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理论体系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景园林理论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风景园林学以空间营造理论为核心基础,包括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和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1)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包括表述模型、评价模型、过程模型、变化模型、决策模型和影响模型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进行施工前的参照基础。(2)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包括:范围和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调研报告、概念设计和施工设计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3.风景园林学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应用(1)对风景园林建筑进行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园林建筑地的分析,进行功能整合,对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性设计。(2)在园林中对植物的应用:研究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对城市园林树种进行规划,实现园林植物是配置和设计。
二、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配置原则
风景园林的景观建筑设计必须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把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和环境的生态相适应,又要符合艺术构图的原理,把植物的个体和群体美展现给观众,并让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感受到意境美。所以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也要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等原则,实行协调对比,体现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2.植物颜色的配置设计
风景园林在进行景观建筑设计时,对植物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植物的类别、颜色等,这些都要根据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选择。大部分植物的颜色都是绿色,因为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景观效果,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植物颜色的不同进行。一般的植物配置可以根据植物颜色的不同,进行色度的对比,色度级差别大的配置在一起,例如银杏和桧柏颜色对比明显,可以配置在一起;如果色彩比较相近,从颜色配置上来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大叶黄杨和海桐,颜色相近,而且形状相似,不适合搭配在一起。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把植物色彩和不同颜色的背景建筑或者植物进行配置设计,实现最佳的观赏效果。3.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一般都具备表现季节变化、可以作为观赏景观和能够衬托其它景观的作用。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一定要符合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充分发挥作为园林景观的观赏特征,吸引观众的兴趣,实现园林建筑的目的。
三、山石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山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
景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营造,应该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原则。认真进行景石的选材和山石景观的造型,创造山石的意境,体现石材自身自然和个性的优点。在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进行置石和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保证山石的自然性,注意整体景区的构造,保证山石的自然特征和环境协调关系。根据风景园林的不同建筑要求和景区的不同特征,对山石景观进行不同的艺术构造。
2.山石景观的分类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中,对山石景观的构造分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观、艺术造型式山石景观、意境式山石景观和抽象式山石景观。风景园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观的构造,应该根据岩性和地质构造不同,进行景观构造,使观众感受自然的美好;对自然山石景观进行概括和重组,通过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段对山石景观进行处理,体现山石景观的艺术性;用抽象的意境进行山石景观的构造,引发观者的联想;运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山水造型进行抽象处理和构造,,表现风景区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内在意境。
3.进行山石构造的方法
篇2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山石;植物;运用
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23-01
在设计园林的景观时,主要会用到两种材料,分别是硬质和软质的材料。其中硬质的部分包含一些山石、建筑等,软质的主要就是植物。这些植被除了可以装饰环境之外,还能表现四季的变更,这就使得园林的景色“活”起来了,人们面对“活”的园林景色会更有情趣。
一、风景园林学的定义
从字面上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其含义,它就是对园林中的风景进行设计、建筑的学科。它在各学科的基础上,结合合理的布局,有时候还需要体现美学、精神艺术,指导园林的设计。它不仅仅是视觉方面的,它还是历史、民俗的传承。
二、风景园林学的分类
它以空间的利用为中心,包含以下两种类别。
1、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
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包括表述模型、评价模型、过程模型、变化模型、决策模型和影响模型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进行施工前的参照基础。
2、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
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包括:范围和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调研报告、概念设计和施工设计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
三、风景园林学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1、对风景园林建筑进行规划与设计
通过对园林建筑地的分析,进行功能整合,对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性设计。
2、在园林中对植物的应用
研究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对城市园林树种进行规划,实现园林植物是配置和设计。
四、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的运用
山石作为园林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当于人体机构的骨架。在园林的设计和建设当中如果加入了山石,会体现某些风景的意境,具有特殊的建造风格。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所描绘的进入大门之后的那个假山的运用。除此之外,我国许多的名胜古迹当中也运用到了山石的摆放,山石和景观的自然搭配,使得整个园林更加的有生气。无论山石在整个园林的构建中是衬托物还是主要景观,都对园林的建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山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山石的摆放设计也应该在自然的基础之上,适应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山石的不同材质和造型,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应该根据山石自身的特质进行安置,以达到山石和所在环境的自然融合。否则再好看的山石,如果摆放不当,不仅不能够美化环境,反而变得突兀,影响园林的景观。因此,需要根据园林中的环境、景物来对山石进行艺术建构。
2、山石景观的分类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中,对山石景观的构造分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观、艺术造型式山石景观、意境式山石景观和抽象式山石景观。风景园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观的构造,应该根据岩性和地质构造不同,进行景观构造,使观众感受自然的美好;对自然山石景观进行概括和重组,通过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段对山石景观进行处理,体现山石景观的艺术性;用抽象的意境进行山石景观的构造,引发观者的联想;运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山水造型进行抽象处理和构造,表现风景区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内在意境。
3、进行山石构造的方法
(1)提高对景观园林学的应用:置石与山石景观是园林重要的构造组成部分,体现风景园林学的艺术理论,对成功的风景园林景观进行借鉴,发挥山石构造在园林景观建筑中的作用,融入园林环境。
(2)建设现代化山石园林景观体系:对风景园林景观山石的构造,建立置石和山石景观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实现风景园林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
(3)创新风景园林山石构造的方式:对风景园林景观的置石和山石景观艺术创造形式,进行创新,丰富山石景观构造的内容。
五、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的运用
先前说道:山石是一个人的骨架,那么植被就是人的“血肉”,没有了血肉的填充,再好的景物都是死物。植被的作用虽然很重要,但是它的应用也不是特别随意的,是要讲究技法的。植被的应用可以遵照以下几个原则,结合科学的方法,让植物在景观中得到适宜地运用,以便发挥其“血肉”的作用。
1、植物的配置原则
大自然当中的很多植被都可以运用到园林的建设中去,但是首先要让该植被“合理”。具体来说就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考虑气候、地理环境、风土民情等的因素,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否则再高昂的植被都是多余的。比如在很多南方的园林中经常见到修剪过的小叶榕,也很受大家喜欢,但是它并不适宜在北方园林中出现。所以在选择植物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一因素,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2、植物的配置方法
由上文可知,植物的巧妙运用对于风景园林景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植物的类别、种类、颜色等因素,结合景观的本身风格,选择合适的植物。例如,颜色的选择有红、橙、蓝、绿、紫等,不同的颜色搭配会呈现不同的效果。在进行植物的配置使用时,要根据想要的效果M行颜色的搭配。
3、植物的作用
任何一个风景园林景观中,都不会存在没有植物的情况。相反,任何一个风景园林景观,各式各样的植物的存在才是其创造美感的精髓。在风景园林的建筑设计中,植物一般不是单一的,它必须能适应四季变化的特点,衬托风景园林景观。这些植物可以作为观赏之用,也可与其他植物相搭配,呈现出别致的景观。总之,植物对于风景园林景观是十分重要的,在使用植物时,务必遵循其配置原则,达到与风景园林景观的美好配合。
4、植物配置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①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以“三季有花、四季有绿”为设计准则,根据季节的变化情况,初春可选榆叶梅、桃花、丁香、迎春等,晚春可选棣棠、玫瑰等;初夏可选朱槿及各种野草花等;秋天是落叶的季节,可选海棠、山里红、枫树、银杏等;冬季可选柏树等。②对数目进行配置设计时,通常选择枝叶比较繁茂的数目,根据树种的搭配,通常把灌木和乔木进行搭配,根据树叶大小,通常选择阔叶树,此外通常配置草坪,并选择多个品种进行植物种植。需注意的是,为了颜色的协调性,通常把常绿树种的比例控制在1/3~1/4。
总结
作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元索,山石和植物两者在其种的运用缺一不可,同时,因其山石和植物的多样性,结合风景园林景观的风格特点,使用山石和植物时,必须以风景园林学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必须遵循山石和植物的配置原则,充分利用山石和杭物本身的特点,达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符合风景园林的风格,符合人们对美学、生态的需要,创造出美的意境,实现其与自然的协调。
参考文献
[1] 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的探究[J].樊佳奇.现代装饰(理论).2016(01).
[2] 风景园林建筑的功能与作用[J].武建勇.江西农业.2016(07).
[3] 探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J].简蕾骥.门窗.2017(01).
篇3
1 21世纪园林专业发展趋势
1.1历史的价值不容忽视
东、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艺术中最重要的两大体系。作为东方园林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在延绵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成为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其高度的艺术价值一直作为学术研究的课题。而西方园林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从古埃及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西方古典园林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运动”后的“现代景观”,园林的形式和内涵在不断发展变化,为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天的西方景观设计,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的景观是分枝结构的而不是收敛聚集的;是多元价值论的,而不是一套被普遍承认的价值观。
在我国景观设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西方的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我们当然不能完全忽视历史的价值,但也不能让传统成为束缚我们前进的枷锁。对于一种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并不代表对过去的拷贝,也不意味着对早期风格的单线轨迹的延伸,而是要触摸到那些超越时代的基本点,通过吸收早期答案背后的各种原理,把它们转换为适应新的条件的合适的表达方式,也就是吸收其精神而不是模仿其风格。
1.2生态观念的融入
生态观念即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景观设计中生态思想的发展壮大不是偶然的,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事件后,人类很快察觉到自己正在破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土壤遭到破坏,能源浪费,森林面积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沿海地带被污染……这种状况与中国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截然相反。人类意识到应以生态平衡发展为基础,加强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整体协调,避免产生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随着生态观念的建立,从19世纪下半叶至今,西方园林的生态设计先后出现了生态保护性设计和生态恢复性设计,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并运用种种科技手段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中国园林界对生态设计仍处于探索的阶段,开展了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城市环境生态绿化、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一部分设计者则将生态学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使中国园林的生态设计拥有良好的开端。
1.3社会信息化对园林专业的冲击
信息社会中的各种空间环境如何规划设计己成为园林专业的重要课题。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起步,而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必然对园林专业产生重大影响,使园林的研究方法、设计理念、工程技术、教育手段等发生巨大变化。面对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21世纪的园林专业必须扩展学科内容并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培养适应国情的园林专业人才。
2园林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2.1学生动手能力差
设计类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学生技能(绘图、模型制作)的要求很高,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功夫就不能成为优秀的设计人才。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我国农林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其原因是他们缺少规范化的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
2.2课程设置的弊病
由于园林专业自身特点,其专业基础课程美术及核心课程规划设计、生物生态课程必须得到加强,保证有足够的课时。而近年来,某些高等院校对课时的削减和对课程门数的増加,使有些部门盲目服从,没有认识到像园林这样的一些专业的特殊性,导致园林专业的特色不能突出,学生独立设计能力差。
2.3传统思想的禁锢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峴,被公认为风景园林的渊源。它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较为规范的营造模式,一直作为园林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自然式山水园林风格的影响,缺少对西方园林的了解和现代园林发展趋势的认识。对风景园林创新人才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3园林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
3.1端正学习方向,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在园林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及其优势,使得大多数学生甚至教师侧重于计算机制图的训练,而忽视了基本技能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只要掌握计算机绘图技能,手绘功夫较差也一样能做好设计。事实上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不仅仅是手头功夫的训练,更是对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学生具备较扎实的手绘技能,能将自己的创意较为准确而快速地表达出来,増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提高学习兴趣,这也是计算机制图达不到的效果。
因此,对学生应从其入学之日起到毕业之时都要不间断地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引导为主,以快速设计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园林专业学生的手头功夫就一定能大幅度提高,以此为基础,加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建立自学与教学互动方式
3.2.1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自学的重要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进行背图和徒手的训练。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孙筱祥先生、唐学山先生等风景园林学科的元老,对于背图都是身有体会的,他们对中西方许多经典的园林设计从设计理论到图纸内容都是相当熟悉的,这使他们在毕生的设计工作中受益非浅。背图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锻炼了徒手绘图技能,往往成为设计灵感的源泉。
3.2.2教师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1)不可缺少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处理信息的特点,使其能全面、生动、准确地传递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具有教学直观性强、容易更新等优点。设计离不开图纸,而多媒体技术对园林设计案例的形象化展示弥补了空谈设计理论的弊病,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因而,多媒体教学是园林专业的最佳教学方式之一,需要注意的是课件不要过于注重表面形式,避免喧宾夺主。(2)科学合理的案例教学:通过典型设计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触类旁通,掌握设计方法,是设计类课程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然而案例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是教学效果成败的关键。案例的选择既要有中、西方传统园林中的精华又应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与热点问题,避免教学内容的一成不变、陈旧过时。对于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随课程设计的进度而进一步展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略其精华。(3)积极有效的共性教学: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当前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与热点问题,并结合此类问题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进而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弥补了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性。(4)实践教学:建立与城建园林部门的实践教学关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结合具体项目完成,学生有机会体验设计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反馈和最好的补充。
3.3课程体系的完善及其教学内容的更新与系统化
3.3.1完善课程体系,适应社会需求
从1900年哈佛大学开设第一个LandscapeArchitecture(风景园林学)专业开始,经过百年的发展,欧美的Land-scapeAichitectuie专业己由初期的私人花园、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扩展到“大地景观规划”的阶段,延伸到人类整体生态环境规划设计范围。
目前,我国多数大专院校中园林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对狭溢,课程设置多以传统园林学为重点,造成知识面狭窄以及设计观念和手法的落后,难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因此,必须调整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1)设计方向的课程除了传统园林学中的基础内容(园林艺术、园林建筑、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外,还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和大地景观规划的专业课程,并将生态学课程更好地融入其中,使园林学科的系统更为完善,更具开放性与综合性。(2)在学好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学生自己选择方向研修并提高此类课题的学分数。既培养能主持大型设计的高层次人才,也培养专向突出的高质量专才,更要培养创业型人才,并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3.3.2教学内容的更新与系统化
园林专业的设计类课程没有完善的教材。到现在为止包括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城市绿地规划等课程还在沿用老教材,而老教材的内容陈旧和不完善明显跟不上形势。作为设计专业教师,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应放在首位,即不局限于传统园林学内容,深入了解现代园林的研究对象和审美要求,将设计类课程内容提升到广义景观规划设计的层面。
更新教学内容必须收集大量的素材,内容丰富。那么在课件制作时除了按章、节编辑外,还可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做成专题形式,如园林设计课,为了使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拓宽设计思路,笔者设计了专题形式课件,如:概念设计与园林形式、园林与艺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案例分析、西方现代景观经典设计等,将实例的选择科学化、系统化,使学生在教材以外获得了大量系统的专业知识。
4结语
篇4
关键词: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理论;环境美学
一、成就与问题
2012年中国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下设音乐、美术、设计学等门类。在学科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更名为“环境设计”,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等专业并列成为设计学门类下的专业之一。之前,环境设计专业已经几经更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时期,为室内装饰(1957年)、之后为建筑装饰(1958年)、建筑美术(1962年)、室内设计(1980年)、环境艺术设计(1988年)、环境设计(2012年)。其中,1988年专业名称从室内设计改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是将设计范围由室内扩大至室外,包括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设计、中小尺度的公共环境与景观园林设计等,这一调整,也是当时国内外形势所导向,有其必然性和深远意义。而2012年“环境艺术设计”再次更名为“环境设计”,其初衷应该是希望该专业在教学目标上更强调“环境”而淡化“艺术”。这在艺术学下的设计学科已有先例,“工业设计”也曾将“工业美术设计”中“美术”二字去掉,以强调“工业”的重要性。回顾历史,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成立之初,全系中心工作是为国家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服务,主要从事室内与建筑外立面设计。这一期间著名的成果有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饭店等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作品。经历最初成功后,1960年—1975年是该专业的低潮期,全中国每年十名左右的建筑美术专业毕业生竟然难以对口分配,当时能到城市公园绿化部门工作算是较好待遇。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出现由于对环境设计需求剧增而产生的设计真空,使设计学科的天平向室内设计等专业倾斜,并持续给环境设计专业带来了近四十年的发展机遇。与同时期重要建筑常由国外建筑师领衔设计不同,大量国家级建设项目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几乎全部由中国自己培养的设计师完成。大量的设计实践,取得了令人惊奇与瞩目的成就,并使一大批室内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快速成长为环境设计专业中坚力量。几个约略数字可以概括这一时期的发展:全中国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由1977年之前的一所,增至现在的一千余所;每年培养的该专业毕业生由1977年之前的十几人,增至现在的十余万人;2000年后,全国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或生产从业人员维持在一千万人左右,产值年均二万亿元以上。[1]如果说环境设计的辉煌成果源于其一直倡导的设计实践,那么存在问题也在于由于偏重实践而欠缺对专业理论的梳理与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大多设在美术或设计类院校、少部分设在工科院校中,环境设计教学的理论主要是从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拿来主义”式的应用,自有的专业理论一直没有形成体系。以作者所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为例,本科学生在低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艺术哲学、艺术史、设计史等,高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设计程序、建筑史、园林史等。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学科发展与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术地位与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不相匹配;对专业水平的评价标准在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各自评价标准之间游走,缺乏本专业自成体系的评价方法与理论;部分学生或专业人员缺乏恒长的专业自信,难以终身投入环境设计事业等。
二、专业定位与理论依托
环境设计是由“环境”与“设计”二词构成,“环境”是对“设计”的定位与约束,“设计”是对学科与学术方向的表达。环境是个总体概念,从尺度区分,可以被表述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国土环境、生态环境等“大环境”;也可以被表述为城市环境、社区环境、建筑环境、室内环境等“小环境”。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对环境设计服务范围的解释是“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明确地表述环境设计专业研究所指的环境为“小环境”。无论是“大环境”或是“小环境”,“环境”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关键词,是专业研究的的核心概念。研究环境,是要研究在环境之中的所有关联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体、物与事等各个要素在环境中的关联关系与变化关系。关于理论与实践孰先孰后问题,某些特定学科中,是理论指导实践,如在物理学、化学等理科研究中。在建筑设计学科中,理论与实践是交互跟进的。而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先行、理论跟进是目前设计专业的一般常态。在当代学科互动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在进行着交叉、重构的重大调整,原有的艺术学、建筑学、园林等经典理论与原则也被不断质疑和重新诠释。基于此,作者认为,在环境设计的专业理论探讨与教学过程中,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外,应加入对当代环境学、生态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强化对环境学与美学交叉研究的成果——环境美学的研究,应使环境美学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理论依托。对环境美学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弥补当代环境美学对中、小尺度环境与美学关系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可能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基础与路径。
三、理论研究的重点
作者认为,当代环境美学与传统美学的思辨与论争对环境设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环境设计理论研究的一部分重点应从此处开始。传统美学是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哲学观点探讨艺术问题,运用艺术来探讨美的哲学。传统美学源远流长,18世纪,由于康德的思想体系和启蒙主义运动,美学开始摆脱对宗教的附属地位,绘画、音乐、舞蹈、艺术与设计等在此背景下获得长足发展。时至今日,传统美学是中国乃至世界大部分国家艺术与设计教育的主要理论来源,传统美学的审美认知经验和艺术规律,如对称、均衡、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美原则一直左右着艺术与设计的审美方法和评价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美学认为:高层次审美是通过对静止的艺术作品“无功利静观”而获得,而欣赏自然环境是无法达到“无功利静观”的。自然环境可以被普通大众欣赏,而艺术美只能被艺术工作者创造,并被艺术“熏陶”,懂得“美学趣味”的鉴赏者所感知,所以,艺术美始终高于自然美。自然美被置于艺术从属地位的另一个观念是作为传统美学分支的“如画性”(Picturesque)美学观,“如画性”环境就是适宜入画的环境,其主旨是像欣赏风景绘画一样地欣赏自然环境。在此理念下,自然环境被贬低为欣赏“如画性”环境的客体与素材,画家从大自然中挑选出诸如高大伟岸的树木、曲折有趣的小路、婉转的河流、巍峨的远山、神秘的建筑等入画,而人们依此“美学趣味”对大自然进行有选择的欣赏。“如画性”环境支配了人们的环境观与欣赏文化,并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达到顶峰。应当客观地承认,“如画性”美学观对人们认识自然美、保护自然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直至当代,这一美学观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环境审美模式,成为整体与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的“障眼油画布”,即使是专业人士,如环境设计专家或设计者在评价设计作品水平高低时经常有意无意地将“如画性”作为评价依据。当代环境美学对传统美学将自然美置于艺术美之下和“如画性”美学观的批判构成了其理论建构的起点。当代环境美学认为: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存在的一切都有其内在联系与存在意义,都是美丽的,而非只有“如画性”才是景观;自然环境的美不仅在于传统美学所关注的形式、线条、色彩或构图,也在于隐藏在自然表面下的生态关联带来的健康的美。因此,将环境审美定义为风景画一样的主观审美是一种不成熟表现;除了“如画性”景观,包括湿地沼泽、雪山沙漠、海洋深处、平凡的日常景观在内的一切自然环境都应该成为审美对象。应借助生态科学、地理学、自然史等知识帮助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正确、深刻的鉴赏。在此基础上,当代环境美学提出“自然全美”的理念,倡导培养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具备包含伦理关怀和整体意识的新审美观。自然全美理念打破了传统美学对自然环境“有选择审美”的旧有意识,使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学、生态学一道,站在了哲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环境美学是衔接艺术学与环境学的重要桥梁,对环境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分析与参与研究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选择。当代全球学者对环境美学理论的研究尚属开端,其在宏观目标与大尺度自然环境(大环境)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城市环境、人工技术环境以及中、小尺度环境(小环境)与美学关系的研究多有欠缺,对这些理论盲区的探讨,应是当代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构的主要课题。
四、专业理念的再调整
以人为本,为人类生活而设计,是设计界一直遵循的定理。设计界据此理念,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当代,以人为本的信条正在逐渐被动摇。与以往思想观念的变革经常开始于艺术界或设计界不同,这一次变革的声音始于生态学界,尤其是深层生态学。1973年,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该文对当代人类面临的整体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开创了当代环境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深层生态学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与逻辑思维,“深层生态学所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思想,是把整个生态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只是该系统的一部分,是生态圈网上或内在关系场中的一个结。人类的生存与其他部分存在状况紧密相连,因此,人类无权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如果自然受到损害,人类也好不了。据此,人类应该对与自然的关系作批判性思考,并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2]其次,在对待自然资源与自然伦理问题上,深层生态学主张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客居大地的居住者,地球资源由生态圈所有生命共同体共享,因此,作为具有强势的人类应该自觉发展一种使用较少资源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方式,当对资源的需求与其他生命共同体的基本需要发生冲突时,人类要学会谦让。再之,在环境教育问题上,深层生态学认为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大众认识到当代消费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人类从自然环境中索取已经非常多、日常消费品已足够充足,应该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模式、人类价值观都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并将重点放在对环境的保护而非开发上。改变危机的方法只有对现有社会、经济、文化模式的深刻改造。在对待人类发展与建设问题上,深生态学呼吁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环境与生态(最小干预原则)。对必须的建设行为应“手段简朴,目的丰富”(Simpleinmeans,richinends)。[3]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已经持续几十年,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这种状况加速了深层生态学观念在学术界、理论界和普通大众中的认同感与支持率。深层生态学理念对设计界的影响早已存在,无论是理念探索、艺术创作,还是设计作品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与环境问题,并从各种角度回应环境保护、生态圈生命共同体繁荣与共存等时代问题。作者认为,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以“环境”为本的设计专业,应当率先从宏观整体考量设计的本质与当代目标,适时审视“以人为本”原则是否仍可诠释环境设计的全部责任?是否应该把对生态环境、全生态圈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作为新的服务目标加入专业理念中?
结语
通过全文分析,作者有以下几个结论:第一,环境设计专业是中国特有的专业,在国外学科目录中没有与之名称相同的专业,而在中国,它是具有本土特色、在特定历史时期创建,并逐渐发展成熟的独特学科专业。第二,环境设计专业有以设计实践为主的专业特征,设计实践的多元与丰富,是该专业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贡献。第三,环境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需要有其专业自身理论建设及学术支撑。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理论基础外,也要融入对当代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深入探讨与研究。第四,建立在对传统美学反思与批评基础上的当代环境美学应成为环境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托,对其研究与发展,应该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路径之一,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质疑与修正,体现出环境设计专业对当代全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步共行。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环境设计发展脉络,尝试对其学科专业理论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文章定有偏颇之处,希望得到关注、批评与讨论,以共同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曙旸等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雷毅,《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9
[5]ChristineTudor著,《AnApproachtoLandscapeCharacterAssessment》,2014
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理论;整体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之父何镜堂将自己的建筑理念总结为“两观三性”。“两观”即建筑的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性”指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何镜堂院士创造性地提出的“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两观三性”
在“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中,整体观就是设计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城市设计、风景园林和建筑设计整合起来在综合中创作。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创造条件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以及科技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地域性是说建筑要跟当地的环境、气候和当地的文化相融合。文化性是指建筑不仅要满足物质功能方面的要求,还要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时代性是指建筑既要跟上这个时代的精神,还要与这个时代的材料、技术相适应。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两观三性”中的整体观
整体性被认为是建筑系统的最基本特征。现代建筑学认为:建筑的结构、功能和形态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无论在任何一个组织层次上,结构与功能都是相辅相成的。建筑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内部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因此,建筑设计要注重建筑的结构与和功能的整体性。同时,建筑空间结构的所有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每个元素仅仅由于它的场所位置及与周围元素的相邻关系,而被环境整体有意义地接受。改变一个元素常常意味着以某种方式改变整体。所以建筑应该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来考虑。
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处理好建筑内部各要素的关系,而且还要处理好建筑与外部要素和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外部要素包括城市规划、街道、气候等。一个建筑设计只有符合满足上述要素的要求,才能满足一般的使用功能。然而今天的建筑设计已不单单是一幢建筑的实用、美观和经济的问题,它还要涉及到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环境学等多门学科。即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为人使用的基本功能外,还要体现建筑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所包含的外部要素。因此,外部要素和环境也是建筑设计整体性要注意的内容。
当今建筑设计整体观还体现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也就是指建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筑样式,即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需要,使建筑物不仅有效地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建筑的创作与环境的保护也是一个整体过程。
建筑设计整体观的体现——何镜堂的作品分析
何镜堂的“两观三性”概括阐述了建筑的精神内涵。此种建筑思想完美地体现在他的作品里,特别是作为最基本特征的整体观。何镜堂的所有作品中最多的应该是校园规划了。武汉大学校园文科区的规划设计就是一个注重建筑设计整体观的很好例子。
武汉大学文科区建筑群用地东、北两面紧邻东湖风景区,西、南两侧紧靠珞珈山主体。文科区的建筑群风格秉承了武大整体校园风格,古典细部同现代手法相结合。建筑外立面为三段式构图,并以灰蓝色屋顶加以统一。建筑入口关键部位运用壁柱线脚等传统形式加以强调。建筑材料与颜色也同校园已有建筑取得相似。同时,建筑群与周围的山水环境取得了较好的和谐与共生。新建筑延续了老建筑的风格又不失个性,成为武大又一风景线(如图1所示)。
图1 武汉大学老建筑(上)和文科区建筑(下) 图片来源:自摄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是何镜堂的另一代表作。中国馆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中屋架与斗拱造型的抽象提炼,运用现代构成手法生成一个层层悬挑的立体造型体系。何镜堂在发扬建筑的民族性时,不仅考虑了建筑的结构,而且综合考虑外墙和内部装饰运用叠篆手法,包括景观设计亦也体现了中国文化意境。
观点比较
何镜堂认为建筑的核心是使用和精神的结合。他认为建筑师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把城市设计、风景园林和建筑设计整合起来。他认为建筑应该与城市相融,布局和风格服从城市整体机理和空间形态,为城市添光彩;建筑应当融于自然环境,反映气候特色,布局应该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山水相融;建筑应该根植于当地历史文化环境,延伸地域人文地理信息。
同样,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齐康也认为建筑与地域环境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他认为建筑总是在一定的地点、地段、城镇、地区,乃至地域中建造,所以就地区而言,某种意义上是建筑的属性。也就是说地区应该作为建筑的一部分予以考虑。他还认为建筑应该是文化的、生态的、情感的、智慧的,建筑总是不断适应社会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的变化而转换和更新,反映地区的种种特点和特色。齐康善于运用中西方建筑传统手法,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其建筑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建筑设计中重视空间的处理。在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的同时,强调转化与创新。
结论
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脚步的加快,建筑越来越成为改变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让建筑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建筑理论是指导和监督建筑业的一个理论系统,它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更新的。建筑理论是建筑技术的支撑,可以说建筑理论是建筑的灵魂。没有理论的支撑,建筑就无法进行。何镜堂创造性的发扬了岭南建筑学派的“现实主义学术传统”,提出了“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念,为当代中国建筑的“中国性”的创造探索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何镜堂.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J]. 建筑设计管理,2011,28(8):3-4.
[2]陈忆军.登上建筑的圣殿——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先生[J]. 中外建筑,2008,(9):52-59.
[3]李海潮.两观三性——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的建筑观[J]. 美与时代,2010,7:32-35.
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品牌理论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76-02
引言
旅游品牌大规模的研究国外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之前较早的是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Slattery(1991)指出品牌化在旅游接待业中已经成为一股强大势力。2005年12月在澳门召开的区域旅游发展的旅游地品牌和营销国际会议对促进旅游地品牌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首次明确推出旅游品牌是江苏省旅游局;学术方面,21世纪初中国学者才对旅游地品牌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理论发展落后于实践方面运作。目前,中国大多数学者没有从总体上宏观把握旅游品牌或对旅游品牌的内涵分析不够。
鉴于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品牌规划的概念与特征,提出生态旅游品牌的内涵,创建策略与管理模式,对提高生态旅游品位,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有积极的意义。
一、中国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1.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落后于产品建设。规划理论体系尚不成熟,旅游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建筑等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再加上当前旅游规划大多被风景园林规划或城市规划代替,因而旅游规划还没有建立起全面的理论体系。
2.旅游规划不当环境破坏严重。由于规划开发不当造成生态系统破坏。景区的过度开发,极大地污染了环境,破坏了风景资源。许多生态旅游景区的美学质量、生态环境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
3.旅游规划缺乏系统性和地方性特色。由于受规划编制者本身见识多寡及视野宽窄的影响,部分旅游规划缺乏完整的体系,有些则没有解决规划的核心内容,没有突出地方特色;另外国内规划者盲目崇外,缺乏本土意识,忽略了旅游产品自身的独特之处。
二、旅游品牌规划概念及特征
1.旅游品牌规划的概念。旅游品牌规划,即旅游品牌规划主体按照旅游品牌的构成要素,从经营战略的高度,在旅游资源评价、客源市场调研和区位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为企业或旅游目的地构建一部品牌建设与管理的宪法,对旅游品牌定位、塑造、维护、实施追踪及反馈调节等环节所做的预先构想或决策。
2.旅游品牌规划的特征。(1)旅游品牌规划是旅游规划的延伸。随着旅游规划理论的不断深化,市场营销理论不断融合到其中,旅游品牌在竞争中愈凸显出其价值。旅游品牌规划更加注重产品的设计和旅游地的形象定位,提炼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得旅游品牌规划更加科学,更具可操作性。(2)具有战略和设计相结合的特征。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战略,旅游品牌规划自然也是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然而,开发出富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品牌,成功的引导旅游者进行消费,与他们产生共鸣,那就离不开设计的艺术。(3)整合性特征。从旅游品牌的设计,品牌的定位,到品牌的识别,品牌的传播,最后到品牌的延伸,是一个相互交融的工程。它不是一个按先后顺序叠加的过程,而是一个有次序,有结构层次的整合过程。
三、生态旅游中的品牌的内涵
生态旅游的品牌是以其生态旅游资源的品质、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为核心内容,以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是这些因素的组合为表现形式,它具有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并且浓缩了文化的重要信息,易于被旅游者感知或识别并产生联想,它能给旅游者带来安全性感觉和附加价值,同时能满足旅游者某种情感或精神需要、或者某种利益。
四、生态旅游产品品牌创建策略
1.注重生态旅游产品质量的维护。一是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由于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还未统一,加之国内市场也相对不成熟,真正符合内涵的产品较少,市场比较混乱。要创建生态旅游产品品牌,就必须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二是整体产品中各组成部分或单项产品质量要高。要确保能创造景观环境优美、服务规范、设施环保、居民态度友好、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整体的高质量。
2.深挖生态旅游产品中的文化。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旅游产品的精髓,也是品牌的灵魂与核心,要让生态旅游产品品牌具有厚重的生态文化底蕴,进行文化竞争。文化内涵要通过活动项目的内容或形式来体现,要注重文化表现形式创新,尤其要注重过程的文化性和细节的文化性等。
3.强化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营销。在生态旅游产品品牌创建中必须大力实施并强化产品的绿色营销。实施和强化绿色营销,应在绿色营销观念指导下,培育绿色企业文化,进行绿色产品设计,制定绿色计划,加强可持续管理,减少旅游产品开发及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五、生态旅游品牌管理的模式构建
1.宏观层面: 生态旅游品牌系统动态管理。生态旅游系统管理关键点就是要对景区品牌做系统协调与控制。景区品牌系统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品牌系统的最优化,因此,必须做好系统协调与控制。而且,系统内部不同品牌在管理过程中要善于从不同的品牌经验中学习、总结出系统管理方法,最终实现品牌系统最优化的目标。
2.控制层面一: 生态旅游景区品牌质量管理。生态旅游景区只有提供符合顾客质量要求的品牌,才能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目标。发达国家生态旅游景区品牌质量管理主要依靠的是标准化管理,通过实施环境质量认证体系国际标准ISO14000来实现。
3.控制层面二: 生态旅游景区品牌关系管理。生态旅游景区企业为了赢得顾客的长期青睐,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品牌的亲和力,在实际的品牌建设与维护中必须加强品牌关系管理,包括品牌的员工关系管理、品牌的顾客关系管理、品牌的社会及社区公关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柏玲.区域旅游品牌规划研究——以五大连池市为例[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8.
[2] 李悦铮,俞金国.区域旅游市场发展演化机理及开发[M].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122.
[3] 郭鲁芳.旅游企业品牌战略探讨[J].旅游科学,2001,(3):20- 23.
[4] 秦安臣.生态旅游品牌规划的基础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17.
[5] 李树民,支喻,邵金萍.论旅游地品牌概念的确立及设计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35-38.
[6] 潘成云.品牌生命周期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9):19.
[7] 潘成云.品牌市场生命周期管理理论论纲[J].中国流通经济,2006,(9):43.
[8] 梅燕.产品导向型旅游景区规划实例研究——以彝海旅游景区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4:18.
[9] 李树民,支喻,邵金萍.论旅游地品牌概念的确立及设计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35-38.
[10] 谢荣华.服饰品牌核心价值的构成及规划原则[J].生产力研究,2007,(12):112-114.
[11] 李云霞.旅游景观规划的内涵、原则和内容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7,(7):79-83.
[12] 马聪玲.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G]//旅游绿皮书——2001—2003 中国旅游发展: 分析与预测.北京: 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2.
[13] 魏小安,窦群,彭德成.发展旅游和遗产保护能否“双赢”[N].北京:中国旅游报,2002-12-11(4).
[14] 金克剑.谋划张家界[J].旅行,1998,(创刊号):25-29.
[15] 郭舒.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思考[J].旅游学刊,2002,(1):69-72.
[16] 陈放.品牌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17] 月马勇,李玺,李娟.文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园林景观行为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园林设计越来越提倡人性化和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因此近年来关于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研究愈来愈多,目前国外关于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理论体系也比较完善;但在国内,相关的研究还是较少,而将这作为一门学科更为少见。对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心理学主要集中在行为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两个方面。
1.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行为心理学
1.1何为行为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1.11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景观中的具体应用
人的行为心理学理论在具体的园林设计中得到应用。如广场设计、公园设计、住宅区设计、道路设计等。具有代表性的是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在公园设计中充分考虑大众的行为,做出了具体的人的行为心理分析。他认为公园中的景点、道路、植物及坐憩设施等设计都应该根据人的行为心理来设计,合理安排每个设施的位置及朝向。他认为:公园中的每个景点或活动场所就是一个舞台,坐憩设施应该朝着活动的方向。这样设计既能让人看到他人的活动,又能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心理上是感觉到“安全的”。坐憩设施应该远离公园的出入口处。因为公园入口处是游客出入的地方,一进公园就被其他人看着,心理上会觉得不舒服并潜意识的提防。扬·盖尔对人们如何使用街道、人行道、广场、庭院、公园等公共空间,以及规划与建筑设计如何支持或阻碍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研究,论述了日常社会生活对物质环境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创造充满活力并富有人情味的户外空间的有效途径。
人的行为心理学理论在考虑特殊人群的设计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如老人,儿童,弱视群体等。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和卡罗林·弗朗西丝在儿童保育护外空间设计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认为:儿童身体发育与跑、跳、攀爬等大幅度或大运动量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在设计的时候要从儿童的行为角度考虑。如根据儿童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技能,但有时他们会中途退却,甚至在最后时刻决定放弃的心理特点。设计师可以通过对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器械提供退出点和其他用途的方法,从而造成“体面的”退避。
1.2何为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意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因此又称为完形心理学。由于此流派是以人对图形的视知觉理论为基础,来研究人的心理和生理活动,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与艺术创作乃至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心理感受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刘琼和张朝晖指出格式塔心理学强调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物象之间存在着感知的距离,即使同一个物象,不同的人群所产生的感受也会不同。这就是说一个再优秀的景观也不能使所有的人有相同的好的感受。那么设计师能做到的是要满足参与这个景观的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愿望。对那一少部分人,至少做到不让他们觉得排斥就好。
1.21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世纪出现了许多现代心理学流派,对美学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心理分析分派、行为主义学派、信息学派和人本心理学派以及格式塔学派。其中,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景观设计方面的指导作用最为突出。许学民指出格式塔意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因此又称为完形心理学。由于此流派是以人对图形的视知觉理论为基础,来研究人的心理和生理活动,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与艺术创作乃至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心理感受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刘琼和张朝晖指出格式塔心理学强调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物象之间存在着感知的距离,即使同一个物象,不同的人群所产生的感受也会不同。这就是说一个再优秀的景观也不能使所有的人有相同的好的感受。那么设计师能做到的是要满足参与这个景观的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愿望。对那一少部分人,至少做到不让他们觉得排斥就好。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
2.1何为环境心理学
何谓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首先应完成对环境心理学的认知。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园林设计师在长期的设计思考过程中会形成这样一个经验,那就是设计的景观与人的联系往往比景观本身更为重要。以一棵树为线索,对人来说,一棵看不见的或者容易被忽略的树就等于不存在。更具体一点的,远处山坡上的一棵开花的孤赏树对游人来说也只是某时某地的一个标记,当人们爬上山坡去接近那棵树,并看清楚开花的这棵是一棵合欢树,便开始产生丰富的联想:想去摘一朵花,闻一闻它的花香。春天的午后,人们愿意在树下小憩片刻;盛夏的傍晚人们愿意在高大浓郁的树荫下乘凉,在低处树枝上给小孩系一个秋千,或是作一次聚餐。于是,这棵树又有了新的内涵,树还是那棵树,但因为人们跟它的联系不同,所感受的就不同,不同人又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个作用中,人可以改变环境; 反过来,人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在园林植物配置的设计过程中,无论设计师在布置一棵树或是一个植物空间的布局,都存在诸多环境心理因素需要考虑,不仅要考虑它们的空间位置关系,还要考虑与它有关的人的关系,设计师应该通过一系列关系的设计来充分展示物体最吸引人的特征,从而控制人对物体的感知。
2.2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景观中的具体应用
在笔直的园路种植单行或双行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而在自然的道路两侧则用强调型植物强调顶点位置,强化道路的走向效果。园林中的道路可以利用植物逐渐形成统一的空间序列并能够围绕和连接不同的功能场地,游人也可以沿着两侧植物暗示的道路行进,走向目的地,在有序的空间序列中人们才能感到安全。
园林中利用植物可形成不同的边界意象,边界有虚隔和实隔之分。虚隔如草坪与游路边界,可以用球形灌木有机散植,形成相对模糊的边界,既起到空间界定作用,又不过分阻隔人与自然的亲近;实隔往往用成排密实整形的绿篱对边界进行围合,创造出两个不能跨越的空间,可以有效地引导人流,实现空间的转换。
现遵纪守法放式绿地的边界设计更倾向于带状开敞式的公共小广场的边界形式,沿路一侧分别设几个入口,整齐的冠荫树可以构成显著清晰的场所特征和标识。不仅提供人们方便地进出场所,而且还可为等候、驻足、小憩的人提供一个遮荫避阳、可靠安全的场所。如上海徐家汇公园和延中绿地的自然生态园都有类似的做法。
3.心理学在园林设计应用研究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国内外关于心理学与园林设计的研究基本还处在发展阶段,国外的研究相对来说要较为完善一些,而且对于理论的研究也刚起步。而国内的研究只局限于具体应用上。总的来说,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应用研究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3.1 有关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较少
目前国外的研究在某些具体的园林设计中应用的人的心理学。如广场设计,公园设计,居住区设计等。这方面的研究要比国内的相关研究较早,也比较完善。而理论的研究比较少,并且是关于人的心理与设计之间关系以及认识方面的研究。但其主体是研究人的心理,注重理论研究,并没有详细,系统的研究园林景观设计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但其研究的理论可以作为设计研究的指导,理论基础,最根本的知识。
3.2 相关研究中建筑心理学较多,园林心理学较少
国内的一些研究中都提到人的心理学与建筑设计或者环境设计的关系。而真正提到人的心理学与园林设计的比较少。园林设计本身就与建筑设计密不可分,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因此,园林心理学的研究也应该在建筑心理学的研究中总结、完善。
3.3 中国传统园林中存在心理学思想,但未形成理论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中,有很多地方都存在心理学的思想,符合人的心理观念,但并未形成专门的理论。一些好的思想并没有继承下来,这是比较可惜的。应该结合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分析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些优秀的思想,形成自己的园林心理学理论,并应用于实践。
3.4 有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作指导,但并未应用普及到园林设计中
格式塔心理学是很好的指导园林设计的心理学理论。但真正应用到园林设计中的却非常少。因此,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并应用到国内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而不是纯粹的学习理论知识。
4.结语
何为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一直是个困扰设计界的问题。在我看来,满足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才可称得上是真正优秀的设计,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也”!真心希望园林学与心理学结合走出一条新的设计道路。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编著.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常怀生编译.建筑环境心理学.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克莱尔·库拍·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人性场所一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 罗玲玲.MERA、97“面向21世纪的环境一行为研究国际会议”回顾.建筑学报,1998(12):57一58
7.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与环境一行为研究.世界建筑,1983(3):61一63
篇8
1节约型园林的理念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是按照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即将节约理念从日常生活延伸至园林绿化层面,真正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口号贯彻到每一个领域。节约不等于零投资,而是要以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换取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及精神需求。
1.1科学高效的节地技术
节约土地资源,需要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条件和绿化空间。同时合理配置植物,在有限的空间资源条件下,根据地形条件、土壤质地、光照条件等因素,对乔灌草进行优化配置,营造丰富的绿化景观。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立体绿化的出现次数越来越多,它包括了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天桥绿化、高速绿化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绿化形式。通过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等方式,不仅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提高绿地率,同时能有效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既节约高效,又能柔化硬质景观,有效地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2]。
1.2合理适宜的节材艺法
在进行城市绿地建设时,要尽量保护和减少对原址植物的挖掘和迁徙,避免重复高耗建设。一味引进外来植物而无视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或者追求即时效果而大量移植古树名木,不仅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植物特色风貌,而且使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了难以恢复的破坏。因此在节约型园林的绿化建设时,应以乡土树种为主,辅以少量已经经过长期使用、效果良好、对当地生态环境不造成负面影响的外来树种。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环境适应力,结合生物多样性原则,做到“适地适树”[3],以更好地创造出每个城市不同的植物景观,营造各具特色的城市绿地风貌。
1.3节约美观的节能方式
节能型园林绿化,在实际运用中即“开源”和“节流”。开源是指改变原有供能模式,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易获取、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而节流就是减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比如为路灯安装太阳能板或风力收集装置,非光源设施适当采用反光原理,而不设置专门光照射,采用计算机系统对路灯照明时间进行控制等。但是各种节能方式均有着其本身的局限性,在选择节能方式时,必须综合考虑、因地制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地物尽其用,达到节能目的,否则只会是另一种形式的浪费。
1.4集约新颖的节水工程
节水设施如滴灌技术等投资小、收益大,既避免了传统灌溉方式费人费水的尴尬局面,又不会产生因漫灌而带来的水土流失、植株死亡等生态环境问题,最重要的是节水本身就具有现实可观的综合价值。除此之外,园区规划设计时多采用乡土植物及较耐旱植物,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水的消耗。最大限度的集水也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方面。园区绿地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渗水井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灌溉或景观用水;并且通过地形塑造、透水铺装材料等方式增加雨水的入渗量,发展集雨型绿地,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对于路面铺装等园林硬质部分,在设计施工时选择可渗水材料,直接增加地下渗水量,既可缓解城市暴雨时内涝现象,又能减少地表径流的流失,增加地下水的供给量,对植物的生长也有着重要的助益作用。除此之外,雨水和生活污水回收集中处理后,还能作为景观用水和绿化浇灌再次使用,营造人工水景观、创造水源文化,这将缓解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的生活和工业用水短缺问题,对城市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南京青奥村节约型设计概述
南京青奥会作为继北京奥运会后又一项国际性奥林匹克盛会,是向世界展现南京城市风貌的绝佳机会。因此,设计师们力图将青奥村打造成一个生态环保可持续的节约型园林示范区,以期对今后的城市园林建设发展提供一个崭新的方向。南京青奥村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河西新城滨江沿岸,毗邻南京青奥中心,占地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图1),总共有6幢居住楼和4幢配套建筑。全村分为运行区、居住区、青奥村广场三大功能区。在青奥会期间承担着运动员、随队官员、青年大使及青年记者等的日常居住、休闲游览、文化教育等功能。绿色节能建筑,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能源的方式,建设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生活空间,达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一直为国际社会所青睐。青奥村的建设致力于体现地域性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体,同周围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利用雨水回收系统及景观水处理系统,发挥绿地、水体、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净化功能,并设置种植屋顶增加生态绿化面积,突出青奥村绿色健康的主题。青奥村建设将推行使用新型环保节能建筑材料及施工新工艺,全面采用外墙保温系统、建筑外遮阳系统等先进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能耗,同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应用冷热电联供技术系统、太阳能利用系统,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水准的绿色、低碳、生态示范城区。
3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3.1植物的合理配置和乡土树种的运用
植物配置是园林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园林绿化效果的关键环节。充分掌握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绿化设计规范,科学合理地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包括各类乔木、灌木、草花甚至是草皮地被,真正达到观赏与生态双收益的目的。具体要遵循以下原则:(1)植物的合理配置建立在充分了解种植地的气候、土壤、光照、湿度等立地条件以及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基础上。如常绿树下的地被植物的栽植,由于其下郁闭度高,很难形成良好的地被效果,露地现象严重。因此,在这些地块,运用耐阴地被显得尤为关键。而长江流域较为常见的大吴风草、沿阶草、吉祥草、扶芳藤、亮绿忍冬等都是较好的选择。至于透光度低的树丛或者密林,则可以考虑喜阴湿的草本地被如虎耳草、玉簪、万年青等,不仅露地栽植效果良好,其适应性和抗逆性也适合当地气候。(2)植物景观的营造讲究高低错落、浑然天成,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还讲究不同高度植物的组织构筑,在形态特征上形成鲜明对比。如上层乔木疏影参差,下层灌草郁郁如团,既分割了空间、划定视线焦点,又不至于给人过重的压抑感。(3)注重色彩和质感的搭配。常绿树和彩叶树的搭配、阔叶树和针叶树的混合,除了有季相更替的美学意义外,还使得整体环境增加了丰富度。即使是常绿树种,其绿也各有不同。针叶林的绿相对偏暗偏深,阔叶树则较为活泼;广玉兰和香樟也各有不同的姿态。甚至是同一树种,不同的叶片在其不同的生长季节也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更不用说常绿树、半常绿树以及落叶树在不同的搭配下所能展现的千姿百态的景观变化了。不同色彩的地被植物成片栽植,与上层乔灌木相配合,丰富了群落层次,增添了景现效果。乡土植物具有适应能力强、性价比高、管理便利等特点,是重要的节约型园林植物。利用乡土植物构建的地带性植物群落,是体现地方特色景观的最终出路,也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4]。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能够营造不同的空间,合理利用植物丰富的造型与组合搭配,能够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青奥村注重植物的合理搭配,在楼间绿地以南京常见的落叶大乔木、常绿小乔木、灌木球、灌木带和常绿地被构成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具有生态效应的植物景观。同时注重选用桂花、毛鹃、香樟等乡土树种(图2),不仅成本低廉,而且环境适应性强,侵占性弱,具有较强生态可持续性和物种安 全性。
3.2立体绿化的应用
立体绿化是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绿化美化城市的有效方法。它包括垂直绿化和空间绿化两部分,主要形式是使有不同立地条件的各类植物在人工创造的环境里生长并出现在墙壁、阳台、屋顶及城市各类构筑物表面,或者采取乔木层、灌木层、草皮层等多层次混交的复层结构来更好地发挥空间效益,在城市用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南京青奥村中的立体绿化建设手法趋于成熟,但同时也注意要以下 问题:(1)预设计:立体绿化不仅仅是绿化和建筑设计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在建筑设计时,将立体绿化的因素考虑其中,结合场地要求,成立专门的设计小组,包括景观、建筑、结构、植物等几方面专业人员的整合,制定计划,充分考虑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特殊问题。(2)统一规划:绿化植物的配置,绿化的承载量、色彩等是立体绿化设计的重要内容。其中植物的各种配置方式显得十分必要。要依据周边建筑物的场所条件和环境要求选择好适宜的植物,包括植物的耐阴、耐寒、耐涝、耐寒、耐风及其叶片的质感、大小、颜色的搭配方式等等。同时,绿化植物延续的基质和支持材料是立体绿化的第二要素,包括当地的土壤特性,建筑物的防水,支持材料的固定,人工组合装置的形状重量和重置方 法等。(3)施工养护:立体绿化和平面绿化一样,都要对植物进行修剪、施肥、除草、灌水和病虫害防除。由于其特殊的空间环境,在防风、防灾和基质维护等方面要求更高,具体的管理方法要依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制定。同时要把握好空间特性和植物的适应性,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常用的快速绿化法有高密度栽培和长蔓植物利 用等。(4)相关部门的政策与建议: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立体绿化工作的重视,制订立体绿化的规划方案。同时应当有意识的强调在建筑施工时应当预留垂直绿化的空间和设施。国外的立体绿化建设趋于完善。例如泰国素坤逸路38号,是城市中心地带宁静的高档住宅区中的楼间绿地景观(图3、4、5)。建筑师在空中为居民开辟了空中花园。在建筑的东西两侧覆盖绿色的攀援植物,不光有助于减少进入建筑的热量,还能使得建筑与周边环境更加和谐。每个楼层安排了一个向外探出的植物花盆,在这些花盆中放置覆土深度仅需600毫米的抗风耐寒易维护的快生植物,同时为这些植物配置自动灌溉系统,良好的防水组织和无障碍的维护通道,确保其能够长期使用。建筑底层架空,有画廊与咖啡厅。因此主入口不仅是居民回家途径之地,也是社会与住宅相连的节点,在这样的空间中,亭台座椅有致的排放,硬质景观材料与软质植物材料共同组成平和安宁的空间。这个覆盖着绿色表皮的建筑结合空中花园和美丽的地面庭院,成为这个安宁高档住宅区中和谐宁静的一 部分。同样,青奥村作为居住区性质的绿地,与泰国素坤逸路38号住宅在规划建设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建筑的底层架空,利用硬质的景观座椅与软质植物搭配,为住户们提供一系列的交流互动空间(图6、7)。青奥村内每栋居住楼的十层户外空间都设计了屋顶花园,一方面增加屋顶的绿化率,同时利用木栈道连接相邻建筑,使整个居住区的建筑连成一体。但是屋顶花园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植物种类较少、缺少休憩设施等,功能空间不够丰富等。借鉴泰国素坤逸路38号住宅立体绿化的做法,建议增加屋顶花园的功能,不仅作为绿化区域,同时也能为人们提供开放、半开放或私密的交流空间。另外也可以根据建筑的外立面机理增加一些攀援植物,降低室内温度,体现绿色节约 理念。综合考虑青奥村中立体绿化的技术应用,在将其推广到更大范围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城市立体绿化是一项综合的工程,它需要城市规划、道路建设、楼群设计、园林措施、社区管理,环保局等机构和普通市民的共同参与合作,政府应该加强城市立体绿化的宣传工作,以充分调动市民的主任翁精神,宣传要突破观念瓶颈,积极引导立体绿化建设,营造立体绿化的浓厚氛围,从而提高居民增绿建绿爱绿护绿 意识。(2)城市立体绿化建设和管理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建议采用微喷、渗灌、滴灌等先进的节水设施设备,引入污水喷灌技术、咸水灌溉技术,利用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灌溉等新型灌溉技术,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将集雨工程作为城市立体绿化的一项标准,列入工程预算。引入绿地建设智能型灌溉系统,做到科学用水。(3)将立体绿化列入绿地系统规划中,进行合理规划。立体绿化是一项长远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整个城市的绿化系统,在进行市政绿化工程规划时,立体绿化应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考虑,循序渐进地科学 发展。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青奥村内采用雨水集蓄利用措施,并采用节水器具、设备及系统,将屋面雨水排至雨水收集管道,通过雨水处理系统后用于全区绿化喷灌及道路冲等。同时采用透水铺装增加雨水的入渗量,在有地形和自然坡道的地方,将地表径流的雨水汇集到汇水管道和雨水收集渠,汇集的雨水经过滤处理后储存于地下蓄水池内。同时将景观用水回收利用,最终实现全区水资源的整体循环(图8、9、 10)。水资源的短缺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而如何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将景观、水这样的元素融入到可持续发展中,也是设计师们面临的一大挑战。在节约型园林中,可持续的水景观设计需要具备以下三种 意识:(1)对雨水的控制和利用。充分储存并利用雨水,这是节约水资源必备的意识,但这也需要设计师对于项目所在的地形有很好理解、尊重和控制。在自然的植物覆盖的地面上,一半的水分将蒸发回到雨水循环中去,三成水分将逐渐渗透到地下涵养地下水,只有不到二成的地表水会随坡流走。而在柏油路面、钢筋混凝土等地面及屋面上,只有不到5%的水分能蒸发回到本地雨水循环系统中,而涵养地下水的途径也被这些不渗水的硬质铺装和屋顶表面所切断,95%的水分在短时间内随地表冲带着垃圾流走或导入到市政管道 排走。(2)对水源的控制。比如在上游溪流、蓄水池旁一定要注意对水源的保护,避免化学肥料等有毒物质的污染和干扰,同时还应对这些水的利用分配有个清晰的概念,为了提高利用率、有效节约水资源,不能用优质的水去做那些耗水量大、但利用率低的设计。(3)对污水废水的处理。对于小区内的污水和废水,不能任其随意排入市政系统,污水废水在经过一定的中水处理系统的净化后还可以进行合理的利用,如清洗路面、浇灌花木。如有湿地,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能够降解、吸收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及污染物。对污水的随意处理是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不负责任的 态度。
4能源的节约利用
青奥村的太阳能利用系统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和光诱导照明系统两个方面,屋顶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光能通过太阳能电池组转化为电能用于供电(图11、12、13)。光诱导照明系统将采集到的自然光线导入系统重新分配到任何需要光线的地方[5],只要是在白天,地下车库都能通过光导照明系统“捕获”阳光来照明,另外青奥村内的指示牌、垃圾桶、路灯等均利用了太阳能设备,大大减少了电能的消耗。楼梯间、无装饰要求的走道等场所采用紧凑型荧光灯,灯具效率不低于70%。采用DALI(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技术)镇流器,通过智能调光控制系统,以实现节能要求。同时采用了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率,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减少65%[6]。
5结语
篇9
在石界,马鸿斌年不算长,却是实实在在的“老资格”。他钻研赏石艺术二十余年,在赏石的学术理论研究、评论、赏石文化的宣传与推广、赏石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策划与实施以及促进海内外和东西方赏石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多有推动。马鸿斌长期从事天然奇石、史前文物及石器、古生物化石的保存、收藏与学术理论研究工作和书画艺术学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活动,多次担任海内外大型石展评委,发表石文化及艺术学术理论论文、评论数百篇数百万字。他的书法作品及赏石藏品被海内外有关机构和人士广泛收藏,被称为“中国赏石抽象画的开创者”和“中国石文化艺术家”。同时,奇石也成为马鸿斌与东盟各国石友交流的“桥梁”, 多年来,他不遗余力地以各种艺术交流的方式向东盟友人传递着友好的信息……
一、石海徜徉刻苦钻研成大家
马鸿斌能与石结缘,不得不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他的父亲。父亲对奇石的酷爱,不知不觉中感染了他,使他沉迷于石而无法自拔。为了更深入透彻的了解奇石,唯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于是,中国书画艺术、赏石文化、美学等与赏石相关的专业书籍,他都一一阅读,凡是与赏石相关的书籍,即使是小书摊上的旧杂志,他也会来者不拒地“淘”回来。随着积累的加深,视野不断开阔,赏石的见地也趋于成熟。闲暇的时候,马鸿斌便邀上一些石友到广西红水河流域寻访奇石,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收获奇石的同时,与海内外的赏石爱好者不断的交流也使他获益匪浅。
马鸿斌将这双重的收获归结于他与石、与石友的缘分。“说来也巧,自从我钟情于石,与艺术大师们也越发有缘了!”1991年,马鸿斌有幸在广西的“三月三”歌节上结识了新加坡美术界奠基人之一、“南洋画派”的开创人、著名艺术家刘杭先生。他们一见如故,别后一直书信往来,交流赏石美学观点。“一直到近些年来,我与东南亚各地奇石收藏家、艺术家的交流频率也越来越高,正是在与这些大方之家的交流中,我的赏石品位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是他们帮助我在艺术和赏石方面更快地成熟起来。”马鸿斌感恩地说。
回忆与赏石前辈王朝闻先生的交流,马鸿斌至今记忆犹新。1991年3月28日,马鸿斌就“赏石艺术与非艺术问题”以及“奇石艺术及其文化”两个问题修书请教美学大师王朝闻。“没想到王朝闻先生很快就给我写了回信,认真地回答了我所提出的问题。王先生的教诲和殷切期望深深地打动了我,激励我走过了二十多年更执著的赏石生涯。”马鸿斌颇为感慨。
徜徉石海二十多年,马鸿斌长期从事天然赏石、赏石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担纲过许多赏石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努力促进海内外赏石文化的交流合作。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赏石理论、中国赏石抽象画创作、赏石文化交流等领域齐头并进,成果骄人。而今,他担任着中国观赏石协会理事、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会员、广西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等众多的社会职务,在国内外赏石界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曾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评为“首批中国赏石名家”;首届中国石文化专家学术研讨会授予他“中华石文化贡献奖”;中国收藏家协会石文化专业委员会授予他“观赏石名家”荣誉称号。他的事迹入编《中国收藏界名人辞典》、《中国当代藏石名家名品大典》等多部人物和艺术辞典。
二、以石会友弘扬中华石文化
中国是东方赏石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的赏石文化传统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发展沿袭至今。中国历代众多的文人雅士以石为友,以石会友,吟诗作画,参悟人生。正所谓“一石一世界”,大自然鬼斧神工,造物神奇,一颗奇石便可联系海内外五洲宾朋,各方雅士共聚一起,同享和谐优雅、妙趣横生的艺术文化盛宴,实为人生一大乐事。
2006年9月,马鸿斌应马来西亚盆景古石协会之邀,以评委的身份前往马来西亚参加该协会的创会展览。在展会上,马鸿斌与马来西亚及其他东盟国家的赏石大家欢聚一堂,互相切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间,马鸿斌向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总会长符永刚先生建议,在中国南宁举办“中马国际赏石及书画艺术邀请展”,符永刚先生当场应允。
马鸿斌回国后,马上就开始了“中马国际赏石及书画艺术邀请展”的筹备工作。经过辛苦筹划,“首届中马国际赏石及书画艺术邀请展”于2007年9月在南宁隆重举行。此次展览汇聚了中马两国众多的书画艺术家、赏石家以及他们的优秀书画作品、奇石收藏品,可谓群星荟萃,光彩夺目。时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潘琦、袁凤兰分别为展会题词,对展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展览受到了中外观众的普遍好评,引起了海内外文化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符永刚先生担任此次展览的组委会主席,他在开幕式上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文化的传递和发扬必须靠当代文化人的努力,不懈地去交流弘扬、承传及提升。虽然我们这一代中华民族的后裔生长在南洋的马来西亚,但是我们的心里始终有一股炽烈的火焰――热爱中华民族文化。今天我们满怀企盼和兴奋来到南宁和大家见面、交流、学习,这场文化的交汇,必将会碰撞出奇妍的火花,激发出更多创作的灵感!”
在与展览同步举办的“首届中马国际赏石及书画艺术交流与合作论坛”上,中马艺术家、赏石家分别发表演讲,并发表了《中马国际赏石及书画艺术交流与合作南宁宣言》,共同谱写了中马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新篇章。
马鸿斌曾两次应邀参加由泰王国驻南宁总领事馆举办的“庆祝泰王国国王陛下寿辰暨泰王国国庆晚宴”。2008年12月5日,马鸿斌出席在南宁沃顿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的“庆祝泰王国国王陛下八十一寿辰暨泰王国国庆晚宴”。为表达中国人民对泰王国的友好和深情厚谊,特别是对泰王国国王陛下的景仰之情,马鸿斌向普密蓬・阿杜德国王陛下敬赠了被誉为“广西最具文化历史内涵的珍藏品”、广西第一款丝绸文化礼品――《印象广西》丝绸珍藏册(此册由马鸿斌担纲总策划),并请泰王国驻南宁总领事拉蒂坤女士帮忙转交给泰王国国王陛下。据悉,国王陛下收到此礼后特别要求泰国皇家御用秘书向中国的马鸿斌先生致谢。
三、多元融合文化交流促繁荣
“越是本土的就越是国际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历史的就越是未来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宁人,马鸿斌为南宁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深感自豪,特别是在南宁被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之后,他就越来越迫切地想要让南宁的本土文化、中国优秀的艺术文化走出国门传播东盟,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南宁,了解中国。
- 上一篇:气候变化的应对战略
- 下一篇: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