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的应用教学策略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免疫学的应用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1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以下简称微免)是医护学生的必修课,也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医学微生物内容繁杂、琐碎,各章节框架相似,缺乏新意,难以记忆。而医学免疫学则内容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因此教学内容难教、难学。如何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达到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1]。
2奥苏贝尔教学模式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通俗的认为认知结构就是书本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地再现形式,是有意义学习的结果和条件。学生能否的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的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能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
2.1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是奥苏贝尔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他认为学习的成功与否与学习者原有知识关系极大。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根据学习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奥苏贝尔提出,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第三,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适当概念。所谓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指学习者能积极主动的在新知识与已有适当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性。如果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想理解学习材料,并且把新的学习和先前的学习联系起来,学生就很可能以有意义的方式去学习,因而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
2.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奥苏贝尔不仅正确通过“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均可实现有意义学习,而且还对如何在这两种教学方式具体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的定义是“在正式学习之前,以适当的方法介绍的关于学习主题内容的前导性材料,这个前导性材料的抽象性、一般性和包容性都高于正式学习材料”。先行组织者的形式并不固定,可以是一些陈述,也可以是一些用于说明、解释学习内容的图形、图表,甚至幻灯片、动画等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实施步骤为:(1)呈现组织者。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首先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结合实际介绍引导材料,将新知识的上位概念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2)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通过各种方式向学习者呈现学习材料时,说明知识结构,理顺诸多学习材料的逻辑关系,使学习者理解具体的学习任务。(3)巩固新知识,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教师采用各种方法组织教学过程,随时为学生提示新、旧知识间的关联, 使学生将新知识固定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3奥苏贝尔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3.1微免教学中应用奥苏贝尔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首先,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奥苏贝尔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它帮助学生提高其所掌握知识的层次性、组织性,能够促使学生形成适当的、稳定的和清晰的认知结构。但运用该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学习材料本身应具有逻辑意义。而《微免》这门课尤其免疫部分,知识系统性强,有一定逻辑性,不单靠记忆,更需要理解、分析和综合。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可以很好的起到联系新旧知识的作用。另外,医护专业学生学习负担重,先行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轻松获取大量的专业知识。
3.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
先行组织者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应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点:如浅显易懂、引人入胜、富有召唤力;展示将要学习的内容和意义;能将有关的方法或思路迁移到新的情境中,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等。本文尝试将概念型组织者、比较型组织者和问题型组织者应用于微免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2]。
3.2.1概念型先行组织者
在学习新内容前,先展示概念图,其主要目的是要把学习的概念通过图示进行组织,可以让学生预先有一个总括性的框架,从而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医学免疫学部分时,抗原、抗体与免疫应答是医学免疫学的核心与基础内容,但由于免疫学内在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学生在初学这些概念时不易理解。教师可以在讲述概念之前,先解释这三个概念间的关系。可以利用关系图来描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能使学生同时掌握三个概念,并理解了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见图1。
图1 抗原、抗体与免疫应答的关系
3.2.2比较型先行组织者
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新知识不完全陌生,而且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材料有相类似之处,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比较性组织者,以帮助学生弄清新旧知识间的异同点,增强新旧知识间的可辨性。医学微生物学的内容相对零散,不易记忆,但是其内容有很对相似的地方,可以进行类比,因此可设计比较型的先行组织者。例如在讲肠道杆菌时,在形态特点、致病性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设计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之间的类比,见表1。对于各类细菌与病毒都可设计这样的比较表格,其异同点一目了然,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理解记忆。
表1肠道杆菌的比较
大肠埃希菌 沙门菌 志贺菌
生物学性状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防治原则
3.2.3问题型先行组织者
有意义学习心向在具体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是学生自愿积极主动的学习。德国教育学家狄思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可以设置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产生迫切的学习欲望[3]。比如在讲超敏反应时,可以让同学们讨论下自己有没有过敏现象?对什么过敏?有那些表现?同时结合临床青霉素过敏导致死亡的案例,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为什么会过敏?过敏有那些特点?有哪些过敏现象?如何防治过敏?在学生兴趣浓厚、好奇心强、学习状态最佳时引入主题教学内容,以此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4奥苏贝尔教学模式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奥苏贝尔教学模式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有助于医护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学习、保持、迁移和运用;有助于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以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但奥苏贝尔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习和保持效果,取决于教师是否全面深入了解学生能力和知识状况,是否合理组织教材和控制教学进程。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故在微免教学中仍需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微免教学将更上一台阶。
参考文献
[1] 邢朝云,王学屏,王雪英,林辉.浅谈高职院校《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2:136.
篇2
关键词:MBBS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223-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及教育水平的提高,来华的留学生越来越多。近几年来,我校MBBS留学生招生已达到每年90~100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如何在教学中成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尤为重要。本人在博士毕业后通过助理教学制的培养后,承担了部分MBBS留学生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工作,现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探讨和分享,希望对承担MBBS留学生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起到相互促进作用。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对象的特点。我校招收的MBBS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泰国,少数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学生的生活习俗、和文化教育背景各不相同,与本国学生在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及为人处事方式等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上课比较自由、散漫,但气氛比较活跃,喜欢当堂提问、讨论、发言踊跃,等等特点。
2.医学免疫学课程的特殊性。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前沿学科,且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多个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是临床医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石。医学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假说多且抽象。此外,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课程,每个章节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其内容形成一个闭合循环。比如,在讲述抗原概念的时候会涉及到抗原与B细胞表面的识别受体(B cell receptor,BCR)或T细胞表面的识别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的概念,抗原通过与BCR或TCR的结合而活化B细胞或T细胞,但此时T细胞、B细胞的基本特征尚未讲述,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理解、掌握,易丧失学习兴趣。
二、青年教师自身的优势和短板
由于教学对象和学科的特点,对于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说所承受的压力很大,同时遇到的困难更大。但青年教师在MBBS留学生教学上也有着自身特有的优势。①青年教师刚走上讲台有一种特别的感受――荣誉感和使命感,充满激情,敢想敢干。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样,青年教师没有过多的思想负担,更能够尊重留学生,并严格、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②我校青年教师在走上讲台前都经历了《简明高等教育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高等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法教程》课程的系统、全面和规范的岗前培训,从心理上做好了走上讲台的准备和充分的信心。③青年教师熟练掌握了Windows、office、photoshop和微课等常用软件,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利于链接生动flash的动画、专业的视频,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新颖、有趣味性和富有想象力,便于学生理解,拓展学生思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青年教师有着广交朋友的特点,能灵活应用QQ、飞信和微信的网络交流终端,有利于拓展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⑤我校青年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有的经历了博士后的训练,部分教师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所以具有较好的英语读、写及口语表达能力。⑥青年教师刚从学生角色转化过来,因此思维方式与学生相近,对于学生所思所想比较了解,易与学生交流勾通,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三、教学方法的探索
针对上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研讨和确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并初步取得了的成效。
(一)理论课程的教学法研究和应用
1.问题引入式教学。我们利用基础医学发展历史中的典型事例或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临床医学典型案例来引入每一章节要讲授的内容。在讲授抗体这一章节时,笔者首先以目前常见的宠物饲养存在的一些医学问题引入话题,例如许多人会喜欢把萌萌的猫、可爱忠诚的小狗作为自己的宠物,但是,这些动物有时候也会对主人发脾气,抓伤或咬伤主人或他人,这时我们必须要进行创口处理和疫苗预防接种,那么就可以引出“什么是疫苗?”“为什么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有什么用?”“其预防机制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留学生表现欲较强,课堂上发言积极,尽管其答案不一定正确,但要对其的积极思考和勇于发言给予鼓励,然后再详细阐明原因。这种基于问题的经典教学方法,即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形象比喻教学法。免疫学基本理论知识繁多、枯燥、不易记忆,而采用生动的动画结合形象的比喻可以将一些繁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比如在讲解抗体的基本结构时,可以将抗体想象成人的身体。两个Fab段就如同我们的两条臂膀,由于铰链区(肩关节)的存在可以上下摆动,结合抗原的可变区部位好比我们的两只手,手可以抓住抗原物质。而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个体,每个人手的大小、指关节形成的空间构型都不一样,好比是不同的抗体的空间结构,因此可以与被抓住的不同抗原物质形成高度的吻合性。边讲解,边摆动自己的手臂及手指演示,结合多媒体动画,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这种肢体语言生动形象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二)实验课教学策略
相对于理论课,实验课的课堂气氛较活跃。实验课上我们无需拘泥于严谨的英文语法,可以用简单的短语来讲解实验操作内容,而留学生也容易理解。上课时首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及意义,让学生回顾理论知识,从而理解实验内容与理论课程的关系,为何要进行这项实验?如何进行理论知识的验证?再将英文标签标示的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认识一遍,然后讲解操作步骤并带领学生逐步进行操作,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于一些微量操作或定量实验,由于学生操作手法的不恰当,经常会出现异常的结果。比如说试管凝集实验,实验中要对血清进行倍比稀释,我们做出来的预实验结果是第四或第五管会出现“++”的凝集现象,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充分混匀样品或加样量的不准确导致没有“++”的凝集现象,而阴性对照管也会有凝集现象出现,对于这些异常结果我们要详细分析给学生听。对于部分实验需要几人一组来完成,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才能快速地完成实验。刚开始时学生间合作不密切,实验操作比较慢,我们会教学生怎样合理地分配任务来有效地完成整个实验,锻炼团队合作精神。
四、文化交流促进相互理解
这些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异使他们的思维、处事方式等有很大差异。由于长期受儒家思想的浸润,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常会用委婉、谦虚的用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来自这些国家的留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多用肯定或者直接否定等较为直接的方式。中国人在与人告别时常说“慢走、不送了、下次再来”等;但英语只需要说“Bye,See you later,hope to see you again”,不能说成“walk slowly”,容易造成误解(本来是告别的话,如果对方身体正好有残疾,会让对方认为是一种侮辱)。在对颜色的表达方式上,不同的民族对颜色的看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红色是个喜庆的颜色,每逢重大节日多用红色点缀,而白色多用于丧葬;但在西方白色则视为高贵、纯洁的象征。此外,为了充分做好留学生的教育及加强不同国家留学生的交流,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为期1~2天的“国际文化交流节”。在活动中学校提供专门场地设置不同国家的展台,留学生现场制作他们国家的特色美食及手工艺品,并相互邀请品尝及赠送。此外,留学生现场表演自己国家的歌舞、开展文化背景知识竞猜、现场翻译比赛等一些和所在国家文化息息相关的节目。“国际文化交流节”的开展,使我们相互了解了彼此的文化,同时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使留学生在异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五、结语
笔者所在学院免疫学专业“国际化”办学水平相对国内知名高校及兄弟院校起步并不算晚,且发展迅速。时代赋予了免疫学专业新的发展机会,作为青年教师必须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开拓进取,知难而进,充分利用国家、学校人才培养平台积极学习,大力拓展自己的全球视野,全面提升学院免疫学专业的国际化教学水平。
以上即为笔者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及总结自身的问题来提高教学效果,为国家的留学生教育及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巨恩,余仙菊,范丽萍,等.医学课程英语教学中外国留学生学习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2-4.
篇3
关键词:医学检验;教学;问题;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医学检验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如今的医学检验中,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与医学检验教学质量不高有关。要从根本上提高医学检验的质量,就必须大力发展医学检验教学。笔者就目前的医学检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医学检验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教材落后
时代的发展要求医学检验能够保证质量、提高效率,这也是医学检验教学的要求。但是教材的编写往往程序复杂,这就导致了医学检验教学的教材落后于临床,存在已被淘汰、落后的技术,更无法反映临床医学的发展程度。
2.教师缺乏临床专业理论和专业操作技能
大多数从事医学检验教学的教师虽然具有多年的执教经验,但是却缺乏相应的临床专业理论以及专业技能。很多教师提升自己的临床医学检验经验和技能大多依靠去医院进修,但是教师教学任务重,且并无太多合适的学习场所,所以教师的学习环境并不乐观。这样一来,医学检验教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一些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缺乏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缺乏激情。甚至一些人已经脱离教育环境数年,如今重新选择医学检验专业,由于其文化基础知识十分薄弱,难以适应快节奏的学习。不仅如此,随着社会对医学专业学生学历的不断要求,一些人产生了即使学会了也不好就业的心态,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4.学校经费不足,仪器配置落后
学校不同于医院,其医学仪器的使用效率较低,却同样要消耗昂贵的配套试剂,但是无法带来资金回报。因为经费问题,学校无法配备较为先进的检验仪器设备,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使用、熟悉的操作经验无法在踏入社会后得以应用。尽管一些院校配备了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但与当地的大型医院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
二、有效解决医学检验教学中问题的策略
1.医学检验教学中穿插新技术、新方法,体现时展
教学必须体现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医学方面的教学,落后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于教学效果和质量毫无益处。因此,在医学检验教学的实践中,可以穿插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的教学,体现出教学的时代性。比如在数据检测等实践课中,除了要运用传统的手工操作以外,还需要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检测仪器进行自动化检测。不仅如此,教学中还应该及时剔除那些已经淘汰的检验方法,改为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2.增加教师临床实践和进修的机会
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为此,必须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实践与进修的机会,力求使其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在实践中进行教学。这既需要学校制订出合理的培训计划保障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另外,教师也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积极参与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改革实验教学模式,选择更加科学的实验教学内容。为此,可以将涉及到的实验内容进行重新划分、调整、筛选,增加综合设计型实验的数量,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创新型实验。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操作能力。
其次,改善理论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教学中,对于理论教学,可以使用PBL教学模式,也就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挥主动性。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医学检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最后,学生临床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这主要就是通过增加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进行对照。另外,还可以安排其他领域的实习,将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归纳,有助于学生成就感的获得。
4.学校要加强与各大医院的联系
学校可以与各医院之间加强联系,相互合作,互利互惠。医院为学校提供专业的仪器和实验场所,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提供临床检验和操作的场所,而学校则可以为医院输送各种专业的技术人才。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学校购买检验仪器设备的经济压力,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而医院也能获取充足的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因素会影响到医学检验教学。原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适应当前的形势,只有不断变革,努力创新,才能有效解决医学检验教学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的医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元松,刘成玉.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
[2]罗心静,莫选荣.PBL模式在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1).
篇4
关键词:教育游戏;兴趣;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88-03
游戏蕴含巨大的教育价值,美国一位脑科学家说过,游戏所给予的愉悦与乐趣,是一种天然的学习诱因。
一、教育游戏
一般将“教育游戏”定义为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一些具有较强教育意义的游戏,尽管不是专门为教育目的而设计的,也可以将其纳入教育游戏的范畴。相比PowerPoint等多媒体教学课件,教育游戏更具有互动娱乐性,具有更真实的情境创设,更利于主动学习。换言之,教育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软件,它通过游戏的趣味形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学科知识、形成各种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就已经提出了有关教育游戏的理论。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游戏设计师Marc Prensky在《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中详细论述了基于数字游戏学习的概念、效果以及游戏在教育、军事和培训中的应用和对孩子们学习、成人工作产生的作用,并指出游戏与教育的结合将改变“学习是苦差事”的传统观念,实现“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的理想状态[1]。Mary Jo Dondlinger在研究中将电视游戏(Video Game)整合到教学设计中,他认为电视游戏对教育是非常有用的,同时也在研究如何将电视游戏中激发内部动机的方法应用于教学中[2]。国内首先将教育与游戏结合起来的应该是科利华公司。它在2000年推出类似于联众世界的科利华学生智慧世界,几个学生可以一起竞答问题。幻境游学是深圳市南天门公司耗资5000万研发的游戏式英语学习产品,全面解决了传统英语学习中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不足的问题。多克多比是中国第一个为6~14岁儿童打造的智慧互动型童话世界,它以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以国际教育专家巴伯的巴伯公式为设计核心。台湾著名艺人吴宗宪曾透露自己有一笔十亿元的投资计划,希望把国小、国中教材,搬上电视变综艺节目,实现让教育综艺化、游戏化的梦想。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在2010年全美教育技术计划的讲话中指出,游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学生参与21世纪竞争必备的能力。基于教育游戏的学习符合大脑认知习惯,学习者在游戏中通过解决问题、克服挑战,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有效完成了学习过程。
三、基于游戏的学习初探
游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从那时起,历代学者开发了各种游戏理论,包括席勒的本能论、斯宾塞的能量过剩理论、露丝的生活准备理论、弗洛伊德的欲望宣泄理论等。“寓教于乐”是千百年来提倡的一种教育方法,教育工作者试图找到一些平衡娱乐和教育的方法,但是真正实现游戏化教学的并不多见。在当今社会寓教于乐的环境下,教育游戏越来越受重视,并被作为创新的学习工具帮助学生学习。Rothschild[3]将优秀游戏设计的原则和教学设计的原则结合在一起,强调将各个不同领域的知识结合在游戏设计中。他们开发的JUMP程序是一个以研究为基础、基于游戏的教育和教学课程的辅助教育程序,将词汇的教学计划与任天堂角色扮演和冒险游戏相结合,在教学内容和游戏产业中引入了游戏体验,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游戏。JUMP不仅仅只是创建一个电子版的学校,它还创建了玩家参与体验的游戏环境,发明了一系列的学习游戏。根据玩家的不同追求,通过设计文字和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学习,使游戏发展成为一种交互式学习活动。Banaszak在文献[4]中论述了视频游戏在学习教育中的作用。视频游戏正好满足时下年轻人的心理,一个典型的身临其境的游戏在互联网上涉及超过250000个活跃用户,拥有大规模覆盖的优势,更受欢迎的游戏甚至可以吸金几百万美元。视频游戏支持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个学习案例,并被证明是有效的,原因之一是教育游戏能刺激大脑多巴胺的释放,多巴胺是一种化学前体存储器存储的化学物质,这意味着在玩游戏的同时,我们的大脑在准备获得知识。此外,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玩游戏的时间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量。学习结果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娱乐,他们学到的东西将更多。基于以上优势,基于视频游戏的学习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沉浸式”的学习,通过视频游戏模拟现实学习场景,让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增加学习动机与兴趣。例如文献[4]的“免疫系统游戏”案例,它是一款逼真的3D描绘生物结构和功能并与一个单人游戏相结合的游戏,这个游戏和免疫学相关知识相对应,让玩家在玩的同时,通过清晰的视觉和听觉媒体获得信息,根据提示等相关内容学习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同于传统讲授式的学习,学生通过游戏中的文字以及视、听感受的结合,对所学知识能有直观的感受。Ben Leong在文献[5]中介绍了如何成功地在传统的初级编程学习计划中应用“游戏的方式”。虽有少数同学认为没有帮助,但绝大多数同学都喜欢这种方式并且认为这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有趣了。这种方式很有趣是因为学生们有效地忽略了游戏本身的组成并且成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作者一再强调教学在根本上仍然是人类行为,游戏对改善学生们的学习意义重大。Hsiao在文献[6]中证明了以游戏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可以应用到协作学习编程语言中,基于游戏的学习是一个良好和有效的支持编程语言学习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高度参与的注释活动确实学到了更多。在调查中,参与者清晰地说明他们很希望有为代码行添加自己注释的权利,而且再注释加强了注释以及注释率,同时也提高了注释的质量。作者从调查数据中发现注释率和注释质量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它说明注释、被注释的次数越多,它的质量越高。这也鼓励人们以这套机制去更多地协作。73%的受访者同意或非常同意注释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中没有人非常反对此观点,基于GBL和PBL相似的事实,这个比率支持了作者基于游戏学习的理论。记得我在刚读大学时玩过的一款叫做打地鼠的打字游戏。每个地鼠上都举着一个英语字母,玩家要迅速在键盘上敲击对应的字母才能把地鼠打死,不然它就会偷吃玩家地里的胡萝卜。通过这款游戏,随着我可以过关的级数越来越高,我也慢慢发现我打字的速度和准确性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的我经常带5岁儿子玩一些益智小游戏如拯救小鸡等,我认为它们都是很不错的教育小游戏。新华社在2010年年初曾报道某公司开发了一款教育游戏,在游戏中孩子戴上头盔与检测设备,如果玩家集中注意力,他们就可以控制游戏;如果系统检测到他们转移了注意力,游戏就停止了。研究人员让10个多动的孩子参与了游戏,每周3次;12周后,这些孩子的注意力显著提高。教育游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一些教育游戏还被应用在特定的科学领域。研究发现,通过学习游戏的比赛可以看出不同人的智力和人格,还有心理健康状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一个叫做“增压”的游戏。几年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理解复杂的现象,树立正确的观念。一项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上海地区的社区健康老年人群中进行的试验结果则表示,认知训练可预防健康老人智力下降,帮助他们今后能够更长时间地独立生活,教育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基于教育游戏的学习,就是需要通过游戏鼓励创新,推动学习,把游戏和学习结合在一起,让学习者融入虚拟的游戏环境中,把学习的困难通过虚拟的游戏环境变得简单,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把游戏和学习的乐趣相互融合,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学习。
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动。基于教育游戏的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改善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Prensky M,Prensky M.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J].2008.
[2]Dondlinger M J.Educational video game desig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Appli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7,4(1):21-31.
[3]Rothschild M K.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An Educational Game:form and function in JUMP[J].2008.
[4] Celestyna Banaszak.Serious Games in Interactive Media [D].2011
[5]Leong B,Koh Z H,Razeen A.Teaching Introductory Programming as an Online Game[J]. 2011.
篇5
US News最近了Marianstoltz-loike的文章,认为在线研究生项目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未来教师提供支持。
①熟练操作在线工具。当今的K-12教育者大多会操作各类在线数字工具。如,Voice Thread可供不同学龄段的学生使用,学生们可在虚拟环境中借助音频相互评论。
②正确引导学生。当今的师范生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因材施教,这也正是优质在线课程的目标。
③熟练运用视频技术。很多教师资格证考试都会要求未来教师提供自己的视频示范课。在线课程的教授会提供一些短视频帮助未来教师们了解如何借助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课程可能会要求他们录制短视频,以便其进一步学习这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教学方式。
④实证在线课程内容的编写。在线课程要求学生的写作要逻辑严谨。如,在线上讨论区中,学生会发表对文章、视频或其他课程资料的观点,提供能够支持论点的事实论据。
⑤在线教育需要全员的参与。在传统课堂中,通常是少数学生积极地发言。他们通常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线教育要求所有的学生通过论坛、每周任务以及其他各类活动发表观点。在在线课堂中,没有学生可以“潜水”。这使得未来K-12教育者能够作为一个成功的榜样,去调动班级中每个成员。
https:∥/education成人学习者的数字化学习鸿沟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Center)在《数字化学习鸿沟》报告中指出,许多成人学习者正经受数字化学习的鸿沟,这影响到他们恰当地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在线学习。
根据eCampus报道,33%的成人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31%的成人态度较为谨慎,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但不太会选择进行在线上或者线下的学习,还有14%的人根本没有在线学习的打算。仅有17%的人对自己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其中有40%的人认为他们的大部分学习都是在网上进行。
高校接收了越来越多非传统学生。根据去年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详细数据,2011-2012学年度大约有74%的研究生被定为非传统学生。非传统学生包括业余学习的学生、全职工作的学生,或者被界定为照料者(如家庭主妇),缺乏传统中学的文凭,或经济独立――这些特征基本指向了成人学习者。
成人学习者在完成课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困难。他们没有固定工作,或在家照顾孩子、亲人,或遭遇职业变化和其他的经济负担,都有可能阻碍学习的步伐。如果他们试图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缺乏数字化学习能力必然会使他们的学习困难重重。因此,我们应该出台更加完善的制度来确保其能够享有最适合的教育机会。
http:∥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正在改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
在未来的一两年,数据管理和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将驱使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采用新技术。在线图书馆数据库的研究报告的增长,使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更易获取已存在的想法并开展工作。但由于图书馆采用新的数据模式,他们还必须准备涉及新技术的数据管理新方法。图书馆同样需要在数字和物理领域采取更合理的原则,通过提高服务顾客的效率和个性化水平来提高他们的互动质量。
这两种趋势在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得到认同。像这样的大学图书馆相关报告还描述了六项重要挑战和六项教育技术的重要发展,它们会在近期、中期和远期影响着全球信息管理。该报告由新媒体联盟、瑞士应用科学大学、瑞士ETH图书馆、德国的Technische Information sbibliothek和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共同承担。来自14个国家的75位专家举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虚拟讨论,分享如何在自己的环境中顺应趋势发展。
专家小组还探讨了图书馆技术的发展。明年,大数据和数字科技奖学金将在图书馆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未来的两三年中,图书馆平台自动化和在线身份识别将走在前列。而在未来四到五年间,图书馆将采用人工智能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服务,利用物联网优化资源利用,追踪图书馆资源。
https:∥
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4大趋势
当前,美国近一半的州正在削减对学院的项目拨款。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大多数学院,尤其是10亿美元基金项目资助下的学院而言,他们忙于完成自己的招生计划,所以基本无暇考虑未来。多数学院更多地选择通过降低成本应对财政紧缩。美国华盛顿教育委员会理事会副主管Jim Hundrieser认为降低成本并非长久之计,这可能带来消极影响,学院领导者应更多关注如何增加学院的多样化收入。“开源”比“节流”更困难,但却是学院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了保持活力,学院必须调整迟缓的工作节奏,紧跟时代的步伐:第一,高等教育分课收费。高等学历教育不再整体收费,而转向按课程收费。这就要求传统学院更多地关注课程的认证、证书颁发以及课程与实践的联系。MOOCs不是昙花一现,相反未来它“绝对”能打破传统高等教育市场。第二,学分互换。当前高等教育中有3/4的学生同时在两所甚至更多的大学完成他们的大学学习。第三,人文科学的回归。随着机械生产取代简单的人力劳动,具有较强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越来越被重视。在很多人眼中,人文科学与创新并无关系,但事实上它对培养人才至关重要。第四,增强现实的融入。Hundrieser认为增强现实技术将颠覆高等教育,运用技术来增加课堂学习机会,对于培养有全球竞争力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http:∥
新版谷歌地图服务教育
谷歌最近推出了支持chrome、Android的全新版谷歌地图。该版本所提供的一系列功能可被应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些新奇而迷人的功能有:①旅行者(Voyager)。旅行者提供可交互场景,使用户在场景中探索全球的美景。学生可以在BBC地球的“自然宝藏”中了解野生动物。目前旅行者上已有50多个可身临其境的故事场景。②“好运”键(“Feeling Lucky”Feature)。用户只需点击按钮即可访问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获得一场意外的旅行。系统中有2万多个场景。用户若是对这个地方感兴趣,便可查看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③3D景象(3D Imagery)。用户可以借助该功能在三维世界中领略全球美景,并轻松生成明信片链接,与他人分享。④“家”(This is Home)。该功能可让用户通过虚拟旅行体验世界各地的文化。⑤谷歌VR地球(Google Earth VR)。借助VR技术,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探索世界不同地方,如飞过城市上空,站在山峰之巅,甚至邀游太空。
https:∥/articles
斯坦福揭示在线学习者心理策略的有效性
虽然在线教育面向全球学习开放,但美国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表明,网络教育中仅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可能效果不太好。研究者指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了解课堂参与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教师基于学习者特征制定教学策略。
有关研究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间有5,800万人使用MOOC进行在线学习,但课程完成率仅为10%左右。斯坦福大学教授Kizilcec和Cohen指出,在线学习者在完成课业时,缺少来自外部或社会压力,以及学习支持和指导服务。他们探究个人主义文化对学习者心理的影响,对来自80多个国家的18,000名参与斯坦福大学两门在线课程的学员进行了一项8分钟干预验,实验包括两部分写作活动。参与者首先写下完成在线课程的优势、困难各两条,之后制定出克服相应困难的计划。例如:如果我下班后太累了,那我就喝咖啡。研究结果显示,来自崇尚个人主义国家的学习者更容易克服工作、家庭中的困难。实施干预措施之后,他们更有可能完成课程。该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在线学习者所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https:∥
哈佛医学院推出首个在线证书项目
哈佛医学院将于今年夏天推出其首个在线证书项目,提供4门付费医学主题的课程。医学院在线学习助理院长Michael J.Parker表示,这些课程是为准备从事医学事业的学生而设计的。
该项目名为“HXM基础”,将通过简单的应用开放给公众,其中包括生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在完成每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会获得一个PDF格式,但不计入哈佛大学学分的证书。每门HMX基础课程需要800美元。
去年夏天,泰国的孔敬大学参加了HMX基础测试的试点。Parker表示:“我们已经与他们一起合作开发了这些课程的试用版本,并让他们的一些学生使用课程,这是改进课程的一个很好方法。我们认为,这些课程已经准备好向更广泛的公众开放,而且非常成熟。”
每个HMX课程都是与哈佛大学讲师、临床教师和HMX教学人员合作开发的,课程将强调临床应用以及互动学习。学生将接触到在哈佛附属医院拍摄的医疗场景,以了解所学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每个课程都将包括“高度评估”和互动论坛,让学生向教师询问有关内容的问题,且所有学生均可以细致地监测自己的进步。
篇6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育改革;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位于桂西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位置特殊,交通不便,属于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实践教学虽然进行了一些,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地理位置与人文情况特殊,仍然存在一些与特别地区不同的问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和临床见习课)对于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基本技能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对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进行探索。
1现状分析
1.1概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其前身是耳鼻咽喉科学,是一门研究耳、鼻、咽喉、气管及食管和颈部诸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临床二级学科,近10年来由于发展及其迅速,领域不断拓宽,2005年正式更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解剖存在其特殊性,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各部都是狭窄的腔洞结构,位置隐蔽,解剖精细,功能复杂,多数难于直接观察,需要借助专业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实践性强,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同时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多个解剖结构,而许多生理功能检查如纯音听力检测、声导抗等检测理论复杂,枯燥,单纯从课本上学习难以理解,因此临床实践的学习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1.2内窥镜等电子数码技术的运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解剖复杂,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各部都是狭窄的腔洞结构,位置隐蔽,解剖精细,功能复杂,很难直接观察,目前5年制本科教材中关于这些解剖只有文字描述和素描,没有真实的图片,更没有动态的影像。而基础课解剖学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剖不属于重点,教学简单,仅仅设计最基本的内容,这就使学生很难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解剖结构的具体形态,导致了学习的障碍,进一步就对许多疾病的认识停留在课本上,而无法深入的理解。传统教学中我们主要是在实验课中让医学生学习耳鼻咽喉的常规检查,包括前鼻镜检查、耳部的检查(只涉及外耳及鼓膜),间接喉镜、间接鼻咽镜及口咽部检查,学习时间只有一次课,由于操作专业性强,学生没有专业设备,在下课后无法自行学习,因此很多学生的实验课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有的学生甚至连额镜对光都没有掌握好,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这也严重挫伤了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其对知识的掌握。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加入了内窥镜演示的内容,选自愿的患者或医学生作为操作对象,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内窥镜操作,包括电子鼻咽喉镜、鼻内镜、耳内镜等,通过显像系统,向学生展示各个解剖结构,尤其是鼻腔、鼻咽部、咽鼓管咽口、鼓膜、声带、梨状窝等,以及一些典型病变的表现,如鼻咽癌、鼻息肉、分泌性中耳炎、声带息肉等。直观生动,理解容易,而且医学生兴趣非常高,再结合教材的描述,极大地增强了医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1]。
1.3临床见习课的探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临床实践对于医学生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培养临床思维,建立整体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在临床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改革,引入了项目教学法的内容。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主要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施蓓[2]等认为,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协作互助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项目教学需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觉性,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经历,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一个带教老师负责12-14个学生,我们以6-7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模拟为主管医师,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每组独立地对负责一个患者的模拟地诊治过程,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情分析、临床诊断以及诊疗计划的制定,然后进行总结汇报,各组之间相互学习,提出疑问,进行探讨,最后由带教老师总结。这样增强了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
同时由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各个器官之间相互沟通,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常会有多个部位同时发病,并且相互之间互为因果的情况,如小儿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鼻窦炎,常常4种疾病相互联系,因此我们也会将典型患者作为见习对象,通过见习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整体观念的建立。
1.4实验课的探索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实验课主要教学内容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常规检查,主要是耳、鼻、咽、喉的检查,头颈部检查由诊断学负责。内容涉及额镜的佩戴和使用、耳镜、前鼻镜、间接鼻咽镜、间接喉镜等,以及压舌板检查口咽等,课时少,共3节课120分钟。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我们增加教学老师,由既往一次2个老师负责1个班(约55人)提高到一次4个老师教学,提高了老师学生比例,增加了老师对各个学生操作的具体指导时间。
同时我们发现传统教学中采用一次讲解完所有检查内容后由学生练习的方法,常常出现学生对于技能操作的遗忘或混淆,尤其是间接鼻咽镜和间接喉镜的操作容易出现混淆。因此,我们将教学内容改为分次讲解,一般分为2次或4次,即额镜的佩戴+耳部+鼻部为一次,咽部+喉部为一次,每次讲解完后由学生练习40分钟;或是额镜+耳部、鼻、咽、喉各一次,每次练习15-20分钟。这样避免了一次性讲解过多内容,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同时在采用2次讲解的方法时将间接鼻咽镜和间接喉镜2个学生容易混淆的操作放到一起,经过练习后使学生能有效地区别2种操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存在缺陷
2.1教学课时不足,安排不合理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时间不断被压缩。以我院临床本科为例,目前实验课、见习课教过去减少一半,仅仅2次课,每次3节课,120分钟。课时过短,我们不得不将许多内容取消,只保留基本检查。但由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基本检查如额镜的使用、前鼻镜、间接鼻咽镜、间接喉镜、耳镜等操作要求高,专业性强,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而1次课扣除教师示范讲解外,学生实际练习时间只有2节课,平均每种操作练习仅仅20分钟。同时下课后学生没有相应设备,无法在课后进一步练习,所以尽管我们改革了实验课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学生对于基本检查方法的掌握,仍然难以达到教学的要求。
作为一门临床课程,临床见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我院临床本科临床见习只有1次课,120分钟。由于我们增加了内窥镜操作演示的内容,学生与患者接触,切身体验临床的实践就更短,只有80分钟左右。我们尽快也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我们调查后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临床见习时间过短,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通常我们安排是先实验课,再上临床见习,由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解剖的特殊性,很多学生没有亲眼见过相关结构,比如鼓膜、会厌、声带等,教材上也没有到真实图谱,因此在增加了实验课练习操作的难度。而内窥镜操演示使学生对相关解剖结构有直观的认识,但内窥镜演示安排在见习课之后实验课,无法起到降低学生基本检查练习的难度的作用。
2.2语言多样性的影响我院处于少数民族地区,60%以上学生来自少数民族,而绝大部分患者也是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的影响较大。不同民族使用语言不同,甚至是同一民族,也存在不同的语言,如壮语又分为“南壮”“北壮”等。虽然目前普通话比较普及,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用普通话自由交流,但许多患者来自偏远地区,尤其是老年患者及部分儿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无法通过普通话进行正常交流,只能使用本民族语言。因此在病史采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语言沟通障碍,影响见习教学。
2.3教学内容受限由于课时的不断缩短,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学内容也不得不进行调整。在实验课中,听力学检如查音叉实验、耳聋的分型判断、前庭功能检查等内容不得不被取消,而通过多媒体学习一些常用操作如上颌窦穿刺、滴鼻药法、滴耳法、外耳道清洁法、雾化吸入法、咽部涂药喷药等内容也被取消。
在见习课中传统采用教师带着学生对病患进行询问查体,解释检查结果,并分析病情及治疗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办法比较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同时在许多人面前询问病史,分析病情,违反了医学伦理学的要求,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配合,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我们改革后才用项目教学法,在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分组询问,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所问患者的相关疾病掌握比较熟练,但存在知识覆盖面少的问题。分组后学生由于积极性较高,通常会对本组患者的疾病非常重视,但在其他组汇报病情时注意力仍在本组病情上,导致其对其他疾病知识学习不足,知识掌握深而不广,覆盖面不足。
2.4师资力量不足、教与学思想陈旧我院所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尽管政府对学校进行了大量的扶持,教学环境获得了巨大的改善,但是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在我院耳鼻咽喉科学教研室人员较少,没有专职的教学秘书,教师无法专职脱产教学,在负责教学的同时,也承担者繁重的临床一线工作,许多教师不得不在做完手术、上完夜班或是门诊医疗后立即参与教学,导致了教师过度疲劳,准备不充分,无法做到用最好的状态去教学,同时也导致很多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自我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学硬件不足也制约着教学。由于资金缺乏,在实验课、临床见习课缺少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也缺乏足够的解剖模型、教学影像等教学用具,甚至间接鼻咽镜和间接喉镜是都是“一镜两用”,这也了导致一些教学内容无法进行,严重制约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的内容,影响了教学质量。
同时我区也是偏远山区,对外交流少,一方面许多新的教学思想没有得到引进或是深入的贯彻,虽然我们也引进了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部分教师仍然是沿用旧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老师教学生听为主,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手段陈旧,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同样是由于对外交流少,整体理念落后,学生对于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已经进入临床课程的大三学生中,仍有许多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办法,缺乏主动学习的概念,没有转变到以自身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中。
3对策思考
3.1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教学时间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始终存在于临床教学中,所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大纲的要求前提下,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意义非常重要。由于实验课中需要学生学习各种基本检查,但存在学生对于正常解剖结构不熟悉的问题,这会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因此如果将临床见习课调整到实验课之前,通过内窥镜操作,让学生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局部解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样会大大降低学习学习基本操作的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由于临床见习课时减少为1次课,因此不可能将临床常见疾病(即“四炎一聋”为主)让所有学生都学习到。我们的体会是采用项目教育法后,会使学生加深对某一个或几个疾病的认识,理解教深入,但也会有知识点不够广的问题。因此在见习课中教师要选择多个疾病互相联系的典型病例,比如小儿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常合并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鼻窦炎,这样进行教学知识面就会拓宽,同时学生了解这些疾病相互之间的关系,能有效树立起整体观念。同时加强不同分组学生中的交流,甚至采取竞争的方式,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习更多的内容。
3.2教学方式的探索改革目前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PBL教学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现已得到世界医学教育界的肯定,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该教学方法应用与耳鼻咽喉科理论教学[2],效果较好,而在实践教学中PBL教学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同时我们在见习课中应用项目教育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实践课尤其是临床见习课中,学生会接触患者,亲身体会临床工作,因此将多学科内容与临床诊疗相结合,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将急性扁桃体炎的常见致病菌与药物抗菌谱、药物代谢特点等药理学知识相结合解释临床用药的依据,以及与变态反应等免疫学知识结合解释全身并发症的原因,与病理学知识结合解释临床表现,这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3.3注重医学伦理教育由于存在学生与患者语言沟通障碍的可能,所以在临床见习课前,教师在取得患者同意,准备典型患者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选择语言沟通可能存在障碍的患者。如果必须选择该患者,应该提前准备好能沟通的患者家属和其他人,帮组学生进行与患者的沟通。
在临床见习课中,学生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患者,所以在进行见习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取得患者同意,保护患者隐私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入医学伦理,医德教育、人道主义、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以及对件应急应对突发事等书本外的内容[4],学会关爱和尊重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教师在见习课中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见习期就加强医学伦理学的实践,会让学生受益终生[5]。
3.4加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有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接受新的观点,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5]。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学术交流较少,教师教学方式陈旧,教学观念落后,缺少比较,容易步步自封,所以教师更要主动要加强学习,一方面是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符合现代教育模式,更好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积极积累临床经验,及时总结,并虚心向上级医师、同事同行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5课时与硬件的改善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我们发现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课时严重不足以及教学硬件的困难。因此我们认为适当的加强实践课在整个教学课时的比例,将理论课的部分内容改到实践课,比如将解剖生理的内容改到实验课中,结合基本检查进行讲解,将部分临床常见病的内容改到见习课中,通过课前学生自学,再在临床见习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进行讲解。
同时教学硬件不足也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的问题,改善教学硬件,增加多媒体、教学解剖模型、挂图以及音叉等检查工具,能有效的拓展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进一步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要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也要根据地方的具体特点进行调整。不同地区的存在着不同的教学困难,在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与经济发达地区远远不同,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探索和改革,将先进的教学经验与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的模式,不断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津,覃继新,冯云.偏远山区医学院校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现况及思考[J].右江医学,2013,41(01):129-132.
[2]施蓓.项目教学法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实践及效果[J].吉林医学,2009,30(15):3-3.
[3]覃继新,龙红兵,廖培生,等.专题式教学结合PBL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4):616-617.
[4]葛荣明,邱海鸥,金玲.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的10项教学改革举措[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22):100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