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语文的知识

篇1

关键词:建构知识主义理论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大学的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已经具备了基本语言文化知识的学生进行一个更高层次的培养和提升,对学生的语文知识面、人文素质和正确的文学价值观进行全面培养。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大学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因此,建构知识主义理论的提出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也成为了我国高等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指导。

一、有关建构知识主义理论的有关概念

最初提出有关建构知识主义理论的是皮亚杰,皮亚杰是一位在认知理论发展上有着重要作用的学者。建构知识主义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我们的当前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建构知识主义理论有着以下几方面显著的特点:

(一)建构知识的不确定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对于客观世界的单纯反应,是一种具有知识承载的符号,只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进行的一种假说、解释,不是问题的最佳答案,必定会伴随着人们对于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发生变化,出现新的解释和含义。

例如,在的特殊时期,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我们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彻底的摧毁,根本没有辩证地去看待。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学教育的回温,人们对于儒家思想理解深入,大学语文教学中还是保留了《论语》这样的经典古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当今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教育作用。

(二)知识的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其实并不能传播,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结果,强调了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建构的一个过程。语文的学习并不是教师简单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进行知识的建构,不是被动地简单接受知识,而是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建构主义者还强调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脑子里面并不是一个空着的准备接纳知识的容器,也不是一块拿过来就可以书写的空白纸张,而是学生在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丰富的经验、一种知识结构的认同。教师不能忽视这些旧知识和经验,而应该把学生现有的知识作为一个基础,让学生在原先的知识经验中“生出”新的知识。

大学语文第一册的课文编排一般都是从《诗经》开始的,逐渐向白话文和明清小说到近代文学过渡,所以在讲《红楼梦》(节选)这一课的时候,当学生看见课文上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就会感觉这篇课文中十分厚重的文化韵味,紧接着学生就会自己主动去理解课文中的:“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这些诗句,从而完成自己对于宝黛悲剧爱情的分析和评价,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建构知识的社会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学习的知识是个人和环境相互作用下的结果,所以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这也就是说,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应该是合作的群体学习过程,相互之间进行合作完成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建构知识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途径

建构主义中关于知识观理论的阐述对我国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建构知识理论的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有助于指导当前我国高等语文的教育改革,提高我国高等语文的教学质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构建

在建构主义者的眼中,学生并不是装纳知识的容器和语言的操练工具,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语文知识的加工主体和意义的构建者,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地位,是可以发挥自己潜能的。在此理论观点的指导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堂的角色地位就要发生重要的变化:尊重学生的课堂中心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地位,主要是还给学生阅读、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具体来说,就是在学习方式上,学生要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自己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讨论;从重视学习和思维的结果向重视学习过程和感悟之间进行转化;从强调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掌握向强调自我知识的挖掘和语文综合素质培养的转变,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伴随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并且也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也不是真理的化身,而是和学生一样的平等互助的合作者、交流者和引导者、促进者。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学生课堂的秩序,组织语文学习素材的选择和创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背景、知识水平和心理状况,具体到教学活动中去就是要创设相关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学生的努力付出,接受学生不同的观点,并且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正常进行。

在近现代文学的作家作品选读中就有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如果对于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没有足够的了解,那么学生就会认为本来就是一个疯子的胡言乱语,即使教学经验特别丰富的教师也无法让学生理解这部小说是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的批判,主要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深意。学生到时也是只会记住简单的课文句子,根本就达不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在讲述这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要从小说的创作背景,作者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入手,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去自己准备课前知识,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那么对于这部小说的主题进行解释时也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启示我们语文教师在开始新知识的课堂时,应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起点状态、知识背景,而不是把新知识作为一架凌空而起的桥梁,高出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对于新的知识解释必须是用原先的知识经验可以理解和阐释的。

(二)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建构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因此这就要重视学习的共同性,以及群体之间的合作和协商。对于同样的事物,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又是不同的,只有把每个人的不同观点综合在一起,那么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就会变得更加全面和丰满。再者,同一年龄的学习者,由于彼此之间有着相差不大的思维水平和容易沟通的优势,所以很容易形成经验共享,这样就可以实现一种合理性的丰富理解。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分组学习可以说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和教学模式。分组学习就是指学生在组成小组和团队中完成指定的共同的学习任务,并且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有了共同的经验分享以外,还注重和他人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除意识到自己的作用以外,还会考虑到合作朋友的存在,这就是合作学习的一种优势:既可以认识自我又可以保持一种开放包容的思维方式,是培养一种优良人格形成的基础。

大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基础的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识建构和综合性的阶段,大学的语文教学一般都是分版块的教学:先秦文学、唐宋文学、明清小说和近现代文学这几个版块,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人数大体相等的4个小组,每个小组制定一个组长,要求每个小组找出所分的阶段的文学创作总体情况,自己选择一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文学价值和地位的分析。然后各小组长就可以根据语文教师的要求给小组的成员进行任务的分配。

我们以先秦文学为例子进行分析,学生必须弄懂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历史的开端,《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学诗歌作品总集,主要有“风雅颂”三种类别,主要修辞手法有“赋比兴”,这部文学作品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文学的发展基础,对我国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分组合作,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扩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的不同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开发。

三、结语

语文是我国各级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传统美德、文学涵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的重要任务,所以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是任重而道远。建构知识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所以建构知识理论对我国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所以在建构知识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将会顺利进行,高等语文教学的质量也必将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

参考文献:

[1]童国嘉.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7(10).

[2]杨桃.创设建构主义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3]康会贞.建构主义与语文教学的转变[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04).

[4]裴新宁.“学习者共同体”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建构主义教学观在综合理科教学中的实践之一[J].全球教育展望,2001(03).

[5]万春,杨敏.《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验[J].宿州学院学报,2006(01).

[6]丁邦平.建构主义科学教育观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01).

篇2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大学语文 人文素养

鉴于“”浩劫后大学生汉语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匡亚明和苏步青先生倡导在全国高校设立大学语文课程,以提升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三十余年来,大学语文特有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使其一直在各高校公修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教育部高教司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放眼当下高校,在大多数学生眼中,大学语文课程却已形同鸡肋,其正在逐渐边缘化的趋势无可否认。经调查,大学语文与大学生渐行渐远的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应试化的语文教学模式,使得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丧失了对大学语文的兴趣。没有高考的压力,这门课程不过是增加学分而已。其次,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方法陈旧,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较为凸显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某些教师把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无法满足学生知识点外延的深层心理需要。最后,迫于求职和升学的压力,大学生普遍对英语、计算机等学科投入大量精力,无暇顾及大学语文。常人眼中,母语人人皆会,除非是语言学专业,没有必要在这门学科上浪费精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年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体力量,“网络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①匪夷所思的事实是,伴随着对大学语文的淡漠,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母语水平正在急剧下降。大学生错字、别字、提笔忘字现象频频出现,独立写作能力不容乐观,有同学甚至连请假条这样的应用文也无法正确完成。这种现象意味着大学语文非但不能淡出学生视野,反而需要强化,从而提升学生母语素养。《大学语文》主编陈洪曾指出:“要关注网络文化的互动性、民主性、自主性给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和修课方式带来的冲击和挑战。”②

要改善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江河日下”的现状,我认为可以借鉴《百家讲坛》起死回生的成功秘诀。2001年7月开播的《百家讲坛》最初定位于面向文化人的精英文化,曲高和寡,收视率几乎为零。直到2004年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该栏目转向传统文化的普及,收视率一再攀升,并推出了易中天、于丹等一批名家,一跃成为科教类最成功的栏目。《百家讲坛》绝处逢生的秘诀在于:一是寻找到了栏目和目标受众的对接点;二是文史选题切合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三是抽象出了核心受众的共同特征。③与此相似,大学语文可以从课程定位、教材选择、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以重新得到大学生的青睐。

(一)重新定位大学语文课程,找到与大学生之间的共鸣点。据了解,现代大学生基本语文素养不如人意,招聘方时常反映难以寻觅到能说会写的人才。大学语文中常用的应用文体和职业口才技法训练,如短信、多媒体节目解说词、网络新闻、策划书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场应对能力。教师巧妙设置辩论会、即兴演讲、社交礼仪等专题,可以改变学生心中大学语文仅仅是诗词背诵的“无用”小道的错误观念,使其切身感受到这是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课程,从而激发学习的原动力。“20岁左右的青年是最讨厌说教的,他们首先跟着感觉走,走顺了,他们才会做出严肃的思考……为了这种严肃的思考,我们先要给他们充足的感觉。如果描述这种感觉,那应当是:让他们感到惊喜――原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样丰富!感到有意思――听不够,再听一点才好!感到“脱胎换骨”――自己是大学生了,不同了,学习、做人要有一个飞跃!”④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已经形成了掌握字词,分析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背诵记忆段落等刻板的套路,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早已感到苦不堪言。大学语文当务之急就是把学生们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调整过来,而绝非是延续旧路。北大教授孔庆东道出了大学语文的真正价值:“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语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安身立命。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东西。”⑤因而大学语文必须明确定位于人文素养教育,重新激发大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使其认识到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达到主动学习的境界。

(二)选取合适教材,贴近时代思潮,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内容多倾向于文学史知识和经典文本,似乎更适合于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实际上,不同学科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心理需求和欣赏层次是不尽相同的,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的区别更是相当明显。如果使用材,则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降低。为大学生量身打造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教材,因“材”施教,是挽救大学语文颓势的关键点之一。例如,同样是《红楼梦》,文科生教材侧重于选宝玉的“情不情”人格塑造,而理科生教材侧重于选王熙凤料理家政的章节。网络时代,大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思想极为活跃。《榕树下》、《天涯》等网站是备受关注的文学网站,其代表篇章甚至被作为新时代的经典,被大学生们奉为圭臬。随着时代文学观念的转变,曾经风靡一时的若干名文不再符合当下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陷入少有人问津的境地,应该淡出大学语文的选材范围。因此教材应当与时俱进,增加大学生关注和熟悉的内容,选取网络文学中的佳作,拉近教材中文本与学生心理的距离,彰显网络时代精神。

(三)充分运用网络平台,优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大学语文授课中,最为常见的是教师采用讲授法进行“自我表演”。当教师自我沉醉于美文的妙处时,学生们则昏昏欲睡,难以入境。而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字之渊博、语言之精美、思想之浩瀚,方是教学的目的。大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便捷,设立专题教学模块,丰富教案的内容,制作精美的课件,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引领学生悠然进入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学空间。如在名篇《春江花月夜》的讲授中,先播放一段名曲《春江花月夜》,画外音悠悠响起“春江潮水连海平……”,使学生进入空灵梦幻的意境,达到与诗人心灵的息息相通。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教师可以上传讲义,提供知识点下载和名著在线阅读等服务,设立在线答疑栏目,满足学生对外延知识点的心理需求,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原创文学板块、QQ空间、邮箱、博客、微博等均可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设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栏目,举办手机短信大赛等,通过学期内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原创文字,评定学期成绩等级。这种考核方法的变革,不仅能够使大学语文脱去陈腐老套的帽子,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仁爱精神,磨砺完美性格,增加生活热情。

(四)大学语文要成为优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文学品位的桥梁。网络文化良莠不齐,面对开放的网络环境,大学生们在不具备较高文化鉴赏力的情况下,容易误入歧途,迷失自我。学者杨叔子谈到大学文化素质培养时说:“责任也是现代世界潮流的核心,在科技高度发达与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是双刃剑,人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必须对历史、对社会、对良心负责。”⑥物质文明的高达发达,无法弥补人文精神缺失带来的内心困扰。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引发的心理危机,需要高校及时干预。大学语文多由久经历史沉淀的名篇佳作构成,其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能无形中春风化雨,化解大学生的精神危机。老子倡导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古朴智慧,能够启示学生们正确处理竞争关系,决胜职场;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时刻提醒学生们坚守内心的操守,常养浩然之气;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更能使大学生们牢记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使命,报效家国;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豁达超脱,会使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学子们排遣胸中郁结之气,重新振作士气,坦然面对人生的困境。有了身后的文化底蕴、社会责任感、人生哲理的支撑,大学生们方能有效地抵制网络的负面影响。大学语文无疑能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为困扰中的大学生们拨开心头的迷雾,使其重新焕发应有的青春激情。

网络时代,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大学语文课程变革是必然趋势,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学语文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充分利用网络,结合现代化教育手段,使课程引人入胜,方能使大学语文重新焕发生机,进而优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达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注释:

①李力.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之分析[J].攀登,2009,(4).

②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新华文摘,2008,(8).

③参见金岩.《百家讲坛》成功密码解析[J].科技智囊,2009,(12).

④王宁.高校人文素质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4-5-4,第9版.

篇3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25-02

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具有极强的基础性、实用性、人文性和综合性,是对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和大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明确课程性质与定位,转变课程设计理念

目前,关于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定位,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工具课。将大学语文视为其他课程或学科的语言基础,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为学好专业课和训练专业技能服务。(二)文学修养课。在提高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基础上,兼顾学术修养的培养,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为启迪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三)人文教育课。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目的,把人文精神、人文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等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知自我。(四)高等语文课。将语文课升华为文化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并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和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来看,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还需要健全的文化知识结构,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设置必须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要兼顾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人文性和综合性,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也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底蕴。课程设计理念应当依循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后续发展为根本,实行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注重人文精神建树、职业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精神素养、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选用或编写适应性强的教材,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选用或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效果。选用或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要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感和连贯性。

在选用或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中要充分体现出来。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写作能力和语言交际沟通能力的作用。具体来说,文选部分在突出文学性,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突出思想性,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职业写作和口才训练部分要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便于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应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突出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统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综合发展,以满足学生后续发展需求,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三)应适宜高职大学生的现状。高职学生人文知识较贫乏,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因此,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要把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加强阅读、写作、口才等实践能力的训练,但也不可忽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总而言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不能是高中语文的简单延续,要符合人的成长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既要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适应、自我发展,满足学生将来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学科性质的特殊性,很难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其即时的能力目标,再加上受功利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真正引起学生重视。因此,改革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对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教学方式虽然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但由于过度强调字、词、句解析,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展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自愿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其课程学时在高校中也被缩减的最为严重,现有学时常常根本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更不用说要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不是简单的运用某种教学方法或是技术手段,而是要构建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要求做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第二课堂相结合,课前准备与课后参与相结合,课内讲评与课外答疑相结合,强调诱导启发,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基础性、实用性、人文性的同步实现,要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文化品位。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为直观的标尺,也是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试金石。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对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及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包括考试和考查。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最常见的就是用一纸试卷来进行检测,考试内容无外乎语文基础知识、文本理解、字词解释及文体写作,题型也多为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和写作题。而这只是一个极为简单的标尺,只能衡量学生某方面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优劣;只能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却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语文的考核,应当是对学生语文能力及人文素质的全面考核,而不能仅靠一个简单的分数给学生的学习情况下结论。因此,课程的考核内容需要涵盖学生平时学习的状态,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以及体现学生基础能力的笔试和口试等方面。只有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状态。

五、总结

大学语文课程因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在训练大学生的语言能力,陶冶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制定全面、公正的考核体系,有效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魏娜.走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改之路[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2]赵齐阳,王茂春.基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高职大学语文改革[J].西昌学院学报,2013(1).

[3]吴洁.议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路径与途径[J].教育界,2012(1).

篇4

职业综合能力人文素养培养双轨式高职大学语文高职院校的通识课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一直以来颇受人们关注,目前对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大学语文应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另外一种则认为,大学语文应以其人文性、基础性的学科特点在高职院校中发挥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这两种观点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定位和核心价值,然而大学语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在高职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其两方面的功能,使大学语文形成职业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双重培养的“双轨式”教学体系。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

在2000年l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意见确立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领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职场中通用的职业综合能力,如表达沟通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毕业生在职场中胜任工作岗位的重要条件,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语文本身就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点,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中应同时发挥其在这两方面的效用,树立起大学生的民族观念、大局意识和诚信、敬业、勤奋、团队等的职业精神,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满足高职教育的社会要求,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职业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1.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要承担起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就要将大学语文学科内容按照高职教育要求进行重新整合,使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最大限度予以发挥。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不仅限于语言文字的使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中掌握为人处世的哲学,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也不仅体现在文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从相关学科中延伸出来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生的理性思考,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高度启迪和有效指导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大学语文课程负载了多项相关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功能,需要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建立起开放式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的通用能力要求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多门辅助配套课程,如演讲与口才、公关与沟通、现代社交礼仪、文案写作、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经典作品导读等,既注重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又兼顾高职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及系列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要从高职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核心课程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综合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人文知识,使学生在文化传统的熏陶中进行人生体验的分享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情感表达,内化成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气质和修养。在课程主线上可设置表达与沟通、文案写作等模块,进行相应的能力训练,一定程度上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更多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可通过配套的选修课程实现,选修课内容的设置可以以学生的专业岗位综合能力要求为依据,将行业内重要的岗位能力设置成相应的教学模块,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由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学过程要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采用情景教学、模拟演练等教学方法。而以人文素养培养为主的模块中则要让学生以思考、感悟等方式进行课堂参与,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案例教学和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教学的方式,配合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思考和情感感受。

3.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的考核评价是检验课程授课效果、有效指导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起与课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要根据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能力目标设置相应的学分,学生要修得一定比例的学分方可毕业;其次,为课程制定合理的分值构成,根据每个模块的课时及重要程度设置相应的分值比例,以期全面且有重点的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再次,考核形式要以课程特点和要求依据,建立起多元有效的评价机制,如语言表达、社交礼仪等能力训练模块内容可以从传统的试卷形式中脱离出来,通过口语、情景模拟等方式加以考核。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辅助教育体系的建构

1.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之外,还要以社团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如开展主题为“爱尚读书”的拓展阅读和好书推荐活动,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拓展人文视野,增强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为课堂人文教学提供有益补充。再如,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交往礼仪情景剧大赛,通过剧情的编排、演练和展示,让学生对社会交往礼仪有更深切的认识和体会,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礼仪,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效配合。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更能突出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参与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会。

2.校园网络平台的建立

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要靠平时不断的积累和实践,靠周围环境氛围的熏陶和相互的借鉴学习,而校园网络能给学生提供最广泛的学习交流和资源分享的互动平台。大学语文教育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将中国优秀的文化和人文资料作为网络资源进行分享,在学生中征集原创作品品评,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观点分析、思想碰撞、交流体会。校园网络平台应有专门人员进行建设和管理,使网络资源和互动平台的利用更加规范和有效。

3.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的观点,充分说明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人文修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到校园的环境中,成为无声的语言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言行。校园内催人奋进的校训、镌刻着励志名言的人文景观石、文化主题宣传栏、校园广播等都能使学生耳濡目染,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篇5

关键词:大学语文 军事初级指挥官 教学侧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16-02

作者简介:李凯敏(1971―),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装甲兵工程学院军政部人文室教授。研究方向:人文教学。

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军事初级指挥官的必修课程,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对学员进行人文素质和读、写、说能力的系统教育,引导学员拓展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开拓创新思维、掌握军事应用文写作和军事演讲的基本技能,对于学员综合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区别于其他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侧重。

一、侧重明确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军校大学语文的教学,除了同其他院校一样让学员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理解文学经典蕴含的文化内涵,掌握文学赏析的基本方法、写作和演讲的基本知识之外,要侧重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培养。

(一)能力目标是关键

能力是衡量军事初级指挥官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培养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感悟、文学鉴赏能力是大学语文应该承担的关键使命。首先,要提高学员的文学鉴赏和文化感悟能力,使其具备领悟经典作品的意蕴内涵、进行文学审美和评价、解读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能力;其次,要提高学员的交流表达能力,使他们能以书面和口语形式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初步具备军队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和基本的演讲能力;第三,训练基本思维能力,拓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力,有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完善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让他们对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概括,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第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员熟悉文献检索的方法,有一定的古代典籍和较高的现代文献的阅读分析能力,能根据个性发展特点进行自主学习,基本具备敏锐发现并善于筛选和吸收各种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

(二)素质目标是灵魂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观念、情感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它是由知识逐渐转化成的一个人最关键的品格特征,也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灵魂。在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员良好的文化修养,在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过程中,使学员具有较高的汉语言文学素养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深挚情感,养成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其次在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熏陶中,使学员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第三,要在文学作品的审美愉悦中,培养学员高雅的艺术追求、较强的审美悟性;第四,要在各种实践活动和小组研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员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第五,在文学各文体演变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学家的求异精神,在研讨交流和启发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激发学员探索的勇气、求知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第六,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及各种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学员勇于面对现实、切实解决问题的工作作风。

二、侧重设计科学高效的教学过程,做到环环相扣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因而,要充分体现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化原则。

(一)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文学作品选、军事应用写作、军事演讲三大部分。精选体现军人精神风貌和人格情怀、凝结中华文化经典底蕴的文学作品,并充分挖掘作品中的人文内涵;精选贴近军队生活、结合学员实际的应用文写作范例,总结具体的写作指导方法;精选军事特征明显、艺术性及实用性强的演讲范例,传授演讲的基本技能。三大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上呈“读―写―说”由易到难递进式安排;相互关系上,文学为写作能力所需要的思想底蕴、语言功底奠定基础,演讲能力是人文修养、文化底蕴和写作等能力的综合体现。

(二)教学环节灵活有序

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课内教学和课外体验有机结合的教学原则,采用“精讲―自学―专题研讨―实践―参观见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专题研讨式、案例式、表演式、参观见学式、学员授课式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精讲”贯穿教学全过程,由教员按照教学进程对重点内容统一组织;“自学”是根据精讲和学员能力培养的需求,由教员提出建议,学员对拓展内容自主安排;“专题研讨”是在精讲和自学的基础上,根据四种文体对学员人文素质各有侧重的影响,以学员行政班为基本形式,组织学员进行典型观点交流,任课教员指导并进行点评;“实践”强调学员读、写、说的能力训练,在课堂精讲之后,强调学员参与写作、演讲、戏剧表演、经典吟诵、学员授课、演讲比赛活动组织等课堂实践活动;“参观见学”选择与精讲文学作品或我国文学发展历程有密切关联的名胜古迹或文化景点进行现场体验和参观。

三、侧重以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做到充分激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激活学员深层的学习欲望,让学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养成持续的学习欲望和稳定的学习习惯。

(一)“教”得灵活

教员要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用为重”的教学原则、“以身立教”的教学遵循、“以情感染”的教学特色,为学员营造一个信息量大、观点新颖、教法灵活、课件精美、互动有效、和谐有趣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兴趣和探求新知的学习热情。此外,还可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经典阅读、校园文化、参观见学、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员广泛阅读文学经典,培养学员独立分析的能力。

(二)“学”得主动

篇6

一、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必要性

社会语言学家Husdon认为:“语言在绝大多数方面,蕴含在文化之中,因此某一社会的语言是其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与文化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可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英语学习不仅是一个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过程。其次,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英语交际能力恰是文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交际能力(Hymes,1972)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懂得什么样的话合乎语法;2)懂得什么样的话能被别人接受;3)懂得什么样的话适合什么样的场合;4)懂得某一语言形式真正使用的可能性有多大。而这些能力不是靠一定的语法知识或者词汇知识就可以培养的,它要求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利于交际顺畅有效地进行。反之。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必然导致交际障碍、误解甚至冲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途径

(一)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比如在讲解《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时,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讲到“野牛镍币”时教师可以很自然地讲到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美国的西进运动其实就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山姆大叔”美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民。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去了解中国文化都有哪些象征物。这样使得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有助于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通过词汇教学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在使用时自然会产生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异。例如,“floor”一词,它除了当“地板”讲,还可以当“楼层”讲。可是英美两国的表达方式有不一样,美国和中国说法一样,而英国把一楼称作“ground floor”,二楼称作“first floor”。

(三)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渠道和手段

多媒体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息量大而且直观。教师适当地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 生活理念等方面的图片、原声录音和电影, 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异域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差异。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语言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可设置特定的文化背景,让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得体地运用到实际交际中去。此外,教师可以讲座形式向学生介绍有关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习俗,特别是一些有别于本国的习俗。

(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识别表面的文化特征以及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特征。教师可以引导推荐学生广泛阅读有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报刊、杂志、小说等,从而加深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识。比如学生在阅读圣经中的一些故事中会深切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那种根深蒂固的差异。

(五)在非语言交际中导入文化

Samova认为,文化与非语言交际密不可分;许多非语言行为地上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语言行为的形式往往都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因此,了解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姿势、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衣着、时间观念、身体接触、距离等都属于非语言行为。例如,西方人很看重个人隐私,陌生人之间一般会避免身体的接触,所以在西方国家很少有挤公交车的现象,着和我们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a)尽量减少母语在文化层面的负迁移

负迁移,就是将母语的一些规则,技巧,甚至文化转而用于另外一种英语学习中并对其产生消极阻碍作用。这种消极阻碍作用可以是各个层面的,表现在文化习俗方面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随处可见。例如,中国人习惯于对别人的赞扬表示否定。如对“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的回答,中国学生常在初学阶段用类似于“No,my English is poor”等来回答,以显示自己的谦虚,而这样的回答会让英语国家的人们不理解。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英语文化的共核部分的相融以及相异部分的对比,把母语文化变成学生学生学习目的语文化的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参照系,从而使目的语文化在与母语文化的对比变成显性的、易于感受和理解东西,减少母语的负迁移。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图式理论;文化图式;大学外语教学;文化教学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研究中。现代心理学研究中最早应用“图式”概念的当属英国认知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tlett。他把“图式”定义为“对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图式也被称为认知框架。20世纪80年代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首先提出了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他在自己的著作《纯推理批评》中指出:“新的概念只有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人们的背景知识越多,头脑中的图式也就越多,解读新知识也就越容易、越迅速。而在众多图式类型中,文化图式的建立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George Yule认为,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ta)是“pre-reading knowledge structures based on experience in a particular culture”。它指的是人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可用来感知和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

二、从文化图式理论角度分析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障碍

现在各种大学外语教材所选文章涉及的文化面都非常广泛,涉及经济、社会、法律、宗教、地理、历史、文学、人物等等.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即具备了相关的图式,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图式就会被激活,就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比如说《现代大学英语》中有关失业问题和美国内战的文章,学生一般都不会觉得困难.而学生们遇到的理解障碍,根据文化图示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图式错位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接受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文化图式错位或差异导致交际者按自己的认知习惯来理解话语,造成言语表达和理解的信息不等值现象。例如:汉语里“龙”是皇帝的象征,所以有“真龙天子”。皇帝的子孙称为“龙种”。“龙”用来比喻才华横溢的人,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龙在汉语中有“权威、力量、才华、吉祥”等文化含义,故我们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而自豪。而在英国文化中, dragon则被描述为“可怕的恶魔”。英语古诗Beowulf就是歌颂那位与凶残暴虐的恶龙搏斗而取得胜利的英雄史诗。英语中的dragon指“凶暴的人, 严厉凶狠的监护人,甚至作“恶魔、凶神恶煞”的代名词。the Dragon或the old Dragon就是指魔鬼撒旦。英汉语言中“龙”具有截然相反的文化图式,而交际中,我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文化图式来理解对方的文化,所以极易造成误解。再比如《现代大学英语》中有关比喻的练习题,学生一般都可以正确地答出as cunning as a fox(狐狸般狡猾),as graceful as swan(天鹅般优雅),这是中英文思维方式的共性在语言方面的体现.但是当看到as stubborn as (a mule骡子),as wet as (a drowned rat老鼠), as silly as (a goose鹅/an ass驴)时,学生往往会脱口而出as stubborn as a cow/an ass(牛/驴),as wet as(a drowned chicken)落汤鸡,as silly as a pig(猪),这些都是文化图示错位造成的结果。

2、文化图式缺省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图式认知结构中,由于语言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等因素,使得交际一方不具备另一方语言中包含的某种文化信息的图式,即出现了文化图式缺省,导致在认知推理过程中无法找到相关文化图式并使之激活,因而造成不完全理解或理解失败。例如,英语中“laurels”,原指用月桂树叶编成的冠冕,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以此献给杰出的诗人或体育竞赛的优胜者,以示尊崇。人们以获得“桂冠”为荣, laurels因此而代表“荣誉”。由于我国没有这种习俗,汉语中也没有对应或相关的文化意象。图式缺省会导致理解中断,使我们无法建立起语言符号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无法获得相同的情感体验,影响到交际的效果。

篇8

而大学文化所包含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其追求真理、学术自由、批判创新、文化交流的精神,体现了大学为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概括的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当然这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普遍的。[1]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称之为“德育”。所谓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化的先导性、时代性、开放性、民族性和创新性的特征。而这些精神和具有的这些特征,更加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导向的重要性。科技理性大于人文理性,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轻道德。这些大学精神的衰微现象只会让我们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只会给国家的建设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人生理想的缺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淡化,道德的相对化、虚无化,学术观的实用化、功利化。这些都抹杀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恰恰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从建国以来,敌对势力一直在图谋对我国“分化”“西化”,大肆鼓吹“政治多元化”、“三权分立”、“多党制”,宣扬“民主”、“自由”、“人权”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甚至主张全盘西化。而少数大学生缺乏判断能力,价值观念混乱,理想信念模糊,盲目崇洋,使得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影响。

我国夏、商时期就已经设立了学校。“明人论”为首要任务,教人以:教孝、习理、习乐。目的是,加强统治阶级内部团结,维护奴隶主利益,引导人们按照规章办事,巩固奴隶社会制度,并陶冶人的性情,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接下来是西周,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他主张大学“以教育德”。认为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社稷的事业,一日不可偏废。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他提出了“修已以敬”“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2]说明了君子修身的目的是要治国平天下。仁义的思想也在儒家的思想中体现出来,“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在讲忠怨之道。儒家对道德的修养也提出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把道德品格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当然,孔子也提出了个体品格的修养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孔子认为,“择其善者而从之”,“内省不疚”。对于道德品德的构成中,孔子提出了:志,信,恒的三个概念。“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4]是讲志向的人生作用。“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已成仁”,[5]是作为执着信念的人生理想。“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6]是来勉励人们持之以恒。孔子把“行”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强调以行为重、言行一致、改过迁善等方面。孟子的思想比孔子更前进一步,他提出了“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人皆可以饶舜”的道德人格理想。他还告诫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锻炼。“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7]他还提出了“存心养性”,“明人伦”的教育原则。凡事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进行自我反省。学校要以人伦道德的教育为主体课程。除此之外,孟子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儒家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荀子。他提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8]的思想。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要通过礼仪的教化,使之归于善。他认为教化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还提出了音乐的教化作用,“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可免也,故人不能无乐。”[9]荀子还专门著《修身》篇,阐明自己对个人修身的主张。荀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不仅要有诚心的求学态度,还要讲究途径和方法。

墨子极力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不分亲疏,彼此相爱。要爱天下所有的人,就必须利天下所有人。墨家把修身的过程作为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在道德教育方面。墨家推行“以正为教”,“有道者劝以教人”,既通过政治措施推行教义。他强调主动施教,强力而行。此外墨家的主张有切实的内涵,带有很强的实践性。

道家以老子和庄周为代表。他们认为名和利都是身外物,只有个人的生命保存和长久才是最具有意义的。他们道德教育强调效法自然,体和天道,少私寡欲,抱朴守真,柔弱不争。他们主张保持真诚纯朴的道德品质,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倡导人们真诚相待,互助互利。法家也是当时重要的学派之一。韩非提出了“道”与“德”相互结合的人格目标。人格不仅包括了道德要素,也包括了政治、伦理等其他方面的素质。在人格培养的同时,韩非提出了“祸莫大于不知足”,他要求人们学会知足,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从此不难看出,道德教育从先秦时期就开始被重视,诸子百家各抒己见,并拥有自己的方针原则和方法,这些都可以称其为大学文化,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一个高峰。

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滋润着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和信念,使其受到洗礼与熏陶。培育学生成才。大学的的本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大学文化的目标是成人,既使学生成为社会认同的有用的人才。那么这么多的传统的大学文化就需要传承与创新。以大学文化去育人,把办学理念内化成学生成长的目标,把学生的学习成长的需要作为大学的主要任务,使学生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

参考文献:

[1].詹晚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版,143页。

篇9

1着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1阅读的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因此,我们要不断挑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他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以语文学科开展的“大阅读”活动为契机,我们定期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经常性的开展形式各样的读书活动,对引领学生的阅读大有裨益。

1.1.1对于文字浅,图文对应的课文,要求学生图文对照,自学课文。先抽生读,其余学生听并看图,使学生对图画内容有先入为主的鲜明印象;再让学生图文结合自读,而且给一定时间读,目的是通过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内容;最后采用不同形式读,使学生读懂了课文内容。

1.1.2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多的课文,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内容。例:《浅水洼里的小鱼》,讲了许多小鱼被困在海边浅水洼里,太阳一晒,浅水洼被晒干,鱼就会。小男孩弯腰,捡鱼,扔回大海的行动,表现了他珍惜生命,爱护动物。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接着让每个学生边读边用动作表演,使其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再接着分小组,一人读书,其余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动作,根据课文语句意思,互相纠正动作;最后,推出代表上台表演,全班评价是否正确表演出了课文内容。于是让学生思考小男孩语言、行动表现了他什么?这样教学,教师讲得少,学生实践多,兴趣高,人人参与都有所得,不仅培养了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语文实践能力。

1.2识字的习惯

在学生已有知识上,通过自学,小组讨论音形义,推代表“夺红旗”,使学生自主识字。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要勤于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课内课外,无论看书听课都要勤于动笔,现在许多部门在招聘人才时,特别申明,应聘者的简历和应聘书必须手写,不能用电脑打,就是想通过应聘者亲手写的字,来审视一个人的一些内在品质。所以从小要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养成这一习惯可以从最基本处着手,让学生从刚开始学着写字时,就把每个字的笔划、笔顺写准确。让学生学习一点书法,不是为了让他去参加书法比赛,而是让他懂得什么样的字,是漂亮、美观、大方的。让学生买一些字帖。把大字帖挂在学生的房间里。批改学生作业、试卷时,不要只注意内容的对否,还要检查他们的字写得是否工整、漂亮。平时读自己的课外书时,让学生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子,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片断。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简单,都要记录,坚持数日,就养成习惯了。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开头时可以非常简单,之后可以逐渐复杂,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文章。

1.3提前预习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教师讲课时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地接受。

预习可以有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学期预习,是在发下新书后,学生们对新书感到特别新鲜,特别好奇的情况下进行,可对课本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周预习,学生独立进行,需要特别细致。让学生往后看书,哪些地方看不懂,就用彩笔特别标记出来。如果周预习特别细致,那么一般不需要进行日预习。如果周预习比较粗。或者没有进行周预习,则需要进行日预习,一般20分钟即可。

1.4细心观察的习惯

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在学生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老师恰到好处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笼统地看大概。引导学生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让他同鹅进行对比。吃杏时,让学生说说杏与桃子有何异同。其次,课堂中的学习中同样需要细心观察。观察可以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

1.5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一的体现,为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经常带好《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一类常用的工具书。给学生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跟学生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设法调动学生对工具书的兴趣,比如,讨论一些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得不出答案时,不必去请教老师,到相关的工具书里查找出来,学生就会对工具书的巨大威力感兴趣。许多工具书查阅方法都有所不同,应该教给学生基本的查阅方法。

1.6背诵的习惯

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的:“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笔者不赞成死记硬背,但是记诵确实是青少年在记忆的黄金时期的一个良好的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古典诗文,让学生尽量都记诵过。学生如果能够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将会受益终身。这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良好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常见常闻的历史典故、艺术故事,不必死死板板地去记,而是要熟悉即可。

1.7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

定期整理复习有许多好处:第一,可以温故知新,旧的知识中包涵着新知识的许多线索。第二,可以避免遗忘。第三,可以把种种表面不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系统,使众多知识相互贯通,甚至可以做到触类旁通。每天晚上在做家庭作业前,将当天学过的知识及时浏览一遍。学会运用表格来复习整理。每周末,及时将所有知识进行一次系统整理。运用表格的过程,实际就是重新消化知识,疏理成体系的过程。学会对着教材的目录、章节题目,进行回忆整理。目录、章节就是知识的提纲。

2严把习惯操作步骤

2.1耐心发动,逐渐加速

会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天气冷时,车打着火后要过一会儿才能快速行驶,一打着火就快速行驶反而会灭火的。一个人培养习惯也是如此,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先朝着理想目标动起来。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一个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能说到做到,便很了不起。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

2.2控制时空,约束自己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3偶有偏离,及时调整

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克服坏习惯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比如,发现自己的字写得不规范了,发现上课时自己注意力不集中了,发现自己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立即作出调整。

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习惯养成的关键

习惯的形成要经过反复的训练。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而在不断“重复”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种困难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如学习中的松懈、疲沓、漫不经心、索然。寡味、教材难度大等。为了克服上述种种消极心理因素,可以通过某些心理素质的强化作用予以解决。

3.1培养意志

人的意志可以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强化对自己意志的培养和锻炼。

3.1.1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不随便找理由原谅自己,而不去完成既定任务。这样就会从每次的胜利完成任务中,提高信心,养成习惯。

3.1.2以名人的学习方法及读书故事作为自己行动的借鉴,并以他门的箴言、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此督促自己,养成习惯。

3.1.3经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经常和周围比自己学习强的同学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追赶,养成习惯。

3.2激发兴趣

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有一定的兴趣来辅助和支撑。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3.2.1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当自己意识到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打好基础,创造美好的人生时,内心就会产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3.2.2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与情感的关系极为密切,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一个学生如果懒于学习,不愿思考,就难以养成好学深思的习惯。

篇10

关键词:高校 人文素质教育 道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44-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中,“道”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范畴,也是当代大学生不断探寻和追问的重要概念,毫不疑问理应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学体系研究的基本内容。因此,从根本上厘清“道”的基本内涵,这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是重要的,在教育实践上也是有益的。

一、何为“道”

“道”是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范畴,是老子哲学的核心。“道”的最初含义为具体的道路。《易经》中“道”字,先后出现四次。《尚书》《诗经》《左传》中,“道”亦是常用词。《易·履卦九二》说:“履道坦坦”,意为行走的大路平平坦坦。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道”字都是“行”中夹一“首”,指人行走于道中,这是“道”的最初含义。《说文解字》中也讲:“道,所行道也”。老子哲学充分吸取了《易经》中把天体运行的轨道称为天道,把人行事所遵循的法则称为人道的思想,首次将“道”置于哲学的最高范畴,把作为规律、法则意义的道提升为作为万物本原、始基之道,把具有控制、支配功能的道生发为具有化生功能和本体性质的道。可以说,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皆围绕其所创设的“道”而展开,这对“道”无疑是个重要突破。

《老子》第一章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认为以往所说之“道”皆为可道之道,不是“常道”,而“常道”才是他自己所要言说之“道”。按照《老子》的观点,我们既无法闻其声,亦无法观其形(寂兮廖兮),所以这种言说是极不容易的。“道”不是某物,它无形无象,无法感知。“道”没有具象,以潜藏方式存在,只能意领,不可言说,一旦说出,便失却其本真,勉强用“道”字称呼,也只为方便起见。“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体,超越了我们的感觉知觉,但它并非空无所有。“道”是物,是浑然一体之物,是真实的存在,“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二十一章》)。“道”是一实有的存在体,但又不同于某一具体的存在物,它不是某物,而是一种潜在的存在,人们无法凭借感官而感知,因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既是精细微小的,又是广大精深的。它没有具体物象,但它的确是物。它广大无边,无法用一种形体去界限,所以“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总之,“道”是最广大、最精微、最普遍的存在,这个在宇宙间唯一的、绝对的实有的存在体,它本身是永久常存的,其“先天地”而存在,亦即无始而存在。天地不能久,唯道能久。“天乃道,道乃久。”(《十六章》)它“独立而不改”(《二十五章》),不因外物变化而变化。它亦非固定不变,其“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始终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道”是一个变体、一个动体,世间万物皆因“道”而持续在“变”、在“动”。“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因它物的生灭变化而有所影响,“道”时间上可以无始无终,空间上可以无所不在。“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即作为天地万物普遍的永恒的内在根据,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可能性和创造性,“道”不是某种物质性实体,也不是纯粹的逻辑思维形式,而是形而上的永恒存在的非物质实体。

二、“道”统“有”“无”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道”这个实存体,不仅在先于天地而存在,而且天地万物皆由它所创生。“道”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十五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四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道”是一切存在的始基,是“万物之宗”,生,是“道”的功能,它生成天地万物,是天地万物之母。“道”是自然界中最初的生发者,具有无穷的内驱力和创生力,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皆为“道”之内驱力与创生力不断生发的一种显现。

老子在第一章中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在第四十章中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无”和“有”都是指称“道”的。这里的“无”“有”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在老子哲学体系中,“有”“无”这一对概念是仅次于“道”的,而且是处于连接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万物”的关键性位置。

“无”在帛书及通行本中,其繁体字为“無”。“無”字,在上古时期与人们试图和不可感知的神灵相交通的乐舞密切相关,因而这个“無”,不等于没有,只是无形无象,不可感知,“無”是“有而似无”。老子哲学中的“无”,并不是对宇宙万物本体的否定,它是宇宙最初的本源,是“道”作为虚名之神时的命名。“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十六章》)在老子看来,万物纷纷纭纭,但最后总要返回到自己的始基,而始基之处,呈现虚静的状态。可见,这个始基即是“无”,故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无”体现“道”作为始物之小。由此看出,“无”为万物最初的始基,它是“虚”状的东西,有静、“小”的特点。老子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这一先于天地而存在的混沌的东西,为天地之母,它就是“有”。

“有”是“道”作为生养之神时的命名,可直接产生天地万物。“有”不再如“无”般虚旷,它是“纯有”,是对“万有”的抽象和超越,是“道”在形而上的显现和展开。“有”,“周行而不殆”,有动、“大”的特点,故老子说:“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有”可以体现万物之归终,展现万物之边界,显示道体之大,是道所生发的“一”“二”“三”之总和。

“无”和“有”似对立又相连续。“无”蕴藏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包含着无限之“有”;“有”是潜在于“无”中之“有”,是“无”中之“有”。“无”不是世间万物中的客观实体,它总与人相关,是生命本真存在的境界。“无”是“道”本体性的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道”。“无”自始至终都渗透着老子对本体存在的深切体悟,它是一种自明性的存在,任何指称不但对它毫无意义,而且只能是对它的破坏。“无”是对“道”的一种无言的呼唤,是一种否定的积极力量,它是以保护“有”之真为最终归宿。“虚”和“静”都是“无”的特征,虚之动的出发点是“真”,静之归的落脚点也是“真”。虚是以“无”为出发点向“有”的着陆,静是以“有”为出发点向“无”的复归。虚极而动,动极则静,没有“无”,“有”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有”,“无”变为无本之木。从“无”现万物之始,从“有”现万物之回归。“无”非空“无”,由“无”而“有”,“有”非空“有”,“有”终归“无”,不可持“有”而忘“无”,亦不可持“无”而弃“有”。“无”与“有”相反相成、相互转化,集中体现了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赋予了事物以完整的意义,老子本体之“道”就是通过“无”与“有”的相互生成、相互转化进而获得了一种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无穷无尽生命力。“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和“无”统一于“道”之本体当中,“有”是万物之母,“无”是“有”的根源。“无”与“有”的统一即为“道”之本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体系研究》(GBC12111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中华书局,1984

2.朱哲.先秦道家哲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4.马德邻.“无”在——论老子“道”形上思维的核心概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5.牛方玉.释老子“有”、“无”[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6.余爱妩.试释《老子》的“道”、“无”、“有”、“一”[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05)

7.张敏.论老子之道——人的内在生命呼唤[J].运城学院学报.2003(06)

8.张新水.论老子之“道”非“有”非“无”亦非二者之统一[J].兰州学刊.2005(03)

9.王晖.论老子哲学的“无”[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