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技术评估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低碳技术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

篇1

关键词:低碳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265-02

一、低碳建筑的内涵

达到什么标准的建筑可以称之为低碳建筑?学术界和工业界对此尚未能有明确的定义。Mlecnik[1]将低于标准建筑碳排放量的建筑定义为低碳建筑。

李启明等人认为,可参照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2]。

本文认为,低于标准建筑碳排放量的建筑,或者达到国际或国家绿色认证的建筑,且在使用过程中居住者行为符合低碳要求的建筑可称之为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相对而言零能耗建筑是一个更为前沿的课题,零能耗建筑是建设领域内减少二氧化排放和减少能源消耗的解决方案[3]。

中国建筑行业的低碳发展主要体现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推广方面。绿色建筑的“绿色”主要体现在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上,它的推广采用能带来巨大的低碳效应:节能30%―50%;减碳35%;减少废物排放70%;减少水资源利用40%。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已经在行业内逐步体现。绿色建筑的推广将不仅能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成本,降耗减碳,提高投入产出效应;而且能够带动诸多上、下游企业对生产和使用低碳产品的追求[4]。

二、低碳建筑评价标准的现状分析

建筑业需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建材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消耗了大量能源,另一方面还会产生污染排放到空气中[5]。建材从原材料提取、制造和运输到工地过程中会产生“次级效应”,由于对能源消耗所引起的副作用对当地乃至整个国家的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6]。为了正确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考虑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7]。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 Assessment,LCA)对建设项目或建筑产品的可持续能力有定量化的掌握。

建设项目的碳排放来源于建筑材料的制造、建材的运输、建筑设备的运输、建筑设备的能源消耗、建筑工人的交通、建筑物的废物处理等方面,国内外学者研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

Hacker,De Saulles and Minson等[8]测算了建材的隐含碳排放和施工用具能耗碳排放。Yan,Shen and Fan等[9]计算了建材的制造和运输、建筑设备的能耗、原料处理的能耗及建筑废弃物的处置阶段的碳排放。

国内有不少学者对低碳建筑测评估做了研究,采用了国际上碳排放的测算方法[10-14]。不同文献对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测算所侧重的阶段有所不同,详见表1。

在瑞典,政府部门采用自上而下的投入产出碳排放评价方法来代替LCA评价法,按建筑项目的活动和部门来分解测算碳排放[15]。该方法将建设领域分为新住宅建设、房屋重建和装修、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三大部门来分析,与全生命周期评价不同的是,该投入产出评价未考虑原材料的供暖值。通过研究发现,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碳排放量最大,而房屋重建和装修部门的碳排放量较低。

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方面,比较知名的有美国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英国的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日本的CASBE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系统)等。中国在2006年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近期将出台修订版,采用建筑能效标识对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以及实施节能改造后的既有建筑作为测评对象。

三、低碳建筑评价标准的展望

目前有学者已经在原有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低碳指标内容,如聂梅生等人[16-20]。但国家级的低碳建筑评估体系尚未公布,在此阶段探讨我国建筑产业低碳技术评估体系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在目前我国探讨低碳建筑的评价标准之际,无论是采用自上而下的碳排放测算还是LAC评价方法,都应注重碳排放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注重对不同阶段碳排放的测算。

参考文献:

[1] MLECNIK E.Defining nearly zero-energy housing in Belgium and the Netherlands[J].Energy Efficiency,2012,5(3):411-31.

[2] 李启明,欧晓星.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J].建筑经济,2010,(2):41-3.

[3] MARSZAL A J,HEISELBERG P,BOURRELLE J,et al.Zero Energy Building A review of definitions and calculation methodologies[J].

Energy and Buildings,2011,43(4):971-9.

[4]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企业低碳发展之音”项目组.世界自然基金会:低碳经济影响四大产业变革[J].北大商业评论,2010,(3):5.

[5] HAMMOND G P,JONES C.Embodied energy and carbon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J].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Energy,2008,161(2):87-98.

[6] HAMMOND G P.Energy,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UK perspective[J].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0,78(4):304-23.

[7] HAMMOND G P,WINNETT A B.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appraisal and valuation techniques[J].Proceedings

of the ICE-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2006,159(3):117-30.

[8] HACKER J N,DE SAULLES T P,MINSON A J,et al.Embodied and operation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housing:a cas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thermal mass and climate change[J].Energy and Buildings,2008,40(3):375-84.

[9] YAN H,SHEN Q,FAN L C,et al.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A case study of One Peking in HongKong[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10,45(4):949-55.

[10] 蔡筱霜.基于LCA的低碳建筑评价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1.

[11] 仲平.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12] 杨倩苗.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定量评价[D].天津:天津大学,2009.

[13] 燕艳.浙江省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和CO_2排放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下转272页)

(上接266页)

[14] 谷立静.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建筑行业环境影响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9.

[15] N SS N J,HOLMBERG J,WADESKOG A,et al.Direct and indirect energy use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production phase of buildings:

an input-output analysis[J].Energy,2007,32(9):1593-602.

[16] SEO S,HWANG Y.Estimation of CO2 emissions in life cycle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1,127(5):414-8.

[17] COLE R J.Energy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lternative structural systems[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1998,34(3):335-48.

[18] GONZ LEZ M J,GARC A NAVARRO J.Assessment of the decrease of CO2 emiss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Practical case study of three houses of low environmental impact [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6,41(7):

902-9.

[19] GANGOLELLS M,CASALS M,GASS S,et al.A methodology for predicting the severity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related to the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银行;金融

目前全球面临着气候逐渐变暖的自然危机以及次贷金融危机的双重危机下,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的趋势。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制度创新等手段改变了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向着可持续发展道路迈进。

1.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银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搞好短期收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银行金融业实现低碳经济时定会影响眼前利益,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放弃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贷款,这样可以降低潜在信贷危机,进而为银行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处理好市场占比与绿色信贷的关系。银行金融业在推行低碳经济时必然会失去一些市场和客户,这个过程的转变是非常艰难的。从银行金融来看,资本充足率、存货比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约束银行可以使用的信贷资源,放弃那些高利益但高污染、高能耗的客户和市场,将这些资金腾出来加大对低碳经济市场的投资,占据绿色信贷市场,促进可持续发展。(3)处理好股东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银行是一个社会关系细胞,它不仅要对股东利益进行维护,而且还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客户、社会、股东等的共同利益,实现股东、员工、客户共赢。

2.创新金融支持手段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金融支持手段必须根据客户所处的地位以及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创新不同的金融支持手段。对于国家重大项目的低碳产业,可以在建设期由国家大型银行提供贷款,在建设后期可由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并在融资成本方面给予优惠,从而保证低碳经济产业项目能够在充足的资金支持条件下顺利的进行;对于那些具有较强辐射的低碳产业的额核心企业,可以提供贸易融资,以及产业融资,保证整个产业更加绿色环保;对于掌握新技术的新材料生产企业,可以通过采用一些新型的担保方式来实现融资(知识产权抵押、未来货权质押等),这样能够促进该企业在市场竞争力的快速提升,高度支持低碳产品的使用;对于传统高碳行业中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提供低碳设备融资租赁等融资服务解决减排升级中的资金缺口;对于具有碳排放额度的企业,尝试开展排放权质押贷款、排放交易买方信贷、碳交易保函业务等融资支持,解决低碳经济转型中的资金瓶颈;对于为低碳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可以为其提供对应资金流的融资理财服务,使低碳产业通过资金流的延伸向传统高碳行业渗透。

3.重视低碳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

作为金融创新的核心力量,我国银行在上一轮金融创新中已经落在了发达国家后面。金融创新人才缺失也是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市场对所有主体都会给予发展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谁首先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谁就能够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在这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尤其要加大投入,以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带动低碳金融创新。培养金融创新人才可以从一些几个方面进行:(1)建立低碳金融专业管理队伍。金融管理人员必须能够熟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新型模型化风险计量技术。因此,可以加强金融管理人员这方面的培训,使其成为具有低碳经济知识和技术评估的高端人才。(2)加强低碳金融服务员工的培训。根据国家对低碳经济的各项政策要求,确定信贷从业人员的培训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低碳专业素质。(3)建立科学的考核和奖惩机制。优秀的考核和奖惩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低碳的销售拓展与绩效联系起来,完善信贷评价考核体系,促进员工为低碳市场发展不断努力。

4.建立低碳金融的潜在风险补偿制度

针对因传统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存在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和低碳经济成效的不可预见性,以及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对传统高碳型信贷客户的市场竞争和退出状况,银行必须及时分析和把握低碳金融服务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银行可以低碳经济项目贷款资金为标的向保险公司投保,并对低碳经济项目贷款的风险拨备进行专项管理;还可以与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合作建立低碳经济风险保障基金,建立低碳经济知识产权质押、核证减排额质押等新型风险保障措施的价值评估、有效登记和处置体系。

5.加强监管创新

金融创新与监管一直是相辅相成发展的。低碳金融创新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没有一些相关的指导性操作规范或准则,就有可能使潜在的风险因素不断积累。由于低碳金融对各国监管层来讲都是新事物,而对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更高。一方面,可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仍然要结合我国在全球低碳交易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设计;再者建立低碳客户信息监测制度。在对客户的金融服务过程中及时跟踪收集客户的环保动态信息和节能减排意向,并确定专门的部门对跟踪收集的环保动态信息及时进行分析,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低碳产业发展趋势,建立符合各银行风险偏好的信贷评估标准,提出低碳金融服务的指导性意见,确立具有本行特色的低碳金融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金融服务方案。对具有节能减排意向的客户给予相应的低碳金融支持,促进客户节能减排工程的技改升级;对发现存在高碳特质的客户,应主动与其沟通,并通过利率杠杆的调节,引导客户将原有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项目向低碳环保产业、项目转型升级。

银行金融业实现低碳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各领域的相互配合,在制度、手段、内容上要不断进行创新,这样才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雨薇.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 金融发展研究, 2010, (08)

[2] 林嘉楠.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思路[J]. 商场现代化, 2008, (15)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融资决策 创新

一、低碳经济及融资理论基础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1、低碳经济的实质

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生产问题,旨在建立新的能源结构,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其核心是依靠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和公共政策,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温室气体低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这样,传统密集型企业将面临产业转型的挑战,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将会脱颖而出,一系列节能减排和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将逐渐涌现,带动世界经济新一轮的复苏。

2、低碳经济融资的主要特点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二)融资的概念

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说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

(三)低碳经济与融资决策的关系

碳融资,就是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金融活动,如直接投融资、碳交易中介服务、碳指标交易、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和银行贷款等。目前,碳融资范围已经渗透到碳市场的各个环节,渣打银行、美国银行、汇丰银行等欧美金融机构做出了有益的创新。

目前,低碳经济的融资至少具有以下特点:1、低碳经济产业资金链长;2、低碳经济融资期限长;3、低碳经济融资的政策性强。

二、我国低碳经济下融资的现状

(一)中国低碳经济的融资需求

碳经济在中国发展面临的障碍主要有四个,是否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否能提供有效的技术研发支持,是否有有效的融资机制和金融支持,是否有完备的低碳市场。在低碳产业发展初期,我国市场化程度较低,资金无法迅速回流,需要大量资金维持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因此低碳融资是企业运营发展的需要。

(二)中国低碳经济融资现状

1、商业银行与我国低碳融资

在绿色信贷方面,绝大多数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都确立了信贷领域的环境准入标准,限制对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信贷增量,加大节能减排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贷款。但由于低碳经济投资期长、经济效益缓慢、项目风险较高特点,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对低碳项目贷款的积极性。

2、资本市场参与低碳经济融资程度不高

尽管我国政府鼓励低碳经济领域投融资主体多元化,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和保障措施,资本市场上的基金投入低碳经济意愿不强。我国目前的情况是低碳经济融资的缺口较大,一方面大量的社会闲置资金投向传统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另一方面,一些重点低碳经济项目还需要依靠国外金融机构的支持。

三、我国低碳经济融资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多元化低碳经济融

低碳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融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政府热,金融机构冷的局面,而是要构建有效的低碳经济体系,并且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低碳经济的融资体系。此外,多元化低碳融资机制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供给主导型的低碳经济融机制;第二,银行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融资机制;第三,市场配置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低碳融资机制。

(二)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1、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2、研究征收碳税;3、政府购买。

(三)构建碳交易平台

积极研究构建排放权交易平台,一方面为现有企业参与国际碳排放交易提供便利,并谋求议价权利;另一方面,也为建立本土排放权交易体系进行初期的尝试。

(四)完善低碳经济融资的金融支持机制

我国金融体系呈现银行主导的显著特征,商业银行应该承担其为低碳经济融资主渠道作用,发挥“供给主导型”作用当前商业银行支持低碳融资须重点关注企业能效技术评估,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改造领域,应综合利用信用评级选择与环保评价选择来选择优质客户并通过此方法重点识别成长性很高、低碳技术创新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并予以积极的信贷支持。

(五)创新低碳融资方式

1、PPP机制

PPP机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在低碳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项目资金需求巨大,可以采用公私合作的形式筹集资金,当项目需求已经大大超过公共资金的承受极限,引入私人资金可以缓解资金压力,同时引进商业管理经验。

2、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节能市场机制,它的主要运作方式是建立节能服务公司,为节能客户提供包括节能方案设计、投融资、物料采购、绩效评估等一系列服务,项目结束后,并通过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赢利和滚动发展。

四、小结

2010年3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提出,要积极推行由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公共机构等用能单位签订能源管理合同,提供节能设计、改造和运行管理等服务的新机制。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利用这一有效机制促进企业融资,进行能效改造。

参考文献:

[1]樊纲主编.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程恩富,王朝科.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分析.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

篇4

1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对于园林景观生态作用的影响

在与园林景观密切相关的低碳建筑的可持续性研究方面,很多专家学者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证实了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建筑材料的CO2排放量是总体的CO2主要来源,例如日本建筑材料中的CO2量占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量的15.67%~22.69%,我国台湾地区这一比例为9.15%。?22.22%[1],所以,在建筑中,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建筑能否实现低碳的关键一环。同理,在园林风景园林中,材料也在整体园林景观中占有重要比例,虽然我们现阶段不能够推算出其在园林景观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具体比例,但是材料确实对于园林景观生态性能的整体指标有着深刻的影响。致力于研究可持续景观的设计师克雷格·波考克(CraigPocock)曾说过:作为风景园林师的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应用的材料中所含有的能量,当我们在规划方案中,每使用1t的混凝土将对在环境中产生的至少4t的CO2排放量负责。所以在景观材料的选择上,如何减少CO2的排放,更少地利用植物的固碳量去弥补园林景观材料中的CO2排放,真正地实现生态景观,改善生态环境,是园林风景园林中的关键环节。

2关于园林景观材料资源的标准

我国一直很重视园林景观建设,很早就出台过《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公园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制定的时间都比较早,而且其中未曾涉及园林景观中材料资源选择的相关建议及指导。在现阶段,当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态景观越来越得到重视时,很多国家和一些地方在其园林风景园林的评价标准中制定了相关内容。

2.1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性的园林风景园林评定标准中的“材料资源”

2.1.1《新加坡公园评价标准》中的“材料资源”

新加坡政府在2005年建立了GreenMark的绿色评价体系,力求使新加坡的所有建设更加可持续,同时提髙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在这个体系中,也包括了城市公园景观的评价标准。在新加坡公园评价标准中,材料资源项的分数为20分,占总分120分的权重为16.7%。

2.1.2美国《可持续的基址倡议》中的“材料资源”

《可持续的基址倡议》是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以美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LEED)为蓝本,建立的在风景园林、施工、操作和维护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倡议。这个倡议是可持续景观的一个重要评价体系,在《可持续的基址倡议》中,关于材料资源项的分数为36分,占总分250分的权重为14.4%。

2.1.3《西雅图绿色住居塑造》中的“材料资源”

《西雅图绿色住居塑造》是美国西雅图市关于城市绿色住居营建各个方面的指南系列,在这个指南系列中,包含了材料资源的指南分册。在材料资源的指南中,列出了材料选择的标准。

2.2.3个评价标准中关于“材料资源”的比较

在以上3个材料选择评价标准中,可以发现材料资源已经成为园林景观的重要评价元素之一。为了进一步分析和借鉴,我们将对与园林景观生态性密切相关的标准进行筛选。国际上关于“绿色材料”的定义可以归纳为具有再使用、再循环、减量及低污染等特性,因此在园林景观材料资源的标准筛选中,也严格遵循了以上的定义特点,结合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同时关注于材料的当地性生产、产品环境认证及在材料使用后的相关回收、利用和维护耗能方面的管理计划。表4中汇总的园林景观材料的评价标准,可以作为我国在未来建立园林景观材料选择的指导方针。

3园林景观材料生态性分析

在考虑到景观材料定性标准的基础上,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园林景观材料在设计中选择的重要性,不仅从其功能性美观性角度衡量考虑,更多的应从生态低碳的角度认知,选取几种常用的园林材料:混凝土、木材、钢铁、石材和玻璃,在查阅多方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这些常用的材料用途、优缺点、生产中的能耗、生产中的CO2排放量①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汇总。

以上5种园林景观常用的材料都有各自相应的功能和生产使用方面的优缺点,同时我们也应关注这些景观材料的能耗,是这些园林景观材料在生产阶段的能耗,而园林景观材料的全生命周期耗能应该包括从其生产、运输、安装、维护,到最后处理的总耗能。所以,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对于园林的生态性能指标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在我国出台的《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①中,对于相关的植物单位面积40年CO2固碳量列出相关比较详细的数值,例如大小乔木、灌木、花草密植混种区(乔木平均种植间距<3.0m,土壤深度>1.0m),CO240年的固碳量为1100kg/m2。如果一个公园面积为1hm2,按照我国《公园设计规范》中的公园内部绿化园地的比例为65%[9],园地内园路及铺装比例为20%,假设65%的绿化园地全部乔灌草混种,20%的园路完全为混凝土铺装,我们可以对公园植物的固碳量和生产混凝土时的CO2排放量做出比较。在表6和表7中,假设情况下植物的平均每年固碳量为178750kg,生产铺设混凝土时的CO2排放量为51476kg,通过这2个数据的统计可以看到,生产混凝土时的CO2排放量占到了将近植物平均每年固碳量178750kg的1/3,虽然相对于植物40年总固碳量715万kg而言,这个数值并不是很大,但是现阶段我国在园林风景园林发展中逐渐出现了一些应用大量的硬质铺装及髙耗能的材料的不良趋势,使得本应是十分低碳化的风景园林其生态性受到了影响,因此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在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上如果能够更多地考虑到各种材料的能耗,选择当地低碳的材料,园林风景园林将在生态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关于未来我国在园林景观材料标准上的建议

4.1制定关于中国园林景观可持续的评价标准

当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开始把目标纷纷面向与城市环境密切相关的园林景观的建设,开始研究、出台相应的标准,如美国的《可持续基址的发展倡议》《气候友好型公园计划》、新加坡的《公园评价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出台,让我们对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从一个更加持续的角度获得认知。我国在20世纪出台过相应的园林景观标准,但是那些标准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园林景观的发展要求,不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发展速度,需要我们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发展体系,出台自己的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评价标准。

4.2建立关于园林景观材料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建立定量的评估方法

园林景观材料是园林景观中能源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园林景观材料的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是园林景观生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现阶段,我国很多专家学者对建筑材料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园林景观材料也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应该综合统计这些数据材料,逐步建立起园林景观材料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同时作为景观的从业人员,也应对园林景观材料的能耗有着初步的认知,了解和应用景观材料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作为其在设计中选择园林景观材料上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在不断的实践中建立起园林景观的碳平衡的定量评估方法,使得园林风景园林在遵循定性的标准的基础上,能够有定量的评估方法,作为相关部门指导园林景观建设的依据。

5小结

篇5

关键词:绿色金融;绿色信贷;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206-02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在努力谋求经济复苏的同时,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不断形成共识,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经济或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日益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现了经济增长率年均约9.8 %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资源和环境也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同时还消耗了世界45%的钢铁和44%的水泥,这种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资源的大量耗费和环境的急剧恶化,不但影响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使得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我国履行全球气候共同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经济发展催生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必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动力。

一、绿色金融的内涵

绿色金融是伴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全新概念。关于绿色金融的界定,目前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尚未达成共识。综合各方面观点,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业务和市场,开展支持环境保护等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一系列金融活动。从具体操作来看,绿色金融促使金融机构将环境保护作为决策评价的主要因素,在投融资决策中将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考虑在内,通过金融业的杠杆和利益传导机制影响市场主体的投资取向和行为取向,从而引导金融资源向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合理配置。

二、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绿色金融伴随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探索运用市场手段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减缓气候变化而生,相关立法与准则不断完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推出,绿色金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绿色金融立法不断完善

伴随着金融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各国纷纷制定或修改国内法律,进行绿色金融改革。从主要发达国家来看,美国于1980年提出超级基金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引起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促使为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不得不高度关注和认真防范因放贷可能引起的潜在环境风险;1997年,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环境报告和能源报告编制指南;2001年,澳大利亚通过金融服务改革法案的修正案,要求所有金融机构向国家披露有关环境保护因素在选择、保留或实现投资中被考虑的程度和范围的汇报。从国际来看,联合国于1992年在“21世纪议程”中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要根据各国情况实行经济政策改革,必须提高银行信贷、储蓄机构和金融市场领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联合国环境署于1992年和1995年相继推出了银行业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和保险业环境举措;2003 年6月,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在国际银行业发起了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并由花旗银行等7个国家的10家国际领先银行率先宣布实行。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对融资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审慎评估,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赤道原则确立了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最低行业标准,为金融机构推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提供了可参照的一般准则和操作指南。

(二)绿色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绿色经济发展促进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日益丰富,这些产品覆盖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绿色信贷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在政府财税政策扶持下,结合市场需求,采取贷款利率、贷款额度、贷款审批等优惠措施,开发针对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绿色信贷产品。例如,英国巴克莱银行向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信用卡用户提供折扣,并提供较低的借款利率;澳大利亚银行向低排放的汽车车型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绿色证券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运用证券市场工具支持大型环境基础设施或节能减排项目融资,为企业提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避险工具,如绿色资产抵押支持证券、气候衍生品等。绿色保险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制定费率差异化的保险产品和专门为清洁技术以及节能减排而定制的保险产品,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节能减排保证保险等。

(三)碳金融体系逐步建立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两大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确立。气候政策以法规的形式限制了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也催生出以二氧化碳排放权或排放配额为主的权益交易市场。碳金融体系是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领域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市场和工具。目前,碳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国外各大金融机构陆续开发、推广关于碳排放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在碳排放权的卖方和终端消费者或贸易商之间提供中介服务;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设立碳基金为碳减排项目提供融资;设计碳金融零售产品、创新碳金融衍生产品;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伴随着碳排放权的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全球碳金融体系逐步建立。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较早关注绿色金融的国家之一,早在1995年就了《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金融机构将信贷发放与保护环境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贷款的发放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影响。然而,我国真正践行绿色金融是2007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环境保护部)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联合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发展。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正式建立并进入探索阶段,将对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积极作用。目前,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实践来看,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的规模和作用比较有限,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是绿色信贷,我国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开办了绿色信贷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体上来看,我国推行绿色金融理念、践行绿色金融业务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绿色金融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不完善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尚不完备,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绿色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2007 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相继推出一系列指导意见,初步建立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领域的基本制度框架。但绿色金融发展仍缺乏强制性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指引,造成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管理存在困难,削弱了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绿色金融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规范尚不统一,导致不同机构和不同区域在执行绿色金融政策中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绿色金融的规范标准多为综合性和指导性的,在实践中缺少具体的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金融机构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金融业务的可操作性。

(二)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不完善

绿色金融的实施过程需要金融机构、企业、环保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及时进行信息沟通,依据金融政策、企业环境影响、环保标准制订相应的金融服务方案。这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实践中,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的认知程度有限,对其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公众对绿色金融缺乏认识和了解。企业对自身的环境信息采取隐瞒或虚报的方法,以推卸环境责任,导致环保部门不能及时、全面相关环保信息,也不能实现与金融机构的环保信息共享。这些都导致难以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无法满足绿色金融发展的需要,以至导致金融机构在环境评估、绩效审核、信贷资金发放与绿色金融的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偏差。

(三)绿色金融业务风险和成本较高

电力、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往往也是高利润行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多数金融机构为了追逐短期利益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仍将金融资源倾向于投入“两高”企业,忽略了社会经济和自身的长期持续发展。同时,绿色金融支持的环保项目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期限长、管理成本高、风险较高,对于追逐利益最大化的金融机构来说,缺乏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动力。再加上当前绿色金融政策以限制性和约束性的政策居多、激励性和补贴性的扶持政策不足且落实不到位,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成本较高,导致金融机构积极性不足,不利于绿色金融的长期发展。

四、推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保障。一方面,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遵循赤道原则等国际惯例与规则,适时制定、完善和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为推进绿色金融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实践经验,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的管理制度和项目融资技术评估与风险评估标准,保证绿色金融业务的规范有序发展。

(二)营造绿色金融发展的良好环境

倡导宣传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理念,改变企业和金融机构传统的经营模式,促使企业和金融机构提高对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加强企业环境保护信息的披露,由环保部门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环保信息库,及时充实、更新环保信息,确保环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促使环保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投资者实现信息共享,为绿色金融推进提供现实依据。

(三)创新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

充分利用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低碳为核心的绿色经济转型的发展机遇,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机构可依托现有金融市场体系,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贷款、股票、债券、理财、担保、租赁、信托等多种金融工具,探索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环境保护优惠贷款、环境风险评估、环境保护基金、环境保险业务、环境融资租赁、环境产业创业资本、环境顾问服务以及碳权质押融资、碳期货、碳期权等,为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仁杰.绿色金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金融,2011,(10).

[2] 冷静.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时代金融,2010,(8).

[3]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39).

[4] 王兆星.积极实施绿色金融战略[J].中国金融,2012,(10).

篇6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建筑能耗一直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较大比重,为了改变建筑能耗特征,促进低碳时代到来,生态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1生态建筑概念

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现代高新科技,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的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寻求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2 生态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2.1 生态建筑理念的萌芽阶段

上世纪8O年代,顾孟潮先生提出了“未来是生态建筑学时代” 的观点;余谋昌在《建筑的生态设计》一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关注度的增加,生态学的各种观点渗透到建筑领域,将对建筑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出现建筑和生态的融合并形成建筑设计的新潮流。这是我国生态建筑思想萌芽的开始。

2.2 生态建筑探索研究阶段

1994年5月,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l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入了国家“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国家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 列为国家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国家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明确提出了建设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和技术导则;2001年,我国出台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作为国内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该手册以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防污染为主题;2001年,我国正式开始施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近十几年来我国也进行了多种生态建筑的实践探索,例如,“北方严寒地带节能研究”、“广州人工湿地试点研究”,以及夏热冬冷地带的建筑节能、覆土建筑、太阳房等方面的研究,都体现了我国对生态建筑研究的不断努力。

3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指的是综合运用建筑美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把建筑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环境。其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点:

3.1以人为本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的关心,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的沟通,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的多样化需求。这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

3.2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人类、建筑都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的活动必须和自然环境建立起一种协调关系。因此,建筑在设计理念上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设计理念。

3.3 能源合理使用

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自然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冬季过冷,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4 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设计要在方案设计阶段、建筑施工、建筑使用三个阶段都要贯彻生态建筑的理念,在各阶段满足生态建筑的建设要求。

4.1 方案设计阶段

4.1.1 建筑与环境共生

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尽量不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使人工的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和共生。在设计时必须对场地周围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土壤、日照、风力与风向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尊重自然环境因素,同时考虑建筑物对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科学地确定建筑面积、建筑群落的布局、朝向、体型因地制宜,使建筑物对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

4.1.2 建筑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资源节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中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必然趋势。建筑设计方案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节约资源、减少建筑以及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使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面积以适应将来发展。

4.2 建筑施工阶段

4.2.1 材料选择

在建筑施工时,在不超出成本预算的基础上,首先选择生态节能材料,降低建筑运营中的能耗。同时要贯彻节约建筑材料的设计理念,达到以最少的材料营造出功能齐全的生态建筑。目前,材料技术发展很快,已大大改进了传统的砖石结构,为节约施工材料提供了技术依据。

4.2.2 环境绿化

在建筑施工中,要注重环境的绿化施工,创造出良好的局部微气候。尽可能多的铺设渗透性强的生态铺地,多种植绿化效果明显的乔木,扩大绿化面积。

对建筑物的立面、墙面、屋顶、阳台进行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墙面种植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阳光照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屋顶绿化是采用屋面蓄水覆土种植技术,进行蓄水、覆土并栽种植物花草和灌木。阳台绿化是在阳台上种植一些花草植物,美化室内外环境。

4.3 建筑使用阶段

如何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是建筑使用阶段的重点,应有效地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形成与建筑空间使用配套的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系统。

从节能出发做好照明、器具设备和电气负荷的最优化设计,考虑建筑空间空气流动,为使用者提供新鲜的空气,创造易于接近日光和公共适宜的环境。同时广泛采用建筑采暖节能、制冷节能、通风节能、照明节能等节能技术。

5 结语

生态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我们把生态原则整合融汇到建筑创作中,创造建筑发展的新时代。

6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优化;节能环保;措施

建筑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转型和观点的转变,人们对建筑的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建筑理念已经不能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的理念应运而生,这种理念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目前,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并不算高,因此,研究如何优化绿色建筑的施工技术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优化绿色建筑施工的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理念是指建筑工程师在对某项建筑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地周围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气候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对建筑的整体格局和整体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实现建筑的稳固安全与节能环保的双重目的。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人员通过对周围环境进合理的利用,不仅帮助工程单位节约了一定的成本花费,也在提高建筑使用性能的同时,实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所以,简单来说,运用绿色建筑理念,建筑可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现如今我国科学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优化绿色建筑的建筑施工是时展的必然需求。

优化绿色建筑施工,可以促使建筑企业更加注重使用新型能源,更加注重节能、低碳、环保。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使用,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难题,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同时,绿色建筑施工的不断优化,可以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并进一步促使建筑物与周边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自然人文一体化的景观,这不仅给建筑使用者和周边居民带来视觉的享受,也给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绿色建筑注重对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这为建筑材料市场带来了新的商机,促进我国经济朝着科技化、节能化的方向转型。并且,新型材料的研发将极大的带动相关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推动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

目前,绿色建筑的建设推行在我国发展仍然处于上升阶段。很多建筑单位对该项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不足。绿色建筑理念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引入我国,并在本世纪初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及《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等文件促进绿色建筑施工的进程。但是目前,绿色建筑在一些经济发展处于前列的城市中的发展,较为普遍,在一些中小型城市却相对困难。

除上海市的莘庄生态建筑示范楼之外,北京、重庆、深圳等城市也加大了推行绿色建筑的理念的工作力度。在这些城市中,大量的生态区,节能区相继被建成,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资源,也美化了城市的生活环境,给城市居民带来了美的享受。由于绿色建筑的后期维护,往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一些中小型城市受到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限制,在推行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小的阻力。很多小型的建筑单位由于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欠缺,往往不会选择以绿色建筑施工作作为自身设计的基础。而且,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在于,现阶段我国各城市建造的绿色建筑大多以大型的办公楼、科技研究院所为主,而立足于绿色环保理念的居民生活区并不多见,笔者认为,居民生活区建筑才应该成为绿色建筑的主体。

三、 绿色建筑施工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绿色建筑更加注重节能化、环保化、绿色化。这主要体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技术、对建筑垃圾的合理处理以及对建筑功能的全新定义。作为人口大国,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这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也是科学发展理念困难重重的原因,因此,绿色建筑更加注重环境与建筑的和谐统一,利用自然条件去实现建筑的部分功能,比如采光更充分,通风效果更好等等。此外,传统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各种生产原料,而且所用的建筑漆料之中也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绿色建筑工程人员更加倾向于使用新型材料或是自然材料,并且更加注重对垃圾的合理处理,对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四、关于优化绿色建筑施工的相关建议

绿色建筑的施工优化工作包含,在绿色建筑从设计完成到后期维护的各个方面。推行绿色建筑需要充分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且在建筑过程中,也要全面的考虑影响建筑施工的相关因素。

(一) 充分考虑建筑周边地区的整体环境

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最大的区别在于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在建筑过程中,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建筑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如采光、通风、水文等情况极强建筑的使用性能。举例来说,当建筑地本身拥有充足的光热条件时,在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设计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适当的减少能源资源的使用,这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现实问题,也可以使当地的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二)在施工环节使用更多节能材料

在绿色建筑的建造过程中要充分使用新型节能材料,可以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随着国家产品质量检验部门检测力度的不断坚强,以及人们养生观念的不断提升,生产部门在新型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以保护使用者的健康安全为基本导向,大大减少了有害化学品的使用,并且新型建筑材料花费了科研人员大量的心血,并且具被更加优越的使用性能。比如说,目前一些新型的墙体材料、新型保温材料和新型的防水加密材料,由于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已经成为了很多大型建筑公司的主要选购材料,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三)在施工环节注重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新型建筑材料想要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就要以施工人员先进的施工技术作为依托。因此,在绿色建筑施工中,需要充分注意使用新的技术方法。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完善,可以将很多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可以利用更加便捷的系统操作,将自然能源转化为建筑所需的内能。比如说,以绿色建筑为基础理念的写字楼通过使用太阳能幕墙收集太阳光,将其转化为建筑运作所需的电能和热能,这可以节省建筑本身对电力资源的使用需求,也可以在电压不稳定的情况下,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此外,伴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绿色建筑中应该更多的应用智能系统,利用智能检测系统的先进性,可以对绿色建筑整体的性能和质量进行定期而全面的检查,这可以减少绿色建筑维修检测的人工成本,使绿色建筑的推行工作更加顺利。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行业建筑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促使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今后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绿色建筑的理念更加符合国家所提倡的科学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在施工理念和施工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优化绿色施工技术,保证绿色建筑真正实现绿色环保的功能,促进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晓婷,陈宙颖,田军仓.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15(02).

[2]胡本剑.建筑工程行业绿色施工论述[J].四川水泥,2015(04).

[3]汪黎红,徐豪.绿色施工管理理念探析[J].科技展望,2014(10).

篇8

今年下半年来亚洲主要经济体经济稳步好转,脱钩论再次甚嚣尘上。在笔者看来,这不过是投机炒作的噱头罢了。毕竟,稳步好转的亚洲经济有很浓的人造美女痕迹,至今亚洲经济增长无法摆脱政府的强力干预。显然,从人造美女到经济内生性成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亚洲各国除日本外其他经济体的增长方式,无一不是过去模式的翻版,即通过高投资消化高储蓄下外需萎靡所带来的缺口,然后期待外需市场的起死回生,危机对亚洲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促进并不明显。事实上,自上世纪80年代日式经济陷阱、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再到当前的危机,危机的促进作用更多地是体量的变化,很少有质的突变。亚洲经济体虽亮点多,但始终处于追随者角色,上述原因可能是主要的。

与亚洲经济体不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肩负巨债的发达经济体似乎愈加积极地推销“改变”这一主旨。依靠“改变”口号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最近极力推销着其全球经济再平衡的理念。最近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令人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美日间所发生的陈年旧事。有识之士担心在经济模式上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相近、问题更多的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覆辙。进而言之,80年代的日美关系最终改变了日本重商主义色彩浓重的增长模式,这次百年一遇的危机是否会淡化重商主义色彩浓重的亚洲经济增长模式?

当前。西方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愈发频繁。自今年9月份美国对华输美轮胎实行特保以来,美欧对华贸易摩擦现出了加速之势。不久前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中国产钢格板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产品征收初步反倾销关税话音未落,11月3日美国政府就表示将对中国产钢网架征收最高438%的初步反倾销关税。相对于当前中国对美国年出口2500多亿之规模,这些摩擦所涉规模都相对有限,如中国输美的钢网架总额为3.17亿美元。然而,这并不是单纯的贸易摩擦问题,而是在危机埋葬了全球经济现有的失衡状态下,以美国为代表的高负债的消费驱动型经济体与以亚洲经济体为代表的高储蓄的投资一出口拉动型经济体,为争取本国利益最大化的一场博弈。

美国的目的:一方面,通过贸易摩擦督促中国等亚洲高储蓄经济体增加内需。另一方面,督促亚洲经济体配合美元的华丽转身。显然,当前美国的这一目标相当明确、态度渐趋强硬。这不仅体现在时机方面――奥巴马11月15日访华前夕,美国政府频繁祭出贸易摩擦,其施压的策略昭然若揭。其二美国为平衡经济甚至甘愿自我“革命”――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以开放的姿态邀请欧元、人民币等与美元分享世界货币之地位。从最近美国政府言行看,它推动全球经济再平衡方案的决心愈发坚定,目标愈发清晰,方案愈发完善,若中国在内的亚洲对美顺差国继续在全球经济再平衡问题上用时间换取空间的策略应对的话,矛盾可能还会深化。

以贸易保护主义视角看待当前贸易摩擦是天真和幼稚的。上世纪80年代的美日贸易争端背后的深层目的是逼迫日本、德国等改变重商主义模式。在整个博弈过程中,起初只是零碎、小范围和无关痛痒的非主流产品的贸易争端,随后出现激烈的贸易战。

显然,我们不能单纯从贸易保护主义角度解读局势。若继续沿用旧的危机应急方案――通过双宽松制造出一波人造美女式经济增长,再等候外需回暖,很可能最终的结果是:累出一身病,捕捉过时的“机”。

亚洲经济体需要采取措施尽快走出过度依赖外需的重商模式。事实上。当前的危机使亚洲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引擎,正如当年美日摩擦下的日本。历史资料显示,经过广场协议、卢浮宫协议后,日本经济增长结构愈发平衡。1986年日本的净出口为GDP的4%,出口占名义GDP虽高但也没有突破过14%,到1991年日本国内的个人消费占到了名义GDP的60%,净出口则降至名义GDP的1%左右。而至2008年日本名义GDP中个人消费大约占57%,净出口则仅为0.14%。需要指出的是,正是结构的改善支撑了日本20余年始终保持经济第二大国之地位。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后被指为失去的十年,但经济增长只在1998、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下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负增长,而用GNP衡量日本所获则颇丰。有人喻之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笔者更愿意强调这一局面背后靠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撑。

实际上,日本当时的问题与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所面临的问题有着惊人的相似。当前美国这一被喻为全球经济的主要最终消费市场,如今也如同上世纪80年代光环褪尽,成明日黄花。传统的美欧消费引擎已经熄火,经过这次经济危机世界经济格局已经面目全非,重返过去经济的回程已是空谈。这意味着“改变”已经在紧逼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再在变革经济增长模式上作拖延,结果只会误了自己。

总之,当前的机会在于借危机促改革,抓住当前危机给予中国的喘息机会进行更为彻底、系统的结构改革,通过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改革、税制改革、完善调整社保福利体系等手段,改变当前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显然,解决问题的时日无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中国CPI统计需需改进

近日,北京大学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19次报告会公布的“朗润预洲”显示,“四季度GDP增速有望达到10.6%,CPI有望转正并增长0.5%。”

9月的CPI和PPl达到-0.8%和-7%,中国物价指数归零的速度恐怕要低于预期。尽管M1与M2增速双双刷新近15年历史新高,达到29.51%和29.31%,M1增速此次超过M2增速,而中国历史上,M1出现20%以上的高增长皆与高通胀所伴随,

但是,我们还能用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来研判中国通胀和通缩吗?现行的中国的CPI成分构成,可以说以食品和制成品为主导。统计局所采用的类商品和服务中,其中食品权重占34%,虽然国内粮食价格也受到国外价格的冲击,但农产品基本处于国内封闭运行。货币因素也可以影响到农业生产成本,如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直接拉高务农的机会成本,境外的货币因素所造成的输入性通胀推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等,但由于封闭运行,这个过程还是缓慢而疲弱。

我们看到的,由于食品价格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而其占比在CPI中的决定性,所以中国的CPI也有很明显的季节性因素,一方面显示猪肉价格对消费物价指数确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食品占CPI权重达三成的比例过高。具体看,这种季节性有年度的,如所谓CPI的“猪周期”,也有月度的,如一年中中国的月度CPI随农产品价格波动而呈现出明显的“前高后低”的规律。所以,若以CPI变化趋势来揣测中国货币部门明年是否会加息,恐怕都很难。因为如果没有大的外部冲击的话(如美金的突然崩跌),明年的月度CPI将呈现典型“前高后低”的季节性规律,一季度左右冲顶后,会出现自然回落,若如此趋势,央行还有必要加息吗?

再看CPI的制成品成分。衣着占比9.1%,家电 占比6%,交通运输(汽车)占比104%,合计权重高达26%。众所周知,这些制成品(中国是全球最大供货商)被庞大的产能压制着,很难涨升,甚至成为每年拉低CPI的主要因素。这就是很多专家讲中国过剩产能压制通胀的理由。而中国的家庭日常中对于这些可选消费品的需求真有那么大吗?

再看服务类的价格成分,娱乐教育14.2%,医疗10%,住房13.2%。教育、医疗和住房这倒是中国家庭的必选消费品。教育和医疗的权重,虽然根据统计局的说法是按照正常严格的调查程序所获取的比例,完善的社保体制下的发达国家或是确当的常用方法。但是中国的教育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现行调查的权重就未必反应中国家庭的真实需求结构。统计调查显示他们教育和医疗支出比重不大,但这不是因为没有需求,而是无力消费,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教育和医疗价格的“通货膨胀”实际是无穷大。

住房价格的飙涨却无法在当下的中国的物价指数中反映,这是统计饱受诟病的最主要的地方。尽管按照发达国家的国际惯例,购房为投资行为,而非消费行为的界定,不应计入消费物价指数。但是请不要忘记,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隐含前提。那就是,在成熟经济中,购房与租房的比例已经趋于相对比较稳定,房价与租赁价格偏离不会太大,如此房价实际上是以“虚拟租金”的形式在CPI中加以体现。CPI度量购买力的误差较小。

而中国房地产商品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加之众多缺陷,中周民众购房需求远大于其他国家,因而,物价指数远脱离居民的真实感受也不足为奇。今年中国不少核心城市的房价飚升了30%,而物价指数确还在负值运行。毋庸置疑,房价上涨将成为削弱居民购买力,导致CPI低估物价水平、误导决策的首要原因。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近期以个人名义发表的文章指出,金融调控有必要更加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物价稳定,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更好衡量物价总体水平的方式、方法。考虑到房地产价格的变动趋势相对稳定,且与经济周期变化相吻合,可首先探讨将房地产价格变动纳入整体物价指数中。

碳金融:中国尚未讲入角色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大挑战,英国政府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随之迅速获得世界范围的认同与推广。“绿色金融”的概念由此应运而生,并且体现为“赤道原则”。此后,随着绿色金融的深化,人们逐渐开始用“碳金融”来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

通常来看,国际范围内与低碳经济相关的绿色金融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碳交易”市场机制,包括基于碳交易配额的交易和基于项目的交易;二是机构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介入的碳金融活动;三是碳减排期货、期权市场,《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碳排放信用之类的保衍生品逐渐成为西方机构投资者热衷的新兴交易品种;四是商业银行的碳金融创新。在初期。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的常见途径是为碳交易提供中介服务,此后则逐渐发展出多种方式,包括设计各种碳金融零售产品,以及为企业直接提供融资服务等等。

在发展碳金融方面,渣打银行、美国银行、汇丰银行等欧美金融机构做出了有益的创新试验。新兴市场机构也不甘落后,如韩国光州银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推出了“碳银行”计划,尝试将居民节约下来的能源折合成积分,用积分可进行日常消费。

可以预计,面临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以及欧美对低碳经济的态度不断变化,中国将来必然得承担起一定的国际减排义务。目前,中国政府已提出,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指标必须降到21吨,据测算,2012年以前中国通过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减排额的转让收益可达数10亿美元。为此,中国已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因此,依托CDM的“碳金融”,在中国应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蕴藏着巨大商机。

迄今为止,中国金融业的碳金融活动,主要是各类“绿色信贷”业务。尽管银行对绿色信贷兴趣不断提升,但其在银行信贷总规模中的比重仍然较小。例如,作为国内绿色信贷的“先驱者”,兴业银行在2008由于采纳“赤道原则”,遭遇市场对其业绩下滑的担忧,当时兴业银行也被追表示其业务中属于“赤道原则”范围的比例较小,这从侧面反映国内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投入规模仍然有限。这是由多方原因所造成的,最根本的,还是由于全面促进绿色信贷发展的外部环境仍未建立起来。一则,由于绿色信贷的概念还并不明确,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当前在统计银行贷款规模时,也并未对“绿色贷款”单辟通道统计,未能使绿色信贷获得信贷政策的倾斜。二则。中国企业对绿色信贷的需求还处于初级阶段。三则,绿色信贷面临着项目融资技术评估的复杂性,银行开展这些项目缺乏人力资源和技术基础。四则,绿色信贷还面临着项目风险控制上的困难,例如,节能减排贷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服务于中小企业,但这也带来了更高风险。

面对全球碳金融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已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尽快“进入角色”。

从政府和监管部门角度来看,首先是要全面提升绿色信贷的发展水平。具体而言,先要加强绿色信贷需求的培育,改革价格、税收、环保等体制,为绿色信贷的推进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然后是促进行业规则或惯例的统一,协调绿色信贷业务中的内容、标准和程序,从而便于相关交易有可靠的预期和参照。再有是增加政府投入和推动,提高银行业发展绿色信贷项目的技术水平。最后是出台鼓励和优惠政策,支持银行业在碳金融方面的业务创新。

政府还应尽快推动碳交易机制的设计,完善交易场所、交易平台和交易产品等,理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关系,并且针对未来我国可能承担的碳排放责任,深入研究其在区域间的成本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第一,银行业除了关注传统的节能减排信贷领域,还应重视绿色信贷相关的中间业务,即在推动与企业的融资业务合作同时,加大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为企业提供投资理财、财务顾问、结构化融资、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第二,证券业、保险业也面临创新机遇和挑战。例如,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将成为绿色保险的主要内容。而绿色证券则表现为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以及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过程中,必须符合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第三,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私募基金、投资公司等也应成为碳金融的重要参与者,通过股权投资或者项目直接投资,推动绿色项目的建设,并从中获得合理的利润回报。

人民币借势“美元滑梯”又何妨

今年以来,美国一边高调坚持“强势美元”的政策,一边听任美元大幅度贬值,使本来就很脆弱的世界经济复苏横生变数。

在发达国家,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升值近30%,已超过1:150美元的风险关口;在发展中国家从今年三月以来,南非的兰特升值42%,俄罗斯的卢布升值24%。

与此同时,中美两国的货币汇率几乎不变,颇具大国风 范。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条件下,两国之间货币汇率的稳定等于使人民币搭上了美元贬值的“滑梯”,而人民币的贬值抑制了中国外贸出口的急剧下滑。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滑梯”政策间接支持了中国经济增长“保8%”的目标,是很成功的汇率政策,既然如此,现在升值的理由何在呢?人民币既然已经搭上美元贬值的滑梯,索性就随着美元的汇率浮动,暂时漠视那些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力量。

全球经济企稳复苏,但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是在2007年一季度的水平上企稳的,意味着一场危机使美国经济倒退了两年半。经济的倒退,财富的蒸发再加上居民储蓄率的上升,即使全球经济现在开始复苏,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需求要恢复到2007年的巅峰时刻也要再等5-10年。在中国对外出口的过剩产能还必须仰仗于出口的条件下,人民币搭乘美元“滑梯”跟随贬值有利于中国,所以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并没有大幅度升值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2万多亿美元,由于外汇储备资产大部分还是美元资产,人民币升值等于是外汇储备资产的贬值,这就是“美元陷阱”。外贸出口创汇的收入陷入美元陷阱,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输出美元的国策,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外汇管制的结果,在进口需求不足又没有可替代的储备货币之时,美元陷阱自然形成,这也是人民币搭乘美元“滑梯”的重要原因。

人民币的美元滑梯与陷阱制约了人民币的升值,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角度看,人民币在美元“滑梯”上被动贬值,会刺激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对于中国经济这种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而言,显然是对境内投资的一大补充。特别是在2010年,政府投资将面临财政赤字的约束,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要求有新增投资在政府退出时接棒,此时人民币在美元“滑梯”上被动贬值,会刺激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这也是中国经济被动受益的模式。

篇9

一、试点基础

(一)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

市是省省会,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区和、、三县及建设中的海湖新区,总面积7690.4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7.1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5%,是一个由汉、藏、蒙、回、撒拉、土族等3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城市,也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百万的中心城市。

地处“唐蕃古道”和古“丝绸之路”南路,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结合部,是古代东西交往的必经之路。市区平均海拔2275米,平均气温7.7摄氏度,年均降水量425毫米,冬暖夏凉,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夏都”。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市是青藏高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产业重镇,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为主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日臻完备,工业基础较为雄厚,产业门类比较齐全,铝锭、特钢、铁合金、数控机床、明胶、藏药、藏毯、特色农畜产品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一定声誉。有色金属、冶金、医药、建材、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农畜产品加工等支柱和优势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轻金属、硅材料和中藏药为重点的新型产业群正在崛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已在全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技术创新中发挥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年,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8.2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5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8.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1元。市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奠定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坚实基础。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年出台了《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的意见》,明确要求围绕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全面推进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的充分肯定,分别于年至年度、年至年度、年至年度三次获得科技部授予的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年8月,市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工信部列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首批实施单位,为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1.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一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市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行业和企业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地区现有科技型企业73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3个,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其中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企业孵化器4个,培养和聚集了一批科技和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了一批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目前,有高等院校8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9所、省属科研院所34家,并有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盐湖研究所。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33万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1.84万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70人,中级职称以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1925人。

2.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年月,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来,开发区按照“一区多园、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产业互补、特色鲜明”的要求,整合工业园区资源,优化工业布局,建立了包括东川工业园、生物科技产业园、甘河工业园、南川工业园四个园区的“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年月,开发区被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统计局六部委批准为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年,科技部批准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园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省首个被国家命名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年月,科技部批准开发区东川工业园为“国家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年月,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冶金、化工、新材料、医药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承担着全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要载体的作用。园区总占地面积达36.82平方公里,累计批准入驻企业和项目1263个。年,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7.4亿元,占当年工业增加值的6.32%。

3.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加大,科技项目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

“十一五”以来,市大力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口与健康、城市发展、民族文化、新型工业化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的研发、技术引进和示范推广,有力促进了全社会科技进步。“十一五”期间,市共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5项,累计投入本级应用和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924万元。争取国家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62项,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405项,争取部省级科技专项经费1.13亿元。实施的项目中,工业490项,农业132项,吸引社会资金11.4亿元。目前已完成市级科技项目136项,产生经济效益12.2亿元,实现利税3.63亿元,增加农民收入5.7亿元。市登记科技成果103项,其中省级成果57项,有10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

4.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取得较大突破,工业发展基础更加巩固

近年来,市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对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攻关,使优势特色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夯实了全市工业发展的基础。其中,通过对铝、铜、铅、锌等初级产品深加工技术的重点研究,解决了生产回收率低、生产工艺老化等技术难题,提高了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通过对多晶硅提纯、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等技术攻关,带动了本地光伏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中华被毛孢发酵菌丝繁育、沙棘5-羟色胺研究和枸杞籽油提取等项目的实施,使全市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洁神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研发出了压缩式垃圾车、沙棘系列、枸杞系列等一批特色产品,被认定为年度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铅冶炼节能减排技术、锌浸出渣回收精铟技术、高含盐含氯明胶废水光合细菌处理工艺等29项关键技术的研究,降低了全市经济发展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

5.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

近年来,市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重点实施了农作物良种工程。全市五年内累计引进示范推广小麦、杂交油菜等特色经济作物优良品种180余个,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推广了杂交油菜、马铃薯、蚕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60余项,使主要农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提高了21.5%,油料单产增加了22.8%,蔬菜亩产达到2635公斤,效益处于全省前列。在畜牧业方面,重点进行了畜种改良及繁育,建立了牛羊育肥、优质肉羊、肉牛及奶牛规模养殖示范基地,使得全市畜牧业在规模和效益上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通过组织实施“青藏高原牦牛、藏羊有机产品产业化生产技术示范”、“牦牛骨提取蛋白小分子肽研究”、“青稞燕麦方便粥系列产品开发”等农业产业化专项技术,延伸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开发出了沙棘系列产品、软包装牛羊肉系列产品、油菜籽色拉油等名优品牌和地方特色产品,实现了资源的加工增值和农牧民的增收。

6.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加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功能建设,密切中介机构与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市已初步建立了有利于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环境,培育了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日趋完善。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的意见》、《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暂行办法》、《技术市场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制定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应用和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科技成果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十一五”期间,市科技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及社会争取国家及省上项目150多项,争取资金2180万元。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和东西部技术项目对接服务平台,开辟了生物医药、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广泛合作的渠道,在生物医药领域建立了“基地+平台”的合作模式。生产力促进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科技部首批22家工业设计联盟试点单位之一。

(三)优势特色突出

地处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积淀使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多元文化汇萃,为特色产业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1.矿产资源丰富

省拥有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钾盐、铅锌矿、铜矿、石膏、硅石、铁矿、金矿、煤炭和制碱用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为市延伸相关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建成为我国重要的铅、锌、铜、铝等有色金属和钛、镍、铟、金、银等稀有金属冶炼及产业延伸加工生产基地,提供了资源保障。

2.生物资源独特

有着极为丰富和独具特色的高原动植物资源,药用动植物天生具备抗高寒、抗缺氧、抗疲劳的生物特性,特别是一些特产药材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如大黄、麝香、冬虫夏草、麻黄、贝母、鹿茸、藏茵陈、锁阳、塞隆骨、红景天、秦艽等。丰富、宝贵的中藏药资源,对于市进一步发展壮大中藏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3.光伏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硅矿石资源丰富,硅矿石储量在10亿吨以上。市发展光伏产业可以就地取材,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省还是中国电力富裕、电价最低的省份之一,充足的电力供应为市发展太阳能光伏硅材料、铜箔、铝镁合金等新材料产业预留了宽松的电力保障空间,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4.藏毯和民族饰品加工业基础雄厚

依托丰富的牛、羊毛绒资源,市现已初步形成以藏毯生产为龙头的毛纺织产业集群,构建起了洗绒(毛)—分梳—纺纱—染纱—藏毯产业链。一年一度的国际藏毯博览会正在将打造为世界藏毯生产集散基地和“世界藏毯之都”。同时,还是汉、藏、回、土族、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和多宗教交汇地,丰富的民族宗教文化使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民族饰品、宗教用品生产基地,为今后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高原农业特色明显

地处高原,气候冷凉,绿色无污染,既适合发展夏季反季节蔬菜、食用菌、冷凉型球根类花卉等产业,也有利于发展生态农牧业,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同时,得益于独特的气候环境,周边地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油菜、马铃薯、蚕豆、蜂蜜生产基地,为未来特色农牧业的精细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主要制约因素

近几年市总体经济实力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科技创新能力、制度环境、服务体系等方面都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但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源头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关键技术缺乏,高端创新人才不足,综合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比较落后等不容忽视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不足,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偏少,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价格竞争、成本竞争阶段,主要还是靠市场低水平的需求拉动,技术水平薄弱,缺乏创新意识,难以承担起创新主导角色,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2.创新投入不足

市地方财力较弱,引导全社会创新投入的财政资金有限,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缺乏增加创新投入的能力和积极性。

3.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

由于工资待遇、研发环境、发展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市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大型企业,目前都普遍缺乏科技创新领军人物、高层次专家、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致使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长期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

4.科技基础条件薄弱

受投资能力的限制,目前支持研究、开发、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还比较薄弱,许多大型科研项目无法在当地进行,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5.产业基础薄弱

地处西部偏远省区,远离国家主体市场,无论是纺织、机械、食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还是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中藏药产业、藏毯产业等新兴特色产业的壮大,都缺乏广阔的市场空间,难以在全国市场份额中占有一席之地,难以产生必要的规模效益,科技创新缺乏载体和突破口。

二、试点目标

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参考国内其他典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目标是:

至2015年,基本建立起与现代化城市发展相适应,符合“四个发展”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初步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青藏高原区域创新中心。使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有较快的提升,科技发展支撑条件明显改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进一步发挥,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

(一)科技投入持续增长

“十二五”时期市本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每年保持持续较快增长。至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当年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0%。

(二)科技产出大幅提升

至“十二五”末,全市组织实施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重大科技项目50项,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中心30个,与省内外30所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科技成果登记量每年增加1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比“十一五”末提高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

(三)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至2015年末,地区进入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达到300名左右,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骨干人才达到3000名左右,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40000人左右。

(四)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至2015年末,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品。建成8个左右具有显著聚集效应和较强辐射能力的产学研创新基地,形成3—4个以光伏太阳能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三、工作思路

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规划和国家支持藏区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上,抢占创新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提高发展层次和质量,提升城市品位,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省会优势,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重点,以实施“5568”创新工程为主要任务,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集成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改善基础条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快掌握优势产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努力构建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通过5~10年使市成为全省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的率先试验区和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区,全省乃至青藏高原资源开发、生态建设、自主创新、维护稳定的服务保障和科技研发基地,全国有影响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四、主要任务

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实施“5568”创新工程,即“5个行动、5个平台、6个专项、8个产学研创新基地”。

(一)推进“五个行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特点及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领域对技术发展的需求,积极与国家、省科技专项配套衔接,整体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培育行动、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提升行动、现代都市农业科技支撑行动、社会民生科技服务行动、引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行动,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技术水平。

1.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培育行动

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园区工业为基础,打造产业技术联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使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带动我市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推力”,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培育4~5个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初步建成国家级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风能产业基地、锂电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80亿元。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重点发展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力争“十二五”末,产值达到100亿元,使市成为西部重要的新材料产业的研发、生产基地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示范基地。

2.实施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提升行动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着重延伸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链、盐湖化工产业链、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使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年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重点企业、区域优势行业技术研究有新突破,工艺技术明显提高,资源深加工产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中型企业生产装备应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70%以上,重点骨干企业基本实现管理信息化。

3.实施现代都市农业科技支撑行动

运用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按照优质化、园区化、设施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创建以农技推广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组成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积极培育科技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生产、科普教育、观光、休闲等功能,大力发展绿色和生态观光农业,走具有特点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力争到2015年,良种工程实施面积达到8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面积达到70%以上,畜牧良种比例达到85%以上。引进、繁育、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00个以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70项,不断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每年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300期。

4.实施社会民生科技服务行动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创新和促进作用,加强科技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等手段,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功能品味。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重点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水源保护、小流域综合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能源结构调整等领域的研究,推动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85%以上,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70%。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研究10项地区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增强人口素质,积极推进远程医学会诊、卫生政务公开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卫生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林业发展的创新和促进作用,围绕国家园林城市建设,重点开展有关种苗花卉、野生动物保护、病虫害防治等科技研究项目15项,提高城乡园林绿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

5.实施引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行动

坚持把开发创新人才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来抓,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构筑人才高地,增强科技人才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的智力支撑作用。以各类高校、科研机构及创新基地、产业化基地等为依托,以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为支撑,采取科技人才团队引进、核心技术带动引进等引进方式,抓紧培养引进紧缺人才,重点培养引进拥有关键技术的项目带头人、产业化领军人物及其团队。加速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高原特色动植物产品精深加工等绿色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冶金化工、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生态建设等专业技术人才群体。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创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升全社会的整体人才保障水平。力争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达到4万人左右,实现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布局的高密度、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高水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的高对位、专业技术人员流动的高活力和专业技术人员产出的高效率,为打造一批支撑我市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提供坚实保证。

(二)打造“五个平台”,为区域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

在政府、企业、科研、金融、中介等各主体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网络关系,着力打造或搭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完备、运转高效的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信息与技术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产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育成平台、科技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等五个平台。推进资源共享,增强服务有效性,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技术交易成本,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1.打造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

以现有的地区担保融资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为依托,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有效的投融资服务,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科技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发展支持科技产业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建立咨询服务系统,努力建立市级风险投融资机构,为科技创业型企业提供注入创业引导资金、科技项目贷款贴息等科技投融资服务。通过引进财务顾问、律师、审计、评估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展相关服务。

2.打造科技信息与技术设备共享服务平台

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优势资源,积极引进本地急需的科技资源,使产学研资源充分对接,形成资源共享的产业链条,运用网络技术,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科技文献、相关数据/信息、动植物种质资源等科技资源,搭建基础性、战略性的具有信息共享、技术设备共享、科技成果推介等功能的服务平台,为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3.打造产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

扶持和培育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开展技术评估与咨询、技术交易与技术转移、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交易税费减免等业务,形成功能完备、开放高效的中介服务支撑体系,促进知识产权交易和科技成果转移,为中小企业的技术交易、产业技术转移提供服务。

4.打造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育成平台

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按照政府政策引导、产学研联合、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建设技术创新集成和育成平台,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科技型企业创立和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能力。

5.打造科技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

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对市科技资源配置及相关管理流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科技计划与执行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和稽查系统、科研条件管理系统、基本科技建设管理系统、评估评价系统等,推进科技管理创新,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实施“六个专项”,实现重点领域技术突破

以重点解决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为目的,组织实施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农业与特色生物、藏毯与纺织、民生科技等六个科技专项。以科技专项实施为突破口,整合省内外科研开发力量,统筹协调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强化重点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1.新能源科技专项

积极开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新技术、风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和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积极筹建晶硅材料、太阳能电池、光伏平衡部件等领域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设立太阳能发电试验示范基地,推广太阳能光伏产业示范项目,加快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优先发展第一代晶硅电池,同时开始启动第二代薄膜电池,配套发展上游的碳化硅刃料、光伏玻璃、EVA薄膜、电子气体、高精度铝合金组合件等原材料产品,延伸发展产业链下游的各种光伏系统集成产品。大力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主要生产风电整机,适当发展配套的零部件制造。稳步推进非粮生物燃料试点及产业化示范,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2.新材料科技专项

加快具有资源优势的功能性材料的研究开发,引进吸收电子材料、超细粉体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关键技术,力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为矿产资源精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一是以碳酸锂为基础,着重发展镍钴锰酸锂等正极材料。二是加快LED材料和芯片项目建设,保障材料供给和对LED照明产业发展的支撑。三是积极发展电子薄膜材料,开发生产高纯硅、电子铝箔和铜箔等薄膜材料,积极延伸产业链。四是以碳酸锶产业为基础,继续开发并形成年产6万吨锶铁氧化体生产能力。五是发展以金属铜为主的高性能电子导电材料,开发单晶铜等相关产业和项目。六是积极发展铝镁合金、铜合金及铝基、铜基复合材料等高强、耐热、高韧性新型合金材料。七是大力发展碳酸钙晶须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八是围绕盐湖资源深加工发展阻燃剂、有机硼、无机硼等化工新材料。

3.装备制造科技专项

依托重大项目,推进技术装备自主化,实现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突破,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形成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清洁高效发电装备,输变电、石化、环保成套设备,轨道交通、钻井设备,大型机械、数控机床、汽车、重大医疗仪器、农牧机械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鼓励和支持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鼓励建立与装备制造相配套的零部件、原辅材料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装备制造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4.现代农业与特色生物科技专项

大力发展城郊型精品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坚持用工业的理念、生态的要求、园区的模式,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支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制种、节水灌溉、绿色肥料、生物防治、高效设施配套技术,全营养饲料、标准化养殖等技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特色生物资源的生产和精深加工。围绕冬虫夏草、沙棘、枸杞、菊芋、亚麻、牦牛、明胶等生物资源,加强人工抚育、原料基地建设、功能开发、活性成分提取及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的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加快中藏药现代化,研发中藏药新品种、新剂型,实现从原料---药品---市场的标准化、无害化。采用现代分离提取技术开发生物医药材料与特种功能产品,大力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

5.藏毯与纺织科技专项

按照建设“世界羊毛地毯制造中心”的部署和要求,加快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地毯设备和电脑横机,以现代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逐步扩大藏毯(地毯)生产规模,淘汰手摇横机,解决纺织行业自动化程度低的实际问题,推动藏毯和绒纺等纺织行业健康发展。鼓励支持藏毯企业加快建设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重点支持新型喷染和动物、植物、人工纤维合织等工艺的开发应用。加快引进和推广提、绣、贴、割、剪、印、整等新技术,提高“选—洗—梳—纺—染”产能和工艺水平。推广高效短流程、无水或少水印染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自动控制水平。

6.民生科技专项

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核心,建立治理污染、降低消耗、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加大节能技术攻关,加快技术集成,着力研究和示范推广废弃物(副产品)的减量和多级利用技术。积极推广清洁技术、节能节水技术、低碳技术,有效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扩大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试点企业范围,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与示范。

发展社会事业中的信息支撑技术,开发信息通信服务、网络教育基础工程、数字广播影视服务系统工程、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政府综合服务支撑平台等,加快“三网融合”。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研究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对社会治安、犯罪、事故的监督与控制,完善市公共安全技术体系,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

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运用现代技术,开发具有传统文化和民间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进一步拓展“—中国夏都”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将打造为全国重要的藏族歌舞之乡、佛教用品生产基地、民族饰品生产基地和昆仑玉营销基地。

(四)构建“八个产学研创新基地”,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

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构建八个产学研创新基地。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成优势,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1.构建太阳能光伏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亚洲硅业()有限公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华硅能源有限公司、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聚阳能硅业股份有限公司、鑫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与省内外院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构建太阳能光伏产学研创新基地。

2.构建中藏药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生物科技产业园的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构建中藏药产学研创新基地。

3.构建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生物科技产业园的康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金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博众生物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清华大学、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构建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产学研创新基地。

4.构建装备制造机械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华鼎股份有限公司、洁神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与美国、韩国等国外科研机构合作,构建装备制造机械产学研创新基地。

5.构建藏毯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南川工业园区的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大自然地毯纱有限公司和雪舟三绒集团等企业,加强与大连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大连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等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构建藏毯产学研创新基地。

6.构建有色金属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甘河工业园的黄河水电再生铝业公司、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紫金矿业有限公司、珠峰锌业有限公司等有色金属企业加强与中南大学、贵阳铝镁设计院等有关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以铝、铜、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产学研创新基地。

7.构建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可可西里肉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与北京食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构建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学研创新基地。

8.构建电子信息材料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东川工业园区的瑞合铝箔有限公司、金阳光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凯普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清华大学、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构建电子信息材料产学研创新基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组织领导

成立以市市长为主任,主管副市长、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为副主任,科技、发改、经委、农牧、林业、环保、卫生、教育、统计、工商、财政、人力资源等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地区的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主要领导为委员的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协商省科技厅把推进市创新型城市试点作为部省会商优先议题,在项目、基地、人才、政策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支持。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市属各有关部门实行整体联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从经济、科技、管理等各方面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形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确保市如期实现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

(二)发挥政府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

切实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坚持把财政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性投资,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公共科技活动,以及用于支持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积极影响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建立市级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市、县(区)政府要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每年保持持续增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措施,落实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相关办法,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各类创新项目和资金。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鼓励支持企业在国内外以债券、股票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

(三)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加快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和产学研创新基地的建设,集聚企业创新资源,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筑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制定“市企业研发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市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运用政策引导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促进技术研发联盟等多种组织形态和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合作方式的形成与发展,使科技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挥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强化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调整优化科技人才政策,用好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培育未来人才。开展创新教育和培训,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机会,以爱才之心,用才之智,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和氛围。加强与全国人才网络的互联互通,更大范围寻求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原则,进一步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让更多的省外高级人才通过短期聘用、技术服务、项目合作、项目承包等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使用、管理机制,逐步加大政府科技奖励力度,用有竞争力的制度造就有竞争力的人才,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培育一批有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五)重视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

成立市知识产权局,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制定“市贯彻执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意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增强企业、科研机构、市民和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定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产业化优惠政策,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引导创新主体把知识产权应用纳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市场运作和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

(六)大力培育城市创新文化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良好舆论氛围、文化氛围和社会氛围。进一步弘扬和倡导“自信、开放、创新”的意识和“包容诚信,务实创新”的精神,加大对科技创新典型事例、典型项目、典型人物的宣传。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敢冒风险,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使全社会充分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七)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加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能,加快建设“市大型仪器协作共享网络平台”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协调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跨体制的创新合作,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努力增强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谋发展的内在动力。综合运用政策、项目、资金等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发展环境,围绕特色资源和支柱产业,着眼于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整合并合理配置资源,积极引导国家及地区外的创新资源参与本地区资源配置。

(八)建立科技创新工作省市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省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力争将市的重大科技项目、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纳入全省的产业、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争取省上尽可能地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布局在,提升市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发挥市在全省科技发展中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省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

(九)健全创新型城市建设监测和考评体系

把创新型城市建设纳入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将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各项任务的考核指标,建立跟踪评价制度,加强监督指导,完善评价体系。开展创新型试点城市监测评价工作,积极做好数据积累和相关准备工作,每年向科技部提交年度总结报告。

六、进度安排

根据目标要求和基本思路,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进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全面推进阶段(年月—年月)

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起要素齐全、布局合理、运行高效、合作开放、互动充分、体系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研发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产品,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一批自主创新研发机构,造就一批创新性强、经济效益好、产业化特色鲜明的科技企业,培育若干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特色突出的知名品牌。关键技术自给率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一是制定和完善《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创新型城市各项试点工作落实和开展,取得初步的成效。二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市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委员会,加强对《实施方案》实施的统一部署,明确具体行动计划,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进行动员部署,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较为浓厚的创新氛围。三是依据《实施方案》建设的重点,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和落实具体的工作方案。

(二)提升发展阶段(年月—2015年6月)

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落实“5568”创新工程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提升集聚创新资源能力,建立内生驱动创新模式,弘扬创新文化,充分激发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在科学技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育、文化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并取得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力推进并把建设成为全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使其成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青藏高原一流、西部地区有一定影响的科学发展试验区、先进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成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通过工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社会领域科技进步,努力将打造成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创新环境和谐的国家创新型城市。