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篇1

摘 要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是一项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本文分析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手段,最后通过先进实例探索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为广大欲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电力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安全文化 班组安全 现场安全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员工认可和恪守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行为习惯。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理念、意识、态度、行为的形成产生从无到有的影响,达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杜绝事故发生的目的。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先后颁布施行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企业安全文件建设评价准则》、《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价标准》,并在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中将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工程,以规范和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使各级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具备良好的安全管理技巧、能力以及安全意识,为电力企业创造一个人人懂安全、人人知安全、人人会安全的良好安全生产环境。

2、加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素质的需要

在安全生产人、机、环境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统计显示,80%的事故都是来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在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的因素又占到90%多,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使每个职工都能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在于长期警惕,事故出于瞬间麻痹,安全管理无小事,要想安全就得从一言一行、从细小甚微处着手,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遵章守纪,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有效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有效杜绝安全违章行为,真正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3、加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综合水平,树立电力企业形象的需要

安全文化建设既包括软件方面,如精神激励、举办文艺活动等,也包括硬件方面,如加大安全措施的投入,改善工作环境等,通过“软硬兼施”,将安全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上来,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上来。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工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事故减少了,效益倍增,电力企业呈现出一片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大好景象。这些改变无疑对树立电力企业形象,增强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4、加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增近员工感情,增强电力企业凝聚力的需要

安全文化建设要求全员参与,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可以拉近员工之间的距离,增近员工之间的感情,使员工在工作中不但关心自己而且留心他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条件。通过增加安全投入可以使员工了解到电力企业对员工的关爱,让员工深刻感受到“企业爱我”,产生“我爱企业”的深厚感情,并将这种感情转化为企业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源动力。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层次及手段

1、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

全面安全管理、责任制、三同时、五同时、三同步、监督制、定期检查制、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常规的经济手段、三同步原则、三负责制、意识及管理素质教育、目标管理法、无隐患管理法、系统科学管理、人机环设计、系统安全评价、应急预案对策、事故保险对策、三因(人、物、环)安全检查等。

2、班组及员工的安全文化建设

三级教育、特殊教育、日常教育、全员教育、持证上岗、班前安全活动、标准化岗位和班组建设、技能演练、三不伤害活动、定置管理、“三群”(群策、群力、群管)对策、班组建小家活动、“绿色工程”建设、事故判定技术、危险预知活动、风险抵押制、家属安全教育、仿真、演习等。

3、生产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标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指示标志)、事故警示牌、技术及工艺的本质安全化、现场“三标”建设、三防管理(尘、毒、烟)、四查工程、三点控制(事故多发点、危险点、危害点)等。

4、电力企业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宣传墙报、安全生产周(日、月)、安全竞赛活动、安全演讲比赛、事故报告会、安全文艺(电影、电视)活动、安全文化月(周、日)、事故祭日、安全汇报会、安全宣传的“三个一工程”(一场晚会、一幅新标语、一块墙报)、青年员工“六个一工程(查一个事故隐患、提一条安全建议、创一条安全标语、讲一件事故教训、当一周安全监督员、献一笔安措经费)”等。

安全文化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安全文化建设在于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真正的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大大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效益实现最大化,实现从业人员、电力企业、社会三赢良好的和谐社会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强.企业安全文化进家庭的实践与思考.企业文化.2010(5).

篇2

【关键词】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议

一、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现状

首先,供电企业的安全培训系统还不够完善,很多员工对安全生产作业方面的知识有较多了解,但在处理应急事件时缺乏相应的经验而出现处理不当的现象。电力企业要加强员工常规安全培训,事故案例的分析、事故演练等,弥补员工在应急处理经验不足的缺点;其次,电力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和监督管理工作存在不足,只靠技术的进步不足以解决事故中“人”的原因;第三,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还有待提高。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在根本上加强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上的认识,铭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原则,以安全文化来推动电力企业在生产和管理各个方面的安全意识。

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人性化安全文化

以人为本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电力企业在安全文化的建设中,一定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本着贴近职工生活和贴近企业生产的思想,用文化的视角去设计和规划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建设,要在安全管理上体现人性化。要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和关心员工,把员工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使安全文化直接融入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之中。其次,要在行为规范的管理上体现人性化。作业行为规范是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的内在需求,在用制度或行政手段来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的同时,还要尊重员工实际作业的情况、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在其中注入人文的关怀,从而激发员工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最后,要在作业环境的管理上体现人性化。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陶冶员工的情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还可以塑造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员工的企业荣誉感。

2、坚持结合实际,建设安全理念文化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体系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将安全文化作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在企业内推广。安全生产理念体系,包括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安全道德观和安全发展观。首先,是培育全员的安全价值观。在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安排员工的工作时,要倡导安全第一的价值观,牢固的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培育安全理念。其次,是培育全员的安全道德观。大力强化员工的职业道德、理想、纪律和技能培训,倡导岗位道德规范。最后,是培育全员的安全发展观。安全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根本,没有安全,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树立起安全是企业生命线的思想,使员工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规范自身的作业行为,做好安全工作。

3、坚持依法管理,建设安全制度文化

安全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架构、组织机构、部门分工以及安全生产法规和制度,如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体制等。企业根据安全形势的变化,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及时的规范作业的操作制度,找出科学合理的东西,健全适应时展的安全目标、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建立适应实际的,被广大员工所接受的、自觉遵守的安全管理机制和行为规范。使安全管理机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激励着干部职工把企业生产安全价值和实现自身价值结合起来,形成协调统一、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成为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些电力企业的安全制度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方法和规定老旧,脱离实际,没有从员工的实际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难以实行和操作,对于此种情况,电力企业要及时的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改进,使其真正的为员工和企业安全着想,发挥其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

4、改善作业环境,建设安全环境文化

安全环境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包括硬性的环境要求,如新技术新设备的资金投入、安全监控设备的安装和员工工作环境生产条件等,又包括如职工精神环境、企业社会形象的软环境。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员工的情绪好坏,关系到他们在作业中的安全。培育安全文化环境,一是要保证必要的投入,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现代安全管理手段,推广各种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用科技水平的提高要改善员工的传统工作环境,提升安全性;二是要重视企业职工的精神需求,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美化工作环境,在不断提高职工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建设积极向上、尽职尽责的工作状态;三是抓好安全生产品牌的建设,大力宣传和弘扬安全生产和管理的先进事迹,发挥领导干部和优秀员工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的向社会宣传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成果和好的手段,让员工在企业荣誉中感受安全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其作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一份子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三、结语

实现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既需要安全基础的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也需要企业安全文化的有力支持。在建设安全文化的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从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管理和安全环境的角度入手,积极实践,善于总结,为建设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范松丽.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J].科技信息,2007,(10):104.

[2]石聪欣.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究[J].科技风,2009,(18):71.

篇3

摘 要 安全生产,关键在人,尤其是电力基建企业,与其它行业相比,在生产施工活动中安全风险较高,要求安全防范意识和措施也较复杂。但千头万绪,人的因素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对此,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建设安全文化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已成为新时代的呼唤。本文就此并结合个人长期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对电力基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浅谈一些想法,以期抛砖引玉,引起行内人士对此关注或对此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 基建企业 安全文化 建设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与本质

安全文化(英文名 SafetyCulture)的概念是1986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针对切尔诺贝利事故提出,其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主要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意识、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的总称,安全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企业安全文化是为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提供安全生产的保证。

在长期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电力基建行业属于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操作型的企业,安全文化重要性尤为突出。我们常说“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关键在于是如何防止和落实控制。

安全是从人身心需要的角度提出的,是针对人以及与人的身心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事物而言。然而,安全不能被人直接感知,能被人直接感知的是危险、风险、事故、灾害、损失、伤害等。建设安全文化对于防止事故发生,将起着重要的源头控制作用。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

回顾历史,能使我们更加清醒的把握现在。自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1986年针对切尔诺贝利事故提出“安全文化”概念的30年来,我国电力建设迅猛发展,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一,电力基建企业安全管理亦取得长足的进步。电力基建企业逐步对原来在设计和施工中忽视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大规模的、强制性的遏制,使预防事故的重点从人开始向物(设备)转移。

随着改革开放,更加复杂的设备、大量的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引进,在研制、使用和维护这些复杂系统的过程中,“系统安全”,“本质安全”的理念被引入运用,这往往把预防事故的主要责任投入到产品的设计者,而忽视操作者或设备本身。安全管理专家博德(F.Bird)、亚当斯(Edward Adams)、伍兹(Woods)提出“管理失误论”,把预防工业事故的主要责任又投于到管理层。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震惊全世界,纵然采取“纵深防护”防护策略、系统本质安全程度非常高的核电站仍然会发生事故,对此国际核安全小组(NASG)提出了以安全文化为基础的安全管理原则,随后安全文化理念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核安全领域。我国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将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划分为6个阶段:一是本能反应阶段;二是被动管理阶段;三是主动管理阶段;四是员工参与阶段;五是团队互助阶段;六是持续改进阶段。纵观我国电力基建企业安全管理的过程,大致也是在这个轨迹运行和发展。预防事故的重点从人开始向物(设备)、向产品的设计者、向管理者、向全员的安全意识、向安全文化建设逐步的深入。尤其是近年来,电力基建企业持续开展“安全月”活动,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安全、环境与健康(ISO2000)管理体系,由工会在班组建设中推行“5S”管理到目前一些企业强势推进“7S”管理,将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中,可以说安全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到生活的微细方面,这些都是在自觉或自为的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功能及目的

在电力基建企业安全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预防事故的发生,仅有安全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手段,建立安全责任制是远远不够的。不容置疑,安全管理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和反馈。就管理者人力物力来说,不可能对每一位施工人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密切监督遵章守纪,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疏漏。

还有,一些项目的管理者或一些外委单位管理者,为了省时、省力、省钱,会在缺乏管理监督的情况下,无视安全规章制度,“冒险”采取不安全行为。然而,并不是每一次不安全行为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会进一步增大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和不安全行为,这种状况往往还会“传染”给其他人。

还有,当前的科技手段还达不到物的本质安全化,设施设备的危险不能根本避免,客观原因的制约,因此需要用安全文化手段来予以补充。

大量事实表明: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W.H.Heinrich)调查了大量的工业事故,统计得出,工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98%可以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88%)和物的不安全状态(10%),并提出事故因果连锁论。安全文化手段的运用,利用领导、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安全氛围,通过对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的强化,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人们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从“要我遵章守法”转变成“我要遵章守法”。当员工自觉的执行安全制度和自觉的抵制不安全行为,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不能彻底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先天不足,也是最大限度地扩展了安全监督。

安全文化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其基本功能有导向功能、 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尤其是文化力的约束功能效能,与传统的管理理论,单纯强调制度的硬约束不同,它强调我们在日常工作生产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无时不刻自觉地规范着我们的安全行为。对此,国家制定了《安全文化建设规划》提出:“着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富有特色和推动力的安全文化,为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浅谈电力基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作为电力基建企业如何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围绕“建设”作文章。确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体制,完善安全培训质量考核体系;根据企业内外部安全管理环境及实际需要制定安全文化发展战略及计划,颁布企业安全文化大纲。以保证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导入CI塑造企业新形象,编制企业员工文化手册,规范员工行为;发挥企业内部安全文化骨干单位和教育培训部门的引领作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鼓励公司党政工团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利用先进模范人物传播,形成多层次、全体员工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队伍。用文化理念变革企业制度。建立报告系统,企业内部建立有效地对安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就被识别,并由员工向管理者报告的系统,使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安全问题的关注,有利于安全文化持续改进发展。

电力基建企业抓好安全文化建设,要注意充分发挥企业三个层次的作用,形成合力。

一是发挥决策层关键支持作用。决策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关键的支持者。IBM前总裁郭士纳说过一句话“伟大的机构不是管理出来的,而是领导出来的。”这句话切实揭示了企业文化的真谛:优秀的文化不是“管理”之功,而是“领导”之功,在这点上,古今中外都一样。

二是发挥管理层重要作用。管理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关键的执行者。《执行》一书的作者拉里和拉姆说:“执行力不足而产生的企业病在众多企业均有体现,具体特征是内部运作效率低下,缺乏顺畅沟通,导致有的计划难以执行到位”。

三是发挥员工层的主体作用。员工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关键的参与者,也是企业里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安全文化建设与实施的许多内容,如安全理念渗透、安全培训与宣传、安全承诺、安全责任履行、安全操作等等,都是以员工层为核心,离不开员工的参与。从某种程度上说,员工层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代表着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

篇4

摘要:针对电力安全事故,提出要加强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并指出对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进行科学、全面地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丰富内涵决定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传统的评估方法不易于操作和实现。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非线性逼近能力,为评估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该系统从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安全现状四个方面出发,确立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指标,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在VisualBasic610平台上研制开发而成。通过泛化能力测试,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评估结论一致。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电力行业正在向大电网、大系统的方向飞速发展,与之相对的电力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和改善,但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始终不能更好地预测和控制。从1996年北京的“1119”停电事故到2003年8月14日的北美大停电、2005年8月18日印度尼西亚的电网稳定失控,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技术装备已基本齐全,但事故却依然还会发生。1986年4月,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从而发生极其严重的核泄漏事故,损失惨重。事后,在全面分析事故原因时,国际核安全组织首次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并认为安全文化的欠缺是导致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对事故的控制实践表明,软对策的效果优于硬技术。如今安全保障所缺的正是这样一种软对策,安全文化正是保证安全的最持久因素。安全文化是从属于组织文化的子概念,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是在经验主义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逐步产生的,是占企业主导地位并为绝大部分员工所接受的一种管理理论。由此可见,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这对电力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状况需要评估

谈及安全文化,人们的普遍态度是比较抽象,甚至空泛。这也恰恰反衬了某些生产人员安全文化意识的淡漠,凸现了安全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国家首批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专家徐德蜀先生曾强调说安全文化教育是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深刻、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也在2002年发出倡导: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企业事故的基础性工程,对保障安全生产具有战略性意义。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和内容可以表述为: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文环境和生产条件为目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以已有的安全生产经验为基础,以被激发出来的职工的内在潜能为动力,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整合方法,使企业变为一个有扎实安全基础因而有市场竞争力的实体,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由此而积累和创造的安全精神财富和安全物质财富就是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如下。a1导向作用。是指正确的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气氛。b1激励作用。人们越能认识安全生产的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生安全生产的行为的推动力。c1凝聚作用。积极向上的安全生产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使员工的安全行为更加自觉。d1协调作用。企业与员工、领导与员工、员工之间的利益融为一体,员工的需要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一致,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平台由安全知识、安全信仰、安全行为三大支柱构建支撑而成,缺一不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再结合这三大支柱的实现程度,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要我安全(被动约束)我要安全(主动管理)我会安全(自律完善)。通过这一过程的完成,员工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对生产对象的认识和情感,而且还能意识到生产对象和生产过程中自我的安全,从而主动地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改造,表现出一系列的安全行为,最终达到我能安全。当前,比较系统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更是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明确的评价方法。对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状况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就能从整体上把握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状况,了解其处于安全文化发展的哪个阶段,把握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的广度和深度。然后,就可以对电力企业目前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案采取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促进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进一步持久发展,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达到和谐、稳定、发展。

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估方法

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评估是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安全文化进行评估又不等同于一般的安全性评估,现有的安全评估多是从生产设备、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三个领域进行,还没有更广地涉及到安全文化的领域。进行电力安全文化评估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实际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安全文化内涵丰富,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安全生产行为方式、安全生产物质表现、安全生产形象等,进而还可以再细分解成众多的构成部分。根据电力安全文化的特点,本文从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安全现状四个方面出发,对某大型电力企业下属的9个不同电厂进行了问卷调查作为评估的取样,问卷设计过程采用专家谈话法,将安全文化的四个方面又更深入地分解成为500个小方面,做到了层层分解、细致分解、完全分解。进行安全文化评估可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a1目标管理法。确定安全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对照目标对安全文化建设效果进行评价,看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b1“知行”统一法。既看员工在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上了解的知识状况,又看其在安全实践中的行为表现。c1过程分析法。把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放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来考察,从发展的趋势、长远的时效来看待效果。d1比较鉴别法。通过比较对照来考察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纵向的比较就是把同一对象在参加某项安全建设活动前后的情况加以对比,横向的比较就是在不同的主体间进行比较。e1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法。对安全文化建设在个体和群体中产生的效应分别作出评价和估量。f1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法。安全文化建设的诸多效果之间既有独立性又相互联系。以上对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评估方法均行之有效,但考虑到安全文化的内容丰富,评估结果和评价元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上述评估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有的过于简单,考虑不够全面,致使各评价指标欠缺准确性,有的稍显主观,客观性不足,作出的评估结论不够科学;有的不具有明显的可比性,不能形成明确的概念;有的过于复杂,不便于操作,难以广泛推广。

三、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电力安全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评价元素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一评价系统会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评价起来不易实现。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2cialNeuralNetwork,ANN)具有学习功能、联想记忆功能、非线性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功能,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处理单元广泛互连而成的网络,是对人脑的抽象、简化和模拟,反映人脑的基本特征,是根植于神经科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等学科的一种技术。BP网络(BackPropagationNetwork,BPNet2work)是神经网络的重要模型之一,由于其克服了简单感知器所不能解决的XOR等问题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评估系统采用的是三层BP网络(输入层、隐层、输出层)。激发函数采用非线性连续可导的Sigmoid函数:f(x)=11+e-x假设共有k个输入样本,每个样本的网络期望输出和实际输出的偏差为Ek=∑q(ykt-ckt)2/2式中:ykt为期望输出,ckt为实际输出。输入层和隐层之间权值为wij,隐层和输出层之间的权值为vjt,BP算法中权值的修正量与误差对权值的偏微分成正比:Δvjt=α9Ek9vjtΔwij=β9Ek9wij展开可得:Δvjt=αdktbkjΔwij=βekjαki其中:bkj=f(skj)skj=∑ni=1wijαki+ojdkt=(ykt-ckt)ckt(1-ckt)ckt=f(lkt)lkt=∑pj=1vjtbkj+rtekj=(∑qt=1dkjvjt)bkj(1-bkj)式中:αki是各输入样本,oj是隐层各神经元的阈值,rt是输出层各神经元的阈值。同理,可推导出阈值的修正量:Δrt=αdkt,Δoj=βekjk个输入样本的全局误差为E=∑mk=1Ek当全局误差满足给定的精度要求E<ε时,学习过程结束。基于此BP算法,在VisualBasic610平台上研制开发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系统,其中BP算法的流程。

四、网络训练需要考虑的问题

411评价指标的确立将安全文化的评估内容划分为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安全现状四大方面,其下又分解为500个小的组成元素,这些小元素即为调查问卷的答案选项。取9个电厂中的6个作为训练样本,3个作为待检测样本。将6个电厂的员工对这些选项所做的答案作为BP网络的输入元素进行评测训练。为此,将员工对这500个备选选项的答案全部统计成百分比的形式,实现了评测指标的标准化。412网络结构的设定基于确立的评价指标,设定BP网络的输入节点为500个。因为三层的神经网络可以任意精度地逼近任意的连续函数,所以评价系统只采用了一个隐层,经过多次实验网络的收敛情况,设定隐层的节点数为14个。输出节点设定了3个,输出范围分别在0和1之间。BP网络的各个初始权值和初始阈值随机确定,学习速率取为016,网络的全局误差设定为0101。413学习过程中系统的调整为了能更精确地计算梯度向量,使误差收敛条件简单化,输入样本时可以采取批处理方式,让组成一个训练周期的全部样本都输入给网络之后,再用总的平均误差作为目标函数来调整权值和阈值。

五、训练过程及结果

将选用的6个电厂的问卷答案作为输入样本训练网络,输入指标值构成了一个6×500阶输入向量矩阵。再采用非神经网络的安全文化评价方法对这些问卷答案进行专家分析,给出评价,并作为有导师向导的BP网络的期望输出,构成输出向量:E=(e1,e2,e3,e4,e5,e6)T=100100010010001001其中(1,0,0)代表电厂的安全文化已处于了高级阶段,(0,1,0)代表电厂的安全文化处于中级阶段,(0,0,1)代表电厂的安全文化还处于较初级阶段。训练结束后,保存权值和阈值。正向测试,可得到BP网络的实际输出值:F=(f1,f2,f3,f4,f5,f6)T=019820115701163019940113701118011360196901125011720198501164011450115301928011180112901953对照E和F发现,BP网络得到的结果跟事前的期望值基本保持一致,可见所设计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系统能够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另3个电厂的指标数据输入到系统中来验证网络的泛化能力,得到结果为F=(f7,f8,f9)T=011720190301096010990114501925011610112601977电厂7处于安全文化发展的中级阶段,电厂8处于初级阶段,电厂9处于初级阶段。结果表明,所应用的BP神经网络在学习后具有存储经验并进行判断的专家功能。为了更进一步验证该BP网络的判断功能的准确性,构造了一个模糊综合判断模型,采用相同的样本来对这3个电厂进行安全文化状况的评估。考虑到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进行具体评估时依然采用四个一级指标来反映(安全意识指标、安全价值观指标、安全行为指标、安全现状指标),将问卷中的500个答案选项(对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按照对四个一级指标的属性进行分类归属,作为模糊评估模型的二级评价指标。将3个电厂各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属性值矩阵转换成下列矩阵形式:A(i)=A1(i),A2(i),A3(i)=a11(i)a12(i)a13(i)a21(i)a22(i)a23(i)………an1(i)an2(i)an3(i)(i=1,2,3,4)n个属性值的权系数值集为B(i)=(b1(i),b2(i),b3(i),…,bn(i))(i=1,2,3,4)其中各权系数值由专家直接给出,并经过归一化处理而得到。通过运用广义的Fuzzy算子,可计算得到二级评价指标上的模糊综合评价集为R(i)=B(i)•A(i)=(r1(i),r2(i),r3(i))(i=1,2,3,4)将得到的R(i)作为更高一层的评价矩阵行,采用相同的算法,逐层进行评价,最终可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集:R=B•A=(r1,r2,r3)经过专家分析,该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值的结果范围同安全文化所处阶段的关系为高级阶段[01666,1]中级阶段[01333,01666]初级阶段[0,01333]通过实验,可得到这3个电厂的模糊综合评价值为R=(016251,012978,013152)数据证明,3个电厂在模糊综合判断模型下进行的安全文化评估同采用BP神经网络所得到的评估结论相同。

篇5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电力市场的建立。市场中存在着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供电企业的电力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性也不断加剧。电网的安全关系着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要转变经营方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如何转变长期形成的经营模式,使供电企业的文化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当前许多供电企业也认识到文化在企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企业文化进行积极的建设。文化的质量有高低之分,不同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是参差不齐,如何对供电企业的文化进行优劣的评定,划分文化质量的高低,需要对企业文化实施系统、科学地评价。只有对企业文化进行合理的评价,才能发现企业文化的的不足,进而提出有效的提升对策。

1 供电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1.1 全面整体性原则

安全文化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内部有不同的要素组成,对每一个要素的把握,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出发,因此,对供电企业文化系统整体性的认识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才能做到充分的了解。所以,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从整体的系统角度开始,为了获取对各个侧面和角度的认知和把握,要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这样才能对供电企业的文化形成完整、科学、精确的认识和评价。

1.2 相对独立性原则

安全文化系统内部的各个因素在满足整体性原则的要求下,要确保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独立性,由于视角和出发点不同,要素之间不能互相取代,防止出现包含、交叉关系和内容相似的情况发生,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1.3 可测性原则

安全文化系统的构成要素多而杂,只有把系统内部的各个因素分解开,对每一个要素进行逐一的分析和测量,才可以对供电企业总体的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进行测量。为了确保准确性,应采用定量指标实施。对于一些即便是权威人士也很难具体打分的指标,尽量不考虑。

1.4 动态性和渐进性原则

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一个目标性的要求,也是一个过程性的活动。同样,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变动的动态。这就要求制定的指标体系保持变动性和渐进性,才能做到对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综合的反应,把握文化发展的渐进趋势和阶段性出现的特色文化。

2 推进供电企业文化安全建设的措施

2.1 正确认识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员工认可和恪守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在安全工作中的渗透和体现。安全生产需要建立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安全的基础和载体。企业安全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在注重企业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强调企业安全生产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精神环境,重视“人”在现代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人们在企业安全工作中的价值、道德、信念、情感等精神力量,激发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2.2 挖掘深刻的安全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包含许多方面,有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企业的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的形成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以往,在对企业的文化理解上存在两个误区。文化宣传等同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供电企业的文化宣传只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范围比文化建设要小得多。同样,企业对员工开展的各项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发挥人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完全等同企业的文化建设。比如,企业形象、企业宗旨这些是供电企业文化的实体内容,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3 建立健全企业文化机制

文化的建设不是短期的目标性任务,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有完善的文化机制来确保实施。首先,制定目标机制,企业应把文化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计划之中,前期制定好建设的规划,形成文件性的说明材料。其次,建立制度机制,制度文化是供电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忽略。要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再次,健全考核机制,没有考核,文化建设就不能落到实处,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也要纳入经济责任制的考核范围之内,根据完成的情况,给与相关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最后,注重情感机制,文化作为供电企业发展的软件,需要人性化的情感管理,企业要采取各种措施关爱职工,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舒心的企业氛围,确保每一个职工在供电企业找到归属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4 突出鲜明的安全文化个性

文化的建设要有特色,才能不断发展,供电企业要建设具有电力特色的文化,才能形成自己的优势,才能塑造成功的企业形象。供电服务企业的形象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塑造企业在外界的声誉和美誉度。供电企业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定期举行各种新闻会,为用户排忧解难,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外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供电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供电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塑造鲜明的企业文化,突出行业的特色和个性,才能为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动力。

2.5 规范行为,强化管理

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经营服务和学习娱乐中的安全行为是企业员工的安全观念、安全思想、精神面貌和安全管理中人际关系的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企业安全文化的行为层是企业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外在表现。

2.6 推进安全保证和监督体系的有效运作

突出以安全第一责任者为核心的安全保证作用,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工作报告制度,确保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强化安全监督机制,对供电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定期的及时巡查;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需要通过创新管理来实现,对工作中的难点进行创新的处理,建立反违章目标管理机制。通过安全保证和监督体系的有效运作推动安全生产,使安全管理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电力企业的事故和隐患。

3 结语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人们在企业安全工作中的价值、道德、信念、情感等精神力量,激发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对供电企业要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壮大企业实力,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瑾,张洁,伊晓璐.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综合评价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9(05).

[2]黄育芳.加强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9,11(07).

篇6

关键词:电力企业;全方位管理;人力资源;安全文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14102

电力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电力企业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而电力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电力供求随时平衡的特点,因在技术、经济、管理、预测、决策上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会遇到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风险。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会使风险类型、特性、程度大小发生变化,因而对电力企业运营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但从目前看,我国电力企业整体水平还不够高,缺乏深度和广度。企业的战略管理、适应电力企业管理的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制度还很缺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电力企业全方位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1人力资源管理

电力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在电力企业发展与全方位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地位。

1.1转变观念,努力营造人文氛围

(1)电力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办法, 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上转移。把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把人力真正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利用,让其变成企业的人力资产。在人才的招聘或引入上,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招聘前的规划工作, 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来确定招聘的条件,不应是过于追求高学历,还要考虑到适用性,要注重资历、经验、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后备干部,让企业员工意识到在企业中还有自身发展的平台。(2)努力营造人文氛围,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在员工中广泛宣传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新思维、新理念,使员工知晓其基本内容和对自身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使员工认识到称职合格的员工,既要具备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

1.2努力改善人才队伍结构

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有才华的有志青年积极参加公司的建设与发展,切实“把住入口”,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教育,达到岗位规范的要求。

1.3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我们应该结合人才队伍状况的实际,组织员工进行生涯设计,为培养人才、开发人才、挖掘人才、使用人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搞好员工个人发展,加强员工岗位能力建设提供基础性依据。

1.4建立和运用员工培训机制

对企业员工进行终身培训是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从知识的重要性还是从知识的创新速度来看,企业员工都面临着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压力。企业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否则就要被淘汰。作为电力企业一定要建立和运用新型培训和管理机制,积极落实年度培训计划,改进培训方式,增加能力培训含量,以此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达到增加长期竞争力的目的。

2塑造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其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其首要任务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向下,建设有行业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企业的迫切需要。每个企业只有不断建立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将其作为企业成员行动的导向,企业才能实现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实现超越。在新时期,电力企业已从过去传统的安全管理过渡到现代化安全管理。因此,电力企业务必重视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不仅让电力企业员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增强责任心,同时也让他们增强安全生产的能力,为确保安全生产创造条件。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电力职业培训机构也应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指导、培训和评价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开办安全技术学习班、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班、安全文化研讨班、安全文化建设评估会等,为企业提供安全文化宣传、培训的平台。同时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安全文化的内容,例如发挥宣传教育网络的作用,利用安全日、安全周活动和各种会议、员工手册、宣传栏、公司刊物、报纸、局域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组织安全大检查、召开现场事故分析会、举办事故展览和典型事故分析、开展各种安全竞赛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查隐患竞赛、安全生产征文征联竞赛等,创造出整洁的企业生产和生活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富有感染力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形成全体员工情系企业,心系安全的企业文化。

3重视战略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3.1强调战略管理模式创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各电力投资主体都在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证战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企业应在管理模式上力求创新、力求突破。如有的电力企业坚持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推进公司股权多元化,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以精细化管理促进集团化运作和集约化发展。有的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深化企业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建节约型、创新型企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等。

3.2坚持科学发展观

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是电力企业的重任。从战略角度和社会需要出发,不少电力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大力开展资源节约与环保型企业建设,注重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原则,通过节能、节电、节水、节地、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力工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新路子。

3.3协调发展

自中央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将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由“持续、快速、健康”六个字改为“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八个字以来,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重复率较高的关键词之一。如何适应这种发展方针的变化,是企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3.4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的道德规范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企业在生产产品、获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推进协调发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提高信誉、创建品牌的需要。这也进一步拓宽了管理创新的领域,(1)改变生产方式,整合资源,减少对土地等资源占用和浪费;(2)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3)协调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公众等)的关系;(4)讲诚信,树立企业公信力,使之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建立合理的业绩管理指标

电力体制改革给中国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致使电力企业不得不对自身内部管理的高效性、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等在内的综合业绩予以极大的关注,良好的业绩管理体系可直接支持电力企业通过改善运营效率迅速提高经济收益,帮助电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为应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做好准备,它是帮助电力企业提升综合业绩、释放巨大价值潜力的金钥匙。建立合理的关键业绩指标包括三大步骤:第一步,建立企业的价值链,形成价值树,深入了解达成企业总体业绩目标的深层驱动因素;第二步,确定对业绩最具影响潜力的关键业绩指标和价值杠杆,并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使之都能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个人的努力与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第三步,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奖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考核频率、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业绩审核会制度等,明确各部门领导在业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将各个员工的业绩指标完成水平与奖惩机制密切挂钩,否则,再好的业绩指标体系和犯规机制,如果缺乏后果管理作为约束,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不能建立起真正的业绩管理体系和文化。

总之,电力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建企业的全方位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与时俱进,真正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管理的跨越,由一般的科学管理向现代化的知识型管理跨越。

参考文献

[1]徐德蜀.安全文化、安全科技与科学安全生产观[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

[2]曾昌祥.以人为本建设先进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体系[J].电力安全技术,2005,7(11).

[3]张文泉,沈剑飞.管理咨询与企业诊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4]李万宝.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厦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9).

篇7

关键词:供电企业; 安全文化 ;文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 A

安全工作是供电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文化是供电企业永恒的主题这一点出发,在广大员工中灌输安全文化理念,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使安全工作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

1.安全文化含义及电力安全文化特点

1.1 安全文化的含义

企业安全文化顾名思义是指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员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奋斗目标、企业安全进取精神;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等种种企业安全物质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之总和。

1.2 电力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特点

安全生产是电力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是电力行业文化的核心,没有安全其他一切将无从谈起。所以安全文化具有人文性、严肃性、广泛性、激约性、融合性等特点。

2.供电企业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

供电企业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安全生产标准、制度、管理办法等,安全制度齐全,安全责任明确,保证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需要。但是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不到位,职工在工作中麻痹大意,规章制度不落实,工作作风不严谨等。归根到底,还是安全文化薄弱所致。

2.1 安全文化建设不足,缺乏职工的认同感

在现实中,供电企业的领导层对安全问题极为重视,但多数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则局限于概念化,还没有上升到文化的层次,安全目标与责任制还没有成为全体职工共同遵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意识,职工参与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对企业安全目标的认同感不强。企业对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把握不准,大多停留在表象上,安全管理者大多忙于繁琐具体的事务。企业领导则是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就抓某项工作,没有系统思考、统筹安排。

2.2 安全生产管理者的安全意识薄弱

每个供电企业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每个群体和职工又有着不同的素质和修养。生产人员中间始终存在平时安全培训不投入,工作时不遵章守纪、盲目工作等安全问题。安全管理如何结合实际把每一项制度、每一个指标落到实处,如何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严格执行正确的行为规范,这是安全管理者的职责。但安全生产管理者安全意识薄弱,主要表现面对安全文件、制度的落实和对待违章事件的处理、教育等方面,存在软弱无力现象。这是对自己、对家庭、对企业、对社会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

2.3 常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随意性

在供电企业中,常规性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由于常规性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复性和日常性的特点,往往凭经验便可应付,而经验有时会成为随意性的温床。随意性主要表现在管理和操作两个层面。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下发有关全生产诸类文件时,常常一发了事。至于对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却不给予应有的关注,没有对其进行细化、量化,更认为是下面的事。这种以发代管,严格上讲就是随意性的表现,是传统管理思维的一种惯性效应,也可称为管理者的习惯性违章。电力生产事故发生在现场,深究起来,总能找到某个管理环节上的漏洞。现场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往往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随意性的延伸,从而造成了安全管理与操作两个层面的脱节。

3.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措施

3.1 转变观念,发挥安全文化先导作用

心态安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比如,“我要安全”本来是员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被强迫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如果上述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那么,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建设就不会到位。

3.2全面梳理,建立简洁适用的规章制度体系

公司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全面梳理安全生产有关管理制度,以层次清晰、简洁适用、可操作性强为目标,建立以安全职责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作业规程和设备环境标准为主的安全制度和规程体系,形成凡事有章可循的安全生产秩序。同时组织开展一班组一手册修编工作,动员一线班组员工,因地制宜,从繁多的管理制度中自行整理与自身工作相关的管理条目,编辑成简洁实用的班组管理手册,而与该工种无关的条款则不收录到该工种手册中。该手册的修编,减轻了一线员工学习规程制度的负担,也更加有助于管理层推动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在此基础上,公司组织开发了“安全生产制度一班组一手册及其管理系统”,进入该系统,所有人员都能迅速找到本岗位需要熟悉掌握的规章制度的具体条款,更加有力地促进了一线员工学习制度、遵守制度。

3.3 多载体渠道,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

确立起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在企业内,要营造出“人人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教育体系。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局域网、报刊、标语、黑板报、专栏、标语等传统媒介,加强宣传。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规章制度、事故责任追究等,对员工进行安全政策法规、安全质量标准化、事故案例教育,警示员工认识电力安全生产的特殊性,使安全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培养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3.4结合实际大搞安全文化建设

(1) 编制出“如何开展安全活动”、“形式主义在安全工作中的十种突出表现”、“班组安全工作四防”等宣传资料。强化安全文化意识,有效地促进安全管理,围绕安全生产来开展企业安全工作。

(2) 深入工作现场,强化现场检查,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为此,公司制定了“巡视卡制度”和“生产工作现场违章处罚规定”,进一步推动了安全管理工作,保证了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3) 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对该过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从1997 年开始,公司就认真地开展了“安全评价”工作,为查找隐患、预防事故、指导设备整治、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广泛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安全管理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发展的产物,必须广泛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来分析事故原因、研究防范措施。如公司广泛采用微机统计事故和障碍、记录安全数据、制定安全报表、分析事故,提高了安全管理的准确性和科技含量。

(5) 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对有效预防事故,实现安全生产,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4.结语

安全文化对企业既是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一种管理手段,文化管理已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文化若水,因势而为”,建设现代安全文化是时展的要求,也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将不断会有新的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研究和探索,也会不断面临新的困难、障碍和阻力,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百年树人”的目标相信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力监督委员会安全监管局.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篇8

一、把握内涵,正确定位,高度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凝聚职工思想、提高职工素质、展现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对于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设高标准的“一强三优”现代化供电企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我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并建立健全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并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了年度方针目标管理考核中。同时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我们总结提炼出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团结、敬业、务实、创新”的*电企业精神,不仅体现出了我局鲜明的企业个性,也反映出了我局职工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使广大职工从中获得了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进而产生了创新、高效的工作热情,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下,推动我局不断进步,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近年来,我们还按照**电力(集团)公司企业形象战略的总体部署,全面导入实施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工程,使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得到统一规范,使我局从标志、职工整体精神风貌、服务用语及服务流程等方面都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二、突出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是电力企业的生命,而职工的安全文化素养、岗位的安全文化追求、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为了在企业内部营造“安全第一、关爱生命”的思想氛围,使广大职工自身的安全管理、安全防范、安全操作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局结合供电企业生产特点,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提出了“像关心自己兄弟姊妹和亲人一样来关心职工安全”的理念,努力构建“电网安全、职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四为一体的企业安全文化。一是推进了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建设。在职工中积极倡导“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良好风尚,大力宣传内蒙古电力公司“享受工作、保证完成任务、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安全氛围,充分阐释安全文化,大力传播安全文化,系统灌输安全文化,使广大职工从根本上提高了安全认识,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不断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二是推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制度建设。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机制和规章制度体系,构筑和完善以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及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体系为中心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和制度体系,将各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按照标准化理论和方法,分专业、分岗位编制作业指导书和执行作业指导书,并在全局全面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深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指导书的应用,有系统、有计划地加强电网薄弱环节整改工作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高了现场作业工作安全水平和工作质量,夯实了电网的安全基础。三是推进企业安全文化的行为建设。以倡导安全文化建设、普及安全文化知识为重点,从提高一线职工安全自防自保意识和业务素质入手,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常识、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广泛开展职工业务技能和安全技能培训,在生产运行人员中全面推行岗位资格准入制度,努力提高职工自身业务技术素质和安全防护能力,每年都要在“春秋”查期间统一组织职工参加安规考试,并规定凡安规考试成绩低于90分的,一律不得上岗工作,增强了职工按规律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将遵章守纪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

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从20*年开始,我局深入开展了“打造学习型企业,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学习型职工,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活动,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将职工素质工程融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一是重点抓好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学习,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轮训,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和11员在创建学习型企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把生产技能等级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推行职业资格证制度,加强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考评及评定推荐工作,为生产一线人员构建一条由初级工到高级工,从技师到高级技师的成才通道。三是创造条件加强职工的后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改善职工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我们采用企校共建联合办学的方法,先后与华北电力大学、北方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开办了十几个专业的专、本科及研究生班。目前,全局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职工30人,其中获得硕士学位3人;博士研究生学习的职工3人;参加本科学习360人,专科学习120人,有223名职工已拿到了毕业证书。四是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强化生产现场培训,提高一线职工的现场实际操作技能。根据全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高电压等级电器设备迅猛增长的趋势,把职工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到现场培训上,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生产一线在岗人员的现场培训,有效的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五是开通了网上校园。充分利用局域网资源和计算机普及的便利条件,投资近30万元建设了巴彦淖尔电业局教育培训网,创办了职工网上“学习园地”,分岗位、分专业制作了网络学习课件和题库,为广大干部职工搭建了一个先进快捷、全面系统的学习课堂。六是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从20*年开始,我局全面启动了变电运行岗位的机制改革,对变电运行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考评,每次确定3-5名人员作为待岗对象,进行离岗培训,参与下次岗位竞争,极大地促进了运行人员刻苦学习业务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以职业道德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规范的服务文化

供电企业的工作是服务性工作,而优质的服务是社会的需求,只有将“服务”作为一种文化来建设,才能使优质服务工作长兴不衰。为此我局把构建规范的服务文化做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并以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着力在在企业中建设厚重的服务文化。从20*年开始,我们一年确定一个主题,先后组织开展了“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爱国守法”等主题教育活动,今年上半年我们又深入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一是以“一高、两严、一恒”(即:“营业人员整体素质要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供电规范化服务达标竞赛”活动。截止20*年,全局69个农村供电所按期全部建成了文明示范窗口。二是充分发挥好“95598”服务热线、供电营业窗口、紧急故障报修服务等服务窗口的连心桥作用,大力推进“真诚服务”和“蒙电服务进万家”工程,在各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了行风建设“零”投诉、业务报装“零”差错;安全生产“零”事故、电费回收“零”欠费、廉政建设“零”违纪的优质服务“五零”竞赛活动,制定了客户服务闭环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国网公司推出的服务行为“十个不准”、“三公”调度十项措施、“供电服务十项承诺”的有关规定,要求工作人员对客户的报装接电、设备抢修、事故处理、业务咨询、举报投诉限时进行处理和答复,对超过考核时间要求的部门(单位)和人员,按照月度经济责任考核,并在网上进行通报。通过考核,极大地提高了部门和职工对客户的服务效率和质量。三是完善服务功能,进一加强客户服务系统的建设。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两期营销信息系统工程,实现了市局--各供电局---基层所站信息数据的实时传输,并与中行、建行、农行、工行等四大银行实行数据联网和代收电费,极大地方便了客户查询和缴费。四是充分发挥典型模范的带动和引导作用。为了提高窗口人员优质服务水平,结合市委开展“优化环境”和创建“四型”企业活动的要求,我局在窗口单位和全局深入开展了“树社会服务形象,做电业服务明星”与“十佳爱岗敬业职工”评比表彰活动,经过各基层单位评比推荐和局党委考核,去年全局有20名同志分别被授予“服务明星”和“十佳爱岗敬业职工”称号。五是通过认真践行“社会承诺制”、公开客户投诉电话、定期召开客户座谈会等形式,切实解决了行业中在文明言行、服务质量、电费电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利用局域网设立了行风建设警示台,贯彻落实行风建设预警制度等具体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大的行风事件的发生。行风评议连续四年取得了全市公共事业服务类行业第一的好成绩。

典型是一面旗帜,是一种精神力量。多年来,我局十分注重发挥先进典型对群众的示范引导作用。为了营造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氛围,我们还认真从一线职工中抓好各级劳模的选树工作,20*年,我局有1名职工被授予“劳动模范”,6名职工被授予“巴彦淖尔市劳动模范”,1名职工被授予“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这些先进模范人物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集中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也折射出**人勇于拼搏,求学上进的精神风貌。

五、以职工文化艺术节为载体,不断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随着电业职工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层次也越来越高。为此,我局坚持把职工文体活动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丰富的文体活动为突破口,增强企业凝聚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1995年到20*年我们累计投资近130万元,先后在全局(含基层单位)建立了1个职工文体活动中心,1座职工室内网球馆,7片室外网球场,2个门球场,13个乒乓球室,为我局广泛持久的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有力的促进了群众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开展。同时我们还每2年举办一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并以此为载体,形成了以全市电力系统网职工乒乓球赛、职工网球赛、职工足球赛、老年门球赛及职工美术、书法、摄影、才艺大赛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使职工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程度的精神文化享受和心理满足,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文化深入到职工的思想、意识中去,也把职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经营目标和文化态势上来。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安全隐患;宣传教育;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是大众安康的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珍惜生命、关注安全,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已成为新时代的呼唤。所以企业和员工在经济生产、生活中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珍惜生命,实现安全生产为核心,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以宣传、教育为手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以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为依靠,更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安全自律,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企业安全文化是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因,最终目的是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企业安全落实了,企业效益和社会经济水平也会随之提高的。

一、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与本质

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SafetyCultrue”,翻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似乎更确切。

实际上,我们不是为了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文化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因此认为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就反映了这个本质。

(二)企业中的安全文化概述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要想在社会上赢得信誉,实现经济效益,必须把企业安全文化放置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因此必须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管理的对象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

2.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

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其次是人的不安全。只有解决了这两个不安全状态,企业才能很好的发展。如果连人身安全都不能保障,那么其他一切的生产活动都不能很好的进行。所以,必须重视“安全”问题,把它摆在企业正常运行的首要位置。

二、中小企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我国的中小企业众多,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也举不胜举,以浙江永康为例。永康市五金机械企业有1万余家,绝大多数为私人企业和家庭作坊,由于工人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经验,每年被机器切断的手指上千。因此这里又多了两个新的别称:“断指之乡”和“工伤之乡”。据知情人介绍,每年被截断的民工手指大约在一千多个,而绝大多数受伤民工均成了永远的残疾。

现在,冲压产品绝大多数都转移到了乡镇和私营企业,用的多数是未经任何训练的民工,按照乐清和常州所报道的比率估算,全国按一百万台冲床估算,其中90%左右是肯定会伤人的中小型冲床,则每年被冲残手的人数应为40-6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中国的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2003年5月份以来,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来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消息说,乡镇煤矿产量猛增使得前三季度乡镇煤矿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同比分别增加231起、47人,分别上升12.9%和1.5%。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增加19人。辽宁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等煤矿事故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安全事故”是现在中小企业存在而且必须得加大力度进行整治的一项大工程。

三、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

(一)政策、行政方面

1.在2000年时国家有关部门了必须经过培训、持证才能上岗的职业名单中,却没有“冲床工”这一职业。这就导致了职工缺乏必要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意识。

2.政府和劳动保护部门无法对受害者的合理申请赔偿做出仲裁,受害者只能私人通过律师打官司获得相应的赔偿。而受害者好多因为经济实力不够,无法请律师打官司,最终放弃索取赔偿,这也让企业更加肆无忌惮。

3.劳动部门没有履行对加班加点、不签劳动合同、安全生产不符合要求、不买工伤(社会)保险的不法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以致不法企业的行为更加猖獗。

(二)技术、标准方面

1997年修订过的《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中,实际上仍然将16吨以下的冲床列为不必配置安全防护装置的机床,这些机床占冲床总量的三分之二!而对16吨以上冲床所规定的安全指标,也远远不能满足安全需要。并且政府和企业的研发部门也只把研制精力放在数量少但可卖高价的自动生产线和数控机床上。

(三)宣传、教育方面

新员工和老员工进企业之后都要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以至于他们缺乏保护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并且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让员工进行操作机器之前,没有告之哪些机器、操作是比较危险的,并要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操作时更要谨慎小心。企业的安全文化教育疏忽导致了更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首先要认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对于企业内部而言,能激励员工安全意识,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则要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和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学习。

(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和培训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涵盖企业所有人员,包括企业的决策层、经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一般安全教育在企业中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层次和类别:

1.企业厂长经理安全管理培训。这项培训突出要解决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决策者和经营者的安全生产责任,达到建立、强化企业领导者、决策层、经营层的安全生产意识之目的,使得他们能自觉地履行其安全生产职责,并关心、支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关键是要明确任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在于促进培训对象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使之能真正当好企业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发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检查的作用,做出卓有成效的各项工作。

3.特种作业人员的训练。所谓特种作业人员,就是他们的作业,对作业者本人,尤其是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构成某种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人员。基于这一特性,对于他们的教育和培训就应紧紧抓住其作业特点和可能引发的危险种类和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系统的相关教育和训练,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实现其作业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4.开展对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个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会安全”的根本性,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三)国家制定合理的法规和制度

1.国家对有些特殊、危险的工种,必须要求企业对员工加以安全培训,或者员工自己通过努力获得上岗证书,只有参加过合法的培训之后才能上岗。

2.劳动部门规定劳动者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还规定不论受伤者是否为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其医疗费、陪护费、误工费等均由用工单位承担。

3.国家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了维护和保障,劳动者自己在工作中也必须争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同时,万一发生伤害事故,要依法索取应得的经济补偿必要时寻求法律的帮助。

4.尊重和重视员工的创造性。人的安全意识水平的调节,由于人文素质不同,会表现出不同安全行为水平,同一个企业或生产环境,同样的职工或领导,由于责任、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会出现对安全生产的不同的安全行为及思考方式。因此要对员工进行充分的授权,营造民主参与的氛围,鼓励他们发挥主动性和独创性,充分释放其智慧与才能。要对员工放手,信任他们,人人参与企业安全管理之中,。

五、结束语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我们应该高兴,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小企业的进步中还隐藏这一个大的问题——安全生产与安全教育的滞后,未能获得与之同步的发展。究其最根本的一条,是员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观念薄弱,因此,我们要营造企业安全文化的整体氛围,采各种措施,认真地做好安全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凯盛,林源华,谭苏娟.别让大象踩扁你.中信出版社.2003年9月

[2]马向群.管人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3]徐德蜀,邱成.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4]蒋庆其.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5月

[5]孟燕华,胡广霞.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

[6]孟燕华.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

篇10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和建议

Abstract:Safetyproductionofelectricpowerwascrucialforthenationalpropertysecurity,benefitsofpeopleandelectricpowerstaff,andwhichwasimportantfortheprofitsofelectricpowerenterprise.Safetyproductionofelectricpowerhadacloserelationshipwiththefutureandfateoftheenterprise,whichwasthebasisforthesurvivalanddevelopmentofelectricpowerenterprise.Enterpriseimagewasalsodecidedbysafetyproduction.Inconclusion,becauseoursocietyandeconomicwasinaperiodwithhighdevelopmentspeed,itisparticularlyimportanttostrengthenmanagementofsafetyproductioninelectricpowerenterprise.

Keywords:ElectricpowerenterpriseManagementofsafetyproductionProblemMeasuresandadvice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但是,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它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要使电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1.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1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企业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仍然有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1.2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企业下属基层单位中职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供电所的登高作业器具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

1.3不严格执行《安规》,经常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其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等。

1.4管理工作不到位。企业往往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而轻视日常的细节安全管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已经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栖息相关[3],涉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要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企业领导到基层班组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操作人员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2.2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二是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做好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2]等规程、标准的培训和执行工作。四是要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切实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同时要强化“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完善安监职能和人员配备,加强农电安全产监督管理。坚持从基础抓起,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现场的监督管理。

2.3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二是做好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工作,事故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2.4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安全文化是人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在企业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中为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企业只有具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然而,实践经验证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认识,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员工的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并且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1]其重点是从人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方面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2.5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因此,企业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教育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并且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从而适应电力生产建设的需要。

2.6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杜绝习惯性违章。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可以从操作层面,建立所有操作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所有业务活动、生产活动的流程化,把各类文字流程图表化、现场化。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明确排查措施,量化操作参数,界定操作步骤,重点推广应用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巡检、标准化操作、标准化资料、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讲解、标准化管理方法。通过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推广应用,实现杜绝岗位员工习惯性违章的目的。

2.7抓好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设备的缺陷有关。一是以缺陷管理为中心来加强设备管理,着重应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二是合理安排电力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三是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四是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五是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2.8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一是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给其他个人使用。二是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总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的总则。目前,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化了,现场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人员也趋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则相对复杂化,管理制度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在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之时,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新标准、高要求,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适应或超前发展,并及时让电力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的探讨及应用,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整体水平,促进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任国明、邵玉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