由于心理上对异性的渴望,需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并安排相应的心理辅导,避免消极心理的产生。由于每个人都具有特殊性,除了普遍化的教育管理,应该给予同学以个性化关照,由辅导老师帮助同学设置合理的人生目标,提供更多社会信息,减少个体的孤独无助感。
第三,认知发展需求。从认知行为方面分析,思维的发展使得大学生对具有思辨意义的活动感兴趣,需要能够锻炼思维能力的事物来满足潜意识的需要。大学生对教化式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感到反感,并开始形成对权威的质疑和对社会的不满。这就需要在价值判断上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其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思维能力,提高对新事物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把质疑能力深化为对现象的反思和对社会的深入思考。由于对交流的渴望,也应开展相应的活动促进正向发展,充分利用小组,进行小组学习、小组作业、小组辩论等方式,满流需求。此外,大学生像海绵一样,此阶段应该是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养分的时期,需要各种专业知识和社会技能的学习,实现好奇感和求知欲的满足,以形成自信,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大学教育与大学生身心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的矛盾分析
从大学教育及理念的现状和大学生人格、身心、认知特点之间的匹配程度来看,两者之间存在以下三对主要矛盾。
第一,大学扩招与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1990年中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为206.3万人,2000年为556.1万人,2011年这一数字达到2308.5万人。由于高校扩招,20年来使得高校在校人数增长了近13倍,然而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并没有随之提高。1990~2011年,20年来我国教师人数只增长了3.5倍,1990年师生对应比为1∶5.2,2000年为1∶12,2011年为1∶16.6。“90后”这一代人普遍被社会称为有个性、自我意识强的一代,需要在精神和思维层面进行更多的师生互动,但以教师数量和质量为重要衡量标准的高校教育水平跟不上学生数量与需求的变化,必然导致矛盾的产生。
第二,大学教育急于求成与人才培养(学生认知需求)之间的矛盾。依据大学阶段的学生人格、心理及认知发展特点来看,这一阶段最需要的是广博学识的积累和健全人格的形成。2000年以来,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股裁并合校的浪潮,新校区和高楼的不断涌现成了学校之间相互攀比的筹码,对地区名校、全国名校、世界名校的追捧使得校园中充满浮躁的气息,各种社会功利思潮涌入校园,大学急于自身硬件建设,却忽视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人才建设,而不是对学生人力资源透支式的盲目开发。
第三,社会需求(自我同一性)与大学教育提供之间的矛盾。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从热门职业来看,2001年与2011年的十大热门行业相比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使得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的范围和内涵不断变化。我国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普遍存在盲目性,既不了解专业内容是什么,也不了解专业学成后能干什么、所从事工作的内容是什么。这一问题在大学阶段依然存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学专业教育与社会相脱节,主要体现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自我同一性受到严重挑战。
三 建立符合大学生成长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大学教育培养模式
2014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27万,如此庞大的数字无论是对个人而言,还是对社会而言,都将造成巨大的压力。对社会而言,需要提供更完善的就业渠道和生存保障;对毕业生而言,则要具备更扎实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的心态。在毕业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程中,高校既扮演着教官的角色,又起着管道和桥梁的作用,社会和学生的反馈是评价高校角色扮演成败的关键指标。因此,大学应以大学生成长阶段的人格、身心和认知特点为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相应的教育和培养模式。
1.从大学生人格特点出发开展教学活动
这一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同一性的形成阶段,一方面应促进大学生人格独立,借此形成自我意识,这是打破当下千人一面、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局面的重要一步。在此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个性,又要避免走向偏激和极端自我。
在教学实践中,顺应学生期望得到认可的特点,充分给予信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高独立研究、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倡导的思路来启发学生,避免灌输教育。在促进学生自我判断的过程中提供信息和信心支持,以形成批判精神。同时,要关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不能一味地强调独立性而忽略引导学生建立合乎社会基本原则的价值观念。加强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对上述目标的完成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2.依据大学生身体、心理条件和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置
第一,从大学生身心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置。大学阶段个体的生理和身体发育逐渐走向成熟,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是获得亲密感、防止孤独感、注重情感发展的时期。这些需求的缺失可能引起个体的焦躁和空虚,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个人和社会问题。
对此,首先应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基本诉求和压力来源,为问题的疏导明确思路;其次,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活动,以集体文体活动和报告讲座为主,尤其要注重针对性。应该在了解大学生的基本诉求后,针锋相对地策划实施活动,如集体拓展、兴趣爱好小组、社团、情感疏导讲座、抗压能力训练讲座等;再次,进行个性化辅导。校园活动多是针对大众的,通常难以照顾到个体的特殊诉求,如今大学生个性化明显、性格迥异,针对那些对集体校园活动不感兴趣和通过集体活动不能化解心理等方面问题的学生应给予个性化关照,如建立定期交流制度,这依然对辅导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第二,从大学生认知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置。根据大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和课后教学。认知能力的提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书本知识的积累,二是实践经验的积累,前提是在人格上已经有所准备。根据个体思维快速发展这一特点,应使学生积累丰富的信息,充分调动思维的思辨性、多维性。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堂活动和完成课后作业,锻炼学生的角色扮演、团队分工合作、分析交流和换位思考等能力,促进个人获得亲密感和归属感,为从“个人”到“社会人”的过渡做好铺垫。
大学生理应参与到有意义的实践中去,通过亲身体验可以丰富自己的见解,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对理论的认识和思考,增加人生阅历。在实践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目标,真正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和反思。但不可顾此失彼,大学阶段读书依然是主业,过了这段时间,很难再找到如此大规模的整块儿时间去进行知识获取。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教育应以学生的人格完善、专业学习和自我成长为本,服务于学生的就业与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为大学生提供强大的思维武器,建立更完善的自我同一性,促进对社会需求和现实认识的深化。如通过教学制度安排,在大学前两年施行通识教育,以促进大学生对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提供更多空间促使大学生对未来和自我进行更深入的探索。重视人文教育,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其次,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尝试对现有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和开设新专业。对现有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包括专业名称、课程安排、内容填充等。调整过程应多方参与,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捕捉专业最近研究和实践成果,补充到教学中来。
最后,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了解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明确对应职业的工作状况和所需要的实际工作技能,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传递;或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在理论结合现实方面有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J].社会学研究,2010(3)
[3]李成龙.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欠缺与综合素质低下辩证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
[4]余祖伟.从埃里克森的青年期人格理论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广西高教研究,2001(3)
篇2
1.学校、教学系和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发展的理想的树立。“把教学理解为德性生活,才能确立教学的根本使命,即引导受教育者判别什么是他值得过的善的生活,生活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谋划自己的生活”等。在大一新生进入学校起,首先借助学校和教学系的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引导、鼓励学生立足现实,认识自我,克服困难,树立崇高的学习和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其次,教育学的开设,三年制的大专学校应该安排在大一学期。这样,可以借助教学及时督促学生学习和发展方面目标的树立。教育学中就有“教育功能”、“教育目标”等章节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直接与学习和发展目标相关;“教育功能”中,涉及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个体化功能,都与共性和个性发展相关。教师应该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配合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借助就业指导相关知识和实践,及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制定契合社会和个人需要的发展目标,并在以后不断完善和修正。
2.学生进入大学后不适应,需要学校、教学系、任课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如前所述,大一新生的不适应问题包含文化适应问题、心理适应问题、教育适应问题和专业认同问题等。首先,文化适应方面,同样要借助学校和教学系的入学教育、专业导论课以及心理辅导和咨询方面的教学、辅导预警,请老生来现身说法,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适应方面,给新生介绍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和文化环境,使学生知彼知己,在心理和行动上做好准备。对于教育学的教学,特别是在“教育功能”的“教育的文化功能”部分,“教育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的“高等教育”的特点部分“,教育目标”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学生的主体性”部分的授课内容中,教师要用讲授,学生自学、合作学习、讨论等形式,可以对比本大学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生中学的文化环境,使学生在心理和行动上积极主动地适应大学的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复杂和松散的人际关系以及自由探索、主动求学的氛围。
大一新生心理适应的问题包含:远离父母、独立生活,诸多独生子女共处一室,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经济状况、城乡差异等带来的矛盾;学习和表现一贯优秀的学生,现在和同学相比之下却自惭形秽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同样也需要借助学校和教学系的入学教育、专业导论课以及心理辅导和咨询方面的教学、辅导预警,请老生来现身说法,引导、帮助学生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教育学教师通过本学科的教学,配合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基于之前掌握的心理学基础知识,进一步学习、掌握和在实践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包含心理辅导、咨询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首先学会自我引导、自我治疗等。专业认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中学生对学科专业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和有限性,高考志愿填报存在诸多影响因素,而且新生修读喜欢的专业后也会若有所失甚至大失所望。
大学阶段使学生在中学的基础上能更充分、更自觉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并准备好实现自己的能力。如果能换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更好。如果现实情况是不能换,只能在学校、教学系和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安于原来的本专业,巩固其专业思想。不少学生对本专业失望是由于期望过高,应该引导其学会脚踏实地,外在条件只是其成才的一个次要方面,个人的内在努力才是最关键的。
二、指导、帮助和监控大学生改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
篇3
关键词: 体例结构;案例选编;栏目设置
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丛书,包括《中学地理教育学》、《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和《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三本高校教材,是西南地区教师教育共建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专项项目的代表性成果,由合作完成这一专项项目的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长期从事地理教师教育系列课程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协作编撰而成。该丛书顺应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等要求,广纳高校教师改革研究成果,多方参考中学地理教师教学经验和探索实践,由李晴教授担任丛书主编,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是一套具有可读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地理教师教育特色教材。本文侧重从体例结构、案例选编和栏目设置等方面简介其特色。
一、 体例结构具有新意
一般而论,体例结构即教材内容之间的主要内在联系,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师范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综合体现,其影响着师范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材的合理利用。在教学中,清晰的体例结构,不仅可使学生了解该门学科的特点和知识内容,也可使学生牢固、融会贯通地掌握学科基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系列丛书的体例结构在保持常规教材脉络清晰、简明醒目的基础上,力求章节标题体现一定创新性,凸显较强实用性。以《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教材为例,简要说明教材章节标题的新意之处,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本书紧扣时代脉搏、凸显理实一体、主干内容明晰、重点知识鲜明,体例结构具有一定新颖性。例如,教材第5章第2节“国外学校地理教材演变”,围绕地理教材发展演变主线,概括归纳出审定选用规范化、编写出版开放化、功能价值生活化、主题内容时代化和呈现形式多样化等演变趋势,并注意结合实例剖析说明,便于师范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外地理教材发展动态。
二、 案例选编富有特色
教学案例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典型事例,是针对具体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或事件的记录与再现、反思与探讨,也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教学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或技巧,多来源于教师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探索活动。教学案例作为教材编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教材编写及建设的趋势之一。教材选取丰富教学案例,不仅使教材编写生动具体、增强可读性,也可深化重难点内容、提高教材实用性。以《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教材为例,简要说明其教学案例选择丰富生动的特色,见表2。
通过表2反映出,本书为深化师范学生理解重点内容、更好掌握教学技能,广泛选取丰富生动的教学案例,总数目达到64则,平均每章6~7则。这些由辛勤耕耘在地理教学一线、坚持改革探索和实践创新的教师所奉献的生动鲜活、灵动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案例、教改实例和教研范例,不仅使本书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也为师范学生提高从师任教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栏目设置活跃多元
教材栏目设置即教材知识内容的编排形式。科学合理的栏目设置,能够最大限度体现教材特色,使知识内容更加清晰、有条理地呈现,增加教材操作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以《中学地理教育学》教材为例,简要说明其栏目设置活跃多元的特色,见表3。
通过表3不难看出,本书编排体例不拘一格,栏目设置活跃多元。每章以典型教学示例或教育叙事引入,章节中穿插内容新颖的阅读、相得益彰的图表链接,并结合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讨论和活动等;每章小结后以经典导读、问题探讨、行动研究及参考文献延伸课堂学习,强化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促进师范学生尽快融入地理新课程,更好适应中学地理教师的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人性化;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26-1
一、现阶段中职学生美术教育学习心理特点
1.美术学习主观能动性欠缺。
在美术教育学习期间,中职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漠不关心,对于教师提出的美术任务敷衍了事。在美术教育学习中欠缺主观能动性,缺乏学习的热情,不热爱思考,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逃避美术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对于学习中遇见的问题蒙混过关。
2.美术学习兴趣不足。
在接受美术教育开始阶段,一些学生无法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兴趣点,起初美术教学学习效果不佳,使得他们对美术学科产生负面心理情绪,长期以往,便对美术教育形成了反感、抵触的心理。
3.美术学习重点、难点把握不足。
中职美术教育期间,学生难以有效把握学习重点、难点。对于一些美术理论、图形,难以运用美术思想进行描述;脱离美术教材后,无法界定美术理论含义、体系以及外延。
二、中职学生美术教育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
中职院校学生美术教育学习心理障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外界的干扰,学校、家庭内部影响以及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等。中职院校学生年龄还较小,面对社会环境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所带来的诱惑,往往会受一定程度的干扰。来自学校教师的教导、家庭父母的关爱,对于学生而言,既存在正面影响,又存在负面影响。美术学习过程相对叫乏味、枯燥,一些学生缺乏一定的耐心、恒心,在学习的道路上半途而废。现阶段中职美术教育的人性化教学方式,教学和学生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为了将人性化教学方式真正为教师和学生所用,务必要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对美术教学进行开拓创新[1]。
三、中职美术教育的人性化教学方式研究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优化美术教学结构,事先准备课堂授课章节时,要考虑到怎样讲解教材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全班同学都投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
2.引导交流合作。
兴趣是学生激发思考的动力,因为在获知美术成功后会形成一种喜悦感。为了实现中职院校美术教学过程系统性,必须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引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开展小组讨论的方式,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2]。好比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发表交换各自的意见看法,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美术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3.引进多媒体教学。
现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师必须紧随社会发展潮流,开展信息化教学。通过实现多媒体化,利用多媒体动静结合的优势特征,为课堂营造活跃的气氛,多彩的画面、真切的音效对学生视觉、听觉形成无限冲击,促进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美术教学课堂中[3]。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美术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能够让学生于欢快的氛围里领略数学的魅力,提升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能力,为学生学好美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学引入美术游戏。
美术教师要事先准备充分,在美术备案中给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章节都安排好一个美术游戏。这些游戏既要与所讲的内容相关,又要能体现出它的有趣性,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到图像素描的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七巧板巧妙展开游戏,让学困生自己动手拼接某些图像,在自身的思考想象过程中,让学困生熟悉新的图像,有利于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塑造美术框架是美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美术框架如果不能教好,那么接下来的美术教学就会产生更多新的问题。学生只有在有效美术框架这一前提下,才能进行对问题的推理及判断。
5.设立情境吸引注意。
新课程改革特别指出,中职美术教学任务不单单是教授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共鸣,在灵活问题提出下,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总而言之,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开展、深入,为中职美术教学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在新课改进行的背景下,美术教师应当不断开拓创新,提升自身对中职美术教育的人性化教学方式的重要性的认识,师生确立共同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引导交流合作,教学引入美术游戏,引进多媒体教学,设立情境吸引注意,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梅.以文史名著为辅助・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篇5
关键词: 中高职课程衔接 《幼儿教育学》 课程体系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历史命题,是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人的提高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与核心地位决定的[1]。课程是职业教育提供的最重要的产品和服务,是学生能力建构的基础和依托。职业教育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实现的桥梁。《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这从反面强调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需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一定教育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能力的幼儿教师[2]。这就对中高职的学前教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学》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对于本课程的中高职衔接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幼儿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研究3至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学科,属于专业核心课程,对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起核心作用。
(一)中职《幼儿教育学》任务
中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基础理论,明确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形成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高职《幼儿教育学》任务
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两条线并举,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把教师的讲授、辅导和学生的自学,讨论、幼儿园见习与实习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幼儿教育基础理论的同时,形成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中职《幼儿教育学》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中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幼儿教育观,明确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促使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形成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2.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幼儿教育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幼儿教育观;(2)掌握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原则;(3)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4)掌握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5)了解幼儿园课程;(6)了解幼儿园如何与家庭、社区合作及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情感目标:(1)培养职业素养;(2)培养对幼儿和幼儿教育的责任心。
能力目标:(1)培养查找资料、选择资料的能力;(2)培养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正确认识和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既突出理论性的学习,又加强实践性活动,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师幼观、幼儿教育观、教育评价观,在了解幼儿园教育现状及当前教改的热点、新经验、新趋势的基础上,运用所学幼儿教育理论,正确认识和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2.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了解体、智、德、美目标在幼儿园的体现,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点;(2)了解中外幼儿园的发展;(3)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师幼观、幼儿教育观、教育评价观,明确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4)知道家庭、社区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家园、社区共育的策略与技巧;掌握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5)了解幼儿园教育现状以及当前教改的热点、新经验、新趋势(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6)了解幼儿入学前应做的准备,掌握幼小衔接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情感目标:(1)培养职业素养,树立专业理想;(2)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3)培养对幼儿和幼儿教育的责任心。
能力目标:(1)培养自学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查找资料、选择资料的能力;(2)培养小组协作的能力;(3)培养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分析和评价能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具体教育案例及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中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中职《幼儿教育学》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胜任幼儿教师专业岗位需求的基本能力,强调实用性、基础性,共有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安排见下表:
(二)高职《幼儿教育学》教学内容与要求
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强调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深化,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强调知识的迁移和贯通。因此,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两条线并举,共九个章节,每个章节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具体内容安排见下表: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法: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的实践应用打好理论基础。
讨论法:该法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理解知识要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内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发展思维。
见实习:学生以班集体为单位到幼儿园进行幼儿园见实习。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应案例或让学生收集相关案例,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评价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元考核评价模式,变单一的卷面考核为综合测评和卷面考试相结合。其中,综合测评占50%,主要从学生的课堂评价、平时作业、实践操作三个维度进行;卷面考试占50%,主要是期末考试。
(一)综合测评主要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具体的考核内容与分值分配:课堂评价20分、平时作业40分、实践操作40分,共计100分,折算计入总评。
(二)卷面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最基本的能力,形式为闭卷,分值100分,折算计入总评。
(三)期末成绩=综合评价×50%+卷面考试×50%。
新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传统的单凭试卷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注重过程性评价,重视平时的学习积累和实践操作的训练,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情感、体验。
通过对中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要求与内容的研究,找到中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的侧重点:中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注重的是幼儿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胜任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的基本能力,强调实用性、基础性,够用即可;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注重的是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强调知识的迁移和贯通。
参考文献:
[1]张健.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
篇6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教材;比较
赵金铭先生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与刘珣先生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以及周小兵先生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入门》三本著作都是对外汉语教学培养中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在不同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中均有被选作为课程教材。本文从对三本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比较中归纳了各家的异同与所长,希望能便于后来的学习者或对外汉语教师针对自身所需进行有选择的阅读,也为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学校等机构在教材的选取上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一、教材定位与成书背景比较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以下简称引论)、《对外汉语教学入门》(以下简称入门)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三本著作都是为培养对外汉语教学人才而编写的教材,虽然都是旨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但是三者在定位上又各有侧重。概论定位为一本使对外汉语教学进入大学课堂的教材,重在对理论体系的介绍。引论定位的群体兼具研究与教学两方面,认为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硕士生的教学用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的培训或自学参考书。入门则主要定位在为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而编写的一本实用性教材,注重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实用性。
引论与概论两书成书目的和背景大体一致,均是为学科的建设做贡献,以期促进学科不断发展。而入门一书则有所不同,它是在汉语国际教育新形势下,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要求,符合培养、培训国际汉语教师的迫切需要而作。
由此可见,引论与概论是为解决理论中的问题,促进学科发展。而入门则是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重在有针对性地解决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操作问题。
二、内容比较
三本教材的内容都包括了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的重大理论内容与教学实践方法,但是在这些内容的具体论述和所占比例上,各本教材又同中有异。
1、理论与教学的介绍各有侧重
引论将所论述的内容重点放在理论部分,史论结合,目的在于使读者从宏观上认识、把握对外汉语教学这门学科。而对于直接用于教学实践的具体方法、技巧,书中虽有涉及,但未作重点阐释。
概论所阐述的内容亦是如此,重点在于对理论的介绍,从学科发展到基本理论,再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到对外汉语研究。当然,其中也穿插了一些教学实践问题,如现代科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入门一书的内容则是将重点放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上,大体可分为语言要素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教学两大部分,其中还详尽地列举了许多教学案例。因此,三本教材在其理论与教学的天平上各有倾斜。
2、内容的分布各有不同
总体来说,引论与入门二书在内容的分布上较为有序可循,概论的内容分布则相对比较凌乱。引论和入门在内容分布上基本都是从学科理论的介绍到教学实践的介绍,而概论的内容安排上则有所不同。在开篇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相关内容后,从理论转到了教学设计和大纲的介绍上。在基本理论介绍与基本理论研究两章中又穿插了教学法的介绍,理论与教学的内容交叉安排,但其衔接性不够强。
综上所述,从内容的侧重点与分布的科学性来说,引论较为综合而全面的,在使学生认识理论基础的同时穿插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入门更适合于在掌握了较好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指导进一步的教学实践。概论则利于从一个更宏观和客观的角度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知识进行掌控与归纳。
二、编写体例比较
1.三者在文字表述上都做到了准确、精炼、富有逻辑性,但也存有各自的特点。引论的表述如同课堂讲义,深入浅出,兼具作者的一些个人观点;概论则客观理性,表述更为理论,却也不算深奥难懂;入门的表述就更为朴实,没有太多的学术性语言,意在将方法说清楚。2.从举例来看,入门中所举实例是最为丰富和详细的。3.练习与思考的编排上,入门和概论均在每章节结束后设计有一些思考和练习,引论则缺少这一设计。4.入门和引论在内容的整体编排和划分上都整理出了几个大的篇章部分,从篇到章再到节。而概论则没有归纳划分出这样的大的篇章部分,章这一级即为最高,这就容易致使丰富的内容看来没那么规整和系统。5.三本教材在其章节结束后都附有参考文献,以便学习者的扩展阅读和相关查找。引论更是将这些文献整理分为阅读参考文献和著书参考文献,概论则是在最后附上了中英文对照的术语表,入门则更是附有具体详细的教案设计例文。
以上就是对赵金铭先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刘珣先生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与周小兵先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入门》三本教材特点进行的一个粗浅比较。并非要评出孰优孰劣,三本教材各有所长,阐述的方式和内容也同中有异,均是非常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学教材。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2009
篇7
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 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 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 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彼此独立的特点;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应用性,强调与实践问题的联系;4、教材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习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确把握的基础上,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来学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亲自分析评价,将概念放到一个具体情景中体会。
篇8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上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如果一味的看书,不细读、精读,势必引起味同嚼蜡之感。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章,要知道这一章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部分之一,它用动态的观点揭示了可逆反应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动态和平衡,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加以归纳。
二、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如磷酸式盐和碱的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涉及量的关系的一类离子反应,硝酸盐的分解产物,过氧化纳与某些混和气体反应后,气体体积变化方面的内容,要少花精力。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
举例来说,高一化学第一章《卤素》,重点应是第一节“氯气”。关于氯气的性质、制法、用途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每一块都要逐个分解进行理解。单就制法而言,从反应原理、特点到具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干燥、验满、尾气处理各部分都必须注意到。但对后面第四节学习“卤族元素”时,类似的内容就不必这样很深入地讨论,只讨论本族元素的变化规律。
三、适时练习、注意总结
做题时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决不是搞题海战术,逢题便做,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因此,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些问题是模糊的。从而为精读打下基础。
四、自我强化,自测自评
篇9
长期以来,教育学教师在理解学科教材时同样基于“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能把握教材的其他内涵和意义;只见“外表”,即表层的知识和技能,而没有意识到或只是表面触及更为深层的内容;关注“具体”,即具体的事实和概念,而对于隐藏在其背后的方法、思想和价值等内容却关注不够;重视“局部”,对学科教材“整体”的了解却很肤浅。所以,本人会遇到一些即将毕业或毕业后的学生的问题:教育学到底在讲什么?公共教育学要进行深度教学,重要的是把握学科理解的内容维度。
1.教师要区分教育学教材内容的不同类型与价值知道教材内容的类型,然后才能根据类型考虑教学方法。同时,教育学的教材内容都包含科学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和发展价值。教育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谁来办”“谁来教”“由谁受”“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这些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统一体,而“教什么”“怎样教”是其核心环节。就“课程”(即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这一章而言,科学价值是指课程要符合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根据社会需求、受教育者的身心特征和学科的逻辑体系来界定自己,同时课程本身也构成了科学的一部分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了科学体系;生活价值是指课程内容要与大学生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课程这一章是教育学的核心章节,直接体现社会的需要和变化,并借助于课程实施而把学生培养成重点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价值是指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贯穿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方面的改革中。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学习到的不但是课程改革本身最新的观念和实践中该对“以学生为本”如何贯彻,教师还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永远要用适合社会和时展的最新观念指导自己,不断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除了知识,主要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同步增长。
2.深入挖掘教育学教材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思想方法是学科教材的认知性内容的三个要素。学科思想方法是由学科专家根据学科的本质和特点,所提出的对以后学科发展和学科学习最具影响力的基本观念、思想和方法。比如,教育学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及其贯彻的方法;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师生观、教学观等。具体的如,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传统教育学代表、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理论要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道德理论要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之上的思想;现代教育学代表杜威提出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生长和教育是儿童经验的改造或重组的思想;维果茨基和赞科夫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等等。它们是学科知识组织和转换的依据和线索,是联结学科知识和能力的重要中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知识存储情况和能力发展状况。所以,教师要以学科思想方法这一精髓和灵魂来统整教学,教学应该不再停留在浅表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上,而应该提升到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水平上来。本科以上层次教学更注重理论性、专业性,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
3.重新理解学科教材的深层结构学科基本结构包括:表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体系和深层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学习方法和知识组织方式等。多年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把表层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学的核心,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学科综合素养方面的发展。这是后面述及的思维深度不够的原因之一。
4.认真理清知识的维度与水平学科教材的知识可区分为具体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两种类型,具体性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包括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教育学教学教师应该从这四个水平去理解同一个知识。比如,欧洲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导致的其后的欧洲乃至世界教育的人本化、世俗化、学科多样化、法制化等等,就包括这四个方面的维度与水平。缺一环,学生都不能真正彻底地理解欧洲中世纪教育的特征因何而来以及对后世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也就更不可能让知识变成自己血肉和思想的一部分。5.准确界定学科能力目标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发展学科能力是大学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包含体现学科本质特征和学科特殊要求的能力。前者包括学科的核心知识、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后者如学科的实际运用能力。正如李松林所说,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需要注意:帮助学生同时理解和掌握四个维度的知识。学习达到概括化和结构化,才能发展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二、公共教育学教学思维深度的探究
对于培养大学生而言,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是其深度思维品质的要素。深刻性是指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灵活性是指善于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起步思考问题,较全面地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独创性是指除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发现和批判的程度。是循规蹈矩、人云亦云,还是独立思考、善于发问,这是思维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敏捷性是指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适应变化的情况,正确判断和迅速做出决定。系统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有序程度以及整合各类不同信息的能力。以往在教育学教学中,教师的表面、具体、局部地理解和单级传授教材知识以及学生的被动接受,阻碍了对学生深度思维品质的培养。仍以“课程”这章的2002年开始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为例,深刻性培养的引导可以从课程第八次改革的背景、原因入手,从课程要符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这个规律,说明课程系统的改革,并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特别是请来自农村的学生说明自己课程改革后的所见所闻和农村学校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预测改革的走向。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批判性和系统性的培养可以请学生进行参观、调查并查找资料,对比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新课程改革的状况,说明新课程改革应该有哪些改进和完善之处。同样,关于怎么教的学问也是需要学生从教前和从教后的工作中,不断锻炼和运用深度思维品质,进行独立性、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公共教育学教学关系深度的探究
篇10
(一)教师缺乏有效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的理念是由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提出的。20世纪中期,教师重视学生的人格道德培养,忽视教学效能,赫斯特针对这一现象重点研究了教师的具体行为对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影响,提出“有效教学”和“效能型教师”的概念。[2]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并不取决于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态度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否取得进步或发展,这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目前高校教师一般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他们对教育学理论有过系统的学习,也在研究生期间对相应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专业性强,理论知识丰富,但是他们缺乏教学经验,在课堂上很难把理论和基础教育实践相结合。此外,大多数教师还同时承担其他教育类课程,在备课时难免仓促,甚至有的教师将时间都留给专业课,而公共教育学就随便备一备就去上课,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自我培养意识淡薄,轻视公共课
由于教育学是师范生的一门公共课,相当部分学生对公共课的重视程度远低于专业课,在他们看来,学这一门课不是为了将来走上教师岗位打好理论基础,而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有一部分学生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热情不高,更谈不上自觉地去培养师范生的素质。笔者每学期进行新班教学之前都会对学生进行现场调查,比如“你为什么选择师范专业?”“你将来想要当老师吗?”“你对教师这个职业如何看待?”“学习教育学的目的是什么?”等。经调查发现,只有大约15%的学生是自己选择了师范专业,并且目标明确,就是为了当教师,其余同学或者是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能选择师范专业,或者是家里长辈要求他们选择师范专业。而想要从事教师行业的学生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教师职业才打算将来当教师,一半以上都是为了有个固定的岗位,不至于被人看不起。基于这样的目的,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只有10%左右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而认真学习教育学,其他学生觉得自己将来不会当教师,没必要把时间花在教育学这门公共课上,他们一般只有在讲到有趣的典型案例时才会集中注意力听讲。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师范生缺乏相应的角色意识,没有具体明确的学习目的,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上课过于被动,这是造成公共教育学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3]
(三)教育学教材重理论而轻实践
我国大多数教育学教科书都将教育学定位为“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从这个定位看,教育学应该是理论实践皆具备的一门学科。但目前众多《教育学》教材在内容上大都“欲求大而全的体系”有“或失则多”之嫌[4]。内容涵盖了教育发展史、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发展改革、教学模式、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作者以求用一本教科书来涵盖教育所有领域问题的想法,导致《教育学》变成“一种教育知识陈述的框架,各章各节提供一堆又一堆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知识,像是‘教育工作手册’。其框架既不符合教育实践的逻辑,其论证也不足以激发理性的思考。”[1]这样的教材无法突出重点,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两难问题,教材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是重点,必需讲授,但由于课时所限,只能在表面一扫而过,无法深入探讨;而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机械背诵一堆概念规律原则,无法将这些背下来的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导致在日后的模拟教学和实习中总是出问题,例如教师觉得在“公共教育学”的课上明明讲过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学生也都知道,但在模拟教学中,学生在讲授小学数学课时,总是应用抽象的式子来讲授,不会将“直观性原则”这一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由于“公共教育学”这门课的任务定位不准,教材编排不合理,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教师上课时为了能在54个课时内将所有内容传授给学生,往往采取的就是传统的讲授法。目前大多数公共教育学教师的上课模式都是对着PPT“照本宣科”,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昏昏欲睡,课堂基本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的空间时间几乎没有。同时由于一些新教师没有基层实践经验,他们在上课时只能从理论到理论,从政治、哲学、经济等角度出发来给学生分析教育学的原理,无法将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加深理解,学生听完之后更觉得空洞抽象难以理解,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慢慢的,他们在课堂就进入了不听不讲不思考的“上课模式”。另一方面,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对学生起到教学的示范性作用。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授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特点,教学有因材施教、启发性等原则,但是教师本身的教学却没有体现这些特点、原则,无法让学生在课堂将现学的理论原则跟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联系,而学生在进行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时还未开始进行实习,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二、公共教育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建议
(一)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现有的教材过于注重科学性原则,对实践性有所忽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多寻找一些相应的课程资源,有意识地对教材进行整合[5]。教师可以和校内同专业的教师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利用带毕业生到中小学实习的时候,进行实地取材,和中小学教师、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搜集一些案例、资源,或者从各类书籍、音像资源中寻找可用的资料,加大对教材的整合力度,改变以往只利用教育学教材备课的局面。另一方面,虽然都是师范专业的学生,但不同院校的学生水平也有所不同,毕业后的去向也就有所不同,比如211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就比普通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更有可能去重点中小学从事教师职业,他们将来面对的学生水平也就有了区别,所以不同院校的教师也要根据自己学生将来可能从教的学校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源准备,在选材上要切合学生可能的工作实际。同时,同一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学科教学也有很大区别,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部分章节的内容切忌一个教案全部专业的学生通用,要尽量体现出不同专业的特点,例如在给音乐专业的学生和数学专业的学生讲授教师的示范性特点时,应该呈现不同的教学案例。当然,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的话,教学最好分专业进行,因为大班教学比较难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不同专业的特点。
(二)教师应有意识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学单一性
虽然现在有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会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但并非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是现代的教学方式,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只会对着多媒体上呈现的课件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式依旧是传统的方式[6]。所以教师应该学会更大程度地利用这些先进条件来改进教学。例如在讲到教学原则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课堂教学录像片段,让学生结合教学实践来理解教学原则的含义、运用及要求,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教学原则的印象,还能明白在什么教学情境中运用哪条原则。由于学生在上《教育学》时还未去学校见习实习,要让教师带着一班学生去学校见习也不是容易的事,在脱离实践的环境中,让学生面对着课本中干巴巴的文字来理解理论,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惫感,使他们对这门课降低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教学录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传统教学的缺陷。再者,单向讲授教学亦不再适合有效课堂。学生不是一个接受知识的机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理论,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来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课堂的后半部分给每组学生提供一些不同的案例,让学生在组内探讨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教师最后将各组学生的方案粗略整理,点评分析,及时给学生反馈,以使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除了小组合作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加入问题教学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以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学校条件(领导的支持、课时的增加)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到课外实践,下到中小学见习、实习,或者采取课内实践,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课、实践如何集体备课。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教育学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时刻记住自己的示范性作用,将教育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地理解这些理论。此外,在每次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应反思新采取的教学方式的优缺点,以便在下一次课更好地加以改进。
(三)树立学生正确的师范精神,转变学生对教育学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